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20621A -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20621A
CN115620621A CN202210808297.9A CN202210808297A CN115620621A CN 115620621 A CN115620621 A CN 115620621A CN 202210808297 A CN202210808297 A CN 202210808297A CN 115620621 A CN115620621 A CN 1156206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ion
layer
temperature
display device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0829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柳泰镛
朴庚雨
李亨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6206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206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0147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hermo-optic effec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H10K10/80, H10K30/80, H10K50/80 or H10K59/80
    • H10K77/10Substrates, e.g. flexible substrates
    • H10K77/111Flexible substr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201/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26Thermosensitive pai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2Thermal activation of liquid crystals exhibiting a thermo-optic effec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50Forming devices by joining two substrates together, e.g. lamination techniqu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CTREATMENT OF INORGANIC MATERIALS, OTHER THAN FIBROUS FILLERS, TO ENHANCE THEIR PIGMENTING OR FILLING PROPERTIES ; PREPARATION OF CARBON BLACK  ; PREPARATION OF INORGANIC MATERIALS WHICH ARE NO SINGLE CHEMICAL COMPOUNDS AND WHICH ARE MAINLY USED AS PIGMENTS OR FILLERS
    • C09C2210/00Special effects or uses of interference pig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5Flexible substrates, e.g. plastics, organic film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18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189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flexible or folded printed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007Types of components
    • H05K2201/10128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613Details of electrical connections of non-printed components, e.g. special leads
    • H05K2201/10954Other details of electrical connections
    • H05K2201/10977Encapsulate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3Encapsul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配置在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且具有预定的曲率半径的弯曲区域;驱动电路,配置在显示面板上,并且与第二区域重叠;以及弯曲保护层,配置在显示面板和驱动电路上,并且与第一区域、弯曲区域及第二区域重叠,弯曲保护层包括透光率随着温度而不同的示温颜料。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更详细而言涉及导入用于保护弯曲区域和驱动电路的弯曲保护层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包括根据电信号被激活的有源区域。显示装置可以通过有源区域感知从外部施加的输入,与此同时可以显示各种图像来向使用者提供信息。近几年,随着开发出各种形状的显示装置,实现了具有各种形状的有源区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了耐久性和可靠性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配置在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且具有预定的曲率半径的弯曲区域;驱动电路,配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并且与所述第二区域重叠;以及弯曲保护层,配置在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驱动电路上,并且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弯曲区域及所述第二区域重叠,所述弯曲保护层包括透光率随着温度而不同的示温颜料。
可以是,在小于第一温度时,所述弯曲保护层的透光率在1%以下,在所述第一温度以上时,所述弯曲保护层的透光率在50%以上。
可以是,所述弯曲保护层在小于所述第一温度时表现出第一颜色,并且在所述第一温度以上时是透明的。
可以是,所述第一颜色是黑色。
可以是,所述示温颜料其透光率随着温度可逆地发生变化。
可以是,所述示温颜料包括电子受体和电子供体。
可以是,所述示温颜料包括液晶分子。
可以是,所述弯曲保护层覆盖所述驱动电路。
可以是,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印刷电路基板,结合到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二区域,所述弯曲保护层在平面上与所述印刷电路基板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可以是,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防反射层,配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并且与所述第一区域重叠,所述弯曲保护层中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区域重叠的部分在平面上不与所述防反射层重叠。
可以是,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依次定义的第一非折叠区域、折叠区域和第二非折叠区域,所述折叠区域以折叠轴为基准被折叠。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配置在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且具有预定的曲率半径的弯曲区域;驱动电路,配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并且与所述第二区域重叠;以及弯曲保护层,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弯曲区域及所述第二区域重叠且配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并且覆盖所述驱动电路,所述弯曲保护层包括可逆性示温颜料。
可以是,所述可逆性示温颜料在小于第一温度时表现出黑色,并且在所述第一温度以上时是透明的。
可以是,所述弯曲保护层还包括基础树脂,所述基础树脂包括丙烯酸系高分子、硅系高分子、氨基甲酸乙酯系高分子和酰亚胺系高分子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中,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具备沿着一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区域、弯曲区域和第二区域的显示面板以及配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且与所述第二区域重叠的驱动电路,所述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向所述第一区域、所述弯曲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提供包括基础树脂、示温颜料和光引发剂的树脂的步骤;对所述树脂加热来形成第一温度以上的温度条件以形成预备弯曲保护层的步骤;以及向所述预备弯曲保护层提供第一波段的光来形成弯曲保护层的步骤。
可以是,所述示温颜料在小于所述第一温度时表现出黑色,并且在所述第一温度以上时是透明的。
可以是,所述第一温度在30℃以上且在80℃以下。
可以是,形成所述预备弯曲保护层的步骤是提供与所述第一波段不同的第二波段的光来对所述树脂加热的步骤。
可以是,所述光引发剂在所述第一波段的光下被激活。
可以是,提供所述树脂的步骤是涂覆所述树脂以使其覆盖所述驱动电路的步骤。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配置在显示面板上的弯曲保护层可以被提供为覆盖驱动电路,所述弯曲保护层可以包括透光率随着温度而不同的示温颜料。由此,在作为基准温度的第一温度以上时,预备弯曲保护层的透光率被提高,从而可以提高曝光时光的透过,而在固化之后,在小于第一温度时减小透光率,从而可以制造出具有足够的遮光特性的弯曲保护层,因此可以提高显示装置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图。
图1b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图。
图2a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图。
