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60993A - 导管 - Google Patents

导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60993A
CN115460993A CN202180030477.2A CN202180030477A CN115460993A CN 115460993 A CN115460993 A CN 115460993A CN 202180030477 A CN202180030477 A CN 202180030477A CN 115460993 A CN115460993 A CN 1154609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ltrasonic
acoustic lens
catheter
unit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3047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浪间聪志
大岛史义
久保佑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ahi Intec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Intec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Intec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ahi Intec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4609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609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12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in body cavities or body tracts, e.g. by using cathe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diagnostic device
    • A61B8/44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diagnostic device related to the probe
    • A61B8/445Details of catheter constru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diagnostic device
    • A61B8/4483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diagnostic device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ultrasound transducer
    • A61B8/449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diagnostic device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ultrasound transducer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the transducer el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5/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acoustic waves, e.g. sonar systems
    • G01S15/88Sona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S15/89Sona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mapping or imaging
    • G01S15/8906Short-range imaging systems; Acoustic microscope systems using pulse-echo techniques
    • G01S15/8909Short-range imaging systems; Acoustic microscope systems using pulse-echo techniques using a static transducer configuration
    • G01S15/8913Short-range imaging systems; Acoustic microscope systems using pulse-echo techniques using a static transducer configuration using separate transducers for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5/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acoustic waves, e.g. sonar systems
