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98589A - 一种电缆终端无源加热保温装置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缆终端无源加热保温装置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98589A
CN115498589A CN202211442329.4A CN202211442329A CN115498589A CN 115498589 A CN115498589 A CN 115498589A CN 202211442329 A CN202211442329 A CN 202211442329A CN 115498589 A CN115498589 A CN 1154985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ath
heat
ferrosilicon
aluminum silicate
ferromagne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4232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98589B (zh
Inventor
宋鹏先
宋瑞
魏占朋
李隆基
孟令闻
孟峥峥
李季
于洋
王红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Tianjin Electric Power Co Cable Branch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Tianjin Electric Power Co Lt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Tianjin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Tianjin Electric Power Co Cable Branch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Tianjin Electric Power Co Lt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Tianjin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Tianjin Electric Power Co Cable Branch,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Tianjin Electric Power Co Lt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Tianjin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Tianjin Electric Power Co Cable Branch
Priority to CN20221144232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9858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985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985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985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985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5/00Cable fittings
    • H02G15/02Cable terminations
    • H02G15/04Cable-end seal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14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for joining or terminating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5/00Cable fittings
    • H02G15/02Cable terminations
    • H02G15/06Cable terminating boxes, frames or other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40Heating elements having the shape of rods or tubes
    • H05B3/54Heating elements having the shape of rods or tubes flexible
