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01941A - 具有带凹形芯轮廓的带倒钩单丝插入件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 - Google Patents

具有带凹形芯轮廓的带倒钩单丝插入件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01941A
CN115701941A CN202180043325.6A CN202180043325A CN115701941A CN 115701941 A CN115701941 A CN 115701941A CN 202180043325 A CN202180043325 A CN 202180043325A CN 115701941 A CN115701941 A CN 1157019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braided
barbed
thickness
barbed su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4332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V·达莱桑德罗
J·T·帕金斯
R·斯科格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xik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xik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xik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xika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7019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019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6Needles ; Sutures; Needle-suture combination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6166Sutu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17/00Materials for surgical sutures or for ligaturing blood vessels ; Materials for prostheses or catheters
    • A61L17/06At least partially resorbable materials
    • A61L17/10At least partially resorbable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 A61L17/105Polyesters not covered by A61L17/12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17/00Materials for surgical sutures or for ligaturing blood vessels ; Materials for prostheses or catheters
    • A61L17/06At least partially resorbable materials
    • A61L17/10At least partially resorbable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 A61L17/1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glycolic acid or lactic aci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2017/00526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6Needles ; Sutures; Needle-suture combination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6166Sutures
    • A61B2017/06176Sutures with protrusions, e.g. barb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编织带倒钩缝合线包括带倒钩单丝插入件,该带倒钩单丝插入件包括具有厚度的细长芯和从该细长芯的相对侧向外突出的多个倒钩。该编织带倒钩缝合线包括编织护套,该编织护套包围该细长芯以形成该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复合芯。该复合芯具有厚度并且该细长芯位于该复合芯的中心。细长芯厚度为约6密耳至8密耳并且复合芯厚度为约13密耳至18密耳。该细长芯厚度相对于该复合芯厚度的比率在约0.16至0.91之间。该细长芯具有形成凹形轮廓的过渡区。该编织带倒钩缝合线针对该编织护套和该带倒钩单丝插入件两者具有单个断裂点。该带倒钩单丝插入件具有PDS单丝芯,并且该编织护套是VICRYL复丝纱线编织护套。

Description

具有带凹形芯轮廓的带倒钩单丝插入件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要求于2020年6月16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列号63/039,656的益处,其公开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本专利申请涉及在同一天提交(代理人案卷号ETH6071USNP1)的共同转让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_______________,该专利申请要求于2020年6月16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列号63/039,649的益处,其公开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技术领域
本专利申请大体上涉及医疗设备,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闭合伤口的外科手术缝合线。
相关技术的描述
外科手术缝合线用于闭合伤口和外科手术切口,并且用于修复受损的肌肉、血管和组织。通常,将针附接到外科手术缝合线的一端,并且将针牵拉穿过组织以形成将组织保持在一起的一个或多个套环。对于常规缝合线,随后用一个或多个结打结缝合线,使得组织将保持拉到一起。
已经存在涉及改进缝合线的许多尝试。例如,Planck等人的美国专利第4,546,769号公开了一种缝合线,该缝合线包括由管状编织结构(诸如非卷曲纱线)制成的护封和位于该护封内的包含卷曲纤维的芯。护封是通过围绕芯编织非卷曲纱线而形成的,这提供了更容易弯曲和处理并且形成更好的结的缝合线。
尽管缝合线对于闭合伤口非常有效,但是存在与使用常规缝合线相关联的许多挑战。这些挑战中的大多数挑战都与用于将缝合线固定在适当位置的结直接相关。如果结打得不合适,那么可能会出现缺陷,包括滑脱、结断裂和伤口再次裂开。此外,使用结来固定缝合线可能会扭曲组织、限制血液流动、增加疤痕的形成、阻碍伤口愈合并且导致感染。
响应于与常规缝合线相关联的上文提到的缺陷,已经开发了具有倒钩的缝合线。与常规缝合线不同,带倒钩缝合线具有突出的倒钩,这允许缝合线用于闭合伤口、靠近组织、收紧组织并且附接假肢器官,而不使用结。
例如,转让给Ethicon公司的美国专利第8,216,497号教导了制造带倒钩缝合线的方法,该专利的公开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参考图1和图2,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冲压具有横截面轮廓的预成形聚合物材料带以形成带倒钩缝合线50,该带倒钩缝合线具有沿带倒钩缝合线50的长度延伸的芯52和从芯52的相对横向侧向外延伸的多个倒钩54。芯52为带倒钩缝合线50提供强度和柔韧性。
与带倒钩缝合线相关联的一个问题在于,倒钩可从芯层离或分离,这导致设备失效。作为响应,已经开发了具有更耐用的倒钩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转让给Ethicon公司的Collier等人的美国专利第8,663,277号(该专利的公开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教导了一种编织带倒钩缝合线,与非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相比,该编织带倒钩缝合线在保持强度方面提供了96%的提高。
传统上,编织带倒钩缝合线是通过将倒钩插入件手工输送到编织细丝组件中而制成的。操作者必须遵守一系列复杂步骤,包括运行编织机以形成第一长度的无带倒钩缝合线,关闭编织机,将倒钩插入件的一端定位在编织机金属圈处,在该编织机金属圈处细丝会聚于编织点处,然后打开编织机并且允许细丝将倒钩插入件拉入编织物中。
当使用上述手动输送方法时,由于从编织装置赋予给带倒钩缝合线插入件的细长芯的振动,通常将围绕带倒钩缝合线插入件的细长芯形成不均匀的编织护套。编织装备所产生的振动可导致带倒钩缝合线插入件抖动、扭曲、被细丝卡住或在其被拉入编织机金属圈中时累积不期望的旋转。
为了克服由振动引起的上文提到的问题并且为了提高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质量,已经存在涉及改进在编织过程中对带倒钩缝合线插入件的取向的控制的一些尝试。例如,转让给Ethicon公司的美国专利第8,210,085号、第8,733,223号和第9,206,535号(该专利的公开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教导了一种用于制造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自动化系统,该自动化系统包括编织细丝组件和导向组件(例如,输送筒),该导向组件具有带倒钩缝合线插入件分配器开口,该带倒钩缝合线插入件分配器开口限定了用于定向带倒钩缝合线插入件的通道。参考图3,自动化系统适于从导向组件的分配器开口分配具有倒钩62的带倒钩缝合线插入件60,并且将其分配到用于围绕带倒钩缝合线插入件编织多根细丝64来制造编织带倒钩缝合线66的编织细丝组件中。分配器开口的通道允许带倒钩缝合线插入件60相对于通道的纵向移动,同时防止带倒钩缝合线插入件相对于通道的扭曲移动。通道包括具有比高度更大的宽度的细长狭缝,以用于容纳带倒钩缝合线插入件60的倒钩62。
常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包括带倒钩缝合线部件与编织护套部件的组合。带倒钩缝合线部件包括细长芯和从细长芯向外突出的倒钩。编织护套部件围绕带倒钩缝合线的细长芯形成,使得倒钩向外突出超过编织护套以用于接合组织。细长芯和围绕细长芯形成的编织护套的复合芯结构形成了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主链。
在常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中,细长芯通常具有凸形横截面,该凸形横截面具有约等于或大于从细长芯向外突出的相应倒钩的厚度的厚度或直径。当细丝编织在细长芯上时,细长芯与编织护套的所得组合通常限定了大于相应倒钩的厚度的外径,这导致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主链变为刚性的和线状的,从而降低了柔韧性。
目前,编织带倒钩缝合线具有两个不同的拉伸强度断裂点,第一断裂点针对围绕芯卷绕的编织部件,并且第二断裂点针对带倒钩缝合线的芯区段。如果编织部件或芯部件中只有一者断裂,那么尽管设备的整体拉伸强度已经受损的事实,编织带倒钩缝合线在观察者看来仍可保持完整。
鉴于上文提到的缺陷,仍然需要保持柔韧性的改进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
还需要改进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其芯具有减缩外部尺寸(例如,减缩宽度、减缩高度、减缩横截面积)以允许更大比例的复合芯由编织护套组成(即,高的编织护套与芯的比率),从而实现具有编织缝合线的益处(例如,处理、柔韧性、与外科手术器械的相容性)的缝合线构造,同时为非刚性的并且保持柔韧性。
还需要改进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其中缝合线的拉伸强度和处理属性的主要来源是由编织护套部分而不是芯提供的,由此芯主要用作倒钩的锚定点,但是不为编织带倒钩缝合线提供足够的强度。
此外,仍然需要针对设备的细长芯区段和编织区段两者具有单个断裂点的改进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
此外,仍然需要改进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该编织带倒钩缝合线可用于在机器人外科手术环境中闭合伤口,在该机器人外科手术环境中,机器人抓紧器、有限触觉反馈和有限可视化都会导致与带倒钩缝合线的过早断裂相关联的受抑。
还需要用于微创手术(MIS)环境中存在的有限空间中的具有良好柔韧性和单个断裂点的改进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
