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81961A - 燃烧器和燃气灶 - Google Patents

燃烧器和燃气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81961A
CN115681961A CN202110838200.4A CN202110838200A CN115681961A CN 115681961 A CN115681961 A CN 115681961A CN 202110838200 A CN202110838200 A CN 202110838200A CN 115681961 A CN115681961 A CN 1156819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jet
cavity
jet flow
bur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3820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文煜
李昱澎
胡斯特
陈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3820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8196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29547 priority patent/WO202212160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6819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819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烧器和燃气灶,燃烧器包括:燃烧主体,燃烧主体包括第一出火部;射流组件,射流组件设置于燃烧主体上,射流组件包括射流发生器,射流发生器设置于燃烧主体上;射流部,射流部设置于燃烧主体,并位于第一出火部的周侧,射流部与射流发生器相连接,射流发生器工作以使得射流部产生气流;其中,射流组件用于通过射流部的气流以调整第一出火部的出火方向。本发明提供的燃烧器的射流发生器工作使得射流部有气流进入或射出,进而利用通过射流部进出的气流对第一出火部的出火方向进行调整,以实现能够根据不同的烹饪方式对第一出火部的出火方向进行适应调整,以使得出火方向能够满足烹饪需求,进而达到最佳的烹饪效果。

Description

燃烧器和燃气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燃烧器和燃气灶。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燃气灶分为内外火环,受出火孔结构固定的限制,火焰出口的角度只能保持不变,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出现食物不能均匀加热的问题,影响用户地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烧器。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燃气灶。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燃烧器,包括:燃烧主体,燃烧主体包括第一出火部;射流组件,射流组件设置于燃烧主体上,射流组件包括射流发生器,射流发生器设置于燃烧主体上;射流部,射流部设置于燃烧主体,并位于第一出火部的周侧,射流部与射流发生器相连接,射流发生器工作以使得射流部处有气流进入或射出;其中,射流组件通过射流部进入或射出的气流以调整第一出火部的出火方向。
本发明提供的燃烧器包括燃烧主体和射流组件,射流组件设置于燃烧主体上。燃烧主体包括第一出火部,射流组件包括射流发生器和射流部,射流部位于第一出火部的周侧。射流发生器工作使得射流部有气流进入或射出,进而利用通过射流部进出的气流对第一出火部的出火方向进行调整,以实现能够根据不同的烹饪方式对第一出火部的出火方向进行适应调整,以使得出火方向能够满足烹饪需求,进而达到最佳的烹饪效果。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的燃烧器,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射流组件还包括:射流腔,射流腔设置于燃烧主体上,射流发生器与射流腔腔相连通,射流部与射流腔相连通;其中,射流发生器用于改变射流腔的容积,以使得射流部产生进入或射出射流腔的气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射流部包括射流孔或射流狭缝结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射流发生器包括:压电陶瓷式发生器、电磁式发生器、活塞式发生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燃烧主体还包括:第一腔体,第一出火部与第一腔体相连通;第二腔体,第二出火部与第二腔体相连通,第一腔体位于第二腔体的周侧,射流腔位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燃烧主体还包括:第一进气件,第一进气件与第一腔体的进气端相连通;第二进气件,第二进气件与第二腔体的进气端相连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进气件套设于第二进气件的外侧,第二进气件与第一进气件之间形成过流腔,过流腔的两端分别与射流腔和射流发生器相连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射流组件还包括:射流分流器,射流分流器的出射口与射流腔相连通,射流分流器的入射口与过流腔相连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燃烧主体还包括:燃气分流器,燃气分流器的出射口与第一腔体的进气口相连通,燃气分流器的入射口与第一进气件相连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燃烧主体还包括:第一火盖,第一出火部设置于第一火盖上;第一座体,第一火盖与第一座体相连接,以形成第一腔体。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燃烧主体还包括:射流盖体,射流部设置于射流盖体上;射流座体,射流盖体与射流座体相连接,以形成射流腔。