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99289U - 一种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99289U
CN218299289U CN202221385993.5U CN202221385993U CN218299289U CN 218299289 U CN218299289 U CN 218299289U CN 202221385993 U CN202221385993 U CN 202221385993U CN 218299289 U CN218299289 U CN 2182992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body
flexible screen
frame
boss
tension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8599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常亮
王海洋
赵欢
罗育峰
姜文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8599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99289U/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31341 priority patent/WO2023231305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992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992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涉及终端技术领域,该终端设备包括柔性屏和屏幕调节机构,屏幕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框体、第二框体和拉紧机构;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可伸缩连接,柔性屏的一端与第一框体远离第二框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柔性屏的另一端绕过第二框体远离第一框体的一端与拉紧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拉紧机构的另一端与第一框体固定连接;当第二框体和第一框体展开时,柔性屏的另一端带动拉紧机构向远离第一框体的方向移动,以展开柔性屏;当第二框体和第一框体收缩时,拉紧机构带动柔性屏的另一端向靠近第一框体的方向移动,以收拢柔性屏。屏幕调节机构能够有效解决柔性屏在展开或收拢过程中发生褶皱、鼓泡、起拱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移动电话、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同终端设备的屏幕尺寸大小不尽相同,由于柔性屏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轻薄、较低的功耗、耐揉搓、耐高温以及耐压等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终端设备的显示屏幕中,使终端设备的屏幕尺寸可变成为了可能,使得用户能够在娱乐、游戏、观影等使用过程中可以灵活调节终端设备的屏幕尺寸大小,从而为用户带来新体验。
然而,柔性屏在展开或收拢过程中容易产生褶皱、鼓泡、起拱等问题,影响了终端设备的使用显示,降低了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能够有效解决柔性屏在展开或收拢过程中发生褶皱、鼓泡、起拱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柔性屏和屏幕调节结构,屏幕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框体、第二框体和拉紧机构;所述第一框体和所述第二框体可伸缩连接,所述柔性屏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框体远离所述第二框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柔性屏的另一端绕过所述第二框体远离所述第一框体的一端与所述拉紧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拉紧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框体固定连接;当所述第二框体和所述第一框体展开时,所述柔性屏的另一端带动所述拉紧机构向远离所述第一框体的方向移动,以展开所述柔性屏;当所述第二框体和所述第一框体收缩时,所述拉紧机构带动所述柔性屏的另一端向靠近所述第一框体的方向移动,以收拢所述柔性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的屏幕调节机构中设置有拉紧机构,由于拉紧机构的一端与柔性屏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拉紧机构的另一端与第一框体固定连接,当第二框体和第一框体展开时,随着第二框体和第二框体的展开柔性屏的另一端带动拉紧机构向远离第一框体的方向移动而展开上述柔性屏,此过程中因柔性屏带动拉紧机构移动而展开柔性屏,故柔性屏在展开的过程中处于拉紧状态;当第二框体和第一框体收缩时,拉紧机构随第二框体和第一框体的收缩而拉动柔性屏向靠近第一框体的方向移动而收拢柔性屏,此过程中因拉紧机构拉动柔性屏向靠近第一框体的方向移动而收拢柔性屏,故柔性屏在收拢的过程中也处于拉紧状态。因此,上述拉紧机构能够使得柔性屏在展开或者收拢的过程中保持平整,有效解决柔性屏在展开或收拢过程中发生褶皱、鼓泡、起拱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中,拉紧机构的一端与柔性屏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拉紧机构的另一端与第一框体固定连接,利用屏幕调节机构中的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的相对展开或收缩而带动柔性屏展开或收拢,可以有效避免柔性屏在展开或者收拢过程中因与第一框体、第二框体的运动不一致而导致柔性屏起拱现象的发生。
可选地,第二框体和第一框体展开方式包括:第一框体固定,第二框体向远离第一框体的方向移动;或者第二框体固定,第一框体向远离第二框体的方向移动;或者第一框体向远离第二框体的方向移动,同时第二框体向远离第一框体的方向移动。
可选地,第二框体和第一框体收缩方式包括:第一框体固定,第二框体向靠近第一框体的方向移动;或者第二框体固定,第一框体向靠近第二框体的方向移动;或者第一框体向靠近第二框体的方向移动,同时第二框体向靠近第一框体的方向移动。
可选地,终端设备还包括壳体。壳体能够起到防尘、防碰撞、防止屏幕调节机构掉落和划伤的作用,更好的保护终端设备。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拉紧机构包括至少一根绳索,所述第一框体靠近所述第二框体的第一边缘区域间隔设置有与每根所述绳索对应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二框体上设置有与每个所述第一凸台对应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凸台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一凸台能够沿着所述第一框体和所述第二框体的可伸缩方向在所述第一滑槽中滑动;
每个所述第一滑槽靠近所述第一框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凸台;
所述绳索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凸台固定连接,所述绳索的另一端绕过对应的所述第二凸台与所述柔性屏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柔性屏随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的展开而展开,此过程中,柔性屏带动绳索移动,而使绳索拉紧柔性屏,由于绳索与柔性屏之间的拉力使得柔性屏在展开的过程中保持平整;在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收缩时,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的收缩带动绳索移动,以使绳索拉动柔性屏向靠近第一框体的方向移动,而收拢柔性屏,绳索拉动柔性屏移动过程中,使柔性屏与第一框体的一个表面、第二框体的两个表面保持接触,有效避免了柔性屏在展开或收拢过程中发生褶皱、鼓泡、起拱的问题。
