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51504B - 一种低voc底漆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voc底漆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51504B
CN115651504B CN202211437753.XA CN202211437753A CN115651504B CN 115651504 B CN115651504 B CN 115651504B CN 202211437753 A CN202211437753 A CN 202211437753A CN 115651504 B CN115651504 B CN 1156515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parts
primer
low
modified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3775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51504A (zh
Inventor
温在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Zhongying Pai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Zhongying Pai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Zhongying Pai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Zhongying Pai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3775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515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56515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515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515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515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底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低VOC底漆及其制备方法、应用。一种低VOC底漆,所述低VOC底漆由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得:丙烯酸改性树脂45~55%、密着剂1~2%、防沉剂5~8%、消光剂3~6%、填充剂15~30%和环保酯类溶剂10~20%,通过上述原料剂制备低VOC底漆,环保性能好,面对不同材质的3C电子产品外壳时,具有良好的着附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低VOC底漆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底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低VOC底漆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3C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发展,其外壳设计更为耐磨亮丽,对相关涂层材料性能要求也就越高。一般为了使得面漆能稳定地附着于3C电子产品的外壳上,一般会在外壳表面先涂上一层底漆。底漆,是指直接涂到物体表面作为面漆坚实基础的涂料,要求在物面上附着牢固,以增加上层涂料的附着力,提高面漆的装饰性。
传统底漆多为溶剂型涂料,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溶剂,在使用过程中还经常采用有机溶剂稀释,这些有机溶剂会挥发到环境中,对施工人员和使用人员的健康造成伤害。对此,现在研究出许多低VOC底漆,如环氧底漆、改性有机硅底漆等。目前3C电子产品的外壳有不同的材质,需要不同的VOC底漆进行涂抹,同一种VOC底漆在面对不同的材质时,使得底漆的附着力变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容易使得底漆出现气泡粉化、开裂、剥落以及变色等现象,故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底漆在3C电子产品外壳中使用附着力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低VOC底漆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低VOC底漆,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低VOC底漆,所述低VOC底漆由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得:
丙烯酸改性树脂45~55%
密着剂1~2%
防沉剂5~8%
消光剂3~6%
填充剂15~30%
环保酯类溶剂1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制备的底漆在面对不同材质的3C电子产品外壳时,具有良好的着附性能,同时环保性能高。本申请中主要以丙烯酸环氧树脂为主,以环保酯类溶剂进行稀释,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减少生产或使用底漆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危害人们身体健康。丙烯酸改性树脂能够润湿各种材质的表面,使得底漆能附着于3C电子产品的外壳。但是附着力度小不稳定。对此本申请中添加了密着剂和填充剂提高丙烯酸改性树脂附着力,填充剂不仅提高VOC底漆附着性能,还可增加底漆的防水耐磨性能。丙烯酸改性树脂与填充剂是两种不相容物质,难以搅拌均匀,且搅拌均匀后易分层,对此,本申请中添加防沉剂,使得丙烯酸改性树脂与填充剂能搅拌均匀且不分层,提高底漆的附着性能。