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火盖为环形结构,射流座体设于环形结构内,且与第一火盖相连接;射流盖体盖设于第一火盖和射流座体上以形成射流腔,射流盖体的周侧壁与第一火盖之间具有狭缝,狭缝为射流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燃烧主体还包括:第二火盖,第二火盖与第二进气件相连接,第二腔体和第二出火部设置于第二火盖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安装座,安装座设置于第一进气件和第二进气件的同一端,射流分流器和第二火盖均设置于安装座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出火部包括:多个第一主火孔,任一第一主火孔的中心线相对于重力方向倾斜设置,多个第一主火孔位于第一火盖的周侧;多个第一稳焰火孔,第一稳焰火孔的过流面积小于第一主火孔的过流面积,多个第一稳焰火孔位于第一火盖的周侧或第一座体的周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二出火部开设于第二火盖的周侧;第二出火部包括:多个第二主火孔,任一第二主火孔的中心相对于重力方向倾斜设置;多个第二稳焰火孔,第二稳焰火孔的过流面积小于第二主火孔的过流面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出火部包括:圆形孔、矩形孔或椭圆形孔;第二出火部包括:圆形孔、矩形孔或椭圆形孔。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射流部的入口至出口方向与重力方向之间具有夹角。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燃气灶,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燃烧器。
本发明提供的燃气灶,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燃烧器,因此,具有上述燃烧器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论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按钮,按钮与射流组件相连接,按钮用于开启或关闭射流组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旋钮,旋钮与射流组件相连接,旋钮用于开启或关闭射流组件,以及用于控制射流组件的输出。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所示实施例的燃烧器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所示实施例的燃烧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磁式射流发生器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所示实施例的电磁式射流发生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活塞式射流发生器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7所示实施例的活塞式射流发生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压电振子式射流发生器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9所示实施例的压电振子式射流发生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图11所示实施例的燃烧器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图11所示实施例的燃烧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图11所示实施例的燃烧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图11所示实施例的射流组件“吸气”的原理示意图;
图16示出了图11所示实施例的射流组件“吐气”的原理示意图;
图17示出了图11所示实施例的燃烧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8示出了图17所示实施例的燃烧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9示出了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的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0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的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1示出了本发明的第六个实施例的采用电磁式射流发送器的燃烧器的一种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2示出了图21所示实施例的燃烧器的另一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3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七个实施例的采用活塞式射流发送器的燃烧器的一种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4示出了图23所示实施例的燃烧器的另一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5示出了本发明的第八个实施例的采用压振子式射流发送器的燃烧器的一种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6示出了图25所示实施例的燃烧器的另一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7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九个实施例的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8示出了本发明的第十个实施例的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9示出了图28所示实施例的燃烧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29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燃烧器,100燃烧主体,102第一出火部,1022第一主火孔,1024第一稳焰火孔,104第二出火部,1042第二主火孔,1044第二稳焰火孔,106第一腔体,108第二腔体,110第一进气件,112第二进气件,114燃气分流器,116第一火盖,118第一座体,120第二火盖,124安装座,126第一进气管,128第二进气管,200射流组件,202射流发生器,204射流部,206射流腔,208过流腔,210射流分流器,212射流盖体,214射流座体,2022振动膜,2024线圈,2026磁铁,2027活塞杆,2028压电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29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出的燃烧器1。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燃烧器1,包括:燃烧主体100,燃烧主体100包括第一出火部102;射流组件200,射流组件200设置于燃烧主体100上,射流组件200包括射流发生器202,射流发生器202设置于燃烧主体100上;射流部204,射流部204设置于燃烧主体100,并位于第一出火部102的周侧,射流部204与射流发生器202相连接,射流发生器202工作以使得射流部204产生气流;其中,射流组件200用于通过射流部204的气流以调整第一出火部102的出火方向。
