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36828B - 具有网状结构的混凝土抗分散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具有网状结构的混凝土抗分散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36828B
CN115536828B CN202211314387.9A CN202211314387A CN115536828B CN 115536828 B CN115536828 B CN 115536828B CN 202211314387 A CN202211314387 A CN 202211314387A CN 115536828 B CN115536828 B CN 1155368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poxy monomer
concrete
epoxy
polyether
mono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1438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536828A (zh
Inventor
王石维
顾然然
周小兵
石丙千
郑遵涛
吴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ho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ho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ho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ho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1438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368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55368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368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5368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368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5/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 C08G65/0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from cyclic ethers only
    • C08G65/22Cyclic ethers having at least one atom other than carbon and hydrogen outside the 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4/00Use of organic materials as active ingredient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e.g. plasticisers
    • C04B24/2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4B24/28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4B24/32Polyethers, e.g. alkylphenol polyglycoleth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03/00Function or property of ingredient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 C04B2103/0068Ingredients with a function or property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04B2103/00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Polyethers (AREA)
  • Emulsifying, Dispersing, Foam-Producing Or Wet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网状结构的混凝土抗分散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混凝土抗分散剂包括聚醚高分子链以及连接于聚醚高分子链上的功能基团;聚醚高分子链具有网状结构,功能基团包括酰胺基团和聚醚长侧链基团。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提供第一至第四环氧单体,第二环氧单体具有酰胺基团,第三环氧单体为单环氧封端聚醚,第四环氧单体具有多个环氧基;发生开环聚合反应,获得具有网状结构的混凝土抗分散剂。本发明所提供的混凝土抗分散剂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能够形成稳固有效的大分子网络结构,具有优异的综合抗分散性能;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所需的反应条件单一,反应快,副产物少,可以有效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具有网状结构的混凝土抗分散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特别是混凝土外加剂技术领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网状结构的混凝土抗分散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普通混凝土在水下施工时,由于拌合物受到水流冲洗,混凝土中的集料和水泥浆料会严重分离、损失,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的最终强度,同时流失的水泥浆料等还会对附近的水体造成严重污染。所谓的水下混凝土施工,实际是在水下直接进行混凝土浇筑成型,形成有效结构的施工方法。
