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27440A - 一种柔性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柔性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27440A
CN115527440A CN202110706117.1A CN202110706117A CN115527440A CN 115527440 A CN115527440 A CN 115527440A CN 202110706117 A CN202110706117 A CN 202110706117A CN 115527440 A CN115527440 A CN 1155274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lescopic
flexible screen
supporting plate
assembly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0611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0611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2744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5274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274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柔性电子装置,包括外壳、柔性屏组件、卷绕组件以及伸缩组件。所述卷绕组件和所述伸缩组件分别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柔性屏组件分别连接卷绕组件和所述伸缩组件。所述卷绕组件可带动所述柔性屏组件卷绕收容于所述外壳内,所述伸缩组件用于带动所述柔性屏组件移动伸展至所述外壳外,以实现所述柔性屏组件自动伸展或卷曲,从而避免外力抽拉所述柔性屏组件造成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柔性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柔性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消费者对电子装置的用户体验性以及多元化性要求越来越高,柔性电子装置已经被广泛应用。目前的柔性电子装置在使用时,需要抽拉柔性触控屏,屏幕易受力分层、损坏,并且在抽拉过程中受力不均,易造成屏幕倾斜、扭曲变形等,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电子装置,可以自动伸展或卷曲柔性屏。
本发明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柔性电子装置,包括:
外壳;
柔性屏组件;
卷绕组件,所述卷绕组件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柔性屏组件连接所述卷绕组件,所述卷绕组件用于带动所述柔性屏组件收容于所述外壳内;
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柔性屏组件连接所述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用于带动所述柔性屏组件伸展至所述外壳外。
可选地,所述柔性屏组件包括柔性屏、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面与所述柔性屏贴合,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另一面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可分离地连接;
所述柔性屏的一端和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卷绕组件,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伸缩组件;
所述卷绕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柔性屏和所述第一支撑板卷绕于所述外壳内,并带动所述第二支撑板卷曲于所述伸缩组件;
所述伸缩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支撑板伸展至所述外壳外,并带动所述柔性屏和所述第一支撑板伸展至所述外壳外。
可选地,所述卷绕组件包括卷绕壳体和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设于所述卷绕壳体内;
所述卷绕壳体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外壳,所述柔性屏和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卷绕壳体;
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卷绕壳体相对于所述外壳转动,以使得所述柔性屏和所述第一支撑板卷绕于所述卷绕壳体。
可选地,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传动机构和伸缩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和所述伸缩机构设于所述卷绕组件相对的两侧;
所述传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第二支撑板朝向所述外壳内移动,所述伸缩机构用于卷曲所述第二支撑板。
可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件以及传动齿轮,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传动齿轮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件连接所述外壳,所述传动齿轮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背离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面;
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传动齿轮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二支撑板朝向所述外壳内移动。
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撑板背离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面设有多个传动齿,所述多个传动齿用于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朝向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面设有多个第一连接齿,所述第二支撑板朝向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面设有相适配的多个第二连接齿;
