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07571A - 用于调节空调的换热器冷媒循环量的方法、装置和空调 - Google Patents

用于调节空调的换热器冷媒循环量的方法、装置和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07571A
CN115507571A CN202211014742.0A CN202211014742A CN115507571A CN 115507571 A CN115507571 A CN 115507571A CN 202211014742 A CN202211014742 A CN 202211014742A CN 115507571 A CN115507571 A CN 1155075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liquid level
refrigerant
air conditioner
storage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1474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超
王飞
许文明
张心怡
李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Chongqing Haier Air Condition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Chongqing Haier Air Condition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Chongqing Haier Air Condition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1474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0757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5075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075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6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tim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24F11/8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us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用于调节空调的换热器冷媒循环量的方法、装置和空调。空调的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和储液元件。换热器本体包括依次串连连通的第一换热部分、第二换热部分和第三换热部分。储液元件包括进液管、出液管和设置于储液元件底部的冷媒量调节管。冷媒量调节管设置有第一电磁阀。第一换热部分的换热管与进液管相连通。储液元件用于对从第一换热部分的换热管流出的冷媒进行部分存储后,经出液管流入第二换热部分。冷媒量调节管与第三换热部分的冷媒出口处相连通。不同负荷运行状态下,储液元件对进入第三换热部分冷媒出口处的冷媒量进行调节,进而调节空调的冷媒循环量,提高了空调的能效。

Description

用于调节空调的换热器冷媒循环量的方法、装置和空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用于调节空调的换热器冷媒循环量的方法、装置和空调。
背景技术
空调,如空气源热泵多联机组型空调,通常固定充注额定功率下的匹配冷媒量。但是,空调运行环境温度范围较大,空调的负荷变化差异也较大。空气源热泵系统所需的冷媒循环量与运行环温和负荷状态相关,不同的运行环温及不同的负荷下,空气源热泵系统所需冷媒循环量不同。固定充注的冷媒量使空调器的冷媒循环量无法在不同运行负荷下进行调节,降低了空调的能效。
现有技术中,在室内换热器与室外换热器之间增设冷媒存储装置,以调节空调器在不同运行负荷下的冷媒循环量。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通过在室内换热器与室外换热器之间增设冷媒存储装置以调节空调器在不同运行负荷下的冷媒循环量的方法中,冷媒存储装置的两端需要增加电磁阀及毛细管等阀体元器件,导致空调器的管路成本增大,控制过程复杂。
发明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调节空调的换热器冷媒循环量的方法、装置及空调,以解决通过在室内换热器与室外换热器之间增设冷媒存储装置以调节空调器在不同运行负荷下的冷媒循环量的方法中,冷媒存储装置的两端需要增加电磁阀及毛细管等阀体元器件,导致空调器的管路成本增大的问题。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调节空调的换热器冷媒循环量的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调节空调的换热器冷媒循环量的方法中,空调的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和储液元件。换热器本体包括依次串连连通的第一换热部分、第二换热部分和第三换热部分。储液元件包括进液管、出液管和设置于储液元件底部的冷媒量调节管。冷媒量调节管设置有第一电磁阀。第一换热部分的换热管与进液管相连通。储液元件用于对从第一换热部分的换热管流出的冷媒进行部分存储后,经出液管流入换热器本体的第二换热部分。冷媒量调节管与第三换热部分的冷媒出口处相连通。
用于调节空调的换热器冷媒循环量的方法包括:根据室外环境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的温度差值确定储液元件的目标液位;根据储液元件的实际液位与目标液位的液位差值,调节第一电磁阀的开度,以调节流入第三换热部分出口处的冷媒量。
