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84809A - 部件供给装置、部件安装机以及部件供给方法 - Google Patents

部件供给装置、部件安装机以及部件供给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84809A
CN115484809A CN202210595622.8A CN202210595622A CN115484809A CN 115484809 A CN115484809 A CN 115484809A CN 202210595622 A CN202210595622 A CN 202210595622A CN 115484809 A CN115484809 A CN 1154848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lead
posture
pickup position
corr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9562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长泽阳介
松冈聪
长江和男
今福茂树
铃木启之
黄金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4848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848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2Feeding of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2Feeding of components
    • H05K13/022Feeding of components with orientation of the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4Mounting of components, e.g. of leadless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提高部件的供给效率的部件供给装置、部件安装机以及部件供给方法。部件供给装置(13)具备:输送路径(TR),其将部件(3)朝向拾取位置(13P)在输送方向(A)上输送;驱动源(34),其用于进行输送路径(TR)中的部件(3)的进给动作;以及姿态矫正机构(42A),其矫正位于拾取位置(13P)的部件(3)的姿态,姿态矫正机构(42A)具备:第一限制部(100),其对拾取位置(13P)的部件(3)限制与输送方向(A)交叉的横向(B)的移动;以及第二限制部(102),其对拾取位置(13P)的部件(3)限制沿着输送方向(A)的前后方向的移动。

Description

部件供给装置、部件安装机以及部件供给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部件供给装置、具备该部件供给装置的部件安装机以及部件供给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用于将径向部件等电子部件安装于基板的部件安装机(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的部件安装机具备供给部件的部件供给装置以及将从部件供给装置供给的部件装配于基板的部件装配机构。部件供给装置具有用于输送部件的输送路径,在输送路径中朝向规定的拾取位置输送部件。部件装配机构利用吸附头拾取位于拾取位置的部件,并将拾取到的部件装配于基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8642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有时由于部件的精度等问题而导致拾取位置的部件的姿态偏差。若拾取位置的部件的姿态偏差,则部件装配机构无法正常地拾取部件,产生错误的可能性变高。结果是,部件的供给效率降低。
可以说包括专利文献1的部件安装机在内,关于提高部件的供给效率存在改善的余地。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所述问题,提供能够提高部件的供给效率的部件供给装置、具备该部件供给装置的部件安装机以及部件供给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部件供给装置具备:输送路径,其将部件朝向拾取位置在输送方向上输送;驱动源,其用于进行所述输送路径中的部件的进给动作;以及姿态矫正机构,其矫正位于所述拾取位置的部件的姿态,所述姿态矫正机构具备:第一限制部,其对所述拾取位置的部件限制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横向的移动;以及第二限制部,其对所述拾取位置的部件限制沿着所述输送方向的前后方向的移动。
另外,本发明的部件安装机具备:所述部件供给装置;以及部件装配机构,其拾取所述部件供给装置中的所述拾取位置的部件,并将拾取到的部件的引线向基板插入而将部件装配于基板。
另外,本发明的部件供给方法包括:输送步骤,将部件朝向拾取位置在输送方向上输送;以及姿态矫正步骤,矫正位于所述拾取位置的部件的姿态,所述姿态矫正步骤执行:第一限制步骤,对所述拾取位置的部件限制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横向的移动;以及第二限制步骤,对所述拾取位置的部件限制沿着所述输送方向的前后方向的移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部件的供给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部件安装机的概要立体图。
图2是简略示出实施方式1的部件供给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概要立体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部件以及吸附嘴的立体图。
图4是实施方式1的部件供给装置中的姿态矫正机构的立体图。
图5是实施方式1的部件供给装置中的姿态矫正机构的俯视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姿态矫正机构中的可动引导件靠近了固定引导件的状态的概要立体图。
图7是夸张地示出实施方式1的姿态矫正机构中的可动引导件远离了固定引导件的状态的概要立体图。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姿态矫正机构中的可动引导件靠近了固定引导件的状态的概要俯视图。
图9是夸张地示出实施方式1的姿态矫正机构中的可动引导件远离了固定引导件的状态的概要俯视图。
图10A是用于说明利用实施方式1的姿态矫正机构进行的部件的姿态矫正方法的概要侧视图(部件向后方侧倾倒的情况)。
图10B是用于说明利用实施方式1的姿态矫正机构进行的部件的姿态矫正方法的概要俯视图(部件向后方侧倾倒的情况)。
图10C是用于说明利用实施方式1的姿态矫正机构进行的部件的姿态矫正方法的概要侧视图(部件向后方侧倾倒的情况)。
图10D是用于说明利用实施方式1的姿态矫正机构进行的部件的姿态矫正方法的概要俯视图(部件向后方侧倾倒的情况)。
图11A是用于说明利用实施方式1的姿态矫正机构进行的部件的姿态矫正方法的概要侧视图(部件向前方侧倾倒的情况)。
图11B是用于说明利用实施方式1的姿态矫正机构进行的部件的姿态矫正方法的概要俯视图(部件向前方侧倾倒的情况)。
图11C是用于说明利用实施方式1的姿态矫正机构进行的部件的姿态矫正方法的概要侧视图(部件向前方侧倾倒的情况)。
图11D是用于说明利用实施方式1的姿态矫正机构进行的部件的姿态矫正方法的概要俯视图(部件向前方侧倾倒的情况)。
图12是实施方式1的姿态矫正机构(第二部件矫正机构)的立体图。
图13是实施方式1的姿态矫正机构的立体图。
图14是实施方式1的姿态矫正机构的俯视图。
图1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姿态矫正机构中的第一限制部与第二限制部的周边结构的立体图。
图16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姿态矫正机构中的第一限制部与第二限制部的周边结构的侧视图。
图17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姿态矫正机构中的第一限制部与第二限制部的周边结构的侧视图。
图18A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姿态矫正机构中的部件未抵接于旋转部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8B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姿态矫正机构中的部件抵接于旋转部而旋转部旋转了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9是使实施方式1的姿态矫正机构中的第二限制部沿横向往复驱动的情况的俯视图。
图20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部件保持带与多个部件的概要侧视图。
图21A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姿态矫正机构中拾取位置的部件被拾取之后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21B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姿态矫正机构中拾取位置的部件被拾取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2A是示出从图21A所示的状态起第一驱动源将输出轴向前方侧驱动了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22B是示出从图21B所示的状态起第一驱动源将输出轴向前方侧驱动了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3A是示出从图22A所示的状态起第一驱动源将输出轴向后方侧驱动了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23B是示出从图22B所示的状态起第一驱动源将输出轴向后方侧驱动了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4A是示出从图23A所示的状态起第一驱动源将输出轴向前方侧驱动了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24B是示出从图23B所示的状态起第一驱动源将输出轴向前方侧驱动了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5是实施方式2的引线间距调整机构(第一部件矫正机构)的立体图。
图26是实施方式2的引线间距调整机构的俯视图。
图27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引线间距调整机构中的可动引导件、固定引导件、限位器以及部件保持带的俯视图。
图28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引线间距调整机构中的可动引导件、固定引导件、限位器以及部件保持带的立体图。
图29是实施方式2的引线间距调整机构中的可动引导件的立体图。
图30是实施方式2的引线间距调整机构中的可动引导件以及部件保持带的俯视图。
图31是分别单独示出实施方式2的引线间距调整机构中的可动引导件与固定引导件的立体图。
图32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引线间距调整机构中的可动引导件靠近了固定引导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3是单独示出实施方式2的引线间距调整机构中的限位器的立体图。
图34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引线间距调整机构中的固定引导件、限位器以及部件保持带所保持的部件的立体图。
图35是在图34所示的结构的基础上追加了可动引导件的立体图。
图36A是用于说明利用实施方式2的引线间距调整机构进行的引线间距调整方法的概要俯视图。
图36B是用于说明利用实施方式2的引线间距调整机构进行的引线间距调整方法的概要俯视图。
图36C是用于说明利用实施方式2的引线间距调整机构进行的引线间距调整方法的概要俯视图。
图36D是用于说明利用实施方式2的引线间距调整机构进行的引线间距调整方法的概要俯视图。
图37是实施方式3的部件矫正机构的立体图。
图38是实施方式3的部件矫正机构的俯视图。
图39是将实施方式3的部件矫正机构中的推动件以及杆构件的周边结构放大而得到的立体图。
图40是实施方式3的部件矫正机构中的推动件、杆构件、施力构件以及限位器的立体图。
图41是实施方式3的部件矫正机构中的推动件、杆构件、施力构件以及限位器的立体图。
图42是实施方式3的部件矫正机构中的推动件、杆构件、施力构件以及限位器的立体图。
图43A是用于说明使用实施方式3的部件矫正机构矫正部件的方法的概要俯视图(非动作时)。
图43B是用于说明使用实施方式3的部件矫正机构矫正部件的方法的概要俯视图(动作时)。
图44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的部件矫正机构的立体图。
图45A是用于说明使用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的部件矫正机构矫正部件的方法的概要俯视图(非动作时)。
