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98134A - 一种贴合设备及贴合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贴合设备及贴合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98134A
CN115498134A CN202211136146.XA CN202211136146A CN115498134A CN 115498134 A CN115498134 A CN 115498134A CN 202211136146 A CN202211136146 A CN 202211136146A CN 115498134 A CN115498134 A CN 1154981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ction
profiling
deformation
laminating
membrane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3614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伟
王鹏
范荣坤
王家林
梁海涛
甘宇
林梁东
孟永松
周国栋
叶礼鹏
张旭
刘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3614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981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54981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981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贴合设备及贴合方法,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能够容易对膜材进行仿形且在膜材贴合过程中不容易产生气泡。一种贴合设备,包括:吸附治具,用于吸附第一膜材;载带,用于承载第二膜材;贴合衬垫,所述载带设置于所述贴合衬垫与所述吸附治具之间;仿形结构,设置于所述载带,所述仿形结构的形变用于带动所述第二膜材发生仿形形变,以使仿形形变后的所述第二膜材的形状与所述第一膜材的形状相匹配。

Description

一种贴合设备及贴合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贴合设备及贴合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显示照明技术,被视为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柔性OLED产品逐渐应用于车载、智慧物联网等领域,3D大曲率显示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加。OLED显示基板还需要贴合不同的膜材进行显示模组的组装,对于凹形或其他曲面的异形贴合需要贴合治具进行仿形和贴合。
然而,现有的异形贴合的治具在进行膜材贴合过程中,对膜材的仿形和贴合是同时进行的,在贴合的过程中仿形存在仿形困难,且贴合过程受力不均容易产生气泡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贴合设备及贴合方法,能够容易对膜材进行仿形且在膜材贴合过程中不容易产生气泡。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贴合设备,包括:
吸附治具,用于吸附第一膜材;
载带,用于承载第二膜材;
贴合衬垫,所述载带设置于所述贴合衬垫与所述吸附治具之间;
仿形结构,设置于所述载带,所述仿形结构的形变用于带动所述第二膜材发生仿形形变,以使仿形形变后的所述第二膜材的形状与所述第一膜材的形状相匹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贴合设备,还包括:
仿形治具,用于控制所述仿形结构发生形变;
所述仿形治具位于所述仿形结构靠近所述吸附治具的一侧,或,所述仿形治具位于所述仿形结构靠近所述贴合衬垫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仿形治具包括第一吸合组件,所述第一吸合组件与所述贴合衬垫设置于所述仿形结构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吸合组件包括第一仿形面,所述第一仿形面与所述第一膜材的形状相匹配,所述仿形结构包括第二吸合组件,所述第一吸合组件与所述第二吸合组件之间的吸合用于控制所述仿形结构发生形变;
或,
所述仿形治具包括冲压组件,所述冲压组件用于利用冲压工艺在所述仿形结构上形成第二仿形面,所述第二仿形面与所述第一膜材的形状相匹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仿形治具包括第一吸合组件,所述仿形结构包括第二吸合组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吸合组件与所述第二吸合组件之间通过磁吸力或负压吸力的吸合控制所述仿形结构发生形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仿形结构包括第二吸合组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吸合组件嵌设于所述载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仿形治具包括第一吸合组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吸合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吸合托盘,所述第一仿形面是所述吸合托盘靠近所述仿形结构一侧的表面;
所述贴合衬垫位于两个所述吸合托盘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吸合组件包括第一吸合托盘、第二吸合托盘和第三吸合托盘,所述贴合衬垫位于所述第一吸合托盘与所述第二吸合托盘之间,所述第三吸合托盘嵌设于所述贴合衬垫。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吸合组件包括伸缩件,所述伸缩件与所述吸合托盘连接,所述伸缩件用于带动所述吸合托盘在贴合方向上移动,所述贴合方向为所述第一膜材与所述第二膜材贴合过程中的移动方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贴合设备,还包括:
固定夹;
所述载带包括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连接,所述固定夹夹持于所述第一侧边;
在所述仿形结构包括第二吸合组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吸合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侧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吸合组件和/或所述第二吸合组件包括金属结构,所述第一吸合组件和/或所述第二吸合组件包括电控磁力生成器件;
所述第二吸合组件的金属结构包括金属条、金属块和金属网格中的至少一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膜材用于沿着第二侧边的延伸方向发生形变;
多条所述金属条平行排列,所述金属条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侧边的延伸方向;和/或,
多个所述金属块阵列排布。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仿形结构包括第二吸合组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吸合组件在所述载带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膜材在所述载带上的正投影无交叠;
所述第二吸合组件包括第一组第二吸合组件和第二组第二吸合组件,所述第二膜材位于所述第一组第二吸合组件和所述第二组第二吸合组件之间;和/或,
所述第二吸合组件的厚度小于或等于0.3m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吸合组件包括第一仿形面的情况下,所述贴合衬垫包括第三仿形面,所述第三仿形面是所述贴合衬垫靠近所述载带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三仿形面的曲率小于所述第一仿形面的曲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载带包括超塑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钢带;和/或,
所述贴合衬垫包括硅胶。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贴合方法,应用于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贴合设备,所述贴合方法包括:
控制仿形结构发生形变,以使所述仿形结构的形变带动载带发生仿形形变,所述载带的形变带动所述载带承载的第二膜材发生仿形形变,仿形形变后的所述第二膜材的形状与第一膜材的形状相匹配;
控制吸附有所述第一膜材的吸附治具和/或贴合衬垫朝向所述载带移动,以将所述第一膜材和所述第二膜材贴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仿形结构发生形变,包括:
控制第一吸合组件与第二吸合组件进行吸合,以控制所述仿形结构发生形变;
或,
控制冲压组件对所述仿形结构进行冲压,以使所述仿形结构发生形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第一吸合组件与第二吸合组件进行吸合,以控制所述仿形结构发生形变,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吸合组件朝向所述吸附治具移动,以使第一仿形面超出第三仿形面,以及控制所述第一吸合组件和/或所述第二吸合组件开启吸合力,以通过所述第一吸合组件与所述第二吸合组件的吸合控制所述仿形结构发生形变;
所述将所述第一膜材和所述第二膜材贴合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吸合组件朝向远离所述吸附治具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一仿形面低于所述第三仿形面,以及控制所述第一吸合组件朝向所述贴合衬垫移动,以贴合所述第一膜材和所述第二膜材;
在所述第一膜材和所述第二膜材完成贴合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吸附治具朝向远离所述贴合衬垫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二膜材与所述载带分离。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设备及贴合方法,通过在载带上设置仿形结构,仿形结构的形变能够带动载带的仿形形变,载带的仿形形变带动第二膜材的仿形形变,使得仿形形变后的第二膜材的形状与第一膜材的形状相匹配,仿形过程容易实现。对第二膜材先仿形后贴合,贴合过程中贴合衬垫可以对第二膜材进行平稳支撑,结合第二膜材已经完成仿形,形状固定,贴合过程中第二膜材受力较为均匀,不容易产生气泡,能够提高贴合产品的外观品质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贴合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载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吸合托盘与贴合衬垫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流程的第一仿形位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流程的第二仿形位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流程的贴合位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流程的成品出料位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流程的第一剥离位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流程的第二剥离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说明书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说明书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说明书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说明书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术语“两个以上”包括两个或大于两个的情况。