    • H05B3/56Heating cab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14Extreme weather resilient electric power supply systems, e.g. strengthening power lines or underground power cable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缆配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缆终端无源加热保温装置,包括铁磁护套和保温套,所述铁磁护套具有通孔,所述保温套套在铁磁护套上。通过铁磁护套形成铁磁闭合环路,当电流通过铁磁闭合环路时,产生的感应电流会引起发热现象,从而电缆终端进行无源加热,相当于现有的有源加热方式,结构简单,可以有效解决了现场取能问题,抑制高压GIS电缆终端组件低温产生缺陷,保障设备的稳定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电缆终端无源加热保温装置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缆终端无源加热保温装置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缆终端外的保护件及绝缘护套在极端低温及温度变化下发生开裂,造成安全事件,国内外尚且没有有效手段对这一缺陷采取抑制,如高压GIS电缆终端,高压GIS电缆终端组件配合要求高、应用规模大,作为其重要组件的环氧套管易在极端低温及温度变化下发生开裂,且与应力锥会产生界面气隙导致终端绝缘发生放电击穿事故,且现场供电不方便,有源加热设备存在安全隐患,每年均要提供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维护。
相关现有技术中,常通过热电阻加热装置采用有源供电的方法,对电缆终端进行加热,让其升温,然后通过一些保温材料包裹,对其进行保温,由于采用的是有源供电方法,需要现场接线,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专利文献(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6751160U)公开了一种新型高压GIS电缆终端防火保温装置,包括柔性保温主体,柔性保温主体为多层保温材料缝合而成,保温层由内向外依次包括电热丝、玻璃纤维、陶瓷纤维棉及橡塑海绵,所述的电热丝夹装在两层玻璃纤维之间,在两层玻璃纤维外侧对称设置有所述的陶瓷纤维棉,在陶瓷纤维棉的外侧对称设置有橡塑海绵,上述电热丝、玻璃纤维、陶瓷纤维棉及橡塑海绵相互压合形成柔性保温主体的保温层。其电热丝同样需要额外提供电源,而且其保温材料皆为常温保温材料,在-30℃至-20℃时,由于电热丝是夹在两层玻璃纤维之间,内层的玻璃纤维、陶瓷纤维棉及橡塑海绵形成的保温层会阻碍电热丝发出的热量传递给电缆终端,造成电缆终端温度还是很低,并不能很好保障GIS电缆终端温度维持在0℃以上,另外外层的玻璃纤维、陶瓷纤维棉及橡塑海绵形成的保温材料,热量容易外散,上述材料形成的柔性保温主体韧性不足,对电缆终端的外侧包裹紧贴性差,耐火性能差,因此还不能很好地解决炸裂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终端无源加热保温装置,对电缆的终端保温效果好,采用无源加热的模式,安全性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缆终端无源加热保温装置,包括铁磁护套和保温套,所述铁磁护套具有通孔,所述保温套套在铁磁护套上。
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铁磁护套为管状开合式,开合线位于管状的表面且平行于管状的轴线。
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铁磁护套包括至少两个弧形护套,所述至少两个弧形护套依次首尾连接且围合成所述通孔。
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保温套具有柔性。
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保温套的外侧连接有开合式外壳,所述开合式外壳上设置有卡扣件,所述保温套通过卡扣件锁紧在铁磁护套上。
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开合式外壳上连接有温度探头,所述温度探头上连接有报警器;所述温度探头穿过保温套和铁磁护套。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铁磁护套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提供硅铁合金板材、第一铁合金板材和第二铁合金板材,其质量份数比为(12-27):(46-76):(8-35),且质量份数之和为100份;
将硅铁合金板材、第一铁合金板材和第二铁合金板材依次层叠冷轧制成复合板材;
裁剪卷曲所述复合板材形成弧形护套,卷曲后第二铁合金板材层位于弧形护套的内层。
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硅铁合金板材的质量百分数为18%-27%,所述第一铁合金板材的质量百分数为51%-68%,所述第二铁合金板材的质量百分数为15%-27%。
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硅铁合金板材的质量百分数为20%,所述第一铁合金板材的质量百分数为55%,所述第二铁合金板材的质量百分数为25%。
