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85431A - 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和图像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和图像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85431A
CN115685431A CN202211258486.XA CN202211258486A CN115685431A CN 115685431 A CN115685431 A CN 115685431A CN 202211258486 A CN202211258486 A CN 202211258486A CN 115685431 A CN115685431 A CN 1156854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hesive layer
polarizing film
meth
sided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5848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保井淳
宝田翔
山本真也
泽崎良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125848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854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854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854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32B17/1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32B17/1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7/1000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165Functional features of the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431Specific parts for the modulation of light incorporated into the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467Variable transmission
    • B32B17/10495Variable transmission optoelectronic, i.e. optical valve
    • B32B17/10504Liquid crystal lay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specially treated, e.g. irradi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6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9J1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the oxygen atom being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9J1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the oxygen atom being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09J133/08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crylic acid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9J1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the oxygen atom being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09J13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methacrylic acid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1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without carri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09J7/22Plastics; Metallised plastic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 C09J7/381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J7/385Acrylic polym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02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0/00Layers arrangement
    • B32B2250/40Symmetrical or sandwich layers, e.g. ABA, ABCBA, ABCCBA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5/00Condition, form or state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5/34Inse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2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electrical or magnetic properties, e.g. piezoelectric
    • B32B2307/21Anti-stat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12Transpar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2Polarizing, birefringent, filte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10/00Treatment by energy or chemical effects
    • B32B2310/14Corona, ionisation, electrical discharge, plasma treat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B32B2457/202LCD, i.e.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B32B2457/208Touch scree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203/00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203/318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for the production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1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 C09J2301/1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by the arrangement of layers
    • C09J2301/124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by the arrangement of layers the adhesive layer being present on both sides of the carrier, e.g. double-sided adhesive tape
    • C09J2301/124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by the arrangement of layers the adhesive layer being present on both sides of the carrier, e.g. double-sided adhesive tape the opposite adhesive layers being differ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3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 C09J2301/30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the adhesive being pressure-sensitive, i.e. tacky at temperatures inferior to 30°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3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 C09J2301/31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parameters being the characterizing fea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4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essential components
    • C09J2301/414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essential components presence of a copolym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33/00Presence of (meth)acrylic polym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Input devices, e.g. touch pan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2/00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 G02F2202/28Adhesive materials or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和图像显示装置。本发明的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具有在图像显示装置中设置在最靠近可视侧的部位的偏振膜以及配置在该偏振膜的可视侧的粘合剂层A和配置在所述粘合剂层A的相反侧的粘合剂层B,在所述粘合剂层A上具备隔片SA,在所述粘合剂层B上具备隔片SB,所述偏振膜为仅在厚度15μm以下的偏振器的单侧具有透明保护膜的单面保护偏振膜,在所述透明保护膜一侧配置有粘合剂层B,所述粘合剂层A的厚度为25μm以上,所述粘合剂层B的厚度为25μm以下。所述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通过使用单面保护偏振膜作为偏振膜而能够实现薄型化,并且能够抑制卷曲的产生并且提高返工性。

Description

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和图像显示装置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6年6月14日、申请号为201680086299.4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图像显示装置中设置在最靠近可视侧的部位的偏振膜的双面具有粘合剂层的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另外,本发明涉及在可视侧配置有所述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的图像显示装置。作为图像显示装置,可以列举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电致发光)显示装置、PDP(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电子纸等。
本发明的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在偏振膜的双面具有粘合剂层,可视侧的粘合剂层能够适合应用于例如在图像显示装置的可视侧应用的触控面板等输入装置、保护玻璃、塑料盖板等透明基体等构件。另一方面,将可视侧的相反侧的粘合剂层应用于所述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部。作为所述触控面板,可以适合用于光学方式、超声波方式、静电电容方式、电阻膜方式等的触控面板。特别适合用于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控面板。对于上述触控面板而言,没有特别限制,例如用于手机、平板电脑、便携式信息终端等。
背景技术
对于液晶显示装置等而言,由于其图像形式方式,在液晶单元的两侧配置偏振元件是必不可少的,通常粘贴有偏振膜。在将所述偏振膜粘贴至液晶单元等显示部侧时,通常使用粘合剂。在这样的情况下,通常使用预先将粘合剂以粘合剂层的形式设置在偏振膜的单侧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这是因为具有不需要干燥工序来使偏振膜固定等优点。作为所述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提出了各种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专利文献1、2)。对于这些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而言,将粘合剂层侧应用于液晶单元等显示部。另外,对于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而言,从薄型化的观点考虑,提出了使用总厚度为100μm以下的偏振膜(专利文献3)。
另一方面,在偏振膜的可视侧设置有触控面板等输入装置、保护玻璃、塑料盖板等透明基体等构件。对于所述构件,通常也利用粘合剂层进行贴合(专利文献4)。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7090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05353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4-17836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2-34815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如上述专利文献1~3所示,对于在图像显示装置中设置在最靠近可视侧的部位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而言,将该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的粘合剂层贴合在显示部上。另一方面,在所述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设置在最靠近可视侧的部位的偏振膜)的可视侧设置透明基体等构件的情况下,另行如专利文献4那样制备中间膜用粘合片,并将其以粘合剂层的形式贴合在所述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的偏振膜上,然后再将透明基体等构件贴合在该粘合剂层上。如此,为了在图像显示装置中最靠近可视侧的偏振膜上进一步贴合透明基体等构件,需要多个工序。
在专利文献1~3中公开了在偏振膜的双面具有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全贴合: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作为所述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但是,对所述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要求在贴合在被粘物(在可视侧为透明基体等构件,在其相反侧为显示部)上时的高温、高湿环境下的耐久性(可靠性),但是在专利文献1~3中公开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没有设想将透明基体等构件作为被粘物。在专利文献1~3中公开的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上贴合透明基体等构件时,所述粘合剂层(贴合透明基体等构件的一侧)不满足耐久性。
另外,从薄型化的观点考虑,可以使用薄型偏振器或者使用仅在偏振器的单侧具有透明保护膜的单面保护偏振膜。但是,单面保护偏振膜由于仅在单侧具有透明保护膜,因此存在容易产生卷曲、贴合时的错位、贴合时混入气泡的问题。这样的单面保护偏振膜与双面保护偏振膜相比,存在强度显著降低的问题,因此存在产生不良时的返工性大幅降低的问题。
另外,在将单面保护偏振膜应用于可视侧的情况下,为了防止偏振器在可视侧露出,通常在可视侧配置透明保护膜。在此情况下,相反面的显示部(面板等)侧成为偏振器面,因此存在由于从偏振器中溶出的碘而导致设置在显示部表面上的透明导电层(ITO层等)发生腐蚀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其为在图像显示装置中设置在最靠近可视侧的部位的偏振膜的双面具有粘合剂层的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通过使用单面保护偏振膜作为偏振膜而实现薄型化,并且能够抑制卷曲的产生并且能够提高返工性。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将单面保护偏振膜应用于可视侧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设置在显示部表面上的透明导电层的腐蚀的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所述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的图像显示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了下述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其具有在图像显示装置中设置在最靠近可视侧的部位的偏振膜、以及配置在该偏振膜的可视侧的粘合剂层A和配置在所述粘合剂层A的相反侧的粘合剂层B,在所述粘合剂层A上具备隔片SA,在所述粘合剂层B上具备隔片SB,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振膜为仅在厚度15μm以下的偏振器的单侧具有透明保护膜的单面保护偏振膜,在所述透明保护膜一侧配置有粘合剂层B,
