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20638A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20638A
CN115620638A CN202211021607.9A CN202211021607A CN115620638A CN 115620638 A CN115620638 A CN 115620638A CN 202211021607 A CN202211021607 A CN 202211021607A CN 115620638 A CN115620638 A CN 1156206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display panel
display
layer
display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2160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武城
梁恒镇
王鑫
蒲乾林
杨成洪
文偲嘉
李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2160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2063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206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2063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14447 priority patent/WO2024041571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 G09F9/335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being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 [OL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5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liquid crysta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3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the heat generating element to a dissipating bod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用于防止柔性线路板剥离显示面板,提高显示模组结构的稳定性。该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柔性线路板和粘接结构。显示面板具有出光侧以及与出光侧相对的背光侧。柔性线路板包括主体部、脖子部和连接部。脖子部位于主体部和连接部之间,主体部远离脖子部的一端与显示面板边缘连接。连接部、脖子部以及至少部分主体部位于显示面板的背光侧。粘接结构位于主体部和显示面板之间,且粘接结构的至少部分位于主体部中靠近脖子部的边缘区域。上述模组用于显示图像。

Description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显示装置被广泛的应用到人们的日 常生活以及工作当中,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成为当 今人们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用于防止柔性 线路板剥离显示面板,提高显示模组结构的稳定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柔性线路板和 粘接结构。所述显示面板具有出光侧以及与所述出光侧相对的背光侧。所述显 示面板包括保护盖板、显示基板和散热膜。所述显示基板位于所述保护盖板和 所述散热膜之间,且所述保护盖板位于所述显示基板朝向所述出光侧的一侧。 所述散热膜包括粘接层、至少一层缓冲层和至少一层散热层。所述至少一层缓 冲层位于所述粘接层和所述至少一层散热层之间,且所述粘接层位于所述至少 一层缓冲层靠近保护盖板的一侧。所述柔性线路板包括主体部、脖子部和连接 部。所述脖子部位于主体部和连接部之间,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脖子部的一端 与所述显示面板边缘连接。所述连接部、所述脖子部以及至少部分所述主体部 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光侧。所述粘接结构位于所述主体部和所述至少一层散 热层之间,且所述粘接结构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主体部中靠近所述脖子部的边 缘区域。
上述显示模组中,所述粘接结构位于所述主体部和所述至少一层散热层之 间,且所述粘接结构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主体部中靠近所述脖子部的边缘区 域。也即,在柔性线路板的主体部中靠近脖子部的边缘区域设置粘接结构,可 以增大边缘区域与显示面板的粘性,可以防止边缘区域处被反复拉起,造成主 体部靠近脖子部发生翘曲,导致剥离显示面板的问题,从而有利于固定柔性线 路板和显示面板,提高显示模组结构的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粘接结构包括第一粘接结构。所述第一粘接结构包 括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主体部中靠近所述脖子部的边缘区域。所 述脖子部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第一部分沿第一方向的尺寸与所述主体 部沿第一方向的尺寸的比值大于或等于10%,且小于或等于50%。
在一些实施例中,平行于所述显示面板且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为第 二方向。所述第一部分沿所述第二方向的至少一端超出所述脖子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脖子部 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与所述主体部中靠 近所述脖子部的边缘区域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平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粘接结构还包括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位于 所述第一部分远离所述脖子部的一侧,且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相连。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沿第一方向的尺寸之和,与所述主体部沿 第一方向的尺寸的比值大于或等于50%,且小于或等于90%。或者,所述第一 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沿第一方向的尺寸之和,与所述主体部沿第一方向的尺寸 的比值等于10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两者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显 示面的正投影,与所述主体部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正投影重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粘接结构还包括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与所 述第一部分相连,以围设成沿所述主体部的边缘延伸的框形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粘接结构还包括第二粘接结构。所述第二粘接结构 位于所述框形结构的内侧,所述第二粘接结构和所述框形结构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粘接结构还包括第三粘接结构。所述第三粘接结构 位于所述第一部分远离所述脖子部的一侧,且所述第三粘接结构与所述第一部 分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粘接结构包括多个第四部分,所述多个第四部 分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排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包括靠近所述脖子部一侧的第一侧边包括: 第一线段、第二线段和第三线段。所述第二线段与所述脖子部连接,所述第一 线段和所述第三线段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线段的两侧。所述脖子部的延伸方向为 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显示面板且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 述第一线段与所述第三线段中的至少一个,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长度大于 或等于2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线段和所述第三线段均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侧边还包括第四线段,所述第四线段连接于所述第一线段与所述第二 线段之间,所述第四线段的中间部位向第二侧边凸出。所述第二侧边为所述主 体部中所述第一侧边的对边。所述第四线段限定出槽结构,所述槽结构沿所述 第二方向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槽结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线段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线段与所 述脖子部中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侧边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脖子部中包括靠近所述主体部的过渡部。所述过渡 部包括网格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渡部包括第一过渡部和第二过渡部。所述第一过 渡部相对于所述第二过渡部更靠近所述主体部。所述第一过渡部的宽度沿第三 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三方向由所述第一过渡部靠近所述主体部的一端指向所 述第一过渡部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层缓冲层包括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所 述第一缓冲层位于所述粘接层和所述第二缓冲层之间。所述第二缓冲层的弹性 模量大于所述第一缓冲层的弹性模量。和/或,所述至少一层散热层包括第一散 热层和第二散热层。所述第二散热层位于所述第一散热层远离所述粘接层的一 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屏蔽膜。所述屏蔽膜位于所述主体 部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屏蔽膜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正投影覆 盖所述主体部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正投影。且所述屏蔽膜在所述显示面 板的显示面的正投影的至少一侧边界,位于所述主体部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 面的正投影的外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屏蔽膜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正投影,包括靠近 所述脖子部的第一边界。所述第一边界位于所述主体部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 面的正投影的外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屏蔽膜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正投影,包括第 二边界;所述第二边界与所述第一边界相连,且呈钝角。所述第二边界位于所 述主体部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正投影的外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屏蔽膜包括:第一绝缘层、屏蔽层和第二绝缘层。 所述屏蔽层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之间,且所述第一绝缘层相 对于所述屏蔽层更靠近所述主体部。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 一绝缘层的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位于所述 显示面板的背光侧;所述驱动芯片用于驱动所述显示面板。所述第一绝缘层包 括第一过孔。所述驱动芯片穿过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屏蔽层接触。在平行于所 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方向上,所述屏蔽层的部分凸出于所述主体部和所述第 一绝缘层,以使所述屏蔽层的部分与所述散热膜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导热结构。所述导热结构包括第一 导热结构和第二导热结构。所述驱动芯片通过所述第一导热结构与所述屏蔽层 接触。所述屏蔽层通过第二导热结构与所述散热膜接触。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 述的显示模组。
上述显示装置具有与上述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显示模组相同的结构和有益 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公开一些实施例 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 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此外,以下描述中的附图可以视作示意图, 并非对本公开实施例所涉及的产品的实际尺寸、方法的实际流程、信号的 实际时序等的限制。
图1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图;
图2A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结构图;
图2B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出光侧的结构图;
图2C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背光侧的结构图;
图2D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厚度方向的结构图;
图2E为图2C中M-M’向的一种剖面图;
图3A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粘接结构和柔性线路板连接图;
图3B为根据另一些实施例的粘接结构和柔性线路板连接图;
图3C为根据又一些实施例的粘接结构和柔性线路板连接图;
图3D为根据又一些实施例的粘接结构和柔性线路板连接图;
图3E为根据又一些实施例的粘接结构和柔性线路板连接图;
图3F为根据又一些实施例的粘接结构和柔性线路板连接图;
