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12459A - 一种空调的制冷系统、空调及其制冷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的制冷系统、空调及其制冷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12459A
CN112212459A CN202010841835.5A CN202010841835A CN112212459A CN 112212459 A CN112212459 A CN 112212459A CN 202010841835 A CN202010841835 A CN 202010841835A CN 112212459 A CN112212459 A CN 1122124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condenser
working condition
condition
auxili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4183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永杰
赵桓
梁尤轩
于艳翠
沈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1084183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1245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2124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124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32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24F11/8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us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6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compressors within refrigeration or heat pump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24F2110/12Temperature of the outside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4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system states
    • F24F2140/10Pressure
    • F24F2140/12Heat-exchange fluid press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的制冷系统、空调及其制冷控制方法,该装置包括:冷凝器组件,包括:并联设置的主冷凝器模块、第一辅冷凝器模块和第二辅冷凝器模块;采集单元,被配置为采集室外环境温度;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空调的运行工况;并根据所述运行工况,控制所述主冷凝器模块、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切换工作,以将所述冷凝组件的冷凝压力调节至所述空调的压缩机的设定工作范围内。本发明的方案,可以解决同一套制冷系统在不同温度工况下的冷凝压力不稳定而难以稳定运行的问题,达到提升同一套制冷系统在不同温度工况下的运行稳定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的制冷系统、空调及其制冷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的制冷系统、空调及其制冷控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宽工况的制冷系统、空调及其制冷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空调的制冷系统在不同温度工况下的冷凝压力不稳定,如在低温环境下制冷时容易使冷凝压力过低,很难满足在宽工况温度下稳定地制冷运行。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的制冷系统、空调及其制冷控制方法,以解决同一套制冷系统在不同温度工况下的冷凝压力不稳定而难以稳定运行的问题,达到提升同一套制冷系统在不同温度工况下的运行稳定性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的制冷系统,包括:采集单元、冷凝器组件和控制单元;所述冷凝器组件,包括:主冷凝器模块、第一辅冷凝器模块和第二辅冷凝器模块;所述主冷凝器模块、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并联设置;所述采集单元,被配置为采集室外环境温度;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空调的运行工况;并根据所述运行工况,控制所述主冷凝器模块、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切换工作,以将所述冷凝组件的冷凝压力调节至所述空调的压缩机的设定工作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空调的运行工况,包括:确定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范围的上下限之间的关系;若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设定温度范围的下限,则确定所述运行工况为低温工况;若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所述设定温度范围的下限、且小于或等于所述设定温度范围的上限,则确定所述运行工况为中温工况;若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所述设定温度范围的上限,则确定所述运行工况为高温工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运行工况,包括:低温工况、中温工况或高温工况中的任一工况;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运行工况,控制所述主冷凝器模块、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切换工作,包括:在所述运行工况为低温工况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中的制冷剂转移至所述主冷凝器模块中,以使所述主冷凝器模块中的制冷剂增加后,控制所述主冷凝器模块工作、且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均不工作;在所述运行工况为中温工况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中的制冷剂转移至所述主冷凝器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中后,控制所述主冷凝器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均工作、且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不工作;在所述运行工况为高温工况的情况下,控制所述主冷凝器模块、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均工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冷凝器模块,包括:第一冷凝器,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出口处的第一开关模块;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包括:第二冷凝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冷凝器的入口处的第二开关模块,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冷凝器的出口处的单向开关模块;所述第二辅冷凝模块,包括:第三冷凝器,设置在所述第三冷凝器的入口处的第三开关模块,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三冷凝器的出口处的第四开关模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运行工况,控制所述主冷凝器模块、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切换工作,具体包括:在所述运行工况为低温工况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和所述第三开关模块关闭,控制所述第四开关模块开启,并控制所述空调的压缩机以设定频率运行,以使所述第二冷凝器和所述第三冷凝器中的制冷剂转移至所述第一冷凝器中;在所述第二冷凝器或所述第三冷凝器出口处的压力均降低至低于第一设定压力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四开关模块关闭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开启,并控制所述压缩机以第一计算频率运行;在所述运行工况为中温工况的情况下,则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和所述第四开关模块关闭,控制所述第三开关模块开启,以将所述第二冷凝器中的制冷剂转移至所述第一冷凝器和所述第三冷凝器后,再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和所述第四开关模块开启,并控制所述空调的压缩机以第二计算频率运行;在所述运行工况为高温工况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所述第二开关模块、所述第三开关模块和所述第四开关模块开启,使所述冷凝器组件中的制冷剂在所述第一冷凝器、所述第二冷凝器和所述第三冷凝器中均匀分布。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运行工况中,若高温工况的使用时间最长,则所述第一开关模块、所述第二开关模块、所述第三开关模块和所述第四开关模块均为常开开关;若低温工况的使用时间最长,则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为常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模块、所述第三开关模块和所述第四开关模块均为常闭开关。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冷凝器模块、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在空间上,能够依次上下布置或前后布置。