所述粘合剂层A的厚度为25μm以上,
所述粘合剂层B的厚度为25μm以下。
在所述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中,所述粘合剂层A直接贴合在所述单面保护偏振膜的偏振器上。
在所述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中,优选所述粘合剂层A隔着15μm以下的功能层贴合在所述单面保护偏振膜的偏振器上。
在所述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中,优选所述粘合剂层A的23℃的储能弹性模量为0.05MPa以上。
在所述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中,优选所述粘合剂层A的端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所述单面保护偏振膜的表面的端边更靠近内侧的位置。
在所述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中,优选所述隔片SA的剥离力高于所述隔片SB的剥离力。
在所述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中,优选所述隔片SA的厚度为40μm以上,并且隔片剥离力为0.1N/50mm以上。
优选将要层叠所述粘合剂层A的所述单面保护偏振膜的表面被实施了易胶粘处理。
在所述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中,优选所述粘合剂层A和所述粘合剂层B均由丙烯酸类粘合剂形成,所述丙烯酸类粘合剂将含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为单体单元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作为基础聚合物,
所述粘合剂层A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包含30重量%以上的丙烯酸2-乙基己酯作为单体单元,
所述粘合剂层B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包含丙烯酸丁酯作为最多的单体单元。
在所述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中,优选所述粘合剂层A和所述粘合剂层B均由丙烯酸类粘合剂形成,所述丙烯酸类粘合剂将含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为单体单元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作为基础聚合物,
所述粘合剂层A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和所述粘合剂层B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中的至少任一者包含(甲基)丙烯酸和环状含氮单体中的至少任一者作为单体单元。
在所述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中,所述粘合剂层A可以使用通过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而储能弹性模量增大的粘合剂层。
在所述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中,优选所述粘合剂层A包含紫外线吸收剂。
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具有至少一张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其特征在于,
在图像显示装置中设置在最靠近可视侧的部位的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为前述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
以所述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的粘合剂层A成为可视侧并且粘合剂层B成为显示部侧的方式进行了配置。
作为所述图像显示装置,可以适合应用于内嵌型(In-cell)或外嵌型(On-cell)的内置触摸感应器的液晶显示装置。
发明效果
在图像显示装置中,有时在比可视侧的偏振膜更靠近可视侧处配置保护玻璃等透明基体等构件。以往,在偏振膜的可视侧层叠粘合剂层,接着层叠所述构件,但是本发明的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是在偏振膜的单面具有与透明基体等构件贴合的粘合剂层A并且在其相反侧具有与显示部贴合的粘合剂层B的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由于在偏振膜的可视侧也具有粘合剂层A,因此在制作图像显示装置时能够实现工序的简化。另外,根据在双面预先设置有粘合剂层的偏振膜,通过将其加工成规定尺寸,能够实现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品质的提高。
另外,对于本发明的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而言,可视侧的粘合剂层A的厚度大于等于其相反侧的粘合剂层B的厚度,在所述粘合剂层A上具备隔片SA,并且在所述粘合剂层B上具备隔片SB。另外,通过上述构成,根据本发明的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尽管通过单面保护偏振膜而实现了薄型化,但是也能够抑制卷曲的产生。另外,对于本发明的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而言,在为了贴合到显示部表面上而将粘合剂层B侧的隔片SB剥离时,由于粘合剂层A自身的强度和粘合剂层A所附带的隔片SA的强度而得到加强,因此能够抑制卷曲的产生。另外,即使在将本发明的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经由粘合剂层B贴合在显示部表面上之后需要进行返工时,本发明的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也由于粘合剂层A自身的强度和粘合剂层A所附带的隔片SA的强度而得到加强,因此能够良好地进行返工。
另外,对于本发明的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而言,将单面保护偏振膜应用于图像显示装置中最靠近可视侧的部位,但是在单面保护偏振膜的可视侧预先设置有粘合剂层A,偏振器没有成为露出的状态。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即使在使用单面保护偏振膜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将偏振器面配置在可视侧的构成,并且能够在显示部侧配置单面保护偏振膜的透明保护膜。由此,从偏振器面溶出的碘由于透明保护膜而无法到达显示部表面,从而能够抑制透明导电层等的透明劣化。
附图说明
图1a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1b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的粘合剂层A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剖视图的放大图。
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隔着本发明的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将图像显示装置与透明基体等构件贴合的状态的概念图。
图4a是示意性地示出图像显示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4b是示意性地示出图像显示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4c是示意性地示出图像显示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等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附图的实施方式。
如图1a、图1b所示,本发明的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具有单面保护偏振膜1并且在该单面保护偏振膜1的两面具有粘合剂层A和粘合剂层B。另外,本发明的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在所述粘合剂层A上具有隔片SA,并且在所述粘合剂层B上具有隔片SB。所述单面保护偏振膜1仅在偏振器1a的单侧具有透明保护膜1b。在所述透明保护膜1b一侧配置有粘合剂层B。图1a为在所述单面保护偏振膜1的偏振器1a上直接贴合有所述粘合剂层A的情况。图1b为在所述单面保护偏振膜1的偏振器1a上隔着功能层1c贴合有所述粘合剂层A的情况。
在图1中例示了粘合剂层A为1层的情况,但是所述粘合剂层A可以是从最外表面侧(可视侧)起依次具有例如第一粘合剂层(a)和第二粘合剂层(b)的多层粘合剂层。对于所述粘合剂层A,例示了2层的多层的情况,但是对所述粘合剂层A的多层粘合剂层的层数没有限制,通常可以设置至多约5层。多层粘合剂层的层数优选2层~4层,进一步优选2层~3层。所述多层粘合剂层通过各层直接粘附而设置。
对于所述多层粘合剂层而言,邻接的粘合剂层使用不同组成的粘合剂层,但是不邻接的粘合剂层可以使用相同组成的粘合剂层。例如,上述例示的第一粘合剂层(a)与第二粘合剂层(b)是不同的组成。在使用从最外表面侧(可视侧)起第一粘合剂层(a)、第二粘合剂层(b)和第三粘合剂层(c)作为粘合剂层A的情况下,第一粘合剂层(a)与第二粘合剂层(b)是不同的组成,第二粘合剂层(b)与第三粘合剂层(c)是不同的组成。第一粘合剂层(a)、第二粘合剂层(b)与第三粘合剂层(c)可以是各自不同的组成,但是第一粘合剂层(a)与第三粘合剂层(c)可以是相同的组成。
所述粘合剂层A优选端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所述单面保护偏振膜1的表面的端边更靠近内侧的位置(为凹形结构)。对于粘合剂层A,通过采用该构成,能够良好地保持粘合剂层A的端部的外观,并且操作性良好。例如,能够防止输送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时的粘连,另外,如图3所示,能够抑制经由粘合剂层A将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应用于构件C时的胶糊污渍的产生。另外,在显示部D的显示区域极其接近壳体尺寸的设计的情况下,通过将粘合剂层A加工成比单面保护偏振膜1的端部更靠近内侧,能够在周围的壳体上不附着粘合剂层A的情况下进行组装。另外,在透明基体等构件为在其表面具有高差的构件的情况下,也能够追随所述高差而无空隙地进行贴合。
所述粘合剂层A的凹形结构可以在单面保护偏振膜1(粘合剂层A)的端边的所有边上形成,也可以在一部分边上形成。例如,在单面保护偏振膜为矩形的情况下,可以在1边~4边中采用比端边更靠近内侧的粘合剂层A的凹形结构。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图1中所示的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的粘合剂层A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剖视图的放大图。如图2所示,所述粘合剂层A的凹形结构的加工可以用所述单面保护偏振膜1的表面的端边Y至比所述单面保护偏振膜1的表面的端边Y更靠近内侧的粘合剂层A的端部的距离(凹进量)X来表示。
例如在假定对角长度为10mm~500mm的尺寸的偏振膜的情况下,所述粘合剂层A的距离X优选为0.01mm~1.5mm,进一步优选为0.02mm~1mm。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距离X的测定可以利用显微镜进行。另外,如图2所示,在粘合剂层A的端部弯曲的情况下,测定中央部的距离。
所述粘合剂层A的凹形结构例如可以采用以下的设计方法:在涂布或转印粘合剂时使得在距冲裁出的光学膜的端部向内侧靠近规定量的部分形成粘合剂层。另外,可以采用在涂布或转印粘合剂层后,部分去除(半切割)粘合剂层的方法。另外,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在层叠粘合剂层A时,在面积比将要形成粘合剂层A的单面保护偏振膜1小的隔片上适当形成粘合剂层,接着层叠在单面保护偏振膜1上,最后贴合隔片SA。另外,可以利用加压使粘合剂层成为从单面保护偏振膜端部突出的状态,然后对突出的部分进行切割加工。
如图3所示,将本发明的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应用于图像显示装置。应用本发明的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的单面保护偏振膜作为在图像显示装置中设置在最靠近可视侧的部位的偏振膜。将本发明的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的所述粘合剂层A配置在图像显示装置的可视侧,并且与透明基体等构件C贴合。粘合剂层B在单面保护偏振膜1中被配置在粘合剂层A的相反侧,并且与显示部D贴合。
作为构件C,可以列举应用于图像显示装置的可视侧的触控面板等输入装置、保护玻璃、塑料盖板等透明基体等。
显示部D与至少一张单面保护偏振膜1一起形成图像显示装置的一部分,可以列举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电致发光)显示装置、PDP(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电子纸等。作为显示部D,可以适合使用与单面保护偏振膜1一起使用的、具有液晶层5的液晶显示装置。将示意性地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的图像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的代表性的实施方式的剖视图示于图4a~图4c。在图4a~图4c的图像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中,上部的单面保护偏振膜1位于最靠近可视侧。
图4a中所示的图像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具有保护玻璃C/粘合剂层A/单面保护偏振膜1(可视侧)/粘合剂层2(B)/防静电层3/玻璃基板4/液晶层5/驱动电极6/玻璃基板4/粘合剂层2/偏振膜1’的构成。防静电层3、驱动电极6可以由透明导电层形成。需要说明的是,防静电层3可以任意地形成。
图4b中所示的图像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是将透明导电层用作触控面板(内嵌型触控面板)的电极用途的情况,具有保护玻璃C/粘合剂层A/单面保护偏振膜1(可视侧)/粘合剂层2(B)/防静电层兼感应器层7/玻璃基板4/液晶层5/驱动电极兼感应器层8/玻璃基板4/粘合剂层2/偏振膜1’的构成。防静电层兼感应器层7、驱动电极兼感应器层8可以由透明导电层形成。
图4c中所示的图像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是将透明导电层用作触控面板(外嵌型触控面板)的电极用途的情况,具有保护玻璃C/粘合剂层A/单面保护偏振膜1/粘合剂层2(B)/防静电层兼感应器层7/感应器层9/玻璃基板4/液晶层5/驱动电极6/玻璃基板4/粘合剂层2/偏振膜1’的构成。防静电层兼感应器层7、感应器层9、驱动电极6可以由透明导电层形成。
此外,在图像显示装置中可以适当使用在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等图像显示装置的形成中使用的光学膜。另外,作为光学膜,可以列举例如反射板、半反半透板、相位差板(包括1/2、1/4等波片)、光学补偿膜、视觉补偿膜、增亮膜等有时在液晶显示装置等的形成中使用的成为光学层的膜。它们可以单独作为光学膜使用,此外还可以在实际使用时层叠在所述单面保护偏振膜上而使用一层或两层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4a~图4c中,公开了用于与液晶单元(玻璃基板)等其它构件进行胶粘的粘合剂层2。应用比液晶单元更靠近可视侧(上侧)的粘合剂层2作为粘合剂层B。粘合剂层2可以适当选择使用例如将丙烯酸类聚合物、聚硅氧烷类聚合物、聚酯、聚氨酯、聚酰胺、聚醚、含氟聚合物、橡胶类等聚合物作为基础聚合物的各种粘合剂。特别是,优选像丙烯酸类粘合剂一样光学透明性优异并且表现出适度的润湿性、凝聚性和胶粘性的粘合特性并且耐候性、耐热性等优异的粘合剂。
液晶显示装置通常通过以下方式形成:将液晶单元(玻璃基板/液晶层/玻璃基板的构成)和配置在其两侧的偏振膜以及根据需要的照明系统等构成部件适当组装并且将驱动电路安装到其中等。液晶单元可以使用例如TN型、STN型、π型、VA型、IPS型等任意类型的液晶单元。另外,可以形成使用背光或反射板作为照明系统的液晶显示装置等适当的液晶显示装置。此外,在形成液晶显示装置时,可以在适当的位置配置一层或两层以上例如扩散板、防眩光层、减反射膜、保护板、棱镜阵列、透镜阵列片、光扩散板、背光等适当的部件。
作为构件C,可以使用触控面板。触控面板C为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控面板,依次层叠有透明基体、粘合剂层2、透明导电性膜。另外,透明导电性膜可以层叠两层以上。透明基体可以具有感应器层。需要说明的是,透明基体可以作为保护玻璃或塑料盖板等将其单独应用于图像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此外,可以在与触控面板C的透明基体相反的一侧的透明导电性膜上设置硬涂膜。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透明基体,可以列举玻璃板、透明丙烯酸类树脂板(PMMA板)。透明基体是所谓的保护玻璃,可以用作装饰面板。作为透明导电性膜,优选在玻璃板、透明塑料膜(特别是PET膜)上设置有透明导电膜的膜。作为透明导电膜,可以列举包含金属、金属氧化物、它们的混合物的薄膜,例如可以列举ITO(氧化铟锡)、ZnO、SnO、CTO(氧化镉锡)的薄膜。透明导电膜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为约10nm~约200nm。作为上述透明导电性膜,在PET膜上设置有ITO膜的ITO膜为代表例。透明导电膜可以隔着底涂层进行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可以设置多层底涂层。可以在透明塑料膜基材与粘合剂层之间设置防低聚物迁移层。硬涂膜优选对PET膜等透明塑料膜实施了硬涂处理的膜。
<偏振膜>
作为在本发明的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中使用的单面保护偏振膜,可以使用仅在偏振器的单侧具有透明保护膜的偏振膜。可以在所述单面保护偏振膜中的透明保护膜上设置硬涂层、减反射层、防粘附层、扩散层或防眩光层等功能层。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硬涂层、减反射层、防粘附层、扩散层、防眩光层等功能层除了可以设置在透明保护膜本身上以外,还可以另行与透明保护膜分开进行设置。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图4a~图4c中所示的偏振膜1’,通常使用在偏振器的单面或双面具有透明保护膜的偏振膜。
<偏振器>
偏振器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各种偏振器。作为偏振器,可以列举例如:使聚乙烯醇类膜、部分缩甲醛化聚乙烯醇类膜、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类部分皂化膜等亲水性聚合物膜吸附碘、二色性染料这样的二色性物质并进行单向拉伸而得到的偏振器;聚乙烯醇的脱水处理物、聚氯乙烯的脱氯化氢处理物等聚烯类取向膜等。在这些之中,优选包含聚乙烯醇类膜和碘等二色性物质的偏振器。