目前,水下施工的抗分散混凝土多采用絮凝剂+减水剂的混合掺加方式,来实现水下混凝土的不分散性和流动性,但这种掺加方式给混凝土带来较好强度和流动性的同时,会对混凝土粘聚力和抗分散性造成负面影响,在水下施工中,难以达到标准要求,且会使施工成本大大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网状结构的混凝土抗分散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为实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网状结构的混凝土抗分散剂,包括聚醚高分子链以及连接于所述聚醚高分子链上的功能基团;所述聚醚高分子链具有网状结构,所述功能基团包括酰胺基团和聚醚长侧链基团。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网状结构的混凝土抗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第一环氧单体、第二环氧单体、第三环氧单体以及第四环氧单体,其中,所述第二环氧单体具有酰胺基团,所述第三环氧单体为单环氧封端聚醚,所述第四环氧单体具有多个环氧基;
至少使所述第一环氧单体、第二环氧单体、第三环氧单体以及第四环氧单体构成聚合体系,并发生开环聚合反应,获得具有网状结构的混凝土抗分散剂。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混凝土抗分散剂在制备混凝土砂浆或混凝土构件中的应用;尤其是在制备水下使用的混凝土砂浆或水下混凝土构件中的应用。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发明所提供的混凝土抗分散剂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通过与混凝土组分充分物理结合,吸附形成稳固有效的大分子网络结构,能够显著提升混凝土的粘聚力,减缓混凝土分散、离析及水泥砂浆流失等,增强混凝土水下的抗分散能力,具有优异的综合抗分散性能。
此外,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中,单体本身皆携带环氧基团,在开环共聚时反应更容易进行,所需的反应条件单一,反应快,副产物少,可以有效降低成本。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详细附图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典型实施方案提供的混凝土抗分散剂的作用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典型实施方案提供的混凝土抗分散剂网状结构形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案发明人经长期研究和大量实践,得以提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水下自密实型混凝土的混凝土抗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制备简单、性能优异、适用性广等优点,能用于水下桥梁桩基、立柱、水堤护坡、护岸以及普通混凝土难以施工的水下部位的混凝土浇筑施工等应用场景中。
如下将对该技术方案、其实施过程及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而且,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或方法步骤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或方法步骤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网状结构的混凝土抗分散剂,包括聚醚高分子链以及连接于所述聚醚高分子链上的功能基团;所述聚醚高分子链具有网状结构,所述功能基团包括酰胺基团和聚醚长侧链基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聚醚高分子链包括主链和支链,所述支链连接于主链上,形成所述网状结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链可以同时连接多个主链。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链的碳原子数可以为200-400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链的碳原子数可以为50-20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混凝土抗分散剂中,酰胺基团的摩尔数与聚醚高分子链的碳原子摩尔数的比例可以为1∶4-3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聚醚长侧链基团摩尔数与聚醚高分子链的碳原子摩尔数的比例可以为1∶2-1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聚醚长侧链基团的碳原子数可以为100-200。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具有网状结构的混凝土抗分散剂的制备方法,至少用于制备上述混凝土抗分散剂,包括如下的步骤:
提供第一环氧单体、第二环氧单体、第三环氧单体以及第四环氧单体,其中,所述第二环氧单体具有酰胺基团,所述第三环氧单体为单环氧封端聚醚,所述第四环氧单体具有多个环氧基。
至少使所述第一环氧单体、第二环氧单体、第三环氧单体以及第四环氧单体构成聚合体系,并发生开环聚合反应,获得具有网状结构的混凝土抗分散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环氧单体可以具有单个环氧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环氧单体可以包括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环氧单体可以包括环氧丙酰胺、丙酰胺、聚丙烯酰胺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环氧单体的分子量可以为200-1000。本发明中,所述的分子量均是指数均分子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环氧单体可以包括1,2:3,4-双环氧丁烷、1-4二环氧氧基丁烷、1,2,7,8二环氧辛烷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引入长主链中的复杂支链结构,可以起到不同作用。例如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提欧共的1,2:3,4-双环氧丁烷单体中的双环氧结构,在开环聚合时,两端都可以进行开环聚合,嫁接不同的主链或侧链,从而形成稳固的网状分子结构。而环氧丙酰胺单体中具有的酰胺基结构和单环氧封端聚醚单体中具有的聚醚长链结构,使混凝土在水下保证不分散的同时仍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强度,可用于复杂的水下混凝土的浇筑施工。
合并参见图1和图2,在实际应用中,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双环氧基单体,可以嫁接不同的主、侧链,形成稳固的闭环网状结构。同时,利用链与链间的端基分子与水分子作用后形成的氢键相互作用,与混凝土组分进一步吸附形成复杂的网状结构,包裹混凝土颗粒,实现了抗分散性,而所形成的特定的包裹结构能够产生相对滑移,从而保证了流动性,进而带来优异的综合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聚合体系中,第一环氧单体、第二环氧单体、第三环氧单体以及第四环氧单体的摩尔比可以为(4-1)∶(3-1)∶(2-1)∶(4-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应体系中还可以包括催化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催化剂可以包括碱性催化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催化剂可以包括NaOH、KOH、Ca(OH)2、醇钠、醇钾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进一步优选为NaOH、KOH、Ca(OH)2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催化剂可以配制为质量分数为15-20%的溶液加入所述聚合体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催化剂可以占单体总质量的0.5-1.5%,优选为占单体总质量的0.5-1.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聚合体系还可以包括溶剂,所述单体在所述聚合体系中的质量分数为10-2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开环聚合反应的温度可以为110-150℃,优选为110-130℃,时间可以为2.5-4.0h,优选为3.0-4.0h。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开环聚合反应最好是在保护性气氛中进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制备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的步骤:
在所述开环聚合反应后,向所述反应体系中添加酸性溶液,以终止链增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酸性溶液的溶质可以包括乙酸、丙酸、盐酸、乳酸、磷酸、亚磷酸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进一步优选为乙酸、丙酸、乳酸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添加酸性溶液后,所述聚合体系的pH值可以在6.0-9.0之间,进一步优选在6.0-7.5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些典型的应用示例,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可以采用如下的步骤得以实施:
1)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上述环氧单体加入釜式反应器;2)将催化剂溶液加入反应器后,开始升温并进行连续搅拌;3)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环氧单体进行开环聚合;4)待反应到指定时间后,加入酸性溶液进行中和、终止链增长,得到具有网状结构的用于水下混凝土工程浇筑施工的混凝土抗分散剂。
具体的,所述地泵入方式按照惰性保护气体、环氧单体的顺序,采用高压泵泵入反应釜内。
在上述示例性技术方案中,所述开环聚合反应的主链反应如下式所示:
支链反应如下式所示:
可以明确,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引入多环氧基的第四环氧单体,进而在主链中引入了丰富的支链,而支链与支链之间以及支链与其他主链之间,均可以通过上述多环氧基的第四环氧单体实现互联,进而如图1所示,能够形成稳固的网状分子结构,实现对混凝土颗粒的良好包覆以及连结效果,进而带来了优异的抗分散性能。