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定位支架,所述定位支架连接于所述外壳,所述第二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定位支架;
所述定位支架设有间隙,所述间隙用于供所述柔性屏组件伸展时穿过,以使得所述多个第一连接齿与多个所述第二连接齿扣合。
可选地,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固定支架、连接杆以及复位件;
所述固定支架安装于所述外壳,所述连接杆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固定支架,所述复位件分别连接所述固定支架和所述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还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
所述第二支撑板为伸展状态时,所述第二支撑板在传动机构的作用下带动所述连接杆移动至第一位置;
所述第二支撑板为卷曲状态时,所述复位件带动所述连接杆移动至第二位置。
可选地,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第一侧杆和第二侧杆,所述伸缩机构还包括第一伸缩支架和第二伸缩支架,所述第一伸缩支架设于所述第一侧杆,所述第二伸缩支架设于所述第二侧杆;
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支架和所述第二伸缩支架,所述第一伸缩支架和所述第二伸缩支架用于带动所述连接杆相对于所述第一侧杆和所述第二侧杆移动;
其中,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分别设于所述第一侧杆相对的两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杆设有第一滑轨;
所述第一伸缩支架包括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以及第一滑块,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侧杆的一端,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滑轨;
所述第一伸缩杆可相对于所述第一侧杆转动,以通过所述第二伸缩杆带动所述第一滑块沿所述第一滑轨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卷绕组件和所述伸缩组件分别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柔性屏组件分别连接卷绕组件和所述伸缩组件,所述卷绕组件可带动所述柔性屏组件卷绕收容于所述外壳内,所述伸缩组件用于带动所述柔性屏组件移动伸展至所述外壳外,以实现所述柔性屏组件自动伸展或卷曲,从而避免外力对柔性屏组件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为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柔性电子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柔性电子装置的外壳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柔性电子装置的柔性屏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柔性屏组件的A处放大图;
图6为图4所示的柔性屏组件的另一个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柔性屏组件的B处放大图;
图8为图1所示的柔性电子装置的卷绕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所示的柔性电子装置的外壳、柔性屏组件以及卷绕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10为图1所示的柔性电子装置的柔性屏组件和伸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的伸缩组件的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0所示的伸缩组件的伸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所示的伸缩机构的固定支架、伸缩支架以及复位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部分元件被省略;
图14为图1所示的柔性电子装置的卷曲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15为图1所示的柔性电子装置的伸展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电子装置100,包括外壳10、柔性屏组件20、卷绕组件30以及伸缩组件40,所述卷绕组件30和所述伸缩组件40分别设于所述外壳10内。所述柔性屏组件20分别连接所述卷绕组件30和所述伸缩组件40,所述卷绕组件30用于带动所述柔性屏组件20收容于所述外壳10内,所述伸缩组件40用于带动所述柔性屏组件20伸展至所述外壳10外。
请参阅图3,所述外壳10包括基壳11、第一盖体12以及第二盖体13,所述第一盖体12和所述第二盖体13分别设于所述基壳11的两端。所述基壳11为中空结构,所述基壳11内设有收容腔110,所述收容腔110的两端分别与外部连通,所述第一盖体12和所述第二盖体13分别设于所述收容腔110的两端。所述基壳11的侧面上还设有连通槽112,所述连通槽112将所述收容腔110与外部连通,所述连通槽112用于供所述柔性屏组件20穿过。
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所述柔性屏组件20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卷绕组件30和所述伸缩组件40,所述柔性屏组件20沿其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连通槽112延伸至所述外壳10外。所述柔性屏组件20包括柔性屏21、第一支撑板22以及第二支撑板23,所述第一支撑板22设于所述柔性屏2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23之间。所述第一支撑板22与所述柔性屏21贴合,所述第一支撑板22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3可分离地连接。
请一并参阅图4至图7,所述柔性屏21包括第一表面210和第二表面212,所述第一表面210和所述第二表面212沿所述柔性屏21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表面210用于显示信息,所述第二表面212用于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2贴合。所述柔性屏21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卷绕组件30,所述柔性屏21可卷绕于所述卷绕组件30,以收容于所述外壳10的收容腔110内。所述柔性屏21沿其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可穿过所述连通槽112,以伸展至所述外壳10外。其中,所述柔性屏21为伸展状态时,所述柔性屏21的厚度方向垂直于其长度方向。
