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34753A - 一种研磨组件及厨余垃圾处理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研磨组件及厨余垃圾处理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34753A
CN115634753A CN202211176918.2A CN202211176918A CN115634753A CN 115634753 A CN115634753 A CN 115634753A CN 202211176918 A CN202211176918 A CN 202211176918A CN 115634753 A CN115634753 A CN 1156347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nding
disc
ring
assembly
cu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7691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永发
李燕华
叶子平
孙百会
汤明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21117691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3475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347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347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研磨组件及厨余垃圾处理器。研磨组件包括:研磨环组件和刀盘组件;所述刀盘组件包括M个沿径向依次设置的刀盘;所述研磨环组件包括N个沿径向依次设置的研磨环;其中第1个研磨环套设在第1个刀盘的外周,第N个研磨环套设在第M个刀盘的外周,所述N个研磨环和所述M个刀盘沿径向依次交替设置;所述M=N,且所述刀盘组件可被控制单个或多个刀盘相对研磨环组件转动。本发明的研磨组件在径向方向形成多级切割研磨结构,有效处理柔性长纤维垃圾的同时,减小厨余垃圾处理器纵向空间占用,装配也更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研磨组件及厨余垃圾处理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余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研磨组件及厨余垃圾处理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垃圾分类的推行,城市厨余垃圾成为人们头痛的一大难题,厨余垃圾处理器的使用解决了人们一部分问题,因此受到市场欢迎。
传统厨余垃圾处理器工作原理是通过内部研磨机构对食物残渣击打、撞击达到破碎效果,但是仍然无法完全处理柔性长纤维、高韧性(如玉米叶、果皮、菜叶等)食物残渣,这类食物残渣长时间聚集在处理器中,容易造成处理器卡死以及管道堵塞问题。
发明内容
为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研磨组件及厨余垃圾处理器。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研磨组件;包括:
研磨环组件和刀盘组件;
所述刀盘组件包括M个沿径向依次设置的刀盘;
所述研磨环组件包括N个沿径向依次设置的研磨环;
其中第1个研磨环套设在第1个刀盘的外周,第N个研磨环套设在第M个刀盘的外周,所述N个研磨环和所述M个刀盘沿径向依次交替设置,形成多级研磨结构;
所述M=N,且所述刀盘组件可被控制单个或多个刀盘相对研磨环组件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刀盘组件可被控制所述M个刀盘整体相对N个研磨环整体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N个研磨环和M个刀盘中,相邻的第i个研磨环和第i个刀盘形成上下设置,N≧i≧1,M≧i≧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N个研磨环和M个刀盘中,至少第N个研磨环与第M个刀盘形成上下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刀盘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在第E个刀盘和第E+1个刀盘之间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E个研磨环形成上下设置,所述第二连接件与部分所述第E个研磨环重叠;
在所述刀盘相对研磨环组件转动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E个研磨环配合形成切割和/或研磨作用M-1≧E≧1,N≧E-1≧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研磨环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在第F个研磨环和第F+1个研磨环之间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F+1个刀盘形成上下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与部分所述第F+1个刀盘重叠,
