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11236B - 一种节能型混流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型混流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11236B
CN115711236B CN202211458580.XA CN202211458580A CN115711236B CN 115711236 B CN115711236 B CN 115711236B CN 202211458580 A CN202211458580 A CN 202211458580A CN 115711236 B CN115711236 B CN 1157112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pump
impeller
pump cover
fl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5858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711236A (zh
Inventor
吴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Yanbang Pump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Yanbang Pump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Yanbang Pump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Yanbang Pump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5858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112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7112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112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7112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112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能型混流泵,涉及混流泵技术领域,包括泵体,所述泵体上端设置出水管,所述泵体右侧设置进水管,所述泵体内设置叶轮,所述叶轮一端位于进水管内,所述叶轮远离所述进水管一端设置泵轴,所述泵轴远离所述叶轮一端贯穿所述泵体左侧壁并与贯穿位置密封转动连接,所述进水管内壁设置内螺纹,所述进水管内设置泵盖,所述泵盖外壁设置外螺纹,所述泵盖与所述进水管内壁螺纹传动连接,所述泵盖上安装超声波测距装置。本发明中,泵盖与进水管内壁螺纹传动连接,转动泵盖便可以调整泵盖平面与叶轮平面的距离,通过超声波测距装置能够准确测量泵盖平面与叶轮平面的距离,避免叶轮磨损,提高了混流泵效率,达到了节能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节能型混流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流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节能型混流泵。
背景技术
混流泵是介于离心泵和轴流泵之间的一种泵。混流泵的比转速高于离心泵,低于轴流泵,一般在300-500之间。它的扬程比轴流泵高,但流量比轴流泵小,比离心泵大。混流泵适用于输送清水或物理、化学性质类似于水的其它液体,广泛适用于农田排灌、工业和城市给排水等多种场合。
混流泵的泵盖与进水管相接,安装泵盖时,泵盖平面与叶轮平面之间应有适当间隙,若间隙过小,易使叶轮与泵盖产生摩擦,增大叶轮转动阻力,间隙过大,则会导致泵体内压力水大量回流,使泵的效率降低,然而目前安装泵盖时无法控制泵盖平面与叶轮平面的间隙,泵盖平面与叶轮平面的间隙过大或过小均会增加混流泵的能耗,浪费能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节能型混流泵,用以解决目前安装泵盖时无法控制泵盖平面与叶轮平面的间隙,泵盖平面与叶轮平面的间隙过大或过小均会增加混流泵的能耗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型混流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上端设置出水管,所述泵体右侧设置进水管,所述泵体内设置叶轮,所述叶轮一端位于进水管内,所述叶轮远离所述进水管一端设置泵轴,所述泵轴远离所述叶轮一端贯穿所述泵体左侧壁并与贯穿位置密封转动连接,所述进水管内壁设置内螺纹,所述进水管内设置泵盖,所述泵盖外壁设置外螺纹,所述泵盖与所述进水管内壁螺纹传动连接,所述泵盖上安装超声波测距装置。
