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77180A - 片材进给装置和成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片材进给装置和成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77180A
CN115477180A CN202210591174.4A CN202210591174A CN115477180A CN 115477180 A CN115477180 A CN 115477180A CN 202210591174 A CN202210591174 A CN 202210591174A CN 115477180 A CN115477180 A CN 1154771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feeding
roller
return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9117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细原和广
立石朋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154771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771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02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using friction forces between articles and separator
    • B65H3/06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 B65H3/0638Construction of the 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02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using friction forces between articles and separator
    • B65H3/06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 B65H3/0684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on moving support, e.g. pivoting, for bringing the roller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 into contact with the p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02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using friction forces between articles and separator
    • B65H3/06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 B65H3/0661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for separating inclined-stacked articles with separator rollers above the stac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02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using friction forces between articles and separator
    • B65H3/06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 B65H3/0669Driving devic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46Supplementary devices or measures to assist separation or prevent double feed
    • B65H3/54Pressing or hold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46Supplementary devices or measures to assist separation or prevent double feed
    • B65H3/56Elements, e.g. scrapers, fingers, needles, brushes, acting on separated article or on edge of the pile
    • B65H3/565Elements, e.g. scrapers, fingers, needles, brushes, acting on separated article or on edge of the pile for reintroducing partially separated articles in the stac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06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 B65H5/062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between rollers or ba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10Rollers