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硅铁合金板材的含硅量5-7%,所述第一铁合金板材的含碳量0.5-0.7%、含硅量0.75%和含锰量0.2-0.78%,所述第二铁合金的含碳量2-2.5%。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缆终端无源加热保温装置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一种铁磁护套;在铁磁护套的外侧套设有保温套。
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保温套采用柔性保温套,所述柔性保温套制备方法包括将硅酸铝纤维进行增塑改性,形成可热压的硅酸钙硅酸铝纤维复合材料后,经过热塑模具成型。
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硅酸铝纤维增塑改性方法包括:
将硅酸铝纤维置于蒸馏水中过滤,制得渣球含量低于0.1%的硅酸铝纤维浆料;
将得到的硅酸铝纤维浆料和聚丙烯酰胺分散剂按质量比1:3混合进行机械搅拌,得到硅酸铝纤维分散浆料;
将聚丙烯酰胺、铝溶胶、硅酸钙和硅酸铝纤维分散浆料放入去离子水中经超声搅拌;
对搅拌液进行过滤烘干。
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硅酸铝纤维分散浆料、硅酸钙、铝溶胶和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例为1-5:1-5:1-10:5-15。
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硅酸铝纤维分散浆料、硅酸钙、铝溶胶和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例为1:1.5:1.5: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铁磁护套形成铁磁闭合环路,当电流通过铁磁闭合环路时,产生的感应电流(涡流)会引起发热现象,从而对电缆终端进行无源加热,相当于现有的有源加热方式,结构简单,可以有效解决了现场取能问题,抑制高压GIS电缆终端组件低温产生缺陷,保障设备的稳定运行。
本发明通过柔性保温套解决了在环境温度较低时,热量易于损失问题,且便于包裹。
本发明通过硅酸铝纤维增塑改性方法制造得到的硅酸钙硅酸铝纤维复合材料,通过该材料制造的保温套,满足柔塑性要求的同时,其保温性能相比现有常用的保温材料相比,可提升15%-20%左右。
本发明通过硅铁合金、第一铁合金和第二铁合金复合冷轧制得的铁磁护套比常规单一材料制作的护套,温升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电缆终端无源加热保温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电缆终端无源加热保温装置的另一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铁磁护套的示意图。
图中:1、铁磁护套;11、通孔;12、弧形护套;2、保温套;3、开合式外壳;4、卡扣件;5、温度探头;6、报警器;121、第二铁合金板材层;122、第一铁合金板材层;123、硅铁合金板材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电缆终端无源加热保温装置,包括铁磁护套1和保温套2,铁磁护套1具有通孔11,保温套2套在铁磁护套1上。这里通孔11我们能想到是与电缆终端形状相匹配的通孔11,如管状通孔,保温套2的形状也是可以根据电缆终端形状及铁磁护套1相匹配得到。
其工作原理是:铁磁护套1可形成导磁材料闭合环路,电缆终端上电缆的电流通过导磁材料闭合环路时,产生的感应电流(涡流)引起发热效应,产生热量,产生的热量经过保温套2与外界隔离后,不易流失扩散,最终实现严寒条件下对电缆终端加热。
根据上述工作原理,优选的一些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铁磁护套1为管状开合式,开合线位于管状的表面且平行于管状的轴线。这便于铁磁护套1的装配。
铁磁护套1包括至少两个弧形护套12,至少两个弧形护套12依次首尾连接且围合成通孔11。至少两个弧形护套12,便于分别合在电缆终端,然后再通过护套锁紧,因为现有电缆终端一般都是先装好,现有工厂在加工时加工成两个弧形护套12,方便在实际操作中对已有的电缆终端进行加装。
保温套2具有柔性。这样便于对电缆终端及铁磁护套1的外侧包裹,同时可将铁磁护套1紧压在电缆终端上。
柔性的保温套2制备方法包括将硅酸铝纤维进行增塑改性,硅酸铝纤维增塑改性方法包括:S1、将硅酸铝纤维置于蒸馏水中过滤,制得渣球含量低于0.1%的硅酸铝纤维浆料;S2、将得到的硅酸铝纤维浆料和聚丙烯酰胺分散剂按质量比1:3混合进行机械搅拌,得到硅酸铝纤维分散浆料;S3、将聚丙烯酰胺、铝溶胶、硅酸钙和硅酸铝纤维分散浆料加入去离子水经超声搅拌,搅拌液经过过滤烘干,得到硅酸钙硅酸铝纤维复合材料。其中硅酸铝纤维分散浆料、硅酸钙、铝溶胶和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例为1-5:1-5:1-10:5-15。
