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78344A - 具有空纸管供给装置的假捻加工机 - Google Patents

具有空纸管供给装置的假捻加工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78344A
CN115478344A CN202210561960.XA CN202210561960A CN115478344A CN 115478344 A CN115478344 A CN 115478344A CN 202210561960 A CN202210561960 A CN 202210561960A CN 115478344 A CN115478344 A CN 1154783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mpty
sensor
empty paper
winding
storag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6196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道贵士
广濑太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MT Machinery Inc
Original Assignee
TMT Machiner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MT Machinery Inc filed Critical TMT Machinery Inc
Publication of CN1154783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783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1/00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 D02G1/02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by twisting, fixing the twist and backtwisting, i.e. by imparting false twist
    • D02G1/04Devices for imparting false twis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7/00Replacing or removing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winding, or depositing stations
    • B65H67/04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completed take-up packages and or replacing by cores, formers, or empty receptacles at winding or depositing stations; Transferring material between adjacent full and empty take-up elements
    • B65H67/0405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completed take-up packages or for loading an empty core
    • B65H67/0417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completed take-up packages or for loading an empty core for loading an empty co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7/00Replacing or removing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winding, or depositing stations
    • B65H67/06Supplying cores, receptacles, or packages to, or transporting from, winding or depositing stations
    • B65H67/068Supplying or transporting empty cor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9/00Arrangements for replacing or removing bobbins,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or take-up stations ; Combination of spinning-winding machi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Replacing, Conveying, And Pick-Finding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 Spinning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空纸管供给装置的假捻加工机,抑制忘记向空纸管供给装置补充空纸管,抑制卷取装置产生丝线的卷取失败。假捻加工机(1)具有相对于多个卷取装置分别设置且向卷取装置供给空筒管(Bw)的空筒管供给装置(23)、以及控制部。空筒管供给装置(23)具有存放部(51)、第1传感器(52)以及第2传感器(53)。控制部(40)为,在通过第1传感器(52)以及第2传感器(53)检测到收纳于存放部(51)的空筒管(Bw)的收纳数为规定数以下的情况时,生成通知需要向存放部(51)补充空筒管(Bw)的旨意的通知信号。

Description

