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07736A -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和成型体 - Google Patents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和成型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07736A
CN115707736A CN202210997192.2A CN202210997192A CN115707736A CN 115707736 A CN115707736 A CN 115707736A CN 202210997192 A CN202210997192 A CN 202210997192A CN 115707736 A CN115707736 A CN 1157077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composition
polyamide resin
polyamide
mass
l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9719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横尾亮佑
佐久间照章
小山晃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ahi Kase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Kase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Kasei Corp filed Critical Asahi Kase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7077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077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和成型体。本发明提供一种流动性优异、即使在多次的约270℃的高温加工中也抑制流动性的变动、并且在制成成型体时的阻燃性和机械强度优异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包含(a)聚酰胺和(b)氰尿酸三聚氰胺,并且在通过13C‑NMR对上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进行分析时得到的波谱中,化学位移在42.80ppm以上且43.05ppm以下的范围内的峰的合计面积M1相对于化学位移在43.10ppm以上且43.35ppm以下的范围内的峰的合计面积M2之比M1/M2为0.65以下。

Description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和成型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和成型体。
背景技术
聚酰胺树脂在以机械特性为代表的成型加工性等方面具有优异的特性,因此一直以来被广泛用于汽车部件、电子电气部件、工业机械部件等各种部件。特别是由于聚酰胺树脂的韧性优异,因此被用于连接器、夹子等具有铰链部的产品。在多数情况下,要求这些产品具有阻燃性。特别是从环境的观点考虑,希望使用不含卤素的阻燃剂。
作为这样的阻燃性聚酰胺树脂的代表例,可以列举使用了氰尿酸三聚氰胺的阻燃性聚酰胺材料,并且例如被用于电气电子领域的连接器、夹子等(参见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在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使用了特定的磷酸三酯、高级脂肪酸金属盐和多元醇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另外,在专利文献4中进行了通过使用规定了特定分子量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而提高韧性的尝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3-12545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53-03175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1-10664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8-708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使用了氰尿酸三聚氰胺的阻燃性聚酰胺树脂中,一部分氰尿酸三聚氰胺当由于挤出加工等而暴露在高温状态下时,与聚酰胺的作为末端基团的氨基反应,并生成交联结构,由此与挤出加工前的聚酰胺相比,分子量暂时升高。然后,在成型加工时,进行分解反应,分子量缓慢地减小。因此,当氰尿酸三聚氰胺被用于交联反应时,阻燃成分被消耗,因此存在阻燃性变得不稳定的倾向。另外,在实施多次高温加工的情况下,伴随分子量变动,具有树脂的流动性变动的倾向。树脂的急剧的流动变化不仅导致成型加工条件的控制变得困难,而且导致成型体产生毛边等。
另外,近年来,树脂组合物的回收利用的需求受到关注,采用将使用过的树脂组合物再次混合到原料中并再次加工成型的方法。此时,对于再利用的使用过的树脂组合物,从加工条件的稳定化的观点考虑,优选使用过的树脂组合物的流动性稳定。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提供一种流动性优异、即使在多次的约270℃的高温加工中也抑制流动性的变动、并且在制成成型体时的阻燃性和机械强度优异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以及通过将上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成型而得到的成型体。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即,本发明包含以下的方式。
(1)一种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所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包含(a)聚酰胺和(b)氰尿酸三聚氰胺,其中,
在通过13C-NMR对所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进行分析时得到的波谱中,化学位移在42.80ppm以上且43.05ppm以下的范围内的峰的合计面积M1相对于化学位移在43.10ppm以上且43.35ppm以下的范围内的峰的合计面积M2之比M1/M2为0.65以下。
(2)如(1)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所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总质量,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的所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的分子量为15000以下的成分的比例大于30.0质量%且小于等于45.0质量%。
(3)如(1)或(2)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所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总质量,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的所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的分子量为100000以上的成分的比例大于等于1.0质量%且小于4.0质量%。
