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44352A - 宫腔内窥镜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宫腔内窥镜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44352A
CN115444352A CN202211174760.5A CN202211174760A CN115444352A CN 115444352 A CN115444352 A CN 115444352A CN 202211174760 A CN202211174760 A CN 202211174760A CN 115444352 A CN115444352 A CN 1154443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nding section
bending
liquid outlet
section
uterine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7476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东
王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guangwei Medical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guangwei Medical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guangwei Medical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guangwei Medical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7476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44352A/zh
Publication of CN1154443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44352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70835 priority patent/WO2024066130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303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for the vagina, i.e. vaginoscop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5Flexible endoscop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12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internal passage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B1/015Control of fluid supply or evacua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Bio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Gynecology & Obstetrics (AREA)
  • Reproductive Health (AREA)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宫腔内窥镜及系统,该宫腔内窥镜包括手柄、内管、插入部、以及牵引结构,所述插入部包括头部和插入结构,插入结构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弯曲段、第二弯曲段、以及刚性段,所述第一弯曲段可弯曲设置,所述第一弯曲段的一端设有所述头部,所述第二弯曲段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段的另一端、所述刚性段的一端,所述刚性段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第二弯曲段用于根据人体内部腔道形状自然弯曲;所述第一弯曲段和所述第二弯曲段的外周面覆盖有热缩膜层,以在第一弯曲段和第二弯曲段形成韧性管套,所述头部或插入结构靠近所述头部的周向侧壁设有多个出液孔,所述内管和所述插入部之间的空间形成为出液通道。

Description

宫腔内窥镜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宫腔内窥镜及系统。
背景技术
内窥镜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广泛用于相关科室的疾病检查和手术治疗。目前市面上的内窥镜,按照其插入段是否可弯曲,分为硬性内窥镜和软性内窥镜;按照成像原理,又可分为光学内窥镜和电子内窥镜。
现有的硬性内窥镜一般为光学内窥镜,镜体太重,手术时,女性对硬性内窥镜的体感较差,而强行矫正宫颈管的形状到达宫腔需要额外配合鞘管,来实现连续灌流,且鞘管在推入过程中会对病人造成很大痛苦;
而软性内窥镜在插入人体过程中不稳定易扭曲,力臂过远操控不便,手术时间会相应延长。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中硬性内窥镜镜体太重,体感较差,软性内窥镜插入人体时不易扭曲,力臂过远操控不便,手术时间会相应延长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宫腔内窥镜,所述宫腔内窥镜包括:
手柄;
内管;
插入部,所述插入部套设在所述内管外,所述插入部包括头部和插入结构,所述插入结构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弯曲段、第二弯曲段、以及刚性段,所述第一弯曲段可弯曲设置,所述第一弯曲段的长度为D1,0<D1≤40mm,所述第一弯曲段的一端设有所述头部,所述第二弯曲段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段的另一端、所述刚性段的一端,所述刚性段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第二弯曲段用于根据人体内部腔道形状自然弯曲,所述第二弯曲段的长度为D2,100mm≤D1+D2≤140mm;所述第一弯曲段和所述第二弯曲段的外周面覆盖有热缩膜层,以在第一弯曲段和第二弯曲段形成韧性管套,所述头部的侧壁和/或插入结构靠近所述头部的周向侧壁设有至少一个出液孔,所述内管和所述插入部之间的空间形成为出液通道,所述至少一个出液孔与所述出液通道连通;
牵引结构,与所述第一弯曲段驱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弯曲段弯曲;
其中,所述第一弯曲段具有第一弯曲位置和平直位置,所述牵引结构的一端设于所述头部,另一端设于所述手柄,所述牵引结构具有牵拉状态和松开状态;所述牵引结构在所述牵拉状态时所述第一弯曲段自所述平直位置弯曲至所述第一弯曲位置,所述牵引结构在所述松开状态时所述第一弯曲段自所述第一弯曲位置复位至所述平直位置。
优选地,在所述宫腔内窥镜中,所述第一弯曲段、第二弯曲段以及刚性段为一整根金属管切割形成。
优选地,在所述宫腔内窥镜中,
所述出液孔开设在所述第一弯曲段;和/或
所述出液孔开设在所述第一弯曲段和所述头部的重合区域处。
优选地,在所述宫腔内窥镜中,所述插入部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分别与所述插入结构以及所述头部相接;
其中,所述出液孔开设在所述连接管上;和/或
所述出液孔开设在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第一弯曲段的重合区域处;和/或
所述出液孔开设在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头部的重合区域处。
优选地,在所述宫腔内窥镜中,所述内管内部形成有进液通道,所述头部与所述内管相接,并封盖所述进液通道的前端,所述头部对应所述进液通道处开设有进液孔,所述进液通道与所述进液孔相接。
优选地,在所述宫腔内窥镜中,所述头部上开设有与所述出液通道相通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嵌设有成像装置,所述成像装置连接有容置于所述出液通道中的导线,所述导线为防水结构,所述导线沿着所述出液通道延伸至所述插入部的后端。
优选地,在所述宫腔内窥镜中,所述手柄包括:
接头,设置于所述手柄上,且所述内管与所述接头固定相接。
优选地,在所述宫腔内窥镜中,包括:
所述手柄内设有收集装置和引流管,所述收集装置分别与所述出液通道和所述引流管相通。
优选地,在所述宫腔内窥镜中,所述第一弯曲段的长度D1满足:20mm≤D1≤30mm。
优选地,在所述宫腔内窥镜中,所述刚性段的长度为D3,120mm≤D3≤150mm。
优选地,在所述宫腔内窥镜中,所述第二弯曲段包括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开设有多个转动槽组,且所述多个转动槽组沿轴向螺旋并间隔排布,每个转动槽组包括多个转动槽,所述多个转动槽沿周向间隔排布,以形成所述多个柔性弯曲部。
优选地,在所述宫腔内窥镜中,所述第一弯曲段包括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包括沿轴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弯曲结构,每个所述第一弯曲结构包括周向分布的多个活动组件,所述多个活动组件为偶数个,且对称设置;其中,
每个所述活动组件包括:
第一旋转结构,可旋转设置;
第一位移导向结构,与所述第一旋转结构沿周向间隔设置,且可沿轴向在第一预设长度下移动;
第一避让结构,设于所述第一旋转结构和所述第一位移导向结构之间,用于在所述第一位移导向结构沿轴向移动时提供避让空间;以及,
沿第一管体周向分布的两个相邻的所述活动组件之间设有第二避让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宫腔内窥镜系统,该宫腔镜系统包括上述的内窥镜。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不需要强行矫正宫腔的生理形状和位置,第二弯曲段既可以在插入过程中帮助进入,又可以在插入完成后适应宫颈形状;整体热缩覆膜可以调整韧性,使更易于插入;通过在内管和插入部之间直接形成出液通道,避免了在内管和插入部之间额外增设管道以形成出液通道,使得在插入部外径一定的情况下,有效增大了出液通道的单位出液量,提高了液体循环的能力,且插入部弯曲时不会引起出液量的减小,避免对手术造成影响;由于有效利用了插入部的内部空间形成出液通道,相较于同等单位出液量的现有结构,本发明中插入部的外径能够做的更小,以提高适应性,同时,在插入部外径减小的前提下,可以选择不同厚度的热缩膜层以进一步调整插入部的韧性;此外,出液孔设置在插入结构的周侧,有效增大了出液孔的可开设区域,使得出液孔可开设的数量变的更多,降低出液孔全部堵塞几率的同时,确保出液通道的单位出液量,且出液孔数量的增多,使得出液孔可做的更小,从而避免碎屑组织自出液孔进入出液通道,确保出液通道顺畅导通;通过将插入结构设置成三段式,第一弯曲段在牵引结构的牵引作用下可以实现主动弯曲,可以实现灵活转动,而第二弯曲段可以根据宫颈的形状进行适应性弯曲,可以有效适应不同女性宫颈形状,减少患者宫颈的刺激及痛苦,同时第二弯曲段具有一定的韧性可以保证整体的操作性,第三段为后段硬质部,可以为插入结构提供足够的支撑,减短力臂,便于插入结构的插入;
