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66375B - 储能设备以及用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储能设备以及用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66375B
CN115566375B CN202211416112.6A CN202211416112A CN115566375B CN 115566375 B CN115566375 B CN 115566375B CN 202211416112 A CN202211416112 A CN 202211416112A CN 115566375 B CN115566375 B CN 1155663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patch
insulating
bare cell
energy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1611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566375A (zh
Inventor
周文扬
熊永锋
阳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Hair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Hair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1611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663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5663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663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5663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66375B/zh
Priority to DE202023101354.6U priority patent/DE202023101354U1/de
Priority to US18/204,061 priority patent/US11870102B1/en
Priority to EP23207382.5A priority patent/EP4369465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38Connection of several leads or tabs of wound or folded electrode sta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84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 H01M50/59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tection means
    • H01M50/593Spacers; Insulating pla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01M10/0583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of accumulators with folded construction elements except wound ones, i.e. folded positive or negative electrodes or separators, e.g. with "Z"-shaped electrodes or separ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01M10/0587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of accumulators having only wound construction elements, i.e. wound positive electrodes, wound negative electrodes and wound separ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71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other than 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89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or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properties, e.g. swelling degree, hydrophilicity or shut down properties
    • H01M50/494Tensile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84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 H01M50/59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tection means
    • H01M50/597Protection against reversal of polarit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33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sings or racks, e.g. dimensions
    • H01M50/242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sings or racks, e.g. dimensions adapted for protecting batteries against vibrations, collision impact or swell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储能设备以及用电设备。储能设备包括裸电芯组件和转接片,裸电芯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裸电芯,每个裸电芯具有多个极耳,多个极耳在所述电极片完成卷绕后沿着所述极耳的厚度方向排列;裸电芯具有第一侧面以及第一端面;多个极耳自其根部弯折并贴近第一端面,多个极耳具有一远离第一端面的连接面;转接片覆盖在连接面上并与多个极耳连接;裸电芯组件还包括第一绝缘贴片,其粘接并覆盖转接片的远离第一端面的表面上且延伸到第一侧面;其中,贴有第一绝缘贴片的储能设备的放电容量衰减到额定容量的80%时,储能设备所经历的循环次数大于等于1200次。从而,不仅可以避免焊渣引起内部短路,还可延长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储能设备以及用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储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能设备以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锂电池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将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层叠后卷绕呈卷芯,再将两个或者多个卷芯串联或者并联以得到电池。在完成卷绕后的卷芯中,卷芯的极耳需进行焊接。然而,现有的电芯的极耳焊接后的焊渣容易掉进电芯内,造成电芯内部短路,给使用过程中带来风险,并会缩短电池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能设备以及用电设备,以解决裸电芯组件内部短路以及裸电芯组件内部短路所导致的使用寿命缩短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储能设备,所述储能设备包括裸电芯组件和转接片,所述裸电芯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裸电芯,每个所述裸电芯由电极片卷绕而成,所述电极片包括多个极耳,所述多个极耳在所述电极片完成卷绕后沿着所述极耳的厚度方向排列;在卷绕完成状态时,所述裸电芯具有第一侧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一端面;所述多个极耳自其根部弯折并贴近所述第一端面,所述多个极耳具有一远离所述第一端面的连接面;所述转接片设置在所述连接面上并与所述多个极耳连接;所述裸电芯组件还包括第一绝缘贴片,所述第一绝缘贴片粘接并覆盖在所述转接片远离所述连接面的表面上且弯折延伸到所述第一侧面上;在1C电流、25℃满充满放循环条件下:贴有所述第一绝缘贴片的所述储能设备的放电容量衰减到额定容量的90%时,所述储能设备所经历的循环次数大于等于500次,贴有所述第一绝缘贴片的所述储能设备的放电容量衰减到额定容量的80%时,所述储能设备所经历的循环次数大于等于1200次。
从而,本申请中,由于所述第一绝缘贴片粘接并覆盖所述转接片,并延伸到所述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一绝缘贴片可以最大程度的覆盖所述转接片和所述极耳,即使所述转接片和所述极耳上有焊渣掉落,也会被所述第一绝缘贴片粘住,不会进入裸电芯组内。因此,提高储能设备的使用安全性。此外,贴有所述第一绝缘贴片的所述储能设备的放电容量衰减到额定容量的90%时,所述储能设备所经历的循环次数大于等于500次,贴有所述第一绝缘贴片的所述储能设备的放电容量衰减到额定容量的80%时,所述储能设备所经历的循环次数大于等于1200次。反之,没有贴所述第一绝缘贴片的所述储能设备的放电容量衰减到额定容量的90%时,所述储能设备所经历的循环次数大于等于500次,但是没有贴所述第一绝缘贴片的所述储能设备的放电容量衰减到额定容量的80%时,所述储能设备所经历的循环次数大于小于等于1200次。因此,实验证明,贴有所述第一绝缘贴片的所述储能设备可延长使用寿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极片包括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每个所述裸电芯由所述第一电极片和所述第二电极片卷绕而成,所述第一电极片包括多个第一极耳,所述第二电极片包括多个第二极耳,所述多个第一极耳在卷绕完成状态时沿着所述第一极耳的厚度方向排列,所述多个第二极耳在卷绕完成状态时沿着所述第二极耳的厚度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极性相反;所述转接片包括第一转接片和第二转接片;所述多个第一极耳具有一远离所述第一端面的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一转接片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面上并与所述多个第一极耳连接;所述多个第二极耳具有一远离所述第一端面的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二转接片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面上并与所述多个第二极耳连接;所述第一绝缘贴片包括第一子绝缘贴片和第二子绝缘贴片,所述第一子绝缘贴片粘接并覆盖于所述第一转接片远离所述第一端面的表面上并延伸到所述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二子绝缘贴片粘接并覆盖于所述第二转接片远离所述第一端面的表面上并延伸到所述第一侧面上。
从而,每个第一极耳上对应设中有第一转接片,并在所述第一转接片上设置有第一子绝缘贴片,该第一子绝缘贴片可以从所述第一端面的上侧,即所述第一转接片远离所述第一端面的表面,延伸到所述第一侧面上,使得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第一转接片之间的焊印区域可以完全被所述第一子绝缘贴片覆盖,可以避免所述焊印区域残留的焊渣在日复一日的使用过程中掉落并进入所述裸电芯组的内部形成短路,也避免掉落的焊渣被电解液腐蚀形成金属离子,随着充放电循环在电极片的负极片的表面析出,逐渐刺穿电极片的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离膜引发短路。同理,每个第二极耳上对应设置有第二转接片,并在所述第二转接片上设置有第二子绝缘贴片,该第二子绝缘贴片可以从所述第一端面的上侧,即所述第二转接片远离所述第一端面的表面,延伸到所述第一侧面上,使得所述第二极耳与所述第二转接片之间的焊印区域可以完全被所述第二子绝缘贴片覆盖。从而,可以避免因为焊渣掉落导致的短路而缩短储能设备使用寿命的问题,延长了储能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子绝缘贴片包括第一子连接部和连接于所述第一子连接部的第二子连接部,所述第一子连接部粘接于所述第一端面的上侧,所述第二子连接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子连接部向下弯折并粘接于所述第一侧面,在所述裸电芯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子连接部沿着所述裸电芯的宽度方向的长度为超出所述第一转接片的边缘的尺寸大于等于2mm;所述第二子连接部沿着所述裸电芯的高度方向的长度的范围值为大于等于2mm;所述第二子绝缘贴片包括第三子连接部和连接于所述第三子连接部的第四子连接部,所述第三子连接部粘接于所述第一端面的上侧,所述第四子连接部相对于所述第三子连接部向下弯折并粘接于所述第一侧面,在所述裸电芯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三子连接部沿着所述裸电芯的宽度方向的长度为超出所述第二转接片的边缘的尺寸大于等于2mm,所述第四子连接部沿着所述裸电芯的高度方向的长度的范围值为大于等于2mm。