其中,形成特定程度的网状结构是本发明的重点技术手段,该网状结构能够对混凝土颗粒形成适当的包覆和连结效果,进而带来优异的抗分散性以及混凝土的结构强度,同时还可以保持适当的流动性,进而取得优异的综合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上述混凝土抗分散剂在制备混凝土砂浆或混凝土构件中的应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尤其是在制备水下使用的混凝土砂浆或水下混凝土构件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提供的抗分散剂,尤其适合于水下混凝土构件的制备,其制备的方法通常是直接将本发明提供的抗分散剂与混凝土砂浆充分混合即可,与现有技术中的抗分散剂的使用方式并无显著差异。
以下通过若干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然而,所选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示例一混凝土抗分散剂的制备过程,具体如下所示:
材料用量为:环氧乙烷160份(摩尔份,下同),环氧丙酰胺40份,单环氧封端聚醚40份,1,2:3,4-双环氧丁烷40份,氢氧化钠10份,醋酸10份,水400份。
制备过程如下:以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在其20%水溶液中,先充入氮气填充,按环氧乙烷4:环氧丙酰胺1:单环氧封端聚醚1:1,2:3,4-双环氧丁烷1的比例投入反应大单体,反应温度控制在125℃,压强维持在0.5MPa,反应时间3.5h,发生聚合反应,得到混凝土抗分散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示例一混凝土抗分散剂的制备过程,具体如下所示:
材料用量为:环氧乙烷144份(摩尔份,下同),环氧丙酰胺48份,单环氧封端聚醚48份,1,2:3,4-双环氧丁烷48份,氢氧化钠10份,醋酸10份,水400份。
制备过程如下:以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在其20%水溶液中,先充入氮气填充,按环氧乙烷3:环氧丙酰胺1:单环氧封端聚醚1:1,2:3,4-双环氧丁烷1的比例投入反应大单体,反应温度控制在125℃,压强维持在0.5MPa,反应时间3.5h,发生聚合反应,得到混凝土抗分散剂。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示例一混凝土抗分散剂的制备过程,具体如下所示:
材料用量为:环氧乙烷120份,环氧丙酰胺60份,单环氧封端聚醚60份,1,2:3,4-双环氧丁烷60份,氢氧化钠10份,醋酸10份,水400份。
制备过程如下:以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在其20%水溶液中,先充入氮气填充,按环氧乙烷2:环氧丙酰胺1:单环氧封端聚醚1:1,2:3,4-双环氧丁烷1的比例投入反应大单体,反应温度控制在125℃,压强维持在0.5MPa,反应时间3.5h,发生聚合反应,得到混凝土抗分散剂。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示例一混凝土抗分散剂的制备过程,具体如下所示:
材料用量为:环氧乙烷80份,环氧丙酰胺80份,单环氧封端聚醚80份,1,2:3,4-双环氧丁烷80份,氢氧化钠10份,醋酸10份,水400份。
制备过程如下:以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在其20%水溶液中,先充入氮气填充,按环氧乙烷1:环氧丙酰胺1:单环氧封端聚醚1:1,2:3,4-双环氧丁烷1的比例投入反应大单体,反应温度控制在125℃,压强维持在0.5MPa,反应时间3.5h,发生聚合反应,得到混凝土抗分散剂。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示例一混凝土抗分散剂的制备过程,具体如下所示:
材料用量为:环氧乙烷160份,环氧丙酰胺40份,单环氧分段聚醚40,1,2:3,4-双环氧丁烷40份,氢氧化钠10份,醋酸10份,水400份。
制备过程如下:以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在其20%水溶液中,先充入氮气填充,按环氧乙烷4:环氧丙酰胺1:单环氧封端聚醚1:1,2:3,4-双环氧丁烷1的比例投入反应大单体,反应温度控制在115℃,压强维持在0.5MPa,反应时间3.5h,发生聚合反应,得到混凝土抗分散剂。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示例一混凝土抗分散剂的制备过程,具体如下所示:
材料用量为:环氧乙烷160份,环氧丙酰胺40份,单环氧分段聚醚40,1,2:3,4-双环氧丁烷40份,氢氧化钠10份,醋酸10份,水400份。
制备过程如下:以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在其20%水溶液中,先充入氮气填充,按环氧乙烷4:环氧丙酰胺1:单环氧分段聚醚1:1,2:3,4-双环氧丁烷1的比例投入反应大单体,反应温度控制在135℃,压强维持在0.5MPa,反应时间3.5h,发生聚合反应,得到混凝土抗分散剂。
实施例7:
本实施例示例一混凝土抗分散剂的制备过程,具体如下所示:
材料用量为:环氧乙烷160份,环氧丙酰胺40份,单环氧分段聚醚40,1,2:3,4-双环氧丁烷40份,氢氧化钠10份,醋酸10份,水400份。
制备过程如下:以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在其20%水溶液中,先充入氮气填充,按环氧乙烷4:环氧丙酰胺1:单环氧分段聚醚1:1,2:3,4-双环氧丁烷1的比例投入反应大单体,反应温度控制在125℃,压强维持在0.3MPa,反应时间3.5h,发生聚合反应,得到混凝土抗分散剂。
实施例8:
本实施例示例一混凝土抗分散剂的制备过程,具体如下所示:
材料用量为:环氧乙烷160份,环氧丙酰胺40份,单环氧分段聚醚40,1,2:3,4-双环氧丁烷40份,氢氧化钠10份,醋酸10份,水400份。
制备过程如下:以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在其20%水溶液中,先充入氮气填充,按环氧乙烷4:环氧丙酰胺1:单环氧分段聚醚1:1,2:3,4-双环氧丁烷1的比例投入反应大单体,反应温度控制在125℃,压强维持在0.7MPa,反应时间3.5h,发生聚合反应,得到混凝土抗分散剂。
实施例9: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大体相同,区别仅在于:
将1,2:3,4-双环氧丁烷的用量调整为160份。
所得混凝土抗分散剂与实施例1所提供的混凝土抗分散剂具有相同水平的流动性与抗分散效果。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大体相同,区别仅在于:
将单环氧封端聚醚的用量调整为80份。
所得混凝土抗分散剂与实施例1所提供的混凝土抗分散剂具有相同水平的流动性与抗分散效果。
对比例1:
本对比例示例一商购传统减水剂在制备混凝土构件的应用,具体如下所示:
本对比例中用到的混凝土各组分的重量配比为:海螺P.O42.5水泥30份、河砂(中砂)70份,粒径5-10mm的碎石30份、粒径10-15mm的碎石40份、粒径15-30mm的碎石25份、水10份、普通商购的聚羧酸减水剂(来自宁波卓威新材料有限公司,型号:HA-PCA-01):0.15份。
对比例2
本对比例示例一混凝土抗分散剂的制备过程,与实施例1大体相同,区别仅在于:
反应单体中,去除1,2:3,4-双环氧丁烷40份,替换为同量的环氧丙酰胺,因而所形成的并非网状结构的分子链,而是线型的分子链。
采用与相同的混凝土配比进行混凝土砂浆的配制并进行试验。
对比例3
本对比例示例一混凝土抗分散剂的制备过程,与实施例1大体相同,区别仅在于:
反应单体中,去除环氧丙酰胺40份,替换为同量的1,2:3,4-双环氧丁烷,因而所形成的是网状程度非常高的聚醚高分子链。
采用与相同的混凝土配比进行混凝土砂浆的配制并进行试验。
同时,按照上述的各实施例中的不同配比、条件及制备方法合成得到混凝土抗分散剂,将上述各实施例中的抗分散剂应用于水下混凝土中,水流速度1米每秒,水下浇筑落差1米。测试水下混凝土的分散情况、7天抗压强度、28天水下和空气中试件抗压强度比。
实验混凝土中用到的混凝土各组分的重量配比与对比例中相同,为:海螺P.O42.5水泥30份、河砂(中砂)70份,粒径5-10mm的碎石30份、粒径10-15mm的碎石40份、粒径15-30mm的碎石25份、水10份、抗分散剂:0.15份。
按DL/T5117-2000《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试验规程》对对比例1、实施例1-8分别进行了水下混凝土测试,利用水泥流失量表征其抗分散能力,利用水陆强度表征其力学性能,利用黏结劈裂抗拉强度表征其粘结强度。其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实施例以及对比例的混凝土抗分散性能测试结果
对比实施例1-4可以看出,环氧单体的用量会对聚合产物最终的性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环氧乙烷作为主链的主要聚合反应物,当环氧乙烷单体用量提高时,主链更长,可链接的功能性侧链更多,为掺加混凝土带来良好的流动性和凝结强度,会损失一定程度的抗分散性。当提升环氧丙酰胺、单环氧封端聚醚和1,2:3,4-双环氧丁烷的用量时,更多的侧链基团带来更复杂的结构,对产品的抗分散性能带来提升,酰胺基团和聚醚侧链可以使掺加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缓释性能;1,2:3,4-双环氧丁烷的双环氧端基结构可以带来更多的更复杂的侧链结构,形成网状结构,提升抗分散能力,但相对的,混凝土会损失一部分强度。
因而,想要达成综合抗分散及流动性、强度等性能均较优的效果,合理的单体配比是较为重要的。
对比实施例1和实施例5、6可以看出,当反应温度较低或较高时,抗分散剂中的使用效果会大打折扣,不仅仅其抗分散能力下降,其强度、流动性等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是由于过高的反应温度会破坏分子中的链状结构,使得本发明产品中的有效组分减少或遭到破坏,而且较高的温度更容易发生副反应,对产品性能造成影响;而较低的反应温度,环氧基团在开环聚合时会受到一定程度限制,进行不充分的聚合反应,同样会导致聚合产物中的有效组分较低。
对比实施例1和实施例7、8可以看出,当反应压强较低或较高时,抗分散剂掺加使用效果都会受到影响,低压强下的反应进程不完全,反应不充分,有效的链状结构也少;高压下会破坏分子的链状结构,支链和主链会断开链接,丧失部分功能性,对混凝土组分的抗分散作用自然难以达到要求。
由此可以看出,在单体的配比处于适当的范围内的基础上,合适的温度以及反应压力、温度和/或时间等反应条件也是实现优良的综合效果的重要条件。
同时,对比例1和2虽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但其强度相比于实施例1下降明显,对比例1和2说明,本发明所提供的混凝土抗分散剂是优于现有的商业减水剂的,且网状的分子链结构也相比于线型的结构具有更加的综合效果。
而对比例3的强度虽然略高,但由于网状结构的支化程度过高,导致混凝土的流动性会变得很差,在实际的浇筑过程中,操作非常困难,需要的捣震时间至少是实施例1的2倍以上。
因此,可以明确,恰当的分子链网状结构,尤其是其支化程度,是获得较为满意的实际应用效果的重要因素。
此外,基于上述实施例以及对比例,可以明确: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混凝土抗分散剂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尤其是网状结构的聚醚高分子链及连接于分子链上的各种功能基团,通过与混凝土组分充分物理及化学结合,吸附形成稳固有效的大分子网络结构,能够显著提升混凝土的粘聚力,减缓混凝土分散、离析及水泥砂浆流失等,增强混凝土水下的抗分散能力,具有优异的综合抗分散性能。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制备方法中,单体本身皆携带环氧基团,在开环共聚时反应更容易进行,所需的反应条件单一,反应快,副产物少,可以有效降低成本。