与上述装置相匹配,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包括:以上所述的空调的制冷系统。
与上述空调相匹配,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的制冷控制方法,包括:采集室外环境温度;根据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空调的运行工况;并根据所述运行工况,控制所述主冷凝器模块、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切换工作,以将所述冷凝组件的冷凝压力调节至所述空调的压缩机的设定工作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空调的运行工况,包括:确定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范围的上下限之间的关系;若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设定温度范围的下限,则确定所述运行工况为低温工况;若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所述设定温度范围的下限、且小于或等于所述设定温度范围的上限,则确定所述运行工况为中温工况;若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所述设定温度范围的上限,则确定所述运行工况为高温工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运行工况,包括:低温工况、中温工况或高温工况中的任一工况;所述根据所述运行工况,控制所述主冷凝器模块、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切换工作,包括:在所述运行工况为低温工况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中的制冷剂转移至所述主冷凝器模块中,以使所述主冷凝器模块中的制冷剂增加后,控制所述主冷凝器模块工作、且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均不工作;在所述运行工况为中温工况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中的制冷剂转移至所述主冷凝器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中后,控制所述主冷凝器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均工作、且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不工作;在所述运行工况为高温工况的情况下,控制所述主冷凝器模块、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均工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运行工况,控制所述主冷凝器模块、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切换工作,具体包括:在所述运行工况为低温工况的情况下,控制所述主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一开关模块、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二开关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三开关模块关闭,控制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中的第四开关模块开启,并控制所述空调的压缩机以设定频率运行,以使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二冷凝器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三冷凝器中的制冷剂转移至所述第一冷凝器中;在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二冷凝器或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三冷凝器出口处的压力均降低至低于第一设定压力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中的第四开关模块关闭后,控制所述主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一开关模块开启,并控制所述压缩机以第一计算频率运行;在所述运行工况为中温工况的情况下,控制所述主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一开关模块、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二开关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中的第四开关模块关闭,控制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三开关模块开启,以将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二冷凝器中的制冷剂转移至所述主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一冷凝器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三冷凝器后,再控制所述主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一开关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中的第四开关模块开启,并控制所述空调的压缩机以第二计算频率运行;在所述运行工况为高温工况的情况下,控制所述主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一开关模块、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二开关模块、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三开关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中的第四开关模块开启,使所述冷凝器组件中的制冷剂在所述主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一冷凝器、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二冷凝器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三冷凝器中均匀分布。
由此,本发明的方案,通过设置有三个冷凝器模块,在增加的冷凝器模块中冷凝器的进出口均布置有电磁阀,使三个冷凝器模块可以更好地在高温工况、中温工况和低温工况之间切换,解决同一套制冷系统在不同温度工况下的冷凝压力不稳定而难以稳定运行的问题,达到提升同一套制冷系统在不同温度工况下的运行稳定性的效果。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制冷系统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宽工况制冷系统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宽工况制冷系统中冷凝器模块的一实施例的控制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制冷控制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方法中根据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空调的运行工况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结合附图,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标记如下:
1-压缩机;2-第一压力传感器;3-第一冷凝器;4-第一电磁阀;5-第二电磁阀;6-第二冷凝器;7-第二压力传感器;8-单向阀;9-第三电磁阀;10-第三冷凝器;11-第三压力传感器;12-第四电磁阀;13-电子膨胀阀;14-蒸发器;15-气液分离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的制冷系统。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的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制冷系统能够应用在宽工况的空调的制冷系统中,该宽工况的空调的制冷系统,能够包括:采集单元、冷凝器组件和控制单元。所述冷凝器组件,能够包括:主冷凝器模块、第一辅冷凝器模块和第二辅冷凝器模块。所述主冷凝器模块、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并联设置,并连接至所述控制单元。例如:所述主冷凝器模块、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并联设置在所述空调的压缩机(如压缩机1)的排气口与所述空调的节流装置(如电子膨胀阀13)之间的管路中。
具体地,所述采集单元,能够被配置为采集室外环境温度,即采集所述空调所在环境的室外环境温度。