图45B是用于说明使用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的部件矫正机构矫正部件的方法的概要俯视图(动作时)。
附图标记说明
1:部件安装机,2:基板,3:部件,3B:主干,3R:引线,4:部件保持带,11:基台,11D:台车,12:基板输送机构,12a:输送机构,13:部件供给装置,13K:部件供给口,13P:拾取位置,14:部件相机,15:部件装配机构,16:控制部,21:头移动机构,21a:固定台,21b:移动台,21c:移动板,22:装配头,22a:吸附嘴,22b:吸附控制机构,31:基座部,32:罩部,34:第一驱动源,35:输出轴,40:第一部件矫正机构,40A:姿态矫正机构,40B:引线间距调整机构,40C、40D:部件矫正机构,42:第二部件矫正机构,42A:姿态矫正机构,43:装置主体部,44:可动引导件,46:固定引导件,48:第二驱动源,49:输出轴,50:凸轮机构,54:凸轮,55:凸轮槽,56:凸轮从动件,58:突起部,60:第一接触部,60A:第一倾斜部,60B:第一非倾斜部,62:第二接触部,62A:第一倾斜部,62B:第一非倾斜部,64、66:凹部,68:连接部,100:第一限制部,101:触摸面板,102:第二限制部,106:凸轮机构,107:引线切断部,107A:固定部,107B:可动部,108:凸轮,109:凸轮槽,110:凸轮从动件,110A:前端,111:突起部,112:输送溜槽,113:第一横引导件,114:第二横引导件,116:前方引导部,118:后方引导部,120:固定部,122:旋转部,124:按压部,126:进给孔,200:可动引导件,202:固定引导件,204:限位器,206:第二驱动源,207:输出轴,208:凸轮机构,210:凸轮,211:凸轮槽,212:凸轮从动件,213:突起部,214:第一接触部,214A:第一倾斜部,214B:第一非倾斜部,216:第二接触部,216A:第一倾斜部,216B:第一非倾斜部,218:连接部,220:对置面,224、226:凹部,225:对置面,300:推动件,302:杆构件,304:台座,306:第二驱动源,307:输出轴,308:凸轮机构,310:凸轮,311:凸轮槽,312:凸轮从动件,313:突起部,314:按压面,316:第一杆,317:第一旋转轴,318:第二杆,319:第二旋转轴,320:施力构件,322:第一限位器,324:第二限位器,326:第一倾斜面,328:第二倾斜面,330:第一对置面,331:第二对置面,332:第三对置面,333:第四对置面,334:第一被按压部,336:第一限制部,338:第二被按压部,340:第二限制部,342:第一杆抵接部,344:第一引线对置部,346:第二杆抵接部,348:第二引线对置部,400A:第一推动件,400B:第二推动件,404:台座,414A:第一按压面,414B:第二按压面,416:第一杆,417:第一旋转轴,418:第二杆,419:第二旋转轴,420A:第一施力构件,420B:第二施力构件,421A:第一支承部,421B:第二支承部,422:第一限位器,424:第二限位器,426:第一倾斜面,428:第二倾斜面,430:第一对置面,431:第二对置面,432:第三对置面,433:第四对置面,434:第一被按压部,436:第一限制部,438:第二被按压部,440:第二限制部,A:输送方向(前后方向),A1:上游侧(后方侧),A2:下游侧(前方侧),B:横向,D1:间隔,D2:长度(间距),D3:长度(间距),TR:输送路径,P1:第一矫正位置,P2:第二矫正位置,P3:间距调整位置,P4:矫正位置,P5:第一矫正位置,P6:第二矫正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部件供给装置、具备该部件供给装置的部件安装机以及部件供给方法的例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基于相同技术的思想得到的结构包含在本发明中。
(实施方式1)
图1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部件安装机1。部件安装机1是在基板2装配部件3的装置。部件安装机1具备基台11、基板输送机构12、多个部件供给装置13、部件相机14、部件装配机构15以及控制部16。这里为了方便说明,将从作业者OP观察时的部件安装机1的左右方向设为X轴方向,将前后方向设为Y轴方向,将上下方向设为Z轴方向。
在图1中,基板输送机构12利用一对输送机构12a将基板2沿着X轴方向输送,并使该基板2位于基台11的中央部附近的规定的作业位置。多个部件供给装置13在安装于基台11的台车11D之上排列配置。
在图1中,各个部件供给装置13在前端侧具备部件供给口13K,并向部件供给口13K的正下方的拾取位置13P(图2)连续地供给部件3。在实施方式1中,部件供给装置13供给的部件3是带引线的径向部件(径向编带(radial taping)部件),且如图3所示具有圆筒状的主干3B以及从主干3B向下方延伸的两根引线3R。
在图1中,部件相机14设置于基板输送机构12与部件供给装置13之间的区域。部件相机14将拍摄视场朝向上方,并从下方拍摄部件装配机构15拾取到的部件3。
在图1中,部件装配机构15具备设置于基台11的头移动机构21以及由头移动机构21移动的装配头22。头移动机构21具备固定台21a、移动台21b以及移动板21c。固定台21a固定于基台11,移动台21b设置为沿着固定台21a在Y轴方向上移动自如。移动板21c设置为沿着移动台21b在X轴方向上移动自如,装配头22安装于移动板21c。装配头22通过移动台21b以及移动板21c的移动从而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自如。
在图1中,装配头22具备多个吸附嘴22a。各个吸附嘴22a向下方延伸,且下端是部件吸附口,并且构成为能够沿Z轴方向升降。装配头22具备吸附控制机构22b,吸附控制机构22b与未图示的真空源相连。吸附控制机构22b通过控制由真空源供给的真空压,从而使各个吸附嘴22a的部件吸附口产生真空吸附力。
头移动机构21使装配头22向部件供给装置13的部件供给口13K的上方移动之后使吸附嘴22a下降,并使吸附嘴22a的下端与部件3的主干3B接触而进行真空吸附。由此,对供给到拾取位置13P的部件3进行拾取(图2、图3)。
控制部16是用于控制部件安装机1的运转的构件。控制部16电连接于部件安装机1的各构成要素,并控制各构成要素的动作。控制部16例如具有微计算机。控制部16使触摸面板101显示与部件安装机1的运转状态相关的内容,并接受作业者OP的输入。
在图2中,各个部件供给装置13具有连结于台车11D(图1)的基座部31以及安装于基座部31的罩部32。在基座部31上的被罩部32覆盖的区域内设置有部件保持带4。部件保持带4是保持多个部件3的引线3R的带状的构件,且在设置于罩部32的内部的输送路径TR上沿着Y轴方向向输送方向A间距行驶。
如图2所示,在部件供给装置13的内部设置有用于使部件保持带4间距行驶的第一驱动源34。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驱动源34是具有输出轴35的工作缸,且将输出轴35沿着输送方向A前后驱动。第一驱动源34被控制部16驱动控制。
控制部16以间歇地进行部件3的进给动作的方式控制第一驱动源34,将部件3向拾取位置13P间歇地供给。
图2所示的部件供给装置13设置有至少两个部件矫正机构40、42,来作为用于对在输送路径TR上输送的部件3的姿态、位置、引线间距等进行矫正的机构。在图2中,由虚线表示部件矫正机构40、42的概要的设置场所,并省略具体结构的图示。
第一部件矫正机构40是设置于比拾取位置13P靠输送方向A的上游侧A1的位置的机构,第二部件矫正机构42是设置于比第一部件矫正机构40靠输送方向A的下游侧A2的拾取位置13P的机构。
通过在部件供给装置13设置部件矫正机构40、42,从而使拾取位置13P的部件3的姿态、位置稳定化,能够提高部件装配机构15拾取部件3时的成功率。另外,在调整部件3的引线间距的情况下,能够在将部件装配机构15拾取到的部件3的引线3R向基板2的插入孔插入时精度良好地进行插入。如此一来,能够提高部件供给装置13的部件3的供给效率。
以下,使用图4以后的附图对部件矫正机构40、42各自的结构以及动作进行说明。
(第一部件矫正机构40:姿态矫正机构40A)
图4、图5是实施方式1中的第一部件矫正机构40的立体图、俯视图。实施方式1的第一部件矫正机构40是用于在输送路径TR的中途矫正部件3的姿态的姿态矫正机构40A。以下,将第一部件矫正机构40作为姿态矫正机构40A来进行说明。
姿态矫正机构40A具备可动引导件44、固定引导件46、第二驱动源48以及凸轮机构50。可动引导件44、固定引导件46、第二驱动源48以及凸轮机构50均安装于形成输送路径TR的装置主体部43。
可动引导件44以及固定引导件46是用于将部件3的引线3R夹在中间并矫正部件3的输送方向A的姿态的构件。
可动引导件44是构成为能够在作为与输送方向A交叉的方向的横向B上移动的引导部。实施方式1中的横向B是与输送方向A正交的水平方向,且相当于X轴方向。固定引导件46配置于相对于可动引导件44隔着输送路径TR对置的位置,并固定于装置主体部43。
可动引导件44与固定引导件46之间的区域包括用于矫正部件3的姿态的矫正位置P1、P2。第一矫正位置P1位于上游侧A1,第二矫正位置P2位于下游侧A2。部件3在停止于第一矫正位置P1之后被进给一个间距,并停止于第二矫正位置P2。
可动引导件44与固定引导件46具有将位于第一矫正位置P1的部件3的倾斜向前方侧(下游侧A2)变更的功能,而且,具有将位于第二矫正位置P2的部件3的倾斜向后方侧(上游侧A1)变更的功能。通过将部件3的倾斜向前方侧与后方侧这两方变更,从而不论在部件3向前后哪一方倾倒的情况下,都能够在考虑引线3R的回弹的同时将部件3朝向直立姿态矫正。关于详情之后进行叙述。
第二驱动源48是用于使可动引导件44在横向B上往复移动的驱动源。第二驱动源48作为与前述的第一驱动源34(图2)不同的驱动源而设置,并具有能够沿着输送方向A驱动的输出轴49。实施方式1的第二驱动源48是将输出轴49前后驱动的工作缸。在第二驱动源48的输出轴49连结有凸轮机构50。
凸轮机构50是用于将第二驱动源48的沿着输送方向A的驱动力转换为横向B的驱动力并向可动引导件44传递的机构。凸轮机构50具备连结于输出轴49的凸轮54以及卡合于凸轮54并连结于可动引导件44的凸轮从动件56。在凸轮54的前端部形成有凸轮槽55,在凸轮槽55卡合凸轮从动件56的突起部58。凸轮槽55具有在凸轮54沿着输送方向A前后移动了时使凸轮从动件56沿着横向B移动那样的在俯视时倾斜的形状。凸轮从动件56以能够在横向B上移动并且前后方向的移动被限制的状态安装于装置主体部43。
根据这种结构,若第二驱动源48使输出轴49沿着输送方向A前后驱动,则凸轮54向前后移动,并且卡合于凸轮54的凸轮从动件56在横向B上往复移动。由此,能够使连结于凸轮从动件56的可动引导件44在横向B上往复移动。在图4、图5中,例示出可动引导件44最靠近的固定引导件46状态(动作时)。
接下来,使用图6~图9对可动引导件44与固定引导件46各自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6、图7是示出可动引导件44、固定引导件46以及部件保持带4的立体图,图8、图9是与图6、图7分别对应的俯视图。在图6、图8中示出可动引导件44靠近了固定引导件46的状态,在图7、图9中夸张地示出可动引导件44远离了固定引导件46的状态。在图6~图9中省略包括部件3在内的其他构成要素的图示。
如图7、图9所示,可动引导件44具有两个接触部60、62。接触部60、62分别是用于与位于矫正位置P1、P2的部件3的引线3R接触并变更部件3的姿态的部分。接触部60、62均具有在可动引导件44中朝向固定引导件46在横向B上突出的形状。
在固定引导件46的两端部形成有凹部64、66。凹部64、66是接触部60、62靠近而来时分别收容接触部60、62的一端的凹部。
如图7、图9所示,第一接触部60具有第一倾斜部60A以及第一非倾斜部60B,第二接触部62具有第二倾斜部62A以及第二非倾斜部62B。
倾斜部60A、62A均是在俯视时相对于输送方向A与横向B这两方倾斜的面。非倾斜部60B、62B均是在俯视时在横向B上延伸的面。
第一倾斜部60A是与位于第一矫正位置P1的部件3的引线3R接触并将部件3的姿态向前方侧(下游侧A2)变更的部分。第一倾斜部60A与部件3的两根引线3R中的后方侧(上游侧A1)的引线3R接触。实施方式1的第一倾斜部60A具有向越趋向输送方向A的下游侧A2则越远离固定引导件46的方向倾斜的锥形状。
第二倾斜部62A是与位于第二矫正位置P2的部件3的引线3R接触并将部件3的姿态向后方侧(上游侧A1)变更的部分。第二倾斜部62A与部件3的两根引线3R中的前方侧(下游侧A2)的引线3R接触。实施方式1的第二倾斜部62A具有向越趋向输送方向A的上游侧A1则越远离固定引导件46的方向倾斜的锥形状。
第一非倾斜部60B是在第一倾斜部60A的内侧在横向B上延伸并与第一倾斜部60A连接的部分。第一非倾斜部60B承挡与第一倾斜部60A接触之后的部件3的引线3R,并限制其向上游侧A1的移动。
第二非倾斜部62B是在第二倾斜部62A的内侧在横向B上延伸并与第二倾斜部62A连接的部分。第二非倾斜部62B承挡与第二倾斜部62A接触之后的部件3的引线3R,并限制其向下游侧A2的移动。
可动引导件44还具有连接部68。连接部68是将第一非倾斜部60B与第二非倾斜部62B连接的部分,并沿着输送方向A延伸。连接部68位于相对于第一非倾斜部60B以及第二非倾斜部62B向内侧凹陷的位置,并相对于固定引导件46在横向B上对置。连接部68与固定引导件46一起限制位于矫正位置P1、P2的部件3的引线3R向横向B的移动。实施方式1的连接部68具有包括第一矫正位置P1与第二矫正位置P2这两方的长度。
使用图10A~图10D以及图11A~图11D来说明使用具有上述的结构的姿态矫正机构40A对部件3的输送方向A的倾倒进行矫正的方法。图10A~图10D是用于说明部件3向后方侧倾倒的情况下的矫正方法的图,图11A~图11D是用于说明部件3向前方侧倾倒的情况下的矫正方法的图。
