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98279A - 一种泽泻汤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泽泻汤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98279A
CN115598279A CN202210981489.XA CN202210981489A CN115598279A CN 115598279 A CN115598279 A CN 115598279A CN 202210981489 A CN202210981489 A CN 202210981489A CN 115598279 A CN115598279 A CN 1155982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isma
solution
atractylodes
decoction
reference sub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8148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598279B (zh
Inventor
吴晓纯
范倩
陶晨璐
罗文安
沈斌斌
孙冬梅
朱德全
蔡盛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Yif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Yif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Yif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Yif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8148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982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5982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982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5982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982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90Plate chromatography, e.g. thin layer or paper chromatograph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01N1/40Concentrating samples
    • G01N1/4055Concentrating samples by solubility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90Plate chromatography, e.g. thin layer or paper chromatography
    • G01N30/94Developme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01N1/40Concentrating samples
    • G01N1/4055Concentrating samples by solubility techniques
    • G01N2001/4061Solvent extra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泽泻汤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属于中药鉴别方法技术领域。具体包括:(1)将泽泻汤采用正己烷提取,将提取液干燥后采用第一溶剂溶解,得到供试品溶液;(2)取泽泻对照药材,白术对照药材,制成对照药材溶液;(3)吸取供试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点样于硅胶G薄层板上,以体积比为(9~10):(0.1~1):(0.01~0.2)的三氯甲烷、丙酮、甲酸的混合溶液为展开剂展开,显色,检视。本发明的鉴别方法,基于特定的提取方法,以及特定的展开剂,可同时有效鉴定泽泻、白术,降低了检验成本,节省了检验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泽泻汤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鉴别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泽泻汤的薄层色谱鉴别 方法。
背景技术
泽泻汤原文记载于《金匮要略·卷中·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205中“心 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泽泻汤方泽泻五两,白术二两,上二味, 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原文中已记载了剂量及煎煮方式,采用1倍 日处方量进行饮片投料制备提取液。经文献考证,全方由泽泻、白术两味药组 成,泽泻汤主治水停心下,清阳不升,浊阴上冒,故头目昏眩。方中泽泻甘淡, 利水渗湿,使水湿从小便而出,为君药。白术甘苦,健脾益气,利水消肿,助 脾运化水湿,为臣药。两药相须为用,重在利水,兼健脾以制水,为治脾虚水 饮内停之良方。该方已被收录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并公布的《古代经典 名方目录(第一批)》,虽组成简单,但疗效显著,现代多用于治疗梅尼埃病、良 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眩晕病。具有很强的开发价值和 前景。
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对泽泻汤中的化学成分和有效组分进行药理学、药 效学和药动学等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理学、汤剂的物质基础、提取工艺、 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指纹图谱研究等,主要采用的是高效液相色谱法、液质 联用色谱法等仪器,导致检验成本大大增加。例如CN202010139733-泽泻汤指 纹图谱的建立方法及其指纹图谱,公开了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磷酸 水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能够同时认定19个共有峰;CN201910065029- 泽泻汤标准煎液的质量检测方法和质量评价方法,公开了运用液相色谱检测白 术内酯Ⅲ和23-乙酰泽泻醇B的含量;CN201611121475-一种检测泽泻汤标准颗 粒中白术内酯Ⅲ和23-乙酰泽泻醇B含量的方法,公开了泽泻汤标准颗粒中白术 内酯Ⅲ和23-乙酰泽泻醇B含量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泽泻汤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 其可同时鉴别泽泻和白术,降低检验成本,节省检验时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泽泻汤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 其包括:
(1)将泽泻汤采用正己烷提取,将提取液干燥后采用第一溶剂溶解,得到 供试品溶液;
(2)取泽泻对照药材,采用正己烷提取,将提取液干燥后采用第一溶剂溶 解,得到泽泻对照药材溶液;另取白术对照药材,采用正己烷提取,将提取液 干燥后采用第一溶剂溶解,得到白术对照药材溶液;
(3)吸取供试品溶液、泽泻对照药材溶液、白术对照药材溶液点样于硅胶 G薄层板上,以体积比为(9~10):(0.1~1):(0.01~0.2)的三氯甲烷、丙酮、甲 酸的混合溶液为展开剂展开,显色,检视。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泽泻汤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其包括:
(1)将泽泻汤采用正己烷提取,将提取液干燥后采用甲醇溶解,得到供试 品溶液;
(2)取23-乙酰泽泻醇C对照品、白术内酯Ⅱ对照品、白术内酯Ⅲ对照品, 采用第二溶剂溶解,制成对照品溶液;
(3)吸取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点样于硅胶G薄层板上,以体积比为 (9~10):(0.1~1):(0.01~0.2)的三氯甲烷、丙酮、甲酸的混合溶液为展开剂展 开,显色,检视。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泽泻汤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其包括:
(1)将泽泻汤采用正己烷提取,将提取液干燥后采用甲醇溶解,得到供试 品溶液;
(2)取泽泻对照药材,采用正己烷提取,将提取液干燥后采用第一溶剂溶 解,得到泽泻对照药材溶液;另取白术对照药材,采用正己烷提取,将提取液 干燥后采用第一溶剂溶解,得到白术对照药材溶液;取23-乙酰泽泻醇C对照品、 白术内酯Ⅱ对照品、白术内酯Ⅲ对照品,采用第二溶剂溶解,制成对照品溶液;
(3)吸取供试品溶液、泽泻对照药材溶液、白术对照药材溶液、对照品溶 液点样于硅胶G薄层板上,以体积比为(9~10):(0.1~1):(0.01~0.2)的三氯 甲烷、丙酮、甲酸的混合溶液为展开剂展开,显色,检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3)中,三氯甲烷、丙酮、甲酸的体积比 为9.5:0.5:0.06。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3)包括:展开后取出、晾干,并喷以显 色剂溶液,在100~110℃加热至显色清晰,再在紫外光下进行检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显色剂溶液为硫酸乙醇溶液,其硫酸的体 积浓度为5~20%,所述紫外光的波长为360~370n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硅胶G薄层板的展距为8-12c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加热时,展距为0~4cm处斑点的加热时间≤1min, 展距为4~8cm处的斑点加热时间>1min。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3)中,所述供试品溶液的点样量为5~15μL, 泽泻对照药材溶液的点样量为5~20μL,白术对照药材溶液的点样量为5~15μL, 对照品溶液的点样量为1~3μL。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1)包括:
(1.1)取泽泻汤样品,加水溶解;其中,泽泻汤的重量与加入水的体积之 比为(1~3)g:(20~50)mL;
(1.2)将步骤(1.1)溶解得到的溶液采用正己烷提取1~4次,合并提取液, 于50~80℃水浴蒸干,残渣加甲醇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其中,每次提取所 加入正己烷的体积与泽泻汤的重量之比为(15~30)mL:(1~3)g;溶解所使用 甲醇的体积与泽泻汤的重量之比为(0.5~1.5)mL:(1~3)g。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2)中:
取泽泻对照药材1~5g,加水30~80mL,煮沸20~60min,离心后取上清液, 将上清液采用正己烷提取1~4次,合并提取液,于50~80℃水浴蒸干,残渣加甲 醇使溶解,作为泽泻对照药材溶液;
取白术对照药材0.5~2g,加水30~80mL,煮沸20~60min,离心后取上清液, 将上清液采用正己烷提取1~4次,合并提取液,于50~80℃水浴蒸干,残渣加甲 醇使溶解,作为白术对照药材溶液。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2)中:
所述对照品溶液包括23-乙酰泽泻醇C对照品溶液、白术内酯Ⅱ对照品溶液、 白术内酯Ⅲ对照品溶液;其制备方法分别为:
取23-乙酰泽泻醇C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浓度为0.5~1mg/mL的溶液,得到 乙酰泽泻醇对照品溶液;
取白术内酯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浓度为0.5~1mg/mL的溶液,得到白术内 酯Ⅱ对照品溶液;
取白术内酯Ⅲ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浓度为0.5~1mg/mL的溶液,得到白术内 酯Ⅲ对照品溶液;
步骤(3)中,23-乙酰泽泻醇C对照品溶液、白术内酯Ⅱ对照品溶液、白 术内酯Ⅲ对照品溶液的点样量均为1~3μL。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泽泻汤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
泽泻18.65份,白术7.46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泽泻汤的制备方法为:
取泽泻、白术,加水浸泡10~30min,武火煮沸20~35min,文火保持沸腾至 浸泡用水减半,即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泽泻汤的制备方法为:
取泽泻、白术,加水浸泡10~30min,武火煮沸20~35min,文火保持沸腾至 浸泡用水减半,所得汤剂冷冻干燥,即得。
实施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鉴别方法,基于特定的提取方法,以及特定的展开剂,可同时有 效鉴定泽泻、白术,降低了检验成本,节省了检验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三批次泽泻汤的薄层色谱鉴别图;其中,1~3分别 为S1~S3批次的泽泻汤冻干粉制剂,4为泽泻对照药材,5为白术对照药材,6 为23-乙酰泽泻醇C对照品,7为白术内酯Ⅱ对照品,8为白术内酯Ⅲ对照品;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专属性考察结果图;其中,1为泽泻阴性样品,2 为白术阴性样品,3为泽泻汤冻干粉制剂,4为泽泻对照药材,5为白术对照药 材,6为23-乙酰泽泻醇C对照品,7为白术内酯Ⅱ对照品,8为白术内酯Ⅲ对 照品;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不同点样量考察结果图;其中,1~3为泽泻汤冻干 粉制剂,点样量分别为5μL、10μL、15μL;4~6为泽泻对照药材,点样量为10μL、15μL、20μL;7~9为白术对照药材,点样量分别为5μL、10μL、15μL;10~11 为23-乙酰泽泻醇C对照品,点样量分别为1μL、5μL;12~13为白术内酯Ⅱ对 照品,点样量分别为1μL、5μL;14~15为白术内酯Ⅲ对照品,点样量分别为1μL、 5μL;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在23.4℃时的考察结果图;其中,1为泽泻阴性样 品,2为白术阴性样品,3为泽泻汤冻干粉制剂,4为泽泻对照药材,5为白术 对照药材,6为23-乙酰泽泻醇C对照品,7为白术内酯Ⅱ对照品,8为白术内 酯Ⅲ对照品;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在5.8℃时的考察结果图;其中,1为泽泻阴性样 品,2为白术阴性样品,3为泽泻汤冻干粉制剂,4为泽泻对照药材,5为白术 对照药材,6为23-乙酰泽泻醇C对照品,7为白术内酯Ⅱ对照品,8为白术内 酯Ⅲ对照品;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在相对湿度为38%时的考察结果图;其中,1为泽 泻阴性样品,2为白术阴性样品,3为泽泻汤冻干粉制剂,4为泽泻对照药材,5 为白术对照药材,6为23-乙酰泽泻醇C对照品,7为白术内酯Ⅱ对照品,8为 白术内酯Ⅲ对照品;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在相对湿度为80%时的考察结果图;其中,1为泽 泻阴性样品,2为白术阴性样品,3为泽泻汤冻干粉制剂,4为泽泻对照药材,5 为白术对照药材,6为23-乙酰泽泻醇C对照品,7为白术内酯Ⅱ对照品,8为 白术内酯Ⅲ对照品;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在使用谱科硅胶G板时的考察结果图;其中,1 