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00877A - 一种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隐患排查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隐患排查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00877A
CN115600877A CN202211378575.8A CN202211378575A CN115600877A CN 115600877 A CN115600877 A CN 115600877A CN 202211378575 A CN202211378575 A CN 202211378575A CN 115600877 A CN115600877 A CN 1156008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oubleshooting
hidden danger
rectification
task
hidd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7857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松松
张正全
陈艳楠
黄昌坤
喻周
徐建勇
王梦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tong Hex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tong He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tong Hex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tong He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7857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0087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008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008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1Scheduling, planning or task assignment for a person or group
    • G06Q10/063114Status monitoring or status determination for a person or grou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5Risk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activit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G06Q50/265Personal security, identity or safety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隐患排查系统及方法,属于隐患排查领域,解决了如何基于双重预防机制,在风险分级管控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具有针对性、计划性的隐患排查治理的问题;排查任务分配模块生成隐患排查任务定时发送至排查事件处理端;排查事件处理端处理隐患排查任务,将排查结果发送至排查结果审核模块;排查结果审核模块将隐患排查结果分类发送至审核事件处理端;审核事件处理端确认隐患等级,发送至整改任务下发模块;整改任务下发模块确认隐患整改治理任务,下发至对应整改事件处理端;整改事件处理端进行隐患整改治理;验收评估模块对整改治理结果进行验收评估,若合格,则实现该隐患排查任务和整改任务的闭环。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隐患排查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隐患排查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隐患排查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隐患排查治理,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的一项法定工作,双重预防机制是构筑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两道防火墙。第一道是管风险,通过定性定量的方法把风险用数值表现出来,并按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让企业结合风险大小合理调配资源,分层分级管控不同等级的风险;第二道是治隐患,排查风险管控过程中出现的缺失、漏洞和风险控制失效环节,整治这些失效环节,动态的管控风险。
目前基于双体系的隐患排查技术和方法较少,大多是依据文件建设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和其他辅助模块,过多依赖于现场监测设备,过度强调责任到人、将隐患追根溯源的问题,没有从改善隐患排查流程入手,从而减轻隐患排查责任人的工作负担,提高隐患排查过程效率,降低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