优选的,所述超声波测距装置包括超声波传感器、控制器、显示器及报警器,所述超声波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泵盖靠近所述叶轮一端,所述超声波传感器用于检测泵盖靠近叶轮一端与叶轮的最短距离,控制器、显示器、报警器固定设置在所述泵盖外壁,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超声波传感器、所述显示器、所述报警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泵轴外壁套设轴封座,所述轴封座与所述泵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轴封座内设置轴封,所述轴封内壁与所述泵轴外壁贴合。
优选的,所述泵体固定设置在底座上表面,所述底座上表面还设置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泵轴远离所述叶轮一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泵盖内部与所述进水管内部连通,所述泵盖远离所述进水管一端外周固定设置法兰,所述进水管外壁固定设置圆环,所述圆环外径小于所述法兰外径,所述法兰靠近所述圆环一侧设置连接装置,连接装置用于连接法兰与圆环,所述连接装置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装置关于所述泵轴轴线对称。
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铰接柱与压板,所述铰接柱一端与所述法兰靠近所述圆环一侧壁铰接连接,所述铰接柱远离所述法兰一端固定设置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远离铰接柱一端设置导向杆与螺杆,所述导向杆位于螺杆远离泵盖外壁一侧,螺杆与安装板侧壁转动连接,压板位于所述圆环远离所述法兰一侧,所述压板内设置导向孔与螺纹孔,压板通过导向孔与导向杆外壁滑动连接,压板通过螺纹孔与螺杆外壁螺纹传动连接,所述螺杆远离所述安装板一端固定套设旋钮。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法兰侧壁之间设置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所述安装板靠近所述法兰一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与所述法兰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泵盖之间设置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设置为两组,所述密封装置包括:齿轮,所述齿轮位于圆环与安装板之间,齿轮通过轴承与螺杆外壁转动连接,齿轮远离安装板一侧设置若干卡槽,圆环与法兰之间设置齿环,齿环内壁与进水管外壁螺纹传动连接,齿环外周与齿轮啮合,齿环靠近法兰一侧设置环形槽,环形槽内滚动设置滚珠,滚珠远离环形槽一端设置连接杆,连接杆与限位块侧壁固定连接,限位块呈直角三角形状,限位块远离齿环一侧设置密封板,密封板与进水管靠近法兰一端端面滑动连接,密封板靠近限位块一侧设置限位槽,限位槽与所述限位块相适配,限位块一端延伸至限位槽内并与限位槽内壁滑动连接,密封板靠近进水管一侧设置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一端与安装孔内壁固定连接,第二弹簧另一端与进水管外壁固定连接,密封板靠近进水管一侧截面为阶梯形,且密封板内壁分别与进水管外壁、泵盖外壁贴合。
优选的,所述螺杆远离所述安装板一端设置滑孔,所述滑孔内滑动设置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一端延伸至所述滑孔外部并设置推板,所述滑动杆另一端设置第三弹簧,第三弹簧两端分别与滑动杆、滑孔内壁固定连接,螺杆外壁开设通孔,通孔与滑孔内部连通,通孔内滑动设置卡块,卡块一端延伸至通孔外部,卡块另一端与滑动杆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槽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泵盖内壁设置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设置过滤网,所述滑动槽内设置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一端与所述过滤网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另一端与所述滑动槽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叶轮靠近所述过滤网一端固定设置第一花键轴,所述过滤网中心开设通孔,所述通孔内转动设置花键套,所述花键套内壁与所述第一花键轴外壁相适配,所述花键套远离所述第一花键轴一端设置第二花键轴,所述第二花键轴外壁与所述第一花键轴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花键轴一端延伸至所述过滤网远离所述叶轮一侧并设置安装杆,所述安装杆平行于所述过滤网,所述安装杆靠近所述过滤网一侧固定设置刮板,所述刮板与所述过滤网远离所述叶轮一侧壁贴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能型混流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上端设置出水管,所述泵体右侧设置进水管,所述泵体内设置叶轮,所述叶轮一端位于进水管内,所述叶轮远离所述进水管一端设置泵轴,所述泵轴远离所述叶轮一端贯穿所述泵体左侧壁并与贯穿位置密封转动连接,所述进水管内壁设置内螺纹,所述进水管内设置泵盖,所述泵盖外壁设置外螺纹,所述泵盖与所述进水管内壁螺纹传动连接,所述泵盖上安装超声波测距装置。