图2b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显示面板的平面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图5和图6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一实施例涉及的弯曲保护层的剖视图。
图8a和图8b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示温颜料的图。
图9是示出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顺序图。
图10a至图10c是简单示出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步骤的图。
符号说明:
DD:显示装置;DP:显示面板;AA1:第一区域;AA2:第二区域;BA:弯曲区域;BPL:弯曲保护层;DDV:驱动电路;TM:示温颜料;PCB:印刷电路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在提及某一构成要素(或者区域、层、部分等)位于其他构成要素上、与其连接或者结合的情况下,表示可以直接配置/连接/结合在其他构成要素上,或者在其间还可以配置有第三构成要素。
相同的符号指代相同的构成要素。此外,在附图中,构成要素的厚度、比率以及尺寸为了技术内容的有效说明而有所夸张。“和/或”包括所有可以定义相关的构成的一个以上的组合。
第一、第二等用语可以用于说明各种构成要素,但所述的构成要素不应限于所述的用语。所述的用语仅用作使一个构成要素区别于其他构成要素的目的。例如,在不超出本发明的权利范围的情况下,第一构成要素可以被命名为第二构成要素,类似地,第二构成要素也可以被命名为第一构成要素。单数的表述在文中没有明确相反意思时包括多个的表述。
此外,“在下方”、“在下侧”、“在上方”、“在上侧”等用语为了说明图示的构成的连接关系而使用。所述的用语是相对的概念,以图示的方向为基准进行说明。
“包括”或者“具有”等用语应理解为是指代说明书上记载的特征、数字、步骤、操作、构成要素、部件或者它们的组合的存在,并不是事先排除一个或者其以上的其他特征、数字、步骤、操作、构成要素、部件或者它们的组合的存在或附加可能性。
在本说明书中,“直接配置”可以表示在层、膜、区域、板等部分与其他部分之间不存在追加的层、膜、区域、板等。例如,“直接配置”可以表示在两个层或两个部件之间不使用粘接部件等附加部件的情况下进行配置。
只要没有不同的定义,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所有用语(包括技术用语以及科学用语)具有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意思相同的意思。此外,如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义的用语这样的用语应解释为具有与相关技术脉络上的含义一致的含义,除非在本申请中明确定义,否则不应解释为理想化或过于形式化的含义。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a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图。图1b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图。图1a示出了显示装置DD被展开的状态,图1b示出了图1a所示的显示装置DD被折叠的状态。
参照图1a和图1b,显示装置DD可以是可折叠显示装置。本发明涉及的显示装置DD除了如电视机、监视器等大型电子装置以外还可以使用于如移动电话、平板、汽车导航仪、游戏机、智能表等这样的中小型电子装置等。
显示装置DD的上表面可以被定义为显示面DS,在展开状态(即,显示装置DD平坦的状态)下,显示面DS可以具有由第一方向DR1和第二方向DR2定义的平面。显示装置DD的厚度方向可以与第三方向DR3并排,其中,第三方向DR3与第一方向DR1及第二方向DR2交叉。因此,构成显示装置DD的部件的前表面(或者上表面)和背面(或者下表面)可以以第三方向DR3为基准来定义。
显示面DS可以包括显示区域DA以及显示区域DA的周边的非显示区域NDA。显示区域DA是显示图像IM的区域,非显示区域NDA是不显示图像IM的区域。在图1a,作为图像IM的一例示出了应用程序图标。
显示区域DA可以是四边形状。非显示区域NDA可以包围显示区域DA。然而,并不限于此,显示区域DA的形状和非显示区域NDA的形状可以相对地进行设计。
本发明涉及的显示装置DD可以感知从外部施加的使用者的输入TC。使用者的输入TC包括使用者身体的一部分、光、热或者压力等各种形态的外部输入。在本实施例中,示出了使用者的输入TC是施加到前表面的使用者的手的情况。然而,这是作为例示示出的,如上所述,使用者的输入TC可以以各种形态(例如,利用使用者的手的输入、利用如触摸笔、触控笔这样的器具的输入等)来提供。此外,显示装置DD也可以根据显示装置DD的结构来感知施加到显示装置DD的侧面或背面的使用者的输入TC,并不限于任一实施例。
显示装置DD可以激活显示面DS来显示图像IM,同时感知外部的输入TC。在本实施例中示出了在显示图像IM的显示区域DA具备感知外部的输入TC的区域的情况。然而,这是作为例示示出的,也可以在非显示区域NDA提供感知外部的输入TC的区域或者在显示面DS的所有区域提供感知外部的输入TC的区域。
在显示装置DD可以沿着第二方向DR2依次定义第一非折叠区域NFA1、折叠区域FA和第二非折叠区域NFA2。即,折叠区域FA可以定义在第一非折叠区域NFA1与第二非折叠区域NFA2之间。虽然在图1a和图1b示出了一个折叠区域FA以及第一非折叠区域NFA1和第二非折叠区域NFA2,但是折叠区域FA以及第一非折叠区域NFA1和第二非折叠区域NFA2的数量并不限于此。例如,显示装置DD可以包括比两个多的多个非折叠区域以及配置在非折叠区域之间的折叠区域。
显示装置DD可以以折叠轴FX为基准被折叠。即,折叠区域FA可以以折叠轴FX为基准被弯曲。折叠轴FX可以沿着第一方向DR1延伸。折叠轴FX可以由与显示装置DD的短边平行的短轴来定义。
若显示装置DD被折叠,则第一非折叠区域NFA1的显示面和第二非折叠区域NFA2的显示面可以彼此相向。因此,在折叠的状态下,显示面DS可以不露出于外部。然而,这是例示,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若显示装置DD被折叠,则第一非折叠区域NFA1的显示面和第二非折叠区域NFA2的显示面可以彼此对置。因此,在折叠的状态下,显示面DS也可以露出于外部。
图2a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图。图2b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图。图2a示出了显示装置DD-a被展开的状态,图2b示出了图2a所示的显示装置DD-a被折叠的状态。
参照图2a和图2b,在显示装置DD-a可以沿着第一方向DR1依次定义第一非折叠区域NFA1-1、折叠区域FA-1和第二非折叠区域NFA2-1。折叠区域FA-1可以定义在第一非折叠区域NFA1-1与第二非折叠区域NFA2-1之间。
显示装置DD-a可以以折叠轴FX-1为基准被折叠。即,折叠区域FA-1可以以折叠轴FX-1为基准被弯曲。折叠轴FX-1可以沿着第二方向DR2延伸。折叠轴FX-1可以由与显示装置DD-a的长边平行的长轴来定义。
以下,说明以短轴为基准被折叠的显示装置DD的结构,但是并不限于此,然后说明的结构也可以适用于以长轴为基准被折叠的显示装置DD-a。
图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显示面板的平面图。图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显示面板DP可以是发光型显示面板,没有特别限制。例如,显示面板DP可以是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或者量子点发光显示面板。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发光层可以包括有机发光物质。量子点发光显示面板的发光层可以包括量子点和量子棒等。以下,以有机发光显示面板说明显示面板DP。
参照图3,显示面板DP可以包括显示区域DP-DA以及显示区域DP-DA的周边的非显示区域DP-NDA。显示区域DP-DA和非显示区域DP-NDA根据有无像素PX的配置来划分。显示区域DP-DA和非显示区域DP-NDA分别对应于图1a的显示区域DA和非显示区域NDA。在本说明书中,“区域/部分与区域/部分对应”表示重叠,并不限于相同的面积。在非显示区域DP-NDA可以配置扫描驱动部SDV(scan driver)、驱动电路DDV(data driver)以及发光驱动部EDV(emission driver)。
显示面板DP包括在第一方向DR1上划分的第一区域AA1、第二区域AA2以及弯曲区域BA。对于完成的显示装置DD而言,在如图1a所示那样被展开的状态下,安装于显示装置DD的显示面板DP的第一区域AA1和第二区域AA2被配置在彼此不同的平面上。在图5示出了该情况。弯曲区域BA配置在第一区域AA1与第二区域AA2之间。对于弯曲区域BA的弯曲形状,将参照图6后述。图3示出了显示面板DP被安装在显示装置DD之前的展开的状态。
第一区域AA1是与图1a的显示面DS对应的区域。第一区域AA1可以包括第一非折叠区域NFA10、第二非折叠区域NFA20以及折叠区域FA0。第一非折叠区域NFA10、第二非折叠区域NFA20和折叠区域FA0分别对应于图1a的第一非折叠区域NFA1、第二非折叠区域NFA2和折叠区域FA。
在第二方向DR2上,弯曲区域BA和第二区域AA2的长度可以小于第一区域AA1的长度。第二区域AA2和弯曲区域BA可以是非显示区域DP-NDA的一部分区域。
显示面板DP可以包括多个像素PX、多个信号线以及多个焊盘PD。多个信号线可以包括扫描线SL1~SLm、数据线DL1~DLn、发光线EL1~ELm、第一控制线CSL1、第二控制线CSL2、第一电源线PL1和第二电源线PL2。在此,m和n是正整数。像素PX可以连接到扫描线SL1~SLm、数据线DL1~DLn和发光线EL1~ELm。
驱动电路DDV可以配置在第二区域AA2。驱动电路DDV可以是集成电路芯片。扫描线SL1~SLm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而连接到扫描驱动部SDV。数据线DL1~DLn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并且经由弯曲区域BA而连接到驱动电路DDV。发光线EL1~ELm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而连接到发光驱动部EDV。
第一电源线PL1可以包括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的部分以及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的部分。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的部分和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的部分可以配置在彼此不同的层上。第一电源线PL1之中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的部分可以经由弯曲区域BA而向第二区域AA2延伸。第一电源线PL1可以将第一电压提供到像素PX。
第二电源线PL2可以沿着第一区域AA1的边缘而配置在非显示区域DP-NDA。第二电源线PL2可以比扫描驱动部SDV和发光驱动部EDV配置在更靠外廓的位置处。
第一控制线CSL1可以连接到扫描驱动部SDV,并且经由弯曲区域BA而朝向第二区域AA2的下端延伸。第二控制线CSL2可以连接到发光驱动部EDV,并且经由弯曲区域BA而朝向第二区域AA2的下端延伸。
在平面上观察时,可以与第二区域AA2的下端相邻地配置焊盘PD。驱动电路DDV、第一电源线PL1、第二电源线PL2、第一控制线CSL1和第二控制线CSL2可以连接到焊盘PD。印刷电路基板PCB可以通过各向异性导电粘接层而电连接到焊盘PD。
各个像素PX可以包括发光元件以及控制发光元件的发光的像素驱动电路。像素驱动电路包括多个晶体管以及至少一个电容器。