硅酸铝纤维分散浆料具体制备方式为,取硅酸铝纤维如硅酸铝陶瓷纤维进行短切均化处理,放入适量的蒸馏水中,采用水洗沉降法对纤维进行除渣处理,可用磁力搅拌器加速渣球的沉降,增加洗浆得率,制得渣球含量低于0.1%的硅酸铝纤维浆料,然后与3倍质量的聚丙烯酰胺分散剂混合,再进行机械搅拌即可得到硅酸铝纤维分散浆料。
硅酸钙硅酸铝纤维复合材料具体制备方法可通过如下实施例得到:
实施方式一,按照上述常用方法制造得到的硅酸铝纤维分散浆料中取硅酸铝纤维分散浆料2kg,按照硅酸铝纤维分散浆料、硅酸钙、铝溶胶和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例为1:1:1:5配比,或取硅酸铝纤维分散浆料1kg,按照硅酸铝纤维分散浆料、硅酸钙、铝溶胶和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例为5:5:10:15配比,将其放入超声搅拌设备搅拌,搅拌前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超声搅拌的时间设置为5-10 min,搅拌温度设置为50-75℃。这样可以使得搅拌的混合液,混合得更充分彻底。混合充分后,将搅拌液烘干,一般的优选的烘干温度为100-150°,烘干8-15个小时,即可得到较为干燥的硅酸钙硅酸铝纤维复合材料,形成可热压塑性成型的硅酸钙硅酸铝纤维复合材料后,经过热塑模具成型,制成的保温套。
检测时,设置不同的环境温度,-30℃、-20℃、-10℃、0℃、10℃和20℃的环境温度,采用电阻式温度传感器对装有上述保温套的铁磁护套进行测温,记录温度和时间,与同等形状传统的玻璃棉保温材料相比,其保温性能最低可提升15%(-20℃条件下对加热到12.5℃的铁磁护套1进行保温8h后,温度传感器所测温度为10℃,且保持恒定)。
实施方式二,取硅酸铝纤维分散浆料2kg,按照硅酸铝纤维分散浆料、硅酸钙、铝溶胶和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例为1:1.5:1.5:8配比,同样采取实施例一中的温度和时间搅拌烘干,经过热塑模具成型,制得保温套,采用该比例增塑的保温套,按照上述检测方法,对该实施方式二中保温套进行检测时,其保温性能最高可提升20%(-20℃条件下对加热到35℃的铁磁护套1进行保温8h后,温度传感器所测温度为29.75℃左右,且保持恒定)。
另外搅拌液烘干的方法为常规技术手段,本技术领域人员还可采用一些别的设备或方法对其进行烘干,上述胶液搅拌混合的温度和时间可以根据加入试剂的量和溶解速率来选择,只要符合上述要求即可,如常温下就可对硅酸铝纤维进行搅拌。其中去离子水的加入量可根据需要制备的硅酸铝纤维的量合适选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经验来添加的,由于最后会被蒸发,所以只要适量加取,能够充分溶解聚丙烯酰胺、铝溶胶、硅酸钙和硅酸铝纤维分散浆料,便于其搅拌即可,可根据实时工况添加。
相比于传统的陶瓷纤维、岩棉或玻璃棉等保温材料制成的保温套,其柔韧性更好,可以更好的进行塑形,更适用于圆柱形电缆的外侧包裹,同时通过耐火性能实验,其耐火性能可达到A级。
综上,采用玻璃棉制作保温套制作的保温套和采用本申请列举例中硅酸钙硅酸铝纤维复合材料制作的保温套,在保温8小时温度损失状况数据如表1所示:
Figure 218212DEST_PATH_IMAGE001
由表1实验数据可见,相比现有同等形状的保温套,在同样外界环境温度下,如-30℃~20℃,采用硅酸铝纤维增塑改性方法制得的保温套其保温性能可提升15-20%。
经过大量实验证明,对硅酸铝纤维进行增塑后,塑性好,可热压性高,使用热塑成型,为常用成型手段,制作方便,便于制成符合包裹要求的柔性的保温套。
铁磁护套1的材料包括硅铁合金、第一铁合金和第二铁合金,硅铁合金的含硅量5-7%,第一铁合金的含碳量0.5-0.7%、含硅量0.75%和含锰量0.2-0.78%,第二铁合金的含碳量2-2.5%,以干原料质量计,上述原料质量份之和为100,其中,12-27份硅铁合金、46-76份的第一铁合金和8-35份第二铁合金。
所述硅铁合金板材的质量百分数为18%-27%,所述第一铁合金板材的质量百分数为51%-68%,所述第二铁合金板材的质量百分数为15%-27%。
具体的,用上述硅铁合金板材0.12kg、第一铁合金0.76kg和第二铁合金0.12kg分别熔炼制成长宽一致的薄板,然后将硅铁合金、第一铁合金和第二铁合金薄板依次层叠冷轧制成复合板材,通过卷绕机卷曲上述复合板材形成弧形护套12,卷曲后第二铁合金板材层121位于弧形护套12的内侧,然后依次排布第一铁合金板材层122和硅铁合金板材层123,通过50A电流影响时,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该铁磁护套1的温度,加热温度最高可以达到15℃(环境温度为-20℃时)。
用上述硅铁合金板材0.27kg,第一铁合金板材0.46kg,第二铁合金板材0.27kg,分别熔炼制成长宽一致的薄板,然后将硅铁合金、第一铁合金和第二铁合金薄板依次层叠冷轧制成复合板材,通过卷绕机卷曲上述复合板材形成弧形护套12,卷曲时第二铁合金位于弧形护套12的内侧,通过50A电流影响时,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该铁磁护套1的温度,加热温度最高可以达到10℃(环境温度为-20℃时)。