在图10A、图10B所示的例子中,输送到第一矫正位置P1的部件3(由虚线图示)处于相对于以铅垂轴Q0为基准的直立姿态向后方侧(上游侧A1)倾倒的状态。部件3的中心轴Q1相对于铅垂轴Q0向后方侧倾斜。若在该状态下驱动第二驱动源48(图4、图5),并使可动引导件44以靠近固定引导件46的方式在横向B上驱动,则第一接触部60的第一倾斜部60A与位于第一矫正位置P1的部件3的后方侧的引线3R接触(第一接触步骤)。第一倾斜部60A以越趋向输送方向A的下游侧A2则越远离固定引导件46的方式倾斜,伴随着可动引导件44的前进,第一倾斜部60A将引线3R向固定引导件46按压的同时向下游侧A2施力。由此,部件3的姿态向前方侧C1(下游侧A2)变更(由实线图示)。
如图10A所示,在第一矫正位置P1,以使部件3的中心轴Q2相对于铅垂轴Q0向前方侧倾斜的方式设定第一倾斜部60A的形状以及位置。如后述那样,考虑到在部件3的引线3R产生回弹,第一倾斜部60A将部件3的姿态矫正到比直立姿态向前方侧倾倒的位置。
与第一倾斜部60A接触之后的部件3的引线3R与图7~图9所示的位于第一倾斜部60A的内侧的第一非倾斜部60B接触。在部件3的引线3R产生回弹并要向上游侧A1返回时,第一非倾斜部60B承挡引线3R,从而限制向上游侧A1的移动。
部件3的引线3R配置于在第一非倾斜部60B的内侧设置的连接部68与固定引导件46之间的区域。由此,引线3R的横向B的移动被限制。
在图10C、图10D中示出从图10A、图10B所示的状态起使可动引导件44退避了的状态。如图10C、图10D所示,位于第一矫正位置P1的部件3在相对于铅垂轴Q0稍向前方侧倾斜时(由虚线图示)与第一接触部60的接触被解除,并在部件3的引线3R产生回弹,从而引线3R自然地向上游侧A1返回。部件3的倾斜向后方侧C3(上游侧A1)变更(由实线图示)。
在实施方式1中,考虑引线3R的回弹,以回弹后的部件3成为大致直立姿态且中心轴Q3与铅垂轴Q0大致一致的方式设定利用第一倾斜部60A矫正部件3的姿态时的目标姿态。
已在第一矫正位置P1矫正为直立姿态的部件3之后被沿着输送方向A进给(输送步骤),并在第二矫正位置P2停止。在图10A、图10B示出在第二矫正位置P2停止的部件3。
如图10A、图10B所示,停止于第二矫正位置P2的部件3在处于大致直立姿态时(由虚线图示),若利用前述的第二驱动源48将可动引导件44向靠近固定引导件46的方向驱动,则第二接触部62的第二倾斜部62A与部件3的前方侧的引线3R接触(第二接触步骤)。由此,部件3的姿态向后方侧C2(上游侧A1)变更(由实线图示)。
关于第二矫正位置P2,也考虑部件3的引线3R的回弹,将由第二倾斜部62A进行姿态矫正后的部件3的目标姿态设定为部件3的中心轴Q4向比铅垂轴Q0靠后方侧C2倾斜的位置。
之后,若使可动引导件44退避,则如图10C、图10D所示,部件3在相对于铅垂轴Q0稍向后方侧倾斜时(由虚线图示),在部件3的引线3R产生回弹,从而部件3的倾斜自然地向前方侧C4(下游侧A2)变更(由实线图示)。与第一矫正位置P1相同,回弹后的部件3成为大致直立姿态,部件3的中心轴Q5与铅垂轴Q0大致一致。
如上述那样,已在第一矫正位置P1矫正为直立姿态的部件3也在第二矫正位置P2再次被朝向直立姿态矫正。如此一来,在进给到第一矫正位置P1的部件3向后方侧(上游侧A1)倾倒的情况下,使用姿态矫正机构40A以两阶段矫正部件3的姿态,从而将矫正部件3为直立姿态。
接下来,使用图11A~图11D对部件3向前方侧(下游侧B2)倾倒的情况下的姿态矫正方法进行说明。
在图11A、图11B所示的例子中,输送到第一矫正位置P1的部件3(由实线图示)处于相对于以铅垂轴Q0为基准的直立姿态向前方侧(下游侧A2)倾倒的状态。部件3的中心轴Q6相对于铅垂轴Q0向前方侧倾斜。若在该状态下驱动第二驱动源48(图4、图5),并使可动引导件44以靠近固定引导件46的方式在横向B上驱动,则如图11A、图11B所示在部件3向前方侧大幅度倾倒的情况下,第一接触部60的第一倾斜部60A不与部件3的后方侧的引线3R接触,不矫正部件3的姿态(箭头C1)。在该情况下,即使使可动引导件44退避,在部件3的引线3R也不产生回弹,因此如图11C、图11D所示,部件3的姿态维持为向前方侧倾斜的状态。
另一方面,在部件3的倾斜小的情况下,在可动引导件44靠近固定引导件46时,与图10A~图10D所示的情况相同,第一倾斜部60A与部件3的后方侧的引线3R接触,并将部件3的姿态向前方侧C1矫正。
未在第一矫正位置P1矫正姿态的部件3之后被进给到第二矫正位置P2。如图11A、图11B所示,停止于第二矫正位置P2的部件3在向前方侧大幅度倾斜时(由虚线图示),若利用前述的第二驱动源48将可动引导件44向靠近固定引导件46的方向驱动,则第二接触部62的第二倾斜部62A与部件3的前方侧的引线3R接触。由此,部件3的姿态向后方侧C5(上游侧A1)变更(由实线图示)。
与图10A~图10D所示的情况相同,由第二倾斜部62A进行姿态矫正后的部件3的目标姿态考虑部件3的引线3R的回弹,而设定为部件3的中心轴Q7比铅垂轴Q0向后方侧C5倾斜。之后,若使可动引导件44退避,则如图11C、图11D所示,在部件3的引线3R产生回弹,部件3的姿态自然地向前方侧C6(下游侧A2)变更(由实线图示)。
如上述那样,在部件3向前方侧倾倒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用姿态矫正机构40A将部件3朝向直立姿态矫正。在该情况下,在部件3的倾斜大时,未在第一矫正位置P1矫正为直立姿态,而是在第二矫正位置P2矫正为直立姿态。在部件3的倾斜小时,在第一矫正位置P1与第二矫正位置P2这两方矫正为直立姿态。如此一来,与部件3向后方侧倾倒的情况相同,能够将部件3的姿态朝向直立姿态矫正。
根据图10A~图10D、图11A~图11D所示的动作,在第一矫正位置P1将部件3的姿态向前方侧变更,在第二矫正位置P2将部件3的姿态向后方侧变更。由此,不论是在部件3向前后哪一方倾倒的情况下,都能够将部件3朝向直立姿态矫正。
之后,对依次停止于矫正位置P1、P2的部件3,进行基于姿态矫正机构40A的姿态矫正。由此,能够一律在去往拾取位置13P的中途矫正部件3的姿态,能够使到达拾取位置13P的部件3的姿态稳定化。如此一来,能够提高在拾取位置13P处部件装配机构15拾取部件3时的成功率,能够提高部件供给装置13供给部件3的供给效率。
(与姿态矫正机构40A相关的作用、效果)
如上述那样,实施方式1的部件供给装置13具备将部件3朝向拾取位置13P在输送方向A上输送的输送路径TR以及在输送路径TR中矫正部件3的姿态的姿态矫正机构40A。姿态矫正机构40A具备:可动引导件44,其具有能够与部件3的引线3R接触的接触部60、62,并能够在与输送方向A交叉的横向B上移动;以及固定引导件46,其配置在相对于可动引导件44隔着部件3的引线3R对置的位置。可动引导件44具备与部件3的后方侧的引线(第一引线)3R接触的第一接触部60以及与部件3的前方侧的引线(第二引线)3R接触的第二接触部62。第一接触部60具有倾斜为使部件3向前方侧(下游侧A2)倾斜的第一倾斜部60A,第二接触部62具有倾斜为使部件3向后方侧(上游侧A1)倾斜的第二倾斜部62A。
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利用两个倾斜部60A、62A将部件3的姿态分别向前方侧与后方侧变更,从而不论在部件3的姿态向前后的哪一方倾斜的情况下都能够矫正部件3的姿态。由此,能够提高部件供给装置13供给部件3的供给效率。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1的部件供给装置13,第一倾斜部60A具有向越趋向输送方向A的下游侧A2则越远离固定引导件46的方向倾斜的形状,第二倾斜部62A具有向越趋向输送方向A的上游侧A1则越远离固定引导件46的方向倾斜的形状。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利用两个倾斜部60A、62A将部件3的姿态朝向希望的目标姿态变更。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1的部件供给装置13,第一接触部60还在第一倾斜部60A的内侧具有沿着横向B延伸的第一非倾斜部60B。另外,第二接触部62还在第二倾斜部62A的内侧具有沿着横向B延伸的第二非倾斜部62B。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利用非倾斜部60B、62B限制与倾斜部60A、62A接触之后的部件3的引线3R的输送方向A的移动,能够精度良好地矫正部件3的姿态。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1的部件供给装置13,姿态矫正机构40A具有以将第一非倾斜部60B与第二非倾斜部62B连接的方式沿着输送方向A延伸的连接部68。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将部件3的引线3R夹在连接部68与固定引导件46之间并限制向横向B的移动,能够精度良好地矫正部件3的输送方向A上的倾倒。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1的部件供给装置13,第一接触部60设置于比第二接触部62靠输送方向A的上游侧A1的位置。根据这种结构,将两个倾斜部60A、62A形成为向内,能够实现可动引导件44的小型化。
另外,实施方式1的部件供给装置13还具备控制部16。控制部16以间歇地进行部件3的进给动作的方式控制第一驱动源34,并使各个部件3在第一接触部60与后方侧的引线(第一引线)3R接触的第一矫正位置P1以及第二接触部62与前方侧的引线(第二引线)3R接触的第二矫正位置P2这两方停止。根据这种结构,能够进行将各部件3的姿态向前方侧变更的矫正与将各部件3的姿态向后方侧变更的矫正这两方,不论在部件3向前后的哪一方倾斜的情况下都能够矫正部件3的姿态。
另外,实施方式1的部件供给装置13具备用于进行输送路径TR中的部件3的进给动作的第一驱动源34以及用于将可动引导件44在横向B上驱动的第二驱动源48。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分别独立执行部件3的进给动作与可动引导件44的往复驱动。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1的部件供给装置13,间歇地进行基于第一驱动源34的部件3的进给动作,在基于第一驱动源34的部件3的进给停止的期间进行第二驱动源48对可动引导件44的驱动。根据这种结构,能够防止可动引导件44对部件3的干涉。
另外,实施方式1的部件安装机1具备:部件供给装置13,其具有姿态矫正机构40A;以及部件装配机构15。部件装配机构15拾取部件供给装置13中的拾取位置13P的部件3,并将拾取到的部件3的引线3R向基板2插入而将部件3装配于基板2。根据这种结构的部件安装机1,能够起到与具有姿态矫正机构40A的部件供给装置13相同的效果。
另外,实施方式1的部件供给方法包括:输送步骤,将部件3朝向拾取位置13P在输送方向A上输送;以及姿态矫正步骤,矫正部件3的姿态。姿态矫正步骤使用具备可动引导件44、固定引导件46的姿态矫正机构40A执行第一接触步骤、第二接触步骤。第一接触步骤使可动引导件44的第一接触部60与部件3的后方侧的引线3R(第一引线)接触,并利用设置于第一接触部60的第一倾斜部60A使部件3向前方侧(下游侧A2)倾斜。第二接触步骤使可动引导件44的第二接触部62与部件3的前方侧的引线3R(第二引线)接触,并利用设置于第二接触部62的第二倾斜部62A使部件3向后方侧倾斜。
根据这种方法,能够将部件3的姿态分别向前方侧与后方侧变更,从而不论在部件3的姿态向前后的哪一方倾斜的情况下都能够矫正部件3的姿态。由此,能够提高部件3的供给效率。
(与姿态矫正机构40A相关的变形例)
在实施方式1中,对设置一组可动引导件44与固定引导件46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这种情况。例如,也可以将可动引导件44与固定引导件46在输送方向A上隔开间隔地设置两组以上。在实施方式1中,对在第一矫正位置P1与第二矫正位置P2这两方矫正为回弹后的部件3的姿态成为大致直立姿态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这种情况。例如,也可以是,通过在第一矫正位置P1向前方侧大幅度矫正倾倒,且在第二矫正位置P2向后方侧小幅度矫正倾倒,从而矫正为部件3的姿态最终成为直立姿态。即,也可以是在第一矫正位置P1不以使部件3的姿态接近直立姿态的方式进行矫正。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在下游侧B2另设置一组可动引导件44与固定引导件46,在另一组中在第一矫正位置向后方侧大幅度矫正倾倒,在第二矫正位置向前方侧小幅度矫正倾倒。由此,不论在部件3向前后的哪一方倾斜的情况下,通过设置两组可动引导件44与固定引导件46来矫正部件3的倾斜,都能够使部件3的姿态接近直立姿态。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对一个可动引导件44一体地形成有第一接触部60以及第二接触部62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这种情况,也可以分体地构成。即,也可以是,设置形成有第一接触部60的第一可动引导件以及形成有第二接触部62的第二可动引导件。
(第二部件矫正机构42)
接下来,使用图12~图24B对在图2所示的部件供给装置13的拾取位置13P设置的第二部件矫正机构42进行说明。
图12、图13是实施方式1中的第二部件矫正机构42的立体图,图14是第二部件矫正机构42的俯视图。实施方式1的第二部件矫正机构42是用于矫正位于拾取位置13P的部件3的姿态的姿态矫正机构42A。以下,将第二部件矫正机构42作为姿态矫正机构42A来进行说明。
如前述那样,使用姿态矫正机构40A在拾取位置13P的上游侧A1暂时矫正部件3的姿态。实施方式1的部件供给装置13还在拾取位置13P设置有姿态矫正机构42A,以便精度更良好地将拾取位置13P处的部件3保持为直立姿态。
如后述那样,在实施方式1的部件供给装置13中,由于对位于拾取位置13P的部件3进行切断引线3R的动作,因此在拾取位置13P处部件3的姿态容易走样。鉴于此,在本实施方式的部件供给装置13中,在拾取位置13P设置姿态矫正机构42A,在将部件3的姿态保持为直立姿态的状态下进行引线3R的切断动作。由此,在切断动作后也能够使部件3的姿态稳定。
图12~图14所示的姿态矫正机构42A具备第一限制部100、第二限制部102、第一驱动源34、凸轮机构106以及引线切断部107。第一限制部100、第二限制部102、第一驱动源34、凸轮机构106以及引线切断部107均安装于形成输送路径TR的装置主体部43。
