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69246A - 防尘构造 - Google Patents

防尘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69246A
CN115669246A CN202080101545.5A CN202080101545A CN115669246A CN 115669246 A CN115669246 A CN 115669246A CN 202080101545 A CN202080101545 A CN 202080101545A CN 115669246 A CN115669246 A CN 1156692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material
dust
housing
cover member
magne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10154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杷野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Mitsubishi Electric Industrial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Mitsubishi Electric Industrial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Mitsubishi Electric Industrial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Mitsubishi Electric Industrial System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6692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692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 H05K7/20181Filters; Louv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3Venting aperture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5K5/0214Venting aperture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with means preventing penetration of rain water or dus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3Co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实施方式的防尘构造具备壳体和磁性部件。壳体收容电气设备。磁性部件被磁化。磁性部件配置于在形成于壳体的通气口中流过的气体的流路。

Description

防尘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防尘构造。
背景技术
以往,有一种具备形成有供冷却空气流通的吸气口及排气口的壳体的控制柜。控制柜利用从壳体的外部向内部导入的冷却空气对内部的发热源进行冷却。
然而,若导电性的微粒子与冷却空气一起侵入到壳体的内部,则控制柜的内部的电气设备有可能产生短路等异常。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第2016-1111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导电性的异物向壳体的内部的侵入的防尘构造。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实施方式的防尘构造具备壳体和磁性部件。壳体收容电气设备。磁性部件被磁化。磁性部件配置于在形成于壳体的通气口中流过的气体的流路。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防尘构造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防尘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将实施方式的防尘构造的前部以与X-Z平面平行的剖面进行剖切表示的剖面图。
图4是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防尘构造的前部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实施方式的防尘构造。
图1是实施方式的防尘构造10的立体图。图2是实施方式的防尘构造10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将实施方式的防尘构造10的前部以与X-Z平面平行的剖面进行剖切表示的剖面图。
以下,三维空间中相互正交的X轴、Y轴及Z轴的各轴方向是与各轴平行的方向。例如,防尘构造10的前后方向与X轴方向平行。X轴方向的正方向是从防尘构造10的后部朝向前部的方向。防尘构造10的左右方向与Y轴方向平行。Y轴方向的正方向是从防尘构造10的右侧朝向左侧的方向。防尘构造10的上下方向及铅垂方向与Z轴方向平行。Z轴方向的正方向是从防尘构造10的下部朝向上部的方向。
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的防尘构造10设于电气设备等所具备的各种柜1。柜1例如是构成电力变换装置、电源装置及马达驱动装置等的配电柜、分电柜及控制柜等。柜1例如具备变压器、开闭器、切断器、测量设备及控制装置等各种电气设备2。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防尘构造10具备壳体11、罩部件12、多个永磁铁13、磁性材料过滤器14(权利要求中的磁性部件、第一磁性部件的一个例子)、空气过滤器(权利要求中的过滤部件的一个例子)15和磁性材料屏蔽件16(权利要求中的第二磁性部件的一个例子)。