在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展开或收缩过程,多根绳索的设置方式能够增加拉紧机构与柔性屏之间的接触面积,使柔性屏的受力更加均匀,减少柔性屏在展开或收拢过程中褶皱、鼓泡、起拱的情况。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在柔性屏另一端的边缘区域设置多个通孔,以便于绳索的另一端与柔性屏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拉紧机构还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框体滑动连接,所述绳索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柔性屏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基于上述可能的实施例,柔性屏与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不仅能够增加柔性屏边缘区域的受力面积,使柔性屏的受力更均匀,避免柔性屏的另一端直接与拉紧机构连接而使得柔性屏边缘区域产生褶皱、鼓泡、起拱问题,有效保证了柔性屏在展开或收拢的过程中的平整度;而且还能够增大柔性屏的显示面积,提升柔性屏的使用效率,降低制作成本,延长了柔性屏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第一支撑杆包括第一子支撑杆和第二子支撑杆,第一子支撑杆、第二子支撑杆二者中的一个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凹槽,第一子支撑杆、第二子支撑杆二者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对应的凸起,每个凸起配合伸入至对应的凹槽中,以使第一子支撑杆和第二子支撑杆固定连接在一起。这样的设计方式能够更好的平衡拉紧机构、支撑杆以及柔性屏之间的互相受力,避免柔性屏因受力不均而在展开或者收拢过程中柔性屏褶皱、鼓泡、起拱,同时避免对柔性屏造成损坏,延长柔性屏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凸台弹性设置在第二框体上。
可选地,所述第二凸台受到沿所述第一框体和所述第二框体展开或收缩方向的弹力。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拉紧机构还包括第一弹性部件,所述第一弹性部件设置在所述绳索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
可选地,第一弹性部件可以是弹簧、或者皮筋(例如橡皮筋、松紧带)。
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能够在成千上万次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展开或收缩过程中,平衡每根绳索在第一支撑杆中每个连接点处的受力,有效降低绳索长度变长而导致绳索无法拉不紧柔性屏的影响;还能够防止多根绳索长度不一致或者在绳索安装过程多根绳索之间的安装精度不一致导致柔性屏受力不同的问题,第二凸台弹性的设置在第二框体上可以使得所述柔性屏在展开或者收拢过程中保持平整。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框体上设置有第一齿条,所述拉紧机构包括至少一级齿轮组以及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二齿条,所述齿轮组与所述第二框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柔性屏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分别与所述齿轮组啮合。
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使用齿条和齿轮的传动不仅可以提高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在展开或收缩过程中柔性屏的展开精度或者收拢精度,提升传动效率;而且还可以避免由于柔性屏长时间的展开或收拢过程导致绳索变形使得柔性屏产生褶皱、起拱情况的发生,提升整体结构设计的可靠性。
可选地,第一齿条可以与第一框体由一体成型工艺直接制作而成,使得结构具有较佳的机械强度,也可以将第一齿条通过固定连接(例如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一框体上。
可选地,第二齿条可以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由一体成型工艺直接制作而成,增加结构的机械强度,也可以将第二齿条通过固定连接(例如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二支撑杆上。
可选地,齿轮组可以是一级齿轮组;齿轮组还可以是多级齿轮组。
可选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框体滑动连接。将第二支撑杆滑动设置在第二框体上能够限制第二支撑杆在第二框体上的运动范围,起到导向与限位的作用。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在第二框体上设置滑槽,在第二支撑杆的两端设置凸台,凸台滑动设置在滑槽中,以使第二支撑杆滑动设置在第二框体上。
可选地,第二支撑杆包括第一子支撑杆和第二子支撑杆,第一子支撑杆、第二子支撑杆二者中的一个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凹槽,第一子支撑杆、第二子支撑杆二者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对应的凸起,每个凸起配合伸入至对应的凹槽中,以使第一子支撑杆和第二子支撑杆固定连接在一起。这样的设计方式能够更好的平衡拉紧机构、支撑杆以及柔性屏之间的互相受力,避免柔性屏因受力不均而在展开或者收拢过程中柔性屏褶皱、鼓泡、起拱,同时避免对柔性屏造成损坏,延长柔性屏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拉紧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槽对应的第三滑槽、第三支撑杆以及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框体上的至少一根连杆,所述第二滑槽设置在所述第一框体上;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柔性屏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滑槽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杆上;所述连杆上设置第三凸台和第四凸台,所述第三凸台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滑槽中,所述第四凸台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三滑槽中。
所述第一框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滑槽,所述拉紧机构包括第三支撑杆和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框体上的至少一根连杆,所述第三支撑杆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滑槽对应的第三滑槽,所述连杆上设置第三凸台和第四凸台;
所述第三支撑杆与所述柔性屏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凸台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滑槽中,所述第四凸台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三滑槽中。
基于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该拉紧机构可以形成“剪刀叉结构”,使第三凸台或第四凸台顺畅滑动至预设位置,随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的展开或收缩而快速展开或收拢柔性屏,提高了移动效率和使用可靠性,定位效果好,且结构简单易实现,实际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可选地,第三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框体滑动连接。将第三支撑杆滑动设置在第二框体上能够限制第三支撑杆在第二框体上的运动范围,起到导向与限位的作用。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拉紧机构还包括至少一块磁铁,所述磁铁设置在第二框体和柔性屏之间。