所述第一支撑板2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表面220和第四表面222,所述第三表面220和所述第四表面222沿第一支撑板22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三表面220与所述柔性屏21的第二表面212贴合,所述第一支撑板22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卷绕组件30,所述第一支撑板22可与所述柔性屏21一同卷绕于所述卷绕组件30,以收容于外壳10的收容腔110内。所述第一支撑板22沿其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可与所述柔性屏21一同穿过所述连通槽112,以伸展至所述外壳10外。所述第四表面222上设有第一连接齿224,所述第一连接齿224沿所述第一支撑板22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接齿22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齿224沿所述第一支撑板22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齿224用于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3可分离地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22为伸展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板22的厚度方向与所述柔性屏21的厚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一支撑板2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柔性屏21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一支撑板22的宽度方向分别垂直于其厚度方向和其长度方向。
所述第二支撑板23包括第五表面230和第六表面232,所述第五表面230和所述第六表面232沿所述第二支撑板23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五表面230朝向所述第一支撑板22的所述第四表面222设置,所述第五表面230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齿224相适配的第二连接齿234,所述第二连接齿234沿所述第二支撑板23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接齿23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连接齿234沿所述第二支撑板23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所述柔性屏组件20伸展时,所述多个第一连接齿224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二连接齿234扣合,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板22和所述第二支撑板23贴合,以增强对所述柔性屏21的支撑力。所述第六表面232设有传动齿236,所述传动齿236沿所述第二支撑板23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传动齿236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传动齿236沿所述第二支撑板23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多个所述传动齿236用于与所述伸缩组件40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支撑板23为伸展状态时,所述第二支撑板23的厚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2的厚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二支撑板23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2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二支撑板23的宽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2的宽度方向相同。
请一并参阅图8和图9,所述卷绕组件30包括卷绕壳体31、第一驱动件32、第一固定件33以及第二固定件34,所述第一驱动件32设于所述卷绕组件30内,所述第一固定件33和所述第二固定件34分别设于所述卷绕壳体31相对的两端。
所述卷绕壳体31为中空圆柱状,所述卷绕壳体31沿其轴线方向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外壳10,所述卷绕壳体31可绕其轴线相对于所述外壳10转动。所述卷绕壳体31内部设有安装腔310,所述第一驱动件32设于所述安装腔310内。所述柔性屏2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卷绕壳体31的外壁,所述柔性屏21可卷绕于所述卷绕壳体31的外壁。其中,所述卷绕壳体31的轴线方向与所述柔性屏21的宽度方向相同。
所述第一驱动件32设于所述卷绕组件30的一端,所述第一驱动件32的输出轴与所述外壳10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32可带动所述卷绕壳体31绕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外壳10转动,以使得所述柔性屏21卷绕于所述卷绕壳体31上。其中,所述第一驱动件32为马达。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件32也可以为其他动力装置,比如液压装置、气压装置等,在此不予限定。
所述第一固定件33和所述第二固定件34分别设于所述外壳10的收容腔110的两端,所述第一固定件33连接于所述第一盖体12,所述第二固定件34连接于所述第二盖体13。所述卷绕壳体31沿其轴线方向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33和所述第二固定件34,所述卷绕壳体31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件33和所述第二固定件34转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33和所述第二固定件34分别为轴承。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33和所述第二固定件34的其中一者或其中两者可以被省略,所述卷绕组件30的两端可分别直接连接所述第一盖体12和/或所述第二盖体13。
请参阅图10,所述伸缩组件40包括传动机构41和伸缩机构42,所述传动机构41和所述伸缩机构42分别设于所述外壳10的所述收容腔110内。且所述传动机构41和所述伸缩机构42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3连接,所述卷绕组件30沿所述柔性屏21的长度方向设于所述传动机构41和所述伸缩机构42之间。所述传动机构41用于带动所述第二支撑板23移动而伸出外壳10,所述伸缩组件40用于卷曲所述第二支撑板23。其中,所述传动机构41设于所述收容腔110朝向所述连通槽112的一侧,所述伸缩机构42设于所述收容腔110相对的另一侧。