为泽泻阴性样品,2为白术阴性样品,3为泽泻汤冻干粉制剂,4为泽泻对照药 材,5为白术对照药材,6为23-乙酰泽泻醇C对照品,7为白术内酯Ⅱ对照品, 8为白术内酯Ⅲ对照品;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在使用默克硅胶G板时的考察结果图;其中,1 为泽泻阴性样品,2为白术阴性样品,3为泽泻汤冻干粉制剂,4为泽泻对照药 材,5为白术对照药材,6为23-乙酰泽泻醇C对照品,7为白术内酯Ⅱ对照品, 8为白术内酯Ⅲ对照品;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4中加热时间为1min时的考察结果图,其中,1为泽 泻阴性样品,2为白术阴性样品,3为泽泻汤冻干粉制剂,4为泽泻对照药材,5 为白术对照药材,6为23-乙酰泽泻醇C对照品,7为白术内酯Ⅱ对照品,8为 白术内酯Ⅲ对照品;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4中加热时间为5min时的考察结果图,其中,1为泽 泻阴性样品,2为白术阴性样品,3为泽泻汤冻干粉制剂,4为泽泻对照药材,5 为白术对照药材,6为23-乙酰泽泻醇C对照品,7为白术内酯Ⅱ对照品,8为 白术内酯Ⅲ对照品;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5中薄层色谱结果图;其中,1为泽泻阴性样品,2 为白术阴性样品,3为泽泻汤冻干粉制剂,4为泽泻对照药材,5为白术对照药 材,6为23-乙酰泽泻醇B对照品,7为23-乙酰泽泻醇C对照品,8为白术内酯 Ⅱ对照品,9为白术内酯Ⅲ对照品;
图13是本发明对比例1中薄层色谱鉴别结果图;其中,1为白术阴性样品, 2-3为S1、S2批次的泽泻汤冻干粉制剂;4为白术对照药材;5为泽泻阴性样品; 6-7为S1、S2批次的泽泻汤冻干粉制剂;8为泽泻对照药材;9为23-乙酰泽泻 醇B对照品;10为23-乙酰泽泻醇C对照品;
图14是本发明对比例2中薄层色谱鉴别结果图;其中,1为泽泻阴性样品, 2为白术阴性样品,3-4为S1~S2批次的泽泻汤冻干粉制剂,5为白术对照药材, 6为泽泻对照药材,7为23-乙酰泽泻醇B对照品,8为23-乙酰泽泻醇C对照品;
图15是本发明对比例3中薄层色谱鉴别结果图;其中,1为泽泻对照药材, 2为泽泻汤冻干粉制剂,3为白术对照药材,4为白术内酯Ⅰ对照品,5为白术 内酯Ⅱ对照品,6为白术内酯Ⅲ对照品;
图16是本发明对比例4中薄层色谱鉴别结果图(365nm紫外光下检视); 其中,1为白术对照药材,2为泽泻汤冻干粉制剂,3为泽泻对照药材,4为23- 乙酰泽泻醇B对照品,5为23-乙酰泽泻醇C对照品;
图17是本发明对比例4中薄层色谱鉴别结果图(日光下检视);其中,1为 白术对照药材,2为泽泻汤冻干粉制剂,3为泽泻对照药材,4为23-乙酰泽泻醇 B对照品,5为23-乙酰泽泻醇C对照品;
图18是本发明对比例5中薄层色谱鉴别结果图;其中,1为泽泻对照药材, 2为泽泻汤冻干粉制剂,3为白术对照药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 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作为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泽泻汤及其制备方法,本发 明基于古籍文献考证,剂量换算结果的主要依据为明清以来的临床实践,根据 明朝李时珍汉唐“一两”约合明代“一钱为3.73g”的标准,原始方义中,泽泻与白 术的用量比例为5:2的换算结果为:泽泻用量18.65g;白术用量7.46g,较为符 合现代临床常规用量。
泽泻汤的制备方法为:取泽泻、白术药材,炮制成饮片;随机组方,取泽 泻饮片18.65g,白术饮片7.46g,以水400mL,浸泡,武火煮沸,文火保持沸腾 至药液约200mL,滤过即得泽泻汤汤剂,汤剂转移至真空循环泵真空冷冻干燥 机中冷冻干燥,取出,得冻干粉,即得泽泻汤基准样品。
作为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泽泻汤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 基于其所采用的对照品的不同,具体可分为三种方案,一种是单独以对照品进 行对照,另一种是以对照药材进行对照,最后一种是以对照品和对照药材同时 进行对照。下述内容以对照品、对照药材同时对照的技术方案进行详尽说明。
具体的,鉴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供试品溶液;
具体的,将泽泻汤采用正己烷提取,将提取液干燥后采用第一溶剂溶解, 得到供试品溶液。其中,泽泻汤可为汤剂、颗粒剂、散剂、胶囊剂、口服液、 片剂或丸剂,但不限于此。提取次数可为1次或多次,但不限于此。提取方式 可为加热回流提取、超声提取、振摇提取,但不限于此。提取液可蒸干、晾干, 但不限于此。第一溶剂可为甲醇,但不限于此。
优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S1包括:
S11:取泽泻汤样品,加水溶解;
其中,泽泻汤的重量与加入水的体积之比为(1~3)g:(20~50)mL;示例 性的为1g:25mL、1.5g:22mL、2g:30mL、2.5g:35mL,但不限于此。优选 的为2g:30mL。
S12:将步骤S11溶解得到的溶液采用正己烷提取1~4次,合并提取液,于 50~80℃水浴蒸干,残渣加甲醇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其中,每次提取所加入正己烷的体积与泽泻汤的重量之比为(15~30)mL:(1~3)g;示例性的为18mL:1.8g,20mL:1.6g,25mL:2g,28mL:2.5g, 但不限于此。优选的为20mL:2g。
其中,溶解所使用甲醇的体积与泽泻汤的重量之比为(0.5~1.5)mL:(1~3) g,示例性的为0.8mL:1g、1mL:1.5g、1.2mL:2g、1.4mL:2.5g,但不限于 此。优选的为1mL:2g。
S2:制备对照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
具体的,对照品为23-乙酰泽泻醇C对照品、白术内酯Ⅱ对照品、白术内酯 Ⅲ对照品。对照品溶液可为混合对照品溶液,具体可为三种的混合或任意两种 的混合。示例性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对照品溶液为三个对照品的混合溶液, 其中每个对照品的浓度均为0.5~1mg/mL。在另一个实施例之中,对照品溶液包 括23-乙酰泽泻醇C对照品溶液和白术对照品溶液。其中,白术对照品溶液为白 术内酯Ⅱ对照品、白术内酯Ⅲ对照品的混合溶液,且两者的浓度均为 0.5~1mg/mL。优选的,对照品溶液包括23-乙酰泽泻醇C对照品溶液、白术内酯Ⅱ对照品溶液、白术内酯Ⅲ对照品溶液;其制备方法分别为:取23-乙酰泽泻 醇C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浓度为0.5~1mg/mL的溶液,得到乙酰泽泻醇对照品溶 液;取白术内酯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浓度为0.5~1mg/mL的溶液,得到白术内 酯Ⅱ对照品溶液;取白术内酯Ⅲ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浓度为0.5~1mg/mL的溶液, 得到白术内酯Ⅲ对照品溶液。优选的,三个对照品溶液的浓度均为1mg/mL。
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方法分别为:
取泽泻对照药材1~5g,加水30~80mL,煮沸20~60min,离心后取上清液, 将上清液采用正己烷提取1~4次,合并提取液,于50~80℃水浴蒸干,残渣加甲 醇使溶解,作为泽泻对照药材溶液。
取白术对照药材0.5~2g,加水30~80mL,煮沸20~60min,离心后取上清液, 将上清液采用正己烷提取1~4次,合并提取液,于50~80℃水浴蒸干,残渣加甲 醇使溶解,作为白术对照药材溶液。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S1、S2不分先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先实施 S1,再实施S2,也可先实施S2,再实施S1。
S3:吸取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泽泻对照药材溶液、白术对照药材溶 液点样于硅胶G薄层板上,以体积比为三氯甲烷、丙酮、甲酸的混合溶液为展 开剂展开,显色,检视。