本发明中,泵盖与进水管内壁螺纹传动连接,转动泵盖便可以调整泵盖平面与叶轮平面的距离,通过超声波测距装置能够准确测量泵盖平面与叶轮平面的距离,防止泵盖平面与叶轮平面之间的间隙过大或过小,从而避免叶轮磨损,同时减少了泵体内压力水大量回流,提高了混流泵效率,达到了节能的效果。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说明书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装置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一种节能型混流泵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图1中B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节能型混流泵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4中C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图5中D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图4中E处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中泵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图8中F处放大图。
图中:1、泵体;2、出水管;3、进水管;4、叶轮;5、泵轴;6、泵盖;7、轴封座;8、底座;9、驱动电机;10、联轴器;11、法兰;12、圆环;13、铰接柱;14、压板;15、安装板;16、导向杆;17、螺杆;18、旋钮;19、第一弹簧;20、齿轮;21、轴承;22、卡槽;23、齿环;24、环形槽;25、滚珠;26、连接杆;27、限位块;28、密封板;29、限位槽;30、安装孔;31、第二弹簧;32、滑孔;33、滑动杆;34、推板;35、第三弹簧;36、通孔;37、卡块;38、滑动槽;39、过滤网;40、第四弹簧;41、第一花键轴;42、花键套;43、第二花键轴;44、安装杆;45、刮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能型混流泵,如图1-9所示,包括:泵体1,所述泵体1上端设置出水管2,所述泵体1右侧设置进水管3,所述泵体1内设置叶轮4,所述叶轮4一端位于进水管3内,所述叶轮4远离所述进水管3一端设置泵轴5,所述泵轴5远离所述叶轮4一端贯穿所述泵体1左侧壁并与贯穿位置密封转动连接,所述进水管3内壁设置内螺纹,所述进水管3内设置泵盖6,所述泵盖6外壁设置外螺纹,所述泵盖6与所述进水管3内壁螺纹传动连接,所述泵盖6上安装超声波测距装置。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泵体1右侧设置进水管3,泵体1上端设置出水管2,使用时,泵轴5转动带动叶轮4转动,叶轮4转动时水能够从进水管3流入泵体1,然后从出水管2排出,进水管3处设置有泵盖6,泵盖6与进水管3内壁螺纹传动连接,转动泵盖6便可以调整泵盖6平面与叶轮4平面的距离,通过超声波测距装置能够准确测量泵盖6平面与叶轮4平面的距离,当泵盖6平面与叶轮4平面的间隙在目标间隙范围内时,停止泵盖6的转动,并使得泵盖6平面与叶轮4平面保持在目标间隙范围内,实际使用时目标间隙范围为0.3~0.7毫米,通过转动泵盖6能够控制泵盖6平面与叶轮4平面之间的间隙,防止泵盖6平面与叶轮4平面之间的间隙过大或过小,从而减小了叶轮4与泵盖6之间的摩擦,避免叶轮4磨损,延长了叶轮4的使用寿命,同时减少了泵体1内压力水大量回流,提高了混流泵效率,达到了节能的效果。
实施例2
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超声波测距装置包括超声波传感器、控制器、显示器及报警器,所述超声波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泵盖6靠近所述叶轮4一端,所述超声波传感器用于检测泵盖6靠近叶轮4一端与叶轮4的最短距离,控制器、显示器、报警器固定设置在所述泵盖6外壁,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超声波传感器、所述显示器、所述报警器电性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超声波传感器为防水型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设置在泵盖6靠近叶轮4一端的端面,便于检测泵盖6平面与叶轮4平面的实际间隙,控制器可选用单片机,超声波传感器的检测值传输至控制器,然后显示器能够显示检测值,便于工作人员直观确认泵盖6平面与叶轮4平面的实际间隙,当超声波传感器的检测值到达目标间隙范围内时,控制器能够控制报警器发出报警提示,从而提醒工作人员停止转动泵盖6,避免泵盖6与叶轮4接触,有效保护了叶轮4,提高了混流泵整体的智能程度。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述泵轴5外壁套设轴封座7,所述轴封座7与所述泵体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轴封座7内设置轴封,所述轴封内壁与所述泵轴5外壁贴合。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通过轴封能够防止泵体1内的液体从泵轴5与泵体1连接处泄漏,增强了密封性,具有节约能源的效果。