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85793A - 包覆电线 - Google Patents

包覆电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85793A
CN115485793A CN202180029608.5A CN202180029608A CN115485793A CN 115485793 A CN115485793 A CN 115485793A CN 202180029608 A CN202180029608 A CN 202180029608A CN 115485793 A CN115485793 A CN 1154857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wire
cylindrical member
conductor
refrigerant
covered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2960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林健太
丸地岳夫
吉川裕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4857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857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42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with arrangements for heat dissipation or conduction
    • H01B7/421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with arrangements for heat dissipation or conduction for heat dissipation
    • H01B7/423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with arrangements for heat dissipation or conduction for heat dissipation using a cooling flui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42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with arrangements for heat dissipation or conduction

Landscapes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包覆电线,具备:筒状构件,在该筒状构件中流通制冷剂;导体,其设置于所述筒状构件的外周;和包覆构件,其将所述导体的外周覆盖,所述筒状构件和所述包覆构件具有绝缘性,所述筒状构件与所述包覆构件相比具有对所述制冷剂高的耐性。

Description

包覆电线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包覆电线。
本申请主张以2020年04月28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20-079825为基础的优先权,引用所述日本申请中记载的所有记载内容。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包覆电线,其具备导体、和将导体的外周包覆的绝缘包覆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05303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公开所涉及的包覆电线具备:筒状构件,在该筒状构件中流通制冷剂;导体,其设置于所述筒状构件的外周;和包覆构件,其将所述导体的外周覆盖,所述筒状构件和所述包覆构件具有绝缘性,所述筒状构件与所述包覆构件相比具有对所述制冷剂高的耐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包覆电线的概略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包覆电线的概略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包覆电线所具备的导体与端子的装配状态的概略的侧视图。
图4是示出应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包覆电线的车载系统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包覆电线的概略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要解决的课题]