发明内容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编织带倒钩缝合线优选地包括接合在一起的两个部件,即,带倒钩单丝插入件和编织护套。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带倒钩单丝插入件可包括细长芯(例如,单丝)、从细长芯向外突出的多个倒钩和固定到细长芯的近侧端部的端部执行器(例如,结替代特征)。端部执行器可以是凸舌、止挡件或套环。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使用自动化编织机将编织护套围绕带倒钩单丝插入件的细长芯卷绕,诸如公开于共同转让的美国专利第8,210,085号;第8,733,223号;和第9,206,535号中,该专利的公开内容以引入的方式并入本文。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相对于从细长芯向外突出的相应倒钩的厚度,带倒钩单丝插入件的细长芯优选地具有减缩厚度、减缩直径和/或减缩外部尺寸。细长芯的厚度有利地小于常规带倒钩单丝插入件中所见的厚度。细长芯的相对较小的厚度有利地最小化包覆编织复合物内细长芯的横截面尺寸,该包覆编织复合物在被编织护套包裹后保持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柔韧性,同时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拉伸强度主要由编织护套提供。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编织护套包裹细长芯,并且优选地沿细长芯的大部分长度延伸。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细长芯与编织护套的组合形成了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柔韧复合芯。控制细长芯的厚度、直径和/或外部尺寸相对于编织护套的厚度、直径和/或外部尺寸的比率优选地为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复合芯提供比在使用具有带正常厚度的细长芯的带倒钩缝合线插入件时可达到的更大的拉伸强度和改进的柔韧性和处理特性。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当在横截面中观察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主链(即,包覆编织区段)时,细长芯的厚度(例如,直径)相对于复合芯的厚度(例如,直径)的比率(即,芯与编织护套的比率)优选地小于一。因此,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编织护套部分优选地包括比细长芯更大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主链的横截面积,这经由编织护套增强了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拉伸强度并且由于比正常细长芯更薄而提高了柔韧性。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当编织护套包裹细长芯以形成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复合芯时,细长芯的厚度(例如,直径)相对于复合芯的总厚度(例如,总直径)的比率在约0.16与0.85之间,并且更优选地在约0.4与0.5之间。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细长芯的减缩厚度使得更大比例的复合芯(即,通过将编织护套围绕细长芯卷绕而形成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主链)能够由编织护套部件组成,从而实现具有常规编织缝合线的益处(诸如处理、柔韧性和与外科手术仪器的相容性)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构造。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带倒钩单丝插入件的细长芯主要用作倒钩的锚定点,并且带倒钩单丝插入件不是为编织带倒钩缝合线提供拉伸强度的主要部件。相反,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拉伸强度和处理性质的主要来源有利地由围绕细长芯卷绕的编织护套提供。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编织护套部件优选地提高了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整体拉伸强度。同时,带倒钩单丝插入件的细长芯的减缩厚度有利地最小化沿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主链(即,脊柱)的细长芯与编织护套组合的堆积体积,这保留了编织护套的柔韧性性质并且增强了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整体柔韧性。因此,本文所公开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构造提供了外科医生所寻求的两个特征(即,拉伸强度和柔韧性)之间的平衡。此外,从细长芯向外突出并且穿过编织护套的倒钩的存在允许外科医生缝合组织,而不必打结并且不需要外科手术助手保持缝合线上的张力。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带倒钩单丝插入件优选地包括PDS单丝芯,该PDS单丝芯具有范围为5密耳至20密耳的厚度或直径,并且更优选地在6密耳至8密耳之间的厚度或直径。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编织护套优选地包括VICRYL复丝纱线。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编织护套已经围绕细长芯卷绕以形成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复合芯之后,复合芯优选地具有范围为约13密耳至30密耳的厚度或外径,并且更优选地在约13密耳至18密耳之间的厚度或外径。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专利申请中所公开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提供了改进的拉伸强度和处理特性,这对于在紧密限制的空间中(诸如在微创手术(MIS)环境中)缝合组织是非常理想的。历史上,外科医生不得不做出迫使他们使用具有不同益处和特征的不同缝合线产品的权衡。本文所公开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在单个缝合线设备中提供了优化的强度、效率、处理和柔韧性的益处。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编织带倒钩缝合线优选地包括:带倒钩单丝插入件,该带倒钩单丝插入件包括细长芯和从该细长芯的相对侧向外突出的多个倒钩;和编织护套,该编织护套包围细长芯。复合的包覆编织护套具有厚度(例如,直径),由此细长芯的厚度或直径相对于复合芯的厚度或直径的比率在约0.16至0.91之间。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细长芯的厚度或直径相对于复合芯的厚度或直径的比率在约0.24至0.73之间。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带倒钩单丝插入件优选地包括具有第一厚度的细长芯和从该细长芯向外突出的第一倒钩,该第一倒钩包括内端和外端,该内端具有大于细长芯的第一厚度的第二厚度,该外端具有小于第一倒钩的内端的第二厚度的第三厚度。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带倒钩单丝插入件优选地包括过渡区,该过渡区在细长芯与第一倒钩的内端之间延伸,以便将第一倒钩的内端与细长芯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过渡区在与细长芯相邻处较薄,并且在与第一倒钩的内端相邻处较厚。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过渡区从细长芯到第一倒钩的内端变宽。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过渡区和第二过渡区可以位于带倒钩单丝插入件的细长芯的相对侧。第一过渡区和第二过渡区以及细长芯的顶表面可以限定位于带倒钩单丝插入件的顶侧的第一凹形轮廓,并且第一过渡区和第二过渡区以及细长芯的底表面可以限定位于带倒钩单丝插入件的底侧的第二凹形轮廓。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编织护套优选地包括围绕细长芯和带倒钩单丝插入件的过渡区两者卷绕的纤维,以形成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复合芯。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编织护套围绕细长芯卷绕之后,倒钩向外突出超过编织护套的外周边。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编织带倒钩缝合线优选地针对编织护套部件和带倒钩单丝插入件部件两者具有单个断裂点。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细长芯具有凸形弯曲的顶表面和凸形弯曲的底表面。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细长芯具有基本上平坦的顶表面和基本上平坦的底表面。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编织带倒钩缝合线上的多个倒钩优选地包括沿设备的长度延伸的倒钩对。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每对倒钩优选地限定倒钩尖端到尖端距离(BTTD)。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复合芯具有复合芯直径(CCD),并且倒钩尖端到尖端距离(BTTD)与所述复合芯直径(CCD)的比率在约1.92至4.5之间。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倒钩尖端到尖端距离(BTTD)与复合芯直径(CCD)的比率在约2.5至3.8之间。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编织带倒钩缝合线优选地包括:带倒钩单丝插入件,该带倒钩单丝插入件包括具有厚度或直径的细长芯和从该细长芯的相对侧向外突出的多个倒钩;和编织护套,该编织护套包围细长芯。细长芯与编织护套的组合优选地形成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复合芯,由此细长芯位于复合芯的中心,并且编织护套包围细长芯。复合芯的总厚度优选地大于细长芯的厚度,该复合芯是细长芯与包裹细长芯的编织护套的组合。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细长芯的厚度或直径相对于复合芯的厚度或直径的比率在约0.16至0.91之间,并且更优选地在约0.40至0.50之间。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细长芯具有凹形轮廓,并且细长芯比从细长芯的相对侧向外突出的倒钩的内端更薄。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编织带倒钩缝合线可以包括:第一过渡区,该第一过渡区位于细长芯的第一横向侧与第一倒钩的内端之间,由此第一过渡区从细长芯的第一横向侧到第一倒钩的内端变宽;和第二过渡区,该第二过渡区位于细长芯的第二横向侧与第二倒钩的内端之间,由此第二过渡区从细长芯的第二横向侧到第二倒钩的内端变宽。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编织带倒钩缝合线优选地包括与细长芯联接的端部执行器。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细长芯有利地延伸穿过端部执行器。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端部执行器优选地包括从细长芯的第一横向侧横向延伸的第一翼和从细长芯的第二横向侧横向延伸的第二翼。第一翼和第二翼优选地比细长芯更厚。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编织带倒钩缝合线优选地包括:带倒钩单丝插入件,该带倒钩单丝插入件包括具有凹形轮廓的细长芯和从该细长芯的相对侧向外突出的多个倒钩,由此倒钩具有比细长芯更厚的内端。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带倒钩单丝插入件优选地包括位于细长芯与至少一些倒钩的内端之间的至少一个过渡区。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编织护套围绕细长芯和至少一个过渡区卷绕以形成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复合芯,由此细长芯的厚度或直径相对于复合芯的厚度或直径的比率在约0.16至0.91之间,并且更优选地在约0.24至0.73之间。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包括细长芯和倒钩的带倒钩单丝插入件可以由带倒钩缝合线坯件(诸如聚合物材料带)形成。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带倒钩缝合线坯件优选地具有横截面形状,该横截面形状具有细长芯(例如,凹形芯、具有平坦或圆形顶表面和底表面的芯)以及位于细长芯部的相对侧的第一横向翼区段和第二横向翼区段。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冲压和/或切割第一横向翼区段和第二横向翼区段(例如,使用模具)以形成从细长芯向外突出的倒钩和固定到细长芯的近侧端部的端部执行器。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细长芯优选地具有小于第一横向翼区段和第二横向翼区段的厚度的厚度,在带倒钩缝合线坯件中冲压该第一横向翼区段和该第二横向翼区段以形成倒钩和端部执行器。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编织带倒钩缝合线优选地包括具有近侧端部、远侧端部和非圆形横截面的细长芯。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细长芯的非圆形横截面优选地具有位于细长芯的中心的第一厚度、带第一横向侧厚度的第一横向侧、带第二横向侧厚度的第二横向侧。具有第一厚度的中心区段位于芯的第一横向侧与第二横向侧之间。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细长芯的中心比细长芯的第一横向侧和第二横向侧更厚。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细长芯具有平坦的顶表面和底表面,该顶表面和底表面在中心区域处和细长芯的界定中心区域的第一横向侧和第二横向侧处具有恒定厚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用于制造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带倒钩单丝插入件优选地包括位于较薄细长芯与较厚倒钩之间的过渡区,这允许包覆编织到整个芯宽度和高度,而基本上不延伸到倒钩中,从而提供更柔韧性的主链(即,细长芯和编织护套的复合物),同时经由包围细长芯的编织护套增强拉伸强度。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过渡区在细长芯的横向侧与倒钩的内端之间变宽和/或变厚,以在较薄细长芯与较厚倒钩之间提供平滑过渡表面。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过渡区在细长芯与倒钩之间提供释放区域,该释放区域容纳围绕细长芯卷绕的复丝编织护套,由此复丝编织护套的纤维不会封装和/或掩埋倒钩,否则会限制它们的功能性。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具有减缩厚度、直径和/或横截面积的细长芯优选地与编织护套包覆编织,以用于生产主要表现出复丝缝合线的机械性质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编织带倒钩缝合线被构造成控制复丝护套材料相对于单丝芯材料的比率。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制造具有预定细长芯与编织护套比率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允许编织带倒钩缝合线设备充分利用由编织护套提供的单轴拉伸强度,而不使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强度因打结而降低。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制造具有适当的细长芯与编织护套比率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使得复合编织带倒钩缝合线设备能够接近地复制传统复丝缝合线的抗弯刚度,以提供在空间和可视性有限的微创手术环境(例如,机器人外科手术)中提供益处的处理特性。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编织带倒钩缝合线优选地包括复合结构,该复合结构包括带倒钩单丝插入件,该带倒钩单丝插入件具有带第一拉伸强度的细长芯和包裹具有第二拉伸强度的细长芯的编织护套。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组合拉伸强度等于或大于细长芯的第一拉伸强度和编织护套的第二拉伸强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编织带倒钩缝合线优选地包括编织护套部件和具有细长芯的带倒钩单丝插入部件两者,由此这两个部件单独具有大于部件中的任一者的组合断裂强度值,并且其中复合编织带倒钩缝合线和复合结构中的部件中的每个部件的拉伸破坏点基本上相同。为编织护套部件和带倒钩单丝插入件部件的细长芯两者提供具有单个断裂点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优选地在缝合设备处于张力下时最小化两个单独破坏点的感觉能力。
