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75095A - 具有气流引导功能的配液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气流引导功能的配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75095A
CN115475095A CN202110603589.4A CN202110603589A CN115475095A CN 115475095 A CN115475095 A CN 115475095A CN 202110603589 A CN202110603589 A CN 202110603589A CN 115475095 A CN115475095 A CN 1154750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air
container
negative pressure
dispens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0358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代斌
廖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lan Hangzhou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ilan Hangzhou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lan Hangzhou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ilan Hangzhou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0358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7509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4750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750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1/0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 A61J1/14Detail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J1/20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or mixing fluids, e.g. from vial to syringe
    • A61J1/2096Combination of a vial and a syringe for transferring or mixing their cont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1/0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 A61J1/14Detail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J1/20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or mixing fluids, e.g. from vial to syringe
    • A61J1/2003Accessories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means for transfer or mixing of fluids, e.g. for activating fluid flow, separating fluids, filtering fluid or venting
    • A61J1/2048Connecting means
    • A61J1/2051Connecting means having tap means, e.g. tap means activated by slid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1/0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 A61J1/14Detail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J1/20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or mixing fluids, e.g. from vial to syringe
    • A61J1/2003Accessories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means for transfer or mixing of fluids, e.g. for activating fluid flow, separating fluids, filtering fluid or venting
    • A61J1/2079Filtering means
    • A61J1/2086Filtering means for fluid filtra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Feeding, Discharge, Calcimining, Fusing, And Gas-Gene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描述一种具有气流引导功能的配液装置,其包括中心轴、套设在中心轴上的支承机构、被支承机构支承的移液仓、进行移液的移液机构、以及排气机构,中心轴具有气体通道,移液仓包括具有用于容纳第一容器的容纳空间的罩壳、以及与容纳空间连通的通气部,支承机构与中心轴之间形成有第一密封接触和第二密封接触,并且第一密封接触、第二密封接触、中心轴的外周面与转台之间形成气体间隙,气体间隙与气体通道连通,气体间隙与各个移液仓的通气部连通,排气机构与气体通道连通,并配置为可形成负压以经由气体通道引导容纳空间内的气流。根据本公开,通过设置移液仓并且对移液仓内的气流进行引导,能够有效抑制配液过程中所产生的液体飞溅。

