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68192A - 一种燃气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气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68192A
CN115468192A CN202211055736.XA CN202211055736A CN115468192A CN 115468192 A CN115468192 A CN 115468192A CN 202211055736 A CN202211055736 A CN 202211055736A CN 115468192 A CN115468192 A CN 1154681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ver
fire cover
gas
mixin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5573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洪烨
洪云
随晶侠
张炳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5573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68192A/zh
Publication of CN1154681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681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3/00Stoves or ranges for gaseous fuels
    • F24C3/02Stoves or ranges for gaseous fuels with heat produced solely by flame
    • F24C3/027Ran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02Premix gas burners, i.e. in which gaseous fuel is mixed with combustion air upstream of the combustion zon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46Details, e.g. noise reduction means
    • F23D14/48Nozzles
    • F23D14/58Nozz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arrangement of the outlet or outlets from the nozzle, e.g. of annular configur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46Details, e.g. noise reduction means
    • F23D14/62Mixing devices; Mixing tub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3/00Stoves or ranges for gaseous fuels
    • F24C3/0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burners
    • F24C3/08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burners on ran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燃气灶,属于厨热设备的技术领域,以解决目前的燃气灶的空气补充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燃气灶包括燃烧部和风机,燃烧部,具有第一混气腔、第二混气腔和空气通道,空气通道与第一混气腔和所述第二混气腔均连通,风机与燃烧部连接,风机可将空气输入至空气通道后再分别输入至第一混气腔和所述第二混气腔。燃烧部可为风机提供安装基础,以使风机可设置于燃烧部,进而使得风机安装方便,风机可使燃烧部外的空气加速流入至空气通道内,并加速流向第一混气腔和第二混气腔,以提升本申请的燃气灶的二次空气补充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燃气灶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厨热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气灶。
背景技术
燃气灶是一种燃烧装置,其通过点燃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生成火焰,以对放置于燃气灶上的待机热件如锅具进行加热,燃气灶中,燃气的燃烧效果与空气含量相关,空气含量越充足,燃气的燃烧效果越好。