具体地,所述控制单元,能够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空调的运行工况;并根据所述运行工况,控制所述主冷凝器模块、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切换工作,以将所述冷凝组件的冷凝压力调节至所述空调的压缩机(如压缩机1)的设定工作范围内。
由此,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开闭来改变冷凝器内制冷剂的充注量,从而控制冷凝压力在压缩机正常工作范围内,提高制冷系统的可靠性,能够解决同一套制冷系统在不同温度工况下的冷凝压力不稳定而难以稳定运行的问题,如解决同一套制冷系统在低温工况下冷凝压力过低、而在高温工况下冷凝压力又过高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空调的运行工况,能够包括:
所述控制单元,具体还能够被配置为确定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范围的上下限之间的关系。
所述控制单元,具体还能够被配置为若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设定温度范围的下限,则确定所述运行工况为低温工况。
所述控制单元,具体还能够被配置为若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所述设定温度范围的下限、且小于或等于所述设定温度范围的上限,则确定所述运行工况为中温工况。
所述控制单元,具体还能够被配置为若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所述设定温度范围的上限,则确定所述运行工况为高温工况。
例如:检测环境温度t,根据不同环境工况选择不同冷凝器模块运行。
由此,通过根据不同环境工况选择不同冷凝器模块运行,可以改变冷凝器模块内制冷剂的充注量,从而控制冷凝压力在压缩机正常工作范围内,提高制冷系统的可靠性。
其中,所述运行工况,能够包括:低温工况、中温工况或高温工况中的任一工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运行工况,控制所述主冷凝器模块、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切换工作,能够包括以下任一种控制情况:
第一种控制情况:所述控制单元,具体还能够被配置为在所述运行工况为低温工况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中的制冷剂转移至所述主冷凝器模块中,以使所述主冷凝器模块中的制冷剂增加后,控制所述主冷凝器模块工作、且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均不工作。例如:在低温工况下只运行主冷凝器模块,转移第一辅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二冷凝器、以及第二辅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三冷凝器内的制冷剂到主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一冷凝器,使第一冷凝器内的制冷剂增加,且第二冷凝器和第三冷凝器不工作,从而达到低温工况制冷时提高冷凝压力的效果。通过转移制冷系统自身制冷剂的方式,还可以减少制冷系统制冷剂的充注量。
第二种控制情况:所述控制单元,具体还能够被配置为在所述运行工况为中温工况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中的制冷剂转移至所述主冷凝器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中后,控制所述主冷凝器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均工作、且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不工作。例如:在中温工况下同时运行主冷凝器模块和第二辅冷凝器模块。即使三个冷凝器模块中对应的三个冷凝器中的两个冷凝器工作,可实现在中温工况正常工作。
第三种控制情况:所述控制单元,具体还能够被配置为在所述运行工况为高温工况的情况下,控制所述主冷凝器模块、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均工作。例如:在高温工况下同时运行三个冷凝器模块。通过使三个冷凝器模块中对应的三个冷凝器同时工作,提高冷凝换热面积,且减少单个冷凝器的制冷剂充注量,从而取得高温工况制冷时降低冷凝压力的效果。
其中,主冷凝器模块在各个环境温度下均有制冷剂流通,而第一辅冷凝器模块只有在高温工况下才有制冷剂流通,在低温工况下不工作;第二辅冷凝器模块只有在高温工况和中温工况下才有制冷剂流通,在低温工况下不工作。
由此,通过设置有三个冷凝器模块,控制三个冷凝器模块可以更好地在高温工况、中温工况和低温工况之间切换,控制冷凝压力在压缩机正常工作范围内,提高制冷系统的可靠性,适用温度工况范围可达到更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冷凝器模块,能够包括:第一冷凝器3,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冷凝器3的出口处的第一开关模块(如第一电磁阀4)。例如:在主冷凝器模块中,在第一冷凝器3的入口(即冷媒入口端)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2,出口(即冷媒出口端)设有第一电磁阀4,且第一电磁阀4为常开电磁阀。
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能够包括:第二冷凝器6,设置在所述第二冷凝器6的入口处的第二开关模块(如第二电磁阀5),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冷凝器6的出口处的单向开关模块(如单向阀8)。例如:在第一辅冷凝器模块中,在第二冷凝器6的入口(即冷媒入口端)设有第二电磁阀5,且第二电磁阀5为常闭电磁阀,出口(即冷媒出口端)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7和单向阀8。
所述第二辅冷凝模块,能够包括:第三冷凝器10,设置在所述第三冷凝器10的入口处的第三开关模块(如第三电磁阀9),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三冷凝器10的出口处的第四开关模块(如第四电磁阀12)。例如:在第二辅冷凝器模块中,在第三冷凝器10的入口(即冷媒入口端)设有第三电磁阀9,出口(即冷媒出口端)设有第三压力传感器11和第四电磁阀12。
例如:采用三个冷凝器并联的方式,并在第二冷凝器入口布置电磁阀(如第二电磁阀5)、出口布置单向阀,在第一冷凝器出口布置电磁阀(如第一电磁阀4),在第三冷凝器进出口均布置电磁阀(如第三电磁阀9和第四电磁阀12)。
由此,通过在主冷凝器模块、第一辅冷凝器模块和第二辅冷凝器模块并联的制冷系统中,根据外界环境温度,再通过控制第一电磁阀4、第二电磁阀5、第三电磁阀9和第四电磁阀12的开闭来调整三个冷凝器内制冷剂的分布,从而调整在高温工况、中温工况和低温工况下冷凝压力在合适范围内,提高制冷系统的可靠性;而是三个冷凝器由同一个风机冷凝,且风机的风量不可变,在系统设置上简洁、且成本低。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运行工况,控制所述主冷凝器模块、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切换工作,具体能够包括以下任一种具体控制情况:
第一种具体控制情况:所述控制单元,具体还能够被配置为在所述运行工况为低温工况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和所述第三开关模块关闭,控制所述第四开关模块开启,并控制所述空调的压缩机以设定频率运行,以使所述第二冷凝器6和所述第三冷凝器10中的制冷剂转移至所述第一冷凝器3中。在所述第二冷凝器6或所述第三冷凝器10出口处的压力均降低至低于第一设定压力(如第一给定值Pt)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四开关模块关闭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开启,并控制所述压缩机以第一计算频率运行。
例如:当在低温工况,即环境温度t≤第一设定温度t1时,关闭第一电磁阀4、第二电磁阀5和第三电磁阀9,打开第四电磁阀12,并控制压缩机1以频率f运行,使第二冷凝器6和第三冷凝器10中的制冷剂转移到第一冷凝器3中;根据环境温度t的大小,控制第三压力传感器11的压力值下降到第一给定值Pt时,先关闭第四电磁阀12,再打开第一电磁阀4,压缩机1以计算频率ft运行,从而达到在低温环境工况下提高制冷系统冷凝压力的目的。打开第一电磁阀4后,第一冷凝器3的冷凝压力提高,第二冷凝器6的冷凝压力降低,从而不会再将第二冷凝器6中的制冷剂转移到第一冷凝器3中。在第三压力传感器11的压力值下降到第一给定值Pt的情况下,第二压力传感器7的测量值P1与第三压力传感器11的测量值P2相同。通过电磁阀的开闭来转移第二冷凝器和第三冷凝器内的制冷剂到第一冷凝器,使第一冷凝器内的制冷剂增加,且第二冷凝器和第三冷凝器不工作,从而达到低温工况制冷时提高冷凝压力的效果;通过转移制冷系统自身制冷剂的方式,还可以减少制冷系统制冷剂的充注量。
例如:在低温工况下只运行主冷凝器模块,在第一冷凝器3的出口(即冷媒出口端)布置了第一电磁阀4,可以转移冷凝器间的制冷剂,通过转移冷凝器内的制冷剂来提高冷凝压力,还可以减少制冷剂充注量。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开闭,控制制冷系统内制冷剂的转移,利用压缩机1转移制冷剂,从而提高冷凝压力,如利用较低的压缩机1吸气压力以及第二电磁阀5的开闭,来转移第二冷凝器6的制冷剂到第一冷凝器3,实现低温工况制冷时提高冷凝压力的目的。
第二种具体控制情况:所述控制单元,具体还能够被配置为在所述运行工况为中温工况的情况下,则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和所述第四开关模块关闭,控制所述第三开关模块开启,以将所述第二冷凝器6中的制冷剂转移至所述第一冷凝器3和所述第三冷凝器10后,再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和所述第四开关模块开启,并控制所述空调的压缩机以第二计算频率运行。
更具体地,所述控制单元,具体还被配置为在所述运行工况为中温工况的情况下,若所述第二冷凝器6的出口处的压力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压力P(如第一冷凝器3的入口处的压力),则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和所述第四开关模块关闭,控制所述第三开关模块开启,以将所述第二冷凝器6中的制冷剂转移至所述第一冷凝器3和所述第三冷凝器10后,再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和所述第四开关模块开启,并控制所述空调的压缩机以设定频率运行。