壳体11在内部收容各种电气设备2。壳体11具备固定在上部21的风扇22。风扇22以将贯通壳体11的上部21的排气口23封闭的方式配置。排气口23是例如矩形的开口。
在壳体11的前部24形成有吸气口25。吸气口25以例如在X轴方向上与电气设备2对置的方式配置。吸气口25是例如矩形的开口。
风扇22从壳体11的前部24的吸气口25向内部吸入壳体11的外部的空气,并且从壳体11的上部21的排气口23向外部排出壳体11的内部的空气。风扇22利用在壳体11的内部流动的空气对电气设备2进行冷却。
罩部件12的外形是例如矩形箱型。罩部件12由例如合成树脂等不会被磁场磁化的非磁性的材料形成。
罩部件12固定在壳体11的前部24的表面24A。罩部件12从壳体11的外部覆盖吸气口25。
在罩部件12的前部31的大部分形成有通气口32。通气口32例如在X轴方向上与吸气口25对置。通气口32是例如矩形的开口。
罩部件12具备将多个永磁铁13不接触地固定于壳体11的多个固定部件33。多个固定部件33各自的外形是例如肋型的突起。
多个固定部件33是例如两对固定部件33。例如,两对固定部件33中的各对与罩部件12的前部31的背面31A的左右两端(Y轴方向的两端)中的任一方沿X轴方向隔开规定间隔地分离。两对固定部件33中的各对是从罩部件12的上部34及下部35的各背面34A、35A向Z轴方向的内侧突出的两个固定部件33。
多个永磁铁13各自的外形是例如四棱柱型的棒状。多个永磁铁13是例如一对永磁铁13。例如,一对永磁铁13通过两对固定部件33固定在罩部件12的前部31的背面31A的左右两端(Y轴方向的两端)。各永磁铁13例如通过Y轴方向的滑移而被一对固定部件33固定或者解除一对固定部件33对其的固定。
一对永磁铁13通过磁场将磁性材料过滤器14磁化。一对永磁铁13通过磁力将磁性材料过滤器14固定于罩部件12。
一对永磁铁13在例如维护作业时等通过解除其相对于罩部件12的固定而从罩部件12上容易地拆下。
例如即使在存在由于一对永磁铁13的磁场而附着于罩部件12的导电性的异物的情况下,也可通过将一对永磁铁13从罩部件12上拆下而容易地回收导电性的异物。
磁性材料过滤器14的外形是例如形成有多个贯通孔14a的矩形的格子状或者网状。磁性材料过滤器14由例如铁等强磁性的材料形成。
磁性材料过滤器14通过一对永磁铁13的磁力固定在罩部件12的前部31的表面31B。磁性材料过滤器14覆盖罩部件12的通气口32。磁性材料过滤器14通过与一对永磁铁13的磁力对抗的外力而解除其相对于罩部件12的固定。
磁性材料过滤器14被一对永磁铁13的磁场磁化。磁性材料过滤器14从朝向罩部件12的通气口32及壳体11的吸气口25通过多个贯通孔14a的空气中分离出导电性的尘埃等异物并将其捕获。
磁性材料过滤器14通过被配置于壳体11的外部而抑制导电性的异物从吸气口25侵入到壳体11的内部。
磁性材料过滤器14在例如维护作业时等通过解除其相对于罩部件12的固定而消除一对永磁铁13对其的磁化。磁化了的磁性材料过滤器14所捕获的导电性的异物易于从消除了磁化的磁性材料过滤器14分离,因此可容易地回收。
磁性材料过滤器14的磁化是伴随着磁性材料过滤器14从一对永磁铁13分离而逐渐消除的,因此可抑制磁性材料过滤器14所捕获的导电性的异物飞散到空气中。
空气过滤器15的外形是例如形成有多个贯通孔的矩形的网状。空气过滤器15由例如合成树脂等不会被磁场磁化的非磁性的材料形成。
空气过滤器15例如被壳体11的前部24和磁性材料屏蔽件16从X轴方向的两侧夹持固定。空气过滤器15从壳体11的内部覆盖吸气口25。
空气过滤器15从自吸气口25流入壳体11的内部而通过多个贯通孔的空气中分离出异物并将其捕获。空气过滤器15从空气中分离出未能被磁性材料过滤器14去除的异物、例如非导电性的尘埃等异物并将其捕获。
磁性材料屏蔽件16的外形是例如形成有多个贯通孔16a的矩形的格子状或者网状。磁性材料屏蔽件16由例如铁等强磁性的材料形成。
磁性材料屏蔽件16固定在壳体11的前部24的背面(内表面)24B。磁性材料屏蔽件16例如通过螺钉等固定安装件固定于壳体11。磁性材料屏蔽件16与空气过滤器15一起从壳体11的内部覆盖吸气口25。
磁性材料屏蔽件16使从空气过滤器15流入多个贯通孔16a的空气朝向壳体11的内部通过。磁性材料屏蔽件16在磁性材料过滤器14及一对永磁铁13与壳体11的内部的电气设备2之间将磁切断。磁性材料屏蔽件16将壳体11的内部的电气设备2自磁性材料过滤器14及一对永磁铁13的磁屏蔽开。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防尘构造10具备磁性材料过滤器14,磁性材料过滤器14将在形成于壳体11的吸气口25中流过的空气的流路即罩部件12的通气口32覆盖,由此能够抑制导电性的尘埃等异物向壳体11的内部的侵入。
防尘构造10具备一对永磁铁13,一对永磁铁13将磁性材料过滤器14磁化,并且通过磁力将其固定于罩部件12,由此能够在解除了对磁性材料过滤器14的固定的情况下消除对磁性材料过滤器14的磁化。磁化了的磁性材料过滤器14所捕获的导电性的异物易于从消除了磁化的磁性材料过滤器14分离,由此可容易地回收。磁性材料过滤器14的磁化是伴随着磁性材料过滤器14从一对永磁铁13分离而逐渐消除的,由此可抑制磁性材料过滤器14所捕获的导电性的异物飞散到空气中。
防尘构造10具备将一对永磁铁13固定于罩部件12的两对固定部件33,由此能够将一对永磁铁13从罩部件12上容易地拆下。例如即使在存在由于一对永磁铁13的磁场而附着于罩部件12的导电性的异物的情况下,也可通过将一对永磁铁13从罩部件12上拆下而容易地回收导电性的异物。
防尘构造10在壳体11的内部具备空气过滤器15,由此能够从自吸气口25流入壳体11的内部的空气中分离出未能被磁性材料过滤器14去除的异物、例如非导电性的尘埃等异物并将其捕获。
防尘构造10在壳体11的内部具备磁性材料屏蔽件16,由此能够在磁性材料过滤器14及一对永磁铁13与壳体11的内部的电气设备2之间将磁切断。磁性材料屏蔽件16能够将壳体11的内部的电气设备2自磁性材料过滤器14及一对永磁铁13的磁屏蔽开。