可选地,根据室外环境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的温度差值确定储液元件的目标液位包括:空调开机时控制第一电磁阀关闭;在空调开机后的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长后,空调进入开机稳定阶段,获取开机稳定阶段的室外环境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根据开机稳定阶段的室外环境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的温度差值确定储液元件的第一目标液位。
可选地,根据储液元件的实际液位与目标液位的液位差值,调节第一电磁阀的开度,以调节流入第三换热部分出口处的冷媒量包括:获取开机稳定阶段的储液元件的第一实际液位,当第一实际液位与第一目标液位的液位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液位差值时,对第一电磁阀进行大幅调节,以大幅调节流入第三换热部分出口处的冷媒量。
可选地,在对第一电磁阀进行大幅调节之后还包括:空调进入运行稳定阶段,获取运行稳定阶段的储液元件的第二实际液位与第二目标液位;根据第二实际液位与第二目标液位的液位差值对第一电磁阀进行微调,以微量调节流入第三换热部分出口处的冷媒量。
可选地,在对第一电磁阀进行微调之后还包括:根据第一电磁阀的微调幅度,确定获取下一周期的储液元件的实际液位与目标液位的间隔时长。
可选地,当第一电磁阀的微调幅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幅度时,在第一间隔时长后获取下一周期的储液元件的实际液位与目标液位;当第一电磁阀的微调幅度小于第一预设幅度时,在第二间隔时长后获取下一周期的储液元件的实际液位与目标液位。其中,第一间隔时长大于第二间隔时长。
可选地,第一预设时长大于第一间隔时长。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调节空调的换热器冷媒循环量的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调节空调的换热器冷媒循环量的装置中,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和储液元件。换热器本体包括依次串连连通的第一换热部分、第二换热部分和第三换热部分。储液元件包括进液管、出液管和设置于储液元件底部的冷媒量调节管,冷媒量调节管设置有第一电磁阀。第一换热部分的换热管与进液管相连通,储液元件用于对从第一换热部分的换热管流出的冷媒进行部分存储后,经出液管流入换热器本体的第二换热部分。冷媒量调节管与第三换热部分的冷媒出口处相连通。
用于调节空调的换热器冷媒循环量的装置包括液位获取模块和冷媒调节模块。液位获取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室外环境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的温度差值确定储液元件的目标液位。冷媒调节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储液元件的实际液位与目标液位的液位差值,调节第一电磁阀的开度,以调节流入第三换热部分出口处的冷媒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调节空调的换热器冷媒循环量的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处理器被配置为在运行程序指令时,执行用于调节空调的换热器冷媒循环量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如前述的用于调节空调的换热器冷媒循环量的装置。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调节空调的换热器冷媒循环量的方法、装置及空调,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调节空调的换热器冷媒循环量的方法,在换热器本体的不同换热部分之间设置储液元件,储液元件对从第一换热部分流出的气液两相态的冷媒进行部分存储后,剩余冷媒流入换热器本体的第二换热部分和第三换热部分继续参与换热。不同负荷运行状态下,储液元件对进入第三换热部分冷媒出口处的冷媒量进行调节,进而调节空调的冷媒循环量,提高了空调在不同负荷运行状态下的能效。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换热器作为冷凝器的冷媒流路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调节空调的换热器冷媒循环量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调节空调的换热器冷媒循环量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用于调节空调的换热器冷媒循环量的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处理器;101:存储器;102:通信接口;103:总线;
200:液位获取模块;
300:冷媒调节模块;
1:换热器本体;11:第一换热部分;111:换热管;12:第二换热部分;13:第三换热部分;
2:储液元件;21:进液管;22:出液管;23:冷媒量调节管;
3:第一电磁阀;
4:压缩机;
5:四通阀;
6:室内换热器;
7:节流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空调,如空气源热泵多联机组型空调,包括由压缩机4、室外换热器、节流元件7和室内换热器6依次连接构成的冷媒循环系统,如图1所示。
以制冷工况下且作为室外换热器为例,来说明下文中提到的换热器。
如图2所示,空调的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1和储液元件2。换热器本体1包括依次串连连通的第一换热部分11、第二换热部分12和第三换热部分13。储液元件2包括进液管21、出液管22和设置于储液元件2底部的冷媒量调节管23。冷媒量调节管23设置有第一电磁阀3。第一换热部分11的换热管111与进液管21相连通。储液元件2用于对从第一换热部分11的换热管111流出的冷媒进行部分存储后,经出液管22流入换热器本体1的第二换热部分12。冷媒量调节管23与第三换热部分13的冷媒出口处相连通。
根据换热器本体1内流动的冷媒的相态,可以将换热器本体1分为气态区、液态区和气液两相区。换热管111位于换热器本体1的气液两相区,不同的运行负荷下,换热器本体1的冷媒管内流动的冷媒相态可能不同。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气液两相区可以理解为在所有运行负荷下,换热管111内的冷媒均为气液两相。