具有空纸管供给装置的假捻加工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假捻加工机,具有向卷取装置供给空纸管的空纸管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对丝线实施假捻加工的假捻加工机。专利文献1的假捻加工机具有供丝部、使从供丝部供给的丝线行进的供丝辊、卷取行进的丝线的卷取装置、配置于从供丝部到卷取装置的丝线通道的加热装置、冷却装置以及假捻装置。
在假捻加工机中,从供丝部供给的丝线由假捻装置等进行假捻加工,并由卷取装置卷取于纸管,由此形成卷装。在成为满卷的卷装被从卷取装置卸下并将未卷绕丝线的状态的空纸管安装于卷取装置之后,再次基于卷取装置进行丝线的卷取。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一种向假捻加工机等的卷取装置供给空纸管(空筒管)的空纸管供给装置(筒管更换装置)。空纸管供给装置能够收纳空纸管,当通过卷取装置将丝线卷取于纸管而成为满卷卷装时,将满卷卷装卸下,并从空纸管供给轨道向卷取装置供给空纸管。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4707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279188号公报
由作业者、自动机器人等向空纸管供给装置适当地补充空纸管。此处,在虽然收纳于空纸管供给装置的空纸管用尽但忘记补充空纸管的情况下,无法从空纸管供给装置向卷取装置供给空纸管。在假捻加工机中,从供丝部连续地供给丝线。因此,当在从卷取装置卸下满卷卷装之后未向卷取装置供给空纸管的情况下,由于从供丝部持续供给丝线,因此有可能产生丝线缠绕于卷取装置等这样的不良情况。
此外,在产生丝线卷取中途的断丝、向卷取装置的挂丝失败等的情况下,有时会在中途中断卷取装置的卷取而提前请求供给下一个空纸管。在这种情况下,当在空纸管供给装置中未收纳空纸管时,有可能产生上述那样的不良情况,掌握向空纸管供给装置补充空纸管的定时的必要性较大。
尤其是,在具有多个卷取装置的假捻加工机中,难以对于与各个卷取装置对应的全部空纸管供给装置掌握补充空纸管的定时,容易忘记补充空纸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假捻加工机,能够抑制忘记向空纸管供给装置补充空纸管,且能够抑制卷取装置产生对丝线的卷取失败。
本发明提供一种假捻加工机,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卷取装置,将丝线卷取于纸管而形成卷装;多个空纸管供给装置,相对于上述多个卷取装置分别设置,向上述卷取装置供给空纸管;以及控制部,上述空纸管供给装置具有能够收纳多个上述空纸管的存放部、以及对收纳于上述存放部的上述空纸管的收纳数为规定数以下的情况进行检测的至少一个传感器,上述控制部为,在通过上述至少一个传感器检测到收纳于上述存放部的上述空纸管的收纳数为上述规定数以下的情况时,生成用于通知需要向上述存放部补充上述空纸管的旨意的通知信号。
根据本发明,只要基于通知信号向存放部进行空纸管的补充即可,因此能够对于与多个卷取装置对应的全部空纸管供给装置掌握补充空纸管的定时。由此,能够抑制忘记向空纸管供给装置补充空纸管,且能够抑制卷取装置产生丝线的卷取失败。
在本发明中优选为,上述至少一个传感器包括第1传感器,该第1传感器为,作为上述规定数而对于1以上的数即第1规定数,检测收纳于上述存放部的上述空纸管的收纳数为上述第1规定数以下的情况。
在卷取装置的设置数较多的情况下,当在收纳于存放部的空纸管的收纳数成为0个之后向存放部补充空纸管的情况下,有时空纸管供给装置会来不及向卷取装置供给空纸管。根据本发明,能够在收纳于存放部的空纸管的收纳数成为0个之前预先生成通知信号。因此,能够抑制空纸管向存放部的补充延迟。
在本发明中优选为,上述至少一个传感器包括第2传感器,该第2传感器检测收纳于上述存放部的上述空纸管的收纳数为0个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收纳于存放部的空纸管的收纳数成为0个时生成通知信号。因此,能够掌握收纳于存放部的空纸管成为0个而需要迅速补充空纸管的紧急性较高的定时。
在本发明中优选为,上述通知信号包含优先通知信号,该优先通知信号用于在通过上述第2传感器检测到上述多个空纸管供给装置各自的上述存放部中的任一个存放部所收纳的上述空纸管的收纳数为0个的情况时,通知需要比其他存放部优先地向上述空纸管的收纳数为0个的存放部补充上述空纸管的旨意。
根据本发明,通过基于优先通知信号来进行空纸管的补充,由此能够优先地向多个存放部中的空纸管的收纳数为0个的存放部补充空纸管。因此,能够抑制成为从空纸管供给装置向卷取装置不供给空纸管的状况。
在本发明中优选为,上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以便在收纳于上述存放部的上述空纸管的收纳数为0个时,与该存放部对应的上述卷取装置在形成满卷卷装之后不再进行卷取动作。
根据本发明,在某个存放部中的空纸管的收纳数成为0个的情况下,与该存放部对应的卷取装置在形成满卷卷装之后不会再次开始卷取动作。因此,能够避免产生丝线缠绕于在没有纸管的状态下再次开始了卷取动作的卷取装置的不良情况。
在本发明中优选为,上述至少一个传感器包括两个以上传感器,上述两个以上传感器分别是针对互不相同的上述规定数来检测为上述规定数以下的情况的传感器。
根据本发明,通过设置两个以上传感器,由此能够更详细地掌握收纳于存放部的空纸管的个数。因而,容易根据现场的状况等自由地调整在怎样的定时通知需要补充空纸管的旨意。
在本发明中优选为,上述假捻加工机还具备通知部,该通知部能够执行对作业者通知需要向上述存放部补充上述空纸管的旨意的通知动作,上述控制部通过向上述通知部发送上述通知信号而使其执行上述通知动作。
根据本发明,在由作业者向存放部补充空纸管的情况下,作业者能够通过通知部的通知动作而可靠地掌握补充空纸管的定时。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为,上述假捻加工机还具备空纸管补充机器人,该空纸管补充机器人能够自动地执行向上述存放部补充上述空纸管的补充动作,上述控制部通过向上述空纸管补充机器人发送上述通知信号而使其执行上述补充动作。
根据本发明,在由空纸管补充机器人自动地向存放部补充空纸管的情况下,能够适当地控制补充动作的定时。