所述控制单元,具体还被配置为在所述运行工况为中温工况的情况下,若所述第二冷凝器6的出口处的压力小于第二设定压力P(如第一冷凝器3的入口处的压力),则控制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和所述第三开关模块关闭,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和所述第四开关模块开启,并控制所述空调的压缩机以计算频率运行。
例如:当在中温工况下工作,即外界环境温度t为第一设定温度t1<t≤第二设定温度t2时,关闭第一电磁阀4、第二电磁阀5和第四电磁阀12,打开第三电磁阀9,将第二冷凝器6内的制冷剂全部转移到第一冷凝器3和第三冷凝器10后,再打开第一电磁阀4和第四电磁阀12,压缩机1以计算频率ft运行,使制冷系统在中温工况下稳定运行。通过控制电磁阀使三个冷凝器中的两个冷凝器工作,可实现在中温工况正常工作。
第三种具体控制情况:所述控制单元,具体还能够被配置为在所述运行工况为高温工况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所述第二开关模块、所述第三开关模块和所述第四开关模块开启,使所述冷凝器组件中的制冷剂在所述第一冷凝器3、所述第二冷凝器6和所述第三冷凝器10中均匀分布。
例如:当在高温工况下工作,即环境温度t>第二设定温度t2时,同时打开第一电磁阀4、第二电磁阀5、第三电磁阀9和第四电磁阀12,使制冷剂在三个冷凝器中均匀分布,减少第一冷凝器3内制冷剂的充注量,并使第一冷凝器3、第二冷凝器6和第三冷凝器10同时进行冷凝换热,从而达到在高温工况下降低制冷系统冷凝压力的目的。通过使三个冷凝器同时工作,提高冷凝换热面积,且减少单个冷凝器的制冷剂充注量,从而取得高温工况制冷时降低冷凝压力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运行工况中,若高温工况的使用时间最长,则所述第一开关模块、所述第二开关模块、所述第三开关模块和所述第四开关模块均为常开开关。若低温工况的使用时间最长,则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为常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模块、所述第三开关模块和所述第四开关模块均为常闭开关。例如:在低温工况下,在所述主冷凝器模块中,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为常开开关;在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中,所述第二开关模块为常闭开关;在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中,所述第三开关模块和所述第四开关模块均为常闭开关。
例如:根据制冷系统应用场合来选择常开或常闭电磁阀,若高温工况使用时间最长,则可将四个电磁阀均替换为常开电磁阀;若低温工况使用时间最长,则可将第一电磁阀设为常开电磁阀,其余三个电磁阀设为常闭电磁阀,可以根据使用工况灵活选用开关模块,使得制冷系统的运行更加方便和稳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冷凝器模块、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在空间上,能够依次上下布置或前后布置。
例如:主冷凝器模块和辅冷凝器模块(如第一辅冷凝器模块、第二辅冷凝器模块)在空间上可采用上下布置,也可采用前后布置的方式,布置方式灵活,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空间进行灵活布置。
经大量的试验验证,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三个冷凝器模块,在增加的冷凝器模块中冷凝器的进出口均布置有电磁阀,使三个冷凝器模块可以更好地在高温工况、中温工况和低温工况之间切换,适用温度工况范围可达到更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对应于制冷系统的一种空调。该空调可以能够包括:以上所述的空调的制冷系统。
飞行器在不同海拔下飞行时,所处的外界环境相差很大,特别是夏天在低面与正常飞行时,外界环境温度相差特别大。一些空调的制冷系统在低温环境下制冷时容易使冷凝压力过低,很难满足在宽工况温度下稳定地制冷运行,使得普通空调制冷系统很难应用在飞行器上。且与冷凝器换热的冲压空气不易像普通空调那样通过控制风机频率来控制其风量,进而控制冷凝压力,也很难满足在宽工况温度下稳定地制冷运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方案提供一种适用于宽工况的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通过设置有三个冷凝器模块,在增加的冷凝器模块中冷凝器的进出口均布置有电磁阀,三个冷凝器模块可以更好地在高温工况、中温工况和低温工况之间切换,适用温度工况范围可达到更宽。
这样,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开闭来改变冷凝器内制冷剂的充注量,从而控制冷凝压力在压缩机正常工作范围内,提高制冷系统的可靠性,能够解决同一套制冷系统在不同温度工况下的冷凝压力不稳定而难以稳定运行的问题,如解决同一套制冷系统在低温工况下冷凝压力过低、而在高温工况下冷凝压力又过高的问题。另外,通过转移制冷剂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低温工况时的冷凝压力,还可以减少整个制冷系统制冷剂的充注量。
具体地,本发明的方案,采用三个冷凝器并联的方式,并在第二冷凝器入口布置电磁阀、出口布置单向阀,在第一冷凝器出口布置电磁阀,在第三冷凝器进出口均布置电磁阀。
在本发明的方案中,通过电磁阀的开闭来转移第二冷凝器和第三冷凝器内的制冷剂到第一冷凝器,使第一冷凝器内的制冷剂增加,且第二冷凝器和第三冷凝器不工作,从而达到低温工况制冷时提高冷凝压力的效果。通过转移制冷系统自身制冷剂的方式,还可以减少制冷系统制冷剂的充注量。
在本发明的方案中,通过使三个冷凝器同时工作,提高冷凝换热面积,且减少单个冷凝器的制冷剂充注量,从而取得高温工况制冷时降低冷凝压力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方案中,通过控制电磁阀使三个冷凝器中的两个冷凝器工作,可实现在中温工况正常工作。
下面结合图2和图3所示的例子,对本发明的方案的具体实现过程进行示例性说明。
图2为宽工况制冷系统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宽工况制冷系统,能够包括:压缩机1、第一压力传感器2、第一冷凝器3、第一电磁阀4、第二电磁阀5、第二冷凝器6、第二压力传感器7、单向阀8、第三电磁阀9、第三冷凝器10、第三压力传感器11、第四电磁阀12、电子膨胀阀13、蒸发器14和气液分离器15。第一压力传感器2、第一冷凝器3和第一电磁阀4构成主冷凝器模块,第二电磁阀5、第二冷凝器6、第二压力传感器7、单向阀8构成第一辅冷凝器模块。第三电磁阀9、第三冷凝器10、第三压力传感器11、第四电磁阀12构成第二辅冷凝器模块。主冷凝器模块、第一辅冷凝器模块和第二辅冷凝器模块并联。压缩机1的排气口分别连通至第一冷凝器3的冷媒入口端、第二冷凝器6的冷媒入口端和第三冷凝器10的冷媒入口端。压缩机1的吸气口经气液分离器15、蒸发器14和电子膨胀阀13后,分别连通至的第一冷凝器3的冷媒出口端、第二冷凝器6的冷媒出口端和第三冷凝器10的冷媒出口端。
在主冷凝器模块中,在第一冷凝器3的入口(即冷媒入口端)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2,出口(即冷媒出口端)设有第一电磁阀4,且第一电磁阀4为常开电磁阀。
第一压力传感器2检测到的压力是压缩机排气压力,主要用于正常运行时检测排气压力,即冷凝压力,如第一冷凝器入口处的压力p。
在第一辅冷凝器模块中,在第二冷凝器6的入口(即冷媒入口端)设有第二电磁阀5,且第二电磁阀5为常闭电磁阀,出口(即冷媒出口端)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7和单向阀8。
在第二辅冷凝器模块中,在第三冷凝器10的入口(即冷媒入口端)设有第三电磁阀9,出口(即冷媒出口端)设有第三压力传感器11和第四电磁阀12。
在主冷凝器模块、第一辅冷凝器模块和第二辅冷凝器模块并联的制冷系统中,根据外界环境温度,再通过控制第一电磁阀4、第二电磁阀5、第三电磁阀9和第四电磁阀12的开闭来调整三个冷凝器内制冷剂的分布,从而调整在高温工况、中温工况和低温工况下冷凝压力在合适范围内。在本发明的方案中,不需要采用多个单独的冷凝器,且每个冷凝器由对应的风机控制;而是三个冷凝器由同一个风机冷凝,且风机的风量不可变,在系统设置上简洁、且成本低。
其中,在高温工况下同时运行三个冷凝器模块。
在中温工况下同时运行主冷凝器模块和第二辅冷凝器模块。
在低温工况下只运行主冷凝器模块,在第一冷凝器3的出口(即冷媒出口端)布置了第一电磁阀4,可以转移冷凝器间的制冷剂,通过转移冷凝器内的制冷剂来提高冷凝压力,还可以减少制冷剂充注量。在本发明的方案中,对电磁阀的控制,不是只关闭电磁阀使制冷剂只流过部分冷凝器。而是可以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开闭,控制制冷系统内制冷剂的转移,利用压缩机1转移制冷剂,从而提高冷凝压力。具体地,是利用较低的压缩机1吸气压力以及第二电磁阀5的开闭,来转移第二冷凝器6的制冷剂到第一冷凝器3,实现低温工况制冷时提高冷凝压力的目的。
也就是说,与一些方案中空调制冷系统不同的是,本发明的方案中的冷凝器部分由三个独立的冷凝器模块并联组合而成,分别为主冷凝器模块、第一辅冷凝器模块和第二辅冷凝器模块。主冷凝器模块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2、第一冷凝器3和第一电磁阀4,其中第一电磁阀4为常开电磁阀,布置在第一冷凝器3出口(即冷媒出口端);第一辅冷凝器模块包括第二冷凝器6、第二电磁阀5、单向阀8和第二压力传感器7,其中第二电磁阀5为常闭电磁阀,布置在第二冷凝器6入口(即冷媒入口端)处,压力传感器7和单向阀8先后布置在第二冷凝器6出口(即冷媒出口端)处;第二辅冷凝器模块包括第三电磁阀9、第三冷凝器10、第三压力传感器11和第四电磁阀12,其中第三电磁阀9和第四电磁阀12均为常闭电磁阀,第三电磁阀9布置在第三冷凝器10入口(即冷媒入口端)处,第三压力传感器11和第四电磁阀12依次布置在第三冷凝器10的出口(即冷媒出口端)处;主冷凝器模块在各个环境温度下均有制冷剂流通,而第一辅冷凝器模块只有在高温工况下才有制冷剂流通,在低温工况下不工作;第二辅冷凝器模块只有在高温工况和中温工况下才有制冷剂流通,在低温工况下不工作。