Description

具有气流引导功能的配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具有气流引导功能的配液装置。
背景技术
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医疗方法,通过该医疗方法能够将药液、营养液等液体物质输注到患者体内,以帮助患者康复。当患者需要接受输液等时,经常需要根据病情对多种不同的输液药物进行混合,以调配出具有更好疗效的治疗药液。在临床中,医护人员等可以通过将不同容器例如安瓿瓶或西林瓶中的药物转移至输液袋中进行混合,以得到患者所需的治疗药液。
目前,医护人员等通常使用人工操作的方式来调配对患者实施输液所需的治疗药液。例如,在安瓿瓶与输液袋之间进行移液时,使用人工操作的方式在安瓿瓶中吸取或注入药液。
然而,由于现阶段医疗机构中的医护人员仍显匮乏,当面对较大量的输液需求时,人工操作的方式难以高效率地进行药液调配;另外,在药液调配过程中由于药液可能产生飞溅,也有可能带来不利影响。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辅助医护人员进行配液的装置,特别是提供一种具有能够抑制液体飞溅的配液装置。
发明内容
本公开是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状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移液仓并且能够对移液仓内的气流进行引导以抑制液体飞溅的配液装置。
为此,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具有气流引导功能的配液装置,是通过注吸器对容纳在第一容器中的溶液和容纳在第二容器中的溶液进行调配的配液装置,所述配液装置包括中心轴、支承机构、多个移液仓、多个移液机构、以及排气机构,所述中心轴具有气体通道以及位于所述中心轴的外周面且与所述气体通道连通的开孔,所述支承机构包括中央具有中央开口的转台、以及设置在所述转台上的多个第一支承部和设置在所述转台上的多个第二支承部,所述第一支承部配置为支承所述第一容器,所述第二支承部配置为支承所述第二容器,所述支承机构经由所述中央开口而套设于所述中心轴,所述移液仓包括装配在所述第一支承部并用于承载所述第一容器的基座、安装于所述基座并用于夹持所述第一容器的夹持部、安装在所述基座上且具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容器的容纳空间的罩壳、以及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的通气部,所述罩壳在与所述基座相对的一侧具有开口,所述移液机构配置为握持所述注吸器,并配置为控制所述注吸器经由所述罩壳的开口在所述第一容器与所述第二容器之间进行移液,所述转台配置为相对于所述中心轴可旋转,并且所述转台与所述中心轴之间形成有第一密封接触和第二密封接触,并且所述第一密封接触、所述第二密封接触、所述中心轴的外周面与所述转台之间形成气体间隙,所述气体间隙经由所述中心轴的开孔与所述气体通道连通,所述气体间隙经由气体管路与各个移液仓的通气部连通,所述排气机构与所述气体通道连通,并配置为可形成负压以经由所述气体通道引导所述容纳空间内的气流。
在本公开所涉及的配液装置中,将第一容器容纳在具有容纳空间以及与容纳空间连通的通气部的罩壳内,在中心轴设置气体通道,在支承机构与中心轴之间设置分别与气体通道和通气部连通的气体间隙,并且通过排气机构形成负压以经由气体通道、气体间隙、以及通气部来引导容纳空间内的气流。由此,能够有效抑制配液过程中所产生的液体飞溅。
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配液装置中,可选地,所述第一密封接触和所述第二密封接触为滑动接触,所述支承机构配置为可通过所述第一密封接触和所述第二密封接触而绕所述中心轴进行转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配置为滑动接触的第一密封接触和第二密封接触,能够在支承机构转动的情况下仍形成气体间隙。
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配液装置中,可选地,所述通气部包括具有用于形成负压的负压空间的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且与所述负压空间连通的管路接口,并且所述壳体的负压空间与所述罩壳的容纳空间连通。由此,能够通过负压空间以对容纳空间内的气流进行引导。
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配液装置中,可选地,在所述通气部与所述容纳空间之间设置有过滤构件,所述过滤构件配置为能够对液体进行吸附。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气流引导将液体吸附在过滤构件上,由此能够有效抑制配液过程中所产生的液体飞溅。
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配液装置中,可选地,所述排气机构经由所述气体通道、所述开孔、所述气体间隙、所述气体管路、以及所述管路接口而与所述负压空间连通并在所述负压空间内形成负压,以使所述容纳空间内的气流被引导至所述负压空间。由此,能够形成完整的气体通路以对容纳空间内的气流进行引导。
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配液装置中,可选地,所述中心轴呈中空的圆柱状,所述气体通道设置在所述中心轴的中空部内。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中心轴设置为中空的圆柱状,由此能够便于设置气体通道。
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配液装置中,可选地,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支承机构进行转动的驱动机构。由此,通过驱动电机能够便于驱动支承机构进行转动。