其中,第一换热部分11的换热管111可以为1个或多个,如2个、3个、4个。设置多个换热管111即设置了多个换热支路,可以提高第一换热部分11的换热效率。
结合图3,制冷工况下,换热器作为冷凝器时,冷媒进入换热器本体1的第一换热部分11,经换热管111及进液管21进入储液元件2。储液元件2对部分冷媒存储后,剩余冷媒由出液管22依次进入第二换热部分12和第三换热部分13,最终流出换热器参与系统循环。储液元件2通过第一电磁阀3调节储液元件2内存储的液态冷媒量。根据空调不同的负荷状态,调整储液元件2内的液态冷媒存储量。当第一电磁阀3开启时,部分液态冷媒通过冷媒量调节管23进入第三换热部分13的冷媒出口处,参与系统循环。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在换热器本体1的不同换热部分之间设置储液元件2,储液元件2对从第一换热部分11流出的气液两相态的冷媒进行部分存储后,剩余冷媒流入换热器本体1的第二换热部分12和第三换热部分13继续参与换热。不同负荷运行状态下,储液元件2对进入第三换热部分13冷媒出口处的冷媒量进行调节,进而调节空调的冷媒循环量,提高了空调的能效。
本公开实施例同时提供了一种用于调节空调的换热器冷媒循环量的方法。根据室外环境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的温度差值确定储液元件2的目标液位;根据储液元件2的实际液位与目标液位的液位差值,调节第一电磁阀3的开度,以调节流入第三换热部分13出口处的冷媒量,如图4所示。
空调运行制冷模式时,包括额定制冷、中间制冷、低温制冷等不同制冷运行工况,这些不同制冷运行模式的负荷不同,所需要的冷媒循环流路中的最佳冷媒量也不同。
当空调处于不同负荷运行工况时,通过调节储液元件2的冷媒存储量,调节了换热器本体1内的冷媒循环量,即,调节了空调在不同负荷运行工况下的冷媒循环量,提高了空调的能效。
可选地,根据室外环境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的温度差值确定储液元件2的目标液位包括:空调开机时控制第一电磁阀3关闭;在空调开机后的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长后,空调进入开机稳定阶段,获取开机稳定阶段的室外环境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根据开机稳定阶段的室外环境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的温度差值确定储液元件2的第一目标液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时长为5~10分钟。例如,第一预设时长可以为5分钟、6分钟、7分钟、8分钟、9分钟、10分钟、11分钟、12分钟、13分钟、14分钟或15分钟等。储液元件2的实际液位的检测范围为0~100mm,根据室外环境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之差确定储液元件2内的第一目标液位的高度,如表1所示。
室内外温差(℃) 0~2 2~4 4~6 6~8 8~10 >10
第一目标液位(mm) 75 60 45 30 15 10
表1
当室外环境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之差较大时,空调负荷较大,将储液元件2中第一目标液位调小,使储液元件2内存储较少的冷媒,空调系统中循环的冷媒量增多。当室外环境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之差较小时,空调负荷较小,将储液元件2中第一目标液位调大,使储液元件2内存储较多的冷媒,空调系统中循环的冷媒量减少。对不同的负荷运行工况调整储液元件2的不同的第一目标液位,进而调节空调的冷媒循环量,可以有效提高空调的能效。
可选地,在不同的室外环境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差值的条件下,均可根据表1中温差与液位的对应关系,对前述的“第一目标液位”以及下述的“第二目标液位”进行确定。
可选地,根据储液元件2的实际液位与目标液位的液位差值,调节第一电磁阀3的开度,以调节流入第三换热部分13出口处的冷媒量,包括:获取开机稳定阶段的储液元件2的第一实际液位,当第一实际液位与第一目标液位的液位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液位差值时,对第一电磁阀3进行大幅调节,以大幅调节流入第三换热部分13出口处的冷媒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预设差值为15mm。当第一实际液位与第一目标液位的液位差值大于或等于15mm时,对第一电磁阀3进行大幅调节,阀开度增加15~20步。例如,阀开度增加15步、16步、17步、18步、19步、20步等。
可选地,在对第一电磁阀3进行大幅调节之后还包括:空调进入运行稳定阶段,获取运行稳定阶段的储液元件2的第二实际液位与第二目标液位;根据第二实际液位与第二目标液位的液位差值对第一电磁阀3进行微调,以微量调节流入第三换热部分13出口处的冷媒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磁阀3开度与液位差值的对应关系如表2所示。其中,液位差值为第二实际液位减去第二目标液位所得。
液位差值(mm) 阀开度(步)
<-15 -8
-15~-12 -6
-12~-9 -4
-9~-6 -2
-6~-3 -1
-3~3 0
3~6 1
6~9 2
9~12 4
12~15 6
>15 8
表2
可选地,在对第一电磁阀3进行微调之后还包括:根据第一电磁阀3的微调幅度,确定获取下一周期的储液元件2的实际液位与目标液位的间隔时长。
可选地,当第一电磁阀3的微调幅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幅度时,在第一间隔时长后获取下一周期的储液元件2的实际液位与目标液位;当第一电磁阀3的微调幅度小于第一预设幅度时,在第二间隔时长后获取下一周期的储液元件2的实际液位与目标液位。其中,第一间隔时长大于第二间隔时长。
可选地,第一预设时长大于第一间隔时长。
在一个实施例中,以阀开度的绝对值为依据,第一预设幅度为6步,第一间隔时间为5分钟,第二间隔时间为2分钟。当阀开度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6步时,即,阀开度调大或调小的幅度大于或等于6步时,理解为本次对储液元件2内的冷媒量进行了较大的调整,空调的循环冷媒量变化较大,间隔5分钟后再获取下一周期储液元件2的实际液位与目标液位既可。当阀开度的绝对值小于6步,即,阀开度调大或调小的幅度小于6步时,理解为本次对储液元件2内的冷媒量进行了较小的调整,空调的循环冷媒量变化小,需间隔2分钟后获取下一周期储液元件2的实际液位与目标液位。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本申请提供的用于调节空调的换热器冷媒循环量的方法。