优选的,丙烯酸改性树脂的平均分子量为15000~50000,且丙烯酸改性树脂的羟值为70~100mgKOH/g。
通过采用上述特定分子量的丙烯酸改性树脂,进一步提高低VOC底漆的润滑性能,进一步提高低VOC底漆对不同材质的3C电子产品外壳的附着性能。
优选的,所述丙烯酸改性树脂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制备乳化液:按照重量份计,将重量份为10~15份的丙烯酸、重量份为5~10份的2-甲基丙烯酸甲酯、重量份为10~15份的水和重量份为1~2份的乳化剂混合均匀,制得乳化液;
制备反应初品:按照中重量份计,将重量份为2~8份的苯乙烯、重量份为3~6份的间苯二甲酸、重量份为1~2份引发剂混合均匀,制得反应液,升温至120~150℃,向反应液中滴加乳化液,滴加完毕,反应2~3h,再加入重量份为5~10份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重量份为10~15份的柠檬酸溶液,反应1~2h,降温至90~95℃,反应1~1.5h后,测量pH值为5~6,得到反应初品;
制备混合液:按照重量份计,加入重量份为4~10份的己二酸和重量份为4~6份的丙二醇甲醚的混合液,控制温度为90~100℃;
制备产物:按照重量份计,加完混合液后,再加入重量份为5~10份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重量份为1~5份的丙烯酸反应1~2h,检测丙烯酸的含量少于0.1%,则加入重量份为5~10份的三乙胺,保温反应2~3h,出料,得到丙烯酸改性树脂;若丙烯酸含量大于0.1%,则补加引发剂,反应,直到丙烯酸的含量少于0.1%,加入重量份为5~10份
三乙胺,保温反应2~3h,出料,得到丙烯酸改性树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得丙烯酸改性树脂具有良好的润湿性和附着性能。一般的丙烯酸酯树脂对于不同材质的润湿性效果差别,导致低VOC底漆在不同材质的吸附性能较差,且一般的丙烯酸改性树脂耐热和耐候性较差。而3C电子产品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发热,长时间使用会导致底漆气泡粉化、开裂、剥落以及变色等现象,影响3C电子产品的使用。对此,本申请中通过将丙烯酸、2-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间苯二甲酸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按照上述步骤进行反应,一是提高丙烯酸改性树脂对不同材质的润湿性能,提高低VOC底漆的附着性能;二是增加丙烯酸改性树脂的耐热耐候性,从而减少底漆出现气泡粉化、开裂、剥落以及变色等现象。
先将丙烯酸和2-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乳化,是为2-甲基丙烯酸甲酯能充分反应不残留于成品中,影响丙烯酸改性树脂的使用。通过添加苯乙烯和间苯二甲酸使得丙烯酸改性树脂中引入其他官能团,从而增强丙烯酸改性树脂的耐热和耐候性。在提高丙烯酸改性树脂耐热和耐候性的同时,通过引入其他官能团和试剂,降低丙烯酸改性树脂的表面张力,从而增强丙烯酸改性树脂的润湿性能,提高低VOC底漆对不同材质的附着性能。通过按照不同的顺序依次添加苯乙烯、间苯二甲酸、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己二酸、丙二醇甲醚、己二酸、丙二醇甲醚和三乙胺进行反应,使得丙烯酸改性树脂,能够引入其他官能团,提高丙烯酸改性树脂的耐热和耐候性,同时降低丙烯酸改性树脂的表面张力。
优选的,乳化剂为单硬脂酸甘油酯、大豆磷脂、脂肪酸皂、聚氧乙烯醚或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引发剂为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氢、过硫酸盐或过氧化氢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柠檬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20%。
优选的,所述填充剂是由钛白粉和碳黑按照质量百分比为(50~65%):(35~50%)混合制得。
通过采用上述填充剂,使得低VOC底漆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和附着性。为了增强低VOC底漆的耐磨性和耐久性,一般的填充剂是能提高低VOC底漆的耐磨性和耐久性。但是,再加入后体系后,会导致低VOC底漆的润滑性下降,从而降低底漆的附着性能。通过将钛白粉与碳黑的搭配使用,使得低VOC底漆的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久性的同时也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和附着性。
碳黑颗粒细,网状链堆积紧密,比表面积大,丙烯酸改性树脂能稳定包裹于碳黑表面,当低VOC底漆与3D电子产品的壳接触时,碳黑是不与3D电子产品的壳直接接触,从而不会影响低VOC底漆的润湿性能。碳黑为黑色,容易影响面漆的颜色,对此,需要进行调节颜色,调节颜色时,添加的物质不能影响低VOC底漆的润滑性。本申请使用钛白粉进行调节颜色,其中,钛白粉的相对密度小,表面积大,其表面能吸附较多的丙烯酸改性树脂,减少粉末量增加,对低VOC底漆润湿性的影响。
优选的,碳黑与钛白粉的平均粒径为50~100um。
优选的,所述消光剂为二氧化硅。
使用丙烯酸改性树脂会使得低VOC底漆在固化后表面具有过强的光学反射,使用二氧化硅作为消光剂能有效降低低VOC底漆在固化的光泽性。一般的消光剂能降低丙烯酸改性树脂的光学反射,但是,在本申请中的效果差,通过加入二氧化硅降低本申请制备的丙烯酸改性树脂。