第一限制部100以及第二限制部102是用于限制位于拾取位置13P的部件3的移动并将部件3的姿态保持为直立姿态的构件。关于第一限制部100以及第二限制部102的具体结构,在后叙述,但第一限制部100具有限制部件3的横向B的移动的功能,第二限制部102具有限制部件3沿着输送方向A的前后方向的移动的功能。
通过设置第一限制部100以及第二限制部102,从而限制部件3的水平方向(XY轴方向)的移动,能够精度良好地将位于拾取位置13P的部件3保持为直立姿态。由此,能够在保持部件3的姿态的状态下进行引线3R的切断。
在实施方式1的姿态矫正机构42A中,第一限制部100固定于装置主体部43,第二限制部102以能够在横向B上移动的方式安装于装置主体部43。第二限制部102由用于进行部件3的进给动作的第一驱动源34(图12)驱动。
第一驱动源34是用于将图2所示的部件保持带4间距进给的驱动源,并兼用为用于将第二限制部102在横向B上驱动的驱动源。第一驱动源34的输出轴35连结于凸轮机构106。
凸轮机构106是用于将第一驱动源34的沿着输送方向A的驱动力转换为横向B的驱动力并向第二限制部102传递的机构。凸轮机构106具备连结于输出轴35的凸轮108以及卡合于凸轮108并连结于第二限制部102的凸轮从动件110。在凸轮108形成有凸轮槽109,在凸轮槽109卡合凸轮从动件110的突起部111。凸轮槽109具有在凸轮108沿着输送方向A前后移动了时使凸轮从动件110沿着横向B移动那样的俯视时为倾斜的形状。凸轮从动件110以能够在横向B上移动并且前后方向的移动被限制的状态安装于装置主体部43。
根据这种结构,若第一驱动源34将输出轴35沿着输送方向A前后驱动,则凸轮108前后移动,并且卡合于凸轮108的凸轮从动件110在横向B上往复移动。由此,能够使连结于凸轮从动件110的第二限制部102在横向B上往复移动。第二限制部102在限制部件3的移动的限制位置与从部件3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在图12~图14中例示出第二限制部102位于限制位置的状态(动作时)。
引线切断部107是将位于拾取位置13P的部件3的引线3R切断的构件。通过在拾取位置13P切断部件3的引线3R,从而预先将引线3R的长度调整为希望的长度。
引线切断部107具有固定部107A以及可动部107B。固定部107A是固定于装置主体部43的构件,可动部107B是构成为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源而能够在横向B上往复移动的构件。固定部107A以及可动部107B分别具有用于切断部件3的引线3R的刃面(未图示),通过在可动部107B靠近了固定部107A时在彼此的刃面之间夹着部件3的引线3R从而切断引线3R。
如图12~图14所示,在拾取位置13P的下游侧A2设置有输送溜槽112。输送溜槽112是用于将部件保持带4从拾取位置13P进一步向下游侧进给的构件。由于部件3在拾取位置13P被拾取,因此向输送溜槽112输送的部件保持带4通常不保持部件3。例外的是,在作业者OP在停止了部件供给装置13的运转的状态下手动将部件保持带4向下游侧A2进给的情况下等,有时在被输送溜槽112输送的部件保持带4保持部件3。
接下来,使用图15~图17对第一限制部100与第二限制部102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图15是示出第一限制部100与第二限制部102的周边结构的立体图,图16、图17是示出该周边结构的侧视图。
如图15所示,第一限制部100具备第一横引导件113以及第二横引导件114。横引导件113、114是将位于拾取位置13P的部件3在横向B上夹着而限制移动的构件。第一横引导件113朝向输送方向A设置于右侧,第二横引导件114朝向输送方向A设置于左侧。横引导件113、114均是沿着输送方向A延伸的板状的构件,且固定于输送路径TR的侧方的位置,以不干涉部件3的进给动作。
第二限制部102具备前方引导部116以及后方引导部118。引导部116、118是将位于拾取位置13P的部件3在前后方向上夹着而限制移动的构件。前方引导部116配置于拾取位置13P的前方(下游侧A2),后方引导部118配置于拾取位置13P的后方(上游侧A1)。
前方引导部116以及后方引导部118均连结于前述的凸轮从动件110,并沿着横向B一体地移动。在图15~图17中,与图12~图14相同,例示出前方引导部116与后方引导部118处于限制部件3的移动的限制位置的状态。
实施方式1的前方引导部116在俯视时具有L状的形状。前方引导部116向输送方向A的下游侧A2延伸之后呈大致直角弯折,并沿着横向B延伸。沿着横向B延伸的前方引导部116的前端侧的部分以封堵部件3的前方的方式配置,限制部件3向下游侧A2的移动。
实施方式1的后方引导部118具有所谓的“铰链”构造。后方引导部118具备固定部120、旋转部122以及按压部124。
固定部120是固定于凸轮从动件110的板状的构件。旋转部122是连结于固定部120,并且构成为能够以旋转轴X1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板状的构件。旋转部122通过在与沿着输送方向A前进的部件3接触了时以旋转轴X1为中心进行旋转,从而具有防止与部件3的干涉的功能。
按压部124是相对于旋转部122要向前方侧(下游侧A2)旋转的旋转力向相反方向的旋转方向施力的施力构件。通过设置按压部124,从而防止旋转部122因与部件3的接触而向前方侧猛烈地旋转,能够使旋转部122的动作稳定。
这里,使用图18A、图18B对后方引导部118的功能、动作进行说明。图18A是示出部件3未与旋转部122抵接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8B是示出部件3与旋转部122抵接而旋转部122旋转了的状态的侧视图。
如图18A所示,旋转部122在未与部件3抵接的状态下处于向铅垂下方延伸的位置。此时,凸轮从动件110的前端110A与旋转部122的根部分抵接,从而旋转部122被移动限制为无法向上游侧A1旋转(箭头R1)。旋转部122在能够向下游侧A2旋转时(箭头R2),按压部124与旋转部122抵接而向相反方向施力(箭头R3),因此在旋转部122旋转时产生阻力。
如图18B所示,若部件3在输送方向A上被输送并与旋转部122接触,则旋转部122通过与部件3的侧面的接触,从而以旋转轴X1为中心向下游侧A2旋转(箭头R2)。通过旋转部122旋转,从而能够防止与部件3的干涉。
在旋转部122旋转时,由于按压部124对旋转部122向相反方向施力(箭头R3),因此旋转部122不会猛烈地旋转,维持与部件3的侧面接触的状态的同时缓慢旋转。由此,旋转部122不会碰撞图18B所示的部件3的前方的部件3(未图示),仅在必要的范围内旋转,旋转部122的动作稳定。
使用图19以后的附图对具有上述的结构的姿态矫正机构42A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19是使用具有输出轴35的第一驱动源34使第二限制部102在横向B上往复驱动的情况的俯视图。在图19中,(a)对应于第二限制部102处于限制位置的状态,(b)对应于第二限制部102处于退避位置的状态。
如图19的(a)所示,若第一驱动源34驱动输出轴35使凸轮机构106的凸轮108向下游侧A2移动,则凸轮从动件110的突起部111沿着凸轮槽109在横向B上移动,从而凸轮从动件110向纸面左侧移动。连结于凸轮从动件110的第二限制部102也朝向纸面左侧移动,并向限制拾取位置13P的部件3移动的限制位置移动。
如图19的(b)所示,若第一驱动源34驱动输出轴35使凸轮机构106的凸轮108向上游侧A1移动,则凸轮从动件110的突起部111沿着凸轮槽109在横向B上移动,从而凸轮从动件110朝向纸面右侧移动。连结于凸轮从动件110的第二限制部102也朝向纸面右侧移动,并向从拾取位置13P的部件3退避的退避位置移动。
通过第一驱动源34以规定周期将输出轴35在前后方向上驱动,从而交替地切换(a)所示的状态与(b)所示的状态。第二限制部102在限制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往复移动,选择性地进行部件3的前后方向的移动限制。
在实施方式1中特别使用共用的第一驱动源34来进行部件3的间距进给与第二限制部102的驱动。因此,在后方引导部118设置旋转部122,防止部件3的进给动作与后方引导部118的干涉,由此能够同时执行部件3的间距进给与第二限制部102的驱动。
这里,使用图20对与部件3的进给动作相关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0是示出部件保持带4以及被部件保持带4保持的多个部件3的概要侧视图。
如图20所示,部件保持带4具有间距进给用的多个进给孔126。在进给孔126卡合与第一驱动源34连结的爪部(未图示)。
在第一驱动源34将爪部向下游侧A2驱动时,为在进给孔126卡合有爪部的状态,部件保持带4以一个间距量前进。另一方面,在第一驱动源34将爪部向上游侧A1驱动时,爪部与进给孔126的卡合状态被解除,因此部件保持带4不后退而是静止。通过第一驱动源34以规定周期使爪部往复,从而部件保持带4沿着输送方向A被间距进给,且间歇地进行部件3的进给动作。
在实施方式1中特别是作为部件3而处理大型的径向部件。如图20所示,相对于进给孔126的间距Y1,部件3的间距Y2被设定得较长(在实施方式1中为2倍)。若第一驱动源34进行两个往复量的驱动,则部件保持带4以进给孔126的两个间距量(Y1×2)被向下游侧A2进给,部件3以一个间距量(Y2)被向下游侧A2进给。
在第一驱动源34驱动两个往复量时部件3被进给一个间距,对此,关于基于相同的第一驱动源34的第二限制部102的往复动作,为在横向B上进行两个往复。即,在部件3被进给了0.5间距时第二限制部102在横向B上进行一个往复,因此第二限制部102的后方引导部118接触位于拾取位置13P的跟前的部件3。
鉴于此,实施方式1的姿态矫正机构42A在后方引导部118设置前述的旋转部122,并使旋转部122在接触到位于拾取位置13P的跟前的部件3的侧面时能够旋转。由此,在使用相同的第一驱动源34进行部件3的进给动作与第二限制部102的往复动作的情况下,能够防止部件3与第二限制部102的干涉,并且将两动作同时执行。
使用图21A~图24B对具有上述的结构的姿态矫正机构42A的具体动作进行说明。
图21A、图21B是示出位于拾取位置13P的部件3被拾取之后的状态的侧视图、立体图。
如图21A、图21B所示,第一限制部100已经从位于拾取位置13P的后方的位置的部件3起进行横向B的移动限制。另一方面,第二限制部102位于退避位置,不进行部件3的移动限制。
若从图21A、图21B所示的状态起,第一驱动源34将输出轴35向前方侧(下游侧A2)驱动,则成为图22A、图22B所示的状态。
如图22A、图22B所示,部件3以0.5间距被向下游侧A2进给(输送步骤),并且第二限制部102以靠近输送路径TR的方式在横向B上移动。
部件3位于拾取位置13P的跟前,因此若第二限制部102的旋转部122在横向B上移动则与部件3的侧面接触。由于与部件3的接触,旋转部122朝向下游侧A2旋转(图22A的箭头R2)。由此,防止后方引导部118与部件3的干涉。此时,旋转部122以被按压部124向相反侧施力的状态旋转,因此不会向下游侧A2猛烈地旋转,而是保持与部件3的侧面接触的接触状态的同时缓慢旋转。由此,能够使旋转部122的旋转动作稳定。
如此,即使在通过第一驱动源34的一个往复量的驱动从而部件3以0.5间距量前进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后方引导部118与部件3的干涉,并且将部件3的进给动作与第二限制部102的往复动作同时执行。
若从图22A、图22B所示的状态起,第一驱动源34将输出轴35向后方侧(上游侧A1)驱动,则成为图23A、图23B所示的状态。
如图23A、图23B所示,部件3不移动而是静止的状态,并且第二限制部102以远离输送路径TR的方式在横向B上移动而向退避位置移动。被解除与部件3的接触的旋转部122恢复向铅垂下方延伸的状态。
若从图23A、图23B所示的状态起,第一驱动源34将输出轴35向前方侧(下游侧A2)驱动,则成为图24A、图24B所示的状态。
如图24A、图24B所示,部件3以0.5间距量被向下游侧A2进给并到达拾取位置13P。第二限制部102在以靠近输送路径TR的方式在横向B上移动时,部件3向拾取位置13P移动,因此旋转部122不与部件3接触。旋转部122进入位于拾取位置13P的部件3与其跟前的部件3之间的区域。
如使用图18A进行说明那样,旋转部122被凸轮从动件110的前端110A限制向上游侧A1的旋转,从而限制部件3向上游侧A1的移动。由此,位于拾取位置13P的部件3通过被前方引导部116与后方引导部118在前后夹着,从而被限制前后方向的移动。
在图24A、图24B所示的状态下,第一限制部100对拾取位置13P的部件3限制横向B的移动(第一限制步骤),第二限制部102对拾取位置13P的部件3限制沿着输送方向A的前后方向的移动(第二限制步骤)。由此,能够限制部件3向水平方向的移动,而精度良好地将部件3保持为直立姿态。
之后,对位于拾取位置13P的部件3进行引线切断部107对引线3R的切断。具体而言,可动部107B接近固定部107A并将部件3的引线3R夹在之间,从而切断引线3R。
引线切断部107对引线3R的切断动作在第一限制部100以及第二限制部102限制了部件3的水平方向的移动的状态下进行。由此,能够抑制因引线3R的切断动作使部件3的姿态走样,且精度良好地保持部件3的直立姿态。
已被切断引线3R的部件3被图1所示的部件装配机构15拾取。部件装配机构15使位于拾取位置13P的上方的装配头22下降,并使装配头22的吸附嘴22a与部件3的主干3B的上表面接触而吸附部件3。由此,拾取位置13P的部件3被拾取,并进行部件供给装置13对部件3的供给。
拾取了部件3的部件装配机构15之后将部件3的引线3R向基板2的插入孔插入并装配于基板2。
(姿态矫正机构42A的作用、效果)
如上述那样,实施方式1的部件供给装置13具备:输送路径TR,其将部件3朝向拾取位置13P在输送方向A上输送;第一驱动源34,其用于进行输送路径TR上的部件3的进给动作;以及姿态矫正机构42A,其矫正位于拾取位置13P的部件3的姿态。姿态矫正机构42A具备:第一限制部100,其对拾取位置13P的部件3限制与输送方向A交叉的横向B的移动;以及第二限制部102,其对拾取位置13P的部件3限制沿着输送方向A的前后方向的移动。