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隐患排查系统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隐患排查系统及方法,该种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隐患排查系统及方法解决了如何基于双重预防机制,在风险分级管控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具有针对性、计划性的隐患排查治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隐患排查系统,包括:排查任务分配模块、排查事件处理端、排查结果审核模块、审核事件处理端、整改任务下发模块、整改事件处理端、验收评估模块、数据库以及监控管理后台;
所述排查任务分配模块根据行业隐患排查标准和风险管控措施要求对企业内部制定隐患排查内容,建立隐患排查计划表,并自动生成隐患排查任务列表;通过定时单元将自动生成的隐患排查任务定时发送至对应的排查事件处理端;
所述排查事件处理端用于对获取的隐患排查任务进行处理;根据现场的设施和隐患排查内容的分类,将现场需要进行隐患排查的仪器和区域构建二维码,隐患排查责任人通过移动终端扫描二维码获取排查任务信息,根据专业排查获取现场设施或区域的排查结果;
所述排查结果审核模块用于对获取的隐患排查任务的排查结果进行分类,并发送至对应的审核事件处理端;
所述审核事件处理端对当前隐患排查结果进行审核;确认当前隐患排查的隐患等级并发送至整改任务下发模块;
所述整改任务下发模块根据隐患等级确认该隐患排查任务的隐患整改治理方式,并确认隐患排查任务对应的隐患整改治理任务,下发至相应的整改事件处理端;
所述整改事件处理端用于根据获取的隐患整改治理任务进行对应处理;
所述验收评估模块用于对整改任务下发模块中的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的整改治理结果进行验收评估;
所述数据库用于对在排查和整改治理过程中的所有数据进行记录;
所述监控管理后台用于对隐患排查的全过程进行监控管理。
进一步地,所述排查任务分配模块通过将隐患排查标准进行条目化配置,依据工程技术、维护保养、人员操作以及应急措施进行分类,将隐患排查标准与风险管控措施进行自动匹配,作为选择项辅助对风险管控措施所对应的隐患排查内容进行编制,同时通过风险管控措施自定义新增隐患排查内容;通过设置隐患的排查时间、排查方式、排查周期、排查要求、排查范围以及排查责任人生成隐患排查计划表。
进一步地,隐患排查计划表的排查时间和排查周期还根据是否跳过节假日进行设置。
进一步地,二维码存储有对应的仪器或区域名称、编号、具体隐患排查的内容以及隐患排查任务信息。
进一步地,现场排查包括计划性排查方式和非计划排查方式;所述计划性排查方式通过排查任务分配模块获取隐患排查任务,对现场的设施和区域进行隐患排查;所述非计划排查方式包括全员排查和第三方排查,全员排查为对公司全员隐患进行排查,通过移动终端扫描现场二维码,进行排查结果登记;第三方排查为第三方机构、政府对本企业的隐患进行排查,本企业根据排查结果进行整改。
进一步地,隐患等级包括一般隐患、重大隐患以及无隐患;若隐患等级为一般隐患,则整改治理方式为即查即改,隐患排查结果审核后下发当前隐患整改任务至对应整改事件处理端,通知整改负责人进行立即整改;所述隐患等级包括一般隐患、重大隐患以及无隐患;
若隐患等级为重大隐患,则整改治理方式为限期整改,隐患排查结果审核后确认整改期限,并下发当前隐患整改任务至对应的整改事件处理端,由整改责任人设置整改治理计划表,后续根据该整改治理计划表进行隐患整改治理;
若隐患等级为无隐患,则整改治理方式为直接结束整改,完成本次隐患排查任务和隐患整改治理任务。
进一步地,数据库根据隐患排查任务和隐患整改治理任务都闭环的全部流程信息生成排查隐患清单,排查隐患清单的内容包括隐患名称、隐患等级、隐患来源、隐患类型、隐患描述、原因分析、治理类型、排查责任人信息、排查状态、隐患发现时间、整改责任人信息、整改治理期限、验收情况、验收人信息、验收时间以及整改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监控管理后台通过搜索隐患排查计划名称、隐患排查任务、排查状态、排查结果、排查方式以及排查责任人维度进行单项或多项组合条件,获取对应隐患排查任务或隐患整改治理任务的完成进度;通过排查任务名称、排查结果、是否逾期、排查人姓名、排查人联系电话、排查时间进行单个或多个组合条件筛选,查看隐患排查的任务信息;所述监控管理后台还对生成后又停止的隐患排查任务进行删除和恢复,当删除隐患排查任务后,该隐患排查任务将不推送至相关责任人,当该隐患排查任务恢复后,在对应周期内推送至相关责任人。
进一步地,排查责任人、审核责任人以及整改责任人若突发情况导致其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则排查责任人、审核责任人以及整改责任人可通过对应的事件处理端申请任务转办。
进一步地,一种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隐患排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排查任务分配模块对企业内部制定隐患排查内容,建立隐患排查计划表,并通过定时单元将自动生成的隐患排查任务定时发送至对应的排查事件处理端;
步骤二:隐患排查负责人对通过排查事件处理端获取的隐患排查任务进行处理,并将排查结果发送至排查结果审核模块;
步骤三:排查结果审核模块将获取的隐患排查结果根据对应的隐患排查任务的分类发送至对应的审核事件处理端;
步骤四:审核负责人对通过审核事件处理端获取的隐患排查结果确认隐患等级,并发送至整改任务下发模块;
步骤五:整改任务下发模块根据隐患等级确认当前隐患排查任务的隐患整改治理方式,并确认隐患排查任务对应的隐患整改治理任务,下发至对应的整改事件处理端;
步骤六:整改事件处理端根据对应的整改治理任务进行隐患整改治理;