请参阅图11,所述传动机构41包括定位支架、第二驱动件414以及传动齿轮,所述定位支架连接于所述外壳10,所述第二驱动件414安装于所述定位支架,且所述第二驱动件414连接所述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3背离所述第一支撑板22的一面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414可驱动所述传动齿轮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二支撑板23朝所述外壳10伸出。
所述定位支架包括第一定位支架410和第二定位支架412,所述第一定位支架410和所述第二定位支架412分别连接于所述外壳10。所述第一定位支架410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固定件33和所述第二固定件34,以使得所述第一定位支架410与所述外壳10固定。所述第二定位支架412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固定件33和所述第二固定件34,以使得所述第二定位支架412与所述外壳10固定。所述第一定位支架410和所述第二定位支架412之间设有间隙401,所述间隙401的位置与所述连通槽112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柔性屏组件20可依次穿过间隙401和所述连通槽112以伸展至所述外壳10外。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支架410和所述第二定位支架412也可以为一体结构。
所述第二定位支架412包括基部4120、延伸部4122以及抵接部4124,所述延伸部4122分别连接所述基部4120和所述抵接部4124。所述基部4120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33和所述第二固定件34,所述基部4120和所述第一定位支架410沿所述柔性屏21的厚度方向分别设于所述柔性屏组件20的两侧,所述基部4120和所述第一定位支架410之间设有所述间隙401。所述第一定位支架410与所述柔性屏21的所述第一表面210抵接,所述基部4120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3的所述第六表面232抵接。所述延伸部412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延伸部4122分别设于所述基部4120的两端,两个所述延伸部4122自所述基部4120朝向所述伸缩机构42的方向延伸。所述抵接部4124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抵接部4124设于对应的一个所述延伸部4122,每个所述抵接部4124朝向另一个所述抵接部4124的方向延伸,两个所述抵接部4124分别抵接所述第二支撑板23的第五表面230。
所述第二驱动件414设于所述第二定位支架412的一个所述延伸部4122,所述第二驱动件414设于所述柔性屏组件20背离所述第一定位支架410的一侧。所述第二驱动件414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传动齿轮,所述第二驱动件414可带动所述传动齿轮转动。
所述传动齿轮包括第一传动齿轮416以及第二传动齿轮418,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16设于所述第二驱动件414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418之间。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16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件414的输出轴,所述第二驱动件414可带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16绕第一方向转动。所述第二传动齿轮418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支架412的两个所述延伸部4122,所述第二传动齿轮418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16啮合,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16可带动所述第二传动齿轮418绕第二方向转动。所述第二传动齿轮418还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3的所述传动齿236啮合,所述第二传动齿轮418可带动所述第二支撑板23移动。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为相反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的其中一者,所述第二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的另一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件414为马达。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件414也可以为其他动力装置,比如液压装置、气压装置等,在此不予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动齿轮418也可以被省略,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16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3的所述传动齿236啮合,所述第二驱动件414带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16绕第二方向转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16带动所述第二支撑板23移动。
请一并参阅图12和图13,所述伸缩机构42包括固定支架420、伸缩支架422、连接杆424以及复位件426。所述固定支架420安装于所述外壳10内,所述伸缩支架422和所述复位件426分别设于所述固定支架420,所述连接杆424和所述复位件426分别连接所述伸缩支架422。
所述固定支架420包括底杆4200、第一侧杆4202以及第二侧杆4204,所述第一侧杆4202和所述第二侧杆4204分别连接所述底杆4200相对的两端。所述底杆4200固定于所述基壳11,所述第二支撑板23的一端连接所述底杆4200。所述第一侧杆4202和所述第二侧杆4204沿所述第二支撑板23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侧杆4202和所述第二侧杆4204分别自所述底杆4200沿所述第二支撑板23的厚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侧杆4202上设有第一滑轨4203,所述第一滑轨4203沿所述第一侧杆4202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侧杆4204上设有第二滑轨4205,所述第二滑轨4205沿所述第二侧杆4204的长度方向延伸。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杆4200也可以被省略,所述第一侧杆4202和所述第二侧杆4204分别直接连接所述基壳11即可。