在该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在柔性屏展开或者收拢过程,通过磁铁的吸附力使得柔性屏与第二框体始终保持紧密接触,提高柔性屏的平整度,有效解决柔性屏在展开或收拢过程中发生褶皱、鼓泡、起拱的问题。此外,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该可能的实施方式可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其他的拉紧机构结合,进一步有效避免柔性屏在展开或收拢过程中褶皱、鼓泡、起拱,提升终端设备的整体性能,提高用户实际使用体验。
可选地,至少一块所述磁铁设置第二框体远离拉紧机构的表面。
可选地,在第二框体远离拉紧机构的表面上间隔排布多列磁铁,相邻的两列磁铁之间对应排列。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拉紧机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二框体远离所述第一框体一端的滚动轴,和设置在所述滚动轴两端的紧固件,滚动轴朝向所述第二框体的一面与第二框体之间形成第一腔体;
所述滚动轴远离所述第二框体一侧的表面为弧面,所述柔性屏覆盖在所述弧面上;紧固件上设置有第五凸台,第五凸台用于抵接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壁。
基于该可能的实施方式,在柔性屏的展开或收拢过程中,能够为从第二框体远离第一框体的一端滑动而出的柔性屏提供支撑力,以保持柔性屏与第二框体的接触,有效解决柔性屏在展开或收拢过程中发生褶皱、鼓泡、起拱的问题。此外,当该实施方式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其他的拉紧机构相结合,能够进一步避免柔性屏的褶皱、鼓泡或者起拱,提升终端设备的整体性能。
可选地,紧固件包括螺钉、螺栓或者铆钉。
可选地,第五凸台可以是圆台或者棱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紧固件与所述第五凸台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部件。在该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的设置,能够有效避免由于绳索的使用周期加长而使绳索变长,或者因较长时间的齿轮磨损等原因而在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展开或收缩过程中无法拉紧柔性屏导致柔性屏在展开或收拢过程中发生褶皱、鼓泡、起拱的问题。也可以消除在终端设备的组装、维护过程中的安装公差,使所述柔性屏在展开或者收拢过程中保持平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滚动轴的所述弧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用于容纳滚子。该可选的方式能够有效减少柔性屏在展开或者收拢过程中柔性屏与弧面之间的摩擦力,使柔性屏的展开或者收拢更顺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屏幕调节机构还包括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至少一个丝杆、与所述丝杆转动连接的动力连杆以及与所述动力连杆转动连接的至少一个驱动件,所述丝杆与所述第二框体固定连接;
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动力连杆带动所述丝杆转动,所述丝杆带动所述第二框体和所述第一框体展开或收缩。
上述利用动力连杆转动连接驱动件与丝杆的设计能够有效保证丝杠的同步运行,使得第二框体受到更均衡的牵引力,进而有利于第二框体和第一框体展开或收缩更加平顺、稳定。
可选地,驱动件是马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处于收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滑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机中的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机中的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处于收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笔记本电脑中的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笔记本电脑中的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处于收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结构设计的运动关系的简化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拉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展开后的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收缩后的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弹性部件设置位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凸台设置方式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拉紧机构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7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剪刀叉结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7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剪刀叉结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剪刀叉结构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剪刀叉结构的其他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磁体的设置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拉紧机构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滚动轴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紧固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紧固件的另一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幕调节机构的其他结构示意图。
1、屏幕调节机构;10、第一框体;101、第一凸台;102、第一齿条;103、第二滑槽;
20、第二框体;201、第一滑槽;202、第二凸台;203、齿轮组;204、连杆;2041、第三凸台;2042、第四凸台;
30、拉紧机构;301、绳索;302、第一支撑杆;303、第一弹性部件;304、第二支撑杆;3041、第二齿条;305、第三支撑杆;3051、第三滑槽;306、磁铁;307、滚动轴;3071、第一开口;308、紧固件;3081、第一腔体;3082、第五凸台;3083、第二弹性部件;
40、传动组件;401、丝杆;402、动力连杆;403、驱动件。
2、柔性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侧”、“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安装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还需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同一附图标记表示同一组成部分或同一零部件,对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相同的零部件,图中可能仅以其中一个零件或部件为例标注了附图标记,应理解的是,对于其他相同的零件或部件,附图标记同样适用。
移动电话、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中,智能手机的屏幕尺寸大小包括但不限于3.7英寸、4.2英寸、5.1英寸、6.5英寸或者7英寸,平板电脑Pad的屏幕尺寸大小为9.7英寸或者10.2英寸,笔记本电脑Laptop的屏幕尺寸大小为14.5英寸、15英寸或者21英寸等,不同终端设备的屏幕尺寸大小不尽相同,随着柔性屏技术的不断发展,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轻薄、较低的功耗、耐揉搓、耐高温以及耐压等特性的柔性屏被广泛应用于终端设备的显示屏幕中,使终端设备的屏幕尺寸可变成为了可能,使得用户能够在娱乐、游戏、观影等使用过程中可以灵活调节终端设备的屏幕尺寸大小,从而为用户带来新体验。