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3中任一项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述泵体1固定设置在底座8上表面,所述底座8上表面还设置驱动电机9,所述驱动电机9输出端通过联轴器10与所述泵轴5远离所述叶轮4一端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驱动电机9转动能够通过联轴器10带动泵轴5转动,相比皮带传动的传动效率更高,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4中任一项的基础上,如图1-图3所示,所述泵盖6内部与所述进水管3内部连通,所述泵盖6远离所述进水管3一端外周固定设置法兰11,所述进水管3外壁固定设置圆环12,所述圆环12外径小于所述法兰11外径,所述法兰11靠近所述圆环12一侧设置连接装置,连接装置用于连接法兰11与圆环12,所述连接装置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装置关于所述泵轴5轴线对称;
所述连接装置包括铰接柱13与压板14,所述铰接柱13一端与所述法兰11靠近所述圆环12一侧壁铰接连接,所述铰接柱13远离所述法兰11一端固定设置安装板15,所述安装板15远离铰接柱13一端设置导向杆16与螺杆17,所述导向杆16位于螺杆17远离泵盖6外壁一侧,螺杆17与安装板15侧壁转动连接,压板14位于所述圆环12远离所述法兰11一侧,所述压板14内设置导向孔与螺纹孔,压板14通过导向孔与导向杆16外壁滑动连接,压板14通过螺纹孔与螺杆17外壁螺纹传动连接,所述螺杆17远离所述安装板15一端固定套设旋钮18;
所述安装板15与所述法兰11侧壁之间设置第一弹簧19,所述第一弹簧19一端与所述安装板15靠近所述法兰11一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9另一端与所述法兰11侧壁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泵盖6外周固定设置法兰11,用于泵体1与外部水管的连接,泵盖6与法兰11一体成型设计,能够提高法兰11的连接强度,在进水管3外壁固定设置圆环12,安装泵盖6时,先转动压板14,使得压板14向远离圆环12方向转动,转动泵盖6时,压板14不会与圆环12干涉,然后安装泵盖6,转动泵盖6将泵盖6安装至进水管3内部,到达目标间隙后,停止转动泵盖6后,通过连接装置能够将法兰11与圆环12连接,连接装置使用时,先松开压板14,在第一弹簧19的作用下,压板14向靠近进水管3方向运动,压板14运动至圆环12远离法兰11一侧,然后转动旋钮18,旋钮18转动带动螺杆17转动,螺杆17转动带动压板14沿导向杆16及螺杆17向靠近圆环12方向运动,直至压板14侧壁与圆环12侧壁紧密贴合,此时旋钮18无法转动,在压板14作用下,泵盖6也无法转动,使得泵盖6保持不动,泵盖6平面与叶轮4平面始终保持在目标间隙范围内,防止人员误碰泵盖6导致泵盖6转动而使泵盖6平面与叶轮4平面的实际间隙不在目标间隙范围内,提高了泵盖6与进水管3连接的稳定性,保证了混流泵的节能效果。
实施例6
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如图4-图9所示,所述进水管3与所述泵盖6之间设置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设置为两组,所述密封装置包括:齿轮20,所述齿轮20位于圆环12与安装板15之间,齿轮20通过轴承21与螺杆17外壁转动连接,齿轮20远离安装板15一侧设置若干卡槽22,圆环12与法兰11之间设置齿环23,齿环23内壁与进水管3外壁螺纹传动连接,齿环23外周与齿轮20啮合,齿环23靠近法兰11一侧设置环形槽24,环形槽24内滚动设置滚珠25,滚珠25远离环形槽24一端设置连接杆26,连接杆26与限位块27侧壁固定连接,限位块27呈直角三角形状,限位块27远离齿环23一侧设置密封板28,密封板28与进水管3靠近法兰11一端端面滑动连接,密封板28靠近限位块27一侧设置限位槽29,限位槽29与所述限位块27相适配,限位块27一端延伸至限位槽29内并与限位槽29内壁滑动连接,密封板28靠近进水管3一侧设置安装孔30,安装孔30内设置第二弹簧31,第二弹簧31一端与安装孔30内壁固定连接,第二弹簧31另一端与进水管3外壁固定连接,密封板28靠近进水管3一侧截面为阶梯形,且密封板28内壁分别与进水管3外壁、泵盖6外壁贴合。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密封板28设置为两个,两个密封板28上下对称设置,两个密封板28分别与进水管3端面滑动连接,两个密封板28能够拼接为圆环12形,密封板28内侧壁为阶梯形,阶梯形内侧壁分为第一内壁与第二内壁,第一内壁与进水管3外壁相适配,第二内壁与泵盖6外壁相适配,当泵盖6停止转动时,使用密封装置对进水管3与泵盖6连接处进行密封,密封装置使用时,转动齿轮20,齿轮20转动带动齿环23在进水管3外周转动,齿环23与进水管3外壁螺纹连接,齿环23转动时向靠近密封板28方向运动,滚珠25在齿环23的环形槽24内滑动,并随齿环23向靠近密封板28方向运动,滚珠25通过连接杆26带动限位块27向靠近密封板28方向运动,限位块27沿限位槽29滑动,限位块27为直角三角形状,限位块27的一个直角边一侧与连接杆26一端固定连接,限位块27的斜边一侧靠近进水管3外壁,限位槽29与限位块27相适配,因此,限位块27向靠近密封板28方向运动时,限位块27通过限位槽29带动密封板28向靠近泵盖