图3为宽工况制冷系统中冷凝器模块的一实施例的控制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冷凝器模块的控制流程,能够包括:
步骤1、检测环境温度t,根据不同环境工况选择不同冷凝器模块运行,执行步骤2或步骤3或步骤4。
步骤2、当在低温工况,即环境温度t≤第一设定温度t1时,关闭第一电磁阀4、第二电磁阀5和第三电磁阀9,打开第四电磁阀12,并控制压缩机1以频率f运行,使第二冷凝器6和第三冷凝器10中的制冷剂转移到第一冷凝器3中;根据环境温度t的大小,控制第三压力传感器11的压力值下降到第一给定值Pt时,先关闭第四电磁阀12,再打开第一电磁阀4,压缩机1以计算频率ft运行,从而达到在低温环境工况下提高制冷系统冷凝压力的目的。打开第一电磁阀4后,第一冷凝器3的冷凝压力提高,第二冷凝器6的冷凝压力降低,从而不会再将第二冷凝器6中的制冷剂转移到第一冷凝器3中。在第三压力传感器11的压力值下降到第一给定值Pt的情况下,第二压力传感器7的测量值P1与第三压力传感器11的测量值P2相同。
步骤3、当在高温工况下工作,即环境温度t>第二设定温度t2时,同时打开第一电磁阀4、第二电磁阀5、第三电磁阀9和第四电磁阀12,使制冷剂在三个冷凝器中均匀分布,减少第一冷凝器3内制冷剂的充注量,并使第一冷凝器3、第二冷凝器6和第三冷凝器10同时进行冷凝换热,从而达到在高温工况下降低制冷系统冷凝压力的目的。
步骤4、当在中温工况下工作,即外界环境温度t为第一设定温度t1<t≤第二设定温度t2时,关闭第一电磁阀4、第二电磁阀5和第四电磁阀12,打开第三电磁阀9,将第二冷凝器6内的制冷剂全部转移到第一冷凝器3和第三冷凝器10后,再打开第一电磁阀4和第四电磁阀12,压缩机1以计算频率ft运行,使制冷系统在中温工况下稳定运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主冷凝器模块和辅冷凝器模块(如第一辅冷凝器模块、第二辅冷凝器模块)在空间上可采用上下布置,也可采用前后布置的方式。本发明的方案中的电磁阀,可根据制冷系统应用场合来选择常开或常闭电磁阀,若高温工况使用时间最长,则可将四个电磁阀均替换为常开电磁阀;若低温工况使用时间最长,则可将第一电磁阀设为常开电磁阀,其余三个电磁阀设为常闭电磁阀。
例如:前后布置跟上下布置主要影响低温工况运行,对其他工况影响较小;在总的换热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前后布置可以增大低温工况制冷时的过冷度,而上下布置相对前后布置,可用于更低的环境温度。
本发明的方案,在低温工况下不仅通过改变冷凝换热面积来提高冷凝温度,还通过转移辅冷凝器中的制冷剂来提高冷凝温度,相对而言,不仅可以提高低温环境制冷的冷凝压力还可减少制冷剂的充注量。通过转移制冷剂来提升冷凝温度,在提高相同冷凝压力时,制冷剂充注量更少。
本发明的方案,是通过减少冷凝器换热面积及转移制冷剂来同时提升低温制冷的冷凝压力,相对于仅通过储液器控制整个系统制冷剂的充注量来提高冷凝压力的方案而言,不仅可以提高低温环境制冷的冷凝压力还可减少制冷剂的充注量。
由于本实施例的空调所实现的处理及功能基本相应于前述图1所示的装置的实施例、原理和实例,故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未详尽之处,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经大量的试验验证,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三个冷凝器模块,在增加的冷凝器模块中冷凝器的进出口均布置有电磁阀,控制电磁阀的开闭来改变冷凝器内制冷剂的充注量,从而控制冷凝压力在压缩机正常工作范围内,提高制冷系统的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对应于空调的一种空调的制冷控制方法,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空调的制冷控制方法能够应用在宽工况的空调的制冷系统中,该宽工况的空调的制冷控制方法,能够包括:步骤S110和步骤S120。
在步骤S110处,采集室外环境温度,即采集所述空调所在环境的室外环境温度。
在步骤S120处,根据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空调的运行工况;并根据所述运行工况,控制所述主冷凝器模块、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切换工作,以将所述冷凝组件的冷凝压力调节至所述空调的压缩机(如压缩机1)的设定工作范围内。
由此,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开闭来改变冷凝器内制冷剂的充注量,从而控制冷凝压力在压缩机正常工作范围内,提高制冷系统的可靠性,能够解决同一套制冷系统在不同温度工况下的冷凝压力不稳定而难以稳定运行的问题,如解决同一套制冷系统在低温工况下冷凝压力过低、而在高温工况下冷凝压力又过高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能够结合图5所示本发明的方法中根据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空调的运行工况的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进一步说明步骤S120中根据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空调的运行工况的具体过程,能够包括:步骤S210至步骤S240。
步骤S210,确定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范围的上下限之间的关系。
步骤S220,若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设定温度范围的下限,则确定所述运行工况为低温工况。
步骤S230,若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所述设定温度范围的下限、且小于或等于所述设定温度范围的上限,则确定所述运行工况为中温工况。
步骤S240,若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所述设定温度范围的上限,则确定所述运行工况为高温工况。
例如:检测环境温度t,根据不同环境工况选择不同冷凝器模块运行。
由此,通过根据不同环境工况选择不同冷凝器模块运行,可以改变冷凝器模块内制冷剂的充注量,从而控制冷凝压力在压缩机正常工作范围内,提高制冷方法的可靠性。
其中,所述运行工况,能够包括:低温工况、中温工况或高温工况中的任一工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120中所述根据所述运行工况,控制所述主冷凝器模块、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切换工作,能够包括一下任一种控制情况:
第一种控制情况:在所述运行工况为低温工况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中的制冷剂转移至所述主冷凝器模块中,以使所述主冷凝器模块中的制冷剂增加后,控制所述主冷凝器模块工作、且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均不工作。例如:在低温工况下只运行主冷凝器模块,转移第一辅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二冷凝器、以及第二辅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三冷凝器内的制冷剂到主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一冷凝器,使第一冷凝器内的制冷剂增加,且第二冷凝器和第三冷凝器不工作,从而达到低温工况制冷时提高冷凝压力的效果。通过转移制冷方法自身制冷剂的方式,还可以减少制冷方法制冷剂的充注量。
第一种控制情况:在所述运行工况为中温工况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中的制冷剂转移至所述主冷凝器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中后,控制所述主冷凝器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均工作、且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不工作。例如:在中温工况下同时运行主冷凝器模块和第二辅冷凝器模块。即使三个冷凝器模块中对应的三个冷凝器中的两个冷凝器工作,可实现在中温工况正常工作。
第一种控制情况:在所述运行工况为高温工况的情况下,控制所述主冷凝器模块、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均工作。例如:在高温工况下同时运行三个冷凝器模块。通过使三个冷凝器模块中对应的三个冷凝器同时工作,提高冷凝换热面积,且减少单个冷凝器的制冷剂充注量,从而取得高温工况制冷时降低冷凝压力的效果。
其中,主冷凝器模块在各个环境温度下均有制冷剂流通,而第一辅冷凝器模块只有在高温工况下才有制冷剂流通,在低温工况下不工作;第二辅冷凝器模块只有在高温工况和中温工况下才有制冷剂流通,在低温工况下不工作。
由此,通过设置有三个冷凝器模块,控制三个冷凝器模块可以更好地在高温工况、中温工况和低温工况之间切换,控制冷凝压力在压缩机正常工作范围内,提高制冷方法的可靠性,适用温度工况范围可达到更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120中所述根据所述运行工况,控制所述主冷凝器模块、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切换工作,具体能够包括以下任一种具体控制情况:
第一种具体控制情况:在所述运行工况为低温工况的情况下,控制所述主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一开关模块、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二开关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三开关模块关闭,控制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中的第四开关模块开启,并控制所述空调的压缩机以设定频率运行,以使所述第二冷凝器6和所述第三冷凝器10中的制冷剂转移至所述第一冷凝器3中。在所述第二冷凝器6或所述第三冷凝器10出口处的压力均降低至低于第一设定压力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中的第四开关模块关闭后,控制所述主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一开关模块开启,并控制所述压缩机以第一计算频率运行。