然而,柔性屏在展开或收拢过程中容易产生褶皱、鼓泡、起拱等问题,影响了终端设备的使用显示,降低了用户体验。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phone)、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平板电脑、车载电脑、膝上电脑(laptop computer)、智慧屏、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穿戴设备以及其他能够安装柔性屏的电子设备,本申请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拆解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该终端设备包括屏幕调节结构1和柔性屏2,其中,柔性屏2能够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该屏幕调节机构1能够根据实际应用需求灵活调整终端设备的屏幕尺寸大小。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屏幕调节机构1包括第一框体10、第二框体20和拉紧机构30。
第一框体10与第二框体20可伸缩连接,以使第一框体10和第二框体20展开或收缩,如图2所示为第一框体10与第二框体20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为第一框体10与第二框体20处于收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框体10与第二框体20是构成终端设备的显示屏幕的两个结构框体,以实现终端设备的显示屏幕尺寸大小的可调节。示例性的,若终端设备为移动电话(即智能手机),则第一框体10与第二框体20是构成移动电话的结构框体;若终端设备为笔记本电脑,则第一框体10和第二框体20是构成该笔记本电脑显示屏幕的结构框体。
需要说明的是,假设终端设备为移动电话,该移动电话由A和B两个结构框体构成,则第一框体10可以对应为A,第二框体20为B;或者第一框体10可以对应为B,第二框体20为A,本申请对第一框体10和第二框体20对应的具体结构框体不作限定。
如图4所示为第一框体10与第二框体20可伸缩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4,第二框体20沿与第一框体10展开或收缩方向上设置有间隔设置的多个滑槽,且第二框体20朝向第一框体10的一端设置有与滑槽对应的开口,第一框体10上设置有与开口对应滑块,以使第一框体10与第二框体20能够可伸缩地连接,即第一框体10可以相对于第二框体20展开或收缩,或者第二框体20可以相对于第一框体10展开或收缩,或者第一框体10和第二框体20可以互相展开或收缩。也就是说,可以通过第一框体10与第二框体20的可伸缩连接能够扩展或缩小实际应用中终端设备的面积。第一框体10与第二框体20可伸缩连接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对应设计,本申请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柔性屏2的一端与第一框体10远离第二框体20的一端(以下简称第一框体10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柔性屏2的另一端绕过第二框体20远离第一框体10的一端(以下简称第二框体20的第二端)与拉紧机构30的一端固定连接,拉紧机构30的另一端与第一框体10固定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框体10与第二框体20可伸缩连接,柔性屏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框体10的第一端,柔性屏2从第一框体10的第一端覆盖到第二框体20的第二端,即终端设备的上表面,并绕过第二框体20的第二端与拉紧机构30的一端固定连接,拉紧机构30的另一端与第一框体10固定连接,即拉紧机构30设置在中终端设备的下表面,这样可以利用屏幕调节机构1中的第一框体10与第二框体20的相对展开或收缩而带动柔性屏2展开或收拢,有效避免柔性屏2在展开或者收拢过程中因与第一框体10、第二框体20的运动不一致而导致柔性屏2褶皱、鼓泡、起拱现象的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柔性屏2在终端设备的下表面的覆盖长度不超过第二框体20沿柔性屏2展开或收拢方向的长度。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而设计柔性屏2在终端设备的下表面的覆盖长度,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柔性屏2的一端与第一框体10的固定连接方式以及柔性屏2的另一端与拉紧机构30的固定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胶粘、黏结或者粘贴方式。
拉紧机构30的一端与第一框体1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柔性屏2的一端固定连接,拉紧机构30用于在第一框体10与第二框体20展开或收缩而使柔性屏2展开或收拢的过程中拉紧柔性屏2,以使柔性屏2在展开或者收拢的过程中保持平整,该拉紧机构30的结构设计易于实现,降低拉紧机构30结构的设计难度。
当第二框体20和第一框体10展开时,柔性屏2的另一端带动拉紧机构30向远离第一框体10的方向移动,以展开柔性屏2;当第二框体20和第一框体收缩10时,拉紧机构30带动柔性屏2的另一端向靠近第一框体10的方向移动,以收拢柔性屏2。
例如,该终端设备为手机,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机显示屏幕展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机显示屏幕收缩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5-图6,该手机可以包括屏幕调节结构1和柔性屏2,其中幕调节结构1包括第一框体10、第二框体20和拉紧机构30(图中未示出),随第二框体20和第一框体10展开或收缩而展开或收拢柔性屏2。
又如,该终端设备为笔记本电脑,如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笔记本电脑显示屏幕展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笔记本电脑显示屏幕收缩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7-图8,该笔记本电脑可以包括屏幕调节结构1和柔性屏2,其中幕调节结构1包括第一框体10、第二框体20和拉紧机构30(图中未示出),随第二框体20和第一框体10展开或收缩而展开或收拢柔性屏2。
值得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屏幕调节机构1的设计中可以将第二框体20看作是动滑轮,形成如图9所示的运动关系,参见图9,圆形表示第二框体20,方形表示拉紧机构30,墙面表示第一框体10,在第二框体20相对于第一框体10展开(或收缩)时,第二框体20将带动拉紧机构30移动,进而柔性屏2展开(或收拢)。在柔性屏2展开过程中,若第一框体10保持相对静止,第二框体20相对于第一框体10的移动距离为L,则与柔性屏2固定连接的拉紧机构30相对于第一框体10的移动距离为2L。也就是说,第一框体10与第二框体20的上表面所铺设的柔性屏2沿其所展开的方向上屏幕尺寸的长度将增加L。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屏幕调节机构1中设置有拉紧机构30,由于拉紧机构30的一端与柔性屏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拉紧机构30的另一端与第一框体10固定连接,当第二框体20和第一框体10展开时,随着第二框体20和第一框体10的展开柔性屏2的另一端带动拉紧机构30向远离第一框体10的方向移动而展开上述柔性屏2,此过程中因柔性屏2带动拉紧机构30移动而展开柔性屏2,故柔性屏2在展开的过程中处于拉紧状态;当第二框体20和第一框体10收缩时,拉紧机构30随第二框体20和第一框体10的收缩而拉动柔性屏2向靠近第一框体10的方向移动而收拢柔性屏2,此过程中因拉紧机构30拉动柔性屏2向靠近第一框体10的方向移动而收拢柔性屏2,故柔性屏2在收拢的过程中也处于拉紧状态。因此,上述拉紧机构30能够使得柔性屏2在展开或者收拢的过程中保持平整,有效解决柔性屏2在展开或收拢过程中发生褶皱、鼓泡、起拱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如图10所示一种拉紧机构30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0,拉紧机构30包括至少一根绳索301,第一框体10靠近第二框体20的第一边缘区域间隔设置有与每根绳索301对应的第一凸台101,第二框体20上设置有与每个第一凸台101对应的第一滑槽201,第一凸台101与对应的第一滑槽201滑动连接,使得第一凸台101能够沿着第一框体10和第二框体20的可伸缩方向在第一滑槽201中滑动;每个第一滑槽201靠近第一框体1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凸台202;绳索301的一端与对应的第一凸台101固定连接,绳索301的另一端绕过对应的第二凸台202与柔性屏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应理解,第一滑槽201用于限制与绳索301固定连接的第一凸台101的运动范围。