硅铁合金的质量百分数为20%,第一铁合金质量百分数为55%,第二铁合金的质量百分数为25%。按照该质量分数配比,使用0.20kg硅铁合金板材、0.55kg的第一铁合金和0.25kg的第二铁合金制成长宽一致的薄板,然后将硅铁合金、第一铁合金和第二铁合金薄板依次层叠冷轧制成复合板材,通过卷绕机卷曲上述复合板材形成弧形护套,卷曲时第二铁合金薄板位于弧形护套的内层,第一铁合金薄板和硅铁合金薄板依次层叠在外侧。通过50A电流影响时,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该铁磁护套1的温度,加热温度最高可以达到25℃(环境温度为-20℃时)。
实验还证明上述原料质量份之和为100,其中,12-27份硅铁合金、46-76份的第一铁合金和8-35份第二铁合金,在按照上述份数别的比例配比时也是能得到加热效果的提升,环境温度为-20℃时,检测其加热效果时,加热温度均能达到0℃以上。
另外实验还证明铁磁护套1采用单一合金或不按上述配比,按照上述同样的方法加工制成后,检测其加热效果时,加热温度最高只能达到0℃(环境温度为-20℃时),可以发现,皆不如按上述配比制成的铁磁护套1所表现出的加热效果。
综上不同材料制作的铁磁护套温升数据如表2所示:
Figure 213981DEST_PATH_IMAGE002
由表2实验数据可见,本申请中这种复合的铁磁发热材料冷轧加工的铁磁护套加热效果提升明显,用在涡流加热中,能起到很好的发热效果,增加电缆终端的温度。
铁磁护套1的制备工艺包括:S1、通过用硅铁合金材料制成的硅铁合金板材、第一铁合金材料制成的第一铁合金板材和第二铁合金材料制成的第二铁合金板材依次层叠冷轧制成复合板材;S2、裁剪卷曲复合板材形成弧形护套,如图3所示,卷曲时第二铁合金板材层121位于弧形护套的内层,第一铁合金板材层122和硅铁合金板材层123依次向外排列。
采用轧制的方法加工,可以提升不同板材之间的结合强度,增加不同材料的接触面。由于硅铁合金磁导率高,在外侧可以起到聚磁的效果,增加磁感应线密度。但是其涡流效应加热效应较低,因此最内侧金属采用含碳量较高的铁合金,铁合金的涡流加热效果较好,中间层合金作为过渡材料。
保温套2的外侧连接有开合式外壳3,开合式外壳3上设置有卡扣件4,保温套2通过卡扣件4锁紧在铁磁护套1上,开合式外壳3的形状为管状,开合线位于管状的表面且平行于管状的轴线,开合位置通过卡扣件4扣紧。卡扣件4可以是常见的公扣和母扣的组成形式,公扣安装在开合式外壳3的开合线的一侧,母扣连接在另一侧,两者卡接时,就能将保温套2锁紧在铁磁护套上。
因为现有基本上是先就安装了电缆终端和环氧套管,因此开合式外壳3便于将保温套2、铁磁护套1包围在电缆终端外,然后通过卡扣件4锁紧,操作方便,不用拆卸电缆终端,可降低安装成本。
开合式外壳3上设置有开口,开口上连接有温度探头,温度探头5上连接有报警器6。温度探头5依次穿过开合式外壳3、保温套2和铁磁护套1,温度探头5与电缆终端表面接触,用于测量电缆终端的温度,当温度探头5监测温度异常时触发报警装置,用于检测装置内温度,反馈给维护人员。
另外长期实验表明,通过温度探头或温度传感器插入GIS电缆终端保温套2内检测,采用本发明方案中保温套2制备方法制作的保温套2及本发明方案中材料制作的铁磁护套1,-30℃~-20℃环境下能保障GIS电缆终端温度维持在0℃以上,防止GIS电缆终端的组件环氧套管易在极端低温及温度变化下发生开裂,防止应力锥会产生界面气隙导致终端绝缘发生放电击穿事故,采用常规方法和材料制作的保温护套,如传统的陶瓷纤维、岩棉或玻璃棉等保温材料制成的保温套2,加上其余常见方法及常见材料铁磁材料制作的铁磁护套1,按照本发明提供的电缆终端无源加热保温装置的结构组装,通过温度探头和传感器监测,发现GIS电缆终端温度并不能有效长期维持在0℃以上,还是会因极端天气,如-30℃左右时,会出现GIS电缆终端相关组件如环氧套管或相关保护件炸裂的情况发生。
本发明提供的电缆终端无源加热保温装置,具体使用时,只需要将卡扣件4锁紧解开,通过开合式外壳3将铁磁护套1和保温套2套在相关保护件、绝缘件或直接套在电缆终端上皆可,然后通过卡扣件4锁紧固定,操作简单,安装方便。
综上,本发明中相关结构明显的可以有效解决了现场取能问题,抑制高压GIS电缆终端组件缺陷,保障设备的稳定运行,且安装方便。
一种铁磁护套1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硅铁合金材料制成的硅铁合金板材;通过第一铁合金材料制成的第一铁合金板材;通过第二铁合金材料制成的第二铁合金板材;
S2、将硅铁合金板材、第一铁合金板材和第二铁合金板材依次层叠冷轧制成复合板材,裁剪卷曲所述复合板材形成弧形护套,卷曲后第二铁合金板材层位于弧形护套的内层。
硅铁合金板材采用硅铁合金材料依次通过熔炼、开模、拉伸和裁剪工序制成,所述第一铁合金板材采用第一铁合金材料依次通过熔炼、开模、拉伸和裁剪工序制成,所述第二铁合金板材采用第二铁合金材料依次通过熔炼、开模、拉伸和裁剪工序制成。该制备方法制作简单,制作设备成熟,效率高。当然现有炼钢技术发达,类似于硅铁合金板材冲成一定形状的硅钢片或电工钢片的工艺可为多样,皆为常用炼钢手段,这里不一一就每一工序细细阐述。
硅铁合金板材的含硅量5-7%,可以优选5.5%,所述第一铁合金板材的含碳量0.5-0.7%、含硅量0.75%和含锰量0.2-0.78%,所述第二铁合金板材的含碳量2-2.5%,以干原料质量计,上述原料质量份之和为100,其中,12-27份硅铁合金、46-76份的第一铁合金和8-35份第二铁合金。
优选的,硅铁合金的质量百分数为20%,第一铁合金质量百分数为55%,第二铁合金的质量百分数为25%。
该种方法制作的铁磁护套,在涡流加热中,能起到很好的发热效果。
综上,还可得到,一种电缆终端无源加热保温装置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一种铁磁护套1;在铁磁护套1的外侧套设有保温套2。