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配液装置中,可选地,所述转台包括沿着上下方向同轴设置且彼此联动的第一环状盘和第二环状盘,所述第一支承部和所述第二支承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环状盘,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二环状盘。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彼此联动的第一环状盘和第二环状盘,能够便于驱动第一环状盘进行转动。
另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配液装置中,可选地,所述第一环状盘的中央与所述第二环状盘的中央连接以形成中央开口,所述中央开口呈圆筒状。由此,能够有利于支承机构绕中心轴进行转动。
此外,在本公开所涉及的配液装置中,可选地,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二环状盘通过齿轮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具有气流引导功能的配液装置,能够有效抑制配液过程中所产生的液体飞溅。
附图说明
现在将仅通过参考附图的例子进一步详细地解释本公开,其中:
图1A和图1B是示出了配液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图1A是示出了配液装置的中心轴、支承机构与移液仓配合的示意图;图1B是示出了移液仓与移液机构配合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了本公开示例所涉及的支承机构的第一支承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示出了本公开示例所涉及的移液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示出了本公开示例所涉及的中心轴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示出了本公开示例所涉及的转台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示出了图1A沿着Y1Y2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在下面的说明中,对于相同的部件赋予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图,部件相互之间的尺寸的比例或者部件的形状等可以与实际的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例如所包括或所具有的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以包括或具有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另外,在本公开的下面描述中涉及的小标题等并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的内容或范围,其仅仅是作为阅读的提示作用。这样的小标题既不能理解为用于分割文章的内容,也不应将小标题下的内容仅仅限制在小标题的范围内。
本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具有气流引导功能的配液装置,是通过注吸器在第一容器与第二容器之间转移溶液以进行配液的配液装置。具有气流引导功能的配液装置可以简称为配液装置,也可以简称为配药机、配药设备、自动配药装置、药液调配装置或药液混合装置等。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配液装置中,通过将第一容器容纳在移液仓内并且对移液仓内的气流进行引导,由此能够有效抑制配液时所产生的液体飞溅。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具有气流引导功能的配液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图1A和图1B是示出了配液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图1A是示出了配液装置的中心轴10、支承机构20与移液仓30配合的示意图;图1B是示出了移液仓30与移液机构40配合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A和图1B中,对于具有相同作用或功能的多个部件,采用了择一标记的方式,不应理解为限定了该部件的数量。例如图1A中对一个移液仓30进行了标记,但图1A实际上示出了多个移液仓30。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上方”、“朝向上方”、“下方”、“朝向下方”、“上下方向”、“左侧”、“朝向左侧”、“左方”、“朝向左方”、“右侧”、“朝向右侧”、“右方”、“朝向右方”、“左右方向”、“前方”、“朝向前方”、“后方”、“朝向后方”、“前后方向”等相对位置和相对方向术语,是参照通常操作姿态,并且不应当认为是限制性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配液装置可以支承第一容器100和第二容器200(参见图1A),并且配液装置可以在第一容器100与第二容器200之间进行移液。也就是说,配液装置可以将容纳在第一容器100内的药液转移至第二容器200,配液装置也可以将容纳在第二容器200内的药液转移至第一容器100。在一些示例中,配液装置可以通过注吸器300在第一容器100与第二容器200之间进行移液(参见图1B)。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容器100可以为安瓿瓶或西林瓶。另外,在一些示例中,第二容器200可以为输液袋。以下,以安瓿瓶和输液袋为例,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配液装置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配液装置可以包括中心轴10、支承机构20、移液仓30、以及移液机构40(参见图1A和图1B)。支承机构20可以设置在中心轴10上(参见图1A)。支承机构20可以支承移液仓30和输液袋,并且移液仓30可以用于容纳安瓿瓶(参见图1A)。移液机构40可以配置为在安瓿瓶与输液袋之间进行移液(参见图1B)。