复丝缝合线提供了高强度、良好抗损伤性和所需处理特性,但是由于通常使用的聚合物材料的性质,复丝缝合线本身不适合加工为单丝或具有带倒钩缝合线特征。单丝缝合线可以被制造成具有倒钩,然而,在没有用外科手术器械进行适当处理的情况下,单丝缝合线容易被损坏。
本文所公开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提供了缝合线构造,该缝合线构造具有与单丝缝合线的强度平衡的编织复丝缝合线的益处(例如,处理、柔韧性、抗损伤性、与外科手术器械的相容性),同时避开了两个单独拉伸破坏点的感觉能力。复合编织带倒钩缝合线优选地具有编织护套和细长芯,该编织护套和细长芯基本上同时出现拉伸破坏,这最小化了两个单独拉伸破坏点的感觉能力。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细长芯部件主要用作倒钩的锚定点。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编织护套部件,而不是细长芯部件用作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拉伸强度和处理性质的主要来源。
当将单丝缝合线与复丝缝合线进行比较时,由于复丝缝合线中存在的编织结构,复丝缝合线倾向于具有更大的竖直拉伸强度,这实现了设备的载荷分布和单轴伸长。然而,在临床应用中,传统的复丝和单丝缝合线的拉伸强度固有地降低到可以打结的结的强度。相比之下,带倒钩缝合线消除了打结的需要,并且因此可以利用竖直拉伸强度作为相关的伤口保持值。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带倒钩缝合线插入件的剖视图,该带倒钩缝合线插入件具有细长芯和从该细长芯的相对横向侧向外突出的倒钩。
图2是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的带倒钩缝合线插入件的俯视图,该带倒钩缝合线插入件具有细长芯、朝向细长芯的第一端延伸的第一倒钩集合和在相反方向上朝向细长芯的第二端延伸的第二倒钩集合。
图3是现有技术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俯视平面图,该编织带倒钩缝合线包括具有细长芯和倒钩的带倒钩缝合线插入件和形成在带倒钩缝合线的细长芯上方的编织护套。
图4A是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用于制造带倒钩单丝插入件的带倒钩缝合线坯件的透视图。
图4B是图4A所示的带倒钩缝合线坯件的俯视图。
图4C是图4A和图4B所示的带倒钩缝合线坯件的侧视图。
图4D是图4A至图4C所示的带倒钩缝合线坯件的近侧端部的透视图。
图4E是图4B所示的带倒钩缝合线坯件的剖视图。
图5A是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由图4A至图4E所示的带倒钩缝合线坯件形成的带倒钩单丝插入件的透视图,该带倒钩单丝插入件包括细长芯、多个倒钩和端部执行器。
图5B是图5A所示的带倒钩单丝插入件的俯视图。
图5C是图5A和图5B所示的带倒钩单丝插入件的中间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5C-1是图5C所示的带倒钩单丝插入件的中间部分的透视图。
图5D是图5A和图5B所示带倒钩单丝插入件的近侧端部的放大视图。
图5D-1是图5A、图5B和图5D所示的带倒钩单丝插入件的近侧端部的透视图。
图5E是图5C所示的带倒钩单丝插入件的剖视图。
图5F是图5D所示的带倒钩单丝插入件的剖视图。
图6A是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俯视图,该编织带倒钩缝合线包括图5A至图5F的带倒钩单丝插入件和围绕带倒钩单丝插入件的细长芯卷绕的编织护套。
图6B是图6A所示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剖视图。
图7A是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用于制造带倒钩单丝插入件的带倒钩缝合线坯件的透视图。
图7B是图7A所示的带倒钩缝合线坯件的俯视平面图。
图7C是图7A和图7B所示的带倒钩缝合线坯件的侧视图。
图7D是图7A至图7C所示的带倒钩缝合线坯件的近侧端部的透视图。
图7E是图7B所示的带倒钩缝合线坯件的剖视图。
图8A是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由图7A至图7E所示的带倒钩缝合线坯件制成的带倒钩单丝插入件的透视图。
图8B是图8A所示的带倒钩单丝插入件的俯视图。
图8C是图8A和图8B所示的带倒钩单丝插入件的中间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8C-1是图8C所示的带倒钩单丝插入件的中间部分的透视图。
图8D是图8A和图8B所示的带倒钩单丝插入件的近侧端部的俯视图。
图8D-1是图8D所示的带倒钩单丝插入件的近侧端部的透视图。
图8E是图8C所示的带倒钩单丝插入件的剖视图。
图8F是图8D所示的带倒钩单丝插入件的剖视图。
图9是绘制具有不同构造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拉伸强度特性的曲线图。
图10是绘制具有不同构造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抗弯刚度特性的曲线图。
图11是预测编织带倒钩缝合线和无倒钩的编织缝合线的拉伸强度的模型公式的曲线图。
图12是表明具有类似构造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与无倒钩的编织缝合线之间的拉伸强度没有差异的测试结果的曲线图。
图13是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剖视图。
图14A是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用于制造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带倒钩单丝插入件的俯视图。
图14B是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形成在具有不同缝合线大小的带倒钩单丝插入件上方的编织护套的复合芯直径的示意图。
图15A是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用于制造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带倒钩单丝插入件的俯视图。
图15B是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形成在具有不同缝合线大小的带倒钩单丝插入件上方的编织护套的复合芯直径的示意图。
图16A是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用于制造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带倒钩单丝插入件的俯视图。
图16B是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形成在具有不同缝合线大小的带倒钩单丝插入件上方的编织护套的复合芯直径的示意图。
图17是示出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与具有不同缝合线大小的带倒钩单丝插入件的倒钩尖端到尖端距离(BTTD)和复合芯直径(CCD)相关的比率的图表。
图18是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用于制造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自动化编织系统的示意图。
图19是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具有带纬纱的编织护套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俯视图。
图20是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用于对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编织护套上的纬纱进行计数的系统的透视图。
图2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对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编织护套上的纬纱进行计数的方法的第一阶段。
图2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对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编织护套上的纬纱进行计数的方法的第二阶段。
图2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对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编织护套上的纬纱进行计数的方法的第三阶段。
图2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对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编织护套上的纬纱进行计数的方法的第四阶段。
图25是示出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要与图18的自动化编织系统一起使用的优化包覆编织参数的图表,该优化包覆编织参数控制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编织护套中的纬纱数量。
图26是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具有端部执行器的带倒钩单丝插入件的透视图。
图27是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具有端部执行器的带倒钩单丝插入件的透视图。
图28是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具有端部执行器的带倒钩单丝插入件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定义
带倒钩单丝插入件。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第一部件。带倒钩单丝插入件包括具有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的细长芯。细长芯的远侧端部也可被称为引导端部,该引导端部是细长芯的附接到针的端部。带倒钩单丝插入件具有多个倒钩,这些倒钩从细长芯的相对侧向外突出以限定带倒钩单丝插入件的倒钩区段。端部执行器固定到细长芯的近侧端部,并且细长芯的连接器区段位于端部执行器与带倒钩区段之间。
复合芯。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区段,其包括带倒钩单丝插入件的细长芯和包围细长芯的编织护套,该细长芯具有从细长芯的相对横向侧向外突出的倒钩。复合芯是细长芯与包裹细长芯的编织护套的组合。复合芯具有大于细长芯的厚度的厚度。
旦尼尔。旦尼尔(D)是纤维的线性质量密度的测量单位。其为每9000米的纤维的以克为单位的质量。旦尼尔测量单位是基于自然基准,即,单股丝线约为一旦尼尔,或9000米长的丝线股重约一克。旦尼尔单位计算如下,1旦尼尔=1g/9,000m=0.11mg/m。
横向宽度。平行于细长芯的中心轴线的第一线与平行于细长芯的中心轴线的第二线之间的距离,该第一线与从细长芯的第一侧延伸的倒钩的最近外横向边缘相邻,该第二线与从细长芯的第二侧延伸的倒钩的最近外横向边缘相邻。
引导端部。带倒钩单丝插入件的细长芯的无倒钩区。引导端部形成带倒钩单丝插入件的细长芯的远侧端部或针附接端。细丝可以围绕细长芯的引导端部卷绕,以形成复合芯的区段。
细长芯厚度。带倒钩单丝插入件的倒钩从细长芯的相对侧向外突出。倒钩位于第一平面内。沿位于第二平面内的轴进行的细长芯的厚度测量,该第二平面与由倒钩限定的第一平面垂直。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细长芯厚度是在带倒钩单丝插入件的引导端部处进行的三次单独厚度测量的平均值。可以使用量规来记录细长芯的厚度测量。细长芯厚度也可被称为细长芯直径。
复合芯直径。复合芯直径是编织护套的外径的测量,该编织护套包裹带倒钩单丝插入件的细长芯。在与细长芯的纵向轴线垂直的平面内测量复合芯直径。
复合芯厚度。沿位于第二平面内的轴线进行的复合芯的厚度测量,该第二平面与由倒钩限定的第一平面垂直。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复合芯厚度是在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引导端部处进行的三次单独厚度测量的平均值。可以使用量规来记录复合芯的厚度测量值。复合芯厚度也可被称为复合芯直径。
厚度比率。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厚度比率是细长芯厚度相对于复合芯厚度的比率。
参考图4A至图4C,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带倒钩缝合线坯件100(诸如聚合物材料带)可用于形成带倒钩单丝插入件,该带倒钩单丝插入件具有细长芯和从该细长芯的相对侧横向突出的多个倒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带倒钩缝合线坯件100优选地包括近侧端部102、远侧端部104和纵向轴线A1,该纵向轴线沿带倒钩缝合线坯件的长度并且在其近侧端部102与远侧端部104之间延伸。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带倒钩缝合线坯件100优选地包括沿纵向轴线A1延伸的细长芯106、沿细长芯106的第一横向侧延伸的第一横向区段108和沿细长芯106的第二横向侧延伸的第二横向区段110。可以在形成倒钩和/或端部执行器期间冲压出或切割第一横向区段108和第二横向区段110。