将聚乙烯醇类膜利用碘进行染色并进行单向拉伸而得到的偏振器例如可以通过将聚乙烯醇膜浸渍在碘的水溶液中而进行染色,并且拉伸为原长的3倍~7倍而制作。也可以根据需要浸渍在可以包含硼酸、硫酸锌、氯化锌等的碘化钾等的水溶液中。还可以根据需要在染色前将聚乙烯醇类膜浸渍在水中而进行水洗。通过对聚乙烯醇类膜进行水洗,除了能够清洗聚乙烯醇类膜表面的污渍、防粘连剂以外,还具有通过使聚乙烯醇类膜溶胀而防止染色不均等不均匀的效果。拉伸可以在利用碘进行染色之后进行,也可以在染色的同时进行拉伸,还可以在拉伸后利用碘进行染色。也可以在硼酸、碘化钾等的水溶液、水浴中进行拉伸。
作为所述偏振器,使用厚度为15μm以下的薄型偏振器。从薄型化和耐热冲击导致的裂纹性的观点考虑,偏振器的厚度优选为12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μm以下。另一方面,偏振器的厚度为2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μm以上。这样的薄型偏振器的厚度不均少,可视性优良,而且尺寸变化少,因此对热冲击的耐久性优良。
作为厚度为15μm以下的薄型偏振器,代表性地可以列举日本专利第4751486号说明书、日本专利第4751481号说明书、日本专利第4815544号说明书、日本专利第5048120号说明书、日本专利第5587517号说明书、国际公开第2014/077599号单行本、国际公开第2014/077636号单行本等中记载的薄型偏振膜(偏振器)或者由其中记载的制造方法得到的薄型偏振膜(偏振器)。
所述偏振器优选以由单体透射率T和偏振度P表示的光学特性满足下式P>-(100.929T-42.4-1)×100(其中,T<42.3)和P≥99.9(其中,T≥42.3)的条件的方式构成。以满足上述条件的方式构成的偏振膜毫无疑义地具有作为使用大型显示元件的液晶电视机用显示器所要求的性能。具体而言,对比度为1000:1以上且最大亮度为500cd/m2以上。作为其它用途,例如贴合在有机EL显示装置的可视侧上。
作为所述薄型偏振膜,在包括在层叠体的状态下进行拉伸的工序和进行染色的工序的制法中,从能够以高倍数进行拉伸从而提高偏振性能的观点考虑,优选利用如日本专利第4751486号说明书、日本专利第4751481号说明书、日本专利4815544号说明书中所记载的包括在硼酸水溶液中进行拉伸的工序的制法得到的薄型偏振膜,特别优选利用日本专利第4751481号说明书、日本专利4815544号说明书中记载的包括在硼酸水溶液中进行拉伸之前辅助性地进行空中拉伸的工序的制法得到的薄型偏振膜。这些薄型偏振膜可以通过包括将聚乙烯醇类树脂(以下,也称为PVA类树脂)层和拉伸用树脂基材在层叠体的状态下进行拉伸的工序和进行染色的工序的制法得到。根据该制法,即使PVA类树脂层薄,也可以通过被拉伸用树脂基材支撑而在没有由拉伸导致的断裂等不良情况的情况下进行拉伸。
<透明保护膜>
作为构成所述透明保护膜的材料,优选透明性、机械强度、热稳定性、水分阻隔性、各向同性等优良的材料。可以列举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类聚合物;二乙酰纤维素、三乙酰纤维素等纤维素类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丙烯酸类聚合物;聚苯乙烯、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树脂)等苯乙烯类聚合物;聚碳酸酯类聚合物等。另外,也可以列举聚乙烯、聚丙烯、具有环状或降冰片烯结构的聚烯烃、乙烯-丙烯共聚物等聚烯烃类聚合物、氯乙烯类聚合物、尼龙、芳香族聚酰胺等酰胺类聚合物、酰亚胺类聚合物、砜类聚合物、聚醚砜类聚合物、聚醚醚酮类聚合物、聚苯硫醚类聚合物、乙烯醇类聚合物、偏二氯乙烯类聚合物、乙烯醇缩丁醛类聚合物、芳酯类聚合物、聚甲醛类聚合物、环氧类聚合物或者上述聚合物的共混物等作为形成上述透明保护膜的聚合物的例子。
需要说明的是,在透明保护膜中可以包含一种以上任意适合的添加剂。作为添加剂,可以列举例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润滑剂、增塑剂、脱模剂、防着色剂、阻燃剂、成核剂、防静电剂、颜料、着色剂等。透明保护膜中的上述热塑性树脂的含量优选为50重量%~100重量%,更优选为50重量%~99重量%,进一步优选为60重量%~98重量%,特别优选为70重量%~97重量%。在透明保护膜中的上述热塑性树脂的含量为50重量%以下的情况下,有可能无法充分地表现出热塑性树脂原本所具有的高透明性等。
作为所述透明保护膜,可以使用相位差膜。作为相位差膜,可以列举具有正面相位差为40nm以上和/或厚度方向相位差为80nm以上的相位差的相位差膜。正面相位差通常控制在40nm~200nm的范围内,厚度方向相位差通常控制在80nm~300nm的范围内。在使用相位差膜作为透明保护膜的情况下,该相位差膜还起到偏振器保护膜的功能,因此能够实现薄型化。
作为相位差膜,可以列举对热塑性树脂膜进行单向或双向拉伸处理而得到的双折射膜。上述拉伸的温度、拉伸倍数等可以根据相位差值、膜的材料、厚度而适当设定。
可以适当确定透明保护膜的厚度,从强度、操作性等作业性、薄层性等方面考虑,通常为约1μm~约100μm。特别优选为5μm~50μm,进一步优选为10μm~40μm。
<中间层>
所述透明保护膜与偏振器隔着胶粘剂层、粘合剂层、底涂层(底漆层)等中间层进行层叠。此时,期望利用中间层将透明保护膜与偏振器两者无空气间隙地进行层叠。
胶粘剂层由胶粘剂形成。胶粘剂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各种胶粘剂。所述胶粘剂层只要是光学透明的就没有特别限制,作为胶粘剂,可以使用水性、溶剂型、热熔型、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等各种形态的胶粘剂,优选水性胶粘剂或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胶粘剂。
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偏振器与保护膜的层叠时,可以在透明保护膜与胶粘剂层之间设置易胶粘层。易胶粘层可以利用例如具有聚酯骨架、聚醚骨架、聚碳酸酯骨架、聚氨酯骨架、聚硅氧烷类、聚酰胺骨架、聚酰亚胺骨架、聚乙烯醇骨架等的各种树脂形成。这些聚合物树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者组合使用两种以上。另外,在易胶粘层的形成中可以加入其它添加剂。具体而言,还可以使用增粘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耐热稳定剂等稳定剂等。
<功能层>
功能层能够满足单面保护偏振膜的薄型化并且能够抑制在偏振器中产生的贯穿裂纹和纳米狭缝的产生。功能层可以由各种形成材料形成。功能层例如可以通过将树脂材料涂布在偏振器上而形成,也可以通过将SiO2等无机氧化物利用溅射法等蒸镀在偏振器上而形成。从简单地形成的观点考虑,功能层优选由树脂材料形成。
作为形成功能层的树脂材料,可以列举例如:聚酯类树脂、聚醚类树脂、聚碳酸酯类树脂、聚氨酯类树脂、聚硅氧烷类树脂、聚酰胺类树脂、聚酰亚胺类树脂、PVA类树脂、丙烯酸类树脂等。这些树脂材料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者组合使用两种以上,在这些之中,优选选自由聚氨酯类树脂、聚乙烯醇(PVA)类树脂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更优选PVA类树脂。另外,所述树脂的形态可以是水性、溶剂型中的任一种。所述树脂的形态优选水性树脂,更优选PVA类树脂。另外,作为水性树脂,可以使用丙烯酸类树脂水溶液、聚氨酯树脂水溶液。
功能层过厚时,光学可靠性和耐水性降低,因此功能层的厚度优选为15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μm以下。另一方面,功能层的厚度优选为0.2μm以上。通过该厚度的功能层能够抑制裂纹的产生。所述功能层的厚度优选为0.5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7μm以上。
从薄型化的观点考虑,所述单面保护偏振膜的总厚度(除了偏振器、透明保护膜以外,还包括中间层、功能层在内)优选为3μm~115μm,更优选为43μm~60μm,进一步优选为14μm~48μm。
<粘合剂层>
以下,对本发明的粘合剂层A和粘合剂层B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粘合剂层A和粘合剂层B均为“透明”的,可以通过在厚度25μm下测定的雾度值为2%以下来满足。所述雾度值优选为0%~1.5%,进一步优选为0%~1%。
<粘合剂层的厚度>
另外,所述粘合剂层A的厚度为25μm以上。从高差吸收性和耐久性方面考虑,优选厚度为25μm以上。为了与触控面板、透明基体等构件(尤其是带油墨高差的透明覆盖材料)的贴合,优选粘合剂层A的厚度厚。例如,从无气泡地填补油墨高差的观点考虑,优选粘合剂层A厚。粘合剂层A的厚度优选为50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0μm以上。另一方面,由于图像显示装置的材料的厚度要求薄型化,因此对于粘合剂层A也要求能够填补所述油墨高差的最薄的厚度。从加工性、成本的观点考虑,粘合剂层A的厚度优选为1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0μm以下。
另一方面,所述粘合剂层B的厚度为厚度25μm以下。从返工性、成本方面考虑,优选厚度为25μm以下。对于粘合剂层B而言,需要确保返工性,因此期望在不引起使用时的剥离的范围内厚度薄。粘合剂层B的厚度优选为22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μm以下。另一方面,从耐久性的观点考虑,粘合剂层B的厚度优选为1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μm以上。
<粘合剂层的储能弹性模量、凝胶分数>
所述粘合剂层A的23℃下的储能弹性模量优选为0.05MPa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5MPa~1MPa,从满足高差吸收性方面考虑,进一步优选为0.05MPa~0.7MPa,进一步优选为0.07MPa~0.5MPa。所述粘合剂层A的凝胶分数优选为40重量%~98重量%,从抑制从被粘物的剥离等方面考虑,进一步优选为45重量%~85重量%,进一步优选为50重量%~75重量%。
所述粘合剂层A可以包含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合剂层。在所述粘合剂层A包含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合剂层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对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合剂照射活性能量射线(第一固化:照射)而形成粘合剂层A。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合剂实施加热、干燥(第一固化:加热)而形成粘合剂层A。对于通过对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合剂实施所述第一固化(照射或加热、干燥)而形成的粘合剂层A而言,从高差吸收性方面考虑,储能弹性模量优选为0.05MPa~0.6MPa,进一步优选为0.05MPa~0.6MPa,凝胶分数优选为40重量%~8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45重量%~70重量%。
另外,通过实施所述第一固化(照射或加热、干燥)而形成的粘合剂层A被贴合在所述构件C(例如,保护玻璃等透明基体)上,可以对贴合后的所述粘合剂层A进一步照射活性能量射线(第二固化)。实施了所述第二固化的粘合剂层A’(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合剂层)通过所述第二固化与第一固化的粘合剂层A相比能够改变(提高)凝胶分数和储能弹性模量,并且能够提高加热可靠性。实施了第二固化的粘合剂层A’的储能弹性模量优选为0.05MPa~1MPa,进一步优选为0.08MPa~0.8MPa,凝胶分数优选为60重量%~98重量%,进一步优选为70重量%~95重量%。
如前所述,对于通过对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合剂进行第一固化(照射或加热、干燥)而形成的粘合剂层A而言,通过照射活性能量射线(第二固化),能够增大储能弹性模量。所述第二固化后的储能弹性模量与第一固化后的储能弹性模量之差(第二固化后-第一固化后)优选为0.01MPa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3MPa以上,凝胶分数之差(第二固化后-第一固化后)优选为5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重量%以上。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伴随所述第二固化的储能弹性模量之差的储能弹性模量的测定温度以50℃为基准。
对于所述粘合剂层B而言,通常不使用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合剂层。所述粘合剂层B的23℃下的储能弹性模量优选为0.01MPa~1.0MPa,从满足加工性、保存性、耐久性方面考虑,进一步优选为0.05MPa~0.7MPa、进一步优选为0.07MPa~0.5MPa。所述粘合剂层B的凝胶分数优选为40重量%~95重量%,从抑制从被粘物的剥离等方面考虑,进一步优选为45重量%~9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60重量%~85重量%。
<粘合剂层的剥离力>
在所述粘合剂层A上具备隔片SA,并且在所述粘合剂层B上具备隔片SB。对于本发明的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而言,首先将粘合剂层B一侧贴合在显示部(面板)上,但是在隔片SA的剥离力小时,在返工时隔片SA与粘合剂层A发生剥离,有时无法进行返工。从返工的观点考虑,相对于所述粘合剂层A的所述隔片SA的剥离力优选为0.1N/50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1N/50mm~5N/50mm,进一步优选为0.1N/50mm~2N/50mm,进一步优选为0.1N/50mm~1N/50mm。另外,相对于所述粘合剂层B的所述隔片SB的剥离力优选为0.01N/50mm~1N/50mm,进一步优选为0.03N/50mm~0.2N/50mm,进一步优选为0.05N/50mm~0.2N/50mm,进一步优选为0.07N/50mm~0.15N/50mm。在粘合剂层包含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合剂层的情况下,隔片SA的剥离力是指第一固化后的测定值。
另外,从首先进行贴合在面板上的方面考虑,优选进行调节使得所述隔片SA的剥离力高于所述隔片SB的剥离力。从防止剥离不良的方面考虑,所述隔片SA的剥离力与所述隔片SB的剥离力之差优选为0.01N/50mm~2N/50mm,进一步优选为0.02N/50mm~1N/50mm。
所述储能弹性模量、凝胶分数、剥离力的测定基于实施例的记载。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粘合剂层A可以由多个粘合剂层形成,在此情况下也根据实施例的记载,储能弹性模量的测定利用动态粘弹性测定机进行,凝胶分数利用网格法进行。
<粘合剂层的材料>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粘合剂层A、粘合剂层B的形成材料,可以使用含有各种基础聚合物的材料。对于基础聚合物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橡胶类聚合物、(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聚硅氧烷类聚合物、聚氨酯类聚合物、乙烯基烷基醚类聚合物、聚乙烯醇类聚合物、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类聚合物、聚丙烯酰胺类聚合物、纤维素类聚合物等各种聚合物。
在这些基础聚合物中,优选使用光学透明性优良、显示出适当的润湿性、凝聚性和胶粘性的粘合特性、并且耐候性、耐热性等优良的基础聚合物。作为显示出这样的特征的基础聚合物,优选使用(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以下,对作为粘合剂层A、粘合剂层B的形成材料的、以含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为单体单元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作为基础聚合物的丙烯酸类粘合剂进行说明。
所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通过将包含在酯基末端具有碳原子数为4~24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单体成分进行聚合而得到。需要说明的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是指丙烯酸烷基酯和/或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本发明的(甲基)是相同含义。
作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以例示出具有直链或支链的碳原子数为4~24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者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作为所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以例示出例如具有碳原子数为4~9的支链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从容易得到粘合特性的平衡方面考虑,优选该(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它们可以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正戊酯、(甲基)丙烯酸异戊酯、(甲基)丙烯酸异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庚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等。
另外,从能够控制储能弹性模量以及高差吸收性的观点考虑,优选所述粘合剂层A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包含相对于形成(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官能单体成分的总量为30重量%以上的丙烯酸2-乙基己酯作为单体单元。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粘合剂层A为至少具有第一粘合剂层(a)和第二粘合剂层(b)的多层粘合剂层的情况下,以多层粘合剂层计(各层的合计),优选(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包含相对于单官能单体成分的总量为30重量%以上的丙烯酸2-乙基己酯作为单体单元。另一方面,从控制储能弹性模量以及加工性、保存性、耐久性方面考虑,优选所述粘合剂层B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包含丙烯酸丁酯作为最多的单体单元。
在本发明中,相对于形成(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官能单体成分的总量,所述在酯基末端具有碳原子数为4~24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为40重量%以上,优选为50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60重量%以上。从容易得到粘合特性的平衡的观点考虑,优选使用40重量%以上。
在形成本发明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中可以含有除所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以外的共聚单体作为单官能单体成分。共聚单体可以以单体成分中的所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剩余部分的形式使用。