在所述刀盘相对研磨环组件转动时,所述第F+1个刀盘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配合形成切割和/或研磨作用,
N-1≧F≧1,M-1≧F≧1。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N个刀盘的周缘设置有多个切割齿,多个切割齿之间具有间隙,
第M个研磨环的内周壁形成有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多个切割片,所述切割片与所述切割齿上下设置;
在所述刀盘相对研磨环组件转动时,所述切割齿与所述切割片配合形成切割和/或研磨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所述研磨环与所述刀盘之间形成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1个刀盘上设置有破碎锤,所述破碎锤的连接端铰接于所述刀盘,所述破碎锤能够绕铰接点相对所述刀盘摆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破碎锤的自由端设置有缺口,其中,所述自由端与所述连接端相反;
在所述第N个研磨环的内周壁上设置有一个以上凸块;
在所述破碎锤相对所述第1个刀盘摆动状态下,所述缺口掠过所述凸块配合形成切割和/或研磨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破碎锤摆动方向上的两侧部分别设置有多个凸楞,所述凸楞由所述破碎锤的顶部向底部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1个刀盘上设置有限位凸部,用于限制所述破碎锤的摆动行程。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厨余垃圾处理器包括:
如上第一方面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研磨组件。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研磨组件,包括:
研磨环,所述研磨环包括沿径向设置的内环和外环;
刀盘,所述刀盘能够相对于所述研磨环转动,所述刀盘包括沿径向设置的内盘和外盘;
其中,所述外环、所述外盘、所述内环及所述内盘沿径向依次交替设置,形成多级研磨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环与所述外环之间通过一个以上第一连接件连接,
所述内盘与所述外盘之间通过一个以上第二连接件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件位于所述内环上方,所述外盘的内周壁设置有朝向径向内侧延伸的一个或多个切割部,所述切割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方;
其中,在所述刀盘相对于所述研磨环转动的状态下,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内环间隙配合形成切割和/或研磨作用,所述外盘的所述切割部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间隙配合形成切割和/或研磨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盘的所述切割部包括沿所述外盘内周壁分布的多个切割齿;
所述外环设置有朝向其径向内侧延伸的多个切割片;
在所述刀盘相对于所述研磨环转动的状态下,所述切割齿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配合切割物体的同时与所述切割片配合形成切割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至少一个侧面具有第一刀刃,所述第一刀刃表面与所述外盘的下表面形成的夹角为锐角;和/或,
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至少一个侧面具有第二刀刃,所述第二刀刃表面与所述内环的上表面形成的夹角为锐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立刀以及与所述立刀相对应的研磨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盘上设置有破碎锤,所述破碎锤的连接端铰接于所述内盘,所述破碎锤能够绕铰接点相对所述内盘摆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破碎锤的自由端设置有缺口,其中,所述自由端与所述连接端相反;
在所述外环的内周壁上设置有一个以上凸块;
在所述破碎锤相对所述内盘摆动状态下,所述缺口掠过所述凸块配合形成切割和/或研磨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破碎锤摆动方向上的两侧部分别设置有多个凸楞,所述凸楞由所述破碎锤的顶部向底部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盘上设置有限位凸部,用于限制所述破碎锤的摆动行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有两个,相对于所述内盘的中心呈对称设置;