在本发明中优选为,上述至少一个传感器包括第3传感器,该第3传感器能够检测收纳于上述存放部的上述空纸管的收纳数为最大数的情况,上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以便在通过上述第3传感器检测到收纳于上述存放部的上述空纸管的收纳数为最大数的情况时,使上述空纸管补充机器人不执行上述补充动作。
根据本发明,在由空纸管补充机器人自动地向存放部补充空纸管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在存放部中收纳有最大数的空纸管时还执行补充动作。由此,能够防止空纸管从存放部溢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假捻加工机的侧视图。
图2是从图1的II方向观察的图。
图3是表示卷取部的构成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空筒管供给装置的构成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假捻加工机的电气构成的框图。
图6是表示变形例的假捻加工机的电气构成的框图。
图7是表示变形例的空筒管供给装置的构成的示意图。
符号的说明:
1:假捻加工机;21:卷取装置;23:空筒管供给装置(空纸管供给装置);40:控制部;51:存放部;52:第1传感器;53:第2传感器;101:假捻加工机;123:空筒管供给装置(空纸管供给装置);140:控制部;154:第3传感器;161:空筒管补充机器人(空纸管补充机器人);Pw:卷取卷装;Y:丝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假捻加工机1的整体构成)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假捻加工机1的概略构成的侧视图。以下,将图1的纸面垂直方向设为机体长度方向,将纸面左右方向设为机体宽度方向。将机体长度方向以及机体宽度方向的双方所正交的方向设为重力所作用的上下方向(铅垂方向)。以下,适当使用上述方向用语来进行说明。
假捻加工机1构成为,例如能够对由尼龙(聚酰胺系纤维)等合成纤维构成的丝线Y进行假捻加工。假捻加工机1具备:用于供给丝线Y的供丝部2;对从供丝部2供给的丝线Y进行假捻加工的加工部3;将由加工部3加工后的丝线Y卷取于卷取筒管Bw(本发明的纸管)的卷取部4;以及控制部40(参照图5)。供丝部2、加工部3以及卷取部4所具有的各构成要素(后述)在与丝线的行进面(图1的纸面)正交的机体长度方向上排列有多个,在该行进面上配置有从供丝部2通过加工部3而到达卷取部4的丝线通道。
供丝部2具有保持多个供丝卷装Ps的筒子架7,向加工部3供给多根丝线Y。加工部3构成为,从丝线行进方向的上游侧起依次配置有第1供丝辊11、止捻导丝器12、第1加热装置13、冷却装置14、假捻装置15、第2供丝辊16、络交装置17、第3供丝辊18、第2加热装置19以及第4供丝辊20。卷取部4通过卷取装置21将由加工部3假捻加工后的丝线Y卷取于卷取筒管Bw而形成卷取卷装Pw(本发明的卷装)。
此外,假捻加工机1具有在机体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主机体8以及卷取台9。主机体8以及卷取台9在机体长度方向上延伸设置为大致相同长度,且相互对置地配置。主机体8的上部与卷取台9的上部通过支承框架10连结。构成加工部3的各装置主要安装于主机体8、支承框架10。通过主机体8、卷取台9以及支承框架10形成用于作业者对各装置进行挂丝等作业的作业空间22。丝线通道形成为使丝线Y主要在作业空间22的周围行进。
假捻加工机1具有包括相互对置配置的1组主机体8以及卷取台9的被称作跨度的单位单元。在一个跨度中,各装置被配置为,能够对以在机体长度方向上排列的状态行进的多根丝线Y同时实施假捻加工。作为一例,在一个卷取台9上设置有12个卷取装置21(参照图2)。并且,假捻加工机1构成为,该跨度以主机体8的机体宽度方向的中心线C为对称轴而在纸面左右对称配置(主机体8在左右的跨度中共通),并且在机体长度方向上排列有多个。
(加工部的构成)
接着,对加工部3的各构成要素进行说明。第1供丝辊11用于将从供丝部2供给的丝线Y向第1加热装置13输送。第1供丝辊11配置在卷取台9的上方(参照图1)。第1供丝辊11在机体长度方向上排列成1列。
止捻导丝器12用于防止由后述的假捻装置15对丝线Y赋予的捻转传播到比止捻导丝器12靠丝线行进方向上游侧的位置。止捻导丝器12配置在第1供丝辊11的丝线行进方向下游侧且是第1加热装置13的丝线行进方向上游侧。止捻导丝器12例如相对于从供丝部2供给的多根丝线Y分别独立地设置,并在机体长度方向上排列成1列。
第1加热装置13用于对从第1供丝辊11输送来的丝线Y进行加热,设置于支承框架10(参照图1)。第1加热装置13相对于从供丝部2供给的多根丝线Y设置有多个,并在机体长度方向上排列成1列。
冷却装置14用于对由第1加热装置13加热后的丝线Y进行冷却。冷却装置14配置在第1加热装置13的丝线行进方向下游侧且是假捻装置15的丝线行进方向上游侧。冷却装置14相对于从供丝部2供给的多根丝线Y设置有多个,并在机体长度方向上排列成1列。
假捻装置15是用于对丝线Y加捻的装置。假捻装置15配置在冷却装置14的丝线行进方向上的紧下游侧。在机体长度方向上排列有多个假捻装置15。例如,对于一个跨度设置有12个假捻装置15。
第2供丝辊16是将由假捻装置15加捻后的丝线Y朝向络交装置17输送的辊。第2供丝辊16在主机体8中配置在假捻装置15的丝线行进方向下游侧。第2供丝辊16对丝线Y的输送速度比第1供丝辊11对丝线Y的输送速度快。因此,丝线Y在第1供丝辊11与第2供丝辊16之间被拉伸。
络交装置17是通过对丝线Y喷射空气来赋予络交的装置。络交装置17在主机体8中配置在第2供丝辊16的下方。
第3供丝辊18是将由络交装置17赋予了络交的丝线Y朝向第2加热装置19输送的辊。第3供丝辊18在主机体8中配置在络交装置17的下方。第3供丝辊18对丝线Y的输送速度比第2供丝辊16对丝线Y的输送速度慢。因此,丝线Y在第2供丝辊16与第3供丝辊18之间松弛。
第2加热装置19是用于对从第3供丝辊18输送来的丝线Y进行加热的装置。第2加热装置19在主机体8中配置在第3供丝辊18的下方。第2加热装置19沿着铅垂方向延伸,在一个跨度中各设置有一个。
第4供丝辊20是将由第2加热装置19热处理后的丝线Y朝向卷取装置21输送的辊。第4供丝辊20配置在卷取台9的下部。第4供丝辊20对丝线Y的输送速度比第3供丝辊18对丝线Y的输送速度慢。因此,丝线Y在第3供丝辊18与第4供丝辊20之间松弛。