作为共聚单体,可以包含例如环状含氮单体。作为上述环状含氮单体,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具有(甲基)丙烯酰基或乙烯基等具有不饱和双键的可聚合官能团并且具有环状含氮结构的单体。环状含氮结构优选在环状结构内具有氮原子的结构。作为环状含氮单体,可以列举例如:N-乙烯基吡咯烷酮、N-乙烯基-ε-己内酰胺、甲基乙烯基吡咯烷酮等内酰胺类乙烯基单体;乙烯基吡啶、乙烯基哌啶酮、乙烯基嘧啶、乙烯基哌嗪、乙烯基吡嗪、乙烯基吡咯、乙烯基咪唑、乙烯基
Figure BDA0003890421910000221
唑、乙烯基吗啉等具有含氮杂环的乙烯基类单体等。另外,可以列举:含有吗啉环、哌啶环、吡咯烷环、哌嗪环等杂环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具体而言,可以列举:N-丙烯酰基吗啉、N-丙烯酰基哌啶、N-甲基丙烯酰基哌啶、N-丙烯酰基吡咯烷等。在所述环状含氮单体中,从介电常数和凝聚性方面考虑,优选内酰胺类乙烯基单体。
在本发明中相对于形成(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全部单体成分,环状含氮单体优选为40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5重量%~4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0.5重量%~30重量%。从表面电阻值的控制、尤其是在使用离子性化合物时与离子性化合物的相容性和防静电功能的耐久性方面考虑,优选在所述范围内使用环状含氮单体。
另外,在形成本发明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中可以含有其它的含官能团单体作为单官能单体,可以列举例如含羟基单体、含羧基单体、具有环状醚基的单体。
作为含羟基单体,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具有(甲基)丙烯酰基或乙烯基等具有不饱和双键的可聚合官能团并且具有羟基的单体。作为含羟基单体,可以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3-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6-羟基己酯、(甲基)丙烯酸8-羟基辛酯、(甲基)丙烯酸10-羟基癸酯、(甲基)丙烯酸12-羟基十二烷基酯等(甲基)丙烯酸羟基烷基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甲基环己基)甲酯等(甲基)丙烯酸羟基烷基环烷基酯。此外,还可以列举羟乙基(甲基)丙烯酰胺、烯丙醇、2-羟乙基乙烯基醚、4-羟丁基乙烯基醚、二乙二醇单乙烯基醚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者组合使用。在这些之中,优选(甲基)丙烯酸羟基烷基酯。
作为含羧基单体,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具有(甲基)丙烯酰基或乙烯基等具有不饱和双键的可聚合官能团并且具有羧基的单体。作为含羧基单体,可以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羧基戊酯、衣康酸、马来酸、富马酸、巴豆酸、异巴豆酸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者组合使用。衣康酸、马来酸可以使用它们的酸酐。在这些之中,优选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特别优选丙烯酸。需要说明的是,在用于制造本发明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中可以任选地使用含羧基单体,另一方面也可以不使用含羧基单体。含有由不含有含羧基单体的单体成分得到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粘合剂可以形成减少了由羧基引起的金属腐蚀等的粘合剂层。
作为具有环状醚基的单体,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具有(甲基)丙烯酰基或乙烯基等具有不饱和双键的可聚合官能团并且具有环氧基或氧杂环丁烷基等环状醚基的单体。作为含环氧基单体,可以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基酯、(甲基)丙烯酸3,4-环氧环己基甲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缩水甘油基醚等。作为含氧杂环丁烷基单体,可以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3-氧杂环丁烷基甲酯、(甲基)丙烯酸3-甲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酯、(甲基)丙烯酸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酯、(甲基)丙烯酸3-丁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酯、(甲基)丙烯酸3-己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酯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者组合使用。
在本发明中,相对于形成(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官能单体成分的总量,所述含羟基单体、含羧基单体、具有环状醚基的单体优选为30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7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5重量%以下。
形成本发明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中,作为共聚单体,可以列举例如由CH2=C(R1)COOR2(所述R1表示氢或甲基,R2表示碳原子数为1~3的未取代的烷基或被取代的烷基、环状的环烷基)表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
此处,作为R2的碳原子数为1~3的未取代的烷基或被取代的烷基表示直链烷基、支链烷基。在被取代的烷基的情况下,作为取代基,优选碳原子数为3~8个的芳基或碳原子数为3~8个的芳氧基。作为芳基,没有特别限制,优选苯基。
作为这样的由CH2=C(R1)COOR2表示的单体的例子,可以列举:(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苄基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3,3,5-三甲基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者组合使用。
在本发明中,可以使用相对于形成(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官能单体成分的总量为40重量%以下的所述由CH2=C(R1)COOR2表示的(甲基)丙烯酸酯,优选为35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重量%以下。
作为其它共聚单体,还可以使用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聚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聚丙二醇酯等二醇类丙烯酸酯单体;(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酯、含氟(甲基)丙烯酸酯、聚硅氧烷(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等丙烯酸酯类单体;含酰胺基单体、含氨基单体、含酰亚胺基单体、N-丙烯酰基吗啉、乙烯基醚单体等。另外,作为共聚单体,可以使用(甲基)丙烯酸萜烯基酯、(甲基)丙烯酸四氢二聚环戊二烯基酯等具有环状结构的单体。在所述共聚单体中,从提高凝聚力、胶粘力方面考虑,优选乙酸乙烯酯。
此外,可以列举含有硅原子的硅烷类单体等。作为硅烷类单体,可以列举例如: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4-乙烯基丁基三甲氧基硅烷、4-乙烯基丁基三乙氧基硅烷、8-乙烯基辛基三甲氧基硅烷、8-乙烯基辛基三乙氧基硅烷、10-甲基丙烯酰氧基癸基三甲氧基硅烷、10-丙烯酰氧基癸基三甲氧基硅烷、10-甲基丙烯酰氧基癸基三乙氧基硅烷、10-丙烯酰氧基癸基三乙氧基硅烷等。
可以在形成粘合剂层A、粘合剂层B时的制备作为基础聚合物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时适当选择所述共聚单体。作为所述共聚单体,在利用丙烯酸类粘合剂形成所述粘合剂层A和所述粘合剂层B的情况下,从提高凝聚力、胶粘力的观点考虑,优选在粘合剂层A和粘合剂层B中的至少任意一层中包含(甲基)丙烯酸和含氮单体中的至少任意一者作为单体单元。
在形成本发明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中,除了前述例示的单官能单体以外,为了调节粘合剂的凝聚力,还可以根据需要含有多官能单体。
多官能单体是具有至少2个(甲基)丙烯酰基或乙烯基等具有不饱和双键的可聚合官能团的单体,可以列举例如:(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丙氧基化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1,2-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12-十二烷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四羟甲基甲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等多元醇与(甲基)丙烯酸的酯化合物;(甲基)丙烯酸烯丙基酯、(甲基)丙烯酸乙烯基酯、二乙烯基苯、环氧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其中,可以优选使用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多官能单体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者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多官能单体的使用量根据其分子量、官能团数量等而不同,相对于单官能单体的合计100重量份,优选使用3重量份以下,更优选为2重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重量份以下。另外,下限值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0重量份以上,更优选为0.001重量份以上。通过多官能单体的使用量在前述范围内,能够提高胶粘力。
这样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制造可以适当选择溶液聚合、紫外线聚合等辐射聚合、本体聚合、乳液聚合等各种自由基聚合等公知的制造方法。另外,所得到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可以是无规共聚物、嵌段共聚物、接枝共聚物等中的任意一种。
用于自由基聚合的聚合引发剂、链转移剂、乳化剂等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适当选择使用。需要说明的是,(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可以通过聚合引发剂、链转移剂的使用量、反应条件进行控制,根据它们的种类调节其适当的使用量。
例如,在溶液聚合等中,使用例如乙酸乙酯、甲苯等作为聚合溶剂。作为具体的溶液聚合的例子,反应在氮气等非活性气体气流下、加入聚合引发剂、通常约50℃~约70℃、约5小时~约30小时的反应条件下进行。
作为在溶液聚合等中使用的热聚合引发剂,可以列举例如:2,2’-偶氮二异丁腈、2,2’-偶氮双(2-甲基丁腈)、2,2’-偶氮双(2-甲基丙酸)二甲酯、4,4’-偶氮双(4-氰基戊酸)、偶氮二异戊腈、2,2’-偶氮双(2-脒基丙烷)二盐酸盐、2,2’-偶氮双[2-(5-甲基-2-咪唑啉-2-基)丙烷]二盐酸盐、2,2’-偶氮双(2-甲基丙脒)二硫酸盐、2,2’-偶氮双(N,N’-二亚甲基异丁脒)、2,2’-偶氮双[N-(2-羧基乙基)-2-甲基丙脒]水合物(和光纯药株式会社制造,VA-057)等偶氮类引发剂;过硫酸钾、过硫酸铵等过硫酸盐;过氧化二碳酸二(2-乙基己基)酯、过氧化二碳酸二(4-叔丁基环己基)酯、过氧化二碳酸二仲丁酯、过氧化新癸酸叔丁酯、过氧化新戊酸叔己酯、过氧化新戊酸叔丁酯、过氧化二月桂酰、过氧化二正辛酰、过氧化2-乙基己酸1,1,3,3-四甲基丁酯、二(4-甲基苯甲酰基)过氧化物、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异丁酸叔丁酯、1,1-双(叔己基过氧化)环己烷、叔丁基过氧化氢、过氧化氢等过氧化物类引发剂;过硫酸盐与亚硫酸氢钠的组合、过氧化物与抗坏血酸钠的组合等将过氧化物与还原剂组合而得到的氧化还原型引发剂等,但是不限于此。
所述聚合引发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两种以上,相对于单体100重量份,总体含量优选为约0.005重量份~约1重量份,更优选为约0.02重量份~约0.5重量份。
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例如2,2’-偶氮二异丁腈作为聚合引发剂制造下述重均分子量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时,相对于单体成分的总量100重量份,聚合引发剂的使用量优选为约0.06重量份~约0.2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约0.08重量份~约0.175重量份。
作为链转移剂,可以列举例如:十二烷基硫醇、缩水甘油基硫醇、巯基乙酸、2-巯基乙醇、硫代乙醇酸、硫代乙醇酸-2-乙基己酯、2,3-二巯基-1-丙醇等。链转移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两种以上,相对于单体成分的总量100重量份,总体含量为约0.1重量份以下。
另外,作为在进行乳液聚合时使用的乳化剂,可以列举例如: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铵、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聚氧化乙烯烷基醚硫酸铵、聚氧化乙烯烷基苯基醚硫酸钠等阴离子型乳化剂;聚氧化乙烯烷基醚、聚氧化乙烯烷基苯基醚、聚氧化乙烯脂肪酸酯、聚氧化乙烯-聚氧化丙烯嵌段聚合物等非离子型乳化剂等。这些乳化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此外,作为反应性乳化剂,作为引入了丙烯基、烯丙基醚基等可自由基聚合官能团的乳化剂,具体而言有例如:Aquaron HS-10、HS-20、KH-10、BC-05、BC-10、BC-20(以上均为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制造),ADEKA REASOAP SE10N(艾迪科公司制造)等。反应性乳化剂在聚合后被并入聚合物链中,因此耐水性变得优良,是优选的。相对于单体成分的总量100重量份,乳化剂的使用量为0.3重量份~5重量份,从聚合稳定性、机械稳定性方面考虑,更优选为0.5重量份~1重量份。
另外,对于(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而言,在利用活性能量射线聚合进行制造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对所述单体成分照射电子射线、紫外线等活性能量射线而进行聚合来制造。在利用电子射线进行所述活性能量射线聚合的情况下,在所述单体成分中含有光聚合引发剂不是特别必要的,但是在利用紫外线聚合进行所述活性能量射线聚合的情况下,尤其是从能够缩短聚合时间的优点等考虑,可以在单体成分中含有光聚合引发剂。光聚合引发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者组合使用两种以上。对于所述单体成分而言,在进行辐射照射时,可以使用预先使一部分聚合而成为浆料的成分。
作为光聚合引发剂没有特别限制,只要是引发光聚合的引发剂就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通常所使用的光聚合引发剂。可以使用例如:苯偶姻醚类光聚合引发剂、苯乙酮类光聚合引发剂、α-酮醇类光聚合引发剂、芳香族磺酰氯类光聚合引发剂、光活性肟类光聚合引发剂、苯偶姻类光聚合引发剂、苯偶酰类光聚合引发剂、二苯甲酮类光聚合引发剂、缩酮类光聚合引发剂、噻吨酮类光聚合引发剂、酰基氧化膦类光聚合引发剂等。
具体而言,作为苯偶姻醚类光聚合引发剂,可以列举例如:苯偶姻甲醚、苯偶姻乙醚、苯偶姻丙醚、苯偶姻异丙醚、苯偶姻异丁醚、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烷-1-酮[商品名:Irgacure 651,巴斯夫公司制造]、茴香偶姻甲醚等。作为苯乙酮类光聚合引发剂,可以列举例如: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商品名:Irgacure 184,巴斯夫公司制造]、4-苯氧基二氯苯乙酮、4-叔丁基-二氯苯乙酮、1-(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羟基-2-甲基-1-丙烷-1-酮[商品名:Irgacure 2959,巴斯夫公司制造]、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商品名:Darocure 1173,巴斯夫公司制造]、甲氧基苯乙酮等。作为α-酮醇类光聚合引发剂,可以列举例如:2-甲基-2-羟基苯丙酮、1-[4-(2-羟基乙基)-苯基]-2-羟基-2-甲基丙烷-1-酮等。作为芳香族磺酰氯类光聚合引发剂,可以列举例如2-萘磺酰氯等。作为光活性肟类光聚合引发剂,可以列举例如1-苯基-1,1-丙二酮-2-(邻乙氧基羰基)肟等。
另外,苯偶姻类光聚合引发剂中包含例如苯偶姻等。苯偶酰类光聚合引发剂中包含例如苯偶酰等。二苯甲酮类光聚合引发剂中包含例如二苯甲酮、苯甲酰苯甲酸、3,3’-二甲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聚乙烯基二苯甲酮、α-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等。缩酮类光聚合引发剂中包含例如苄基二甲基缩酮等。噻吨酮类光聚合引发剂中包含例如噻吨酮、2-氯噻吨酮、2-甲基噻吨酮、2,4-二甲基噻吨酮、异丙基噻吨酮、2,4-二氯噻吨酮、2,4-二乙基噻吨酮、异丙基噻吨酮、2,4-二异丙基噻吨酮、十二烷基噻吨酮等。