(4)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在270℃、2.16kg、预热时间为5分钟的条件下测定的所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40g/10分钟以上且65g/10分钟以下。
(5)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在270℃、2.16kg、预热时间为5分钟的条件下测定的所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颗粒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55g/10分钟以上且75g/10分钟以下,所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颗粒通过将所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测定后的模头排出物进行造粒而得到。
(6)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分子量分布Mw/Mn为1.70~2.00。
(7)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还包含(c)选自由多元醇及其酯衍生物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8)如(7)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所述(a)聚酰胺,所述(c)选自由多元醇及其酯衍生物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的含量为0.1质量份以上且1.0质量份以下。
(9)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还包含(d)高级脂肪酸金属盐。
(10)如(9)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所述(a)聚酰胺,所述(d)高级脂肪酸金属盐的含量为0.05质量份以上且2.00质量份以下。
(11)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所述(a)聚酰胺,所述(b)氰尿酸三聚氰胺的含量为2质量份以上且20质量份以下。
(12)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所述(a)聚酰胺的总质量,所述(a)聚酰胺包含80质量%以上的聚酰胺66。
(13)如(12)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聚酰胺66的硫酸相对粘度ηr为2.50以上且2.90以下。
(14)一种成型体,其中,所述成型体通过将(1)~(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成型而得到。
(15)如(14)所述的成型体,其中,使用带缺口的成型体并根据ISO179-1测定的所述成型体的简支梁冲击强度为2.4kJ/m2以上,所述带缺口的成型体通过根据ISO2818对多用途试验片A型进行加工而得到,所述多用途试验片A型通过根据ISO3167将所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成型而得到。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方式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能够提供流动性优异、即使在多次的约270℃的高温加工中也抑制流动性的变动、并且在制成成型体时的阻燃性和机械强度优异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上述方式的成型体通过将上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成型而得到,并且阻燃性和机械强度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以下称为“本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能够在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后实施。
在本说明书中,“聚酰胺树脂”是指在主链中具有“-CO-NH-”(酰胺)键的高分子化合物。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本实施方式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包含(a)聚酰胺和(b)氰尿酸三聚氰胺。
在通过13C-NMR进行分析时得到的波谱中,化学位移在42.80ppm以上且43.05ppm以下的范围内的峰归属于通过氰尿酸三聚氰胺与聚酰胺的末端氨基反应而生成的交联成分的碳,化学位移在43.10ppm以上且43.35ppm以下的范围内的峰归属于与聚酰胺的末端氨基邻接的碳。此时,化学位移在42.80ppm以上且43.05ppm以下的范围内的峰的合计面积M1相对于化学位移在43.10ppm以上且43.35ppm以下的范围内的峰的合计面积M2之比M1/M2越小,表示交联结构越少,因此流动性和流动变动性越小。
上述M1/M2为0.65以下,优选为0.50以下,更优选为0.3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25以下。
上述M1/M2能够通过在原料中使用的(a)聚酰胺的分子量调节、(a)聚酰胺的氨基末端比、挤出机的料筒温度的设定、熔融混炼时的螺杆转速、螺杆构成而控制。
本实施方式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通过具有上述构成,流动性优异,即使在多次的约270℃的高温加工中也抑制流动性的变动,并且能够得到阻燃性和机械强度优异的成型体。发明人推测这些特性是由于在挤出加工时抑制了聚酰胺与氰尿酸三聚氰胺的反应,控制了聚酰胺的交联成分并且抑制了阻燃剂的热分解。
接着,以下对构成本实施方式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各构成成分详细地进行说明。
[(a)聚酰胺]
作为(a)聚酰胺,例如可以列举:聚己内酰胺(聚酰胺6)、聚己二酰丁二胺(聚酰胺46)、聚己二酰己二胺(聚酰胺66)、聚环己二酰己二胺(聚酰胺6C)、聚癸二酰己二胺(聚酰胺610)、聚十二烷二酰己二胺(聚酰胺612)、聚十一内酰胺(聚酰胺11)、聚十二内酰胺(聚酰胺12)、聚间苯二甲酰己二胺(聚酰胺6I)、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聚酰胺6T)、聚对苯二甲酰壬二胺(聚酰胺9T)、聚对苯二甲酰十二烷二胺(聚酰胺12T)、聚己二酰间苯二甲胺(聚酰胺MXD6)、以及通过将其中的两种以上的聚酰胺共聚而得到的聚酰胺共聚物等。这些聚酰胺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在上述聚酰胺中,特别是聚酰胺66的成型性和熔点高,适合作为在得到需要更高耐热性的部件的情况下的材料。在使用两种以上的聚酰胺的情况下,从成型性、在高温下的机械特性的观点考虑,相对于(a)聚酰胺的总质量,优选包含50质量%以上的聚酰胺66,更优选包含80质量%以上的聚酰胺66,进一步优选为包含90质量%以上的聚酰胺66,特别优选包含100质量%的聚酰胺66。
((a)聚酰胺的聚合物末端量)
(a)聚酰胺的聚合物末端量以相对于1g聚酰胺的摩尔当量表示。由于在挤出加工时(a)聚酰胺的氨基末端基团和(b)氰尿酸三聚氰胺形成交联结构,因此优选将在挤出加工中使用的(a)聚酰胺的氨基末端基团和羧基末端基团的量调节为规定量。从流动性的变动的观点考虑,氨基末端基团的量优选为5微摩尔当量/g以上且100微摩尔当量/g以下,更优选为10微摩尔当量/g以上且80微摩尔当量/g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微摩尔当量/g以上且60微摩尔当量/g以下。
另外,从加工树脂温度升高的观点考虑,氨基末端量和羧基末端量的合计优选为70微摩尔当量/g以上且175微摩尔当量/g以下,更优选为80微摩尔当量/g以上且160微摩尔当量/g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15微摩尔当量/g以上且150微摩尔当量/g以下。