具体的,采用硅胶G薄层板展开,以三氯甲烷、丙酮、甲酸的混合溶液为 展开剂,展开后喷以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 照品色谱、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其中,供试品溶液的点样量为5~15μL,示例性的为6μL、8μL、10μL、12μL 或14μL,但不限于此。优选的可为10μL。泽泻对照药材溶液的点样量为5~20μL, 示例性的为6μL、9μL、12μL、15μL或18μL,但不限于此;优选的为15μL。白 术对照药材溶液的点样量为5~15μL,示例性的为6μL、9μL、12μL、15μL或18μL, 但不限于此;优选的为10μL。对照品溶液的点样量为1~3μL,示例性的为1.2μL、 1.5μL、2μL、2.5μL,优选的为1μL。
其中,展开剂中三氯甲烷、丙酮、甲酸的体积比为体积比为(9~10):(0.1~1):(0.01~0.2),示例性的为9:0.5:0.06、9.2:0.8:0.02、9.5:0.5:0.15、9.8:0.8:0.12,但 不限于此。优选的为9.5:0.5:0.06。
其中,硅胶G薄层板的展距为8-12cm。优选的为8cm。
其中,加热温度为100~110℃,示例性的为102℃、105℃、106℃、108℃ 或109℃,但不限于此。优选的为108℃。具体的,加热可为薄层板整体进行加 热,也可为对局部进行加热。优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个是实施例之中,加热时, 展距为0~4cm处斑点的加热时间≤1min,展距为4~8cm处的斑点加热时间> 1min。通过上述加热方案,可使得各区域的斑点更为清洗。优选的,0~4cm处 斑点的加热时间为0.5~1min;展距为4~8cm处的斑点加热时间为2~5min。
具体的,显色剂为硫酸乙醇溶液,其硫酸的体积浓度为5~20%,示例性的 为6%、7.5%、9%、11.5%、18%,但不限于此。优选的,硫酸乙醇溶液中硫酸 的体积浓度为10%。
具体的,加热至显色清洗后在紫外光下检视,紫外光的波长为360~370nm, 示例性的为364nm、366nm、368nm,但不限于此。优选的为365nm。
需要说明的是,当仅采用对照品溶液进行对照时,在吸取步骤中仅吸取供 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即可,其余步骤均与上述相同。相应的,当仅采用对照 药材溶液进行对照时,在吸取步骤中仅吸取供试品溶液、泽泻对照药材溶液、 白术对照药材溶液即可,其余步骤均与上述相同。基于本申请的同时采用对照 品、对照药材进行对比的方案,可更加全面的反应泽泻、白术的专属性。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所用到的仪器、试剂、对照品信息、泽泻汤各药材来源分别见表1、 表2、表3、表4。
表1主要仪器
Figure BDA0003798641800000101
表2主要试剂
Figure BDA0003798641800000102
表3对照品信息
Figure BDA0003798641800000111
表4 3批泽泻汤的组方饮片批号及对应产地组合和相关单味药及阴性饮片组合
Figure BDA0003798641800000112
实施例1泽泻汤冻干剂及其制备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泽泻汤冻干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取泽泻饮片18.65g,白术饮片7.46g,以水400mL,浸泡(30分钟),武火 (30分钟)煮沸,文火(300w)保持沸腾至药液约200mL,滤过即得泽泻汤汤剂; 搅匀分装棕色西林瓶中,转移至真空循环泵真空冷冻干燥机中冷冻干燥,取出, 即得泽泻汤基准样品制剂。
具体的,本发明共制备3批次泽泻汤冻干剂制品,其具体采用原料药如表4 所示。此外还根据上述方法制备了泽泻阴性、白术阴性样品,其采用原料药如 表4所示。
实施例2鉴别方法的建立
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取不同批次泽泻汤基准样品各2.0g,研细,加水30mL,超声溶解,溶 液用正己烷振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正己烷液,于60℃水浴蒸干,残渣 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2、对照品、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
取泽泻对照药材4.0g和白术对照药材1.0g,分别加水50mL,加热煮沸30 分钟,离心,取上清液,按照步骤(1)方法制成泽泻对照药材溶液和白术对照 药材溶液。
取23-乙酰泽泻醇C对照品、白术内酯Ⅱ对照品及白术内酯Ⅲ对照品,分别 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23-乙酰泽泻醇C对照品 溶液、白术内酯Ⅱ对照品溶液、白术内酯Ⅲ对照品溶液)。
3、鉴别方法:
分别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泽泻对照药材溶液15μL、白术对照药材溶液 10μL、23-乙酰泽泻醇C对照品溶液1μL、白术内酯Ⅱ对照品溶液1μL、白术内 酯Ⅲ对照品溶液1μL,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银龙硅胶G板)上,以 三氯甲烷-丙酮-甲酸(9.5:0.5:0.06)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 酸乙醇溶液,在108℃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其中展距为0~4cm处斑点的加热 时间为1min,展距为4~8cm处的斑点加热时间为3min,置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
3批次泽泻汤的鉴别结果见图1,由图可见,3批泽泻汤供试品色谱和与泽 泻对照药材、白术对照药材、23-乙酰泽泻醇C对照品、白术内酯Ⅱ对照品、白 术内酯Ⅲ对照品色谱在相应的位置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实施例3方法学验证
一、专属性考察
1、按表4中泽泻阴性样品配比原料,并按照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分别制备 泽泻阴性样品和白术阴性样品,并按照实施例2中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 得到泽泻阴性样品溶液和白术阴性样品溶液。
2、分别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泽泻对照药材溶液15μL、白术对照药材溶 液10μL、23-乙酰泽泻醇C对照品溶液1μL、白术内酯Ⅱ对照品溶液1μL、白术 内酯Ⅲ对照品溶液1μL、泽泻阴性样品溶液10μL和白术阴性样品溶液15μL, 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银龙硅胶G板)上,以三氯甲烷-丙酮-甲酸 (9.5:0.5:0.06)为展开剂,在常温常湿(T:23℃,RH:58%)条件下展开,取 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8℃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 灯(365nm)下检视。实验结果图2。
由图可见,泽泻汤供试品色谱和泽泻对照药材、白术对照药材、23-乙酰泽 泻醇C对照品、白术内酯Ⅱ对照品、白术内酯Ⅲ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显相同 颜色的荧光斑点,且阴性样品无干扰。说明该薄层方法专属性好。
二、不同点样量考察
分别吸取供试品溶液5μL、10μL、15μL,泽泻对照药材溶液10μL、15μL、 20μL,白术对照药材溶液5μL、10μL、15μL,23-乙酰泽泻醇C对照品溶液1μL、 5μL,白术内酯Ⅱ对照品溶液1μL、5μL和白术内酯Ⅲ对照品溶液1μL、5μL, 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银龙硅胶G板)上,以三氯甲烷-丙酮-甲酸 (9.5:0.5:0.06)为展开剂,在常温常湿(T:23℃,RH:58%)条件下展开,取 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8℃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 灯(365nm)下检视。实验结果见图3。
