CN115716087A - 一种钢卷冷轧前的预处理生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卷冷轧前的预处理生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16087A
CN115716087A CN202211097637.8A CN202211097637A CN115716087A CN 115716087 A CN115716087 A CN 115716087A CN 202211097637 A CN202211097637 A CN 202211097637A CN 115716087 A CN115716087 A CN 1157160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t joint
coil
structure assembly
steel coil
str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9763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圣斌
李明军
刘新辉
闫树峰
刘新建
张少宇
刘超
张�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Xinta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Xinta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Xinta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Xinta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9763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1608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160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160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Winding, Rewinding, Material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卷冷轧前的预处理生产系统,主要涉及钢卷冷轧生产设备领域。包括取卷结构总成、对接结构总成、传递结构总成,取卷结构总成:包括取卷移动端头、开卷结构组件,所述开卷结构组件与所述传递结构总成相对接;对接结构总成:包括对接夹持板件、移动焊接端头,所述对接夹持板件设置在所述传递结构总成的对接端位置;传递结构总成:包括多组传送辊结构组件,多组所述传送辊结构组件配合设置,将钢卷从所述开卷结构组件位置传递到对接结构总成位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进行钢卷的预处理操作,使得钢卷进行酸洗冷轧之前的预处理方式满足生产要求,而且能够实现对钢卷的自动化预处理,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进行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钢卷冷轧前的预处理生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卷冷轧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钢卷冷轧前的预处理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冷轧是用热轧钢卷为原料,经酸洗去除氧化皮后进行冷连轧,其成品为轧硬卷,由于连续冷变形引起的冷作硬化使轧硬卷的强度、硬度上升、韧塑指标下降,因此冲压性能将恶化,只能用于简单变形的零件。但是在对钢卷进行冷轧之后,作为卷材具有非常多的应用环境,致使在一些产品的制作上就需要使用到冷轧后的钢卷作为原材料进行生产制造。在进行钢卷的冷轧之前,需要对钢卷进行处理,以确保处理后的钢卷能够满足冷轧的生产需求,使得冷轧完成后的钢卷满足生产应用的标准。
在对钢卷进行预处理之前,需要对钢卷进行一系列的预处理操作,因为厂家在进口钢卷后会将钢卷进行单独储存,而对于钢卷的运输操作就需要工人师傅使用叉车进行运输,并通过升降机构将钢卷安放到开卷机上,才能够实现钢卷的开卷操作;而且对于钢卷的酸洗冷轧设备而言,为了满足钢卷平整度不会被破坏的要求,其设备的长度会在几十米甚至是上百米的长度,致使在钢卷进入到酸洗冷轧设备之前,需要将多个钢卷进行焊接,而针对钢卷的焊接操作而言,就需要保障钢卷在对其的情况下,达到最佳的焊接标准,而传统的人工手动焊接方式对于宽度较长重量较重的钢卷对接端而言,在进行焊接时是非常困难的,很难满足焊接标准且焊缝好的要求;并且在对钢卷进行预处理时,还需要对进口钢卷的外侧进行切割打磨处理,并在切割打磨处理后对原钢卷的平整度进行检测,以判断钢卷是否满足进行酸洗冷轧的需求,而这些步骤对于工人师傅的手动操作是极其困难的,不能够达到钢卷冷轧的大规模生产标准。并且对于现在很多传统的钢卷冷轧设备而言,对钢卷进行预处理的设备不能够实现系统化全自动化的生产,进而影响冷轧钢卷的生产效率,从而使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
基于上述问题,需要设计一种钢卷冷轧前的预处理生产系统,能够对需要冷轧的钢卷进行预处理操作,无论是取卷开卷以及后续的焊接等步骤,均实现自动化预处理,而且将多个预处理步骤联系起来,使得钢卷的预处理效率更高,并且以更高的标准满足钢卷酸洗冷轧的要求,以确保生产得到的冷轧钢卷质量满足生产标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卷冷轧前的预处理生产系统,它能够进行钢卷的预处理操作,使得钢卷进行酸洗冷轧之前的预处理方式满足生产要求,而且能够实现对钢卷的自动化预处理,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进行操作。相比于传统的预处理方式以及设备,能够将多种预处理方式进行联系,不仅能够减少工作人员进行预处理操作时的危险性,而且还能够保障工厂进行钢卷预处理的生产效率。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钢卷冷轧前的预处理生产系统,包括取卷结构总成、对接结构总成、传递结构总成,