所述伸缩支架422包括第一伸缩支架和第二伸缩支架,所述第一伸缩支架设于所述第一侧杆4202,所述第二伸缩支架设于所述第二侧杆4204。所述第一伸缩支架和所述第二伸缩支架还分别与所述连接杆424连接,以带动所述连接杆424相对于所述固定支架420移动。
所述第一伸缩支架包括第一伸缩杆4220和第二伸缩杆4222,所述第一伸缩杆4220的一端和所述第二伸缩杆4222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伸缩杆4220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侧杆4202朝向所述底杆4200的一端,所述第二伸缩杆4222的另一端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滑轨4203。所述第一伸缩杆4220可相对于所述第一侧杆4202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二伸缩杆4222背离所述第一伸缩杆4220的一端沿所述第一滑轨4203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伸缩支架还包括第一滑块4223,所述第一滑块4223设于所述第二伸缩杆4222背离所述第一伸缩杆4220的一端,所述第一滑块4223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滑轨4203内。所述第一伸缩杆4220相对于所述第一侧杆4202转动,可通过所述第二伸缩杆4222带动所述第一滑块4223沿所述第一滑轨4203移动。
所述第二伸缩支架的结构与所述第一伸缩支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伸缩支架包括第三伸缩杆4224和第四伸缩杆4226,所述第三伸缩杆4224的一端和所述第四伸缩杆4226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伸缩杆4224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侧杆4204朝向所述底杆4200的一端,所述第四伸缩杆4226的另一端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二滑轨4205内。所述第三伸缩杆4224可相对于所述第二侧杆4204转动,以带动所述第四伸缩杆4226背离所述第三伸缩杆4224的一端沿所述第二滑轨4205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伸缩支架还包括第二滑块4227,所述第二滑块4227设于所述第四伸缩杆4226背离所述第三伸缩杆4224的一端,所述第二滑块4227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二滑轨4205内。所述第三伸缩杆4224相对于所述第二侧杆4204转动,可通过所述第四伸缩杆4226带动所述第二滑块4227沿所述第二滑轨4205移动。
所述连接杆424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滑块4223和所述第二滑块4227,所述第一伸缩杆4220和所述第三伸缩杆4224可同步转动,以分别带动所述第二伸缩杆4222和所述第四伸缩杆4226转动,以使得所述第一滑块4223和所述第二滑块4227可同步带动所述连接杆424相对于所述固定支架420移动。所述第二支撑板23的所述第六表面232搭设于所述连接杆424上,所述连接杆424相对于所述固定支架420移动时,可带动所述第二支撑板23伸展或卷曲。
具体地,所述连接杆424可相对于所述固定支架420在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位置设于所述第一侧杆4202朝向所述底杆4200的一端,所述第二位置设于所述第一侧杆4202背离所述底杆4200的一端。当所述连接杆424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支撑板23完全伸展;当所述连接杆424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支撑板23卷曲。
所述复位件426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杆4202和所述第一伸缩支架之间。所述复位件426设于所述第一滑轨4203内,所述复位件426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侧杆4202朝向所述底杆4200的一端,所述复位件42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滑块4223。施加外力于所述连接杆424,可带动所述第一滑块4223朝向所述底杆4200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滑块4223压缩所述复位件426产生形变;撤去外力时,所述复位件426可恢复形变,并向所述第一滑块4223施加弹性力,以通过所述第一滑块4223带动所述连接杆424朝背离所述底杆4200的方向移动。其中,所述复位件426为压簧。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复位件426也可以为扭簧、弹片、弹性杆等,在此不予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复位件426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复位件426设于所述第一侧杆4202和所述第一伸缩支架之间,另一个所述复位件426设于所述第二侧杆4204和所述第二伸缩支架之间。另一个所述复位件426设于所述第二滑轨4205内,另一个所述复位件426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侧杆4204朝向所述底杆4200的一端,所述复位件42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滑块4225。施加外力于所述连接杆424,可带动所述第一滑块4223和所述第二滑块4225同时朝向所述底杆4200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滑块4223和所述第二滑块4225分别压缩两个所述复位件426产生形变;撤去外力时,两个所述复位件426可恢复形变,并分别向所述第一滑块4223和所述第二滑块4225施加弹性力,以通过所述第一滑块4223和所述第二滑块4225带动所述连接杆424朝背离所述底杆4200的方向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伸缩支架422也可以被省略,比如,在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滑块,两个滑块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滑轨4203和所述第二滑轨4205内,两个滑块和所述底杆4200之间分别设有所述复位件426,两个滑块可同时沿第一滑轨4203和所述第二滑轨4205移动,以使得所述连接杆424相对于所述固定支架420移动。