综上所述,氨基末端量相对于氨基末端量和羧基末端量的总量之比{氨基末端量/(氨基末端量+羧基末端量)}优选大于等于0.10且小于0.60,更优选大于等于0.15且小于0.50,进一步优选大于等于0.20且小于0.40。
另外,当比较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的(a)聚酰胺的氨基末端量和在挤出加工前的(a)聚酰胺的氨基末端量时,氨基末端基团被消耗,暗示在挤出加工时参与了交联反应。
((a)聚酰胺的聚合物末端量的测定方法)
作为(a)聚酰胺的聚合物末端量的测定方法,例如可以列举1H-NMR法、滴定法。在1H-NMR法中,能够根据与树脂组合物中的聚酰胺的各末端基团对应的特征信号的积分值求出。在滴定法中,能够求出在挤出加工前的原始聚酰胺的末端量。对于氨基末端基团,可以列举利用0.1N盐酸滴定聚酰胺树脂的苯酚溶液的方法,对于羧基末端基团,可以列举利用0.1N氢氧化钠滴定聚酰胺树脂的苯甲醇溶液的方法等。
((a)聚酰胺的聚合物末端的调节方法)
(a)聚酰胺的聚合物末端能够以在聚酰胺聚合时达到规定的末端浓度的方式调节,没有特别限制,优选添加选自由二元羧酸、一元羧酸、二元胺和一元胺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的末端调节剂。关于将末端调节剂添加到溶剂中的添加时机,只要发挥作为末端调节剂原本的功能,就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为在将上述聚酰胺的原料添加到溶剂中时。
作为二元羧酸,例如可以列举:丙二酸、二甲基丙二酸、琥珀酸、戊二酸、己二酸、2-甲基己二酸、三甲基己二酸、庚二酸、2,2-二甲基戊二酸、3,3-二乙基琥珀酸、壬二酸、癸二酸、辛二酸、十二烷二酸、二十烷二酸、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萘二甲酸、2-氯对苯二甲酸、2-甲基对苯二甲酸、5-甲基间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六氢对苯二甲酸、六氢间苯二甲酸、二甘醇酸等。这些二元羧酸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作为一元羧酸,只要是与可能存在于聚酰胺的末端的氨基具有反应性的一元羧酸即可,不限于以下的一元羧酸,例如可以列举:甲酸、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己酸、辛酸、月桂酸、十三烷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新戊酸、异丁酸等脂肪族一元羧酸;环己烷甲酸等脂环族一元羧酸;苯甲酸、甲基苯甲酸、α-萘甲酸、β-萘甲酸、甲基萘甲酸和苯乙酸等芳香族一元羧酸等。这些一元羧酸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对二元胺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列举:六亚甲基二胺、五亚甲基二胺等直链脂肪族二元胺;2-甲基戊二胺、2-乙基六亚甲基二胺等支链脂肪族二元胺;对苯二胺、间苯二胺等芳香族二元胺;环己烷二胺、环戊烷二胺、环辛烷二胺等脂环式二元胺。这些二元胺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作为一元胺,只要是与可能存在于聚酰胺的末端的羧基具有反应性的一元胺即可,不限于以下的一元胺,例如可以列举:甲胺、乙胺、丙胺、丁胺、己胺、辛胺、癸胺、硬脂胺、二甲胺、二乙胺、二丙胺、二丁胺等脂肪族一元胺;环己胺、二环己胺等脂环族一元胺;苯胺、甲苯胺、二苯胺、萘胺等芳香族一元胺等。这些一元胺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从成型性、机械特性的观点考虑,相对于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总质量,本实施方式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的(a)聚酰胺的含量优选为5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8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0质量%以上。
从流动性、机械特性的观点考虑,(a)聚酰胺(优选为聚酰胺66)的98%硫酸相对粘度ηr优选为2.50以上且2.90以下,更优选为2.57以上且2.80以下。
需要说明的是,98%硫酸相对粘度ηr可以通过在后述的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
[(b)氰尿酸三聚氰胺]
在本说明书中,(b)氰尿酸三聚氰胺为三聚氰胺与氰尿酸的等摩尔反应产物。(b)氰尿酸三聚氰胺例如可以通过在约90℃以上且约100℃以下的温度下将三聚氰胺水溶液与氰尿酸水溶液搅拌混合并将通过反应而得到的产物沉淀和过滤而得到。所得到的物质为白色固体,优选通过粉碎而制成微粉状后使用。
相对于(b)氰尿酸三聚氰胺的总质量,(b)氰尿酸三聚氰胺可以在其中含有0.001质量%以上且0.30质量%以下的未反应的三聚氰胺或未反应的氰尿酸。这样的氰尿酸三聚氰胺有市售的,可以适当使用在工业上能够获得的物质。
对与(a)聚酰胺混合前的(b)氰尿酸三聚氰胺的中值粒径(D50)没有特别限制,从氰尿酸三聚氰胺的分散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1μm以上且20μm以下,更优选为1.5μm以上且15μm以下。通过氰尿酸三聚氰胺的中值粒径为上述下限值以上,处理变得更容易,能够进一步抑制氰尿酸三聚氰胺的凝聚性变差。通过氰尿酸三聚氰胺的中值粒径为上述上限值以下,在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的分散性和处理的平衡更优异。
在此,如在JIS Z8901中所定义的,中值粒径(D50)是指在粒子的粒径分布中比某粒径大的粒子的质量占全部粒子的质量的50质量%时的粒径,中值粒径(D50)可以通过激光衍射散射法测定。具体而言,可以通过激光衍射散射法,以粒径为横轴并以频率(质量)为纵轴进行作图,在将该频率的累积质量的总和设为100质量%时,按累积质量达到50质量%时的粒径测定。
相对于100质量份的(a)聚酰胺,(b)氰尿酸三聚氰胺的含量优选为2质量份以上且2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3质量份以上15质量份以下。通过氰尿酸三聚氰胺的含量为上述下限值以上,阻燃性更优异,另一方面,通过氰尿酸三聚氰胺的含量为上述上限值以下,机械强度更优异。氰尿酸三聚氰胺在聚酰胺中的配合可以应用公知的任何方法,但是在工业上优选利用挤出机等进行混炼配合的方法。
[(c)选自由多元醇及其酯衍生物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c)选自由多元醇及其酯衍生物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以下有时简称为“(c)化合物”)优选包含至少一种聚亚烷基多元醇及其脂肪酸酯。
作为聚亚烷基多元醇,例如可以列举:聚乙二醇、聚丙二醇、乙二醇、二乙二醇、1,3-丙二醇、1,2-丙二醇等二醇类;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等二元醇类;甘油、季戊四醇等。
作为聚亚烷基多元醇的脂肪酸酯,例如可以列举: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丁二醇等聚亚烷基多元醇与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山嵛酸、蜡酸、褐煤酸、蜂花酸、油酸、芥酸等脂肪族羧酸的酯或其衍生物,这些物质在工业上容易获得。
其中,从(b)氰尿酸三聚氰胺的分散性的观点考虑,优选聚乙二醇或聚乙二醇的脂肪酸酯,更优选聚乙二醇的高级脂肪酸(碳原子数为12个以上)酯或其衍生物。
这些(c)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相对于100质量份的(a)聚酰胺,(c)化合物的含量优选为0.1质量份以上且1.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0.1质量份以上且0.8质量份以下。通过(c)化合物的含量为上述下限值以上,拉伸伸长率更优异,另一方面,通过(c)化合物的含量为上述上限值以下,阻燃性更优异。
