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13247A - 显示背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背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13247A
CN115513247A CN202211211870.4A CN202211211870A CN115513247A CN 115513247 A CN115513247 A CN 115513247A CN 202211211870 A CN202211211870 A CN 202211211870A CN 115513247 A CN115513247 A CN 1155132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mitting
light
emitting unit
units
emitting uni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1187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文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1187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1324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513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1324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04811 priority patent/WO2024066607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5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 H01L27/153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e.g. LED bars
    • H01L27/156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e.g. LED bars two-dimensional array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背板及显示装置;该显示背板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发光单元组,发光单元组包括沿第二方向交替排列的多个第一发光单元和多个第二发光单元,第一发光单元沿第一方向的尺寸大于第二发光单元沿第一方向的尺寸,第一发光单元沿第二方向的尺寸小于第二发光单元沿第二方向的尺寸;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背板通过将第一发光单元沿第一方向的尺寸大于第二发光单元沿第一方向的尺寸,以及第一发光单元沿第二方向的尺寸小于第二发光单元沿第二方向的尺寸,以使至少部分第一发光单元的发光光型与其相邻的第二发光单元的发光光型在第一方向上的重叠面积与在第二方向上的重叠面积接近一致,从而使显示面板的整体出光更均匀。

Description

显示背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背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迷你发光二极管(Mini-LightEmittingDiode,Mini-LED)技术是指发光芯片面积尺寸在100-200μm的LED技术。Mini-LED继承了无机LED的高效率、高亮度、高可靠度及响应时间快等特点,并且具自发光无需背光源的特性,更具节能、机构简易、体积小、薄型等优势。其具有更长的发光寿命和更高的亮度以及具有较佳的材料稳定性、无影像烙印等优点,将其应用于显示背板可以实现显示装置多分区的区域调光,以提升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然而现有技术中Mini-LED作为背光源时,随着灯珠尺寸的越来越小,相邻的Mini-LED灯珠之间依旧会存在亮度偏弱的现象,导致显示背板整体亮度不均的情况出现。
因此,亟需一种显示背板及显示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背板及显示装置,以改善现有显示背板中的发光单元组混光不均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显示背板,包括基板及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发光单元组,所述发光单元组包括沿第二方向交替排列的多个第一发光单元和多个第二发光单元;
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背板中,相邻两个所述发光单元组内的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排布方式相同。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背板中,相邻两个所述发光单元组内的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排布方式相异;
其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多个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交替排列,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长边方向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长边方向垂直。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背板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中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中心的连线和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以及,
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中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中心的连线和所述第二方向平行。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背板中,所述发光层包括多个重复单元,所述重复单元包括两个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两个所述第二发光单元;
其中,在每一所述重复单元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一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中远离另一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一侧的短边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中远离另一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一侧的长边沿所述第一方向对齐;
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一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中远离另一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一侧的长边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中远离另一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一侧的短边沿所述第二方向对齐。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背板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间距,与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间距相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背板中,所述显示背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基板与所述发光层之间的驱动电路层,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薄膜晶体管以及电源线;
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以及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包括第一接触端子和第二接触端子,所述第一接触端子与所述薄膜晶体管内的源极或漏极电连接,所述第二接触端子与所述电源线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中的所述第一接触端子和所述第二接触端子的排列方式相异。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背板中,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以及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中的所述第一接触端子和所述第二接触端子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排列;
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中的所述第一接触端子和所述第二接触端子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中的所述第一接触端子和所述第二接触端子的间距。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背板中,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中的所述第一接触端子和所述第二接触端子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中的所述第一接触端子和所述第二接触端子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
相应地,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背板。
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背板及显示装置;该显示背板包括基板及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发光单元组,所述发光单元组包括沿第二方向交替排列的多个第一发光单元和多个第二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本申请提供的所述显示背板通过将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以使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发光光型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发光光型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重叠面积与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重叠面积接近一致,从而使所述显示面板的整体出光更均匀,且减少因光照不足形成的暗影区域,进而避免所述显示背板出现亮暗不均的问题,更进一步提高了所述显示背板的出光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背板的发光单元的排布方式一的局部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背板的发光单元的排布方式二的局部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背板的发光单元的排布方式三的一种局部示意图;
