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60947A - 吸引装置、终端装置及程序 - Google Patents

吸引装置、终端装置及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60947A
CN115460947A CN202080100395.6A CN202080100395A CN115460947A CN 115460947 A CN115460947 A CN 115460947A CN 202080100395 A CN202080100395 A CN 202080100395A CN 115460947 A CN115460947 A CN 1154609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heating
unit
information
suc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10039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赤尾刚志
青山达也
长浜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Tobacco Inc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Tobac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Tobacco Inc filed Critical Japan Tobacco Inc
Publication of CN1154609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609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50Control or monitor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65Devices with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 means, e.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9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batterie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20Devices using solid inhalable precur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50Control or monitoring
    • A24F40/53Monitoring, e.g. fault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01M2010/4278Systems for data transfer from batteries, e.g. transfer of battery parameters to a controller, data transferred between battery controller and main controll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30Batteries in portable systems, e.g. mobile phone, lapto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能够将表示搭载于吸引装置的电源的状态的信息中的、应优先通知给用户的信息与并非如此的信息进行比较而优先通知给用户的结构。吸引装置具备:与其他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部;加热含有气溶胶源的基材而生成气溶胶的加热部;蓄积及供给用于所述吸引装置的动作的电力的电源部;以及进行控制,使得将表示所述电源部的状态的多种电池信息中的、表示所述电源部的劣化的第一电池信息优先于第二电池信息进行发送的控制部。

Description

吸引装置、终端装置及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引装置、终端装置及程序。
背景技术
电子烟以及雾化器等生成被用户吸引的物质的吸引装置广泛普及。例如,吸引装置使用包含用于生成气溶胶(aerosol)的气溶胶源、以及用于对所生成的气溶胶赋予香味成分的香味源等的基材,生成被赋予了香味成分的气溶胶。用户通过吸引由吸引装置生成的赋予了香味成分的气溶胶,能够品味香味。
为了使吸引装置稳定地动作,优选向用户通知搭载于吸引装置的电源的状态。关于这一点,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在吸引装置与充电辅助设备连接而处于充电状态的情况下,充电辅助设备显示搭载于吸引装置的电池的充电电平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107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在吸引装置充电时,仅向用户通知充电电平等与电池余量相关的信息。为了使吸引装置稳定地动作,希望进一步下功夫。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将表示搭载于吸引装置的电源的状态的信息中的、应优先通知给用户的信息与并非如此的信息进行比较而优先通知给用户的结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某一观点,提供了吸引装置,所述吸引装置具备:通信部,与其他装置进行通信;加热部,对含有气溶胶源的基材进行加热而生成气溶胶;电源部,对用于所述吸引装置的动作的电力进行蓄积及供给;以及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将在表示所述电源部的状态的多种电池信息中的、表示所述电源部的劣化的第一电池信息优先于第二电池信息进行发送。
所述第二电池信息也可以是表示所述电源部的电力余量的信息。
所述控制部也可以判定所述电源部是否劣化,在判定为劣化的情况下发送所述第一电池信息。
所述控制部也可以在判定为所述电源部劣化的情况下,禁止基于所述加热部的加热。
所述控制部也可以通过SOH(State of Health,健康状态)或循环计数来判定所述电源部是否劣化。
所述控制部也可以在判定为所述电源部没有劣化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发送所述第二电池信息。
也可以是所述吸引装置还具备:开口,所述基材能插入所述开口;以及盖部,对所述开口进行开闭,所述控制部以所述盖部打开所述开口为触发,判定所述电源部是否劣化。
所述控制部也可以以所述盖部封闭所述开口为触发,进行控制以发送所述第二电池信息。
所述控制部也可以以所述电源部的充电开始为触发,判定所述电源部是否劣化。
所述控制部也可以以所述电源部的充电结束为触发,进行控制以发送所述第二电池信息。
也可以是所述吸引装置还具备存储部,所述存储部存储根据基于用户的所述吸引装置的使用而取得的日志信息,所述存储部存储所述日志信息,所述日志信息包含用于识别在开始使用所述基材而生成气溶胶的处理之后到结束为止的时间区间的信息、以及表示该时间区间中的所述电源部的劣化状态的信息。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观点,提供了终端装置,所述终端装置具备:通信部,与吸引装置进行通信,所述吸引装置具有加热部和电源部,所述加热部对含有气溶胶源的基材进行加热而生成气溶胶,所述电源部对用于所述吸引装置的动作的电力进行蓄积及供给;以及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将通过所述通信部所接收的表示所述电源部的状态的多种电池信息中的、基于表示所述电源部的劣化的第一电池信息的处理比基于第二电池信息的处理更优先执行。
也可以是所述终端装置还具备输出部,所述输出部向用户输出信息,所述控制部将通过所述输出部输出所述第一电池信息的处理比通过所述输出部输出所述第二电池信息的处理更优先执行。
作为输出所述第一电池信息的处理,所述输出部也可以输出表示所述电源部已劣化的信息。
作为输出所述第一电池信息的处理,所述输出部也可以输出建议更换所述电源的信息。
作为输出所述第一电池信息的处理,所述输出部也可以输出建议重新购买所述吸引装置的信息。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观点,提供了程序,所述程序用于使计算机进行控制,所述计算机控制与吸引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所述吸引装置具有加热部和电源部,所述加热部对含有气溶胶源的基材进行加热而生成气溶胶,所述电源部对用于所述吸引装置的动作的电力进行蓄积及供给,所述程序使计算机进行控制,使得将通过所述终端装置所接收的表示所述电源部的状态的多种电池信息中的、基于表示所述电源部的劣化的第一电池信息的处理比基于第二电池信息的处理更优先执行。
发明效果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发明,提供了能够将表示搭载于吸引装置的电源的状态的信息中的、应优先通知给用户的信息与并非这样的信息相比优先通知给用户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吸引装置的内部结构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引装置的整体立体图。
图3是保持有棒型基材的状态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引装置的整体立体图。
图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系统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5是示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系统中执行的与加热会话相关的整体的处理的流程的一例的时序(Sequence)图。
图6是示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系统中执行的与充电相关的整体的处理的流程的一例的时序图。
图7是示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引装置中执行的与加热会话(session)相关的电池信息的发送处理的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引装置中执行的与充电相关的电池信息的发送处理的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终端装置中执行的电池信息的输出处理的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在本说明书以及附图中,对于实质上具有相同的功能结构的构成元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由此省略重复说明。