[(d)高级脂肪酸金属盐]
作为(d)高级脂肪酸金属盐,可以列举: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山嵛酸、蜡酸、褐煤酸、蜂花酸、油酸、芥酸等碳原子数为9以上的高级脂肪族羧酸的钠盐、锂盐、钙盐、镁盐、锌盐、铝盐等。在这些高级脂肪酸金属盐中,从抑制最终得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阻燃性降低的观点考虑,特别优选硬脂酸金属盐,具体而言,特别优选硬脂酸钙、硬脂酸镁、硬脂酸锌或硬脂酸铝。最优选硬脂酸钙或硬脂酸铝。
这些(d)高级脂肪酸金属盐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相对于100质量份的(a)聚酰胺,(d)高级脂肪酸金属盐的含量优选为0.01质量份以上且5.0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0.05质量份以上且2.00质量份以下。通过(d)高级脂肪酸金属盐的含量为上述下限值以上,在成型加工时的增塑性更优异。另一方面,通过(d)高级脂肪酸金属盐的含量为上述上限值以下,能够进一步抑制在成型加工时的气体产生,并且阻燃性更优异。
[其它成分]
在本实施方式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损害本实施方式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所起到的效果的范围内进一步添加常用的各种弹性体;填充材料;阻燃剂;钛白和炭黑等颜料、着色剂;次磷酸钠等次磷酸金属盐;以受阻酚、受阻胺、磷酸三烷基酯和亚磷酸酯为代表的热稳定剂;高级脂肪酸金属盐、高级脂肪酸酰胺、高级脂肪酸酯等润滑剂;各种增塑剂;以及防静电剂等各种添加剂。
作为填充材料,例如可以列举:玻璃纤维、碳纤维等无机纤维;云母、滑石、粘土矿物、氧化铝、二氧化硅和磷灰石等无机填充材料。
作为阻燃剂,例如可以列举: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硼酸锌、锡酸锌、羟基锡酸锌、聚磷酸铵、亚乙基双胍胺(サクシノグアナミン)、三聚氰胺聚磷酸盐、硫酸三聚氰胺、邻苯二甲酸三聚氰胺、磷酸铝等。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对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将(a)聚酰胺、(b)氰尿酸三聚氰胺、(c)化合物和(d)高级脂肪酸金属盐一次熔融混炼,但从(b)氰尿酸三聚氰胺的分散性的观点考虑,可以将一部分的(b)氰尿酸三聚氰胺在将剩余的全部成分熔融混炼后加入,并再进行熔融混炼。
对(a)聚酰胺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颗粒状。在这种情况下,从设备简化的观点考虑,可以使(c)化合物涂铺在(a)聚酰胺的颗粒表面上,然后再使(b)氰尿酸三聚氰胺、(d)高级脂肪酸金属盐涂铺在(a)聚酰胺的颗粒表面上,从而形成共混物,然后进行熔融混炼。
在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中,对熔融混炼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优选在混合(a)聚酰胺、(b)氰尿酸三聚氰胺、(c)化合物和(d)高级脂肪酸金属盐时,使用至少1台原料供给装置向挤出机中供给并进行熔融混炼的方法。向挤出机中的各成分的供给可以分别使用不同的原料供给装置,也可以使用1台原料供给装置。
作为挤出机,没有特别限制,优选双螺杆挤出机。作为双轴挤出机,具体而言,可以列举:科倍隆公司制造的ZSK系列、东芝机械株式会社制造的TEM系列、日本制钢所株式会社制造的TEX系列等。双螺杆挤出机的L/D(螺杆有效长度/螺杆外径)优选为20以上且60以下,更优选为30以上且50以下。为了将树脂组合物中的(a)聚酰胺的分子量调节到特定范围内,优选在从挤出机前端喷嘴中排出时的树脂温度比作为主要成分的聚酰胺的熔点高15℃以上且25℃以下的温度的条件下进行挤出,可以通过挤出机的螺杆转速、混炼区段数(是指多个被称为捏合盘的混炼效果高的螺杆元件连续而形成的区段)进行控制。
对向双螺杆挤出机中供给原料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对原料供给装置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单螺杆进料器、双螺杆进料器、平板进料器、旋转进料器、液体供给泵等。其中,从原料供给的变动误差小的方面考虑,优选失重式螺杆进料器。另外,在将多种原料投入到1台原料供给装置中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混合器、锥形混合器等将待投入的原料中的至少两种原料混合后投入。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特性>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
本实施方式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为根据JIS K7210-1:2014并且在270℃、载荷为2.16kg、标准模头公称长度为8.000mm、公称内径为2.095mm、预热时间为5分钟的条件下测定的值。
从流动性的观点考虑,第一次的MFR的值优选为40g/10分钟以上且65g/10分钟以下,更优选为45g/10分钟以上且60g/10分钟以下。
另外,对于第二次MFR,收集在第一次MFR测定时从模头排出的线料(模头排出物),然后进行造粒,并对所得到的颗粒进行测定。第二次MFR为根据JIS K7210-1:2014并且在270℃、载荷为2.16kg、标准模头公称长度为8.000mm、公称内径为2.095mm、预热时间为5分钟的条件下测定的值。
从流动变动性、机械物性的观点考虑,第二次MFR的值优选为55g/10分钟以上且75g/10分钟以下,更优选为60g/10分钟以上且70g/10分钟以下。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分子量]
对于本实施方式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通过将分子量为15000以下的成分和分子量为100000以上的成分分别调节为特定量,能够进一步提高阻燃性和流动性。具体而言,从良好的流动性的观点考虑,相对于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总质量,分子量为15000以下的成分优选大于30.0质量%且小于等于45.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33.0质量%以上且40.0质量%以下。
另外,从流动性的变动的观点考虑,相对于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总质量,分子量为100000以上的成分优选大于等于1.0质量%且小于4.0质量%,更优选为2.0质量%以上且3.5质量%以下。
从机械特性、成型稳定性的观点考虑,分子量分布(重均分子量(Mw)/数均分子量(Mn))优选为1.70以上且2.00以下,更优选为1.75以上且2.0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80以上且2.00以下。
为了将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分子量调节为特定量,例如优选控制聚酰胺聚合时的制造条件、挤出机的料筒温度的设定、熔融混炼时的螺杆转速、螺杆构成。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分子量可以通过使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的测定而得到。
<成型体>
本实施方式的成型体通过将上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成型而得到。
本实施方式的成型体由于阻燃性和机械强度优异,因此适合作为插座、开关、壳体、罩等电气电子部件、汽车内饰件和外饰件、汽车电装部件等。