以下结合各附图对所述柔性电子装置100的工作原理进行简要说明:
如图14所示,所述柔性屏组件20为卷曲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板22朝向卷绕组件30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板23分离,所述柔性屏21和所述第一支撑板22卷绕在所述卷绕组件30的所述卷绕壳体31上,所述伸缩机构42的所述伸缩支架422在所述复位件426的弹力作用下处于第二位置,所述第二支撑板23卷曲于所述连接杆424上,以使得所述柔性屏组件20收容于所述外壳10内。柔性屏21绕卷绕壳体31的长度小于一圈,以避免在超过一圈时柔性屏21背面的第一支撑板22的凸起压住柔性屏21。
如图15所示,所述柔性屏组件20为伸展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板22朝向卷绕组件30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板23贴合,所述第二支撑板23在所述传动机构41的作用下,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板22和所述柔性屏21伸展至所述外壳10外,所述伸缩机构42的所述连接杆424在所述第二支撑板23的拉力作用下处于第一位置。
所述柔性屏组件20由卷曲状态运动至伸展状态时,所述卷绕组件30的第一驱动件32不工作,所述传动机构41的所述第二驱动件414驱动所述第二传动齿轮418绕第二方向转动,所述第二传动齿轮418带动所述第二支撑板23背离所述伸缩机构42的一端朝向所述外壳10外移动,所述伸缩机构42的所述连接杆424在所述第二支撑板23的拉力作用下朝向所述第一位置移动,所述复位件426被压缩产生形变,所述第一定位支架410将所述第一支撑板22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3扣合,所述第二支撑板23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板22和所述柔性屏21一同移动至完全伸展。
所述柔性屏组件20由伸展状态移动至卷曲状态运动时,所述第二驱动件414不工作,所述卷绕组件30的第一驱动件32驱动所述卷绕壳体31绕第一方向转动,带动所述柔性屏21和所述第一支撑板22卷绕于所述卷绕壳体31,所述第一支撑板22带动所述第二支撑板23朝向所述伸缩机构42的方向移动,在第二支撑板23与第一支撑板22移动的过程中,在抵接部4124的作用下第二支撑板23与第一支撑板22分离,所述复位件426恢复形变带动所述连接杆424朝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所述连接杆424带动所述第二支撑板23卷曲,以使得所述柔性屏组件20完全收容于所述外壳10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发明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柔性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
柔性屏组件;
卷绕组件,所述卷绕组件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柔性屏组件连接所述卷绕组件,所述卷绕组件用于带动所述柔性屏组件收容于所述外壳内;
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柔性屏组件连接于所述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用于带动所述柔性屏组件伸展至所述外壳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屏组件包括柔性屏、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面与所述柔性屏贴合,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另一面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可分离地连接;
所述柔性屏组件伸展至所述外壳外时,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连接;
所述柔性屏组件收容于所述外壳内时,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至少部分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朝向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面设有多个第一连接齿,所述第二支撑板朝向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面设有相适配的多个第二连接齿;
柔性屏组件从外壳向外伸展时,所述多个第一连接齿与所述多个第二连接齿扣合;
柔性屏组件从外壳向内卷曲时,所述多个第一连接齿与所述多个第二连接齿分离。
4.所述柔性屏的一端和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卷绕组件,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伸缩组件;
所述卷绕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柔性屏和所述第一支撑板卷绕于所述外壳内,并带动所述第二支撑板卷曲于所述伸缩组件;
所述伸缩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支撑板伸展至所述外壳外,并带动所述柔性屏和所述第一支撑板伸展至所述外壳外。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组件包括卷绕壳体和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设于所述卷绕壳体内;
所述卷绕壳体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外壳,所述柔性屏和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卷绕壳体;
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卷绕壳体相对于所述外壳转动,以使得所述柔性屏和所述第一支撑板卷绕于所述卷绕壳体。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传动机构和伸缩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和所述伸缩机构设于所述外壳内;
所述传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第二支撑板朝向所述外壳内移动,所述伸缩机构用于卷曲所述第二支撑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件以及传动齿轮,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传动齿轮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件连接所述外壳,所述传动齿轮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背离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面;