    • B65H2404/15Roller assembly, particular roller arrangement
    • B65H2404/152Arrangement of roller on a movable frame
    • B65H2404/1521Arrangement of roller on a movable frame rotating, pivoting or oscillating around an axis, e.g. parallel to the roller ax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65H2801/06Office-type machines, e.g. photocopi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65H2801/12Single-function printing machines, typically table-top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39Scan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 Paper Feed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片材进给装置和成像装置。一种片材进给装置包括片材支撑部分、进给部分、构造成传送由所述进给部分进给的片材的传送部分、分离构件、返回部分以及包括构造成接触片材的接触部分的按压部分,所述返回部分通过从缩回位置移动至突出位置而将片材朝向所述片材支撑部分推回。所述按压部分构造成通过所述接触部分从上方按压所述片材,使得在所述返回部分位于所述突出位置处并且位于所述片材下方的状态下,所述片材被推向所述返回部分。

Description

片材进给装置和成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进给片材的片材进给装置以及一种配备有该片材进给装置的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已经提出了一种片材进给装置,其配备有在其上支撑片材的自动片材进给器基座(以下称为ASF基座)、用于进给支撑在ASF基座上的片材的进给辊、抵靠进给辊并将片材逐一分离的转矩限制器、以及返回杆(例如,参考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公报No.2002-332130)。用于将片材压向进给辊的压板附接在ASF基座上。转矩限制器以能够抵靠进给辊以及与进给辊分离的方式布置,并且返回杆构造成朝向ASF基座推回片材。
然而,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公报No.2002-332130中所教导的ASF基座向下倾斜,使得如果ASF基座上的片材无意地移动超过返回杆,则可能会发生片材的多页进给。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片材供给装置包括:片材支撑部分,所述片材支撑部分构造成支撑片材;进给部分,所述进给部分构造成能够在进给位置和上部位置之间升降,在所述进给位置处,所述进给部分抵靠支撑在所述片材支撑部分上的所述片材,在所述上部位置处,所述进给部分与支撑在所述片材支撑部分上的所述片材向上分离,所述进给部分构造成通过在所述进给位置处旋转来进给所述片材;传送部分,所述传送部分构造成传送由所述进给部分进给的所述片材;分离构件,所述分离构件构造成能够在抵靠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抵靠位置处,所述分离构件抵靠所述传送部分并形成分离夹持部,所述分离夹持部构造成将由所述进给部分进给的所述片材逐一分离,在所述分离位置处,所述分离构件与所述传送部分分离;返回部分,所述返回部分构造成能够在突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突出位置处,所述返回部分突出到所述片材通过的传送路径,在所述缩回位置,所述返回部分从所述传送路径缩回,所述返回部分在沿片材传送方向位于所述进给部分与所述分离夹持部之间的所述突出位置处突出到所述传送路径,所述返回部分通过从所述缩回位置移动至所述突出位置而将所述片材朝向所述片材支撑部分推回;以及按压部分,所述按压部分包括构造成接触所述片材的接触部分。所述按压部分构造成通过所述接触部分从上方按压所述片材,使得在所述返回部分位于所述突出位置处并且位于所述片材下方的状态下,所述片材被推向所述返回部分。
通过下文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打印机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示出了手动片材进给装置的透视图。
图3A是示出了片材进给单元的透视图。
图3B是示出按压单元的透视图。
图3C是示出了按压单元的另一透视图。
图4A是示出了驱动机构的透视图。
图4B是示出了驱动机构的平面图。
图5A是示出了在开始片材进给之前的手动片材进给装置的侧视图。
图5B是示出了片材进给期间的手动片材进给装置的侧视图。
图5C是示出了在部分无齿齿轮已经旋转一圈之后的手动片材进给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整体构造
用作成像装置的打印机1是采用电子照相系统的激光束打印机,并且如图1所示,打印机1包括用于在片材S上形成图像的成像单元20、盒式片材进给装置50、手动片材进给装置70和定影单元30。成像单元20配备有分别形成黄色(Y)、品红色(M)、青色(C)、黑色(K)的彩色调色剂图像的四个处理盒PY、PM、PC和PK、扫描仪单元2、中间转印带21。