图3G为根据又一些实施例的粘接结构和柔性线路板连接图;
图3H为根据又一些实施例的粘接结构和柔性线路板连接图;
图3I为根据又一些实施例的粘接结构和柔性线路板连接图;
图4A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柔性线路板中主体部和脖子部的连接图;
图4B为根据另一些实施例的柔性线路板中主体部和脖子部的连接图;
图4C为根据又一些实施例的柔性线路板中主体部和脖子部的连接图;
图4D为根据又一些实施例的柔性线路板中主体部和脖子部的连接图;
图4E为根据又一些实施例的柔性线路板中主体部和脖子部的连接图;
图4F为根据又一些实施例的柔性线路板中主体部和脖子部的连接图;
图4G为根据又一些实施例的柔性线路板中主体部和脖子部的连接图;
图5A为图2C中M-M’向的另一种剖面图;
图5B为图2C中M-M’向的又一种剖面图;
图5C为图2C中M-M’向的又一种剖面图;
图6A为根据另一些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背光侧的结构图;
图6B为图6A中N-N’向的一种剖面图;
图6C为图6A中N-N’向的另一种剖面图;
图6D为图6A中N-N’向的又一种剖面图;
图6E为图6A中I-I’向的一种剖面图;
图6F为根据又一些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背光侧的结构图;
图6G为图6F中F-F’向的一种剖面图;
图7A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爆炸图;
图7B为根据另一些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 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公开所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上下文另有要求,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comprise)”及其其他形式例如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包括(comprises)”和现 在分词形式“包括(comprising)”被解释为开放、包含的意思,即为“包含, 但不限于”。在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one embodiment)”、“一 些实施例(some embodiments)”、“示例性实施例(exemplary embodiments)”、 “示例(example)”、“特定示例(specific example)”或“一些示例(some examples)”等旨在表明与该实施例或示例相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性 包括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示不一定是指 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所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以任何适 当方式包括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 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 “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实 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描述一些实施例时,可能使用了“连接”及其衍伸的表达。例如,描述 一些实施例时可能使用了术语“连接”以表明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彼此间有直 接物理接触或电接触。又如,描述一些实施例时可能使用了术语“耦接”以表 明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有直接物理接触或电接触。然而,术语“耦接”或“通 信耦合(communicatively coupled)”也可能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彼此间并无直 接接触,但仍彼此协作或相互作用。这里所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必然限制于本文 内容。
“A、B和C中的至少一个”具有相同含义,均包括以下A、B和C的组合: 仅A,仅B,仅C,A和B的组合,A和C的组合,B和C的组合,及A、B 和C的组合。
本文中“适用于”的使用意味着开放和包容性的语言,其不排除适用于或 被配置为执行额外任务或步骤的设备。
另外,“基于”的使用意味着开放和包容性,因为“基于”一个或多个所 述条件或值的过程、步骤、计算或其他动作在实践中可以基于额外条件或超出 所述的值。
如本文所使用的那样,“约”、“大致”或“近似”包括所阐述的值以及 处于特定值的可接受偏差范围内的平均值,其中所述可接受偏差范围如由本领 域普通技术人员考虑到正在讨论的测量以及与特定量的测量相关的误差(即,测 量系统的局限性)所确定。
如本文所使用的那样,“平行”、“垂直”、“相等”包括所阐述的情况 以及与所阐述的情况相近似的情况,该相近似的情况的范围处于可接受偏差范 围内,其中所述可接受偏差范围如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考虑到正在讨论的测 量以及与特定量的测量相关的误差(即,测量系统的局限性)所确定。例如,“平 行”包括绝对平行和近似平行,其中近似平行的可接受偏差范围例如可以是5 °以内偏差;“垂直”包括绝对垂直和近似垂直,其中近似垂直的可接受偏差 范围例如也可以是5°以内偏差。“相等”包括绝对相等和近似相等,其中近似相等的可接受偏差范围内例如可以是相等的两者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其中任 一者的30%、20%、10%或5%中任一种。
应当理解的是,当层或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层或基板上时,可以是该层或元 件直接在另一层或基板上,或者也可以是该层或元件与另一层或基板之间存在 中间层。
本文参照作为理想化示例性附图的剖视图和/或平面图描述了示例性实施方 式。在附图中,为了清楚,放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因此,可设想到由于例如 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引起的相对于附图的形状的变动。因此,示例性实施方式不 应解释为局限于本文示出的区域的形状,而是包括因例如制造而引起的形状偏 差。例如,示为矩形的蚀刻区域通常将具有弯曲的特征。因此,附图中所示的 区域本质上是示意性的,且它们的形状并非旨在示出设备的区域的实际形状, 并且并非旨在限制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范围。
图1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图。
如图1所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200,该显示装置 200包括显示模组100。
示例性的,显示装置200还包括框架、显示驱动IC(Integrated Circuit,集 成电路)以及其他电子配件等。
示例性的,显示装置200可以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或光致发光显示装置。 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该显示 装置也可以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或光致发光显示装置。在该显示装置为电致发 光显示装置的情况下,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可以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OLED)或量子点电致发光显示装置(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s,简称QLED)。在该显示装置为光致发光显示装置的情况 下,光致发光显示装置可以为量子点光致发光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也可以为 Mini LED(Mini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Mini LED)显示装置和Micro LED (Micro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Micro LED)显示装置。
在显示装置200为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下,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200 包括盖板玻璃、显示面板10以及背光组件。背光组件用于为显示面板提供光源, 从而使显示面板10可以进行画面显示。在一些示例中,显示装置200中的背光 模组还可以包括光学膜片,光学膜片位于背光模组中发光源靠近显示面板10的 一侧。光学膜片可以包括反射片、扩散板、增亮膜(棱镜片)、扩散片等,可以 用于提高光线的亮度和均匀性。
在显示装置200为OLED显示装置、QLED显示装置、Mini LED显示装置 和Micro LED显示装置的情况下,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200内的显示面 板中包括发光基板,发光基板可以实现画面显示。
示例性的,上述显示装置200可以是显示不论运动(例如,视频)还是固 定(例如,静止图像)的且不论文字还是的图像的任何显示装置。更明确地说, 预期所述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可实施应用在多种电子中或与多种电子装置关联, 所述多种电子装置例如(但不限于)移动电话、无线装置、个人数据助理(PDA)、 手持式或便携式计算机、GPS接收器/导航器、相机、MP4视频播放器、摄像机、 游戏控制台、手表、时钟、计算器、电视监视器、平板显示器、计算机监视器、 汽车显示器(例如,里程表显示器等)、导航仪、座舱控制器和/或显示器、相机 视图的显示器(例如,车辆中后视相机的显示器)、电子相片、电子广告牌或指 示牌、投影仪、建筑结构、包装和美学结构(例如,对于一件珠宝的图像的显 示器)等。
以下以OLED显示装置为例进行说明:
图2A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结构图。图2B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 显示模组的出光侧的结构图。图2C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背光侧的结 构图。图2D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厚度方向的结构图。其中,图2B 所示显示模组100中的柔性线路板20还未弯折至显示面板10的背光侧S2。图 2A、图2C和图2D所示的显示模组100中的柔性线路板20均被弯折至显示面 板10的背光侧S2。
如图2A~图2D所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100。显示 模组100包括显示面板10和柔性线路板20。
显示面板10可以为OLED显示面板。本公开实施例对显示面板10的类型 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
示例性的,如图2D所示,显示面板10具有出光侧S1以及与出光侧S1相 对的背光侧S2。出光侧S1和背光侧S2沿第三方向Z相对,第三方向Z为显示 面板10厚度的方向。可以理解的是,出光侧S1可以为显示面板10用于显示发 光的一侧。背光侧S2可以为显示面板10背离出光侧S1的一侧。也即,出光侧 S1位于显示面板10的正面,则背光侧S2位于显示面板10的背面。
图2E为图2C中M-M’向的一种剖面图。
显示面板10包括保护盖板101、显示基板U散热膜40。显示基板U位于 保护盖板101和散热膜40之间。
保护盖板101位于显示基板U朝向出光侧S1的一侧。保护盖板101可以 用于保护显示面板10(显示基板U),防止显示面板10(显示基板U)被划 伤。
示例性的,保护盖板101为柔性盖板。保护盖板101的材料包括透明聚酰 亚胺、超薄玻璃中的至少一种。
散热膜40包括粘接层41、至少一层缓冲层和至少一层散热层。至少一层缓 冲层位于粘接层41和至少一层散热层之间,且粘接层41位于至少一层缓冲层 靠近保护盖板101的一侧。
以散热膜40包括一层缓冲层和一层散热层为例,该一层缓冲层可以为第一 缓冲层42,该一层散热层可以为第一散热层43。也即,散热膜40包括粘接层 41、第一缓冲层42和第一散热层43为例进行示意。
如上设置,散热膜40可以起到散热的作用,有助于显示面板10工作时产 生的热量快速散发,此外可起到遮光的作用。
示例性的,第一散热层43可以与粘接结构30连接。以此将主体部21固定 在第一散热层43远离第一缓冲层42的一侧,也即可以使主体部21位于显示面 板10的背光侧S2。
在一些示例中,散热膜40可以是超净泡棉(Super clean foam;简称SCF)。
在一些示例中,粘接层41可以为网纹胶(EMBO)层,可以通过网格施压而 使胶面印压上纵横的网纹,可以防止因胶层收缩所导致的卷曲现象,并加强散 热膜40与显示面板10贴附的紧密性。同时网纹形状也可以便于贴合过程中排 出气体,以防止贴合时产生气泡。示例性的,粘接层41的胶材可以采用亚克力 胶或者硅胶。
在一些示例中,粘接层41的厚度范围为0.03mm~0.2mm。当粘接层41的厚 度等于或趋近于0.03mm时,粘接层41的厚度较薄,粘接层41可以满足固定散 热膜40的同时更利于显示模组100的轻薄化、以及有利于防止浪费资源。当粘 接层41的厚度等于或趋近于0.2mm时,粘接层41的厚度更厚一些,粘接层41 可以在满足防止浪费资源的同时起到更好的粘接固定散热膜40和显示面板10 的作用。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粘接层41的厚度范围为0.05mm~0.15mm。在又一些实 施例中,粘接层41的厚度范围为0.08mm~0.12mm。
示例性的,粘接层41的厚度为0.5mm、1mm,1.5mm或2mm中一种。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缓冲层42的材料可以为泡棉(Foam),第一缓冲层42 可以缓冲外力,可防止散热膜40与显示面板10贴合过程中贴合压力对显示面 板10造成损害。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缓冲层42的厚度范围为0.05mm~0.35mm。当第一缓冲 层42的厚度等于或趋近于0.05mm时,可以满足显示模组100对缓冲外力需求 的同时更利于实现显示模组100的轻薄化,防止浪费资源。当第一缓冲层42的 厚度等于或趋近于0.35mm时,可以满足显示模组100轻薄化需求的同时起到更 好的缓冲效果,防止散热膜40与显示面板10贴合过程中贴合压力对显示面板10造成损害。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散热层43的材料可以为铜、铝或银中一种,使散热膜 40具有良好的散热作用。示例性的,第一散热层43的材料可以为铜。
柔性线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简称FPC)20包括主体部21、脖子 部22和连接部23。脖子部22位于主体部21和连接部23之间。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2C和图2D所示,柔性线路板20内的基板可以为柔性 基板。可以通过利用柔性基板的柔韧性将至少部分柔性线路板20弯折至显示面 板10的背光侧S2。例如,柔性线路板20中的连接部23、脖子部22以及至少 部分主体部21位于显示面板10的背光侧S2。
由于显示面板10的背光侧S2的电子器件相对于显示面板10的出光侧S1 的电子器件相对较少,将至少部分柔性线路板20弯折至显示面板10的背光侧 S2,不仅可以便于实现柔性线路板20的走线布局,还可以减少柔性线路板20 对显示面板10出光侧S1的边框的占用,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10的窄边框。