<<1.吸引装置的结构例>>
吸引装置是生成由用户吸引的物质的装置。以下,将由吸引装置生成的物质设为气溶胶来进行说明。此外,由吸引装置生成的物质也可以是气体。
(1)内部结构例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吸引装置的内部结构例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结构例所涉及的吸引装置100包含电源部111、传感器部112、通知部113、存储部114、通信部115、控制部116、加热部121、保持部140以及绝热部144。
电源部111蓄积电力。而且,电源部111基于控制部116的控制,对吸引装置100的各构成元素供给电力。电源部111例如可以由锂离子二次电池等充电式电池构成。
传感器部112取得与吸引装置100相关的各种信息。作为一例,传感器部112包含麦克风电容器等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等,并取得伴随着基于用户的吸引的值。作为另一例,传感器部112由按钮或开关等受理来自用户的信息的输入的输入装置构成。
通知部113向用户通知信息。通知部113例如由发光的发光装置、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输出声音的声音输出装置、或振动的振动装置等构成。
存储部114存储用于吸引装置100的动作的各种信息。存储部114例如由闪存等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构成。
通信部115是能够进行基于有线或无线的任意通信标准的通信的通信接口。作为这样的通信标准,例如可以采用Wi-Fi(注册商标)或Bluetooth(蓝牙)(注册商标)等。
控制部116作为运算处理装置以及控制装置发挥功能,按照各种程序控制吸引装置100内的整个动作。控制部116例如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部)以及微处理器等电子电路实现。
保持部140具有内部空间141,在内部空间141中容纳棒型基材150的一部分,并且保持棒型基材150。保持部140具有将内部空间141与外部连通的开口142,对从开口142插入内部空间141的棒型基材150进行保持。例如,保持部140是以开口142以及底部143为底面的筒状体,划定柱状的内部空间141。保持部140还具有划定向棒型基材150供给的空气的流路的功能。作为空气向这样的流路的入口的空气流入孔例如配置在底部143。另一方面,作为来自这样的流路的空气的出口的空气流出孔为开口142。
棒型基材150包含基材部151以及吸口部152。基材部151包含气溶胶源。另外,在本结构例中,气溶胶源不限于液体,也可以是固体。在棒型基材150被保持于保持部140的状态下,基材部151的至少一部分被容纳在内部空间141,吸口部152的至少一部分从开口142突出。而且,若用户将从开口142突出的吸口部152叼住并吸引,则空气从未图示的空气流入孔流入内部空间141,与从基材部151产生的气溶胶一起到达用户的口内。
加热部121通过加热气溶胶源来使气溶胶源雾化而生成气溶胶。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加热部121构成为膜状,配置为覆盖保持部140的外周。而且,若加热部121发热,则棒型基材150的基材部151从外周被加热,生成气溶胶。若从电源部111供电,则加热部121发热。作为一例,也可以在由传感器部112检测到用户开始进行了吸引和/或被输入了规定的信息的情况下,进行供电。而且,也可以在由传感器部112检测到用户结束了吸引和/或被输入了规定的信息的情况下,停止供电。
绝热部144防止从加热部121向其他构成元素的传热。例如,绝热部144包含真空绝热材料或气凝胶绝热材料等。
以上,对吸引装置100的结构例进行了说明。当然,吸引装置100的结构不限定于上述说明,可以采用以下所例示的多样的结构。
作为一例,加热部121也可以构成为叶片状,配置为从保持部140的底部143向内部空间141突出。在该情况下,叶片状的加热部121被插入到棒型基材150的基材部151,从内部对棒型基材150的基材部151进行加热。作为另一例,加热部121也可以配置为覆盖保持部140的底部143。此外,加热部121也可以构成为覆盖保持部140的外周的第一加热部、叶片状的第二加热部、以及覆盖保持部140的底部143的第三加热部中的两个以上的组合。
作为另一例,保持部140也可以包含对形成内部空间141的外壳的一部分进行开闭的铰链等开闭机构。而且,保持部140也可以通过对外壳进行开闭来夹持被插入到内部空间141的棒型基材150。在该情况下,加热部121也可以设置在保持部140中的该夹持部位,一边按压棒型基材150一边进行加热。
此外,使气溶胶源雾化的方法不限定于基于加热部121的加热。例如,使气溶胶源雾化的方法也可以是感应加热。
(2)外观结构例
图2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引装置100的整体立体图。图3是保持有棒型基材150的状态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引装置的整体立体图。
如图2以及图3所示,吸引装置100具有顶部壳体(top housing)11A、底部壳体(bottom housing)11B、覆盖件(cover)12、开关(switch)13、盖部14、通气口15以及帽件(cap)16。顶部壳体11A和底部壳体11B通过相互连接而构成吸引装置100的最外的外部壳体11。外部壳体11是收纳于用户的手那样的尺寸。在用户使用吸引装置100时,能够用手保持吸引装置100,吸引香味。
顶部壳体11A具有未图示的开口,覆盖件12与顶部壳体11A结合,以使关闭该开口。如图3所示,覆盖件12具有能够插入棒型基材150的开口142。盖部14构成为对覆盖件12的开口142进行开闭。具体地,盖部14被安装于覆盖件12,构成为能够在封闭开口142的第一位置与打开开口142的第二位置之间沿着覆盖件12的表面移动。由此,盖部14能够许可或限制棒型基材150向吸引装置100的内部(图1所示的内部空间141)的进入(access)。以下,将盖部14处于第二位置且盖部14打开了开口142的状态也称为打开状态。以下,将盖部14处于第一位置且盖部14封闭了开口142的状态也称为封闭状态。
开关13用于切换吸引装置100的工作的开始(on)和结束(off)。例如,如图3所示,用户通过在将棒型基材150从开口142插入到内部空间141的状态下对开关13进行操作,能够从电源部111向加热部121供给电力,不使棒型基材150燃烧而进行加热。若棒型基材150被加热,则从棒型基材150所包含的气溶胶源生成气溶胶,香味源的香味被取入到气溶胶。用户通过吸引棒型基材150的从吸引装置100突出的部分(在图3中图示的部分即吸口部152),能够吸引含有香味的气溶胶。
通气口15是用于向内部空间141导入空气的通气口。从通气口15取入到吸引装置100的内部的空气例如从形成于保持部140的底部143的空气流入孔被导入内部空间141。帽件16在底部壳体11B上装卸自如地构成。通过将帽件16安装于底部壳体11B,从而在底部壳体11B与帽件16之间形成通气口15。帽件16例如可以具有未图示的贯通孔或切口等。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吸引装置100的长边方向是指棒型基材150插入开口142的方向。此外,在本说明书的吸引装置100中,将空气等流体流入的一侧(例如通气口15侧)作为上游侧,将流体流出的一侧(例如开口142侧)作为下游侧。
<<2.技术特征>>
(1)系统结构例
图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系统1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如图4所示,系统1包含吸引装置100以及终端装置200。
-吸引装置100的结构
吸引装置100的结构如上述说明那样。以下,将用户吸引由吸引装置100生成的气溶胶也简称为“吸引”或“抽吸(puff)”。此外,以下将用户吸引的动作也称为抽吸动作。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引装置100使用含有气溶胶源的基材生成被用户吸引的气溶胶。加热部121对含有气溶胶源的基材进行加热而生成气溶胶。棒型基材150是本实施方式中的基材的一例。
-终端装置200的结构
终端装置200是由吸引装置100的用户使用的装置。例如,终端装置200包含智能手机、平板终端或可穿戴设备等任意的信息处理装置。如图4所示,终端装置200包含输入部210、输出部220、通信部230、存储部240以及控制部250。
输入部210具有受理各种信息的输入的功能。输入部210也可以包含受理来自用户的信息的输入的输入装置。作为输入装置,例如可列举按钮、键盘、触摸面板以及麦克风等。此外,输入部210也可以包含图像传感器等各种传感器。
输出部220具有输出信息的功能。输出部220也可以包含向用户输出信息的输出装置。作为输出装置,例如可列举显示信息的显示装置、发光的发光装置、振动的振动装置以及输出声音的声音输出装置等。显示装置的一例是显示器。发光装置的一例是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振动装置的一例是偏心马达。声音输出装置的一例是扬声器。输出部220通过输出从控制部250输入的信息,向用户通知信息。
通信部230是用于在终端装置200与其他装置之间进行信息的发送接收的通信接口。通信部230进行基于有线或无线的任意的通信标准的通信。作为这样的通信标准,例如可以采用无线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有线LAN、Wi-Fi(注册商标)或Bluetooth(蓝牙)(注册商标)等。
存储部240存储用于终端装置200的动作的各种信息。存储部240例如由闪存等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构成。
控制部250作为运算处理装置或控制装置发挥功能,按照各种程序控制终端装置200内的整个动作。控制部250例如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部)或微处理器等电子电路实现。此外,控制部250也可以包含存储所使用的程序以及运算参数等的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以及临时存储适当变化的参数等的RAM(Random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终端装置200基于由控制部250进行的控制,执行各种处理。由输入部210输入的信息的处理、基于输出部220的信息的输出、基于通信部230的信息的发送接收、以及基于存储部240的信息的存储以及读出是由控制部250控制的处理的一例。向各构成元素的信息的输入、以及基于从各构成元素输出的信息的处理等由终端装置200执行的其他处理,也由控制部250控制。
另外,控制部250的功能也可以使用应用程序来实现。该应用程序可以被预安装,也可以被下载。此外,控制部250的功能也可以通过PWA(Progressive Web Apps,渐进式网页应用)来实现。
-装置间通信
吸引装置100能够与其他装置进行通信。在吸引装置100与其他装置之间的通信中使用的通信链路可以是无线,也可以是有线。在本说明书中,将通信链路设为无线来进行说明。