参考图4D和图4E,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带倒钩缝合线坯件100优选地具有预成形横截面形状,该预成形横截面形状有利地包括细长芯106以及位于细长芯106的相对侧的第一横向区段108和第二横向区段11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细长芯106优选地位于带倒钩缝合线坯件100的中心,并且沿带倒钩缝合线坯件100的纵向轴线A1延伸。参考图4E,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细长芯106具有第一厚度T1,该第一厚度小于带倒钩缝合线坯件100的相应的第一横向区段108和第二横向区段110的第二厚度T2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将带倒钩缝合线坯件100置于模具或冲头中以用于形成带倒钩单丝插入件,该带倒钩单丝插入件包括细长芯、从该细长芯向外突出的多个倒钩和与细长芯的近侧端部连接的端部执行器(例如,止挡件)。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细长芯与倒钩和端部执行器一体连接。
参考图5A和图5B,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有利地冲压或切割带倒钩缝合线坯件100(图4A至图4E)以形成带倒钩单丝插入件120,该带倒钩单丝插入件具有近侧端部122和远侧端部124。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带倒钩单丝插入件120有利地包括沿带倒钩缝合线的长度延伸的细长芯126(例如,单丝)。带倒钩单丝插入件120有利地包括多个倒钩128,这些倒钩从细长芯126的相对侧向外延伸以限定带倒钩单丝插入件120的倒钩中间部分130。带倒钩单丝插入件120有利地包括端部执行器132(例如,止挡件),该端部执行器固定到细长芯126的近侧端部并且位于带倒钩单丝插入件120的近侧端部122。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带倒钩单丝插入件120的细长芯126有利地包括将端部执行器132与细长芯126的近侧端部固定的连接器区段134。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细长芯126和连接器区段134彼此一体形成。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带倒钩单丝插入件120的细长芯126优选地具有与上文在图4E中示出和描述的带倒钩缝合线坯件100的细长芯106的形状类似的横截面形状。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细长芯126优选地具有小于或等于从细长芯126的相对侧向外突出的相应倒钩128的厚度的厚度。
参考图5C和图5C-1,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带倒钩单丝插入件120有利地包括从细长芯126的第一横向侧向外突出的第一倒钩128A和从细长芯126的第二横向侧向外突出的第二倒钩128B。如将在本文中更详细地描述的,带倒钩单丝插入件120的细长芯126具有优选地小于或等于从细长芯126的相对横向侧向外突出的相应的第一倒钩128A和第二倒钩128B的厚度的厚度。为具有细长芯126的带倒钩单丝插入件120提供小于或等于相应倒钩128A、128B的厚度的厚度将优选地减小由细长芯和包围细长芯的编织护套组成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整体尺寸,从而在编织护套已经围绕细长芯126形成之后保持编织带倒钩缝合线120的柔韧性。
参考图5D和图5D-1,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带倒钩单丝插入件120优选地包括端部执行器132(例如,止挡件),该端部执行器在带倒钩单丝插入件120的近侧端部122处固定到细长芯126的近侧端部。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带倒钩单丝插入件120优选地包括细长芯126的连接器区段134,该连接器区段使得带倒钩单丝插入件120的倒钩中间部分130(图5A)能够穿过导向筒的第一轨道,使得端部执行器132能够穿过导向筒的第二轨道,并且使得连接器区段134能够穿过将导向筒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互连的狭槽,如在同一天提交(代理人案卷号ETH6071USNP1)的共同转让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_______________中所公开的,该专利申请要求于2020年6月16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列号63/039,649的益处,其公开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细长芯126优选地延伸穿过带倒钩单丝插入件120的倒钩部分130并且穿过位于带倒钩单丝插入件120的近侧端部122的端部执行器132。如图5D-1所示,细长芯126具有小于端部执行器132的第一横向翼136和第二横向翼138的相应厚度T2的厚度T1
参考图5E,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带倒钩单丝插入件120优选地包括从细长芯126的第一横向侧140向外突出的第一倒钩128A和从细长芯126的第二横向侧142向外突出的第二倒钩128B。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细长芯126优选地位于带倒钩单丝插入件120的中心并且沿带倒钩缝合线的纵向轴线A1延伸。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细长芯126优选地形成柔韧主链,该柔韧主链在缝合操作期间为带倒钩单丝插入件提供柔韧性。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倒钩128A优选地具有内端144A和外端146A,该内端经由第一过渡区145A与细长芯126的第一横向侧140连接,该外端限定第一倒钩的自由端。第一过渡区145A位于细长芯126的第一横向侧140与第一倒钩128A的内端144A之间。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过渡区145A在细长芯126的第一横向侧140与第一倒钩128A的内端144A之间加宽或变厚。
第二倒钩128B优选地具有内端144B和外端146B,该内端经由第二过渡区145B与细长芯126的第二横向侧142连接,该外端限定第二倒钩的自由端。第二过渡区145B优选地位于细长芯126的第二横向侧142与第二倒钩128B的内端144B之间。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过渡区145B在细长芯126的第二横向侧140与第二倒钩128B的内端144B之间加宽或变厚。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细长芯126优选地具有位于带倒钩单丝插入件120的顶侧的凸形顶表面148和位于带倒钩缝合线的底侧的凸形底表面15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细长芯126的中心区域152限定大于细长芯126的相应的第一横向侧140和第二横向侧142处的厚度T4的厚度T3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细长芯的顶表面148以及第一过渡区145A和第二过渡区145B优选地限定了位于带倒钩单丝插入件120的顶侧的第一凹形轮廓,并且细长芯126的底表面150以及第一过渡区145A和第二过渡区145B优选地限定了位于带倒钩单丝插入件的底侧的第二凹形轮廓。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倒钩128A具有内端144A和外自由端146A,该内端限定厚度T5,该外自由端限定小于内端的厚度T5的厚度T6。因此,第一倒钩128A的内端144A比第一倒钩128A的外端146A更厚。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细长芯126的中心区域152处的厚度T3和细长芯126的相应的第一横向侧140和第二横向侧142处的厚度T4小于第一倒钩128A的内端144A处的厚度T5并且小于或等于第一倒钩128A的外端146A处的厚度T6。第一过渡区145A在细长芯126的较薄的第一横向侧140与第一倒钩128A的内端144A之间变宽和/或变厚。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倒钩128B优选地在其内端144B处较厚,而在其外自由端146B处较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倒钩128B的内端144B具有厚度T7,并且第二倒钩128B的外端146B具有小于内端144B的厚度T7的厚度T8。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细长芯126的中心区域152处的厚度T3和细长芯126的第一横向侧140和第二横向侧142处的厚度T4小于第二倒钩128B的内端144B处的厚度T7并且小于或等于第二倒钩128B的外端146B处的厚度T8。第二过渡区145B在细长芯126的第二横向侧142与第二倒钩128B的内端144B之间变宽和/或变厚。
参考图5F,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带倒钩单丝插入件120的端部执行器132优选地包括从细长芯126的第一横向侧140向外延伸的第一横向翼136和从细长芯126的第二横向侧142向外延伸的第二横向翼138。端部执行器132优选地包括位于细长芯126的第一横向侧140与第一横向翼136的内端之间的第一过渡区145A和位于细长芯126的第二横向侧142与第二横向翼138的内端之间的第二过渡区145B。细长芯126的中心区域152具有小于端部执行器132的相应第一横向翼136和第二横向翼138的厚度T2的厚度T1。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延伸穿过端部执行器132的细长芯126的厚度T1(如图5F所示)等于延伸穿过带倒钩单丝插入件120的倒钩区段130的细长芯126的厚度T3(如图5D-1所示)。
参考图6A和图6B,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通过将细丝围绕带倒钩单丝插入件120的细长芯126(图5E)卷绕以形成包围带倒钩单丝插入件120的细长芯126的编织护套162来形成编织带倒钩缝合线160。带倒钩单丝插入件120与编织护套150的组合优选地形成编织带倒钩缝合线160的复合芯165。带倒钩单丝插入件120的第一倒钩128A和第二倒钩128B优选地向外延伸超过编织护套162的外周边以用于接合组织。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编织带倒钩缝合线有利地包括具有细长芯的带倒钩单丝插入件,该细长芯具有比现有技术的细长芯中发现的厚度、直径和/或横截面积减缩的厚度、直径和/或更小的横截面积,由此围绕细长芯卷绕以形成编织护套的材料量将更少,以提供具有更低抗弯刚度(即,更大柔韧性)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用于制造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材料的特性(例如,芯的大小、包覆编织的程度、芯和编织材料)将直接影响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处理和强度特性。
细长芯的减缩厚度使得更大比例的复合芯165(即,编织护套与细长芯的组合)由编织护套162组成,从而实现具有编织缝合线的益处(例如,处理、柔韧性、与外科手术器械的相容性)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构造。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当在横截面中观察编织带倒钩缝合线160的复合芯165时,细长芯126的厚度或直径相对于包括编织护套162的复合芯165的厚度或直径的比率(即,芯与编织物的比率)小于一。因此,编织护套162包括比细长芯126更大的复合芯165的面积,这经由编织护套部件增强了编织带倒钩缝合线160的拉伸强度并且由于比普通细长芯部件更薄而提高了编织带倒钩缝合线160的整体柔韧性。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编织带倒钩缝合线160的倒钩128A、128B在第一平面P1中延伸,并且细长芯126和复合芯165的厚度和/或直径测量沿位于第二平面P2中的轴线进行,该第二平面与第一平面P1垂直。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使用三丰量具ID-39测试仪器获得厚度测量,该测试仪器包括具有1/2英寸的直径的圆形底座。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量规可以包括压脚,该压脚被构造成平缓降低,直到其搁置于缝合线上,在此时记录厚度测量。然后移除缝合线并且记录高度测量。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压脚降低到缝合线上之后,在记录厚度测量之前允许经过大约0.5秒的时间段。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带倒钩单丝插入件和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引导端部处进行厚度测量。优选地,在沿缝合线股的长度的单独位置中进行三次厚度测量。对于带倒钩缝合线和编织带倒钩缝合线,在缝合线材料的引导端部上进行一次测量,并且在倒钩区段上进行两次测量。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当编织护套162包裹细长芯126以形成编织带倒钩缝合线160的复合芯165时,细长芯126的厚度TEC相对于复合芯165的总厚度TCC的比率在约0.16至0.91之间,并且更优选地在约0.24至0.73之间。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由于相对于倒钩128A、128B的厚度使用了更薄的细长芯126,因此编织带倒钩缝合线160提供了几乎等同于复丝设备的极低抗弯刚度,同时与具有类似厚度或外径的单丝倒钩设备相比,输送相等或更大的拉伸强度。此外,较小细长芯126导致复合芯165具有比利用现有技术的带较厚细长芯的带倒钩缝合线插入件可能具有的厚度或外部尺寸(例如,外径)更小的厚度或外部尺寸。