除了形成的图像的颜色不同之外,四个处理盒PY、PM、PC和PK采用相同的构造。因此,将仅描述处理盒PY的构造和成像处理,而省略对其它处理盒PM、PC和PK的描述。
处理盒PY包括感光鼓11a、未示出的充电辊和显影辊12a。感光鼓11a通过在铝筒的外周上施加有机光导电层而构成,并且通过未示出的驱动马达旋转。中间转印带21在驱动辊22、从动辊24和张紧辊23上伸展,并通过驱动辊22旋转。初次转印辊25a、25b、25c和25d设置在中间转印带21的内侧。定影单元30包括由加热器加热的定影膜31,以及与定影膜31压力接触的加压辊32。
盒式片材进给装置50设置在打印机1下方并存储片材S。用作片材进给装置的手动片材进给装置70包括由打印机1的装置主体1A以可开闭的方式支撑的门82、支撑在门82上的支撑托盘81、用于进给支撑在支撑托盘81上的片材S的片材进给单元100、以及分离辊73。
接下来,将描述如上构造的打印机1的成像操作。当图像信号从未示出的个人计算机等输入到扫描仪单元2时,对应于图像信号的激光从扫描仪单元2照射到处理盒PY的感光鼓11a。
在这种状态下,感光鼓11a的表面被充电辊预先充电至预定的极性和电位,并且在从扫描仪单元2照射激光时,在感光鼓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形成在感光鼓11a上的静电潜像通过显影辊12a显影,在感光鼓11a上形成黄色(Y)调色剂图像。
类似地,来自扫描仪单元2的激光照射到处理盒PM、PC和PK的每个感光鼓上,在每个感光鼓上形成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的调色剂图像。形成在感光鼓上的相应颜色的调色剂图像由初次转印辊25a、25b、25c和25d转印至中间转印带21,并由通过驱动辊22旋转的中间转印带21传送至二次转印辊26。各种调色剂颜色的成像处理在图像叠加到已经在其上游初次转印至中间转印带21的调色剂图像的对应定时进行。
与成像处理并行地,从盒式片材进给装置50或手动片材进给装置70进给片材S。例如,在从盒式片材进给装置50进给片材S的情况下,存储在盒51中的片材S由拾取辊52送出,然后由传送辊53和分离辊54逐一分离。在从手动片材进给装置70进给片材S的情况下,支撑在用作片材支撑部分的支撑托盘81上的片材S由拾取辊71进给,并由传送辊72和分离辊73逐一分离。然后,由传送辊对62、63和64朝向对齐辊对61传送片材S。
片材S的歪斜由对齐辊对61校正,之后,根据转印定时传送片材S。然后,中间转印带21上的全色调色剂图像通过施加至二次转印辊26的二次转印偏压而被转印至片材S。
已经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片材S通过定影单元30的定影膜31和加压辊32经受预定的热量和压力,调色剂被熔化和硬化,即定影。由片材排出单元40的片材排出辊对41将已经通过定影单元30的片材S排出到片材排出盘43上。图1中所示的虚线箭头是片材S从盒式片材进给装置50被传送至片材排出辊对41所通过的传送路径的示例。
手动片材进给装置
接下来,将参考图2至图3C描述手动片材进给装置70。如图2至图3C所示,手动片材进给装置70包括可附接和可拆卸地支撑在装置主体1A(参考图1)上的片材进给单元100和分离辊73。
如图2所示,传送引导框架98固定至装置主体1A(参考图1),传送引导件99固定至传送引导框架98。传送引导件99构成由拾取辊71供给的片材S所通过的传送路径CP的一部分。
分离支架87围绕分离轴87a(参考图4A)可枢转地支撑在传送引导件99上,并且分离辊73可旋转地支撑在分离支架87上。用作分离构件的分离辊73被设置成能够在抵靠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摆动(即,移动),在抵靠位置处,分离辊73抵靠用作传送部分的传送辊72,在分离位置处,分离辊73通过分离支架87围绕分离轴87a枢转而与传送辊72分离。
分离辊73在抵靠位置处抵靠传送辊72,并形成分离夹持部N,在该分离夹持部处,由用作进给部分的拾取辊71进给的片材S被逐一分离。分离辊73包括未示出的转矩限制器,并且在分离夹持部N处存在多个片材S的情况下,分离辊73起到使待由传送辊72传送的片材与其它片材分离的作用。同时,如果在分离夹持部N处仅存在一个片材S,则转矩限制器空转,分离辊73被驱动而随着传送辊72的旋转而旋转。
此外,用作返回部分的返回爪91L和91R设置在传送引导件99上,并且返回爪91L和91R在与片材传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W上布置在分离辊73的一侧和另一侧。返回爪91L和91R被设置成能够在突出位置(参见图5A)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在突出位置处,返回爪91L和91R在沿片材传送方向位于拾取辊71和分离夹持部N之间的区域中突出到传送路径CP,在缩回位置处,返回爪91L和91R从传送路径CP缩回。此外,返回爪91L和91R通过从缩回位置移动至突出位置而将位于分离夹持部N附近的片材S朝向支撑托盘81推回。返回爪91L和91R之间在宽度方向W上的距离被设定为小于能够由手动片材进给装置70进给的最小尺寸的片材的宽度。
如图3A所示,片材进给单元100包括进给轴90、可旋转地支撑在进给轴90的第一端部处的传送辊72、与传送辊72成一体的进给齿轮92、以及具有圆筒形状并且其中设置有进给轴90的升降臂轴97。此外,片材进给单元100包括可枢转地支撑在进给轴90上并且连接至升降臂轴97的升降臂74、以及设置成覆盖升降臂74的辊盖105。此外,片材进给单元100包括由升降臂74和辊盖105可旋转地支撑的拾取辊71和拾取齿轮101、以及按压单元120。
进给轴90包括设置在与传送辊72相反的端部上的联接部分95,并且当其联接至装置主体1A时,可以向其输入驱动力。在进给轴90旋转的状态下,传送辊72和进给齿轮92旋转。进给齿轮92的旋转通过支撑在升降臂74上的未示出的驱动系传递至拾取齿轮101,由此拾取辊91旋转。