从而,所述第一子绝缘贴片与所述裸电芯以及所述第一转接片具有可靠的稳定连接,即使所述裸电芯组件长期浸泡在电解液中,所述第一子绝缘贴片的表面上粘有掉落的焊渣,也不会影响所述第一子绝缘贴片与所述裸电芯以及所述第一转接片之间的连接可靠性。所述第二子绝缘贴片与所述裸电芯以及所述第二转接片具有可靠的稳定连接,即使所述裸电芯组件长期浸泡在电解液中,所述第二子绝缘贴片的表面上粘有掉落的焊渣,也不会影响所述第二子绝缘贴片与所述裸电芯以及所述第二转接片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子绝缘贴片于所述第一子连接部和所述第二子连接部的弯折连接区域在受到所述裸电芯的膨胀拉力时的断裂伸长率为120-140%;所述第二子绝缘贴片于所述第三子连接部和所述第四子连接部的弯折连接区域在受到所述裸电芯的膨胀拉力时的断裂伸长率为120-140%。
从而,当所述储能设备贴有所述第一子绝缘贴片和所述第二子绝缘贴片后,所述第一子绝缘贴片和所述第二子绝缘贴片也可以起到抵消所述裸电芯充放电过程中的膨胀拉力的作用,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子绝缘贴片和所述第二子绝缘贴片也可以起到束缚所述裸电芯充放电过程中的膨胀的作用,使得所述裸电芯在充放电过程中保持平整,电解液进入效果更好,可以减少析锂,进而延长所述储能设备的充放电循环次数,即,延长所述储能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子绝缘贴片于所述第一子连接部和所述第二子连接部的弯折连接区域在受到所述裸电芯的膨胀拉力时的形变率为0-20%;所述第二子绝缘贴片于所述第三子连接部和所述第四子连接部的弯折连接区域在受到所述裸电芯的膨胀拉力时的形变率为0-20%。从而,将第一子绝缘贴片和第二子绝缘贴片的形变率控制在0-20%范围,以防止第一子绝缘贴片和第二子绝缘贴片在裸电芯的膨胀力的作用下造成断裂后果,也避免了第一子绝缘贴片和第二子绝缘贴片被过度拉扯后造成第一子绝缘贴片和第二子绝缘贴片局部区域过薄而导致第一子绝缘贴片和第二子绝缘贴片绝缘性能降低,进一步影响了储能设备的循环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裸电芯还具有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背设置;所述多个极耳具有一靠近所述第一端面的贴合面,所述裸电芯组件还包括第二绝缘贴片,所述第二绝缘贴片粘接并覆盖所述贴合面且延伸到所述第一端面以及所述第二侧面。
从而,所述第二绝缘贴片粘接并覆盖所述贴合面并延伸到所述第一端面以及所述第二侧面,可以将所述极耳的所述贴合面完全覆盖住,可以避免所述极耳的所述贴合面上掉落焊渣或者其它杂质,而且,所述第二绝缘贴片还延伸到所述第一端面以及所述第二侧面,可以极大的增加了所述绝缘贴片与所述极耳、所述第一端面以及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即使被长期浸泡在电解液内也不会脱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极片包括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每个所述裸电芯由所述第一电极片和所述第二电极片卷绕而成,所述第一电极片包括多个第一极耳,所述第二电极片包括多个第二极耳,所述多个第一极耳在卷绕完成状态时沿着所述第一极耳的厚度方向排列,所述多个第二极耳在卷绕完成状态时沿着所述第二极耳的厚度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极性相反;所述多个第一极耳具有一靠近所述第一端面的第一贴合面;所述多个第二极耳具有一靠近所述第一端面的第二贴合面;所述第二绝缘贴片包括第三子绝缘贴片和第四子绝缘贴片,所述第三子绝缘贴片粘接并覆盖在所述第一贴合面且延伸到所述第一端面以及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第四子绝缘贴片粘接并覆盖在所述第二贴合面且延伸到所述第一端面以及所述第二侧面。
从而,所述第一极耳的第一贴合面通过第三子绝缘贴片覆盖,使得所述第一极耳的第一贴合面都被得到有效的保护,可以最大程度的阻止所述第一极耳上的焊渣的掉落,所述第三子绝缘贴片还延伸到所述第一端面以及所述第二侧面,可以极大的增加了所述第三子绝缘贴片与所述第一极耳、所述第一端面以及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即使被长期浸泡在电解液内也不会发生脱落的情况,增加了连接可靠性;所述第二极耳的第二贴合面通过第四子绝缘贴片覆盖,使得所述第二极耳的第二贴合面都被得到有效的保护,可以最大程度的阻止所述第二极耳上的焊渣的掉落,所述第四子绝缘贴片还延伸到所述第一端面以及所述第二侧面,可以极大的增加了所述第四子绝缘贴片与所述第二极耳、所述第一端面以及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即使被长期浸泡在电解液内也不会发生脱落的情况,增加了连接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裸电芯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三子绝缘贴片超出所述第一贴合面的边缘的距离大于等于2mm;在所述裸电芯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四子绝缘贴片超出所述第二贴合面的边缘的距离大于等于2mm。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裸电芯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三子绝缘贴片延伸到所述第二侧面的长度尺寸为大于等于2mm;在所述裸电芯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第四子绝缘贴片延伸到所述第二侧面的长度尺寸为大于等于2mm。
从而,所述第三子绝缘贴片与所述裸电芯具有可靠的稳定连接,即使所述裸电芯组件长期浸泡在电解液中,所述第三子绝缘贴片的表面上粘有掉落的焊渣,也不会影响所述第三子绝缘贴片与所述裸电芯之间的连接可靠性。所述第四子绝缘贴片与所述裸电芯具有可靠的稳定连接,即使所述裸电芯组件长期浸泡在电解液中,所述第四子绝缘贴片的表面上粘有掉落的焊渣,也不会影响所述第四子绝缘贴片与所述裸电芯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裸电芯于所述第一侧面上设置有末端收尾部,所述裸电芯组件还包括收尾部绝缘贴片,所述收尾部绝缘贴片粘接并覆盖在所述第一侧面上并粘接且覆盖在所述末端收尾部上。
从而,所述收尾部绝缘贴片粘接在所述第一侧面上并覆盖所述外侧裸电芯的末端收尾部,可以抵消所述裸电芯充放电过程中的膨胀对所述末端收尾部的张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裸电芯于所述第一侧面上设置有末端收尾部,所述裸电芯组件还包括收尾部绝缘贴片,所述收尾部绝缘贴片粘接并覆盖在所述第一侧面上并粘接且覆盖在所述末端收尾部上,所述收尾部绝缘贴片位于所述第一子绝缘贴片和所述第二子绝缘贴片之间。
从而,所述第一侧面的不同区域分别覆盖有所述收尾部绝缘贴片、所述第一子绝缘贴片和所述第二子绝缘贴片,在不同的区域都提供的相应的粘接力,可以抵消一部分所述至少一个裸电芯充放电过程的膨胀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尾部绝缘贴片至少部分覆盖贴设于所述第一子绝缘贴片和所述第二子绝缘贴片中的至少之一。
从而,所述第一子绝缘贴片和所述第二子绝缘贴片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收尾部绝缘贴片部分重叠可以进一步增强粘接力,增加所述第一子绝缘贴片和所述第二子绝缘贴片与所述收尾部绝缘贴片各自的粘接稳定性,即使在实际使用中长期浸泡在电解液内,也不会与所述裸电芯分离或者起翘,极大的提高了所述储能设备的使用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裸电芯还具有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设置;所述裸电芯还具有第三侧面、第四侧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三侧面与第四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端面连接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的一侧,所述第二端面连接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的另一侧,其中,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的表面积大于所述第三侧面、第四侧面、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表面积,所述裸电芯组件还包括捆扎绝缘贴片,所述捆扎绝缘贴片设置在所述第三侧面、第四侧面和/或第二端面上。当所述至少一个裸电芯通过较大面积的所述第一侧面或者所述第二侧面抵接设置时,所述捆扎绝缘贴片的两端分别延伸到所述至少一个裸电芯的外露的所述第一侧面和/或第二侧面上。在1C电流、25℃满充满放循环条件下:贴有所述捆扎绝缘贴片和所述第一绝缘贴片的所述储能设备的放电容量衰减到额定容量的90%时,所述储能设备所经历的循环次数大于等于900次,贴有所述捆扎绝缘贴片和所述第一绝缘贴片的所述储能设备的放电容量衰减到额定容量的80%时,所述储能设备所经历的循环次数大于等于1500次。
从而,由于所述储能设备在充放电过程其电极片存在膨胀,会出现褶皱,褶皱处电解液浸润困难,容易导致析锂,使循环次数下降;而通过捆扎绝缘贴片可以有效束缚电极片的膨胀,使其保持良好的贴合界面,延长使用寿命。实验表明,在1C电流、25℃满充满放循环条件下:单贴有所述捆扎绝缘贴片的所述储能设备的放电容量衰减到额定容量的90%时,所述储能设备所经历的循环次数大于等于900次,单贴有所述捆扎绝缘贴片的所述储能设备的放电容量衰减到额定容量的80%时,所述储能设备所经历的循环次数小于等于1500次。在1C电流、25℃满充满放循环条件下:贴有所述捆扎绝缘贴片和所述第一绝缘贴片的所述储能设备的放电容量衰减到额定容量的90%时,所述储能设备所经历的循环次数大于等于900次,贴有所述捆扎绝缘贴片和所述第一绝缘贴片的所述储能设备的放电容量衰减到额定容量的80%时,所述储能设备所经历的循环次数大于等于1500次。可见,不仅单贴有所述第一绝缘贴片可以增加所述储能设备的使用寿命,单帖有捆扎绝缘贴片也可以增加所述储能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贴有所述捆扎绝缘贴片和所述第一绝缘贴片可以进一步增加所述储能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裸电芯包括两个裸电芯,且所述两个裸电芯通过两个所述第二侧面抵接设置,所述捆扎绝缘贴片包括第一捆扎绝缘贴片、第二捆扎绝缘贴片、第三捆扎绝缘贴片和第四捆扎绝缘贴片,所述第一捆扎绝缘贴片设置在所述第三侧面,并且所述第一捆扎绝缘贴片的两端分别从所述第三侧面延伸到两个外露的所述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二捆扎绝缘贴片设置在所述第四侧面上,且所述第二捆扎绝缘贴片的两端分别从所述第四侧面延伸到两个外露的所述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三捆扎绝缘贴片和所述第四捆扎绝缘贴片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端面上,并且,所述第三捆扎绝缘贴片的两端分别从所述第二端面延伸到两个外露的所述第一侧面上,所述第四捆扎绝缘贴片的两端分别从所述第二端面延伸到两个外露对的所述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一捆扎绝缘贴片与第二捆扎绝缘贴片以所述裸电芯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三捆扎绝缘贴片和所述第四捆扎绝缘贴片以所述裸电芯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从而,所述裸电芯组的第三侧面、第四侧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上都设置有对应的第一捆扎绝缘贴片、第二捆扎绝缘贴片、第三捆扎绝缘贴片和第四捆扎绝缘贴片,捆扎更结实,且受力平衡,能够有效束缚电极片的膨胀,使其保持良好的贴合界面,延长使用寿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捆扎绝缘贴片所能承受拉力与所述捆扎绝缘贴片在所述至少一个裸电芯上的粘贴面积的比值大于所述至少一个裸电芯的膨胀力压强,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裸电芯的膨胀力压强≤0.4Mpa。