所述破碎锤设置有两个,相对于所述内盘的中心呈对称设置,其中,在所述内盘的周向方向上,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破碎锤交替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环与所述外盘之间具有缝隙;和/或所述外盘与所述内环之间具有缝隙;和/或所述内环与所述内盘之间具有缝隙。
本发明第四方面一种厨余垃圾处理器,包括:
如上第三方面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研磨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壳体,所述研磨环固定于所述壳体内;
所述刀盘设置于所述研磨环的所述外环内,且位于所述内环上方;
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与所述刀盘的内盘连接,驱动所述刀盘相对于所述研磨环转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研磨环组件和刀盘组件均采用分体结构,多个研磨环组件和刀盘组件形成横向(纵向)多级研磨结构,通过以往单级研磨结构衍生为多级研磨结构,变向增加刀盘和研磨环的研磨次数,研磨效果更好,有效增加了对残余食物垃圾的处理能力,解决了厨余垃圾处理器运行时柔性长纤维难以处理问题,有效切断柔性长纤维。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研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研磨组件结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研磨环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刀盘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刀盘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接触”、“连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研磨组件;如图1-图5所示,研磨组件包括:研磨环组件10和刀盘组件20。
刀盘组件20包括M个沿径向依次设置的刀盘,M≧1。在刀盘的径向方向上,第1个刀盘到第M个刀盘可以由刀盘的径向内侧向径向外侧依次分布。
研磨环组件10包括N个沿径向依次设置的研磨环;其中第1个研磨环套设在第1个刀盘的外周,第N个研磨环套设在第M个刀盘的外周,所述N个研磨环和所述M个刀盘沿径向依次交替设置,形成多级研磨结构;所述M=N,且所述刀盘组件20可被控制单个或多个刀盘相对研磨环组件10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相邻的刀盘和研磨环之间形成缝隙,该缝隙可以是径向方向上二者之间形成的缝隙,和/或轴向方向上二者之间形成的缝隙。该缝隙可以对食物残渣进行切割和/或研磨作用。
例如,第1个研磨环套设在第1个刀盘周围,第2个研磨环套设在第2个刀盘周围,第M个研磨环套设在第N个刀盘周围。
研磨环组件10可以为固定件,刀盘组件可以为活动件,一示例中,刀盘组件中的其中一个刀盘可以相对研磨环组件10转动。另一示例中,刀盘组件中的多个刀盘可以相对研磨环组件10转动。进一步地,多个刀盘(M个刀盘)可以作为一个整体一起相对研磨环组件10转动。例如,第1个刀盘受控转动时,第2个刀盘、第3个刀盘以及第M个刀盘一起转动,使得第1个刀盘相对第1个研磨环之间产生相对转动,利用二者之间的缝隙形成第一级研磨结构,第2个刀盘相对第2个研磨环之间产生相对转动,利用二者之间的缝隙形成第二级研磨结构。
研磨环组件和刀盘组件均采用分体结构,多个研磨环组件和刀盘组件形成横向(径向)多级研磨结构,通过以往技术中单级研磨结构衍生为多级研磨结构,变向增加刀盘和研磨环的研磨次数,研磨效果更好,有效增加了对残余食物垃圾的处理能力,解决了厨余垃圾处理器运行时柔性长纤维难以处理问题,有效切断柔性长纤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N个研磨环和M个刀盘中,相邻的第i个研磨环和第i个刀盘形成上下设置,N≧i≧1,M≧i≧1。或者,所述N个研磨环和M个刀盘中,至少第N个研磨环与第M个刀盘形成上下设置。
所述刀盘组件20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在第E个刀盘和第E+1个刀盘之间的第二连接件23,所述第二连接件23与所述第E个研磨环形成上下设置,所述第二连接件23与部分所述第E个研磨环重叠;在所述刀盘相对研磨环组件转动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E个研磨环配合形成切割和/或研磨作用M-1≧E≧1,N≧E-1≧1。
