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72010A - 一种车路协同系统及其车路协同路侧感知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路协同系统及其车路协同路侧感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72010A
CN115472010A CN202211070343.6A CN202211070343A CN115472010A CN 115472010 A CN115472010 A CN 115472010A CN 202211070343 A CN202211070343 A CN 202211070343A CN 115472010 A CN115472010 A CN 1154720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sensing device
hole
plate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7034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亚峰
宋菲菲
周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Business Technology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Business Technology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Business Technology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Business Technology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21107034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7201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4720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7201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1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 G08G1/0104Measuring and analyzing of parameters relative to traffic condi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1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 G08G1/052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with provision for determining speed or overspe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路协同路侧感知设备,包括支撑架与固定架,支撑架卡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下端设置有重力感应装置,重力感应装置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两个限位板,两个限位板位于支撑板侧壁处均开设有导槽,两个限位板的两端均摩擦接触有限位块;本发明通过设置支撑板与重力感应装置,从而使得本发明能够快速的测量出整车的重量,随后还可以通过其他感应器提供的车辆高度,进而能够快速的计算出车辆的制动距离,此数据可以发送给车载电脑,进一步的保障了行车安全,而限位板则有效的保证了本发明不会被一些垃圾影响测量精度,本发明体积小,安装简单,且能够应对大多数恶劣天气,有效提高了车辆行驶安全与道路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车路协同系统及其车路协同路侧感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路协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路协同系统及其车路协同路侧感知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无人驾驶车辆已经进入试验阶段,甚至有的已经进行实路行驶。而无人驾驶车辆所采用的自动驾驶技术主要通过感知、决策和控制来实现。车辆的感知是自动驾驶的基础,随着各种车载传感器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自动驾驶技术日渐趋于商用化。
其中不同类型车辆的自动驾驶会出现不同的制动距离,由于车身长度、宽度、高度的不同,会导致相同的制动时间,确有不同的制动距离,人为驾驶时,可以通过驾驶时间的增加,从而逐渐掌握不同车辆的制动,但如果车辆重量发生改变,这种驾驶经验反而会使得行车安全性降低。
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由于汽车载荷的变化,这些因素会改变汽车的制动效果,只通过感应器对障碍物的感应,以及现有的路测感应装置,均会出现汽车制动效果不佳的情况,且现有的重量测算均通过地磅实现,地磅体积大,安装复杂,且测量时车辆要求静止,因此大多只能在高速路口进行侧重,而城市道路基本没有,这使得一旦超重,执法部门在短时间内无法知悉,而超重现象则会进一步降低车辆行驶安全,在文件CN108510775A中提到一种车路协同系统及其车路协同路侧感知设备,其中仍然使用的是现有科技的感应器,然后通过分析路况,从而规避风险,这更多的是协调交通,对于车辆应急制动和精准制动均没有很好的效果,这种方法并没有解决车辆制动距离无法控制的情况,这降低了汽车驾驶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车路协同系统及其车路协同路侧感知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路协同路侧感知设备,包括支撑架与固定架,所述支撑架卡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端设置有重力感应装置,所述重力感应装置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两个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位于支撑板侧壁处均开设有导槽,两个所述限位板的两端均摩擦接触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通过轴体与支撑架滑动配合,所述轴体通过第一齿轮啮合有两个第二齿轮,两个所述第二齿轮均固定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与支撑架铰接,所述固定架的下端面与支撑架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