上述的包覆电线不具有冷却结构,因此通过自然放冷进行导体的散热。在自然放冷的情况下,难以有效地进行导体的散热。因此,导体的容许电流主要被依存于绝缘包覆层的最高容许温度的电流值制约。由此,难以增大导体的容许电流。
本公开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地冷却导体的包覆电线。
[本公开的效果]
本公开所涉及的包覆电线能够有效地冷却导体。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首先,并列记载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并进行说明。
(1)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包覆电线具备:筒状构件,在该筒状构件中流通制冷剂;导体,其设置于所述筒状构件的外周;和包覆构件,其将所述导体的外周覆盖,所述筒状构件和所述包覆构件具有绝缘性,所述筒状构件与所述包覆构件相比具有对所述制冷剂高的耐性。
上述的方式能有效地冷却导体。其理由是:在导体的内侧配置有供制冷剂流通的筒状构件,因此,能够通过在筒状构件中流通的制冷剂对导体进行散热。由此,在使电流固定的情况下,上述的方式能减小导体的截面积,因此能够实现小径化。或者,在使导体的截面积固定的情况下,上述的方式能增大导体的容许电流。
(2)作为上述包覆电线的一个方式,能够列举所述导体包括由金属形成的多条裸线。
上述的方式中,导体包括多条裸线,因此在弯曲特性方面表现优异。
(3)作为上述(2)的包覆电线的一个方式,能够列举所述导体是所述多条裸线编织而成的编织件。
上述的方式中,导体由编织件构成,从而更加容易弯曲,在对弯曲的耐久性方面表现优异。另外,上述的方式中,绝缘包覆的外径比较不容易变大。
(4)作为上述包覆电线的一个方式,能够列举所述制冷剂是防冻剂,所述耐性是耐药性。
上述的方式中,即便在寒冷地区/冬季环境等,也能长期有效地冷却导体。其理由如下。由于制冷剂是防冻剂,因此即便在寒冷地区/冬季环境等,制冷剂也不易冻结。由于筒状构件的耐药性高,因此,筒状构件不会被防冻剂损伤。
(5)作为上述包覆电线的一个方式,能够列举所述包覆电线的直径在3mm以上且40mm以下。
上述的方式中,由于上述直径是3mm以上,则容易增大导体的截面积,容易增大流过导体的电流。上述的方式中,由于上述直径是40mm以下,因此容易弯曲,容易布线。
(6)作为上述包覆电线的一个方式,能够列举所述包覆构件的耐热温度是70℃以上,所述包覆构件的体积固有电阻率是109Ω·cm以上。
上述的方式中,由于包覆构件的耐热温度是70℃以上,因此在包覆构件的耐热性方面表现优异。上述的方式中,由于包覆构件的体积固有电阻率是109Ω·cm以上,因此在包覆构件的绝缘性方面表现优异。
(7)作为上述包覆电线的一个方式,能够列举所述筒状构件是由一种树脂构成的单层结构。
上述的方式中,由于筒状构件是由一种树脂构成的单一构件,因此,与由不同的树脂构成的层积结构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材料数量的降低和产率的提高。
(8)作为上述包覆电线的一个方式,能够列举所述筒状构件具有从所述筒状构件的内周面朝向中心侧突出的突条部。
上述的方式中,容易更有效地冷却导体。其理由列举如下。制冷剂与筒状构件的接触面积容易因突条部而变大。与没有突条部的情况相比,容易通过突条部将筒状构件的内周面侧的流道面积减小,在使制冷剂的流量固定的情况下,内周面侧的流速容易变快。与没有突条部的情况相比,制冷剂在筒状构件的内周面附近的流动被调整,因此容易形成层流。因此,制冷剂与筒状构件有效地接触。
(9)作为上述(8)的包覆电线的一个方式,能够列举所述突条部的数量是多个,多个所述突条部沿着所述筒状构件的周向隔开间隔地并列。
上述的方式中,容易更有效地冷却导体。其理由是:容易使制冷剂在筒状构件的内周面附近的流动在整个周向上变得均匀。
(10)作为上述(9)的包覆电线的一个方式,能够列举多个所述突条部沿着所述筒状构件的轴向呈直线状延伸。
上述的方式中,与多个突条部相对于筒状构件的轴向呈螺旋状延伸的情况相比,容易降低制冷剂的压力损失。其理由是:由于多个突条部沿着筒状构件的轴向呈直线状延伸,从而容易使制冷剂沿着筒状构件的轴向流通。另外,上述的方式在产率方面表现优异。其理由是:由于多个突条部呈直线状延伸,从而在具有多个突条部的筒状构件的制造性方面表现优异。
(11)作为上述(9)的包覆电线的一个方式,能够列举多个所述突条部相对于所述筒状构件的轴向呈螺旋状延伸。
上述的方式中,与多个突条部沿着筒状构件的轴向呈直线状延伸的情况相比,容易在导体的长边方向上均匀地冷却。其理由如下。由于多个突条部相对于筒状构件的轴向呈螺旋状延伸,从而各突条部在周向上的位置错开位于轴向的不同位置。因此,制冷剂一边错开周向位置一边沿着筒状构件的轴向流通。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细内容》
下面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图中的同一附图标记表示同一名称的结构。
《实施方式1》
〔包覆电线〕