尤其是,吸引装置100在与被配对的其他装置之间建立连接,发送接收信息。配对是指在两个装置之间交换并保存相互的信息的处理。交换的信息的一例是SSID(ServiceSet Identifier,服务集标识符)等对方的识别信息以及用于发送接收的信息的加密的加密密钥所相关的信息。
吸引装置100以及终端装置200首先进行配对,然后发送接收信息。期望在吸引装置100与终端装置200之间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的无线通信标准为Bluetooth(蓝牙)等近距离无线通信标准。在该情况下,吸引装置100以及终端装置200在位于能够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的范围内的情况下,能够建立连接并进行通信。以下,设为吸引装置100与终端装置200进行基于BLE(Bluetooth Low Energy,蓝牙低能耗(注册商标))的通信。
吸引装置100与终端装置200之间的连接也可以在满足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建立。规定的条件的一例是盖部14的状态变化为打开状态。规定的条件的另一例是电源部111的充电开始。吸引装置100例如在经由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等与外部电源连接的情况下,开始进行电源部111的充电。吸引装置100在满足了这些规定的条件中的任一个的情况下,开始进行通告(advertise)的发送,在与接收到通告的终端装置200之间建立连接,开始进行信息的发送接收。
吸引装置100与终端装置200的连接也可以在满足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被切断。规定的条件的一例是盖部14的状态变化为封闭状态。规定的条件的另一例是电源部111的充电结束。吸引装置100例如在解除了与外部电源的连接的情况下,结束电源部111的充电。吸引装置100例如在满足了这些规定的条件中的任一个的情况下,在规定时间以上没有检测到基于用户的操作且没有发送接收信息的情况下,切断与终端装置200的连接。
(2)设定信息
终端装置200能够设定吸引装置100的动作。例如,终端装置200显示用于设定吸引装置100的动作的设定画面。设定画面显示吸引装置100的当前的设定内容,受理变更设定内容的信息的输入。终端装置200基于由用户输入的信息生成设定信息,发送给吸引装置100。
设定信息是指用于进行与吸引装置100的动作相关的设定的信息。吸引装置100从终端装置200接收设定信息。然后,吸引装置100进行基于接收到的设定信息的设定,并根据设定进行动作。典型地,设定信息是用于变更吸引装置100的设定的信息,吸引装置100基于接收到的设定信息来变更设定。根据这样的结构,用户能够经由终端装置200对吸引装置100进行期望的设定。
在发送设定信息的过程中,终端装置200也可以显示表示发送的进展状况的信息。例如,终端装置200也可以显示如下的进度条,即在开始进行设定信息的发送之后到完成,进展度根据发送完毕的数据量从0%增加到100%。根据这样的结构,用户能够掌握与设定信息的发送相关的进展状况。
吸引装置100在完成了基于设定信息的设定的情况下,向终端装置200发送表示完成了设定的设定完成通知。终端装置200也可以在接收到设定完成通知时,显示表示完成了吸引装置100的设定的画面。根据这样的结构,用户能够掌握吸引装置100完成了基于设定信息的设定。
终端装置200在接收到设定完成通知的情况下,输出表示变更后的设定的信息。例如,终端装置200在显示了表示完成了吸引装置100的设定的画面之后,显示反映了变更后的设定的设定画面。根据这样的结构,用户能够掌握变更后的设定。
(3)通信功能的设定
设定信息也可以包含表示是否使吸引装置100的通信功能有效的信息。换言之,设定信息也可以包含表示是否许可基于通信部115的通信的信息。吸引装置100基于接收到的设定信息,使通信功能有效或无效。在通信功能有效的情况下,通信部115能够在与终端装置200之间进行通信。在通信功能无效的情况下,通信部115不在与终端装置200之间进行通信。根据这样的结构,用户能够切换吸引装置100的通信功能的有效/无效。
吸引装置100也可以在通信功能无效的情况下,在满足了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使通信功能有效化。规定的条件的一例是进行与规定的操作模式对应的操作。关于操作模式,将在后面详细说明。吸引装置100在满足了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开始进行通告的发送,在与接收到通告的终端装置200之间建立连接,开始进行信息的发送接收。
(4)加热曲线
吸引装置100基于加热曲线来控制加热部121的动作。加热曲线是指表示与加热部121的动作相关的参数的目标值的时间序列推移的信息。参数的一例是加热部121的温度。在该情况下,加热曲线是被规定了作为加热部121的温度的目标值的目标温度的时间序列推移的信息。吸引装置100对加热部121的温度进行控制,使得加热部121的实际的温度(以下,也称为实际温度)的时间序列推移与在加热曲线中规定的目标温度的时间序列推移相同。由此,如通过加热曲线计划的那样生成气溶胶。典型地,加热曲线被设计为,在用户吸引了由棒型基材150生成的气溶胶时,用户品味的香味成为最佳。因此,通过基于加热曲线来控制加热部121的动作,能够使用户品味的香味为最佳。
控制部116基于在加热曲线中规定的目标温度与加热部121的实际温度的背离,控制加热部121的动作。更详细地,控制部116基于与开始进行基于加热曲线的加热部121的动作的控制之后的经过时间对应的目标温度与实际温度的背离,控制加热部121的温度。加热部121的温度控制例如能够通过公知的反馈控制来实现。具体地,控制部116将来自电源部111的电力以基于脉冲宽度调制(PWM)或脉冲频率调制(PFM)的脉冲的形态供给至加热部121。在该情况下,控制部116能够通过调整电力脉冲的占空比,进行加热部121的温度控制。
在反馈控制中,控制部116基于实际温度与目标温度的差分等控制向加热部121供给的电力、例如上述的占空比即可。反馈控制例如也可以是PID控制(Proportional-Integral-Differential Controller,比例积分微分控制)。或者,控制部116也可以进行简单的ON-OFF控制。例如,控制部116也可以在实际温度达到目标温度之前执行基于加热部121的加热,在实际温度达到目标温度的情况下停止基于加热部121的加热,若实际温度变得比目标温度低,则再次执行基于加热部121的加热。
加热部121的温度例如能够通过测定或估计加热部121(更准确地,构成加热部121的发热电阻体)的电阻值(更准确地,电阻值)来进行定量。这是因为发热电阻体的电阻值根据温度而变化。发热电阻体的电阻值例如能够通过测定发热电阻体中的电压下降量来估计。发热电阻体中的电压下降量能够通过测定施加在发热电阻体的电位差的电压传感器来测定。在其他例子中,加热部121的温度能够通过设置于加热部121附近的温度传感器来测定。
如上所述,在加热部121的电阻值根据加热部121的温度而变化的情况下,可以说加热部121的温度与加热部121的电阻值同义。因此,加热部121的目标温度也能够由加热部121的电阻值来表示。即,加热曲线中的参数的另一例是与目标温度对应的加热部121的电阻值。在该情况下,加热曲线是被规定了作为加热部121的电阻值的目标值的目标电阻值的时间序列推移的信息。吸引装置100对加热部121的电阻值进行控制,使得加热部121的实际的电阻值的时间序列推移与在加热曲线中规定的目标电阻值的时间序列推移相同。加热部121的电阻值控制例如能够通过公知的反馈控制来实现。具体地,控制部116将来自电源部111的电力以基于脉冲宽度调制(PWM)或脉冲频率调制(PFM)的脉冲的形态供给至加热部121。在该情况下,控制部116能够通过调整电力脉冲的占空比,进行加热部121的电阻值控制。根据这样的结构,与加热曲线规定目标温度的时间序列推移的情况同样地,能够使加热部121的实际温度推移。
另外,加热部121的温度与加热部121的电阻值处于对应关系,但与加热部121的温度对应的电阻值依赖于加热部121的特性以及环境温度。因此,如果加热部121的特性或环境温度不同,则即使是相同的目标温度,与该目标温度处于对应关系的目标电阻值也成为不同的值。
以下将在使用棒型基材150来生成气溶胶的处理开始之后到结束的时间区间、更详细地加热部121基于加热曲线进行动作的时间区间也称为加热会话(session)。加热会话的开端是开始进行基于加热曲线的加热的定时(timing)。加热会话的末端是变得不生成足够的量的气溶胶的定时。加热会话包含前半的预备加热期间以及后半的可抽吸期间。可抽吸期间是设想为产生足够的量的气溶胶的期间。预备加热期间是指在加热开始之后到可抽吸期间开始为止的期间。在预备加热期间中进行的加热也被称为预备加热。
加热会话可以包含不向加热部121供电的期间。作为一例,加热曲线也可以包含使加热部121暂时降温的区间,也可以在这样的区间中停止向加热部121的供电。作为另一例,也可以在与可抽吸期间结束相比的规定时间前、即在与加热会话结束相比的规定时间前,停止向加热部121的供电。即使在这些不对加热部121供电的期间,也通过加热部121以及棒型基材150的余热,生成足够的量的气溶胶。
也可以向用户通知可抽吸期间开始的定时以及结束的定时。进而,也可以向用户通知与可抽吸期间结束相比的规定时间前的定时(例如,向加热部121的供电停止的定时)。在该情况下,用户能够参考这样的通知,在可抽吸期间进行抽吸。
设想在加热会话中、更详细地在可抽吸期间进行一次以上的抽吸。
吸引装置100也可以在棒型基材150的加热开始之后由用户进行的抽吸的次数达到了规定的上限值的情况下停止加热。即,加热会话也可以在加热会话中(更详细地,在可抽吸期间中)检测到的抽吸次数达到了规定的上限值的情况下被中断。规定的上限值被设定为与设想为气溶胶源枯竭的抽吸次数对应的值。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防止即使在多次进行抽吸而气溶胶源提前枯竭的情况下也继续进行基于加热曲线的加热而导致向用户送达粗劣的香味这样的事态的发生。
设定信息也可以包含表示加热曲线的信息。在该情况下,控制部116基于由接收到的信息表示的加热曲线来控制加热部121的动作。根据这样的结构,用户能够对吸引装置100设定期望的加热曲线。
设定信息也可以包含表示上述说明的针对加热会话中的抽吸次数的规定的上限值的信息。在该情况下,控制部116在加热会话中检测到的抽吸次数达到了由接收到的信息表示的上限值的情况下,停止基于加热部121的加热。根据这样的结构,用户能够对吸引装置100设定期望的上限值。
(5)操作模式
吸引装置100具备受理基于用户的物理操作的操作部。操作部是传感器部112的一例,检测由用户进行的各种操作。以下将针对操作部的操作的组合也称为操作模式。设定信息也可以包含表示操作模式的信息。根据这样的结构,用户能够对吸引装置100设定期望的操作模式。
控制部116设定由接收到的设定信息表示的操作模式,根据所设定的操作模式控制加热部121的动作。作为一例,控制部116在进行了与所设定的操作模式对应的操作的情况下,开始进行基于加热部121的加热。也可以将操作模式、与在进行了与该操作模式对应的操作的情况下应该执行的处理的组合设定多个。在该情况下,控制部116执行与如下的操作模式组合的处理,即所设定的多个操作模式中的、与对吸引装置100进行的操作对应的操作模式。根据这样的结构,用户能够通过期望的操作模式来控制加热部121的动作。