根据这种结构,使用姿态矫正机构42A矫正拾取位置13P的部件3的姿态,从而能够提高部件3的拾取成功率。由此,能够提高部件供给装置13供给部件3的供给效率。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1的部件供给装置13,第二限制部102具备位于拾取位置13P的下游侧A2的前方引导部116以及位于拾取位置13P的上游侧A1的后方引导部118。根据这种结构,通过在位于拾取位置13P的部件3的前后设置引导部116、118,从而能够精度良好地限制前后方向的移动。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1的部件供给装置13,第二限制部102构成为能够沿着横向B移动,从而在限制拾取位置13P的部件3的移动的限制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往复移动。根据这种结构,通过使第二限制部102为可动式,从而能够与部件3的进给动作同时执行由第二限制部102进行的部件3的移动限制动作。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1的部件供给装置13,后方引导部118具有构成为在向靠近位于拾取位置13P的跟前的部件3的方向移动了时能够与和部件3的侧面的接触相应地旋转的旋转部122。根据这种结构,即使在与位于拾取位置13P的跟前的部件3接触的情况下,通过后方引导部118的旋转部122旋转,从而也能够防止与部件3的干涉。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1的部件供给装置13,第二限制部102连结于第一驱动源34,并伴随着由第一驱动源34进行的部件3的进给动作在横向B上被驱动。根据这种结构,能够使用共用的第一驱动源34进行部件3的进给动作与第二限制部102的移动动作。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1的部件供给装置13,姿态矫正机构42A还具有将第一驱动源34的前后方向的驱动力转换为横向B的驱动力并向第二限制部102传递的凸轮机构106。根据这种结构,能够使用简单的机构将第一驱动源34的驱动力转换的同时向第二限制部102传递。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1的部件供给装置13,部件3为径向编带部件,输送路径TR将保持有多个部件3的部件保持带4在输送方向A上输送。根据这种结构,径向部件特别是在部件精度差的情况下,在输送方向A的倾斜容易偏差,通过利用第二限制部102限制前后方向的移动,从而大幅起到矫正姿态的效果。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1的部件供给装置13,第一限制部100具备相对于拾取位置13P的部件3位于横向B的一侧的第一横引导件113以及相对于拾取位置13P的部件3位于横向B的另一侧的第二横引导件114。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利用简单的机构限制部件3的横向B的移动。
另外,实施方式1的部件供给装置13还具有切断位于拾取位置13P的部件3的引线3R的引线切断部107。根据这种结构,即使在拾取位置13P切断部件3的引线3R的情况下,由于能够在利用第一限制部100与第二限制部102限制了部件3的水平方向的移动的状态下执行切断动作,因此在引线切断后也能够精度良好地保持部件3的姿态。
另外,实施方式1的部件安装机1具备:部件供给装置13,其具有姿态矫正机构42A;以及部件装配机构15。部件装配机构15拾取部件供给装置13中的拾取位置13P的部件3,并将拾取到的部件3的引线3R向基板2插入而将部件3装配于基板2。根据这种结构的部件安装机1,能够起到与具有姿态矫正机构42A的部件供给装置13相同的效果。
另外,实施方式1的部件供给方法包括:输送步骤,将部件3朝向拾取位置13P在输送方向A上输送;以及姿态矫正步骤,矫正位于拾取位置13P的部件3的姿态。在姿态矫正步骤中,执行对拾取位置13P的部件3限制与输送方向A交叉的横向B的移动的第一限制步骤以及对拾取位置13P的部件3限制沿着输送方向A的前后方向的移动的第二限制步骤。
根据这种方法,通过矫正拾取位置13P的部件3的姿态,能够提高部件3的拾取成功率,能够提高部件3的供给效率。
(与姿态矫正机构42A相关的变形例)
在实施方式1中,如图20所示,说明了部件保持带4的进给孔126的间距Y1的2倍量相当于部件3的间距Y2且当第一驱动源34进行两个往复量的驱动时部件3被进给一个间距的情况,但不限于这种情况。在为了将部件3进给一个间距而第一驱动源34进行一个往复量的驱动的情况下、进行3个往复量以上的驱动的情况下等,也可以适当变更进给孔126的间距Y1与部件3的间距Y2的关系。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实施方式1的姿态矫正机构42A,由于若第一驱动源34进行一个往复驱动则第二限制部102也进行一个往复移动,因此能够每次对到达拾取位置13P的部件3进行移动限制。另外,在后方引导部118设置有旋转部122,因此也能够防止与位于拾取位置13P的跟前的部件3的干涉。
(实施方式2)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部件供给装置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方式2中,主要针对与实施方式1不同的点进行说明,省略与实施方式1重复的记载。
在实施方式1中,作为第一部件矫正机构40,设置有矫正部件3的姿态的姿态矫正机构40A(图4~图11D),但在实施方式2中,作为第一部件矫正机构40,设置调整部件3的两根引线3R的间距的引线间距调整机构40B。以下,将第一部件矫正机构40作为引线间距调整机构40B来进行说明。
图25、图26分别是实施方式2中的引线间距调整机构40B的立体图、俯视图。
引线间距调整机构40B具备可动引导件200、固定引导件202、限位器204、第二驱动源206以及凸轮机构208。可动引导件200、固定引导件202、限位器204、第二驱动源206以及凸轮机构208均安装于形成输送路径TR的装置主体部43。
可动引导件200是构成为能够在横向B上移动的引导部。可动引导件200具有通过与停止在输送路径TR中的规定的间距调整位置P3的部件3的两根引线3R接触,从而变更引线3R的间距的功能。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5以后,例示出部件3的主干3B为长方体状的情况。
固定引导件202是配置于隔着输送路径TR而与可动引导件200对置的位置的引导部,且固定于装置主体部43。固定引导件202设置于与位于间距调整位置P3的部件3的主干3B以及引线3R对置的位置,并具有在可动引导件200与部件3的引线3R接触时保持部件3的姿态的功能等。
限位器204是用于与固定引导件202一起保持位于间距调整位置P3的部件3的姿态的构件。限位器204配置于隔着输送路径TR而与固定引导件202对置的位置,并固定于装置主体部43。若在限位器204与固定引导件202之间配置部件3的主干3B,则限制主干3B的横向B的移动。
可动引导件200以及限位器204设置于相对于输送路径TR为相同的侧且不同的高度位置。可动引导件200配置于与部件3的引线3R相同的高度位置,限位器204配置于与部件3的主干3B相同的高度位置。固定引导件202配置于与部件3的引线3R以及主干3B这两方重叠的高度位置。
第二驱动源206是用于使可动引导件200在横向B上往复移动的驱动源。第二驱动源206作为与前述的第一驱动源34(图2)不同的驱动源而设置,并具有能够沿着输送方向A驱动的输出轴207。实施方式2的第二驱动源206是将输出轴207前后驱动的工作缸。在第二驱动源206的输出轴207连结有凸轮机构208。
凸轮机构208是用于将第二驱动源206的沿着输送方向A的驱动力转换为横向B的驱动力并向可动引导件200传递的机构。凸轮机构208具备连结于输出轴207的凸轮210以及卡合于凸轮210并连结于可动引导件200的凸轮从动件212。在凸轮210的前端部形成有凸轮槽211,在凸轮槽211卡合凸轮从动件212的突起部213。凸轮槽211具有在凸轮210沿着输送方向A前后移动了时使凸轮从动件212沿着横向B移动那样的俯视时倾斜的形状。凸轮从动件212以能够在横向B上移动并且被限制前后方向的移动的状态安装于装置主体部43。
根据这种结构,若第二驱动源206将输出轴207沿着输送方向A前后驱动,则凸轮210前后移动,并且卡合于凸轮210的凸轮从动件212在横向B上往复移动。由此,能够使连结于凸轮从动件212的可动部200在横向B上往复移动。在图25、图26中,例示出可动引导件200最靠近固定引导件202的状态。
接下来,使用图27~图34对可动引导件200、固定引导件202、限位器204各自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27、图28分别是示出可动引导件200、固定引导件202、限位器204以及部件保持带4的俯视图、立体图。图29、图30分别是示出可动引导件200以及部件保持带4的俯视图、立体图。
如图27~图30所示,可动引导件200具有两个接触部214、216。接触部214、216分别具有与位于间距调整位置P3的部件3的引线3R(图27中由虚线图示)接触并调整引线3R的间距的功能。实施方式2的接触部214、216具有缩窄部件3的两根引线3R的间距的功能。
如图29、图30所示,接触部214、216分别具有在可动引导件200中朝向固定引导件202在横向B上突出的形状。第一接触部214具有第一倾斜部214A以及第一非倾斜部214B,第二接触部216具有第二倾斜部216A以及第二非倾斜部216B。
倾斜部214A、216A均是在俯视时相对于输送方向A与横向B这两方倾斜的面。倾斜部214A、216A在俯视时彼此向相反方向倾斜。另一方面,非倾斜部214B、216B是在俯视时在横向B上延伸的面。
第一倾斜部214A与位于间距调整位置P3的部件3的两根引线3R中的后方侧(上游侧A1)的引线3R接触。实施方式1的第一倾斜部214A具有向越趋向输送方向A的下游侧A2则越远离固定引导件202的方向倾斜的锥形状。
第二倾斜部216A与位于间距调整位置P3的部件3的两根引线3R中的前方侧(下游侧A2)的引线3R接触。实施方式1的第二倾斜部216A具有向越趋向输送方向A的上游侧A1则越远离固定引导件202的方向倾斜的锥形状。
第一非倾斜部214B是在第一倾斜部214A的内侧在横向B上延伸并与第一倾斜部214A连接的部分。第一非倾斜部214B承挡与第一倾斜部214A接触之后的部件3的引线3R,并限制其向上游侧A1的移动。
第二非倾斜部216B是在第二倾斜部216A的内侧在横向B上延伸并与第二倾斜部216A连接的部分。第二非倾斜部216B承挡与第二倾斜部216A接触之后的部件3的引线3R,并限制其向下游侧A2的移动。
通过设置非倾斜部214B、216B,从而能够将被倾斜部214A、216A缩窄的引线3R的间距限制为不扩宽。
图29、图30所示的第一非倾斜部214B与第二非倾斜部216B的间隔D1基于引线3R的希望的间距长度而设定。在实施方式1中,考虑引线3R的回弹,非倾斜部214B、216B的间隔D1被设定为比希望的引线3R的间距长度短。
可动引导件200还具有连接部218。连接部218是将第一非倾斜部214B与第二非倾斜部216B连接的部分,并沿着输送方向A延伸。连接部218设置于相对于第一非倾斜部214B以及第二非倾斜部216B向内侧凹陷的位置。
连接部218的位置(进深)设定为在可动引导件200与部件3的引线3R接触时引线3R与连接部218彼此不接触而在横向B上对置那样的位置。部件3的引线3R仅与倾斜部214A、216A以及非倾斜部214B、216B接触。
图31~图35是示出可动引导件200以及固定引导件202的周边结构的立体图。
图31是分别单独示出可动引导件200与固定引导件202的图,图32是示出可动引导件200靠近了固定引导件202的状态的图。图33是单独示出限位器204的图,图34是示出固定引导件202、限位器204以及被部件保持带4保持的部件3的图,图35是在图34所示的结构的基础上追加有可动引导件200的图。
如图31所示,固定引导件202具有对置面220以及两个凹部224、226。
对置面220是与图33所示的限位器204的对置面225对置的面。通过在对置面220与对置面225之间夹着部件3的主干3B,从而如图34、图35所示位于间距调整位置P3的部件3的横向B的移动被限制。
凹部224、226分别是用于承挡可动引导件200的接触部214、216的凹部。如图32所示,在可动引导件200靠近了固定引导件202时,凹部224、226分别收容接触部214、216的一端,从而防止可动引导件200与固定引导件202的干涉。
如图33所示,限位器204具有对置面225。对置面225具有与前述的固定引导件202的对置面220一起夹着部件3的主干3B的功能,并设置于与部件3的主干3B相同的高度位置。
使用图36A~图36D对使用具有上述的结构的引线间距调整机构40B调整部件3的引线3R的间距的方法进行说明。图36A~图36D是用于说明使用引线间距调整机构40B调整引线3R的间距的方法的俯视图。
如图36A所示,未图示的部件保持带4在输送方向A上被进给(输送步骤),新的部件3停止于间距调整位置P3。伴随着部件3的停止,可动引导件200在横向B上被驱动(箭头F1),接触部214、216朝向位于间距调整位置P3的部件3的两根引线3R前进。在图36A所示的例子中,两根引线3R的间距为长度D2。
若可动引导件200前进,则如图36B所示第一接触部214与部件3的后方侧的引线3R接触,并且第二接触部216与部件3的前方侧的引线3R接触(第一接触步骤)。在第一接触部214中,开始与部件3的引线3R接触的部位是第一倾斜部214A,在第二接触部216中,开始与部件3的引线3R接触的部位是第二倾斜部216A。
倾斜部214A、216A均具有越靠近连接部218则越向内倾斜那样的锥形状。因此,伴随着可动引导件200的前进(箭头F2),两根引线3R被向彼此接近的方向按压(箭头F3)。由此,引线3R的间距逐渐被缩窄。