步骤七:验收评估模块对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的整改治理结果进行验收评估,若合格,则实现该隐患排查任务和整改任务的闭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排查任务分配模块对企业内部制定隐患排查内容,建立隐患排查计划表,并通过定时单元将自动生成的隐患排查任务定时发送至对应的排查事件处理端;隐患排查负责人对通过排查事件处理端获取的隐患排查任务进行处理,并将排查结果发送至排查结果审核模块;排查结果审核模块将获取的隐患排查结果根据对应的隐患排查任务的分类发送至对应的审核事件处理端;审核负责人对通过审核事件处理端获取的隐患排查结果确认隐患等级,并发送至整改任务下发模块;整改任务下发模块根据隐患等级确认当前隐患排查任务的隐患整改治理方式,并确认隐患排查任务对应的隐患整改治理任务,下发至对应的整改事件处理端;整改事件处理端根据对应的整改治理任务进行隐患整改治理;验收评估模块对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的整改治理结果进行验收评估,若合格,则实现该隐患排查任务和整改任务的闭环;其中,根据现场的设施和隐患排查内容的分类,将现场需要进行隐患排查的仪器和区域构建二维码,通过移动终端扫描二维码即可获取排查任务信息,从而进行对应隐患排查任务的排查,代替了传统复杂和低效的现场采集数据的方式;精准的线上流程化管控代替了线下复杂流程的认证和流转,分级分类进行隐患排查治理,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风险隐患闭环;通过本发明的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隐患排查系统及方法,可以严格把控隐患排查责任到人的有效措施,既监督企业和责任人完成隐患排查的程度,又不依赖现场检测设备;本发明还设置有数据库,存储有在排查和整改治理过程中的所有数据,提供风险分级分类和责任到人的有效数据支撑;还设置有监控管理后台,对隐患排查的全过程进行监控管理,可以实时查询排查进度,还能对逾期任务进行督办,提高隐患排查治理效率,从而提高整个企业至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隐患排查系统,包括:排查任务分配模块、排查事件处理端、排查结果审核模块、审核事件处理端、整改任务下发模块、整改事件处理端、验收评估模块、数据库以及监控管理后台;
在本申请中,所述排查任务分配模块根据行业隐患排查标准和风险管控措施要求对企业内部制定隐患排查内容,针对隐患排查内容中的各个隐患问题,通过设置隐患的排查时间、排查方式、排查周期、排查要求、排查范围以及排查责任人生成隐患排查计划表,并自动生成隐患排查任务列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排查任务分配模块参考行业隐患排查标准和风险管控措施要求制定隐患排查内容,具体是通过将隐患排查标准进行条目化配置,即依据工程技术、维护保养、人员操作、应急措施等管控措施类别进行分类,将隐患排查标准与风险管控措施进行自动匹配,作为选择项辅助对风险管控措施所对应的隐患排查内容进行编制,同时还可以通过风险管控措施自定义新增隐患排查内容,实现了隐患排查内容的标准化、条目化、快速配置化编制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其中隐患排查计划表的排查时间和排查周期还根据是否跳过节假日进行设置;
所述排查任务分配模块包括定时发送单元,用于根据隐患排查计划表已设置好的排查时间、排查周期和排查责任人自动发送隐患排查任务至对应排查事件处理端,以确保隐患排查任务能够正常流转,以及隐患排查责任人能够及时预知所属分配的隐患排查任务,避免了隐患排查任务的冲突和隐患排查任务完成不及时的情况发生;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根据现场的设施和隐患排查内容的分类,将现场需要进行隐患排查的仪器和区域构建二维码,其中二维码存储有对应的仪器或区域名称、编号、具体隐患排查的内容以及隐患排查任务等排查信息;
隐患排查责任人通过移动终端扫描二维码获取排查任务信息,并根据专业排查获取现场设施或区域的排查结果;其中移动终端可以为移动手机APP端;
隐患排查责任人通过排查事件处理端将对应的隐患排查任务的隐患排查结果发送至排查结果审核模块;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现场排查包括两种排查方式,具体为计划性排查方式和非计划排查方式;
具体地,所述计划性排查方式即通过排查任务分配模块获取隐患排查任务,对现场的设施和区域进行隐患排查,排查信息主要包括:是否存在隐患、隐患名称、隐患描述、隐患等级、是否现场解决、整改责任人、整改要求、整改时限、隐患现场图片、任务完成占比等;
所述非计划排查方式包括全员排查和第三方排查,其中全员排查为对公司全员隐患进行排查,通过移动终端扫描现场二维码,进行排查结果登记;排查信息主要包括:是否存在隐患、隐患名称、隐患描述、整改前图片、排查人、排查时间、审核部门、审核人、隐患等级等;其中第三方排查为第三方机构、政府对本企业的隐患进行排查,本企业根据排查结果进行整改,其排查信息包括:是否存在隐患、隐患名称、隐患描述、隐患等级、是否现场解决、整改部门、整改责任人、预期整改完成时间、整改前图片等;
在本申请中,所述排查结果审核模块用于对获取的隐患排查任务的排查结果进行分类,并发送至对应的审核事件处理端;
具体地,所述排查结果审核模块将获取的隐患排查结果根据对应的隐患排查任务的分类发送至相应的审核事件处理端,由审核责任人对当前隐患排查结果进行审核;即确认当前隐患排查的隐患等级;并将审核结果发送至整改任务下发模块;
在本申请中,所述整改任务下发模块根据审核后的隐患等级确认该隐患排查任务的隐患整改治理方式,根据整改治理方式确认隐患排查任务对应的隐患整改治理任务,并下发至相应的整改事件处理端;