在一些示例中,配液装置可以与识别装置800配合使用。例如,在进行配液之前,识别装置800可以识别即将被置入移液仓30内的安瓿瓶是否符合期望。在一些示例中,配液装置还可以与搬运装置900配合使用。例如,搬运装置900将经过识别并且符合期望的安瓿瓶由识别装置800处搬运至移液仓30内。
以下,参见图1A和图1B对配液装置对移液过程进行说明。
在一些示例中,移液机构40可以配置为可以控制注吸器300在安瓿瓶与输液袋之间进行移液(参见图1A和图1B)。在图1A和图1B所示的实施例中,沿着D1方向可以理解为朝向右方,沿着D2方向可以理解为朝向左方,沿着D3方向可以理解为朝向下方,并且沿着D4方向可以理解为朝向上方。
在一些示例中,移液机构40配置为可以握持注吸器300的针筒,并且配置为可以沿着左右方向和沿着上下方向移动注吸器300,以使注吸器300的针管对准安瓿瓶或输液袋,并进入或离开安瓿瓶或输液袋。另外,移液机构40还配置为可以沿着上下方向推拉注吸器300的活塞,以在安瓿瓶或输液袋中吸取或注入药液。
以将安瓿瓶中的药液转移至输液袋中为示例进行说明,首先,移液机构40可以沿着D1方向或D2方向进行移动以使注吸器300的针管对准安瓿瓶的瓶口,并且移液机构40可以沿着D3方向移动注吸器300以使注吸器300的针管进入安瓿瓶;然后,移液机构40可以沿着D4方向拉动注吸器300的活塞,以在安瓿瓶中吸取药液;接着,移液机构40可以沿着D4方向移动注吸器300以使注吸器300的针管离开安瓿瓶,移液机构40可以沿着D1方向或D2方向进行移动以使注吸器300的针管对准输液袋的袋口,并且移液机构40可以沿着D3方向移动注吸器300以使注吸器300的针管进入输液袋;接着,移液机构40可以沿着D3方向推动注吸器300的活塞以将药液注入输液袋;最后,移液机构40可以沿着D4方向移动注吸器300以使注吸器300的针管离开输液袋。
在上述进行移液的过程上,例如当移液机构40控制注吸器300在安瓿瓶中吸取药液时,可能会产生液体飞溅,并且向外飞溅的液体也有可能会对配液装置或配液系统的其他部件造成不利影响。为了应对上述液体飞溅的问题,发明人等提出使用移液仓30来容纳安瓿瓶,以通过移液仓30来抑制配液过程中所产生的液体飞溅。
另外,发明人等还提出一种能够用于配液装置、并且能够在配液过程中对移液仓30内的气流进行引导的引导系统,以定向地引导向外飞溅的液体,从而更有效地抑制配液过程中所产生的液体飞溅。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所涉及的配液装置的气流引导系统进行详细描述。
在一些示例中,气流引导系统可以由中心轴10、支承机构20、移液仓30等配合而形成。
在一些示例中,支承机构20可以包括转台21、以及设置在转台21上的第一支承部22和设置在转台21上的第二支承部23(参见图1A)。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支承部22和第二支承部23可以彼此相邻(参见图1A)。第一支承部22可以配置为支承移液仓30,第二支承部23可以配置为支承输液袋(参见图1A)。
在一些示例中,转台21的俯视图可以呈圆盘状并配置为可沿着左右方向进行转动,例如沿着图1A所示的实施例中D1所指示的方向或D2所指示的方向进行转动。在一些示例中,转台21的转动方向可以沿着水平面。也就是说,在一些示例中,图1A中D1所指示方向可以理解为水平向左、并且D2所指示的方向可以理解为水平向右。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支承部22和第二支承部23可以设置于转台21的外周缘(参见图1A)。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支承部2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参见图1A)。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支承部22的数量可以为1-12,例如1、2、3、4、5、6、7、8、9、10、11或12。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支承部23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参见图1A)。在一些示例中,第二支承部23的数量可以第一支承部21的数量相等。在一些示例中,第二支承部23的数量可以为1-12,例如1、2、3、4、5、6、7、8、9、10、11或12。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支承部22和第二支承部23可以在转台21上交错且相邻地布置(参见图1A)。也就是说,例如以一个第一支承部22和一个第二支承部23作为一对支承部,沿着转台21的圆周方向可以布置有多对支承部,并且第一支承部22与第二支承部23相邻布置(参见图1A)。
图2是示出了本公开示例所涉及的支承机构20的第一支承部22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支承部22可以呈U字状(参见图2)。由此,能够提供一种用于卡合的U字状结构。另外,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支承部22可以呈薄片状。另外,在一些示例中,沿着第一支承部22的U字状结构的内缘可以设有垄状凸起(未图示)。
图3是示出了本公开示例所涉及的移液仓30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示例中,移液仓30可以包括基座31、以及安装在基座31上的罩壳32(参见图3)。基座31可以配置为可装配在第一支承部22上,并且基座31可以用于承载第一容器100。罩壳32可以具有用于容纳第一容器100的容纳空间。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罩壳32,能够抑制配液过程中所产生的液体飞溅。
在一些示例中,基座31可以呈与第一支承部22相匹配的舌状(参见图3)。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基座31由第一支承部22的开口处朝向第一支承部22的闭合处进行移动能够使基座31与第一支承部22卡合。