参照图4,显示面板DP可以包括显示层DPL以及配置在显示层DPL上的输入传感器ISP。显示层DPL可以包括基底层SUB、配置在基底层SUB上的电路元件层DP-CL、配置在电路元件层DP-CL上的显示元件层DP-OLED以及配置在显示元件层DP-OLED上的薄膜封装层TFE。
基底层SUB可以包括合成树脂膜。例如,基底层SUB可以包括聚酰亚胺(PI:polyimide)。基底层SUB可以具有多层结构。基底层SUB可以包括第一合成树脂膜、配置在第一合成树脂膜上的至少一个无机层以及配置在所述无机层上的第二合成树脂膜。第一合成树脂膜和第二合成树脂膜可以是聚酰亚胺膜。
电路元件层DP-CL可以包括有机层、无机层、半导体图案、导电图案以及信号线等。可以通过涂覆和沉积等方式在基底层SUB上形成有机层、无机层、半导体层和导电层。然后,可以通过多次光刻工序选择性地图案化出有机层、无机层、半导体层和导电层,从而形成半导体图案、导电图案以及信号线。
半导体图案、导电图案和信号线可以形成参照图3说明的像素PX的像素驱动电路以及信号线SL1~SLm、DL1~DLn、EL1~ELm、CSL1、CSL2、PL1、PL2。像素驱动电路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晶体管。
显示元件层DP-OLED包括参照图3说明的像素PX的发光元件。发光元件电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晶体管。除此之外,显示元件层DP-OLED还可以包括有机层和无机层中的至少一个。
薄膜封装层TFE可以在电路元件层DP-CL上被配置成覆盖显示元件层DP-OLED。薄膜封装层TFE可以包括依次层叠的无机层、有机层和无机层。薄膜封装层TFE的层叠结构没有特别限制。
实质上,基底层SUB的平面上的形状与图3所示的显示面板DP的平面上的形状相同。基底层SUB配置在显示区域DP-DA和非显示区域DP-NDA。
电路元件层DP-CL的像素驱动电路配置在显示区域DP-DA。除此之外,电路元件层DP-CL的信号线SL1~SLm、DL1~DLn、EL1~ELm、CSL1、CSL2、PL1、PL2中的一部分配置在显示区域DP-DA和非显示区域DP-NDA。
显示元件层DP-OLED的发光元件配置在显示区域DP-DA。薄膜封装层TFE配置在显示区域DP-DA和非显示区域DP-NDA。然而,薄膜封装层TFE只要覆盖显示区域DP-DA即可,薄膜封装层TFE可以不完全覆盖非显示区域DP-NDA。
输入传感器ISP可以包括用于感知外部的输入TC(图1a)的多个电极(未图示)、连接到所述多个电极的轨迹线(未图示)以及用于绝缘/保护多个电极或轨迹线的有机层和/或无机层。输入传感器ISP可以是电容式传感器,但是没有特别限制。
输入传感器ISP可以在制造显示面板DP时通过连续工序直接配置在薄膜封装层TFE上。然而,并不限于此,输入传感器ISP也可以被制造成独立于显示面板DP的面板而通过粘接层附着于显示面板DP。
输入传感器ISP的多个电极配置在显示区域DP-DA。输入传感器ISP的多个轨迹线配置在非显示区域DP-NDA。
轨迹线可以经由弯曲区域BA朝向第二区域AA2的下端延伸而与图3所示的焊盘PD相邻。此时,轨迹线配置在与电路元件层DP-CL的信号线SL1~SLm、DL1~DLn、EL1~ELm、CSL1、CSL2、PL1、PL2不同的层上。
轨迹线可以连接到在图3所示的第一区域AA1为了显示面板DP的输入传感器ISP而设置的信号线(输入信号线)。输入信号线为与图3所示的信号线SL1~SLm、DL1~DLn、EL1~ELm、CSL1、CSL2、PL1、PL2不同的信号线,但是可以配置在与它们中的任一个相同的层上。各个输入信号线可以连接到对应的焊盘PD。
输入传感器ISP的有机层和无机层中的至少一个配置在图3所示的第一区域AA1。有机层和无机层中的至少一个也可以朝向弯曲区域BA延伸。
图5和图6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图5示出了与图3的I-I′对应的显示装置DD的截面。在图5,示出了弯曲区域BA在与图3所示的I-I′截取线对应的截面被展开的状态。在图6,示出了弯曲区域BA在图5所示的显示装置DD被弯曲的状态的一部分。
参照图6,若显示面板DP的弯曲区域BA被弯曲,则显示面板DP的第一区域AA1和第二区域AA2可以配置在彼此不同的平面上。第二区域AA2可以配置在第一区域AA1的下方。
参照图5和图6,窗模块WM可以包括薄膜玻璃基板UTG、配置在薄膜玻璃基板UTG上的塑料膜PF、结合薄膜玻璃基板UTG与塑料膜PF的第一粘接层AL1以及边框图案BP。
边框图案BP与图1a所示的非显示区域NDA重叠。边框图案BP可以配置在薄膜玻璃基板UTG的一面或者塑料膜PF的一面上。在图5和图6例示性地示出了配置在塑料膜PF的下表面的边框图案BP。并不限于此,边框图案BP也可以配置在塑料膜PF的上表面。边框图案BP是有色的遮光膜,例如可以通过涂覆方式形成。边框图案BP可以包括基础物质和混合在基础物质中的染料或颜料。边框图案BP可以在平面上具有闭合线形状。
薄膜玻璃基板UTG的厚度可以是15μm(micrometer,微米)至45μm,例如可以是30μm。薄膜玻璃基板UTG可以是化学强化玻璃。随着适用薄膜玻璃基板UTG,即使反复进行折叠和展开,也可以最小化褶皱的产生。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也可以适用合成树脂膜来替代薄膜玻璃基板UTG。
塑料膜PF的厚度可以是50μm至80μm,例如可以是65μm。塑料膜PF可以包括聚酰亚胺(Polyimide)、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聚酰胺(Polyamide)、三醋酸纤维素(Triacetylcellulose)、或者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或者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虽未单独示出,但是在塑料膜PF的上表面上可以配置硬涂层、防指纹层和防反射层中的至少一个。
第一粘接层AL1可以是包括如压敏粘接剂(PSA,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光学透明粘接剂(OCA,Optically Clear Adhesive)或光学透明粘接树脂(OCR,OpticallyClear Resin)这样的透明的粘接物质的层。以下说明的粘接层可以包括通常的粘接或粘合剂。
第一粘接层AL1的厚度可以是20μm至50μm,例如可以是35μm。第一粘接层AL1可以具有可覆盖边框图案BP的程度的厚度。例如,边框图案BP的厚度可以是3μm至8μm,第一粘接层AL1可以具有在边框图案BP的周边部不会产生气泡的程度的厚度。
第一粘接层AL1可以从薄膜玻璃基板UTG分离。由于与薄膜玻璃基板UTG相比塑料膜PF的强度低,因此可以相对容易产生划痕。在将第一粘接层AL1与塑料膜PF分离之后,可以将新的塑料膜PF附着于薄膜玻璃基板UTG。
在平面上,薄膜玻璃基板UTG的边缘U-E可以与边框图案BP不重叠。通过满足上述的条件,薄膜玻璃基板UTG的边缘U-E可以从边框图案BP露出,可以通过检查装置检查在薄膜玻璃基板UTG的边缘U-E产生的微细的裂痕。检查装置可以包括显微镜。可以通过检查装置在塑料膜PF的上表面上拍摄薄膜玻璃基板UTG的边缘U-E,从而确认从薄膜玻璃基板UTG的边缘U-E开始的裂痕。然而,并不限于此,边框图案BP也可以与薄膜玻璃基板UTG的边缘U-E重叠。
在平面上,塑料膜PF的边缘P-E与第一粘接层AL1的边缘A-E1可以被对齐。塑料膜PF和第一粘接层AL1可以具有相同的面积和相同的形状。
窗模块WM与显示模块DM可以通过第二粘接层AL2而被结合。第二粘接层AL2可以包括如压敏粘接剂或光学透明粘接剂这样的透明的粘接剂。第二粘接层AL2的厚度可以是35μm至65μm,例如可以是50μm。
在平面上,第二粘接层AL2的边缘A-E2可以与窗模块WM重叠。例如,第二粘接层AL2的边缘A-E2可以与薄膜玻璃基板UTG重叠。在附着窗模块WM和显示模块DM的工序中,可能会向第二粘接层AL2施加压力。第二粘接层AL2可能会受到压力而在与第一方向DR1及第二方向DR2并排的方向上被拉伸。此时,第二粘接层AL2的面积可以小于薄膜玻璃基板UTG的面积,使得第二粘接层AL2不会比薄膜玻璃基板UTG突出。
在第一粘接层AL1和第二粘接层AL2被附着的情况下,当进行显示装置DD的折叠操作时,可能会因薄膜玻璃基板UTG无法滑动(Slip)而在薄膜玻璃基板UTG产生屈曲(buckling)现象或者产生裂痕。然而,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由于第二粘接层AL2的面积小于薄膜玻璃基板UTG的面积,因此第一粘接层AL1和第二粘接层AL2不会被附着,异物质可能粘到第二粘接层AL2的概率可以减小。
显示模块DM可以包括防反射层LF、显示面板DP、面板保护层PPL、阻挡层BRL、支承层PLT、覆盖层SCV、散热层RHL、垫层CUL、绝缘层INL、间隔件SPC、高低差补偿图案CP以及第三粘接层AL3至第十一粘接层AL11。第三粘接层AL3至第十一粘接层AL11可以包括如压敏粘接剂或光学透明粘接剂这样的透明的粘接。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构成中的一部分可以被省略。例如,高低差补偿图案CP以及与其相关的第十粘接层AL10和第十一粘接层AL11可以被省略。
防反射层LF配置在显示面板DP的第一区域AA1。防反射层LF至少覆盖显示区域DP-DA(图4)。第二粘接层AL2与防反射层LF及窗模块WM结合,第三粘接层AL3与防反射层LF及显示面板DP结合。
防反射层LF可以减小从外部入射的外部光的反射率。防反射层LF可以包括拉伸型合成树脂膜。例如,防反射层LF可以使聚乙烯醇膜(PVA膜)染上碘化合物来提供。然而,这是例示,构成防反射层LF的物质并不限于所述例。防反射层LF的厚度可以是25μm至35μm,例如可以是31μm,防反射层LF的厚度并不限于此。
一实施例涉及的防反射层LF可以包括滤色器。滤色器可以具有预定的排列。在防反射层LF,可以考虑显示层DPL(图4)所包括的像素PX(图3)的发光颜色来决定滤色器的排列。此外,防反射层LF还可以包括与滤色器相邻的黑色矩阵。
一实施例涉及的防反射层LF可以包括相消干涉结构物。例如,相消干涉结构物可以包括配置在彼此不同的层上的第一反射层和第二反射层。分别从第一反射层和第二反射层反射的第一反射光和第二反射光可以被相消干涉,由此可以减小外部光反射率。
防反射层LF可以通过第三粘接层AL3而与显示面板DP结合。第三粘接层AL3的厚度可以是20μm至70μm,例如可以是50μm,第三粘接层AL3的厚度并不限于此。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三粘接层AL3可以被省略,在该情况下,防反射层LF可以直接配置在显示面板DP上。在该情况下,在防反射层LF与显示面板DP之间可以不配置单独的粘接层。
如图5所示,在显示装置DD的弯曲区域BA被展开的状态下,防反射层LF可以不与弯曲保护层BPL重叠。即,将弯曲保护层BPL提供为在平面上不与防反射层LF重叠,从而最小化弯曲保护层BPL的厚度的增加,由此可以防止显示装置DD的整体厚度的增加,并且可以容易进行显示面板DP的弯曲区域BA和弯曲保护层BPL的弯曲。
驱动电路DDV可以配置在显示面板DP的第二区域AA2上。驱动电路DDV可以安装在显示面板DP的第二区域AA2上。虽未示出,但是显示装置DD可以包括连接显示面板DP与驱动电路DDV的多个连接布线。
印刷电路基板PCB可以连接到显示面板DP。例如,可以在显示面板DP的第二区域AA2的一侧连接印刷电路基板PCB。虽未示出,但是印刷电路基板PCB可以包括基底层以及配置在基底层上的时序控制器。时序控制器可以形成为集成电路芯片而被安装在基底层的上表面。印刷电路基板PCB的部分可以在平面上与驱动电路DDV间隔开而配置在第二区域AA2上。驱动电路DDV可以在平面上配置在印刷电路基板PCB与防反射层LF之间。
显示装置DD可以包括配置在显示面板DP上的弯曲保护层BPL。弯曲保护层BPL可以配置在显示面板DP与印刷电路基板PCB之间。弯曲保护层BPL可以执行缓和随着显示面板DP被弯曲而产生的应力的功能。