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三段式,第一弯曲段可以主动弯曲,较为灵活,第二弯曲段为被动弯曲,可以适应不同女性宫颈的形状,减小对宫颈的刺激,同时还具有韧性保证内窥镜的可操作性,而刚性段为后段硬质部,可以为内窥镜提供足够的支撑,减短了力臂,更便于内窥镜的插入,如此既保留了硬性内窥镜和软性内窥镜的优势,又克服了各自的缺陷;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内窥镜,第二弯曲段可以被动弯曲,在需要切换视场范围时,弯折第一弯曲段,第二弯曲段会适应性跟随子宫内壁的形态而弯曲调整,如此,不会像硬镜强行矫正来达到观察子宫内部情况;在子宫为前位子宫、后位子宫或其他复杂情况的子宫时,在碰到折弯点时第二弯曲段会跟随子宫内壁形态折弯,而不会出现顶住折弯点导致无法将力传递到第一弯曲段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内窥镜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部分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部分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第一弯曲段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第一弯曲段切割时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7为图2中第二弯曲段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第二弯曲段切割时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又一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10为现有技术中硬镜在正常子宫中操作的示意图;
图11为现有技术中硬镜在前位子宫中操作的示意图;
图12为现有技术中软镜在前位子宫中操作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内窥镜在前位子宫中的操作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Figure BDA0003863732570000051
Figure BDA0003863732570000061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现有技术中的内窥镜,以硬镜为例,请参阅图10,硬镜110’包括头端111’和与头端111’连接的刚性端112’,头端111’可弯曲,而刚性端112’呈刚性,即不可弯曲,且硬镜110’的视场角范围小(通常90°左右),对于正常形态子宫,在需要观察子宫中某处时(例如输卵管处时)硬镜110’需要强性扩宫(如图10中虚线所示),女性的体验感差;且通常女性的子宫多会为前位子宫或后位子宫,请参阅图10,图10示出的是硬镜110’在前位子宫中操作的示意图,硬镜110’在前位子宫中为了顺利进入或观察子宫内部时,需要强性扩宫,对于前位子宫或后位子宫更为明显,手术时女性较为痛苦,体验感差,且强性矫正容易引起迷走神经应激。
以软镜为例,请参阅图12,软镜120’整体均是柔性可弯的,但是软镜120’通常需要设计的较长,对于前位子宫或后位子宫容易在宫腔折弯点时,图12示意出了软镜120’在在前位子宫中操作的示意图,软镜120’在折弯点A处,受到的力集中在此处,软镜120’会顶在A处,软镜120’的尾端121’弯曲,而无法将力施展到软镜120’的头部。
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宫腔内窥镜,其中宫腔内窥镜可以但不限于为宫腔镜。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宫腔镜的实现细节进行说明,以下内容仅为方便理解而提供的实现细节,并非实施本方案的必须。
本发明提供一种宫腔内窥镜,请参阅图1至图4,该宫腔内窥镜100包括手柄1、内管6、插入部、以及牵引结构4,插入部套设在内管6外,插入部包括头部2和插入结构3,插入结构3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弯曲段31、第二弯曲段32、以及刚性段33,所述第一弯曲段31可弯曲设置,所述第一弯曲段31的一端设有所述头部2,所述第二弯曲段32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段31的另一端、所述刚性段33的一端,所述刚性段33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柄1连接,所述第二弯曲段32用于根据人体内部腔道形状自然弯曲。
第一弯曲段31和所述第二弯曲段32的外周面覆盖有热缩膜层,可以利用热缩膜层对第一弯曲段31和第二弯曲段32分段覆膜,也可以对第一弯曲段31和第二弯曲段32进行整体覆膜,以在第一弯曲段31和第二弯曲段32形成韧性管套,还可以对插入部进行整体覆膜,即对第一弯曲段31、第二弯曲段32、以及刚性段33整体附上热缩膜层。热缩膜层的材料可以为PEBAX或/和PET,热缩膜层在经过加热收缩以后的厚度可以为0.1(包括0.1)至0.25mm(包括0.25)。所述头部2上设有进液孔25和器械通道,所述头部2和/或插入结构3靠近所述头部2的周向侧壁设有至少一个出液孔21,所述内管6和所述插入部之间的空间形成为出液通道24,至少一个出液孔21与所述出液通道24连通。在一种实施例中,插入部还包括连接管34,连接管34分别与插入结构3以及头部2相接;其中,出液孔21开设在所述连接管34上;和/或出液孔21开设在连接管34与第一弯曲段31的重合区域处(参见图3);和/或所述出液孔21开设在连接管34与头部2的重合区域处(图中未示出)。在图中未示出的另一种实施例中,出液孔21开设在第一弯曲段31上;和/或第一弯曲段31与头部2的重合区域处。