相关技术中,为了使燃气灶的燃气燃烧更加充分,可通过加大一次空气补充量来实现,但这样的补充方式单一。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的燃气灶的空气补充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燃气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气灶,包括:
燃烧部,具有第一混气腔、第二混气腔和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与所述第一混气腔和所述第二混气腔均连通;和
风机,与所述燃烧部连接,所述风机可将空气输入至所述空气通道后再分别输入至所述第一混气腔和所述第二混气腔。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燃气灶中,燃烧部内设置的空气通道分别与第一混气腔和第二混气腔连通,使得燃烧部外部的空气可通过空气通道分别输入至第一混气腔和第二混气腔内,以进一步提升第一混气腔和第二混气腔内的混合气体中的氧气含量。燃烧部可为风机提供安装基础,以使风机可设置于燃烧部,进而使得风机安装方便,风机可使燃烧部外的空气加速流入至空气通道内,并加速流向第一混气腔和第二混气腔,以提升本申请的燃气灶的二次空气补充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燃烧部包括炉头、内火盖、外火盖和引风盖,所述内火盖、所述外火盖和所述引风盖均设置于所述炉头,且所述外火盖围设于所述内火盖,所述引风盖设置于所述内火盖和所述外火盖之间,所述内火盖、所述外火盖和所述引风盖分别与所述炉头围设形成所述第一混气腔、所述第二混气腔和所述空气通道,所述内火盖和所述外火盖分别开设有内火孔和外火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引风盖与所述内火盖和所述外火盖均间隔设置,所述引风盖开设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空气通道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混气腔和所述第二混气腔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开设于所述引风盖朝向所述内火盖的侧壁,所述第二出风口开设于所述引风盖朝向所述外火盖的侧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引风盖间隔围设于所述内火盖,所述引风盖、所述炉头和所述内火盖的外侧壁围设形成所述空气通道,所述内火孔位于所述空气通道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引风盖盖设于至少部分所述内火盖,以使所述引风盖的内侧顶壁与所述内火盖的顶部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引风盖的内侧顶壁与所述内火盖的顶部之间,所述内火孔位于所述内火盖背向所述引风盖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火盖间隔围设于所述引风盖,所述第二出风口开设于所述引风盖朝向所述外火盖的侧壁,所述外火孔设置于所述外火盖朝向所述内火盖的侧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均沿所述引风盖的周向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出风口于所述外火盖上形成投影区域,所述投影区域相对所述外火孔更为邻近所述炉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燃烧部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设置于所述炉头背向所述引风盖的一侧,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炉头背向所述引风盖的一侧,且所述风机的出风侧通过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空气通道连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燃气灶还包括引风壳,所述引风壳与所述炉头连接,所述引风壳内具有与所述进风口连通的引风通道,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引风壳,且所述风机的出风侧与所述引风通道连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燃气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燃气灶的俯视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中D-D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燃气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中燃气灶的引风盖拆卸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1中引风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燃烧部,110-炉头,111-第一混气腔,112-第二混气腔,113-空气通道,1131-进风口,1132-第一出风口,1133-第二出风口,120-内火盖,121-内火孔,130-外火盖,131-外火孔,140-引风盖,150-引射管,