    • G01S15/88Sona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S15/89Sona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mapping or imaging
    • G01S15/8906Short-range imaging systems; Acoustic microscope systems using pulse-echo techniques
    • G01S15/8909Short-range imaging systems; Acoustic microscope systems using pulse-echo techniques using a static transducer configuration
    • G01S15/8915Short-range imaging systems; Acoustic microscope systems using pulse-echo techniques using a static transducer configuration using a transducer array
    • G01S15/8922Short-range imaging systems; Acoustic microscope systems using pulse-echo techniques using a static transducer configuration using a transducer array the array being concentric or annula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diagnostic device
    • A61B8/4477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diagnostic device using several separate ultrasound transducers or prob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Biophys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Gynecology & Obstetr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ltra Sonic Daignosis Equipment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高超声波的接收效率。导管(A)具备:发送部(18),其设于具有管腔(15)的管(10)的远位端,具有超声波的发送功能;接收部(19),其设于管(10)的远位端,具有超声波的接收功能;以及声透镜(24),其配置为仅覆盖发送部(18)和接收部(19)中的发送部(18)。从发送部(18)发送出的超声波束通过声透镜(24)而汇聚,被生物体组织反射后的反射波未通过声透镜(24)就由接收部(19)接收。在设定接收部(19)的位置、数量时,不受声透镜(24)的位置、大小等的制约,因此能够适当地设定接收部(19)的位置、数量,提高超声波的接收效率。

Description

导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管。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使用超声波来检查生物体组织的形态的装置,公开了一种超声波探头,该超声波探头具备将超声波振子配置成同心圆状的同心状阵列振子、以及具有在矢径方向上开口的声窗的超声波屏蔽板。从同心状阵列振子发送出的超声波通过声窗的声透镜而汇聚。被生物体组织反射后的反射波通过相同的声透镜而被同心状阵列振子接收。根据同心状阵列振子中的接收信息,对生物体组织的形态进行成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12265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装置中,超声波的反射波的接收范围限定于狭缝状的声窗的开口区域,因此存在基于反射后的超声波的接收而得到的信息量较少的课题。尤其是在生物体组织的形状的掌握中,在照射出的超声波向与声窗不同的方向反射的情况下,无法掌握产生该反射的生物体组织的部分的形状。
并且,也考虑与上述装置不同的构造,即,从多个发送部发送超声波,照射会聚后的超声波。然而,在从各个发送部向作为被照射体的生物体组织照射了超声波的情况下,因从各个发送部到生物体组织为止的超声波传播的距离的不同等,到达生物体组织的各个超声波的相位产生偏离,从而产生到达的超声波的衰减、放大。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高超声波的接收效率。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在本公开中,
(1)一种导管,具备:
发送部,其设于具有管腔的管的远位端,具有超声波的发送功能;
接收部,其设于上述管的远位端,具有超声波的接收功能;以及
声透镜,其配置为仅覆盖上述发送部和上述接收部中的上述发送部,
(2)根据(1)所述的导管,其中,
上述发送部集中地配置于局部,上述接收部分散地配置于多个部位,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导管,其中,