从而,所述捆扎绝缘贴片所能承受拉力与所述捆扎绝缘贴片在所述至少一个裸电芯上的粘贴面积的比值大于所述至少一个裸电芯的膨胀力压强,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裸电芯的膨胀力压强≤0.4Mpa。所述至少一个裸电芯充放电过程膨胀时,所述捆扎绝缘贴片具有预紧力,束缚这种膨胀,使所述隔膜与所述负极片的贴合性更好,所述隔膜和所述负极片之间不会因为膨胀而距离变远进而产生褶皱,电解液的进入效果更好,从而可以减少析锂的发生,延长使用寿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转接片包括第一连接区和第二连接区,所述第一连接区用于与所述多个第一极耳连接,所述第一子绝缘贴片覆盖所述第一连接区并露出所述第二连接区;所述第二转接片包括第三连接区和第四连接区,所述第三连接区用于与所述多个第二极耳连接,所述第二子绝缘贴片覆盖所述第三连接区并露出所述第四连接区。
从而,所述第二连接区用于与第一极柱连接,所述第四连接区用于与第二极柱连接。由于所述第一子绝缘贴片覆盖所述第一连接区远离所述第一端面的一侧上并露出所述第二连接区,因此,方便所述第二连接区与第一极柱进行焊接;由于所述第二子绝缘贴片覆盖所述第三连接区远离所述第一端面的一侧上并露出所述第四连接区,因此,方便所述第四连接区与第二极柱进行焊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裸电芯组件还包括第三绝缘贴片和第四绝缘贴片,所述第三绝缘贴片粘接并覆盖在所述第二连接区面向所述第一端面的一侧上,所述第四绝缘贴片粘接并覆盖在所述第四连接区面向所述第一端面的一侧上。
从而,所述第三绝缘贴片可以防止所述第一极柱焊接过程中所产生的焊渣的掉落,所述第四绝缘贴片可以防止所述第二极柱焊接过程中所产生的焊渣的掉落。从而,可以避免所述第一极柱和所述第二极柱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焊渣掉入裸电芯的内部,造成短路等一系列的问题进而影响所述储能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绝缘贴片从所述第二连接区延伸至覆盖所述第一连接区并与所述第三子绝缘贴片部分重叠;所述第四绝缘贴片从所述第四连接区延伸至覆盖所述第三连接区并与所述第四子绝缘贴片部分重叠。
从而,所述第三绝缘贴片可以对所述第二连接区进行足够的保护且所述第三绝缘贴片与所述第三子绝缘贴片部分重叠粘连,可以增加所述第三绝缘贴片与所述第三子绝缘贴片各自的连接可靠性,即使长期浸泡在电解液中,也能保证所述第三绝缘贴片不会与所述第二连接区分离,所述第三子绝缘贴片不会与所述第一连接区分离,以及所述第三绝缘贴片与所述第三子绝缘贴片相互分离,提高了连接稳定性。所述第四绝缘贴片可以对所述第四连接区进行足够的保护且所述第三连接区并与所述第四子绝缘贴片部分重叠粘连,可以增加所述第四绝缘贴片与所述第四子绝缘贴片各自的连接可靠性,即使长期浸泡在电解液中,也能保证所述第四绝缘贴片不会与所述第四连接区分离,所述第四子绝缘贴片不会与所述第三连接区分离,以及所述第四绝缘贴片与所述第四子绝缘贴片相互分离。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储能设备还包括壳体和盖板,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裸电芯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转接片设置在所述盖板朝向所述壳体的一侧上,所述盖板盖在所述壳体的开口上而形成收容空间,所述裸电芯组件和所述转接片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内。
从而,通过转接片与盖板连接,连接稳定可靠。
本申请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用电设备,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储能设备,所述储能设备用于提供电能。
从而,本申请的用于用电设备的储能设备,由于当有焊渣掉入所述裸电芯内部时,掉落的焊渣会引起短路,此外,掉落的焊渣还会被电解液腐蚀形成金属离子,随着充放电循环在电极片的负极片的表面析出,逐渐刺穿电极片的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离膜引发短路。由于所述第一绝缘贴片粘接并覆盖所述转接片,并延伸到所述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一绝缘贴片可以最大程度的覆盖所述转接片和所述极耳,即使所述转接片和所述极耳上有焊渣掉落,也会被所述绝缘贴片粘住,不会进入裸电芯内。因此,提高储能设备的使用安全性,并且,还可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储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电极片未卷绕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层叠并卷绕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裸电芯的极耳、第一绝缘贴片、第二绝缘贴片和转接片之间的结构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储能设备在1C电流、25℃满充满放循环条件下的容量衰减与循环次数的曲线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图1的储能设备去掉转接片、第一绝缘贴片、收尾部绝缘贴片、捆扎绝缘贴片后,两个裸电芯以各自的极耳为基准,相背展开后的平面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将图6翻转180度后得到的平面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图1中的储能设备包括盖板后的俯视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图1中的储能设备包括盖板后的主视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图9的左视图;
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图9的仰视图;
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储能设备的拆解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图12中储能设备的组装图。
附图标记:
裸电芯组件1
裸电芯111;
第一侧面112、第二侧面114、第一端面1131、第三侧面1132、第四侧面1133、第二端面1134;
极耳12、连接面120、贴合面124、第一连接面1212、第二连接面1222、第一贴合面1211、第二贴合面1221;
第一绝缘贴片13、第一子绝缘贴片131、第一子连接部1311、第二子连接部1312、第二子绝缘贴片132、第三子连接部1321、第四子连接部1322、第二绝缘贴片16、第三子绝缘贴片161、第四子绝缘贴片162、第三绝缘贴片171、第四绝缘贴片172;
电极片1111、第一电极片1112、第二电极片1113、第一极耳121、第二极耳122;
末端收尾部1110、收尾部绝缘贴片14;
捆扎绝缘贴片15、第一捆扎绝缘贴片151、第二捆扎绝缘贴片152、第三捆扎绝缘贴片153、第四捆扎绝缘贴片154;
壳体21、开口211;
转接片22、第一转接片221、第一连接区2210、第二连接区2211、第二转接片222、第三连接区2220、第四连接区2221;
盖板23;
储能设备 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非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本申请中使用的“一个”、“一”或“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只是用来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语前面的元件或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它元件或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含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覆盖”是指两者之间直接接触,没有第三方元件的存在,或者,两者之间属于间接接触,且两者之间还有第三方元件的存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请参考图1,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储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储能设备2包括裸电芯组件1和转接片22。所述裸电芯组件1包括至少一个裸电芯111。本实施例中,所述裸电芯组件1包括两个裸电芯111。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裸电芯组件1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裸电芯111。请参考图2和图3,每个所述裸电芯111由电极片1111卷绕而成,所述电极片1111包括多个极耳12,所述多个极耳12在所述电极片1111完成卷绕后沿着所述极耳12的厚度方向排列。请再次参考图1,在卷绕完成状态时,所述裸电芯111具有第一侧面11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面112的第一端面1131。请参考图3和图4,所述多个极耳12自其根部弯折并贴近所述第一端面1131,所述多个极耳12具有一远离所述第一端面1131的连接面120;所述转接片22设置在所述连接面120上并与所述多个极耳12连接。所述裸电芯组件1还包括第一绝缘贴片13,所述第一绝缘贴片13粘接并覆盖在所述转接片22远离所述连接面120的表面上且弯折延伸到所述第一侧面112上。如图5中曲线B所示,在1C电流、25℃满充满放循环条件下:贴有所述第一绝缘贴片13的所述储能设备2的放电容量衰减到额定容量的90%时,所述储能设备2所经历的循环次数大于等于500次,贴有所述第一绝缘贴片13的所述储能设备2的放电容量衰减到额定容量的80%时,所述储能设备2所经历的循环次数大于等于1200次。
由于当有焊渣掉入所述裸电芯111内部时,掉落的焊渣会引起短路,此外,掉落的焊渣还会被电解液腐蚀形成金属离子,随着充放电循环在电极片1111的负极片的表面析出,逐渐刺穿电极片1111的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离膜引发短路。从而,本申请中,由于所述第一绝缘贴片13粘接并覆盖所述转接片22,并延伸到所述第一侧面112上,所述第一绝缘贴片13可以最大程度的覆盖所述转接片22和所述极耳12,即使所述转接片22和所述极耳12上有焊渣掉落,也会被所述第一绝缘贴片13粘住,不会进入裸电芯111内。因此,提高储能设备2的使用安全性。另外,如图5中曲线B所示,贴有所述第一绝缘贴片13的所述储能设备2的放电容量衰减到额定容量的90%时,所述储能设备2所经历的循环次数大于等于500次,贴有所述第一绝缘贴片13的所述储能设备2的放电容量衰减到额定容量的80%时,所述储能设备2所经历的循环次数大于等于1200次。反之,如图5中曲线A所示,没有贴所述第一绝缘贴片13的所述储能设备2的放电容量衰减到额定容量的90%时,所述储能设备2所经历的循环次数大于等于500次,但是没有贴所述第一绝缘贴片13的所述储能设备2的放电容量衰减到额定容量的80%时,所述储能设备2所经历的循环次数小于等于1200次。因此,实验证明,贴有所述第一绝缘贴片13的所述储能设备2可延长使用寿命。
可以理解的是,极耳12为金属薄片,具有柔性,可以弯折,其只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大面积表面,其余的连接两个所述大面积表面的小面积侧面的面积远小于大面积表面的面积。所述极耳12的厚度是指所述极耳12的两个相对设置的大面积表面之间的距离。因此,所述极耳12的厚度方向是指所述垂直于所述极耳12的大面积表面的方向,例如,第二个极耳12沿着所述极耳12的厚度方向叠放在第一个极耳12上,第三个极耳12沿着所述极耳12的厚度方向叠放在第二极耳122上,依此类推,等等。在卷绕完成状态且所述裸电芯111未与所述转接片22连接时,所述多个极耳12自所述裸电芯111邻近所述第一端面1131的端面上大致垂直伸出,所述多个极耳12在与所述转接片22时,将自其根部弯折并贴近所述第一端面1131。所述多个极耳12的根部是指所述极耳12与所述电极片1111连接的位置。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多个极耳12自其根部弯折并贴近所述第一端面1131是指所述多个极耳12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一端面1131所在的平面之间平行或者两者之间的夹角在预定范围内,例如,两者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5度等;所述多个极耳12与所述第一端面1131实际的间隔可能很小,甚至所述多个极耳12可以直接贴在所述第一端面1131上,在此不做限定。
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贴片13为蓝膜胶,所述蓝膜胶的胶带本身由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制成的蓝膜,所述蓝膜胶所用胶水为亚克力胶。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贴片13可以为其它种类的绝缘且具有一定强度的胶带。