作为成型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列举:注射成型、吹塑成型、片材成型。
对于本实施方式的成型体,使用根据ISO2818对通过根据ISO3167将上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成型而得到的多用途试验片A型进行加工而得到的带缺口的成型体并且根据ISO179-1测定的上述成型体的简支梁冲击强度优选为2.4kJ/m2以上。另一方面,对简支梁冲击强度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为10kJ/m2。通过成型体的简支梁冲击强度在上述范围内,机械强度更优异。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和比较例对本实施方式更具体地进行说明,但本实施方式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和比较例。
首先,以下示出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使用的原料、测定方法和评价方法。
<原料>
[(a)聚酰胺]
((a-1)聚酰胺66)
制备15kg含有50质量%单体混合物的水溶液,所述单体混合物包含等摩尔的六亚甲基二胺和己二酸,然后使相对于全部等摩尔盐成分过量0.5摩尔%的己二酸溶解。接着,将上述单体水溶液投入到具有搅拌装置且在下部具有抽出喷嘴的容量为40L的高压釜中,并在50℃下充分地搅拌单体水溶液。利用氮气对高压釜内充分地进行置换,然后在搅拌单体水溶液的同时将高压釜内的温度从50℃升温至约270℃并进行聚合。此时,高压釜内的压力以表压计为约1.8MPa,随时将水排出到体系外以不使该压力达到1.8MPa以上。另外,进行调节使得聚酰胺66树脂的ηr为约2.61。在高压釜内的聚合结束之后,从下部喷嘴将聚酰胺66树脂以线料状排出,经过水冷和切割,从而得到了颗粒状的聚酰胺66(以下有时简称为“a-1”)(VR:36,ηr:2.61,Mw/Mn:1.79,氨基末端基团量:40微摩尔当量/g,羧基末端基团量:100微摩尔当量/g,氨基末端基团量和羧基末端基团量的总量:140微摩尔当量/g,氨基末端基团量/(氨基末端基团量+羧基末端基团量):0.29)。
((a-2)聚酰胺66)
除了使相对于全部等摩尔盐成分过量0.2摩尔%的己二酸溶解以外,与上述(a-1)聚酰胺66同样地进行聚合,进行调节使得ηr为约2.71,从而得到了颗粒状的聚酰胺66(VR:41,ηr:2.71,Mw/Mn:1.97,氨基末端基团量:45微摩尔当量/g,羧基末端基团量:80微摩尔当量/g,氨基末端基团量和羧基末端基团量的总量:125微摩尔当量/g,氨基末端基团量/(氨基末端基团量+羧基末端基团量):0.36)。
((a-3)聚酰胺66)
除了未添加过量的己二酸以外,与上述(a-1)聚酰胺66同样地进行聚合,进行调节使得ηr为约2.81,从而得到了颗粒状的聚酰胺66(VR:46,ηr:2.81,Mw/Mn:2.02,氨基末端基团量:50微摩尔当量/g,羧基末端基团量:60微摩尔当量/g,氨基末端基团量和羧基末端基团量的总量:110微摩尔当量/g,氨基末端基团量/(氨基末端基团量+羧基末端基团量):0.45)。
((a-4)聚酰胺66)
除了未添加过量的己二酸以外,与上述(a-1)聚酰胺66同样地进行聚合,进行调节使得ηr为约2.92,从而得到了颗粒状的聚酰胺66(VR:36,ηr:2.92,Mw/Mn:2.10,氨基末端基团量:45微摩尔当量/g,羧基末端基团量:55微摩尔当量/g,氨基末端基团量和羧基末端基团量的总量:100微摩尔当量/g,氨基末端基团量/(氨基末端基团量+羧基末端基团量):0.45)。
((a-5)聚酰胺66)
除了使相对于全部等摩尔盐成分过量1.5摩尔%的己二酸溶解以外,与上述(a-1)聚酰胺66同样地进行聚合,进行调节使得ηr为约2.47,从而得到了颗粒状的聚酰胺66(VR:29,ηr:2.47,Mw/Mn:1.98,氨基末端基团量:45微摩尔当量/g,羧基末端基团量:120微摩尔当量/g,氨基末端基团量和羧基末端基团量的总量:165微摩尔当量/g,氨基末端基团量/(氨基末端基团量+羧基末端基团量):0.27)。
((a-6)聚酰胺6)
聚酰胺6:宇部兴产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SF1013A”
((a-7)聚酰胺66)
不添加过量的己二酸,而是使相对于全部等摩尔盐成分过量0.5摩尔%的六亚甲基二胺溶解,除此以外,与上述(a-1)聚酰胺66同样地进行聚合,进行调节使得ηr为约2.61,从而得到了颗粒状的聚酰胺66(VR:36,ηr:2.61,Mw/Mn:2.02,氨基末端基团量:100微摩尔当量/g,羧基末端基团量:45微摩尔当量/g,氨基末端基团量和羧基末端基团量的总量:145微摩尔当量/g,氨基末端基团量/(氨基末端基团量+羧基末端基团量):0.69)。
((a-8)聚酰胺66)
不添加过量的己二酸,而是使相对于全部等摩尔盐成分过量0.2摩尔%的六亚甲基二胺溶解,除此以外,与上述(a-1)聚酰胺66同样地进行聚合,进行调节使得ηr为约2.71,从而得到了颗粒状的聚酰胺66(VR:41,ηr:2.71,Mw/Mn:2.03,氨基末端基团量:75微摩尔当量/g,羧基末端基团量:40微摩尔当量/g,氨基末端基团量和羧基末端基团量的总量:115微摩尔当量/g,氨基末端基团量/(氨基末端基团量+羧基末端基团量):0.65)。
[(b)氰尿酸三聚氰胺]
(b-1):氰尿酸三聚氰胺,中值粒径(D50):10μm,日产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MC-4500”
[(c)选自由多元醇及其酯衍生物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c-1):聚氧化乙烯单月桂酸酯,花王株式会社制造的“EMANON(注册商标)1112(PEM)”
(c-2):聚乙二醇,三洋化成株式会社制造的“PEG400(PEG)”
[(d)高级脂肪酸金属盐]
(d-1):硬脂酸钙,日本油脂株式会社制造的“硬脂酸钙”
<物性的测定方法>
[物性1]
(甲酸相对粘度)
甲酸相对粘度通过对将原料聚酰胺和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添加到甲酸中而制备的溶液(可溶成分)的粘度与甲酸自身的粘度进行比较而计算出。具体而言,根据ASTM-D789实施了甲酸相对粘度的测定。更具体而言,使用将原料聚酰胺和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分别以浓度达到8.4质量%的方式溶解在90质量%甲酸(水为10质量%)溶液中而得到的溶液测定了25℃下的粘度。通过所测定的粘度减去仅甲酸溶液的粘度而得到了原料聚酰胺和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甲酸相对粘度(VR)。
[物性2]
(硫酸相对粘度)
根据JIS K6920测定了原料聚酰胺和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98%硫酸相对粘度ηr。
[物性3]
(中值粒径(D50))
原料(b)氰尿酸三聚氰胺的中值粒径使用激光衍射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商品名“SALD-7000”,岛津制作所株式会社制造)进行了测定。将使试样分散在纯水中而得到的物质作为测定试样,并使用流动池进行了测定。以粒径为横轴并以频率(质量)为纵轴进行作图,并在将频率的累积质量的总和设为100质量%时,将累积质量达到50质量%时的粒径作为中值粒径(D50)。
[物性4]
分子量为15000以下的成分和分子量为100000以上的成分的定量、分子量分布(重均分子量(Mw)/数均分子量(Mn))在以下的测定条件下通过GPC进行了测定。
(测定条件)
装置:东曹株式会社制造的“HLC-8320GPC”
检测器:示差折光计(RI)
溶剂:溶解有0.1摩尔%三氟乙酸钠的六氟异丙醇(HFIP)
柱:将东曹株式会社制造的“TSKgel-GMHHR-M”2根和“G1000HHR”1根串联连接后使用
基于所得到的洗脱曲线,通过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换算而进行计算。
[物性5]
(通过13C-NMR得到的峰强度比)