示例性的,柔性线路板20内的柔性基板的材料可以为有机材料。例如,柔 性基板的材料可以为聚酰亚胺(Polyimide,简称:PI)、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简称:PC)或者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简称:PVC)中的任一个。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2B所示,主体部21远离脖子部22的一端Q1与显示 面板10边缘Q2连接。
示例性的,采用绑定工艺,将柔性线路板20中主体部21远离脖子部22的 一端与显示面板10压合,以实现柔性线路板20与显示面板10电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2B所示,连接部23远离脖子部22的一端Q3与整机 主板连接。
示例性的,连接部23可以为板对板连接器(Board to Board,简称BTB)。 例如,板对板连接器BTB,分为母头连接器(Rece)和公头连接器(plug),两 者分别在柔性线路板20的连接部23和整体主机上贴装,使用时对插嵌合实现 电连接。
由此,通过设置主体部21远离脖子部22的一端Q1与显示面板10边缘Q2 连接,且连接部23远离脖子部22的一端Q3与整机主板连接。整机主板可以通 过柔性线路板20与显示面板10连接,用于为显示面板10提供驱动信号。
但是,由于显示模组100装配的因素,以及显示模组100点亮测试等因素, 均会导致柔性线路板20需要反折按压,在弯曲应力的作用下,容易出现柔性线 路板20的主体部21与显示面板10的背光侧S2剥离的现象,这样使得该显示 模组100结构的稳定性降低,不利于显示模组100后续工作。
此外,在显示面板10为柔性显示面板时,显示面板10柔性较好的优点。 显示面板10(显示基板U)包括显示部、弯折部和绑定部,弯折部位于显示部 和绑定部之间。将绑定部可以通过弯折部弯折至显示面板10的背光侧S2。此 时,显示模组100还可以包括支撑垫,支撑垫位于显示面板10的背光侧S2,支 撑垫可以用于支撑不绑定部,防止弯折部发生断裂。显示面板10的绑定部包括 柔性线路板20,也即在将绑定部弯折至显示面板10的背光侧S2时,将柔性线 路板20全部位于显示面板10的背光侧S2,可以减少柔性线路板20对显示面板10出光侧S1的边框的占用,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10的窄边框。
然而,在将显示面板10和柔性线路板20贴合时,由于柔性线路板20与显 示面板10的背光侧S2剥离,会导致显示面板10背光侧S2受力不均,由此容 易的导致显示面板10的出光侧S1容易出现模印的问题。
而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100还包括粘接结构30。如图2C 所示,粘接结构30位于主体部21和显示面板10之间,且粘接结构30的至少 部分位于主体部21中靠近脖子部22的边缘区域。
在主体部21和至少一层散热层之间设有粘接结构30,可以增大主体部21 和至少一层散热层(显示面板10的背光侧S2)之间的粘性。由此,可以防止由 于柔性线路板20需要反折按压,导致容易出现柔性线路板20的主体部21与至 少一层散热层(显示面板10的背光侧S2)剥离的现象,提高显示模组100结构 的稳定性。同时,也可以防止由于显示面板10背光侧S2受力不均,导致显示 面板10的出光侧S1容易出现模印的问题,提高显示模组100的质量。
并且,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100中,还设置粘接结构30的至少部分位 于主体部21中靠近脖子部22的边缘区域W1。
由于在柔性线路板20被拉起时(向背离显示面板的一侧拉起),柔性线路 板20主体部21和脖子部22交界的位置处受到的拉应力较大。而在主体部21 中靠近脖子部22的边缘区域W1设置粘接结构30,可以增大边缘区域W1与显 示面板10的粘性,可以防止边缘区域W1处被反复拉起,造成主体部21靠近 脖子部22发生翘曲,导致剥离显示面板10的问题。而由于减缓了边缘区域W1 被拉起的趋势,也可以相对防止除边缘区域W1其他位置处被拉起,剥离显示 面板10。从而可以更好的起到固定柔性线路板20和显示面板10的作用,提高 显示模组100结构的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C所示,粘接结构30的材料可以为胶体。在一些 示例中,粘接结构30的材料可以为透明光学胶。例如,可以为聚甲基丙烯酸甲 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简称PMMA)、热塑性聚氨酯橡胶(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简称TPU)、热塑性弹性体(Thermoplastic Rubbe,简称TPE) 或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hermoplasticPolyester Elastome,简称TPEE)中任意一 种,或者两个以上组合的材料。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图3A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粘接结构和柔性线路板连接图。
如图3A所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100中的粘接结构30包 括第一粘接结构31。第一粘接结构31包括第一部分311。第一部分311位于主 体部21中靠近脖子部22的边缘区域W1。脖子部22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Y, 第一部分311沿第一方向Y的尺寸D1与主体部21沿第一方向Y的尺寸D2的 比值大于或等于10%,且小于或等于50%。
当第一粘接结构31的第一部分311沿第一方向Y的尺寸D1,与主体部21 沿第一方向Y的尺寸D2的比值等于或趋近于10%时,第一部分311的尺寸较 小,可以防止粘第一部分311的尺寸过大,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同时保证主 体部21和显示面板10的粘性,防止主体部21剥离显示面板10问题。当第一 粘接结构31的第一部分311沿第一方向Y的尺寸D1,与主体部21沿第一方向 Y的尺寸D2的比值等于或趋近于50%时,第一部分311的尺寸较大一些,可以 更进一步的提高主体部21和显示面板10的粘性,防止主体部21发生翘曲,导 致剥离显示面板10问题;同时也可以起到防止第一部分311的尺寸过大(例如, 比例大于50%的情况),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在一些示例中,脖子部22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Y,第一部分311沿第一 方向Y的尺寸D1与主体部21沿第一方向Y的尺寸D2的比值大于或等于9%, 且小于或等于30%。
当第一粘接结构31的第一部分311沿第一方向Y的尺寸D1与主体部21 沿第一方向Y的尺寸D2的比值等于或趋近于9%时,第一部分311的尺寸较小, 可以在防止第一部分311的尺寸过大,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的同时保证主体部 21和显示面板10之间对粘性的需求。当第一粘接结构31的第一部分311沿第 一方向Y的尺寸D1与主体部21沿第一方向Y的尺寸D2的比值等于或趋近于 30%时,第一部分311的尺寸稍大一些,可以在提高主体部21和显示面板10 的粘性的同时也可以起到防止第一部分311的尺寸过大,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在一些示例中,脖子部22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Y,第一部分311沿第一 方向Y的尺寸D1与主体部21沿第一方向Y的尺寸D2的比值大于或等于8%, 且小于或等于15%。
当第一粘接结构31的第一部分311沿第一方向Y的尺寸D1与主体部21 沿第一方向Y的尺寸D2的比值等于或趋近于8%时,第一部分311的尺寸更小, 可以在防止第一部分311的尺寸过大,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的同时保证主体部 21和显示面板10之间对粘性的需求。当第一粘接结构31的第一部分311沿第 一方向Y的尺寸D1与主体部21沿第一方向Y的尺寸D2的比值等于或趋近于 15%时,第一部分311的尺寸稍微大一些,可以在提高主体部21和显示面板10 的粘性的同时也可以起到防止第一部分311的尺寸过大,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示例性的,脖子部22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Y,第一部分311沿第一方向 Y的尺寸D1与主体部21沿第一方向Y的尺寸D2的比值等于10%、20%、30%、 40%或50%中的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部21沿第一方向Y的尺寸D2的范围为50~250mm。 例如,主体部21在沿第一方向Y的尺寸D2为50mm。此基础上,可以设置第 一部分311沿第一方向Y的尺寸D1大于或等于5mm。
当第一部分311沿第一方向Y的尺寸D1等于或趋近于5mm时,第一部分 311的尺寸较小,可以防止第一部分311的尺寸过大,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同 时保证主体部21和显示面板10的粘性,防止主体部21剥离显示面板10问题。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部分311沿第一方向Y的尺寸D1大于或等于10mm。
当第一部分311沿第一方向Y的尺寸D1等于或趋近于10mm时,第一部 分311的尺寸稍小,可以提高一些主体部21和显示面板10之间粘性的同时防 止第一部分311的尺寸过大,造成资源浪费。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部分311沿第一方向Y的尺寸D1大于或等于20mm。
当第一部分311沿第一方向Y的尺寸D1等于或趋近于20mm时,第一部 分311的尺寸可以稍大一些,可以更好的提高主体部21和显示面板10之间粘 性,同时也可以起到一定程度防止第一部分311的尺寸过大,造成资源浪费的 问题。
在一些示例中,基于上述对第一部分311沿第一方向Y的尺寸D1大小的限 定,可以进一步第一部分311沿第一方向Y的尺寸D1小于或等于主体部21在 沿第一方向Y的尺寸D2。防止第一粘接结构31溢出主体部21,暴露在空气中, 容易吸收空气杂质,影响第一粘接结构31的质量。同时也可以防止在显示模组 100组装过程中,工作人员手指触摸到粘接结构30,而影响对显示模组100的 组装。此外,也可以起到避免资源浪费的问题。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部分311沿第一方向Y的尺寸D1为5mm、8mm、 10mm、15mm、20mm、25mm或30mm中一种。
图3B为根据另一些实施例的粘接结构和柔性线路板连接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A和图3B所示,平行于显示面板10且垂直于第一 方向Y的方向为第二方向X。第一部分311沿第二方向X的至少一端超出脖子 部22。
第一部分311沿第二方向X的至少一端超出脖子部22,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如图3A所示,第一部分311沿第二方向X的一端超出脖子部22。 本公开实施例对第一部分311沿第二方向X超出脖子部22的端部位置不做具体 限定。其中,图3A以第一部分311的第一端31a超出脖子部22为例进行示意。 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第一部分311中的第二端31b 超出脖子部22。其中,第一端31a和第二端31b沿第二方向X相对设置。
以第一部分311的第一端31a超出脖子部22为例:
第一部分311的第一端31a超出脖子部22,第二端31b内缩不超过脖子部 22宽度的50%。相当于第一部分311的第一端31a超出脖子部22和主体部21 交界线O,第二端31b内缩不超过交界线O长度的50%。
由于在柔性线路板20被拉起时(向背离显示面板的一侧拉起),柔性线路 板20主体部21和脖子部22交界线O的位置处受到的拉应力较大。拉应力沿脖 子部22指向主体部21方向延伸。如上设置,可以利用该部分位置处的第一部 分311提高主体部21和显示面板10之间的粘力,抵抗部分交界线O位置处受 到的部分拉应力,从而减缓主体部21被反复拉起的几率,从而降低主体部21 剥离显示面板10的问题。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端31b内缩不超过脖子部22宽度的80%,也即第二端 31b内缩不超过交界线O长度的80%。例如,第二端31b与脖子部22远离第一 端31a的一端平齐。
如上设置,可以利用该部分位置处的第一部分311更好的提高主体部21和 显示面板10之间的粘力,抵抗全部交界线O位置处受到的部分拉应力,从而更 好的减缓主体部21被反复拉起的几率,从而降低主体部21剥离显示面板10的 问题。
第二种,如图3B所示,第一部分311沿第二方向X的两端均超出脖子部 22。相当于第一部分311的两端均超出交界线O。
由于在柔性线路板20被拉起时(向背离显示面板的一侧拉起),柔性线路 板20主体部21和脖子部22交界线O的位置处受到的拉应力较大,以及交界线 O附近位置处的拉应力也较。拉应力沿脖子部22指向主体部21方向延伸。如 上设置,可以利用第一部分311提高主体部21和显示面板10之间的粘力,抵 抗交界线O位置处,以及交界线O附近位置处受到的部分拉应力,从而更有力 的减缓主体部21被反复拉起的几率,从而降低主体部21剥离显示面板10的问 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A所示,第一部分311沿第二方向X的尺寸,大于 脖子部22沿第一方向Y的尺寸。
如图3A所示,在第一部分311沿第二方向X的一端超出脖子部22的基础 上,设置第一部分311沿第二方向X的尺寸,大于脖子部22沿第一方向Y的尺 寸。以使第一部分311未超出脖子部22的一端,尽量使第一部分311内缩程度 不超过脖子部22宽度的50%。
以使可以利用该第一部分311提高主体部21和显示面板10之间的粘力, 抵抗交界线O位置处受到的部分拉应力,从而更有力的减缓主体部21被反复拉 起的几率,从而降低主体部21剥离显示面板10的问题。
图3C为根据又一些实施例的粘接结构和柔性线路板连接图。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C所示,第一部分311沿第一方向Y的两端与主 体部21中靠近脖子部22的边缘区域沿第一方向Y的两端大致平齐。
由于在柔性线路板20被拉起时(向背离显示面板的一侧拉起),柔性线路 板20主体部21和脖子部22交界线O的位置处受到的拉应力较大,以及交界线 O附近位置处的拉应力也较。拉应力沿脖子部22指向主体部21方向延伸。如 上设置,可以利用第一部分311提高主体部21和显示面板10之间的粘力,抵 抗主体部21靠近脖子部22一侧受到的部分拉应力,从而更有力的减缓主体部 21被反复拉起的几率,从而降低主体部21剥离显示面板10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大致平齐”包括绝对平齐和近似平齐。由于存在一定的 不可控的误差(如制作工艺误差、设备精度、测量误差等),第一部分311和主 体部21中靠近脖子部22的边缘区域沿第一方向Y的两端之间的间距在可接受 偏差范围内,均可以认为主体部21和第一部分311的两端近似平齐其中,可接 受偏差范围可以为其中任一者的30%、20%、10%或5%中任一种。
在一些示例中,在将第一部分311和显示面板10贴合时,由于粘接结构30 材料的因素,粘接结构30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流动。
进而,可以设置粘接结构30的第一部分311相对于主体部21中靠近脖子 部22的边缘区域沿第一方向Y的两端预留(内缩)一段间距。利用该段间距补 偿粘接结构30流动的问题,避免粘接结构30外溢至主体部21的外侧,导致影 响显示模组100质量的问题。
在一些示例中,该间距的范围可以为小于或等于2mm。当该间距等于或趋 近于2mm时,可以预留充分的空间补偿粘接结构30流动的问题,避免粘接结 构30外溢至主体部21的外侧,导致影响显示模组100质量的问题。同时也可 以防止第一部分311和主体部21两端的间距过大,影响主体部21边缘位置处 与显示面板10之间粘性的问题。
在另一些示例中,该间距的范围可以为小于或等于1mm。当该间距等于或 趋近于1mm时,可以预留空间补偿粘接结构30流动的问题,防止粘接结构30 外溢至主体部21的外侧,导致影响显示模组100质量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更好 防止第一部分311和主体部21两端的间距过大,影响主体部21边缘位置处与 显示面板10之间粘性的问题。