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贴片13的厚度为50μm。从而,所述第一绝缘贴片13具有足够刚性可以防止金属颗粒刺穿所述第一绝缘贴片13。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贴片13的厚度可以是但不限于50μm,例如,45μm或者55μm等。
请再次参考图1,为了方便描述,特定义三个方向,即,裸电芯111的宽度方向W、高度方向H和厚度方向T。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贴片13至少覆盖裸所述第一侧面112沿高度方向H上的与所述第一端面1131相连的边缘。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请再次参考图3,所述电极片1111包括第一电极片1112和第二电极片1113。每个所述裸电芯111由所述第一电极片1112和所述第二电极片1113卷绕而成。所述第一电极片1112包括多个第一极耳121,所述第二电极片1113包括多个第二极耳122,所述多个第一极耳121在卷绕完成状态时沿着所述第一极耳121的厚度方向排列。其中,所述第一极耳121的厚度方向是指所述垂直于所述第一极耳121的大面积表面的方向。所述多个第二极耳122在卷绕完成状态时沿着所述第二极耳122的厚度方向排列。其中,所述第二极耳122的厚度方向是指所述垂直于所述第二极耳122的大面积表面的方向。所述多个第一极耳121和所述多个第二极耳122极性相反。本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极耳121为正极极耳,所述多个第二极耳122为负极极耳。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极耳121为负极极耳,所述多个第二极耳122为正极极耳。请再次参考图1,所述转接片22包括第一转接片221和第二转接片222。请一并参考图1和图6,所述多个第一极耳121具有一远离所述第一端面1131的第一连接面1212,所述第一转接片221覆盖在所述第一连接面1212上并与所述多个第一极耳121连接;所述多个第二极耳122具有一远离所述第一端面1131的第二连接面1222;所述第二转接片222覆盖在所述第二连接面1222上并与所述多个第二极耳122连接。请再次参考图1,所述第一绝缘贴片13包括第一子绝缘贴片131和第二子绝缘贴片132,所述第一子绝缘贴片131粘接并覆盖于所述第一转接片221远离所述第一端面1131的表面上并延伸到所述第一侧面112上,所述第二子绝缘贴片132粘接并覆盖于所述第二转接片222远离所述第一端面1131的表面上并延伸到所述第一侧面112上。
从而,每个第一极耳121上对应设中有第一转接片221,并在所述第一转接片221上设置有第一子绝缘贴片131,该第一子绝缘贴片131可以从所述第一端面1131的上侧,即所述第一转接片221远离所述第一端面1131的表面,延伸到所述第一侧面112上,使得所述第一极耳121与所述第一转接片221之间的焊印区域可以完全被所述第一子绝缘贴片131覆盖,可以避免所述焊印区域残留的焊渣在日复一日的使用过程中掉落并进入所述裸电芯111的内部形成短路,也避免掉落的焊渣被电解液腐蚀形成金属离子,随着充放电循环在电极片1111的负极片的表面析出,逐渐刺穿电极片1111的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离膜引发短路。同理,每个第二极耳122上对应设置有第二转接片222,并在所述第二转接片222上设置有第二子绝缘贴片132,该第二子绝缘贴片132可以从所述第一端面1131的上侧,即所述第二转接片222远离所述第一端面1131的表面,延伸到所述第一侧面112上,使得所述第二极耳122与所述第二转接片222之间的焊印区域可以完全被所述第二子绝缘贴片132覆盖。从而,可以避免因为焊渣掉落导致的短路而缩短储能设备2使用寿命的问题,延长了储能设备2的使用寿命。
请再次参考图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绝缘贴片131包括第一子连接部1311和连接于所述第一子连接部1311的第二子连接部1312,所述第一子连接部1311粘接于所述第一端面1131的上侧,所述第二子连接部1312相对于所述第一子连接部1311向下弯折并粘接于所述第一侧面112,所述第一子连接部1311沿着所述裸电芯111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为在宽度方向W上超出所述第一转接片221的边缘的尺寸大于等于2mm;所述第一子连接部1311沿着所述裸电芯111的厚度方向T的长度为在厚度方向T上超出所述第一转接片221的边缘的尺寸大于等于2mm;所述第二子连接部1312沿着所述裸电芯111的高度方向H的长度的范围值为大于等于2mm;所述第二子绝缘贴片132包括第三子连接部1321和连接于所述第三子连接部1321的第四子连接部1322,所述第三子连接部1321粘接于所述第一端面1131的上侧,所述第四子连接部1322相对于所述第三子连接部1321向下弯折并粘接于所述第一侧面112,所述第三子连接部1321沿着所述裸电芯111的宽度方向W的长度为在宽度方向W上超出所述第二转接片222的边缘的尺寸大于等于2mm,所述第三子连接部1321沿着所述裸电芯111的厚度方向T的长度为在厚度方向T上超出所述第二转接片222的边缘的尺寸大于等于2mm,所述第四子连接部1322沿着所述裸电芯111的高度方向H的长度的范围值为大于等于2mm。
从而,所述第一子绝缘贴片131与所述裸电芯111以及所述第一转接片221具有可靠的稳定连接,即使所述裸电芯组件1长期浸泡在电解液中,即使所述第一子绝缘贴片131的表面上粘有掉落的焊渣,也不会影响所述第一子绝缘贴片131与所述裸电芯111以及所述第一转接片221之间的连接可靠性。所述第二子绝缘贴片132与所述裸电芯111以及所述第二转接片222具有可靠的稳定连接,即使所述裸电芯组件1长期浸泡在电解液中,即使所述第二子绝缘贴片132的表面上粘有掉落的焊渣,也不会影响所述第二子绝缘贴片132与所述裸电芯111以及所述第二转接片222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绝缘贴片131于所述第一子连接部1311和所述第二子连接部1312的弯折连接区域在受到所述裸电芯111的膨胀拉力时的断裂伸长率为120-140%;所述第二子绝缘贴片132于所述第三子连接部1321和所述第四子连接部1322的弯折连接区域在受到所述裸电芯111的膨胀拉力时的断裂伸长率为120-140%。其中,所述断裂伸长率是指试样在拉断时的位移值与原长的比值,以百分比表示(%)。
从而,当所述储能设备2贴有所述第一子绝缘贴片131和所述第二子绝缘贴片132后,所述第一子绝缘贴片131和所述第二子绝缘贴片132也可以起到抵消所述裸电芯111充放电过程中的膨胀拉力的作用,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子绝缘贴片131和所述第二子绝缘贴片132也可以起到束缚所述裸电芯111充放电过程中的膨胀的作用,使得所述裸电芯111在充放电过程中保持平整,电解液进入效果更好,可以减少析锂,进而延长所述储能设备2的充放电循环次数,即,延长所述储能设备2的使用寿命。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绝缘贴片131于所述第一子连接部1311和所述第二子连接部1312的弯折连接区域在受到所述裸电芯111的膨胀拉力时的形变率为0-20%;所述第二子绝缘贴片132于所述第三子连接部1321和所述第四子连接部1322的弯折连接区域在受到所述裸电芯111的膨胀拉力时的形变率为0-20%。从而,将所述第一子绝缘贴片131和所述第二子绝缘贴片132的形变率控制在0-20%范围,以防止第一子绝缘贴片131和第二子绝缘贴片132在裸电芯111的膨胀力的作用下造成断裂后果,也避免了第一子绝缘贴片131和第二子绝缘贴片132被过度拉扯后造成第一子绝缘贴片131和第二子绝缘贴片132局部区域过薄而导致第一子绝缘贴片131和第二子绝缘贴片132绝缘性能降低,进一步影响了储能设备2的循环性能。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请再次参考图1和图6,当所述裸电芯组件1包括两个裸电芯111时,则所述裸电芯组件1包括两个第一极耳121和两个第二极耳122,其中,两个第一极耳121面对面设置,两个第二极耳122面对面设置。每个第一极耳121都有对应的所述第一子绝缘贴片131,每个第二极耳122都有对应的所述第二子绝缘贴片132。因此,每个所述第一极耳121和每个第二极耳122所产生的焊渣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接片221和所述第一极耳121在所述第一端面1131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所述第一转接片221位于所述第一极耳121远离所述第一端面1131的表面上,所述第一子绝缘贴片131覆盖所述第一转接片221以及所述第一极耳121的未被所述第一转接片221覆盖的部分。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子绝缘贴片131至少完全覆盖所述第一转接片221与所述第一极耳121的焊印连接区域。所述第二转接片222和所述第二极耳122在所述第一端面1131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所述第二转接片222位于所述第二极耳122远离所述第一端面1131的表面上,所述第二子绝缘贴片132覆盖所述第二转接片222以及所述第二极耳122的未被所述第二转接片222覆盖的部分。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二子绝缘贴片132至少完全覆盖所述第二转接片222与所述第二极耳122的焊印连接区域。
从而,所述第一子绝缘贴片131可以有效避免所述第一极耳121和所述第一转接片221的焊印连接区域上的焊渣的掉落,所述第二子绝缘贴片132可以有效避免所述第二极耳122和所述第二转接片222的焊印连接区域上的焊渣的掉落。
请一并参考图1和图7,所述裸电芯111还具有第二侧面114,所述第二侧面114与所述第一侧面112相背设置,当两个所述裸电芯111背靠背设置时,两个所述裸电芯111的第二侧面114抵接设置。所述极耳12包括靠近所述第一端面1131的贴合面124。所述裸电芯组件1还包括第二绝缘贴片16,所述第二绝缘贴片16粘接并覆盖所述贴合面124并延伸到所述第一端面1131以及所述第二侧面114。
从而,所述第二绝缘贴片16粘接并覆盖所述贴合面124并延伸到所述裸电芯111的所述第一端面1131以及所述第二侧面114,可以将所述极耳12的所述贴合面124完全覆盖住,可以避免所述极耳12的所述贴合面124上掉落焊渣或者其它杂质,而且,所述第二绝缘贴片16还延伸到所述裸电芯111的所述第一端面1131以及所述第二侧面114,可以极大的增加了所述第二绝缘贴片16与所述极耳12、所述第一端面1131以及所述第二侧面114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即使被长期浸泡在电解液内也不会脱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绝缘贴片16为蓝膜胶,所述蓝膜胶的胶带本身由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制成的蓝膜,所述蓝膜胶所用胶水为亚克力胶。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绝缘贴片16可以为其它种类的绝缘且具有一定强度的胶带。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绝缘贴片16的厚度为50μm。从而,所述第二绝缘贴片16具有足够厚度可以防止金属颗粒刺穿所述第二绝缘贴片16。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绝缘贴片16的厚度可以是但不限于50μm,例如,45μm或者55μm等。
具体地,所述第一极耳121具有一靠近所述第一端面1131的第一贴合面1211,所述第二极耳122具有一靠近所述第一端面1131的第二贴合面1221。所述第二绝缘贴片16包括第三子绝缘贴片161和第四子绝缘贴片162,所述第三子绝缘贴片161粘接并覆盖在所述第一贴合面1211且延伸到所述裸电芯111的所述第一端面1131以及所述第二侧面114,所述第四子绝缘贴片162粘接并覆盖在所述第二贴合面1221且延伸到所述第一端面1131以及所述第二侧面114。
从而,所述第一极耳121的第一贴合面1211通过第三子绝缘贴片161覆盖,使得所述第一极耳121的第一贴合面1211都被得到有效的保护,可以最大程度的阻止所述第一极耳121上的焊渣的掉落,所述第三子绝缘贴片161还延伸到所述第一端面1131以及所述第二侧面114,可以极大的增加了所述第三子绝缘贴片161与所述裸电芯第一极耳121、所述第一端面1131以及所述第二侧面114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即使被长期浸泡在电解液内也不会发生脱落的情况,增加了连接可靠性;所述第二极耳122的第二贴合面1221通过第四子绝缘贴片162覆盖,使得所述第二极耳122的第二贴合面1221都被得到有效的保护,可以最大程度的阻止所述第二极耳122上的焊渣的掉落,所述第四子绝缘贴片162还延伸到所述第一端面1131以及所述第二侧面114,可以极大的增加了所述第四子绝缘贴片162与所述第二极耳122、所述第一端面1131以及所述第二侧面114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即使被长期浸泡在电解液内也不会发生脱落的情况,增加了连接可靠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子绝缘贴片161超出所述第一贴合面1211在所述裸电芯111的宽度方向W上的边缘的距离大于等于2mm;所述第三子绝缘贴片161超出所述第一贴合面1211在所述裸电芯111的厚度方向T上的边缘的距离大于等于2mm;所述第四子绝缘贴片162超出所述第二贴合面1221在所述裸电芯111的宽度方向W上的边缘的距离大于等于2mm;所述第四子绝缘贴片162超出所述第二贴合面1221在所述裸电芯111的厚度方向T上的边缘的距离大于等于2mm。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子绝缘贴片161延伸到所述第二侧面114的长度尺寸为在所述裸电芯111的高度方向上大于等于2mm;所述第四子绝缘贴片162延伸到所述第二侧面114的长度尺寸为在所述裸电芯111的高度方向上大于等于2mm。