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背板的发光单元的排布方式三的另一种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图3A中显示背板在A-A处的剖面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背板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由于现有显示背板中的发光单元组混光不均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下列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请参阅图1至图5,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显示背板,包括基板100及设置于所述基板100上的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括沿第一方向D1排列的多个发光单元组300,所述发光单元组300包括沿第二方向D2交替排列的多个第一发光单元31和多个第二发光单元32;
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沿所述第一方向D1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沿所述第一方向D1的尺寸,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沿所述第二方向D2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沿所述第二方向D2的尺寸。
本申请提供的所述显示背板通过将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沿所述第一方向D1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沿所述第一方向D1的尺寸,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沿所述第二方向D2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沿所述第二方向D2的尺寸,以使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的发光光型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的发光光型在所述第一方向D1上的重叠面积与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的重叠面积接近一致,从而使所述显示背板的整体出光更均匀,且减少因光照不足形成的暗影区域,进而避免所述显示背板出现亮暗不均的问题,更进一步提高了所述显示背板的出光效果。
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背板的发光单元的排布方式一的局部示意图;其中所述显示背板包括基板100及设置于所述基板100上的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括沿第一方向D1排列的多个发光单元组300,所述发光单元组300包括沿第二方向D2交替排列的多个第一发光单元31和多个第二发光单元32,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沿所述第一方向D1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沿所述第一方向D1的尺寸,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沿所述第二方向D2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沿所述第二方向D2的尺寸;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以及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均为长方形,所述第二方向D2与所述第一方向D1垂直;
其中,在所述显示背板的俯视图方向上,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的长边方向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的长边方向垂直。
具体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的长边沿所述第二方向D2排列,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的短边沿所述第二方向D2排列。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以及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均为长方形,使得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以及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均发出椭圆形的光斑。这是由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或者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在长边方向与短边方向的光型图不一致,其在同一角度下长边光型大于短边光型,从而形成沿长边长且沿短边短的椭圆形的光斑。
具体地,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沿所述第二方向D2发出第一椭圆形光型311,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沿所述第一方向D1发出第二椭圆形光型321;其中,所述第一椭圆形光型311的面积与所述第二椭圆形光型321的面积相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发光单元组300内的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的排布方式相同。此排布方式能够提高每一排所述发光单元组300内中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的排布间距,从而减少每一排所述发光单元组300内的发光单元的数量,进而降低所述显示背板的制作成本;同时使得所述显示背板的整体出光更均匀,且减少了因光照不足形成的暗影区域,从而减少所述显示背板出现亮暗不均的问题,提高了所述显示背板的出光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同一个所述发光单元组300内,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的发光光型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的发光光型部分相交;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发出的椭圆形光型在所述第二方向D2的光和相邻的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发出的椭圆形光型在所述第一方向D1的光相交互补,从而提高了所述显示背板的出光效果。
具体地,在所述第一方向D1上,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的发光光型与其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的发光光型具有重叠部分S1;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的发光光型与其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的发光光型具有重叠部分S2;本申请实施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规则排布(在所述第一方向D1上以及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均间隔排布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在所述第一方向D1上,增大了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的发光光型的重叠部分S1的面积,同时,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减小了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的发光光型的重叠部分S2的面积,从而使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的发光光型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的发光光型在所述第一方向D1上的重叠面积与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的重叠面积接近一致。
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或者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的长宽比大于1.5:1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或者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发出的光斑为椭圆形状,且有利于相邻的发光单元的光相交互补,使所述显示背板的整体出光更均匀。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相邻两排的所述发光单元组300内的发光单元的中心位置依次一一对应,相邻两排的所述发光单元组300内的发光单元按顺序依次对应,不会出现交叉对应的情况。由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或者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出光不均匀时,相邻发光单元的光相交而亮度较高会出现亮斑区域,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或者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的光斑照射不到而亮度较低会出现暗影区域,背光画面会出现亮暗不均的问题。