在如以上那样构成的加工部3中,通过假捻装置15对在第1供丝辊11与第2供丝辊16之间被拉伸的丝线Y加捻。由假捻装置15形成的捻转传播至止捻导丝器12,但不向比止捻导丝器12靠丝线行进方向上游侧传播。在被拉伸的同时被加捻的丝线Y,在由第1加热装置13加热而热定型之后,由冷却装置14冷却。在假捻装置15的下游丝线Y被退捻,但通过上述热定型而各长丝维持被假捻成波状的状态。由假捻装置15实施了假捻的丝线Y,一边在第2供丝辊16与第3供丝辊18之间松弛,一边由络交装置17赋予络交,并被朝丝线行进方向的下游侧引导。进而,丝线Y一边在第3供丝辊18与第4供丝辊20之间松弛,一边由第2加热装置19热定型。最后,从第4供丝辊20输送出的丝线Y由卷取装置21卷取而形成卷取卷装Pw。
(卷取部4的构成)
接着,参照图2以及图3对卷取部4的构成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卷取部4具有将丝线Y卷取于卷取筒管Bw而形成卷取卷装Pw的多个卷取装置21、多个空筒管供给装置23(本发明的空纸管供给装置)、以及多个存积部24。多个空筒管供给装置23以及多个存积部24相对于多个卷取装置21的每个各设置有一个。各卷取装置21具有将卷取筒管Bw支承为旋转自如的单个摇架31。支承于摇架31的卷取筒管Bw例如由未图示的马达旋转驱动。卷取装置21通过旋转驱动卷取筒管Bw,由此将丝线Y卷取于卷取筒管Bw而形成卷取卷装Pw。
空筒管供给装置23是用于向卷取装置21供给未卷取丝线Y的状态的空的卷取筒管Bw的装置。另外,空的卷取筒管Bw(以下,表述为空筒管Bw)相当于本发明的空纸管。关于空筒管供给装置23的详细情况将后述。
存积部24存积由卷取装置21形成的满卷的卷取卷装Pw。当卷取卷装Pw成为满卷时,摇架31以沿着机体长度方向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由此将支承于摇架31的卷取筒管Bw从卷取装置21卸下并向存积部24供给。例如,存积部24最多能够存积3个卷取卷装Pw。另外,在卷取装置21对丝线Y进行卷取的中途产生了断丝的情况下等,即使卷取卷装Pw未成为满卷,也可以将卷取卷装Pw向存积部24供给。
(空筒管供给装置23的构成)
接着,参照图4对空筒管供给装置23的构成进行说明。空筒管供给装置23是在卷取卷装Pw被从卷取装置21卸下并供给至存积部24之后,用于向卷取装置21供给空筒管Bw的装置。各空筒管供给装置23具有能够收纳4个空筒管Bw的存放部51、第1传感器52、第2传感器53以及前端部件54。
存放部51具有支承部件51a以及侧壁51b。支承部件51a是从下方支承空筒管Bw的部件,且朝向机体宽度方向的配置有卷取装置21的一侧向下方倾斜。支承部件51a形成为,机体长度方向的长度比空筒管Bw的沿着轴心的长度长若干。侧壁51b是从支承部件51a的机体长度方向的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朝上延伸的部件。另外,在图4中,仅图示出支承于支承部件51a的空筒管Bw的纸面里侧的侧壁51b,但实际上在空筒管Bw的纸面近前侧也设置有侧壁51b。在本实施方式中,存放部51最多能够收纳4个空筒管Bw。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作业者通过手动作业向存放部51进行空筒管Bw的补充。由作业者补充到存放部51的空筒管Bw,沿着朝下方倾斜的支承部件51a向机体宽度方向的配置有卷取装置21的一侧移动。收纳于存放部51的第1个空筒管Bw沿着支承部件51a的倾斜移动,并位于存放部51的机体宽度方向的配置有卷取装置21的一侧的端部。在第1个空筒管Bw收纳于存放部51的状态下,进一步补充的第2~4个空筒管Bw沿着存放部51的倾斜移动,第2个、第3个、第4个空筒管Bw依次位于第1个空筒管Bw的旁边。以后,从接近卷取装置21的一侧起依次称作第1个空筒管Bw、第2个空筒管Bw、第3个空筒管Bw、第4个空筒管Bw。
第1传感器52是具有从支承部件51a的底面稍微朝上方突出的检测片52a的微动开关。此外,第2传感器53是具有从支承部件51a的底面稍微朝上方突出的检测片53a的微动开关。第1传感器52为,在空筒管Bw与检测片52a接触时接通,在空筒管Bw不与检测片52a接触时断开。第2传感器53为,在空筒管Bw与检测片53a接触时接通,在空筒管Bw不与检测片53a接触时断开。另外,第1传感器52以及第2传感器53并不限定于微动开关,也可以是通过照射红外线来检测空筒管Bw的红外线传感器等。
第1传感器52的检测片52a配置在第3个空筒管Bw能够接触的位置。因而,当第1传感器52接通时,表示收纳于存放部51的空筒管Bw的收纳数为3个以上。此外,当第1传感器52断开时,表示空筒管Bw的收纳数为2个以下。即,本实施方式的第1传感器52能够检测收纳于存放部51的空筒管Bw的收纳数为2个以下的情况,相当于本发明的第1传感器。
第2传感器53的检测片53a配置在第2个空筒管Bw能够接触的位置。因而,当第2传感器53接通时,表示收纳于存放部51的空筒管Bw的收纳数为2个以上。此外,当第2传感器53断开时,表示空筒管Bw的收纳数为1个以下。即,该情况下的第2传感器53能够检测收纳于存放部51的空筒管Bw的收纳数为规定数即1个以下的情况,能够视为本发明的第1传感器。
此外,控制部40能够根据第2传感器53的接通断开的切换定时来判别收纳于存放部51的空筒管Bw的收纳数是1个还是0个。以下,对控制部40基于第2传感器53的检测来判别空筒管Bw的收纳数的结构进行说明。
空筒管Bw从空筒管供给装置23向卷取装置21的供给,每次供给1个。并且,一旦从空筒管供给装置23向卷取装置21供给了空筒管Bw之后,直到卷取卷装Pw成为满卷而从卷取装置21卸下为止,不进行下一个空筒管Bw的供给。例如,控制部40作为规定时间,预先计算出从空筒管供给装置23向卷取装置21供给空筒管Bw起到卷取卷装Pw成为满卷而从卷取装置21卸下并将下一个空筒管Bw供给至卷取装置21为止的时间。另外,规定时间并不限定于由控制部40计算,也可以由作业者预先输入。
控制部40为,在第2传感器53断开时且是在紧前的规定时间内从接通切换成断开的情况下,判断为在紧前的规定时间内收纳于存放部51的空筒管Bw的收纳数从2个变为1个。由此,控制部40能够判别为收纳于存放部51的空筒管Bw的收纳数为1个。