取卷结构总成:包括取卷移动端头、开卷结构组件,所述开卷结构组件与所述传递结构总成相对接,且所述取卷移动端头配合设置有滑轨驱动机构,通过所述滑轨驱动机构使所述取卷移动端头对钢卷进行取卷,并传递到所述开卷结构组件位置对钢卷进行开卷;
对接结构总成:包括对接夹持板件、移动焊接端头,所述对接夹持板件设置在所述传递结构总成的对接端位置,且所述对接夹持板件连接有对接移动件,通过所述对接移动件使两个对接夹持板件对接限位;所述移动焊接端头设置在两个所述对接夹持板件的上方位置,且所述移动焊接端头连接有焊接移动件,通过所述焊接移动件对相对接的钢卷两端进行焊接;
传递结构总成:包括多组传送辊结构组件,多组所述传送辊结构组件配合设置,将钢卷从所述开卷结构组件位置传递到对接结构总成位置;在所述传递结构总成上配合设置有切边结构总成、平整度检测结构总成,通过所述切边结构总成对处于传送辊结构组件上的钢卷进行切边,且通过所述平整度检测结构总成对钢卷的平整度进行检测。
所述取卷移动端头包括中心扩张轴、移动基座,所述中心扩张轴设置在所述移动基座上,所述移动基座配合所述滑轨驱动机构进行设置,通过所述滑轨驱动机构带动所述移动基座进行移动;所述中心扩张轴包括扩张弧板、中心对接轴,在所述中心对接轴的横向中心位置设置有双向液压杆,且所述双向液压杆的两端与两个所述扩张弧板的内端面相连接,当所述双向液压杆的两端输出轴向外伸长时,两个所述扩张弧板同步向外扩张。
所述开卷结构组件包括对接转轴、开卷压辊,所述对接转轴的外端位置设置有对接位,且所述对接位与所述中心对接轴相对接;所述对接转轴连接有驱动件,通过所述驱动件带动所述对接转轴进行转动;所述开卷压辊设置在所述对接转轴的上方位置,且所述开卷压辊配合连接有转轴件,通过所述转轴件使所述开卷压辊相对于钢卷的位置进行调节,对钢卷进行压持。
所述对接夹持板件包括平移横板、铰接盖板,所述铰接盖板的一端铰接设置在所述平移横板的内端位置,且所述铰接盖板的铰接轴位置连接有电机件,通过电机件带动铰接盖板相对于铰接轴进行转动;在所述传送辊结构组件的对接端外侧设置有滑轨结构,所述平移横板两端所连接的对接移动件配合所述滑轨结构进行设置,通过所述对接移动件带动平移横板在所述滑轨结构内进行前后滑动。
在所述平移横板的下端位置设置有对接辅助机构;所述对接辅助机构包括对接推杆、推动机构,两个所述推动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平移横板下端的两侧位置,且均与所述对接推杆相连接;在所述平移横板上设置有平移滑槽,所述对接推杆贯穿所述平移滑槽进行设置,当所述推动机构推动所述对接推杆进行推动时,所述对接推杆在所述平移滑槽内进行移动;在所述平移横板的上端面中心位置设置有夹持位,所述夹持位的宽度配合钢卷宽度进行设置。
在所述夹持位的两侧位置均设置有识别传感器,且所述识别传感器的识别端面朝向所述夹持位进行设置;所述识别传感器与所述推动机构相连接,通过识别传感器的识别信息对所述推动机构进行控制。
所述切边结构总成包括切割结构组件、磨边结构组件,在所述传送辊结构组件上设置有传送位,用于钢卷在所述传送辊结构组件上限位传送;所述切割结构组件包括切割轮组,所述切割轮组配合设置在所述传送位的边缘位置,且所述切割轮组连接有转动驱动机构,通过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带动切割轮组进行转动;配合所述切割轮组还设置有升降杆,对所述切割轮组在高度位置上进行升降;所述磨边结构组件包括磨边轮组,所述磨边轮组连接有磨边驱动机构,在磨边驱动机构的转动下带动磨边轮组进行转动。
所述磨边轮组的转动轴配合连接有缓冲滑道,所述磨边轮组的转动轴滑动设置在所述缓冲滑道内,且在所述缓冲滑道内设置有缓冲件,并使所述缓冲件与转动轴相连接。
所述平整度检测结构总成包括检测架体、平整度检测端头,所述检测架体设置在所述传送辊结构组件的上方位置,且在所述检测架体连接伸缩件设置有升降板,多个所述平整度检测端头等间距排列设置在所述升降板的底端上;所述平整度检测端头包括触碰端、压力感应件,所述触碰端与所述压力感应件之间通过弹性机构相连接,当所述触碰端触碰到凸起时,所述弹性机构压缩使所述压力感应件受到的压力发生变化。
在所述升降板的下端面上设置有检测管件,所述压力感应件设置在所述检测管件的内端面位置;所述弹性机构设置在所述检测管件内部,上端连接有对接板与所述检测管件相接触,下端连接有限位板将所述弹性机构限位在所述检测管件内部;所述触碰端为万向轴承件,所述万向轴承件设置在所述限位板的下端面位置。
对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对于本装置而言,进行取卷结构总成的设置,通过取卷结构总成的取卷移动端头进行钢卷的取卷操作,使得储存的钢卷通过取卷结构总成能够方便实现自动取卷操作,而在进行取卷操作完成后,使取卷移动端头与开卷结构组件进行对接,通过开卷结构组件对钢卷进行开卷操作,从而实现在不需要工作人员的手动操作下,即可实现钢卷从取卷到开卷的自动操作,进而确保钢卷能够方便且稳定的实现开卷。
2、本装置在进行设置时,通过设置的对接结构总成实现两钢卷对接端的对接焊接操作,在进行设置时通过对接夹持板件实现对钢卷对接端的夹持,并且在进行夹持后通过对接移动件实现两个钢卷对接端的对接。而在两个钢卷的对接端进行接触后,通过移动焊接端头对相接触的两个钢卷对接端进行焊接,从而实现钢卷的自动化焊接对接操作。进而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将两个钢卷对接端进行焊接操作,从而保障两钢卷对接端的焊接能够连续不间断,并且满足后续对钢卷进行酸洗冷轧的需求。
3、本装置在进行设置时,通过设置传递结构总成实现对钢卷的正常传递操作。区别于传统的传递结构总成而言,在进行设置时将传递结构在传递结构总成上设置其他预处理结构,从而满足对钢卷的其他预处理需求。
配合传递结构总成进行切边结构总成的设置,在进行设置时切边结构总成的切割结构组件能够对钢卷外侧存在的毛边进行切割处理,使得钢卷外侧位置不会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而且配合切割结构组件还进行磨边结构组件的设置,通过磨边结构组件对切割后的钢卷外侧位置进行磨边,从而实现对钢卷边缘位置的打磨操作。通过所设置的切割结构组件确保冷轧得到的钢卷符合生产标准,从而满足一些应用冷轧钢卷进行生产的产品的生产需求。