通过13C-NMR得到的峰强度比按照以下的步骤进行。首先,将约300mg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溶解在10mL HFIP中,利用0.45μm色谱盘过滤出不溶成分,并进行干燥,从而除去溶剂。然后,对于200mg干燥后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使用0.8mL以体积比计HFIP-d2/CDCl3=4/1的溶剂使其溶解,并转移到玻璃制样品管中。使用布鲁克公司制造的商品名“Bruker BiospinAvance 600”并且在观测频率为150.91MHz、25℃、锁场溶剂为HFIP-d2、脉冲程序为zgig30、累积次数为24000次的条件下进行了测定。根据在将化学位移的基准设为HFIP(71.28ppm)时得到的波谱进行计算。在所得到的波谱中,计算出化学位移在42.80ppm以上且43.05ppm以下的范围内的峰的合计面积M1相对于化学位移在43.10ppm以上且43.35ppm以下的范围内的峰的合计面积M2之比M1/M2。
[物性6]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
第一次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按照JIS K7210-1:2014并且在270℃、载荷为2.16kg、标准模头公称长度为8.000mm、公称内径为2.095mm、预热时间为5分钟的条件下进行了测定。另外,对于第二次MFR,收集在第一次MFR测定时排出的线料,然后进行造粒,再次在270℃、载荷为2.16kg的条件下进行了测定。
[物性7]
(原料(a)聚酰胺的末端量的定量)
原料(a)聚酰胺的末端量通过中和滴定以如下方式进行了测定。将3.0g挤出加工前的原料(a)聚酰胺溶解在100mL 90质量%苯酚水溶液中,使用所得到的溶液,利用0.025N盐酸进行滴定,从而求出氨基末端量(微摩尔当量/g)。终点由pH计的指示值确定。
关于羧基末端量([COOH]),通过中和滴定以如下方式测定了与聚酰胺的聚合物末端键合的羧基末端量。将4.0g原料(a)聚酰胺溶解在50mL苯甲醇中,使用所得到的溶液,利用0.1N NaOH进行滴定,从而求出羧基末端量(微摩尔当量/g)。终点由酚酞指示剂的变色确定。根据由上述测定的氨基末端量([NH2])和羧基末端量([COOH])计算出[NH2]+[COOH]和[NH2]/([NH2]+[COOH])。
[物性8]
(通过1H-NMR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的(a)聚酰胺的末端基团的定量)
在树脂组合物中含有氰尿酸三聚氰胺的情况下,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的(a)聚酰胺的末端基团的定量无法通过滴定法测定,因此使用1H-NMR按照以下的步骤进行。首先,将约60mg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溶解在10mL HFIP中,利用0.45μm色谱盘过滤出不溶成分,并进行干燥,从而除去溶剂。接着,将60mg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溶解在1mL氘代硫酸中,静置一晚,然后将所得到的溶液转移至玻璃制样品管中。使用JEOL RESONANCE公司制造的商品名“ECS400”并且在观测频率为399.78MHz、25℃、锁场溶剂为HFIP-d2、脉冲程序为single pulse、累积次数为256次的条件下进行了测定。根据在将化学位移的基准设为硫酸(10.71ppm)时得到的波谱进行计算。羧基末端量由归因于主链中的己二酸的邻接亚甲基氢的2.40ppm的峰面积和归因于末端的己二酸的邻接亚甲基氢的2.65ppm的峰面积的比率求出。氨基末端量由归因于主链中的六亚甲基二胺的邻接亚甲基氢的3.20ppm的峰面积和归因于末端的六亚甲基二胺的邻接亚甲基氢的2.85ppm的峰面积的比率求出。根据上述测定的氨基末端量([NH2])和羧基末端量([COOH])计算出[NH2]+[COOH]和[NH2]/([NH2]+[COOH])。
<评价方法>
[评价1]
(成型稳定性(螺旋流动长度;SFD))
使用注射成型机(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SE50D),将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颗粒在料筒温度设定为270℃、模具温度设定为80℃、注射10秒、冷却10秒、注射速度为200mm/秒、注射压力为80MPa的条件下进行注射成型,利用宽度为10mm、厚度为1mm的螺旋流动模具进行成型,并测定了流动长度(螺旋流动长度;SFD)。对于所测定的流动长度(螺旋流动长度;SFD),基于以下的评价基准进行了评价。
基于下述评价基准,被评价为A或B的情况下判断为流动性良好,被评价为C的情况下判断为流动性不良。
(评价基准)
A:流动长度为17.0cm以上
B:流动长度大于等于15.5cm且小于17.0cm
C:流动长度小于15.5cm
[评价2]
(阻燃性)
使用注射成型机(日精树脂株式会社制造的PS40E),将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颗粒在熔融树脂温度为270℃、模具温度设定为80℃的条件下注射成型出UL-94垂直燃烧试验测定用试验片(厚度为0.40mm或0.80mm)。使用以这样的方式成型出的厚度不同的各5个试验片,基于UL-94垂直燃烧试验评价阻燃性,并实施阻燃性V-0、V-1、V-2、HB的判定。
厚度为0.40mm的试验片和厚度为0.80mm的试验片两者均被评价为阻燃性V-0的情况下判断为优良品,厚度为0.40mm的试验片和厚度为0.80mm的试验片中的任一者被评价为比阻燃性V-1差的情况下判断为不良品。
[评价3]
(简支梁冲击强度)
使用注射成型机[PS-40E:日精树脂株式会社制造],将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颗粒在设定为注射+保压时间为25秒、冷却时间为15秒、模具温度为80℃、熔融树脂温度为270℃的条件下根据ISO 3167成型出多用途试验片A型的成型片。接着,根据ISO2818将多用途试验片A型的成型片加工成带缺口的试验片。对于所得到的带缺口的试验片,按照JISK7111(ISO179)测定了简支梁冲击强度。简支梁冲击强度的值越大,则评价为机械强度更优异。
[评价4]
(抗拉强度)
使用注射成型机[PS-40E:日精树脂株式会社制造],将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颗粒在设定为注射+保压时间为25秒、冷却时间为15秒、模具温度为80℃、熔融树脂温度为270℃的条件下根据ISO 3167成型出多用途试验片A型的成型片。使用所得到的成型片,根据ISO527并且以50mm/分钟的牵拉速度进行拉伸试验,并计算出抗拉强度(MPa)。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制造>
[实施例1]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PA-a1的制造)
将(a-1)聚酰胺66、(b-1)氰尿酸三聚氰胺、(c-1)PEM和(d-1)硬脂酸钙混合,使用失重式进料器供给至双螺杆挤出机(东芝机械株式会社制造的TEM-58SS,料筒数量:12)的第一供给口。在料筒温度为270℃、排出量为400kg/小时、螺杆转速为330rpm的条件下进行挤出。挤出机的螺杆设置有2个混炼区段。其中第一混炼区段设置在挤出机的第四料筒上,第二混炼区段设置在挤出机的第八料筒上。这里所说的“混炼区段”是指多个被称为捏合盘的混炼效果高的螺杆元件连续而形成的区段。
接着,从挤出机前端喷嘴将聚合物以线料状排出,测定树脂温度,然后进行水冷、切割,从而得到了聚酰胺树脂组合物PA-a1的颗粒。
[实施例2]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PA-a2的制造)
除了将料筒温度设定为280℃以外,使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了聚酰胺树脂组合物PA-a2的颗粒。
[实施例3~9]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PA-a3~PA-a9的制造)