另一方面,控制部40为,在第2传感器53断开的状态经过了规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在收纳于存放部51的空筒管Bw的收纳数从2个变为1个之后进一步向卷取装置21供给空筒管Bw而收纳数成为0个。由此,控制部40能够判别为收纳于存放部51的空筒管Bw的收纳数为0个。因而,本实施方式的第2传感器53能够检测出收纳于存放部51的空筒管Bw的收纳数为0个的情况,相当于本发明的第2传感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传感器52未检测到空筒管Bw而第2传感器53检测到空筒管Bw的情况下,能够检测出收纳于存放部51的空筒管Bw的收纳数为2个的情况。
前端部件54设置于存放部51的机体宽度方向的配置有卷取装置21的一侧的前端。沿着朝下方倾斜的支承部件51a移动的空筒管Bw,通过与前端部件54接触而被限制从存放部51的配置有卷取装置21的一侧的前端向卷取装置21供给。
以下,对从空筒管供给装置23向卷取装置21供给空筒管Bw的结构进行说明。在通过卷取装置21进行丝线Y的卷取动作时,空筒管供给装置23处于前端部件54能够限制空筒管Bw的移动的待机位置(参照图3)。当由卷取装置21形成的满卷的卷取卷装Pw通过摇架31的旋转而被从卷取装置21卸下时,空筒管供给装置23移动到用于向卷取装置21供给空筒管Bw的供给位置。具体而言,空筒管供给装置23通过以处于比存放部51靠下方的位置的沿着机体长度方向的旋转轴(未图示)为中心旋转,由此移动至设置有摇架31的供给位置。通过空筒管供给装置23移动到供给位置,由此前端部件54对空筒管Bw的限制被解除,空筒管Bw通过存放部51的配置有卷取装置21的一侧的前端而到达摇架31。然后,空筒管Bw被支承于摇架31。通过以上,空筒管Bw从空筒管供给装置23向卷取装置21的供给完成。另外,空筒管供给装置23的旋转由未图示的马达驱动。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假捻加工机1具有通知部61(参照图5),该通知部61能够执行对作业者通知需要向存放部51补充空筒管Bw的通知动作。通知部61例如是与各空筒管供给装置23电连接的监视器。通知部61通过在监视器上显示需要向存放部51补充空筒管Bw的旨意来执行通知动作。关于通知部61执行通知动作的定时将后述。
(电气构成)
图5是表示假捻加工机1的电气构成的框图。控制部40对供丝部2、加工部3、卷取部4各自的构成要素的动作进行控制。在图5中,由于纸面的限制,控制部40与多个卷取装置21以及多个空筒管供给装置23中的一个卷取装置21以及一个空筒管供给装置23连接,但实际上与其他的卷取装置21以及空筒管供给装置23也都连接。另外,也可以针对多个卷取装置21、多个空筒管供给装置23的每个来设置控制部40。
此外,控制部40与第1传感器52、第2传感器53以及通知部61电连接。设置于空筒管供给装置23的第1传感器52以及第2传感器53是接通还是断开的信息、即第1传感器52以及第2传感器53是否检测到空筒管Bw的信息,被发送至控制部40。控制部40基于从第1传感器52以及第2传感器53发送来的信息,在预先设定的定时使通知部61执行通知动作。
(通知动作)
以下,对控制部40使通知部61执行通知动作的定时进行说明。
控制部40为,在通过第1传感器52检测到收纳于存放部51的空筒管Bw的收纳数为2个以下时,生成用于通知需要向存放部51补充空筒管Bw的旨意的通知信号。然后,控制部40将通知信号发送至通知部61,由此使通知部61执行通知动作。
此外,控制部40为,在通过第2传感器53检测到收纳于存放部51的空筒管Bw的收纳数为1个以下时,重新生成通知信号。然后,控制部40通过将该通知信号发送至通知部61,由此使通知部61再次执行通知动作。在该情况下,控制部40也可以使检测到收纳于存放部51的空筒管Bw的收纳数为2个以下的情况时的通知部61的通知动作与检测到收纳数为1个以下的情况时的通知部61的通知动作不同。具体而言,控制部40根据收纳于存放部51的空筒管Bw的收纳数,使作为监视器的通知部61的显示不同。
此外,控制部40为,在通过第2传感器53检测到存放部51中的空筒管Bw的收纳数为0个时,生成优先通知信号。所谓优先通知信号是如下的通知信号:在检测到多个空筒管供给装置23各自的存放部51中的任一个存放部51所收纳的空筒管Bw的收纳数为0个时,用于通知需要比其他存放部51优先地向空筒管Bw的收纳数为0个的存放部51补充空筒管Bw的旨意。然后,控制部40通过将优先通知信号发送至通知部61,由此使通知部61执行通知动作。
控制部40对通知部61的通知动作进行控制,以便能够区别在发送了优先通知信号的情况下使通知部61执行的通知动作与发送了不是优先通知信号的通常的通知信号的情况下使通知部61执行的通知动作。例如,控制部40使作为监视器的通知部61的显示在发送了优先通知信号的情况下和发送了通常的通知信号的情况下不同。
另外,如上所述,在第1传感器52未检测到空筒管Bw而第2传感器53检测到空筒管Bw的情况下,能够检测出收纳于存放部51的空筒管Bw的收纳数为2个的情况。控制部40也可以将通知部61的动作控制为,在通知动作之外使监视器显示收纳于存放部51的空筒管Bw的收纳数为2个的旨意的信息。此外,控制部40也可以为,在通过第1传感器52检测到收纳于存放部51的空筒管Bw的收纳数为3个以上时,将通知部61的动作控制为,在通知动作以外使监视器显示空筒管Bw的收纳数为3个以上的旨意的信息。
此外,控制部40为,在通过第2传感器53检测到存放部51中的空筒管Bw的收纳数为0个时,以在与该存放部51对应的卷取装置21形成了满卷的卷取卷装Pw之后不再进行卷取动作的方式进行控制。
(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的假捻加工机1中,在通过第1传感器52以及第2传感器53检测到收纳于存放部51的空筒管Bw的收纳数为规定数以下时,控制部40生成通知需要向存放部51补充空筒管Bw的旨意的通知信号。在本实施方式中,规定数为2、1或0。然后,控制部40将通知信号发送至通知部61,由此使通知部61执行对作业者通知需要向存放部51补充空筒管Bw的旨意的通知动作。据此,在由作业者进行空筒管Bw向存放部51的补充的情况下,对于与多个卷取装置21对应的全部空筒管供给装置23,作业者能够通过通知部61的通知动作来掌握补充空筒管Bw的定时。由此,能够抑制忘记向空筒管供给装置23的存放部51补充空筒管Bw,能够抑制卷取装置21产生对丝线Y的卷取失败。
在本实施方式中,空筒管供给装置23具有检测收纳于存放部51的空筒管Bw的收纳数为2个以下的情况的第1传感器52、以及检测收纳数为1个以下的情况的第2传感器53。据此,控制部40能够在收纳于存放部51的空筒管Bw的收纳数成为0个之前预先生成通知信号。因此,能够抑制空筒管Bw向存放部51的补充延迟。