目前,OLED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显示照明技术,被视为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柔性OLED产品逐渐应用于车载、智慧物联网等领域,3D大曲率显示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加。OLED显示基板还需要贴合不同的膜材进行显示模组的组装,对于凹形或其他曲面的异形贴合需要贴合治具进行仿形和贴合。然而,现有的异形贴合的治具在进行膜材贴合过程中,对膜材的仿形和贴合是同时进行的,在贴合的过程中仿形存在仿形困难,且贴合过程受力不均容易产生气泡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贴合设备及贴合方法,容易对膜材进行仿形且在膜材贴合过程中不容易产生气泡。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贴合设备,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1所示,包括:吸附治具100、载带200、贴合衬垫300和仿形结构400。吸附治具100用于吸附第一膜材110,吸附方式可以是真空吸附或负压吸附,还可以是其他吸附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载带200用于承载第二膜材210,第一膜材110和第二膜材210是待贴合的两个膜材。示例性的,第一膜材110可以是显示模组中的盖板,第二膜材210可以是显示模组中的显示面板;第一膜材110还可以是支撑件,第二膜材210可以是显示面板。第二膜材210是需要被仿形的一个膜材,第一膜材110的形状可以是预先塑形的,吸附治具100的形状与第一膜材110的形状相匹配。载带200设置于贴合衬垫300与吸附治具100之间,贴合衬垫300可以在贴合过程中起到缓冲、平稳支撑的作用。仿形结构400设置于载带200,仿形结构400的形变用于带动第二膜材210发生仿形形变,以使仿形形变后的第二膜材210的形状与第一膜材110的形状相匹配。仿形结构400可以设置于载带200的表面,也可以嵌设在载带200内,图1所示的仿形结构400嵌设于载带200内,只是示意性的,不作为本申请的具体限定。仿形结构400可以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仿形结构400的形变可以带动载带200的形变,载带200的形变可以带动第二膜材210的形变,第二膜材210的形变可以得到仿形形状,仿形形变后的第二膜材210的形状与第一膜材110的形状相匹配。仿形结构400的设置可以实现对第二膜材210的仿形,可以先对第二膜材210进行仿形,在第二膜材210仿形后的形状与第一膜材110的形状相匹配后,再进行第一膜材110与仿形后的第二膜材210的贴合,贴合过程中第二膜材210受力较为均匀,不容易产生气泡。
需要说明的是,两个膜材的贴合过程中,边仿形边贴合,容易对膜材的仿形不够充分,影响贴合后产品的形状不符合整机要求。仿形的同时执行贴合操作,膜材即需要仿形形变又需要完成贴合,仿形形变的膜材得不到平稳的支撑,两个膜材的部分位置先接触,部分位置后接触,不是所有位置同时接触的,则容易造成贴合过程中膜材受力不均,膜材受力不均容易产生贴合气泡,影响贴合产品的外观和可靠性。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设备,通过在载带200上设置仿形结构400,仿形结构400的形变能够带动载带200的仿形形变,载带200的仿形形变带动第二膜材210的仿形形变,使得仿形形变后的第二膜材210的形状与第一膜材110的形状相匹配,仿形过程容易实现。对第二膜材210先仿形后贴合,贴合过程中贴合衬垫300可以对第二膜材210进行平稳支撑,结合第二膜材210已经完成仿形,形状固定,贴合过程中第二膜材210受力较为均匀,不容易产生气泡,能够提高贴合产品的外观品质和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贴合治具,还包括:仿形治具,仿形治具可以用于控制仿形结构400发生形变;仿形治具位于仿形结构400靠近吸附治具100的一侧。仿形治具还可以位于仿形结构400靠近贴合衬垫300的一侧。仿形治具的位置可以根据仿形方式以及仿形形状的不同而不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仿形治具采用吸合的方式引起仿形结构400的形变的情况下,仿形治具可以设置在仿形结构400的任一侧,即仿形治具可以在仿形结构400靠近吸附治具100的一侧,仿形治具也可以设置在仿形结构400靠近贴合衬垫300的一侧。在第二膜材210需要朝向贴合衬垫300一侧凸出的形状的情况下,仿形治具设置在仿形结构400靠近贴合衬垫300的一侧;在第二膜材210需要朝向吸附治具100一侧凸出的形状的情况下,仿形治具设置在仿形结构400靠近吸附治具100的一侧。需要说明的是,吸合方式可以是真空负压吸附,也可以是磁力吸附,还可以是其他吸合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仿形治具采用冲压成型的方式引起仿形结构400的形变的情况下,在第二膜材210需要朝向贴合衬垫300一侧凸出的形状的情况下,仿形治具设置在仿形结构400靠近吸附治具100的一侧;在第二膜材210需要朝向吸附治具100一侧凸出的形状的情况下,仿形治具设置在仿形结构400靠近贴合衬垫300的一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设备,通过设置仿形治具,可以结合仿形结构400先对第二膜材210进行仿形,再进行膜材贴合,容易仿形且可以避免产生气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仿形治具包括第一吸合组件,第一吸合组件与贴合衬垫设置于仿形结构的同一侧,第一吸合组件包括第一仿形面,第一仿形面与第一膜材的形状相匹配,仿形结构包括第二吸合组件,第一吸合组件与第二吸合组件之间的吸合用于控制仿形结构发生形变。