所述第二支撑板背离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面设有多个传动齿,所述多个传动齿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
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传动齿轮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二支撑板朝向所述外壳外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一定位支架和第二定位支架,所述第一定位支架和所述第二定位支架分别连接于所述外壳,所述第二驱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定位支架;
所述第一定位支架和所述第二定位支架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用于供所述柔性屏组件伸展时穿过,并通过所述第二定位支架将所述多个第一连接齿与多个所述第二连接齿扣合;
所述第一定位支架朝向伸缩机构的一端还设有抵接部,所述抵接部抵接所述第二支撑板朝向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面,所述抵接部用于柔性屏组件卷曲时将所述多个第一连接齿与所述多个第二连接齿分离。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固定支架、连接杆以及复位件;
所述固定支架安装于所述外壳,所述连接杆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固定支架,所述复位件分别连接所述固定支架和所述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还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
所述第二支撑板为伸展状态时,所述第二支撑板在传动机构的作用下带动所述连接杆移动至第一位置;
所述第二支撑板为卷曲状态时,所述复位件带动所述连接杆移动至第二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柔性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杆和第二侧杆,所述伸缩机构还包括第一伸缩支架和第二伸缩支架,所述第一伸缩支架设于所述第一侧杆,所述第二伸缩支架设于所述第二侧杆;
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支架和所述第二伸缩支架,所述第一伸缩支架和所述第二伸缩支架用于带动所述连接杆相对于所述第一侧杆和所述第二侧杆移动;
其中,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分别设于所述第一侧杆相对的两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柔性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杆设有第一滑轨;
所述第一伸缩支架包括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以及第一滑块,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侧杆的一端,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滑轨;
所述第一伸缩杆可相对于所述第一侧杆转动,以通过所述第二伸缩杆带动所述第一滑块沿所述第一滑轨移动。
CN202110706117.1A 2021-06-24 2021-06-24 一种柔性电子装置 Pending CN1155274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06117.1A CN115527440A (zh) 2021-06-24 2021-06-24 一种柔性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06117.1A CN115527440A (zh) 2021-06-24 2021-06-24 一种柔性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27440A true CN115527440A (zh) 2022-12-27

Family

ID=84694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06117.1A Pending CN115527440A (zh) 2021-06-24 2021-06-24 一种柔性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2744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220085823A (ko) 전자 디바이스
CN113411420B (zh) 移动终端
CN113938542B (zh) 柔性屏用折叠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12659253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08874040B (zh) 显示系统
CN112797277A (zh) 支撑结构件及显示装置
KR102497382B1 (ko) 전자기기
US2022032673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rollable display
CN110010009B (zh) 可卷曲显示装置
CN113160713A (zh) 便携式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CN212724535U (zh) 柔性显示装置
CN114495703A (zh) 电子设备
CN107105121B (zh) 一种内置文件夹自动回送的机构、扫描仪及机器人
CN115527440A (zh) 一种柔性电子装置
CN114333576A (zh) 一种电子设备
EP3992755B1 (en) Sliding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4495700A (zh) 滑动机构和电子设备
CN117135246A (zh) 折叠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217159770U (zh) 能适用于卷轴屏终端的屏幕支撑机构及卷轴屏终端
CN217849478U (zh) 一种能适用于卷轴屏终端的折叠支撑机构及卷轴屏终端
CN214847500U (zh) 便携式柔性显示装置
CN218299289U (zh) 一种终端设备
CN218299291U (zh) 一种电机驱动往复平移式柔性屏终端
CN219510003U (zh) 一种转轴结构及折叠设备
CN219459158U (zh) 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