配合传递结构总成进行平整度检测结构总成的设置,通过平整度检测结构总成对传递在传递结构总成上的钢卷进行平整度检测。在进行设置时,所盒子的平整度检测端头能够连续不间断的对钢卷上平整度进行检测,从而得到连续的钢卷平整度检测数据。对于不符合钢卷平整度检测的钢卷而言,可将其输送到挤压辊中进行挤压整平,以确保生产得到的冷轧钢卷在平整度数据能够满足生产标准的要求。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整体系统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取卷结构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取卷结构总成的开卷结构组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发明对接结构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发明对接结构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发明对接结构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本发明对接结构总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8是本发明切边结构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9是本发明平整度检测结构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0是本发明平整度检测结构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1是本发明平整度检测结构总成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
1、取卷结构总成;2、对接结构总成;3、传递结构总成;4、取卷移动端头;5、开卷结构组件;6、滑轨驱动机构;7、对接夹持板件;8、移动焊接端头;9、对接移动件;10、焊接移动件;11、传送辊结构组件;12、切边结构总成;13、平整度检测结构总成;14、中心扩张轴;15、移动基座;16、扩张弧板;17、中心对接轴;18、双向液压杆;19、对接转轴;20、开卷压辊;21、对接位;22、平移横板;23、铰接盖板;24、滑轨结构;25、对接辅助机构;26、对接推杆;27、推动机构;28、平移滑槽;29、夹持位;30、识别传感器;31、切割结构组件;32、磨边结构组件;33、传送位;34、切割轮组;35、升降杆;36、磨边轮组;37、缓冲滑道;38、缓冲件;39、检测架体;40、平整度检测端头;41、升降板;42、触碰端;43、压力感应件;44、弹性机构;45、检测管件;46、万向轴承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因为对于需要进行冷轧的钢卷而言,需要对钢卷在进行酸洗冷轧之前进行预处理操作,以使得钢卷能够满足酸洗冷轧的加工需求。因为传统的钢卷预处理方式,除了工作人员需要对钢卷进行预处理之外,就是使用一些传统的预处理设备对钢卷进行预处理,致使钢卷的各个预处理步骤之间不能够满足自动化的系统性原则,从而在加工效率上还是会影响冷轧钢卷的生产。而且对于冷轧钢卷而言,本身所要生产的产品大多都是标准件,这就需要钢卷在冷轧之前还需要对其质量问题进行检测,以避免所生产得到的冷轧钢卷不满足生产质量要求。
本发明所述是一种钢卷冷轧前的预处理生产系统,主体结构包括取卷结构总成1、对接结构总成2、传递结构总成3,对于此处所设置的取卷结构总成1而言,在钢卷的取卷以及开卷操作上,实现钢卷的自动化取卷开卷操作,并且针对钢卷的取卷开卷操作而言,能够确保在自动进行取卷开卷时的稳定性,从而保障钢卷的取卷开卷操作稳定进行;对于设置的对接结构总成2而言,能够实现两个钢卷对接端的自动对接操作,并通过焊接结构对两个钢卷的对接端进行牢固的焊接,并且在进行对接时,能够保障两个钢卷对接端的平整性,从而保障钢卷在后续进行酸洗冷轧时不会发生断裂这一危险问题;而所设置的传递结构总成3能够实现对钢卷的传递操作,从而将钢卷的取卷开卷操作直至酸洗冷轧之间的预处理步骤全部联系起来,致使形成一个自动化的完整的钢卷预处理系统,同时针对钢卷的预处理检测操作,还配合传递结构总成3进行切边结构总成12以及平整度检测结构总成13进行设置,进而通过切边结构总成12对钢卷的边缘位置进行切割磨边操作,以保障冷轧得到的钢卷符合审查要求,而通过平整度检测结构总成13的设置,对钢卷的平整度进行检测,进而判断后续需要对钢卷进行酸洗的程度,以保障后续钢卷进行冷轧后的平整度标准。因此,本系统通过上述所设置的结构总成以实现钢卷的预处理以及传递操作,进而使得钢卷在进行酸洗冷轧之前实现自动化处理,进而在节省加工成本的同时,加强冷轧钢卷的生产效率,使得企业的生产效益大大提高。而针对上述结构总成的具体结构方式设置,包括下述:
取卷结构总成1:
对于需要进行酸洗冷轧的钢卷,需要很多企业需要将进料的钢卷进行储存,以为后续钢卷的加工处理进行备用。因为钢卷在运送到储藏间内部后,如果进行使用时,需要将钢卷进行运输至开卷车间内,并配合传统的传送设备进行钢卷的传送工作,而针对钢卷而言本身质量较重,而且在对其进行运输时,不能够使钢卷平躺运输,即避免钢卷出现托卷的问题,而且在钢卷平躺后因为其重量较重也很难再次托起,从而就需要钢卷进行竖直运输操作。但是对于钢卷的竖直运输操作而言,因为钢卷为圆柱体结构,在运输时如果不将其进行有效固定,很容易出现钢卷滚动的危险问题,并且对于传统的运输方式,很多也是工人师傅使用叉车进行钢卷的运输,不仅运输及其不便,而且也是非常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
针对上述问题,需要方便钢卷进行取卷以及开卷的操作,所以取卷结构总成1包括取卷移动端头4、开卷结构组件5,所述开卷结构组件5与所述传递结构总成3相对接,且所述取卷移动端头4配合设置有滑轨驱动机构6,通过所述滑轨驱动机构6使所述取卷移动端头4对钢卷进行取卷,并传递到所述开卷结构组件5位置对钢卷进行开卷;此处通过取卷移动端头4配合滑轨驱动机构6进行设置,使得在滑轨驱动机构6的移动下,带动取卷移动端头4至钢卷的储存车间内,并通过取卷移动端头4对钢卷进行稳定取卷;在取卷移动端头4完成钢卷的取卷操作后,通过滑轨驱动机构6将拿取的钢卷传递到开卷结构组件5位置,使得开卷结构组件5对钢卷进行开卷操作,从而实现钢卷从取卷到开卷的自动化操作。并且此处所设置的取卷移动端头4的设置还不会影响开卷结构组件5对钢卷进行正产的开卷,并且在开卷结构组件5对钢卷进行开卷后配合传递结构总成3进行设置,使得开卷后的钢卷直接通过传递结构总成3进行输送,进行下一步的预处理操作。
对于取卷移动端头4的具体结构而言,所述取卷移动端头4包括中心扩张轴14、移动基座15,所述中心扩张轴14设置在所述移动基座15上,所述移动基座15配合所述滑轨驱动机构6进行设置,通过所述滑轨驱动机构6带动所述移动基座15进行移动;对于此处所设置的滑轨驱动机构6而言,主体结构包括滑轨以及设置在移动基座15上的电机,至于滑轨与电机之间的驱动方式,此处可以选择滚轮进行滑轨与电机之前的连接,从而使电机在进行转动时带动滚轮在滑轨上进行移动。而此处所设置的中心扩张轴14,是为了与钢卷的中心位置相配合,因为对于的钢卷而言,其中心的间隙部位尺寸大小是不同的,而所设置的中心扩张轴14能够与不同钢卷的中心部位有效配合,进而针对中心空间尺寸不同的钢卷均能够进行有效的取卷操作,使得取卷移动端头4能够适应不同的钢卷取卷操作。所述中心扩张轴14包括扩张弧板16、中心对接轴17,在所述中心对接轴17的横向中心位置设置有双向液压杆18,且所述双向液压杆18的两端与两个所述扩张弧板16的内端面相连接,当所述双向液压杆18的两端输出轴向外伸长时,两个所述扩张弧板16同步向外扩张;如说明书附图图3所示,双向液压杆18对所连接的两个扩张弧板16向外进行扩张,使得两个扩张弧板16同时对钢卷中心空间的内端面产生作用力,进而使得中心扩张轴14与钢卷之间产生作用力并进行相对位置的限制。因为对于双向液压杆18向外进行扩张的具体长度需要与所连接的液压系统相适配,因此此处能够满足不同钢卷的取卷操作,即通过双向液压杆18向外进行扩张,将作用力反馈给液压系统中的控制元件,进而实现对不同内径空间尺寸的钢卷进行扩张取卷的操作。