由图可见,当供试品溶液点样量为10μL,泽泻对照药材溶液点样量为15μL, 白术对照药材溶液点样量为10μL,23-乙酰泽泻醇C对照品溶液、白术内酯Ⅱ对 照品溶液、白术内酯Ⅲ对照品溶液点样量为1μL时,供试品与对照药材、对照 品斑点Rf值一致且清晰,无其他干扰,因此选择点样量为供试品溶液10μL,泽 泻对照药材溶液15μL,白术对照药材溶液10μL,23-乙酰泽泻醇C对照品溶液、 白术内酯Ⅱ对照品溶液、白术内酯Ⅲ对照品溶液各1μL。
三、不同温度考察
分别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泽泻对照药材溶液15μL、白术对照药材溶液 10μL、23-乙酰泽泻醇C对照品溶液1μL、白术内酯Ⅱ对照品溶液1μL、白术内 酯Ⅲ对照品溶液1μL、泽泻阴性样品溶液10μL和白术阴性样品溶液15μL,分 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银龙硅胶G板)上,以三氯甲烷-丙酮-甲酸 (9.5:0.5:0.06)为展开剂,分别在常温(T:23.4℃,RH:58%)和低温(T: 5.8℃,RH:69%)条件下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8℃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实验结果见图4~图5。
由图可见,常温和低温条件下,泽泻汤供试品分离效果都较好,且与泽泻 对照药材、白术对照药材、23-乙酰泽泻醇C对照品、白术内酯Ⅱ对照品、白术 内酯Ⅲ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对 泽泻汤中泽泻、白术薄层鉴别无明显影响,说明该薄层鉴别方法对不同温度耐 用性好。
四、不同湿度考察
分别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泽泻对照药材溶液15μL、白术对照药材溶液 10μL、23-乙酰泽泻醇C对照品溶液1μL、白术内酯Ⅱ对照品溶液1μL、白术内 酯Ⅲ对照品溶液1μL、泽泻阴性样品溶液10μL和白术阴性样品溶液15μL,分 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银龙硅胶G板)上,以三氯甲烷-丙酮-甲酸 (9.5:0.5:0.06)为展开剂,分别在高湿(T:23℃,RH:80%)和低湿(T:23℃, RH:38%)条件下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8℃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实验结果图6~图7。
由图可见,高湿和低湿条件下,泽泻汤供试品分离效果都较好,且泽泻汤 色谱与泽泻对照药材、白术对照药材、23-乙酰泽泻醇C对照品、白术内酯Ⅱ对 照品、白术内酯Ⅲ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实验结果表 明,湿度对泽泻汤中泽泻、白术薄层鉴别无影响,说明该薄层鉴别方法对不同 湿度耐用性好。
五、不同厂家薄层板考察
分别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泽泻对照药材溶液15μL、白术对照药材溶液 10μL、23-乙酰泽泻醇C对照品溶液1μL、白术内酯Ⅱ对照品溶液1μL、白术内 酯Ⅲ对照品溶液1μL、泽泻阴性样品溶液10μL和白术阴性样品溶液15μL,分 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默克硅胶G板、谱科硅胶G板)上,以三氯甲烷 -丙酮-甲酸(9.5:0.5:0.06)为展开剂,在常温常湿(T:23℃,RH:58%)条件 下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8℃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实验结果图8~图9。
由图可见,不同厂家硅胶G薄层板对泽泻汤中泽泻、白术薄层鉴别无显著 影响,泽泻汤色谱与泽泻对照药材、白术对照药材、23-乙酰泽泻醇C对照品、 白术内酯Ⅱ对照品、白术内酯Ⅲ对照品的色谱显色及荧光斑点的呈现效果较清 晰稳定,说明该薄层鉴别方法对不同厂家的硅胶G薄层板的耐用性良好。
实施例4加热时间的考察
分别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泽泻对照药材溶液15μL、白术对照药材溶液 10μL、23-乙酰泽泻醇C对照品溶液1μL、白术内酯Ⅱ对照品溶液1μL、白术内 酯Ⅲ对照品溶液1μL、泽泻阴性样品溶液10μL和白术阴性样品溶液15μL,分 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银龙硅胶G板)上,以三氯甲烷-丙酮-甲酸 (9.5:0.5:0.06)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8℃ 加热1min,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实验结果见图10;再加热5min,置 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实验结果见图11。
由图11可见,加热1min后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 谱相应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但是白术内酯Ⅱ的色谱斑点呈现 不清晰。再加热5min后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位 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但是泽泻对照药材、白术对照药材、23-乙 酰泽泻醇B的色谱斑点在Rf值小于0.5处的斑点变红色,但是白术内酯Ⅱ的色 谱斑点呈现亮蓝色。因此,显色后加热时展距0-4cm处的斑点加热时间为1min 以内,展距4-8cm处的斑点加热时间为应大于1min。
实施例5展距的考察
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取不同批次泽泻汤基准样品各2.0g,研细,加水30mL,超声溶解,溶 液用正己烷振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正己烷液,于60℃水浴蒸干,残渣 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2、对照品、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
取泽泻对照药材4.0g和白术对照药材1.0g,分别加水50mL,加热煮沸30 分钟,离心,取上清液,按照步骤(1)方法制成泽泻对照药材溶液和白术对照 药材溶液。
取23-乙酰泽泻醇B对照品、23-乙酰泽泻醇C对照品、白术内酯Ⅱ对照品 及白术内酯Ⅲ对照品,分别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3、阴性样品溶液的制备
按表4中泽泻阴性样品配比原料,并按照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分别制备泽 泻阴性样品和白术阴性样品,并按照实施例2中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得 到泽泻阴性样品溶液和白术阴性样品溶液。
4、鉴别方法
分别吸取泽泻汤供试品溶液10μL、泽泻对照药材溶液15μL、白术对照药材 溶液10μL、23-乙酰泽泻醇B对照品溶液1μL、23-乙酰泽泻醇C对照品溶液1μL、 白术内酯Ⅱ对照品溶液1μL、白术内酯Ⅲ对照品溶液各1μL、泽泻阴性样品溶液 10μL和白术阴性样品溶液15μL,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银龙硅胶G 板)上,以三氯甲烷-丙酮-甲酸(9.5:0.5:0.06)为展开剂,展开12cm左右,取 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8℃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 灯(365nm)下检视,实验结果见图12。