在又一些示例中,该间距的范围可以为小于或等于0.5mm。当该间距等于 或趋近于0.5mm时,该间距既可以满足补偿粘接结构30压合流动的问题,又防 止主体部边缘位置处与显示面板10之间的粘性,有利于提高显示模组100的质 量。
示例性的,该间距可以为2mm、1.5mm、1mm、0.8mm、0.5mm、0.3mm或 0.1mm中的一种。
图3D为根据又一些实施例的粘接结构和柔性线路板连接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D所示,第一粘接结构31还包括第二部分312。 第二部分312位于第一部分311远离脖子部22的一侧,且第二部分312与第一 部分311相连。其中,第一部分311和第二部分312沿第一方向Y的尺寸之和, 与主体部21沿第一方向Y的尺寸的比值大于或等于50%,且小于或等于90%。
当第一部分311和第二部分312沿第一方向Y的尺寸之和,与主体部21沿 第一方向Y的尺寸的比值等于或趋近于50%时,也即第一粘接结构31沿第一方 向Y的尺寸,与主体部21沿第一方向Y的尺寸的比值等于或趋近于50%时, 可以防止第一粘接结构31的尺寸过大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满足 主体部21和显示面板10之间对粘性的需求,实现防止主体部21剥离显示面板 10的问题,提高显示模组100结构的稳定性,提高显示模组100的质量。
当第一部分311和第二部分312沿第一方向Y的尺寸之和,与主体部21沿 第一方向Y的尺寸的比值等于或趋近于90%时,也即第一粘接结构31沿第一方 向Y的尺寸,与主体部21沿第一方向Y的尺寸的比值等于或趋近于90%时, 第一粘接结构31的尺寸更大一些,可以更进一步的增大主体部21和显示面板 10之间的粘性,可以防止主体部21剥离显示面板10的问题,提高显示模组100 结构的稳定性,提高显示模组100的质量。同时,也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第一 粘接结构31的尺寸过大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3D所示,第一部分311和第二部分312沿第一方向Y 的尺寸之和,与主体部21沿第一方向Y的尺寸的比值大于或等于60%,且小于 或等于70%。
当第一部分311和第二部分312沿第一方向Y的尺寸之和,与主体部21沿 第一方向Y的尺寸的比值等于或趋近于60%时,也即第一粘接结构31沿第一方 向Y的尺寸,与主体部21沿第一方向Y的尺寸的比值等于或趋近于60%时, 可以防止第一粘接结构31的尺寸过大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满足 主体部21和显示面板10之间对粘性的需求,实现防止主体部21剥离显示面板 10的问题。
当第一部分311和第二部分312沿第一方向Y的尺寸之和,与主体部21沿 第一方向Y的尺寸的比值等于或趋近于80%时,也即第一粘接结构31沿第一方 向Y的尺寸,与主体部21沿第一方向Y的尺寸的比值等于或趋近于80%时, 第一粘接结构31的尺寸较大一些,可以进一步的增大主体部21和显示面板10 之间的粘性,可以防止主体部21剥离显示面板10的问题。同时,也可以一定 程度上防止第一粘接结构31的尺寸过大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部分311和第二部分312沿第一方向Y的尺寸之和, 与主体部21沿第一方向Y的尺寸的比值为50%、60%、70%、80%或90%中一 种。
图3E为根据又一些实施例的粘接结构和柔性线路板连接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E所示,第一粘接结构31还包括第二部分312。第 二部分312位于第一部分311远离脖子部22的一侧,且第二部分312与第一部 分311相连。其中,第一部分311和第二部分312沿第一方向Y的尺寸之和, 与主体部21沿第一方向Y的尺寸的比值等于100%。
如此设置,相当于第一部分311和第二部分312沿第一方向Y的尺寸之和, 与主体部21沿第一方向Y的尺寸相等。也即,第一粘接结构31沿第一方向Y 的尺寸,与主体部21沿第一方向Y的尺寸相等。可以更好的增大主体部21和 显示面板10之间的粘性,可以防止主体部21剥离显示面板10的问题。同时, 也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第一粘接结构31的尺寸过大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D和图3E所示,第二部分312的厚度可以与第一 部分311的厚度大致相等。
需要说明的是,“大致相等”包括绝对相等和近似相等。由于存在一定的 不可控的误差(如制作工艺误差、设备精度、测量误差等),第二部分312的厚 度可以与第一部分311的厚度的差值在可接受偏差范围内,均可以认为厚度近 似相等。其中,可接受偏差范围可以为其中任一者的30%、20%、10%或5%中 任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D和图3E所示,第二部分312和第一部分311可 以一体化形成,使得第二部分312和第一部分311可以通过一步工艺实现,有 利于简化第一粘接结构31的工艺制程。
如图3D和图3E所示,为在图3C所示的第一部分311的基础上,设置第 一粘接结构31还包括第二部分312。但是本公开实施例并不限制于此,也可以 在图3A或图3B所示第一部分311的基础上,设置第一粘接结构31还包括第二 部分312。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D所示,第一部分311和第二部分312两者在显示 面板10的显示面的正投影,与主体部21在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的正投影重叠。
如此设置,相当于第一粘接结构31在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的正投影,与 主体部21在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的正投影重叠。以使主体部21和显示面板10 之间的任意位置处,均设有第一粘接结构31。从而可以防止主体部21各个位置 处翘曲,剥离显示面板10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显示模组100结构的稳定性,提 高显示模组100的质量。
图3F为根据又一些实施例的粘接结构和柔性线路板连接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F所示,第一粘接结构31还包括第三部分313。第 三部分33与第一部分311相连,以围设成沿主体部21的边缘延伸的框形结构。 该框形结构即为第一粘接结构31。也即相当于,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粘接结构 31围绕主体部21的边缘延伸设置。
而由于在柔性线路板20被拉起时(向背离显示面板的一侧拉起),柔性线 路板20主体部21的边界位置处更容易被拉起。进而设置第一粘接结构31围绕 主体部21的边缘延伸,可以有利于增大主体部21边缘位置处与显示面板10之 间的粘性,防止主体部21边缘位置处被反复拉起发生翘曲,进而导致与显示面 板10剥离的问题。有利于提高显示模组100结构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显示模 组100的质量。
图3G为根据又一些实施例的粘接结构和柔性线路板连接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G所示,粘接结构30还包括第二粘接结构32。第 二粘接结构32位于框形结构的内侧,第二粘接结构32和框形结构间隔设置。 也即,在设置第一粘接结构31围绕主体部21的边缘延伸的基础上,设置粘接 结构30还包括第二粘接结构32。第二粘接结构32位于框形结构的内侧。
设置第一粘接结构31,可以增大主体部21边缘位置处与显示面板10之间 的粘性。设置第二粘接结构32,可以增大主体部21中间位置处与显示面板10 之间的粘性。从而,通过粘接结构30可以增大主体部21与显示面板10之间的 粘性。从而防止主体部21被反复拉起发生翘曲,进而导致与显示面板10剥离 的问题。有利于提高显示模组100结构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显示模组100的 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G所示,可以设置第一粘接结构31的厚度范围为 50μm~200μm。
当第一粘接结构31的厚度等于或趋近于50μm时,第一粘接结构31的厚度 较薄,可以防止第一粘接结构31厚度较厚,影响显示模组100轻薄化的问题。 同时,也可以保证主体部21和显示面板10之间对粘性的需求,防止主体部21 剥离显示面板10的问题,提高显示模组100的质量。当第一粘接结构31的厚 度等于或趋近于200μm,由于粘接结构30的粘性和厚度成正比,在增加第一粘 接结构31的厚度的同时可以提高第一粘接结构31的粘性。也即,可以更好的 起到固定主体部21和显示面板10的作用,防止主体部21剥离显示面板10的 问题,提高显示模组100的质量。同时,也可以起到一定程度防止第一粘接结 构31厚度较厚,影响显示模组100轻薄化的问题。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粘接结构31的厚度范围为80μm~150μm。
当第一粘接结构31的厚度等于或趋近于80μm时,第一粘接结构31的厚度 较薄,可以防止第一粘接结构31厚度较厚的同时保证主体部21和显示面板10 之间对粘性的需求,提高显示模组100的质量。当第一粘接结构31的厚度等于 或趋近于150μm,可以更好的起到固定主体部21和显示面板10作用的同时, 一定程度防止第一粘接结构31厚度较厚,影响显示模组100轻薄化的问题。
示例性的,第一粘接结构31的厚度可以为50μm、80μm、100μm、120μm、 150μm、200μm或250μm。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G所示,可以设置第二粘接结构32的厚度范围为 30μm~200μm。
当第二粘接结构32的厚度等于或趋近于30μm时,第二粘接结构32的厚度 较薄,可以防止第二粘接结构32厚度较厚,影响显示模组100轻薄化的问题。 同时,也可以保证主体部21和显示面板10之间对粘性的需求,防止主体部21 剥离显示面板10的问题,提高显示模组100的质量。当第二粘接结构32的厚 度等于或趋近于200μm,由于粘接结构30的粘性和厚度成正比,在增加第二粘 接结构32的厚度的同时可以提高第二粘接结构32的粘性。也即,可以更好的 起到固定主体部21和显示面板10的作用,防止主体部21剥离显示面板10的 问题,提高显示模组100的质量。同时,也可以起到一定程度防止第二粘接结 构32厚度较厚,影响显示模组100轻薄化的问题。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粘接结构32的厚度范围为50μm~150μm。
当第二粘接结构32的厚度等于或趋近于50μm时,第二粘接结构32的厚度 较薄,可以防止第二粘接结构32厚度较厚的同时保证主体部21和显示面板10 之间对粘性的需求,提高显示模组100的质量。当第二粘接结构32的厚度等于 或趋近于150μm,可以更好的起到固定主体部21和显示面板10作用的同时, 一定程度防止第二粘接结构32厚度较厚,影响显示模组100轻薄化的问题。
示例性的,第二粘接结构32的厚度可以为30μm、50μm、80μm、100μm、 120μm、150μm、200μm或250μm。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G所示,第一粘接结构31的厚度大于等于第二粘 接结构的厚度。
第一种:第一粘接结构31的厚度等于第二粘接结构32的厚度。如此设置, 可以保证粘接结构30的平整度,简化粘接结构30的工艺制程。同时,也可以 确保主体部21各个位置处与显示面板10之间的粘性,有利于提高显示模组100 的质量。
第二种:第二粘接结构32的厚度小于第一粘接结构31的厚度。由于而由 于在柔性线路板20被拉起时(向背离显示面板的一侧拉起),柔性线路板20主 体部21的边界位置处更容易被拉起。进而设置第一粘接结构31相对较厚,可 以更好的提高主体部21的边界位置处与显示面板10之间的粘性,防止主体部 21边缘位置处被反复拉起发生翘曲,进而导致与显示面板10剥离的问题。有利 于提高显示模组100结构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显示模组100的质量。
而由于主体部21中间位置相对于边缘位置处受到的拉应力较小,相对不容 易发生翘曲的问题。进而可以设置第二粘接结构32的厚度相对薄一些,既可以 满足主体部21中间位置与显示面板10之间粘性的需求,还可以有利于节约资 源。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G所示,在第二粘接结构32的厚度小于第一粘 接结构31的厚度的基础上。可以设置第二粘接结构32的厚度与第一粘接结构 31的厚度的差值为小于20μm。
可以在更好的节约资源的基础上,防止由于第二粘接结构32的厚度与第一 粘接结构31的厚度的差值过大,导致第二粘接结构32的两侧无法同时接触主 体部21和显示面板10,也即无法起到提高主体部21和显示面板10之间粘性的 作用。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G所示,第二粘接结构32的厚度与第一粘接结 构31的厚度的差值小于10μm。可以在更好的,防止由于第二粘接结构32的厚 度与第一粘接结构31的厚度的差值过大,导致第二粘接结构32的两侧无法同 时接触主体部21和显示面板10,也即无法起到提高主体部21和显示面板10之 间粘性的作用的基础上,也可以实现一定程度节约资源的作用。
示例性的,第二粘接结构32的厚度与第一粘接结构31的厚度的差值为 5μm、10μm、15μm或20μm中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G所示,第一粘接结构31和第二粘接结构32之间 的最小间距D3大于或等于2mm。
在第一粘接结构31的厚度等于第二粘接结构32的厚度时,设置第一粘接 结构31和第二粘接结构32之间的最小间距D3大于或等于2mm。相对于粘接 结构30各个粘接结构之间设有间隙,减少粘接结构30材料的用量,有利于节 约资源。
在第一粘接结构31的厚度大于第二粘接结构32的厚度时,第一粘接结构 31和第二粘接结构32之间的最小间距D3大于或等于2mm。可以在第一粘接结 构31和第二粘接结构32之间预留充分的空间,主体部21和显示面板10贴合 时,第一粘接结构31可以向该空间内流动,防止第一粘接结构31的厚度过大, 影响粘接结构30的平整度,从而影响显示面板10和主体部21之间的粘性。
示例性的,最小间距D3可以为2mm、2.5mm或3mm中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G所示,粘接结构30还可以包括第一辅助粘接结 构,第一辅助粘接结构也可以围绕第二粘接结构32设置。也即,第一辅助粘接 结构可以位于第一粘接结构31和第二粘接结构32之间。
此时,设置第一辅助粘接结构可以进一步增加主体部21和显示面板10之 间的粘性,防止主体部21剥离显示面板10,影响显示模组100结构的稳定性。
在一些示例中,在第一粘接结构31的厚度等于第二粘接结构32的厚度的 情况下:可以设置第一辅助粘接结构的厚度,与第一粘接结构31的厚度和第二 粘接结构32的厚度均相等。
基于此,可以保证粘接结构30的平整度,简化粘接结构30的工艺制程。 同时,也可以确保主体部21各个位置处与显示面板10之间的粘性,有利于提 高显示模组100的质量。
在另一些示例中,如图3G所示,在第一粘接结构31的厚度大于第二粘接 结构32的厚度的情况下:
第一种:可以设置第一辅助粘接结构的厚度等于第一粘接结构31的厚度。 由于第一辅助粘接结构可以位于第一粘接结构31和第二粘接结构32之间,也 即位于第二粘接结构32的外侧,设置与最外侧边缘的第一粘接结构31的厚度 相等,可以进一步增大主体部边缘位置处与显示面板10之间的粘性。
第二种:可以设置第一辅助粘接结构的厚度等于第二粘接结构32的厚度。 由于第一辅助粘接结构可以位于第一粘接结构31和第二粘接结构32之间,也 即第一辅助粘接结构位于第一粘接结构31的内侧,设置与内侧设置的第二粘接 结构32的厚度相等,可以在一定程度提高主体部21和显示面板10之间粘性的 同时节约资源。
第三种:可以设置第一辅助粘接结构的厚度小于第一粘接结构31的厚度, 大于第二粘接结构32的厚度。由于第一辅助粘接结构可以位于第一粘接结构31 和第二粘接结构32之间,设置第一辅助粘接结构的厚度小于第一粘接结构31 的厚度,大于第二粘接结构32的厚度。相当于第一粘接结构31、第一辅助粘接 结构和第二粘接结构32的厚度依次降低。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提高主体部 21和显示面板10之间粘性的同时节约资源。另一方面,由于粘接结构30的厚 度渐变设置,也可以防止由于各个粘接结构之间厚度差异较大,导致粘接结构 30的表面不平的问题,提高显示模组100的质量。