上述发送部和上述接收部均构成为具备振子,该振子具有超声波的发送功能和超声波的接收功能这两个功能,
上述声透镜能够相对于上述发送部以及上述接收部以选择性地仅覆盖多个上述振子中的一部分上述振子的形态相对位移,
(4)根据上述(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管,其中,
上述发送部和上述接收部中的至少上述接收部配置为包围上述管腔,
(5)根据上述(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管,其中,
具有以隔着上述管腔的方式配置的第一上述发送部和第二上述发送部,上述第一发送部被第一上述声透镜覆盖,上述第二发送部被第二上述声透镜覆盖,
(6)根据上述(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管,其中,
上述发送部是将具有超声波发送功能的多个振子排列成一列的形态。
发明的效果如下。
从发送部发送出的超声波束通过声透镜而汇聚,被生物体组织反射后的反射波未通过声透镜就由接收部接收。在设定接收部的位置、数量时,不受声透镜的位置、大小等的制约,因此能够适当地设定接收部的位置、数量,提高超声波的接收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导管的主视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导管的主视图。
图3是导管的侧剖视图。
图4是实施方式2的导管的主视图。
图5是实施方式3的导管的主视图。
图6是实施方式4的导管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上述发送部集中地配置于局部,上述接收部分散地配置于多个部位。并且,在发送部配置有声透镜,由发送部发送出的超声波汇聚地向作为被照射体的生物体组织照射,从而能够提高超声波的能量密度。根据该结构,在生物体组织中,从发送部发送出的超声波的能量能够抑制由超声波传播的路径的距离的差异等导致的衰减、放大。并且,能够由多个接收部接收被生物体组织反射而向多个方向扩展的反射波,因此能够提高基于接收部的接收信息而得到的生物体组织的图像的分辨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上述发送部和上述接收部均构成为具备具有超声波的发送功能和超声波的接收功能这两个功能的振子,上述声透镜能够相对于上述发送部以及上述接收部以选择性地仅覆盖多个上述振子中的一部分上述振子的形态相对位移。根据该结构,通过使声透镜相对移动,能够从多个不同的位置对一个生物体组织照射超声波。这样一来,即使生物体组织的形态复杂,也能够由多个接收部获取多方面的接收信息。由此,能够提高基于接收部的接收信息而得到的生物体组织的图像的分辨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上述发送部和上述接收部中的至少上述接收部配置为包围上述管腔。根据该结构,关于作为插通在管腔中的医疗设备的治疗检查对象的生物体组织,能够获取多方面的接收信息。由此,能够提高基于接收部的接收信息而得到的生物体组织的图像的分辨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具有以隔着上述管腔的方式配置的第一上述发送部和第二上述发送部,上述第一发送部被第一上述声透镜覆盖,上述第二发送部被第二上述声透镜覆盖。根据该结构,能够从正反的两个方向对作为插通在管腔中的医疗设备的治疗检查对象的生物体组织照射两个超声波。由此,即使生物体组织的形态复杂,也能够获取多方面的接收信息。由此,能够提高基于接收部的接收信息而得到的生物体组织的图像的分辨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上述发送部是将具有超声波发送功能的多个振子排列成一列的形态。根据该结构,若使超声波发送的时机在多个振子间错开,则能够将多个超声波汇聚而形成汇聚超声波。多个超声波的汇聚位置能够通过改变超声波发送的时机而任意地变更,因此关于生物体组织,能够得到大量信息。
<实施方式1>
以下,参照图1~图3对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图1示出包括导管A、发送控制装置614以及显示装置615的导管系统1的侧剖视图,图2示出正面观察导管A的主视图。导管系统1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为相同的结构。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前后方向,将图3中的上方定义为前方。导管A的前端和远位端以相同含义使用。
本实施方式1的导管A具备具有挠性的一根管10、形成在管10内的管腔15、八个超声波传感器16、以及一个声透镜24。如图1所示,导管系统1具有控制导管A、超声波传感器16的发送控制装置614、显示从超声波传感器16获取到的信息的显示装置615、以及内置将超声波传感器16与发送控制装置614连接的信号线616、617且用于容易进行导管A向体内的插入操作的连接器14。
管10是将长条的内管11以同轴状且限制了沿径向的相对位移的状态收纳在长条的外管20内的形态。例如通过对连接器14进行旋转操作等在导管A的近位端的操作,内管11和外管20能够保持同轴状态不变地一边滑动接触一边沿周向相对旋转。管腔15的截面形状为圆形,管腔15呈同心状地插通到内管11内。在管腔15插通导丝等医疗设备(省略图示)。