结合图1至图3,对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包覆电线1进行说明。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方式的包覆电线1从中心侧起依次具备筒状构件2、导体3、和包覆构件4。如图2所示,制冷剂5在筒状构件2的内部流通。本方式的包覆电线1的特征之一在于:与包覆构件4相比,筒状构件2具有对制冷剂5高的耐性。以下,对各构成详细地进行说明。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筒状构件2、导体3和包覆构件4的图,并非与实际的厚度对应。该点在后述的实施方式2所使用的图5中也是同样的。
[筒状构件]
筒状构件2使制冷剂5在内部流通。筒状构件2具有绝缘性。所谓具有绝缘性是指:具有对导体3的使用电压的耐电压特性。与包覆构件4相比,筒状构件2具有对制冷剂5高的耐性。所谓耐性是指:筒状构件2或者包覆构件4的构成材料克服伴随制冷剂5所引起的物理/化学的影响而导致性能降低的特性。该耐性是与制冷剂5的种类对应的特性。如后所述,在制冷剂5是防冻剂/油的情况下,耐性能够列举为耐药性。或者,在制冷剂5是水的情况下,由于从导体3吸热而被加热,因此耐性能够列举为耐热水性。
耐药性用在按照“JASOD618(2013)汽车零部件-低压电线的试验方法”进行的试验的前后的绝缘电阻值的变化率评价。耐温水性用在按照“ISO6722-1Roadvehicles”进行的试验的前后的绝缘电阻值的变化率评价。即,所谓具有高的耐性是指:与包覆构件4相比,筒状构件2的上述变化率小。
作为筒状构件2的材质,能够列举树脂、或者橡胶。作为树脂,例如能够列举从由聚酰胺树脂、硅树脂、氟树脂、聚氨酯、聚乙烯、以及聚丙烯组成的组中选择的1种以上。作为聚酰胺树脂,例如能够列举尼龙12、尼龙11、尼龙6、尼龙66、或者尼龙9T等。作为橡胶,例如能够列举从由乙烯-丙烯橡胶、硅橡胶、聚氨酯橡胶、以及氯丁橡胶组成的组中选择的1种以上。
在本方式中,筒状构件2的形状是圆筒状。在本方式中,筒状构件2遍及筒状构件2的轴向的全长具有一样的厚度。所谓筒状构件2的厚度是指:筒状构件2的内径与外径之差。筒状构件2的厚度、内径、以及外径能够根据包覆电线1的用途适当选择。另外,筒状构件2可以是椭圆筒/跑道状的筒状体。
在本方式中,筒状构件2是单层结构。即,本方式的筒状构件2是由一种树脂构成的单一构件。另外,筒状构件2可以由层积结构构成。层积结构中至少一层的材质与其他层不同。由于筒状构件2由单层结构构成,从而与由层积结构构成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材料数量的降低和产率的提高。
筒状构件2通过挤压成型而制成。层积结构的筒状构件2能够通过同时挤出不同的材质而制成。
[导体]
导体3设置成与筒状构件2的外周接触。能够列举导体3包括多条裸线。裸线可以仅由金属形成的芯线构成,也可以由金属形成的芯线和金属形成的包覆层构成。
作为构成芯线的金属,例如能够列举从由铜、铜合金、铝、以及铝合金组成的组中选择的1种。与铝以及铝合金相比,铜或者铜合金的导电率高。即,通过芯线由铜或者铜合金构成,从而包覆电线1的导电率高。与铜以及铜合金相比,铝或者铝合金重量轻。即,通过芯线由铝或者铝合金构成,包覆电线1的重量轻。包覆层将芯线的外周覆盖。作为包覆层的具体例,能够列举镀层。作为构成包覆层的金属,能够列举例如锡。在裸线由芯线和包覆层构成的情况下,作为典型例子,能够列举芯线是软铜、包覆层是锡的镀锡软铜线。
在本方式中,导体3由编织多条裸线而构成的编织件构成。包覆电线1通过用编织件构成导体3,从而容易弯曲。而且,包覆电线1在对弯曲的耐久性方面表现优异。包覆电线1的外径不容易变得比较大。导体3如果是构成为筒状的单一的编织件,那么与将多个带状的编织件捻合在筒状构件2的外周的构成相比,编织件的位置不容易相对于筒状构件2错位,编织件不容易散开。编织件可以通过对并列设置有多条裸线的多个单元进行编织而构成,也可以通过对将裸线捻合而成的多个捻合线进行编织而构成。构成各单元的裸线的数量/裸线的截面积能够适当选择。导体3可以通过层积多个编织件而构成。编织件能够通过以筒状构件2为芯,对筒状构件2的外周面编织多条裸线而制成。在层积多个编织件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在已编织于筒状构件2的外周面的编织件的外周进一步编织多条裸线而制成。因此,能够使得编织件与筒状构件2充分接触。由此,能够通过在筒状构件2的内部流通的制冷剂5提高编织件的散热性。
与本方式不同,可以通过在筒状构件2的外周以螺旋状卷绕捻合多条裸线而成的多条捻合线,从而构成导体3。包覆电线1通过用多条捻合线构成导体3,从而比较容易弯曲。而且,包覆电线1对弯曲的耐久性方面也比较优异。可以通过在筒状构件2的外周以螺旋状卷绕多条裸线而构成导体3。可以通过在筒状构件2的外周沿着筒状构件2的轴向以直线状纵包多条裸线,从而构成导体3。在不将多条裸线绞合而以螺旋状卷绕的情况下/以直线状纵包的情况下,与将捻合线卷绕于筒状构件2的情况相比,容易增大多条裸线与筒状构件2的接触面积。由此,容易提高导体3的散热性。导体3可以由管材构成。
[包覆构件]
包覆构件4遍及整个周向将导体3的外周覆盖。包覆构件4具有绝缘性。所谓具有绝缘性是指:对导体3的使用电压的耐电压特性。