在本实施方式中,空筒管供给装置23具有检测收纳于存放部51的空筒管Bw的收纳数为0个的情况的第2传感器53。据此,能够在收纳于存放部51的空筒管Bw成为0个时生成通知信号。因此,能够掌握收纳于存放部51的空筒管Bw成为0个而需要迅速补充空筒管Bw的紧急性较高的定时。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40为,当检测到多个存放部51中的任一个存放部51所收纳的空筒管Bw的收纳数为0个时,对于空筒管Bw的收纳数为0个的存放部51生成优先通知信号。据此,通过基于优先通知信号来进行空筒管Bw的补充,由此能够优先向多个存放部51中的空筒管Bw的收纳数为0个的存放部51补充空筒管Bw。因此,能够抑制成为无法从空筒管供给装置23向卷取装置21供给空筒管Bw的状况。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40进行控制,以便在收纳于存放部51的空筒管Bw的收纳数为0个时,与该存放部51对应的卷取装置21在形成满卷的卷取卷装Pw之后不再进行卷取动作。据此,在某个存放部51中的空筒管Bw的收纳数成为0个的情况下,与该存放部51对应的卷取装置21在形成满卷的卷取卷装Pw之后不再次开始卷取动作。因此,能够避免产生丝线Y缠绕于在没有卷取筒管Bw的状态下再次开始了卷取动作的卷取装置21的不良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针对相互不同的规定数而对收纳于存放部51的空筒管Bw的收纳数为规定数以下的情况进行检测的两个传感器(第1传感器52以及第2传感器)。据此,通过设置两个传感器,由此能够更详细地掌握收纳于存放部51的空筒管Bw的收纳数。因而,容易根据现场的状况等自由地调整在怎样的定时通知需要补充空筒管Bw的旨意。
(变形例)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例子,只要记载在专利请求范围内就能够进行各种变更。以下,说明对上述实施方式施加了变更的变形例。但是,对于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构成的部件,标注相同的符号而适当省略其说明。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控制部40通过将通知信号发送至通知部61来使其执行通知动作。但是,控制部40也可以将通知信号发送至与通知部61不同的装置。例如,在假捻加工机101中,控制部140将通知信号发送至空筒管补充机器人161(本发明的空纸管补充机器人)(参照图6)。空筒管补充机器人161是能够自动地执行向存放部51补充空筒管Bw的补充动作的装置。空筒管补充机器人161例如是能够沿着机体长度方向往复移动,且通过使机器人臂、输送机等动作而能够自动向各存放部51补充空筒管Bw的机器人。控制部140通过向空筒管补充机器人161发送通知信号来使其执行空筒管Bw的补充动作。根据该构成,在由空筒管补充机器人161自动地进行空筒管Bw向存放部51的补充的情况下,能够适当地控制补充动作的定时。
此外,在具有空筒管补充机器人161的假捻加工机101中,空筒管供给装置123也可以具有对收纳于存放部51的空筒管Bw的收纳数为存放部51能够收纳的最大数的情况进行检测的第3传感器154(参照图7)。第3传感器154的检测片154a配置在第4个空筒管Bw能够接触的位置。在第3传感器154接通时,表示收纳于存放部51的空筒管Bw的收纳数为4个。此外,在第3传感器154断开时,表示空筒管Bw的收纳数为3个以下。即,该情况下的第3传感器154能够检测收纳于存放部51的空筒管Bw的收纳数为规定数即3个的情况,能够视为本发明的第1传感器。此外,第3传感器154能够检测出空筒管Bw的收纳数为能够收纳的最大数的4个的情况,相当于本发明的第3传感器。
控制部140进行控制,以便在通过第3传感器154检测到收纳于存放部51的空筒管Bw的收纳数为最大数时,使空筒管补充机器人161不执行补充动作。根据该构成,在通过空筒管补充机器人161自动地进行空筒管Bw向存放部51的补充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在存放部51中收纳有最大数的空筒管Bw时执行补充动作。由此,能够防止空筒管Bw从存放部51溢出。
此外,控制部140也可以为,在使空筒管补充机器人161执行补充动作时,使其持续进行补充动作直到通过第3传感器154检测到空筒管Bw的收纳数为最大数为止。由此,在通过空筒管补充机器人161自动地进行空筒管Bw向存放部51的补充的情况下,能够通过1次补充动作对最大数的空筒管Bw进行补充。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设置有第3传感器154。在该情况下,控制部40也可以为,在通过第3传感器154检测到收纳于存放部51的空筒管Bw的收纳数为最大数时,使通知部61执行通知无法向该存放部补充空筒管Bw的旨意的动作。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2传感器53也可以设置于在存放部51中收纳有1个以上空筒管Bw时能够检测到第1个空筒管Bw的位置。在该情况下,第2传感器53是检测收纳于存放部51的空筒管Bw的收纳数为1个以上的情况以及为0个的情况的传感器。即,该情况下的第2传感器53相当于本发明的第2传感器。
此外,在本发明中,空筒管供给装置23也可以具有4个传感器。在该情况下,4个传感器为,在存放部51中收纳有4个空筒管Bw时能够检测到第1~第4个空筒管Bw的4个位置各设置一个。此外,空筒管供给装置23也可以仅具有一个传感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控制部40也可以为,仅在通过第1传感器52检测到收纳于存放部51的空筒管Bw的收纳数为2个以下时,生成通知信号。此外,控制部40也可以为,仅在通过第2传感器53检测到收纳于存放部51的空筒管Bw的收纳数为1个以下时,生成通知信号。进而,控制部40也可以为,仅在通过第2传感器53检测到收纳于存放部51的空筒管Bw的收纳数为0个时,生成通知信号。总之,控制部40为,在通过第1传感器52以及第2传感器53中的一方或双方检测到收纳于存放部51的空筒管Bw的收纳数为规定数以下时,生成通知信号,并使通知部61执行通知动作。