将内管11以与长度方向成直角的方式剖切时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如图3所示,在内管11的远位端一体地形成有呈与内管11同心的圆形的支撑板部12。支撑板部12的外周缘与内管11的内周相连。在支撑板部12的中心部形成有呈与支撑板部12同心的圆形的贯通形态的导向孔13。形成在内管11内的管腔15以贯通的形态与导向孔13的内周面连接。
在支撑板部12的前表面、即支撑板部12的靠远位端侧的面安装有八个超声波传感器16。在从远位端侧沿长度方向观察导管A的主视情况下(参照图2),八个超声波传感器16以导向孔13为中心在周向上隔开等角度间距地配置成同心状。一个超声波传感器16构成为具备在径向上排列成一列地配置的多个振子17。多个振子17以导向孔13为中心呈放射状地排列。各振子17由使用了锆钛酸铅(PZT)等压电体的压电元件构成。除了PZT之外,振子17也可以使用PVDF(聚偏氟乙烯)等高分子体、CMUT等MEMS器件。
振子17兼具通过施加电压来发送超声波的发送功能和通过接收超声波来产生电压的接收功能。因此,所有超声波传感器16能够将功能切换为发送超声波的发送部18和接收超声波的接收部19来使用。
作为接收部19发挥功能的七个超声波传感器16的振子17接收被生物体组织(省略图示)反射后的超声波。从发送部18发送超声波起到接收部19的振子17接收反射波为止的时间主要由从发送部18到生物体组织的距离来决定。被生物体组织反射后的反射波的强度根据作为超声波的照射对象的生物体组织的组成和形态而不同。接收到超声波的振子17产生与反射波的强度对应的电压。基于振子17所产生的电压,得到生物体组织的超声波图像(省略图示)。
将外管20以与长度方向成直角的方式剖切时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在外管20的远位端,以与外管20呈同心状且能够与外管20一体旋转的方式固接有圆板形的平板21。平板21的板厚方向与外管20的长度方向平行。平板21具有中心孔22。在中心孔22固接有圆环形的导环23。管腔15的远位端以贯通的形态与导环23连接。
在主视情况下,平板21与支撑板部12呈同心状,配置为从前侧、即远位端侧覆盖八个超声波传感器16。平板21例如由硅树脂形成。在平板21形成有声透镜24。在主视情况下,声透镜24也可以形成为从前方仅覆盖八个超声波传感器16中的任意一个超声波传感器16的大小的大致椭圆形。声透镜24呈使平板21的前表面的一部分凹下成曲面状的凹透镜状。若外管20与内管11呈同轴状地沿周向相对旋转,则声透镜24与八个超声波传感器16相对旋转。
此外,声透镜24的形状根据由平板21的材质决定的超声波的声速与比平板21靠前方的血液等介质内的声速的速度差来决定。在平板21内的超声波的声速比介质内的声速慢的情况下,将声透镜24设为凸透镜形状。在平板21内的超声波的声速比介质内的声速快的情况下,将声透镜24设为凹透镜形状。
在使用本实施方式1的导管A诊断生物体组织的形态时,通过在导管A的近位端的操作,使内管11和外管20相对旋转。通过该操作,利用声透镜24来覆盖八个超声波传感器16中的应作为发送部18发挥功能的一个超声波传感器16。未被声透镜24覆盖的七个超声波传感器16作为接收部19发挥功能。在导管A的远位端的前表面,一个发送部18和七个接收部19在周向上等角度间距地排列。
构成发送部18的多个振子17通过被施加电压来发送超声波。从多个振子17发送出的多个超声波通过声透镜24,向导管A的前方、即图3中的上方前进。声透镜24通过利用超声波的折射性,使多个超声波汇聚。汇聚后的超声波形成指向性较高的一条汇聚超声波。由于该汇聚超声波具有较强的能量,所以被生物体组织反射后的反射波以具有较强的能量的状态由七个接收部19接收。基于由七个接收部19得到的超声波的接收信息来生成超声波图像。
照射到生物体组织的超声波的能量越强,则超声波图像的分辨率越高。在本实施方式1中,利用声透镜24对从发送部18发送出的超声波进行汇聚,向生物体组织照射能量较强的汇聚超声波。并且,从接收部19得到的接收信息量越多,则超声波图像的分辨率越高。接收部19的数量越多则接收信息越多,接收部19配置为越大的范围则接收信息越多。在本实施方式1中,由于七个接收部19配置为包围管腔15,所以反射波的接收效率较高,得到较多的反射波的接收信息。因此,通过使用本实施方式1的导管A,能够得到分辨率较高的超声波图像。
构成发送部18的多个振子17的驱动方式能够设为发送电压对构成多个振子17的各个振子使时机一点一点错开地施加的相控阵方式。通过以相控阵方式控制多个振子17,能够沿配置多个振子17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径向)调整从构成发送部18的多个振子17发送出的超声波的二次波的前进方向。由于该二次波通过声透镜24而汇聚,所以从发送部18发送的超声波被声透镜24汇聚的位置能够根据各振子17发送超声波的时机的不同来调整。
本实施方式1的导管A具备:发送部18,其设于具有管腔15的管10的远位端,具有超声波的发送功能;接收部19,其设于管10的远位端,具有超声波的接收功能;以及声透镜24,其配置为仅覆盖发送部18和接收部19中的发送部18。从发送部18发送出的超声波束通过声透镜24而汇聚,被生物体组织反射后的反射波未通过声透镜24就由接收部19接收。在设定接收部19的位置、数量时,不受声透镜24的位置、大小等的制约,因此能够适当地设定接收部19的位置、数量,提高超声波的接收效率。
接收部19分散地配置于多个部位。根据该结构,能够由多个接收部19接收被生物体组织反射而向多个方向扩展的反射波,因此能够提高基于接收部19的接收信息而得到的生物体组织的图像的分辨率。
发送部18和接收部19均构成为具备振子17,该振子17具有超声波的发送功能和超声波的接收功能这两个功能。声透镜24能够相对于发送部18以及接收部19以选择性地仅覆盖多个振子17中的一部分振子17的形态相对位移。或者,也可以相对于导管A固定地设置声透镜24,通过使导管A整体沿相对于导管A的长轴的周向旋转,来使声透镜24的位置在体内相对位移。通过使声透镜24的位置相对移动,能够从多个不同的位置对一个生物体组织照射超声波。这样一来,即使生物体组织的形态复杂,也能够由多个接收部19获取多方面的接收信息。由此,能够提高基于接收部19的接收信息而得到的生物体组织的图像的分辨率。