例如,第1个刀盘21(也可以被称为内盘21)和第2个刀盘(也可以被称为外盘22)之间连接有一个或多个第二连接件23,可以连接两个第二连接件23,两个第二连接件23相对于刀盘中心对称设置。第二连接件23与第1个研磨环11(也可以被称为内环11)上下设置,且第二连接件23与部分第1个研磨环11上下重叠,上下为刀盘的轴向方向,即沿着刀盘中心轴的方向。在第1个刀盘和第2个刀盘相对研磨环组件转动时,第二连接件23与第1个研磨环之间的上下间隙配合形成切割和/或研磨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研磨环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在第F个研磨环和第F+1个研磨环之间的第一连接件13,所述第一连接件13与所述第F+1个刀盘形成上下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13与部分所述第F+1个刀盘重叠,在所述刀盘相对研磨环组件转动时,所述第F+1个刀盘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配合形成切割和/或研磨作用,N-1≧F≧1,M-1≧F≧1。
例如,第1个研磨环11(也可以被称为内环11)与第2个研磨环12(也可以被称为外环12)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13连接,第一连接件13与部分第2个外盘(也可以被称为外盘22)部分重叠,在刀盘相对研磨环组件转动时,第一连接件13与第2个外盘配合形成切割和/或研磨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N个刀盘的周缘设置有多个切割齿,多个切割齿之间具有间隙,第M个研磨环的内周壁形成有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多个切割片,所述切割片与所述切割齿上下设置;在所述刀盘相对研磨环组件转动时,所述切割齿与所述切割片配合形成切割和/或研磨作用。
例如,刀盘组件包括两个刀盘和两个研磨环,其中,第1个刀盘可被称为内盘21,第2个刀盘可被称为外盘22,第1个外环可被称为内环11,第2个外环可被称为外环12。在外盘的周缘设置有多个切割齿27,多个切割齿27之间具有间隙,外环12的内周壁形成有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多个切割片14,所述切割片14与所述切割齿27上下设置;在所述刀盘相对研磨环组件转动时,所述切割齿27与所述切割片14配合形成切割和/或研磨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1个刀盘上设置有破碎锤,所述破碎锤的连接端铰接于所述刀盘,所述破碎锤能够绕铰接点相对所述刀盘摆动。第1个刀盘也称为内盘21,在内盘21上设置有破碎锤24,破碎锤24的连接端铰接于内盘21,破碎锤24能够相对内盘21摆动。破碎锤24靠近内盘21中心的第一端为连接端,远离中心的一端为第二端,也为自由端。在内盘21转动时,可以通过离心力使破碎锤24相对内盘21摆动,也可以通过食物撞击破碎锤24使其相对内盘21转动。破碎锤24相对内盘21转动可以对食物进行撞击破碎。由于破碎锤24的第二端延伸至外盘22,使得破碎锤24与外盘22和内环11配合形成了切割研磨结构,从而在刀盘20的径向形成了多级切割研磨结构,对食物残渣处理更彻底。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破碎锤的自由端设置有缺口,其中,所述自由端与所述连接端相反;在所述第N个研磨环的内周壁上设置有一个以上凸块;在所述破碎锤相对所述第1个刀盘摆动状态下,所述缺口掠过所述凸块配合形成切割和/或研磨作用。
破碎锤24的第二端设置有缺口241,缺口241可以呈弧形,第N个研磨环可以被称为外环12,外环12呈筒形,在外环12的内壁上设置有一个以上凸块15,例如可以设置多个沿外环12内壁周向布置的凸块15。在破碎锤24相对内盘21摆动状态下,缺口241与凸块15配合切割物体,从而形成了切割研磨结构。在一示例中,凸块15呈突刺结构与刀盘20的外盘22周缘齿状结构相互间错分布,保证装配时不会因突刺结构卡住而无法安装。凸块15能够刺破被破碎锤24锤飞的食物垃圾,同时与破碎锤24的第二端设置有缺口241配合形成切割研磨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破碎锤摆动方向上的两侧部分别设置有多个凸楞,所述凸楞由所述破碎锤的顶部向底部延伸。破碎锤24临近连接端的位置还设置有多个撞击凸楞242。多个撞击凸楞242形成锋利结构对食物垃圾进行撞击粉碎。所述第1个刀盘上设置有限位凸部,用于限制所述破碎锤的摆动行程。
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研磨组件,可以用于厨余垃圾处理器中,可以有效切断柔性长纤维等难以清理的垃圾,避免柔性长纤维等垃圾物聚集成团或缠绕等问题,有效防止垃圾堵塞厨余垃圾处理器。
研磨组件可以包括研磨环10及刀盘20,也可以被称之为研磨环组件10及刀盘组件20。
研磨环10可以固定在厨余垃圾处理器的壳体中。研磨环10包括内环11和外环12,内环11与外环12之间通过一个以上第一连接件13连接。外环12可以呈筒形,内环11位于外环12内的底部位置,通过两个相对内环11中心对称的第一连接件13连接,例如焊接在一起。第一连接件13可以呈扇形状。
刀盘20够相对于研磨环10转动。刀盘20的中心可以与研磨环10的中心重合,刀盘20可以安装在厨余垃圾处理器中的旋转轴上,通过驱动电机驱动刀盘20转动。刀盘20可以设置在研磨环10的外环12内,且位于内环11的上方。具体的,刀盘20包括内盘21和外盘22,内盘21与外盘22之间通过一个以上第二连接件23连接,例如内盘21与外盘22之间可以通过两个相对内盘21中心对称的第二连接件23连接在一起,使得刀盘20转动时内盘21和外盘22一起转动。第二连接件23位于内环11上方,外盘22的周缘设置有切割部27,切割部27位于第一连接件13上方,换句话说,在刀盘20的轴向方向上,第二连接件23与内环11重叠或部分重叠,切割部27与第一连接件13重叠或部分重叠,使得在刀盘20相对于研磨环10转动的状态下,第二连接件23与内环11配合切割物体,从而形成径向外侧的一级配合切割,外盘22的切割部27与第一连接件13配合切割物体,从而形成径向内侧的二级配合切割。