优选的,所述密着剂为AP-3800、HY-8310、RT-3115、OFS-6040、DH-7200或RKZ3025。
通过采用上述密着剂,进一步提高低VOC底漆的附着性能,使得低VOC底漆能与多种材质的界面稳定粘接。
优选的,所述防沉剂由以下方法制备的到:
按照重量份计,将重量份为20~25份的丙烯酸、重量份为10~15份的多元醇、重量份为10~15份的豆油、重量份为5~10分的间苯二甲酸、重量份为3~5份的三羟甲基丙烷三月桂酸酯和重量份为1~2份的引发剂混合均匀,升温至180~200℃,反应2~3h,加入将重量份1~2份的间苯二甲酸,升温至230~240℃,反应2~4h,降温至20~40℃,加入重量份为2~5份吐温,搅拌均匀,得到防沉剂。
丙烯酸改性树脂与填充剂、消光剂的密度不同,且相容性差,使用时容易分层。本申请中使用碳黑和钛白粉作为填充剂,碳黑和钛白粉的密度不同,两者分布于低VOC底漆中,容易产生分层现象。对此,本申请中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防沉剂,能有效的减少碳黑和钛白粉分层,维持低VOC底漆体系的稳定状态,有利于低VOC底漆的保存和使用。
优选的,所述环保酯类溶剂为丙二醇二乙酸酯、醋酸正丙酯、乙二醇二醋酸酯和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通过采用上述环保酯类溶剂,一是减少有害溶剂的使用,提高低VOC的环保性,二是为了增加丙烯酸改性树脂与密着剂、防沉剂、填充剂的相容性,维持低VOC底漆体系的平衡状态,便于保存。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低VOC底漆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VOC底漆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丙烯酸改性树脂和溶剂混合均匀,搅拌速度为2000~3000r/min,边搅拌边加入填充剂、密着剂和消光剂,混合均匀,过50~100目筛,得到低VOC底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得细腻均匀的低VOC底漆,在生产过程中有害物质少,环保,有利于生产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该低VOC底漆具有良好附着性能。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低VOC底漆的应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VOC底漆的应用,所述低VOC底漆应用于3C电子产品的外壳,所述低VOC底漆为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低VOC底漆或者为第二方面制备得到低VOC底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低VOC底漆能广泛应用于3D电子产品外壳,提高3D电子产品外壳的环保性能,通过低VOC底漆的作用,使得面漆能与3D电子产品外壳稳定连接,不掉漆。
优选的,3D电子产品外壳为PC塑胶、GF塑胶、铝材、铁、镁铝、PPS、尼龙和玻璃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低VOC底漆的应用过程如下:将3D电子产品外壳清洁,涂抹低VOC底漆,在60~70℃的条件下进行烘烤,时间为20~40min,再涂布面漆,干燥,固化,得到成品。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通过采用丙烯酸改性树脂、密着剂、防沉剂、消光剂、填充剂和环保酯类溶剂制备低VOC底漆,环保性能好,面对不同材质的3C电子产品外壳时,具有良好的着附性能。
2、本申请通过本申请中通过将丙烯酸、水、乳化剂、2-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间苯二甲酸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按照一定步骤进行反应,一是提高丙烯酸改性树脂对不同材质的润湿性能,提高低VOC底漆的附着性能;二是增加丙烯酸改性树脂的耐热耐候性,从而减少底漆出现气泡粉化、开裂、剥落以及变色等现象。
具体实施方式
制备例1~3
制备例1
一种丙烯酸改性树脂,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制备乳化液:将丙烯酸1Kg、2-甲基丙烯酸甲酯0.5Kg、水1Kg和乳化剂0.1Kg(单硬脂酸甘油酯)混合均匀,制得乳化液;
制备反应初品:将苯乙烯0.2Kg、间苯二甲酸0.3Kg、引发剂0.1Kg(过氧化二苯甲酰0.05Kg和过氧化氢0.05Kg)混合均匀,制得反应液,升温至120℃,向反应液中滴加乳化液,滴加完毕,反应2h,再加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0.5Kg和1Kg柠檬酸溶液(质量分数为20%),反应1h,降温至90℃,反应1h后,测量pH值为5,得到反应初品;
制备混合液:加入己二酸0.4Kg和丙二醇甲醚0.4Kg的混合液,控制温度为90℃;
制备产物:加完混合后,再加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0.5Kg和丙烯酸0.1Kg反应1h,检测丙烯酸的含量少于0.1%,则加入三乙胺0.5Kg,保温反应2h,出料,得到丙烯酸改性树脂。
制备例2和制备例3与制备例的不同之处在于:部分原料用量和实验参数不同,其余的制备步骤均与制备例1一致。
制备例1~3中用到的物料和用量,如表1所示:
表1制备例1~3中用到的物料和用量
Figure BDA0003942863440000061
Figure BDA0003942863440000071