例如:当在低温工况,即环境温度t≤第一设定温度t1时,关闭第一电磁阀4、第二电磁阀5和第三电磁阀9,打开第四电磁阀12,并控制压缩机1以频率f运行,使第二冷凝器6和第三冷凝器10中的制冷剂转移到第一冷凝器3中;根据环境温度t的大小,控制第三压力传感器11的压力值下降到第一给定值Pt时,先关闭第四电磁阀12,再打开第一电磁阀4,压缩机1以计算频率ft运行,从而达到在低温环境工况下提高制冷方法冷凝压力的目的。打开第一电磁阀4后,第一冷凝器3的冷凝压力提高,第二冷凝器6的冷凝压力降低,从而不会再将第二冷凝器6中的制冷剂转移到第一冷凝器3中。在第三压力传感器11的压力值下降到第一给定值Pt的情况下,第二压力传感器7的测量值P1与第三压力传感器11的测量值P2相同。通过电磁阀的开闭来转移第二冷凝器和第三冷凝器内的制冷剂到第一冷凝器,使第一冷凝器内的制冷剂增加,且第二冷凝器和第三冷凝器不工作,从而达到低温工况制冷时提高冷凝压力的效果;通过转移制冷方法自身制冷剂的方式,还可以减少制冷方法制冷剂的充注量。
例如:在低温工况下只运行主冷凝器模块,在第一冷凝器3的出口(即冷媒出口端)布置了第一电磁阀4,可以转移冷凝器间的制冷剂,通过转移冷凝器内的制冷剂来提高冷凝压力,还可以减少制冷剂充注量。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开闭,控制制冷方法内制冷剂的转移,利用压缩机1转移制冷剂,从而提高冷凝压力,如利用较低的压缩机1吸气压力以及第二电磁阀5的开闭,来转移第二冷凝器6的制冷剂到第一冷凝器3,实现低温工况制冷时提高冷凝压力的目的。
第二种具体控制情况:在所述运行工况为中温工况的情况下,控制所述主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一开关模块、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二开关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中的第四开关模块关闭,控制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三开关模块开启,以将所述第二冷凝器6中的制冷剂转移至所述第一冷凝器3和所述第三冷凝器10后,再控制所述主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一开关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中的第四开关模块开启,并控制所述空调的压缩机以第二计算频率运行。
更具体地,在所述运行工况为中温工况的情况下,若所述第二冷凝器6的出口处的压力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压力P(如第一冷凝器3的入口处的压力),则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和所述第四开关模块关闭,控制所述第三开关模块开启,以将所述第二冷凝器6中的制冷剂转移至所述第一冷凝器3和所述第三冷凝器10后,再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和所述第四开关模块开启,并控制所述空调的压缩机以设定频率运行。
在所述运行工况为中温工况的情况下,若所述第二冷凝器6的出口处的压力小于第二设定压力P(如第一冷凝器3的入口处的压力),则控制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和所述第三开关模块关闭,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和所述第四开关模块开启,并控制所述空调的压缩机以计算频率运行。
例如:当在中温工况下工作,即外界环境温度t为第一设定温度t1<t≤第二设定温度t2时,关闭第一电磁阀4、第二电磁阀5和第四电磁阀12,打开第三电磁阀9,将第二冷凝器6内的制冷剂全部转移到第一冷凝器3和第三冷凝器10后,再打开第一电磁阀4和第四电磁阀12,压缩机1以计算频率ft运行,使制冷方法在中温工况下稳定运行。通过控制电磁阀使三个冷凝器中的两个冷凝器工作,可实现在中温工况正常工作。
第三种具体控制情况:在所述运行工况为高温工况的情况下,控制所述主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一开关模块、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二开关模块、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三开关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中的第四开关模块开启,使所述冷凝器组件中的制冷剂在所述第一冷凝器3、所述第二冷凝器6和所述第三冷凝器10中均匀分布。
例如:当在高温工况下工作,即环境温度t>第二设定温度t2时,同时打开第一电磁阀4、第二电磁阀5、第三电磁阀9和第四电磁阀12,使制冷剂在三个冷凝器中均匀分布,减少第一冷凝器3内制冷剂的充注量,并使第一冷凝器3、第二冷凝器6和第三冷凝器10同时进行冷凝换热,从而达到在高温工况下降低制冷方法冷凝压力的目的。通过使三个冷凝器同时工作,提高冷凝换热面积,且减少单个冷凝器的制冷剂充注量,从而取得高温工况制冷时降低冷凝压力的效果。
由于本实施例的方法所实现的处理及功能基本相应于前述图1至图5所示的空调的实施例、原理和实例,故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未详尽之处,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经大量的试验验证,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三个冷凝器模块,在增加的冷凝器模块中冷凝器的进出口均布置有电磁阀,通过转移制冷剂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低温工况时的冷凝压力,还可以减少整个制冷系统制冷剂的充注量。
综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空调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单元、冷凝器组件和控制单元;所述冷凝器组件,包括:主冷凝器模块、第一辅冷凝器模块和第二辅冷凝器模块;所述主冷凝器模块、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并联设置;
所述采集单元,被配置为采集室外环境温度;
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空调的运行工况;并根据所述运行工况,控制所述主冷凝器模块、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切换工作,以将所述冷凝组件的冷凝压力调节至所述空调的压缩机的设定工作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空调的运行工况,包括:
确定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范围的上下限之间的关系;
若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设定温度范围的下限,则确定所述运行工况为低温工况;
若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所述设定温度范围的下限、且小于或等于所述设定温度范围的上限,则确定所述运行工况为中温工况;
若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所述设定温度范围的上限,则确定所述运行工况为高温工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工况,包括:低温工况、中温工况或高温工况中的任一工况;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运行工况,控制所述主冷凝器模块、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切换工作,包括:
在所述运行工况为低温工况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中的制冷剂转移至所述主冷凝器模块中,以使所述主冷凝器模块中的制冷剂增加后,控制所述主冷凝器模块工作、且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均不工作;
在所述运行工况为中温工况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中的制冷剂转移至所述主冷凝器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中后,控制所述主冷凝器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均工作、且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不工作;
在所述运行工况为高温工况的情况下,控制所述主冷凝器模块、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均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冷凝器模块,包括:第一冷凝器(3),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冷凝器(3)的出口处的第一开关模块;
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包括:第二冷凝器(6),设置在所述第二冷凝器(6)的入口处的第二开关模块,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冷凝器(6)的出口处的单向开关模块;
所述第二辅冷凝模块,包括:第三冷凝器(10),设置在所述第三冷凝器(10)的入口处的第三开关模块,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三冷凝器(10)的出口处的第四开关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运行工况,控制所述主冷凝器模块、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切换工作,具体包括:
在所述运行工况为低温工况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和所述第三开关模块关闭,控制所述第四开关模块开启,并控制所述空调的压缩机以设定频率运行,以使所述第二冷凝器(6)和所述第三冷凝器(10)中的制冷剂转移至所述第一冷凝器(3)中;在所述第二冷凝器(6)或所述第三冷凝器(10)出口处的压力均降低至低于第一设定压力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四开关模块关闭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开启,并控制所述压缩机以第一计算频率运行;
在所述运行工况为中温工况的情况下,则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和所述第四开关模块关闭,控制所述第三开关模块开启,以将所述第二冷凝器(6)中的制冷剂转移至所述第一冷凝器(3)和所述第三冷凝器(10)后,再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和所述第四开关模块开启,并控制所述空调的压缩机以第二计算频率运行;
在所述运行工况为高温工况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所述第二开关模块、所述第三开关模块和所述第四开关模块开启,使所述冷凝器组件中的制冷剂在所述第一冷凝器(3)、所述第二冷凝器(6)和所述第三冷凝器(10)中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运行工况中,若高温工况的使用时间最长,则所述第一开关模块、所述第二开关模块、所述第三开关模块和所述第四开关模块均为常开开关;若低温工况的使用时间最长,则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为常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模块、所述第三开关模块和所述第四开关模块均为常闭开关。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冷凝器模块、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在空间上,能够依次上下布置或前后布置。
8.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的制冷系统。
9.一种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的制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室外环境温度;
根据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空调的运行工况;并根据所述运行工况,控制所述主冷凝器模块、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切换工作,以将所述冷凝组件的冷凝压力调节至所述空调的压缩机的设定工作范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的制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空调的运行工况,包括:
确定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范围的上下限之间的关系;
若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设定温度范围的下限,则确定所述运行工况为低温工况;
若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所述设定温度范围的下限、且小于或等于所述设定温度范围的上限,则确定所述运行工况为中温工况;
若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所述设定温度范围的上限,则确定所述运行工况为高温工况。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的制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工况,包括:低温工况、中温工况或高温工况中的任一工况;
所述根据所述运行工况,控制所述主冷凝器模块、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切换工作,包括:
在所述运行工况为低温工况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中的制冷剂转移至所述主冷凝器模块中,以使所述主冷凝器模块中的制冷剂增加后,控制所述主冷凝器模块工作、且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均不工作;
在所述运行工况为中温工况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中的制冷剂转移至所述主冷凝器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中后,控制所述主冷凝器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均工作、且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不工作;
在所述运行工况为高温工况的情况下,控制所述主冷凝器模块、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均工作。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所述的空调的制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运行工况,控制所述主冷凝器模块、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切换工作,具体包括:
在所述运行工况为低温工况的情况下,控制所述主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一开关模块、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二开关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三开关模块关闭,控制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中的第四开关模块开启,并控制所述空调的压缩机以设定频率运行,以使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二冷凝器(6)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三冷凝器(10)中的制冷剂转移至所述第一冷凝器(3)中;在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二冷凝器(6)或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三冷凝器(10)出口处的压力均降低至低于第一设定压力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中的第四开关模块关闭后,控制所述主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一开关模块开启,并控制所述压缩机以第一计算频率运行;
在所述运行工况为中温工况的情况下,控制所述主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一开关模块、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二开关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中的第四开关模块关闭,控制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三开关模块开启,以将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二冷凝器(6)中的制冷剂转移至所述主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一冷凝器(3)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三冷凝器(10)后,再控制所述主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一开关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中的第四开关模块开启,并控制所述空调的压缩机以第二计算频率运行;
在所述运行工况为高温工况的情况下,控制所述主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一开关模块、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二开关模块、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三开关模块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中的第四开关模块开启,使所述冷凝器组件中的制冷剂在所述主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一冷凝器(3)、所述第一辅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二冷凝器(6)和所述第二辅冷凝器模块中的第三冷凝器(10)中均匀分布。
CN202010841835.5A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空调的制冷系统、空调及其制冷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22124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41835.5A CN112212459A (zh)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空调的制冷系统、空调及其制冷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41835.5A CN112212459A (zh)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空调的制冷系统、空调及其制冷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12459A true CN112212459A (zh) 2021-01-12