从而,所述第三子绝缘贴片161与所述裸电芯111具有可靠的稳定连接,即使所述裸电芯组件1长期浸泡在电解液中,即使所述第三子绝缘贴片161的表面上粘有掉落的焊渣,也不会影响所述第三子绝缘贴片161与所述裸电芯111之间的连接可靠性。所述第四子绝缘贴片162与所述裸电芯111具有可靠的稳定连接,即使所述裸电芯组件1长期浸泡在电解液中,即使所述第四子绝缘贴片162的表面上粘有掉落的焊渣,也不会影响所述第四子绝缘贴片162与所述裸电芯111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子绝缘贴片161于其在所述第一端面1131和所述第二侧面114的连接处的弯折连接区域在受到所述裸电芯111的膨胀拉力时的断裂伸长率为120-140%;所述第四子绝缘贴片162于其在所述第一端面1131和所述第二侧面114的连接处的弯折连接区域在受到所述裸电芯111的膨胀拉力时的断裂伸长率为120-140%。
从而,当所述储能设备2贴有所述第三子绝缘贴片161和所述第四子绝缘贴片162后,所述第三子绝缘贴片161和所述第四子绝缘贴片162也可以起到抵消所述裸电芯111充放电过程中的膨胀拉力的作用,也就是说,所述第三子绝缘贴片161和所述第四子绝缘贴片162也可以起到束缚所述裸电芯111充放电过程中的膨胀的作用,使得所述裸电芯111在充放电过程中保持平整,电解液进入效果更好,可以减少析锂,进而延长所述储能设备2的充放电循环次数,即,延长所述储能设备2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当所述储能设备2贴有所述第一子绝缘贴片131和所述第二子绝缘贴片132后,所述第一子绝缘贴片131和所述第二子绝缘贴片132可以起到抵消所述裸电芯111充放电过程中相对所述第一侧面112的的膨胀拉力的作用;当所述储能设备2贴有所述第三子绝缘贴片161和所述第四子绝缘贴片162后,所述第三子绝缘贴片161和所述第四子绝缘贴片162也可以起到抵消所述裸电芯111充放电过程中相对所述第二侧面114的膨胀拉力的作用;使得所述裸电芯111在充放电过程中在所述裸电芯111的厚度方向T上的束缚保护受力平衡,能够使所述裸电芯111在充放电过程中进一步保持平整,电解液进入效果进一步提高,可以进一步减少析锂,进而可以进一步延长所述储能设备2的充放电循环次数,即,进一步延长所述储能设备2的使用寿命。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请一并参考图8,所述第一转接片221包括第一连接区2210和第二连接区2211。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区2210为两个。第二连接区2211为一个。一个所述第二连接区2211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区2210之间形成U形结构。每个所述第一连接区2210用于与一个所述第一极耳121连接,所述第一子绝缘贴片131覆盖所述第一连接区2210远离所述第一端面1131的一侧上并露出所述第二连接区2211;所述第二转接片222包括第三连接区2220和第四连接区2221。本实施例中,第三连接区2220为两个。第四连接区2221为一个。一个所述第四连接区2221与两个所述第三连接区2220之间形成U形结构。每个所述第三连接区2220用于与一个所述第二极耳122连接,所述第二子绝缘贴片132覆盖所述第三连接区2220远离所述第一端面1131的一侧上并露出所述第四连接区2221。
从而,所述第二连接区2211用于与第一极柱连接,所述第四连接区2221用于与第二极柱连接。由于所述第一子绝缘贴片131覆盖所述第一连接区2210远离所述第一端面1131的一侧上并露出所述第二连接区2211,因此,方便所述第二连接区2211与第一极柱进行焊接;由于所述第二子绝缘贴片132覆盖所述第三连接区2220远离所述第一端面1131的一侧上并露出所述第四连接区2221,因此,方便所述第四连接区2221与第二极柱进行焊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请再次参考图7,所述裸电芯组件1还包括第三绝缘贴片171和第四绝缘贴片172,所述第三绝缘贴片171覆盖所述第二连接区2211面向所述第一端面1131的一侧上,所述第四绝缘贴片172覆盖所述第四连接区2221面向所述第一端面1131的一侧上。
从而,所述第三绝缘贴片171可以防止所述第一极柱焊接过程中所产生的焊渣的掉落,所述第四绝缘贴片172可以防止所述第二极柱焊接过程中所产生的焊渣的掉落。从而,可以避免所述第一极柱和所述第二极柱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焊渣掉入裸电芯111的内部,造成短路等一系列的问题进而影响所述储能设备2的使用寿命。
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实施例中,只要保证所述第三绝缘贴片171百分百覆盖所述第一转接片221朝向所述第一端面1131的一侧即可,并且,所述第四绝缘贴片172百分百覆盖所述第二转接片222朝向所述第一端面1131的一侧即可。
从而,所述第三绝缘贴片171可以对所述第二连接区2211进行足够的保护且能够增加所述第三绝缘贴片171与所述第二连接区2211的粘接强度,即使长期浸泡在电解液中,也不会与所述第二连接区2211分离,提高了连接稳定性。所述第四绝缘贴片172可以对所述第四连接区2221进行足够的保护且能够增加所述第四绝缘贴片172与所述第四连接区2221的粘接强度,提高粘接稳定性,即使长期浸泡在电解液中,也不会与所述第四连接区2221分离。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绝缘贴片171分别超出所述第二连接区2211在所述厚度方向T和所述宽度方向W的边缘的尺寸大于等于2mm,所述第四绝缘贴片172分别超出所述第四连接区2221在所述厚度方向T和所述宽度方向W的边缘的尺寸大于等于2mm。
从而,进一步增强所述第三绝缘贴片171的粘接强度,即使长期浸泡在电解液中,也不会与所述第二连接区2211分离,提高了连接稳定性。进一步增强所述第四绝缘贴片172的粘接强度,提高粘接稳定性,即使长期浸泡在电解液中,也不会与所述第四连接区2221分离。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绝缘贴片171从所述第二连接区2211延伸至覆盖所述第一连接区2210并与所述第三子绝缘贴片161部分重叠;所述第四绝缘贴片172从所述第四连接区2221延伸至覆盖所述第三连接区2220并与所述第四子绝缘贴片162部分重叠。
从而,所述第三绝缘贴片171可以对所述第二连接区2211进行足够的保护且所述第三绝缘贴片171与所述第三子绝缘贴片161部分重叠粘连,可以增加所述第三绝缘贴片171与所述第三子绝缘贴片161各自的连接可靠性,即使长期浸泡在电解液中,也能保证所述第三绝缘贴片171不会与所述第二连接区2211分离,所述第三子绝缘贴片161不会与所述第一连接区2210分离,以及所述第三绝缘贴片171与所述第三子绝缘贴片161相互分离,提高了连接稳定性。所述第四绝缘贴片172可以对所述第四连接区2221进行足够的保护且所述第三连接区2220并与所述第四子绝缘贴片162部分重叠粘连,可以增加所述第四绝缘贴片172与所述第四子绝缘贴片162各自的连接可靠性,即使长期浸泡在电解液中,也能保证所述第四绝缘贴片172不会与所述第四连接区2221分离,所述第四子绝缘贴片162不会与所述第三连接区2220分离,以及所述第四绝缘贴片172与所述第四子绝缘贴片162相互分离。
请参考图1和图9,所述裸电芯111于所述第一侧面112上设置有末端收尾部1110,所述裸电芯组件1还包括收尾部绝缘贴片14,所述收尾部绝缘贴片14粘接并覆盖在所述第一侧面112上并粘接且覆盖在所述末端收尾部1110上。
其中,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电极片1111包括第一电极片1112和第二电极片1113,所述裸电芯111由所述第一电极片1112和所述第二电极片1113卷绕而成,所述裸电芯111具有卷绕的末端收尾部1110。当所述裸电芯组件1包括两个背靠背设置的裸电芯111时,所述两个裸电芯111即为两个相背设置的外侧裸电芯;当所述裸电芯组件1包括多个背靠背设置的裸电芯111,例如包括四个裸电芯111时,位于内部的两个裸电芯111的末端收尾部已被相邻的裸电芯111压持,四个裸电芯111中的最外侧的两个裸电芯111为两个相背设置的外侧裸电芯,所述收尾部绝缘贴片14粘接在所述第一侧面112上并覆盖所述外侧裸电芯的末端收尾部1110,可以抵消所述裸电芯111充放电过程中的膨胀对所述末端收尾部1110的张力。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收尾部绝缘贴片14为蓝膜胶,所述蓝膜胶的胶带本身由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制成的蓝膜,所述蓝膜胶所用胶水为亚克力胶。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收尾部绝缘贴片14可以为其它种类的绝缘且具有一定强度的胶带。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收尾部绝缘贴片14的厚度为30μm。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收尾部绝缘贴片14的厚度可以是但不限于30μm。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收尾部绝缘贴片14的宽度为25±1mm。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收尾部绝缘贴片14在与所述裸电芯111的高度方向H上的尺寸与所述裸电芯111在该高度方向H上的尺寸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
从而,所述收尾部绝缘贴片14可以基本在所述裸电芯111的高度方向H上覆盖所述裸电芯111的第一侧面112,以覆盖所述裸电芯111的末端收尾部1110,从而可以抵消所述裸电芯111的充放电过程中的膨胀对所述末端收尾部1110的张力,保持结构稳定。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在同一个所述第一侧面112上,所述收尾部绝缘贴片14位于所述第一子绝缘贴片131和所述第二子绝缘贴片132之间。
从而,所述第一侧面的不同区域分别覆盖有所述收尾部绝缘贴片14、所述第一子绝缘贴片131和所述第二子绝缘贴片132,在不同的区域都提供的相应的粘接力,可以抵消一部分所述至少一个裸电芯111充放电过程的膨胀力。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收尾部绝缘贴片14至少部分覆盖贴设于所述第一子绝缘贴片131和所述第二子绝缘贴片132中的至少之一。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绝缘贴片131和所述第二子绝缘贴片132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收尾部绝缘贴片14部分重叠。
从而,所述第一子绝缘贴片131和所述第二子绝缘贴片132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收尾部绝缘贴片14部分重叠可以进一步增强粘接力,增加所述第一子绝缘贴片131和所述第二子绝缘贴片132与所述收尾部绝缘贴片14各自的粘接稳定性,即使在实际使用中长期浸泡在电解液内,也不会与所述至少一个裸电芯111分离或者起翘,极大的提高了所述储能设备2的使用稳定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和图9-图11,所述裸电芯111还包括第三侧面1132、第四侧面1133和第二端面1134,所述第二端面1134与所述第一端面1131相对设置,所述第三侧面1132与第四侧面1133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端面1131连接所述第一侧面112、第二侧面114、第三侧面1132和所述第四侧面1133的一侧,所述第二端面1134连接所述第一侧面112、第二侧面114、第三侧面1132和所述第四侧面1133的另一侧;所述捆扎绝缘贴片15设置在所述第三侧面1132、第四侧面1133和/或第二端面1134上,且所述捆扎绝缘贴片15的两端分别延伸到两个所述第一侧面112上。其中,所述第一侧面112和所述第二侧面114的表面积大于所述第三侧面1132、第四侧面1133、第一端面1131和第二端面1134的表面积。当所述至少一个裸电芯111通过较大面积的所述第一侧面112或者所述第二侧面114抵接设置时,所述捆扎绝缘贴片15的两端分别延伸到所述至少一个裸电芯111的外露的所述第一侧面112和/或第二侧面114上;如图5中曲线C所示,在1C电流、25℃满充满放循环条件下:贴有所述捆扎绝缘贴片15和所述第一绝缘贴片13的所述储能设备2的放电容量衰减到额定容量的90%时,所述储能设备2所经历的循环次数大于等于900次,贴有所述捆扎绝缘贴片15和所述第一绝缘贴片13的所述储能设备2的放电容量衰减到额定容量的80%时,所述储能设备2所经历的循环次数大于等于1500次。