本发明提供的燃烧器1包括燃烧主体100和射流组件200,射流组件200设置于燃烧主体100上。燃烧主体100包括第一出火部102,射流组件200包括射流发生器202和射流部204,射流部204位于第一出火部102的周侧。射流发生器202工作使得射流部204有气流进入,进而利用通过射流部204进出的气流对第一出火部102的出火方向进行调整,以实现能够根据不同的烹饪方式对第一出火部102的出火方向进行适应调整,以使得出火方向能够满足烹饪需求,进而达到最佳的烹饪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出火部102为内环火,射流部204位于内环火的外周侧,进而通过射流组件200对内环火的出火方向进行调整,以适应烹饪需求。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出火部102为外环火,射流部204位于外环火的内周侧,进而通过射流组件200对外环火的出火方向进行调整,以适应烹饪需求。
进一步地,如图5至图10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射流发生器202包括如图5和图6所示的电磁式射流发生器202、图7和图8所示的活塞式射流发生器202、以及图9和图10所示的压振子式射流发生器202。本申请的射流发生器202并不局限于所列的三种。
具体地,如图5和图6所示的电磁式射流发生器202包括:振动膜2022、线圈2024和磁铁2026,振动膜2022的下方连接线圈2024,线圈2024的下方设置有磁体,通过给线圈2024通电,使得线圈2024产生的电磁力与磁铁2026相互作用,进而线圈2024带动振动膜2022实现往复的振动,进而能够实现对射流腔的容积的改变,以实现射流部204的吸气和吐气,进而通过射流部204的气流对第一出火部102的出火方向进行调整。
具体地,如图7和图8所示的活塞式射流发生器202包括振动膜2022和活塞杆,振动膜2022与活塞杆2027相连接,活塞杆2027能够推动振动膜2022沿射流腔的腔壁往复移动,进而能够实现对射流腔的容积的改变,以实现射流部204的吸气和吐气,进而通过射流部204的气流对第一出火部102的出火方向进行调整。
具体地,如图9和图10所示的压振子式射流发生器202包括振动膜2022和压电振子2028,振动膜2022的下方粘贴压电振子2028,通过对压电振子2028施加电信号,使其伸缩,带动振动膜2022实现上下振动的效果。
如图11至图18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烧器1,包括燃烧主体100和射流组件200。
其中,燃烧主体100包括:第一出火部102、第二出火部104。第一出火部102设置于第二出火部104的周侧。
进一步地,射流组件200设置于燃烧主体100上,射流组件200包括:射流发生器202、射流部204,射流部204位于第一出火部102和第二出火部104之间,射流组件200用于调整第一出火部102和/或第二出火部104的出火方向。
本发明提供的燃烧器1包括燃烧主体100和射流组件200,射流组件200设置在燃烧主体100上。燃烧主体100,包括第一出火部102和第二出火部104。射流组件200包括射流部204、射流发生器202,第一出火部102与第二出火部104之间设置有射流部204。
本申请提供的燃烧器1利用射流发生器202能够对射流部204进出的气流产生影响,进而能够对第一出火部102和/或第二出火部104的出火方向进行调整,以实现能够根据不同的烹饪方式对第一出火部102、第二出火部104的出火方向进行适应调整,以使得出火方向能够满足烹饪需求,进而达到最佳的烹饪效果。
具体地,大火烹饪时,通过射流组件200可以控制第一出火部102的火焰的偏转,使其向里偏转不同的角度,达到控制锅底加热面积范围的目的,使得热量更集中于锅底,避免热量的浪费。进一步地,使用小锅烹饪时,通过射流组件200可以将火焰热量集中在锅底部。进一步地,通过控制第一出火部的火焰向内侧偏转,高温烟气经过锅底的时间会增加,燃气灶的整体能效会得到提高,烟气接触到用户的温度也会降低,减少用户的不适感。
当小火烹饪时,通过射流组件200控制第二出火部104的火焰向外偏转,根据烹饪用的锅具的锅底面积的大小调整火焰的方向,从而使得锅具内的食物受热更加均匀,增加用户烹饪的体验感。
如图15和图16所示,本申请提供的燃烧器1,通过在第一出火部102、第二出火部104之间设置射流部204,射流部204与射流发生器202相连接,通过控制射流发生器202的振动膜2022的往复针对,进而使得射流发生器202能够在射流部204处合成射流,且其所产生的负压区对第一出火部102、第二出火部104的火焰进行牵引,进而控制第一出火部102的火焰向内偏转、控制第二出火部104的火焰向外偏转,使用更加安全的同时,使得烟气通过锅底的时间增加,换热量增加,进而有效地提升了燃烧器1的加热效率。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2、图4、图13、图14、图15、图16、图19至图26所示,射流组件200包括:射流腔206。
其中,射流腔206设置在燃烧主体100上,射流发生器202与射流腔206相连通,射流部204与射流腔206相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燃烧主体100上设置射流腔206,通过射流腔206将射流部204和射流发生器202进行连通,射流发生器202作用于射流腔206内的气体,进一步地,如图15和图16所示的射流组件“吸气”和“吐气”的原理示意图,其中箭头L1指的是第二出火部104的出火方向,箭头L2指的是第一出火部102的出火方向,箭头L3指的是射流组件驱动的气流流动方向,虚线箭头a指的是第二出火部104的出火方向的偏移方向,虚线箭头b指的是第一出火部102的出火方向的偏移方向。
具体地,如图15所示,射流发生器202工作,当振动膜沿箭头方向从A位置运动到B位置,再运动到C位置时,射流发生器202的射流腔206的容积增大,外部气体会沿着图中箭头方向从射流部204进入到射流腔206内,此时,第一出火部102和第二出火部104的火焰会受到气流的吸力,进而朝向射流部204一侧偏转,如图15中虚线箭头a和虚线箭头b所示意出的效果,也即位于外环的第一出火部102的火焰向内侧偏移,位于内环的第二出火部104的火焰向外侧偏移,进而能够通过调整火焰角度,在火力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锅底的加热面积,进而适应各种烹饪需求。