200-风机,
300-引风壳,310-引风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面结合附图并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本申请: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图6,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燃气灶,包括燃烧部100和风机200。本申请的燃气灶的结构还可应用于其它的燃烧装置中。
应理解的是,燃气灶是一种通过燃烧燃料气体而生成火焰的装置,燃料气体通入至燃气灶内后,燃料气体与空气混合形成混合气体,将该混合气体点燃后可形成火焰,因此,燃气灶需要与燃气管路连接,以向燃烧装置输入燃料气体,并且燃烧装置还需要开设用于使空气进入的空气口,使得空气可与燃料气体混合以形成混合气体,
燃气管输入至燃气灶内的燃料气体可与一次空气混合形成混合气体,一次空气是在燃气输入至燃气灶的引射管150的过程中被吸入至引射管150内,以使一次空气与燃气混合形成混合气体,二次空气是在一次空气与燃气混合后再次与燃气混合的空气。
此外,还应理解的是,燃气灶中,无论是一次空气还是二次空气,其作用均为使燃气可燃烧更加充分,因此,在燃气灶的燃气流量一定的情况下,一次空气和二次空气的供给量越高,燃气可燃烧更加充分,进而使得燃气灶具有更佳的燃烧效果。
本申请中,燃烧部100为燃气灶的基础构件,燃烧部100可以为燃气灶的其它至少部分部件提供安装基础,燃气管可与燃烧部100连接,以向燃烧部100内供给燃气。燃烧部100内具有第一混气腔111和第二混气腔112,应理解的是,第一混气腔111和第二混气腔112内的气体为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燃气由燃气管输入至燃烧部100内,且一次空气被吸入至燃烧部100内后,燃气与一次空气的混合气体位于燃烧部100的第一混气腔111和第二混气腔112内,混合气体在第一混气腔111和第二混气腔112内继续混合,以使燃气与空气混合充分。燃烧部100的第一混气腔111和第二混气腔112内的混合气体最终可通过燃烧部100的火孔排出并被点燃形成火焰。
燃烧部100内还设置有空气通道113,空气通道113设置为与第一混气腔111和第二混气腔112连通,燃气灶外部的空气可进入至空气通道113内,再由空气通道113分别输入至第一混气腔111和第二混气腔112内,以向第一混气腔111和第二混气腔112补充空气,使得第一混气腔111和第二混气腔112内的混合气体中的氧气含量进一步提升,因此,本申请的燃烧部100内的空气通道113可作为补充二次空气的通道。
燃烧部100可为风机200提供安装,以使风机200设置于燃烧部100,风机200可将燃烧部100外部的空气输入至空气通道113内,随后再将空气由空气通道113分别输入至第一混气腔111和第二混气腔112内,以使第一混气腔111和第二混气腔112内的混合气体的空气含量充足。风机200可使得燃烧部100外部的空气加速流向燃烧部100的空气通道113内,进而使得空气可加速流向燃烧部100的第一混气腔111和第二混气腔112内,以达到使得本申请的燃气灶的二次空气补充效率更高的目的。
风机200安装于燃烧部100上,可使得本申请的燃气灶不必在其它部位上设置用于安装风机200的结构,以达到简化本申请的燃气灶的目的。此外,由于风机200设置于燃烧部100,因此,风机200可更为邻近燃烧部100的空气通道113设置,这样风机200将燃气灶的外部的空气吸入后可更高效地输入至燃烧部100的空气通道113内,进而更高效地将空气分别输入至燃烧部100的第一混气腔111和第二混气腔112内。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燃气灶中,燃烧部100内设置的空气通道113分别与第一混气腔111和第二混气腔112连通,使得燃烧部100外部的空气可通过空气通道113分别输入至第一混气腔111和第二混气腔112内,以进一步提升第一混气腔111和第二混气腔112内的混合气体中的氧气含量。燃烧部100可为风机200提供安装基础,以使风机200可设置于燃烧部100,进而使得风机200安装方便,风机200可使燃烧部100外的空气加速流入至空气通道113内,并加速流向第一混气腔111和第二混气腔112,以提升本申请的燃气灶的二次空气补充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使本申请的燃烧部100内的空气通道113可更高效地将空气分别输入至第一混气腔111和第二混气腔112内,本申请的第二混气腔112可设置为围设于第一混气腔111,因此第一混气腔111和第二混气腔112内的混合气体排出被点燃所形成的火焰包括中心火焰和围设于中心火焰的外侧火焰,这样可使得本申请的燃气灶所形成的火焰分布更加均匀,以使待加热件受热均匀。
燃烧部100内的空气通道113可设置于第一混气腔111和第二混气腔112之间,因此,第二混气腔112可间隔围设于第一混气腔111,以使第一混气腔111和第二混气腔112之间具有空间设置空气通道113。当空气通道113设置于第一混气腔111和第二混气腔112之间后,可使得空气通道113同时与第一混气腔111和第二混气腔112相邻设置,这样空气通道113与第一混气腔111和第二混气腔112的间距相对较小,使得空气通道113内的空气流经更短的行程后即可达到第一混气腔111和第二混气腔112内,从而使得本申请的燃气灶的二次空气供给效率更高。