从而,由于所述储能设备2在充放电过程其电极片1111存在膨胀,会出现褶皱,褶皱处电解液浸润困难,容易导致析锂,使循环次数下降;而通过捆扎绝缘贴片15可以有效束缚电极片1111的膨胀,使其保持良好的贴合界面,延长使用寿命。具体地,请参考图5,在1C电流、25℃满充满放循环条件下:单贴有所述捆扎绝缘贴片15的所述储能设备2的放电容量衰减到额定容量的90%时,所述储能设备2所经历的循环次数大于等于900次,单贴有所述捆扎绝缘贴片15的所述储能设备2的放电容量衰减到额定容量的80%时,所述储能设备2所经历的循环次数小于等于1500次。如图5中曲线C所示,在1C电流、25℃满充满放循环条件下:贴有所述捆扎绝缘贴片15和所述第一绝缘贴片13的所述储能设备2的放电容量衰减到额定容量的90%时,所述储能设备2所经历的循环次数大于等于900次,贴有所述捆扎绝缘贴片15和所述第一绝缘贴片13的所述储能设备2的放电容量衰减到额定容量的80%时,所述储能设备2所经历的循环次数大于等于1500次。可见,实验证明,不仅单贴有所述第一绝缘贴片13可以增加所述储能设备2的使用寿命,单帖有捆扎绝缘贴片15也可以增加所述储能设备2的使用寿命,同时贴有所述捆扎绝缘贴片15和所述第一绝缘贴片13可以进一步增加所述储能设备2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捆扎绝缘贴片15为蓝膜胶,所述蓝膜胶的胶带本身由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制成的蓝膜,所述蓝膜胶所用胶水为亚克力胶。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捆扎绝缘贴片15可以为其它种类的绝缘且具有一定强度的胶带。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捆扎绝缘贴片15的厚度为30μm。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捆扎绝缘贴片15的厚度可以是但不限于30μm。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捆扎绝缘贴片15的宽度为25±1mm。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捆扎绝缘贴片15延伸到所述至少一个裸电芯111的外露的所述第一侧面112和/或第二侧面114上的长度为大于等于10mm且小于等于30mm。
请一并图10和图11,当所述第一极耳121和所述第二极耳122均位于所述第一端面1131上时,所述捆扎绝缘贴片15设置在所述第三侧面1132、第四侧面1133和/或所述第二端面1134上。从而,所述捆扎绝缘贴片15可以为所述至少两个裸电芯111提供预紧力,使得所述至少一个裸电芯111不会在所述第三侧面1132、第四侧面1133和/或所述第二端面1134侧出现晃动,并有效束缚电极片1111的膨胀,使其保持良好的贴合界面,延长使用寿命。
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极耳121和第二极耳122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面1131和所述第二端面1134上,此时,所述捆扎绝缘贴片15设置在所述第三侧面1132和第四侧面1133上。所述捆扎绝缘贴片15可以为所述至少两个裸电芯111提供预紧力,使得所述至少一个裸电芯111不会在所述第三侧面1132和第四侧面1133侧出现晃动,并有效束缚电极片1111的膨胀,使其保持良好的贴合界面,延长使用寿命。至于所述第一端面1131和所述第二端面1134侧,可由对应位置的端盖提供相应的支撑力的预紧力,避免出现晃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侧面1132、第四侧面1133和所述第二端面1134的长度不同时,设置在所述第三侧面1132、第四侧面1133和所述第二端面1134中的每个侧面上的所述捆扎绝缘贴片15的个数与对应侧面的长度呈正比。
也就是说,设置在所述第三侧面1132上的所述捆扎绝缘贴片15的个数与所述第四侧面1133的长度呈正比,设置在所述第四侧面1133上的所述捆扎绝缘贴片15的个数与所述第四侧面1133的长度呈正比,设置在所述第二端面1134上的所述捆扎绝缘贴片15的个数与所述第二端面1134的长度呈正比。当所述第二端面1134在所述宽度方向W上的尺寸较大,则设置较多的所述捆扎绝缘贴片15,反之,当第三侧面1132和第四侧面1133在所述高度方向H上的尺寸较小,则设置较少的所述捆扎绝缘贴片15。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面1134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侧面1132和所述第四侧面1133的长度,所述第二端面1134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捆扎绝缘贴片15,所述第四侧面1133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捆扎绝缘贴片15,例如,所述第四侧面1133上居中设置有一个所述捆扎绝缘贴片15。
由于所述第二端面1134在所述宽度方向W上的尺寸较大,则设置至少两个所述捆扎绝缘贴片15,反之,所述第三侧面1132和第四侧面1133在所述高度方向H上的尺寸较小,则设置至少一个所述捆扎绝缘贴片15,使得所述裸电芯111的不同区域的粘接力达到较为平衡的状态。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请再次参考图1、图9-图11,所述至少一个裸电芯111包括两个裸电芯111,且所述两个裸电芯111通过两个所述第二侧面114抵接设置,所述捆扎绝缘贴片15包括第一捆扎绝缘贴片151、第二捆扎绝缘贴片152、第三捆扎绝缘贴片153和第四捆扎绝缘贴片154,所述第一捆扎绝缘贴片151设置在所述第三侧面1132,并且所述第一捆扎绝缘贴片151的两端分别从所述第三侧面1132延伸到两个外露的所述第一侧面112上,所述第二捆扎绝缘贴片152设置在所述第四侧面1133上,且所述第二捆扎绝缘贴片152的两端分别从所述第四侧面1133延伸到两个外露的所述第一侧面112上,所述第三捆扎绝缘贴片153和所述第四捆扎绝缘贴片154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端面1134上,并且,所述第三捆扎绝缘贴片153的两端分别从所述第二端面1134延伸到两个外露的所述第一侧面112上,所述第四捆扎绝缘贴片154的两端分别从所述第二端面1134延伸到两个外露的所述第一侧面112上。所述第一捆扎绝缘贴片151与第二捆扎绝缘贴片152以所述裸电芯111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三捆扎绝缘贴片153和所述第四捆扎绝缘贴片154以所述裸电芯111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捆扎绝缘贴片151、第二捆扎绝缘贴片152延伸到两个外露的所述第一侧面112上的长度在所述裸电芯111的宽度方向W上为大于等于10mm且小于等于30mm,所述第三捆扎绝缘贴片153和第四捆扎绝缘贴片154延伸到两个外露的所述第一侧面112上的长度在所述裸电芯111的高度方向H上为大于等于10mm且小于等于30mm。
从而,所述裸电芯111的第三侧面1132、第四侧面1133和所述第二端面1134上都设置有对应的第一捆扎绝缘贴片151、第二捆扎绝缘贴片152、第三捆扎绝缘贴片153和第四捆扎绝缘贴片154,捆扎更结实,且受力平衡,能够有效束缚电极片1111的膨胀,使其保持良好的贴合界面,延长使用寿命。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捆扎绝缘贴片153比所述第一子绝缘贴片131相对更靠近邻近的所述第三侧面1132,所述第四捆扎绝缘贴片154比所述第二子绝缘贴片132相对更靠近邻近的所述第四侧面1133。
从而,由于所述第一子绝缘贴片131和所述第二子绝缘贴片132相对更居中一些,所述第三捆扎绝缘贴片153和所述第四捆扎绝缘贴片154相对分别更靠近两个相对的第三侧面1132的第四侧面1133,因此,可以避免裸电芯111靠近第三侧面1132的第四侧面1133的位置出现膨胀或者晃动,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捆扎绝缘贴片15所能承受拉力与所述捆扎绝缘贴片15在所述至少一个裸电芯111上的粘贴面积的比值大于所述至少一个裸电芯111的膨胀力压强,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裸电芯111的膨胀力压强≤0.4Mpa。
从而,所述捆扎绝缘贴片15所能承受拉力与所述捆扎绝缘贴片15在所述至少一个裸电芯111上的粘贴面积的比值大于所述至少一个裸电芯111的膨胀力压强,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裸电芯111的膨胀力压强≤0.4Mpa。所述至少一个裸电芯111充放电过程膨胀时,所述捆扎绝缘贴片15具有预紧力,束缚这种膨胀,使所述隔膜与所述负极片的贴合性更好,所述隔膜和所述负极片之间不会因为膨胀而距离变远进而产生褶皱,电解液的进入效果更好,从而可以减少析锂的发生,延长使用寿命。
请参考图12和图13,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储能设备2还包括壳体21和盖板23,所述壳体21的一侧设置有开口211,所述裸电芯组件1设置在所述壳体21内,所述转接片22设置在所述盖板23朝向所述壳体21的一侧上,所述盖板23盖在所述壳体21的开口211上而形成收容空间,所述裸电芯组件1和所述转接片22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内。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21是铝壳、钢壳、不锈钢壳等中的其中一种。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储能设备2是磷酸铁锂电池、酸盐梨电池、锂电池等的其中一种。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储能设备2为方壳电池。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储能设备2可以是但不限于电池单体、电池组、电池包等。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用电设备,包括上述储能设备2,所述储能设备2用于提供电能。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储能设备(2),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设备(2)包括裸电芯组件(1)和转接片(22),所述裸电芯组件(1)包括至少一个裸电芯(111),每个所述裸电芯(111)由电极片(1111)卷绕而成,所述电极片(1111)包括多个极耳(12),所述多个极耳(12)在所述电极片(1111)完成卷绕后沿着所述极耳(12)的厚度方向排列;
在卷绕完成状态时,所述裸电芯(111)具有第一侧面(11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面(112)的第一端面(1131);所述多个极耳(12)自其根部弯折并贴近所述第一端面(1131),所述多个极耳(12)具有一远离所述第一端面(1131)的连接面(120);
所述转接片(22)设置在所述连接面(120)上并与所述多个极耳(12)连接;
所述裸电芯组件(1)还包括第一绝缘贴片(13),所述第一绝缘贴片(13)粘接并覆盖在所述转接片(22)远离所述第一端面(1131)的表面上且弯折延伸到所述第一侧面(112)上;
在1C电流、25℃满充满放循环条件下:贴有所述第一绝缘贴片(13)的所述储能设备(2)的放电容量衰减到额定容量的90%时,所述储能设备(2)所经历的循环次数大于等于500次,放电容量衰减到额定容量的80%时,所述储能设备(2)所经历的循环次数大于等于1200次;
所述裸电芯(111)还具有第二侧面(114),所述第二侧面(114)与所述第一侧面(112)相背设置;
所述多个极耳(12)具有一靠近所述第一端面(1131)的贴合面(124),所述裸电芯组件(1)还包括第二绝缘贴片(16),所述第二绝缘贴片(16)粘接并覆盖所述贴合面(124)且延伸到所述第一端面(1131)以及所述第二侧面(114);
所述裸电芯(111)还具有第三侧面(1132)、第四侧面(1133)和第二端面(1134),所述第二端面(1134)与所述第一端面(1131)相对设置,所述第三侧面(1132)与第四侧面(1133)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端面(1131)连接所述第一侧面(112)、第二侧面(114)、第三侧面(1132)和所述第四侧面(1133)的一侧,所述第二端面(1134)连接所述第一侧面(112)、第二侧面(114)、第三侧面(1132)和所述第四侧面(1133)的另一侧;其中,所述第一侧面(112)和所述第二侧面(114)的表面积大于所述第三侧面(1132)、第四侧面(1133)、第一端面(1131)和第二端面(1134)的表面积,所述裸电芯组件(1)还包括捆扎绝缘贴片(15),所述捆扎绝缘贴片(15)设置在所述第三侧面(1132)、第四侧面(1133)和第二端面(1134)上,当所述至少一个裸电芯(111)通过所述第一侧面(112)或者所述第二侧面(114)抵接设置时,所述捆扎绝缘贴片(15)的两端分别延伸到所述至少一个裸电芯(111)的外露的所述第一侧面(112)和/或第二侧面(114)上;在1C电流、25℃满充满放循环条件下:贴有所述捆扎绝缘贴片(15)和所述第一绝缘贴片(13)的所述储能设备(2)的放电容量衰减到额定容量的90%时,所述储能设备(2)所经历的循环次数大于等于900次,所述储能设备(2)的放电容量衰减到额定容量的80%时,所述储能设备(2)所经历的循环次数大于等于1500次;