操作部也可以包含受理基于用户的按下操作的按钮。这样的按钮的一例是开关13。在该情况下,操作模式包含按下开关13的操作。按下开关13的操作也可以分类为按下开关13之后在短时间内放开的短按和按下开关13之后经过长时间后放开的长按。操作模式的一例是如下的操作,即在两次短按之后进行一次长按。设定信息所包含的表示操作模式的信息包含表示开关13的状态的时间序列推移的信息。开关13的状态的时间序列推移是指开关13是按下状态还是非按下状态的时间序列推移。因此,根据设定信息,短按以及长按的次数以及定时(即,顺序以及间隔)以及长按的时间等被设定为操作模式。根据这样的结构,用户能够对吸引装置100设定与开关13相关的期望的操作模式。
操作部的一例是盖部14。在该情况下,操作模式包含通过盖部14对开口142进行开闭的操作。操作模式的一例是如下的操作,即通过盖部14对开口142进行打开关闭打开。设定信息所包含的表示操作模式的信息包含表示盖部14的状态的时间序列推移的信息。盖部14的状态的时间序列推移是指盖部14的状态是打开状态还是封闭状态的时间序列推移。因此,根据设定信息,使盖部14变为打开状态的操作、以及使盖部14变为封闭状态的操作的次数以及定时(即,顺序以及间隔)被设定为操作模式。根据这样的结构,用户能够对吸引装置100设定与盖部14相关的期望的操作模式。
操作模式也可以是按下开关13的操作与通过盖部14对开口142进行开闭的操作的组合。操作模式的一例是如下的操作:通过盖部14打开开口142,然后对开关13进行两次短按之后进行一次长按。设定信息所包含的表示操作模式的信息包含表示开关13以及盖部14的状态的时间序列推移的信息。根据这样的结构,用户能够对吸引装置100设定与开关13以及盖部14相关的期望的操作模式。另外,操作模式不限于按下开关13的操作、以及通过盖部14对开口142进行开闭的操作,也可以包含对能够装卸地安装在吸引装置100的前面板(未图示)进行装卸的操作、或用于对锂离子二次电池等充电式电池即电源部111开始进行充电的操作。
(6)锁定功能
吸引装置100具有锁定功能。锁定功能是指对能否进行基于加热部121的加热进行控制的功能。将禁止基于加热部121的加热也称为锁定。以下,将许可基于加热部121的加热也称为解除锁定。
在锁定被解除的状态下,在进行了指示加热开始的用户操作的情况下,吸引装置100开始进行基于加热部121的加热。指示加热开始的操作的一例是开关13的按下。另一方面,在施加了锁定的状态下,在进行了指示加热开始的用户操作的情况下,吸引装置100不开始基于加热部121的加热。根据这样的结构,在施加了锁定的状态下,例如即使在包中误按下开关13,也不会开始基于加热部121的加热,因此能够提高与吸引装置100的使用相关的安全性。
-第一锁定功能
操作模式也可以设定为第一锁定功能,所述第一锁定功能根据用户的操作来控制能否执行基于加热部121的加热。控制部116在第一锁定功能有效的情况下,在进行了与设定为第一锁定功能的操作模式对应的操作的情况下,许可基于加热部121的加热。另一方面,控制部116在第一锁定功能有效的情况下,在没有进行与设定为第一锁定功能的操作模式对应的操作的情况下禁止基于加热部121的加热。用户通过进行与设定为第一锁定功能的操作模式对应的操作,从而能够解除基于第一锁定功能的锁定。在解除了锁定的状态下,例如在开关13被按下的情况下,开始进行基于加热部121的加热。
根据这样的结构,只要不进行与设定为第一锁定功能的操作模式对应的操作,就不解除锁定。因此,能够防止用户以外的例如基于小孩的误使用,因此能够提高与吸引装置100的使用相关的安全性。
另外,也可以在解除了基于第一锁定功能的锁定之后,在满足了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再次进行锁定。规定的条件的一例是在基于加热部121的加热结束后,棒型基材150被抽出,盖部14的状态变化为封闭状态。规定的条件的另一例是再次进行了与设定为第一锁定功能的操作模式对应的操作。
设定信息也可以包含表示是否使第一锁定功能有效的信息。在该情况下,控制部116基于设定信息将第一锁定功能设定为有效或无效。例如,在设定信息中包含表示使第一锁定功能有效的信息的情况下,控制部116使第一锁定功能有效。在该情况下,只要不进行与设定为第一锁定功能的操作模式对应的操作,就不解除锁定。另一方面,在设定信息中包含表示使第一锁定功能无效的信息的情况下,控制部116使第一锁定功能无效。在该情况下,由于没有施加基于第一锁定功能的锁定,所以用户仅通过按下开关13就能够使基于加热部121的加热开始。
根据这样的结构,限定于用户位于自家的情况等设想小孩的误使用的情况,使第一锁定功能有效,由此能够提高安全性。另一方面,在用户位于工作场所的情况等未设想小孩的误使用的情况下,使第一锁定功能无效,由此能够削减进行用于解除锁定的操作的工夫,提高可用性。
-第二锁定功能
基于通信部115的通信状态也可以使用于第二锁定功能,所述第二锁定功能根据基于通信部115的通信状态来控制能否执行基于加热部121的加热。控制部116在第二锁定功能有效的情况下,在通信部115与终端装置200进行通信的情况下许可加热部121的加热。另一方面,控制部116在第二锁定功能有效的情况下,在通信部115没有与终端装置200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禁止基于加热部121的加热。这里的通信部115与终端装置200进行通信的一例是在吸引装置100与终端装置200之间建立基于Bluetooth(蓝牙)等近距离无线通信标准的连接。用户通过在吸引装置100与终端装置200之间建立基于近距离无线通信标准的连接,能够解除基于第二锁定功能的锁定。在解除了锁定的状态下,例如在开关13被按下的情况下,开始进行基于加热部121的加热。
根据这样的结构,仅限在吸引装置100以及终端装置200位于能够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的范围内且进行通信的情况下解除锁定,在不是那样的情况下,不解除锁定。因此,能够防止在用户携带终端装置200外出的情况下,留在自家的吸引装置100例如被孩子误使用的情况。因此,能够提高与吸引装置100的使用相关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在用户一边携带终端装置200一边使用吸引装置100的情况下,由于自动地解除锁定,所以能够削减进行用于锁定解除的操作的工夫,提高可用性。
设定信息也可以包含表示是否使第二锁定功能有效的信息。在该情况下,控制部116基于设定信息将第二锁定功能设定为有效或无效。例如,在设定信息中包含表示使第二锁定功能有效的信息的情况下,控制部116使第二锁定功能有效。在该情况下,只要在吸引装置100与终端装置200之间没有进行通信,就不解除锁定。另一方面,在设定信息中包含表示使第二锁定功能无效的信息的情况下,控制部116使第二锁定功能无效。在该情况下,由于没有施加基于第二锁定功能的锁定,所以不论在吸引装置100与终端装置200之间是否进行通信,用户仅通过按下开关13,就能够使基于加热部121的加热开始。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任意地切换使第二锁定功能有效还是无效,因此能够提高可用性。
-第三锁定功能
盖部14的状态使用于第三锁定功能,所述第三锁定功能根据盖部14的状态来控制能否执行基于加热部121的加热。控制部116在第三锁定功能有效的情况下,在盖部14的状态为打开状态的情况下许可基于加热部121的加热。另一方面,控制部116在第三锁定功能有效的情况下,在盖部14的状态为封闭状态的情况下,禁止基于加热部121的加热。在盖部14的状态为封闭状态的情况下,在吸引装置100中至少未插入棒型基材150。因此,若在盖部14的状态为封闭状态的情况下被加热,则会产生尽管未插入棒型基材150但仍进行加热的所谓的空烧。关于这一点,根据第三锁定功能,能够防止空烧。
从防止空烧的观点出发,期望第三锁定功能始终有效。当然,也可以在设定信息中包含表示是否使第三锁定功能有效的信息,也可以基于这样的设定信息来切换是否使第三锁定功能有效。
-多个锁定功能的并用
多个锁定功能也可以并用。例如,也可以并用上述的第一锁定功能、第二锁定功能以及第三锁定功能。
第一锁定功能以及第二锁定功能中规定的用于锁定解除的条件也可以构成OR条件(即,逻辑和)。即,也可以在满足了第一锁定功能或第二锁定功能中规定的用于锁定解除的条件中的任一个的情况下,解除锁定。而且,也可以在不满足第一锁定功能以及第二锁定功能中规定的用于锁定解除的条件中的任一个的情况下,不解除锁定。具体地,在第一锁定功能以及第二锁定功能有效的情况下,控制部116在进行了与设定为第一锁定功能的操作模式对应的操作的情况下,或在通信部115与终端装置200进行通信的情况下,许可基于加热部121的加热。另一方面,控制部116在没有进行与设定为第一锁定功能的操作模式对应的操作、且通信部115与终端装置200没有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禁止基于加热部121的加热。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通过第一锁定功能或第二锁定功能中的任意一者来解除锁定,因此能够提高可用性。
进而,上述的第一锁定功能以及第二锁定功能所涉及的OR条件、以及第三锁定功能中规定的用于锁定解除的条件也可以构成AND条件(即,逻辑与)。即,也可以在满足用于第三锁定解除的条件且满足第一锁定功能或第二锁定功能中规定的用于锁定解除的条件中的任一个的情况下,解除锁定。而且,也可以在不满足用于第三锁定解除的条件的情况下,或在第一锁定功能以及第二锁定功能中规定的用于锁定解除的条件中的哪一个都不满足的情况下,不解除锁定。具体地,在第一锁定功能、第二锁定功能以及第三锁定功能有效的情况下,控制部116在盖部14的状态为打开状态且进行了与设定为第一锁定功能的操作模式对应的操作的情况下,或在通信部115与终端装置200进行通信的情况下,许可基于加热部121的加热。另一方面,控制部116在盖部14的状态为封闭状态、或没有进行与设定为第一锁定功能的操作模式对应的操作、且通信部115与终端装置200没有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禁止基于加热部121的加热。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防止空烧,并且通过第一锁定功能或第二锁定功能中的任意一者来解除锁定,因此能够兼顾安全性的确保和可用性的提高。
(7)电池信息
吸引装置100发送表示蓄积以及供给用于吸引装置100的动作的电力的电源部111的状态的信息即电池信息。根据这样的结构,终端装置200能够基于电池信息来掌握电源部111的状态。
电池信息也可以包含表示电源部111的电力余量的信息。作为一例,表示电源部111的电力余量的信息是表示以能够蓄积在电源部111的电力的最大值为基准的余量的比例的信息。根据这样的结构,终端装置200能够掌握电力余量的降低,促使用户进行电源部111的充电。
电池信息也可以包含表示电源部111的劣化的信息。作为一例,也可以通过SOH(State of Health,健康状态)来判定电源部111是否劣化。在该情况下,控制部116在将初始的满充电容量设为100%时的、当前的满充电容量的比例降低到规定的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判定为电源部111已劣化。作为另一例,也可以通过循环计数(circle count)来判定电源部111是否劣化。在该情况下,控制部116在充电电流的累积值达到满充电容量时计数为一个循环,在计数超过了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为电源部111已劣化。而且,在判定为电源部111已劣化的情况下,发送包含表示电源部111的劣化的信息的电池信息。根据这样的结构,终端装置200能够掌握电源部111的劣化,促使用户应对电源部111的劣化。