6外壁方向运动,第二弹簧31压缩至安装孔30内,直至密封板28内侧壁分别与进水管3外壁、泵盖6外壁贴合,两个密封板28能够对泵盖6与进水管3连接处起到密封作用,避免进水管3与泵盖6连接处出现流体泄漏,并且,限位块27卡入限位槽29内,使得密封板28对进水管3及泵盖6外壁挤压,进一步提高了泵盖6与进水管3连接的稳定性,防止泵盖6转动,从而提高了混流泵工作效率,保证了混流泵的持续节能效果,拆卸泵盖6时,反向转动齿轮20,齿环23向远离密封板28方向运动,并带动滚珠25运动,滚珠25通过连接杆26带动限位块27向远离限位槽29方向运动,在第二弹簧31的作用下,密封板28逐渐向远离进水管3方向滑动,密封板28与进水管3、泵盖6外壁分离,此时便可以拆除泵盖6,方便快捷,限位块27一端始终位于限位槽29内,不会与限位槽29分离,保证了限位块27能在限位槽29内稳定左右滑动,从而控制密封板28沿进水管3端面滑动。
实施例7
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如图5所示,所述螺杆17远离所述安装板15一端设置滑孔32,所述滑孔32内滑动设置滑动杆33,所述滑动杆33一端延伸至所述滑孔32外部并设置推板34,所述滑动杆33另一端设置第三弹簧35,第三弹簧35两端分别与滑动杆33、滑孔32内壁固定连接,螺杆17外壁开设通孔36,通孔36与滑孔32内部连通,通孔36内滑动设置卡块37,卡块37一端延伸至通孔36外部,卡块37另一端与滑动杆33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卡块37与所述卡槽22相适配。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滑动杆33一端延伸至旋钮18外部,使用连接装置连接法兰11与圆环12时,按压推板34,推板34带动滑动杆33沿滑孔32内壁向靠近齿轮20方向滑动,滑动杆33带动卡块37沿通孔36滑动,卡块37卡入齿轮20侧壁的卡槽22,此时,保持卡块37与卡槽22卡合,转动旋钮18,旋钮18转动便可以带动卡块37转动,卡块37转动带动齿轮20转动,从而带动齿环23转动,调节密封板28对进水管3及泵盖6连接处进行密封,当压板14与圆环12侧壁紧密贴合时,两个密封环的端面相互抵接,此时,两个密封环完成对进水管3及泵盖6连接处的密封,通过转动旋钮18实现了圆环12与法兰11的连接以及密封板28对进水管3及泵盖6连接处的密封,大大提高了安装效率,安装完毕后,松开推板34,在第三弹簧35作用下,卡块37与卡槽22分离,此时,转动旋钮18不会带动齿轮20转动,也不会影响密封板28的密封,避免误碰旋钮18后使压板14与圆环12的连接可靠性、进水管3及泵盖6连接处的密封性同时降低,增强了防错性,提高了连接装置与密封装置的可靠性。
实施例8
在实施例1-7中任一项的基础上,如图7所示,所述泵盖6内壁设置滑动槽38,所述滑动槽38内滑动设置过滤网39,所述滑动槽38内设置第四弹簧40,所述第四弹簧40一端与所述过滤网39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40另一端与所述滑动槽38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叶轮4靠近所述过滤网39一端固定设置第一花键轴41,所述过滤网39中心开设通孔36,所述通孔36内转动设置花键套42,所述花键套42内壁与所述第一花键轴41外壁相适配,所述花键套42远离所述第一花键轴41一端设置第二花键轴43,所述第二花键轴43外壁与所述第一花键轴4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花键轴43一端延伸至所述过滤网39远离所述叶轮4一侧并设置安装杆44,所述安装杆44平行于所述过滤网39,所述安装杆44靠近所述过滤网39一侧固定设置刮板45,所述刮板45与所述过滤网39远离所述叶轮4一侧壁贴合。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泵盖6内设置过滤网39,通过过滤网39能够阻挡通过泵盖6的流体中的杂物,避免杂物缠绕或附着在叶轮4表面而影响叶轮4转动,节约能耗;当过滤网39表面杂物较多时会使过滤网39堵塞,此时,流体带动过滤网39向靠近叶轮4方向运动,过滤网39在滑槽内滑动,第四弹簧40压缩,待第一花键轴41滑动至花键套42内时,叶轮4通过第一花键轴41带动花键套42转动,花键套42带动第二花键轴43转动,第二花键轴43转动通过安装杆44带动刮板45沿过滤网39侧壁转动,从而清除过滤网39表面附着的杂物,待清理完毕后,流体对过滤网39的压力减小,在第四弹簧40作用下,过滤网39向远离叶轮4方向滑动,第一花键轴41与花键套42分离,花键套42停止转动,此时不会增大叶轮4转动时驱动电机9的负载,通过上述方案能够实现过滤网39表面杂物的自动清理,提高了自动化程度,且清理完毕后,花键套42能与第一花键轴41自动分离,花键套42不会长时间与第一花键轴41连接,避免驱动电机9长时间负载过高,从而减少驱动电机9的能耗。
实施例9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出水管2处设置流量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用于检测出水管2内部流体的实际流量,在泵体1外壁设置第二控制器及第二报警器,第二控制器分别与流量传感器、第二报警器电性连接,第二控制器基于流量传感器的检测值控制第二报警器工作,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基于流量传感器的检测值,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混流泵的实际工作效率:
其中,η为混流泵的实际工作效率,ρ为泵体1内的流体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Q1为流量传感器的检测值,H1为混流泵的目标扬程,P1为混流泵的额定功率,n1为泵轴5的预设转速,w1为叶轮4的旋转角速度;
步骤2:第二控制器将混流泵的实际工作效率与混流泵的目标工作效率进行比较,当混流泵的实际工作效率小于混流泵的目标工作效率时,第二控制器控制第二报警器发出报警提示。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为保证混流泵的稳定工作,需使混流泵在固定转速下运转,叶轮4的旋转角速度及泵轴5的预设转速保持不变,混流泵的目标扬程为25m,为了使混流泵的扬程稳定,本方案通过上述方案对混流泵的实际工作效率进行监测,通过流量传感器检测出水管2内部流体的实际流量,然后基于上述公式准确计算出混流泵的实际工作效率,第二控制器便可以将混流泵的实际工作效率与混流泵的目标工作效率进行比较,本方案中,混流泵的目标工作效率为80%,当混流泵的实际工作效率小于混流泵的目标工作效率时,第二控制器控制第二报警器发出报警提示,从而提醒工作人员对混流泵进行检修,保证混流泵较为高效的工作效率,避免混流泵长期保持低效率工作而浪费能源,也可减少工作人员定期检查频次,只需发生报警时检修即可,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6)

1.一种节能型混流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1),所述泵体(1)上端设置出水管(2),所述泵体(1)右侧设置进水管(3),所述泵体(1)内设置叶轮(4),所述叶轮(4)一端位于进水管(3)内,所述叶轮(4)远离所述进水管(3)一端设置泵轴(5),所述泵轴(5)远离所述叶轮(4)一端贯穿所述泵体(1)左侧壁并与贯穿位置密封转动连接,所述进水管(3)内壁设置内螺纹,所述进水管(3)内设置泵盖(6),所述泵盖(6)外壁设置外螺纹,所述泵盖(6)与所述进水管(3)内壁螺纹传动连接,所述泵盖(6)上安装超声波测距装置;
所述泵盖(6)内部与所述进水管(3)内部连通,所述泵盖(6)远离所述进水管(3)一端外周固定设置法兰(11),所述进水管(3)外壁固定设置圆环(12),所述圆环(12)外径小于所述法兰(11)外径,所述法兰(11)靠近所述圆环(12)一侧设置连接装置,连接装置用于连接法兰(11)与圆环(12),所述连接装置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装置关于所述泵轴(5)轴线对称;
所述连接装置包括铰接柱(13)与压板(14),所述铰接柱(13)一端与所述法兰(11)靠近所述圆环(12)一侧壁铰接连接,所述铰接柱(13)远离所述法兰(11)一端固定设置安装板(15),所述安装板(15)远离铰接柱(13)一端设置导向杆(16)与螺杆(17),所述导向杆(16)位于螺杆(17)远离泵盖(6)外壁一侧,螺杆(17)与安装板(15)侧壁转动连接,压板(14)位于所述圆环(12)远离所述法兰(11)一侧,所述压板(14)内设置导向孔与螺纹孔,压板(14)通过导向孔与导向杆(16)外壁滑动连接,压板(14)通过螺纹孔与螺杆(17)外壁螺纹传动连接,所述螺杆(17)远离所述安装板(15)一端固定套设旋钮(18);
所述安装板(15)与所述法兰(11)侧壁之间设置第一弹簧(19),所述第一弹簧(19)一端与所述安装板(15)靠近所述法兰(11)一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9)另一端与所述法兰(11)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进水管(3)与所述泵盖(6)之间设置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设置为两组,所述密封装置包括:齿轮(20),所述齿轮(20)位于圆环(12)与安装板(15)之间,齿轮(20)通过轴承(21)与螺杆(17)外壁转动连接,齿轮(20)远离安装板(15)一侧设置若干卡槽(22),圆环(12)与法兰(11)之间设置齿环(23),齿环(23)内壁与进水管(3)外壁螺纹传动连接,齿环(23)外周与齿轮(20)啮合,齿环(23)靠近法兰(11)一侧设置环形槽(24),环形槽(24)内滚动设置滚珠(25),滚珠(25)远离环形槽(24)一端设置连接杆(26),连接杆(26)与限位块(27)侧壁固定连接,限位块(27)呈直角三角形状,限位块(27)远离齿环(23)一侧设置密封板(28),密封板(28)与进水管(3)靠近法兰(11)一端端面滑动连接,密封板(28)靠近限位块(27)一侧设置限位槽(29),限位槽(29)与所述限位块(27)相适配,限位块(27)一端延伸至限位槽(29)内并与限位槽(29)内壁滑动连接,密封板(28)靠近进水管(3)一侧设置安装孔(30),安装孔(30)内设置第二弹簧(31),第二弹簧(31)一端与安装孔(30)内壁固定连接,第二弹簧(31)另一端与进水管(3)外壁固定连接,密封板(28)靠近进水管(3)一侧截面为阶梯形,且密封板(28)内壁分别与进水管(3)外壁、泵盖(6)外壁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混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测距装置包括超声波传感器、控制器、显示器及报警器,所述超声波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