图3H为根据又一些实施例的粘接结构和柔性线路板连接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H所示,粘接结构30还包括第三粘接结构33。第 三粘接结构33位于第一部分远离脖子部22的一侧,且第三粘接结构33与第一 部分间隔设置。
在粘接结构30包括第一粘接结构31的基础上,设置粘接结构30还包括第 三粘接结构33。将第三粘接结构33设置在第一部分远离脖子部22的一侧。可 以利用第三粘接结构33增大在第一部分远离脖子部22的一侧与显示面板10之 间的粘性,防止主体部21边缘位置处被反复拉起发生翘曲,进而导致与显示面 板10剥离的问题。有利于提高显示模组100结构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显示模 组100的质量。
其中,图3H以第三粘接结构33远离第一部分311的一侧与显示面板10边 缘Q2平齐为例进行示意。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第 三粘接结构33远离第一部分311的一侧与显示面板10边缘Q2之间具有间距。 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H所示,第一粘接结构31的第一部分311的厚度 大于等于第三粘接结构33的厚度。
第一种:第一粘接结构31的第一部分311的厚度等于第三粘接结构33的 厚度。如此设置,可以保证粘接结构30的平整度,简化粘接结构30的工艺制 程。同时,也可以确保主体部21各个位置处与显示面板10之间的粘性,有利 于提高显示模组100的质量。
第二种:第一粘接结构31的第一部分311的厚度大于第三粘接结构33的 厚度。
由于而由于在柔性线路板20被拉起时(向背离显示面板的一侧拉起),柔 性线路板20主体部21靠近脖子部22一侧的位置处更容易被拉起。进而设置第 一粘接结构31相对较厚,可以更好的提高主体部21靠近脖子部22一侧位置处 与显示面板10之间的粘性,防止该位置处的主体部21被反复拉起发生翘曲, 进而导致与显示面板10剥离的问题。有利于提高显示模组100结构的稳定性, 有利于提高显示模组100的质量。
而由于主体部21远离脖子部22的位置处受到的拉应力较小,相对不容易 发生翘曲的问题。进而可以设置第三粘接结构33的厚度相对薄一些,既可以满 足主体部21中间位置与显示面板10之间粘性的需求,还可以有利于节约资源。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H所示,在第三粘接结构33的厚度小于第一粘 接结构31的厚度的基础上。可以设置第三粘接结构33的厚度与第一粘接结构 31的厚度的差值为小于20μm。
可以在更好的节约资源的基础上,防止由于第三粘接结构33的厚度与第一 粘接结构31的厚度的差值过大,导致第三粘接结构33的两侧无法同时接触主 体部21和显示面板10,也即无法起到提高主体部21和显示面板10之间粘性的 作用。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H所示,第三粘接结构33的厚度与第一粘接结 构31的厚度的差值小于10μm。可以在更好的,防止由于第三粘接结构33的厚 度与第一粘接结构31的厚度的差值过大,导致第三粘接结构33的两侧无法同 时接触主体部21和显示面板10,也即无法起到提高主体部21和显示面板10之 间粘性的作用的基础上,也可以实现一定程度节约资源的作用。
示例性的,第三粘接结构33的厚度与第一粘接结构31的厚度的差值为 5μm、10μm、15μm或20μm中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H所示,第一粘接结构31和第三粘接结构33之间 的最小间距D3大于或等于2mm。
在第一粘接结构31的厚度等于第三粘接结构33的厚度时,设置第一粘接 结构31和第三粘接结构33之间的最小间距D3大于或等于2mm。相对于粘接 结构30各个粘接结构之间设有间隙,减少粘接结构30材料的用量,有利于节 约资源。
在第一粘接结构31的厚度大于第三粘接结构33的厚度时,第一粘接结构31和第三粘接结构33之间的最小间距D3大于或等于2mm。可以在第一粘接结 构31和第三粘接结构33之间预留充分的空间,主体部21和显示面板10贴合 时,第一粘接结构31可以向该空间内流动,防止第一粘接结构31的厚度过大, 影响粘接结构30的平整度,从而影响显示面板10和主体部21之间的粘性。
示例性的,最小间距D3可以为2mm、2.5mm或3mm中一种。
图3I为根据又一些实施例的粘接结构和柔性线路板连接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I所示,第三粘接结构33包括多个第四部分331, 多个第四部分331沿第一方向Y间隔排布。
与图3H的区别是,图3H相等于第三粘接结构33仅包括一个第四部分。 第三粘接结构33分为多个第四部分331。如此设置,可以既有利于增加第三粘 接结构33,与主体部21和显示面板10之间的粘接面积,有利于提高主体部21 和显示面板10之间的粘性。多个第四部分331间隔设置,还有利于节约资源。
其中,图3H以第三粘接结构33包括2个第四部分331为例进行示意。但 是本公开实施例对第四部分331的数量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I所示,第四部分331的厚度均相等,且第四部分 331的厚度等于第一部分311的厚度。
如此设置,可以保证粘接结构30的平整度,简化粘接结构30的工艺制程。 同时,也可以确保主体部21各个位置处与显示面板10之间的粘性,有利于提 高显示模组100的质量。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I所示,沿主体部21指向脖子部22的方向上, 第四部分331的厚度组件增大,但是第四部分331的厚度最大不超过第一粘接 结构31中第一部分311的厚度。也即,沿主体部21指向脖子部22的方向上, 第三粘接结构33的厚度组件增加。
由于粘接结构30的粘性与粘接结构30的厚度成正比,上述结构可以使粘 接结构30沿主体部21指向脖子部22的方向上的粘力逐渐增大,可以进一步防 止由于主体部23靠近脖子部22的一侧所有拉应力较大发生翘曲,剥离显示面 板10的问题。同时,由于粘接结构30的厚度渐变设置,也可以防止由于各个 粘接结构之间厚度差异较大,导致粘接结构30的表面不平的问题,提高显示模 组100的质量。
图4A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柔性线路板中主体部和脖子部的连接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A所示,主体部21包括靠近脖子部22一侧的第一 侧边210包括:第一线段211、第二线段212和第三线段213。第二线段212与 脖子部22连接,第一线段211和第三线段213分别位于第二线段212的两侧。 脖子部22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Y。平行于显示面板10且垂直于第一方向Y 的方向为第二方向X。第一线段211与第三线段213中的至少一个,沿第二方 向X延伸,且长度大于或等于2mm。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部21和脖子部22可以一体化形成。 此时,第二线段212属于主体部21和脖子部22之间的交界线。
其中,第一线段211与第三线段213中的至少一个,沿第二方向X延伸, 且长度大于或等于2mm。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如图4A所示,第一线段211沿第二方向X延伸,且长度大于或等 于2mm。限定第一线段211的长度,可以有利于增大主体部21第一侧边210左 边的宽度,一定程度的增大第一侧边210的长度。由此,也可以增大主体部21 和显示面板10的接触面积,在设置粘接结构30的基础上,可以更有利的增大 主体部21和显示面板10之间的粘性,防止该位置处的主体部21被反复拉起发 生翘曲,进而导致与显示面板10剥离的问题。有利于提高显示模组100结构的 稳定性,有利于提高显示模组100的质量。
第二种:如图4A所示,第三线段213沿第二方向X延伸,且长度大于或 等于2mm。限定第三线段213的长度,可以有利于增大主体部21第一侧边210 右边的宽度,一定程度的增大第一侧边210的长度。由此,也可以增大主体部 21和显示面板10的接触面积,在设置粘接结构30的基础上,可以更有利的增 大主体部21和显示面板10之间的粘性,防止该位置处的主体部21被反复拉起 发生翘曲,进而导致与显示面板10剥离的问题。有利于提高显示模组100结构 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显示模组100的质量。
第三种:如图4A所示,第一线段211与第三线段213,均沿第二方向X延 伸,且长度大于或等于2mm。限定第一线段211和第三线段213的长度,可以 有利于增大主体部21第一侧边210两侧的长度。也可以增大主体部21和显示 面板10的接触面积,在设置粘接结构30的基础上,可以更有利的增大主体部 21和显示面板10之间的粘性,防止该位置处的主体部21被反复拉起发生翘曲, 进而导致与显示面板10剥离的问题。有利于提高显示模组100结构的稳定性, 有利于提高显示模组100的质量。
当第一线段211与第三线段213中的至少一个,沿第二方向X延伸,且长 度等于或趋近于2mm时,相当于主体部21至少一端相对于脖子部22外扩,可 以有利于粘接结构30增大该部分主体部21和显示面板10之间的粘性,防止由 于在第二线段212位置处收到的拉应力较大,导致的第一侧边210位置处容易 发生翘曲的问题,提高显示模组100的质量。
示例性的,第一线段211与第三线段213中的至少一个,沿第二方向X延 伸,且长度为2mm、3mm、4mm、5mm、6mm、7mm、8mm、9mm或10mm 中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A所示,第一线段211的长度大致等于第三线段 213的长度。
设置第一线段211的长度大致等于第三线段213的长度,使得脖子部22与 主体部21第一边缘210的中间位置(第二线段212)连接。柔性线路板20的结 构相对规整,有利于简化柔性线路板20的工艺难度。
图4B为根据另一些实施例的柔性线路板中主体部和脖子部的连接图。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B所示,第一线段211的长度大于第三线段213 的长度。
由于显示面板10背光面会设置其他一些元器件,例如,显示面板10右侧, 也即是第三线段213对应的位置处一侧设有一些其他元器件。设置第一线段211 的长度大于第三线段213的长度。其中,第三线段213的长度较短,可以使得 柔性线路板20的脖子部22避让其他元器件,防止影响显示模组100的质量。 设置第一线段211的长度较长,可以保证主体部21与显示面板10之间的相对 面积,可以有利于粘接结构30增大该部分主体部21和显示面板10之间的粘性, 防止主体部21剥离显示面板10的问题,提高显示模组100的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A和图4B所示,在第一线段211的长度大于或等 于第三线段213的长度的基础上:第一线段211的长度大于或等于8mm。
当第一线段211的长度等于或趋近于8mm时,可以满足主体部21和显示 面板10之间对接触面积的需求,以在主体部21和显示面板10之间设有粘接结 构30,增大主体部21和粘接结构30的粘性。同时,也可以防止第一线段211 的长度过长,影响柔性线路板20的布局。
示例性的,第一线段211的长度等于8mm、10mm、12mm或15mm中一种。
图4C为根据又一些实施例的柔性线路板中主体部和脖子部的连接图。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C所示,第一线段211的长度小于第三线段213 的长度。
由于显示面板10背光面会设置其他一些元器件,例如,显示面板10左侧, 也即是第一线段211对应的位置处一侧设有一些其他元器件。设置第一线段211 的长度小于第三线段213的长度。其中,第一线段211的长度较短,可以使得 柔性线路板20的脖子部22避让其他阿元器件,防止影响显示模组100的质量。 设置第三线段213的长度较长,可以保证主体部21与显示面板10之间的相对 面积,可以有利于粘接结构30增大该部分主体部21和显示面板10之间的粘性, 防止主体部21剥离显示面板10的问题,提高显示模组100的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A和图4C所示,在第一线段211的长度小于第三 线段213的长度的情况下:第三线段213的长度大于或等于8mm。
当第三线段213的长度等于或趋近于8mm时,可以满足主体部21和显示 面板10之间对接触面积的需求,以在主体部21和显示面板10之间设有粘接结 构30,增大主体部21和粘接结构30的粘性。同时,也可以防止第一线段211 的长度过长,影响柔性线路板20的布局。
示例性的,第三线段213的长度等于8mm、10mm、12mm或15mm中一种。
图4D为根据又一些实施例的柔性线路板中主体部和脖子部的连接图。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D所示,第一线段211和第三线段213均沿第二 方向X延伸。第一侧边210还包括第四线段214,第四线段214连接于第一线 段211与第二线段212之间,第四线段214的中间部位向第二侧边215凸出。 第二侧边215为主体部21中第一侧边210的对边。第四线段214限定出槽结构 C,槽结构C沿第二方向X的尺寸C1大于或等于槽结构C沿第一方向Y的尺 寸C2。
主体部21第一侧边210还包括第四线段214,第四线段214的中间部位向 第二侧边215凸出,形成一个槽结构C。且第四线段214连接于第一线段211 与第二线段212之间。也即在第一线段211靠近第二线段212的一侧设有槽结 构C。
在该位置处设有槽结构C可以用于缓解第一线段211和第二线段212位置 处受到的拉应力,从而防止主体部21中第一线段211和第二线段212位置处被 反复拉起发生翘曲,进而导致与显示面板10剥离的问题。有利于提高显示模组 100结构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显示模组100的质量。
设置槽结构C沿第二方向X的尺寸C1大于或等于槽结构C沿第一方向Y 的尺寸C2。也即,设置槽结构C的宽度C1大于或等于槽结构C的深度C2。其 中,图4B以槽结构C的宽度C1等于槽结构C的深度C2为例进行示意。可以 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设置槽结构C的宽度C1大于槽结构C的 深度C2。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4D所示,槽结构C的宽度C1大于或等于5mm。 设置槽结构C的宽度C1可以大一些,相当于在第二方向X上占主体部21第一 侧边210的比例更多一些,可以更好的缓解第一线段211和第二线段212位置 处受到的拉应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4D所示,槽结构C的深度C2大于或等于2mm。 设置槽结构C的深度C2可以小一些,可以减小在第一方向Y上占主体部21的 比例,防止影响主体部21内的尺寸,从而影响主体部21内走线以及元器件的 布局。同时,也可以防止槽结构C的深度C2过深导致槽结构C底部受到的应 力更大,而有可能会导致影响主体部21质量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4D所示,槽结构C截面的形状可以为U形,也 即槽结构C的底部与槽结构C的侧壁通过弧形面连接。也可以实现减缓槽结构 C受到的拉应力,防止影响柔性线路板20的质量。
但本公开实施例对槽结构C截面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定,仅以U形为例进行 示意。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槽结构C截面的形状可以为半圆。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设置第四线段214的基础上,第一线段211的长度可 以大于或等于槽结构C的宽度C1。可以在利用槽结构C减小第一线段211和第 二线段212位置处受到的拉应力的基础上,使第一线段211可以满足主体部21 与显示面板10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利用粘接结构30增大主体部21和显 示面板10之间的粘性,防止主体部21剥离显示面板10的问题,提高显示模组 100的质量。例如,此时第一线段211的长度可以大于或等于5mm。
其中,图4D以将第四线段214设置在第一线段211和第二线段212之间为 例进行示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制于此,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 可以将第四线段214设置在第三线段213和第二线段212之间。此时,第二线 段212的结构可以与上述对应第一线段211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在赘述。