进一步地,如图16所示,射流发生器202工作,当振动膜沿箭头方向从C位置运动到B位置,再运动到A位置时,射流发生器202的射流腔206的容积减少,射流腔206内的气体会从射流部204喷出,喷出的射流两边会产生负压,对周围气体产生牵引作用,使第一出火部102和第二出火部104出来的火焰均向射流方向偏转,使得位于外环的第一出火部102的火焰向内侧偏移,位于内环的第二出火部104的火焰向外侧偏移,进而能够通过调整火焰角度,在火力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锅底的加热面积,进而适应各种烹饪需求。
进一步的,如图15和图16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射流部204包括:射流孔。通过在燃烧主体100开设射流孔,以使得射流孔与射流腔206相连通,进而以达到合成射流对第一出火部102、第二出火部104的出火火焰角度进行调整的目的。
具体地,射流孔的形状可以为条状孔、圆形孔、方形孔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射流部204包括射流狭缝结构。通过设置成狭缝结构,提高气流的交互效率,进而提升射流组件200对第一出火部102、第二出火部104的出火火焰的角度调整的稳定性。
通过将射流部204设置为射流孔或者射流狭缝结构使得喷出的气体为高速射流,进而喷出的射流两边会产生负压,起到对两侧气流起到卷吸的作用。
进一步地,射流部204的出口的宽度小于或等于1.5mm,射流部204的出口距离第一出火部102和/或第二出火部104的距离大于或等于4mm,小于或等于5mm,进而实现了对于燃烧器的整体体积的有效利用,缩小占用空间,同时能够对第一出火部102和第二出火部104达到较佳的控制效果。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如图19和图20所示,射流部204的延伸方向可以设置成相对于重力方向,或者是相对于第一出火部102的中心线的方向倾斜设置,如图19所示,射流部204的出气方向可以朝向第二出火部104一侧倾斜,或者如图20所示射流部204的出气方向可以朝向第一出火部102一侧倾斜,具体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合进行合理设计,以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亦或者如图11至图18所示,射流部204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出火部102的中心线相平行。进而通过设置射流组件200可以增加锅底高温烟气的湍流特性,使得高温烟气与锅底的换热得到增强,以提升烹饪效果。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射流发生器202,包括:压电振子式射流发生器。如图25和图26所示,压电振子式发生器设置于燃烧主体100上,如图9和图10所示的压振子式射流发生器包括振动膜2022和压电振子2028,通过对压电振子2028施加电信号,使其伸缩,带动振动膜2022实现上下振动的效果,进而改变射流腔206的容积大小,进而使得气流通过射流部204进入或射出射流腔206,通过气流对位于射流部204两侧的第一出火部102和第二出火部104的火焰角度进行调整。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射流发生器202,包括:电磁式射流发生器。如图21和图22所示,电磁式射流发生器设置于燃烧主体100上,如图5和图6所示的电磁式射流发生器包括:振动膜2022、线圈2024和磁铁2026,通过给线圈2024通电,使得线圈2024产生的电磁力与磁铁2026相互作用,进而线圈2024带动振动膜2022实现往复的振动,进而能够实现对射流腔206的容积的改变,以实现射流部204的吸气和吐气,进而通过射流部204的气流对第一出火部102和第二出火部104的火焰角度进行调整。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射流发生器202,包括:活塞式射流发生器。如图23和图24所示,活塞式射流发生器设置于燃烧主体100上,如图7和图8所示的活塞式射流发生器包括振动膜2022和活塞杆2027,活塞杆2027能够推动振动膜2022往复移动,进而能够实现对射流腔206的容积的改变,以实现射流部204的吸气和吐气,进而通过射流部204的气流对第一出火部102和第二出火部104的火焰角度进行调整。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4、图15和图16所示,燃烧主体100,还包括:第一腔体106、第二腔体108。
其中,第一出火部102与第一腔体106连通;第二出火部与第二腔体108连通,第一腔体106位于第二腔体108的周侧,射流腔206位于第一腔体106和第二腔体108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燃烧主体100,包括第一腔体106、第二腔体108。第一腔体106用于为第一出火部102提供燃气的流动通道;进一步地,第二腔体108用于为第二出火部104提供燃气的流动通道,通过分开设置的第一腔体106、第二腔体108,分别为第一出火部102、第二出火部104提供燃气流动的通道,以实现了燃烧器1形成有外环火和内环火,提升烧燃器的加热效果和加热效率。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1至图16、图19和图27所示,燃烧主体100,还包括第一进气件110、第二进气件112。
其中,第一进气件110与第一腔体106的进气端连通;第二进气件112与第二腔体108的进气端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燃烧主体100包括第一进气件110、第二进气件112。第一进气件110用于为第一腔体106提供燃气;第二进气件112用于为第二腔体108提供燃气。通过单独设置第一进气件110、第二进气件112分别为第一腔体106、第二腔体108提供燃气,以保证两个燃气的流路的单独可控,进而以提升燃烧器1的加热效果。
进一步地,燃烧器1还包括:第一进气管126和第二进气管128,第一进气件110的侧壁设置有第一进气口,第一进气管126与第一进气口连接,第一进气管126用于向第一进气件110输入燃气;第二进气件112的侧壁设置有第二进气口,第二进气管128与第二进气口连接,第二进气管128用于向第二进气件112输入燃气。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至图27所示,第一进气件110套设于第二进气件112的外侧。