泵盖(6)靠近所述叶轮(4)一端,所述超声波传感器用于检测泵盖(6)靠近叶轮(4)一端与叶轮(4)的最短距离,控制器、显示器、报警器固定设置在所述泵盖(6)外壁,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超声波传感器、所述显示器、所述报警器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混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轴(5)外壁套设轴封座(7),所述轴封座(7)与所述泵体(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轴封座(7)内设置轴封,所述轴封内壁与所述泵轴(5)外壁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混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固定设置在底座(8)上表面,所述底座(8)上表面还设置驱动电机(9),所述驱动电机(9)输出端通过联轴器(10)与所述泵轴(5)远离所述叶轮(4)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混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17)远离所述安装板(15)一端设置滑孔(32),所述滑孔(32)内滑动设置滑动杆(33),所述滑动杆(33)一端延伸至所述滑孔(32)外部并设置推板(34),所述滑动杆(33)另一端设置第三弹簧(35),第三弹簧(35)两端分别与滑动杆(33)、滑孔(32)内壁固定连接,螺杆(17)外壁开设通孔(36),通孔(36)与滑孔(32)内部连通,通孔(36)内滑动设置卡块(37),卡块(37)一端延伸至通孔(36)外部,卡块(37)另一端与滑动杆(33)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卡块(37)与所述卡槽(22)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混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盖(6)内壁设置滑动槽(38),所述滑动槽(38)内滑动设置过滤网(39),所述滑动槽(38)内设置第四弹簧(40),所述第四弹簧(40)一端与所述过滤网(39)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40)另一端与所述滑动槽(38)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叶轮(4)靠近所述过滤网(39)一端固定设置第一花键轴(41),所述过滤网(39)中心开设通孔(36),所述通孔(36)内转动设置花键套(42),所述花键套(42)内壁与所述第一花键轴(41)外壁相适配,所述花键套(42)远离所述第一花键轴(41)一端设置第二花键轴(43),所述第二花键轴(43)外壁与所述第一花键轴(4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花键轴(43)一端延伸至所述过滤网(39)远离所述叶轮(4)一侧并设置安装杆(44),所述安装杆(44)平行于所述过滤网(39),所述安装杆(44)靠近所述过滤网(39)一侧固定设置刮板(45),所述刮板(45)与所述过滤网(39)远离所述叶轮(4)一侧壁贴合。
CN202211458580.XA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节能型混流泵 Active CN1157112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58580.XA CN115711236B (zh)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节能型混流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58580.XA CN115711236B (zh)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节能型混流泵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11236A CN115711236A (zh) 2023-02-24
CN115711236B true CN115711236B (zh) 2023-10-20

Family

ID=85234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58580.XA Active CN115711236B (zh)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节能型混流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11236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81525A (ja) * 2000-12-15 2002-06-26 Idemitsu Eng Co Ltd ポンプ用羽根車の間隔測定装置及び異常判断方法
JP2002317793A (ja) * 2001-04-25 2002-10-31 Hitachi Ltd ポンプの可動インナーリング