S01,空调开机时控制第一电磁阀3关闭;
S02,在空调开机后的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长后,空调进入开机稳定阶段,获取开机稳定阶段的室外环境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
S03,根据开机稳定阶段的室外环境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的温度差值确定储液元件2的第一目标液位;
S04,获取开机稳定阶段的储液元件2的第一实际液位;
S05,当第一实际液位与第一目标液位的液位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液位差值时,对第一电磁阀3进行大幅调节,以大幅调节流入第三换热部分13出口处的冷媒量;
S06,空调进入运行稳定阶段,获取运行稳定阶段的储液元件2的第二实际液位与第二目标液位;
S07,根据第二实际液位与第二目标液位的液位差值对第一电磁阀3进行微调,以微量调节流入第三换热部分13出口处的冷媒量;
S08,根据第一电磁阀3的微调幅度,确定获取下一周期的储液元件2的实际液位与目标液位的间隔时长。当第一电磁阀3的微调幅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幅度时,在第一间隔时长后获取下一周期的储液元件2的实际液位与目标液位;当第一电磁阀3的微调幅度小于第一预设幅度时,在第二间隔时长后获取下一周期的储液元件2的实际液位与目标液位。
本公开实施例同时提供了一种用于调节空调的换热器冷媒循环量的装置。
空调的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1和储液元件2。换热器本体1包括依次串连连通的第一换热部分11、第二换热部分12和第三换热部分13。储液元件2包括进液管21、出液管22和设置于储液元件2底部的冷媒量调节管23,冷媒量调节管23设置有第一电磁阀3。第一换热部分11的换热管111与进液管21相连通,储液元件2用于对从第一换热部分11的换热管111流出的冷媒进行部分存储后,经出液管22流入换热器本体1的第二换热部分12。冷媒量调节管23与第三换热部分13的冷媒出口处相连通。
用于调节空调的换热器冷媒循环量的装置包括液位获取模块和冷媒调节模块300。液位获取模块200被配置为根据室外环境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的温度差值确定储液元件2的目标液位。冷媒调节模块300被配置为根据储液元件2的实际液位与目标液位的液位差值,调节第一电磁阀3的开度,以调节流入第三换热部分13出口处的冷媒量,如图5所示。
可以理解的是,前述的用于调节空调的换热器冷媒循环量的方法中的实施例,也可以适用于此处的用于调节空调的换热器冷媒循环量的装置中,此处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同时提供了一种用于调节空调的换热器冷媒循环量的装置,包括处理器100和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101。处理器100被配置为在运行程序指令时,执行用于调节空调的换热器冷媒循环量的方法,如图6所示。本公开实施例同时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如前述的用于调节空调的换热器冷媒循环量的装置。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计算机执行上述用于调节空调的换热器冷媒循环量的方法。
上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一个或多个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态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多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也可以是暂态存储介质。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而且,本申请中使用的用词仅用于描述实施例并且不用于限制权利要求。如在实施例以及权利要求的描述中使用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明,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个”(a)、“一个”(an)和“所述”(the)旨在同样包括复数形式。类似地,如在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相关联的列出的任何以及所有可能的组合。另外,当用于本申请中时,术语“包括”(comprise)及其变型“包括”(comprises)和/或包括(comprising)等指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一个以上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这些的分组的存在或添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文中,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可以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可以互相参见。对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产品等而言,如果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部分相对应,那么相关之处可以参见方法部分的描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可以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所述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公开实施例的范围。