导管A具有插通在管10内的管腔15。发送部18和接收部19配置为包围管腔15。即,发送部18和接收部19中的至少接收部19配置为包围管腔15。或者,发送部18和接收部19在导管A前端的横截面中沿导管A的外周面配置。根据该结构,关于作为插通在管腔15中的医疗设备的治疗检查对象的生物体组织,能够从生物体组织的全方位获取信息。由此,能够提高基于接收部19的接收信息而得到的生物体组织的图像的分辨率。
发送部18是将具有超声波发送功能的多个振子17排列成一列的形态。若使超声波发送的时机在多个振子17间错开,则能够将多个超声波汇聚而形成汇聚超声波。多个超声波的汇聚位置能够通过改变超声波发送的时机而任意地变更,因此关于生物体组织,能够得到大量信息。此外,图2中,示出了发送部18和接收部19在导管A的横截面中配置为多个振子17在径向上排列,但也可以配置为多个振子17在周向上排列。
<实施方式2>
接下来,参照图4对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2的导管B构成为,发送部31A、31B、接收部32以及声透镜37A、37B与上述实施方式1不同。其它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对相同的结构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结构、作用以及效果的说明。导管B的前端和远位端以相同含义使用。
本实施方式2的导管B具备具有挠性的一根管30、形成在管30内的管腔15、八个超声波传感器16、以及第一和第二这两个声透镜37A、37B。构成管30的内管11、形成于内管11的远位端的支撑板部12、安装于支撑板部12的前表面的八个超声波传感器16、以及管腔15与实施方式1相同。各超声波传感器16能够切换为发送超声波的第一及第二这两个发送部31A、31B和接收超声波的接收部32来使用。
在外管33的远位端安装有具有中心孔35的圆板形的平板34。管腔15的远位端以贯通的形态与固接于平板34的中心孔35的圆环形的导环36连接。平板34从前侧、即远位端侧覆盖八个超声波传感器16。
在平板34形成有在主视情况下隔着管腔15成对配置的第一声透镜37A和第二声透镜37B。若使外管33和内管11呈同轴状地沿周向相对旋转,则一对声透镜37A、37B相对于八个超声波传感器16相对旋转。一对声透镜37A、37B选择性地仅覆盖八个超声波传感器16中的应作为第一发送部31A及第二发送部31B发挥功能的任意两个超声波传感器16。第一声透镜37A覆盖第一发送部31A,第二声透镜31覆盖第二发送部31B。
作为第一发送部31A及第二发送部31B发挥功能的两个超声波传感器16也可以以从多个振子17按照时间差发送超声波的相控阵方式控制。构成两个发送部31A、31B的多个振子17配置为隔着管腔15排列成一列。从第一发送部31A和第二发送部31B发送出的各个二次波通过第一声透镜37A和第二声透镜37B而汇聚,在管腔15的前方,以不同的角度向作为治疗检查对象的生物体组织(省略图示)照射。作为接收部32发挥功能的六个超声波传感器16的振子17接收被生物体组织反射后的超声波。
导管B具有隔着管腔15成对配置的第一发送部31A和第二发送部31B。第一发送部31A被第一声透镜37A覆盖,第二发送部31B被第二声透镜37B覆盖。根据该结构,能够从正反的两个方向对作为插通在管腔15中的医疗设备的治疗检查对象的生物体组织照射两个超声波。
并且,在从一方方向对插通在管腔15中的医疗设备照射超声波的情况下,成为医疗设备的阴影而产生未照射到超声波的区域。但是,根据上述结构,通过从对置的两个方向照射超声波,能够减少成为医疗设备的阴影的区域。由此,即使生物体组织的形态复杂,也能够获取生物体组织的多方面的接收信息。由此,能够提高基于接收部32的接收信息而得到的生物体组织的图像的分辨率。并且,在本实施方式1中,由于生物体组织从两个方向被照射超声波,所以为了抑制由到达生物体组织的各个超声波的相位的错开导致的衰减、放大,进行使各个发送部31A、31B的发送时机不同等的控制即可。
<实施方式3>
接下来,参照图5对实施方式3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3的导管C构成为,发送部45、接收部46以及声透镜44与上述实施方式1不同。其它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对相同的结构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结构、作用以及效果的说明。
本实施方式3的导管C具备具有挠性的一根管40、形成在管40内的管腔15、四个超声波传感器16、以及一个声透镜44。构成管40的内管11、形成于内管11的远位端的支撑板部12、安装于支撑板部12的前表面的四个超声波传感器16、以及管腔15与实施方式1相同。各超声波传感器16能够切换为发送超声波的发送部45和接收超声波的接收部46来使用。
在外管40的远位端安装有具有中心孔42的圆板形的平板41。在固接于平板41的中心孔42的圆环形的导环43贯通有管腔15。平板41从前侧、即远位端侧覆盖四个超声波传感器16。
在平板41形成有在主视情况下大致呈椭圆形的一个声透镜44。在主视情况下,在声透镜44的形成范围内包括四个超声波传感器16中的在周向上相邻的任意两个超声波传感器16和管腔15。在声透镜44形成有用于使管腔15以贯通的形态连接的贯通孔47。若使外管40和内管11呈同轴状地沿周向相对旋转,则声透镜44以内腔15为中心相对于四个超声波传感器16相对旋转。声透镜44选择性地仅覆盖四个超声波传感器16中的应作为发送部45发挥功能的任意两个超声波传感器16。