优选,包覆构件4的耐热温度例如是70℃以上。所谓耐热温度是指:在加热10000小时的情况下,包覆构件4的伸长率能保持在100%以上的温度。即,所谓耐热温度是70℃是指:在70℃×10000小时的条件下,包覆构件4的伸长率能保持在100%以上。具体地讲,满足{(以70℃×10000小时的条件加热后的包覆构件4的伸长率)/(加热前的包覆构件4的伸长率)}×100≥100%。伸长率以“JISC3005(2014)橡胶/塑料绝缘电线试验方法”为准。通过耐热温度是70℃以上,包覆构件4在耐热性方面表现优异。包覆构件4的耐热温度进一步优选是90℃以上,特别优选是110℃以上。
另外,耐热温度以可以基于采用阿利纽斯作图法(Arrhenius Plot)算出的条件的加速试验来评价,以相当于10000小时。例如,所谓耐热温度是80℃是指:在80℃×10000小时的条件下,包覆构件4的伸长率能保持100%,也相当于在120℃×625小时的加速试验中包覆构件4的伸长率能够保持100%的情况。
优选,包覆构件4的体积固有电阻率例如是109Ω·cm以上。由于体积固有电阻率是109Ω·cm以上,从而包覆构件4在绝缘性方面表现优异。包覆构件4的体积固有电阻率进一步优选是1010Ω·cm以上,特别优选是1011Ω·cm以上。
作为包覆构件4的材质,例如能够列举从由交联聚乙烯、聚氯乙烯树脂、交联聚氯乙烯树脂、氟树脂、硅橡胶、乙烯-丙烯橡胶、以及氯丁橡胶组成的组中选择的1种。
[尺寸]
包覆电线1的直径能够根据包覆电线1的用途适当选择。作为包覆电线1的直径,例如能够列举在3mm以上40mm以下。由于直径是3mm以上,包覆电线1容易增大导体3的截面积,因此容易增大在导体3中流通的电流。由于直径是40mm以下,从而包覆电线1容易弯曲。而且,包覆电线1容易布线。由此,包覆电线1适用于车辆。包覆电线1的直径进一步优选在4mm以上30mm以下,特别优选在5mm以上20mm以下。
[制冷剂]
制冷剂5在筒状构件2内流通。通过制冷剂5在筒状构件2内流通,从而导体3的热被制冷剂5吸收,导体3被冷却,并且制冷剂5被加热。制冷剂5是流体。流体的方式可以是液体和气体中的任一种。作为制冷剂5的种类,例如能够列举防冻剂、水、油、或者空气等。如果制冷剂5是防冻剂,那么即便在寒冷地区/冬季环境等,制冷剂5也不易冻结,因此能够长期有效地冷却导体3。如果制冷剂5是水/空气,那么容易降低成本。本方式的制冷剂5是防冻剂。
[循环装置]
制冷剂5的流通通过省略图示的循环装置而进行。循环装置具备第一机构、第二机构、和供给机构。第一机构是用于从包覆电线1的外部向筒状构件2内引导制冷剂5的连接机构。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第一机构具有第一制冷剂管、和第一连接部。第二机构是用于向包覆电线1的外部排出筒状构件2内的制冷剂5的连接机构。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第二机构具有第二制冷剂管、和第二连接部。供给机构向包覆电线1的筒状构件2内供给制冷剂5。供给机构具备泵、冷却器、和蓄存箱。供给机构夹在第一机构与第二机构之间。
(第一机构)
要被后述的冷却器冷却的制冷剂5在第一制冷剂管中流通。第一连接部将第一制冷剂管与筒状构件2连结。第一连接部从第一制冷剂管向筒状构件2内引导制冷剂5。第一连接部将包覆电线1中的筒状构件2的第一端部侧的外周覆盖。包覆电线1的第一端部侧被分层剥离。由于第一端部侧被分层剥离,从而筒状构件2的第一端部侧露出。第一连接部将筒状构件2的第一端部侧的露出的部位的外周覆盖。
第一连接部形成为箱状。第一连接部具有第一插通孔和连结孔。包覆电线1的筒状构件2插通于第一插通孔。第一插通孔的内周面与筒状构件2的外周面以制冷剂5不向第一连接部的外部漏出的程度紧贴。因此,可以不在第一插通孔的内周面与筒状构件2的外周面之间另行设置密封构件。另外,在第一插通孔的内周面与筒状构件2的外周面并未紧贴的情况下,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在第一插通孔的内周面与筒状构件2的外周面之间,设置有将它们之间密封的密封构件。通过密封构件防止制冷剂5向第一连接部的外部漏出。连结孔连接有第一制冷剂管。
(第二机构)
在筒状构件2内流通的过程中已升温的制冷剂5流通到第二制冷剂管。第二连接部将筒状构件2与第二制冷剂管连结。第二连接部从筒状构件2内向第二制冷剂管引导制冷剂5。第二连接部将包覆电线1中的筒状构件2的第二端部侧的外周覆盖。包覆电线1的第二端部侧与第一端部侧同样地被分层剥离。由于第二端部侧被分层剥离,从而筒状构件2露出。第二连接部将筒状构件2的第二端部侧的露出的部位的外周覆盖。第二连接部形成为箱状。在本方式中,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的构成相同。
(供给机构)
泵向筒状构件2内压送制冷剂5。通过该压送,制冷剂5经由第一制冷剂管以及第一连接部向筒状构件2内流通,从筒状构件2内经由第二连接部以及第二制冷剂管向冷却器流通。泵设置于冷却器与第一机构之间。冷却器对经过筒状构件2而升温的制冷剂5进行冷却。通过冷却器进行的制冷剂5的冷却可以是空冷也可以是水冷。蓄存箱暂时蓄存制冷剂5。通过蓄存箱,能够抑制筒状构件2因升温的制冷剂5的体积膨胀损伤。蓄存箱可以与冷却器连接,也可以设置于第二机构与冷却器之间。