本发明的研磨环10通过第一连接件13连接内环11和外环12,刀盘20通过第二连接件23连接内盘21和外盘22,且在刀盘20相对于研磨环10转动时,第一连接件13可以与外盘22上的切割部27配合形成一级切割研磨结构,第二连接件23与内盘21配合形成二级切割,并且一级切割研磨结构和二级切割研磨结构在刀盘20的径向上不同位置分布,相较于以往技术中,多级切割研磨结构在刀盘20的轴向方向上布置,在保证多级切割效果的同时,减小了厨余垃圾处理器纵向空间的占用,装配也更加便捷。
进一步的,上述外盘22位于内环11和外环12之间,内环11位于外盘22和内盘21之间。外盘22周缘与外环12之间具有缝隙,内盘21与内环11之间具有缝隙以便被切割研磨的物体(例如食物残渣)从缝隙中流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盘22周缘上的切割部27包括沿外盘周缘分布的多个切割齿;外环12设置有朝向其径向内侧延伸的多个切割片14,切割片14可以沿着外环12的底部边缘朝向径向内侧延伸,并且沿着外环12的周向均布。在刀盘20相对于研磨环10转动的状态下,切割齿与第一连接件13和切割片14配合切割物体,即切割齿与第一连接件13配合切割研磨物体的同时,还可以与切割片14配合切割研磨物体,提升研磨粉碎食物效率。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件13的至少一个侧面具有第一刀刃,第一刀刃表面与外盘22的下表面形成的夹角为锐角;和/或,第二连接件23的至少一个侧面具有第二刀刃,述第二刀刃表面与内环11的上表面形成的夹角为锐角。锐角的刀刃切割物体更锋利,提升切割研磨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立刀26以及与立刀26相对应的孔。在刀盘20转动时,第二连接件23与内盘21配合形成二级切割研磨结构,立刀26对食物进行刺破,其中,第二连接件23上与立刀26对应的孔与内盘21之间配合形成切割研磨结构,即通过立刀26刺破食物的同时还可以通过与立刀26对应的孔与内盘21配合切割研磨食物,进一步提升对柔性长纤维、高韧性(如玉米叶、果皮、菜叶等)食物残渣的处理能力。立刀26可以呈三角形立刀,从内盘21的表面朝向上方切斜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盘21上设置有破碎锤24,破碎锤24的连接端铰接于内盘21,破碎锤24的第二端延伸至外盘22,破碎锤24能够相对内盘21摆动。破碎锤24靠近内盘21中心的一端为连接端,远离中心的一端为第二端,也为自由端。在内盘21转动时,可以通过离心力使破碎锤24相对内盘21摆动,也可以通过食物撞击破碎锤24使其相对内盘21转动。破碎锤24相对内盘21转动可以对食物进行撞击破碎。由于破碎锤24的第二端延伸至外盘22,使得破碎锤24与外盘22和内环11配合形成了第三级切割研磨结构,且与上文提到的第一级切割研磨结构和第二级切割研磨结构在刀盘20径向的位置不同,从而在刀盘20的径向形成了多级切割研磨结构,对食物残渣处理更彻底。
在一些实施例中,破碎锤24的第二端设置有缺口241,缺口241可以呈弧形,外环12呈筒形,在外环12的内壁上设置有一个以上凸块15,例如可以设置多个沿外环12内壁周向布置的凸块15。在破碎锤24相对内盘21摆动状态下,缺口241与凸块15配合切割物体,从而形成了第四级切割研磨结构。在一示例中,凸块15呈突刺结构与刀盘20的外盘22周缘齿状结构相互间错分布,保证装配时不会因突刺结构卡住而无法安装。凸块15能够刺破被破碎锤24锤飞的食物垃圾,同时与破碎锤24的第二端设置有缺口241配合形成切割研磨结构。
进一步的,在所述破碎锤摆动方向上的两侧部分别设置有多个凸楞,所述凸楞由所述破碎锤的顶部向底部延伸。破碎锤24临近连接端的位置还设置有多个撞击凸楞242。多个撞击凸楞242形成锋利结构对食物垃圾进行撞击粉碎。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盘21上设置有限位凸部25,用于限制破碎锤24的摆动行程。限位凸部25可以设置有两个,且靠近内盘21的中心位置,确保破碎锤24的摆动行程较大且对摆动行程限位。
上述第二连接件23可以设置有两个,相对于内盘21的中心呈对称设置;破碎锤24设置有两个,相对于内盘21的中心呈对称设置,其中,在内盘21的周向方向上,第二连接件23与破碎锤24交替布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厨余垃圾处理器,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研磨组件。具体的,厨余垃圾处理器还包括:壳体,研磨环10固定于壳体内;刀盘20设置于研磨环10的外环12内,且位于内环11上方;驱动电机,设置于壳体内,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与刀盘20的内盘21连接,驱动刀盘21相对于研磨环转动。
安装时,首先将内盘21与外盘22放置在工装上,取带有立刀的扇形连接结构固定焊接在内盘21和外盘22之间,固定住内外盘,然后安装破碎锤,将破碎锤安装孔对准内盘21预留安装孔,与之相配合好后,取螺钉柱将其固定住。安装好刀盘后,先将研磨环安装到厨余垃圾处理器中,然后在将刀盘安装在传动轴上,取螺母将其固定住,之后则正常安装其余零部件便可。