作为发送部45发挥功能的两个超声波传感器16也可以分别以从多个振子17按照时间差发送超声波的相控阵方式控制。从两个发送部45发送出的各个二次波通过声透镜44而汇聚,在管腔15的前方,以不同的角度向作为治疗检查对象的生物体组织照射。作为接收部46发挥功能的两个超声波传感器16的振子接收被生物体组织反射后的超声波。
<实施方式4>
接下来,参照图6对实施方式4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4的导管D构成为,发送部55、接收部56以及声透镜58与上述实施方式1不同。其它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对相同的结构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结构、作用以及效果的说明。
本实施方式4的导管D具备具有挠性的一根管50、形成在管50内的管腔15、七个超声波传感器16、以及一个声透镜58。管50是将内管51以同轴状且限制了沿径向的相对位移的状态收纳在外管52内的形态。通过在导管D的近位端(省略图示)的操作,内管51和外管52能够保持同轴状态不变地一边滑动接触一边沿周向相对旋转。
将内管51以与长度方向成直角的方式剖切时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在内管51的远位端一体地形成有呈与内管51同心的圆形的支撑板部53。支撑板部53的外周缘与内管51的内周相连。在从支撑板部53的中心沿径向偏心的位置形成有贯通支撑板部53的形态的偏心孔54。插通在内管51内的管腔15以贯通的形态与偏心孔54连接。
在支撑板部53的前表面安装有七个超声波传感器16。在从远位端侧沿长度方向观察导管D的主视情况下(参照图6),七个超声波传感器16配置为在与支撑板部53同心的周向上以45°的等角度间距排列。在周向上,配置七个超声波传感器16的区域是不与偏心孔54以及管腔15干涉的区域。管腔15和七个超声波传感器16在周向上以45°的等角度间距排列。
七个超声波传感器16与实施方式1相同。各超声波传感器16能够切换为发送超声波的发送部55和接收超声波的接收部56来使用。一个超声波传感器16构成为具备在径向上排列成一列地配置的多个振子17。构成一个超声波传感器16的多个振子17从支撑板部53的中心起沿径向排列成一列。
在外管52的远位端,以能够与外管52一体旋转的方式固接有平板57。平板57是仅从外管52的内周面中的周向上的一部分向径向内侧以与外管52的长度方向成直角的方式突出的形态。平板57的板厚方向与外管52的长度方向平行。平板57从外管52突出的突出尺寸是比支撑板部53的半径尺寸小且比一个超声波传感器16的半径方向的长度尺寸大的尺寸。平板57在周向上的宽度尺寸设定为能够覆盖一个超声波传感器16整体、且无法同时覆盖两个超声波传感器16的尺寸。
在平板57形成有声透镜58。在主视情况下,声透镜58形成为从前方仅覆盖七个超声波传感器16中的任意一个超声波传感器16的大小的大致椭圆形。若外管52与内管51呈同轴状地沿周向相对旋转,则声透镜58相对于七个超声波传感器16以及管腔15沿周向相对旋转。外管52相对于内管51的旋转范围是平板57不与插通在管腔15中的医疗设备(省略图示)干涉的范围。
具体而言,使外管52相对于内管51向图6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时的最大旋转范围是直到沿平板57的径向延伸的一对侧缘部中的顺时针方向前方的侧缘部碰到医疗设备的位置为止的范围。使外管52相对于内管51向图6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的最大旋转范围是直到沿平板57的径向延伸的一对侧缘部中的逆时针方向前方的侧缘部碰到医疗设备的位置为止的范围。
在使用本实施方式4的导管D来诊断生物体组织(省略图示)的形态时,通过在导管D的近位端的操作,使内管51和外管52相对旋转。通过该操作,用声透镜58覆盖七个超声波传感器16中的应作为发送部55发挥功能的一个超声波传感器16。未被声透镜58覆盖的六个超声波传感器16作为接收部56发挥功能。在导管D的远位端的前表面,一个发送部55和六个接收部56在周向上等角度间距地排列。
作为发送部55发挥功能的超声波传感器16也可以以从多个振子17按照时间差发送超声波的相控阵方式控制。从作为发送部55发挥功能的多个振子17发送出的二次波通过声透镜58,从而在管腔15的前方汇聚,向作为治疗检查对象的生物体组织照射。作为接收部56发挥功能的六个超声波传感器16的振子17接收被生物体组织反射后的超声波。
<其它实施方式>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通过上述记载及附图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如下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在上述实施方式1~4中,示出了超声波传感器在导管的径向上一列地配置有多个振子17的构造,但多个振子可以为配置成阵列状,并且多个振子也可以在导管等的整个横截面中配置成阵列状。通过将多个振子配置成阵列状,从多个振子17发送的二次波的前进方向不仅能够在上述实施方式1~4所说明的导管A等的径向上进行调整,还能够在周向上进行调整。