所述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文所披露的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方法、产品(包括但不限于装置、设备等),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另外,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可以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在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所对应的描述中,不同的方框所对应的操作或步骤也可以以不同于描述中所披露的顺序发生,有时不同的操作或步骤之间不存在特定的顺序。例如,两个连续的操作或步骤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可以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调节空调的换热器冷媒循环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器包括:
换热器本体,包括依次串连连通的第一换热部分、第二换热部分和第三换热部分;和,
储液元件,包括进液管、出液管和设置于所述储液元件底部的冷媒量调节管,所述冷媒量调节管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换热部分的换热管与所述进液管相连通,所述储液元件用于对从所述第一换热部分的换热管流出的冷媒进行部分存储后,经所述出液管流入所述换热器本体的第二换热部分,且,所述冷媒量调节管与所述第三换热部分的冷媒出口处相连通,
所述用于调节空调的换热器冷媒循环量的方法包括:
根据室外环境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的温度差值确定所述储液元件的目标液位;
根据所述储液元件的实际液位与目标液位的液位差值,调节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开度,以调节流入第三换热部分出口处的冷媒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室外环境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的温度差值确定所述储液元件的目标液位,包括:
空调开机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关闭;
在空调开机后的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长后,空调进入开机稳定阶段,获取开机稳定阶段的室外环境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
根据开机稳定阶段的室外环境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的温度差值确定所述储液元件的第一目标液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储液元件的实际液位与目标液位的液位差值,调节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开度,以调节流入第三换热部分出口处的冷媒量,包括:
获取开机稳定阶段的储液元件的第一实际液位,当所述第一实际液位与所述第一目标液位的液位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液位差值时,对所述第一电磁阀进行大幅调节,以大幅调节流入第三换热部分出口处的冷媒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第一电磁阀进行大幅调节之后,还包括:
空调进入运行稳定阶段,获取运行稳定阶段的储液元件的第二实际液位与第二目标液位,根据所述第二实际液位与所述第二目标液位的液位差值对所述第一电磁阀进行微调,以微量调节流入第三换热部分出口处的冷媒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第一电磁阀进行微调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微调幅度,确定获取下一周期的储液元件的实际液位与目标液位的间隔时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微调幅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幅度时,在第一间隔时长后获取下一周期的储液元件的实际液位与目标液位;
当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微调幅度小于第一预设幅度时,在第二间隔时长后获取下一周期的储液元件的实际液位与目标液位,
其中,所述第一间隔时长大于所述第二间隔时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大于所述第一间隔时长。
8.一种用于调节空调的换热器冷媒循环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器包括:
换热器本体,包括依次串连连通的第一换热部分、第二换热部分和第三换热部分;和,
储液元件,包括进液管、出液管和设置于所述储液元件底部的冷媒量调节管,所述冷媒量调节管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换热部分的换热管与所述进液管相连通,所述储液元件用于对从所述第一换热部分的换热管流出的冷媒进行部分存储后,经所述出液管流入所述换热器本体的第二换热部分,且,所述冷媒量调节管与所述第三换热部分的冷媒出口处相连通,
所述用于调节空调的换热器冷媒循环量的装置包括:
液位获取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室外环境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的温度差值确定所述储液元件的目标液位;
冷媒调节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储液元件的实际液位与目标液位的液位差值,调节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开度,以调节流入第三换热部分出口处的冷媒量。