Family

ID=74058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41835.5A Pending CN112212459A (zh)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空调的制冷系统、空调及其制冷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1245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34140A (zh) * 2021-08-31 2021-12-24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37219A (en) * 1986-04-23 1987-01-20 Enron Corp. Peak shaving system for air conditioning
CN1662781A (zh) * 2002-04-23 2005-08-31 Vai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单频压缩机的可变化容量的制冷系统
JP2007170683A (ja) * 2005-12-19 2007-07-05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機
CN103032930A (zh) * 2012-12-26 2013-04-10 深圳市英维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温度控制装置
CN202947213U (zh) * 2012-10-24 2013-05-22 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冷凝器并联式调温除湿机
CN203657262U (zh) * 2013-11-15 2014-06-18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5042738A (zh) * 2015-06-30 2015-11-1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冷暖型空调系统和单冷型空调系统
CN206583029U (zh) * 2017-01-23 2017-10-24 北京威斯汀豪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热净化新风系统
CN107894058A (zh) * 2017-11-03 2018-04-10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状态控制方法与装置
CN108224644A (zh) * 2018-02-12 2018-06-29 深圳市亿凌捷科技有限公司 全天候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7936347U (zh) * 2018-03-07 2018-10-02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信息机房精密空调室外机冷凝装置
CN109028413A (zh) * 2018-08-23 2018-12-18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多源一体化的多联式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09751796A (zh) * 2019-01-27 2019-05-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自然冷却功能的风冷冷水机组
CN209295472U (zh) * 2018-12-27 2019-08-23 迪邦仕冷却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具有低温模块装置的精密空调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37219A (en) * 1986-04-23 1987-01-20 Enron Corp. Peak shaving system for air conditioning
CN1662781A (zh) * 2002-04-23 2005-08-31 Vai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单频压缩机的可变化容量的制冷系统
JP2007170683A (ja) * 2005-12-19 2007-07-05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機
CN202947213U (zh) * 2012-10-24 2013-05-22 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冷凝器并联式调温除湿机
CN103032930A (zh) * 2012-12-26 2013-04-10 深圳市英维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温度控制装置
CN203657262U (zh) * 2013-11-15 2014-06-18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5042738A (zh) * 2015-06-30 2015-11-1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冷暖型空调系统和单冷型空调系统
CN206583029U (zh) * 2017-01-23 2017-10-24 北京威斯汀豪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热净化新风系统
CN107894058A (zh) * 2017-11-03 2018-04-10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状态控制方法与装置
CN108224644A (zh) * 2018-02-12 2018-06-29 深圳市亿凌捷科技有限公司 全天候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7936347U (zh) * 2018-03-07 2018-10-02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信息机房精密空调室外机冷凝装置
CN109028413A (zh) * 2018-08-23 2018-12-18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多源一体化的多联式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209295472U (zh) * 2018-12-27 2019-08-23 迪邦仕冷却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具有低温模块装置的精密空调
CN109751796A (zh) * 2019-01-27 2019-05-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自然冷却功能的风冷冷水机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34140A (zh) * 2021-08-31 2021-12-24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834140B (zh) * 2021-08-31 2023-03-31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91315B1 (e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 unit for increasing heating capacity
CN113007872B (zh) 一种多联机空调系统
US20100089080A1 (en) Thermal Storage Air Conditioner
CN110466309B (zh) 车辆的冷却和加热系统
CN210832643U (zh) 空调系统
CN106016505A (zh) 空调电路板降温装置
CN112178867B (zh) 空调的制冷系统、空调及其制冷控制方法
CN109282401A (zh) 分离式热管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10986409A (zh) 换热系统、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US20140223937A1 (en) Refrigeration System And Refrigeration Method Providing Heat Recovery
CN112212459A (zh) 一种空调的制冷系统、空调及其制冷控制方法
CN106091192A (zh)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2299278U (zh) 低功耗恒温恒湿机
CN112584684A (zh) 用于机房温度调节的热管节能系统及其制冷量控制系统
CN117053406A (zh) 一种天氟热水的热泵多联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6969397B (zh) 具有高效化霜系统的低温热泵采暖机组
CN114413498B (zh) 空调喷射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4381928U (zh) 用于机房温度调节的热管节能系统
CN215951838U (zh) 制冷系统及家用电器
CN215373195U (zh) 回收排湿热量的风道系统和烘干热泵
CN214009332U (zh) 一种热泵系统
CN108759150B (zh) 空调系统和其控制方法
EP3578898B1 (en) Out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
CN220517922U (zh) 一种热泵空调热管理系统
CN218722403U (zh) 数据中心制冷空调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11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