参考图7A至图7C,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带倒钩缝合线坯件200(诸如聚合物材料带)用于形成带倒钩单丝插入件,该带倒钩单丝插入件具有细长芯和从该细长芯的相对横向侧向外突出的多个倒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带倒钩缝合线坯件200优选地包括近侧端部202、远侧端部204和纵向轴线A2,该纵向轴线沿带倒钩缝合线坯件的长度在其近侧端部202与远侧端部204之间延伸。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带倒钩缝合线坯件优选地包括沿纵向轴线A2延伸的细长芯206、沿细长芯206的第一横向侧延伸的第一横向区段208和沿细长芯206的第二横向侧延伸的第二横向区段210。
参考图7D和图7E,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带倒钩缝合线坯件200优选地具有预成形横截面形状,该预成形横截面形状包括细长芯206以及位于细长芯206的相对侧的第一横向区段208和第二横向区段21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细长芯206优选地位于带倒钩缝合线坯件200的中心,并且沿带倒钩缝合线坯件200的纵向轴线A2延伸。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细长芯206具有小于带倒钩缝合线坯件200的相应的第一横向区段208和第二横向区段210的厚度T10的厚度T9。带倒钩缝合线坯件200具有位于细长芯206的第一横向侧与第一横向区段208的内端之间的第一过渡区209和位于细长芯206的第二横向侧与第二横向区段210的内端之间的第二过渡区211。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过渡区209和第二过渡区211在相对较薄的细长芯206与第一横向区段208和第二横向区段210的相对较厚的内端之间变宽。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将带倒钩缝合线坯件200置于模具或冲头中以用于形成带倒钩单丝插入件,该带倒钩单丝插入件包括细长芯、从该细长芯向外突出的多个倒钩和与细长芯的一端连接的端部执行器
参考图8A和图8B,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有利地冲压或切割带倒钩缝合线坯件200(图7A至图7E)以形成带倒钩单丝插入件220,该带倒钩单丝插入件具有近侧端部222和远侧端部224。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带倒钩单丝插入件220有利地包括沿带倒钩缝合线的长度延伸的细长芯226。带倒钩单丝插入件220有利地包括多个倒钩228,这些倒钩从细长芯226的相对侧向外延伸以限定带倒钩单丝插入件220的倒钩中间部分230。带倒钩单丝插入件220有利地包括固定到细长芯226的近侧端部的端部执行器232(例如,止挡件),该端部执行器位于带倒钩单丝插入件220的近侧端部222。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带倒钩单丝插入件220优选地包括细长芯226的连接器区段234,该连接器区段使得带倒钩单丝插入件220的倒钩中间部分230(图9A)能够穿过导向筒的第一轨道,使得端部执行器232能够穿过导向筒的第二轨道,并且使得连接器区段234能够穿过将导向筒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互连的狭槽,如在同一天提交(代理人案卷号ETH6071USNP1)的共同转让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_______________中所公开的,该专利申请要求于2020年6月16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列号63/039,649的益处,其公开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带倒钩单丝插入件220的细长芯226优选地具有与上文在图7E中示出和描述的带倒钩缝合线坯件200的细长芯206类似的横截面形状。细长芯226优选地限定带倒钩缝合线的区段,该区段具有小于或等于从细长芯226的相对侧向外突出的相应倒钩228的厚度和端部执行器232的第一翼和第二翼的厚度的厚度。
参考图8C和图8C-1,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带倒钩单丝插入件220的倒钩中间部分230优选地包括细长芯226,该细长芯沿带倒钩单丝插入件220的长度从其近侧端部222延伸到远侧端部224(图8A)。带倒钩单丝插入件220有利地包括从细长芯226的第一横向侧向外突出的第一倒钩228A和从细长芯226的与第一横向侧相对的第二横向侧向外突出的第二倒钩228B。如将在本文中更详细地描述的,带倒钩单丝插入件220的细长芯226具有小于或等于从细长芯226的相对横向侧向外突出的相应的第一倒钩228A和第二倒钩228B的厚度的厚度。如本文先前所提到的,提供具有带减缩厚度的细长芯的带倒钩单丝插入件将优选地减小复合芯(即,细长芯与编织护套的组合)的整体横截面尺寸,以在编织护套已经围绕细长芯226形成之后保持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柔韧性。
参考图8D和图8D-1,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带倒钩单丝插入件220优选地包括端部执行器232(例如,止挡件),该端部执行器在带倒钩单丝插入件220的近侧端部222处固定到细长芯226的近侧端部。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带倒钩单丝插入件220优选地包括细长芯226的连接器区段234,该连接器区段使得带倒钩单丝插入件220的倒钩中间部分230(图8A)能够穿过导向筒的第一轨道,使得端部执行器232能够穿过导向筒的第二轨道,并且使得连接器区段234能够穿过将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互连的狭槽,如在同一天提交(代理人案卷号ETH6071USNP1)的共同转让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_______________中所公开的,该专利申请要求于2020年6月16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列号63/039,649的益处,其公开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细长芯226优选地延伸穿过带倒钩单丝插入件220的倒钩部分230并且穿过位于带倒钩单丝插入件220的近侧端部222的端部执行器232。如图9D-1所示,细长芯226具有小于端部执行器232的相应的第一横向翼236和第二横向翼238的厚度T10的厚度T9
参考图8E,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带倒钩单丝插入件220优选地包括从细长芯226的第一横向侧240向外突出的第一倒钩228A和从细长芯226的第二横向侧242向外突出的第二倒钩228B。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细长芯226优选地位于带倒钩单丝插入件220的中心并且沿带倒钩缝合线的纵向轴线A2延伸。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细长芯226优选地形成柔韧脊柱或主链,该柔韧脊柱或主链在缝合操作期间为带倒钩单丝插入件220提供柔韧性。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倒钩228A优选地具有内端244A和外端246A,该内端与细长芯226的第一横向侧240连接,该外端限定第一倒钩的自由端。带倒钩单丝插入件220有利地包括第一过渡区245A,该第一过渡区位于细长芯226的第一横向侧240与第一倒钩228A的内端244A之间。第一过渡区245A在细长芯226的第一横向侧240与第一倒钩228A的内端244A之间加宽或变厚。
第二倒钩228B优选地具有内端244B和外端246B,该内端与细长芯226的第二横向侧242连接,该外端限定第二倒钩的自由端。带倒钩单丝插入件220有利地包括第二过渡区245B,该第二过渡区位于细长芯226的第二横向侧242与第二倒钩228B的内端244B之间。第二过渡区245B在细长芯226的第二横向侧240与第二倒钩228B的内端244B之间加宽或变厚。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细长芯226优选地具有位于带倒钩单丝插入件220的顶侧的基本上平坦的顶表面248和位于带倒钩缝合线的底侧的基本上平坦的底表面25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基本上平坦的顶表面和底表面248、250限定了细长芯226的厚度T11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倒钩228A优选地在其内端244A处较厚,而在其外自由端246A处较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倒钩228A的内端244A具有厚度T12,并且第一倒钩228A的外端246A具有小于内端244A的厚度T12的厚度T13。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细长芯226的厚度T11小于第一倒钩228A的内端244A处的厚度T12。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细长芯226的厚度T11小于或等于第一倒钩228A的外端246A处的厚度T13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倒钩228B优选地在其内端244B处较厚,而在其外自由端246B处较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二倒钩228B的内端244B具有厚度T14,并且第二倒钩128B的外端146B具有小于内端144B的厚度T14的厚度T15。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细长芯226的厚度T11小于第二倒钩228B的内端246A处的厚度T14。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细长芯126的厚度T11小于或等于第二倒钩228B的外端246B的厚度T15
参考图8F,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带倒钩单丝插入件220的端部执行器232优选地包括从细长芯226的第一横向侧240向外延伸的第一横向翼236和从细长芯226的第二横向侧242向外延伸的第二横向翼238。端部执行器232优选地包括位于细长芯226的第一横向侧240与第一横向翼236的内端之间的第一过渡区245A和位于细长芯226的第二横向侧242与第二横向翼238的内端之间的第二过渡区245B。细长芯226具有小于端部执行器232的相应的第一横向翼236和第二横向翼238的厚度T10的厚度T11。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延伸穿过端部执行器232的细长芯226的厚度T11等于延伸穿过带倒钩单丝插入件220的倒钩区段230的细长芯226的厚度T9(图8D-1)。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通过将细丝围绕带倒钩单丝插入件220的细长芯226卷绕以形成包围和/或包裹带倒钩单丝插入件220的细长芯226的编织护套来形成编织带倒钩缝合线。
参考图9,当构造编织带倒钩缝合线时,可以通过选择用于制造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材料的类型和尺寸来控制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拉伸强度。图9中的曲线图表明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拉伸强度取决于用于制造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材料的组合。
示例1。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带倒钩单丝插入件的细长芯具有6.39密耳的厚度。细丝围绕细长芯卷绕以形成编织护套。细长芯与包裹细长芯的编织护套的组合形成具有23.44密耳的厚度的复合芯。细长芯的厚度相对于复合芯的厚度的比率为0.27(6.39/23.44=0.27)。
示例2。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带倒钩单丝插入件的细长芯具有20.18密耳的厚度。细丝围绕细长芯卷绕以形成编织护套。细长芯与包裹细长芯的编织护套的组合形成具有24.47密耳的厚度的复合芯。细长芯的厚度相对于复合芯的厚度的比率为0.82(20.18/24.47=0.82)。
示例3。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带倒钩单丝插入件的细长芯具有6.34密耳的厚度。细丝围绕细长芯卷绕以形成编织护套。细长芯与包裹细长芯的编织护套的组合形成具有13.4密耳的厚度的复合芯。细长芯的厚度相对于复合芯的厚度之比为0.47(6.34/14.4=0.47)。
参考图10,可以通过选择用于制造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材料的类型和尺寸来控制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抗弯刚度。图10中的曲线图表明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抗弯刚度取决于用于制造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材料的组合。
如图10所示,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为了保持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柔韧性,带倒钩单丝插入件优选地具有约5密耳至20密耳的厚度,并且更优选地约6密耳至8密耳的厚度,并且复合芯(即,细长芯与编织护套的组合)优选地具有约13密耳至30密耳的厚度,并且更优选地约13密耳至18密耳的厚度。在上面列出的范围(即,6密耳至8密耳的带倒钩单丝插入件厚度和13密耳至18密耳的复合芯厚度)内,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抗弯刚度将与复丝缝合线设备可达到的抗弯刚度相匹配。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具有5密耳至10密耳的细长芯厚度和11密耳至30密耳的复合芯厚度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是优选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对于约为0.47的细长芯/复合芯的比率,高度优选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具有6密耳至8密耳的细长芯厚度和11密耳至25密耳的复合芯厚度。