9.一种用于调节空调的换热器冷媒循环量的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运行所述程序指令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调节空调的换热器冷媒循环量的方法。
10.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用于调节空调的换热器冷媒循环量的装置。
CN202211014742.0A 2022-08-23 2022-08-23 用于调节空调的换热器冷媒循环量的方法、装置和空调 Pending CN1155075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14742.0A CN115507571A (zh) 2022-08-23 2022-08-23 用于调节空调的换热器冷媒循环量的方法、装置和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14742.0A CN115507571A (zh) 2022-08-23 2022-08-23 用于调节空调的换热器冷媒循环量的方法、装置和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07571A true CN115507571A (zh) 2022-12-23

Family

ID=84502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14742.0A Pending CN115507571A (zh) 2022-08-23 2022-08-23 用于调节空调的换热器冷媒循环量的方法、装置和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0757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22039A (zh) * 2023-05-10 2023-06-06 格兰立方能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用分液储液器及其制冷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22039A (zh) * 2023-05-10 2023-06-06 格兰立方能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用分液储液器及其制冷系统
CN116222039B (zh) * 2023-05-10 2023-08-08 格兰立方能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用分液储液器及其制冷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65963B2 (en) Cooling system with direct expansion and pumped refrigerant economization cooling
CN101583834B (zh) 节约型制冷系统
CN110906500B (zh) 一种空调器的制冷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3868264A (zh) 具有泵送制冷剂节能器的蒸汽压缩冷却系统中的接受器/缓冲罐排空
CN111183289B (zh) 用于多压缩机的容量分级系统
CN112032827A (zh) 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回油控制方法
EP3516305B1 (en) Air conditioner
CN115507571A (zh) 用于调节空调的换热器冷媒循环量的方法、装置和空调
CN113375320B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存储介质及装置
CN114738975A (zh) 多联机空调的控制方法、多联机空调以及存储介质
KR20200134809A (ko) 공기조화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WO2019227351A1 (en) Chiller suction flow limiting with input power or motor current control
US20230332850A1 (en) Fluid control for a variable flow fluid circuit in an hvacr system
CN110195950B (zh) 控制方法、制冷控制系统、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和制冷系统
JP3356386B2 (ja) 冷媒切換式冷凍機を用いた環境試験装置
CN112594796B (zh) 用于空调出风控制的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11288695B (zh) 空调系统及其参数配置方法、装置、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JP6896165B2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12212459A (zh) 一种空调的制冷系统、空调及其制冷控制方法
CN117346250B (zh) 双工况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15264900A (zh) 用于调节空调器冷媒循环量的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5264899A (zh) 用于调节空调器冷媒循环量的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5930393A (zh) 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518480A (zh) 空调及用于空调控制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6045555A (zh) 用于空调器的气液分离装置、方法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