除了如表1所示设定各成分的组成以外,使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了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颗粒。
[比较例1]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PA-b1的制造)
除了将料筒温度设定为290℃以外,使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了聚酰胺树脂组合物PA-b1的颗粒。
[比较例2]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PA-b2的制造)
除了将挤出机的螺杆转速改变为500rpm以外,使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了聚酰胺树脂组合物PA-b2的颗粒。
[比较例3、6]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PA-b3和PA-b6的制造)
除了将料筒温度设定为280℃、并且如表2所示设定各成分的组成以外,使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了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颗粒。
[比较例4、5和7]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PA-b4、PA-b5和PA-b7的制造)
除了如表2所示设定各成分的组成以外,使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作了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颗粒。
对所得到的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使用上述方法测定了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物性,并进行了各种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表2中。
Figure BDA0003806072790000251
Figure BDA0003806072790000261
对于包含(a)聚酰胺和(b)氰尿酸三聚氰胺并且在通过13C-NMR进行分析时得到的波谱中比M1/M2在规定范围内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PA-a1~PA-a9(实施例1~9),流动性以及在制成成型体时的阻燃性和机械强度优异。另外,即使在多次热历程后,MFR的变化也小,抑制了流动性的变动。
另一方面,对于聚酰胺树脂组合物PA-b1~PA-b7(比较例1~7),未得到流动性、在多次约270℃的高温加工时的流动性变动的抑制以及在制成成型体时的阻燃性和机械强度全部良好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产业实用性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能够提供流动性优异、即使在进行多次约270℃的高温加工的情况下也抑制了流动性的变动、并且在制成成型体时的阻燃性和机械强度优异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本实施方式的成型体通过将上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成型而得到,并且由于阻燃性和机械强度优异,因此适合用作各种机械工业部件、电气电子部件、特别是连接器、夹子等产业用材料。

Claims (15)

1.一种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所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包含(a)聚酰胺和(b)氰尿酸三聚氰胺,其中,
在通过13C-NMR对所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进行分析时得到的波谱中,化学位移在42.80ppm以上且43.05ppm以下的范围内的峰的合计面积M1相对于化学位移在43.10ppm以上且43.35ppm以下的范围内的峰的合计面积M2之比M1/M2为0.65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所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总质量,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的所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的分子量为15000以下的成分的比例大于30.0质量%且小于等于45.0质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所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总质量,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的所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的分子量为100000以上的成分的比例大于等于1.0质量%且小于4.0质量%。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在270℃、2.16kg、预热时间为5分钟的条件下测定的所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40g/10分钟以上且65g/10分钟以下。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在270℃、2.16kg、预热时间为5分钟的条件下测定的所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颗粒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55g/10分钟以上且75g/10分钟以下,所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颗粒通过将所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测定后的模头排出物进行造粒而得到。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分子量分布Mw/Mn为1.70~2.00。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还包含(c)选自由多元醇及其酯衍生物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所述(a)聚酰胺,所述(c)选自由多元醇及其酯衍生物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的含量为0.1质量份以上且1.0质量份以下。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还包含(d)高级脂肪酸金属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所述(a)聚酰胺,所述(d)高级脂肪酸金属盐的含量为0.05质量份以上且2.00质量份以下。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所述(a)聚酰胺,所述(b)氰尿酸三聚氰胺的含量为2质量份以上且20质量份以下。
12.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所述(a)聚酰胺的总质量,所述(a)聚酰胺包含80质量%以上的聚酰胺66。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聚酰胺66的硫酸相对粘度ηr为2.50以上且2.90以下。