此外,还应理解的是,当空气受热后其压力可增大,进而使得空气更加活跃,本申请中,第一混气腔111和第二混气腔112中的燃气可通过火孔排出并被点燃形成火焰,进而可使得第一混气腔111和第二混气腔112具有较高的温度,这样与第一混气腔111和第二混气腔112邻近的空气通道113内的空气的温度相对更高,从而使得空气通道113内的空气的流速更快,空气通道113内的空气可更快速地流入至第一混气腔111内和第二混气腔112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应理解的是,燃烧部100内的空气通道113的空间越大,空气通道113可容纳的空气量更足,从而可使得通过空气通道113供给第一混气腔111和第二混气腔112的空气量更充足。因此,本申请的燃烧部100的空气通道113可设置为围设于第一混气腔111设置,这样空气通道113沿第一混气腔111的周向分布,以使得空气通道113的空间相对较大。
具体的,燃烧部100内的第二混气腔112可间隔围设于第一混气腔111,且第二混气腔112的周向各部分均与第一混气腔111间隔设置,以使第一混气腔111和第二混气腔112之间具有足够的空间以设置空气通道113。当空气通道113围设于第一混气腔111后,第二混气腔112还将空气通道113围设。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应理解的是,由于燃烧部100的空气通道113与第一混气腔111和第二混气腔112连通,因此,空气通道113具有第一出风口1132和第二出风口1133,空气通道113内的空气通过第一出风口1132输入至第一混气腔111内,空气通道113内的空气通过第二出风口1133输入至第二混气腔112内。在燃烧部100的空气通道113围设于第一混气腔111,且被第二混气腔112围设的情况下,为了使空气通道113内的空气可更高效地输入至第一混气腔111和第二混气腔112内,空气通道113的第一出风口1132和第二出风口1133可设置为多个,并且多个第一出风口1132和多个第二出风口1133均沿空气通道113的周向分布,从而使得空气通道113内的空气可由多个方向输入至第一混气腔111和第二混气腔112内。
此外,还应注意的是,空气通道113内的第一出风口1132和第二出风口1133还可设置为沿空气通道113的周向设置的条孔,这样可使得第一出风口1132和第二出风口1133的开口相对更大,以使空气通道113内的空气可更高效地通过第一出风口1132和第二出风口1133输入至第一混气腔111和第二混气腔112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使本申请的燃烧部100内具有第一混气腔111、第二混气腔112和空气通道113,本申请的燃烧部100可设置为包括炉头110、外火盖130、内火盖120和引风盖140,其中,外火盖130、内火盖120和引风盖140均设置于炉头110上,炉头110开设有多个槽型结构,并且多个槽型结构与内火盖120、外火盖130和引风盖140对应设置,从而使得内火盖120与炉头110之间围设形成第一混气腔111,外火盖130与炉头110之间围设形成第二混气腔112,引风盖140与炉头110之间围设形成空气通道113,内火盖120和外火盖130上分别开设有内火孔121和外火孔131,第一混气腔111内的混合气体可通过内火盖120的内火孔121排出以被点燃,第二混气腔112内的混合气体可通过外火盖130的外火孔131排出以被点燃。
此外,应理解的是,外火盖130、内火盖120和引风盖140设置于炉头110上,使得炉头110可为内火盖120、外火盖130和引风盖140提供安装基础,具体的,内火盖120、外火盖130和引风盖140可直接放置于炉头110上,这样内火盖120、外火盖130和引风盖140也可方便地从炉头110上取放,以使得炉头110、内火盖120、外火盖130和引风盖140清洗方便。炉头110上开设的多个槽型结构的侧壁可用于支撑内火盖120、外火盖130和引风盖140。
具体的,燃烧部100的外火盖130可设置为围设于内火盖120,引风盖140设置于内火盖120和外火盖130之间,且外火盖130围设于引风盖140,引风盖140围设于内火盖12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降低本申请的引风盖140的制备难度,并节省引风盖140的用料,引风盖140设置于炉头110上后,引风盖140与炉头110以及内火盖120的侧壁共同围设形成空气通道113,具体的,引风盖140朝向内火盖120的一侧不必额外设置盖体结构,以使内火盖120的外侧壁可作为空气通道113的内壁,从而可达到节省引风盖140的用料的目的。当然,应注意的是,在上述的引风盖140设置结构下,内火盖120的内火孔121应设置于空气通道113外,这样当内火盖120的外侧壁作为空气通道113的内壁时,引风盖140不会将内火盖120的内火孔121围设于内,以使内火盖120的内火孔121排出的混合气体可顺利燃烧。具体的,内火盖120可设置于内火盖120背向引风盖140的侧壁。
当然,应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还可设置本申请的引风盖140与炉头110以及外火盖130的侧壁共同围设形成空气通道113,具体的,引风盖140朝向外火盖130的一侧不必额外设置盖体结构,以使外火盖130的内侧壁可作为空气通道113的内壁,从而也可达到节省引风盖140的用料的目的。当然,应注意的是,在上述的引风盖140设置结构下,外火盖130的外火孔131可设置于外火盖130背向引风盖140的侧壁,这样当外火盖130的内侧壁作为空气通道113的内壁时,引风盖140不会将外火盖130的外火孔131围设于内,以使外火盖130的外火孔131排出的混合气体可顺利燃烧。