图4E为根据又一些实施例的柔性线路板中主体部和脖子部的连接图。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E所示,第二线段212沿第二方向X延伸。第一 线段211与脖子部22中沿第一方向Y延伸的侧边之间的夹角α为钝角。
与图4A~图4D不同的是,图4A~图4D所示的第一线段211和第三线段213 均沿第二方向X设置,可以相对简化柔性线路板20中第一侧边210的工艺难 度。而图4E以第一线段211与第二方向X具有夹角为例进行示意,也即柔性线 路板20的第一侧边210包括斜边(第一线段211)和直线边(第二线段212和 第三线段213)。如此设置,可以相对减少柔性线路板20中主体部21的尺寸, 从而可以更好的避让显示面板10背光面上设置的其他元件器,避免相互短路或 者串扰的问题。
在一些示例中,夹角90°<α≤170。当夹角α等于或趋近于90°时,第一线 段211接近水平状态,可以更好的保证主体部21的尺寸,从而利用粘接结构30 更好的固定主体部21和显示面板10。同时,也可以一定程度的避让一些显示面 板10背光侧设置的元器件。当夹角α等于或趋近于170°时,可以更好的避让 显示面板10背光侧设置的元器件。同时也可以满足主体部21对尺寸的需求, 可以利用粘接结构30固定主体部21和显示面板10。
在另一示例中,夹角120°<α≤150。当夹角α等于或趋近于120°时,可以 在保证主体部21的尺寸的同时一定程度的避让一些显示面板10背光侧设置的 元器件。当夹角α等于或趋近于150°时,可以在更好的避让显示面板10背光 侧设置的元器件的同时也可以满足主体部21对尺寸的需求。
示例性的,夹角α为150°、155°、160°、165°或170°中的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E所示,在第一线段211与脖子部22中沿第一方 向Y延伸的侧边之间的夹角α为钝角的基础上,粘接结构30的部分可以沿第一 线段211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由此,可以有利于增加第一线段211附近位置 处主体部21和显示面板10之间的粘性,防止主体部21剥离显示面板10的问 题,提高显示模组100的质量。
图4F为根据又一些实施例的柔性线路板中主体部和脖子部的连接图。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F所示,脖子部22中包括靠近主体部21的过渡 部220。过渡部220包括网格结构T。
也即,在脖子部22靠近主体部21的一侧设有网格结构T,可以通过网格结 构增加脖子部22靠近主体部21的一侧的柔软度。由此,可以利用网格结构T 减缓对主体部21的拉应力,从而有利于防止主体部21剥离显示面板10的问题, 提高显示模组100的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F所示,脖子部22可以包括柔性基板,以及位于 柔性基板一侧的走线层。走线层包括网格走线,网格走线位于过渡部220,形成 网格结构T。
本公开对网格走线具体传输的信号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 置。在一些示例中,本公开的网格走线避免采用高频信号的走线即可,防止高 频信号串扰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F所示,网格结构T中网格线的线宽和相邻网格线 之间的间隙的比例范围为1:3~1:9。
当网格结构T中网格线的线宽和相邻网格线之间的间隙的比例等于或趋近 于1:3时,相邻网格线之间的间隙较小,有利于设置更多数量的网格走线。同时, 也可以起到增加脖子部22靠近主体部21的一侧的柔软度。由此,可以利用网 格结构T减缓对主体部21的拉应力,从而有利于防止主体部21剥离显示面板 10的问题,提高显示模组100的质量。
当网格结构T中网格线的线宽和相邻网格线之间的间隙的比例等于或趋近 于1:9时,相邻网格线之间的间隙较大,有利于更好的增加脖子部22靠近主体 部21的一侧的柔软度。由此,可以利用网格结构T减缓对主体部21的拉应力, 从而有利于防止主体部21剥离显示面板10的问题,提高显示模组100的质量。 同时,也可以满足显示模组100对网格走线数量的需求。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F所示,网格结构T中网格线的线宽和相邻网格 线之间的间隙的比例范围为1:4~1:7。
当网格结构T中网格线的线宽和相邻网格线之间的间隙的比例等于或趋近 于1:4时,相邻网格线之间的间隙小一些,有利于设置更多数量的网格走线。同 时,也可以起到增加脖子部22靠近主体部21的一侧的柔软度。
当网格结构T中网格线的线宽和相邻网格线之间的间隙的比例等于或趋近 于1:7时,相邻网格线之间的间隙大一些,有利于更好的增加脖子部22靠近主 体部21的一侧的柔软度。同时,也可以满足显示模组100对网格走线数量的需 求。
示例性的,网格结构T中网格线的线宽和相邻网格线之间的间隙的比例为 1:3、1:4、1:5、1:6、1:7、1:8或1:9中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F所示,过渡部220包括第一过渡部221和第二过 渡部222。第一过渡部221相对于第二过渡部222更靠近主体部21。第一过渡 部221靠近主体部21一侧的宽度大于第一过渡部221远离主体部21一侧的宽 度。
由于脖子部22的宽度一般小于主体部21的宽度。设置第一过渡部221与 主体部21接触的一侧宽度更宽一些,可以增大第一过渡部221和主体部21之 间的连接面积,可以将该位置处接受的拉应力更分散一些,防止出现应力集中 出现裂纹或者翘曲的问题。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F所示,第一过渡部221的宽度沿第三方向逐渐 减小。第三方向由第一过渡部221靠近主体部21的一端指向第一过渡部221远 离主体部21的一端。
设置第一过渡部221的宽度渐变,可以起到更均匀的分散拉应力的作用, 有利于更有效的防止出现应力集中出现裂纹或者翘曲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F所示,第一过渡部221包括沿第二方向X上相对 的第一边221a和第二边221b。第一边221a与第一线段211连接,第二边221b 与第三线段213连接。
第一边221a与第一线段211相交的角度为锐角,第二边221b与第三线段213相交的角度为锐角。以实现第一过渡部221靠近主体部21一侧的宽度大于 第一过渡部221远离主体部21一侧的宽度。第一过渡部221与主体部21接触 的一侧宽度更宽一些,增大第一过渡部221和主体部21之间的连接面积,可以 将该位置处接受的拉应力更分散一些,防止出现应力集中出现裂纹或者翘曲的 问题。
示例性的,第一边221a与第一线段211相交的角度为45°,第二边221b 与第三线段213相交的角度为45°。既可以有利于增大第一过渡部221与主体 部21接触的一侧宽度,又可以有利于简化工艺难度。
图4G为根据又一些实施例的柔性线路板中主体部和脖子部的连接图。
在又一些示例中,如图4G所示,第一边221a和第二边221b均为弧形边。 脖子部22通过弧形边与主体部21连接,或者也可以为脖子部22与主体部21 连接位置出圆角设计。可以进一步利用弧形边分散该位置处受到的拉应力,进 而有利于减少施加在主体部21上的拉应力。从而有利于防止主体部21剥离显 示面板10的问题,提高显示模组100的质量。
图5A为图2C中M-M’向的一种剖面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A所示,显示模组100还包括散热膜40。散热膜 40位于显示面板10和柔性线路板20之间。散热膜40包括粘接层41、第一缓 冲层42和第一散热层43。第一缓冲层42位于粘接层41和第一散热层43之间; 粘接层41相对于第一缓冲层42更靠近显示面板10。
如上结构,散热膜40一侧的粘接层41与显示面板10连接,散热膜40另 一侧的第一散热层43可以与粘接结构30连接。以使散热膜40贴附在显示面板 10的背光侧S2,可以起到散热的作用,有助于显示面板10工作时产生的热量 快速散发,此外可起到遮光的作用。
图5A为图2C中M-M’向的另一种剖面图。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A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膜40中:至少一 层缓冲层包括第一缓冲层42和第二缓冲层44。也即,本实施例中的散热膜40 中可以包括两层缓冲层。两层缓冲层可以分别为第一缓冲层42和第二缓冲层44。
基于此,散热膜40包括粘接层41、第一缓冲层42、第二缓冲层44和第一 散热层43。粘接层41相对于第一缓冲层42更靠近显示面板10。第一缓冲层42 位于粘接层41和第二缓冲层44之间。第二缓冲层44的弹性模量大于第一缓冲 层42的弹性模量。
如上结构,散热膜40一侧的粘接层41与显示基板U连接,散热膜40另一 侧的第一散热层43可以与粘接结构30连接。第一缓冲层42和第二缓冲层44 位于粘接层41和第一散热层43之间,且第二缓冲层44位于第一缓冲层42与 第一散热层43之间。也即第二缓冲层44相对于第一缓冲层42更远离显示基板 U。基于此,设置第二缓冲层44的弹性模量大于第一缓冲层42的弹性模量,第 二缓冲层44相对于第一缓冲层42具有更好的弹性和回复性能。当显示模组100 受到外力冲击时,可以先利用第二缓冲层44抵抗部分应力,再将剩余部分应力 作用至第一缓冲层42上,利用第一缓冲层42缓冲该部分应力,防止对显示面 板10造成损害。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缓冲层44的材料可以为聚酰亚胺(英文全称: Polyimide,简称:PI)、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简 称:TPU)、热塑性弹性体(Thermoplastic Rubbe,简称:TPE)或热塑性聚酯弹 性体(Thermoplastic PolyesterElastome,简称:TPEE)中任意一种,或者两个 以上组合的材料。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或者其他弹性模量大于泡棉的材料也 可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缓冲层44的厚度范围为0.02mm~0.2mm。当第二缓 冲层44的厚度等于或趋近于0.02mm时,可以满足显示模组100对缓冲回复外 力需求的同时更利于实现显示模组100的轻薄化,防止浪费资源。当第二缓冲 层44的厚度等于或趋近于0.2mm时,可以满足显示模组100轻薄化需求的同时 起到更好的缓冲回复效果,防止外力对显示面板10造成损害。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缓冲层44的厚度范围为0.05mm~0.18mm。在又一 些实施例中,第二缓冲层44的厚度范围为0.08mm~0.15mm。
示例性的,第二缓冲层44的厚度为0.05mm、0.08mm、0.1mm、0.12mm、 0.15mm、0.18mm或0.2mm中一种。
图5B为图2C中M-M’向的又一种剖面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B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膜40中:至少一层 散热层包括第一散热层43和第二散热层45。也即,本实施中散热膜40可以包 括两层散热层,两层散热层分别为第一散热层43和第二散热层45。
基于此,散热膜40包括粘接层41、第一缓冲层42、第一散热层43和第二 散热层45。粘接层41相对于第一缓冲层42更靠近显示面板10。第二散热层45 位于第一散热层43远离粘接层41的一侧。
如上结构,散热膜40一侧的粘接层41与显示基板U连接,散热膜40另一 侧的第二散热层45可以与粘接结构30连接。第一缓冲层42和第一散热层43, 位于粘接层41和第二散热层45之间。先利用第二散热层45对显示模组100进 行散热,再利用第一散热层43对显示模组100进行散热。也即,可以利用第一 散热层43和第二散热层45共同对显示模组100进行散热,使散热膜40具有更 好的散热效果。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散热层45的材料可以为石墨。
图5C为图2C中M-M’向的又一种剖面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C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膜40中:至少一层 散热层包括第一散热层43和第二散热层45。至少一层缓冲层包括第一缓冲层 42和第二缓冲层44。也即,本实施例中的散热膜40中可以包括两层缓冲层和 两层散热层。两层缓冲层分别为第一缓冲层42和第二缓冲层44。两层散热层分 别为第一散热层43和第二散热层45。
基于此,散热膜40包括粘接层41、第一缓冲层42、第二缓冲层44、第一 散热层43和第二散热层45。第二缓冲层44位于第一缓冲层42与第一散热层 43之间。第二缓冲层44的弹性模量大于第一缓冲层42的弹性模量。第二散热 层45位于第一散热层43远离粘接层41的一侧。
如上结构,散热膜40一侧的粘接层41与显示基板U连接,散热膜40另一 侧的第二散热层45可以与粘接结构30连接。第一缓冲层42、第二缓冲层44和 第一散热层43,位于粘接层41和第二散热层45之间。当显示模组100受到外 力冲击时,可以先利用第二缓冲层44抵抗部分应力,再将剩余部分应力作用至 第一缓冲层42上,利用第一缓冲层42缓冲该部分应力,防止对显示面板10(显 示基板U)造成损害。并且,可以利用第一散热层43和第二散热层45共同对 显示模组100进行散热,使散热膜40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
图6A为根据另一些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背光侧的结构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A所示,显示模组100还包括屏蔽膜50。屏蔽膜 50位于主体部21远离显示面板10的一侧。屏蔽膜50在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 的正投影覆盖主体部21在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的正投影。可以利用屏蔽膜50 屏蔽外界的电磁影响,保证显示模组100的显示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A所示,屏蔽膜50在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的正投 影覆盖主体部21在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的正投影的基础上,设置屏蔽膜50在 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的正投影的至少一侧边界B,位于主体部21在显示面板 10的显示面的正投影的外部。
通过设置屏蔽膜50在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的正投影的至少一侧边界B,位 于主体部21在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的正投影的外部。也即设置屏蔽膜50相对 于主体部21外扩一定程度。由此,可以防止在不可控的误差(如制作工艺误差、 设备精度、测量误差等)的情况下,屏蔽膜50在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的正投 影,无法覆盖全部主体部21在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的正投影的问题。从而可 以更好的利用屏蔽膜50屏蔽外界的电磁影响,保证显示模组100的显示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A所示,屏蔽膜50在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正投影, 包括靠近脖子部22的第一边界B1。第一边界B1位于主体部21在显示面板10 的显示面的正投影的外部。
设置屏蔽膜50在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正投影的第一边界B1,位于主体部 21在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的正投影的外部。也即,相当于屏蔽膜50在靠近脖 子部22的一侧外扩,且屏蔽膜50在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正投影,也可以覆盖 部分脖子部22在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正投影。