多个感应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包括固定板、支撑杆和安装仓,所述固定板的下端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与安装平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中段设置有安装仓,所述安装仓的两侧设置有收集仓;通过设置支撑架的结构,从而使得支撑架通过支撑杆与安装平面连接,通过固定板与路面对接,通过安装仓安装多种感应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的中段开设有与安装仓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支撑板侧壁摩擦接触,所述固定板还开设有第二通孔与第三通孔;通过设置第一通孔,从而使得支撑板能够上下移动,且被限位在第一通孔内,进而实现支撑板测量车辆重量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通孔与转动块摩擦接触,所述第三通孔内铰接有下压块,所述下压块的两端设置有铰盘和第二齿轮,所述铰盘通过牵引绳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导槽滑动配合;通过设置第三通孔内的结构,从而使得当下压块被下压时,绞盘转动,绞盘转动拉动滑块滑动,优选的两个滑块之间设置有弹性绳,且绞盘的周长为导槽的五倍,进而使得滑块能够清理导槽内的垃圾,如灰尘和碎冰,而第二齿轮,则使得下压块也能够控制限位块的转动,继而实现下压块控制限位板的相对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仓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限位板摩擦接触,所述安装仓还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与收集仓连通;通过设置第一凹槽,从而使得限位板被限位在第一凹槽内,再通过设置第四通孔,从而使得落入安装仓内的垃圾能够通过第四通孔进入收集仓,进而保证了安装仓内的清洁和安全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仓内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端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和安装板的上端面均设置有重力感应装置,所述第二凹槽通过弹性件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支撑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二凹槽和支撑块,从而使得支撑板被进一步的限位在固定位置,进而使得当支撑板的上端面被压力下压时,支撑板只能上下移动,有效的减少了误差。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两侧开设有第五通孔,所述安装板的下端设置有导流块,所述导流块与第四通孔的下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安装板,优选的安装板的上端面带有一定倾斜,从而使得垃圾尽量往安装板两侧堆积,再通过设置第五通孔,从而使得垃圾只能向下落在导流块的上端面,而导流块的的上端面也设置为倾斜状,进而使得垃圾会通过第四通孔进入收集仓内,再通过收集仓进行清除。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仓的内设置有过滤层;通过设置过滤层,从而使得收集仓内只能收集固态垃圾,液体会被渗透致安装平面,进而减少了收集仓的清理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为椭圆型槽,所述第三凹槽内滑动配合有滑轴,所述滑轴与限位板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三凹槽的形状和滑轴,从而实现限位块的转动使得两个限位板互相分离或合并,再通过设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啮合,进而实现了转动块与下压块控制两个限位板互相分离或合并。
一种车路协同系统,包括车路协同路侧感知设备;车路协同系统通过收集车路协同路侧感知设备的重量数据,再通过记录多组车轮经过重力感应装置时所需的时间,再通过其他感应器提供的车辆速度,从而能够快速的计算出车辆长度,再通过车辆长度与多次重量的数值,从而能够快速的通过受力分析计算出整车的重量,从而判断车辆是否超重,优选的当重力感应装置下压时,车胎与重力感应装置的接触面与地面在同一水平线上,且任一组车胎经过时,其它车胎均与地面接触,无任何起伏,从而使得重量计算简单快捷,只需轮胎组次数的重力数据相加即可,随后还可以通过其他感应器提供的车辆高度,进而使得车辆的重心能够被快速的计算出来,继而能够快速的计算出车辆的制动距离,此数据可以发送给车载电脑,进一步的保障了行车安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设置支撑板与重力感应装置,从而使得本发明能够快速的测量出车辆重量,也能够记录两个车轮经过重力感应装置时所需的时间,再通过其他感应器提供的车辆速度,从而能够快速的计算出车辆长度,再通过车辆长度与两次重量的数值,从而能够快速的通过受力分析计算出整车的重量,从而判断车辆是否超重,随后还可以通过其他感应器提供的车辆高度,进而使得车辆的重心能够被快速的计算出来,继而能够快速的计算出车辆的制动距离,此数据可以发送给车载电脑,进一步的保障了行车安全,而限位板则有效的保证了本发明不会被一些垃圾影响测量精度,本发明体积小,安装简单,且能够应对大多数恶劣天气,有效提高了车辆行驶安全与道路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的整体正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安装仓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限位块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限位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支撑架;2、固定架;3、支撑板;4、重力感应装置;5、限位板;6、导槽;7、限位块;8、轴体;9、第一齿轮;10、第二齿轮;11、转动块;12、固定板;13、支撑杆;14、安装仓;15、收集仓;16、第一通孔;17、第二通孔;18、第三通孔;19、下压块;20、铰盘;21、牵引绳;22、滑块;23、第一凹槽;24、第四通孔;25、安装板;26、第二凹槽;27、弹性件;28、支撑块;29、第五通孔;30、导流块;31、过滤层;32、第三凹槽;33、滑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形。