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低VOC底漆,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按照质量百分比,将丙烯酸改性树脂45%和溶剂10%混合均匀,搅拌速度为2000r/min,边搅拌边加入填充剂30%、密着剂2%和消光剂6%,混合均匀,过50目筛,得到低VOC底漆。
本实施例使用丙烯酸改性树脂的平均分子量为10000,且丙烯酸改性树脂的羟值为60mgKOH/g。
实施例2和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部分原料的种类用量不同,其余的实验步骤均与实施例1一致。
实施例1~3原料种类和用量如表2所示:
表2实施例1~3原料种类和用量
Figure BDA0003942863440000072
Figure BDA0003942863440000081
实施例4
一种低VOC底漆,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丙烯酸改性树脂的平均分子量为15000,且丙烯酸改性树脂的羟值为70mgKOH/g,其余的原料种类、用量以及试验步骤均与实施例2一致。
实施例5
一种低VOC底漆,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丙烯酸改性树脂的平均分子量为50000,且丙烯酸改性树脂的羟值为100mgKOH/g,其余的原料种类、用量以及试验步骤均与实施例3一致。
实施例6
一种低VOC底漆,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丙烯酸改性树脂制备例1,其余的原料种类、用量以及试验步骤均与实施例3一致。
实施例7
一种低VOC底漆,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丙烯酸改性树脂制备例2,其余的原料种类、用量以及试验步骤均与实施例3一致。
实施例8
一种低VOC底漆,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丙烯酸改性树脂制备例3,其余的原料种类、用量以及试验步骤均与实施例3一致。
实施例9
一种低VOC底漆,本实施例与实施例8的不同之处在于:密着剂为环氧磷酸密着剂,其余的原料种类、用量以及试验步骤均与实施例8一致。
实施例10
一种低VOC底漆,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填充剂是由钛白粉和碳黑按照质量百分比为50%:50%混合制得,其余的原料种类、用量以及试验步骤均与实施例2一致。
实施例11
一种低VOC底漆,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填充剂是由钛白粉和碳黑按照质量百分比为65%:35%混合制得,其余的原料种类、用量以及试验步骤均与实施例4一致。
实施例12
一种低VOC底漆,本实施例与实施例8的不同之处在于:填充剂是由钛白粉和碳黑按照质量百分比为65%:35%混合制得,其余的原料种类、用量以及试验步骤均与实施例8一致。
实施例13
一种低VOC底漆,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2的不同之处在于:消光剂为二氧化硅,其余的原料种类、用量以及试验步骤均与实施例12一致。
实施例14
一种低VOC底漆,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消光剂为二氧化硅,其余的原料种类、用量以及试验步骤均与实施例3一致。
实施例15
一种低VOC底漆,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消光剂为二氧化硅,其余的原料种类、用量以及试验步骤均与实施例4一致。
实施例16
一种低VOC底漆,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防沉剂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丙烯酸2Kg、多元醇1Kg(季戊四醇)、豆油1Kg、间苯二甲酸0.5Kg、三羟甲基丙烷三月桂酸酯0.3Kg和引发剂0.1Kg(过氧化二苯甲酰)混合均匀,升温至180℃,反应2h,加入将间苯二甲酸0.1Kg,升温至230℃,反应2h,降温至20℃,加入吐温0.2Kg,搅拌均匀,得到防沉剂。
实施例17
一种低VOC底漆,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防沉剂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丙烯酸2.5Kg、多元醇1.5Kg(季戊四醇)、豆油1.5Kg、间苯二甲酸1Kg、三羟甲基丙烷三月桂酸酯0.5Kg和引发剂0.2Kg过氧化二苯甲酰)混合均匀,升温至200℃,反应3h,加入将间苯二甲酸0.2Kg,升温至240℃,反应4h,降温至40℃,加入吐温0.5Kg,搅拌均匀,得到防沉剂。
实施例18
一种低VOC底漆,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2的不同之处在于,防沉剂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丙烯酸2.5Kg、多元醇1.5Kg(季戊四醇)、豆油1.5Kg、间苯二甲酸1Kg、三羟甲基丙烷三月桂酸酯0.5Kg和引发剂0.2Kg过氧化二苯甲酰)混合均匀,升温至200℃,反应3h,加入将间苯二甲酸0.2Kg,升温至240℃,反应4h,降温至40℃,加入吐温0.5Kg,搅拌均匀,得到防沉剂。
对比例
对比例1
一种低VOC底漆,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将丙烯酸改性树脂替换成等量的双酚A液体环氧树脂,其余的原料种类、用量以及试验步骤均与实施例3一致。
本对比例中使用双酚A液体环氧树脂的分子量为900。
对比例2
一种低VOC底漆,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将丙烯酸改性树脂替换成等量的甲基MQ硅树脂,其余的原料种类、用量以及试验步骤均与实施例3一致。
本对比例甲基MQ硅树脂在25℃条件下的粘度为10mPas,M/Q值为0.6。
对比例3