配制测试模型并且进行测试以评估和分析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失效机制。特别是,进行测试以确定1)带倒钩单丝插入件和编织护套对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整体拉伸强度的贡献,和2)带倒钩单丝插入件的倒钩和编织护套的机械相互作用对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整体拉伸强度的影响。
为了完成对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失效机制的分析,以两个分立阶段编译数据。第一测试阶段包括对编织缝合线标本(I组)的失效机制的分析,由此每个I组标本包括无倒钩单丝芯和覆盖在无倒钩单丝芯上的编织护套。第二测试阶段包括对编织带倒钩缝合线标本(II组)的失效机制的分析,由此每个II组标本包括带倒钩单丝插入件和覆盖在带倒钩单丝插入件的细长芯上的编织护套。
使用具有不同大小(例如,USP 5-0、2-0和1)且直径范围为5密耳至20密耳的无倒钩单丝芯和具有不同密度(例如,56旦尼尔纱线或80旦尼尔纱线、1合股纱或2合股纱和16个载体)的编织护套来制造I组标本,从而得到直径范围为13密耳至31密耳的最终复合芯。I组标本不具有倒钩的事实提供唯一机会来评定无倒钩单丝芯和包裹单丝芯的编织护套的机械联接。此外,I组标本的构造使得无倒钩单丝芯能够从编织护套移除,这允许编织缝合线的每个部件彼此独立地进行机械测试。
利用公式FCS=FC+FS(公式1)来完成机械失效测试,其中FCS是单丝芯和编织护套复合物的组合拉伸强度,FC是单丝芯的拉伸强度,并且FS是编织护套的拉伸强度。图11示出了FCS与FC+FS的关系的曲线图。将所有标绘点投影落在穿过原点的等于一的斜率线上。
无倒钩的编织缝合线(I组标本)与具有倒钩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II组标本)的失效机制的评估。为了评估和比较I组标本与II组标本的失效机制,I组标本和II组标本被制造为具有大致匹配的构造。然后以实验方式确定I组标本(即,FCS)与II组标本(即,Fbb)的相应拉伸强度。参考图12,构建了FCS和Fbb的曲线图,其中描绘了斜率=1且穿过原点的参考线(在下文中被称为“参考线”)。
参考图12,在测试I组标本之后,数据的曲线图表明由公式1预测的结果对所有被测试的标本都成立,并且证实I组标本的拉伸强度仅仅是无倒钩单丝芯和包裹芯的编织护套的相应拉伸强度的线性相加。对测试结果的分析没有揭示任何其他重要的机械相互作用,诸如单丝芯与编织护套部件之间的摩擦力。在验证了公式1的情况下,进行了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进一步机械失效测试。
当评估无倒钩的编织缝合线(I组标本)与具有倒钩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II组标本)的失效机制时,理论上,可出现三种可能场景:场景#1)数据倾向于位于参考线之上,这表明相对于公式1所预测的情况,倒钩和编织物的相互作用实际上增加了设备拉伸强度;场景#2)数据倾向于位于参考线上,这表明相对于公式1所预测的情况,倒钩对拉伸强度没有任何影响;场景#3)数据倾向于位于参考线之下,这表明倒钩降低了设备拉伸强度,如公式1所预测的。
图12是测试结果的曲线图,并且示出了与场景#2相关联的参考线。测试结果表明倒钩的存在对缝合线的拉伸强度没有显著影响。因此,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总拉伸强度等于带倒钩单丝插入件的拉伸强度加上编织护套的拉伸强度的组合,这与公式1一致。
测试结果支持以下结论。第一,对于具有带预定直径的细长芯的带倒钩单丝插入件,提供具有相对较大的护套大小和相对较小的细长芯大小(即,护套与芯的比率)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是理想的,这是因为该设计利用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编织护套部分的固有强度。
第二,对于给定直径利用大编织护套与细长芯的比率将提供更大的柔韧性(即,更低的抗弯刚度),这改善了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处理特性。
第三,由于编织护套暴露并且对外科手术人员可见,因此编织护套的任何损坏在检查时都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细长芯断裂的不可能事件中,相对较大量的编织物将导致设备的拉伸强度的最小损失。对于具有较小的护套与芯的比率的编织缝合线来说,对损伤机制的这种程度的稳健性是无法达到的。
第四,带倒钩单丝插入件与编织护套材料之间的物理相互作用不会改变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拉伸强度。因此,对倒钩设计的微小调整不太可能对拉伸强度产生任何显著影响。
缝合线具有不同大小,即,10-0、9-0、8-0、7-0、6-0、5-0、4-0、3-0、2-0、0、1、2、3、4和5,其中10-0号缝合线最小,而5号缝合线最大。3-0和2-0号缝合线通常用于皮肤闭合。0号和1号缝合线大于3-0号和2-0号缝合线,并且通常用于在腹部外科手术期间和膝盖和臀部外科手术中闭合筋膜层。
本文所公开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可以包括3-0、2-0、0和1号缝合线。复合芯165(图6B)的外径可以根据缝合线大小而变化。通常,较小缝合线大小(例如,3-0号)将导致形成具有相对较小的外径的复合芯,而较大缝合线大小(例如,1号)将导致形成具有相对较大的外径的复合芯。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优选的是,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倒钩以足够的距离向外突出超过复合芯的外径,使得倒钩能够接合组织以将编织带倒钩缝合线保持在适当的位置。如果倒钩的尖端嵌入复合芯内(并且不延伸到复合芯外),那么倒钩将不能有效地将编织带倒钩缝合线保持在适当的位置。
参考图13,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编织带倒钩缝合线360优选地包括带倒钩单丝插入件320(即,倒钩插入件),该带倒钩单丝插入件包括细长芯326以及从细长芯326向外突出的第一倒钩328A和第二倒钩328B。第一倒钩328A和第二倒钩328B限定了从第一倒钩328A的尖端的外表面延伸到第二倒钩328B的尖端的外表面的倒钩尖端到尖端距离BTTD。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编织护套362在带倒钩单丝插入件320的细长芯326上方进行编织。细长芯326具有限定细长芯直径的横截面尺寸,该细长芯直径被定为ECD。细长芯326与编织护套350的组合形成具有复合芯直径的复合芯365,该复合芯直径被定为CCD。带倒钩单丝插入件320优选地包括第一倒钩328A和第二倒钩328B,该第一倒钩和该第二倒钩向外延伸超过复合芯365的外径,以用于接合组织来将编织带倒钩缝合线360锚定在适当的位置。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针对倒钩尖端到尖端距离(BTTD)相对于复合芯外径(CCD)存在优选比率,以确保倒钩将从复合芯突出足够的距离以用于有效地接合组织来将编织带倒钩缝合线360锚定在适当的位置。通常,如果BTTD/CCD比率接近1:1,那么倒钩328A、328B将无法适当地锚定到组织中。如果该比率较大,例如在约1.90:1至4.50:1之间,那么倒钩将以足够的距离突出超过复合芯外径,使得倒钩可以有效地锚定到组织中。
参考图14A和图14B,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带倒钩单丝插入件420优选地包括细长芯426以及从细长芯426的相对侧向外突出的成对的第一倒钩428A和第二倒钩428B。第一倒钩428A和第二倒钩428B限定了大约33密耳的倒钩尖端到尖端距离BTTD1
参考图14B和图17,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细长芯426是3-0号缝合线。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围绕细长芯卷绕的编织护套限定了具有11.86密耳的复合芯直径CCD1的第一复合芯465A。倒钩尖端到尖端距离BTTD1(33密耳)与复合芯直径CCD1(11.86密耳)的比率为约2.78:1。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细长芯426是2-0号缝合线。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围绕细长芯卷绕的编织护套限定了具有12.93密耳的复合芯直径CCD2的第二复合芯465B。倒钩尖端到尖端距离BTTD1(33密耳)与复合芯直径CCD2(12.93密耳)的比率为约2.55:1。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细长芯426是0号缝合线。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围绕细长芯卷绕的编织护套限定了具有15.07密耳的复合芯直径CCD3的第三复合芯465C。倒钩尖端到尖端距离BTTD1(33密耳)与复合芯直径CCD3(15.07密耳)的比率为约2.19:1。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细长芯426是1号缝合线。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围绕细长芯卷绕的编织护套限定了具有17.15密耳的复合芯直径CCD4的第四复合芯465D。倒钩尖端到尖端距离BTTD1(33密耳)与复合芯直径CCD4(17.15密耳)的比率为约1.92:1。
参考图15A和图15B,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带倒钩单丝插入件520包括细长芯526以及从细长芯526的相对侧向外突出的成对的第一倒钩528A和第二倒钩528B。第一倒钩528A和第二倒钩528B限定了大约45密耳的倒钩尖端到尖端距离BTTD2
参考图15B和图17,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细长芯526是3-0号缝合线。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围绕细长芯卷绕的编织护套限定了具有11.86密耳的复合芯直径CCD1的第一复合芯565A。倒钩尖端到尖端距离BTTD2(45密耳)与复合芯直径CCD1(11.86密耳)的比率为约3.79:1。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细长芯526是2-0号缝合线。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围绕细长芯卷绕的编织护套限定了具有12.93密耳的复合芯直径CCD2的第二复合芯565B。倒钩尖端到尖端距离BTTD2(45密耳)与复合芯直径CCD1(12.93密耳)的比率为约3.48:1。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细长芯526是0号缝合线。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围绕细长芯卷绕的编织护套限定了具有15.07密耳的复合芯直径CCD3的第三复合芯565C。倒钩尖端到尖端距离BTTD2(45密耳)与复合芯直径CCD3(15.07密耳)的比率为约2.99:1。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细长芯526是1号缝合线。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围绕细长芯卷绕的编织护套限定了具有17.15密耳的复合芯直径CCD3的第四复合芯565D。倒钩尖端到尖端距离BTTD2(45密耳)与复合芯直径CCD4(17.15密耳)的比率为约2.62:1。
参考图16A和图16B,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带倒钩单丝插入件620包括细长芯626以及从细长芯626的相对侧向外突出的第一倒钩628A和第二倒钩628B。第一倒钩628A和第二倒钩628B限定了大约53密耳的倒钩尖端到尖端距离BTTD3
参考图16B和图17,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细长芯626是3-0号缝合线。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围绕细长芯卷绕的编织护套限定了具有11.86密耳的复合芯直径CCD1的第一复合芯665A。倒钩尖端到尖端距离BTTD3(53密耳)与复合芯直径CCD1(11.86密耳)的比率为约4.47:1。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细长芯626是2-0号缝合线。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围绕细长芯卷绕的编织护套限定了具有12.93密耳的复合芯直径CCD2的第二复合芯665B。倒钩尖端到尖端距离BTTD3(53密耳)与复合芯直径CCD2(12.93密耳)的比率为约4.10:1。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细长芯626是0号缝合线。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围绕细长芯卷绕的编织护套限定了具有15.07密耳的复合芯直径CCD3的第三复合芯665C。倒钩尖端到尖端距离BTTD3(53密耳)与复合芯直径CCD3(15.07密耳)的比率为约3.52:1。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细长芯626是1号缝合线。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围绕细长芯卷绕的编织护套限定了具有17.15密耳的复合芯直径CCD3的第四复合芯665D。倒钩尖端到尖端距离BTTD3(53密耳)与复合芯直径CCD4(17.15密耳)的比率为约3.09:1。
参考图18,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用于制造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自动化编织系统700优选地包括线轴702,该线轴保持带倒钩单丝插入件704的连续卷轴。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带倒钩单丝插入件704被引导穿过细长主体706(在方向DIR1上),如在同一天提交(代理人案卷号ETH6071USNP1)的共同转让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_______________中所公开的,该专利申请要求于2020年6月16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列号63/039,649的益处,其公开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细长主体706将带倒钩单丝插入件704馈送到编织机金属圈708中,以用于将纱线围绕相应带倒钩单丝插入件的细长芯包覆编织。自动化编织系统700优选地包括多个导梭器710,这些导梭器包围细长主体706和编织机金属圈708。每个导梭器710优选地具有安装在其上的绕线筒712,该绕线筒保持纱线714,该纱线有利地被馈送到编织机金属圈708中,以供围绕带倒钩细丝插入件704卷绕来形成沿带倒钩细丝插入件的长度延伸的编织护套。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预先确定和/或修改自动化编织系统700所使用的包覆编织参数,以控制形成在带倒钩单丝插入件704上方的编织护套的质量和规格。包覆编织参数可以包括所使用的绕线筒712的数量和设置在绕线筒上的纱线714的旦尼尔。