牵引结构4与所述第一弯曲段31驱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弯曲段31弯曲。如此,第一弯曲段31在医生牵引后弯曲,可以多方向观察,第二弯曲段32可以根据外部形状(例如宫颈)做适应性弯曲,而刚性段33具有一定长度,增加杠杆力臂,减少插入力。
请参阅图13,具体操作如下:
S1、第一弯曲段31在操作牵引结构4的牵引力下和刚性段33的推送下,进入宫颈和宫腔。
S2、随后,第二弯曲段32开始从宫颈口进入宫颈,第二弯曲段32由于可以被动弯曲跟随人体内部腔道形状自然弯曲而适应宫颈的形状,形成弯曲形状,即会具有一定弧度,具体跟随宫颈形状而适应性弯曲,弧形的部分段抵接宫颈侧壁,形成受力支点。
S3、在第二弯曲段32被刚性段33往宫腔内推送时,受力支点上方的第二弯曲段32逐渐进入宫腔内部,而受力支点下方(包括位于阴道内)的第二弯曲段32逐渐进入宫颈并适应宫颈的形状形成新的弧形,新的弧形与宫颈侧壁抵接,抵接位置还是位于原来的受力支点处,所以在整个推送过程中,受力支点的位置基本保持不变,而刚性段33与受力支点间形成的动力臂逐渐减小,所以推送力(动力)会越来越大,受力支点保持不变可以保证推送力的均匀变化,操作者可以准确掌控和改变推送力。如果受力支点一直处于变化,那么操作者无法准确操控推送弯曲的力度,引起患者的不适或者组织损伤;
S4:在推送完成后,第二弯曲段32的绝大部分位于宫颈内,根据不同患者的宫颈形状做适应性弯曲,形成不同的形状,所以不会对女性产生不适感;
S5:第二弯曲段32的下端伸出宫颈口,位于阴道内,以防止第二弯曲段32和刚性段33的结合处因不连续而对宫颈口造成损伤;同样,第二弯曲段32的上端位于宫腔内,防止对宫颈另一端的肌肉造成损伤。
另外,出液孔21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或者棱形,在此不做具体限制,另外出液孔21的尺寸及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在保证液体进入的情况下,防止固体物进入宫腔内窥镜100内部。在本实施例中,出液孔21为圆形时,出液孔21的尺寸≥1mm。需要吸出宫腔内的液体时,液体从出液孔21进入,并进入到内部通道后排出,具体地,可以是从内部通道流向宫腔内窥镜100的后端,再通过手柄1中的收集装置16收集后排出,如此通过利用内部通道出水,出水量大大增加,提高液体循环的能力,且在宫腔内窥镜100弯曲时,出水量不受影响或者影响很小甚至可以忽略,另外还省去了专门设置出水管道,利用宫腔内窥镜100内部除电线等部件之外的空间作为出水通道,减小了宫腔内窥镜100整体镜身的外径,宫腔内窥镜100可以做的更细。进一步地,还可以将出液孔21做小(为保证出水流量可增加出液孔21的数量),可以避免碎屑组织进入管道导致堵塞;或者较小的碎屑组织进入宫腔内窥镜100内部后,因内部空间较大,所有并不会造成堵塞;进一步地,出液孔21设置在侧面,出液孔21的数量不受限制;侧面设置出液孔21,可以减小宫腔内窥镜100的直径,进而,对热缩覆膜的厚度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即可以选择不同厚度的热缩覆膜来调整三段式宫腔内窥镜100的性能。进一步地,所述宫腔内窥镜100还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容置于所述内部通道内,且自所述头部2延伸至所述刚性段33,液体从进水管进入并排入宫腔。进一步地,所述头部2和所述第一弯曲段31具有重合区域,所述出液孔21贯设在所述重合区域处。当出液孔21开设在重合区域处时,可以是头部2开设一个孔,第一弯曲段31对应位置开设一个孔,两个孔至少部分重合,以形成出液孔21。所述出液孔21的数量与所述出液孔21的尺寸呈反比,从而在保证液体流量的前提下,防止固体物自出液孔21进入内部通道中。
进一步地,插入结构3由不锈钢管弯曲切割,通过在第一弯曲段31和第二弯曲段32的外周面整体热缩覆膜,可以调整整段的弯曲性和韧性之间的关系。三段式宫腔镜弯曲段需要一个弯曲角度非常大且具有被动弯曲性能(因为阴道、宫颈、宫腔的形状为一个大弯),同时又需要具有一个很强的韧性和力的传导性(需要满足在大弯的前提下可以插入宫腔),而不锈钢弯曲段在切割后,各弯曲段(第一弯曲段31和第二弯曲段32)之间有间隙及受力易形变,从而影响力的传导性和弯曲性。而通过在第一弯曲段31和第二弯曲段32的外周面整体热缩覆膜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通过整体热缩覆膜紧紧包裹第一弯曲段31和第二弯曲段32,热缩覆膜本身的韧性可以加强到整体上,使其既有大角度弯曲性能,同时韧性又非常强,力的传导性很强;另外,热缩覆膜紧紧包裹第一弯曲段31和第二弯曲段32,使其成为一个整体,在对其施力的时候,避免各弯曲节之间的位移,大大减少力的损失;其次整体热缩覆膜方案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生产效率高。
进一步地,由于子宫常规长为70mm,宽为40mm,第一弯曲段31的弯曲半径优选小于20mm,第一弯曲段31可进行130°主动弯曲,以免损伤宫腔和便于全宫腔观察。所述第一弯曲段31的长度为D1,所述第二弯曲段32的长度为D2,所述刚性段33的长度为D3。0<D1≤40mm,优选地,D1为20mm-30mm,如此可以使第一弯曲段31长度较小,满足弯曲角度及强度要求。由于宫颈管长度约为30-35mm,宫颈口到宫腔底部的总长为100mm左右,宫颈口内部组织虽力量强大但是表层组织比较柔软,第二弯曲段32与刚性段33的连接处在操作时会对宫颈口造成损伤。为避免损伤发生,在本实施例中,100mm≤D1+D2≤140mm,D1+D2为110mm、120mm、或者130mm。当插入结构3插入到位后,刚性段33处于人体阴道部位,阴道较为平直且宽敞,故,无需考虑刚性段33的柔性,且阴道长度一般为100mm左右,手柄1和阴道口需要一部分距离不能完全贴死,故,120mm≤D3≤150mm,优选地,D3为120mm、130mm、或者140mm。