弯曲保护层BPL可以与显示面板DP的第一区域AA1、弯曲区域BA和第二区域AA2重叠。在一实施例中,在弯曲保护层BPL中与显示面板DP的第一区域AA1重叠的部分可以在平面上不与防反射层LF重叠。弯曲保护层BPL可以包括与第一区域AA1重叠的第一保护部分、与弯曲区域BA重叠的第二保护部分以及与第二区域AA2重叠的第三保护部分,弯曲保护层BPL的第一保护部分可以在平面上不与防反射层LF重叠。例如,弯曲保护层BPL的第一保护部分可以被配置成与防反射层LF相邻并且在平面上不与其重叠。然而,并不限于此,弯曲保护层BPL的第一保护部分也可以在平面上与防反射层LF重叠。另一方面,在图5和图6示出了弯曲保护层BPL的第一保护部分的侧面与防反射层LF的侧面接触的情况,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弯曲保护层BPL的第一保护部分的侧面也可以被配置成在平面上与防反射层LF的边缘间隔开。
弯曲保护层BPL可以配置在驱动电路DDV上。弯曲保护层BPL可以配置在驱动电路DDV上,从而保护配置在显示面板DP的第二区域AA2的驱动电路DDV。弯曲保护层BPL可以覆盖驱动电路DDV。弯曲保护层BPL可以在显示面板DP上被配置成整体地覆盖驱动电路DDV,从而保护配置在显示面板DP上的驱动电路DDV。
弯曲保护层BPL可以在平面上与印刷电路基板PCB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弯曲保护层BPL可以配置在与弯曲区域BA相邻的第一区域AA1的一部分上,并且从弯曲区域BA和第二区域AA2延伸而覆盖与显示面板DP的第二区域AA2结合的印刷电路基板PCB的边缘。然而,实施例并不限于此,弯曲保护层BPL也可以在平面上不与印刷电路基板PCB重叠。
弯曲保护层BPL的厚度可以在500μm以下。例如,弯曲保护层BPL的厚度可以在10μm以上且在200μm以下。在弯曲保护层BPL的厚度满足所述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不会使弯曲保护层BPL的总厚度过度增加的同时确保耐久性和柔韧性,因此可以实现进一步提高了机械可靠性的显示装置DD。另一方面,在本说明书中,弯曲保护层BPL的厚度可以表示在显示面板DP的一面提供的弯曲保护层BPL的厚度的平均值。弯曲保护层BPL的厚度可以是对测量为从弯曲保护层BPL的下部面至弯曲保护层BPL的上部面为止的最短距离的弯曲保护层BPL的厚度值进行了算术平均的值。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弯曲保护层BPL可以在第二区域AA2被配置在驱动电路DDV上,从而保护驱动电路DDV。弯曲保护层BPL可以保护驱动电路DDV免受外部的冲击和从外部入射的光的影响。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驱动电路DDV上可以不配置单独的覆盖带,弯曲保护层BPL可以在第二区域AA2上延伸而覆盖驱动电路DDV。由此,可以不使用覆盖驱动电路DDV的单独的覆盖带。
在现有技术中,以单独的构成提供了保护显示装置DD的弯曲区域BA的弯曲保护层BPL和保护驱动电路DDV的覆盖带。例如,单独进行了在显示面板DP上形成弯曲保护层BPL的工序和附着覆盖驱动电路DDV的覆盖带的工序。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弯曲保护层BPL从第一区域AA1开始延伸而覆盖到驱动电路DDV,从而可以缩短工序时间。即,显示装置DD的整体制造工序可以变得更容易。
在一实施例中,弯曲保护层BPL可以包括透光率根据温度而不同的示温颜料。由此,弯曲保护层BPL可以根据温度来调节透光率。例如,弯曲保护层BPL可以在基准温度以上时其透光率增加,并且在小于基准温度时其透光率减小。
在本说明书中,“示温颜料”可以表示透光度和颜色根据温度而变化的颜料。更具体而言,示温颜料可以是具有如下特性的物质,即,若温度上升到基准温度以上,则变成透明,而若温度下降到小于基准温度,则变成有色。示温颜料可以被分类为根据温度而透光度和颜色的变化可逆的可逆性示温颜料以及仅可实现一次颜色变化的非可逆性示温颜料。在一实施例中,示温颜料可以是根据温度而透光度和颜色的变化可逆的可逆性示温颜料。
在本说明书中,在说明弯曲保护层BPL的透光率时,“透光率”可以表示紫外线区域的光的透过率。例如,“透光率”可以表示100nm以上且400nm以下的波段中的透光率。
在一实施例中,在第一温度以上时,弯曲保护层BPL的透光率可以在50%以上。例如,在第一温度以上时,弯曲保护层BPL的透光率可以在50%以上且在95%以下。在第一温度以上时,弯曲保护层BPL对于紫外线区域的光的透光率可以在50%以上。例如,在第一温度以上时,弯曲保护层BPL对于100nm以上且400nm以下的波段的光的透光率可以在50%以上。在第一温度以上时,当弯曲保护层BPL的透光率满足所述范围的情况下,在固化时透过弯曲保护层BPL的光的强度或光量可以增加,从而可以减少未固化的基础树脂在弯曲保护层BPL上的残留量。
此外,在小于第一温度时,弯曲保护层BPL的透光率可以在1%以下。例如,在小于第一温度时,弯曲保护层BPL的透光率可以在0%以上且在1%以下。在小于第一温度时,弯曲保护层BPL对于紫外线区域的光的透光率可以在1%以下。例如,在小于第一温度时,弯曲保护层BPL对于100nm以上且400nm以下的波段的光的透光率可以在1%以下。在小于第一温度时,当弯曲保护层BPL的透光率满足所述范围的情况下,在固化之后,弯曲保护层BPL具有足够的遮光特性,从而可以防止驱动电路DDV因光而受损的情况。
弯曲保护层BPL可以在小于第一温度时表现出第一颜色,并且在第一温度以上时变透明。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颜色可以是黑色。即,弯曲保护层BPL可以在小于第一温度时具有黑色。然而,并不限于此,在小于第一温度时变化的弯曲保护层BPL的颜色可以是除了黑色以外的其他任意的颜色。
为了防止光进入到驱动电路DDV而产生劣化或误操作等,优选形成在驱动电路DDV上的弯曲保护层BPL具有低的透光率。尤其是,在弯曲保护层BPL中,作为使透光率下降的方法可以列举添加黑色矩阵材料、黑色的有机/无机颜料或染料等着色剂的方法。然而,在使用这种材料的情况下,在使弯曲保护层BPL固化的工序中,会吸收用作光源的紫外线波段的光,因此存在会使弯曲保护层BPL的曝光灵敏度劣化的问题。
在本发明中,弯曲保护层BPL包括作为透光率根据温度而不同的物质的示温颜料,从而可以在固化时增加光的透过率,由此可以实现对于光的高灵敏度化。此外,在固化之后,弯曲保护层BPL的透光率减小,从而可以防止因光进入到驱动电路DDV而引起的劣化和误操作等,因此可以提高显示装置DD的可靠性。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温度可以在30℃以上。例如,第一温度可以在30℃以上且在80℃以下。然而,并不限于此。为了在显示装置DD驱动时使弯曲保护层BPL表现出透光率小的第一颜色,弯曲保护层BPL的温度应小于第一温度。优选地,例如,为了不使弯曲保护层BPL达到作为基准温度的第一温度而变得透明,优选将示温颜料的基准温度设定为比在显示装置DD驱动时弯曲保护层BPL可达到的温度的最高值大的值。例如,假设在显示装置DD驱动时弯曲保护层BPL可达到的温度的最高值小于50℃,则所述示温颜料可以被制造成具有50℃以上的基准温度。
再次参照图5和图6,随着显示面板DP的弯曲区域BA被弯曲,第二区域AA2可以配置在第一区域AA1的下方。因此,驱动电路DDV和印刷电路基板PCB可以配置在第一区域AA1的下方。驱动电路DDV和印刷电路基板PCB可以配置在支承层PLT的下方。印刷电路基板PCB所包括的基底层的下表面可以被配置成与支承层PLT的下表面相向。
面板保护层PPL可以配置在显示面板DP的下方。面板保护层PPL可以保护显示面板DP的下部。面板保护层PPL可以包括柔性塑料物质。面板保护层PPL可以在显示面板DP的制造工序中防止在显示面板DP的背面产生划痕。面板保护层PPL可以是有色的聚酰亚胺膜。例如,面板保护层PPL可以是不透明的黄色膜,但是并不限于此。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面板保护层PPL可以不配置在弯曲区域BA。面板保护层PPL可以包括配置在显示面板DP的第一区域AA1的下部的第一面板保护层PPL-1以及配置在显示面板DP的第二区域AA2的下部的第二面板保护层PPL-2。当弯曲区域BA被弯曲时,第二面板保护层PPL-2可以与显示面板DP的第二区域AA2一同被配置在第一区域AA1和第一面板保护层PPL-1的下方。由于面板保护层PPL不配置在弯曲区域BA,因此可以更容易使弯曲区域BA弯曲。
第四粘接层AL4可以结合面板保护层PPL和显示面板DP。第四粘接层AL4可以包括与第一面板保护层PPL-1对应的第一部分AL4-1以及与第二面板保护层PPL-2对应的第二部分AL4-2。第一部分AL4-1可以将第一面板保护层PPL-1结合到显示面板DP的第一区域AA1,第二部分AL4-2可以将第二面板保护层PPL-2结合到显示面板DP的第二区域AA2。
阻挡层BRL可以配置在面板保护层PPL的下方。第五粘接层AL5可以配置在面板保护层PPL与阻挡层BRL之间,从而将阻挡层BRL结合到面板保护层PPL。第五粘接层AL5可以附着在阻挡层BRL的上表面,第五粘接层AL5可以被称为上部粘接层。
阻挡层BRL可以提高对于由外部的按压引起的压缩力的抵抗性。因此,阻挡层BRL可以起到防止显示面板DP的变形的作用。阻挡层BRL可以包括如聚酰亚胺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这样的柔性塑料物质。
此外,阻挡层BRL可以吸收从外部入射的光。阻挡层BRL可以包括遮光性物质,或者可以是透光率低的有色的膜。例如,阻挡层BRL可以是黑色塑料膜,例如可以是黑色聚酰亚胺膜。当从窗模块WM的上侧观察显示模块DM时,配置在阻挡层BRL的下方的构成要素可以不被使用者识别出。
支承层PLT配置在阻挡层BRL的下方。支承层PLT可以包括具有60GPa以上的弹性系数的物质。支承层PLT可以包括如不锈钢这样的金属物质。例如,支承层PLT可以包括SUS304,但是不限于此,支承层PLT可以包括各种金属物质。支承层PLT可以支承显示面板DP。此外,通过支承层PLT,可以提高显示装置DD的散热性能。
在与折叠区域FA0对应的支承层PLT的一部分区域,可以定义多个开口部OP。可以通过开口部OP,提高支承层PLT的柔性。
阻挡层BRL的面积可以小于支承层PLT的面积。所述的面积可以是平面上的面积。在平面上,阻挡层BRL可以与支承层PLT的一部分重叠。支承层PLT的另一部分可以不与阻挡层BRL重叠。
第六粘接层AL6可以配置在阻挡层BRL与支承层PLT之间。第六粘接层AL6可以将阻挡层BRL与支承层PLT彼此结合。第六粘接层AL6(以下称为阻挡粘接层)可以包括彼此间隔开的第一部分AL6-1(以下称为第一阻挡部分)和第二部分AL6-2(以下称为第二阻挡部分)。
第一阻挡部分AL6-1和第二阻挡部分AL6-2可以在其间夹着多个开口部OP而被间隔开。在平面上,阻挡粘接层AL6可以不与多个开口部OP重叠。此外,在平面上,阻挡粘接层AL6可以与多个开口部OP间隔开。
第一阻挡部分AL6-1可以与第一非折叠区域NFA10重叠,第二阻挡部分AL6-2可以与第二非折叠区域NFA20重叠,第一阻挡部分AL6-1和第二阻挡部分AL6-2分别可以不与折叠区域FA0重叠。通过在与折叠区域FA0对应的区域不配置阻挡粘接层AL6,从而可以提高支承层PLT的柔性。
在与折叠区域FA0重叠的区域,阻挡层BRL可以与支承层PLT间隔开。即,在与折叠区域FA0重叠的部分,在支承层PLT与阻挡层BRL之间可以定义空的空间ES。在空的空间ES可以配置空气。
在显示装置DD被折叠时,由于在阻挡层BRL与支承层PLT之间定义有空的空间ES,因此从显示装置DD的外部可以观察不到定义在支承层PLT的多个开口部OP的形状。
此外,阻挡层BRL包括遮光性物质或者适用了透光率低的有色膜,从而从外部可以观察不到支承层PLT的色感差异。例如,从外部可以观察不到在支承层PLT定义了多个开口部OP的第一支承区域和未定义多个开口部OP的第二支承区域的色感差异。所述第一支承区域可以是与折叠区域FA0重叠的区域,所述第二支承区域可以是与第一非折叠区域NFA10及第二非折叠区域NFA20重叠的区域。
阻挡粘接层AL6的厚度可以小于第五粘接层AL5的厚度。例如,第五粘接层AL5的厚度可以是25μm,阻挡粘接层AL6的厚度可以是16μm。