一种低VOC底漆,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将丙二醇二乙酸酯替换成等量的丙二醇甲醚,其余的原料种类、用量以及试验步骤均与实施例3一致。
应用例
应用例1
一种低VOC底漆的应用,将3D电子产品外壳清洁,涂抹来自于实施例1的低VOC底漆,在60℃的条件下进行烘烤,时间为20min,再涂布面漆,干燥,固化,得到成品。
本应用例中3D电子产品的外壳为PC塑胶。
应用例1~21与应用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低VOC底漆的来源不同,其余的用量实验步骤均与应用例1一致。应用例1~24中低VOC底漆的来源,如表3所示:
表3应用例1~21低VOC底漆的来源
Figure BDA0003942863440000101
Figure BDA0003942863440000111
应用例22
一种低VOC底漆的应用,本应用例与应用例24的不同之处在于:3D电子产品的外壳为GF塑胶,其余的实验步骤均与应用例24一致。
应用例23
一种低VOC底漆的应用,本应用例与应用例24的不同之处在于:3D电子产品的外壳为铝材,其余的实验步骤均与应用例24一致。
应用例24
一种低VOC底漆的应用,本应用例与应用例24的不同之处在于:3D电子产品的外壳为玻璃纤维,其余的实验步骤均与应用例24一致。
性能检测试验
对应用例1~24制得的低VOC底漆进行附着力测试、耐水煮测试,对实施例1~18和对比例1~3中制得低VOC底漆进行盐雾测试。
检测方法/试验方法
附着力测试:参照GB/T 1720-1979.
耐水煮测试:将应用例1~24制得片材置于100℃的水中,测试1周。试验数据如表3所示:
表3性能检测实验数据
Figure BDA0003942863440000121
Figure BDA0003942863440000131
由应用例1~4并结合表3,可知通过采用丙烯酸改性树脂、密着剂、防沉剂、消光剂、填充剂和环保酯类溶剂制备低VOC底漆,能够提高低VOC底漆对不同3C电子产品中使用附着力,提高低VOC底漆防水耐磨性能。
实施例1与对比例1~2相比较,说明通过使用丙烯酸改性树脂能够有效地提高低VOC底漆的附着性能,增强耐水煮性能。
实施例1与对比例3相比较,说明环保酯类溶剂有助于丙烯酸改性树脂、密着剂、防沉剂、消光剂和填充剂混合均匀,维持低VOC底漆体系的平衡状态,有利于提高低VOC底漆的附着性能。
实施例2与实施例4相比较,说明通过采用特定分子量的丙烯酸改性树脂,能提高低VOC底漆的附着性能,增强低VOC底漆的耐水煮性能。
实施例3与实施例6~8相比较说明,通过本申请中的制备方法制备的丙烯酸改性树脂,能有效提高低VOC底漆的附着性能,增强低VOC底漆的耐水煮性能。
实施例2与实施例10相比较,说明使用钛白粉与碳黑做填充剂,能有效能提高低VOC底漆的附着性能,增强低VOC底漆的耐水煮性能。
实施例12与实施例13相比较,说明添加二氧化硅能有效消除本申请制得的丙烯酸改性树脂光泽性。
盐雾测试:是一种用于测定涂覆到金属表面上的涂层的耐腐蚀性的标准化方法。将本申请中制得低VOC底漆喷涂到铝材表面,厚度为50um,这个测试在盐雾箱中进行,其中盐溶液(通常5%NaCl)被雾化,然后喷到涂有低VOC底漆的铝材表面。该材质保持在高腐蚀性环境的盐雾中1000小时,并测量被腐蚀部分的最大长度。试验数据如表4所示:
表4性能检测实验数据
Figure BDA0003942863440000132
/>
Figure BDA0003942863440000141
由实施例1~18和对比例1~3,并结合表4可知,通过采用本申请中的配方制备的低VOC底漆具有良好的附着性能和抗腐蚀性能。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6)

1.一种低VOC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低VOC底漆由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得:
丙烯酸改性树脂45~55%
密着剂1~2%
防沉剂5~8%
消光剂3~6%
填充剂15~30%
环保酯类溶剂10~20%;
丙烯酸改性树脂的平均分子量为15000~50000,且丙烯酸改性树脂的羟值为70~100mgKOH/g;
所述丙烯酸改性树脂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制备乳化液:按照重量份计,将重量份为10~15份的丙烯酸、重量份为5~10份的2-甲基丙烯酸甲酯、重量份为10~15份的水和重量份为1~2份的乳化剂混合均匀,制得乳化液;
制备反应初品:按照中重量份计,将重量份为2~8份的苯乙烯、重量份为3~6份的间苯二甲酸、重量份为1~2份引发剂混合均匀,制得反应液,升温至120~150℃,向反应液中滴加乳化液,滴加完毕,反应2~3h,再加入重量份为5~10份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重量份为10~15份的柠檬酸溶液,反应1~2h,降温至90~95℃,反应1~1.5h后,测量pH值为5~6,得到反应初品;
制备混合液:按照重量份计,加入重量份为4~10份的己二酸和重量份为4~6份的丙二醇甲醚的混合液,控制温度为90~100℃;
制备产物:按照重量份计,加完混合液后,再加入重量份为5~10份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重量份为1~5份的丙烯酸反应1~2h,检测丙烯酸的含量少于0.1%,则加入重量份为5~10份的三乙胺,保温反应2~3h,出料,得到丙烯酸改性树脂;若丙烯酸含量大于0.1%,则补加引发剂,反应,直到丙烯酸的含量少于0.1%,加入重量份为5~10份三乙胺,保温反应2~3h,出料,得到丙烯酸改性树脂;
所述填充剂是由钛白粉和碳黑按照质量百分比为(50~65%):(35~50%)混合制得;
所述防沉剂由以下方法制备的到:
按照重量份计,将重量份为20~25份的丙烯酸、重量份为10~15份的多元醇、重量份为10~15份的豆油、重量份为5~10分的间苯二甲酸、重量份为3~5份的三羟甲基丙烷三月桂酸酯和重量份为1~2份的引发剂混合均匀,升温至180~200℃,反应2~3h,加入将重量份1~2份的间苯二甲酸,升温至230~240℃,反应2~4h,降温至20~40℃,加入重量份为2~5份吐温,搅拌均匀,得到防沉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VOC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光剂为二氧化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VOC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着剂为AP-3800、HY-8310、RT-3115、OFS-6040、DH-7200或RKZ30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VOC底漆,其特征在于:所述环保酯类溶剂为丙二醇二乙酸酯、醋酸正丙酯、乙二醇二醋酸酯和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低VOC底漆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将丙烯酸改性树脂和溶剂混合均匀,搅拌速度为2000~3000r/min,边搅拌边加入填充剂、密着剂、防沉剂和消光剂,混合均匀,过50~100目筛,得到低VOC底漆。
6.一种低VOC底漆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低VOC底漆应用于3C电子产品的外壳,所述低VOC底漆为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低VOC底漆或者为权利要求5制备得到低VOC底漆。
CN202211437753.XA 2022-11-15 2022-11-15 一种低voc底漆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Active CN1156515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37753.XA CN115651504B (zh) 2022-11-15 2022-11-15 一种低voc底漆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37753.XA CN115651504B (zh) 2022-11-15 2022-11-15 一种低voc底漆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51504A CN115651504A (zh) 2023-01-31
CN115651504B true CN115651504B (zh) 2023-07-14

Family

ID=85020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37753.XA Active CN115651504B (zh) 2022-11-15 2022-11-15 一种低voc底漆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51504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69150B1 (en) * 1998-12-02 2001-01-02 Ppg Industries Ohio, Inc. Coating compositions with dicarboxylic half ester containing polymers and polyanhydride curing agents
CN105713496A (zh) * 2014-12-02 2016-06-29 合众(佛山)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水性双组份超耐磨哑光色漆的制备方法
CN107722186A (zh) * 2017-10-27 2018-02-23 常州华科聚合物股份有限公司 羟基丙烯酸树脂分散体及用其制备的水性涂料
CN113637396A (zh) * 2021-07-06 2021-11-12 宁夏星邦豹丰涂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组份丙烯酸改性皱纹漆及树脂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32552B2 (en) * 2006-01-27 2010-06-08 Momentive Performance Materials Inc. Low VOC epoxy silane oligomer and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ame
CN101942264B (zh) * 2009-07-08 2012-08-15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海港码头钢板桩用无溶剂环氧涂料及制造方法
DE102009060803A1 (de) * 2009-12-31 2011-07-07 BASF Coatings GmbH, 48165 Wasserfreie Zusammensetzung als Beschichtungsmittel für Funktionsschichten einer Mehrschichtlackierung
CN103059235B (zh) * 2013-01-30 2015-07-15 广东银洋树脂有限公司 一种环氧改性水溶性丙烯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360905A (zh) * 2013-07-22 2013-10-23 天长市开林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环氧饮水舱涂料及制备方法