若可动引导件200进一步前进,则如图36C所示两根引线3R越过倾斜部214A、216A并与非倾斜部214B、216B接触(第二接触步骤)。非倾斜部214B、216B具有输送方向A的间隔保持恒定的形状,因此在可动引导件200前进的期间,两根引线3R也被向间距缩窄的方向赋予按压力(箭头F4)。此时,引线3R的间距暂时被缩窄至前述的非倾斜部214B、216B的间隔D1。
部件3通过与倾斜部214A、216A的接触也在横向B上被按压,但如图36B、图36C所示,部件3的主干3B与固定引导件202抵接。由于在固定引导件202的相反侧也设置有限位器204,因此在位于间距调整位置P3的部件3向横向B的移动被限制的状态下,进行引线3R的间距调整。
若从图36C所示的状态起,使可动引导件200在横向B上退避(箭头F5),则如图36D所示那样可动引导件200移动到退避位置,接触部214、216与部件3的引线3R的接触被解除。
部件3的引线3R为弹性材料,因此伴随着与接触部214、216的接触被解除,在引线3R产生回弹。由此,引线3R的间距扩宽,并成为长度D3(>D1且<D2)。考虑到这种回弹,将非倾斜部214B、216B的间隔D1设定得比希望的长度D3短,能够将回弹后的引线3R的间距变更为希望的长度D3。
之后,将部件保持带4在输送方向A上进给,下一部件3停止于间距调整位置P3。通过也相对于下一部件3使可动引导件200往复移动,从而能够将引线3R的间距调整为希望的长度。如此一来,能够对在输送路径TR上输送的各个部件3进行引线3R的间距调整。
各个部件3在引线3R具有希望的间距的状态下被朝向拾取位置13P输送。由此,能够在部件装配机构15拾取部件3并将部件3的引线3R向基板2的插入孔插入时精度良好地进行插入,能够减少产生由引线3R的间距引起的错误。如此一来,能够提高部件供给装置13供给部件3的供给效率。
(与引线间距调整机构40B相关作用、效果)
如上述那样,实施方式1的部件供给装置13具备:输送路径TR,其将部件3朝向拾取位置13P在输送方向A上输送;以及引线间距调整机构40B,其在输送路径TR中调整部件3的引线3R的间距。引线间距调整机构40B具备:可动引导件200,其能够在与输送方向A交叉的横向B上移动;以及固定引导件202,其设置于相对于可动引导件200隔着部件3对置的位置。可动引导件200具有在向相对于部件3靠近的方向移动了时能够与部件3的两根引线3R接触的接触部214、216。接触部214、216具有向将两根引线3R的间距缩窄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部214A、216A。
根据这种结构,在两根引线3R被以在输送方向A上隔开间隔的状态输送的输送路径TR中,使可动引导件200的接触部214、216与引线3R接触,从而能够调整引线3R的间距。由此,能够在输送路径TR中调整引线3R的间距,能够提高部件供给装置13供给部件3的供给效率。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1的部件供给装置13,接触部214、216还在倾斜部214A、216A的内侧具有沿着横向B延伸的非倾斜部214B、216B。根据这种结构,部件3的引线3R在与倾斜部214A、216A接触之后与非倾斜部214B、216B接触,从而限制引线3R的输送方向A的移动,容易将引线3R的间距调整为恒定的长度。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1的部件供给装置13,接触部214、216还在比非倾斜部214B、216B靠内侧的位置具有连接部218(对置部),连接部218相对于与非倾斜部214B、216B接触的部件3的引线3R在横向B上隔开间隔地对置。根据这种结构,通过不使部件3的引线3R与连接部218接触,从而能够保持引线3R与非倾斜部214B、216B接触的接触状态,并且抑制由与连接部218的接触带来的引线3R的破损。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1的部件供给装置13,固定引导件202形成在可动引导件200朝向固定引导件202靠近了时收容接触部214、216的一端的凹部224、226。根据这种结构,能够使可动引导件200移动到更靠近固定引导件202的位置,例如能够实现加长非倾斜部214B、216B,而加长引线3R与非倾斜部214B、216B接触的时间、距离的设计。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1的部件供给装置13,引线间距调整机构40B还具备相对于固定引导件202以隔着部件3的主干3B的方式对置且配置在相对于可动引导件200不同的高度位置的限位器204。根据这种结构,在固定引导件202与限位器204之间在横向B上夹着部件3的主干3B,从而能够使可动引导件200与引线3R接触并调整间距时的部件3的姿态稳定。由此,能够提高间距的调整精度。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1的部件供给装置13,具备:第一驱动源34,其用于进行输送路径TR中的部件3的进给动作;以及第二驱动源206,其用于将可动引导件200在横向B上驱动。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分别独立执行部件3的进给动作与可动引导件200的移动。
另外,实施方式1的部件供给装置13还具备控制部16。控制部16间歇地进行基于第一驱动源34的部件3的进给动作,并在部件3的进给停止的期间进行第二驱动源206对可动引导件200的驱动。根据这种结构,能够防止可动引导件200与部件3的干涉,并且分别进行部件3的进给动作与引线3R的间距调整。
另外,实施方式1的部件安装机1具备:部件供给装置13,其具有引线间距调整机构40B;以及部件装配机构15。部件装配机构15拾取部件供给装置13中的拾取位置13P的部件3,并将拾取到的部件3的引线3R向基板2插入而将部件3装配于基板2。根据这种结构的部件安装机1,能够起到与具有引线间距调整机构40B的部件供给装置13相同的效果。
另外,实施方式1的部件供给方法包括:输送步骤,将部件3朝向拾取位置13P在输送方向A上输送;以及引线间距调整步骤,调整部件3的引线3R的间距。引线间距调整步骤执行第一接触步骤,在所述第一接触步骤中,使用具备能够在与输送方向A交叉的横向B上移动的可动引导件200以及设置于相对于可动引导件200隔着部件3对置的位置的固定引导件202的引线间距调整机构40B使可动引导件200在相对于部件3靠近的方向移动,并使设置于可动引导件200的倾斜部214A、216A与部件3的引线3R接触而将引线3R的间距扩宽。
根据这种方法,能够在输送路径TR中调整引线3R的间距,能够提高部件3的供给效率。
(与引线间距调整机构40B相关的变形例)
在实施方式2中,对引线间距调整机构40B将部件3的引线3R的间距缩窄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这种情况,也可以以将引线3R的间距扩宽的方式进行调整。在该情况下,通过变更接触部214、216的倾斜部214A、216A的倾斜方向,从而能够变更为将引线3R的间距扩宽的形状。如此,接触部214、216的倾斜部214A、216A向将两根引线3R的间距扩宽或者缩窄的方向倾斜即可。
(实施方式3)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部件供给装置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方式3中,主要针对与实施方式1、2不同的点进行说明,省略与实施方式1、2重复的记载。
在实施方式2中,作为第一部件矫正机构40,设置有调整部件3的两根引线3R的间距的引线间距调整机构40B,但在实施方式3中,作为第一部件矫正机构40,设置兼有调整引线3R的间距的功能以及矫正部件3的姿态的功能的“部件矫正机构40C”。以下,将第一部件矫正机构40作为部件矫正机构40C来进行说明。
图37、图38分别是实施方式3的部件矫正机构40C的立体图、俯视图。
部件矫正机构40C具备推动件300、杆构件302、台座304、第二驱动源306以及凸轮机构308。推动件300、杆构件302、台座304、第二驱动源306以及凸轮机构308均安装于形成输送路径TR的装置主体部43。
推动件300是用于按压杆构件302而使其进行旋转动作的构件。推动件300构成为能够在横向B上移动,并且以靠近停止于规定的矫正位置P4的部件3的方式移动(按压方向G1),且在部件3的两根引线3R的间隙通过,按压杆构件302。
杆构件302是通过推动件300的按压而进行旋转动作的构件。杆构件302配置于隔着输送路径TR而与推动件300对置的位置。若杆构件302进行旋转动作,则杆构件302的限制部336、340(图40)相对于位于矫正位置P4的部件3的两根引线3R在输送方向A上对置。在推动件300与杆构件302之间的间隙夹着两根引线3R,从而将引线3R定位于规定位置,实现矫正引线3R的间距的功能与矫正部件3的姿态的功能。
台座304是将杆构件302支承为能够旋转的构件。台座304固定于装置主体部43。
第二驱动源306是用于使推动件300在横向B上往复移动的驱动源。第二驱动源306作为与前述的第一驱动源34(图2)不同的驱动源而设置,并具有能够沿着输送方向A驱动的输出轴307。实施方式3的第二驱动源306是将输出轴307前后驱动的工作缸。在第二驱动源306的输出轴307连结有凸轮机构308。
凸轮机构308是用于将第二驱动源306的沿着输送方向A的驱动力转换为横向B的驱动力并向推动件300传递的机构。凸轮机构308具备连结于输出轴307的凸轮310以及卡合于凸轮310并连结于推动件300的凸轮从动件312。在凸轮310的前端部形成有凸轮槽311,在凸轮槽311卡合凸轮从动件312的突起部313。凸轮槽311具有在凸轮310沿着输送方向A前后移动了时使凸轮从动件312沿着横向B移动那样的俯视时倾斜的形状。凸轮从动件312以能够在横向B上移动并且前后方向的移动被限制的状态安装于装置主体部43。
根据这种结构,若第二驱动源306将输出轴307沿着输送方向A前后驱动,则凸轮310前后移动,并且卡合于凸轮310的凸轮从动件312在横向B上往复移动。由此,能够使连结于凸轮从动件312的推动件300在横向B上往复移动。在图37、图38中,例示出推动件300远离了杆构件302的状态(非动作时)。
接下来,使用图39~图42对推动件300以及杆构件302的周边结构进行说明。在图39~图42中,省略部件3的图示。
图39是将推动件300以及杆构件302的周边结构放大而得到的立体图。
如图39所示,推动件300具有用于按压杆构件302的按压面314。按压面314是在推动件300中在横向B上突出的一端部,且相对于杆构件302在横向B上对置。按压面314是在俯视时沿着输送方向A延伸的面。
杆构件302具有第一杆316以及第二杆318。
第一杆316与第二杆318分别构成为能够旋转,且通过推动件300的按压面314的按压从而进行旋转动作。在实施方式3中,第一杆316以及第二杆318被相同的推动件300的按压面314向按压方向G1按压。
第一杆316能够以沿Z轴方向延伸的第一旋转轴317为中心在旋转方向R4上旋转,第二杆318能够以沿Z轴方向延伸的第二旋转轴319为中心在旋转方向R5上旋转。第一杆316若进行旋转动作,则与部件3的两根引线3R中的后方侧(上游侧A1)的引线3R对置。第二杆318若进行旋转动作,则与部件3的两根引线3R中的前方侧(下游侧A2)的引线3R对置。
部件矫正机构40C还具备施力构件320、第一限位器322以及第二限位器324。
施力构件320是用于对第一杆316以及第二杆318施力的构件。实施方式3的施力构件320是将第一杆316与第二杆318之间连接的弹簧状的构件,并向将第一杆316与第二杆318牵拉的方向施力。
第一杆316被施力构件320朝与向部件3的后方侧的引线3R的旋转方向相反侧的旋转方向R6施力。第二杆318被施力构件320朝与向部件3的前方侧的引线3R的旋转方向相反侧的旋转方向R7施力。通过设置施力构件320,从而能够预先使未被推动件300按压的状态(非动作时)的第一杆316与第二杆318退避。
第一限位器322是限制被施力构件320施力的第一杆316的进一步旋转的构件。第二限位器324是限制被施力构件320施力的第二杆318的进一步旋转的构件。通过设置第一限位器322与第二限位器324,从而使第一杆316与第二杆318分别停止于规定的退避位置。
第一限位器322与第二限位器324除了限制杆316、318的旋转的功能,还具有在通过推动件300的按压从而杆316、318进行了旋转动作时辅助防止部件3的引线3R脱落的功能。关于详情之后进行叙述。
接下来,使用图40~图42对推动件300、杆构件302、施力构件320以及限位器322、324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图40~图42是推动件300、杆构件302、施力构件320以及限位器322、324的立体图。
如图40~图42所示,推动件300除了按压面314,还具有第一倾斜面326、第二倾斜面328、第一对置面330、第二对置面331、第三对置面332以及第四对置面333。
第一倾斜面326以及第二倾斜面328分别是在俯视时相对于输送方向A以及横向B倾斜的面。第一倾斜面326位于相对于第一杆316在横向B上对置的位置,第二倾斜面328位于相对于第二杆318在横向B上对置的位置。
第一倾斜面326与第二倾斜面328向彼此不同的方向倾斜。第一倾斜面326向越趋向输送方向A的上游侧A1则越远离杆构件302的方向倾斜,第二倾斜面328向越趋向输送方向A的下游侧A2则越远离杆构件302的方向倾斜。
第一对置面330以及第二对置面331分别是配置于第一倾斜面326与第二倾斜面328的内侧的面,且在俯视时沿着横向B延伸。第一对置面330以及第二对置面331分别是在杆316、318进行了旋转动作时从与杆316、318相反的一侧与部件3的引线3R对置的面。第一对置面330与第一杆316一起和部件3的后方侧的引线3R对置,第二对置面331与第二杆318一起和部件3的前方侧的引线3R对置。
通过设置对置面330、331,从而能够与杆构件302一起在输送方向A上夹着部件3的引线3R并将该部件3的引线3R定位于规定位置。由此,能够调整两根引线3R的间距,并且矫正输送方向A上的部件3的姿态。
第三对置面332以及第四对置面333分别是配置于第一对置面330与第二对置面331的内侧的面,且在俯视时沿着输送方向A延伸。第三对置面332以及第四对置面333分别是在推动件300向按压方向G1前进了时相对于部件3的引线3R在横向B上对置的面。第三对置面332与部件3的后方侧的引线3R对置,第四对置面333与部件3的前方侧的引线3R对置。