作为酰基氧化膦类光聚合引发剂,可以列举例如: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2,4,4-三甲基戊基)氧化膦、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正丁基氧化膦、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2-甲基丙烷-1-基)氧化膦、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1-甲基丙烷-1-基)氧化膦、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叔丁基氧化膦、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环己基氧化膦、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辛基氧化膦、双(2-甲氧基苯甲酰基)(2-甲基丙烷-1-基)氧化膦、双(2-甲氧基苯甲酰基)(1-甲基丙烷-1-基)氧化膦、双(2,6-二乙氧基苯甲酰基)(2-甲基丙烷-1-基)氧化膦、双(2,6-二乙氧基苯甲酰基)(1-甲基丙烷-1-基)氧化膦、双(2,6-二丁氧基苯甲酰基)(2-甲基丙烷-1-基)氧化膦、双(2,4-二甲氧基苯甲酰基)(2-甲基丙烷-1-基)氧化膦、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2,4-二戊氧基苯基)氧化膦、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苄基氧化膦、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2-苯基丙基氧化膦、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2-苯基乙基氧化膦、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苄基氧化膦、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2-苯基丙基氧化膦、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2-苯基乙基氧化膦、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苄基丁基氧化膦、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苄基辛基氧化膦、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2,5-二异丙基苯基氧化膦、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2-甲基苯基氧化膦、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4-甲基苯基氧化膦、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2,5-二乙基苯基氧化膦、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2,3,5,6-四甲基苯基氧化膦、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2,4-二正丁氧基苯基氧化膦、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2,4,4-三甲基戊基氧化膦、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异丁基氧化膦、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正丁基氧化膦、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2,4-二丁氧基苯基氧化膦、1,10-双[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癸烷、三(2-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等。
光聚合引发剂的使用量没有特别限制,相对于所述单体成分100重量份,例如为0.01重量份~5重量份,优选为0.05重量份~3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05重量份~1.5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1重量份~1重量份。
光聚合引发剂的使用量小于0.01重量份时,有时聚合反应变得不充分。光聚合引发剂的使用量大于5重量份时,由于光聚合引发剂吸收紫外线,有时紫外线无法到达粘合剂层内部。在此情况下,发生聚合率的降低或者所生成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变小。而且,由此有时所形成的粘合剂层的凝聚力降低,在将粘合剂层从膜剥离时,粘合剂层的一部分残留在膜上,无法进行膜的再利用。需要说明的是,光聚合性引发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者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本发明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40万~250万,更优选为60万~220万。通过重均分子量大于40万,能够满足粘合剂层的耐久性,或者能够抑制由于粘合剂层的凝聚力减小而产生胶糊残留的情况。另一方面,重均分子量大于250万时,存在贴合性、粘合力降低的倾向。此外,粘合剂在溶液体系中有时粘度变得过高从而难以进行涂布。需要说明的是,重均分子量是指利用GPC(凝胶渗透色谱法)进行测定并按照聚苯乙烯换算而计算出的值。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通过辐射聚合而得到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难以进行分子量测定。
<重均分子量的测定>
利用GPC(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所得到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对于样品而言,使用如下得到的滤液:将试样溶解在四氢呋喃中而制成0.1重量%的溶液,将其静置一晩,然后利用0.45μm的膜滤器进行过滤。
·分析装置:东曹公司制造,HLC-8120GPC
·柱:东曹公司制造,(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GM7000HXL+GMHXL+GMHXL
芳香族类聚合物:G3000HXL+2000HXL+G1000HXL
·柱尺寸:各自7.8mmφ×30cm共90cm
·洗脱液:四氢呋喃(浓度0.1重量%)
·流量:0.8ml/分钟
·入口压力:1.6MPa
·检测器:示差折射计(RI)
·柱温:40℃
注入量:100μl
洗脱液:四氢呋喃
检测器:示差折射计
标准试样:聚苯乙烯
在形成本发明的粘合剂层A、粘合剂B的粘合剂中可以含有交联剂。作为交联剂,包含异氰酸酯类交联剂、环氧类交联剂、聚硅氧烷类交联剂、
Figure BDA0003890421910000321
唑啉类交联剂、氮丙啶类交联剂、硅烷类交联剂、烷基醚化三聚氰胺类交联剂、金属螯合物类交联剂、过氧化物等交联剂。交联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者组合使用两种以上。作为所述交联剂,优选使用异氰酸酯类交联剂、环氧类交联剂。
上述交联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混合使用两种以上,关于总体含量,相对于所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100重量份,优选以0.01重量份~5重量份的范围含有所述交联剂。关于交联剂的含量,优选含有0.01重量份~4重量份,更优选含有0.02重量份~3重量份。
异氰酸酯类交联剂是指在一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异氰酸酯基(包括将异氰酸酯基利用封端剂或多聚化等暂时保护而得到的异氰酸酯再生型官能团)的化合物。
作为异氰酸酯类交联剂,可以列举:甲苯二异氰酸酯、二甲苯二异氰酸酯等芳香族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等脂环族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脂肪族异氰酸酯等。
更具体而言,可以列举例如:亚丁基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低级脂肪族多异氰酸酯类;亚环戊基二异氰酸酯、亚环己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等脂环族异氰酸酯类;2,4-甲苯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等芳香族二异氰酸酯类;三羟甲基丙烷/甲苯二异氰酸酯三聚体加成物(日本聚氨酯工业公司制造,商品名Coronate L)、三羟甲基丙烷/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加成物(日本聚氨酯工业公司制造,商品名Coronate HL)、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异氰脲酸酯形式(日本聚氨酯工业公司制造,商品名Coronate HX)等异氰酸酯加成物、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三羟甲基丙烷加成物(三井化学公司制造,商品名D110N)、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三羟甲基丙烷加成物(三井化学公司制造,商品名D160N);聚醚型多异氰酸酯、聚酯型多异氰酸酯、以及它们与各种多元醇的加成物、利用异氰脲酸酯键、缩二脲键、脲基甲酸酯键等进行了多官能化的多异氰酸酯等。在这些之中,优选使用脂肪族异氰酸酯,这是因为反应速度快。
上述异氰酸酯类交联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混合使用两种以上,关于总体含量,相对于所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100重量份,优选含有0.01重量份~5重量份的所述异氰酸酯类交联剂,进一步优选含有0.01重量份~4重量份,进一步优选含有0.02重量份~3重量份。可以考虑凝聚力、耐久性试验中的剥离的阻止等而适当含有异氰酸酯类交联剂。
需要说明的是,在利用乳液聚合制作的改性(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水分散液中,可以不使用异氰酸酯类交联剂,但是在必要的情况下,由于容易与水发生反应,因此也可以使用封端化的异氰酸酯类交联剂。
上述环氧类交联剂是指在一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环氧基的多官能环氧化合物。作为环氧类交联剂,可以列举例如:双酚A、环氧氯丙烷型环氧树脂、乙二醇缩水甘油基醚、Ν,Ν,Ν’,Ν’-四缩水甘油基间苯二甲胺、二缩水甘油基苯胺、二氨基缩水甘油基胺、1,3-双(N,N,-二缩水甘油基氨基甲基)环己烷、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新戊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山梨醇多缩水甘油基醚、甘油多缩水甘油基醚、季戊四醇多缩水甘油醚、甘油二缩水甘油基醚、甘油三缩水甘油基醚、聚甘油多缩水甘油基醚、失水山梨醇多缩水甘油基醚、三羟甲基丙烷多缩水甘油基醚、己二酸二缩水甘油基酯、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基酯、三(2-羟基乙基)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基酯、间苯二酚二缩水甘油基醚、双酚S二缩水甘油醚、以及在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环氧基的环氧树脂等。作为上述环氧类交联剂,还可以列举例如三菱瓦斯化学公司制造的商品名“TETRAD C”、“TETRAD X”等市售品。
上述环氧类交联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混合使用两种以上,关于总体含量,相对于所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100重量份,优选含有0.01重量份~5重量份的所述环氧类交联剂,进一步优选含有0.01重量份~4重量份,进一步优选含有0.02重量份~3重量份。可以考虑凝聚力、耐久性试验中的剥离的阻止等而适当含有环氧类交联剂。
作为过氧化物交联剂,只要是通过加热而产生自由基活性物质从而使粘合剂的基础聚合物的交联进行的物质,就可以适当使用,但是考虑到作业性、稳定性,优选使用1分钟半衰期温度为80℃~160℃的过氧化物,更优选使用1分钟半衰期温度为90℃~140℃的过氧化物。
作为能够使用的过氧化物,可以列举例如:过氧化二碳酸二(2-乙基己基)酯(1分钟半衰期温度:90.6℃)、过氧化二碳酸二(4-叔丁基环己基)酯(1分钟半衰期温度:92.1℃)、过氧化二碳酸二仲丁酯(1分钟半衰期温度:92.4℃)、过氧化新癸酸叔丁酯(1分钟半衰期温度:103.5℃)、过氧化新戊酸叔己酯(1分钟半衰期温度:109.1℃)、过氧化新戊酸叔丁酯(1分钟半衰期温度:110.3℃)、过氧化二月桂酰(1分钟半衰期温度:116.4℃)、过氧化二正辛酰(1分钟半衰期温度:117.4℃)、过氧化2-乙基己酸1,1,3,3-四甲基丁酯(1分钟半衰期温度:124.3℃)、二(4-甲基苯甲酰基)过氧化物(1分钟半衰期温度:128.2℃)、过氧化二苯甲酰(1分钟半衰期温度:130.0℃)、过氧化异丁酸叔丁酯(1分钟半衰期温度:136.1℃)、1,1-双(叔己基过氧化)环己烷(1分钟半衰期温度:149.2℃)等。其中,特别是从交联反应效率优良的方面考虑,优选使用过氧化二碳酸二(4-叔丁基环己基)酯(1分钟半衰期温度:92.1℃)、过氧化二月桂酰(1分钟半衰期温度:116.4℃)、过氧化二苯甲酰(1分钟半衰期温度:130.0℃)等。
需要说明的是,过氧化物的半衰期是表示过氧化物的分解速度的指标,是指直至过氧化物的残留量变成一半的时间。关于用于以任意时间得到半衰期的分解温度、任意温度下的半衰期时间,记载在制造商目录等中,例如,记载在日本油脂株式会社的“有机过氧化物目录第9版(2003年5月)”等中。
所述过氧化物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混合使用两种以上,关于总体含量,相对于所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100重量份,所述过氧化物为0.02重量份~2重量份,优选含有0.05重量份~1重量份。为了调节加工性、返工性、交联稳定性、剥离性等,可以在该范围内适当选择。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反应处理后的残留的过氧化物分解量的测定方法,可以利用例如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
更具体而言,例如,将反应处理后的粘合剂各取出约0.2g,浸渍在乙酸乙酯10ml中,利用振动器在25℃下、以120rpm振动提取3小时,然后在室温下静置3天。接着,加入乙腈10ml,在25℃下、以120rpm振动30分钟,利用膜过滤器(0.45μm)过滤而得到提取液,将约10μl该提取液注入HPLC中并进行分析,从而能够得到反应处理后的过氧化物量。
另外,作为交联剂,可以并用有机交联剂、多官能金属螯合物。多官能金属螯合物是多价金属与有机化合物共价键合或配位键合而成的化合物。作为多价金属原子,可以列举Al、Cr、Zr、Co、Cu、Fe、Ni、V、Zn、In、Ca、Mg、Mn、Y、Ce、Sr、Ba、Mo、La、Sn、Ti等。作为共价键合或配位键合的有机化合物中的原子,可以列举氧原子等,作为有机化合物,可以列举烷基酯、醇化合物、羧酸化合物、醚化合物、酮化合物等。
在形成本发明的粘合剂层A、粘合剂层B的粘合剂中可以含有作为交联剂的多官能单体。多官能单体是具有至少2个(甲基)丙烯酰基或乙烯基等具有不饱和双键的可聚合官能团的单体,可以例示出与作为形成(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例示的多官能单体相同的多官能单体。
作为交联剂的多官能单体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混合使用两种以上,关于总体含量,相对于所述(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100重量份,优选以0.001重量份~5重量份的范围含有所述交联剂(多官能单体)。关于所述交联剂(多官能单体)的含量,优选含有0.005重量份~3重量份,更优选含有0.01重量份~1重量份。
在配合有所述交联剂(多官能单体)的粘合剂中配合光聚合引发剂。作为光聚合引发剂,可以例示出与制备(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时所使用的光聚合引发剂相同的光聚合引发剂。相对于所述交联剂(多官能单体)100重量份,光聚合引发剂的使用量通常为0.01重量份~5重量份,优选为0.05重量份~3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05重量份~1.5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1重量份~1重量份。配合有所述交联剂(多官能单体)的粘合剂通过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而发生固化从而形成粘合剂层(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合剂层)。
从高差吸收性方面考虑,所述粘合剂层A的多层粘合剂层中优选至少一个粘合剂层为通过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而形成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合剂层。特别是,优选第一粘合剂层(a)和/或第二粘合剂层(b)为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合剂层。
为了提高胶粘力,在形成本发明的粘合剂层A、粘合剂层B的粘合剂中可以含有(甲基)丙烯酸类低聚物。对于(甲基)丙烯酸类低聚物而言,优选使用Tg高于本发明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且重均分子量小于本发明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甲基)丙烯酸类低聚物。所述(甲基)丙烯酸类低聚物起到增粘树脂的功能,并且具有在不提高介电常数的情况下增加胶粘力的优点。
期望所述(甲基)丙烯酸类低聚物的Tg为约0℃以上且约300℃以下、优选为约20℃以上且约30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约40℃以上且约300℃以下。Tg小于约0℃时,粘合剂层的室温以上的温度下的凝聚力降低,有时保持特性、高温下的胶粘性降低。需要说明的是,(甲基)丙烯酸类低聚物的Tg与(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Tg一样,是基于Fox公式计算出的理论值。
(甲基)丙烯酸类低聚物的重均分子量大于等于1000且小于30000,优选大于等于1500且小于20000,进一步优选大于等于2000且小于10000。重均分子量大于等于30000时,有时无法充分得到胶粘力的提高效果。另外,重均分子量小于1000时,成为低分子量,因此有时引起胶粘力、保持特性的降低。在本发明中,(甲基)丙烯酸类低聚物的重均分子量的测定可以利用GPC法并按照聚苯乙烯换算而求出。具体而言,在东曹株式会社制造的HPLC8020中使用TSKgel GMH-H(20)×2根作为柱并且利用四氢呋喃溶剂在流速约0.5ml/分钟的条件下进行测定。