其中,第二进气件112与第一进气件110之间形成过流腔208,射流腔206和射流发生器202通过过流腔208进行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进气件110套设在第二进气件112的外部,进而在第一进气件110与第二进气件112之间形成过流腔208,进而使得燃烧器1整体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且实现了合成射流功能,以对第一出火部102和第二出火部104的出火火焰进行角度的调整。
进一步地,第一进气件110为一端开孔的环形筒状结构,第二进气件112为轴向设置空腔的柱状结构,柱状结构的一端开口,第二进气件112设置于环形筒状结构的中空腔体内,环状筒状结构形成有环形腔体,环形腔体与第一腔体106连通,中空腔体的内壁与第二进气件112的外壁形成过流腔208;过流腔208的底部设置有射流发生器202,过流腔208的另一端与射流腔206连通,射流发生器202工作,改变过流腔208和射流腔206的容积,进而使得气流通过射流部204进入到射流腔206或者通过射流部204喷射出射流腔206,进而在射流部204形成一吸一吐的涡对以改变第一出火部102、第二出火部104的出火火焰的角度。
进一步,第一进气口设置于环形筒状结构的外侧壁上,第二进气口开设于柱状结构的侧壁上,环形筒状结构的侧壁上设置有贯穿侧壁的安装孔,第二进气管穿过安装孔后与第二进气口相连接,为第二腔体108提供燃气。通过该设置使得整体结构紧凑,占用空间较小。
进一步地,当第一进气件110、第二进气件112均为圆柱状时,通过将第一进气件110的直径设置成大于第二进气件112的直径,进而在第一进气件110套设于第二进气件112外部时,第一进气件110的的中空腔体的孔壁至第二进气件112的外周壁之间具有间隔,进而形成了过流腔208,过流腔208的一端与射流腔206连通,射流发生器202设置于过流腔208的另一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8和图29所示,第一进气件110连通第一腔体106,第二进气件112连通第二腔体108,射流发生器202与射流腔206连通,第一进气件110、第二进气件112和射流发生器202单独间隔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单独且间隔设置的第一进气件110、第二进气件112和射流发生器202,方便安装与维修更换。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射流组件200,还包括射流分流器210。
其中,射流腔206与射流分流器210的出射口连通,射流分流器210的入射口与过流腔208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射流组件200包括射流分流器210。射流分流器210用于将射流发生器202作用的气流引导至射流部204,进而通过射流发生器调整射流分流器210和射流腔206整体连通腔内的容积,进而使得外界气流通过射流部204进入到射流腔206内,以及射流腔206内的气体通过射流部204喷射出,进而形成了往复吸气-吐气,进而实现对位于射流部204两侧的第一出火部102的出火火焰的角度进行调整,及对第二出火部104的出火火焰的角度进行调整,进而使得燃烧器1能够满足不同的烹饪场景的需求,以达到较佳的烹饪效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1至图14所示,燃烧主体100,还包括燃气分流器114。
其中,燃气分流器114的出射口与第一腔体106的进气口相连通,燃气分流器114的入射口与第一进气件110相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燃烧主体100包括燃气分流器114,燃气分流器114用于连通第一腔体106和第一进气件110,具体地,燃气分流器114将第一进气件110内的燃气引导至第一腔体106内,第一进气件110、第一腔体106和第一出火部102构成了燃烧器1外环火的燃气流路,通过设置燃气分流器114提升燃气流动的速率,进而提升燃烧器1的加热效果。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1至图14所示,燃烧主体100,还包括第一火盖116、第一座体118。
其中,第一出火部102设置于第一火盖116上,第一火盖116与第一座体118相连接,以形成第一腔体106。
在该实施例中,燃烧主体100包括第一火盖116和第一底座。第一火盖116和第一底座之间形成第一腔体106,第一火盖116的周侧开设有第一出火部102,通过在第一火盖116的周侧开设第一出火部102,进而增加燃烧器1的出火范围,进而满足体积较大的烹饪器具的加热效果。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燃烧主体100,还包括射流盖体212、射流座体214。
其中,射流部204设置于射流盖体212上,射流盖体212与射流座体214相连接,以形成射流腔206。
在该实施例中,燃烧主体100包括射流盖体212和射流座体214,射流盖体212和射流座体214之间形成射流腔206。通过形成的射流腔206与射流部204和射流发生器202连通,进而实现了对气流的引导作用。
进一步地,射流座体214和第一火盖116可以为一体式结构,具体设置结构根据具体需要进行,将射流座体214和第一火盖116设置为一体式结构方便安装和拆卸。
进一步地,在射流盖体212和/或射流座体214为环状结构,在射流盖体212或射流座体214上开设有通口,射流分流器210的出射口与通口相连通,进而将射流发生器202与射流腔206相连通。
进一步地,射流盖体212或射流座体214上的通口的数量为多个,且与射流分流器210包括的出射口的数量相同,多个通口沿射流盖体212和射流座体214的周侧均匀分布,进而使得进入到射流腔206内的气流的均匀性,进而提升了燃烧器1出火火焰的整体稳定性,和火力的均匀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1至图14、图17、图18所示,第一火盖116为环形结构,射流座体214设于环形结构内,且与第一火盖116相连接。
进一步地,射流盖体212盖设于第一火盖116和射流座体214上以形成射流腔206,射流盖体212的周侧壁与第一火盖116之间具有狭缝,狭缝为射流部204。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火盖116设置为环形结构。射流座体214与环形结构的内孔孔壁相连接,射流盖体212盖设与第一盖体和射流座体214上以形成射流腔206,射流盖体212的周侧与第一火盖116之间设置有狭缝,通过将狭缝设置为射流部204,一方面简化了加工工序,一方面狭缝有利于气流的流动效率,以提升射流组件200的对火焰角度的控制效果。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1至图16所示,燃烧主体100,还包括第二火盖120。
其中,第二火盖120与第二进气件112相连接,第二腔体108和第二出火部设置于第二火盖120上。
在该实施例中,燃烧主体100包括第二火盖120。第二火盖120上开设有第二腔体108、第二出火部104,第二出火部104和第二腔体108连通。通过在第一火盖116的内侧设置第二火盖120,进而设置有两层出火结构,第一出火部102构成外环出火部,第二出火部104构成内环出火部,射流部204设置在内环出火部和外环出火部之间,进而实现对内环火或外环火的火焰角度进行牵引,以满足不同的烹饪需求。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3所示,燃烧器还包括安装座124。