所述捆扎绝缘贴片(15)所能承受拉力与所述捆扎绝缘贴片(15)在所述至少一个裸电芯(111)上的粘贴面积的比值大于所述至少一个裸电芯(111)的膨胀力压强,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裸电芯(111)的膨胀力压强≤0.4Mpa;
所述电极片(1111)包括第一电极片(1112)和第二电极片(1113),每个所述裸电芯(111)由所述第一电极片(1112)和所述第二电极片(1113)卷绕而成,所述第一电极片(1112)包括多个第一极耳(121),所述第二电极片(1113)包括多个第二极耳(122),所述多个第一极耳(121)在卷绕完成状态时沿着所述第一极耳(121)的厚度方向排列,所述多个第二极耳(122)在卷绕完成状态时沿着所述第二极耳(122)的厚度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极耳(121)和第二极耳(122)极性相反;
所述转接片(22)包括第一转接片(221)和第二转接片(222);
所述多个第一极耳(121)具有一远离所述第一端面(1131)的第一连接面(1212),所述第一转接片(221)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面(1212)上并与所述多个第一极耳(121)连接;所述多个第二极耳(122)具有一远离所述第一端面(1131)的第二连接面(1222);所述第二转接片(222)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面(1222)上并与所述多个第二极耳(122)连接;
所述第一绝缘贴片(13)包括第一子绝缘贴片(131)和第二子绝缘贴片(132),所述第一子绝缘贴片(131)粘接并覆盖于所述第一转接片(221)远离所述第一端面(1131)的表面上并延伸到所述第一侧面(112)上,所述第二子绝缘贴片(132)粘接并覆盖于所述第二转接片(222)远离所述第一端面(1131)的表面上并延伸到所述第一侧面(112)上;
所述第一子绝缘贴片(131)包括第一子连接部(1311)和连接于所述第一子连接部(1311)的第二子连接部(1312),所述第一子连接部(1311)粘接于所述第一端面(1131)的上侧,所述第二子连接部(1312)相对于所述第一子连接部(1311)向下弯折并粘接于所述第一侧面(112);所述第二子绝缘贴片(132)包括第三子连接部(1321)和连接于所述第三子连接部(1321)的第四子连接部(1322),所述第三子连接部(1321)粘接于所述第一端面(1131)的上侧,所述第四子连接部(1322)相对于所述第三子连接部(1321)向下弯折并粘接于所述第一侧面(112);
所述第一子绝缘贴片(131)于所述第一子连接部(1311)和所述第二子连接部(1312)的弯折连接区域在受到所述裸电芯(111)的膨胀拉力时的断裂伸长率为120-140%;所述第二子绝缘贴片(132)于所述第三子连接部(1321)和所述第四子连接部(1322)的弯折连接区域在受到所述裸电芯(111)的膨胀拉力时的断裂伸长率为120-1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设备(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裸电芯(111)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子连接部(1311)超出所述第一转接片(221)的边缘的尺寸大于等于2mm;所述第二子连接部(1312)沿着所述裸电芯(111)的高度方向的长度的范围值为大于等于2mm;
在所述裸电芯(111)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三子连接部(1321)超出所述第二转接片(222)的边缘的尺寸大于等于2mm,所述第四子连接部(1322)沿着所述裸电芯(111)的高度方向的长度的范围值为大于等于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设备(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绝缘贴片(131)于所述第一子连接部(1311)和所述第二子连接部(1312)的弯折连接区域在受到所述裸电芯(111)的膨胀拉力时的形变率为0-20%;所述第二子绝缘贴片(132)于所述第三子连接部(1321)和所述第四子连接部(1322)的弯折连接区域在受到所述裸电芯(111)的膨胀拉力时的形变率为0-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设备(2),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极耳(121)具有一靠近所述第一端面(1131)的第一贴合面(1211);所述多个第二极耳(122)具有一靠近所述第一端面(1131)的第二贴合面(1221);
所述第二绝缘贴片(16)包括第三子绝缘贴片(161)和第四子绝缘贴片(162),所述第三子绝缘贴片(161)粘接并覆盖在所述第一贴合面(1211)且延伸到所述第一端面(1131)以及所述第二侧面(114),所述第四子绝缘贴片(162)粘接并覆盖在所述第二贴合面(1221)且延伸到所述第一端面(1131)以及所述第二侧面(1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设备(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裸电芯(111)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三子绝缘贴片(161)超出所述第一贴合面(1211)的边缘的距离大于等于2mm;在所述裸电芯(111)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四子绝缘贴片(162)超出所述第二贴合面(1221)的边缘的距离大于等于2mm。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储能设备(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裸电芯(111)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三子绝缘贴片(161)延伸到所述第二侧面(114)的长度尺寸为大于等于2mm;在所述裸电芯(111)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第四子绝缘贴片(162)延伸到所述第二侧面(114)的长度尺寸大于等于2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设备(2),其特征在于,所述裸电芯(111)于所述第一侧面(112)上设置有末端收尾部(1110),所述裸电芯组件(1)还包括收尾部绝缘贴片(14),所述收尾部绝缘贴片(14)粘接并覆盖在所述第一侧面(112)上并粘接覆盖在所述末端收尾部(1110)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能设备(2),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尾部绝缘贴片(14)位于所述第一子绝缘贴片(131)和所述第二子绝缘贴片(132)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能设备(2),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尾部绝缘贴片(14)至少部分覆盖贴设于所述第一子绝缘贴片(131)和所述第二子绝缘贴片(132)中的至少之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储能设备(2),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裸电芯(111)包括两个裸电芯(111),且所述两个裸电芯(111)通过两个所述第二侧面(114)抵接设置,所述捆扎绝缘贴片(15)包括第一捆扎绝缘贴片(151)、第二捆扎绝缘贴片(152)、第三捆扎绝缘贴片(153)和第四捆扎绝缘贴片(154),所述第一捆扎绝缘贴片(151)设置在所述第三侧面(1132),并且所述第一捆扎绝缘贴片(151)的两端分别从所述第三侧面(1132)延伸到两个外露的所述第一侧面(112)上,所述第二捆扎绝缘贴片(152)设置在所述第四侧面(1133)上,且所述第二捆扎绝缘贴片(152)的两端分别从所述第四侧面(1133)延伸到两个外露的所述第一侧面(112)上,所述第三捆扎绝缘贴片(153)和所述第四捆扎绝缘贴片(154)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端面(1134)上,并且,所述第三捆扎绝缘贴片(153)的两端分别从所述第二端面(1134)延伸到两个外露的所述第一侧面(112)上,所述第四捆扎绝缘贴片(154)的两端分别从所述第二端面(1134)延伸到两个外露的所述第一侧面(112)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储能设备(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捆扎绝缘贴片(151)与第二捆扎绝缘贴片(152)以所述裸电芯(111)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三捆扎绝缘贴片(153)和所述第四捆扎绝缘贴片(154)以所述裸电芯(111)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设备(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接片(221)包括第一连接区(2210)和第二连接区(2211),所述第一连接区(2210)用于与所述多个第一极耳(121)连接,所述第一子绝缘贴片(131)覆盖所述第一连接区(2210)并露出所述第二连接区(2211);所述第二转接片(222)包括第三连接区(2220)和第四连接区(2221),所述第三连接区(2220)用于与所述多个第二极耳(122)连接,所述第二子绝缘贴片(132)覆盖所述第三连接区(2220)并露出所述第四连接区(2221)。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储能设备(2),其特征在于,所述裸电芯组件(1)还包括第三绝缘贴片(171)和第四绝缘贴片(172),所述第三绝缘贴片(171)粘接并覆盖在所述第二连接区(2211)面向所述第一端面(1131)的一侧上,所述第四绝缘贴片(172)粘接并覆盖在所述第四连接区(2221)面向所述第一端面(1131)的一侧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储能设备(2),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极耳(121)具有一靠近所述第一端面(1131)的第一贴合面(1211);所述多个第二极耳(122)具有一靠近所述第一端面(1131)的第二贴合面(1221);所述裸电芯(111)还具有第二侧面(114),所述第二侧面(114)与所述第一侧面(112)相背设置;所述裸电芯组件(1)还包括第二绝缘贴片(16),所述第二绝缘贴片(16)包括第三子绝缘贴片(161)和第四子绝缘贴片(162),所述第三子绝缘贴片(161)粘接并覆盖在所述第一贴合面(1211)且延伸到所述第一端面(1131)以及所述第二侧面(114),所述第四子绝缘贴片(162)粘接并覆盖在所述第二贴合面(1221)且延伸到所述第一端面(1131)以及所述第二侧面(114);所述第三绝缘贴片(171)从所述第二连接区(2211)延伸至覆盖所述第一连接区(2210)并与所述第三子绝缘贴片(161)部分重叠;所述第四绝缘贴片(172)从所述第四连接区(2221)延伸至覆盖所述第三连接区(2220)并与所述第四子绝缘贴片(162)部分重叠。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设备(2),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设备(2)还包括壳体(21)和盖板(23),所述壳体(21)的一侧设置有开口(211),所述裸电芯组件(1)设置在所述壳体(21)内,所述转接片(22)设置在所述盖板(23)朝向所述壳体(21)的一侧上,所述盖板(23)盖在所述壳体(21)的开口(211)上。
16.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能设备(2),所述储能设备(2)用于提供电能。
CN202211416112.6A 2022-11-11 2022-11-11 储能设备以及用电设备 Active CN1155663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16112.6A CN115566375B (zh) 2022-11-11 2022-11-11 储能设备以及用电设备
DE202023101354.6U DE202023101354U1 (de) 2022-11-11 2023-03-17 Energiespeichergerät und stromverbrauchendes Gerät