作为构成所述(甲基)丙烯酸类低聚物的单体,可以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异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庚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壬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一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四氢二聚环戊二烯基酯等(甲基)丙烯酸与脂环族醇的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等(甲基)丙烯酸芳基酯;由萜烯化合物衍生物醇得到的(甲基)丙烯酸酯;等。这样的(甲基)丙烯酸酯可以单独使用或者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作为(甲基)丙烯酸类低聚物,优选包含以(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等烷基具有支链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四氢二聚环戊二烯基酯等(甲基)丙烯酸与脂环族醇的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等(甲基)丙烯酸芳基酯等具有环状结构的(甲基)丙烯酸酯为代表的、具有体积较大的结构的丙烯酸类单体作为单体单元。通过使(甲基)丙烯酸类低聚物具有这样的体积较大的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粘合剂层的胶粘性。特别是,从体积大的方面出发,具有环状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类低聚物的效果高,含有多个环的(甲基)丙烯酸类低聚物的效果更高。另外,在合成(甲基)丙烯酸类低聚物时或者在制作粘合剂层时使用紫外线的情况下,从不易引起阻聚的观点考虑,优选具有饱和键的(甲基)丙烯酸类低聚物,可以适合使用烷基具有支链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或者(甲基)丙烯酸与脂环族醇的酯作为构成(甲基)丙烯酸类低聚物的单体。
从这样的观点出发,作为适合的(甲基)丙烯酸类低聚物,可以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环己酯(CHMA)与甲基丙烯酸异丁酯(IBMA)的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环己酯(CHMA)与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IBXMA)的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环己酯(CHMA)与丙烯酰基吗啉(ACMO)的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环己酯(CHMA)与二乙基丙烯酰胺(DEAA)的共聚物、丙烯酸1-金刚烷基酯(ADA)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共聚物、甲基丙烯酸四氢二聚环戊二烯基酯(DCPMA)与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IBXMA)的共聚物;甲基丙烯酸四氢二聚环戊二烯基酯(DCPMA)、甲基丙烯酸环己酯(CHMA)、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IBXMA)、丙烯酸异冰片酯(IBXA)、甲基丙烯酸四氢二聚环戊二烯基酯(DCPMA)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共聚物;丙烯酸四氢二聚环戊二烯基酯(DCPA)、甲基丙烯酸1-金刚烷基酯(ADMA)、丙烯酸1-金刚烷基酯(ADA)的各自的均聚物等。特别优选包含CHMA作为主要成分的低聚物。
在形成本发明的粘合剂层A、粘合剂B的粘合剂中,在使用所述(甲基)丙烯酸类低聚物的情况下,对其含量没有特别限制,相对于(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100重量份,优选为70重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重量份~7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2重量份~5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3重量份~40重量份。(甲基)丙烯酸类低聚物的添加量大于70重量份时,存在弹性模量变高、低温下的胶粘性变差的不良情况。需要说明的是,在配合1重量份以上的(甲基)丙烯酸类低聚物的情况下,从胶粘力的提高效果的观点考虑是有效的。
此外,为了提高粘合剂层的应用于玻璃等亲水性被粘物时的界面处的耐水性,在形成本发明的粘合剂层A、粘合剂层B的粘合剂中可以含有硅烷偶联剂。相对于(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100重量份,硅烷偶联剂的配合量优选为1重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1重量份~1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02重量份~0.6重量份。硅烷偶联剂的配合过多时,对玻璃的胶粘力增大,再剥离性差,硅烷偶联剂的配合过少时,耐久性降低,因此不优选。
作为可以优选使用的硅烷偶联剂,可以列举: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环氧丙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2-(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含环氧基硅烷偶联剂;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N-(1,3-二甲基亚丁基)丙胺、N-苯基-γ-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含氨基硅烷偶联剂;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等含(甲基)丙烯酰基硅烷偶联剂;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等含异氰酸酯基硅烷偶联剂等。
此外,在形成本发明的粘合剂层A、粘合剂层B的粘合剂中可以含有其它公知的添加剂,可以根据使用的用途适当添加例如:聚丙二醇等聚亚烷基二醇这样的聚醚化合物、着色剂、颜料等粉体、染料、表面活性剂、增塑剂、增粘剂、表面润滑剂、流平剂、软化剂、抗氧化剂、防老化剂、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阻聚剂、无机或有机填充剂、金属粉、粒子状、箔状物等。另外,可以采用在能够控制的范围内加入了还原剂的氧化还原体系。
所述粘合剂层A、粘合剂层B例如可以通过将所述粘合剂涂布在单面保护偏振膜上并将聚合溶剂等干燥除去而形成。在涂布所述形成材料时,可以适当新加入除聚合溶剂以外的一种以上溶剂。
作为所述粘合剂的涂布方法,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具体而言,可以列举例如:辊涂法、接触辊涂布法、凹版涂布法、逆向涂布法、辊刷法、喷涂法、浸渍辊涂布法、刮棒涂布法、刮刀涂布法、气刀涂布法、幕涂法、模唇涂布法、利用口模式涂布机等的挤出涂布法等方法。
所述加热干燥温度优选为40℃~200℃,进一步优选为50℃~180℃,特别优选为70℃~170℃。通过将加热温度设定在上述范围内,能够得到具有优良的粘合特性的粘合剂层A或粘合剂层B。干燥时间可以适当采用适合的时间。上述干燥时间优选为5秒~20分钟,进一步优选为5秒~10分钟,特别优选为10秒~5分钟。
另外,在所述形成材料(粘合剂)为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合剂的情况下,所述粘合剂层A、粘合剂层B的形成可以通过照射紫外线等活性能量射线而进行聚合来进行。紫外线照射时,可以使用高压汞灯、低压汞灯、金属卤化物灯等。
另外,所述粘合剂层A、粘合剂层B可以在形成在支撑体上之后转印到单面保护偏振膜上。作为所述支撑体,可以使用例如经剥离处理的片材。作为经剥离处理的片材,优选使用聚硅氧烷剥离衬垫。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粘合剂层A为多层粘合剂层的情况下,可以将通过在经剥离处理的片材上依次形成第一粘合剂层(a)、第二粘合剂层(b)等而形成的多层粘合剂层贴合在单面保护偏振膜上,或者可以将分别形成的第一粘合剂层(a)、第二粘合剂层(b)等以第一粘合剂层(a)成为最外表面的方式依次贴合在单面保护偏振膜上。
对于在经剥离处理的片材上形成有粘合剂层A或粘合剂层B的粘合片而言,在所述粘合剂层A或粘合剂层B露出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经剥离处理的片材(隔片)保护粘合剂层A或粘合剂层B直至供于实际使用。在实际使用时,将所述经剥离处理的片材剥离。
作为隔片的构成材料,可以列举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酯膜等塑料膜;纸、布、无纺布等多孔材料;网状物、发泡片、金属箔以及它们的层压体等适当的薄片状物等,但是从表面平滑性优良的观点考虑,优选使用树脂膜。
作为该塑料膜,只要是能够保护所述粘合剂层A或粘合剂层B的膜就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聚乙烯膜、聚丙烯膜、聚丁烯膜、聚丁二烯膜、聚甲基戊烯膜、聚氯乙烯膜、氯乙烯共聚物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膜、聚氨酯膜、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膜等。
对于所述隔片而言,可以使用所述塑料膜作为基材膜,并且根据需要进行利用聚硅氧烷类、含氟型、长链烷基类或脂肪酸酰胺类脱模剂、二氧化硅粉等的脱模和防污处理;涂布型、混炼型、蒸镀型等防静电处理。特别是,通过对所述隔片的表面适当进行聚硅氧烷处理、长链烷基处理、含氟处理等剥离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从所述粘合剂层A、粘合剂层B剥离的剥离性。
作为聚硅氧烷类脱模层,可以列举例如加成反应型聚硅氧烷树脂。可以列举例如:信越化学工业制造的KS-774、KS-775、KS-778、KS-779H、KS-847H、KS-847T;东芝有机硅制造的TPR-6700、TPR-6710、TPR-6721;东丽道康宁制造的SD7220、SD7226等。聚硅氧烷类脱模层的涂布量(干燥后)为0.01g/m2~2g/m2,优选为0.01g/m2~1g/m2,进一步优选为0.01g/m2~0.5g/m2的范围。
脱模层的形成例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利用逆向凹版涂布法、刮棒涂布法、口模式涂布法等以往公知的涂布方式将上述材料涂布在防低聚物层上,然后通过在通常约120℃~约200℃下实施热处理而使其固化。另外,可以根据需要并用热处理和紫外线照射等活性能量射线照射。
所述隔片的厚度(包括脱模层在内)通常为约5μm~约200μm。隔片的厚度与其剥离力相关,因此优选根据隔片采用对应的厚度。从剥离力的观点考虑以及为了防止凹痕(打痕),所述隔片SA、SB的厚度均优选为40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0μm以上。详细而言,所述隔片SA的厚度优选为40μm~130μm,进一步优选为50μm~80μm。另外,所述隔片SB的厚度优选为10μm~80μm,优选为20μm~50μm,进一步优选为30μm~50μm,进一步优选为30μm~40μm。另外,对于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的构成而言,从剥离力的观点以及防止凹痕的方面考虑,所述隔片的厚度特别优选将所述隔片SA的厚度为50μm以上的情况和隔片SB的厚度为30μm~50μm的情况组合。
另外,在所述单面保护偏振膜上设置粘合剂层A和粘合剂层B时,可以对单面保护偏振膜的表面实施易胶粘处理。作为易胶粘处理,可以列举电晕处理、等离子体处理、准分子处理、硬涂处理等。另外,可以对粘合剂层的表面进行易胶粘处理。对于本发明的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而言,从抑制剥离、发泡的观点考虑,优选对将要层叠所述粘合剂层A的单面保护偏振膜的表面实施易胶粘处理。
另外,对于本发明的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而言,可以制备成任一部位具有防静电功能。防静电功能可以通过例如使单面保护偏振膜、粘合剂层中含有防静电剂或者另行设置防静电层从而赋予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对于防静电层而言,可以采用例如使用含有聚噻吩等导电聚合物和粘结剂的组合物在单面保护偏振膜与粘合剂层之间形成防静电层的方法。
本发明的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在图像显示装置(例如,液晶显示装置)中被配置在最靠近可视侧的部位。因此,能够大幅减少在可视侧的单面保护偏振膜与液晶面板之间设置防静电层(低表面电阻层)时有可能产生的解偏振作用、由杂质引起的亮点的产生等光学特性降低等问题,并且不会损害设置在最靠近可视侧的部位的单面保护偏振膜的可靠性。如此,能够在不损害图像显示装置的性能的情况下赋予防静电功能。
特别是,在应用于内嵌型或外嵌型的内置触摸感应器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下,在偏振板上设置防静电层对防止由静电导致的图像的噪声是有效的,能够使内嵌型或外嵌型的内置触摸感应器的液晶显示装置高品质化。
为了对形成本发明的粘合剂层A、粘合剂层B的粘合剂赋予防静电功能,可以使该粘合剂除了基础聚合物以外还含有作为防静电剂的离子性化合物。作为离子性化合物,可以优选使用碱金属盐和/或有机阳离子-阴离子盐。碱金属盐可以使用碱金属的有机盐和无机盐。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谓的“有机阳离子-阴离子盐”是指有机盐且其阳离子部分由有机物构成,阴离子部分可以是有机物也可以是无机物。“有机阳离子-阴离子盐”也被称为离子液体、离子固体。
另外,作为离子性化合物,除了前述碱金属盐、有机阳离子-阴离子盐以外,还可以列举氯化铵、氯化铝、氯化铜、氯化亚铁、氯化铁、硫酸铵等无机盐。这些离子性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并用多种。
相对于(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100重量份,形成本发明的粘合剂层A、粘合剂层B的粘合剂中的离子性化合物的比例优选为0.0001重量份~5重量份。所述离子性化合物小于0.0001重量份时,有时防静电性能的提高效果不充分。所述离子性化合物优选为0.01重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1重量份以上。另一方面,所述离子性化合物大于5重量份时,有时耐久性不充分。所述离子性化合物优选为3重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重量份以下。所述离子性化合物的比例可以采用前述上限值或下限值而设定优选的范围。
另外,在本发明的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中,可以使配置在比所述单面保护偏振膜的偏振器更靠近可视侧的部位的至少一个构件中含有紫外线吸收剂。作为配置在可视侧的构件,可以列举粘合剂层A、隔片SA、功能层。将紫外线吸收剂配合到所述构件中特别是对粘合剂层A为紫外线固化型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的情况是有效的。在利用基于紫外线照射的聚合方法形成具有紫外线吸收功能的粘合剂层的情况下,通过赋予紫外线吸收功能,通过将该粘合剂层用于图像显示装置,能够抑制以液晶面板、有机EL元件、偏振器等为代表的光学构件的劣化。
作为紫外线吸收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三嗪类紫外线吸收剂、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二苯甲酮类紫外线吸收剂、羟基二苯甲酮类紫外线吸收剂、水杨酸酯类紫外线吸收剂、氰基丙烯酸酯类紫外线吸收剂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者组合使用两种以上。在这些之中,优选三嗪类紫外线吸收剂、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特别优选为选自由在一分子中具有2个以下羟基的三嗪类紫外线吸收剂以及在一分子中具有1个苯并三唑骨架的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紫外线吸收剂,这是因为在用于紫外线固化型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的形成的单体中的溶解性良好,并且波长380nm附近处的紫外线吸收能力高。
作为在一分子中具有2个以下羟基的三嗪类紫外线吸收剂,具体而言,可以使用:2,4-双[{4-(4-乙基己基氧基)-4-羟基}-苯基]-6-(4-甲氧基苯基)-1,3,5-三嗪(TinosorbS,巴斯夫制造)、2,4-双[2-羟基-4-丁氧基苯基]-6-(2,4-二丁氧基苯基)-1,3,5-三嗪(TINUVIN 460,巴斯夫制造)、2-(4,6-双(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基)-5-羟基苯基与[(C10-C16(主要为C12-C13)烷基氧基)甲基]环氧乙烷的反应产物(TINUVIN 400,巴斯夫制造)、2-[4,6-双(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基]-5-[3-(十二烷基氧基)-2-羟基丙氧基]苯酚)、2-(2,4-二羟基苯基)-4,6-双(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与缩水甘油酸2-乙基己酯的反应产物(TINUVIN 405,巴斯夫制造)、2-(4,6-二苯基-1,3,5-三嗪-2-基)-5-(己基氧基)苯酚(TINUVIN 1577,巴斯夫制造)、2-(4,6-二苯基-1,3,5-三嗪-2-基)-5-[2-(2-乙基己酰基氧基)乙氧基]苯酚(ADK STAB LA46,艾迪科制造)、2-(2-羟基-4-[1-辛基氧基羰基乙氧基]苯基)-4,6-双(4-苯基苯基)-1,3,5-三嗪(TINUVIN 479,巴斯夫制造)等。
另外,作为在一分子中具有1个苯并三唑骨架的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可以使用:2-(2H-苯并三唑-2-基)-6-(1-甲基-1-苯基乙基)-4-(1,1,3,3-四甲基丁基)苯酚(TINUVIN 928,巴斯夫制造)、2-(2-羟基-5-叔丁基苯基)-2H-苯并三唑(TINUVIN PS,巴斯夫制造)、苯丙酸与3-(2H-苯并三唑-2-基)-5-(1,1-二甲基乙基)-4-羟基(C7-9侧链和直链烷基)的酯化合物(TINUVIN 384-2,巴斯夫制造)、2-(2H-苯并三唑-2-基)-4,6-双(1-甲基-1-苯基乙基)苯酚(TINUVIN 900,巴斯夫制造)、2-(2H-苯并三唑-2-基)-6-(1-甲基-1-苯基乙基)-4-(1,1,3,3-四甲基丁基)苯酚(TINUVIN 928,巴斯夫制造)、3-(3-(2H-苯并三唑-2-基)-5-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甲酯/聚乙二醇300的反应产物(TINUVIN 1130,巴斯夫制造)、2-(2H-苯并三唑-2-基)对甲酚(TINUVIN P,巴斯夫制造)、2(2H-苯并三唑-2-基)-4,6-双(1-甲基-1-苯基乙基)苯酚(TINUVIN 234,巴斯夫制造)、2-[5-氯(2H)-苯并三唑-2-基]-4-甲基-6-(叔丁基)苯酚(TINUVIN 326,巴斯夫制造)、2-(2H-苯并三唑-2-基)-4,6-二叔戊基苯酚(TINUVIN 328,巴斯夫制造)、2-(2H-苯并三唑-2-基)-4-(1,1,3,3-四甲基丁基)苯酚(TINUVIN 329,巴斯夫制造)、3-(3-(2H-苯并三唑-2-基)-5-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甲酯与聚乙二醇300的反应产物(TINUVIN 213,巴斯夫制造)、2-(2H-苯并三唑-2-基)-6-十二烷基-4-甲基苯酚(TINUVIN 571,巴斯夫制造)、2-[2-羟基-3-(3,4,5,6-四氢邻苯二甲酰亚胺基甲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Sumisorb 250,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等。