在完成钢卷的取卷任务后,即需要对取卷的钢卷进行开卷,因为传统的开卷方式是需要工作人员将钢卷安装到开卷设备上,而此处所设置的开卷结构组件5配合上述取卷结构端头,即可实现钢卷的开卷操作。所述开卷结构组件5包括对接转轴19、开卷压辊20,所述对接转轴19的外端位置设置有对接位21,且所述对接位21与所述中心对接轴17相对接;所述对接转轴19连接有驱动件,通过所述驱动件带动所述对接转轴19进行转动;如说明书附图图2所示,当中心扩张辊进行取卷后,即可通过滑轨驱动机构6带动钢卷至开卷结构组件5位置,并使中心对接轴17与对接转轴19外端的对接位21相对接,从而在驱动件带动对接转轴19进行转动时,中心对接轴17能够跟随对接转轴19进行转动,致使实现在进行开卷操作时钢卷的转动。所述开卷压辊20设置在所述对接转轴19的上方位置,且所述开卷压辊20配合连接有转轴件,通过所述转轴件使所述开卷压辊20相对于钢卷的位置进行调节,对钢卷进行压持;当开卷压辊20对钢卷的对接端进行压持时,此时因为钢卷受力弯曲使得钢卷的弯曲方向发生变化,进而在钢卷跟随上述中心对接轴17进行转动,从而使得钢卷的对接端传递到传递结构总成3上后,跟随传递结构总成3进行移动,进完成钢卷的开卷操作。当然,为了确保钢卷开卷时不会出现弊端问题,此处可在传递结构总成3与开卷结构组件5的对接位21置设置对接板,并使对接板与电动伸缩件进行连接,进而使得钢卷发生弯曲后即使受重力影响,也会直接与对接板相接触,并通过对接板的导向将钢卷的对接端传递到传递结构总成3上,以实现钢卷的稳定开卷操作。
对接结构总成2:
因为钢卷在进行冷轧之前,需要进行酸洗,而对于酸洗的要求就是确保钢卷在不受到弯曲的条件下,进入到酸洗传递车间内,从而进行钢卷的酸洗操作。这就使得单独一卷钢卷的长度不满足酸洗要求,即酸洗设备的长度在几十米到上百米之间,单独一卷钢卷的长度不能够实现起始端与终止端传递结构总成3的连接,需要将多个钢卷的对接端进行焊接连接,从而满足进行酸洗的长度要求。传统的钢卷对接端焊接方式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手动焊接,首先钢卷的宽度较长,致使焊接师傅不能够连贯的实现两个钢卷对接端之间的焊接操作;并且因为钢卷对接端在进行焊接时,需要保障两钢卷对接端在进行对接时的整齐性,而手动进行钢卷位置的调节是较为困难的,并且钢卷对接端本身也是具有一定重量的,致使焊接师傅在进行焊接时也是不能够精确的掌握所要焊接的位置的。
对于所设置的对接结构总成2而言,包括对接夹持板件7、移动焊接端头8,所述对接夹持板件7设置在所述传递结构总成3的对接端位置,且所述对接夹持板件7连接有对接移动件9,通过所述对接移动件9使两个对接夹持板件7对接限位;因为此处的对接结构总成2是为了实现钢卷对接端的对接而设置的,所以此处进行对接夹持板件7的设置,以通过对接夹持板件7实现两个钢卷对接端的夹持并通过对接移动件9实现两个钢管对接端的移动对接操作;所述移动焊接端头8设置在两个所述对接夹持板件7的上方位置,且所述移动焊接端头8连接有焊接移动件10,通过所述焊接移动件10对相对接的钢卷两端进行焊接,使得两个钢卷的对接端通过移动焊接端头8的焊接后,成为一整条钢卷条带,致使将焊接完成后的钢卷条带输送到酸洗设备内,进而实现钢卷的整体酸洗操作。对于此处的焊接移动件10即可选择双向调节结构进行设置,即在横向方向以及纵向方向上均进行电动推杆的设置通过两个电动推杆实现带动焊接移动件10在横向以及纵向两个方向上的调节,进而实现移动焊接端头8对两个钢卷对接端位置的自动焊接操作。
针对对接夹持板件7进行具体结构设置:所述对接夹持板件7包括平移横板22、铰接盖板23,所述铰接盖板23的一端铰接设置在所述平移横板22的内端位置,且所述铰接盖板23的铰接轴位置连接有电机件,通过电机件带动铰接盖板23相对于铰接轴进行转动;如说明书附图图6所示,因为需要对接夹持板件7对钢卷的对接端进行夹持,因此此处在下述进行识别传感器30的设置,进而通过识别传感器30识别得到钢卷的传递信息,此处通过电机件带动铰接盖板23进行转动,使铰接盖板23配合平移盖板对钢卷的对接端进行夹持。而在夹持完成后,需要通过对接移动件9实现两平移横板22的靠近,因此在所述传送辊结构组件11的对接端外侧设置有滑轨结构24,所述平移横板22两端所连接的对接移动件9配合所述滑轨结构24进行设置,通过所述对接移动件9带动平移横板22在所述滑轨结构24内进行前后滑动;此处通过在传送辊结构组件11的对接端进行滑轨结构24的设置,使得对接移动件9能够在滑轨结构24位置进行前后移动,从而实现平移横板22前后位置的移动,进而实现平移横板22配合铰接盖板23将钢卷的对接端进行夹持后进行两钢卷之间的对接操作。在进行上述设置后,对于两个钢卷的对接操作就完全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进行操作,即通过对接夹持板件7能够非常方便的在传送辊结构组件11上完成两个钢卷之间的对接,进而确保两钢卷焊接时的稳定性。
对于钢卷焊接时在作用方向上的整齐问题,在所述平移横板22的下端位置设置有对接辅助机构25,通过对接辅助机构25确保两个钢卷对接端在进行焊接时的整齐性。所述对接辅助机构25包括对接推杆26、推动机构27,两个所述推动机构27分别设置在所述平移横板22下端的两侧位置,且均与所述对接推杆26相连接;在所述平移横板22上设置有平移滑槽28,所述对接推杆26贯穿所述平移滑槽28进行设置,当所述推动机构27推动所述对接推杆26进行推动时,所述对接推杆26在所述平移滑槽28内进行移动;在所述平移横板22的上端面中心位置设置有夹持位29,所述夹持位29的宽度配合钢卷宽度进行设置。因为只有在平整状态下,才能够确保钢卷在后续进行其他预处理操作,如说明书附图图7所示,当钢卷的对接端传送到平移横板22的设置位置后,此时推动机构27对对接推杆26进行推动,使对接推杆26在平移滑槽28内进行位置移动,使得不处于夹持位29内的钢卷对接端被推入到夹持位29内部,从而使两钢卷的对接端均处于夹持位29内,并通过平移横板22与铰接盖板23相配合对钢卷的对接端进行夹持,并进行相邻两钢卷的对接操作。在两个钢卷对接端处于平齐状态下进行对接操作,不会出现生产出的冷轧钢卷出现角度偏斜的问题,进而确保生产得到的冷轧钢卷符合生产标准。对于钢卷是否处于夹持位29的识别信息,在所述夹持位29的两侧位置均设置有识别传感器30,且所述识别传感器30的识别端面朝向所述夹持位29进行设置;通过识别传感器30对钢卷对接端相对于夹持位29的位置进行识别,并将识别信息反馈给推动机构27,即所述识别传感器30与所述推动机构27相连接,通过识别传感器30的识别信息对所述推动机构27进行控制,进而判断两侧的推动机构27哪一侧需要进行驱动,从而对钢卷处于夹持位29内的位置进行调节。对于识别传感器30的具体传感器类型,可以选择传统的红外识别传感器30进行设置,当然也可以选择比较精确的摄像传感器进行设置,即能够对钢卷对接端相对于夹持位29的位置进行识别即可。