升降臂轴97可以相对于进给轴90相对旋转,并包括联接至设置在装置主体1A(参考图1)上的升降机构的联接部分96。通过联接部分96使升降臂轴97旋转,由此使连接至升降臂轴97的升降臂74和辊盖105下降。由此,拾取辊71能够在进给位置(参见图5B)和上部位置(参见图5A)之间升降,在进给位置处,拾取辊71抵靠支撑在支撑托盘81上的片材,在上部位置处,拾取辊71与支撑在支撑托盘81上的片材向上分离。换句话说,升降臂74和辊盖105构成以可升降方式在进给位置和上部位置之间支撑拾取辊71的升降支架130。
此外,升降臂74和辊盖105可以构造成由未示出的推压构件向上推压,或者通过被驱动的升降臂轴97进行升降。
如图3B和图3C所示,按压单元120包括用作枢转部分的按压杆107、按压辊108和用作推压部分的扭转螺旋弹簧109。按压杆107大致为L形,并且包括可枢转地支撑在辊盖105上的枢轴107a以及在与枢轴107a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杆部107b。换句话说,杆部107b相对于包括辊盖105的升降支架130围绕枢轴107a摆动。用作接触部分和辊的按压辊108可旋转地支撑在杆部107b的与枢轴107a相反的端部上。按压辊108在下面描述的片材传送方向CD上位于传送辊72和拾取辊71之间。如下所述,按压辊108构造成朝向返回爪91L和91R按压片材S。按压辊108在片材传送方向CD上布置在比拾取辊71更靠近传送辊72和返回爪91L和91R的位置处。因此,按压辊108可以在返回爪91L和91R附近按压片材S。此外,枢轴107a在片材传送方向CD上位于拾取辊71的上游。由此,杆部107b可以具有较长的长度,并且可以抑制按压辊108对片材S的过度按压。
此外,扭转螺旋弹簧109的螺旋部分109a附接至枢轴107a,其中,扭转螺旋弹簧109的第一端部109b与辊盖105接合,并且扭转螺旋弹簧109的第二端部109c与杆部107b接合。由此,按压杆107被朝向按压辊108移动远离辊盖105的方向推压,即,向下推压。
驱动机构
接下来,将参考图4A和图4B描述用于驱动手动片材进给装置70的驱动机构200。如图4A和图4B所示,驱动机构200包括用作驱动源的马达M、第一传动齿轮G1、第二传动齿轮G2、螺线管单元79、用作控制齿轮的部分无齿齿轮78、以及联动部分80。
根据本实施例,马达M可以将驱动力传递至盒式片材进给装置50和手动片材进给装置70两者。马达M与第一传动齿轮G1和第二传动齿轮G2啮合,第一传动齿轮G1可以将驱动力传递至盒式片材进给装置50。第二传动齿轮G2可以将驱动力传递至手动片材进给装置70。第二传动齿轮G2通过未示出的驱动系将驱动传递至进给轴90的联接部分95(参考图3A)。离合器可以设置在马达M与第一传动齿轮G1之间或者马达M与第二传动齿轮G2之间。此外,马达M、第一传动齿轮G1和第二传动齿轮G2是驱动传动构造的示例,本技术不限于此。
螺线管单元79包括螺线管79a以及由螺线管79a驱动的接合爪部79b。在螺线管79a未通电的状态下,接合爪部79b与部分无齿齿轮78接合。在这种状态下,部分无齿齿轮78上没有齿的无齿部分78a与第二传动齿轮G2相对。换句话说,在螺线管79a未通电的状态下,第二传动齿轮G2的旋转不传递至部分无齿齿轮78。
在螺线管79a通电的状态下,接合爪部79b与部分无齿齿轮78分离,部分无齿齿轮78通过设置在部分无齿齿轮78上的弹簧而稍微旋转,由此使部分无齿齿轮78的齿轮部分78b与第二传动齿轮G2啮合。在接合爪部79b与部分无齿齿轮78分离之后,螺线管79a将立即不通电,使得在部分无齿齿轮78旋转一圈时,部分无齿齿轮78将再次被接合爪部79b锁定。如所描述的,部分无齿齿轮78被来自马达M的驱动力驱动,被控制成旋转一圈并且每旋转一圈就停止。
联动部分80包括联接至部分无齿齿轮78的控制凸轮84、往复齿轮77、惰轮85、左侧返回爪驱动构件75a、分离支架驱动机构75b、联接构件76和右侧返回爪驱动构件86。往复齿轮77构造成通过与控制凸轮84联动而围绕摆动中心77a像钟摆一样往复移动。往复齿轮77与惰轮85啮合,惰轮85与左侧返回爪驱动构件75a啮合。由此,左侧返回爪驱动构件75a沿着宽度方向W往复移动。
左侧返回爪驱动构件75a通过联接构件76联接至右侧返回爪驱动构件86,并且右侧返回爪驱动构件86与左侧返回爪驱动构件75a一体地沿宽度方向W往复移动。左侧返回爪驱动构件75a和右侧返回爪驱动构件86均包括未示出的凸轮部分,所述凸轮部分分别与返回爪91L和91R接合以使返回爪91L和91R移动至突出位置和缩回位置。
此外,左侧返回爪驱动构件75a也联接至分离支架驱动机构75b,并且分离支架驱动机构75b与左侧返回爪驱动构件75a一体地沿宽度方向W往复移动。分离支架驱动机构75b设置有凸轮部分75c,该凸轮部分与分离支架87接合并且使分离支架87围绕分离轴87a枢转。换句话说,通过分离支架驱动机构75b沿宽度方向W的往复移动,保持在分离支架87上的分离辊73摆动至抵靠位置和分离位置。
更具体地,左侧返回爪驱动构件75a被未示出的推压构件向宽度方向W推压。在本实施例中,左侧返回爪驱动构件75a被朝向接近分离辊73的方向(图4B中的向右方向)推压。此外,分离支架87被未示出的推压构件朝向分离辊73接近传送辊72的方向推压。通过控制凸轮84按压往复齿轮77而使往复齿轮77沿图4B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左侧返回爪驱动构件75a克服推压左侧返回爪驱动构件75a的推压力而朝向图4B中的向左方向移动。在这种状态下,凸轮部分75c和分离支架87彼此抵靠,由此分离辊73克服推压分离支架87的推压力而定位在分离位置。在这种状态下,返回爪91L和91R位于突出位置。
同时,在螺线管79a通电的状态下,部分无齿齿轮78旋转,控制凸轮84远离往复齿轮77移动。因此,左侧返回爪驱动构件75a通过推压左侧返回爪驱动构件75a的推压力而朝向接近分离辊73的方向(即,图4B中的向右方向)移动。然后,凸轮部分75c与分离支架87分离,并且分离辊73通过推压分离支架87的推压力而定位在抵靠位置。此时,返回爪91L和91R位于缩回位置。
如所描述的,在驱动马达M被驱动的状态下,驱动力经由第二传动齿轮G2、部分无齿齿轮78和未示出的惰轮输入至进给轴90,从而使传送辊72和拾取辊71旋转。然后,在螺线管79a通电的状态下,部分无齿齿轮78旋转一圈,并且升降臂轴97和升降臂74经由联接部分96通过未示出的与部分无齿齿轮78的旋转相关联地移动的升降机构的移动而旋转。因此,每次部分无齿齿轮78旋转一圈,拾取辊71以指定的顺序升降至上部位置、进给位置、上部位置。每次部分无齿齿轮78旋转一圈,分离辊73以指定的顺序移动至分离位置、抵靠位置和分离位置,并且返回爪91L和91R以指定的顺序移动至突出位置、缩回位置和突出位置。