阻挡粘接层AL6的厚度越薄,由阻挡粘接层AL6引起的高低差可以越减小。所述高低差越小,具有显示装置DD的折叠和展开引起的层叠结构的形状变形越减小的优点,但是可能会从外部识别出多个开口部OP,或者可能会因反复的折叠操作使得阻挡粘接层AL6脱落。虽然阻挡粘接层AL6的厚度越厚,具有可以观察不到多个开口部OP且反复的折叠操作相对于阻挡粘接层AL6的粘接力的可靠性上升的优点,但是所述高低差可能会变大。因此,可以考虑折叠可靠性、粘接可靠性和多个开口部OP的可识别性,在适当的范围内选择阻挡粘接层AL6的厚度。
第七粘接层AL7(以下称为第一覆盖粘接层)可以配置在支承层PLT的下方,覆盖层SCV可以配置在第一覆盖粘接层AL7的下方。通过第一覆盖粘接层AL7可以结合支承层PLT和覆盖层SCV。覆盖层SCV可以被制造成片形态而附着于支承层PLT。
第一覆盖粘接层AL7和覆盖层SCV可以覆盖定义在支承层PLT的多个开口部OP。因此,覆盖层SCV可以防止异物流入到多个开口部OP。覆盖层SCV可以具有比支承层PLT低的弹性系数。例如,覆盖层SCV可以包括热塑性聚氨酯、橡胶、硅,但是并不限于此。
第八粘接层AL8(以下称为第二覆盖粘接层)可以配置在覆盖层SCV的下方。第二覆盖粘接层AL8可以包括第一覆盖部分AL8-1和第二覆盖部分AL8-2。第一覆盖部分AL8-1和第二覆盖部分AL8-2可以彼此被间隔开。在平面上,第一覆盖部分AL8-1和第二覆盖部分AL8-2可以在其间夹着多个开口部OP而被间隔开。第一覆盖部分AL8-1和第二覆盖部分AL8-2可以在折叠区域FA0不重叠。
散热层RHL可以配置在第二覆盖粘接层AL8的下方。散热层RHL可以是具有高的热传导性的片。散热层RHL可以包括金属或金属合金,例如散热层RHL可以包括铜、铜合金或石墨。
散热层RHL可以包括第一散热层RHL-1和第二散热层RHL-2。第一散热层RHL-1和第二散热层RHL-2可以被间隔开预定间隔GP。预定间隔GP可以是0.4mm(millimeter,毫米)至2.4mm,但是并不特别限于此。可以与折叠区域FA0对应地配置预定间隔GP。
第一散热层RHL-1可以通过第一覆盖部分AL8-1而与覆盖层SCV结合,第二散热层RHL-2可以通过第二覆盖部分AL8-2而与覆盖层SCV结合。在平面上,第一散热层RHL-1可以与折叠区域FA0的一部分及第一非折叠区域NFA10重叠,第二散热层RHL-2可以与折叠区域FA0的另一部分及第二非折叠区域NFA20重叠。
在平面上,第一散热层RHL-1的一部分可以与多个开口部OP的一部分重叠,第二散热层RHL-2的一部分可以与多个开口部OP的另一部分重叠。第一散热层RHL-1和第二散热层RHL-2可以起到对支承层PLT进行支承的作用。例如,支承层PLT的定义有多个开口部OP的区域可以被第一散热层RHL-1和第二散热层RHL-2支承。因此,第一散热层RHL-1和第二散热层RHL-2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下部支承层和第二下部支承层。
第九粘接层AL9可以配置在散热层RHL的下方。第九粘接层AL9可以包括与第一散热层RHL-1对应的第一部分AL9-1以及与第二散热层RHL-2对应的第二部分AL9-2。第一部分AL9-1和第二部分AL9-2可以被间隔开预定间隔GP。
垫层CUL可以配置在第九粘接层AL9的下方。垫层CUL的厚度可以是75μm,但是并不特别限于此。垫层CUL可以吸收外部的冲击来保护显示面板DP。垫层CUL的弹性系数低于支承层PLT的弹性系数。垫层CUL可以包括具有预定的弹性力的发泡(foam)片。垫层CUL可以包括海绵或聚氨酯。
垫层CUL可以包括与第一部分AL9-1对应的第一垫层CUL-1以及与第二部分AL9-2对应的第二垫层CUL-2。第一垫层CUL-1和第二垫层CUL-2可以被间隔开预定间隔GP。在平面上,第一垫层CUL-1与第二垫层CUL-2之间的预定间隔GP可以与折叠区域FA0重叠。在平面上,第一垫层CUL-1可以与折叠区域FA0的一部分及第一非折叠区域NFA10重叠,第二垫层CUL-2可以与折叠区域FA0的另一部分及第二非折叠区域NFA20重叠。
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不同地,当垫层CUL配置在支承层PLT与显示面板DP之间的情况下,在显示面板DP产生了按压时,垫层CUL的形状可以一同变形而使得显示面板DP容易变形。然而,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垫层CUL与显示面板DP间隔开,在其间夹着支承层PLT。因此,在显示面板DP产生了按压时,可以减少显示面板DP的变形。此外,通过将垫层CUL配置在被牢固地支承的散热层RHL的下部,从而可以提高垫层CUL的冲击吸收性能。绝缘层INL可以配置在垫层CUL的下方。绝缘层INL例如可以是绝缘带。绝缘层INL可以防止静电的流入。虽未示出,但是印刷电路基板PCB可以配置在绝缘层INL上。绝缘层INL可以防止印刷电路基板PCB与配置在绝缘层INL上的部件产生电干扰的情况。
高低差补偿图案CP的一面可以通过第十粘接层AL10而与支承层PLT结合。在高低差补偿图案CP的另一面可以配置第十一粘接层AL11。
参照图6,可以将弯曲区域BA弯曲使得第二区域AA2配置在第一区域AA1的下方。因此,驱动电路DDV可以配置在第一区域AA1的下方。即,第一区域AA1和第二区域AA2配置在彼此不同的平面(或者基准面)上。弯曲区域BA可以被弯曲成在截面上朝向横向凸出。弯曲区域BA具有预定的曲率和曲率半径。曲率半径可以是约0.1mm至0.5mm。
弯曲保护层BPL至少配置在弯曲区域BA。弯曲保护层BPL不仅可以配置在弯曲区域BA,还可以配置在第一区域AA1的一部分以及第二区域AA2的一部分上。弯曲保护层BPL可以与弯曲区域BA、第一区域AA1及第二区域AA2重叠。
弯曲保护层BPL可以与弯曲区域BA一同被弯曲。弯曲保护层BPL保护弯曲区域BA免受外部冲击的影响,并且控制弯曲区域BA的中立面。弯曲保护层BPL控制弯曲区域BA的应力,使得中立面靠近配置在弯曲区域BA的信号线。
间隔件SPC可以配置在支承层PLT与第二面板保护层PPL-2之间。在图5和图6中示出了间隔件SPC为单层的情况,但是间隔件SPC可以具有基底层配置在两个粘接层之间的多层结构。基底层可以包括散热特性出色的石墨。支承层PLT的一侧和间隔件SPC的一侧可以与阻挡层BRL的一侧对齐,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彼此不对齐。
间隔件SPC可以是双面胶带。例如,间隔件SPC可以包括如具有柔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这样的基底层以及配置在基底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粘接剂。通过间隔件SPC间隔开了支承层PLT与第二面板保护层PPL-2之间的间隔,从而可以使弯曲区域BA保持预先设定的曲率。
图7是示出一实施例涉及的弯曲保护层的剖视图。图8a和图8b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示温颜料的图。
参照图7,弯曲保护层BPL可以包括基础树脂BR和示温颜料TM。弯曲保护层BPL可以将包括基础树脂BR、示温颜料TM和光引发剂的树脂RS(图10a)涂覆到显示面板DP(图10a)上之后使其固化来形成。在弯曲保护层BPL,示温颜料TM可以分散并配置在基础树脂BR中。
在一实施例中,示温颜料TM可以在第一温度以上时透明,并且在小于第一温度时表现出第一颜色。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颜色可以是黑色。由于示温颜料TM在第一温度以上时透明,因此在曝光时使紫外线等透过,从而可以提高曝光效率,并且由于示温颜料TM在小于第一温度时表现出黑色,因此可以在固化之后提高弯曲保护层BPL的遮光性。
在一实施例中,在第一温度以上时,示温颜料TM的透光率可以在50%以上。例如,在第一温度以上时,示温颜料TM的透光率可以在50%以上且在95%以下。在第一温度以上时,示温颜料TM对于紫外线区域的光的透光率可以在50%以上。例如,在第一温度以上时,示温颜料TM对于100nm以上且400nm以下的波段的光的透光率可以在50%以上。
在一实施例中,在小于第一温度时,示温颜料TM的透光率可以在1%以下。例如,在小于第一温度时,示温颜料TM的透光率可以在0%以上且在1%以下。在小于第一温度时,示温颜料TM对于紫外线区域的光的透光率可以在1%以下。例如,在小于第一温度时,示温颜料TM对于100nm以上且400nm以下的波段的光的透光率可以在1%以下。
基础树脂BR可以包括透光率相对高的物质。基础树脂BR可以由透明的物质构成。基础树脂BR可以包括高分子物质。基础树脂BR可以包括丙烯酸系高分子、硅系高分子、氨基甲酸乙酯系高分子和酰亚胺系高分子中的至少一种。例如,基础树脂BR可以包括选自丙烯酸系高分子、硅系高分子、氨基甲酸乙酯系高分子和酰亚胺系高分子中的任一种高分子物质或者选自它们中的多个高分子物质的组合。在一实施例中,基础树脂BR可以包括硅系高分子、聚碳酸酯(PC,PolyCarbonat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Poly methylmethacrylate)、聚苯乙烯(PS,Polystyrene)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中的至少任一种。
基础树脂BR可以从丙烯酸系树脂、硅系树脂、氨基甲酸乙酯系树脂或酰亚胺系树脂形成。基础树脂BR可以在紫外线处理工序中将丙烯酸系树脂、硅系树脂、氨基甲酸乙酯系树脂或酰亚胺系树脂等高分子树脂固相化来形成。
在一实施例中,示温颜料TM可以以基础树脂BR的整体重量为基准包括1重量%以上。例如,示温颜料TM可以以基础树脂BR的整体重量为基准包括1重量%至50重量%。然而,并不限于此,基础树脂BR所包括的示温颜料TM的重量可以考虑材料种类和工序过程等在适当的范围内进行选择。
参照图7、图8a和图8b,一实施例的弯曲保护层BPL所包括的示温颜料TM、TM-1可以是微胶囊(microcapsule)形态。在一实施例中,示温颜料TM、TM-1可以是球(sphere)形状。
参照图8a,示温颜料TM可以包括电子供体ED和电子受体EA。示温颜料TM可以在微胶囊内包括电子供体ED和电子受体EA。示温颜料TM可以是根据基准温度而变化为第一状态T1或第二状态T2的可逆性示温颜料。示温颜料TM可以在小于作为基准温度的第一温度时具有第一状态T1,并且可以在第一温度以上时具有不同于第一状态T1的第二状态T2。第一状态T1可以是电子供体ED和电子受体EA彼此结合的状态,第二状态T2可以是电子供体ED和电子受体EA不结合且彼此分离的状态。在示温颜料TM为第一状态T1的情况下,电子供体ED和电子受体EA可以彼此结合并且表现出第一颜色,在示温颜料TM为第二状态T2的情况下,电子供体ED和电子受体EA可以分离而变成透明。
参照图8b,示温颜料TM-1可以包括液晶分子LC。示温颜料TM-1可以在微胶囊内包括液晶分子LC。示温颜料TM-1所包括的液晶分子LC可以根据温度而改变分子的排列从而表现出有色或透明。示温颜料TM-1可以是根据基准温度而变化为第三状态T3或第四状态T4的可逆性示温颜料。例如,示温颜料TM-1可以在小于作为基准温度的第一温度时具有第三状态T3,并且可以在第一温度以上时具有不同于第三状态T3的第四状态T4。第三状态T3可以表示液晶分子LC被随机地排列的状态,第四状态T4可以表示液晶分子LC排列在特定方向上的状态。在示温颜料TM-1为第三状态T3的情况下,液晶分子LC可以被随机地排列而表现出第一颜色,在示温颜料TM为第四状态T4的情况下,液晶分子LC可以排列在特定方向上而变成透明。
以下,参照图9和图10a至图10c,说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在对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说明中,显示装置可以适用对于上述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说明。以下,在对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说明中,不再说明与对于上述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说明重复的内容,主要说明区别点。