优选的,所述保温套2采用柔性保温套,所述柔性保温套制备方法包括将硅酸铝纤维进行增塑改性,形成可热压的硅酸钙硅酸铝纤维复合材料后,经过热塑模具成型。
优选的,所述硅酸铝纤维增塑改性方法包括:
将硅酸铝纤维置于蒸馏水中过滤,制得渣球含量低于0.1%的硅酸铝纤维浆料;
将得到的硅酸铝纤维浆料和聚丙烯酰胺分散剂按质量比1:3混合进行机械搅拌,得到硅酸铝纤维分散浆料;
将聚丙烯酰胺、铝溶胶、硅酸钙和硅酸铝纤维分散浆料放入去离子水中经超声搅拌;
对搅拌液进行过滤烘干。
优选的,所述硅酸铝纤维分散浆料、硅酸钙、铝溶胶和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例为1-5:1-5:1-10:5-15。
优选的,所述硅酸铝纤维分散浆料、硅酸钙、铝溶胶和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例为1:1.5:1.5:8。
该方法制作的电缆终端无源加热保温装置,当电流通过铁磁闭合环路时,产生的感应电流(涡流)会引起发热现象,从而对电缆终端进行无源加热,相当于现有的有源加热方式,结构简单,可以有效解决了现场取能问题,抑制高压GIS电缆终端组件低温产生缺陷,保障设备的稳定运行,保温套,满足柔塑性要求的同时,其保温性能相比现有常用的保温材料相比,可提升15%-20%左右。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电缆终端无源加热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铁磁护套(1)和保温套(2),所述铁磁护套(1)具有通孔(11),所述保温套(2)套在铁磁护套(1)上,所述铁磁护套包括硅铁合金板材、第一铁合金板材和第二铁合金板材,其质量份数比为(12-27):(46-76):(8-35),且质量份数之和为100份;所述硅铁合金板材、第一铁合金板材和第二铁合金板材依次层叠冷轧制成复合板材,所述复合板材形成弧形护套;第二铁合金板材层位于弧形护套的内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终端无源加热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磁护套(1)为管状开合式,开合线位于管状的表面且平行于管状的轴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终端无源加热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磁护套(1)包括至少两个弧形护套(12),所述至少两个弧形护套(12)依次首尾连接且围合成所述通孔(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终端无源加热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套(2)的外侧连接有开合式外壳(3),所述开合式外壳(3)上设置有卡扣件(4),所述保温套(2)通过卡扣件(4)锁紧在铁磁护套(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缆终端无源加热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式外壳(3)上连接有温度探头(5),所述温度探头(5)上连接有报警器(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缆终端无源加热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探头(5)依次穿过开合式外壳(3)、保温套(2)和铁磁护套(1)。
7.一种铁磁护套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提供硅铁合金板材、第一铁合金板材和第二铁合金板材,其质量份数比为(12-27):(46-76):(8-35),且质量份数之和为100份;
将硅铁合金板材、第一铁合金板材和第二铁合金板材依次层叠冷轧制成复合板材;
裁剪卷曲所述复合板材形成弧形护套,卷曲后第二铁合金板材层位于弧形护套的内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铁磁护套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铁合金板材的质量百分数为18%-27%,所述第一铁合金板材的质量百分数为51%-68%,所述第二铁合金板材的质量百分数为15%-2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铁磁护套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铁合金板材的质量百分数为20%,所述第一铁合金板材的质量百分数为55%,所述第二铁合金板材的质量百分数为25%。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铁磁护套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铁合金板材的含硅量5-7%,所述第一铁合金板材的含碳量0.5-0.7%、含硅量0.75%和含锰量0.2-0.78%,所述第二铁合金的含碳量2-2.5%。
11.一种电缆终端无源加热保温装置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种权利要求7-10任一项所述的铁磁护套(1)制备工艺;