所述第二弯曲段32包括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开设有多个转动槽组,且所述多个转动槽组沿轴向螺旋并间隔排布,如此可以实现万向弯曲。具体地,每个转动槽组可以包括沿周向排布且间隔设置的多个转动槽321,每个转动槽组包括的转动槽321的数量具体根据第二管体的直径确定,在本实施例中,每个转动槽组包括沿周向排布的两个转动槽321。沿轴向的相邻的两个转动槽组的转动槽321沿周向的间隔为L6。更具体地,每个转动槽321具有沿周向的第一端3211和第二端3212,转动槽321沿第一端3211延伸至第二端3212。沿轴向的相邻的两个转动槽组的转动槽321沿周向的间隔,即为沿轴向的相邻的两个转动槽组的转动槽321的第一端3211或第二端3212沿第二管体周向方向的间距。在本实施例中,L6为0.6mm。
所述第一弯曲段31具有第一弯曲位置和平直位置,牵引结构4一端设于所述头部2,另一端设于所述手柄1,所述牵引结构4具有牵拉状态和松开状态;其中,所述牵引结构4在所述牵拉状态时所述第一弯曲段31自所述平直位置弯曲至所述第一弯曲位置,所述牵引结构4在所述松开状态时所述第一弯曲段31自所述第一弯曲位置复位至所述平直位置,所述第二弯曲段32用于跟随子宫内壁的形状进行弯曲。
工作时,插入结构3插入女性的子宫内,由于子宫内空间有限,通过第一弯曲段31在牵引结构4的牵引作用下可以实现灵活转动,在宫腔镜操作时第二弯曲段32位于宫颈处,第二弯曲段32可以根据宫颈的形状进行适应性弯曲,通过被动弯曲可以适应不同女性宫颈的形状,减少对宫颈刺激,减少患者痛感,而不会出现现有技术中的硬镜或软镜的问题,同时第二弯曲段32还具有韧性保证整体的操作性,刚性段33处于插入结构3的后段硬质部,为插入结构3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且减短力臂,更便于插入结构3插入。
本发明提供的宫腔内窥镜100,第二弯曲段32可以被动弯曲,在需要切换视场范围时,弯折第一弯曲段31,第二弯曲段32会适应性跟随子宫内壁的形态而弯曲调整,如此,不会像硬镜110’强行矫正来达到观察子宫内部情况;在子宫为前位子宫、后位子宫或其他复杂情况的子宫时,在碰到折弯点时第二弯曲段32会跟随子宫内壁形态折弯,而不会出现顶住折弯点导致无法将力传递到第一弯曲段31的情况。
本发明通过将插入结构3设置呈三段式,第一弯曲段31在牵引结构4的牵引作用下可以实现主动弯曲,可以实现灵活转动,而第二弯曲段32在进入宫颈后跟随宫颈内壁的形态而被动弯曲,可以有效适应不同女性宫颈形状,减少患者宫颈的刺激及痛苦,同时第二弯曲段32具有一定的韧性可以保证整体的操作性,第三段为后段硬质部,可以为插入结构3提供足够的支撑,减短力臂,便于插入结构3的插入。
具体地,请参阅图4至图6,第一弯曲段31包括第一管体,第一弯曲段31包括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包括沿轴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弯曲结构,每个所述第一弯曲结构包括周向分布的多个活动组件31a,所述多个活动组件31a为偶数个,且对称设置,每个活动组件31a包括第一旋转结构311、第一位移导向结构312、以及第一避让结构313,第一旋转结构311可旋转设置,第一位移导向结构312与所述第一旋转结构311沿周向间隔设置,且可沿轴向在第一预设长度下移动,第一避让结构313设于所述第一旋转结构311和所述第一位移导向结构之间,用于在所述第一位移导向结构312沿轴向移动时提供避让空间;沿第一管体周向分布的两个相邻的所述活动组件31a之间设有第二避让结构314。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旋转结构311包括旋转槽3111、以及旋转部3112,旋转槽3111开设在所述第一管体,所述旋转槽3111呈圆弧状设置,旋转部3112容置于所述旋转槽3111内,且可相对所述旋转槽3111转动设置。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位移导向结构312包括滑槽3121、以及滑动部3122,滑槽3121开设于所述第一管体,且沿轴向方向延伸,滑动部3122容置于所述滑槽3121内,且可沿轴向方向移动。
具体地,下面以每个所述第一弯曲结构包括两个活动组件31a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更具体地,旋转槽3111具体为圆弧形槽,旋转部3112为设于第一管体的圆弧形凸部,其中圆弧形槽和圆弧形凸部均为在第一管体上切割形成,切割时圆弧形槽和圆弧形凸部沿轴向分布,切割形成后将圆弧形凸部容置于圆弧形槽内,以使可旋转。圆弧形槽包括第一圆弧形槽3111a和第二圆弧形槽3111b,圆弧形凸部包括第一圆弧形凸部3112a和第二圆弧形凸部3112b。安装时第一圆弧形凸部3112a容置于第一圆弧形槽3111a内形成第一旋转体,第二圆弧形凸部3112b容置于第二圆弧形槽3111b内形成第二旋转体。第一弯曲段31包括沿周向依次连接的第一旋转体、第一避让结构313、第一位移导向结构312、第二避让结构314、第二旋转体、第一避让结构313、第一位移导向结构312、第二避让结构314。
其中,滑槽3121为长形滑槽,长形滑槽沿轴向延伸,滑动部3122为长形凸伸部,其中长形滑槽和长形凸伸部均为在第一管体上切割形成,长形滑槽和长形凸伸部沿轴向排布,在切割形成后将长形凸伸部容置于长形滑槽内,以便于长形凸伸部可沿长形滑槽的长度方向滑动。长形滑槽包括第一长形滑槽3121a和第二长形滑槽3121b,长形凸伸部包括第一长形凸伸部3122a和第二长形凸伸部3122b。安装时第一长形凸伸部3122a容置于第一长形滑槽3121a内形成第一滑动体,第二长形凸伸部3122b容置于第二长形滑槽3121b内形成第二滑动体,如此第一弯曲段31包括沿周向依次连接的第一旋转体、第一避让结构313、第一滑动体、第二避让结构314、第二旋转体、第一避让结构313、第二滑动体、第二避让结构314。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避让结构313和第二避让结构314均为避让槽,即第一弯曲段31包括沿周向依次连接的第一旋转体、第一避让槽3131、第一滑动体、第二避让槽3141、第二旋转体、第三避让槽3132、第二滑动体、第四避让槽3142。其中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对称地设于第一管体的两侧,如此可以沿第一方向弯曲和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弯曲。