图9是示出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顺序图。图10a至图10c是简单示出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步骤的图。
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可以表示制造在图1a至图6中说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DD的方法。一实施例提供包括保护显示装置DD的弯曲区域BA和驱动电路DDV的弯曲保护层BPL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参照图9,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可以包括:在显示面板的第一区域、弯曲区域和第二区域提供包括基础树脂、示温颜料和光引发剂的树脂的步骤S100;对树脂加热来形成第一温度以上的温度条件,从而形成预备弯曲保护层的步骤S200;以及在预备弯曲保护层提供第一波段的光来形成弯曲保护层的步骤S300。
图10a简单示出了在显示面板的第一区域、弯曲区域和第二区域提供包括基础树脂、示温颜料和光引发剂的树脂的步骤S100。
参照图5和图10a,树脂RS可以通过供给喷嘴NZ而被提供到显示面板DP上。在配置有防反射层LF、驱动电路DDV和印刷电路基板PCB的显示面板DP可以将树脂RS提供到第一区域AA1、弯曲区域BA和第二区域AA2。即,树脂RS可以是在显示面板DP配置防反射层LF、驱动电路DDV和印刷电路基板PCB之后提供的。树脂RS可以主要提供到弯曲区域BA。可以将树脂RS提供成不仅覆盖弯曲区域BA还覆盖与第二区域AA2重叠的驱动电路DDV。此外,可以将树脂RS提供成覆盖配置在显示面板DP的第二区域AA2边缘位置处的印刷电路基板PCB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在图10a示出了树脂RS在显示面板DP上被涂覆成在平面上不与防反射层LF重叠的情况,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树脂RS提供成覆盖防反射层LF的边缘部分。或者,树脂RS可以在显示面板DP上被涂覆在与防反射层LF的侧面间隔开了一定距离的区域,在树脂RS固化之后,弯曲保护层BPL可以被配置成与防反射层LF的末端间隔开。
树脂RS可以包括基础树脂BR(图7)、示温颜料TM(图7)和光引发剂。基础树脂BR(图7)可以包括丙烯酸系树脂、硅系树脂和酰亚胺系树脂中的至少一种。基础树脂BR(图7)可以是将丙烯酸系树脂、硅系树脂或酰亚胺系树脂以单体或寡聚体形态提供的。树脂RS所包括的基础树脂BR可以是固化之前的液状形态。
树脂RS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光引发剂。在一实施例中,光引发剂可以是在第一波段的光LR2(图10c)下被激活的光引发剂。第一波段的光可以是在100nm以上且400nm以下的波段中具有中心波长的紫外线光。即,光引发剂可以是通过在100nm以上且400nm以下的波段中具有中心波长的紫外线光而被激活的光引发剂。在树脂RS包括多个光引发剂的情况下,不同的光引发剂可以通过彼此不同的中心波段的紫外线光而被激活。另一方面,在本说明书中,中心波长表示光源的发光光谱中表现出具有发光峰值(peak)的最大值(MaximumIntensity)的波长。
光引发剂可以是选自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1-酮(2,2-dimethoxy-1,2-diphenylethan-1-one)、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1-hydroxy-cyclohexyl-phenyl-ketone)、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2-hydroxy-2-methyl-1-phenyl-1-propanone)、2-羟基-1-[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甲基-1-丙酮(2-hydroxy-1-[4-(2-hydroxyethoxy)phenyl]-2-methyl-1-propanone)以及2-羟基-1-{4-[4-(2-羟基-2-甲基-丙酰基)-苯甲基]-苯基}-2-甲基丙-1-酮(2-hydroxy-1-{4-[4-(2-hydroxy-2-methyl-propionyl)-benzyl]-phenyl}-2-methylpropan-1-one)中的任一种。
此外,光引发剂可以是选自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丙-1-酮(2-methyl-1[4-(methylthio)phenyl]-2-morpholinopropan-1-one)、2-苯甲基-2-二甲氨基-1-(4-吗啉代苯基)-丁酮-1(2-benzyl-2-dimethylamino-1-(4-morpholinophenyl)-butanone-1)、2-二甲氨基-2-(4-甲基-苯甲基)-1-(4-吗啉-4-基-苯基)-丁-1-酮(2-dimethylamino-2-(4-methyl-benzyl)-1-(4-morpholin-4-yl-phenyl)-butan-1-one)、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2,4,6-trimethylbenzoyl-diphenylphosphineoxide)、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次膦酸酯(2,4,6-trimethylbenzoyl-diphenylphosphinate)、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bis(2,4,6-trimethylbenzoyl)-phenylphosphineoxide)、[1-(4-苯硫基苯甲酰基)亚庚基氨基]苯甲酸酯([1-(4-phenylsulfanylbenzoyl)heptylideneamino]benzoate)、[1-[9-乙基-6-(2-甲基苯甲酰基)咔唑-3-基]亚乙基氨基]乙酸酯([1-[9-ethyl-6-(2-methylbenzoyl)carbazol-3-yl]ethylideneamino]acetate)以及双(2,4-环戊二烯基)双[2,6-二氟-3-(1-吡啶基)苯基]钛(IV)(Bis(2,4-cyclopentadienyl)bis[2,6-difluoro-3-(1-pyrryl)phenyl]titanium(IV))中的任一种。树脂RS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提供到显示面板DP上。例如,树脂RS可以通过喷射法、狭缝涂覆法、旋涂法、转印涂覆法等各种方法提供到显示面板DP上。
图10b是简单示出对树脂加热来形成第一温度以上的温度条件从而形成预备弯曲保护层的步骤S200的图。
参照图5和图10b,可以向提供到显示面板DP上的树脂RS提供从第一光源LU1射出的第二波段的光LR1,从而对树脂RS加热。第一光源LU1可以提供第二波段的光LR1。在向树脂RS提供第二波段的光LR1来加热的步骤S200中,树脂RS的温度可以变成第一温度以上。由此,提供到显示面板DP的第一区域AA1、弯曲区域BA和第二区域AA2的树脂RS可以变化成透明的,从而形成预备弯曲保护层P-BPL(图10c)。
在一实施例中,树脂RS可以在向显示面板DP上提供树脂RS的步骤S100中被维持为小于第一温度,在形成第一温度以上的温度条件来形成预备弯曲保护层P-BPL(图10c)的步骤S200中被加热到第一温度以上。例如,树脂RS可以在向显示面板DP上提供树脂RS的步骤S100中被维持为小于第一温度而被提供为第一颜色,在形成第一温度以上的温度条件来形成预备弯曲保护层P-BPL(图10c)的步骤S200中被加热到第一温度以上而变化成透明的。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光源LU1提供的第二波段的光LR1可以是中心波长在700nm以上且在4.5μm以下的紫外线区域的光。第一光源LU1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是IR加热器等。例如,涂覆在显示面板DP的树脂RS可以通过IR加热器直接被加热。
参照图10b和图10c,第一光源LU1可以提供第二波段的光LR1来对树脂RS加热,从而形成第一温度以上的温度条件。在第一温度以上的温度条件下,树脂RS可以变化成透明的预备弯曲保护层P-BPL。树脂RS可以包括透光率和颜色以作为基准温度的第一温度为基准变化的示温颜料,透光率和颜色可以随着由第一光源LU1的热产生引起的温度变化而变化。示温颜料可以在第一温度以上时具有50%以上的透光率,可以在小于第一温度时具有1%以下的透光率。例如,示温颜料可以在第一温度以上时是透明的,在小于第一温度时表现出黑色。由此,可以从第一光源LU1产生热来使树脂RS的温度变化成第一温度以上,从而使树脂RS变成透明的,由此形成预备弯曲保护层P-BPL。在树脂RS变成第一温度以上的情况下,随着树脂RS所包括的示温颜料变化成透明的,可以形成预备弯曲保护层P-BPL。
另一方面,在图10b例示性地示出的步骤S200中,预备弯曲保护层P-BPL可以配置在显示面板DP上而覆盖配置在显示面板DP的驱动电路DDV。此外,预备弯曲保护层P-BPL可以与印刷电路基板PCB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即,预备弯曲保护层P-BPL可以覆盖印刷电路基板PCB的边缘部分。
图10c简单示出了在预备弯曲保护层提供第一波段的光来形成弯曲保护层的步骤S300。
参照图10c,可以使加热至第一温度以上而形成的预备弯曲保护层P-BPL固化来形成弯曲保护层BPL(图5)。预备弯曲保护层P-BPL可以表现出树脂RS的基础树脂未被固化的状态。预备弯曲保护层P-BPL可以包括未完成聚合反应和固化的基础树脂以及未反映的光引发剂。
在向预备弯曲保护层P-BPL提供第一波段的光LR2来形成弯曲保护层BPL(图5)的步骤S300中,预备弯曲保护层P-BPL可以是透明的。即,与图10a所示的树脂RS相比,预备弯曲保护层P-BPL相对于紫外线区域的光的透过率可以更高。例如,预备弯曲保护层P-BPL在紫外线区域中的透光率可以在50%以上。若预备弯曲保护层P-BPL相对于紫外线区域的光的透过率高,则在曝光工序中为了使树脂固化而入射的光的强度或光量可以增加。由此,可以减少在固化过程中未被固化的基础树脂的残留量,从而可以防止因未固化的基础树脂引起的不良,可以提高显示装置DD的品质。
向预备弯曲保护层P-BPL提供第一波段的光LR2来形成弯曲保护层BPL(图5)的步骤S300可以是使预备弯曲保护层P-BPL光固化的步骤。使预备弯曲保护层P-BPL光固化的步骤可以利用第二光源LU2向预备弯曲保护层P-BPL提供第一波段的光LR2。第一波段的光LR2可以是在100nm以上且400nm以下的波段中具有中心波长的紫外线光。预备弯曲保护层P-BPL可以从第二光源LU2接收第一波段的光LR2而被光固化。在使预备弯曲保护层P-BPL光固化的步骤中,可以通过第一波段的光LR2使光引发剂激活,从而使预备弯曲保护层P-BPL所包括的未反应单体或寡聚体等进行反应,由此形成弯曲保护层BPL(图5)。此时,作为第二光源LU2可以使用LED、金属卤化物灯或水银灯等,但并不限于此。