如图3所示,在包覆电线1的顶端部,包覆构件4被去除。由此,在包覆电线1的顶端部,导体3从包覆构件4露出。在导体3露出的部分,导体3与筒状构件2分支。在导体3的顶端部32装配有端子14。端子14压接于导体3。
[用途]
本方式的包覆电线1能够适合用于汽车的布线。本方式的包覆电线1特别适合用于在汽车中布设额定电压高的电线。所谓高压是指:以“JASOD624(2015)汽车零部件-高压电线”为基准,在交流电压的情况下,是大于30V且600V以下的电压,在直流电压的情况下,是大于60V且750V以下。
(车载装置)
结合图4,对应用本方式的包覆电线1的车载系统700进行说明。图4是车载系统700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简化示出车载系统700。
车载系统700例如应用于混合动力车/电动汽车。车载系统700例如具备电池70、PCU(功率控制单元)71、辅机72、本方式的包覆电线1、和循环装置74。
电池70是电力的供给源。作为电池70,能够列举二次电池、例如锂离子二次电池。
PCU71配置于电池70与辅机72之间。PCU71例如能够列举逆变器/转换器。
辅机72通过从电池70被供给的电力而工作。与通常的辅机相比,辅机72是以高电压工作的辅机,例如能够列举使用于车辆的行驶的电机。所谓通常的辅机的电压,能够列举12V或者24V。
包覆电线1配置于电池70与PCU71之间。在电池70与包覆电线1之间配置有未予图示的逆变器。结合图1,包覆电线1具有上述的筒状构件2、导体3和包覆构件4。导体3作为电池70与PCU71之间的导电电路使用。包覆构件4具有筒状构件2,用于冷却导体3的制冷剂5在筒状构件2中流通。
包覆电线1能够折弯,在局部折弯的状态下、也就是说形成有弯曲部12的状态下能够使用。因此,包覆电线1能够避开配置于车辆内的其他构件来布线。另外,包覆电线1能够折弯,因此,能够适当地吸收车辆移动时产生的振动。因此,包覆电线1例如能够在车载系统700中以长达5年以上的长期间将电池70与辅机72稳定地电连接。
循环装置74具备省略图示的第一机构以及第二机构、和图4所示的供给机构76。作为第一机构以及第二机构,能够列举上述的第一机构以及第二机构。作为供给机构76,能够列举上述的供给机构。
另外,车载系统700可以是燃料电池车辆中使用的系统。在这种情况下,电池70可以是燃料电池。另外,辅机72可以是向燃料电池供给阴极气体的气体压缩机。
〔作用效果〕
本方式的包覆电线1通过在导体3的内侧配置有供制冷剂5流通的筒状构件2,从而能够从包覆电线1的中心侧有效地冷却导体3。因此,在使电流固定的情况下,本方式的包覆电线1能够减小导体3的截面积,能够实现小径化。或者,在使导体3的截面积固定的情况下,本方式的包覆电线1能够增大导体3的容许电流。而且,由于导体3由编织件构成,因此本方式的包覆电线1容易弯曲,在对弯曲的耐久性方面表现优异。
《实施方式2》
〔包覆电线〕
结合图5,对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包覆电线1进行说明。本方式的包覆电线1在筒状构件2具有特定的突条部21的方面,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包覆电线1不同。以下的说明以与实施方式1不同的点为中心进行。省略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说明。
[筒状构件]
(突条部)
突条部21从筒状构件2的内周面朝向中心侧突出。制冷剂5与筒状构件2的接触面积容易因突条部21而增大。因此,导体3容易有效地被冷却。本方式的筒状构件2因突条部21而具有在周向上厚度不同的部分。
与本方式不同,在不具备突条部21的情况下,与筒状构件2的中心相比,筒状构件2的内周附近的制冷剂5的流速变慢。另外,与筒状构件2的中心相比,制冷剂5在筒状构件2的内周面附近的流动成为紊流。另一方面,在如本方式这样具备突条部21的情况下,与不具备突条部21的情况相比,容易减小筒状构件2的内周面附近的流道截面积。因此,在使制冷剂5的流量固定的情况下,容易加快制冷剂5在筒状构件2的内周面附近的流速。另外,制冷剂5在筒状构件2的内周面附近的流动被调整,因此容易形成层流。如果制冷剂5不是紊流而是层流,那么制冷剂5与筒状构件2容易有效地接触。由此,通过筒状构件2具备突条部21,从而包覆电线1容易对导体3散热。
突条部2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在突条部21的数量是多个的情况下,能够列举多个突条部21在任意的截面中沿着筒状构件2的周向隔开间隔地并列设置。优选,沿着周向相邻的突条部21彼此的间隔是等间隔。如果上述间隔是等间隔,那么制冷剂5在筒状构件2的内周面附近的流动,容易在整个周向都是均匀的。
多个突条部21可以沿着筒状构件2的轴向呈直线状延伸,也可以相对于筒状构件2的轴向呈螺旋状延伸。
如果多个突条部21呈直线状延伸,那么与多个突条部21相对于筒状构件2的轴向呈螺旋状延伸的情况相比,容易降低制冷剂5的压力损失。其理由是:容易使制冷剂5沿着筒状构件2的轴向流通。另外,如果多个突条部21呈直线状延伸,那么与多个突条部21相对于筒状构件2的轴向呈螺旋状延伸的情况相比,具有多个突条部21的筒状构件2在制造性方面表现优异。进而,在包覆电线1的产率方面表现优异。