如图40~图42所示,第一杆316具有第一被按压部334以及第一限制部336。
第一被按压部334是被推动件300的按压面314按压的一端部,且相对于按压面314在横向B上对置。第一限制部336是与第一被按压部334不同的位置的端部,且在第一杆316进行了旋转动作时与部件3的后方侧的引线3R对置。
如图40~图42所示,第二杆318具有第二被按压部338以及第二限制部340。
第二被按压部338是被推动件300的按压面314按压的一端部,且相对于按压面314在横向B上对置。第二限制部340是与第二被按压部338不同的位置的端部,且在第二杆318进行了旋转动作时与部件3的前方侧的引线3R接触。
如图40所示,第一限位器322具有第一杆抵接部342以及第一引线对置部344。
第一杆抵接部342是与被施力构件320施力的第一杆316抵接并防止向旋转方向R6的进一步旋转的部分。第一引线对置部344是在推动件300向按压方向G1前进了时隔着部件3的后方侧的引线3R而与推动件300的第三对置面332对置的部分。
如图40所示,第二限位器324具有第二杆抵接部346以及第二引线对置部348。
第二杆抵接部346是与被施力构件320施力的第二杆318抵接并防止向旋转方向R7的进一步旋转的部分。第二引线对置部348是在推动件300向按压方向G1前进了时隔着部件3的前方侧的引线3R而与推动件300的第四对置面333对置的部分。
使用图43A、图43B对使用具有上述的结构的部件矫正机构40C调整部件3的引线3R的间距并矫正部件3的姿态的方法进行说明。图43A、图43B是用于说明使用部件矫正机构40C矫正部件3的方法的概要俯视图。
如图43A所示,在推动件300位于退避位置的状态(非动作时)下,部件保持带4在输送方向A上被间距进给(输送步骤),一个部件3(由虚线图示)停止于矫正位置P4。伴随着部件3的停止,第二驱动源306(图37、图38)驱动推动件300使该推动件300向按压方向G1前进。
若推动件300向按压方向G1前进,则推动件300的按压面314在两根引线3R之间通过,并朝向杆316、318的被按压部334、338移动。
如图43B所示,推动件300的按压面314与杆316、318的被按压部334、338接触,并向按压方向G1按压。杆316、318的分别进行旋转动作,第一杆316以第一旋转轴317为中心向旋转方向R8旋转,第二杆318以第二旋转轴319为中心向旋转方向R9旋转(部件矫正步骤)。
伴随着第一杆316的旋转动作,第一限制部336相对于部件3的后方侧(上游侧A1)的引线3R在第一按压方向H1上对置。第一按压方向H1是朝向输送方向A的下游侧A2的方向。在图43B所示的例子中,第一限制部336与部件3的引线3R接触并向第一按压方向H1按压。被向第一按压方向H1按压的部件3的引线3R被朝向前进了的推动件300的第一对置面330按压。由此,后方侧的引线3R被定位于第一限制部336与第一对置面330的间隙,沿着输送方向A的前后方向的移动被限制(第一引线矫正步骤)。
引线3R还被夹在前进了的推动件300的第三对置面332与第一推动件322的第一引线对置部344之间。由此,后方侧的引线3R在横向B上的移动也被限制。如此一来,引线3R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被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向旋转方向R8进行旋转动作的第一杆316的第一限制部336与第一限位器322的第一引线对置部344抵接并被限制进一步旋转。第一引线对置部344也作为第一杆316的限位器而发挥功能。
伴随着第二杆318的旋转动作,第二限制部340相对于部件3的前方侧(下游侧A2)的引线3R在第二按压方向H2上对置。第二按压方向H2是朝向输送方向A的上游侧A1的方向。在图43B所示的例子中,第二限制部340与部件3的引线3R接触并向第二按压方向H2按压。被向第二按压方向H2按压的部件3的引线3R被朝向前进了的推动件300的第二对置面331按压。由此,前方侧的引线3R被定位于第二限制部340与第二对置面331的间隙,沿着输送方向A的前后方向的移动被限制(第二引线矫正步骤)。
引线3R还被夹在前进了的推动件300的第四对置面333与第二推动件324的第二引线对置部348之间。由此,前方侧的引线3R在横向B上的移动也被限制。如此一来,引线3R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被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向旋转方向R9进行旋转动作的第二杆318的第二限制部340与第二限位器324的第二引线对置部348抵接并被抑制进一步旋转。第二引线对置部348也作为第二杆318的限位器而发挥功能。
在图43B所示的状态下,两根引线3R分别被定位于规定位置,从而引线3R的间距被调整为希望的长度,并且矫正部件3的姿态。在图43A所示的调整前的状态下两根引线3R的间距比希望的间距长度宽的情况下,如图43B所示,限制部336、340将两根引线3R向彼此靠近的方向按压,从而引线3R的间距被缩窄。同时,在两根引线3R分别相对于铅垂方向(Z轴方向)倾斜的情况下,将部件3朝向直立姿态进行矫正。
之后,若将推动件300向与按压方向G1相反的一侧的退避方向G2驱动,则恢复至与图43A所示的状态相同的状态。在引线3R产生回弹,但与使推动件300动作之前的状态相比,引线3R的间距接近希望的间距长度,并且部件3的姿态接近直立姿态。
之后,将部件保持带4在输送方向A上进给,并使下一部件3停止在矫正位置P4。通过也相对于下一部件3使推动件300往复移动,从而能够将引线3R的间距调整为希望的长度,并且矫正部件3的倾倒。如此一来,能够对在输送路径TR上输送的各个部件3进行引线3R的间距调整以及部件3的倾倒矫正。
各个部件3以引线3R具有希望的间距的状态被朝向拾取位置13P输送。由此,在部件装配机构15拾取部件3并将部件3的引线3R向基板2的插入孔插入时,能够精度良好地进行插入,能够减少产生由引线3R的间距引起的错误。另外,由于各个部件3以维持为大致直立姿态的状态被朝向拾取位置13P输送,因此部件安装机15拾取部件3的拾取成功率提高。如此一来,能够提高部件供给装置13供给部件3的供给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43A、图43B所示的例子中,对推动件300进行动作之前的两根引线3R的间距较宽而缩窄引线3R的间距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这种情况,也能够以将引线3R的间距扩宽的方式进行调整。例如,在图43A所示的调整前的状态下两根引线3R的间距较窄的情况下,伴随着推动件300的前进,两根引线3R与倾斜面326、328接触。后方侧的引线3R与第一倾斜面326接触,前方侧的引线3R与第二倾斜面328接触。与倾斜面326、328各自的倾斜方向相应地,后方侧的引线3R朝向第一对置面330被向外侧(上游侧A1)引导,前方侧的引线3R朝向第二对置面331被向外侧(下游侧A2)引导。由此,两根引线3R的间距扩宽,并且与图43B所示的情况相同,引线3R定位于预先确定的规定位置。如此一来,即使在引线3R的间距较窄的情况下,通过利用倾斜面326、328,也能够将引线3R的间距扩宽,并且矫正部件3的姿态。
(与部件矫正机构40C相关的作用、效果)
如上述那样,实施方式3的部件供给装置13具备:输送路径TR,其将部件3朝向拾取位置13P在输送方向A上输送;以及部件矫正机构40C,其用于在输送路径TR中矫正部件3。部件矫正机构40C具有:推动件300,其能够以在引线3R之间通过的方式在与输送方向A交叉的横向B上移动;以及杆构件302,其被推动件300按压而进行旋转动作。杆构件302具有第一杆316以及第二杆318。第一杆316与推动件300的按压面314(第一按压面)的按压相应地以第一旋转轴317为中心进行旋转,并在与推动件300的第一对置面330之间夹着部件3的引线3R(第一引线)。第二杆318与推动件300的按压面314(第二按压面)的按压相应地以第二旋转轴319为中心进行旋转,并在与推动件300的第二对置面331之间夹着部件3的引线3R(第二引线)。
根据这种结构,通过利用推动件300与两个杆316、318夹着两根引线3R,从而能够调整两根引线3R的间距或者矫正部件3的倾倒。由此,能够提高部件供给装置13供给部件3的供给效率。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3的部件供给装置13,第一杆316具有在与推动件300的第一对置面330之间夹着引线3R(第一引线)并限制该引线3R在输送方向A上的移动的第一限制部336,第二杆318具有在与推动件300的第二对置面331之间夹着引线3R(第二引线)并限制该引线3R在输送方向A上的移动的第二限制部340。根据这种结构,通过限制两根引线3R在输送方向A上的移动,从而能够精度良好地执行引线3R的间距调整以及部件3的倾倒矫正。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3的部件供给装置13,推动件300还具有:第三对置面332,其相对于被夹在第一对置面330与第一杆316之间的引线3R(第一引线)在横向B上对置;以及第四对置面333,其相对于被夹在第二对置面331与第二杆318之间的引线3R(第二引线)在横向B上对置。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利用对置面332、333防止引线3R在横向B上的脱落。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3的部件供给装置13,推动件300还具有:第一倾斜面326,其在按压面314(第一按压面)与第一对置面330之间倾斜延伸;以及第二倾斜面328,其在按压面314(第二按压面)与第二对置面331之间倾斜延伸。根据这种结构,特别是在引线3R的间距较窄的情况下,能够使部件3的引线3R与倾斜面326、328接触,并朝向对置面330、331引导。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3的部件供给装置13,第一杆316配置于比第二杆318靠输送方向A的上游侧的位置,第一倾斜面326具有向趋向输送方向A的上游侧A1而远离第一杆316的方向倾斜的形状,第二倾斜面328具有向趋向输送方向A的下游侧A2而远离第二杆318的方向倾斜的形状。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实现推动件300的前端部的小型化。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3的部件供给装置13,按压第一杆316的按压面314(第一按压面)与按压第二杆318的按压面314(第二按压面)形成于推动件300的相同的面。根据这种结构,能够使推动件300的结构简单化。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3的部件供给装置13,部件矫正机构40C还具备施力构件320,该施力构件320对第一杆316向远离部件3的后方侧的引线3R(第一引线)的旋转方向R6施力,并对第二杆318向远离部件3的前方侧的引线3R(第二引线)的旋转方向R7施力。根据这种结构,能够预先使杆构件302在未被推动件300按压时退避。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3的部件供给装置13,部件矫正机构40C还具备:第一限位器322,其与被施力构件320(第一施力构件)施力的第一杆316抵接而限制第一杆316的进一步旋转;以及第二限位器324,其与被施力构件(第二施力构件)施力的第二杆318抵接而限制第二杆318的进一步移动。根据这种结构,能够预先使被施力构件320施力的杆316、318在远离输送路径TR的规定的退避位置待机。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3的部件供给装置13,第一限位器322配置于相对于被夹在推动件300的第一对置面330与第一杆316之间的引线3R(第一引线)在横向B上对置的位置,第二限位器324配置于相对于被夹在推动件300的第二对置面331与第二杆318之间的引线3R(第二引线)在横向B上对置的位置。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利用限位器322、324防止引线3R在横向B上的脱落。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3的部件供给装置13,利用共用的施力构件320对第一杆316与第二杆318施力。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减少部件矫正机构40C的部件数量,且实现成本降低。
另外,实施方式3的部件安装机1具备:部件供给装置13,其具有部件矫正机构40C;以及部件装配机构15。部件装配机构15拾取部件供给装置13中的拾取位置13P的部件3,并将拾取到的部件3的引线3R向基板2插入而将部件3装配于基板2。根据这种结构的部件安装机1,能够起到与具有部件矫正机构40C的部件供给装置13相同的效果。
另外,实施方式3的部件供给方法包括:输送步骤,将部件3朝向拾取位置13P在输送方向A上输送;以及部件矫正步骤,矫正部件3。部件矫正步骤使用部件矫正机构40C执行第一引线矫正步骤以及第二引线矫正步骤。在第一引线矫正步骤中,利用推动件300的按压面314(第一按压面)按压杆构件302的第一杆316而使其旋转,将部件3的引线3R(第一引线)夹在推动件300的第一对置面330与第一杆316之间。在第二引线矫正步骤中,执行如下第二引线矫正步骤,即,利用推动件300的按压面314(第二按压面)按压杆构件302的第二杆318而使其旋转,将部件3的引线3R(第二引线)夹在推动件300的第二对置面331与第二杆318之间。
根据这种部件供给方法,利用推动件300与两个杆316、318夹着两根引线3R,从而能够调整引线3R的间距或者矫正部件3的倾倒。由此,能够提高部件3的供给效率。
(与部件矫正机构40C相关的变形例)
在实施方式3中,对利用一个推动件300按压两个杆316、318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这种情况,也可以利用不同的推动件分别按压两个杆。使用图44~图45B对该变形例进行说明。