电池信息也可以在吸引装置100与终端装置200的连接建立的定时被发送。作为一例,也可以在开始进行基于加热部121的加热前的、例如盖部14的状态从封闭状态变更为打开状态的定时建立连接,并发送电池信息。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向用户通知对棒型基材150进行加热前的电源部111的状态。作为另一例,也可以在电源部111的充电开始的定时建立连接,并发送电池信息。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向用户通知充电前的电源部111的状态。
电池信息也可以在吸引装置100与终端装置200的连接被切断前的定时被发送。作为一例,电池信息也可以在结束了基于加热部121的加热后的、例如盖部14的状态从打开状态变更为封闭状态的定时被发送。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向用户通知对棒型基材150进行了加热后的电源部111的状态。作为另一例,电池信息也可以在电源部111的充电结束的定时被发送。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向用户通知充电后的电源部111的状态。
吸引装置100也可以通过通知部113向用户通知电池信息。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以吸引装置100单体向用户通知电源部111的状态。
(8)日志(log)信息
吸引装置100将日志信息存储在存储部114。日志信息是指根据基于用户的吸引装置100的使用而取得并存储在存储部114的信息。吸引装置100向终端装置200发送存储于存储部114的日志信息。另外,设想吸引装置100与终端装置200并非始终连接。因此,吸引装置100在没有与终端装置200连接的期间蓄积日志信息,在与终端装置200连接的定时发送蓄积的日志信息。
终端装置200向其他装置转发从吸引装置100接收到的日志信息。其他装置的一例是提供与吸引装置100相关的服务的服务器。服务器对日志信息进行收集以及解析,在吸引装置100的固件的更新等服务中灵活运用。
-在加热会话中取得的信息
日志信息也可以包含在加热会话中即在一次加热会话中取得的信息。存储部114在执行了基于加热部121的加热的情况下,将在加热会话中取得的信息作为日志信息来存储。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在之后掌握加热会话中的状况。
在加热会话中取得的信息也可以包含用于识别加热会话的信息。用于识别加热会话的信息的一例是表示在加热会话中最初进行了抽吸的时刻即在开始加热之后最初进行了抽吸的时刻的吸引开始时刻信息。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在之后掌握加热会话之间的间隔以及每1天的加热会话数。
在加热会话中取得的信息也可以包含表示许可了基于加热部121的加热的主要原因的信息。表示许可了加热的主要原因的信息包含表示通过第一锁定功能许可了加热的信息、表示通过第二锁定功能许可了加热的信息、或表示第一锁定功能以及第二锁定功能无效的信息中的任一个。在第一锁定功能有效的状态下,在进行与设定为第一锁定功能的操作模式对应的操作而解除锁定并执行了加热的情况下,表示许可了加热的主要原因的信息包含表示通过第一锁定功能许可了加热的信息。在第二锁定功能有效的状态下,在基于吸引装置100与终端装置200进行通信而解除锁定并执行了加热的情况下,表示许可了加热的主要原因的信息包含表示通过第二锁定功能许可了加热的信息。在第一锁定功能以及第二锁定功能这两者无效的状态下执行了加热的情况下,表示许可了加热的主要原因的信息包含表示第一锁定功能以及第二锁定功能无效的信息。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进行与第一锁定功能以及第二锁定功能的使用相关的解析。
在加热会话中取得的信息也可以包含加热会话的时间长度。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在之后掌握加热会话的时间长度。
在加热会话中取得的信息也可以包含表示在加热会话中进行的抽吸的次数的信息。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在之后掌握在加热会话中进行的抽吸的次数。
在加热会话中取得的信息也可以包含表示在加热会话中进行了抽吸的时刻的信息。也可以在加热会话中进行多次抽吸,在该情况下,在加热会话中取得的信息包含表示在加热会话中进行的一次以上的抽吸的每一个抽吸所进行的时刻的信息。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在之后掌握在加热会话中进行的抽吸的定时。
在加热会话中取得的信息也可以包含表示加热会话中的电源部111的劣化状态的信息。表示电源部111的劣化状态的信息例如可以是将初始的满充电容量设为了100%时的、当前的满充电容量的比例,也可以是充电电流的累积值达到满充电容量的次数。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在之后掌握劣化状态的推移。
-表示动作历史的信息
日志信息也可以包含表示吸引装置100的动作历史的信息。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在之后掌握吸引装置100至此为止进行的动作的历史。
表示动作历史的信息也可以包含在吸引装置100初次起动之后到加热部121进行了加热的时间的累计。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掌握吸引装置100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进行了基于加热部121的加热的时间长度。
表示动作历史的信息也可以包含在吸引装置100初次起动之后所经过的时间。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掌握吸引装置100的整个生命周期的时间长度。
表示动作历史的信息也可以包含在吸引装置100初次起动之后到加热部121进行了加热的次数的累计。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掌握吸引装置100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加热次数。
表示动作历史的信息也可以包含在吸引装置100初次起动之后所产生的错误的历史。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掌握在吸引装置100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产生的错误。
-表示电力余量的信息
日志信息也可以包含表示电源部111的电力余量的信息。存储部114将为了向终端装置200的发送而取得的电池信息中的、表示电力余量的信息作为日志信息进行存储。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在之后掌握电源部111的电力余量的推移。
-在充电中取得的信息
日志信息也可以包含在电源部111的充电中取得的信息。存储部114在进行了电源部111的充电的情况下,将在电源部111的充电中取得的信息作为日志信息进行存储。
在充电中取得的信息的一例是表示充电开始的时刻的信息、以及表示充电开始时间点的电力余量的信息。在充电中取得的信息的另一例是表示充电结束的时刻的信息、以及表示充电结束时间点的电力余量的信息。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掌握基于用户的充电的历史。
-日志信息的发送定时
吸引装置100发送日志信息的定时也可以由终端装置200控制。详细地,终端装置200向吸引装置100发送请求进行用于发送日志信息的处理的日志请求。吸引装置100进行在接收到的日志请求中所请求的处理。例如,终端装置200向吸引装置100发送请求发送日志信息的日志请求,接收到日志请求的吸引装置100发送日志信息。根据这样的结构,吸引装置100能够在基于终端装置200的控制的基础上,在适当的定时发送日志信息。
(9)状态信息
吸引装置100向终端装置200发送表示吸引装置100的状态的状态信息。根据这样的结构,终端装置200能够基于接收到的状态信息实时地掌握吸引装置100的状态。
-表示加热部121的状态的信息
状态信息也可以包含表示加热部121的状态的信息。尤其是,状态信息也可以包含表示基于加热部121的加热的进展状况的信息。吸引装置100在加热会话中发送表示基于加热部121的加热的进展状况的状态信息。根据这样的结构,终端装置200能够基于状态信息实时地掌握加热会话中的加热部121的状态。
作为一例,状态信息也可以包含表示基于加热部121的加热开始的信息。吸引装置100在基于加热曲线的加热开始的定时,发送这样的状态信息。
作为另一例,状态信息也可以包含表示预备加热结束即可抽吸期间开始的信息。吸引装置100例如在开始进行基于加热曲线的加热之后经过了规定时间的定时,发送这样的状态信息。
作为另一例,状态信息也可以包含表示是与可抽吸期间结束相比的规定时间前的定时的信息。吸引装置100例如在向加热部121的供电结束的定时发送这样的状态信息。
作为另一例,状态信息也可以包含表示可抽吸期间结束的信息。吸引装置100例如在向加热部121的供电结束之后经过了规定时间的定时,发送这样的状态信息。
-表示盖部14的状态的信息
状态信息也可以包含表示盖部14的状态的信息。作为一例,状态信息也可以包含表示盖部14的状态为打开状态或封闭状态的信息。吸引装置100在盖部14的状态进行变化的定时,发送表示盖部14的变化后的状态的状态信息。根据这样的结构,终端装置200能够基于状态信息实时地掌握盖部14的状态。
-表示电源部111的充电的状态的信息
状态信息也可以包含表示电源部111的充电的状态的信息。作为一例,状态信息也可以包含表示当前的充电量相对于电源部111的满充电容量的比例的信息。吸引装置100能在充电中发送包含表示电源部111的充电的状态的信息的状态信息。根据这样的结构,终端装置200能够基于状态信息实时地掌握电源部111的充电的状态。
(10)与电池信息相关的优先级
吸引装置100将多种电池信息中的第一电池信息优先于第二电池信息进行发送。如上述说明那样,作为多种电池信息,举出包括表示电源部111的劣化的信息、以及表示电源部111的电力余量的信息。其中,第一电池信息是表示电源部111的劣化的信息。第二电池信息是表示电源部111的电力余量的信息。在电源部111已劣化的情况下,难以充分加热棒型基材150,可能会将粗劣的香味送达用户。在这点上,通过将第一电池信息优先于第二电池信息进行发送,能够经由终端装置200优先地向用户通知电源部111已劣化,并且促使用户应对电源部111的劣化。
吸引装置100判定电源部111是否劣化,在判定为劣化的情况下发送第一电池信息。另一方面,吸引装置100在判定为电源部111没有劣化的情况下,发送第二电池信息。即,吸引装置100仅在不发送第一电池信息的情况下发送第二电池信息。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得发送第一电池信息的处理不被发送第二电池信息的处理妨碍。
吸引装置100以盖部14的状态变化为打开状态为触发,判定电源部111是否劣化。而且,吸引装置100在判定为处于劣化的情况下发送第一电池信息。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加热棒型基材150之前,能够促使用户应对电源部111的劣化。另一方面,吸引装置100在判定为没有劣化的情况下发送第二电池信息。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在加热棒型基材150之前,向用户通知电力余量是否足够,如果不足够则促使用户进行充电。