其中,安装座124设置于第一进气件110和第二进气件112的同一端,射流分流器210和第二火盖120均设置于安装座124上。
在该实施例中,安装座124与第一进气件110、第二进气件112相连接,射流分流器210和燃气分流器114均安装于安装座124,第二火盖120也安装于安装座124上。通过安装座124对射流分流器210、燃气分流器114及第二火盖120进行固定,以方便设备的安装和维修。
进一步地,安装座124包括主筒体,主筒体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腔体108和第二进气件112相连通。安装座124还包括第一台阶,第一台阶的的顶部低于主筒体的上端面,第一台阶位于主筒体的周侧,射流分流器210安装于第一台阶,并与第一台阶配合形成导流流道与过流腔208相连通。进一步地,安装座124还包括第二台阶,第二台阶的上端面低于第一台阶的上端面,燃气分流器114安装于第二台阶上,并与第二台阶形成过流通道连通于第一进气件110。通过安装座124进而实现了两个燃气流路和射流流路的合理设置,且整体结构紧凑。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第一出火部102包括多个第一主火孔1022、多个第一稳焰火孔1024。
其中,任一第一主火孔1022的中心线相对于重力方向倾斜设置,多个第一主火孔1022位于第一火盖116的周侧。
进一步地,第一稳焰火孔1024的过流面积小于第一主火孔1022的过流面积,多个第一稳焰火孔1024位于第一火盖116的周侧或第一座体118的周侧。
在该实施例中,多个第一主火孔1022位于第一火盖116的周侧。任一第一主火孔1022的中心线相对于重力方向倾斜设置,从第一主火孔1022排出的燃气具备沿第一火盖116的径向和垂直于水平面向上的两个方向的分速度,实现对烹饪器具加热的同时扩大了第一出火部102的火焰范围。
进一步地,通过将多个第一稳焰火孔1024设置于第一火盖116的周侧,将第一稳焰火孔1024的过流面积设置成小于第一主火孔1022的过流面积,通过设置第一稳焰火孔1024,使第一腔体106中的燃气燃烧更加充分,提升了加热效率的同时降低了一氧化碳的排放,并可防止燃气燃烧速度较低或高负荷燃烧时产生离焰或脱火现象,保持第一出火部102的火焰稳定燃烧。
其中,第一主火孔1022的中心线指的是沿孔的延伸方向上,孔的多个横截面的几何中心的连线。
例如,第一主火孔1022为圆形孔,则孔的横截面为圆形,第一主火孔1022的中心线为多个圆心的连线.
第一主火孔1022为方形孔,则孔的横截面为方形,几何中心为方形的对角线的交点,第一主火孔1022的中心线为多个几何中心的连线.
第一主火孔1022为椭圆形孔,则椭圆形孔的横截面为椭圆形,几何中心为椭圆形两个焦点连线的中点,第一主火孔1022的中心线为多个中点的连线。
第二主火孔1042的中心线也是同理可以得到的,再此不在赘述。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第二出火部104开设于第二火盖120的周侧。
具体地,第二腔体108内的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通过开设于第二火盖120的周侧的第二出火部104排出参与燃烧,以对烹饪器具进行加热,同时向设于第二出火部104的周侧的第一出火部102传递火焰。
进一步地,第二火盖120设置为柱状结构,第二出火部104均匀开设于第二火盖120的周侧,进而以使得烹饪锅具受热的均匀性。
进一步地,第二出火部104包括多个第二主火孔1042和多个第二稳焰火孔1044。
其中,第二主火孔1042的中心线相对于重力方向倾斜设置,且第二稳焰火孔1044的过流面积小于第二主火孔1042的过流面积。
具体地,任一第二主火孔1042的中心线相对于重力方向倾斜设置,从第二主火孔1042排出的燃气具备沿第二火盖120的径向和垂直于水平面向上的两个方向的分速度,实现对烹饪器具加热的同时扩大了第二出火部104的火焰范围。
进一步地,通过将第二稳焰火孔1044的过流面积设置成小于第二主火孔1042的过流面积,进而使第二腔体108中的燃气燃烧更加充分,提升了加热效率的同时降低了一氧化碳的排放,并可防止燃气燃烧速度较低或高负荷燃烧时产生离焰或脱火现象,保持第二出火部104的火焰稳定燃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第一出火部102包括圆形孔、矩形孔或椭圆形孔。通过设置不同形状的第一出火部102可以产生不同的火焰形状。第一出火部102的形状可以根据烹饪场景的需要灵活设置,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出火部102的形状并不局限于圆形孔、矩形孔或椭圆形孔。
进一步地,多个第一主火孔1022和多个第一稳焰火孔1024的形状也不需要相同。例如,多个第一主火孔1022为矩形孔,多个第一稳焰火孔1024为圆形孔,具体实施情况可以根据整体结构的外观以及结构的布局进行合理设计。多个第二主火孔1042和多个第二稳焰火孔1044的形状也可以为相同形状或不同形状,具体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设定。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第二出火部104包括圆形孔、矩形孔或椭圆形孔。通过设置不同形状的第二出火部104可以产生不同的火焰形状。第二出火部104的形状可以根据烹饪场景的需要灵活设置,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出火部104的形状并不局限于所列形状的孔。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至图26所示,第一出火部102为圆形孔,第二出火部104为圆形孔。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7所示,第一出火部102为矩形孔,第二出火部104为矩形孔。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燃气灶,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燃烧器1。
本发明提供的燃气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燃烧器1,因此,具有上述燃烧器1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论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还包括按钮。按钮与射流组件200相连接,按钮用于开启或关闭射流组件200。
在该实施例中,燃气灶还包括按钮,按钮与射流发生器202相连接,按钮用于控制射流发生器202的开启或关闭。可以根据当前的烹饪场景选择开启射流发生器202,以对燃烧器1的第一出火部102、第二出火部104的火焰角度进行调整。