关于控制部40生成通知信号的定时,根据每个假捻加工机1的空筒管供给装置23的设置数、进行空筒管Bw的补充的作业人员的人数这样的现场状况等,预先设定能够最大程度抑制忘记补充空筒管Bw的定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控制部40在通过第2传感器53检测到存放部51中的空筒管Bw的收纳数为0个时,生成优先通知信号。但是,控制部40也可以为,在通过第2传感器53检测到存放部51中的空筒管Bw的收纳数为0个时,不生成优先通知信号而生成通常的通知信号。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存放部51能够收纳4个空筒管Bw。但是,存放部51可以能够收纳2个或者3个空筒管Bw,也可以能够收纳5个以上的空筒管Bw。此外,也可以根据存放部51能够收纳的空筒管Bw的数量来设置传感器。例如,在存放部51能够收纳2个以上的数量即n个空筒管Bw的情况下,也可以设置n个传感器。在该情况下,n个传感器为,在存放部51中收纳有n个空筒管Bw时能够检测到第1~第n个空筒管Bw的n个位置各设置1个。此外,在存放部51能够收纳n个空筒管Bw的情况下,也可以设置1~n-1中的任意数量的传感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知部61是与各空筒管供给装置23电连接的监视器。但是,通知部61例如也可以是安装于各空筒管供给装置23的灯。在该情况下,控制部40通过将通知信号发送至通知部61,由此使与空筒管Bw的收纳数成为规定数以下的存放部51对应的通知部61的灯点亮。作业人员能够掌握需要向与点亮的灯对应的空筒管供给装置23的存放部51补充空筒管Bw的情况。另外,控制部40也可以为,在向通知部61发送了优先通知信号的情况下和发送了不是优先通知信号的通常的通知信号的情况下,使通知部61点亮的灯的颜色不同。由此,对于通知部61的通知动作,能够区别是接收到优先通知信号而进行的,还是接收到不是优先通知信号的通常的通知信号而进行的。
此外,通知部61例如也可以是发出声音的装置。在该情况下,通知部61可以安装于各空筒管供给装置23,也可以是多个空筒管供给装置23共通的一个通知部61。在通知部61安装于各空筒管供给装置23的情况下,控制部40通过将通知信号发送至通知部61,由此使与空筒管Bw的收纳数成为规定数以下的存放部51对应的通知部61产生声音。在通知部61是多个空筒管供给装置23共通的一个通知部61的情况下,控制部40通过将通知信号发送至通知部61,由此使通知部61产生对哪个存放部51是空筒管Bw的收纳数成为规定数以下的存放部51进行通知的声音。另外,控制部40也可以为,在向通知部61发送了优先通知信号的情况下和发送了不是优先通知信号的通常的通知信号的情况下,使通知部61发出的声音模式不同。由此,对于通知部61的通知动作,能够区别是接收到优先通知信号而进行的,还是接收到不是优先通知信号的通常的通知信号而进行的。

Claims (9)

1.一种假捻加工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多个卷取装置,将丝线卷取于纸管而形成卷装;
多个空纸管供给装置,相对于上述多个卷取装置分别设置,向上述卷取装置供给空纸管;以及
控制部,
上述空纸管供给装置具有能够收纳多个上述空纸管的存放部、以及对收纳于上述存放部的上述空纸管的收纳数为规定数以下的情况进行检测的至少一个传感器,
上述控制部为,在通过上述至少一个传感器检测到收纳于上述存放部的上述空纸管的收纳数为上述规定数以下的情况时,生成用于通知需要向上述存放部补充上述空纸管的旨意的通知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捻加工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至少一个传感器包括第1传感器,该第1传感器为,作为上述规定数而对于1以上的数即第1规定数,检测收纳于上述存放部的上述空纸管的收纳数为上述第1规定数以下的情况。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假捻加工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至少一个传感器包括第2传感器,该第2传感器检测收纳于上述存放部的上述空纸管的收纳数为0个的情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假捻加工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通知信号包含优先通知信号,该优先通知信号用于在通过上述第2传感器检测到上述多个空纸管供给装置各自的上述存放部中的任一个存放部所收纳的上述空纸管的收纳数为0个的情况时,通知需要比其他存放部优先地向上述空纸管的收纳数为0个的存放部补充上述空纸管的旨意。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假捻加工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以便在收纳于上述存放部的上述空纸管的收纳数为0个时,与该存放部对应的上述卷取装置在形成满卷卷装之后不再进行卷取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假捻加工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至少一个传感器包括两个以上传感器,
上述两个以上传感器分别是针对互不相同的上述规定数来检测为上述规定数以下的情况的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假捻加工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通知部,该通知部能够执行对作业者通知需要向上述存放部补充上述空纸管的旨意的通知动作,
上述控制部通过向上述通知部发送上述通知信号来使其执行上述通知动作。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假捻加工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空纸管补充机器人,该空纸管补充机器人能够自动地执行向上述存放部补充上述空纸管的补充动作,
上述控制部通过向上述空纸管补充机器人发送上述通知信号而使其执行上述补充动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假捻加工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至少一个传感器包括第3传感器,该第3传感器能够检测收纳于上述存放部的上述空纸管的收纳数为最大数的情况,