具体地,若隐患等级为一般隐患,则整改治理方式为即查即改,隐患排查结果审核后下发当前隐患整改任务至对应整改事件处理端,通知整改负责人进行立即整改;
若隐患等级为重大隐患,则整改治理方式为限期整改,隐患排查结果审核后确认整改期限,并下发当前隐患整改任务至对应的整改事件处理端,由整改责任人设置整改治理计划表,后续根据该整改治理计划表进行隐患整改治理;
若隐患等级为无隐患,则整改治理方式为直接结束整改,完成本次隐患排查任务和隐患整改治理任务;
在本申请中,所述验收评估模块用于对整改任务下发模块中的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的整改治理结果进行验收评估;
具体地,所述验收评估模块根据行业隐患排查标准和风险管控措施对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的整改治理结果是否合格进行验收评估;
若整改治理结果合格,则验收评估模块结束本次隐患排查任务和隐患整改治理任务;实现该隐患排查和整改的闭环;
若整改治理结果不合格,则验收评估模块下发重发整改通知至整改任务下发模块;
在本申请中,所述数据库记录有在排查和整改治理过程中的所有数据,其中数据库根据隐患排查任务和隐患整改治理任务都闭环的全部流程信息生成排查隐患清单,排查隐患清单的内容包括隐患名称、隐患等级、隐患来源、隐患类型、隐患描述、原因分析、治理类型、排查责任人信息、排查状态、隐患发现时间、整改责任人信息、整改治理期限、验收情况、验收人信息、验收时间、整改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其中排查责任人信息、整改责任人信息以及验收人信息包括相应责任人的姓名、联系方式、所属单位或部门;
当后期查询当前隐患问题,可从数据库中导出排查隐患清单,查看隐患排查过程中记录的所有数据,能够全方位的掌握相关责任人的隐患排查过程、整改治理过程以及验收评估情况,确保隐患排查任务和整改治理任务的闭环;每个环节实时掌控,不依赖于现场监控设备,依靠扫描和移动终端的排查和流程记录;
在本申请中,所述监控管理后台用于对隐患排查的全过程进行监控管理;通过搜索隐患排查计划名称、隐患排查任务、排查状态、排查结果、排查方式、排查责任人等维度进行单项或多项组合条件,获取对应隐患排查任务或隐患整改治理任务的完成进度;
通过排查任务名称、排查结果、是否逾期、排查人姓名、排查人联系电话、排查时间进行单个或多个组合条件筛选,查看隐患排查的任务信息,更直接的定位排查人和排查部门,逾期任务更方便督办;
所述监控管理后台可以对生成后又停止的隐患排查任务进行删除和恢复,当删除隐患排查任务后,该隐患排查任务将不推送至相关责任人,当该隐患排查任务恢复后,在对应周期内推送至相关责任人;
其中排查责任人、审核责任人以及整改责任人若突发情况导致其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则排查责任人、审核责任人以及整改责任人可通过对应的事件处理端申请任务转办,具体地,线下由部门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确认和指派,线上由对应责任人通过对应的事件处理端一键转办,承接人即为当前任务的责任人,该转办记录存储于数据库中。
如图2所示,一种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隐患排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排查任务分配模块对企业内部制定隐患排查内容,建立隐患排查计划表,并通过定时单元将自动生成的隐患排查任务定时发送至对应的排查事件处理端;
步骤二:隐患排查负责人对通过排查事件处理端获取的隐患排查任务进行处理,并将排查结果发送至排查结果审核模块;
步骤三:排查结果审核模块将获取的隐患排查结果根据对应的隐患排查任务的分类发送至对应的审核事件处理端;
步骤四:审核负责人对通过审核事件处理端获取的隐患排查结果确认隐患等级,并发送至整改任务下发模块;
步骤五:整改任务下发模块根据隐患等级确认当前隐患排查任务的隐患整改治理方式,并确认隐患排查任务对应的隐患整改治理任务,下发至对应的整改事件处理端;
步骤六:整改事件处理端根据对应的整改治理任务进行隐患整改治理;
步骤七:验收评估模块对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的整改治理结果进行验收评估,若合格,则实现该隐患排查任务和整改任务的闭环。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法的目的。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法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法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法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隐患排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查任务分配模块、排查事件处理端、排查结果审核模块、审核事件处理端、整改任务下发模块、整改事件处理端、验收评估模块、数据库以及监控管理后台;
所述排查任务分配模块根据行业隐患排查标准和风险管控措施要求对企业内部制定隐患排查内容,建立隐患排查计划表,并自动生成隐患排查任务列表;通过定时单元将自动生成的隐患排查任务定时发送至对应的排查事件处理端;
所述排查事件处理端用于对获取的隐患排查任务进行处理;根据现场的设施和隐患排查内容的分类,将现场需要进行隐患排查的仪器和区域构建二维码,隐患排查责任人通过移动终端扫描二维码获取排查任务信息,根据专业排查获取现场设施或区域的排查结果;
所述排查结果审核模块用于对获取的隐患排查任务的排查结果进行分类,并发送至对应的审核事件处理端;