第一吸合组件与第二吸合组件之间通过磁吸力或负压吸力的吸合控制仿形结构发生形变。磁吸力和负压吸力比较容易实现,且对仿形结构的形变控制精度更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仿形治具包括冲压组件,冲压组件用于利用冲压工艺在仿形结构上形成第二仿形面,第二仿形面与第一膜材的形状相匹配。冲压工艺容易实现仿形结构的形变,且形变精度较高。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贴合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2所示,第一吸合组件包括伸缩件510和吸合托盘520,伸缩件510与吸合托盘520连接,伸缩件510的伸缩可以带动吸合托盘520的移动。吸合托盘520靠近载带200一侧的表面为第一仿形面521。伸缩件510用于带动吸合托盘520在贴合方向上移动,贴合方向为第一膜材110与第二膜材210贴合过程中的移动方向。贴合方向在图2中表示为Z方向。贴合衬垫300靠近载带200的一侧表面为第三仿形面31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2,第二吸合组件410嵌设于载带200。第二吸合组件410嵌设于载带200,第二吸合组件410的形变容易带动载带200的形变,容易实现第二膜材210的仿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吸合组件和第二吸合组件中的一者或两者可以包括金属结构,第一吸合组件和第二吸合组件中的一者或两者可以包括电控磁力生成器件,电控磁力生成器件可以通过电能控制产生磁吸力,磁吸力可以与金属结构相互吸合,实现磁吸力。第二吸合组件的金属结构可以包括金属条、金属块和金属网格中的至少一者,金属结构还可以是整面金属薄膜,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金属网格、金属块和金属条容易实现形变。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载带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和图3,贴合设备还包括固定夹600,载带200包括第一侧边201和第二侧边202,第一侧边201与第二侧边202连接,固定夹600夹持于第一侧边201,第二吸合组件410设置于第二侧边202。如图3所示的第二吸合组件410可以视为金属条,也可以视为金属块。
参考图3,载带200的主体材料可以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即PET载带。第二膜材210可以是Panel(显示面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载带200的材料还可以包括超塑聚酰亚胺、PET或钢带,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结合图2和图3,第二膜材210可以沿着第二侧边202的延伸方向发生形变,即第二膜材210靠近固定夹600的两端翘起以使中间部分凸起或凹陷,完成弯曲形变。多条金属条平行排列,金属条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二侧边202的延伸方向,更利于仿形形变的形成。多个金属块可以是阵列排布。
参考图3,第二膜材210与载带200通过第一粘性膜220粘结,第一粘性膜220粘结第二膜材210的粘性小于第一粘性膜220粘结载带200的粘性,利于贴合完成的第二膜材210与载带200的剥离。第一膜材110或第二膜材的210贴合面设置有第二粘性膜,即在贴合产品中,第二粘性膜位于第一膜材110和第二膜材210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金属结构可以与第二膜材存在重叠区域,即金属结构可以覆盖较大面积的形变,更容易带动载带的形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3,第二吸合组件410在载带200上的正投影与第二膜材210在载带200上的正投影无交叠。第二吸合组件410包括第一组第二吸合组件和第二组第二吸合组件,第二膜材210位于第一组第二吸合组件和所述第二组第二吸合组件之间。将第二吸合组件410设置于第二膜材210的周边,可以避免第二吸合组件410在吸合发生形变的过程中吸合力直接作用于第二膜材210,可以避免吸合力对第二膜材210造成外力损伤,对第二膜材210是一种保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吸合组件410的厚度小于或等于0.3mm。第二吸合组件410厚度过厚容易影响形变精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吸合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吸合托盘,第一仿形面是吸合托盘靠近仿形结构一侧的表面。吸合托盘的位置需要与第二吸合组件的位置相对应。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吸合托盘与贴合衬垫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一吸合组件包括两个吸合托盘520,贴合衬垫300位于两个吸合托盘520之间。图4所示的吸合托盘520的位置与图3所示的第二吸合组件410的位置相对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吸合组件包括第一吸合托盘、第二吸合托盘和第三吸合托盘,贴合衬垫位于第一吸合托盘与第二吸合托盘之间,第三吸合托盘嵌设于贴合衬垫。第三吸合托盘的设置可以增强仿形的吸合力,还可以对第二膜材进行更为平稳的支撑。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设备,第一吸合组件的设置,能够实现对于仿形结构的仿形,还可以对第二膜材进行贴合过程的平稳支撑,进一步均衡贴合过程中第二膜材的受力情况,避免贴合过程中产生气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贴合衬垫包括硅胶,贴合衬垫是软质衬垫。参考图2,第三仿形面310是贴合衬垫300靠近载带200一侧的表面,第三仿形面310的曲率小于第一仿形面521的曲率。在贴合过程中,第三仿形面310的曲率较小,可以在载带200压在贴合衬垫300上后,由于软质材料性能,贴合衬垫300会发生微小形变,微小形变的过程可以对载带200提供一些支撑,这种支撑可以使得载带200上的第二膜材210与第一膜材110充分接触,微小变形是一种缓冲过程,缓冲过程可以将第一膜材110与第二膜材210贴合的气泡排出。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贴合方法,应用于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贴合设备,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5所示,所述贴合方法包括:
S700:控制仿形结构发生形变,以使仿形结构的形变带动载带发生仿形形变,载带的形变带动载带承载的第二膜材发生仿形形变,仿形形变后的第二膜材的与第一膜材的形状相匹配。
S800:控制吸附有第一膜材的吸附治具和/或贴合衬垫朝向载带移动,以将第一膜材和第二膜材贴合。贴合过程中,可以是吸附治具向贴合衬垫移动,也可以是贴合衬垫向吸附治具移动,还可以是吸附治具与贴合衬垫同时相互靠近移动,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贴合方法,利用第一方面提供的贴合设备,通过在载带200上设置仿形结构400,控制仿形结构400的形变带动载带200的仿形形变,载带200的仿形形变带动第二膜材210的仿形形变,使得仿形形变后的第二膜材210的形状与第一膜材110的形状相匹配,仿形过程容易实现。对第二膜材210先仿形后贴合,贴合过程中贴合衬垫300可以对第二膜材210进行平稳支撑,结合第二膜材210已经完成仿形,形状固定,贴合过程中第二膜材210受力较为均匀,不容易产生气泡,能够提高贴合产品的外观品质和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仿形结构发生形变,可以包括:
控制第一吸合组件与第二吸合组件进行吸合,以控制仿形结构发生形变。利用第一吸合组件与第二吸合组件的吸合力控制仿形结构发生仿形形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仿形结构发生形变,可以包括:
控制冲压组件对仿形结构进行冲压,以使仿形结构发生形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第一吸合组件与第二吸合组件进行吸合,以控制仿形结构发生形变,可以包括:
控制第一吸合组件朝向吸附治具移动,以使第一仿形面超出第三仿形面,以及控制第一吸合组件和/或第二吸合组件开启吸合力,以通过第一吸合组件与第二吸合组件的吸合控制仿形结构发生形变。
示例性的,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流程的第一仿形位示意图。如图6所示,可以控制第一吸合组件朝向吸附治具100移动,以使第一仿形面521超出第三仿形面310,以及控制第一吸合组件和第二吸合组件之间开启吸合力,第一吸合组件与第二吸合组件的吸合控制仿形结构发生形变,进而带动第二膜材210发生仿形形变。
所述将第一膜材和第二膜材贴合的步骤,可以包括:
控制第一吸合组件朝向远离吸附治具的方向移动,以使第一仿形面低于第三仿形面,以及控制第一吸合组件朝向贴合衬垫移动,以贴合第一膜材和第二膜材。
示例性的,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流程的第二仿形位示意图。如图7所示,第一吸合组件朝向远离吸附治具100的方向移动,以使第一仿形面521低于第三仿形面310。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流程的贴合位示意图。如图8所示,第一吸合组件朝向贴合衬垫300移动,以贴合第一膜材110和第二膜材210。
在第一膜材和第二膜材完成贴合的情况下,控制吸附治具朝向远离贴合衬垫的方向移动,以使第二膜材与载带分离。
示例性的,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流程的成品出料位示意图。如图9所示,在第一膜材110和第二膜材210完成贴合的情况下,控制吸附治具100朝向远离贴合衬垫300的方向移动。
示例性的,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流程的第一剥离位示意图。如图10所示,吸附治具100朝向远离贴合衬垫300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吸附治具100逐渐远离载带200,直至第二膜材210与载带200剥离,第一粘性膜粘结第二膜材的粘性小于第一粘性膜粘结载带的粘性,便于第二膜材210与载带200的剥离。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膜材110与第二膜材210贴合之前,需要将第二粘性膜的保护膜撕掉,第二粘性膜可以粘附于第一膜材110,也可以粘附于第二膜材210。
示例性的,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流程的第二剥离位示意图。如图11所示,第二膜材210与载带200剥离后,载带200的形状逐渐回复平整。最终得到贴合完成的产品。
需要说明的是,图6-图10的箭头代表的是移动方向。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在执行计算机程序的过程中可以实现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贴合方法的步骤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设备还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的执行可以实现第二方面提供的贴合方法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或者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软件指令,当计算机软件指令在处理设备上运行时,使得处理设备执行贴合方法的流程。