当刀盘20高速旋转时,内盘21与外盘22由于扇形连接装置(第二连接件23)的作用,能同时转动,内盘21与外盘22之间设置内环11,内环11与外环12连接固定不动,内外环与内外盘形成相对运动,食物残渣在内外环与内外盘之间不断研磨切割,同时,破碎锤自由摆动过程中,不断扫过内环11与内外盘,击打破碎食物残渣,最终成为较细的食物残渣排出研磨腔。
研磨环10为固定件,刀盘20为活动件,刀盘20相对于研磨环10高度转动,通过离心力使破碎锤24摆动以撞击粉碎食物,与此同时,被撞飞的食物可通过外环12内壁上的凸块15进一步粉碎,同时,高速旋转的刀盘20带动立刀26刺破食物垃圾,还可以通过内盘21上的与立刀26对应的孔与内环11配合粉碎研磨食物垃圾,同时,第二连接件23与内环11配合进一步切割研磨食物垃圾,进一步的,食物残渣流入外盘22与外环12之间的缝隙,并通过外盘22周缘的切割齿27与第一连接件13以及切割片14配合进一步切割研磨食物残渣,将柔性纤维等难以处理的食物彻底粉碎。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其它量词与之类似。“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用于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并不表示特定的顺序或者重要程度。实际上,“第一”、“第二”等表述完全可以互换使用。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的顺序描述操作,但是不应将其理解为要求按照所示的特定顺序或是串行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要求执行全部所示的操作以得到期望的结果。在特定环境中,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范围来限制。

Claims (26)

1.一种研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研磨环组件和刀盘组件;
所述刀盘组件包括M个沿径向依次设置的刀盘;
所述研磨环组件包括N个沿径向依次设置的研磨环;
其中第1个研磨环套设在第1个刀盘的外周,第N个研磨环套设在第M个刀盘的外周,所述N个研磨环和所述M个刀盘沿径向依次交替设置;
所述M=N,且所述刀盘组件配置为:单个刀盘或多个刀盘相对研磨环组件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组件,特征在于,
所述刀盘组件配置为:所述M个刀盘整体相对N个研磨环整体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组件,特征在于,
所述N个研磨环和M个刀盘中,相邻的第i个研磨环和第i个刀盘形成上下设置,N≧i≧1,M≧i≧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组件,特征在于,
所述N个研磨环和M个刀盘中,至少第N个研磨环与第M个刀盘形成上下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研磨组件,特征在于,
所述刀盘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在第E个刀盘和第E+1个刀盘之间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E个研磨环形成上下设置,所述第二连接件与部分所述第E个研磨环重叠;
在所述刀盘相对研磨环组件转动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E个研磨环配合形成切割和/或研磨作用M-1≧E≧1,N≧E-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研磨组件,特征在于:
所述研磨环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在第F个研磨环和第F+1个研磨环之间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F+1个刀盘形成上下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与部分所述第F+1个刀盘重叠,
在所述刀盘相对研磨环组件转动时,所述第F+1个刀盘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配合形成切割和/或研磨作用,
N-1≧F≧1,M-1≧F≧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研磨组件,特征在于:
第N个刀盘的周缘设置有多个切割齿,多个切割齿之间具有间隙,
第M个研磨环的内周壁形成有向内侧延伸的多个切割片,所述切割片与所述切割齿上下设置;
在所述刀盘相对研磨环组件转动时,所述切割齿与所述切割片配合形成切割和/或研磨作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研磨组件,特征在于:
相邻的所述研磨环与所述刀盘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间隙能够提供排料功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组件,特征在于:
所述刀盘组件上设置有破碎锤,所述破碎锤设置有自由端和连接端,所述破碎锤通过连接端可摆动地连接在所述第1个刀盘上,所述破碎锤的自由端位于所述第1个刀盘上或者至少跨过第1个刀盘和/或第1个研磨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研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破碎锤的自由端位于第M个刀盘上;
所述破碎锤的自由端设置有缺口;
在所述第N个研磨环的内周壁上设置有一个以上凸块;
在所述破碎锤相对所述第1个刀盘摆动状态下,所述缺口掠过所述凸块配合形成切割和/或研磨作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研磨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破碎锤摆动方向上的两侧部分别设置有多个凸楞,所述凸楞由所述破碎锤的顶部向底部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研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个刀盘上设置有限位凸部,用于限制所述破碎锤的摆动行程。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研磨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立刀以及与所述立刀对应的排料孔。
14.一种研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研磨环,所述研磨环包括沿径向设置的内环和外环;
刀盘,所述刀盘能够相对于所述研磨环转动,所述刀盘包括沿径向设置的内盘和外盘;
其中,所述外环、所述外盘、所述内环及所述内盘沿径向依次交替设置,形成多级研磨结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研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环与所述外环之间通过一个以上第一连接件连接,
所述内盘与所述外盘之间通过一个以上第二连接件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件位于所述内环上方,所述外盘的内周壁设置有朝向径向内侧延伸的一个或多个切割部,所述切割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方;
其中,在所述刀盘相对于所述研磨环转动的状态下,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内环间隙配合形成切割和/或研磨作用,所述外盘的所述切割部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间隙配合形成切割和/或研磨作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研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盘的所述切割部包括沿所述外盘内周壁分布的多个切割齿;
所述外环设置有朝向其径向内侧延伸的多个切割片;
在所述刀盘相对于所述研磨环转动的状态下,所述切割齿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配合切割物体的同时与所述切割片配合形成切割作用。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研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至少一个侧面具有第一刀刃,所述第一刀刃表面与所述外盘的下表面形成的夹角为锐角;和/或,
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至少一个侧面具有第二刀刃,所述第二刀刃表面与所述内环的上表面形成的夹角为锐角。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研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立刀以及与所述立刀相对应的研磨孔。
19.根据权利要求15-18中任一项所述的研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盘上设置有破碎锤,所述破碎锤的连接端铰接于所述内盘,所述破碎锤能够绕铰接点相对所述内盘摆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研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破碎锤的自由端设置有缺口,其中,所述自由端与所述连接端相反;
在所述外环的内周壁上设置有一个以上凸块;
在所述破碎锤相对所述内盘摆动状态下,所述缺口掠过所述凸块配合形成切割和/或研磨作用。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研磨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破碎锤摆动方向上的两侧部分别设置有多个凸楞,所述凸楞由所述破碎锤的顶部向底部延伸。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研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盘上设置有限位凸部,用于限制所述破碎锤的摆动行程。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研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有两个,相对于所述内盘的中心呈对称设置;