通过设置相邻两排的所述发光单元组300的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或者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的中心位置一一对应(即,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的中心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的中心之间的连线L1沿所述第二方向D2设置,且在所述第一方向D1上,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的中心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的中心之间的连线L2沿所述第一方向D1设置),且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的长边方向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的长边方向垂直,使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发出的椭圆形光型在所述第二方向D2的光和相邻的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发出的椭圆形光型在所述第一方向D1的光相交互补,进而使所述显示背板的整体出光更均匀。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方向D1上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的间距a,与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的间距b相等;此设计能够使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或者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发出的光斑更均匀地分布在所述显示背板内,进一步提升所述显示背板的出光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以及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均为迷你发光二极管芯片(Mini-LED);其中,Mini-LED芯片是指尺寸介于50~200μm之间的LED芯片。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以及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可用作显示装置的背光源,也可用于显示装置的自发光层。
针对现有显示背板中的发光单元组300混光不均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显示背板,包括基板100及设置于所述基板100上的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括沿第一方向D1排列的多个发光单元组300,所述发光单元组300包括沿第二方向D2交替排列的多个第一发光单元31和多个第二发光单元32,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沿所述第一方向D1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沿所述第一方向D1的尺寸,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沿所述第二方向D2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沿所述第二方向D2的尺寸;本申请提供的所述显示背板通过将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沿所述第一方向D1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沿所述第一方向D1的尺寸,且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沿所述第二方向D2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沿所述第二方向D2的尺寸,使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的长边方向和多个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的长边方向垂直,以使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的发光光型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的发光光型在所述第一方向D1上的重叠面积与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的重叠面积接近一致,从而使所述显示背板的整体出光更均匀,且减少因光照不足形成的暗影区域,进而避免所述显示背板出现亮暗不均的问题,更进一步提高了所述显示背板的出光效果。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背板的发光单元的排布方式二的局部示意图;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二中的显示背板的结构与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显示背板的结构相同或相似,不同之处仅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发光单元组300内的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的排布方式相异;
其中,在所述第一方向D1上,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和多个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交替排列,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的长边方向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的长边方向垂直。
具体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方向D1上,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的中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的中心的连线L4和所述第一方向D1平行;以及,
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的中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的中心的连线L3和所述第二方向D2平行。
具体地,在所述第一方向D1上,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的发光光型与其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的发光光型具有重叠部分S3;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的发光光型与其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的发光光型具有重叠部分S4;本申请实施例相对于本申请实施例一,在所述第一方向D1上,进一步增大了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的发光光型的重叠部分S1的面积,同时,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进一步减小了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的发光光型的重叠部分S2的面积,从而使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的发光光型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的发光光型在所述第一方向D1上的重叠面积与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的重叠面积接近一致。
本申请实施例二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一,在所述第一方向D1上,通过将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和多个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交替排列,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的长边方向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的长边方向垂直;且在所述第一方向D1上,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的中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的中心的连线L4和所述第一方向D1平行,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的中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的中心的连线L3和所述第二方向D2平行,以使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发出的椭圆形光斑能够至少与4个相邻的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发出的椭圆形光斑相交互补,进而使所述显示背板的整体出光更均匀。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3A,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背板的发光单元的排布方式三的一种局部示意图;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三中的显示背板的结构与本申请实施例二中的显示背板的结构相同或相似,不同之处仅在于,所述发光层包括多个重复单元30,所述重复单元30包括两个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和两个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
其中,在每一所述重复单元30中,在所述第一方向D1上依次排列有一个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以及一个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依次排列有一个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以及一个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
具体地,在每一所述重复单元30中,在所述第一方向D1上,一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中远离另一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一侧的短边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中远离另一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一侧的长边组成的连线L6沿所述第一方向D1对齐;