如图1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框体10和第二框体20展开后的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1,当第二框体20和第一框体10展开时,第二框体20带动柔性屏2展开,绳索301拉紧柔性屏2,以使柔性屏2在展开过程中保持平整;如图1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框体10和第二框体20收缩后的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2,当第二框体20和第一框体10收缩时,第二凸台202带动绳索301以使柔性屏2(图中未示出)收拢。
应理解,第一框体10上设置第一凸台101的数量、第二框体20上设置第一滑槽201的数量和第二凸台202的数量与绳索301的数量相对应,以使柔性屏2的受力更均匀。例如,假设绳索301的数量可以设置5根,则在第一框体10靠近第二框体20的第一边缘区域中间隔设置5个第一凸台101,第二框体20上设置与第一凸台101对应的5个第一滑槽201以及5个第二凸台202。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的终端设备的屏幕尺寸大小而设置对应数量的绳索301、第一凸台101、第一滑槽201以及第二凸台202。本申请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柔性屏2随第一框体10和第二框体20的展开而展开,此过程中,柔性屏2带动绳索301移动,而使绳索301拉紧柔性屏2,由于绳索301与柔性屏2之间的拉力使得柔性屏2在展开的过程中保持平整;在第一框体10和第二框体20收缩时,第一框体10和第二框体20的收缩带动绳索301移动,以使绳索301拉动柔性屏2向靠近第一框体10的方向移动,而收拢柔性屏2,绳索301拉动柔性屏2移动过程中,使柔性屏2与第一框体10的一个表面、第二框体20的两个表面保持接触,有效避免了柔性屏2在展开或收拢过程中发生褶皱、鼓泡、起拱的问题。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柔性屏2另一端的边缘区域设置多个通孔,以便于绳索301的另一端与柔性屏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在第一框体10和第二框体20展开或收缩过程,多根绳索301的设置方式能够增加拉紧机构30与柔性屏2之间的接触面积,使柔性屏2的受力更加均匀,减少柔性屏2在展开或收拢过程中褶皱、鼓泡、起拱的情况。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拉紧机构30还包括第一支撑杆302,第一支撑杆302与第二框体20滑动连接,绳索301另一端通过第一支撑杆302与柔性屏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这样柔性屏2与第一支撑杆302固定连接,不仅能够增加柔性屏2边缘区域的受力面积,使柔性屏2的受力更均匀,避免柔性屏2的另一端直接与拉紧机构30连接而使得柔性屏2边缘区域产生褶皱、鼓泡、起拱问题,有效保证了柔性屏2在展开或收拢的过程中的平整度;而且还能够增大柔性屏2的显示面积,提升柔性屏2的使用效率,降低制作成本,延长了柔性屏2的使用寿命。
如图1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3,第一支撑杆302包括第一子支撑杆和第二子支撑杆,第一子支撑杆、第二子支撑杆二者中的一个上设置有多个凹槽,第一子支撑杆、第二子支撑杆二者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多个凸起,每个凸起配合伸入至对应的凹槽中,以使第一子支撑杆和第二子支撑杆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一支撑杆302的两端滑动连接在第二框体20上,能够限制第一支撑杆302在第二框体20上的运动范围,起到限位和导向的作用。
基于上述实施例,柔性屏2的另一端绕过第二框体20远离第一框体10的一端后,并与第一支撑杆302固定连接,避免柔性屏2的另一端直接与拉紧机构30连接而使得柔性屏2边缘区域产生褶皱、起拱问题,增大柔性屏2边缘区域的受力面积,使受力更均匀,有效保证了柔性屏2在展开或收拢的过程中的平整度,延长了柔性屏2的使用寿命。
基于上述可能的实施例,在多次使用终端设备的过程中,随着柔性屏2的数次展开与收拢可能会导致绳索301的长度变长,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弹性部件303设置位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4,拉紧机构30还包括第一弹性部件303,第一弹性部件303设置在第一支撑杆302与绳索301之间。具体地,绳索301的一端与第一框体10上的第一凸台101固定连接,另一端绕过第二框体20上的第二凸台202与第一弹性部件303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弹性部件303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杆302固定连接。
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能够在成千上万次第一框体10和第二框体20展开或收缩过程中,平衡每根绳索301在第一支撑杆302中每个连接点处的受力,有效降低绳索301长度变长而导致绳索301无法拉不紧柔性屏2的影响;还能够防止多根绳索301长度不一致或者在绳索301安装过程多根绳索301之间的安装精度不一致导致柔性屏2受力不同的问题。
可选地,第一弹性部件303包括但不限于弹簧或者皮筋(例如橡皮筋、松紧带)等能够提供所需弹力的部件,以使柔性屏2在展开或者收拢过程中保持平整。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进一步提供更加丰富的设计方式,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凸台202设置方式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5,第二凸台202弹性设置在第二框体20上。其中,弹性部件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弹性部件303,以为第一弹性部件303设置位置提供更多的可选方式。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凸台202受到沿第一框体10和第二框体20展开或收缩方向的弹力。这种方式便于第二凸台202的实际设置,能够提高设置效率,且这种方式还可以合理使用第二框体20上的空间。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弹性部件的一端与第二框体20固定连接,弹性部件的另一端与第二凸台202固定连接,同时为了便于绳索301的设置,可以在第一凸台101、第二凸台202上设置对应的用于容纳绳索301的凹腔。因此,第二凸台202在第二框体20上的弹性设置方式可以根据应用情况进行对应设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拉紧机构30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6,第一框体10上设置有第一齿条102,拉紧机构30包括至少一级齿轮组203以及第二支撑杆304,第二支撑杆304上设置有第二齿条3041,齿轮组203与第二框体20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杆304与柔性屏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齿条102和第二齿条3041分别与上述齿轮组203啮合。
可选地,第一齿条102可以与第一框体10由一体成型工艺直接制作而成,使得结构具有较佳的机械强度,也可以将第一齿条102通过固定连接(例如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一框体10上。类似地,第二齿条3041可以与第二支撑杆304由一体成型工艺直接制作而成,增加结构的机械强度,也可以将第二齿条3041通过固定连接(例如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二支撑杆304上。本申请对第一齿条102与第一框体10设置方式以及第二齿条3041与第二支撑杆304设置方式不作任何限定。