此外,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引风盖140还可设置为架设于外火盖130和内火盖120之间的盖板,以使引风盖140、内火盖120的外侧壁、外火盖130的内侧壁和炉头110共同围设形成空气通道113,这样可最大程度的节省引风盖140的用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使本申请的燃烧部100内的空气通道113可与第一混气腔111连通,本申请的引风盖140可设置为盖设于至少部分内火盖120设置,具体的,引风盖140的内侧顶壁与内火盖120的顶部相对设置,并且引风盖140的内侧顶壁与内火盖120的顶部具有一定的间隙,该间隙可构成第一出风口1132,位于空气通道113内的空气可通过第一出风口1132排出至空气通道113外,且由于第一出风口1132的开口朝向内火盖120一侧,因此通过空气通道113的第一出风口1132排出的空气可作用于内火盖120,为内火盖120处燃烧的火焰补充二次空气。
通过将第一出风口1132设置于引风盖140引风盖盖设于内火盖120的部分,并使第一出风口1132位于引风盖140和内火盖120之间,可使得引风盖140上不必额外单独开设第一出风口1132。通过第一出风口1132排出空气在附壁效应的作用下可沿着内火盖120的外侧壁流动,由于内火盖120的内火孔121开设于内火盖120的表面,因此沿内火盖120的外壁流动的空气可更易于流动至内火盖120的内火孔121位置,从而可使得通过第一出风口1132排出的空气可更好地补充至内火盖120,使得内火盖120处生成的火焰的火力更充足。
此外,应理解的是,当引风盖140和内火盖120之间的间隙构成第一出风口1132后,为了使第一出风口1132的开口更大,可设置引风盖140的周向底壁与内火盖120的周向顶壁均具有间隙,且间隙的间距保持一致,这样可使得第一出风口1132可沿引风盖140的周向分布,且在引风盖140的周向上第一出风口1132的各部分开口大小均一致,从而达到向内火盖120的周向各部分均匀补充二次空气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本申请的空气通道113可与第二混气腔112连通,可在引风盖140将内火盖120围设,且引风盖140被外火盖130围设的情况下,于引风盖140朝向外火盖130的侧壁上开设第二出风口1133,这样第二出风口1133的开口可朝向外火盖130,且由于外火盖130将引风盖140间隔围设,从而使得燃烧部100的空气通道113内的二次空气可通过引风盖140上的第二出风口1133流向外火盖130。由于外火盖130上开设有外火孔131,因此通过燃烧部100的空气通道113流向外火盖130的二次空气可向外火盖130生成的火焰补充空气,进而使得外火盖130处的火焰的焰力更强。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的燃烧部100的第二混气腔112内的混合气体可通过外火盖130的火孔喷射,因此当空气通道113内的二次空气可直接向外火盖130的外火孔131补充二次空气,可使得燃烧部100的第二混气腔112内的燃气可燃烧更加充分。具体的,外火盖130的外火孔131可设置于外火盖130朝向引风盖140的侧壁,这样可使得引风盖140的第二出风口1133与外火盖130的外火孔131相向设置,从而可达到减小引风盖140的第二出风口1133和外火盖130的外火孔131的间距的目的,进而使得通过引风盖140的第二出风口1133排出的二次空气可更快速地达到外火盖130的外火孔131处。引风盖140上的第二出风口1133的数量可设置多个,多个第二出风口1133可设置为沿引风盖140的周向间隔设置。
此外,还应注意的是,燃烧部100的第二混气腔112内的燃气通过外火盖130的外火孔131排出后被点燃,因此为了使二次空气对外火盖130处的火焰的助燃效果更好,可通过向外火盖130的火焰的根部补充二次空气来实现,外火盖130的外火孔131位置即为外火盖130处火焰的根部位置。
本申请中,引风盖140的第二出风口1133的高度可设置为不高于外火盖130的外火孔131,这样可使得通过引风盖140的第二出风口1133排出的二次空气可补充至外火盖130的外火孔131,进而向外火盖130处的火焰根部补充二次空气。
具体的,本申请的引风盖140的第二出风口1133在朝向外火盖130的方向上于外火盖130上可形成投影区域,位于外火盖130的投影区域相对于外火盖130上的外火孔131更加邻近于炉头110,这样可使得引风盖140的第二出风口1133的高度低于外火盖130的外火孔131。当引风盖140的第二出风口1133排出二次空气后,二次空气气流的初始位置低于外火盖130的外火孔131,由于燃气灶的工作时具有高温,相应的可使得二次空气的温度升高,因此二次空气气流可自然上升。此外,由于引风盖140的出风口朝向外火盖130,因此通过引风盖140的第二出风口1133排出的二次空气具有朝向外火盖130流动的速度,以及自然上升的速度,从而可使得引风盖140的第二出风口1133排出的二次空气可朝向外火盖130的外火孔131流动,进而为外火盖130生成的火焰的根部补充二次空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使本申请的风机200安装于燃烧部100上更方便,本申请的风机200可设置于燃烧部100的底部一侧,具体的,风机200可设置于炉头110背向引风盖140的一侧,这样风机200位于炉头110的底部。应理解的是,燃气灶安装于灶台上时,炉头110的部分位于燃气灶的面板的下方,相应的,燃气管与炉头110的连接处也位于面板的下方,从而达到隐藏燃气管与炉头110的连接处的目的,进而可起到保护燃气管与炉头110的连接处的目的。此外,燃气灶的其它部分部件也可设置于燃气灶的面板下方。