另外,作为所述二苯甲酮类紫外线吸收剂(二苯甲酮类化合物)、羟基二苯甲酮类紫外线吸收剂(羟基二苯甲酮类化合物),可以列举例如:2,4-二羟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5-磺酸(无水物和三水合物)、2-羟基-4-辛氧基二苯甲酮、4-十二烷氧基-2-羟基二苯甲酮、4-苄氧基-2-羟基二苯甲酮、2,2’,4,4’-四羟基二苯甲酮、2,2’-二羟基-4,4-二甲氧基二苯甲酮等。
另外,作为所述水杨酸酯类紫外线吸收剂(水杨酸酯类化合物),可以列举例如:2-丙烯酰氧基苯甲酸苯酯、2-丙烯酰基氧基-3-甲基苯甲酸苯酯、2-丙烯酰氧基-4-甲基苯甲酸苯酯、2-丙烯酰氧基-5-甲基苯甲酸苯酯、2-丙烯酰氧基-3-甲氧基苯甲酸苯酯、2-羟基苯甲酸苯酯、2-羟基-3-甲基苯甲酸苯酯、2-羟基-4甲基苯甲酸苯酯、2-羟基-5-甲基苯甲酸苯酯、2-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苯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2,4-二叔丁基苯酯(TINUVIN 120,巴斯夫制造)等。
作为所述氰基丙烯酸酯类紫外线吸收剂(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可以列举例如:2-氰基丙烯酸烷基酯、2-氰基丙烯酸环烷基酯、2-氰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2-氰基丙烯酸烯基酯、2-氰基丙烯酸炔基酯等。
优选在粘合剂层A中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方式。所述紫外线吸收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两种以上,相对于形成(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官能单体成分100重量份,紫外线吸收剂的总体含量例如优选为约0.1重量份~约5重量份,更优选为约0.5重量份~约3重量份。通过将紫外线吸收剂的添加量设定在上述范围内,能够充分发挥粘合剂层的紫外线吸收功能,并且不会妨碍紫外线聚合,因此优选。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各例中的份和%均为重量基准。实施例等中的评价项目如下所述进行测定。
<偏振器(a-1)的制作:厚度5μm>
为了制作薄型偏振膜,首先将在非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基材上成膜有厚度9μm的聚乙烯醇(PVA)层的层叠体通过拉伸温度130℃的空中辅助拉伸而生成拉伸层叠体,接着将拉伸层叠体通过染色而生成着色层叠体,然后将着色层叠体通过拉伸温度65℃的硼酸水溶液中拉伸以使得总拉伸倍数达到5.94倍从而生成包含与非晶PET基材一体拉伸后的厚度5μm的PVA层的光学膜层叠体。通过这样的两步拉伸而生成了构成成膜在非晶PET基材上的PVA层的PVA分子高度取向并且通过染色而吸附的碘以多碘离子络合物的形式沿一个方向高度取向的高功能偏振膜的、包含厚度5μm的PVA层的光学膜层叠体。
<偏振器(a-2)的制作:厚度12μm>
将平均聚合度2400、皂化度99.9摩尔%、厚度30μm的聚乙烯醇膜浸渍在30℃的温水中,在使其溶胀的同时进行单向拉伸以使得PVA类树脂膜的长度达到原长的2.0倍。接着,浸渍在0.3重量%(重量比:碘/碘化钾=0.5/8)的30℃的碘溶液中,在进行单向拉伸以使得PVA类树脂膜的长度达到原长的3.0倍的同时进行染色。然后,在硼酸4重量%、碘化钾5重量%的水溶液中进行拉伸,以使得PVA类树脂膜的长度达到原长的6倍。然后利用碘化钾3重量%的水溶液(碘浸渗浴)进行碘离子浸渗处理,然后在60℃的烘箱中干燥4分钟,从而得到厚度12μm的偏振器。
<透明保护膜>
膜b-1:对厚度20μm的具有内酯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膜实施电晕处理后使用。
膜b-2:对厚度13μm的环状聚烯烃膜(日本瑞翁公司制造:ZEONOR)实施电晕处理后使用。
<单面保护偏振膜的制作>
在上述偏振器(a-1)的上述光学膜层叠体的偏振膜(厚度5μm)的表面上涂布聚乙烯醇类胶粘剂以使得胶粘剂层的厚度达到0.1μm,与此同时贴合表2所示的透明保护膜,然后在50℃下进行5分钟干燥。接着,将非晶PET基材剥离,从而制作了使用薄型偏振膜的单面保护偏振膜。
但是,在实施例8中,在上述单面保护偏振膜的偏振膜(偏振器)的表面(未设置透明保护膜的偏振器面)上利用线棒涂布机涂布调节为25℃的聚乙烯醇类形成材料以使得干燥后的厚度达到2μm,然后在60℃下热风干燥1分钟,从而制作出带功能层的单面保护偏振膜后使用。
<单面保护偏振膜的制作>
另一方面,在使用上述偏振器(厚度12μm:a-2)代替上述光学膜层叠体的偏振膜(厚度5μm)的情况下,在该偏振器的单面上涂布上述聚乙烯醇类胶粘剂以使得胶粘剂层的厚度达到0.1μm,与此同时贴合表2所示的透明保护膜,然后在50℃下进行5分钟干燥,从而制作了单面保护偏振膜。
<粘合剂层A的制作>
如下所述根据表1的记载制备粘合剂层A。
制造例1(A-1)
<预聚物的制备>
在具备温度计、搅拌机、回流冷凝管和氮气引入管的可拆式烧瓶中配合作为单体成分的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40份、丙烯酸异硬脂酯40份、N-乙烯基-2-吡咯烷酮(NVP)18份和丙烯酸4-羟基丁酯(4HBA)2份、光聚合引发剂(商品名“Irgacure 184”,巴斯夫公司制造)0.2份,然后照射紫外线直至粘度(测量条件:BH粘度计No.转子,10rpm,测定温度30℃)达到约20Pa·s,从而得到了上述单体成分的一部分聚合而成的预聚物组合物。
<丙烯酸类粘合剂的制备>
接着,在该预聚物组合物100份中添加作为多官能单体的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0.2份、硅烷偶联剂(商品名“KBM-403”,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0.3份并进行混合,从而得到了紫外线固化型丙烯酸类粘合剂。
制造例2、3、5(A-2、A-3、A-5)
如表1所示,改变在制造例1中<预聚物的制备>中的单体成分、光聚合引发剂的使用量,并且改变<丙烯酸类粘合剂的制备>中的多官能单体的种类、使用量,除此以外与制造例1同样地制备预聚物,从而得到紫外线固化型丙烯酸类粘合剂。需要说明的是,在制造例3中,在制备紫外线固化型丙烯酸类粘合剂时,配合了1份Tinosorb S。
<粘合剂层A的形成>
在对单面利用聚硅氧烷进行了剥离处理的厚度50μm的聚酯膜(剥离衬垫)的剥离处理面上涂布上述制造例1~3、5中得到的紫外线固化型丙烯酸类粘合剂(A-1、2、3、5),形成表2所示的厚度的涂布层(粘合剂层)。接着,将对单面利用聚硅氧烷进行了剥离处理的厚度75μm的聚酯膜(剥离衬垫)以该膜的剥离处理面成为涂布层侧(粘合剂层)的方式贴合在所涂布的粘合剂层的表面上。由此,将单体成分的涂布层与氧气阻隔。对具有以这样的方式得到的涂布层的片材,利用进行位置调节以使得灯正下方的照射面中的照射强度为5mW/cm2的黑光灯,从厚度50μm的聚酯膜的面上进行紫外线照射直至累积光量达到3000mJ/cm2,使涂布层固化(第一固化)从而形成了粘合剂层A。由此,制作了在粘合剂层A的双面具有剥离衬垫的粘合片。
制造例4(A-4)
<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制备>
将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70份、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15份和丙烯酸2-羟基乙酯(2HEA)15份、作为热聚合引发剂的2,2’-偶氮二异丁腈(AIBN)0.3份与乙酸乙酯150份一起投入具备搅拌叶片、温度计、氮气引入管、冷凝器的四口烧瓶中。然后,在23℃下、在氮气气氛下搅拌1小时,然后在58℃下反应4小时,接着在70℃下反应2小时,从而制备了丙烯酸类聚合物溶液。
接着,在上述得到的丙烯酸类聚合物溶液中,相对于该聚合物的固体成分100份,添加作为多官能单体的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0.2份、光聚合引发剂(商品名:Irgacure184,巴斯夫公司制造)0.2份、作为硅烷偶联剂的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商品名:KBM403,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0.3重量份、以及作为交联剂的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三羟甲基丙烷加成物(商品名:Takenate D110N,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造)0.4份,然后将它们均匀混合,从而制备了紫外线固化型丙烯酸类粘合剂。
制造例6(A-6)
如表1所示,改变在制造例4中<丙烯酸类粘合剂的制备>中的交联剂的使用量,除此以外与制造例4同样地制备丙烯酸类聚合物,从而得到了紫外线固化型丙烯酸类粘合剂。
<粘合剂层A的形成>
在对单面利用聚硅氧烷进行了剥离处理的厚度50μm的聚酯膜(剥离衬垫)的剥离处理面上涂布上述制造例4、6中得到的紫外线固化型丙烯酸类粘合剂(A-4、A-6)的溶液,在100℃下加热3分钟(第一固化),由此形成了表2所示的厚度的粘合剂层。接着,将对单面利用聚硅氧烷进行了剥离处理的厚度75μm的聚酯膜(剥离衬垫)以该膜的剥离处理面成为涂布层侧的方式贴合在所涂布的粘合剂层的表面上,从而制作了在粘合剂层A的双面具有剥离衬垫的粘合片。
Figure BDA0003890421910000521
表1中,2EHA表示丙烯酸2-乙基己酯;
ISTA表示丙烯酸异硬脂酯;
NVP表示N-乙烯基-2-吡咯烷酮;
2HBA表示丙烯酸2-羟基丁酯;
HDAA表示己二醇二丙烯酸酯;
TMPTA表示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
KBM-403表示硅烷偶联剂(商品名“KBM-403”,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
Takenate D110N表示三羟甲基丙烷-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造,“Takenate D110N”);
Irgacure 184表示光聚合引发剂(商品名“Irgacure 184”,巴斯夫公司制造);
AIBN表示2,2’-偶氮二异丁腈;
Tinosorb S表示2,4-双-[{4-(4-乙基己基氧基)-4-羟基}-苯基]-6-(4-甲氧基苯基)-1,3,5-三嗪(巴斯夫公司制造)。
<粘合剂层B的制作>
在具备温度计、搅拌机、回流冷凝管和氮气引入管的可拆式烧瓶中投入作为单体成分的丙烯酸丁酯(BA)99份、丙烯酸4-羟基丁酯(4HBA)1份、作为聚合引发剂的偶氮二异丁腈0.2份和作为聚合溶剂的乙酸乙酯以使得固体成分为20%,然后流通氮气,在搅拌的同时进行约1小时氮气置换。其后,将烧瓶加热至60℃,反应7小时而得到了重均分子量(Mw)为110万的丙烯酸类聚合物。在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溶液(固体成分100份)中加入作为异氰酸酯类交联剂的三羟甲基丙烷甲苯二异氰酸酯(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CoronateL”)0.8份、硅烷偶联剂(信越化学株式会社制造“KBM-403”)0.1份而制备了粘合剂组合物(溶液)。将所述制备的粘合剂溶液涂布在具有38μm或50μm厚度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类剥离衬垫上以使得干燥后的厚度达到20μm,在常压下、在60℃下加热干燥1分钟并在150℃下加热干燥1分钟,从而制作了粘合剂层。将上述粘合剂层用作粘合剂层B。
实施例1
<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的制作>
将粘合剂层B转印到由表2所示的构成制作的单面保护偏振膜(尺寸:纵向150mm×横向70mm)的单面(透明保护膜侧)上。将厚度38μm的剥离衬垫作为隔片留下。
另一方面,如表2所示,将厚度25μm的粘合剂层(A-1)转印到单面保护偏振膜的另一面(偏振器侧)上。在粘合剂层(A-1)的转印时,将粘合片的一侧的剥离衬垫(厚度50μm)剥离。将另一侧的的剥离衬垫(厚度75μm)作为隔片留下。
另外,在进行粘合剂层A的转印时,利用加压使粘合剂层A成为从单面保护偏振膜的端部突出的状态,以使得自所述单面保护偏振膜部分起算的进入到粘合剂层A的最内侧处的距离(凹进量)达到50μm,然后对突出的部分进行切割加工,由此进行控制。
实施例2~17、比较例1~3
将实施例1中的单面保护偏振膜的种类、粘合剂层A的种类或厚度、距离X、粘合剂层A的隔片SA的厚度、对在单面保护偏振膜中设置粘合剂层A的面实施的易胶粘层的有无和种类、粘合剂层B的隔片SB的厚度改变为如表2所示,除此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制作了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例14中,对单面保护偏振膜的偏振器面实施电晕处理,然后转印粘合剂层A。
对在上述制造例、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粘合剂层A、粘合剂层B和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测定样品:带隔片(剥离衬垫))进行以下评价。将评价结果示于表1或表2。
<剪切储能弹性模量的测定>
通过动态粘弹性测定求出23℃下的剪切储能弹性模量。对上述测定样品的粘合剂层A、粘合剂层B使用动态粘弹性测定装置(装置名称“ARES”,(TA仪器公司制造))在频率1Hz的条件下、在-20℃~100℃的温度范围内、以5℃/分钟的升温速度进行测定,计算出23℃下的剪切储能弹性模量。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在制造例4(A-4)、制造例6(A-6)中得到的粘合剂层A,在与保护玻璃贴合后,隔着保护玻璃进行UV照射(3000mJ/m2),并且对提高了粘合剂层A的交联度后的粘合剂层A’也进行测定。对于该粘合剂层A、粘合剂层A’,除了在上述方法中将测定温度改变为50℃以外,利用相同的方法测定了剪切储能弹性模量。将结果示于表1。
<隔片的剥离力的测定>
将在实施例、比较例中得到的带隔片(剥离衬垫)的测定样品裁切为宽度50mm、长度100mm,然后利用拉伸试验机测定从样品以剥离角度180°、剥离速度300mm/分钟剥离隔片(剥离衬垫)时的剥离力(N/50mm)。隔片SB(厚度38μm,50μm)的剥离力为0.10N/50mm。
隔片SA(厚度为50μm、75μm)的剥离力示于表1。
<卷曲>
对将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切割为70mm×40mm而得到的矩形物进行测定。对上述刚切割后的矩形物(初始)、将所述矩形物投入25℃、98%RH的环境试验室中28小时后取出,然后使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的粘合剂层A侧为上侧并在25℃、50%RH的环境下在工作台上保存2小时后的矩形物,进行卷曲量的测定。
对于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的卷曲量的测定而言,将所述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置于水平面上以使得卷曲成为凸起的面为下侧而进行测定。另外,对于卷曲量的测定而言,将置于水平面上以使得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的隔片SB一侧为下侧而测定的卷曲量表示为“+”,将置于水平面上以使得所述隔片SA一侧为下侧而测定的卷曲量表示为“-”。卷曲量是所述矩形物的角部的四个点中距水平面的距离最长的点的距离(mm)。
另外,对于所述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的卷曲量的测定而言,由投入到上述环境试验室中并且在工作台上保存后的偏振膜进行测定。对剥离了隔片SB(粘合剂层B侧)的所述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也进行测定。
从作业性、成品性的观点考虑,所述卷曲量优选控制在-8mm~+8mm,进一步优选为-5mm~+5mm,进一步优选为-2mm~+2mm。进一步优选为-1mm~+1mm。
<耐久性:剥离、发泡>
将在上述各例中得到的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的粘合剂层B的隔片SB(剥离衬垫)剥离,并使用层压机贴合在保护玻璃:厚度0.7mm的无碱玻璃(康宁公司制造,1737)上。接着,在50℃、0.5MPa下进行15分钟蒸压处理,从而使上述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完全粘附在无碱玻璃上。接着,将隔片SA(剥离衬垫)剥离,以粘合剂层A与玻璃板(松浪硝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长度100mm、宽度50mm、厚度0.7mm)接触的方式,使用真空贴合装置在真空度100Pa、表面压力0.2MPa的贴合压力下进行贴合。然后,得到了具有玻璃/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玻璃的构成的评价用样品。对实施了上述处理的样品在85℃的气氛下实施240小时处理后(加热试验),另外,对实施了上述处理的样品在60℃/95%RH的各气氛下实施240小时处理后(加湿试验),另外,对实施了上述处理的样品以1个周期1小时的方式实施100个周期85℃和-40℃的环境后(热冲击试验:HS试验),在进行上述试验后按照下述基准目视评价单面保护偏振膜与玻璃之间的外观。
(评价基准)
◎:使用20倍的放大镜进行确认,结果没有由剥离、发泡导致的外观的降低。
○:目视进行确认,结果没有由剥离、发泡导致的外观的降低。
×:目视进行确认,结果存在由剥离、发泡导致的外观的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在比较例2、3中没有粘合剂层A,因此没有评价结果。
<耐久性:UV测试>
将上述各例中得到的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的双面的隔片SA和SB剥离,然后将双面的粘合剂层贴合在玻璃(商品名“S200200”,厚度1.3mm×45mm×50mm,松浪硝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上,然后在气压0.5MPa、温度50℃下实施15分钟蒸压处理,将所得到的物品作为样品。
分别测定该样品的透射率(初始)以及对该样品在环境温度(60℃~65℃)、环境湿度(50%RH)的条件下利用氙气灯照射100小时照度(500W/cm2:300nm~700nm)的紫外线后的透射率(可靠性试验后),求出所述透射率的差(ΔT),按照下述基准进行评价。
使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产品名“V7100”,日本分光株式会社制造)进行透射率的测定。
ΔT=透射率(初始)-透射率(可靠性试验后)
○:ΔT小于等于5%。
△:ΔT大于5%且小于等于10%。
×:ΔT大于10%。
<高差吸收性的评价方法>
由制造例中制备的各粘合剂层另行制备表2所示的粘合剂层A,从而得到测定样品。将所述测定样品切割为宽度50mm、长度100mm,然后使用手动辊将粘合剂层A侧贴合在厚度0.7mm的无碱玻璃(康宁公司制造,1737)上。
接着,将剥离衬垫从贴合在无碱玻璃上的上述测定样品上剥离。使用真空贴合装置在真空度100Pa、面压力0.22MPa的贴合压力下以带印刷高差的玻璃板的施加了印刷高差的面与所述玻璃板上的粘合剂层A接触的方式贴合该带印刷高差的玻璃板。然后,得到了具有玻璃/粘合剂层A/带印刷高差的玻璃板的构成的评价用样品。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上述带印刷高差的玻璃板而言,使用了在玻璃板(松浪硝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长度100mm,宽度50mm,厚度0.7mm)的一个面上实施了印刷部分的厚度(印刷高差的高度)为40μm的印刷的玻璃板。
作为表示高差吸收性的指标的(高差/粘合剂层的厚度)×100(%)分别为50%、80%。