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一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中远离另一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一侧的长边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中远离另一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一侧的短边组成的连线L5沿所述第二方向D2对齐。
具体地,在所述第一方向D1上,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的发光光型与其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的发光光型具有重叠部分S5;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的发光光型与其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的发光光型具有重叠部分S6;本申请实施例相对于本申请实施例二,在所述第一方向D1上,进一步增大了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的发光光型的重叠部分S5的面积,同时,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进一步减小了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的发光光型的重叠部分S6的面积,从而使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的发光光型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的发光光型在所述第一方向D1上的重叠面积与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的重叠面积接近一致。
请参阅图3B,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背板的发光单元的排布方式三的另一种局部示意图;其中,在每一所述重复单元30中,在所述第一方向D1上依次排列有一个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以及一个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依次排列有一个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以及一个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
具体地,在所述第一方向D1上,一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中远离另一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一侧的长边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中远离另一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一侧的短边组成的连线L8沿所述第一方向D1对齐;
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一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中远离另一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一侧的短边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中远离另一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一侧的长边组成的连线L7沿所述第二方向D2对齐。
具体地,在所述第一方向D1上,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的发光光型与其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的发光光型具有重叠部分S8;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的发光光型与其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的发光光型具有重叠部分S7;本申请实施例相对于本申请实施例二,在所述第一方向D1上,进一步增大了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的发光光型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的发光光型的重叠部分S8的面积,同时,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进一步减小了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的发光光型的重叠部分S7的面积,从而使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的发光光型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的发光光型在所述第一方向D1上的重叠面积与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的重叠面积接近一致。
请参阅图4,图4为图3A中显示背板在A-A处的剖面图;其中,所述显示背板包括多个像素岛10,每一所述像素岛10包括基板100和驱动电路层200;所述基板100包括第一通孔101;所述驱动电路层200位于所述基板100上,所述驱动电路层200至少包括连接电极201,所述连接电极201与所述第一通孔101对应;其中,所述显示背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基板100远离所述驱动电路层200的一侧的连接导线20,相邻的两个所述像素岛10的所述连接电极201分别通过对应的所述第一通孔101与所述连接导线20的两端电连接。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路层200包括有源层202、第一金属层203以及第二金属层204;所述有源层202位于所述基板100上;所述第一金属层203位于所述有源层202上,所述第一金属层203包括栅极2031;所述第二金属层204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203上,所述第二金属层204包括源极2041、漏极2042以及电源线2043,所述源极2041和所述漏极2042分别与所述有源层202的两端电连接;
其中,所述基板100上设置有第二通孔102和第三通孔103,所述源极2041通过所述第二通孔102与所述连接导线20电连接,所述电源线2043通过所述第三通孔103与所述连接导线20电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有源层202的材料均为多晶硅,所述第一接触端子301与发光单元内部的N型半导体电连接,所述第二接触端子302与发光单元内部的P型半导体电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通过在基板100上设置第二通孔102和第三通孔103,使得源极2041以及电源线2043可分别通过第二通孔102、第三通孔103与连接导线20电连接,通过连接导线20将电信号传递至源极2041以及电源线2043,即可以采用延展性较佳的连接导线20从像素岛10的下部为显示背板供电。
在一种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像素岛10对应设置有一个第一发光单元31或者一个第二发光单元32,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或者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位于所述驱动电路层200上,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或者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包括第一接触端子301和第二接触端子302;所述第一接触端子301与所述漏极2042电连接,所述第二接触端子302与所述电源线2043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同一所述发光单元组300内,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的发光颜色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的发光颜色相同;即一个像素岛10上可包含红色子像素、蓝色色像素、绿色子像素以及白色子像素中的任意一种,即一个像素岛10上可设置红色发光器件、绿色发光器件、蓝色发光器件以及白色发光器件中的任意一个。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电极201与所述第二金属层204同层设置。需要说明的是,连接电极201用于连通相邻的两个像素岛10,即用于将电信号在相邻的两个像素岛10之间传输,本实施例通过将连接电极201与第二金属层204同层设置,可使连接电极201与第二金属层204同制程制备,不用额外增加光罩制程,不会造成生产成本上升。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基板100靠近所述驱动电路层200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导电层400,所述导电层400包括多个第一导电端子401、多个第二导电端子402以及多个第三导电端子403,所述第一导电端子401对应所述第一通孔101设置,所述第二导电端子402对应所述第二通孔102设置,所述第三导电端子403对应所述第三通孔103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连接电极201、源极2041以及电源线2043均是通过过孔连接至基板100表面,而过孔的孔径较小,导致连接电极201、源极2041以及电源线2043与连接导线20的接触面积较小,接触阻抗较大。本实施例通过在基板100靠近驱动电路层200的一侧表面设置多个第一导电端子401、多个第二导电端子402以及多个第三导电端子403,连接电极201、源极2041以及电源线2043通过上述导电端子与连接导线20电连接,以降低接触阻抗,减小压降。