由于屏蔽膜50位于柔性线路板20远离显示面板10的一侧,且屏蔽膜50 在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正投影,也可以覆盖部分脖子部22在显示面板10的显 示面正投影。进而,可以利用屏蔽膜50起到固定主体部21的作用,防止主体 部21容易剥离显示面板10的问题,提高显示模组100的质量。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A所示,屏蔽膜50在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的正 投影,包括第二边界B2。第二边界B2与第一边界B1相连,且呈钝角。第二边 界B位于主体部21在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的正投影的外部。
在本实施例中,屏蔽膜50的第二边界B2也相对于主体部21外扩,设置第 二边界B2与第一边界B1相连,且呈钝角。可以利用第二边界B2与第一边界 B1形成的区域P,相对于主体部21靠近脖子部22一侧的端角位置处J外扩。
由于柔性线路板20在被反复拉起时,主体部21靠近脖子部22的一侧边缘, 以及该边缘的端部位置处受到的拉应力较大。如上设置屏蔽膜50的结构,可以 利用屏蔽膜50的第二边界B2与第一边界B1形成的区域P,起到固定主体部21 的端角位置处J的作用,进一步防止主体部21容易剥离显示面板10的问题,提 高显示模组100的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A所示,第一边界B1在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正投 影,与主体部21对应边缘在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正投影之间的最小间距的范 围为2mm~15mm。
当该最小间距等于或趋近于2mm时,屏蔽膜50外扩程度较小,可以在起 到屏蔽外界的电磁影响、固定主体部21的作用的同时可以有效防止资源浪费。 当该最小间距等于或趋近于15mm时,屏蔽膜50外扩程度较大,可以在防止浪 费资源的同时,更好的起到屏蔽外界的电磁影响、固定主体部21的作用,提高 显示模组100的质量。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边界B1在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正投影,与主体 部21对应边缘在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正投影之间的最小间距的范围为 3.5mm~10mm。在又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边界B1在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正投 影,与主体部21对应边缘在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正投影之间的最小间距的范 围为5mm~8mm。
示例性的,第一边界B1在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正投影,与主体部21对应 边缘在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正投影之间的最小间距为2mm、3mm、4mm、5mm、 6mm、7mm、8mm、9mm或10mm中一种。
图6B为图6A中N-N’向的一种剖面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屏蔽膜50包括:第一绝缘层51、屏蔽层52和第二绝缘 层53。屏蔽层52位于第一绝缘层51和第二绝缘层53之间,且第一绝缘层51 相对于屏蔽层52更靠近柔性线路板20。
第一绝缘层51相对于屏蔽层52更靠近柔性线路板20,可以用于使柔性线 路板20与屏蔽层52绝缘,防止柔性线路板20与屏蔽层52短路。同时,也可 以利用第一绝缘层51,分别与柔性线路板20和屏蔽层52粘接固定。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绝缘层51可以为绝缘胶层。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绝缘层51的厚度范围为10μm~100μm。第一绝缘层51 的厚度等于或趋近于10μm时,可以满足固定粘接屏蔽层52和柔性线路板20, 同时由于第一绝缘层51的厚度较薄,也可以有利于显示模组100的轻薄化,以 及避免浪费资源。当第一绝缘层51的厚度等于或趋近于100μm时,可以满足防 止浪费资源,同时由于第一绝缘层51的厚度较厚,第一绝缘层51的粘性更强, 可以更好的固定粘接屏蔽层52和柔性线路板20。
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一绝缘层51的厚度范围为20μm~50μm。
示例性的,第一绝缘层51的厚度为10μm、20μm、30μm、40μm或50μm 中一种。
第二绝缘层53位于屏蔽层52远离第一绝缘层51的一侧,第二绝缘层53 位于屏蔽膜50内的最外侧。可以利用第二绝缘层53起到保护屏蔽层52的作用。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绝缘层51的材料可以与第二绝缘层53的材料相同, 均为绝缘胶层。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一绝缘层51的材料可以与第二绝缘层53 的材料也可以不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绝缘层53的厚度范围为20μm~100μm。第二绝缘层53 的厚度等于或趋近于20μm时,可以满足固定保护屏蔽层52,同时由于第二绝 缘层53的厚度较薄,也可以有利于显示模组100的轻薄化,以及避免浪费资源。 当第二绝缘层53的厚度等于或趋近于100μm时,可以满足防止浪费资源,同时 由于第二绝缘层53的厚度较厚,第二绝缘层53的粘性更强,可以更好的固定 粘接屏蔽层52。
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一绝缘层51的厚度范围为30μm~50μm。
示例性的,第一绝缘层51的厚度为10μm、20μm、30μm、40μm或50μm 中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B所示,在第二绝缘层53相对于第一绝缘层51更 远离显示面板10的基础上,设置第二绝缘层53的厚度大于或等于第一绝缘层 51的厚度。
第一种:如图6A所示,第二绝缘层53的厚度等于第一绝缘层51的厚度。
设置屏蔽膜50中两个绝缘层厚度相等,可以简化屏蔽膜50的工艺难度。
第二种:第二绝缘层53的厚度大于第一绝缘层51的厚度。
设置外侧的第二绝缘层53的更厚一些,可以更好的起到保护屏蔽层52,以 及显示模组100的作用。而设置内侧的第一绝缘层51的厚度更薄一些,可以在 满足粘接柔性线路板20和屏蔽层52时,节省绝缘层的资源。
图6C为图6A中N-N’向的另一种剖面图。图6D为图6A中N-N’向的又一 种剖面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B~图6D所示,在屏蔽膜50包括:第一绝缘层51、 屏蔽层52和第二绝缘层53的情况下:可以设置第一绝缘层51、屏蔽层52和第 二绝缘层53中至少一层,在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正投影的至少一个边界,位 于主体部21在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的正投影的外部。可以利用屏蔽膜50中外 扩的那个膜层起到固定主体部21的作用,防止主体部21容易剥离显示面板10 的问题,提高显示模组100的质量。
其中,图6B以第二绝缘层53外扩为例进行示意。图6C以屏蔽层52外扩 为例进行示意。图6D以第一绝缘层51外扩为例金属示意。但本公开实施例并 不限制于此,也可以设置屏蔽膜50中任意两层外扩,或者三层均外扩设计。
图6E为图6A中I-I’向的一种剖面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A和图6E所示,显示模组100还包括驱动芯片60。 驱动芯片60位于显示面板10的背光侧S2。驱动芯片60用于驱动显示面板10。 第一绝缘层51包括第一过孔K。驱动芯片60穿过第一过孔K与屏蔽层52接触。 在平行于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的方向上,屏蔽层52的部分凸出于柔性线路板 20和第一绝缘层51,以使屏蔽层52的部分与散热膜40接触。
如此设置,当显示模组100工作时,驱动芯片60驱动显示面板10,驱动芯 片60会产生热量。由于驱动芯片60穿过第一过孔K与屏蔽层52接触,且屏蔽 层52的部分与散热膜40接触。此时,驱动芯片60产生的热量会导热至屏蔽层 52上,屏蔽层52将该部分热量导热至散热膜40上。由此可以利用散热膜40对 驱动芯片60进行散热。防止驱动芯片60的热量过高,影响驱动芯片60的性能 和寿命。
其中,图6E以屏蔽层52外扩、第一绝缘层51未外扩为例进行示意。以使 屏蔽层52的部分与散热膜40接触。此时,第二绝缘层53可以外扩设置,第二 绝缘层53的外扩程度对屏蔽层52的部分与散热膜40接触无影响,可以灵活设 置。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绝缘层51也外扩的情况下,以及屏蔽层52和散热 膜40之间设有第一绝缘层51时,第一绝缘层51可以设置第二过孔,以使屏蔽 层52的部分通过第二过孔与散热膜40接触。
图6F为根据又一些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背光侧的结构图。图6G为图6F 中F-F’向的一种剖面图。
其中,“显示模组100还包括驱动芯片60。驱动芯片60位于显示面板10 的背光侧S2”可以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如图6A所示,显示面板10(显示基板U)包括显示部和绑定部。 绑定部包括柔性线路板20。柔性线路板20可以弯折至显示面板10的背光侧。
此时,驱动芯片60可以采用COF(Chip On Film,覆晶薄膜)技术固定在柔 性线路板20上。进一步,设置驱动芯片60位于主体部21靠近脖子部22的一 端。由此,驱动芯片60随该部分主体部21弯折至显示面板10的背光侧。由此, 可以减少驱动芯片60和柔性线路板20对显示面板10出光侧S1的边框的占用, 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10的窄边框,提高显示模组100的屏占比。
第二种:如图6F和图6G所示,显示面板10为柔性显示面板。显示面板 10(显示基板)包括显示部11、弯折部12和绑定部13。弯折部12位于显示部 11和绑定部13之间。绑定部13包括柔性线路板20。显示面板10的绑定部可 以利用弯折部12弯折至显示面板10的背光侧S2。
此时,驱动芯片60可以采用COP(Chip on Panel)技术固定在绑定部上,且 驱动芯片60相对于柔性线路板20更靠近弯折部12。
当绑定部利用弯折部12弯折至显示面板10的背光侧S2时,柔性线路板20 和驱动芯片60均可以随该部分绑定部弯折至显示面板10的背光侧。由此,可 以减少驱动芯片60和柔性线路板20对显示面板10出光侧S1的边框的占用, 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10的窄边框,提高显示模组100的屏占比。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图6E以图6A所示显示模组为例进行示意,但并不限 制于此,图6E所示结构也可以适用于图6F所示的显示模组10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A和图6E所示,沿平行显示面板10显示面的方向 上,驱动芯片60和第一过孔K之间的最小间距为0.5mm~2mm。设置第一过孔 K的尺寸较大,可以便于驱动芯片60对位安装。
当驱动芯片60和第一过孔K之间的最小间距等于或趋近于0.5mm时,可 以在便于对位安装驱动芯片60的同时防止第一过孔K的尺寸过大,容易导致屏 蔽层52和柔性线路板20短路的问题。当驱动芯片60和第一过孔K之间的最小 间距等于或趋近于2mm时,可以在防止容易导致屏蔽层52和柔性线路板20短 路的问题的同时,防止第一过孔K尺寸过小,不利于对位安装驱动芯片60的问 题。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沿平行显示面板10显示面的方向上,驱动芯片60和 第一过孔K之间的最小间距为0.8mm~1.8mm。在又一些实施例中,沿平行显示 面板10显示面的方向上,驱动芯片60和第一过孔K之间的最小间距为 1mm~1.5mm。
示例性的,沿平行显示面板10显示面的方向上,驱动芯片60和第一过孔K 之间的最小间距为0.2mm、0.5mm、0.8mm、1mm、1.2mm、1.5mm、1.8mm或 2mm中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A和图6E所示,显示模组100还包括导热结构70。 导热结构70包括第一导热结构71和第二导热结构72。驱动芯片60通过第一导 热结构71与屏蔽层52接触。屏蔽层52通过第二导热结构72与散热膜40接触。
通过第一导热结构71使驱动芯片60与屏蔽层52间接接触,固定驱动芯片 60与屏蔽层52,以使驱动芯片60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可通过第一导热结构71导 热至屏蔽层52。
通过第二导热结构72使屏蔽层52与散热膜40间接接触,固定屏蔽层52 与散热膜40,以使驱动芯片60导热至屏蔽层52上的热量,可以通过第二导热 结构72导热至散热膜40。最后,利用散热膜40对该部分热量进行散热处理, 以此防止驱动芯片60的热量过高,影响驱动芯片60的性能和寿命。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6A和图6E所示,第一导热结构71的材料和第二导热 结构72的材料可以相同,均为导热胶。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 一导热结构71的材料和第二导热结构72的材料也可以不同。本公开对此不做 限定,只要可以用于起到粘接、导热的作用即可。
图7A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爆炸图。图7B为根据另一些实施例 的显示模组的爆炸图。其中,图7A以采用COF技术的显示模组为例进行示 意。图7B以采用COP技术的显示模组为例进行示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A和图7B所示,显示面板10还包括第一光学胶层 102、偏光片103。
偏光片103位于显示基板U和保护盖板101之间。偏光片103可以为圆偏 光片。此处,偏光片103可以减少外界光发射,防止显示面板10产生刺眼效果。
第一光学胶层102位于保护盖板101和偏光片103之间。以使保护盖板101 和偏光片103通过第一光学胶层102固定粘接。第一光学胶层102的材料包括 热固定树脂胶或光可固化树脂。示例性的,第一光学胶层102的材料为OCA光 学胶(Optical Clear Adhesive)。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 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想 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 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4)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具有出光侧以及与所述出光侧相对的背光侧;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保护盖板、显示基板和散热膜;所述显示基板位于所述保护盖板和所述散热膜之间,且所述保护盖板位于所述显示基板朝向所述出光侧的一侧;
所述散热膜包括粘接层、至少一层缓冲层和至少一层散热层;所述至少一层缓冲层位于所述粘接层和所述至少一层散热层之间,且所述粘接层位于所述至少一层缓冲层靠近保护盖板的一侧;
柔性线路板,所述柔性线路板包括主体部、脖子部和连接部;所述脖子部位于主体部和连接部之间;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脖子部的一端与所述显示面板边缘连接;所述连接部、所述脖子部以及至少部分所述主体部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光侧;
粘接结构,位于所述主体部和所述至少一层散热层之间,且所述粘接结构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主体部中靠近所述脖子部的边缘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结构包括第一粘接结构;