换句话说,联动部分80包括上述未示出的升降机构和升降臂轴97,并且通过与部分无齿齿轮78联动来执行拾取辊71的升降、分离辊73的移动以及返回爪91L和91R的移动。
进给操作顺序和按压辊的操作
接下来,将参考图5A至图5C描述手动片材进给装置70的进给操作顺序和按压辊108的操作。图5A是示出了开始片材进给之前的手动片材进给装置70的侧视图。图5B是示出了片材进给期间的手动片材进给装置70的侧视图。图5C是示出了在部分无齿齿轮78旋转一圈之后的手动片材进给装置70的侧视图。
如图5A所示,在门82从装置主体1A打开的状态下,拾取辊71位于上部位置,分离辊73位于分离位置,返回爪91L和91R位于突出位置。在这种状态下,当沿着拾取辊71的旋转轴线方向(即,宽度方向W)观察时,拾取辊71突出到装置主体1A的外侧(参考图1)。然后,通过相对于装置主体1A关闭门82,片材进给单元100被存储在装置主体1A中。
在输入对手动片材进给装置70的片材进给指令之前,拾取辊71位于上部位置,并与支撑托盘81的支撑表面81a分离。因此,用户可以容易地将片材S放置在支撑表面81a上。
在片材S被支撑在支撑表面81a上之前,按压辊108也与支撑表面81a分离。也就是说,在片材S未被支撑在支撑表面81a上的状态下,在按压辊108和支撑表面81a之间形成有间隙。由此,即使在用户使少量片材从用户侧在支撑表面81a上滑动的情况下,也可以减少片材定位故障(片材由于从按压辊108接收的阻力而在到达片材的设定位置之前就停止)的发生。此外,可以防止在支撑表面81a上的最后一个片材已经被进给之后由于按压辊108与支撑表面81a碰撞而可能产生的噪声。根据本实施例,可以通过升降支架130的辊盖105管控按压杆107的超过预定位置的移动,使得按压辊108不抵靠支撑表面81a。
在支撑托盘81从装置主体1A打开的打开位置处,支撑表面81a朝向片材传送方向CD上的下游侧向下倾斜。换句话说,支撑表面81a倾斜成使得其在片材传送方向CD上的更下游部分更低。因此,支撑表面81a上的片材S设计成通过重力朝向位于突出位置的返回爪91L和91R向下滑动。之后,片材S在片材S的前缘位于返回爪91L和91R附近的状态下待机。
根据用户在支撑表面81a上放置的片材S的数量,片材S抵靠按压辊108。然而,按压辊108被驱动成相对于放置在支撑表面81a上的片材S旋转。也就是说,通过从片材S接收的摩擦力驱动按压辊108旋转。此外,由于按压杆107的枢轴107a在片材传送方向CD上布置在按压辊108的上游,所以即使按压辊108接触片材S,按压杆107和按压辊108也能够向向上方向缩回。因此,用户可以容易地将片材S放置在支撑表面81a上而不损坏片材S。
在输入对手动片材进给装置70的进给指令的状态下,未示出的片材存在传感器确定支撑托盘81上是否存在片材S。当确定支撑托盘81上存在片材S时,马达M被驱动,同时螺线管79a通电,并且部分无齿齿轮78开始旋转。由此,如图5B所示,升降臂74和联动部分80被驱动,拾取辊71下降到抵靠片材S的进给位置。此外,分离辊73移动至抵靠位置,并且返回爪91L和91R移动至从传送路径CP缩回的缩回位置。
存在这样的情况,即,通过左侧返回爪驱动构件75a和右侧返回爪驱动构件86的凸轮部分远离返回爪91L和91R移动,返回爪91L和91R通过其自身重量移动至缩回位置,以及这样的情况,即,返回爪91L和91R通过被片材S按压而移动至缩回位置。由于返回爪91L和91R在缩回方向上的移动不受管控,所以即使在片材S在缩回之前被抵靠的情况下,返回爪91L和91R也能够从传送路径CP缩回而不会损坏片材S的前缘。
由于拾取辊71和传送辊72通过进给轴90的旋转而旋转,因此片材S由位于进给位置处的拾取辊71进给。由于拾取辊71仅需要将片材S的前缘传送到分离夹持部N,因此拾取辊71构造成在已经传送片材S的预定量之后通过升降臂74朝向上部位置上升。
在片材S的前端已经被传送至对齐辊对61的夹持部之后,分离辊73从抵靠位置移动至分离位置。此外,在分离夹持部N已经被释放之后,返回爪91L和91R从缩回位置移动至突出位置,并将留在分离夹持部N附近的片材朝向支撑托盘81推回。
现在,如图5C所示,由用作下游传送部分的对齐辊对61(参考图1)传送的片材被称为前一片材S1,而由返回爪91L和91R推回的片材被称为后一片材S2。由于从正在被传送的前一片材S1接收到的摩擦力或片材自身的重量,后一片材S2倾向于沿片材传送方向CD向下游移动。特别是,在支撑表面81a朝向片材传送方向CD的下游侧向下倾斜的构造中,后一片材S2倾向于朝向片材传送方向CD的下游侧移动。如果后一片材S2沿片材传送方向CD朝向下游侧移动超过返回爪91L和91R,则由于分离夹持部N被释放而发生多页进给。
为了减少片材的多页进给的发生,支撑在按压杆107上的按压辊108从上方按压前一片材S1,使得在返回爪91L和91R位于前一片材S1下方的状态下,前一片材S1被推向返回爪91L和91R。换句话说,包括按压杆107和按压辊108的用作按压部分的按压单元120(参考图3B)从上方通过按压辊108按压前一片材S1,使得前一片材S1被推向返回爪91L和91R。在这种状态下,按压辊108被定位成比与片材接触的返回爪91L和91R的末端更靠近支撑表面81a。换句话说,按压辊108被定位成比返回爪91L和91R的末端更靠近返回爪91L和91R的基部。支撑按压辊108的按压杆107由于其自身重量和扭转螺旋弹簧109(参考图3B)而围绕枢轴107a被向下推压。只要前一片材S1被推向返回爪91L和91R,按压辊108按压前一片材S1的方向就可以偏离返回爪91L和91R。在本实施例中,按压辊108通过杆部107b移动的移动方向可以偏离朝向返回爪91L和91R的方向。
通过利用按压辊108从上方按压前一片材S1,可以减小在前一片材S1和返回爪91L和91R之间形成的间隙D1,并且可以抑制后一片材S2移动超过返回爪91L和91R。也就是说,由于如果后一片材S2通过形成于前一片材S1和返回爪91L和91R之间的间隙D1沿着片材传送方向被传送会出现多页进给,因此通过按压辊108使间隙D1变窄,以管控后一片材S2的传送。此外,如图2和图3所示,传送肋74a和97a设置在返回爪91L的宽度方向W上的两侧。传送肋74a设置在升降臂74上,传送肋97a设置在升降臂轴97上。传送肋74a和97a也具有通过从上方朝向返回爪91L和91R按压前一片材S1而减小间隙D1的功能,类似于按压辊108。在前一片材S1的后缘通过按压辊108的状态下,恢复图5A中所示的状态。