当风机200设置于炉头110背向引风盖140的一侧,即风机200设置于燃气灶的面板的下方,从而可将风机200隐藏于燃气灶的内部,进而可起到保护风机200的目的。
本申请中,燃烧部100的空气通道113设置有进风口1131,空气通道113外部的空气可通过进风口1131输入至空气通道113内后,可通过第一出风口1132和第二出风口1133分别输入至第一混气腔111和第二混气腔112内,因此,为了更便于风机200将二次空气通过空气通道113的进风口1131输入至空气通道113内,可将空气通道113的进风口1131设置炉头110背向引风盖140的一侧的外壁上。具体来说,本申请中燃烧部100的空气通道113由炉头110上的切槽与引风盖140共同围设形成,因此可将空气通道113的进风口1131设置于炉头110背向引风盖140的第一侧,从而使得空气通道113的出风口位于燃烧部100的底部一侧。
当风机200和空气通道113的进风口1131均位于燃烧部100的底部一侧后,可将风机200的出风侧设置为与空气通道113的进风口1131相对,以使风机200可直接向空气通道113内输入二次空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更进一步地使风机200易于安装于燃烧部100上,本申请的燃气灶还可设置引风壳300,引风壳300可设置为与炉头110连接。引风壳300内可设置引风通道310,引风可的引风通道310与炉头110的进风口1131连通,风机200可设置于引风壳300上,且风机200的出风侧与引风壳300的引风通道310连通,这样风机200可向引风壳300的引风通道310内输入二次空气,二次空气通过引风通道310输入至燃烧部100的空气通道113后再通过第一出风口1132和第二出风口1133分别输入至第一混气腔111和第二混气腔112中。
具体的,引风壳300可设置于燃烧部100的底部一侧,且风机200可设置于引风壳300背向炉头110的一侧,这样可使得风机200与炉头110具有一定的间距。应理解的是,燃气灶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使得炉头110的温度较高,因此,通过设置引风壳300还可增大风机200与炉头110的间距,以使得风机200受到的炉头110处的高温的影响相对更小,从而达到了保护风机200的目的。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Claims (10)

1.一种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包括:
燃烧部(100),具有第一混气腔(111)、第二混气腔(112)和空气通道(113),所述空气通道(113)与所述第一混气腔(111)和所述第二混气腔(112)均连通;和
风机(200),与所述燃烧部(100)连接,所述风机(200)可将空气输入至所述空气通道(113)后再分别输入至所述第一混气腔(111)和所述第二混气腔(1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部(100)包括炉头(110)、内火盖(120)、外火盖(130)和引风盖(140),所述内火盖(120)、所述外火盖(130)和所述引风盖(140)均设置于所述炉头(110),且所述外火盖(130)围设于所述内火盖(120),所述引风盖(140)设置于所述内火盖(120)和所述外火盖(130)之间,所述内火盖(120)、所述外火盖(130)和所述引风盖(140)分别与所述炉头(110)围设形成所述第一混气腔(111)、所述第二混气腔(112)和所述空气通道(113),所述内火盖(120)和所述外火盖(130)分别开设有内火孔(121)和外火孔(1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盖(140)与所述内火盖(120)和所述外火盖(130)均间隔设置,所述引风盖(140)开设有第一出风口(1132)和第二出风口(1133),所述空气通道(113)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口(1132)和所述第二出风口(1133)分别与所述第一混气腔(111)和所述第二混气腔(112)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盖(140)间隔围设于所述内火盖(120),所述引风盖(140)、所述炉头(110)和所述内火盖(120)的外侧壁围设形成所述空气通道(113),所述内火孔(121)位于所述空气通道(113)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盖(140)盖设于至少部分所述内火盖(120),以使所述引风盖(140)的内侧顶壁与所述内火盖(120)的顶部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出风口(1132)设置于所述引风盖(140)的内侧顶壁与所述内火盖(120)的顶部之间,所述内火孔(121)位于所述内火盖(120)背向所述引风盖(140)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火盖(130)间隔围设于所述引风盖(140),所述第二出风口(1133)开设于所述引风盖(140)朝向所述外火盖(130)的侧壁,所述外火孔(131)设置于所述外火盖(130)朝向所述内火盖(120)的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口(1133)于所述外火盖(130)上形成投影区域,所述投影区域相对所述外火孔(131)更为邻近所述炉头(110)。