在铁磁护套(1)的外侧套设有保温套。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电缆终端无源加热保温装置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套采用柔性保温套,所述柔性保温套制备方法包括将硅酸铝纤维进行增塑改性,形成可热压的硅酸钙硅酸铝纤维复合材料后,经过热塑模具成型。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电缆终端无源加热保温装置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酸铝纤维增塑改性方法包括:
将硅酸铝纤维置于蒸馏水中过滤,制得渣球含量低于0.1%的硅酸铝纤维浆料;
将得到的硅酸铝纤维浆料和聚丙烯酰胺分散剂按质量比1:3混合进行机械搅拌,得到硅酸铝纤维分散浆料;
将聚丙烯酰胺、铝溶胶、硅酸钙和硅酸铝纤维分散浆料放入去离子水中经超声搅拌;
对搅拌液进行过滤烘干。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电缆终端无源加热保温装置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酸铝纤维分散浆料、硅酸钙、铝溶胶和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例为1-5:1-5:1-10:5-15。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电缆终端无源加热保温装置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酸铝纤维分散浆料、硅酸钙、铝溶胶和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例为1:1.5:1.5:8。
CN202211442329.4A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电缆终端无源加热保温装置及制备方法 Active CN1154985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42329.4A CN115498589B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电缆终端无源加热保温装置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42329.4A CN115498589B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电缆终端无源加热保温装置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98589A true CN115498589A (zh) 2022-12-20
CN115498589B CN115498589B (zh) 2023-03-31

Family

ID=85116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42329.4A Active CN115498589B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电缆终端无源加热保温装置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98589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0204A (ja) * 1983-06-06 1984-01-19 Taamo:Kk 係合具
CN2098779U (zh) * 1991-08-04 1992-03-11 吴志光 电磁热管
CN103038855A (zh) * 2010-10-27 2013-04-10 株式会社Param 电子透镜和电子束装置
CN103722012A (zh) * 2013-12-27 2014-04-16 东北大学 一种硅含量梯度分布的高硅电工钢薄带的制备方法
CN203576937U (zh) * 2013-11-15 2014-05-07 周口制药机械厂有限公司 电磁炒药机
CN103978218A (zh) * 2013-02-07 2014-08-13 上海六晶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高平面度钨镍铁合金板的方法
CN205455920U (zh) * 2016-02-03 2016-08-17 皖西学院 一种坚果炒货机
CN108043875A (zh) * 2017-11-29 2018-05-18 太原科技大学 一种轧制高铬铸铁/低碳钢复合板的方法
CN109609815A (zh) * 2019-01-16 2019-04-12 江苏财发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硬钎焊铝合金复合材料的生产工艺
CN209783281U (zh) * 2019-01-22 2019-12-13 无锡富爱特磁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保温性能良好的铁氧体磁芯高温烧结装置