吸引装置100在判定为电源部111劣化的情况下,禁止基于加热部121的加热。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防止在电源部111已劣化的状态下棒型基材150被加热,粗劣的香味被送达给用户的事态发生。
吸引装置100以电源部111的充电开始为触发,判定电源部111是否劣化。而且,吸引装置100在判定为劣化的情况下发送第一电池信息。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促使用户中止充电而应对电源部111的劣化。另一方面,吸引装置100在判定为没有劣化的情况下发送第二电池信息。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向用户通知充电开始时间点的电池余量。
吸引装置100也可以在上述的判定电源部111的劣化的定时以外的定时发送第二电池信息。
作为一例,吸引装置100以盖部14的状态变化为封闭状态为触发,发送所述第二电池信息。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促使用户在加热会话结束之后、下一加热会话之前进行电源单元111的充电。
作为另一例,吸引装置100以电源部111的充电结束为触发,发送第二电池信息。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向用户通知充电结束时间点的电池余量。
终端装置200将基于多种电池信息中的、第一电池信息的处理与基于第二电池信息的处理更优先执行。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得基于第一电池信息的处理不被基于第二电池信息的处理妨碍。具体而言,终端装置200将通过输出部220输出第一电池信息的处理比通过输出部220输出第二电池信息的处理更优先执行。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优先于第二电池信息而向用户通知第一电池信息。另外,如上述说明那样,吸引装置100将第一电池信息优先于第二电池信息进行发送。因此,终端装置200通过进行基于接收到的信息的处理,能够自然地将基于第一电池信息的处理比基于第二电池信息的处理更优先执行。
作为输出第一电池信息的处理,终端装置200输出表示电源部111已劣化的信息。例如,终端装置200也可以显示表示电源部111已劣化的信息。根据这样结构,能够促使用户应对电源部111的劣化。具体地,作为输出第一电池信息的处理,终端装置200也可以输出建议更换电源部111的信息。或者,作为输出第一电池信息的处理,终端装置200也可以输出建议重新购买吸引装置100的信息。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具体地向用户通知应对电源部111的劣化。
另一方面,作为输出第二电池信息的处理,终端装置200输出表示电源部111的电力余量的信息。例如,终端装置200显示表示将满充电容量设为了100%时的电力余量的比例的信息。根据这样的结构,用户能够具体掌握吸引装置100的电力余量。
(11)处理的流程
-与加热会话相关的整体的处理
图5是示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系统1中执行的与加热会话相关的整体的处理的流程的一例的时序图。在本时序中,吸引装置100以及终端装置200参与。
如图5所示,首先,吸引装置100受理使盖部14的状态变为打开状态的操作(步骤S102)。
接下来,吸引装置100以及终端装置200建立连接(步骤S104)。例如,吸引装置100发送通告,吸引装置100和接收到通告的终端装置200进行用于建立连接的手续。
接着,吸引装置100向终端装置200发送电池信息(步骤S106)。
接下来,吸引装置100解除锁定(步骤S108)。例如,吸引装置100基于盖部14的状态为打开状态、以及关于第二锁定功能与终端装置200进行通信,解除锁定。
接着,吸引装置100受理指示加热开始的操作(步骤S110)。
接下来,吸引装置100开始进行基于加热曲线的加热(步骤S112)。
接着,吸引装置100向终端装置200发送包含表示加热部121的状态的信息的状态信息(步骤S114)。
接下来,吸引装置100判定加热会话是否结束(步骤S116)。例如,吸引装置100在开始进行基于加热曲线的加热之后的经过时间超过了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为加热会话结束。或者,吸引装置100在加热会话中进行的抽吸的次数达到了规定的上限值的情况下,判定为加热会话结束。在判定为加热会话没有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116:否),处理再次返回到步骤S114。
在判定为加热会话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116:是),吸引装置100判定是否进行了使盖部14的状态变为封闭状态的操作(步骤S118)。在判定为没有进行使盖部14的状态变为封闭状态的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118:否),吸引装置100等待直至进行使盖部14的状态变为封闭状态的操作。
在判定为进行了使盖部14的状态变为封闭状态的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118:是),吸引装置100向终端装置200发送包含表示盖部14的状态变化为封闭状态的信息的状态信息以及电池信息(步骤S120)。
接着,终端装置200向吸引装置100发送设定信息(步骤S122)。接着,吸引装置100若接收到设定信息,则进行基于接收到的设定信息的设定(步骤S124)。然后,吸引装置100向终端装置200发送设定完成通知(步骤S126)。另外,在没有对终端装置200进行用于变更吸引装置100的设定的用户输入的情况下,省略步骤S122~S126的处理。
接下来,终端装置200向吸引装置100发送请求发送日志信息的日志请求(步骤S128)。
接着,吸引装置100若接收到日志请求,则向终端装置200发送所请求的日志信息(步骤S130)。例如,吸引装置100将在步骤S112~S116中的加热会话中取得的信息作为日志信息进行发送。
然后,吸引装置100以及终端装置200切断连接(步骤S132)。例如,吸引装置100在规定时间以上没有检测到基于用户的操作且没有接收到日志请求的情况下,切断与终端装置200的连接。
-与充电相关的整体的处理
图6是示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系统1中执行的与充电相关的整体的处理的流程的一例的时序图。在本时序中,吸引装置100以及终端装置200参与。
如图6所示,首先,吸引装置100开始进行充电(步骤S202)。吸引装置100在与外部电源连接的情况下,开始进行充电。
接下来,吸引装置100以及终端装置200建立连接(步骤S204)。例如,吸引装置100发送通告,吸引装置100和接收到通告的终端装置200进行用于建立连接的手续。
接着,吸引装置100向终端装置200发送电池信息(步骤S206)。
接下来,吸引装置100向终端装置200发送包含表示电源部111的充电的状态的信息的状态信息(步骤S208)。
接着,吸引装置100判定充电是否结束(步骤S210)。吸引装置100在与外部电源的连接被解除的情况下,结束充电。在判定为充电没有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210:否),处理再次返回到步骤S208。
在判定为充电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210:是),吸引装置100向终端装置200发送包含表示电源部111的充电的状态的信息的状态信息以及电池信息(步骤S212)。
接下来,终端装置200向吸引装置100发送设定信息(步骤S214)。接着,吸引装置100若接收到设定信息,则进行基于接收到的设定信息的设定(步骤S216)。然后,吸引装置100向终端装置200发送设定完成通知(步骤S218)。另外,在没有对终端装置200进行用于变更吸引装置100的设定的用户输入的情况下,省略步骤S214~S218的处理。
接下来,终端装置200向吸引装置100发送请求发送日志信息的日志请求(步骤S220)。
接着,吸引装置100若接收到日志请求,则向终端装置200发送所请求的日志信息(步骤S222)。例如,吸引装置100将在步骤S202~步骤S210中进行的充电中取得的信息作为日志信息进行发送。
然后,吸引装置100以及终端装置200切断连接(步骤S224)。例如,吸引装置100在规定时间以上没有检测到基于用户的操作且没有接收到日志请求的情况下,切断与终端装置200的连接。
-与加热会话相关的电池信息的发送处理
图7是示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引装置100中执行的与加热会话相关的电池信息的发送处理的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本流程是将与图5所示的时序中的电池信息的发送相关的处理详细化的流程。
如图7所示,首先,控制部116判定是否进行了使盖部14的状态变为打开状态的操作(步骤S302)。在判定为没有进行使盖部14的状态变为打开状态的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302:否),则控制部116等待,直到进行使盖部14的状态变为打开状态的操作为止。
在判定为进行了使盖部14的状态变为打开状态的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302:是),控制部116控制通信部115,以在与终端装置200之间建立连接(步骤S304)。
接着,控制部116判定电源部111是否劣化(步骤S306)。
在判定为电源部111劣化的情况下(步骤S306:是),控制部116控制通信部115以发送第一电池信息(步骤S308)。然后,处理结束。另外,由于基于加热部121的加热被禁止,所以即使进行指示加热开始的操作,也不执行基于加热部121的加热。
在判定为电源部111没有劣化的情况下(步骤S306:否),控制部116控制通信部115以发送第二电池信息(步骤S310)。然后,典型地,进行指示加热开始的操作,执行基于加热部121的加热。
接着,控制部116判定是否进行了使盖部14的状态变为封闭状态的操作(步骤S312)。在判定为没有进行使盖部14的状态变为封闭状态的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312:否),则控制部116等待,直到进行使盖部14的状态变为封闭状态的操作为止。
在判定为进行了使盖部14的状态变为封闭状态的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312:是),控制部116控制通信部115以发送第二电池信息(步骤S314)。然后,处理结束。
-与充电相关的电池信息的发送处理
图8是示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吸引装置100中执行的与充电相关的电池信息的发送处理的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本流程是将与图6所示的时序中的电池信息的发送相关的处理进行了详细化的流程。