虽未示出,但是在向预备弯曲保护层P-BPL提供第一波段的光LR2来形成弯曲保护层BPL(图5)的步骤S300之后,弯曲保护层BPL(图5)可以被冷却到小于第一温度而表现出第一颜色。例如,弯曲保护层BPL(图5)可以被维持为小于第一温度而表现出黑色。随着弯曲保护层BPL(图5)被冷却到小于第一温度,弯曲保护层BPL(图5)所包括的示温颜料可以表现出黑色。由此,可以防止紫外线光进入到驱动电路DDV而引起的劣化和误操作等。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具备配置在显示面板上且覆盖驱动电路的弯曲保护层,弯曲保护层包括透光率根据温度而不同的示温颜料。一实施例的示温颜料可以在作为基准温度的第一温度以上时透明且在小于第一温度时表现出黑色。由此,在第一温度条件下,可以提高预备弯曲保护层的透光率来提高曝光时的光的透过,在固化之后,可以在小于第一温度时使其产生变化而变化至黑色,由此制造出具有足够的遮光特性的弯曲保护层,因此可以提高显示装置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以上,参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能够理解在不超出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本发明的思想和领域的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正和变更。因此,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应限于说明书的详细说明所记载的内容,应仅由权利要求书来确定。

Claims (20)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配置在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且具有预定的曲率半径的弯曲区域;
驱动电路,配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并且与所述第二区域重叠;以及
弯曲保护层,配置在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驱动电路上,并且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弯曲区域及所述第二区域重叠,
所述弯曲保护层包括透光率随着温度而不同的示温颜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在小于第一温度时,所述弯曲保护层的透光率在1%以下,
在所述第一温度以上时,所述弯曲保护层的透光率在50%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弯曲保护层在小于所述第一温度时表现出第一颜色,并且在所述第一温度以上时是透明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颜色是黑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示温颜料其透光率随着温度可逆地发生变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示温颜料包括电子受体和电子供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示温颜料包括液晶分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弯曲保护层覆盖所述驱动电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印刷电路基板,结合到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二区域,
所述弯曲保护层在平面上与所述印刷电路基板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防反射层,配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并且与所述第一区域重叠,
所述弯曲保护层中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区域重叠的部分在平面上不与所述防反射层重叠。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依次定义的第一非折叠区域、折叠区域和第二非折叠区域,
所述折叠区域以折叠轴为基准被折叠。
12.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配置在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且具有预定的曲率半径的弯曲区域;
驱动电路,配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并且与所述第二区域重叠;以及
弯曲保护层,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弯曲区域及所述第二区域重叠且配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并且覆盖所述驱动电路,
所述弯曲保护层包括可逆性示温颜料。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可逆性示温颜料在小于第一温度时表现出黑色,并且在所述第一温度以上时是透明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弯曲保护层还包括基础树脂,
所述基础树脂包括丙烯酸系高分子、硅系高分子、氨基甲酸乙酯系高分子和酰亚胺系高分子中的至少一种。
15.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具备沿着一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区域、弯曲区域和第二区域的显示面板以及配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且与所述第二区域重叠的驱动电路,所述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
向所述第一区域、所述弯曲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提供包括基础树脂、示温颜料和光引发剂的树脂的步骤;对所述树脂加热来形成第一温度以上的温度条件以形成预备弯曲保护层的步骤;以及向所述预备弯曲保护层提供第一波段的光来形成弯曲保护层的步骤。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示温颜料在小于所述第一温度时表现出黑色,并且在所述第一温度以上时是透明的。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温度在30℃以上且在80℃以下。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
形成所述预备弯曲保护层的步骤是提供与所述第一波段不同的第二波段的光来对所述树脂加热的步骤。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光引发剂在所述第一波段的光下被激活。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
提供所述树脂的步骤是涂覆所述树脂以使其覆盖所述驱动电路的步骤。
CN202210808297.9A 2021-07-16 2022-07-11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562062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1-0093492 2021-07-16
KR1020210093492A KR20230013688A (ko) 2021-07-16 2021-07-16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20621A true CN115620621A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57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08297.9A Pending CN115620621A (zh) 2021-07-16 2022-07-11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15124A1 (zh)
KR (1) KR20230013688A (zh)
CN (1) CN115620621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07242A (zh) * 2019-09-02 2020-01-1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138897C (en) * 1993-12-24 1998-04-21 Akio Nakashima Thermochromic color-memory composition
US5618581A (en) * 1996-07-01 1997-04-08 Calladium Corporation Method for making thermochromic writing instruments having a reptilian texture
JPH10250229A (ja) * 1997-03-14 1998-09-22 Tokyo Jiki Insatsu Kk 感熱画像形成表示盤
US7339568B2 (en) * 1999-04-16 2008-03-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ignal transmission film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having the same
US6664942B1 (en) * 2000-04-17 2003-12-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ignal transmission film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having the same
SE9902691L (sv) * 1999-07-12 2001-01-13 Array Display Ab Skylt
US7749593B2 (en) * 2006-07-07 2010-07-06 Certainteed Corporation Solar heat responsive exterior surface covering
KR101483667B1 (ko) * 2008-10-06 2015-01-1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1009051B1 (ko) * 2008-10-08 2011-01-17 정희준 온도감응색변화조성물
CN101819335B (zh) * 2009-02-27 2014-01-15 清华大学 热致变色元件及热致变色显示装置
KR101005954B1 (ko) * 2009-04-30 2011-01-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9790390B2 (en) * 2010-11-02 2017-10-17 Standard Register, Inc. Thermochromic ink and document printed therewith
KR20120065009A (ko) * 2010-12-10 2012-06-20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KR101159812B1 (ko) * 2011-06-13 2012-06-26 이흥수 실온 변화에 변색하는 가구용 몰딩재와 그 제조방법
US20130177703A1 (en) * 2012-01-09 2013-07-11 Chromatic Technologies Inc. Reversible thermochromic and photochromic ink pens and markers
GB201218004D0 (en) * 2012-10-08 2012-11-21 Plastic Logic Ltd Foldable electronic display