传递结构总成3:
此处所设置的传递结构总成3用于进行钢卷从开卷至酸洗冷轧过程的传递工作,而针对传递结构总成3在进行设置时,需要配合传递结构总成3进行其他钢卷预处理设备的设置,从而满足钢卷其他预处理要求。包括多组传送辊结构组件11,多组所述传送辊结构组件11配合设置,将钢卷从所述开卷结构组件5位置传递到对接结构总成2位置;在所述传递结构总成3上配合设置有切边结构总成12、平整度检测结构总成13,通过所述切边结构总成12对处于传送辊结构组件11上的钢卷进行切边,且通过所述平整度检测结构总成13对钢卷的平整度进行检测。因为此处钢卷切边要求以及平整度检测要求,均属于钢卷预处理的必要操作,针对上述总成结构,进行下述具体结构描述:
切边结构总成12:
对于钢卷的预处理操作中,对钢卷的外侧进行切边操作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钢卷在进行生产时,是以一定的尺寸宽度进行切割得到的,而切割刀具在对钢卷的外侧进行切割时,是不能够保障钢卷外侧保持较为平整的状态的。因为在钢卷生产中,切割刀具的切割会使钢卷的外侧出现很多的凹凸不平断层,而且切割面也是非常粗糙的,但是对于所要生产得到的冷轧钢卷而言,很多产品是使用冷轧钢卷的片材进行制备的,而片材边缘出现凹凸不平的问题时,就有可能导致冷轧片材所生产出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就比如需要对粗糙边缘进行焊接,而粗糙边缘在焊接时内部就很可能出现空隙现象,从而导致焊接不牢固的问题。所以需要对钢卷的外侧进行切边操作,以确保钢卷进入到酸洗冷轧设备后,所生产得到的冷轧钢卷满足生产要求。
所述切边结构总成12包括切割结构组件31、磨边结构组件32,在所述传送辊结构组件11上设置有传送位33,用于钢卷在所述传送辊结构组件11上限位传送;因为对于钢卷所要被切割位置为边缘凹凸不平的位置,因此此处需要保障钢卷处于传送辊结构组件11上能够稳定进行传送,所以在传送辊结构组件11上设置传送位33,具体是在传送辊结构组件11的传送端面上进行传送位33的设置,进而满足钢卷在传送辊结构组件11上进行稳定且有效的传送。所述切割结构组件31包括切割轮组34,所述切割轮组34配合设置在所述传送位33的边缘位置,且所述切割轮组34连接有转动驱动机构,通过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带动切割轮组34进行转动;配合所述切割轮组34还设置有升降杆35,对所述切割轮组34在高度位置上进行升降;通过转动驱动机构带动切割轮组34进行转动,使得切割轮组34对钢卷边缘位置的凹凸位置进行切割,而此处的切割轮组34不需要设置设置较大的切割刀具,即满足对钢卷边缘的凸起物进行切割即可。当然,对于切割轮组34需要实现对钢卷边缘的凸起物进行稳定切割,因此通过配合切割轮组34进行升降杆35的设置,使升降杆35通过带动切割轮组34进行上下升降,从而满足切割刀具在上下位置对切割深度的调节。
当然,在设置上述切割轮组34之后,可能还会出现钢卷两侧的切割端出现平整不齐的现象,因此此处还需要进行磨边结构组件32的设置,以实现对钢卷两侧位置的打磨,以确保钢卷两侧的平整性。所述磨边结构组件32包括磨边轮组36,所述磨边轮组36连接有磨边驱动机构,在磨边驱动机构的转动下带动磨边轮组36进行转动;对于此处的磨边轮组36而言,可以选择表面粗糙的打磨轮进行设置,并使磨边驱动机构带动磨边轮组36进行转动时对钢卷外侧进行打磨。此处需注意,对于磨边轮组36而言,如果与钢卷之间一直保持一个稳定的打磨力时,就可能会出现磨边轮组36对钢卷的作用力过大,而导致打磨的钢卷边缘位置凹凸不平。因此,所述磨边轮组36的转动轴配合连接有缓冲滑道37,所述磨边轮组36的转动轴滑动设置在所述缓冲滑道37内,且在所述缓冲滑道37内设置有缓冲件38,并使所述缓冲件38与转动轴相连接。如说明书附图图8所示,在将磨边轮组36的转动轴配合缓冲滑道37内部后,此时磨边组件与钢卷的外侧相接触时,此时因为作用力的原因,使得磨边组件在缓冲滑道37内进行滑动,而在缓冲滑道37内设置有缓冲件38,致使磨边组件将缓冲力传递给缓冲件38,从而使得磨边轮组36在不与钢卷的外侧之间进行膨胀接触之外,还能够保障磨边轮组36能够有效对钢卷的外侧进行打磨,从而避免出现磨边轮组36因为与钢卷之间作用力过大的问题,而导致钢卷边缘位置出现凹凸不平的打磨现象。对于所设置的缓冲件38而言,选择弹簧进行设置即可,在弹簧的作用下,对磨边轮组36所受到的作用力进行缓冲,从而避免磨边轮组36与钢卷边缘位置刚性膨胀。
平整度检测结构总成13:
因为钢卷在进行酸洗冷轧之前,需要对钢卷的平整度进行检测,以确保钢卷表面的平整度能够满足酸洗冷轧的需求。因为当如果进行酸洗冷轧的钢卷平整度不符合标准时,就不符合制备一些产品所要求的平整度要求,而在对钢卷酸洗冷轧完成后再进行钢卷的整平操作,以得到一个合格的平整度,就会导致在冷轧钢卷表面上的一些涂层受到破坏。所以需要对钢卷在没有进行酸洗冷轧之前进行平整度进行检测,以判断钢卷的平整度是否满足后续进行酸洗冷轧的标准;而对于不满足的钢卷而言,即可使后续的整平挤压辊对钢卷进行加压整平,从而得到满足生产标准的钢卷。但是现在很多情况下对钢卷的平整度检测都是抽样检测的方式,很难实现对钢卷的连贯性平整度检测,从而使得钢卷的一些端面出现漏检问题,使得所生产的冷轧钢卷不能够全部满足生产需求。
因为所要实现的是对钢卷进行连贯的平整度检测,因此此处需要将平整度检测结构配合传送辊结构组件11进行设置,以满足对钢卷的平整度进行连贯检测的要求。所述平整度检测结构总成13包括检测架体39、平整度检测端头40,所述检测架体39设置在所述传送辊结构组件11的上方位置,且在所述检测架体39连接伸缩件设置有升降板41,多个所述平整度检测端头40等间距排列设置在所述升降板41的底端上;如说明书附图图9所示,在将平整度检测端头40等间距排列后,此时伸缩件可带动升降板41进行上下移动,从而使平整度检测端头40与钢卷之间相贴合,而钢卷跟随传送辊结构组件11是进行移动的,因此与平整度检测端头40所接触的钢卷是不断发生变化的,从而使平整度检测端头40能够对钢卷进行连贯的平整度检测。对于平整度检测端头40的具体结构,所述平整度检测端头40包括触碰端42、压力感应件43,所述触碰端42与所述压力感应件43之间通过弹性机构44相连接,当所述触碰端42触碰到凸起时,所述弹性机构44压缩使所述压力感应件43受到的压力发生变化;因为触碰端42与钢卷之间相接触时,此时弹性结构存在一定的压缩程度,使得压力感应件43存在一定的压力数值;当钢卷跟随传递结构总成3进行移动时,此时钢卷与触碰端42之间的接触端面一直在发生变化,而当钢卷的不同端面与触碰端42相接触时,钢卷与接触端之间的作用力会因为钢卷的凹凸情况而发生变化,致使弹性机构44处于不同的压缩状态,使得压力感应件43所感受到的压力数值发生变化。因为钢卷是在一直进行移动的,因此压力感应件43所感受到的压力信息也一直在发生变化,致使跟随钢卷的移动,压力感应件43能够得到连贯的压力检测数据,并根据压力检测数据分析得到钢卷上的平整度情况。