14.一种成型体,其中,所述成型体通过将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成型而得到。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成型体,其中,使用带缺口的成型体并根据ISO179-1测定的所述成型体的简支梁冲击强度为2.4kJ/m2以上,所述带缺口的成型体通过根据ISO2818对多用途试验片A型进行加工而得到,所述多用途试验片A型通过根据ISO3167将所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成型而得到。
CN202210997192.2A 2021-08-20 2022-08-19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和成型体 Pending CN11570773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34924 2021-08-20
JP2021134924 2021-08-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07736A true CN115707736A (zh) 2023-02-21

Family

ID=85213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97192.2A Pending CN115707736A (zh) 2021-08-20 2022-08-19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和成型体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3029319A (zh)
CN (1) CN115707736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57712A (ja) * 1994-12-06 1996-06-18 Asahi Chem Ind Co Ltd 難燃性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
EP2025710A1 (de) * 2007-08-06 2009-02-18 Clariant International Ltd. Flammschutzmittelmischung für thermoplastische Polymere sowie flammwidrige Polymere
JP2016155924A (ja) * 2015-02-24 2016-09-01 旭化成株式会社 ポリアミドマスターバッチペレット、それを用いた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体
CN108003610A (zh) * 2016-11-01 2018-05-08 旭化成株式会社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体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57712A (ja) * 1994-12-06 1996-06-18 Asahi Chem Ind Co Ltd 難燃性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
EP2025710A1 (de) * 2007-08-06 2009-02-18 Clariant International Ltd. Flammschutzmittelmischung für thermoplastische Polymere sowie flammwidrige Polymere
JP2016155924A (ja) * 2015-02-24 2016-09-01 旭化成株式会社 ポリアミドマスターバッチペレット、それを用いた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体
CN108003610A (zh) * 2016-11-01 2018-05-08 旭化成株式会社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体
JP2018070808A (ja) * 2016-11-01 2018-05-10 旭化成株式会社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成形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029319A (ja) 2023-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61594B1 (ko) 폴리아미드 수지 조성물
JP5999388B2 (ja) 難燃性半芳香族ポリアミド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て製造された成形品
EP2662397A1 (en) Copolymer polyamide
JP6523650B2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とその成形体、及び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CN110964316B (zh) 聚酰胺组合物、成型品和半芳香族聚酰胺
WO2009107514A1 (ja) 金属腐食性を低減したポリアミド組成物のペレット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TW201510076A (zh) 阻燃熱塑性模塑組成物
CN110891753A (zh) 热稳定的组合物
EP2581400B1 (en) Polyamide and polyamide composition
CN110177839B (zh)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及将其成型而成的成型体
WO2021044880A1 (ja) 難燃性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JP6436534B2 (ja) ポリアミドマスターバッチペレット、それを用いた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体
CN115707736A (zh)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和成型体
JP6811557B2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体
CN108003610B (zh)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体
JP6800652B2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成形体
JPH11106644A (ja) 難燃性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
JP7456754B2 (ja) ポリアセタール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ギア成形体
JP6808388B2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体
JP4361753B2 (ja) 難燃性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2019127500A (ja) ポリアミド組成物及び成形品
JP6062147B2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品
WO2022158383A1 (ja) 難燃性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品
JP2013056969A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成形してなる成形体
JP2003253116A (ja) 結晶性ポリアミド製摺動部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