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路协同路侧感知设备,参照图1-6,包括支撑架1与固定架2,优选的支撑架1与固定架2均为钢铁材质,且固定架2的高度为45000㎜,支撑架1卡接有支撑板3,优选的支撑板3为橡胶材质,且支撑板3的上端面为弧形,从而使得车辆通过时颠簸减少,进而提高测试的准确度,支撑板3的下端设置有重力感应装置4,重力感应装置4能够测量车辆两次经过的重量数值,再将其传输致车路协同系统进行分析,重力感应装置4与支撑板3之间设置有两个限位板5,两个限位板5既能限位支撑板3,使其在雨雪天气减少误触,也能防止灰尘雨水影响重力感应装置4,且当没有车辆经过时或者只是行人或自行车经过时,支撑板3不会触动,进而减少车路协同系统数据的处理难度,两个限位板5位于支撑板3侧壁处均开设有导槽6,导槽6可以将一些不易处理的垃圾,如树枝枯叶或碎冰进行收集,然后沿导槽6进行移动,从而实现收集处理,两个限位板5的两端均摩擦接触有限位块7,限位块7通过轴体8与支撑架1滑动配合,轴体8通过第一齿轮9啮合有两个第二齿轮10,两个第二齿轮10均固定连接有转动块11,转动块11与支撑架1铰接,通过设置转动块11与限位块7的关系,从而使得转动块11能够控制限位块7的转动,进而实现转动块11控制限位板5的相对运动,即当有来车压住转动块11,使得转动块11发生转动,进而带动限位块7转动,限位块7转动,限位块7开设有第三凹槽32,第三凹槽32为椭圆型槽,第三凹槽32内滑动配合有滑轴33,滑轴33与限位板5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三凹槽32的形状和滑轴33,从而实现限位块7的转动使得两个限位板5互相分离或合并,再通过设置第一齿轮9与第二齿轮10的啮合,进而实现了转动块11与下压块19控制两个限位板5互相分离或合并,即实现限位板5对支撑板3的限位,固定架2的下端面与支撑架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固定架2上设置有多个感应装置。
其中,参照图1-2,支撑架1包括固定板12、支撑杆13和安装仓14,固定板12的下端与支撑杆13固定连接,支撑杆13与安装平面固定连接,固定板12的中段设置有安装仓14,安装仓14的两侧设置有收集仓15;通过设置支撑架1的结构,从而使得支撑架1通过支撑杆13与安装平面连接,通过固定板12与路面对接,通过安装仓14安装多种感应器。
其中,参照图1-2,固定板12的中段开设有与安装仓14连通的第一通孔16,第一通孔16与支撑板3侧壁摩擦接触,固定板12还开设有第二通孔17与第三通孔18;通过设置第一通孔16,从而使得支撑板3能够上下移动,且被限位在第一通孔16内,进而实现支撑板3测量车辆重量的效果。
其中,参照图1-2,第二通孔17与转动块11摩擦接触,第三通孔18内铰接有下压块19,下压块19的两端设置有铰盘20和第二齿轮10,铰盘20通过牵引绳21连接有滑块22,滑块22与导槽6滑动配合;通过设置第三通孔18内的结构,从而使得当下压块19被下压时,绞盘20转动,绞盘20转动拉动滑块22滑动,优选的两个滑块22之间设置有弹性绳,且绞盘20的周长为导槽6的五倍,进而使得滑块22能够清理导槽6内的垃圾,如灰尘和碎冰,而第二齿轮10,则使得下压块19也能够控制限位块7的转动,继而实现下压块19控制限位板5的相对运动。
其中,参照图1-2,安装仓14开设有第一凹槽23,第一凹槽23与限位板5摩擦接触,安装仓14还开设有第四通孔24,第四通孔24与收集仓15连通;通过设置第一凹槽23,从而使得限位板5被限位在第一凹槽23内,再通过设置第四通孔24,从而使得落入安装仓14内的垃圾能够通过第四通孔24进入收集仓15,进而保证了安装仓14内的清洁和安全使用。
其中,参照图1-2,安装仓14内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5,安装板25的上端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凹槽26,第二凹槽26内和安装板25的上端面均设置有重力感应装置4,第二凹槽26通过弹性件27固定连接有支撑块28,支撑块28与支撑板3的下端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二凹槽26和支撑块28,从而使得支撑板3被进一步的限位在固定位置,进而使得当支撑板3的上端面被压力下压时,支撑板3只能上下移动,有效的减少了误差。
其中,参照图1-5,安装板25两侧开设有第五通孔29,安装板25的下端设置有导流块30,导流块30与第四通孔24的下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安装板25,优选的安装板25的上端面带有一定倾斜,从而使得垃圾尽量往安装板25两侧堆积,再通过设置第五通孔29,从而使得垃圾只能向下落在导流块30的上端面,而导流块30的的上端面也设置为倾斜状,进而使得垃圾会通过第四通孔24进入收集仓15内,再通过收集仓15进行清除,收集仓15的内设置有过滤层31;通过设置过滤层31,从而使得收集仓15内只能收集固态垃圾,液体会被渗透致安装平面,进而减少了收集仓15的清理工作。
一种车路协同系统,包括车路协同路侧感知设备;车路协同系统通过收集车路协同路侧感知设备的重量数据,再通过记录多组车轮经过重力感应装置4时所需的时间,再通过其他感应器提供的车辆速度,从而能够快速的计算出车辆长度,再通过车辆长度与多次重量的数值,从而能够快速的通过受力分析计算出整车的重量,从而判断车辆是否超重,优选的当重力感应装置4下压时,车胎与重力感应装置4的接触面与地面在同一水平线上,且任一组车胎经过时,其它车胎均与地面接触,无任何起伏,从而使得重量计算简单快捷,只需轮胎组次数的重力数据相加即可,随后还可以通过其他感应器提供的车辆高度,进而使得车辆的重心能够被快速的计算出来,继而能够快速的计算出车辆的制动距离,此数据可以发送给车载电脑,进一步的保障了行车安全。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功能以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车路协同路侧感知设备,包括支撑架(1)与固定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卡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下端设置有重力感应装置(4),所述重力感应装置(4)与支撑板(3)之间设置有两个限位板(5),两个所述限位板(5)位于支撑板(3)侧壁处均开设有导槽(6),两个所述限位板(5)的两端均摩擦接触有限位块(7),所述限位块(7)通过轴体(8)与支撑架(1)滑动配合,所述轴体(8)通过第一齿轮(9)啮合有两个第二齿轮(10),其中一个所述第二齿轮(10)固定连接有转动块(11),所述转动块(11)与支撑架(1)铰接,所述固定架(2)的下端面与支撑架(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2)上设置有多个感应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路协同路侧感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包括固定板(12)、支撑杆(13)和安装仓(14),所述固定板(12)的下端与支撑杆(1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13)与安装平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2)的中段设置有安装仓(14),所述安装仓(14)的两侧设置有收集仓(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路协同路侧感