具体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抗分散剂能够有效提高水下混凝土的粘结能力和力学性能,增强其自密实性和抗分散性,减少水泥流失量,保证混凝土水下抗分散效果的同时,大幅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及最终强度,水路强度比达到国家规范标准要求。
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具有网状结构的混凝土抗分散剂,其特征在于,包括聚醚高分子链以及连接于所述聚醚高分子链上的功能基团;
所述聚醚高分子链具有网状结构,所述功能基团包括酰胺基团和聚醚长侧链基团;所述聚醚高分子链包括主链和支链,所述支链连接于主链上,形成所述网状结构,部分所述支链同时连接多个主链,所述主链的碳原子数为200-4000,所述支链的碳原子数为50-200;
所述混凝土抗分散剂是由第一环氧单体、第二环氧单体、第三环氧单体以及第四环氧单体进行开环聚合反应形成的;其中,所述第一环氧单体具有单个环氧基,包括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组合;所述第二环氧单体为环氧丙酰胺;所述第三环氧单体为单环氧封端聚醚,分子量为200-1000;所述第四环氧单体具有多个环氧基,包括1,2,3,4-双环氧丁烷、1,4-二环氧丙氧基丁烷、1,2,7,8-二环氧辛烷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第一环氧单体、第二环氧单体、第三环氧单体以及第四环氧单体的摩尔比为(4-1):(3-1):(2-1):(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抗分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抗分散剂中,酰胺基团的摩尔数与聚醚高分子链的碳原子摩尔数的比例为1:4-30;
所述聚醚长侧链基团摩尔数与聚醚高分子链的碳原子摩尔数的比例为1:2-12;
所述聚醚长侧链基团的碳原子数为100-200。
3.一种权利要求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网状结构的混凝土抗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第一环氧单体、第二环氧单体、第三环氧单体以及第四环氧单体;
至少使所述第一环氧单体、第二环氧单体、第三环氧单体以及第四环氧单体构成聚合体系,并发生开环聚合反应,获得具有网状结构的混凝土抗分散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体系中还包括催化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包括碱性催化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包括NaOH、KOH、Ca(OH)2、醇钠、醇钾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配制为质量分数为15-20%的溶液加入所述聚合体系;
所述催化剂占单体总质量的0.5-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体系还包括溶剂,所述单体在所述聚合体系中的质量分数为10-2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环聚合反应的温度为110-150℃,时间为2.5-4.0h;压强为0.2-0.7MPa;
所述开环聚合反应在保护性气氛中进行。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开环聚合反应后,向反应体系中添加酸性溶液;
所述酸性溶液的溶质包括乙酸、丙酸、盐酸、乳酸、磷酸、亚磷酸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添加酸性溶液后,所述聚合体系的pH值在6.0-9.0之间。
11.权利要求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混凝土抗分散剂在制备混凝土砂浆或混凝土构件中的应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包括在制备水下使用的混凝土砂浆或水下混凝土构件中的应用。
CN202211314387.9A 2022-10-25 2022-10-25 具有网状结构的混凝土抗分散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Active CN1155368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14387.9A CN115536828B (zh) 2022-10-25 2022-10-25 具有网状结构的混凝土抗分散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14387.9A CN115536828B (zh) 2022-10-25 2022-10-25 具有网状结构的混凝土抗分散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36828A CN115536828A (zh) 2022-12-30
CN115536828B true CN115536828B (zh) 2024-05-10

Family

ID=84719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14387.9A Active CN115536828B (zh) 2022-10-25 2022-10-25 具有网状结构的混凝土抗分散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3682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41545A1 (en) * 1990-02-06 1991-08-14 Union Camp Corporation Two-component curable hot-melt resin compositions