即,初始状态下:压力感应件43感受到的压力F=kx(此时的x为弹簧在初始状态下的被压缩数值);
而当触碰端42与钢卷的不同端面相接触,使得弹性结构的压缩状态发生变化时,此时压力感应件43感受到的压力F=kx(此时的x为弹簧被压缩或者舒张后的压缩数值);进而根据计算得到钢卷平整度的具体变化情况。
对于压力感应件43的具体设置方式,在所述升降板41的下端面上设置有检测管件45,所述压力感应件43设置在所述检测管件45的内端面位置;所述弹性机构44设置在所述检测管件45内部,上端连接有对接板与所述检测管件45相接触,下端连接有限位板将所述弹性机构44限位在所述检测管件45内部;当弹性机构44被压缩时,会处于检测管件45内进行压缩,从而使压力感应件43的感应数值发生变化。对于此处所设置的弹性结构而言,选择弹簧进行设置即可满足对压力感应件43进行压力传递的要求。为了触碰端42与钢卷相接触时,不会因为钢卷的移动与触碰端42之间产生较大摩擦力问题,因此所述触碰端42为万向轴承件46,所述万向轴承件46设置在所述限位板的下端面位置;从而确保触碰端42与钢卷之间产生接触时,不会出现较大的接触磨损问题。
因此,一种钢卷冷轧前的预处理生产系统,能够进行钢卷的预处理操作,使得钢卷进行酸洗冷轧之前的预处理方式满足生产要求,而且能够实现对钢卷的自动化预处理,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进行操作。相比于传统的预处理方式以及设备,能够将多种预处理方式进行联系,不仅能够减少工作人员进行预处理操作时的危险性,而且还能够保障工厂进行钢卷预处理的生产效率。

Claims (10)

1.一种钢卷冷轧前的预处理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取卷结构总成(1)、对接结构总成(2)、传递结构总成(3),
取卷结构总成(1):
包括取卷移动端头(4)、开卷结构组件(5),所述开卷结构组件(5)与所述传递结构总成(3)相对接,且所述取卷移动端头(4)配合设置有滑轨驱动机构(6),通过所述滑轨驱动机构(6)使所述取卷移动端头(4)对钢卷进行取卷,并传递到所述开卷结构组件(5)位置对钢卷进行开卷;
对接结构总成(2):
包括对接夹持板件(7)、移动焊接端头(8),所述对接夹持板件(7)设置在所述传递结构总成(3)的对接端位置,且所述对接夹持板件(7)连接有对接移动件(9),通过所述对接移动件(9)使两个对接夹持板件(7)对接限位;所述移动焊接端头(8)设置在两个所述对接夹持板件(7)的上方位置,且所述移动焊接端头(8)连接有焊接移动件(10),通过所述焊接移动件(10)对相对接的钢卷两端进行焊接;
传递结构总成(3):
包括多组传送辊结构组件(11),多组所述传送辊结构组件(11)配合设置,将钢卷从所述开卷结构组件(5)位置传递到对接结构总成(2)位置;在所述传递结构总成(3)上配合设置有切边结构总成(12)、平整度检测结构总成(13),通过所述切边结构总成(12)对处于传送辊结构组件(11)上的钢卷进行切边,且通过所述平整度检测结构总成(13)对钢卷的平整度进行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钢卷冷轧前的预处理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卷移动端头(4)包括中心扩张轴(14)、移动基座(15),所述中心扩张轴(14)设置在所述移动基座(15)上,所述移动基座(15)配合所述滑轨驱动机构(6)进行设置,通过所述滑轨驱动机构(6)带动所述移动基座(15)进行移动;
所述中心扩张轴(14)包括扩张弧板(16)、中心对接轴(17),在所述中心对接轴(17)的横向中心位置设置有双向液压杆(18),且所述双向液压杆(18)的两端与两个所述扩张弧板(16)的内端面相连接,当所述双向液压杆(18)的两端输出轴向外伸长时,两个所述扩张弧板(16)同步向外扩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钢卷冷轧前的预处理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卷结构组件(5)包括对接转轴(19)、开卷压辊(20),所述对接转轴(19)的外端位置设置有对接位(21),且所述对接位(21)与所述中心对接轴(17)相对接;所述对接转轴(19)连接有驱动件,通过所述驱动件带动所述对接转轴(19)进行转动;
所述开卷压辊(20)设置在所述对接转轴(19)的上方位置,且所述开卷压辊(20)配合连接有转轴件,通过所述转轴件使所述开卷压辊(20)相对于钢卷的位置进行调节,对钢卷进行压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钢卷冷轧前的预处理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夹持板件(7)包括平移横板(22)、铰接盖板(23),所述铰接盖板(23)的一端铰接设置在所述平移横板(22)的内端位置,且所述铰接盖板(23)的铰接轴位置连接有电机件,通过电机件带动铰接盖板(23)相对于铰接轴进行转动;
在所述传送辊结构组件(11)的对接端外侧设置有滑轨结构(24),所述平移横板(22)两端所连接的对接移动件(9)配合所述滑轨结构(24)进行设置,通过所述对接移动件(9)带动平移横板(22)在所述滑轨结构(24)内进行前后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钢卷冷轧前的预处理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平移横板(22)的下端位置设置有对接辅助机构(25);
所述对接辅助机构(25)包括对接推杆(26)、推动机构(27),两个所述推动机构(27)分别设置在所述平移横板(22)下端的两侧位置,且均与所述对接推杆(26)相连接;在所述平移横板(22)上设置有平移滑槽(28),所述对接推杆(26)贯穿所述平移滑槽(28)进行设置,当所述推动机构(27)推动所述对接推杆(26)进行推动时,所述对接推杆(26)在所述平移滑槽(28)内进行移动;