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2)的中段开设有与安装仓(14)连通的第一通孔(16),所述第一通孔(16)与支撑板(3)侧壁摩擦接触,所述固定板(12)还开设有第二通孔(17)与第三通孔(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路协同路侧感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17)与转动块(11)摩擦接触,所述第三通孔(18)内铰接有下压块(19),所述下压块(19)的两端设置有铰盘(20)和第二齿轮(10),所述铰盘(20)通过牵引绳(21)连接有滑块(22),所述滑块(22)与导槽(6)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路协同路侧感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仓(14)开设有第一凹槽(23),所述第一凹槽(23)与限位板(5)摩擦接触,所述安装仓(14)还开设有第四通孔(24),所述第四通孔(24)与收集仓(15)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路协同路侧感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仓(14)内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5),所述安装板(25)的上端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凹槽(26),所述第二凹槽(26)内和安装板(25)的上端面均设置有重力感应装置(4),所述第二凹槽(26)通过弹性件(27)固定连接有支撑块(28),所述支撑块(28)与支撑板(3)的下端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车路协同路侧感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5)两侧开设有第五通孔(29),所述安装板(25)的下端设置有导流块(30),所述导流块(30)与第四通孔(24)的下端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路协同路侧感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仓(15)的内设置有过滤层(3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路协同路侧感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7)开设有第三凹槽(32),所述第三凹槽(32)为椭圆型槽,所述第三凹槽(32)内滑动配合有滑轴(33),所述滑轴(33)与限位板(5)固定连接。
10.一种车路协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路协同路侧感知设备。
CN202211070343.6A 2022-09-02 2022-09-02 一种车路协同系统及其车路协同路侧感知设备 Withdrawn CN1154720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70343.6A CN115472010A (zh) 2022-09-02 2022-09-02 一种车路协同系统及其车路协同路侧感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70343.6A CN115472010A (zh) 2022-09-02 2022-09-02 一种车路协同系统及其车路协同路侧感知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72010A true CN115472010A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68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70343.6A Withdrawn CN115472010A (zh) 2022-09-02 2022-09-02 一种车路协同系统及其车路协同路侧感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7201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35320B (zh) 基于桥梁动应变识别车辆重量的方法
CN101576477B (zh) 路面摩擦系数测试车
CN113963544B (zh) 一种服务区车流量预测系统
CN201575884U (zh) 车辆可变角度爬坡牵引力和速度测试装置
CN201181218Y (zh) 用于机动车辆轮轴识别的线阵压敏传感装置
CN103162971B (zh) 电动车行驶过程无线测试系统
CN111696358A (zh) 一种高速公路收费站的车辆超载检测处理系统
CN2869110Y (zh) 手推式沥青路面车辙检测仪
CN115406510A (zh) 一种城市道路积水分级监测预警系统
CN106404141B (zh) 一种整车动态计重用轴识别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15472010A (zh) 一种车路协同系统及其车路协同路侧感知设备
CN110579266A (zh) 一种用于公路治超系统使用的汽车衡过渡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N218765576U (zh) 一种自清洁式称重地磅
CN117513116A (zh) 一种沥青路面平整度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1477077U (zh) 一种用于公路设计的水平度检测装置
CN201434818Y (zh) 路面摩擦系数测试车
DE19827268A1 (de) 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r Gewichtserfassung der Nutzlast eines Nutzfahrzeugs mit Vertikalsensoren
CN1271394C (zh) 车辆超载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217132579U (zh) 一种新型汽车abs性能检测台
CN201062989Y (zh) 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
CN213301690U (zh) 集成式含高速abs检验的汽车综合安全性能检测线
CN111947760B (zh) 一种基于动态称重的平板称的检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13551752A (zh) 一种智能化双模无死角不停车称重检测装置
CN208013047U (zh) 一种道路行驶安全快速测试与评价装置
CN114923543B (zh) 一种城市低洼路段积水快速预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