在一些示例中,在基座31的外周缘设置有连续的垄沟状凹槽(参见图3)。在这种情况下,呈薄片状的第一支承部22或第一支承部22内缘的垄状凸起可以通过嵌入基座31的垄沟状凹槽的方式而与基座31卡合。在一些示例中,基座31插入第一支承部22的一端可以呈圆弧状。由此,能够便于进行卡合。
另外,在一些示例中,基座31沿着其长度方向可以大致分为两部分,即具有垄沟状凹槽的第一部分31a以及不具有垄沟状凹槽的第二部分31b(参见图3)。其中,第一部分31a可以卡合在第一支承部22的U字状结构以内,第二部分31b可以位于第一支承部22的U字状结构以外。
另外,在一些示例中,在第一部分31a与第二部分31b的连接处可以形成为限位部。例如,在第一部分31a与第二部分31b的连接处,第二部分31b的宽度可以大于第一部分31a的宽度。也就是说,第一部分31a与第二部分31b的连接处可以形成为台阶状。在这种情况下,当进行装配时能够便于限定卡合时的深度,由此能够有效抑制卡合过度或卡合不足,从而能够更稳定地将基座31装配于第一支承部22。
另外,在一些示例中,罩壳32在与基座31相对的一侧可以具有开口(参见图3)。移液机构40可以配置为控制注吸器300经由罩壳32的开口而在安瓿瓶与输液袋之间进行移液。
另外,在一些示例中,移液仓30还可以包括夹持部(未图示)。夹持部可以安装在基座31上,并且夹持部可以用于夹持第一容器100。由此,基座31通过夹持部能够更稳定地承载第一容器100。
另外,在一些示例中,移液仓30还可以包括与罩壳32的容纳空间相连通的通气部33(参见图3)。通气部33可以与外界连通,由此能够通过通气部33以使容纳空间与外界之间产生气体流动。
在一些示例中,通气部33可以包括壳体331(参见图3)。在一些示例中,壳体331可以具有用于形成负压的负压空间,并且壳体331的负压空间可以与罩壳32的容纳空间连通。在这种情况下,当负压空间内形成有负压环境时,罩壳32的容纳空间内的气流能够被引导至负压空间。由此,能够通过负压空间以对容纳空间内的气流进行引导。
另外,在一些示例中,通气部33还可以包括设置于壳体331上的管路接口332。在一些示例中,管路接口332可以与负压空间连通。在一些示例中,外部装置可以经由管路接口332而在负压空间内形成负压环境。在这种情况下,罩壳32的容纳空间能够经由管路接口332和负压空间331与外界之间产生气体流动。
另外,在一些示例中,在通气部34与容纳空间之间可以设置有过滤构件34(参见图3)。过滤构件34可以配置为能够对液体进行吸附,例如过滤构件34可以包括过滤棉。在这种情况下,当容纳空间内的气流被引导至负压空间时,飞溅而出的液体能够被吸附在过滤构件34上,由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配液过程中所产生的液体飞溅。
图4是示出了本公开示例所涉及的中心轴10的剖面示意图。
在一些示例中,中心轴10可以具有气体通道11(参见图2)。在一些示例中,中心轴10可以呈圆柱状。另外,在一些示例中,中心轴10可以呈中空的圆柱状。由此,气体通道11可以设置在中心轴10的中空部内。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中心轴10设置为中空的圆柱状,由此能够便于设置气体通道11。
另外,在一些示例中,中心轴10还可以具有位于中心轴10的外周面且与气体通道11连通的开孔12(参见图2)。也就是说,气体通道11可以经由中心轴10的外周面而与外界连通。
另外,在一些示例中,开孔1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在一些示例中,开孔12的数量可以为1-8,例如1、2、3、4、5、6、7、或8。在一些示例中,多个开孔12可以均匀地分布在中心轴10的外周面。
图5是示出了本公开示例所涉及转台21的剖面示意图。
在一些示例中,转台21可以包括沿着上下方向同轴设置的第一环状盘211和第二环状盘212(参见图5)。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环状盘211的中央可以具有圆形开口,第二环状盘212的中央也可以具有圆形开口,并且第一环状盘211的圆形开口与第二环状盘212的圆形开口连接以在转台21的中央形成筒状部213(参见图5)。筒状部213可以形成呈圆筒状的中央开口。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支承部22和第二支承部23可以设置于转台21的第一环状盘211。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环状盘211可以包括第一通孔211a(参见图5)。第一通孔211a可以沿着上下方向贯穿第一环状盘211。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通孔211a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通孔211a的数量可以为1-12,例如1、2、3、4、5、6、7、8、9、10、11或12。
另外,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通孔211a的数量可以与移液仓30的数量相等。并且,在一些示例中,各个第一通孔211a在第一环状盘211上的位置可以分别与各个移液仓30的位置相对应,例如位于移液仓30的通气部33附近。
在一些示例中,筒状部213可以包括第二通孔213a(参见图5)。第二通孔213a可以沿着左右方向贯穿筒状部213。在一些示例中,第二通孔213a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在一些示例中,第二通孔213a的数量可以为1-12,例如1、2、3、4、5、6、7、8、9、10、11或12。
另外,在一些示例中,第二通孔213a的数量可以与移液仓30的数量相等。并且,在一些示例中,各个第二通孔213a在筒状部213上的位置可以分别与各个第一通孔211a的位置相对应,例如位于第一通孔211a的附近。
图6是示出了图1A沿着Y1Y2的剖面示意图。也就是说,图6是示出了中心轴10、支承机构20以及移液仓30配合的剖面示意图。
在一些示例中,支承机构20可以经由转台21的中央开口而套设于中心轴10(参见图6)。在一些示例中,转台21可以配置为可相对于中心轴10旋转。在一些示例中,配液装置沿着转台21的圆周方向可以设有进瓶工位、移液工位、排瓶工位、贴标工位等。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转动转台21,能够便于将支承在转台21上的多个移液仓30以及多个输液袋移动至不同的工位,以进行相应的流程处理。