由图可见,展开12cm的泽泻汤供试品色谱和泽泻对照药材、白术对照药材、 23-乙酰泽泻醇C对照品、白术内酯Ⅱ对照品、白术内酯Ⅲ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 置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且阴性样品无干扰,但是23-乙酰泽泻醇B对照品的 色谱斑点在供试品色谱中存在Rf值相近且颜色一致的斑点,极易被干扰,而且 增加展开距离也未能较好区分两色谱斑点,因此23-乙酰泽泻醇B对照品的鉴别 不纳入方法中。展开距离延长展开时间也较长,因此采用高度10cm的硅胶G 的薄层板进行展开即可。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泽泻汤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具体如下:
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取不同批次泽泻汤基准样品各2.0g,研细,加水30mL,超声溶解,溶 液用水饱和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于60℃水浴蒸干, 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2、对照品、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
取泽泻对照药材4.0g和白术对照药材1.0g,分别加水50mL,加热煮沸30 分钟,离心,取上清液,按照步骤(1)方法制成泽泻对照药材溶液和白术对照 药材溶液。
取23-乙酰泽泻醇C对照品、23-乙酰泽泻醇B对照品,分别加甲醇制成每 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23-乙酰泽泻醇C对照品溶液、23-乙酰 泽泻醇B溶液)。
3、阴性样品溶液的制备
按表4中泽泻阴性样品配比原料,并按照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分别制备泽 泻阴性样品和白术阴性样品,并按照上述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泽泻 阴性样品溶液和白术阴性样品溶液。
4、鉴别方法:
分别吸取白术阴性样品溶液15μL、供试品溶液10μL、10μL、白术对照药 材溶液10μL、泽泻阴性样品溶液10μL、供试品溶液10μL、10μL、泽泻对照药 材溶液15μL、23-乙酰泽泻醇C对照品溶液1μL、23-乙酰泽泻醇B对照品溶液 1μL,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银龙硅胶G板)上,以三氯甲烷-丙酮- 甲酸(9.5:0.5:0.06)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 在108℃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实验结果图13。
由图可见,泽泻汤供试品色谱斑点与白术对照药材的1个蓝色荧光色谱斑 点一一对应,且阴性无干扰,因此该方法可适用于泽泻汤中对白术的鉴别。供 试品色谱斑点与23-乙酰泽泻醇C对照品、泽泻对照药材的1个蓝色荧光色谱斑 点一一对应,且阴性无干扰,因此该方法可适用于泽泻汤中对泽泻的鉴别,但 是该斑点的背景干扰较为严重。
与实施例2相比,实施例2的斑点更规则清晰,且白术的斑点较多,能体 现出白术药味的专属性成分白术内酯Ⅱ和白术内酯Ⅲ对照品,也即正己烷的萃 取效果优于水饱合正丁醇。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泽泻汤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具体如下:
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取不同批次泽泻汤基准样品各2.0g,研细,加水30mL,超声溶解,溶 液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乙酸乙酯液,水浴蒸干,残渣加 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2、对照品、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
取泽泻对照药材4.0g和白术对照药材1.0g,分别加水50mL,加热煮沸30 分钟,离心,取上清液,按照步骤(1)方法制成泽泻对照药材溶液和白术对照 药材溶液。
取23-乙酰泽泻醇B对照品、23-乙酰泽泻醇C对照品,分别加甲醇制成每 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23-乙酰泽泻醇B对照品溶液、23-乙酰 泽泻醇C对照品溶液)。
3、阴性样品溶液的制备
按表4中泽泻阴性样品配比原料,并按照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分别制备泽 泻阴性样品和白术阴性样品,并按照上述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泽泻 阴性样品溶液和白术阴性样品溶液。
4、鉴别方法:
分别吸取泽泻阴性对照溶液10μL、白术阴性对照溶液15μL、供试品溶液 10μL、10μL、白术对照药材溶液10μL、泽泻对照药材溶液15μL、23-乙酰泽泻 醇B对照品溶液1μL和23-乙酰泽泻醇C对照品溶液1μL,分别点样于同一硅 胶G薄层板(银龙硅胶G板)上,以三氯甲烷-丙酮-甲酸(9.5:0.5:0.06)为展开 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8℃加热至斑点显色清 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实验结果图14。
由图可见,泽泻汤供试品色谱斑点与白术对照药材的2个蓝色荧光色谱斑 点一一对应,且阴性无干扰,因此该方法可适用于泽泻汤中对白术的鉴别。供 试品色谱斑点与泽泻对照药材的2个色谱斑点一一对应且与23-乙酰泽泻醇B对 照品和23-乙酰泽泻醇C对照品斑点对应,且阴性无干扰,因此该方法可适用于 泽泻汤中对泽泻的鉴别,但是两个对照品斑点的Rf值较为接近,且23-乙酰泽 泻醇B的斑点颜色与背景颜色相近,因此鉴别效果较差。与实施例2相比,实 施例2的斑点更规则清晰,且白术的斑点较多,能体现出白术药味的专属性成 分白术内酯Ⅱ和白术内酯Ⅲ对照品,也即正己烷的萃取效果优于乙酸乙酯。
对比例3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泽泻汤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具体如下:
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取不同批次泽泻汤基准样品各2.0g,研细,加水30mL,超声溶解,溶 液用正己烷振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正己烷液,于60℃水浴蒸干,残渣 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2、对照品、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
取泽泻对照药材4.0g和白术对照药材1.0g,分别加水50mL,加热煮沸30 分钟,离心,取上清液,按照步骤(1)方法制成泽泻对照药材溶液和白术对照 药材溶液。
取白术内酯Ⅰ对照品、白术内酯Ⅱ对照品及白术内酯Ⅲ对照品,分别加甲 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3、鉴别方法:
分别吸取泽泻对照药材溶液15μL、供试品溶液10μL、白术对照药材溶液10μL、白术内酯Ⅰ对照品溶液1μL、白术内酯Ⅱ对照品溶液1μL、白术内酯Ⅲ 对照品溶液1μL,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银龙硅胶G板)上,以环己 烷-异丙醇(8: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 108℃加热1min,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实验结果见图15。
由图可见,图中斑点间较为集中但背景干扰大,供试品色谱斑点与白术对 照药材的2个色谱斑点和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对照品的色谱斑点一一对应, 但是泽泻对照药材在与白术内酯Ⅲ对照品斑点同一位置处呈现颜色相同的斑 点,因此该展开剂不适用于泽泻汤中对白术、泽泻的鉴别。
对比例1、2、3结果表明,本发明只有在同时以正己烷为萃取剂,以三氯 甲烷-丙酮-甲酸为展开剂时,才能够利用薄层色谱法同时鉴定出泽泻、白术中23- 乙酰泽泻醇C、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且分离效果好。