如本文所用,旦尼尔(D)是纤维的线性质量密度的测量单位。其为每9000米的纤维的以克为单位的质量。旦尼尔测量单位是基于自然基准,即,单个9000米长的丝线股重约一克或大约一旦尼尔。旦尼尔单位计算如下,1旦尼尔=1g/9,000m=0.11mg/m。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预先确定和/或修改用于自动化编织系统700中的绕线筒712的数量,以控制形成在带倒钩缝合线插入件上方的编织护套的密度。例如,使用更多的绕线筒将导致更多的纱线被引导进入编织机金属圈708中,这将导致编织护套具有更高的细丝密度,而使用更少的绕线筒将导致更少的纱线被引导进入编织机金属圈708中,这将导致编织护套具有更低的细丝密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每个绕线筒712包含被馈送到编织机金属圈708中的纱线714。可以预先确定纱线的旦尼尔,以控制被引导进入编织机金属圈708中的细丝数量。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纱线714中的每根细丝大约为2旦尼尔。因此,28旦尼尔的纱线包括14根细丝,56旦尼尔的纱线包括28根细丝,并且80旦尼尔的纱线包括40根细丝。可以选择纱线714的旦尼尔,以控制形成在带倒钩单丝插入件上方的编织护套的密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形成在带倒钩单丝插入件上方的编织护套具有不同纬纱,这些纬纱可以沿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长度进行计数。如本文所用,术语“纬纱”被定义为指沿编织护套的纵向轴线测量的编织的一次重复。术语“每英寸纬纱”(PPI)是指在一英寸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设备上方沿编织护套的纵向轴线的纬纱数量。
图19示出了编织带倒钩缝合线860,该编织带倒钩缝合线具有沿编织轴线延伸的编织护套862。在图19中识别到单根纬纱的起始点和结束点。倒钩对之间的距离(DBBP)可以为约0.075英寸。
参考图2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纬纱计数系统855可以用于检查编织带倒钩缝合线860(图19),以确定编织护套862的每英寸纬纱(PPI)。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纬纱计数系统855优选地包括用于观察编织护套的显微镜865、用于观察由显微镜865捕获到的编织护套的图像的视频显示屏875、在示出于视频显示屏875上的编织护套上生成视觉十字准线的数字十字准线生成器885和操作一个或多个软件程序(即,PPI软件)的计算机895,该软件程序被配置为辅助操作者对编织带倒钩缝合线860的编织护套862上的每英寸纬纱(PPI)进行计数(图19)。
参考图20和图21,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打开PPI软件,以用于在视频显示监视器875上显示距离测量。可以将编织带倒钩缝合线860置于在显微镜895的视场内的显微镜板上。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编织带倒钩缝合线860可以通过固定部件(例如,胶带、夹具)保持固定。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显微镜865下方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860和编织护套862在视频显示监视器875内可见的情况下,数字十字准线生成器优选地将十字准线与编织护套的第一纬纱的起点对准。在图21中,十字准线包括在指示编织护套862的第一纬纱的起点的位置处相交的Y轴和X轴。十字准线显示在视频显示监视器875上。
参考图22和图23,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纬纱计数系统的计算机895对沿X轴(图21)定位的纬纱数量进行计数,直到沿编织护套862的X轴测量1.00英寸。在图23中,突出显示了四根纬纱的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在图23所示的实施方案中,四根纬纱具有大于1.00英寸的总长度。
参考图24,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计算在一英寸距离上计数的纬纱总数,并且将每英寸纬纱(PPI)值显示在计算机895的显示屏上。
参考图19,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编织带倒钩缝合线860具有成对的倒钩828A、828B,这些倒钩沿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长度彼此间隔开。编织护套862沿编织带倒钩缝合线860的长度延伸。倒钩对之间的距离在本文中也被称为DBBP,大约为0.075英寸。
参考图18、图25和图26,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控制自动化编织系统700所使用的包覆编织参数,以优化编织带倒钩缝合线860的性能。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如果带倒钩单丝插入件为3-0号并且DBBP为0.075英寸,那么使用16个导梭器710的编织配置将生成每英寸55根纬纱(PPI)的编织护套,这些导梭器各自固定保持28旦尼尔的纱线(即,14根细丝)的一个绕线筒712。PPI数量可用于计算作为每纬纱英寸(IPP)值0.0182,其为PPI的倒数。DBBP/IPP比率将是0.075/0.0182=4.13。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如果带倒钩单丝插入件为2-0号并且DBBP为0.075英寸,那么使用12个导梭器710的编织配置将生成每英寸50根纬纱(PPI)的编织护套,这些导梭器各自固定保持56旦尼尔的纱线(即,28根细丝)的一个绕线筒712。PPI数量可用于计算作为每纬纱英寸(IPP)值0.0200,其为PPI的倒数。DBBP/IPP比率将是0.075/0.0200=3.75。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如果带倒钩单丝插入件为0号并且DBBP为0.075英寸,那么使用16个导梭器710的编织配置将生成每英寸48根纬纱(PPI)的编织护套,这些导梭器各自固定保持56旦尼尔的纱线(即,28根细丝)的一个绕线筒712。PPI数量可用于计算作为每纬纱英寸(IPP)值0.0208,其为PPI的倒数。DBBP/IPP比率将是0.075/0.0208=3.60。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如果带倒钩单丝插入件为1号并且DBBP为0.075英寸,那么使用16个导梭器710的编织配置将生成每英寸41根纬纱(PPI)的编织护套,这些导梭器各自固定保持80旦尼尔的纱线(即,40根细丝)的一个绕线筒712。PPI数量可用于计算作为每纬纱英寸(IPP)值0.0244,其为PPI的倒数。DBBP/IPP比率将是0.075/0.0244=3.08。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DBBP/IPP比率是包覆编织参数,可以优化该包覆编织参数以防止在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编织护套的纱线下面掩埋倒钩。如果DBBP/IPP比率太低,那么纱线将被编织得太紧并且很有可能会掩埋倒钩。相比之下,如果DBBP/IPP比率太高,纱线将被过于稀疏地包覆编织,并且编织带倒钩缝合线将不会受益于其存在所能提供的改进的机械性质。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优选DBBP/IPP比率在约2.75至4.50之间。根据带倒钩缝合线插入件的缝合线大小,可以修改所使用的纱线的旦尼尔和绕线筒的数量,以确保DBBP/IPP比率在2.75至4.50旦尼尔之间。
带倒钩缝合线插入件的端部执行器可以具有不同的几何形状(例如,正方形、矩形、圆形、椭圆形、菱形、半圆形等)。端部执行器也可以具有倾斜表面,以用于沿端部执行器的长度修改端部执行器的横向宽度。参考图27,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带倒钩缝合线插入件1020具有带矩形形状的端部执行器1032。参考图28,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带倒钩缝合线插入件1120具有带矩形形状的端部执行器1132,该端部执行器具有限定弯曲表面的近侧端部1135。参考图29,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带倒钩缝合线插入件1220具有带正方形形状的端部执行器1232,该端部执行器具有限定弯曲表面的近侧端部1235。
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编织端部执行器可以与接合或焊接到编织端部执行器的两个端部附接件层压在一起或夹设在这两个端部附接件之间。端部附接件优选地具有与端部执行器相同的总体形状(例如,正方形、矩形、圆形、椭圆形、菱形、半圆形等)并且由与带倒钩缝合线坯件100/带倒钩单丝插入件相同的材料制成。端部附接件可以与美国专利第10,336,001号和第D780,918号中所公开的方式类似的方式固定到编织端部执行器上,这些专利的公开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虽然上述涉及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本发明的其他和更多实施方案,这仅受下述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例如,本发明设想本文所述的任何实施方案中所示或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的任何特征可与本文所述的任何其它实施方案中所示或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的任何特征结合,并且仍然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28)

1.一种编织带倒钩缝合线,所述编织带倒钩缝合线包括:
带倒钩单丝插入件,所述带倒钩单丝插入件包括具有细长芯厚度的细长芯和从所述细长芯的相对侧向外突出的多个倒钩;
编织护套,所述编织护套包围所述细长芯以形成所述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具有复合芯厚度的复合芯,其中所述细长芯厚度与所述复合芯厚度的比率在约0.16至0.9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其中所述细长芯厚度与所述复合芯厚度的所述比率在约0.24至0.7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其中所述编织护套包裹所述细长芯,并且其中所述细长芯位于所述复合芯的中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其中所述多个倒钩在第一平面内从所述细长芯向外突出,并且其中所述细长芯和所述复合芯的厚度沿轴线测量,所述轴线位于与所述第一平面垂直的第二平面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其中所述带倒钩单丝插入件包括:
第一倒钩,所述第一倒钩从所述细长芯向外突出,所述第一倒钩包括内端和外端,所述内端具有大于所述细长芯的所述厚度的第一厚度,所述外端具有小于所述第一倒钩的所述内端处的所述第一厚度的第二厚度;
过渡区,所述过渡区在所述细长芯与所述第一倒钩的所述内端之间延伸,以便将所述第一倒钩的所述内端与所述细长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其中所述过渡区在与所述细长芯相邻处较薄,并且在与所述第一倒钩的所述内端相邻处较厚,并且其中所述过渡区从所述细长芯到所述第一倒钩的所述内端变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其中所述编织护套包括围绕所述细长芯和所述带倒钩单丝插入件的所述过渡区卷绕的纤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其中所述倒钩向外突出超过所述编织护套的外周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其中所述带倒钩单丝插入件包括PDS单丝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其中所述编织护套包括VICRYL复丝纱线编织护套。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其中所述编织带倒钩缝合线针对所述编织护套和所述带倒钩单丝插入件两者具有单个断裂点。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其中所述细长芯具有凸形弯曲的顶表面和凸形弯曲的底表面,并且其中所述细长芯的所述厚度从所述细长芯的所述凸形弯曲的顶表面延伸到所述凸形弯曲的底表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其中所述细长芯具有基本上平坦的顶表面和基本上平坦的底表面,并且其中所述细长芯的直径从所述细长芯的所述基本上平坦的顶表面延伸到所述基本上平坦的底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其中所述多个倒钩限定倒钩对,所述倒钩对限定倒钩尖端到尖端距离(BTTD),其中所述复合芯具有复合芯直径(CCD),并且其中所述倒钩尖端到尖端距离(BTTD)与所述复合芯直径(CCD)的比率在约1.92至4.5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其中所述倒钩尖端到尖端距离(BTTD)与所述复合芯直径(CCD)的所述比率在约2.5至3.8之间。
16.一种编织带倒钩缝合线,所述编织带倒钩缝合线包括:
带倒钩单丝插入件,所述带倒钩单丝插入件包括具有细长芯厚度的细长芯和从所述细长芯的相对横向侧向外突出的多个倒钩,其中所述多个倒钩位于第一平面内,并且其中所述细长芯的所述细长芯厚度沿轴线测量,所述轴线位于与所述第一平面垂直的第二平面内;
编织护套,所述编织护套包围所述细长芯以形成所述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复合芯,其中所述细长芯位于所述复合芯的中心,并且所述编织护套包裹所述细长芯,其中所述复合芯具有沿所述轴线测量的复合芯厚度,所述轴线位于与所述第一平面垂直的所述第二平面内,并且其中所述细长芯厚度与所述复合芯厚度的比率在约0.16至0.91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其中所述细长芯厚度为约6密耳至8密耳,并且所述复合芯厚度为约13密耳至18密耳。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其中所述细长芯厚度相对于所述复合芯厚度的所述比率在约0.24至0.73之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其中所述倒钩具有内端,所述内端具有大于所述细长芯厚度的相应厚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所述编织带倒钩缝合线进一步包括:
第一过渡区,所述第一过渡区位于所述细长芯的第一横向侧与第一倒钩的内端之间,其中所述第一过渡区从所述细长芯的所述第一横向侧到所述第一倒钩的所述内端变宽;
第二过渡区,所述第二过渡区位于所述细长芯的第二横向侧与第二倒钩的内端之间,其中所述第二过渡区从所述细长芯的所述第二横向侧到所述第二倒钩的所述内端变宽。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其中所述细长芯以及所述第一过渡区和所述第二过渡区限定位于所述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顶侧的第一凹形轮廓和位于所述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底侧的第二凹形轮廓。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其中所述编织带倒钩缝合线针对所述编织护套和所述带倒钩单丝插入件两者具有单个断裂点。
23.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其中所述带倒钩单丝插入件包括PDS单丝芯,并且其中所述编织护套包括VICRYL复丝纱线编织护套。
24.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所述编织带倒钩缝合线进一步包括:
端部执行器,所述端部执行器与细长芯联接,其中所述细长芯延伸穿过所述端部执行器;
所述端部执行器包括从所述细长芯的第一横向侧横向延伸的第一翼和从所述细长芯的第二横向侧横向延伸的第二翼,其中所述第一翼和所述第二翼比所述细长芯更厚。
25.一种编织带倒钩缝合线,所述编织带倒钩缝合线包括:
带倒钩单丝插入件,所述带倒钩单丝插入件包括具有细长芯厚度的细长芯和从所述细长芯的相对侧向外突出的多个倒钩,其中所述倒钩具有比所述细长芯的所述细长芯厚度更厚的内端;
所述带倒钩单丝插入件包括位于所述细长芯与所述倒钩的所述内端之间的至少一个过渡区以形成凹形轮廓;
编织护套,所述编织护套包围所述细长芯以形成所述编织带倒钩缝合线的复合芯,其中所述细长芯位于所述复合芯的中心,并且所述编织护套包围所述细长芯,其中所述复合芯具有大于所述细长芯厚度的厚度,并且其中所述细长芯厚度相对于所述复合芯厚度的比率在约0.16至0.91之间。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其中所述多个倒钩位于第一平面内,并且其中所述细长芯厚度和所述复合芯厚度沿轴线测量,所述轴线位于与所述多个倒钩的所述第一平面垂直的第二平面内。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其中所述细长芯厚度相对于所述复合芯厚度的所述比率在约0.24至0.73之间。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其中所述编织带倒钩缝合线针对所述编织护套和所述带倒钩单丝插入件两者具有单个断裂点。
CN202180043325.6A 2020-06-16 2021-06-11 具有带凹形芯轮廓的带倒钩单丝插入件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 Pending CN11570194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063039656P 2020-06-16 2020-06-16
US63/039656 2020-06-16
US17/336,692 US12016553B2 (en) 2020-06-16 2021-06-02 Braided barbed sutures having barbed monofilament inserts with concave core profiles
US17/336692 2021-06-02
PCT/IB2021/055170 WO2021255603A1 (en) 2020-06-16 2021-06-11 Braided barbed sutures having barbed monofilament inserts with concave core profile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01941A true CN115701941A (zh) 2023-02-14

Family

ID=78824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43325.6A Pending CN115701941A (zh) 2020-06-16 2021-06-11 具有带凹形芯轮廓的带倒钩单丝插入件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12016553B2 (zh)
EP (1) EP4164507A1 (zh)
JP (1) JP2023531609A (zh)
KR (1) KR20230025439A (zh)
CN (1) CN115701941A (zh)
AU (1) AU2021291798A1 (zh)
BR (1) BR112022025662A2 (zh)
MX (1) MX2022016175A (zh)
WO (1) WO202125560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976402S1 (en) * 2021-06-10 2023-01-24 Cilag Gmbh International Bidirectional barbed suture
EP4324408A1 (en) * 2022-02-25 2024-02-21 Genesis Medtech Surgical Device (Wuxi) Co., Ltd Medical suture yarn and medical suture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030972A1 (de) 1980-08-16 1982-04-01 Institute für Textil- und Faserforschung Stuttgart, 7410 Reutlingen Chirurgischer naehfaden
JPH0431072Y2 (zh) 1988-03-14 1992-07-27
US6162537A (en) * 1996-11-12 2000-12-19 Solutia Inc. Implantable fibers and medical articles
US5931855A (en) 1997-05-21 1999-08-03 Frank Hoffman Surgical methods using one-way suture
DE20221118U1 (de) * 2002-06-07 2005-03-03 Sulamanidze, Marlen Andreevich Chirurgischer Faden-APTOS für kosmetische Operationen
WO2004082466A2 (en) 2003-03-18 2004-09-30 Opus Medical, Inc. High performance suture
US8236027B2 (en) * 2004-04-07 2012-08-07 Tze Liang Woffles Wu Surgical thread
CA2566438C (en) * 2004-05-14 2014-12-09 Angiotech Pharmaceuticals, Inc. Suture methods and devices
US8663277B2 (en) 2005-06-29 2014-03-04 Ethicon, Inc. Braided barbed suture
US7850894B2 (en) 2006-05-04 2010-12-14 Ethicon, Inc. Tissue holding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the same
US8353931B2 (en) 2006-11-02 2013-01-15 Covidien Lp Long term bioabsorbable barbed sutures
US8747436B2 (en) * 2007-06-13 2014-06-10 Ethicon, Inc. Bi-directional barbed suture
US20090099597A1 (en) * 2007-10-12 2009-04-16 Isse Nicanor G Suture assembly with tissue engaging elements
DE102007058256A1 (de) * 2007-11-26 2009-05-28 Aesculap Ag Chirurgische Fadengeflecht
US8118834B1 (en) 2007-12-20 2012-02-21 Angiotech Pharmaceuticals, Inc. Composite self-retaining sutures and method
EP2249712B8 (en) 2008-02-21 2018-12-26 Ethicon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levating retainers on self-retaining sutures
DE102008057216A1 (de) * 2008-11-06 2010-05-12 Aesculap Ag Chirurgischer Faden mit Kern-Mantel-Aufbau
US8210085B2 (en) 2009-08-27 2012-07-03 Ethicon, Inc. Autom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braided barbed sutures
US20130226234A1 (en) 2009-11-16 2013-08-29 Angiotech Pharmaceuticals, Inc. Braided self-retaining sutures and methods
US9044224B2 (en) * 2010-04-12 2015-06-02 Covidien Lp Barbed medical device and method
NZ603887A (en) * 2010-05-05 2014-03-28 Ethicon Llc Surface texture configuration for self-retaining suture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same
CN103200882A (zh) 2010-11-09 2013-07-10 伊西康有限责任公司 紧急自固位缝合线和包装
WO2013049450A1 (en) * 2011-09-28 2013-04-04 Surgimatix, Inc. Interlocking sutures
US11672529B2 (en) 2012-09-17 2023-06-13 Cilag Gmbh International Barbed sutures having contoured barbs that facilitate passage through tissue and increase holding strength
EP2919665B1 (en) * 2012-11-19 2020-05-06 Covidien LP Concentric barbed suture
WO2015013385A1 (en) 2013-07-24 2015-01-29 Arthrex, Inc. Hybrid suture with monofilament and braided construction
US10500303B2 (en) 2014-08-15 2019-12-10 Tepha, Inc. Self-retaining sutures of poly-4-hydroxybutyrate and copolymers thereof
USD780918S1 (en) 2015-09-04 2017-03-07 Ethicon, Inc. Welded end effector
US10336001B2 (en) 2015-09-04 2019-07-02 Ethicon, Inc. End effector for wound closure device
US10258326B2 (en) 2016-02-08 2019-04-16 Ethicon, Inc. Elastic tissue reinforcing fasten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64507A1 (en) 2023-04-19
US12016553B2 (en) 2024-06-25
JP2023531609A (ja) 2023-07-25
BR112022025662A2 (pt) 2023-01-17
WO2021255603A1 (en) 2021-12-23
US20210386423A1 (en) 2021-12-16
KR20230025439A (ko) 2023-02-21
MX2022016175A (es) 2023-04-20
AU2021291798A1 (en) 2023-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431072Y2 (zh)
JP5558540B2 (ja) バーブ付き縫合糸
CN115701941A (zh) 具有带凹形芯轮廓的带倒钩单丝插入件的编织带倒钩缝合线
JP5329693B2 (ja) 返しとげ付き縫合糸用返しとげ構成体
EP2201900B1 (en) Suturing construct with spliced tails
EP1857236B1 (en) Barbed sutures
EP2687238B1 (en) Bioresorbable suture thread and production method for bioresorbable suture thread
EP1690500A1 (en) High strength suture with PBO
US20120330353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surgical suture
Ben Abdessalem et al. Tensile and knot performance of polyester braided sutures
JP2016512100A (ja) 複数のストランドを組み込んだ構造支持体
US11103292B2 (en) Bone cerclage constructs and methods
US20080097524A1 (en) Surgical Thread and Surgical Device
AU2013200710B2 (en) Barb configurations for barbed sutures
JP2019111298A (ja) 手術用縫合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