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subscriber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储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尽管已描述了本说明书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说明书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说明书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说明书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说明书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说明书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说明书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7)

1.一种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附治具,用于吸附第一膜材;
载带,用于承载第二膜材;
贴合衬垫,所述载带设置于所述贴合衬垫与所述吸附治具之间;
仿形结构,设置于所述载带,所述仿形结构的形变用于带动所述第二膜材发生仿形形变,以使仿形形变后的所述第二膜材的形状与所述第一膜材的形状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仿形治具,用于控制所述仿形结构发生形变;
所述仿形治具位于所述仿形结构靠近所述吸附治具的一侧,或,所述仿形治具位于所述仿形结构靠近所述贴合衬垫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仿形治具包括第一吸合组件,所述第一吸合组件与所述贴合衬垫设置于所述仿形结构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吸合组件包括第一仿形面,所述第一仿形面与所述第一膜材的形状相匹配,所述仿形结构包括第二吸合组件,所述第一吸合组件与所述第二吸合组件之间的吸合用于控制所述仿形结构发生形变;
或,
所述仿形治具包括冲压组件,所述冲压组件用于利用冲压工艺在所述仿形结构上形成第二仿形面,所述第二仿形面与所述第一膜材的形状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仿形治具包括第一吸合组件,所述仿形结构包括第二吸合组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吸合组件与所述第二吸合组件之间通过磁吸力或负压吸力的吸合控制所述仿形结构发生形变。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仿形结构包括第二吸合组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吸合组件嵌设于所述载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仿形治具包括第一吸合组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吸合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吸合托盘,所述第一仿形面是所述吸合托盘靠近所述仿形结构一侧的表面;
所述贴合衬垫位于两个所述吸合托盘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吸合组件包括第一吸合托盘、第二吸合托盘和第三吸合托盘,所述贴合衬垫位于所述第一吸合托盘与所述第二吸合托盘之间,所述第三吸合托盘嵌设于所述贴合衬垫。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吸合组件包括伸缩件,所述伸缩件与所述吸合托盘连接,所述伸缩件用于带动所述吸合托盘在贴合方向上移动,所述贴合方向为所述第一膜材与所述第二膜材贴合过程中的移动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固定夹;
所述载带包括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连接,所述固定夹夹持于所述第一侧边;
在所述仿形结构包括第二吸合组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吸合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侧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吸合组件和/或所述第二吸合组件包括金属结构,所述第一吸合组件和/或所述第二吸合组件包括电控磁力生成器件;
所述第二吸合组件的金属结构包括金属条、金属块和金属网格中的至少一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膜材用于沿着第二侧边的延伸方向发生形变;
多条所述金属条平行排列,所述金属条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侧边的延伸方向;和/或,
多个所述金属块阵列排布。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仿形结构包括第二吸合组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吸合组件在所述载带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膜材在所述载带上的正投影无交叠;
所述第二吸合组件包括第一组第二吸合组件和第二组第二吸合组件,所述第二膜材位于所述第一组第二吸合组件和所述第二组第二吸合组件之间;和/或,
所述第二吸合组件的厚度小于或等于0.3mm。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吸合组件包括第一仿形面的情况下,所述贴合衬垫包括第三仿形面,所述第三仿形面是所述贴合衬垫靠近所述载带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三仿形面的曲率小于所述第一仿形面的曲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带包括超塑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钢带;和/或,
所述贴合衬垫包括硅胶。