CN111285702A (zh) * 2020-02-20 2020-06-16 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陶瓷纤维过滤膜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1391433A (zh) * 2020-05-09 2020-07-10 长沙威尔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耐磨复合金属材料及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0204A (ja) * 1983-06-06 1984-01-19 Taamo:Kk 係合具
CN2098779U (zh) * 1991-08-04 1992-03-11 吴志光 电磁热管
CN103038855A (zh) * 2010-10-27 2013-04-10 株式会社Param 电子透镜和电子束装置
CN103978218A (zh) * 2013-02-07 2014-08-13 上海六晶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高平面度钨镍铁合金板的方法
CN203576937U (zh) * 2013-11-15 2014-05-07 周口制药机械厂有限公司 电磁炒药机
CN103722012A (zh) * 2013-12-27 2014-04-16 东北大学 一种硅含量梯度分布的高硅电工钢薄带的制备方法
CN205455920U (zh) * 2016-02-03 2016-08-17 皖西学院 一种坚果炒货机
CN108043875A (zh) * 2017-11-29 2018-05-18 太原科技大学 一种轧制高铬铸铁/低碳钢复合板的方法
CN109609815A (zh) * 2019-01-16 2019-04-12 江苏财发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硬钎焊铝合金复合材料的生产工艺
CN209783281U (zh) * 2019-01-22 2019-12-13 无锡富爱特磁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保温性能良好的铁氧体磁芯高温烧结装置
CN111285702A (zh) * 2020-02-20 2020-06-16 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陶瓷纤维过滤膜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1391433A (zh) * 2020-05-09 2020-07-10 长沙威尔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耐磨复合金属材料及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98589B (zh) 2023-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21654B (zh) 一种改性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5498589B (zh) 一种电缆终端无源加热保温装置及制备方法
CN109994297A (zh)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Fe3Si/Al2O3复合磁粉芯及其制备方法
CN209657840U (zh) 一种超薄型双涤纶玻璃丝绕包烧结铜扁线
CN209516750U (zh) 具有气隙的屏蔽片
CN214204863U (zh) 一种电缆电线的紧固装置
CN109346269A (zh) 铁路通讯信号用变压器箱
CN108899152A (zh) 一种多绝缘层铁硅基软磁粉芯及其制备方法
CN213070670U (zh) 一种变频设备用铝合金电缆
CN114582554A (zh) 一种矿物绝缘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CN204792143U (zh) 一种高强度铝合金电力电缆
CN109754912B (zh) 一种合金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CN201773606U (zh) 耐电晕聚酰亚胺与聚酯纤维无纺布复合绝缘材料及线缆
CN207426620U (zh) 一种防止火焰蔓延封闭式母线槽
CN201584183U (zh) 聚酯与聚酯纤维无纺布组合绝缘材料及其组成的线缆
CN220065245U (zh) 一种小尺寸的密封型防水电磁线
CN206516397U (zh) 一种环保防静电防水电源线
CN207165290U (zh) 一种防折弯电缆
CN215183214U (zh) 一种核能输电电缆
CN211150119U (zh) 一种高耐热漆包线
CN106683794B (zh) 一种铜铝液熔合金母线的制备方法
CN109412279A (zh) 具有气隙的屏蔽片及其制造方法
CN219040118U (zh) 一种电缆电线隔热式保护层
CN113628793B (zh) 一种氧化镁绝缘铜护套加热电缆
CN217239082U (zh) 一种耐高温性能好的配电控制设备连接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