在一些示例中,转台21与中心轴10之间可以形成有第一密封接触S1和第二密封接触S2(参见图6)。另外,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密封接触S1、第二密封接触S2、中心轴10的外周面与转台21的筒状部213之间可以形成有气体间隙S3(参见图6)。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密封接触S1和第二密封接触S2可以为滑动接触。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密封接触S1和第二密封接触S2可以环形接触。支承机构20配置为可通过第一密封接触S1和第二密封接触S2而绕中心轴10进行转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配置为滑动接触且环形接触的第一密封接触S1和第二密封接触S2,能够在支承机构20转动的情况下仍形成气体间隙S3。
另外,在一些示例中,气体间隙S3可以经由中心轴10的开孔12而与气体通道11连通。也就是说,第一密封接触S1和第二密封接触S2可以沿着上下方向而设置在中心轴10的开孔12的两侧。
另外,在一些示例中,气体间隙S3可以经由气体管路与各个移液仓30的通气部33连通(参见图6)。需要说明的是,作为示意性附图,在图6中示出了气体间隙S3与其中一个移液仓30的连通关系,其他移液仓30与气体间隙S3的连通关系可以参照图6中的示意。
在一些示例中,移液仓30的管路接口332可以通过第一管路T1而连接于第一通孔211a,并且第一通孔211a可以通过第二管路T2而连接于第二通孔213a(参见图6)。由此,能够使气体间隙S3与移液仓30的通气部33连通。
综上所述,移液仓30可以经由通气部33的负压空间、通气部33的管路接口332、第一管路T1、第一通孔211a、第二管路T2、第二通孔213a、气体间隙S3以及开孔12而与气体通道11连通。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移液仓30的容纳空间与中心轴10的气体通道11之间形成气流通路,由此能够便于从外界对移液仓30内的气流进行引导。
另外,通过配置为滑动接触的第一密封接触S1和配置为滑动接触的第二密封接触S2,以及形成在第一密封接触S1、第二密封接触S2、筒状部213、以及中心轴10外周面之间的气体间隙,能够在转台21转动的情况下仍在移液仓30与气体通道11之间形成良好的气流通路,由此在转台21转动的情况下仍能够对移液仓30内的气流进行引导。
另外,在一些示例中,配液装置还可以包括排气机构50(参见图6)。排气机构50可以与中心轴10的气体通道11连通。在一些示例中,排气机构50配置为可以形成负压。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排气机构50以及形成在移液仓30与气体通道11之间的气流通路,能够对移液仓30内的气流进行引导。由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配液时所产生的液体飞溅。
也就是说,排气机构50可以经由气体通道11、开孔12、气体间隙S3、第二通孔213a、第二管路T2、第一通孔211a、第一管路T1、以及管路接口332而与负压空间连通,并在负压空间内形成负压环境,以使容纳空间内的气流被引导至负压空间,并经由形成在移液仓30与气体通道11之间的气流通路而被引导至外界。由此,能够有效抑制配液时所产生的液体飞溅。
另外,在一些示例中,配液装置可以整体容纳在洁净室内,并且洁净室与室外环境之间具有用于气体交换的气体流通系统。在一些示例中,排气机构50可以将移液仓30内的气流引导至洁净室的气体流通系统中,从而进一步引导至室外环境中。
另外,在一些示例中,配液装置还可以包括驱动机构60(参见图6)。驱动机构60可以驱动第二环状盘212进行转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驱动与第一环状盘211联动的第二环状盘212,能够便于驱动第一环状盘211进行转动。另外,在一些示例中,驱动机构60与第二环状盘212可以通过齿轮连接。
虽然以上结合附图和示例对本公开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是可以理解,上述说明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公开。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公开的实质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公开进行变形和变化,这些变形和变化均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气流引导功能的配液装置,是通过注吸器对容纳在第一容器中的溶液和容纳在第二容器中的溶液进行调配的配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液装置包括中心轴、支承机构、多个移液仓、多个移液机构、以及排气机构,所述中心轴具有气体通道以及位于所述中心轴的外周面且与所述气体通道连通的开孔,所述支承机构包括中央具有中央开口的转台、以及设置在所述转台上的多个第一支承部和设置在所述转台上的多个第二支承部,所述第一支承部配置为支承所述第一容器,所述第二支承部配置为支承所述第二容器,所述支承机构经由所述中央开口而套设于所述中心轴,所述移液仓包括装配在所述第一支承部并用于承载所述第一容器的基座、安装于所述基座并用于夹持所述第一容器的夹持部、安装在所述基座上且具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容器的容纳空间的罩壳、以及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的通气部,所述罩壳在与所述基座相对的一侧具有开口,所述移液机构配置为握持所述注吸器,并配置为控制所述注吸器经由所述罩壳的开口在所述第一容器与所述第二容器之间进行移液,所述转台配置为相对于所述中心轴可旋转,并且所述转台与所述中心轴之间形成有第一密封接触和第二密封接触,并且所述第一密封接触、所述第二密封接触、所述中心轴的外周面与所述转台之间形成气体间隙,所述气体间隙经由所述中心轴的开孔与所述气体通道连通,所述气体间隙经由气体管路与各个移液仓的通气部连通,