以下,对变形例进行说明。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磁性材料过滤器14覆盖罩部件12的前部31的通气口32,但并不限定于此。磁性材料过滤器14也可以将形成于罩部件12的前部31以外的其它部位的通气口覆盖。
图4是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防尘构造10A的前部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4所示,变形例的防尘构造10A具备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罩部件12、多个永磁铁13及磁性材料过滤器14不同的变形例的罩部件12A、多个永磁铁13A及多个磁性材料过滤器14A。
变形例的罩部件12A的外形例如形成为矩形箱型。变形例的罩部件12A由例如合成树脂等不会被磁场磁化的非磁性的材料形成。罩部件12A例如具备遮蔽部41和支承部42。
遮蔽部41的外形是例如矩形板状。遮蔽部41在X轴方向上覆盖吸气口25。遮蔽部41与壳体11的前部24的表面24A沿X轴方向隔开规定距离地分离。遮蔽部41的至少一部分从X轴方向观察与吸气口25的整个区域重叠。
支承部42的外形是例如矩形筒状。支承部42与遮蔽部41为一体。支承部42在壳体11的前部24的表面24A中固定于吸气口25的周缘部。
在支承部42,形成有在Y轴方向及Z轴方向上分别贯通的多个通气口43。多个通气口43例如是沿各轴方向各有两个的合计四个通气口43。
变形例的多个永磁铁13A各自的外形是例如四棱柱型的棒状。多个永磁铁13A是例如四个永磁铁13A。例如四个永磁铁13A通过多个固定部件固定在罩部件12A的支承部42的背面的四个角部。四个角部是支承部42的背面的上端的左右端及下端的左右端。多个固定部件分别是例如从支承部42的背面突出的肋型的突起等。
四个永磁铁13A通过磁场将四个磁性材料过滤器14A磁化。四个永磁铁13A通过磁力将四个磁性材料过滤器14A固定于罩部件12A的支承部42。
变形例的多个磁性材料过滤器14A各自的外形是例如形成有多个贯通孔14a的矩形的格子状或者网状。各磁性材料过滤器14A由例如铁等强磁性的材料形成。
多个磁性材料过滤器14A是例如将罩部件12A的支承部42的四个通气口43覆盖的四个磁性材料过滤器14A。四个磁性材料过滤器14A分别通过四个永磁铁13A中的适当相邻的一对永磁铁13A的磁力固定在罩部件12A的支承部42的表面。各磁性材料过滤器14A通过与适当的一对永磁铁13A的磁力对抗的外力解除其相对于罩部件12A的固定。
四个磁性材料过滤器14A分别被适当的一对永磁铁13A的磁场磁化。各磁性材料过滤器14A从朝向罩部件12A的支承部42的各通气口43及壳体11的吸气口25通过多个贯通孔14a的空气中分离出导电性的尘埃等异物并将其捕获。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磁性材料过滤器14配置于壳体11的外部,但并不限定于此。磁性材料过滤器14只要配置于在形成于壳体11的吸气口25中流过的空气的流路即可。
例如,磁性材料过滤器14也可以配置于壳体11的内部。例如,固定着一对永磁铁13的罩部件12也可以被固定于壳体11的前部24的背面24B。罩部件12从壳体11的内部覆盖吸气口25。磁性材料过滤器14在壳体11的内部通过一对永磁铁13的磁力固定于罩部件12,覆盖罩部件12的通气口32。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罩部件12利用肋型的突起即多个固定部件33固定多个永磁铁13,但并不限定于此。
各固定部件33也可以是例如螺钉等固定安装件或者粘合带等。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磁性材料过滤器14及多个永磁铁13分别直接不接触地固定于罩部件12,但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磁性材料过滤器14及多个永磁铁13也可以通过磁力直接接触地固定于罩部件12。
例如,磁性材料过滤器14及多个永磁铁13中的至少某一方也可以不能解除其相对于罩部件12的固定。
例如,也可以省略罩部件12,使通过磁力直接接触的磁性材料过滤器14及多个永磁铁13固定于壳体11。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空气过滤器15配置于壳体11的前部24与磁性材料屏蔽件16之间,但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空气过滤器15也可以配置于磁性材料屏蔽件16与电气设备2之间或者壳体11的外部。
例如,空气过滤器15及磁性材料屏蔽件16中的至少某一方也可以被省略。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仅使磁性材料过滤器14、14A磁化,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磁性材料屏蔽件16磁化而使该磁性材料屏蔽件16具有作为磁性材料过滤器14的功能。该情况下,也可以不设置磁性材料过滤器14。
根据以上说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防尘构造10(或者防尘构造10A)具备配置于在壳体11的吸气口25流过的空气的流路中的、被磁化的磁性材料过滤器14(或者磁性材料过滤器14A),由此能够抑制导电性的异物向壳体11的内部的侵入。
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出的,并不意图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能够以其它各种方式实施,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范围及主旨中,并且同样包含于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的范围内。
附图标记说明
1…柜,2…电气设备,10…防尘构造,11…壳体,12…罩部件,13…永磁铁,14…磁性材料过滤器(磁性部件、第一磁性部件),15…空气过滤器(过滤部件),16…磁性材料屏蔽件(第二磁性部件),25…吸气口,32…通气口,33…固定部件