所述第一粘接结构包括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主体部中靠近所述脖子部的边缘区域;
所述脖子部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
所述第一部分沿第一方向的尺寸与所述主体部沿第一方向的尺寸的比值大于或等于10%,且小于或等于5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平行于所述显示面板且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为第二方向;
所述第一部分沿所述第二方向的至少一端超出所述脖子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分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脖子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与所述主体部中靠近所述脖子部的边缘区域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结构还包括第二部分;
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远离所述脖子部的一侧,且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相连;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沿第一方向的尺寸之和,与所述主体部沿第一方向的尺寸的比值大于或等于50%,且小于或等于90%;或者,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沿第一方向的尺寸之和,与所述主体部沿第一方向的尺寸的比值等于10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两者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正投影,与所述主体部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正投影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结构还包括第三部分;
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相连,以围设成沿所述主体部的边缘延伸的框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结构还包括第二粘接结构;
所述第二粘接结构位于所述框形结构的内侧,所述第二粘接结构和所述框形结构间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结构还包括第三粘接结构;
所述第三粘接结构位于所述第一部分远离所述脖子部的一侧,且所述第三粘接结构与所述第一部分间隔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粘接结构包括多个第四部分,所述多个第四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排布。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包括靠近所述脖子部一侧的第一侧边包括:第一线段、第二线段和第三线段;所述第二线段与所述脖子部连接,所述第一线段和所述第三线段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线段的两侧;
所述脖子部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
平行于所述显示面板且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为第二方向;
所述第一线段与所述第三线段中的至少一个,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长度大于或等于2mm。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线段和所述第三线段均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侧边还包括第四线段,所述第四线段连接于所述第一线段与所述第二线段之间,所述第四线段的中间部位向第二侧边凸出;所述第二侧边为所述主体部中所述第一侧边的对边;
所述第四线段限定出槽结构,所述槽结构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槽结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线段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线段与所述脖子部中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侧边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15.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脖子部中包括靠近所述主体部的过渡部;
所述过渡部包括网格结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渡部包括第一过渡部和第二过渡部;所述第一过渡部相对于所述第二过渡部更靠近所述主体部;所述第一过渡部的宽度沿第三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三方向由所述第一过渡部靠近所述主体部的一端指向所述第一过渡部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
17.根据权利要求1~1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层缓冲层包括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所述第一缓冲层位于所述粘接层和所述第二缓冲层之间;所述第二缓冲层的弹性模量大于所述第一缓冲层的弹性模量;
和/或,
所述至少一层散热层包括第一散热层和第二散热层,所述第二散热层位于所述第一散热层远离所述粘接层的一侧。
18.根据权利要求1~1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屏蔽膜;所述屏蔽膜位于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屏蔽膜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正投影覆盖所述主体部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正投影;且所述屏蔽膜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正投影的至少一侧边界,位于所述主体部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正投影的外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膜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正投影,包括靠近所述脖子部的第一边界;所述第一边界位于所述主体部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正投影的外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膜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正投影,包括第二边界;所述第二边界与所述第一边界相连,且呈钝角;
所述第二边界位于所述主体部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正投影的外部。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膜包括:第一绝缘层、屏蔽层和第二绝缘层;所述屏蔽层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之间,且所述第一绝缘层相对于所述屏蔽层更靠近所述主体部;
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厚度。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光侧;所述驱动芯片用于驱动所述显示面板;
所述第一绝缘层包括第一过孔;所述驱动芯片穿过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屏蔽层接触;
在平行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方向上,所述屏蔽层的部分凸出于所述主体部和所述第一绝缘层,以使所述屏蔽层的部分与所述散热膜接触。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热结构;
所述导热结构包括第一导热结构和第二导热结构;所述驱动芯片通过所述第一导热结构与所述屏蔽层接触;所述屏蔽层通过第二导热结构与所述散热膜接触。
24.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2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CN202211021607.9A 2022-08-24 2022-08-24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56206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21607.9A CN115620638A (zh) 2022-08-24 2022-08-24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PCT/CN2023/114447 WO2024041571A1 (zh) 2022-08-24 2023-08-23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21607.9A CN115620638A (zh) 2022-08-24 2022-08-24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20638A true CN115620638A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56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21607.9A Pending CN115620638A (zh) 2022-08-24 2022-08-24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20638A (zh)
WO (1) WO202404157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41571A1 (zh) * 2022-08-24 2024-02-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51007B (zh) * 2018-01-02 2023-07-04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磁性胶带和显示装置
KR102562204B1 (ko) * 2018-12-13 2023-07-3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기기
CN109493748B (zh) * 2019-01-04 2021-01-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US11812558B2 (en) * 2019-08-01 2023-11-07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of
CN215345216U (zh) * 2021-06-28 2021-12-28 抚州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电路板及电子设备
CN114144038A (zh) * 2021-12-01 2022-03-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7112946U (zh) * 2022-02-17 2022-08-02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移动终端及电子设备
CN115620638A (zh) * 2022-08-24 2023-01-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41571A1 (zh) * 2022-08-24 2024-02-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41571A9 (zh) 2024-04-11
WO2024041571A1 (zh) 2024-0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60054B2 (en)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cover layers mounted to displays
US11460738B2 (en) Display device
US9098242B2 (en)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cover layers mounted to displays
TWI656390B (zh) 面光源裝置、顯示裝置以及電子機器
US7812913B2 (en) Display device
WO2019085493A1 (zh) 一种显示器件
US7880827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shielding adhesive layer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reof
TWI693457B (zh) 面光源裝置、顯示裝置以及電子機器
KR20200048205A (ko) 플렉서블 회로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기기
US11054570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joint portion of a wiring substrate extending from an inside to an outside of the case
US7993730B2 (en)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190025498A1 (en) Light source device, backlight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O2024041571A1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8302386A (zh) 电子装置及其显示组件、背光模组
CN112835222A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JP2007206125A (ja) Lcdバックライトフレーム、lcdモジュールの保持構造及び電子機器
WO2017169262A1 (ja) 表示装置
US10725232B2 (en) Backlight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CN112102723A (zh) 显示模组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US11740504B1 (en) Curved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7794194A (zh) 散热组件和显示模组
CN117631352A (zh) 一种lcm的安装结构及智能终端
CN117218954A (zh) 显示模组、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