图44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的部件矫正机构40D的立体图。图45A、图45B是用于说明使用本变形例的部件矫正机构40D来矫正部件3方法的概要俯视图。
图44所示的部件矫正机构40D具备两个推动件400A、400B以及两个杆416、418。
第一推动件400A是用于按压第一杆416而使其进行旋转动作的构件,第二推动件400B是用于按压第二杆418而使其进行旋转动作的构件。第一推动件400A与第一杆416一起对第一矫正位置P5处的部件3的后方侧的引线3R(未图示)进行定位。第二推动件400B与第二杆418一起对第二矫正位置P6处的部件3的后方侧的引线3R(未图示)进行定位。
在本变形例中,两个推动件400A、400B一体地形成,并被相同的驱动源(例如实施方式3的第二驱动源306)在横向B上驱动。
第一推动件400A具有第一按压面414A、第一倾斜面426、第一对置面430以及第三对置面432。以下,与实施方式3相同的名称的构件具有与已在实施方式3说明了的构件相同的结构、功能,省略详细的说明。
第一杆416能够以第一旋转轴417为中心进行旋转,且具有第一被按压部434以及第一限制部436。第一施力构件420A对第一杆416向旋转方向R10施力。第一支承部421A是对弹簧状的第一施力构件420A的一端进行支承的轴状的构件,并与第一旋转轴417一起安装于台座404。第一限位器422对被第一施力构件420A施力的第一杆416向旋转方向R10的进一步旋转进行限制。
第二推动件400B具有第二按压面414B、第二倾斜面428、第二对置面431以及第四对置面433。
第二杆418能够以第二旋转轴419为中心进行旋转,且具有第二被按压部438以及第二限制部440。第二施力构件420B对第二杆418向旋转方向R11施力。第二支承部421B是对弹簧状的第二施力构件420B的一端进行支承的轴状的构件,并与第二旋转轴419一起安装于台座404。第二限位器424对被第二施力构件420B施力的第二杆418向旋转方向R11的进一步旋转进行限制。
如图45A所示,在推动件400A、400B位于退避位置的状态(非动作时)下,部件保持带4在输送方向A上被输送,一个部件3停止于第一矫正位置P5,相邻的部件3停止于第二矫正位置P6。伴随着部件3的停止,推动件400A、400B被向按压方向G3驱动。
若推动件400A、400B向按压方向G3移动,则第一推动件400A的第一按压面414A在位于第一矫正位置P5的部件3的两根引线3R之间通过,并朝向第一杆416的第一被按压部434前进。同样,第二推动件400B的第二按压面414B在位于第二矫正位置P6的部件3的两根引线3R之间通过,并朝向第二杆418的第二被按压部438前进。
如图45B所示,第一推动件400A的第一按压面414A按压第一杆416,第一杆416A向旋转方向R12进行旋转动作。第一杆416的第一限制部436在与前进了的第一推动件400A的第一对置面430(图45A)之间夹着部件3的后方侧的引线3R进行定位。引线3R还被夹在第一推动件400A的第三对置面432与第一推动件422之间,并被限制水平方向的移动。
同样,第二推动件400B的第二按压面414B按压第二杆418,第二杆418向旋转方向R13进行旋转动作。第二杆418的第二限制部440在与前进了的第二推动件400B的第二对置面431(图45A)之间夹着部件3的前方侧的引线3R进行定位。引线3R还被夹在第二推动件400B的第四对置面433与第二推动件424之间,并被限制水平方向的移动。
根据上述动作,将位于第一矫正位置P5的部件3的后方侧的引线3R定位于规定位置,并且将位于第二矫正位置P6的部件3的前方侧的引线3R定位于规定位置。由此,能够分别在矫正位置P5、P6矫正部件3的姿态,并且最终将两根引线3R的间距调整为希望的长度。另外,通过使部件3依次停止于第一矫正位置P5与第二矫正位置P6,从而不论在部件3向前方侧或者后方侧中的哪一侧倾斜的情况下,都能够在考虑回弹的同时,朝向直立姿态矫正部件3的姿态。
以上,举出上述的实施方式1~3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1~3。例如,也可以将实施方式1的姿态矫正机构40A以及实施方式2的引线间距调整机构40B这两方设置于相同的部件供给装置13。由此,能够在输送路径TR的中途矫正部件3的姿态,并且调整引线3R的间距。
尽管参照附图并结合优选的实施方式充分地记载了本发明,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各种变形、修改是显而易见的。应当理解为,那样的变形、修改只要不脱离基于所附的技术方案的本发明的范围,就包括在其中。另外,各实施方式中的要素的组合、顺序的变化能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以及思想的情况下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所述实施方式以及各种变形例中的、任意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适当组合,从而能够起到各自所具有的效果。
工业上的实用性
本发明只要是供给径向部件等部件的部件供给装置、具备该部件供给装置的部件安装机以及部件供给方法就能够应用。

Claims (12)

1.一种部件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部件供给装置具备:
输送路径,其将部件朝向拾取位置在输送方向上输送;
驱动源,其用于进行所述输送路径中的部件的进给动作;以及
姿态矫正机构,其矫正位于所述拾取位置的部件的姿态,
所述姿态矫正机构具备:第一限制部,其对所述拾取位置的部件限制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横向的移动;以及第二限制部,其对所述拾取位置的部件限制沿着所述输送方向的前后方向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限制部具备:前方引导部,其位于所述拾取位置的部件的下游侧;以及后方引导部,其位于所述拾取位置的部件的上游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部件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限制部构成为能够沿着所述横向移动,并在限制所述拾取位置的部件的移动的限制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往复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部件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后方引导部具有旋转部,所述旋转部构成为在向靠近位于所述拾取位置的跟前的部件的方向移动了时能够与和该部件的侧面的接触相应地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部件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限制部连结于所述驱动源,并伴随着由所述驱动源进行的部件的进给动作而在所述横向上被驱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部件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姿态矫正机构还具有将所述驱动源的所述前后方向的驱动力转换为所述横向的驱动力并向所述第二限制部传递的凸轮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部件供给装置,其中,
部件是径向编带部件,所述输送路径将保持有多个部件的部件保持带在所述输送方向上输送。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部件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限制部具备:第一横引导件,其相对于所述拾取位置的部件位于所述横向的一侧;以及第二横引导件,其相对于所述拾取位置的部件位于所述横向的另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部件供给装置,其中,
所述部件供给装置还具有将位于所述拾取位置的部件的引线切断的引线切断部。
10.一种部件安装机,其中,
所述部件安装机具备:
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部件供给装置;以及
部件装配机构,其拾取所述部件供给装置中的所述拾取位置的部件,并将拾取到的部件的引线向基板插入而将部件装配于基板。
11.一种部件供给方法,其中,
所述部件供给方法包括:
输送步骤,将部件朝向拾取位置在输送方向上输送;以及
姿态矫正步骤,矫正位于所述拾取位置的部件的姿态,
所述姿态矫正步骤执行:
第一限制步骤,对所述拾取位置的部件限制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横向的移动;以及第二限制步骤,对所述拾取位置的部件限制沿着所述输送方向的前后方向的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部件供给方法,其中,
在所述第二限制步骤中,使用位于所述拾取位置的部件的下游侧的前方引导部以及位于所述拾取位置的部件的上游侧的后方引导部限制沿着所述输送方向的前后方向的移动。
CN202210595622.8A 2021-06-16 2022-05-25 部件供给装置、部件安装机以及部件供给方法 Pending CN11548480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00379 2021-06-16
JP2021100379A JP2022191889A (ja) 2021-06-16 2021-06-16 部品供給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部品実装機、並びに、部品供給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84809A true CN115484809A (zh) 2022-12-16

Family

ID=84420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95622.8A Pending CN115484809A (zh) 2021-06-16 2022-05-25 部件供给装置、部件安装机以及部件供给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2191889A (zh)
CN (1) CN115484809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191889A (ja) 2022-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90470B2 (en) Component supply device, component mounter, and component-mounted board manufacturing method
WO2017017729A1 (ja) 部品フィーダ
WO2013179532A1 (ja) フィーダ装着用のアタッチメントおよびフィーダ装着方法
CN109729709B (zh) 部件供给装置、部件装配装置以及安装基板的制造方法
US9788470B2 (en) Component supply device
US9896277B2 (en) Component supply device
CN115484809A (zh) 部件供给装置、部件安装机以及部件供给方法
WO2018116428A1 (ja) 部品フィーダ
WO2008038784A1 (fr) Structure de maintien d'un appareil de distribution de composant, et appareil de montage en surface
JP2022191891A (ja) 部品供給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部品実装機、並びに、部品供給方法
JP2022191893A (ja) 部品供給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部品実装機、並びに、部品供給方法
JP2022191882A (ja) 部品供給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部品実装機、並びに、部品供給方法
WO2017017730A1 (ja) 部品フィーダ
US9781870B2 (en) Component supply device
US10342169B2 (en) Tape feeder
JP7382594B2 (ja) 部品供給装置
CN111417297B (zh) 带馈送器以及部件实装装置
CN111050539A (zh) 部件供给装置
WO2022071004A1 (ja) パーツフィーダおよび部品装着装置
JP2023071470A (ja) 部品供給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部品実装機、並びに、部品供給方法
CN110621147A (zh) 电子部件安装装置及电子部件安装方法
WO2018134912A1 (ja) 部品挿入機
CN114765940B (zh) 引脚元件供料器、对基板作业机及将引脚元件装配于电路基板的方法
WO2023067644A1 (ja) テープ先端処理方法およびテープ先端処理治具
WO2022071173A1 (ja) パーツフィーダおよび部品装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