对比例4
按照《中国药典》2020版中泽泻项下鉴别方法,制备样品并点样,结果如 图16、17所示。
由图16可见,供试品色谱斑点与白术对照药材的3个蓝色荧光色谱斑点一 一对应,且泽泻对照药材色谱斑点中无此斑点,因此该方法可适用于泽泻汤中 对白术的鉴别;供试品色谱斑点与泽泻对照药材的色谱斑点和23-乙酰泽泻醇C 的色谱斑点一一对应,但该展开剂在展开过程中边缘效应明显,经多次重复实 验,23-乙酰泽泻醇C对照品斑点容易倾斜。虽然此鉴别方法泽泻药味呈现的色 谱斑点较为丰富,但是其斑点背景干扰较大且色谱斑点分离度较差。由图17可 见,供试品色谱斑点与泽泻对照药材溶液的色谱斑点和23-乙酰泽泻醇B的色谱 斑点一一对应,且白术对照药材色谱斑点中无此斑点,因此该方法可适用于泽 泻汤中对泽泻的鉴别。
与实施例2相比,实施例2供试品处理方法较为简便,避免了过大孔树脂 柱等繁琐的处理,简化检验步骤,可提高检验效率,而且实施例2呈现的色谱 斑点更规则清晰,展开稳定,无边缘效应影响,同时更能体现出白术药味的专 属性成分白术内酯Ⅱ和白术内酯Ⅲ对照品。
对比例5
按照《中国药典》2020版中白术项下鉴别方法,制备样品并点样,结果如 图18所示。
由图可知,该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未能呈现出薄层色谱斑点,对泽泻汤中白 术、泽泻成分不能鉴别,可能原因是该方法针对的是低极性成分鉴别,而泽泻 汤中低极性成分的转移较少。
对比例4、5结果表明,药典中鉴别泽泻、白术的两种方法不能同时对泽泻 汤中两味药材进行鉴别,或鉴别效果非常差,说明两味药材的主要有效成分理 化性质不同,因此将两味药材同时在一块薄层板上进行薄层鉴别,需要一定的 创造性劳动,也说明本发明所提供的快速、简便的同时检测两味药材的薄层鉴 别方法是呈现出较好的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是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 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泽泻汤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将泽泻汤采用正己烷提取,将提取液干燥后采用第一溶剂溶解,得到供试品溶液;
(2)取泽泻对照药材,采用正己烷提取,将提取液干燥后采用第一溶剂溶解,得到泽泻对照药材溶液;另取白术对照药材,采用正己烷提取,将提取液干燥后采用第一溶剂溶解,得到白术对照药材溶液;
(3)吸取供试品溶液、泽泻对照药材溶液、白术对照药材溶液点样于硅胶G薄层板上,以体积比为(9~10):(0.1~1):(0.01~0.2)的三氯甲烷、丙酮、甲酸的混合溶液为展开剂展开,显色,检视。
2.一种泽泻汤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将泽泻汤采用正己烷提取,将提取液干燥后采用甲醇溶解,得到供试品溶液;
(2)取23-乙酰泽泻醇C对照品、白术内酯Ⅱ对照品、白术内酯Ⅲ对照品,采用第二溶剂溶解,制成对照品溶液;
(3)吸取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点样于硅胶G薄层板上,以体积比为(9~10):(0.1~1):(0.01~0.2)的三氯甲烷、丙酮、甲酸的混合溶液为展开剂展开,显色,检视。
3.一种泽泻汤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将泽泻汤采用正己烷提取,将提取液干燥后采用甲醇溶解,得到供试品溶液;
(2)取泽泻对照药材,采用正己烷提取,将提取液干燥后采用第一溶剂溶解,得到泽泻对照药材溶液;另取白术对照药材,采用正己烷提取,将提取液干燥后采用第一溶剂溶解,得到白术对照药材溶液;取23-乙酰泽泻醇C对照品、白术内酯Ⅱ对照品、白术内酯Ⅲ对照品,采用第二溶剂溶解,制成对照品溶液;
(3)吸取供试品溶液、泽泻对照药材溶液、白术对照药材溶液、对照品溶液点样于硅胶G薄层板上,以体积比为(9~10):(0.1~1):(0.01~0.2)的三氯甲烷、丙酮、甲酸的混合溶液为展开剂展开,显色,检视。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泽泻汤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三氯甲烷、丙酮、甲酸的体积比为9.5:0.5:0.06。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泽泻汤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包括:展开后取出、晾干,并喷以显色剂溶液,在100~110℃加热至显色清晰,再在紫外光下进行检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泽泻汤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色剂溶液为硫酸乙醇溶液,其硫酸的体积浓度为5~20%,所述紫外光的波长为360~370nm。
7.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泽泻汤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G薄层板的展距为8-12cm。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泽泻汤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时,展距为0~4cm处斑点的加热时间≤1min,展距为4~8cm处的斑点加热时间>1min。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泽泻汤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供试品溶液的点样量为5~15μL,泽泻对照药材溶液的点样量为5~20μL,白术对照药材溶液的点样量为5~15μL,对照品溶液的点样量为1~3μL。
10.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泽泻汤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包括:
(1.1)取泽泻汤样品,加水溶解;其中,泽泻汤的重量与加入水的体积之比为(1~3)g:(20~50)mL;
(1.2)将步骤(1.1)溶解得到的溶液采用正己烷提取1~4次,合并提取液,于50~80℃水浴蒸干,残渣加甲醇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其中,每次提取所加入正己烷的体积与泽泻汤的重量之比为(15~30)mL:(1~3)g;溶解所使用甲醇的体积与泽泻汤的重量之比为(0.5~1.5)mL:(1~3)g。
11.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泽泻汤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
取泽泻对照药材1~5g,加水30~80mL,煮沸20~60min,离心后取上清液,将上清液采用正己烷提取1~4次,合并提取液,于50~80℃水浴蒸干,残渣加甲醇使溶解,作为泽泻对照药材溶液;
取白术对照药材0.5~2g,加水30~80mL,煮沸20~60min,离心后取上清液,将上清液采用正己烷提取1~4次,合并提取液,于50~80℃水浴蒸干,残渣加甲醇使溶解,作为白术对照药材溶液。
12.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泽泻汤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
所述对照品溶液包括23-乙酰泽泻醇C对照品溶液、白术内酯Ⅱ对照品溶液、白术内酯Ⅲ对照品溶液;其制备方法分别为:
取23-乙酰泽泻醇C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浓度为0.5~1mg/mL的溶液,得到乙酰泽泻醇对照品溶液;
取白术内酯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浓度为0.5~1mg/mL的溶液,得到白术内酯Ⅱ对照品溶液;
取白术内酯Ⅲ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浓度为0.5~1mg/mL的溶液,得到白术内酯Ⅲ对照品溶液;
步骤(3)中,23-乙酰泽泻醇C对照品溶液、白术内酯Ⅱ对照品溶液、白术内酯Ⅲ对照品溶液的点样量均为1~3μL。