所述审核事件处理端对当前隐患排查结果进行审核;确认当前隐患排查的隐患等级并发送至整改任务下发模块;
所述整改任务下发模块根据隐患等级确认该隐患排查任务的隐患整改治理方式,并确认隐患排查任务对应的隐患整改治理任务,下发至相应的整改事件处理端;
所述整改事件处理端用于根据获取的隐患整改治理任务进行对应处理;
所述验收评估模块用于对整改任务下发模块中的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的整改治理结果进行验收评估;
所述数据库用于对在排查和整改治理过程中的所有数据进行记录;
所述监控管理后台用于对隐患排查的全过程进行监控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隐患排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查任务分配模块通过将隐患排查标准进行条目化配置,依据工程技术、维护保养、人员操作以及应急措施进行分类,将隐患排查标准与风险管控措施进行自动匹配,作为选择项辅助对风险管控措施所对应的隐患排查内容进行编制,同时通过风险管控措施自定义新增隐患排查内容;通过设置隐患的排查时间、排查方式、排查周期、排查要求、排查范围以及排查责任人生成隐患排查计划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隐患排查系统,其特征在于,隐患排查计划表的排查时间和排查周期还根据是否跳过节假日进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隐患排查系统,其特征在于,二维码存储有对应的仪器或区域名称、编号、具体隐患排查的内容以及隐患排查任务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隐患排查系统,其特征在于,现场排查包括计划性排查方式和非计划排查方式;所述计划性排查方式通过排查任务分配模块获取隐患排查任务,对现场的设施和区域进行隐患排查;所述非计划排查方式包括全员排查和第三方排查,全员排查为对公司全员隐患进行排查,通过移动终端扫描现场二维码,进行排查结果登记;第三方排查为第三方机构、政府对本企业的隐患进行排查,本企业根据排查结果进行整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隐患排查系统,其特征在于,隐患等级包括一般隐患、重大隐患以及无隐患;若隐患等级为一般隐患,则整改治理方式为即查即改,隐患排查结果审核后下发当前隐患整改任务至对应整改事件处理端,通知整改负责人进行立即整改;所述隐患等级包括一般隐患、重大隐患以及无隐患;
若隐患等级为重大隐患,则整改治理方式为限期整改,隐患排查结果审核后确认整改期限,并下发当前隐患整改任务至对应的整改事件处理端,由整改责任人设置整改治理计划表,后续根据该整改治理计划表进行隐患整改治理;
若隐患等级为无隐患,则整改治理方式为直接结束整改,完成本次隐患排查任务和隐患整改治理任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隐患排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据库根据隐患排查任务和隐患整改治理任务都闭环的全部流程信息生成排查隐患清单,排查隐患清单的内容包括隐患名称、隐患等级、隐患来源、隐患类型、隐患描述、原因分析、治理类型、排查责任人信息、排查状态、隐患发现时间、整改责任人信息、整改治理期限、验收情况、验收人信息、验收时间以及整改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隐患排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管理后台通过搜索隐患排查计划名称、隐患排查任务、排查状态、排查结果、排查方式以及排查责任人维度进行单项或多项组合条件,获取对应隐患排查任务或隐患整改治理任务的完成进度;通过排查任务名称、排查结果、是否逾期、排查人姓名、排查人联系电话、排查时间进行单个或多个组合条件筛选,查看隐患排查的任务信息;所述监控管理后台还对生成后又停止的隐患排查任务进行删除和恢复,当删除隐患排查任务后,该隐患排查任务将不推送至相关责任人,当该隐患排查任务恢复后,在对应周期内推送至相关责任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隐患排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排查责任人、审核责任人以及整改责任人若突发情况导致其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则排查责任人、审核责任人以及整改责任人可通过对应的事件处理端申请任务转办。
10.一种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隐患排查方法,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隐患排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排查任务分配模块对企业内部制定隐患排查内容,建立隐患排查计划表,并通过定时单元将自动生成的隐患排查任务定时发送至对应的排查事件处理端;
步骤二:隐患排查负责人对通过排查事件处理端获取的隐患排查任务进行处理,并将排查结果发送至排查结果审核模块;
步骤三:排查结果审核模块将获取的隐患排查结果根据对应的隐患排查任务的分类发送至对应的审核事件处理端;
步骤四:审核负责人对通过审核事件处理端获取的隐患排查结果确认隐患等级,并发送至整改任务下发模块;
步骤五:整改任务下发模块根据隐患等级确认当前隐患排查任务的隐患整改治理方式,并确认隐患排查任务对应的隐患整改治理任务,下发至对应的整改事件处理端;
步骤六:整改事件处理端根据对应的整改治理任务进行隐患整改治理;