如图8所示,首先,控制部116判定电源部111的充电是否开始(步骤S402)。在判定为电源部111的充电没有开始的情况下(步骤S402:否),控制部116待机,直到电源部111的充电开始。
在判定为电源部111的充电开始的情况下(步骤S402:是),控制部116控制通信部115,以在与终端装置200之间建立连接(步骤S404)。
接着,控制部116判定电源部111是否劣化(步骤S406)。
在判定为电源部111劣化的情况下(步骤S406:是),控制部116控制通信部115,以发送第一电池信息(步骤S408)。然后,处理结束。另外,也可以禁止电源部111的充电,在该情况下,不进行充电。
在判定为电源部111没有劣化的情况下(步骤S406:否),控制部116控制通信部115,以发送第二电池信息(步骤S410)。然后,继续进行电源部111的充电。
接着,控制部116判定电源部111的充电是否结束(步骤S412)。在判定为电源部111的充电没有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412:否),控制部116等待,直到电源部111的充电结束。
在判定为电源部111的充电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412:是),控制部116控制通信部115,以发送第二电池信息(步骤S414)。然后,处理结束。
-终端装置200中的电池信息的输出处理
图9是示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终端装置200中执行的电池信息的输出处理的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本流程是将在图5和图6所示的时序中终端装置200接收到电池信息时的处理进行了详细化的流程。
如图9所示,首先,控制部250判定通过通信部230是否接收到第一电池信息(步骤S502)。
在判定为接收到第一电池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502:是),控制部250控制输出部220,以输出第一电池信息(步骤S504)。然后,处理结束。
另一方面,在判定为没有接收到第一电池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502:否),控制部250判定通过通信部230是否接收到第二电池信息(步骤S506)。
在判定为接收到第二电池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506:是),控制部250控制输出部220,以输出第二电池信息(步骤S508)。然后,处理结束。
另一方面,在判定为没有接收到第二电池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506:否)处理结束。
<<3.补充>>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样的例子。应该理解,显然,只要是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的具有通常知识的人员,就能够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技术思想的范畴内想到各种变更例或修正例,关于这些,当然也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基于各装置的一系列的处理也可以使用软件、硬件、以及软件与硬件的组合中的任意一个来实现。构成软件的程序例如预先存储在设置于各装置的内部或外部的记录介质(非临时性的介质:non-transitory media)中。而且,各程序例如在由计算机执行时被读入RAM,由CPU等处理器执行。上述记录介质例如是磁盘、光盘、磁光盘、闪存等。此外,上述的计算机程序也可以不使用记录介质,而例如经由网络来分发。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流程图以及时序图来说明的处理也可以不必按照图示的顺序执行。若干个处理步骤也可以并行地执行。此外,也可以采用追加的处理步骤,也可以省略一部分处理步骤。
另外,如以下那样的结构也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1)
一种吸引装置,具备:
通信部,与其他装置进行通信;
加热部,对含有气溶胶源的基材进行加热而生成气溶胶;
电源部,对用于所述吸引装置的动作的电力进行蓄积及供给;以及
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将在表示所述电源部的状态的多种电池信息中的、表示所述电源部的劣化的第一电池信息优先于第二电池信息进行发送。
(2)
所述(1)所记载的吸引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电池信息是表示所述电源部的电力余量的信息。
(3)
所述(1)或(2)所记载的吸引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判定所述电源部是否劣化,在判定为劣化的情况下发送所述第一电池信息。
(4)
所述(3)所记载的吸引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在判定为所述电源部劣化的情况下,禁止基于所述加热部的加热。
(5)
所述(3)或(4)所记载的吸引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通过SOH(State of Health,健康状态)或循环计数来判定所述电源部是否劣化。
(6)
所述(3)~(5)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吸引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在判定为所述电源部没有劣化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发送所述第二电池信息。
(7)
所述(3)~(6)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吸引装置,其中,
所述吸引装置还具备:
开口,所述基材能插入开口;以及
盖部,对所述开口进行开闭,
所述控制部以所述盖部打开所述开口为触发,判定所述电源部是否劣化。
(8)
所述(7)中所记载的吸引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以所述盖部封闭所述开口为触发,进行控制以发送所述第二电池信息。
(9)
所述(3)~(8)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吸引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以所述电源部的充电开始为触发,判定所述电源部是否劣化。
(10)
所述(1)~(9)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吸引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以所述电源部的充电结束为触发,进行控制以发送所述第二电池信息。
(11)
所述(1)~(10)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吸引装置,其中,
所述吸引装置还具备存储部,所述存储部存储根据基于用户的所述吸引装置的使用而取得的日志信息,
所述存储部存储所述日志信息,所述日志信息包含用于识别在开始使用所述基材而生成气溶胶的处理之后到结束为止的时间区间的信息、以及表示该时间区间中的所述电源部的劣化状态的信息。
(12)
一种终端装置,具备:
通信部,与吸引装置进行通信,所述吸引装置具有加热部和电源部,所述加热部对含有气溶胶源的基材进行加热而生成气溶胶,所述电源部蓄积及供给用于所述吸引装置的动作的电力;以及
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将通过所述通信部所接收的表示所述电源部的状态的多种电池信息中的、基于表示所述电源部的劣化的第一电池信息的处理比基于第二电池信息的处理更优先执行。
(13)
所述(12)中所记载的终端装置,其中,
所述终端装置还具备输出部,所述输出部向用户输出信息,
所述控制部将通过所述输出部输出所述第一电池信息的处理比通过所述输出部输出所述第二电池信息的处理更优先执行。
(14)
所述(13)中所记载的终端装置,其中,
作为输出所述第一电池信息的处理,所述输出部输出表示所述电源部已劣化的信息。
(15)
所述(13)中所记载的终端装置,其中,
作为输出所述第一电池信息的处理,所述输出部输出建议更换所述电源的信息。
(16)
所述(13)中所记载的终端装置,其中,
作为输出所述第一电池信息的处理,所述输出部输出建议重新购买所述吸引装置的信息。
(17)
一种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控制,
所述计算机控制与吸引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所述吸引装置具有加热部和电源部,所述加热部对含有气溶胶源的基材进行加热而生成气溶胶,所述电源部蓄积及供给用于所述吸引装置的动作的电力,
所述程序使计算机执行控制,使得将通过所述终端装置所接收的表示所述电源部的状态的多种电池信息中的、基于表示所述电源部的劣化的第一电池信息的处理比基于第二电池信息的处理更优先执行。
附图标记说明
1系统;100吸引装置;111电源部;112传感器部;113通知部;114存储部;115通信部;116控制部;140保持部;141内部空间;142开口;143底部;144绝热部;150棒型基材;151基材部;152吸口部;11外部壳体;11A顶部壳体;11B底部壳体;12覆盖件;13开关;14盖部;15通气口;16帽件;200终端装置;210输入部;220输出部;230通信部;240存储部;250控制部。

Claims (17)

1.一种吸引装置,具备:
通信部,与其他装置进行通信;
加热部,对含有气溶胶源的基材进行加热而生成气溶胶;
电源部,对用于所述吸引装置的动作的电力进行蓄积及供给;以及
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将表示所述电源部的状态的多种电池信息中的、表示所述电源部的劣化的第一电池信息优先于第二电池信息进行发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引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电池信息是表示所述电源部的电力余量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引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判定所述电源部是否劣化,在判定为劣化的情况下发送所述第一电池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引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在判定为所述电源部劣化的情况下,禁止基于所述加热部的加热。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吸引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通过SOH即健康状态(State of Health)或循环计数来判定所述电源部是否劣化。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引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在判定为所述电源部没有劣化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发送所述第二电池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引装置,其中,