如果多个突条部21呈螺旋状延伸,那么与多个突条部21沿着筒状构件2的轴向呈直线状延伸的情况相比,容易在导体3的长边方向上均匀地冷却。其理由是,各突条部21的周向位置在轴向的不同位置错开设置,因此,制冷剂5一边错开周向的位置一边沿着筒状构件2的轴向流通。
本方式的突条部21的数量是8条。8条突条部21在任意的截面中沿着周向等间隔地设置。8条突条部21沿着筒状构件2的轴向呈直线状延伸。
突条部21的截面形状能够列举例如矩形、三角形状、梯形、半圆状。能够列举多个突条部21的截面形状彼此相同。另外,至少一个突条部21的截面形状可以与其他突条部21不同。
突条部21的突出高度例如优选相对于筒状构件2的内径的半径为5%以上50%以下。突出高度是指:沿着筒状构件2的径向的最大长度。如果突出高度是上述的下限值以上,那么容易减小筒状构件2的内周面附近的流道截面积。如果突出高度是上述上限值以下,那么突出高度不会过高。因此,不易过度减小筒状构件2的内部空间。由此,不容易减少制冷剂5的流量。而且,不容易降低导体3当中与设置有突条部21的部位的外侧对应的部分的散热性。突出高度相对于筒状构件2的内径的半径进一步优选为10%以上40%以下,特别优选为15%以上35%以下。另外,在突出高度相对于筒状构件2的内径的半径为20%以上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包覆电线1在急剧弯曲时由于突条部21彼此接触而闭塞。
突条部21彼此之间的间隔也依赖于突条部21的数量/筒状构件2的内径,但是,例如优选,相对于筒状构件2的内周面的周长为30%以上50%以下。间隔是指:相邻的突条部21彼此之间沿着周向的最小长度。如果间隔是上述下限值以上,那么筒状构件2的内周面附近的流道截面积不过度减小。如果间隔是上述上限值以下,那么容易减小筒状构件2的内周面附近的流道截面积。突条部21的宽度也依赖于突条部21的数量/筒状构件2的内径。但是,在满足上述间隔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选择。宽度是指:沿着周向的最大长度。
具有突条部21的筒状构件2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能够通过挤压成型制成。突条部21呈螺旋状延伸的筒状构件2能够通过在挤压成型时使用旋转拉模来制造。
〔作用效果〕
本方式的包覆电线1通过具有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构成,从而发挥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效果。本方式的包覆电线1通过具备突条部21,从而能够提高导体3的冷却效果。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例示而由权利要求表示,期待包括与权利要求等同的含义以及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 包覆电线
12 弯曲部;14 端子
2 筒状构件;21 突条部
3 导体;32 顶端部
4 包覆构件
5 制冷剂
700 车载系统
70 电池、71 PCU、72 辅机、
74 循环装置;76 供给机构

Claims (7)

1.一种包覆电线,具备:
筒状构件,在该筒状构件中流通制冷剂;
导体,其设置于所述筒状构件的外周;和
包覆构件,其将所述导体的外周覆盖,
所述筒状构件和所述包覆构件具有绝缘性,
所述筒状构件与所述包覆构件相比具有对所述制冷剂高的耐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覆电线,其中,
所述导体包括由金属形成的多条裸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覆电线,其中,
所述导体是所述多条裸线编织而成的编织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覆电线,其中,
所述制冷剂是防冻剂,
所述耐性是耐药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覆电线,其中,
所述包覆电线的直径在3mm以上且40mm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覆电线,其中,
所述包覆构件的耐热温度是70℃以上,
所述包覆构件的体积固有电阻率是109Ω·cm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覆电线,其中,
所述筒状构件是由一种树脂构成的单层结构。
CN202180029608.5A 2020-04-28 2021-04-27 包覆电线 Pending CN11548579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79825 2020-04-28
JP2020-079825 2020-04-28
PCT/JP2021/016840 WO2021221068A1 (ja) 2020-04-28 2021-04-27 被覆電線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85793A true CN115485793A (zh) 2022-12-16