WO2008032800A1 (fr) * 2006-09-13 2008-03-20 Toho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Agent dispersant de ciment
CN103732211A (zh) * 2011-07-21 2014-04-16 禾大国际股份公开有限公司 支化的聚醚-聚酰胺嵌段共聚物及其制造与使用方法
CN106928440A (zh) * 2015-12-29 2017-07-07 辽宁奥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醚酰胺、由该聚醚酰胺制得的减水剂及制备方法
CN113372507A (zh) * 2020-09-15 2021-09-10 吉林奥克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交联型聚醚酯酰胺类减水剂及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41545A1 (en) * 1990-02-06 1991-08-14 Union Camp Corporation Two-component curable hot-melt resin compositions
WO2008032800A1 (fr) * 2006-09-13 2008-03-20 Toho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Agent dispersant de ciment
CN103732211A (zh) * 2011-07-21 2014-04-16 禾大国际股份公开有限公司 支化的聚醚-聚酰胺嵌段共聚物及其制造与使用方法
CN106928440A (zh) * 2015-12-29 2017-07-07 辽宁奥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醚酰胺、由该聚醚酰胺制得的减水剂及制备方法
CN113372507A (zh) * 2020-09-15 2021-09-10 吉林奥克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交联型聚醚酯酰胺类减水剂及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36828A (zh) 2022-12-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64075B (zh) 一种含酰胺结构的磷酸基减水剂的制备方法
CN107987224B (zh) 一种短支链交联保水溶剂层控释型聚羧酸保坍剂及制备方法
CN101066853B (zh) 一种聚醚类超早强型混凝土超塑化剂
CN1295182C (zh) 两性羧酸类梳形接枝共聚物混凝土超塑化剂
CN100381387C (zh) 一种两性羧酸类梳形接枝共聚物混凝土超塑化剂
CN111548779B (zh) 一种暂堵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66322A (zh) 一种具有高韧性的聚丙烯酰胺凝胶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46645B (zh) 中低坍落度混凝土用长效平稳保坍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79661B (zh) 一种稳定性高且早强效果好的纳米硅酸钙悬浮液制备方法
CN110668731A (zh) 一种海洋工程混凝土用外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10487B (zh) 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
CN110642994A (zh) 一种石粉适应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
CN104371081A (zh) 一种快速分散降粘型聚羧酸水泥分散剂的制备方法
CN102245652A (zh) 包含酸结构单元和多种类型的聚醚结构单元的共聚物
CN114133184B (zh) 一种抗裂防渗预拌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
CN115536828B (zh) 具有网状结构的混凝土抗分散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0698149A (zh) 一种高抗蚀海工水泥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61913A (zh) 一种抗机制砂中絮凝剂的功能性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制备方法
CN112897929A (zh) 一种缓释型聚羧酸减水剂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94762A (zh) 一种非交联网状聚羧酸减水剂制备方法
CN116730681A (zh) 一种防开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50959C (zh) 聚醚类超早强型混凝土超塑化剂
CN116081976A (zh) 一种高性能混凝土防腐增强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1978487B (zh) 一种均臂星型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954631A (zh) 一种透水混凝土用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