步骤七:验收评估模块对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的整改治理结果进行验收评估,若合格,则实现该隐患排查任务和整改任务的闭环。
CN202211378575.8A 2022-11-04 2022-11-04 一种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隐患排查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56008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78575.8A CN115600877A (zh) 2022-11-04 2022-11-04 一种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隐患排查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78575.8A CN115600877A (zh) 2022-11-04 2022-11-04 一种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隐患排查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00877A true CN115600877A (zh) 2023-01-13

Family

ID=84853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78575.8A Pending CN115600877A (zh) 2022-11-04 2022-11-04 一种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隐患排查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0087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9930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ask management of rule based tasks
US7640165B2 (en) Web bas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anaging compliance assurance information
US20210012254A1 (en) Safety risk, auditing, and compliance system and process
US20050144062A1 (en) Business continu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US20020123915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viation nonconformance component management
US20170357923A1 (en) Construction analytics to improve safety, quality and productivity
CN114418538A (zh) 一种运维工单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667252A (zh) 一种企业风险管控平台系统
CN115187125A (zh) 一种实验室数据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185497A (zh) 一种职业卫生监管方法及系统
WO2020091155A1 (ko) 무역 관련 업체 인증 시스템 및 방법
US7225106B2 (en) Data process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test orders
CN111047125A (zh) 产品不良分析装置、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600877A (zh) 一种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隐患排查系统及方法
US20130041712A1 (en) Emerging risk identification process and tool
CN115759755A (zh) 工业互联网双重预防机制信息管理系统
CN111045984A (zh) 一种电网实验室文件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5456219A (zh) 设备的运维监控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KR101259579B1 (ko) 정보보호업무 운영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5600972A (zh) 一种不良资产的核销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55118A (zh) 一种公路工程安全网格化管理方法及系统
Siebold et al. Table-top urban risk and resilience management for football events
CN112215560A (zh) 智能排班系统及其实施方法
JP2005228025A (ja) ビルの保守管理システム
KR102500547B1 (ko) Aeo 인증 및 사후관리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