在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还包括旋钮。旋钮与射流组件200连接,旋钮用于开启或关闭射流组件200,以及用于控制射流组件200的输出。
在该实施例中,燃气灶还包括旋钮,旋钮与射流发生器202相连接,通过旋钮的旋转可以实现对射流发生器202的矢量控制,进而实现了对第一出火部102和第二出火部104的火焰角度的无极调整,也即射流部204的合成射流的强弱会对第一出火部102和第二出火部104的火焰的偏转效果起到作用,通过控制射流发生器202,所产生合成射流的强弱会随之变化,火焰的角度偏转也随之变化。由于合成射流多用信号控制,通过旋钮的电控能实现火焰角度的无级变化。
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提供了如图11至图16所示的燃烧器1,具体在内外火环之间添加合成射流,利用合成射流对主流的动量偏转控制特性,对内外火环出口火焰的角度进行控制。
该实施例提供的燃烧器1包含第二火盖120、射流盖体212、射流座体214、射流分流器210、第一火盖116、第一座体118、燃气分流器114、安装座124、第二进气件112、第一进气件110、第二进气管128、射流发生器202、第一进气管126。装配好的燃烧器1的外观图,如图11和图12所示。其中,第二火盖120外壁面上设置内焰主火孔与内焰稳焰火孔,第一火盖116外壁面上设置外焰主火孔与外焰稳焰火孔;第二进气件112上设置内燃气入口,第一进气件110上设置外燃气入口;燃气分流器114上设置外燃气分流出口,第一座体118上设置外燃气外火盖入口;射流分流器210上设置射流分流出口,射流座体214上设置射流座体214射流入口;分流流道结构具体视图如图17和图18所示。安装座124有三环,最里面为内燃气通道,最外面为外燃气通道,中间一环为合成射流通道。各部件的装配关系如下:
1.第二火盖120置于安装座124上方,第二进气管128与第二进气件112相连,安装座124设置于第二进气件112上方,从而形成完整的内燃气流道
2.第一火盖116置于第一座体118上方,两者配合形成外燃气腔室;燃气分流器114的外燃气分流出口与第一座体118的外燃气外火盖入口相配合,且燃气分流器114置于安装座124上方;第一进气管126与第一进气件110相连,且两者置于安装座124下方,从而形成完整的外燃气流道;
3.射流盖体212置于射流座体214上方,射流座体214与第一火盖116相配合,三者配合形成合成射流腔206室,射流盖体212与第一火盖116之间的狭缝作为射流部204;射流分流器210的射流分流出口与射流座体214的射流入口相配合,且射流分流器210置于安装座124上方;第一进气件110与第二进气件112两者都置于安装座124下方,两者间的间隙构成过流腔208,第一进气件110下方与射流发生器202相连,从而形成完整的合成射流流道。
燃气与一次空气的混合气分别由第二进气管和第一进气管进入第二进气件112和第一进气件110。混合气通过安装座124分别进入第二火盖120和燃气分流器114。混合气通过第二火盖120上的内焰主火孔与内焰稳焰火孔排出并被点燃燃烧,形成内环火。混合气通过外燃气分流器114进入第一火盖116和第一座体118构成的外燃气腔室,通过外焰主火孔与外焰稳焰火孔排出并被点燃燃烧,形成外环火。当炉头上部放置烹饪器皿时,内环火焰和外环火焰的高温燃气运动速度有两个分量,一个速度分量为沿半径方向向外,另一个方向为垂直于水平面向上。在两个速度分量的共同作用下,高温燃气向烹饪器皿底面运动并与之发生换热实现加热功能。现有技术中,由于内焰主火孔和外焰主火孔的结构限制,火焰只能呈现固定的角度加热锅底。
该实施例中,若需要控制火焰的角度,在火力不变的情况下改变锅底的受热面积,适应各种炒菜需求,则打开射流发生器202,通过合成射流流道:第一进气件110与第二进气件112间隙、安装座124的中间环、射流分流器210进入射流腔206,之后通过射流部204与灶头上方气流进行相互作用。合成射流一抽一吐,会在射流部204产生涡对,所产生的负压会对内焰主火孔和外焰主火孔所出来的火焰进行控制,控制外焰向里偏转、内焰向外偏转。
大火时,通过合成射流可以控制外焰的偏转,使其向里偏转不同的角度,达到控制锅底加热面积范围的目的,使得锅底热量更集中,避免热量的浪费,且用小锅时,火焰热量集中在锅底部,避免锅把烫手的情形出现。此外,火焰向里偏转,增加高温烟气经过锅底的时间,提高燃气灶的能效,烟气接触到人的温度也会随之降低,减少炒菜带给人的不适感。
小火时,通过合成射流控制火焰向外偏转,根据炒菜所需锅底加热面积的大小调整火焰的偏转方向,从而使得小锅内食物受热更加均匀,增加用户烹饪的体验感。
合成射流无需额外引入气体,且涡对增加扰动,会促进其燃烧完全,减少火焰长度,对燃气灶的能效有提升作用。合成射流亦无需额外气源和相关装置,布置简单,功能强大,效果显著。
在本发明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燃烧主体,所述燃烧主体包括第一出火部;
射流组件,所述射流组件包括:
射流发生器,所述射流发生器设置于所述燃烧主体;
射流部,所述射流部设置于所述燃烧主体,并位于所述第一出火部的周侧,所述射流部与所述射流发生器相连接,所述射流发生器工作以使得所述射流部处有气流进入或射出;
其中,所述射流组件通过所述射流部进入或射出的气流以调整所述第一出火部的出火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组件还包括:
射流腔,所述射流腔设置于所述燃烧主体上,所述射流发生器与所述射流腔腔相连通,所述射流部与所述射流腔相连通;
其中,所述射流发生器用于改变所述射流腔的容积,以使得所述射流部产生进入或射出所述射流腔的所述气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主体还包括:
第二出火部,所述第一出火部位于所述第二出火部的周侧,所述射流部位于所述第一出火部和所述第二出火部之间;
所述射流组件用于通过进入或射出的气流以调整所述第二出火部的出火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射流发生器包括:压电陶瓷式发生器、电磁式发生器、或活塞式发生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主体还包括:
第一腔体,所述第一出火部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
第二腔体,所述第二出火部与所述第二腔体相连通,所述第一腔体位于所述第二腔体的周侧,所述射流腔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主体还包括:
第一进气件,所述第一进气件与所述第一腔体的进气端相连通;
第二进气件,所述第二进气件与所述第二腔体的进气端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进气件套设于所述第二进气件的外侧,所述第二进气件与所述第一进气件之间形成过流腔,所述过流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射流腔和所述射流发生器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组件还包括:
射流分流器,所述射流分流器的出射口与所述射流腔相连通,所述射流分流器的入射口与所述过流腔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主体还包括:
燃气分流器,所述燃气分流器的出射口与所述第一腔体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燃气分流器的入射口与所述第一进气件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主体还包括:
第一火盖,所述第一出火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火盖上;
第一座体,所述第一火盖与所述第一座体相连接,以形成所述第一腔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主体还包括:
射流盖体,所述射流部设置于所述射流盖体上;
射流座体,所述射流盖体与所述射流座体相连接,以形成所述射流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火盖为环形结构,所述射流座体设于所述环形结构内,且与所述第一火盖相连接;
所述射流盖体盖设于所述第一火盖和所述射流座体上以形成所述射流腔,所述射流盖体的周侧壁与所述第一火盖之间具有狭缝,所述狭缝为所述射流部。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主体还包括:
第二火盖,所述第二火盖与所述第二进气件相连接,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第二出火部设置于所述第二火盖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火部包括:
多个第一主火孔,任一所述第一主火孔的中心线相对于重力方向倾斜设置,所述多个第一主火孔位于所述第一火盖的周侧;
多个第一稳焰火孔,所述第一稳焰火孔的过流面积小于所述第一主火孔的过流面积,所述多个第一稳焰火孔位于所述第一火盖的周侧或所述第一座体的周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出火部开设于所述第二火盖的周侧;
所述第二出火部包括:
多个第二主火孔,任一所述第二主火孔的中心相对于重力方向倾斜设置;
多个第二稳焰火孔,所述第二稳焰火孔的过流面积小于所述第二主火孔的过流面积。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射流部的入口至出口方向与重力方向之间具有夹角。
17.一种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燃烧器。
CN202110838200.4A 2020-12-07 2021-07-23 燃烧器和燃气灶 Pending CN1156819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38200.4A CN115681961A (zh) 2021-07-23 2021-07-23 燃烧器和燃气灶
PCT/CN2021/129547 WO2022121602A1 (zh) 2020-12-07 2021-11-09 燃烧器和燃气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38200.4A CN115681961A (zh) 2021-07-23 2021-07-23 燃烧器和燃气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81961A true CN115681961A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43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38200.4A Pending CN115681961A (zh) 2020-12-07 2021-07-23 燃烧器和燃气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8196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209217A (en) Downdraft gas range with dual mode burner system
CN107420897B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WO2014127726A1 (zh) 鼓风式全预混集成灶
US5423675A (en) Burner mixing chamber
WO1995013503A9 (en) Burner mixing chamber
WO2022121602A1 (zh) 燃烧器和燃气灶
CN115681961A (zh) 燃烧器和燃气灶
AU2003289558B2 (en) Apparatus for supply mixed gas for gas burners of radiant heating type
CN109000232A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RU177321U1 (ru) Газовая горелка
CN113757660B (zh) 燃烧器和燃气灶
CN209165400U (zh) 第一分气盘结构、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113757661B (zh) 燃烧器和燃气灶
CN109000253A (zh) 分气盘结构、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109000254A (zh) 分气盘结构、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209470208U (zh) 一种多次预混炉头
CN209165389U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209165401U (zh) 第一分气盘结构、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114608007B (zh) 燃烧器和燃气灶
CN209042345U (zh) 底杯、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109579007A (zh) 一种多次预混炉头
CN217209470U (zh) 一种燃气灶
CN219550521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
CN109000244A (zh) 燃烧器
SU1615465A1 (ru) Горелк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