Family

ID=78373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29608.5A Pending CN115485793A (zh) 2020-04-28 2021-04-27 包覆电线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54651A1 (zh)
JP (1) JP7417880B2 (zh)
CN (1) CN115485793A (zh)
WO (1) WO202122106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2000987A1 (de) 2022-03-22 2023-07-20 Mercedes-Benz Group AG Starkstromkabel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HUP0400422A2 (hu) 2004-02-16 2005-12-28 András Fazakas Szövött huzalból kialakított áramvezető
JP6408619B2 (ja) 2017-01-31 2018-10-17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給電ケーブル、及びコネクタ付給電ケーブ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154651A1 (en) 2023-05-18
WO2021221068A1 (ja) 2021-11-04
JP7417880B2 (ja) 2024-01-19
JPWO2021221068A1 (zh) 2021-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62177B (zh) 高压电缆
US9396845B2 (en) Coaxial electric wir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6002985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用中間部材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KR102460284B1 (ko) 전기차 충전용 케이블
JP5476806B2 (ja)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CN111183492A (zh) 用于飞机、车辆、船或其他装置的供电的电缆
CN114097045B (zh) 用于为电动车辆充电的强电流充电电缆
US10520217B2 (en) Assembled heatable media line comprising a media line having at least two heating elements arranged on the exterior thereof,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KR102658101B1 (ko) 전기차 충전용 케이블
JP5978509B2 (ja) 高圧導電路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CN115485793A (zh) 包覆电线
JP6554023B2 (ja) 内部冷却ケーブル
WO2022049995A1 (ja) 被覆電線
JP7463859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ユニット
CN113380451A (zh) 充电电缆
CN104870876A (zh) 线形组件
JP7259561B2 (ja) 電線付温度管理システム
US20180171849A1 (en) Electric immersion heater for diesel exhaust fluid reservoir
US20230274855A1 (en) Wire harness unit
JP7463860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ユニット
JP6819915B1 (ja) 給電ケーブル、及びコネクタ付きケーブル
JP2021077590A (ja) 給電ケーブル、ケーブル付き給電コネクタ
JP7463862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ユニット
JP7463861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ユニット
US20240096521A1 (en) Power supply cable, power charging cable assembly and system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