CN104073115A (zh) * 2014-06-23 2014-10-01 无锡市崇安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一种水溶性丙烯酸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11006B (zh) * 2017-02-14 2020-03-31 江苏艾科赛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可用于室外的水性环氧地坪漆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9956867B (zh) * 2017-12-14 2020-10-20 无锡阿科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涂料的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和包含其的涂料及用途
CN112552772B (zh) * 2020-12-08 2022-04-19 重庆海联水性涂料有限公司 商用车底盘漆膜修补用水性环保自喷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12639A (zh) * 2021-01-04 2021-05-18 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一种用于船舶上建及舱室的水性环保底面合一涂料
CN113603841B (zh) * 2021-09-06 2024-05-07 广东花果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氧树脂改性水性丙烯酸树脂分散体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69150B1 (en) * 1998-12-02 2001-01-02 Ppg Industries Ohio, Inc. Coating compositions with dicarboxylic half ester containing polymers and polyanhydride curing agents
CN105713496A (zh) * 2014-12-02 2016-06-29 合众(佛山)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水性双组份超耐磨哑光色漆的制备方法
CN107722186A (zh) * 2017-10-27 2018-02-23 常州华科聚合物股份有限公司 羟基丙烯酸树脂分散体及用其制备的水性涂料
CN113637396A (zh) * 2021-07-06 2021-11-12 宁夏星邦豹丰涂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组份丙烯酸改性皱纹漆及树脂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水性羟基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来水利;王晶丽;李文韬;张芳云;于金凤;;热固性树脂(第01期);1-5 *
环氧改性醇酸树脂底漆;刘迎新,张谷良;涂料工业(第02期);23-2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51504A (zh) 2023-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09439B (zh) 一种保温真石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70981B (zh) 一种紫外光固化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KR101158462B1 (ko) 유,무기 하이브리드형 자외선 경화용 수지 조성물
WO1996034063A1 (fr) Composition de revetement, procede d'elaboration de cette composition et procede d'elaboration d'une dispersion de sol d'oxyde inorganique
CN101760090B (zh) 醇酸聚氨酯树脂改性硝基哑光清面漆
EP2231789A1 (en) Alkyl silicate paint compositions with improved cracking resistance
CN102558996B (zh) 具有金属质感的弹性漆
CN110003763A (zh) 双组分水性环氧树脂漆
CN103261345A (zh) 有机-无机混杂漆组合物
CN108997867A (zh) 一种水性环保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78512A (zh) 一种无溶剂pvc辊涂uv亮光清面漆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41515A (zh) 高附着力底漆涂料
CN102277071B (zh) 一种改性的木器用聚氨酯类的亮光黑面漆
CN101392139A (zh) 一种超快速固化银镜镜背底漆涂料
CN104312425B (zh) 一种聚苯硫醚卷材涂料
CN115651504B (zh) 一种低voc底漆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00549091C (zh) 环氧树脂组合物及环氧-聚硅氧烷涂料组合物
CN107523197A (zh) 一种新型水性聚酯树脂
CN102627005A (zh) 四氟碳铝单板
KR101208665B1 (ko) 피씨엠 이면용 하이브리드 타입 도료 조성물
CN108530973A (zh) 环保型无苯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39146A (zh) 防滑超硬阻燃地坪涂料
CN104893518A (zh) 一种中纤板底漆
JPH0493374A (ja) 水性中塗り塗料
JP3470524B2 (ja) 粉体塗料組成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