上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以便在通过上述第3传感器检测到收纳于上述存放部的上述空纸管的收纳数为最大数的情况时,使上述空纸管补充机器人不执行上述补充动作。
CN202210561960.XA 2021-05-31 2022-05-23 具有空纸管供给装置的假捻加工机 Pending CN11547834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91570 2021-05-31
JP2021091570A JP2022183992A (ja) 2021-05-31 2021-05-31 空紙管供給装置を有する仮撚加工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78344A true CN115478344A (zh) 2022-12-16

Family

ID=81846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61960.XA Pending CN115478344A (zh) 2021-05-31 2022-05-23 具有空纸管供给装置的假捻加工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4098596A1 (zh)
JP (1) JP2022183992A (zh)
CN (1) CN115478344A (zh)
TW (1) TW202248484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79066B (en) * 1983-05-20 1988-03-23 Rieter Ag Maschf Forming overwrapped thread reserves on bobbins
JPS6056780A (ja) * 1983-09-07 1985-04-02 Murata Mach Ltd ワインダにおける空ボビン供給システム
DE19512891A1 (de) * 1995-04-06 1996-10-10 Schlafhorst & Co W Kreuzspulen herstellende Textilmaschine
JPH0986798A (ja) * 1995-09-29 1997-03-31 Murata Mach Ltd 巻取管供給システム
JPH10279188A (ja) 1997-04-11 1998-10-20 Teijin Seiki Co Ltd 糸条巻取装置のボビン交換装置
JP4176732B2 (ja) * 2005-04-05 2008-11-05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繊維機械
CN102421688B (zh) * 2009-05-02 2013-06-19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储存和提供筒管的装置
JP2011047074A (ja) 2009-08-27 2011-03-10 Tmt Machinery Inc 仮撚加工機
DE102010025895A1 (de) * 2010-07-02 2012-01-05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Kreuzspulen herstellende Textil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der Textilmaschin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98596A1 (en) 2022-12-07
TW202248484A (zh) 2022-12-16
JP2022183992A (ja) 2022-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486115B2 (ja) 糸巻取装置、及び仮撚加工機
CN101268001B (zh) 操作生产染色筒子的纺纱机的工位的方法
CN110273207B (zh) 假捻加工机
CN105297197B (zh) 纺织机及纺织方法
JP5615721B2 (ja) 繊維機械及び繊維機械の糸巻き取り方法
JP2895192B2 (ja) 糸を繊維機械の巻成部へ引渡すための方法と装置
EP2671832B1 (en) Yarn winding device
CN115478344A (zh) 具有空纸管供给装置的假捻加工机
JP2008024438A (ja) 糸巻取装置
CN109969861B (zh) 纱线卷取机以及筒管供给方法
CN220283137U (zh) 丝线加工机
CN109969862B (zh) 纱线卷取机
CN109385702B (zh) 气流纺纱机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EP4180377A1 (en) Take-up tube replenishment device
EP4242154A1 (en) Winding device and winding system
CZ302137B6 (cs) Zpusob navíjení rotacne pohánených krížem vinutých cívek a zarízení k jeho provádení
EP4269305A1 (en) Winding device
CN116238966A (zh) 丝线加工设备
CN115707643A (zh) 丝线加工设备
JP2023182044A (ja) 糸加工機
JP2023131112A (ja) 巻取装置、巻取設備、及び、繊維機械
CN116730093A (zh) 卷取装置以及卷取设备
CN116732662A (zh) 挂丝装置、假捻加工机以及挂丝方法
JP2024007744A (ja) 紡績機、パッケージの形成方法及びパッケージ
JP2001172833A (ja) 多重撚糸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