在所述平移横板(22)的上端面中心位置设置有夹持位(29),所述夹持位(29)的宽度配合钢卷宽度进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钢卷冷轧前的预处理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夹持位(29)的两侧位置均设置有识别传感器(30),且所述识别传感器(30)的识别端面朝向所述夹持位(29)进行设置;
所述识别传感器(30)与所述推动机构(27)相连接,通过识别传感器(30)的识别信息对所述推动机构(27)进行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钢卷冷轧前的预处理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边结构总成(12)包括切割结构组件(31)、磨边结构组件(32),在所述传送辊结构组件(11)上设置有传送位(33),用于钢卷在所述传送辊结构组件(11)上限位传送;
所述切割结构组件(31)包括切割轮组(34),所述切割轮组(34)配合设置在所述传送位(33)的边缘位置,且所述切割轮组(34)连接有转动驱动机构,通过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带动切割轮组(34)进行转动;配合所述切割轮组(34)还设置有升降杆(35),对所述切割轮组(34)在高度位置上进行升降;
所述磨边结构组件(32)包括磨边轮组(36),所述磨边轮组(36)连接有磨边驱动机构,在磨边驱动机构的转动下带动磨边轮组(36)进行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钢卷冷轧前的预处理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磨边轮组(36)的转动轴配合连接有缓冲滑道(37),所述磨边轮组(36)的转动轴滑动设置在所述缓冲滑道(37)内,且在所述缓冲滑道(37)内设置有缓冲件(38),并使所述缓冲件(38)与转动轴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钢卷冷轧前的预处理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整度检测结构总成(13)包括检测架体(39)、平整度检测端头(40),所述检测架体(39)设置在所述传送辊结构组件(11)的上方位置,且在所述检测架体(39)连接伸缩件设置有升降板(41),多个所述平整度检测端头(40)等间距排列设置在所述升降板(41)的底端上;
所述平整度检测端头(40)包括触碰端(42)、压力感应件(43),所述触碰端(42)与所述压力感应件(43)之间通过弹性机构(44)相连接,当所述触碰端(42)触碰到凸起时,所述弹性机构(44)压缩使所述压力感应件(43)受到的压力发生变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钢卷冷轧前的预处理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升降板(41)的下端面上设置有检测管件(45),所述压力感应件(43)设置在所述检测管件(45)的内端面位置;
所述弹性机构(44)设置在所述检测管件(45)内部,上端连接有对接板与所述检测管件(45)相接触,下端连接有限位板将所述弹性机构(44)限位在所述检测管件(45)内部;
所述触碰端(42)为万向轴承件(46),所述万向轴承件(46)设置在所述限位板的下端面位置。
CN202211097637.8A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钢卷冷轧前的预处理生产系统 Pending CN1157160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97637.8A CN115716087A (zh)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钢卷冷轧前的预处理生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97637.8A CN115716087A (zh)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钢卷冷轧前的预处理生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16087A true CN115716087A (zh) 2023-02-28

Family

ID=85254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97637.8A Pending CN115716087A (zh)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钢卷冷轧前的预处理生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1608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74373A (zh) * 2023-05-23 2023-06-23 河北燕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的高利用率冷轧成型装置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39306A (ja) * 2000-02-25 2001-09-0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ストリップ接続装置
CN101011789A (zh) * 2007-02-12 2007-08-08 大连三高应用技术发展公司 新型的剪切对焊机
JP2015085371A (ja) * 2013-11-01 2015-05-07 Jfeメカニカル株式会社 鋼板コイルの冷間圧延方法およびその冷間圧延設備
CN106247928A (zh) * 2016-09-29 2016-12-21 中国冶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容栅技术的平整度连续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06662097U (zh) * 2017-04-10 2017-11-24 北京雁阳汽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上料装置的钢板切割机