根据本实施例的手动片材进给装置70对每个片材重复上述操作以传送支撑托盘81上的片材。此外,支撑托盘81与门82一体地设置,并且支撑托盘81通过门82相对于装置主体1A打开和关闭而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包括按压单元120的片材进给单元100与门82的打开和关闭相关联地移动,并且片材进给单元100在不使用时通过关闭门82而被存储在装置主体1A中。因此,打印机1的尺寸将不会由于采用按压单元120而增加。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通过利用按压单元120的按压辊108从上方按压片材S,可以减小正在被传送的片材与返回爪91L和91R之间的间隙D1。由此,通过抑制后一片材S通过间隙D1并移动超过返回爪91L和91R可以避免片材的多页进给。
此外,通过以可升降的方式构造拾取辊71,拾取辊71可以仅在使用期间与支撑托盘81一起突出到装置主体1A的外侧,并且可以减小拾取辊71的直径。因此,可以减小整个装置的尺寸。通常,如果采用使支撑托盘而不是拾取辊升降的构造,则由于支撑托盘支撑较重的片材,因此用于使支撑托盘升降的马达产生较大的操作噪声。本实施例采用使拾取辊71升降而不是使支撑托盘81升降的构造,使得可以降低在片材传送期间所产生的操作噪声。
此外,由于在每次传送每个片材时不仅拾取辊71而且分离辊73均朝向和远离传送辊72移动,所以可以减少拾取辊71、传送辊72和分离辊73的磨损,可以实现更长的使用寿命。并且,由于在通过对齐辊对61传送片材时拾取辊71位于上部位置并且分离夹持部N被释放,所以能够减小传送阻力,并且能够减小驱动马达的尺寸。此外,由于拾取辊71的升降和分离辊73以及返回爪91L和91R的移动由螺线管79a控制,所以可以降低成本。
其他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分离辊73采用转矩限制器系统,但是本技术不限于此。例如,分离辊73可以采用延迟辊系统,其中,输入用于使辊沿着与片材传送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的驱动力,或者可以用分离垫代替辊。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设置在右侧和左侧的返回爪91L和91R,但是本技术不限于此。返回爪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甚至是三个以上。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考虑到表面容易损坏的片材(例如,光面纸)的传送,按压辊108设置在按压杆107的末端,但是本技术不限于此。例如,根据所传送的片材的类型,可以采用按压杆107直接在片材上滑动移动的构造。换句话说,能够与片材接触的接触部分可以设置在按压杆107的一部分上。
根据本实施例,按压杆107被扭转螺旋弹簧109推压而向下枢转,但是本技术不限于此。例如,可以采用这样的构造,其中,设置施加推压力的诸如压缩弹簧的弹性构件来代替扭转螺旋弹簧109,或者其中,省去扭转螺旋弹簧109,将按压杆107设计成通过其自身重量向下枢转。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按压杆107的枢轴107a在片材传送方向CD上布置在按压辊108的上游,但是本技术不限于此。例如,枢轴107a可以布置在按压辊108的下游。此外,包括按压杆107的按压单元120可以支撑在装置主体1A上,而不是支撑在升降支架130上。
本实施例采用了螺线管单元79使部分无齿齿轮78每旋转一圈就停止的构造,但本技术不限于此。例如,可以通过诸如电磁离合器的离合器来实现来自马达M的驱动力传递和不传递至手动片材进给装置70。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描述了采用电子照相系统的打印机1作为示例,但是本技术不限于此。例如,本技术可以应用于采用喷墨系统的成像装置,在该成像装置中,通过经由喷嘴排出液体墨而在片材上形成图像。
尽管已经参考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对下列权利要求的范围应作最广义的解释,从而涵盖所有变型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15)

1.一种片材进给装置,包括:
片材支撑部分,所述片材支撑部分构造成支撑片材;
进给部分,所述进给部分构造成能够在进给位置和上部位置之间升降,在所述进给位置处,所述进给部分抵靠支撑在所述片材支撑部分上的所述片材,在所述上部位置处,所述进给部分与支撑在所述片材支撑部分上的所述片材向上分离,所述进给部分构造成通过在所述进给位置处旋转而进给所述片材;
传送部分,所述传送部分构造成传送由所述进给部分进给的片材;
分离构件,所述分离构件构造成能够在抵靠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抵靠位置处,所述分离构件抵靠所述传送部分并形成构造成将由所述进给部分进给的所述片材逐一分离的分离夹持部,在所述分离位置处,所述分离构件与所述传送部分分离;
返回部分,所述返回部分构造成能够在突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突出位置处,所述返回部分突出到所述片材通过的传送路径,在所述缩回位置处,所述返回部分从所述传送路径缩回,所述返回部分在沿片材传送方向位于所述进给部分和所述分离夹持部之间的所述突出位置处突出到所述传送路径,所述返回部分通过从所述缩回位置移动至所述突出位置而将所述片材朝向所述片材支撑部分推回;以及