所述吸引装置还具备:
开口,所述基材能插入所述开口;以及
盖部,对所述开口进行开闭,
所述控制部以所述盖部打开所述开口为触发,判定所述电源部是否劣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引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以所述盖部封闭所述开口为触发,进行控制以发送所述第二电池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3~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引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以所述电源部的充电开始为触发,判定所述电源部是否劣化。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引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以所述电源部的充电结束为触发,进行控制以发送所述第二电池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引装置,其中,
所述吸引装置还具备存储部,所述存储部存储根据基于用户的所述吸引装置的使用而取得的日志信息,
所述存储部存储所述日志信息,所述日志信息包含用于识别在开始使用所述基材而生成气溶胶的处理之后到结束为止的时间区间的信息、以及表示该时间区间中的所述电源部的劣化状态的信息。
12.一种终端装置,具备:
通信部,与吸引装置进行通信,所述吸引装置具有加热部和电源部,所述加热部对含有气溶胶源的基材进行加热而生成气溶胶,所述电源部对用于所述吸引装置的动作的电力进行蓄积及供给;以及
控制部,进行控制,使得将通过所述通信部所接收的表示所述电源部的状态的多种电池信息中的、基于表示所述电源部的劣化的第一电池信息的处理比基于第二电池信息的处理更优先执行。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装置,其中,
所述终端装置还具备输出部,所述输出部向用户输出信息,
所述控制部将通过所述输出部输出所述第一电池信息的处理比通过所述输出部输出所述第二电池信息的处理更优先执行。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装置,其中,
作为输出所述第一电池信息的处理,所述输出部输出表示所述电源部已劣化的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装置,其中,
作为输出所述第一电池信息的处理,所述输出部输出建议更换所述电源的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装置,其中,
作为输出所述第一电池信息的处理,所述输出部输出建议重新购买所述吸引装置的信息。
17.一种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控制,
所述计算机控制与吸引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所述吸引装置具有加热部和电源部,所述加热部对含有气溶胶源的基材进行加热而生成气溶胶,所述电源部对用于所述吸引装置的动作的电力进行蓄积及供给,
所述程序使计算机执行控制,使得将通过所述终端装置所接收的表示所述电源部的状态的多种电池信息中的、基于表示所述电源部的劣化的第一电池信息的处理比基于第二电池信息的处理更优先执行。
CN202080100395.6A 2020-12-14 2020-12-14 吸引装置、终端装置及程序 Pending CN11546094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0/046581 WO2022130468A1 (ja) 2020-12-14 2020-12-14 吸引装置、端末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60947A true CN115460947A (zh) 2022-12-09

Family

ID=82057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100395.6A Pending CN115460947A (zh) 2020-12-14 2020-12-14 吸引装置、终端装置及程序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84848A1 (zh)
EP (1) EP4260746A1 (zh)
JP (1) JPWO2022130468A1 (zh)
KR (1) KR20230120567A (zh)
CN (1) CN115460947A (zh)
WO (1) WO202213046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24268A1 (en) 2014-02-07 2015-08-13 R.J. Reynolds Tobacco Company Charging Accessory Device for an Aerosol Delivery Device and Related System,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Providing Interactive Services for Aerosol Delivery Devices
US9936734B2 (en) * 2016-03-11 2018-04-10 Altria Client Services, Llc. Personal carrying case for electronic vaping device
US10327479B2 (en) * 2017-03-15 2019-06-25 Canopy Growth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 improved personal vapourization device
EP3698660A4 (en) * 2017-10-18 2021-06-02 Japan Tobacco Inc. BATTERY UNIT, AROMA INHALER, BATTERY UNIT CONTROL PROCESS, AND PROGRAM
KR20200010718A (ko) 2018-07-23 2020-01-31 한국전력공사 전력선용 착빙설 방지 장치
JP6577113B1 (ja) * 2018-10-03 2019-09-18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 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用の制御ユニット、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078795B2 (ja) * 2019-03-13 2022-05-31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005706B2 (ja) * 2020-08-05 2022-01-24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 吸引成分生成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30120567A (ko) 2023-08-17
EP4260746A1 (en) 2023-10-18
WO2022130468A1 (ja) 2022-06-23
JPWO2022130468A1 (zh) 2022-06-23
US20230084848A1 (en) 2023-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484841A (zh) 抽吸装置以及程序
WO2022130463A1 (ja) 吸引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5460947A (zh) 吸引装置、终端装置及程序
TW202224577A (zh) 吸嚐裝置及程式
CN115460948A (zh) 终端装置、吸引装置以及程序
CN115515448A (zh) 吸引装置以及程序
CN115484842A (zh) 终端装置、吸引装置以及程序
KR20230043143A (ko) 에어로졸 생성 디바이스 위치탐지기
EP4212044A1 (en) Inhalation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program
EP4212046A1 (en) Inhalation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program
EP4212041A1 (en) Inhalation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program
EP4212043A1 (en) Inhalation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program
EP4212042A1 (en) Inhalation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program
WO2024024002A1 (ja) エアロゾル生成システム、及び制御方法
EP4292457A1 (en) Control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WO2022130545A1 (ja) 制御方法、吸引装置、端末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2279957B1 (ko) 휴대용 에어로졸 발생장치의 에어로졸 형성기재 감지 구조 및 방법
WO2022230085A1 (ja) 吸引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23157123A1 (ja) エアロゾル生成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24062245A1 (en) Lockable aerosol provis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