US18/204,061 US11870102B1 (en) 2022-11-11 2023-05-31 Energy storage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EP23207382.5A EP4369465A1 (en) 2022-11-11 2023-11-02 Energy storage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16112.6A CN115566375B (zh) 2022-11-11 2022-11-11 储能设备以及用电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66375A CN115566375A (zh) 2023-01-03
CN115566375B true CN115566375B (zh) 2023-03-10

Family

ID=84770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16112.6A Active CN115566375B (zh) 2022-11-11 2022-11-11 储能设备以及用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870102B1 (zh)
EP (1) EP4369465A1 (zh)
CN (1) CN115566375B (zh)
DE (1) DE202023101354U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81447B (zh) * 2023-02-09 2023-05-16 深圳海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转接片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WO2024164247A1 (zh) * 2023-02-09 2024-08-15 深圳海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转接片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N116014386B (zh) * 2023-02-09 2023-06-27 深圳海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N116031586B (zh) * 2023-02-09 2023-06-27 深圳海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N116365182A (zh) * 2023-05-31 2023-06-30 深圳海辰储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储能装置、电池组及用电设备
CN116365173B (zh) * 2023-05-31 2023-07-28 深圳海辰储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电极组件、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116799394B (zh) * 2023-08-29 2023-12-22 深圳海辰储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078103U (zh) * 2017-05-19 2018-11-0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及其贴膜装置
CN211789330U (zh) * 2020-05-20 2020-10-27 常州赛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于电解液浸润的锂离子电芯
CN213601987U (zh) * 2020-10-21 2021-07-02 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组件及电池
CN217589313U (zh) * 2022-06-28 2022-10-14 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
CN217641690U (zh) * 2022-05-30 2022-10-21 浙江锂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多极耳电芯及单体电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76270B1 (ko) * 2007-03-19 2008-12-2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KR20080096165A (ko) * 2007-04-27 2008-10-3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파우치형 이차전지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140064168A (ko) * 2012-11-19 2014-05-28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리튬 이차 전지
WO2017047784A1 (ja) * 2015-09-18 2017-03-23 リチウム エナジー アンド パワー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ッング ウント コンパニー コマンディトゲゼルシャフト 蓄電素子
KR102534101B1 (ko) * 2015-11-12 2023-05-18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KR102580234B1 (ko) * 2016-02-22 2023-09-1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CN105762322A (zh) * 2016-03-18 2016-07-1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
KR20180097085A (ko) * 2017-02-22 2018-08-3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멀티탭 쇼트 억제 구조를 갖는 이차 전지
CN210467893U (zh) * 2019-08-07 2020-05-05 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及电池包
CN110729446A (zh) * 2019-09-27 2020-01-24 惠州市众鑫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物软包单端极耳圆柱电池及其制作工艺
CN112332039B (zh) * 2020-01-17 2021-10-2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电池模块以及使用电池作为电源的装置
CN112599934B (zh) * 2020-12-17 2022-04-19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锂电池的卷芯组装方法
CN214313345U (zh) * 2020-12-17 2021-09-28 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用的下塑胶件、顶盖及动力电池
CN113966567B (zh) * 2021-03-24 2023-06-20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与用电装置
CN113013377A (zh) * 2021-04-20 2021-06-22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078103U (zh) * 2017-05-19 2018-11-0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及其贴膜装置
CN211789330U (zh) * 2020-05-20 2020-10-27 常州赛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于电解液浸润的锂离子电芯
CN213601987U (zh) * 2020-10-21 2021-07-02 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组件及电池
CN217641690U (zh) * 2022-05-30 2022-10-21 浙江锂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多极耳电芯及单体电池
CN217589313U (zh) * 2022-06-28 2022-10-14 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66375A (zh) 2023-01-03
EP4369465A1 (en) 2024-05-15
US11870102B1 (en) 2024-01-09
DE202023101354U1 (de) 2023-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566375B (zh) 储能设备以及用电设备
JP7330227B2 (ja) フレキシブル電池
EP2725639B1 (en) Secondary battery pack
EP4418338A2 (en) Secondary battery and secondary battery manufacturing method
EP2731174B1 (en) Secondary battery pack
KR101669216B1 (ko) 전극 조립체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이차 전지
WO2020083278A1 (zh) 集流构件、二次电池和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EP2339903B1 (en) Lead plate and protection circuit module having the same
JP5408691B2 (ja) 密閉型二次電池
WO2023185285A1 (zh) 电池
KR101095343B1 (ko) 개선된 구조의 젤리-롤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
WO2020177599A1 (zh) 二次电池
CN112689921B (zh) 电极组件和电池
WO2020177598A1 (zh) 二次电池及其成型方法
KR100516772B1 (ko) 전극탭을 캔의 단변부에 위치시킨 이차전지
KR20100041458A (ko) 이차전지 팩
CN113451637A (zh) 锂离子二次电池
CN218448175U (zh) 极耳、电芯及电池
JP2016170888A (ja) 扁平型電池
CN209592228U (zh) 二次电池
WO2024098423A1 (zh) 储能设备以及用电设备
CN210429950U (zh) 层叠极耳、极片、电芯和电池
CN220042235U (zh) 一种防极耳倒插的电芯、电池及用电器
CN219498107U (zh) 金属带极耳、电芯及电池包
CN215070330U (zh) 软包锂离子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57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Building 501, No. 6 Lanqing Second Road, Luhu Community, Guanhu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Control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Xiam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Room 2-B26, Peihong Building, No. 1 Kehui Roa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China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Hair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Xiam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57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Building 501, No. 6 Lanqing Second Road, Luhu Community, Guanhu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Xiam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Building 501, No. 6 Lanqing Second Road, Luhu Community, Guanhu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Control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Xiam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