在上述实施方式1~4中,示出了声透镜相对于超声波传感器相对可动的例子,但只要相对于作为照射对象的生物体组织相对可动即可,超声波传感器与声透镜也可以相对固定。例如包括超声波传感器和声透镜的导管的前端部通过在导管的基端部的操作而以导管的长轴为中心旋转,相对于生物体组织相对可动等。通过使由超声波传感器和声透镜构成的发送部相对于生物体组织可动,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生物体组织照射超声波。并且,即使在汇聚而照射的超声波根据生物体组织的形状而向各种角度反射的情况下,由于作为多个接收部发挥功能的超声波传感器接收被反射后的超声波,所以能够以较少的超声波的照射次数来掌握生物体组织的形状。
在上述实施方式1~4中,发送部由多个振子构成,但发送部也可以仅由一个振子构成。
在上述实施方式1~4中,接收部由多个振子构成,但接收部也可以仅由一个振子构成。
在上述实施方式1~4中,构成发送部的振子具有超声波的发送功能和超声波的接收功能这两个功能,但构成发送部的振子也可以仅具有超声波的发送功能而不具有超声波的接收功能。
在上述实施方式1~4中,构成接收部的振子具有超声波的发送功能和超声波的接收功能这两个功能,但构成接收的振子也可以仅具有超声波的接收功能而不具有超声波的发送功能。
在上述实施方式1~4中,多个接收部接收反射波,但接收部的数量也可以仅为一个。在该情况下,若构成一个接收部的多个振子配置为在径向和周向这两个方向上遍及大范围地排列,则反射波的接收效率变高。
在上述实施方式1~4中,构成一个超声波传感器的多个振子配置为在径向上排列,但构成一个超声波传感器的多个振子也可以配置为在周向上排列。
在上述实施方式1~4中,多个超声波传感器配置为在周向上排列,但多个超声波传感器也可以配置为在径向上排列。在该情况下,构成一个超声波传感器的多个振子可以配置为在周向上排列,也可以配置为在径向上排列。
在上述实施方式1~4中,在一根导管中插通有一根管腔,但也可以在一根导管中插通有多根管腔。
在上述实施方式1~3中,内管一边与外管的内周滑动接触一边旋转,但内管也可以一边与管腔的外周滑动接触一边相对于外管相对旋转。在该情况下,支撑板部成为从内管的外周面沿径向呈凸缘状地突出的形态。
在上述实施方式1~3中,在将内管设为与外管的内周滑动接触的形态的基础上,在内管设置超声波传感器,在外管设置声透镜,但也可以在将内管设为与管腔的外周滑动接触的形态的基础上,在外管设置超声波传感器,在内管设置声透镜。
在上述实施方式1、2中,多个接收部全部配置为包围管腔,但也可以仅多个接收部中的一部分接收部包围管腔。
在上述实施方式1、2中,在一个导管设有八个超声波传感器,但设于一个导管的超声波传感器的数量可以为七个以下,也可以为九个以上。
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一个声透镜覆盖一个超声波传感器,但也可以为多个声透镜单独地覆盖多个超声波传感器。在该情况下,被声透镜覆盖而作为发送部发挥功能的多个超声波传感器可以配置为在周向上相邻,也可以配置为在周向上隔着作为接收部发挥功能的超声波传感器。
在上述实施方式3中,在一根导管设有四个超声波传感器,但设于一根导管的超声波传感器的数量可以为三个以下,也可以为五个以上。
在上述实施方式3中,一个声透镜覆盖两个超声波传感器,但一个声透镜所覆盖的超声波传感器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三个以上。
在上述实施方式3中,被一个声透镜覆盖的两个超声波传感器配置为在周向上相邻,但被一个声透镜覆盖而作为发送部发挥功能的两个超声波传感器也可以配置为在周向上隔着作为接收部发挥功能的超声波传感器。
在上述实施方式4中,在一个导管设有七个超声波传感器,但设于一个导管的超声波传感器的数量可以为六个以下,也可以为八个以上。
在上述实施方式4中,声透镜覆盖一个超声波传感器,但声透镜所覆盖的超声波传感器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在该情况下,被声透镜覆盖而作为发送部发挥功能的多个超声波传感器可以配置为在周向上相邻,也可以配置为在周向上隔着作为接收部发挥功能的超声波传感器。
符号的说明
A、B、C、D—导管,10、30、40、50—管,15—管腔,17—振子,18、45、55—发送部,19、32、46、56—接收部,24、44、58—声透镜,31A—第一发送部,31B—第二发送部,37A—第一声透镜,37B—第二声透镜。

Claims (6)

1.一种导管,其特征在于,具备:
发送部,其设于具有管腔的管的远位端,具有超声波的发送功能;
接收部,其设于上述管的远位端,具有超声波的接收功能;以及
声透镜,其配置为仅覆盖上述发送部和上述接收部中的上述发送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其特征在于,
上述发送部集中地配置于局部,上述接收部分散地配置于多个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管,其特征在于,
上述发送部和上述接收部均构成为具备振子,该振子具有超声波的发送功能和超声波的接收功能这两个功能,
上述声透镜能够相对于上述发送部以及上述接收部以选择性地仅覆盖多个上述振子中的一部分上述振子的形态相对位移。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管,其特征在于,
上述发送部和上述接收部中的至少上述接收部配置为包围上述管腔。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管,其特征在于,
具有以隔着上述管腔的方式配置的第一上述发送部和第二上述发送部,
上述第一发送部被第一上述声透镜覆盖,
上述第二发送部被第二上述声透镜覆盖。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管,其特征在于,
上述发送部是将具有超声波发送功能的多个振子排列成一列的形态。