接着,将评价用样品投入高压釜中,在压力5atm、温度50℃的条件下进行15分钟蒸压处理。在进行蒸压处理之后,取出评价用样品,目视观察粘合剂层与带印刷高差的玻璃板的贴合状态,并测定残留气泡的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比较例2、3中不具有粘合剂层A,因此没有评价结果。
<返工>
将上述各例中得到的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切割成140mm×80mm以使得长边成为吸收轴,然后将粘合剂层B(可视侧的相反侧)的隔片SB(剥离衬垫)剥离,使用层压机贴合在厚度0.7mm的无碱玻璃(康宁公司制造,1737)上。接着,在50℃、5气压下进行15分钟蒸压处理,将所得到的物品作为样品。对于该样品,从一个角部向对角线上的角部以90°的剥离角度、以300mm/分钟进行剥离。示出5个样品的剥离成功率。
<ITO电阻值变化:耐腐蚀性试验>
将在表面形成有ITO层的导电膜(商品名:ELECRYSTA(P400L),日东电工株式会社制造)切割为15mm×15mm,将在上述各例中得到的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切割为8mm×8mm并将粘合剂层B侧贴合在该导电膜上的中央部上,然后在50℃、5atm下实施15分钟蒸压处理,将所得到的物品作为耐腐蚀性的测定样品。使用后述测定装置测定所得到的测定用样品的电阻值,将其作为“初始电阻值”。
然后,将测定用样品投入到温度60℃、湿度90%的环境中500小时,然后测定电阻值,将测定结果作为“湿热后的电阻值”。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电阻值使用Accent OpticalTechnologies公司制造的HL5500PC进行测定。由如上所述测定的“初始电阻值”和“湿热后的电阻值”按照下式计算出电阻值变化比(试验后的电阻值/初始电阻值)。
<端部外观>
○:在制造(加工)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的粘合剂层A侧之后,在50℃下经过24小时后,粘合剂没有从偏振膜端部突出。
×:在制造(加工)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的粘合剂层A之后,在50℃下经过24小时后,粘合剂从偏振膜端部突出。
Figure BDA0003890421910000601
附图标记
1 偏振膜
1a 偏振器
1b 透明保护膜
1c 功能层
A 粘合剂层A(可视侧)
B 粘合剂层B(可视侧的相反侧)
SA 粘合剂层A(可视侧)的隔片
SB 粘合剂层B(可视侧的相反侧)的隔片
C 构件(触控面板或透明基体)
D 图像显示装置
2 粘合剂层(粘合剂层B)
3 透明导电层(防静电层)
4 玻璃基板
5 液晶层
6 驱动电极
7 防静电层兼感应器层
8 驱动电极兼感应器层
9 感应器层

Claims (12)

1.一种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其具有在图像显示装置中设置在最靠近可视侧的部位的偏振膜、以及配置在该偏振膜的可视侧的粘合剂层A和配置在所述粘合剂层A的相反侧的粘合剂层B,在所述粘合剂层A上具备隔片SA,在所述粘合剂层B上具备隔片SB,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振膜为仅在厚度15μm以下的偏振器的单侧具有透明保护膜的单面保护偏振膜,在所述透明保护膜一侧配置有粘合剂层B,
所述粘合剂层A的厚度为25μm以上,
所述粘合剂层B的厚度为25μm以下,
所述透明保护膜的厚度为1μm~40μm,
所述隔片SA的剥离力高于所述隔片SB的剥离力,
所述隔片SA的厚度为40μm以上,并且隔片剥离力为0.1N/50mm以上,
隔片SB的剥离力为0.05N/50mm~1N/50mm,
所述隔片SA的剥离力与所述隔片SB的剥离力之差为0.01N/50mm~2N/5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合剂层A直接贴合在所述单面保护偏振膜的偏振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合剂层A隔着15μm以下的功能层贴合在所述单面保护偏振膜的偏振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合剂层A的23℃的储能弹性模量为0.05MPa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合剂层A的端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所述单面保护偏振膜的表面的端边更靠近内侧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其特征在于,
将要层叠所述粘合剂层A的所述单面保护偏振膜的表面被实施了易胶粘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合剂层A和所述粘合剂层B均由丙烯酸类粘合剂形成,所述丙烯酸类粘合剂将含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为单体单元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作为基础聚合物,
所述粘合剂层A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包含30重量%以上的丙烯酸2-乙基己酯作为单体单元,
所述粘合剂层B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包含丙烯酸丁酯作为最多的单体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合剂层A和所述粘合剂层B均由丙烯酸类粘合剂形成,所述丙烯酸类粘合剂将含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为单体单元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作为基础聚合物,
所述粘合剂层A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和所述粘合剂层B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中的至少任一者包含(甲基)丙烯酸和环状含氮单体中的至少任一者作为单体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合剂层A为通过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而储能弹性模量增大的粘合剂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合剂层A包含紫外线吸收剂。
11.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具有至少一张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其特征在于,
在图像显示装置中设置在最靠近可视侧的部位的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为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
以所述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的粘合剂层A成为可视侧并且粘合剂层B成为显示部侧的方式进行了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显示装置应用于内嵌型或外嵌型的内置触摸感应器的液晶显示装置。
CN202211258486.XA 2016-06-14 2016-06-14 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和图像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56854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58486.XA CN115685431A (zh) 2016-06-14 2016-06-14 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和图像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80086299.4A CN109313299B (zh) 2016-06-14 2016-06-14 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和图像显示装置
PCT/JP2016/067708 WO2017216886A1 (ja) 2016-06-14 2016-06-14 両面粘着剤層付偏光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CN202211258486.XA CN115685431A (zh) 2016-06-14 2016-06-14 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和图像显示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6299.4A Division CN109313299B (zh) 2016-06-14 2016-06-14 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和图像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85431A true CN115685431A (zh) 2023-02-03

Family

ID=6066306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58486.XA Pending CN115685431A (zh) 2016-06-14 2016-06-14 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和图像显示装置
CN201680086299.4A Active CN109313299B (zh) 2016-06-14 2016-06-14 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和图像显示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6299.4A Active CN109313299B (zh) 2016-06-14 2016-06-14 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和图像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307155A1 (zh)
KR (3) KR102455461B1 (zh)
CN (2) CN115685431A (zh)
SG (1) SG11201810445TA (zh)
WO (1) WO201721688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93857B1 (ko) * 2017-10-23 2020-12-2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광학 필름, 광학 필름 제조 방법 및 유기 발광 전자 장치 제조 방법
US20220155509A1 (en) * 2019-03-29 2022-05-19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Optical film set and optical layered body
JP7348807B2 (ja) 2019-10-24 2023-09-2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賦形フィルムおよび賦形フィルムを備える光学積層体
KR20220119010A (ko) * 2019-12-23 2022-08-26 닛토덴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화상 표시 장치 및 광학 부재의 세트
JP7465102B2 (ja) * 2020-02-10 2024-04-10 三星エスディアイ株式会社 光硬化型光学フィルム用粘着剤組成物、光硬化型光学フィルム用粘着剤層、光学部材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22021885A (ja) 2020-07-22 2022-02-03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剤組成物、粘着シート、粘着剤付き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22021888A (ja) 2020-07-22 2022-02-03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シート、粘着剤付き偏光板、ならびに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4464753B (zh) * 2022-01-19 2023-10-3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盖板组件
WO2023164182A1 (en) * 2022-02-25 2023-08-31 Bemis Associates, Inc. Multi-layer laminat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15658B2 (ja) 2001-05-28 2014-02-12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中間膜用粘着シート及び透明積層体
JP4208187B2 (ja) 2002-10-28 2009-01-1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型光学フィルム、粘着型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4527012B2 (ja) 2004-07-12 2010-08-1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剤付き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5552338B2 (ja) * 2010-03-12 2014-07-16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粘着剤組成物、粘着剤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JP5048120B2 (ja) * 2010-03-31 2012-10-1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性積層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6275945B2 (ja) * 2012-12-10 2018-02-0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両面粘着剤付き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066707B2 (ja) * 2012-12-13 2017-01-2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6370029B2 (ja) 2013-03-13 2018-08-0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剤層付偏光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06795416A (zh) * 2014-06-18 2017-05-31 王子控股株式会社 起偏镜用粘合剂组合物及起偏镜用粘合片
JP6077619B2 (ja) * 2014-09-30 2017-02-0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片保護偏光フィルム、粘着剤層付偏光フィルム、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連続製造方法
JP6580315B2 (ja) * 2014-10-15 2019-09-2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両面粘着剤付き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両面粘着剤付き光学フィルムのカール抑制方法
JP2017003906A (ja) * 2015-06-15 2017-01-0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両面粘着剤層付偏光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90019922A (ko) 2019-02-27
US20200307155A1 (en) 2020-10-01
CN109313299B (zh) 2023-04-18
CN109313299A (zh) 2019-02-05
KR102455461B1 (ko) 2022-10-19
KR20210059030A (ko) 2021-05-24
SG11201810445TA (en) 2018-12-28
WO2017216886A1 (ja) 2017-12-21
KR20220003154A (ko) 2022-01-07
KR102346656B1 (ko) 2022-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36499B (zh) 两面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和图像显示装置
CN109313299B (zh) 双面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和图像显示装置
TWI726858B (zh) 附黏著劑層之偏光膜及圖像顯示裝置
JP6940927B2 (ja) 両面粘着剤層付偏光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TWI721964B (zh) 雙面附黏著劑層之偏光膜、其製造方法及圖像顯示裝置
CN115287002A (zh) 有机el显示装置用粘合剂组合物和粘合剂层、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及有机el显示装置
EP3077432B1 (en) Optically clear adhesives for durable plastic bonding
KR102311394B1 (ko) 자외선 경화형 아크릴계 점착제 조성물, 자외선 경화형 아크릴계 점착제층, 점착제층을 갖는 편광 필름, 자외선 경화형 아크릴계 점착제층의 제조 방법,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WO2017110332A1 (ja) 粘着剤層付き偏光フィルム、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11635719B (zh) 有机el显示装置用粘合剂层、带该粘合剂层的偏振膜、以及有机el显示装置
JP7149975B2 (ja) 両面粘着剤層付偏光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WO2017216912A1 (ja) 粘着剤層付き偏光フィルム、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TWI824993B (zh) 雙面附黏著劑層之偏光薄膜及影像顯示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