进一步地,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端子401在垂直于所述基板100方向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402在垂直于所述基板100方向的面积。这是因为由于所述电源线2043在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401电连接的同时,还与所述第二接触端子302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端子402未与所述第二接触端子302电连接),进而使得所述第一导电端子401与所述连接导线20之间的接触阻抗大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402与所述连接导线20之间的接触阻抗;因此,增大所述第一导电端子401在垂直于所述基板100方向的面积,以降低接触阻抗,减小压降。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101、所述第二通孔102以及所述第三通孔103内填充有导电材料500。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通过在第一通孔101、第二通孔102以及第三通孔103内填充导电材料500,以提高连接电极201、源极2041以及电源线2043与连接导线20的导电效果。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背板还包括缓冲层600、钝化层700、第三金属层800以及绝缘层900,缓冲层600位于基板100和驱动电路层200之间,钝化层700位于第二金属层204上,第三金属层800位于钝化层700上,绝缘层900位于第三金属层800和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或者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之间,第三金属层800包括多个第一导电电极801以及多个第二导电电极802,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或者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的第一接触端子301通过所述第一导电电极801与漏极2042电连接。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或者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的第二接触端子302通过所述第二导电电极802与所述电源线2043电连接。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路层200还包括第一栅极绝缘层205、第二栅极绝缘层206、第二栅极层207以及层间绝缘层208,第一栅极绝缘层205位于有源层202和第一金属层203之间,第二栅极绝缘层206位于第一金属层203上,第二栅极层207位于第二栅极绝缘层206上,层间绝缘层208位于第二栅极层207上。其中,第二金属层204位于层间绝缘层208和钝化层700之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中的所述第一接触端子301和所述第二接触端子302的排列方式相异。
具体地,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以及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中的所述第一接触端子301和所述第二接触端子302沿所述第二方向D2排列(即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中的两个接触端子沿长边方向排列,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中的两个接触端子沿短边方向排列);
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中的所述第一接触端子301和所述第二接触端子302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中的所述第一接触端子301和所述第二接触端子302的间距;这样设计是由于短边的尺寸小于长边的尺寸,所以沿短边方向排列的两个接触端子之间的间距也相应减小。
在本申请的另外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以及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中的所述第一接触端子301和所述第二接触端子302沿所述第一方向D1排列(即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中的两个接触端子沿短边方向排列,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中的两个接触端子沿长边方向排列);
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中的所述第一接触端子301和所述第二接触端子302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中的所述第一接触端子301和所述第二接触端子302的间距;这样设计是由于短边的尺寸小于长边的尺寸,所以沿短边方向排列的两个接触端子之间的间距也相应减小。
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中的所述第一接触端子301和所述第二接触端子302沿所述第二方向D2排列,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中的所述第一接触端子301和所述第二接触端子302沿所述第一方向D1排列(即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中的两个接触端子沿长边方向排列,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中的两个接触端子也沿长边方向排列)。
本申请实施例三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二,能够使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的发光光型至少与4个相邻的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发出的发光光型在所述第一方向D1上的重叠面积与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的重叠面积接近一致,从而使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发出的椭圆形光斑能够至少与4个相邻的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发出的椭圆形光斑更加均匀地相交互补,进而使所述显示背板的整体出光更均匀。
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背板的局部示意图。其中,所述显示背板用于给显示装置提供背光源。
具体地,所述显示背板包括底板57以及与所述底板57一体成型的侧板58,所述基板100远离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或者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的一侧通过第一粘合胶51与所述底板57粘合;所述底板57上还设置有第一封装层54,所述第一封装层54完全覆盖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以及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所述第一封装层54远离所述基板100的一侧还设置有光学膜片组55,所述光学膜片组55包含反红绿膜、量子点膜、分光膜、增亮膜、扩散膜等的一种或多种,每种的数量、尺寸及搭配任意,视实际视效而定。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57远离所述基板100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封装层56,所述第二封装层56的一端通过第二粘合胶52与所述光学膜片组55粘合,所述第二封装层56远离所述基板100的另一端通过第三粘合胶53与所述侧板58粘合。
相应地,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主体和上述显示背板,所述显示主体和所述显示背板组合为一体。所述显示装置可以包括但不限定于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显示器、游戏机、电视机、显示屏幕、可穿戴设备及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生活电器或家用电器等。
需要说明的是,图1至图5中仅绘示了显示背板的主要结构,显示装置的最终形态所包含的模组芯片、柔性电路板、偏光片、保护膜等膜层未示出,但显示终端的最终形态可能包含此类膜层,此类膜层可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背板的制备工艺流程中或制备工艺流程结束后制作,在此不再详述。
针对现有显示背板中的发光单元组300混光不均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背板及显示装置;该显示背板包括基板100及设置于所述基板100上的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括沿第一方向D1排列的多个发光单元组300,所述发光单元组300包括沿第二方向D2交替排列的多个第一发光单元31和多个第二发光单元32,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沿所述第一方向D1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沿所述第一方向D1的尺寸,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沿所述第二方向D2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沿所述第二方向D2的尺寸;本申请提供的所述显示背板通过将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沿所述第一方向D1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沿所述第一方向D1的尺寸,且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沿所述第二方向D2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沿所述第二方向D2的尺寸,使得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的长边方向和多个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的长边方向垂直,以使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发光单元31的发光光型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二发光单元32的发光光型在所述第一方向D1上的重叠面积与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的重叠面积接近一致,从而使所述显示背板的整体出光更均匀,且减少因光照不足形成的暗影区域,进而避免所述显示背板出现亮暗不均的问题,更进一步提高了所述显示背板的出光效果。
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背板及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背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
发光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发光层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发光单元组,所述发光单元组包括沿第二方向交替排列的多个第一发光单元和多个第二发光单元;
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背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发光单元组内的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排布方式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背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发光单元组内的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排布方式相异;