可选地,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齿轮组203可以是一级齿轮组,参见图16;齿轮组203还可以是多级齿轮组,本申请对此不做任何限定。根据不同的实际使用要求,齿轮组203中各个齿轮的齿数、第一齿条102的齿数以及第二齿条3041的齿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为了提高具体结构设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可实现性,可选地,齿轮组203设置在第二框体20的中间位置,该中间位置位于第二框体20靠近第一框体10的边缘区域和第二框体20远离第一框体10的边缘区域之间。
可选地,第二支撑杆304的两端滑动设置在第二框体20上。将第二支撑杆304滑动设置在第二框体20上能够限制第二支撑杆304在第二框体20上的运动范围,起到导向与限位的作用。示例性的,可以在第二框体20上设置滑槽,在第二支撑杆304的两端设置凸台,凸台滑动设置在滑槽中,以使第二支撑杆304滑动设置在第二框体20上。
应理解,该实施例中的第二支撑杆304的结构设计可以参考图13所示的第一支撑杆302的结构,第一支撑杆302的结构已在前述实施例中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若第二框体20相对于第一框体10拉伸或收拢时,第二支撑杆304相对于第一框体10的位移等于第二框体20相对于第一框体10的位移的二倍。
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使用齿条和齿轮的传动不仅可以提高第一框体10和第二框体20在展开或收缩过程中柔性屏2的展开精度或者收拢精度,提升传动效率;而且还可以避免由于柔性屏2长时间的展开或收拢过程导致绳索301变形使得柔性屏2产生褶皱、起拱情况的发生,提升整体结构设计的可靠性。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框体1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滑槽103,拉紧机构30包括第三支撑杆305和转动连接在第二框体20上的至少一根连杆204,第三支撑杆305上设置有与第二滑槽103对应的第三滑槽3051,连杆204上设置第三凸台2041和第四凸台2042;第三支撑杆305与柔性屏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三凸台2041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103中,第四凸台2042滑动连接在第三滑槽3051中。
可选地,第三支撑杆305与第二框体20滑动连接。将第三支撑杆305滑动设置在第二框体20上能够限制第三支撑杆305在第二框体20上的运动范围,起到导向与限位的作用。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第二滑槽103、第三滑槽3051以及连杆204的设置数量相对应。
示例性地,如图17a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剪刀叉结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7a,在第一框体10靠近第二框体20的边缘区域设置有一个第二滑槽103,在第三支撑杆305上设置有与第二滑槽103对应的一个第三滑槽3051,第二框体20上转动设置有两个长度相等的连杆204,上述两个连杆204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三凸台2041和第四凸台2042,另一端分别转动设置在第一框体10、第三支撑杆305上,以使第三凸台2041滑动设置在第二滑槽103中,第四凸台2042滑动设置在第三滑槽3051中,当第三凸台2041在第二滑槽103中朝向第一方向滑动时,第四凸台2042在第三滑槽3051中也朝向第一方向滑动,以使第三支撑杆305带动柔性屏2展开或收拢。
如图17b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7a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7b,在第一框体10靠近第二框体20的边缘区域设置有一个第二滑槽103,在第三支撑杆305上设置有与第二滑槽103对应的一个第三滑槽3051,第二框体20上转动设置有两个长度相等的连杆204,上述两个连杆204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三凸台2041和第四凸台2042,另一端通过铰接的连接方式设置在第二框体20上,以使第三凸台2041滑动设置在第二滑槽103中,第四凸台2042滑动设置在第三滑槽3051中,当第三凸台2041在第二滑槽103中朝向第一方向滑动时,第四凸台2042在第三滑槽3051中也朝向第一方向滑动,以使第三支撑杆305带动柔性屏2展开或收拢。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地,如图1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剪刀叉结构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8,在第一框体10靠近第二框体20的边缘区域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二滑槽103,在第三支撑杆305上对应设置有与第二滑槽103对应的两个第三滑槽3051,第二框体20上转动设置有两个长度相等的连杆204,两个连杆204的旋转轴相同,每个连杆20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凸台2041和第四凸台2042,以使第三凸台2041滑动设置在第二滑槽103中,第四凸台2042滑动设置在第三滑槽3051中,当第三凸台2041在第二滑槽103中朝向第一方向滑动时,第四凸台2042在第三滑槽3051中朝向第二方向滑动,以使第三支撑杆305带动柔性屏2展开或收拢,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是相反的两个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当连杆204的设置数量包括至少两根时,至少两根连杆204可以围绕同一旋转轴设置;也可以如图1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剪刀叉结构的其他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9,每根连杆204分别设置对应的旋转轴,形成至少两个旋转轴,至少两个旋转轴位于第二框体20的同一直线上,该直线的方向与柔性屏2展开或收拢方向互相垂直。
可选地,连杆204可以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第二框体20上。本申请实施例对连杆204在第二框体20上的设置方式、设置数量以及设置位置不作任何限定。
不难理解的,上述几种拉紧机构30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设置第一弹性部件303,以进一步提升移动精度。第一弹性部件303的具体安装位置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设计,本申请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基于上述可能的实施方式,该拉紧机构30可以形成“剪刀叉结构”,使第三凸台2041或第四凸台2042顺畅滑动至预设位置,随第一框体10和第二框体20的展开或收缩而快速展开或收拢柔性屏2,提高了移动效率和使用可靠性,定位效果好,且结构简单易实现,实际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拉紧机构30还包括至少一块磁铁306,磁铁306设置第二框体20和柔性屏2之间。
可选地,至少一块磁铁306可以设置设置第二框体20远离拉紧机构30的表面,也就是第二框体20的第一平面上,即终端设备的上表面,便于装配,由此能够提高装配效率。
至少一块磁铁306也可以设置在第二框体20的第二平面上,即终端设备的下表面;至少一块磁铁306还可以同时设置在第二框体20的第一平面以及第二平面上,本申请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上述磁铁306的设置数量以及磁铁306的尺寸大小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进行设计。为了提升柔性屏2的平整度,可选地,如图2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磁铁306的设置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0,在第二框体20的第一平面上间隔排布多列磁铁306,相邻的两列磁铁306之间对应排列。
根据实验,在第二框体20的第一平面上间隔排布两列磁铁306,两列磁铁306之间对应排列的情况下,能够有效避免柔性屏2在展开或收拢过程中发生褶皱、鼓泡、起拱的问题。