8.根据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1132)和所述第二出风口(1133)均沿所述引风盖(140)的周向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部(100)开设有进风口(1131),所述进风口(1131)设置于所述炉头(110)背向所述引风盖(140)的一侧,所述风机(200)设置于所述炉头(110)背向所述引风盖(140)的一侧,且所述风机(200)的出风侧通过所述进风口(1131)与所述空气通道(113)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灶还包括引风壳(300),所述引风壳(300)与所述炉头(110)连接,所述引风壳(300)内具有与所述进风口(1131)连通的引风通道(310),所述风机(200)设置于所述引风壳(300),且所述风机(200)的出风侧与所述引风通道(310)连通。
CN202211055736.XA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燃气灶 Pending CN1154681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55736.XA CN115468192A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燃气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55736.XA CN115468192A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燃气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68192A true CN115468192A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70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55736.XA Pending CN115468192A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燃气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6819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341252B1 (ko) 동적안정성을개선하기위한확산파일롯을갖는대기가스버너
CN109000234B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218583210U (zh) 一种燃气灶
CN115468192A (zh) 一种燃气灶
CN218565486U (zh) 一种燃气灶
CN218583209U (zh) 一种燃气灶
CN109000231B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218993454U (zh) 一种燃气灶
CN109000237B (zh) 底杯、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109000245B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109000238B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218510943U (zh) 一种燃气灶
CN218565485U (zh) 一种燃气灶
CN216047856U (zh) 燃气灶
CN219640249U (zh) 一种燃烧装置及燃气灶
CN216047855U (zh) 灶壳以及燃气灶
CN219976427U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6047652U (zh) 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CN217031619U (zh) 一种低氮静音装置及燃气热水器和壁挂炉
CN219550521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
CN216047670U (zh) 分气盘、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CN215001579U (zh) 燃气设备
CN217423240U (zh) 上进风燃烧器及燃气灶
KR102649269B1 (ko) 예혼합 연소 방식의 메탈화이버 가스버너를 적용한 온풍 및 탄산가스 공급장치
CN219976426U (zh) 燃烧装置及燃气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