其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多个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多个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交替排列,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长边方向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长边方向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背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中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中心的连线和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以及,
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中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中心的连线和所述第二方向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包括多个重复单元,所述重复单元包括两个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两个所述第二发光单元;
其中,在每一所述重复单元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一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中远离另一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一侧的短边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中远离另一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一侧的长边沿所述第一方向对齐;
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一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中远离另一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一侧的长边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中远离另一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一侧的短边沿所述第二方向对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背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间距,与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间距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背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基板与所述发光层之间的驱动电路层,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薄膜晶体管以及电源线;
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以及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包括第一接触端子和第二接触端子,所述第一接触端子与所述薄膜晶体管内的源极或漏极电连接,所述第二接触端子与所述电源线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中的所述第一接触端子和所述第二接触端子的排列方式相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以及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中的所述第一接触端子和所述第二接触端子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排列;
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中的所述第一接触端子和所述第二接触端子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中的所述第一接触端子和所述第二接触端子的间距。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中的所述第一接触端子和所述第二接触端子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中的所述第一接触端子和所述第二接触端子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背板。
CN202211211870.4A 2022-09-30 2022-09-30 显示背板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55132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11870.4A CN115513247A (zh) 2022-09-30 2022-09-30 显示背板及显示装置
PCT/CN2023/104811 WO2024066607A1 (zh) 2022-09-30 2023-06-30 显示背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11870.4A CN115513247A (zh) 2022-09-30 2022-09-30 显示背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13247A true CN115513247A (zh) 2022-12-23

Family

ID=84508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11870.4A Pending CN115513247A (zh) 2022-09-30 2022-09-30 显示背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13247A (zh)
WO (1) WO202406660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6607A1 (zh) * 2022-09-30 2024-04-04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背板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44364A (zh) * 2014-07-10 2016-01-13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及像素阵列
KR102516693B1 (ko) * 2016-04-29 2023-03-3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Led 패키지 모듈 및 이를 갖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EP3765896A1 (en) * 2018-03-13 2021-01-20 Apple Inc. Displays with direct-lit backlight units
CN110998852A (zh) * 2019-11-27 2020-04-10 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排列结构、电致发光器件及显示装置
KR20220046043A (ko) * 2020-10-06 2022-04-1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5513247A (zh) * 2022-09-30 2022-12-23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背板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6607A1 (zh) * 2022-09-30 2024-04-04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背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66607A1 (zh) 2024-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11775B1 (ko) 엘이디 구동 유닛들이 형성된 tft 기판을 갖는 엘이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1335244B2 (en) Display panel including spare LED element and display device
US11024609B2 (en) Four-in-one mini-LED module, display scree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US8897035B2 (en) Container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20180000177A (ko) 발광소자 패키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WO2024066607A1 (zh) 显示背板及显示装置
CN114141759A (zh) 显示装置
KR101623185B1 (ko) 발광다이오드 패키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모듈
WO2023103032A1 (zh) 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
CN114335114A (zh)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WO2019073680A1 (ja) 表示装置
CN112582514A (zh) 一种led芯片、多合一芯片、显示模块及显示屏
US20220320060A1 (en) Light-emitting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3921673B (zh) 用于显示的发光二极管
US20230307597A1 (en) Display device using micro led
WO2024007401A1 (zh) Led排列结构
CN113748514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010638B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3054089A (zh) 发光体和显示装置
KR20170112776A (ko) 발광소자, 어레이 기판,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KR20170139364A (ko) 발광소자 패키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US20230317704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217485040U (zh) 一种led显示装置
CN219371061U (zh) 一种显示封装结构及显示面板
TWI805278B (zh) 發光模組、顯示裝置及發光模組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