CN205154657U (zh) * 2015-11-11 2016-04-13 苏州邦普赛司流体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卧式直联单级旋流泵
JP2017186912A (ja) * 2016-04-01 2017-10-12 株式会社荏原製作所 横軸ポンプ、横軸ポンプの摩耗測定方法
CN206845534U (zh) * 2017-06-17 2018-01-05 赵孔胜 一种水泵上的叶轮防磨损结构
KR101902326B1 (ko) * 2017-08-29 2018-10-01 (주)신광 원심식 볼류트펌프의 케이싱웨어링
CN208221178U (zh) * 2018-04-25 2018-12-11 武安市永盛机械泵业有限公司 一种热油泵用的叶轮机构
CN208669695U (zh) * 2018-09-04 2019-03-29 扬州华辉水泵有限公司 自吸式工艺泵的护板调节机构
CN111852955A (zh) * 2020-06-16 2020-10-30 江苏大学 一种用于改善闭式叶轮回流的泵前腔自动补偿装置
KR102235860B1 (ko) * 2020-07-20 2021-04-02 최귀선 이물질 걸림방지 기능을 갖는 웨어링장치를 구비한 원심펌프
CN214577735U (zh) * 2021-04-28 2021-11-02 鲁尔泵(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带t形叶轮间隙调整环的多级立式泵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81525A (ja) * 2000-12-15 2002-06-26 Idemitsu Eng Co Ltd ポンプ用羽根車の間隔測定装置及び異常判断方法
JP2002317793A (ja) * 2001-04-25 2002-10-31 Hitachi Ltd ポンプの可動インナーリング
CN205154657U (zh) * 2015-11-11 2016-04-13 苏州邦普赛司流体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卧式直联单级旋流泵
JP2017186912A (ja) * 2016-04-01 2017-10-12 株式会社荏原製作所 横軸ポンプ、横軸ポンプの摩耗測定方法
CN206845534U (zh) * 2017-06-17 2018-01-05 赵孔胜 一种水泵上的叶轮防磨损结构
KR101902326B1 (ko) * 2017-08-29 2018-10-01 (주)신광 원심식 볼류트펌프의 케이싱웨어링
CN208221178U (zh) * 2018-04-25 2018-12-11 武安市永盛机械泵业有限公司 一种热油泵用的叶轮机构
CN208669695U (zh) * 2018-09-04 2019-03-29 扬州华辉水泵有限公司 自吸式工艺泵的护板调节机构
CN111852955A (zh) * 2020-06-16 2020-10-30 江苏大学 一种用于改善闭式叶轮回流的泵前腔自动补偿装置
KR102235860B1 (ko) * 2020-07-20 2021-04-02 최귀선 이물질 걸림방지 기능을 갖는 웨어링장치를 구비한 원심펌프
CN214577735U (zh) * 2021-04-28 2021-11-02 鲁尔泵(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带t形叶轮间隙调整环的多级立式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11236A (zh) 2023-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711236B (zh) 一种节能型混流泵
CN215595898U (zh) 一种防空转多级离心节能水泵
WO2023019609A1 (zh) 高精度低流量蠕动泵
CN106685300A (zh) 工业计量泵专用数字变频控制器的动态补偿方法
CN203534864U (zh) 一种流体取样装置
CN216957122U (zh) 一种智慧水务堵塞报警供水装置
CN215409128U (zh) 高精度低流量蠕动泵
CN212177911U (zh) 单通道阀门及污水处理设备
CN212272556U (zh) 一种废水处理用提升泵
CN210737474U (zh) 一种水利渠道用闸门
CN211144889U (zh) 一种管道增压泵的密封装置
CN211009106U (zh) 一种高效节能残水泵
CN210509807U (zh) 一种液压驱动器的流速检测装置
CN210154748U (zh) 一种水下动态防水测试装置
KR101898504B1 (ko) 양흡입형 임펠러를 구비한 스프르트 펌프
CN112494736A (zh) 一种创面负压治疗用压力控制器
CN220415785U (zh) 一种多接口离心泵
CN219736452U (zh) 一种流量计
CN201475438U (zh) 逆止阀改良结构
CN211144845U (zh) 一种高速运转螺杆泵
CN216812104U (zh) 一种生化试剂用蠕动泵
JP2020070752A (ja) 水中ポンプの運転制御方法
CN219865647U (zh) 一种防堵塞循环水泵
CN215256993U (zh) 一种高压自吸泵性能检测维修装置
CN208997024U (zh) 一种用于耐酸碱泵浦的叶轮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