KR101987382B1 (ko) * 2012-12-21 2019-06-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연한 표시장치와 이의 제조방법
US10180700B2 (en) * 2013-07-01 2019-01-15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KR20150012591A (ko) * 2013-07-25 2015-02-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126712B1 (ko) * 2013-09-30 2020-06-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266187B1 (ko) * 2014-12-09 2021-06-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20160092110A (ko) * 2015-01-26 2016-08-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2435968B1 (ko) * 2015-10-08 2022-08-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광학 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KR102403205B1 (ko) * 2015-10-21 2022-05-3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KR102382046B1 (ko) * 2015-11-04 2022-04-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휴대용 단말기
KR20180032726A (ko) * 2016-09-22 2018-04-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601137B1 (ko) * 2016-10-31 2023-11-0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표시패널 및 이를 이용한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KR20180047242A (ko) * 2016-10-31 2018-05-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벤더블 표시패널 및 이를 이용한 벤더블 표시장치
KR20180058925A (ko) * 2016-11-25 2018-06-04 이상수 변색타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20180065485A (ko) * 2016-12-08 2018-06-18 한빛테크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겸용 칠판 장치
CN206893183U (zh) * 2017-05-22 2018-01-1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教学实验平台
CN107589579A (zh) * 2017-10-31 2018-01-16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窄边框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KR102535784B1 (ko) * 2018-02-02 2023-05-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것의 제조 방법
KR102576868B1 (ko) * 2018-07-31 2023-09-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JP2020021028A (ja) * 2018-08-03 2020-02-06 堺ディスプレイプロダクト株式会社 表示パネル
WO2020097154A1 (en) * 2018-11-07 2020-05-14 Temptime Corporation Printable irreversible minimum temperature indicator
KR102639547B1 (ko) * 2019-01-02 2024-02-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640610B1 (ko) * 2019-02-19 2024-02-2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통합된 접지 구조를 포함하는 폴더블 전자 장치
KR20200120837A (ko) * 2019-04-12 2020-10-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KR20200135599A (ko) * 2019-05-22 2020-12-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표시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KR20200138459A (ko) * 2019-05-29 2020-12-1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KR20200143627A (ko) * 2019-06-14 2020-12-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US11202491B2 (en) * 2019-07-01 2021-12-21 Rea.Deeming Beauty, Inc. Color changing cosmetic tool
WO2021001287A1 (en) * 2019-07-02 2021-01-07 Merck Patent Gmbh Switchable optical device and switchable glazing unit
KR20210069141A (ko) * 2019-12-02 2021-06-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및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의 구동 방법
KR20210072862A (ko) * 2019-12-09 2021-06-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부분 구동 모드를 지원하는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구동 방법
KR20210077340A (ko) * 2019-12-17 2021-06-2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220088597A (ko) * 2020-12-18 2022-06-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220097570A (ko) * 2020-12-30 2022-07-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타일형 표시 장치
US20240151995A1 (en) * 2021-03-31 2024-05-09 Sony Group Corporation Adaptive color change systems to personalize products
KR20220148369A (ko) * 2021-04-28 2022-11-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및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의 구동 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30013688A (ko) 2023-01-27
US20230015124A1 (en) 2023-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280503A1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bendable area
KR102112870B1 (ko) 광학표시장치
US11626567B2 (en) Display device
US20240015894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20210039224A (ko) 하드코팅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상표시장치
KR20220077953A (ko) 표시장치
CN115620621A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1159287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US20240006265A1 (en) Display device
CN113724579A (zh) 显示装置制造设备和利用其的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US2022015582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2021025909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JP7039670B2 (ja)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およびこれを含むウィンドウ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KR102275355B1 (ko) 표시 장치
US20230403907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12001243B2 (en) Display devic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window,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isplay device
KR20220136540A (ko) 표시 장치, 윈도우 제조 방법, 및 표시 장치 제조 방법
US20230127915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the same
KR102332887B1 (ko) 하드코팅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상표시장치
KR102112869B1 (ko) 광학표시장치
KR20230167771A (ko)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20220158162A (ko) 표시 장치
KR20210104512A (ko) 전자 장치
KR20220125879A (ko) 표시 장치
JP2020101695A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