一方面,该可选地实施方式能够简化拉紧机构30的结构设计,在实际设计中快速拉紧柔性屏2,降低拉紧机构30的设计难度,有效缩短结构设计的设计时间。另一方面,在该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在柔性屏2展开或者收拢过程,通过磁铁306的吸附力使得柔性屏2与第二框体20始终保持紧密接触,提高柔性屏2的平整度,有效解决柔性屏2在展开或收拢过程中发生褶皱、鼓泡、起拱的问题。此外,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该可能的实施方式可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其他的拉紧机构30结合,进一步有效避免柔性屏2在展开或收拢过程中褶皱、鼓泡、起拱,提升终端设备的整体性能,提高用户实际使用体验。
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拉紧机构30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如图2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滚动轴307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紧固件308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1-图23,拉紧机构30包括设置第二框体20远离第一框体10的一端的滚动轴307和设置在滚动轴307两端的紧固件308,滚动轴307朝向第二框体20的一面与第二框体20之间形成第一腔体3081;滚动轴307远离第二框体20的一侧的表面为弧面,柔性屏2覆盖在弧面上,紧固件308的一端设置有第五凸台3082,第五凸台3082用于抵接第一腔体3081的内壁。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滚动轴307沿轴向上的长度与第二框体20的尺寸相对应。
可选地,紧固件308包括但不限于螺钉、螺栓或者铆钉。
可选地,第五凸台3082可以是圆台或者棱台。其中,第五凸台3082的其中一个底面与紧固件308固定连接,当紧固件308紧固在滚动轴307上后,第五凸台3082的侧面与第一腔体3081的内壁抵接,使得弧面受到挤压力或者支撑力,以使柔性屏2在展开或者收拢的过程可以与弧面保持接触。
可选地,如图2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紧固件308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4,可以在紧固件308与第五凸台3082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部件3083,其中,第二弹性部件3083可以是弹簧或者皮筋(例如橡皮筋、松紧带)。
在该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弹性部件3083的设置,能够有效避免由于绳索301的使用周期加长而使绳索301变长,或者因较长时间的齿轮磨损等原因而在第一框体10和第二框体20展开或收缩过程中无法拉紧柔性屏2导致柔性屏2在展开或收拢过程中发生褶皱、鼓泡、起拱的问题。也可以消除在终端设备的组装、维护过程中的安装公差,使柔性屏2在展开或者收拢过程中保持平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参见图21,滚动轴307的弧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开口3071,第一开口3071用于容纳滚子。第一开口3071的具体设计数量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厚度而对应设置,相对于弧面上未设置第一开口3071的结构设计,该可选的方式能够有效减少柔性屏2在展开或者收拢过程中柔性屏2与弧面之间的摩擦力,使柔性屏2的展开或者收拢更顺畅。
可选地,滚子转动设置在滚动轴307的第一开口3071中。其中第一开口3071的数量与滚子的数量相对应。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框体10与第二框体20之间的展开与收缩可以手动触发,也可以通过自动触发,其中,自动触发方式是通过屏幕调节机构1的传动组件40来实现。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幕调节机构1的其他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5,屏幕调节机构1还包括传动组件40,传动组件40包括至少一个丝杆401、与丝杆401转动连接的动力连杆402以及与动力连杆402转动连接的至少一个驱动件403,丝杆401与第二框体20固定连接,驱动件403用于驱动动力连杆402带动丝杆401转动,丝杆401带动第二框体20和第一框体10展开或收缩,进而实现柔性屏2的展开或收拢。
可选地,驱动件403可以是马达。
本申请实施例中,传动组件40包括两个马达、一个动力连杆402以及两个丝杆401,动力连杆402的两端分别与丝杆401转动连接,马达用于驱动动力连杆402带动丝杆401转动,丝杆401带动第二框体20和第一框体10展开或收缩,以使柔性屏2展开或收拢。
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多个马达分别直接与对应的丝杆401转动连接,然后设计对应的同步驱动程序,以使多个马达同步驱动对应的丝杆401带动第二框体20和第一框体10展开或收缩,实现柔性屏2的展开或收拢。
不难理解,不同终端设备的传动组件40中驱动件403以及丝杆401的设置数量、设置位置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际应用而设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上述利用动力连杆402转动连接多个驱动件403与多个丝杆401的设计能够有效保证多个丝杠401的同步运行,使得第二框体20受到更均衡的牵引力,进而有利于第二框体20和第一框体10展开或收缩更加平顺、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屏和屏幕调节机构,所述屏幕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框体、第二框体和拉紧机构;
所述第一框体和所述第二框体可伸缩连接,所述柔性屏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框体远离所述第二框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柔性屏的另一端绕过所述第二框体远离所述第一框体的一端与所述拉紧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拉紧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框体固定连接;
当所述第二框体和所述第一框体展开时,所述柔性屏的另一端带动所述拉紧机构向远离所述第一框体的方向移动,以展开所述柔性屏;
当所述第二框体和所述第一框体收缩时,所述拉紧机构带动所述柔性屏的另一端向靠近所述第一框体的方向移动,以收拢所述柔性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机构包括至少一根绳索,所述第一框体靠近所述第二框体的第一边缘区域间隔设置有与每根所述绳索对应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二框体上设置与每个所述第一凸台对应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凸台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一凸台能够沿着所述第一框体和所述第二框体的可伸缩方向在第一滑槽中滑动;
每个所述第一滑槽靠近所述第一框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凸台;
所述绳索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凸台固定连接,所述绳索的另一端绕过对应的所述第二凸台与所述柔性屏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机构还包括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框体滑动连接;
所述绳索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柔性屏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台弹性设置在所述第二框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机构还包括第一弹性部件,所述第一弹性部件设置在所述绳索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体上设置有第一齿条,所述拉紧机构包括至少一级齿轮组以及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二齿条,