在本实施例中,避让槽沿第一管体的周向具有与第一滑动体/第二滑动体连接的第一连接段3151、以及与第一旋转体/第二旋转体连接的第二连接段3152,其中第一连接段3151至第二连接段3152呈渐缩设置,避让槽可以为三角形、梯形或者其他形状在此不做具体限制。下面具体以第一滑动体为例进行说明。请参阅图5和图6,第一长形滑槽3121a沿轴向具有分别位于两端的第一顶部3121a1、以及第一底部3121a2,第一长形凸伸部3122a沿轴向具有分别位于两端的第二顶部3122a1、以及第二底部3122a2,第一避让槽3131和第二避让槽3141均包括与第一长形滑槽3121a连接的第一边3161、以及与第一长形凸伸部3122a连接的第二边3162。第一弯曲段31在平直位置时,第一顶部3121a1和第二顶部3122a1沿轴向的间隔为L1,第一底部3121a2和第二底部3122a2沿轴向的间隔为L2,第二顶部3122a1与第一底部3121a2沿轴向间隔为L3;在第一弯曲段31在弯曲位置时,由于弯曲的方向不同,可能存在的两种情况:(1)第二顶部3122a1移动L1并与第一顶部3121a1贴合(即第一长形凸伸部3122a往前移动,此时第二边3162朝靠近第一边3161的方向移动),(2)第二顶部3122a1朝远离第一顶部3121a1的方向移动L4,此时第二顶部3122a1不能超出第一底部3121a2设置(即第一长形凸伸部3122a往后移动,此时第二边3162朝远离第一边3161的方向移动),如此,避免第一长形凸伸部3122a从第一长形滑槽3121a中脱落后无法回位。更具体地,第一弯曲段31从平直位置弯曲至弯曲位置时,第一长形凸伸部3122a往前移动或者往后移动,假设往前移动的位置即为L1,为了避免往前移动时,避免第二边3162和第一边3161撞击,L2>L1。在第一长形凸伸部3122a往后移动时,移动的位移L4≤L3,如此可以避免第一长形凸伸部3122a往后移动时第二顶部3122a1脱落出第一长形滑槽3121a(即移动至超出第一底部3121a2)而导致无法回位。在本实施例中,L2为0.5mm,L1为0.42mm,L3为0.6mm,L1、L2、L3的设定,具体也根据第一管体的直径而定,故在此不做具体限制。进一步地,第一弯曲段31的长度为40mm,由于子宫常规长70mm,宽40mm,第一弯曲段31弯曲半径小于20mm,第一弯曲段31可上/下130°主动弯曲,实现全宫腔观察。
第二滑动体的结构和第一滑动体的结构类似,可以参照上述设置,在此不再详述,但是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弯曲段31朝第一方向弯曲时,假设第一滑动体中第一长形凸伸部3122a往前移动时,第二滑动体中第二长形凸伸部3122b往后移动,则第一弯曲段31朝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弯曲时第一滑动体中第一长形凸伸部3122a往后移动,第二滑动体中第二长形凸伸部3122b往前移动。
在通过牵引结构4牵引时通过牵引第一滑动体向前滑动、第二滑动体向后滑动以带动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旋转以实现第一方向的弯曲,或者牵引第二滑动体向前滑动、第一滑动体向后滑动以带动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旋转以实现与第一方向反向的方向弯曲。具体地,多个第一弯曲结构包括多个移动组,每个移动组包括沿轴向排布的多个所述第一位移导向结构312,所述牵引结构4包括多个牵引丝组,所述多个牵引丝组与所述多个移动组匹配,一个牵引组沿一个所述移动组的延伸方向延伸,且所述移动组中沿轴向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位移导向结构312之间设有固定结构,所述牵引组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头部2,所述牵引组的另一端设于所述手柄1,所述牵引组的中部设于所述固定结构且可在所述固定结构中活动。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沿第一管体的轴向排布的第一滑动体或者第二滑动体形成所述移动组,沿轴向相邻的两个第一滑动体之间设有固定结构,可以是每两相邻的两个滑动部3122之间均设有固定结构,也可以是部分相邻的两个滑动部3122之间设有固定结构,固定结构为多个,多个固定结构沿第一管体的轴向均匀间隔分布。固定结构可以但不限于为卡扣结构,具体地,卡扣结构包括开设于第一管体的卡槽317、以及安装在卡槽317上的卡扣,牵引丝组依次穿过多个固定结构的卡扣后连接至手柄1。每个牵引丝组可以是包括一根或者多根牵引丝。请参阅图9,在每个所述第一弯曲结构包括两个活动组件31a时,牵引丝组为两个,分别包括第一牵引丝组41和第二牵引丝组42,两个第一牵引丝组41和第二牵引丝组42分别用于牵引第一滑动体和第二滑动体,例如在第一弯曲段31朝第一方向弯曲时,第一牵引丝组41牵引第一滑动体向前滑动,第二牵引丝组42牵引第二滑动体向后滑动,并带动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旋转以实现第一方向的弯曲;在第一弯曲段31朝与第一方向反向的方向弯曲时,第一牵引丝组41牵引第一滑动体向后滑动,第二牵引丝组42牵引第二滑动体向前滑动,并带动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旋转以实现第二方向的弯曲。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结构与相邻的第一滑动体/第二滑动体沿轴向方向的间隔为L5,固定结构设于沿轴向相邻的两个第一滑动体/第二滑动体之间的中部,如此可以形成更小的弯曲半径,且使第一滑动体/第二滑动体的根部的强度更高,在本实施例中,L5≥0.5mm。