CN202180030477.2A 2020-05-15 2021-04-16 导管 Pending CN11546099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86021 2020-05-15
JP2020086021A JP7440188B2 (ja) 2020-05-15 2020-05-15 カテーテル
PCT/JP2021/015651 WO2021229998A1 (ja) 2020-05-15 2021-04-16 カテーテ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60993A true CN115460993A (zh) 2022-12-09

Family

ID=78509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30477.2A Pending CN115460993A (zh) 2020-05-15 2021-04-16 导管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57999A1 (zh)
EP (1) EP4151155A1 (zh)
JP (1) JP7440188B2 (zh)
CN (1) CN115460993A (zh)
WO (1) WO202122999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47673A (ja) 2002-10-28 2004-05-27 Olympus Corp 音響レンズ保持体及び超音波プローブ
WO2010086779A2 (en) 2009-01-30 2010-08-05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n acoustic device for ultrasonic imaging
JP6788900B2 (ja) 2018-01-18 2020-11-25 有限会社フロントエンドテクノロジー 超音波診断装置用3次元プローブ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229998A1 (ja) 2021-11-18
EP4151155A1 (en) 2023-03-22
JP2021178116A (ja) 2021-11-18
US20230057999A1 (en) 2023-02-23
JP7440188B2 (ja) 2024-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967950B2 (ja) 穿刺針案内具、超音波プローブおよび超音波撮影装置
US5577506A (en) Catheter probe having a fixed acoustic reflector for full-circle imaging
US6120454A (en) Annular array ultrasound catheter
JPS624973B2 (zh)
US20080045838A1 (en) Ultrasonic transducer array, ultrasonic probe, ultrasonic endoscope and ultrasonic diagnostic apparatus
JPS58625B2 (ja) 超音波像形成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KR20110137829A (ko) 범용 복수 개구 의료용 초음파 프로브
EP3380863B1 (en) Ultrasound systems with microbeamformers for different transducer arrays
US20060253026A1 (en) Transducer for multi-purpose ultrasound
JPS63121749A (ja) 超音波信号送受装置
JP2012005600A (ja) 超音波診断装置
WO2016175050A1 (ja) 超音波振動子および超音波プローブ
KR20080093281A (ko) 초음파 진단용 프로브
US20170042506A1 (en) Ultrasound scanning capsule endoscope
US20090082674A1 (en) Ultrasound diagnostic apparatus
WO2014156236A1 (ja) 穿刺針用超音波プローブ、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る超音波診断装置
EP1698281B1 (en) Ultrasonic probe
US20090247879A1 (en) Extended ultrasound imaging probe for insertion into the body
US20110295123A1 (en) Curved linear array transducer, system and method
CN115460993A (zh) 导管
JPS6240018B2 (zh)
WO2007032682A1 (en) Extended, ultrasound real time imaging probe for insertion into the body
JP2002336258A (ja) 超音波探触子
JPH05285140A (ja) 超音波装置
JPH0542148A (ja) 超音波診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