所述排气机构与所述气体通道连通,并配置为可形成负压以经由所述气体通道引导所述容纳空间内的气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密封接触和所述第二密封接触为滑动接触,所述支承机构配置为可通过所述第一密封接触和所述第二密封接触而绕所述中心轴进行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气部包括具有用于形成负压的负压空间的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且与所述负压空间连通的管路接口,并且所述壳体的负压空间与所述罩壳的容纳空间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液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通气部与所述容纳空间之间设置有过滤构件,所述过滤构件配置为能够对液体进行吸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机构经由所述气体通道、所述开孔、所述气体间隙、所述气体管路、以及所述管路接口而与所述负压空间连通并在所述负压空间内形成负压,以使所述容纳空间内的气流被引导至所述负压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心轴呈中空的圆柱状,所述气体通道设置在所述中心轴的中空部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液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支承机构进行转动的驱动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台包括沿着上下方向同轴设置且彼此联动的第一环状盘和第二环状盘,所述第一支承部和所述第二支承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环状盘,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二环状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配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环状盘的中央与所述第二环状盘的中央连接以形成所述中央开口,并且所述中央开口呈圆筒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配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环状盘通过齿轮连接。
CN202110603589.4A 2021-05-31 2021-05-31 具有气流引导功能的配液装置 Pending CN1154750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03589.4A CN115475095A (zh) 2021-05-31 2021-05-31 具有气流引导功能的配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03589.4A CN115475095A (zh) 2021-05-31 2021-05-31 具有气流引导功能的配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75095A true CN115475095A (zh) 2022-12-16

Family

ID=84419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03589.4A Pending CN115475095A (zh) 2021-05-31 2021-05-31 具有气流引导功能的配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7509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563782B2 (ja) 培養装置
US11517658B2 (e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of packaging for a pre-filled drug delivery device
WO2017047481A1 (ja) 切替バルブ、及びこれを備える吸入吐出装置
KR20160125973A (ko) 주사 바늘, 주사기, 혼주장치, 혼주방법
CA3190871A1 (en) Medication dosing systems and methods
CN115475095A (zh) 具有气流引导功能的配液装置
EP2845578B1 (en) Preassembled medicine mixer
CN111939071A (zh) 全自动配药装置
CN214859255U (zh) 用于移液机构的气流引导系统
CN112315794B (zh) 配药注射器及其使用方法
JPWO2013108587A1 (ja) 薬液移注方法及び薬液移注装置
CN114340580A (zh) 开放液体药物转移系统的组件以及采用所述组件的机器人系统
CN213600425U (zh) 取样装置和取样系统
JP6997782B2 (ja) 回転によって操作されるコンテナークロージャ
CN113578411B (zh) 一种移液装置
JP2016067210A (ja) 液体貯留ユニット及び分注システム
JP2012223372A (ja) 薬剤混合装置及び薬剤混合方法
CN214859253U (zh) 具有模块化移液仓的配液装置
JP7292706B2 (ja) 灌流培養システム及び遠心機
CN215961149U (zh) 注射器盖帽的自动分离装置
JP2004018176A (ja) 容器の姿勢変換装置
CN214969120U (zh) 具有防飞溅功能的配液装置
JP5161929B2 (ja) 培養装置
JP2005017176A (ja) 試薬容器
CN217960719U (zh) 一种镇痛泵充配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