按压部分,所述按压部分包括构造成接触所述片材的接触部分,所述按压部分构造成通过所述接触部分从上方按压所述片材,使得在所述返回部分位于所述突出位置处并位于所述片材下方的状态下所述片材被推向所述返回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进给装置,其中,在所述返回部分位于所述突出位置的状态下,所述进给部分位于所述上部位置,并且所述分离构件位于所述分离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进给装置,还包括构造成支撑所述进给部分的升降支架,
其中,所述按压部分包括构造成相对于所述升降支架围绕枢轴可枢转地支撑的枢转部分,并且所述接触部分设置在所述枢转部分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片材进给装置,其中,所述枢轴在所述片材传送方向上布置在所述接触部分的上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片材进给装置,其中,所述接触部分是被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枢转部分上的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片材进给装置,其中,所述按压部分包括推压部分,所述推压部分构造成推压所述枢转部分以使其围绕所述枢轴向下枢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进给装置,其中,所述接触部分在所述片材传送方向上布置在所述进给部分和所述传送部分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进给装置,其中,所述接触部分在所述片材传送方向上布置在比所述进给部分更靠近所述传送部分的位置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进给装置,其中,在片材未被支撑在所述片材支撑部分上的状态下,在所述接触部分与所述片材支撑部分之间形成有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材进给装置,其中,所述片材支撑部分包括支撑表面,所述片材被支撑在所述支撑表面上,并且所述片材支撑部分以能够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相对于装置主体打开和关闭的方式设置,并且
其中,在所述片材支撑部分位于所述打开位置的状态下,所述支撑表面朝所述片材传送方向的下游侧向下倾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片材进给装置,其中,当沿所述进给部分的旋转轴线的方向观察时,在所述进给位置处,所述进给部分突出到所述装置主体的外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片材进给装置,其中,所述支撑表面构造成在所述片材支撑部分位于所述打开位置的状态下不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材进给装置,还包括:
控制齿轮,所述控制齿轮构造成由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驱动并且每旋转一圈就停止;以及
联动部分,所述联动部分构造成通过与所述控制齿轮联动而使所述进给部分在所述进给位置与所述上部位置之间升降,使所述分离构件在所述抵靠位置与所述分离位置之间移动,以及使所述返回部分在所述缩回位置与所述突出位置之间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材进给装置,还包括下游传送部分,所述下游传送部分在所述片材传送方向上布置在所述分离夹持部的下游并且构造成传送所述片材,
其中,在所述返回部分位于所述突出位置并且位于由所述下游传送部分传送的所述片材的下方的情况下,所述按压部分通过所述接触部分从上方按压所述片材。
15.一种成像装置,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9的任一项所述的片材进给装置;以及
成像单元,所述成像单元构造成在由所述片材进给装置进给的片材上形成图像。
CN202210591174.4A 2021-05-31 2022-05-27 片材进给装置和成像装置 Pending CN11547718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91138 2021-05-31
JP2021091138A JP2022183696A (ja) 2021-05-31 2021-05-31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77180A true CN115477180A (zh) 2022-12-16

Family

ID=84193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91174.4A Pending CN115477180A (zh) 2021-05-31 2022-05-27 片材进给装置和成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926498B2 (zh)
JP (1) JP2022183696A (zh)
CN (1) CN115477180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32130A (ja) 2001-05-10 2002-11-22 Canon Inc シート材給送装置、シート材給送方法および記録装置
JP2003063677A (ja) 2001-08-23 2003-03-05 Matsushita Graph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自動給紙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記録装置