15.一种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贴合设备,所述贴合方法包括:
控制仿形结构发生形变,以使所述仿形结构的形变带动载带发生仿形形变,所述载带的形变带动所述载带承载的第二膜材发生仿形形变,仿形形变后的所述第二膜材的形状与第一膜材的形状相匹配;
控制吸附有所述第一膜材的吸附治具和/或贴合衬垫朝向所述载带移动,以将所述第一膜材和所述第二膜材贴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仿形结构发生形变,包括:
控制第一吸合组件与第二吸合组件进行吸合,以控制所述仿形结构发生形变;
或,
控制冲压组件对所述仿形结构进行冲压,以使所述仿形结构发生形变。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第一吸合组件与第二吸合组件进行吸合,以控制所述仿形结构发生形变,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吸合组件朝向所述吸附治具移动,以使第一仿形面超出第三仿形面,以及控制所述第一吸合组件和/或所述第二吸合组件开启吸合力,以通过所述第一吸合组件与所述第二吸合组件的吸合控制所述仿形结构发生形变;
所述将所述第一膜材和所述第二膜材贴合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吸合组件朝向远离所述吸附治具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一仿形面低于所述第三仿形面,以及控制所述第一吸合组件朝向所述贴合衬垫移动,以贴合所述第一膜材和所述第二膜材;
在所述第一膜材和所述第二膜材完成贴合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吸附治具朝向远离所述贴合衬垫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二膜材与所述载带分离。
CN202211136146.XA 2022-09-19 2022-09-19 一种贴合设备及贴合方法 Pending CN1154981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36146.XA CN115498134A (zh) 2022-09-19 2022-09-19 一种贴合设备及贴合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36146.XA CN115498134A (zh) 2022-09-19 2022-09-19 一种贴合设备及贴合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98134A true CN115498134A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70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36146.XA Pending CN115498134A (zh) 2022-09-19 2022-09-19 一种贴合设备及贴合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9813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34670A (zh) * 2023-06-13 2023-07-14 苏州优备精密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oled产品自动贴合装置及其贴合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34670A (zh) * 2023-06-13 2023-07-14 苏州优备精密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oled产品自动贴合装置及其贴合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34018B (zh) 贴膜方法和贴膜设备
CN108648630B (zh) 曲面屏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CN113442543B (zh) 贴合装置及显示基板的贴合方法
JP5852244B2 (ja) 基板貼合装置及び基板貼合方法
KR20200068026A (ko) 곡선면 라미네이팅 장치 및 방법
CN101971080B (zh) 基板层压系统及方法
CN111347753A (zh) 层合装置和层合方法
CN110728909A (zh) 电子设备及贴合屏幕的方法
KR101765553B1 (ko) 플렉서블 패널 곡면 합착 방법
CN115498134A (zh) 一种贴合设备及贴合方法
KR20160020701A (ko) 곡면형 윈도우 글래스에 플렉시블 소재 합착장치
KR20160102767A (ko) 플렉시블 패널 곡면 합착 방법
KR20170091287A (ko) 플렉서블 패널 곡면 합착 방법
CN108407273B (zh) 具三维曲面的装置热塑贴膜方法
CN113459630B (zh) 柔性面板的贴合方法及贴合装置
CN113380852B (zh) 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JP5654155B1 (ja) ワーク貼り合わせ装置
CN103257472A (zh)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生产方法
CN110738933A (zh) 显示屏组件及其制作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4454489A (zh) 一种贴合设备
CN111681539B (zh)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
CN110646960B (zh) 压接装置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206475518U (zh) 用于多曲面触控显示模组的内防爆膜
CN210999988U (zh) 贴膜设备
CN110197838B (zh) 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