Claims (6)

1.一种防尘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其收容电气设备;以及
磁性部件,其被磁化,配置于在形成于所述壳体的通气口中流过的气体的流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尘构造具备非磁性的罩部件,该罩部件将作为所述通气口的第一通气口覆盖,并具有与所述第一通气口不同的第二通气口,
所述磁性部件以固定于所述罩部件而覆盖所述第二通气口的方式形成,并且形成有供所述气体通过的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尘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尘构造具备磁铁,该磁铁固定于所述罩部件,将所述磁性部件磁化并且通过磁力将所述磁性部件固定于所述罩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尘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尘构造具备将所述磁铁固定于所述罩部件的固定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尘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尘构造具备配置于所述流路的过滤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防尘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尘构造具备被配置于作为所述磁性部件的第一磁性部件与所述电气设备之间的所述壳体的内部的第二磁性部件。
CN202080101545.5A 2020-09-15 2020-09-15 防尘构造 Pending CN11566924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0/034897 WO2022059065A1 (ja) 2020-09-15 2020-09-15 防塵構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69246A true CN115669246A (zh) 2023-01-31

Family

ID=80777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101545.5A Pending CN115669246A (zh) 2020-09-15 2020-09-15 防尘构造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09739A1 (zh)
JP (1) JP7275403B2 (zh)
CN (1) CN115669246A (zh)
WO (1) WO202205906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25016B (zh) * 2019-06-03 2023-04-28 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 防爆构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52681U (ja) * 1983-09-19 1985-04-13 光洋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の防塵,防水装置
JPH0569994U (ja) * 1992-02-27 1993-09-21 横河電機株式会社 筐 体
JPH0832248A (ja) * 1994-07-20 1996-02-02 Fujitsu General Ltd フィルタ取付装置
JP3580389B2 (ja) * 1996-02-13 2004-10-20 日本エクスラン工業株式会社 磁気フィルターおよび磁気マスク
CA2852897C (en) 2011-10-21 2016-08-16 Nagasaki University Ge adsorbent for 68ge-68ga generator
JP6354278B2 (ja) * 2014-04-15 2018-07-11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半導体電力変換装置
JP2017021141A (ja) * 2015-07-09 2017-01-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映像装置用筐体および映像表示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275403B2 (ja) 2023-05-19
JPWO2022059065A1 (zh) 2022-03-24
US20230209739A1 (en) 2023-06-29
WO2022059065A1 (ja) 2022-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04163B2 (en)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control for electronic equipment enclosures
US5535099A (en) Enclosure for electronic modules
JP2003501815A (ja) ベンチレータ
CN115669246A (zh) 防尘构造
KR100914364B1 (ko) 전기 집진 장치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송풍 장치
CN106687882B (zh) 用于气流增强的进气阻力降低
CN109727526B (zh) 带显示器的控制装置
CN109729679B (zh) 控制装置
CN109729696B (zh) 控制装置
KR20180075538A (ko) 경보 장치
KR20150076788A (ko) 이중필터방식의 배전반
JP2015170678A (ja) 電子機器筐体及び送風機カバー
US11395437B2 (en) Faceplates with filters
JPWO2022059065A5 (ja) 防塵構造
CN109729697B (zh) 风扇单元
CN214960707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控制面板
JP4790392B2 (ja) 単軸ロボット
CN112425016B (zh) 防爆构造
CN106255372B (zh) 一种无尘散热机柜
JP2007109707A (ja) 電気機器
JPH02204700A (ja) 冷却ファンの取付装置
JP7379920B2 (ja) 防塵フィルタ、及び電子機器
JPH09321451A (ja)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CN214253093U (zh) 软件与信息化全过程咨询综合管理设备
CN217428558U (zh) 一种散热装置及接线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