JP5128451B2 (ja) * 2008-12-03 2013-01-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手差し給紙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571991B2 (ja) * 2015-06-02 2019-09-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661288B2 (ja) * 2015-07-07 2020-03-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062399A (ja) * 2016-10-12 2018-04-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114249B2 (ja) 2017-12-22 2022-08-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の給送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
JP7051430B2 (ja) * 2017-12-27 2022-04-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093517B2 (ja) * 2018-11-26 2022-06-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375434B2 (ja) * 2019-09-30 2023-11-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455571B2 (ja) * 2019-12-23 2024-03-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926498B2 (en) 2024-03-12
JP2022183696A (ja) 2022-12-13
US20220380153A1 (en) 2022-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68501B2 (en) Medium supply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42424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door positioning device
US9873576B2 (en)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511348B2 (ja) シート給送装置および該シート給送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20220127090A1 (en) Sheet fee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0656587B2 (en) Sheet convey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785095B2 (en) Roller member,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642988B2 (ja) シート給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177077B2 (ja)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190193964A1 (en) Sheet feed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heet feeding device
US20220127089A1 (en)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15477180A (zh) 片材进给装置和成像装置
US11613439B2 (en)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0543997B2 (en)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512845B2 (ja)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100824A (ja) 給紙機構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20220380152A1 (en) Sheet fee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540230B2 (en)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curvature formation portion and reversely rotatable feeding roller
US11174112B2 (en) Sheet fee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352437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7013185B2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682279B2 (ja)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183310A (ja) シート送出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