13.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泽泻汤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泽泻汤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
泽泻18.65份,白术7.46份。
1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的泽泻汤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泽泻汤的制备方法为:
取泽泻、白术,加水浸泡10~30min,武火煮沸20~35min,文火保持沸腾至浸泡用水减半,即得。
1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的泽泻汤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泽泻汤的制备方法为:
取泽泻、白术,加水浸泡10~30min,武火煮沸20~35min,文火保持沸腾至浸泡用水减半,所得汤剂冷冻干燥,即得。
CN202210981489.XA 2022-08-15 2022-08-15 一种泽泻汤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 Active CN1155982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81489.XA CN115598279B (zh) 2022-08-15 2022-08-15 一种泽泻汤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81489.XA CN115598279B (zh) 2022-08-15 2022-08-15 一种泽泻汤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98279A true CN115598279A (zh) 2023-01-13
CN115598279B CN115598279B (zh) 2025-03-11

Family

ID=84843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81489.XA Active CN115598279B (zh) 2022-08-15 2022-08-15 一种泽泻汤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98279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9176A (zh) * 2010-05-18 2010-09-15 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 薄层色谱法鉴别白术药材的方法
CN112710772A (zh) * 2020-12-25 2021-04-27 段复华 一种肾安胶囊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9176A (zh) * 2010-05-18 2010-09-15 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 薄层色谱法鉴别白术药材的方法
CN112710772A (zh) * 2020-12-25 2021-04-27 段复华 一种肾安胶囊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义生;梁惟俊;范彦博;肖伊;孙晓静;高春华;周才新;: "调脂康口服液的薄层色谱鉴别",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no. 07, 15 April 2012 (2012-04-15) *
文红梅 等: "止眩颗粒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中成药》, vol. 25, no. 6, 30 June 2003 (2003-06-30), pages 455 *
杨惠莲;谢静;冷静;: "八珍袋泡茶的薄层色谱鉴别", 医药导报, 31 December 2012 (2012-12-31) *
汪霞;徐响响;周建红;: "儿泻宁口服液的质量标准", 中国药师, no. 12, 5 December 2006 (2006-12-05) *
王春英, 张兰桐, 袁志芳, 刘云, 田葆萍: "血脂宁口服液中各药材的薄层色谱法鉴别",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no. 01, 28 January 2003 (2003-01-28) *
贾林 等: "健脾益肾颗粒的质量标准改进研究", 《中南药学》, vol. 18, no. 9, 30 September 2020 (2020-09-30), pages 1564 *
赵晓梅 等: "关于《中国药典》2020年版泽泻质量标准修订的建议", 《中国中药杂志》, vol. 45, no. 7, 30 April 2020 (2020-04-30), pages 156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98279B (zh) 2025-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hang et al. Screen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α‐glucosidase inhibitors from Shenqi Jiangtang Granule by ultrafiltration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mass spectrometry
CN102735782A (zh) 一种筛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方法
CN109528803A (zh) 一种太子参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太子参提取物和检测方法
CN115569128A (zh) 黄精中抗高尿酸活性成分的筛选及其应用
CN116338073A (zh) 一种芪蛭益肾胶囊的薄层色谱检测方法
CN115598279A (zh) 一种泽泻汤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
CN112697949B (zh) 一种保元汤及其类似方提取物及制剂的薄层鉴别方法
CN106324177B (zh) 一种中药复方中姜的鉴别方法
CN108445139A (zh) 一种治疗滑膜炎的中药制剂的鉴别方法
CN101537096A (zh) 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14942297B (zh) 用于桃红四物汤薄层鉴别方法的展开剂及薄层鉴别方法
CN1969958A (zh) 一种治疗病毒性肝炎的口服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15837063B (zh) 一种肺力咳药物组合物的制备及检测方法
CN100475239C (zh) 心脉通口服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15728404B (zh) 蓝芩口服液对照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759066B (zh) 一种薤白供试品的薄层鉴别方法
CN100388940C (zh) 一种小儿高热不退的中药制剂质量控制方法
WO2021128807A1 (zh) 一种葛根清肠颗粒的快速薄层鉴别方法
CN114894952B (zh) 一种当归建中汤全方六药味的薄层鉴别方法
CN110824095A (zh) 一种鉴别巴戟天配方颗粒与制巴戟天配方颗粒的方法
CN116019889B (zh) 一种和胃止痛合剂及其制备以及检测方法
CN103923138A (zh) 一种烟花苷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5704806B (zh) 半夏白术天麻汤的质量检测方法
CN119124794A (zh) 使用薄层色谱同时鉴别当归、生地黄、黄芩、黄连、黄柏和黄芪的方法
CN118067911A (zh) 一种中成药中多种组分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