CN109551251A (zh) * 2018-12-27 2019-04-02 南京图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钢卷自动对接焊接设备
CN210115684U (zh) * 2019-05-31 2020-02-28 浙江绿草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钢卷裁切打磨一体设备
CN112224944A (zh) * 2020-09-24 2021-01-15 台州重友焊接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钢卷放料设备
CN213646432U (zh) * 2020-09-29 2021-07-09 宇恒聚兴(天津)钢铁有限公司 一种带钢对焊用辅助对接设备
CN113953756A (zh) * 2021-12-22 2022-01-21 东营圭璋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油工程用钢结构制作焊接工装夹具
CN216151604U (zh) * 2021-09-18 2022-04-01 肇庆宏旺金属实业有限公司 用于钢带加工线的焊接装置
CN216938919U (zh) * 2022-03-21 2022-07-12 江苏银江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钢带对焊机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39306A (ja) * 2000-02-25 2001-09-0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ストリップ接続装置
CN101011789A (zh) * 2007-02-12 2007-08-08 大连三高应用技术发展公司 新型的剪切对焊机
JP2015085371A (ja) * 2013-11-01 2015-05-07 Jfeメカニカル株式会社 鋼板コイルの冷間圧延方法およびその冷間圧延設備
CN106247928A (zh) * 2016-09-29 2016-12-21 中国冶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容栅技术的平整度连续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06662097U (zh) * 2017-04-10 2017-11-24 北京雁阳汽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上料装置的钢板切割机
CN109551251A (zh) * 2018-12-27 2019-04-02 南京图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钢卷自动对接焊接设备
CN210115684U (zh) * 2019-05-31 2020-02-28 浙江绿草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钢卷裁切打磨一体设备
CN112224944A (zh) * 2020-09-24 2021-01-15 台州重友焊接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钢卷放料设备
CN213646432U (zh) * 2020-09-29 2021-07-09 宇恒聚兴(天津)钢铁有限公司 一种带钢对焊用辅助对接设备
CN216151604U (zh) * 2021-09-18 2022-04-01 肇庆宏旺金属实业有限公司 用于钢带加工线的焊接装置
CN113953756A (zh) * 2021-12-22 2022-01-21 东营圭璋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油工程用钢结构制作焊接工装夹具
CN216938919U (zh) * 2022-03-21 2022-07-12 江苏银江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钢带对焊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74373A (zh) * 2023-05-23 2023-06-23 河北燕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的高利用率冷轧成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716087A (zh) 一种钢卷冷轧前的预处理生产系统
CN110385355B (zh) 热轧带钢取样方法及取样线
WO2003095125A3 (de) Fertigungseinrichtung, insbesondere biegepresse, und verfahren zum betrieb der fertigungseinrichtung
US2280564A (en) Uncoiling device
CN113732320B (zh) 一种厚壁金属直缝焊管管端倒角自动加工装置及方法
CN105170706A (zh) 一种卷材矫平机
CN207463863U (zh) 一种中厚板双辊系矫直装置
JP5106474B2 (ja) 四角形鋼管の製造設備
CN105758734A (zh) 一种带有焊缝的板材弯曲试验装置
CN218201191U (zh) 一种钢卷冷轧前的取卷结构总成
CN210497808U (zh) 一种滚弯机
CN218191727U (zh) 一种冷轧钢卷用钢卷预处理传递结构总成
CN108655863B (zh) 一种高频焊管快速倒角系统
CN218476235U (zh) 一种焊缝定位装置
CN112917173B (zh) 一种高频直缝焊管的生产线
JP4859949B2 (ja) 四角形鋼管の製造設備
CN205042912U (zh) 卷取机
US4565084A (en) Method and a tool for bending the edge of thick sheet metal
CN209736398U (zh) 一种钢管自动压槽加工装置
CN220446009U (zh) 一种用于弯线机的送料装置
CN217912165U (zh) 一种钢卷冷轧前的对接结构总成
CN216965871U (zh) 薄带铸轧高强钢平整生产线
CN217229201U (zh) 一种热轧卷板加工用多辊调节的送料装置
CN218506314U (zh) 一种钢卷内圈抚平机构
CN215090942U (zh) 一种重卷机切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