所述破碎锤设置有两个,相对于所述内盘的中心呈对称设置,其中,在所述内盘的周向方向上,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破碎锤交替布置。
24.根据权利要求14-18中任一项所述的研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环与所述外盘之间具有缝隙;和/或所述外盘与所述内环之间具有缝隙;和/或所述内环与所述内盘之间具有缝隙。
25.一种厨余垃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24中任一项所述的研磨组件。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厨余垃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壳体,所述研磨环固定于所述壳体内;
所述刀盘设置于所述研磨环的外环内,且位于内环上方;
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与所述刀盘的内盘连接,驱动所述刀盘相对于所述研磨环转动。
CN202211176918.2A 2022-09-26 2022-09-26 一种研磨组件及厨余垃圾处理器 Pending CN1156347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76918.2A CN115634753A (zh) 2022-09-26 2022-09-26 一种研磨组件及厨余垃圾处理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76918.2A CN115634753A (zh) 2022-09-26 2022-09-26 一种研磨组件及厨余垃圾处理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34753A true CN115634753A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42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76918.2A Pending CN115634753A (zh) 2022-09-26 2022-09-26 一种研磨组件及厨余垃圾处理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3475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209556B1 (en) Wood chipping machine with peripheral sieving and disinteg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wood chips
US6227469B1 (en) Comminuting machine
WO2005077538A1 (en) Tyre recycling apparatus
CN115634753A (zh) 一种研磨组件及厨余垃圾处理器
CN216149962U (zh) 一种餐厨垃圾粉碎装置及应用其的餐厨垃圾处理设备
JP2004298808A (ja) 生ごみ処理装置
US6196284B1 (en) Wood pulverizer with improved grates and grate components
KR101571873B1 (ko) 곡물분쇄장치
CN218554311U (zh) 一种研磨组件及厨余垃圾处理器
EP3087840B1 (en) Handheld dehider
CN115634760A (zh) 一种研磨组件、厨余垃圾处理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5430505A (zh) 一种研磨组件及厨余垃圾处理器
CN115591630A (zh) 一种研磨组件及厨余垃圾处理器
EP2650050B1 (en) Wood chipping machine with peripheral sieving and disintegration device
JP2004298806A (ja) 生ごみ処理装置
CN110984313A (zh) 一种锯碎式厨余垃圾处理器
CN115634759A (zh) 一种研磨组件及厨余垃圾处理器
KR102366098B1 (ko) 음식물 쓰레기용 블레이드어셈블리
JP3246504U (ja) 木材粉砕装置
KR980000588A (ko) 스티로폼 재생장치
KR102647805B1 (ko) 해파리 처리 장치
CN211774260U (zh) 一种锯碎式厨余垃圾处理器
CN115518738A (zh) 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及厨余垃圾处理器
JPH0663437A (ja) 厨芥処理装置
KR20110126244A (ko) 구근류 탈피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