请参阅图9,手柄1包括柄壳11、以及牵引丝固定结构,柄壳11与所述刚性段33固定设置,牵引丝固定结构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柄壳11,所述牵引丝固定结构上设有所述牵引组的另一端,所述牵引丝固定结构具有转动方向的牵拉位置和松开位置;其中,所述牵引丝固定结构自所述松开位置转动至所述牵拉位置时,所述牵引组带动所述第一弯曲段31自所述平直位置弯曲至所述第一弯曲位置;所述牵引丝固定结构自所述牵拉位置转动至所述松开位置时,所述牵引组松开且所述第一弯曲段31自所述第一弯曲位置复位至所述平直位置。
具体地,以每个所述第一弯曲结构包括两个活动组件31a时为例进行说明。第一弯曲段31包括沿周向依次连接的第一旋转体、第一避让槽3131、第一滑动体、第二避让槽3141、第二旋转体、第三避让槽3132、第二滑动体、第四避让槽3142,第一弯曲段31可以沿第一方向弯曲和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弯曲,牵引丝组为两个,分别包括第一牵引丝组41和第二牵引丝组42,牵引丝固定结构包括可转动设于柄壳11的转盘12、以及与转盘12所述转动固定的把手13,第一牵引丝组41沿第二方向缠绕在转盘12,第二牵引丝组42缠绕在转盘12上且与第一牵引丝组41的缠绕方向相反,转盘12可沿第二方向正转或朝与第二方向反向的方向反转。柄壳11包括相拼接的上柄壳111和下柄壳112,上柄壳111和下柄壳112拼接后形成安装腔113,安装腔113内容置有转盘12等。上柄壳111和下柄壳112的连接处还设有让位结构14,所述让位结构14穿设有让位孔141,让位孔141用于供牵引丝组穿过。优选地,牵引丝组上套设有毛细管,毛细管安装在让位孔141,如此可以对牵引丝组提供一定的支撑力。把手13的一端固定在转盘12,另一端伸出安装腔113,可以便于操作人员握持并操作。
请参阅图6和图7,所述刚性段33为第三管体,所述第三管体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刚性段33为插入结构3提供足够的支撑,减短力臂,便于插入结构3插入,在本实施例中,刚性段33的长度为120-150mm之间,完全插入时刚性段33处于人体阴道部位,阴道较为平直且宽敞,故无需考虑刚性段33的柔性,阴道长度一般为100mm左右,手柄1和阴道口需要一部分距离不能完全贴死,所以刚性段33长度设于120-150mm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管体、第二管体、以及第三管体为同一管体上的三段,而非三个单独的管体。即在一个管体上进行切割(在本实施例中为激光整体切割)形成第一弯曲段31、第二弯曲段32、以及刚性段33,所述管体可以为金属管,所述金属管可以为医用材质,优选为医用镍钛合金。采用单根管体切割形成第一管体、第二管体以及第三管体,工艺简单、成本低、组装效率高,而避免传统的软性宫腔内窥镜100,通过激光焊接或者胶水,进行不同功能段的连接,相较于传统软性宫腔内窥镜100,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组装效率高。
请参阅图3和图9,手柄1上设有接头15,内管6的一端与所述接头15固定相接。内管6的内部形成有进液通道23,头部2与内管6的另一端固定相接,并封盖进液通道23的前端,头部2上开设有进液孔25,进液孔25对应进液通道23处,进液通道23与进液孔25相接。内管6的材料可以为柔性材质,还可以为柔性材质和刚性材质的结合,比如头部2、连接管34、第一弯曲段31和第二弯曲段32处的内管6为柔性材质,刚性段33以及手柄1处的内管6为刚性材质,柔性材质与刚性材质可以通过套接、胶粘、热缩管等方式固定。内管6的进液通道23除可以输送液体外,还可以通过接头15从内管6的进液通道23来插入其它手术器械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头部2上还开设有与出液通道24相通的安装孔22,所述安装孔22内嵌设有成像装置(图中未示出),所述成像装置连接有容置于所述出液通道24中的导线(图中未示出),所述导线为防水结构,所述导线沿着所述出液通道24延伸至所述插入部的后端。
参考图9,手柄1内还设置有收集装置16和引流管5,收集装置16可以为一空腔结构,可以缓存液体,收集装置16分别与出液通道24及引流管5相通,以对自出液通道24排出的液体进行收集后,通过引流管5排出至宫腔内窥镜100外部的其他装置中,优选地,可以在手柄1内设置有引流接头15(图中未示出),引流接头15与引流管5固定连接,从而可以通过其它设备与宫腔宫腔内窥镜100固定相接后,来引流和/或收集宫腔宫腔内窥镜100所排出的液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宫腔宫腔内窥镜100系统,该宫腔宫腔内窥镜100系统包括上述宫腔内窥镜100。该宫腔镜系统的实施例包括上述宫腔内窥镜100的实施例。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宫腔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柄;
内管;
插入部,所述插入部套设在所述内管外,所述插入部包括头部和插入结构,所述插入结构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弯曲段、第二弯曲段、以及刚性段,所述第一弯曲段可弯曲设置,所述第一弯曲段的长度为D1,0<D1≤40mm,所述第一弯曲段的一端设有所述头部,所述第二弯曲段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段的另一端、所述刚性段的一端,所述刚性段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第二弯曲段用于根据人体内部腔道形状自然弯曲,所述第二弯曲段的长度为D2,100mm≤D1+D2≤140mm;所述第一弯曲段和所述第二弯曲段的外周面覆盖有热缩膜层,以在第一弯曲段和第二弯曲段形成韧性管套,所述头部的侧壁和/或插入结构靠近所述头部的周向侧壁设有至少一个出液孔,所述内管和所述插入部之间的空间形成为出液通道,所述至少一个出液孔与所述出液通道连通;