所述齿轮组与所述第二框体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柔性屏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分别与所述齿轮组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框体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滑槽,所述拉紧机构包括第三支撑杆和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框体上的至少一根连杆,所述第三支撑杆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滑槽对应的第三滑槽,所述连杆上设置第三凸台和第四凸台;
所述第三支撑杆与所述柔性屏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凸台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滑槽中,所述第四凸台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三滑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框体滑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机构还包括至少一块磁铁,所述磁铁设置在所述第二框体和所述柔性屏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框体远离所述第一框体一端的滚动轴,和设置在所述滚动轴两端的紧固件,所述滚动轴朝向所述第二框体的一面与所述第二框体之间形成第一腔体;
所述滚动轴远离所述第二框体一侧的表面为弧面,所述柔性屏覆盖在所述弧面上;所述紧固件上设置有第五凸台,所述第五凸台用于抵接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与所述第五凸台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部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轴的所述弧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用于容纳滚子。
14.根据权利要求1-9、12-13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调节机构还包括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至少一个丝杆、与所述丝杆转动连接的动力连杆以及与所述动力连杆转动连接的至少一个驱动件,所述丝杆与所述第二框体固定连接;
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动力连杆带动所述丝杆转动,所述丝杆带动所述第二框体和所述第一框体展开或收缩。
CN202221385993.5U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终端设备 Active CN2182992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85993.5U CN218299289U (zh)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终端设备
PCT/CN2022/131341 WO2023231305A1 (zh) 2022-06-02 2022-11-11 一种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85993.5U CN218299289U (zh)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99289U true CN218299289U (zh) 2023-01-13

Family

ID=84788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85993.5U Active CN218299289U (zh)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99289U (zh)
WO (1) WO202323130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77229B1 (ko) * 2018-07-30 2022-12-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WO2021025198A1 (ko) * 2019-08-06 2021-02-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롤-슬라이드 이동 단말기
CN116600033A (zh) * 2020-03-16 2023-08-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11587016B (zh) * 2020-05-29 2021-12-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2866451B (zh) * 2021-01-18 2023-03-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驱动机构
CN113066385B (zh) * 2021-04-09 2022-09-02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支撑结构件以及显示设备
CN113099007A (zh) * 2021-04-13 2021-07-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266733A (zh) * 2021-05-14 2021-08-1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支撑装置和显示装置
CN113325924B (zh) * 2021-05-24 2024-02-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216086703U (zh) * 2021-06-17 2022-03-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13851052B (zh) * 2021-09-28 2023-10-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滑卷屏机构、显示装置
CN113890915A (zh) * 2021-10-12 2022-01-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13948006A (zh) * 2021-10-26 2022-01-1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31305A1 (zh) 2023-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19074B (zh) 终端设备
CN109062334B (zh) 显示装置
WO2019137332A1 (zh) 一种可折叠的终端设备
CN112732021B (zh) 电子设备
WO2022247726A1 (zh) 电子设备
CN113296577B (zh) 电子设备
WO2023221908A1 (zh) 电子设备
CN113888969A (zh) 柔性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132512B (zh) 具有卷曲屏的电子设备
CN110738931B (zh) 卷曲装置及柔性屏展示设备
CN109587299A (zh) 一种屏幕可卷起的移动通信终端
US20230108833A1 (en) Slidable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WO2023015688A1 (zh) 柔性屏伸缩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13176813A (zh) 电子设备
CN218299289U (zh) 一种终端设备
WO2022001346A1 (zh) 电子设备
CN212484807U (zh) 柔性屏幕支架及显示装置
CN113124294A (zh) 电子设备
WO2023093654A1 (zh) 折叠支撑装置和电子设备
US20220300038A1 (en) Support structure member and display device
WO2022001345A1 (zh) 电子设备
CN114125107A (zh) 一种适用于柔性卷轴屏收拉式显示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0201872U (zh) 一种屏幕折叠结构及具有其的移动终端
CN219510491U (zh) 一种伸缩屏机构及显示装置
CN217240724U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