牵引结构,与所述第一弯曲段驱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弯曲段弯曲;
其中,所述第一弯曲段具有第一弯曲位置和平直位置,所述牵引结构的一端设于所述头部,另一端设于所述手柄,所述牵引结构具有牵拉状态和松开状态;所述牵引结构在所述牵拉状态时所述第一弯曲段自所述平直位置弯曲至所述第一弯曲位置,所述牵引结构在所述松开状态时所述第一弯曲段自所述第一弯曲位置复位至所述平直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宫腔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弯曲段、第二弯曲段以及刚性段为一整根金属管切割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宫腔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液孔开设在所述第一弯曲段;和/或
所述出液孔开设在所述第一弯曲段和所述头部的重合区域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宫腔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入部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分别与所述插入结构以及所述头部相接;
其中,所述出液孔开设在所述连接管上;和/或
所述出液孔开设在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第一弯曲段的重合区域处;和/或
所述出液孔开设在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头部的重合区域处。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宫腔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内部形成有进液通道,所述头部与所述内管相接,并封盖所述进液通道的前端,所述头部对应所述进液通道处开设有进液孔,所述进液通道与所述进液孔相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宫腔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上开设有与所述出液通道相通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嵌设有成像装置,所述成像装置连接有容置于所述出液通道中的导线,所述导线为防水结构,所述导线沿着所述出液通道延伸至所述插入部的后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宫腔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包括:
接头,设置于所述手柄上,且所述内管与所述接头固定相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宫腔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手柄内设有收集装置和引流管,所述收集装置分别与所述出液通道和所述引流管相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宫腔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曲段的长度D1满足:20mm≤D1≤30m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宫腔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段的长度为D3,120mm≤D3≤150mm。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宫腔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弯曲段包括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开设有多个转动槽组,且所述多个转动槽组沿轴向螺旋并间隔排布,每个转动槽组包括多个转动槽,所述多个转动槽沿周向间隔排布,以形成所述多个柔性弯曲部。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宫腔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曲段包括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包括沿轴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弯曲结构,每个所述第一弯曲结构包括周向分布的多个活动组件,所述多个活动组件为偶数个,且对称设置;其中,
每个所述活动组件包括:
第一旋转结构,可旋转设置;
第一位移导向结构,与所述第一旋转结构沿周向间隔设置,且可沿轴向在第一预设长度下移动;
第一避让结构,设于所述第一旋转结构和所述第一位移导向结构之间,用于在所述第一位移导向结构沿轴向移动时提供避让空间;以及,
沿第一管体周向分布的两个相邻的所述活动组件之间设有第二避让结构。
13.一种宫腔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所述的宫腔内窥镜。
CN202211174760.5A 2022-09-26 2022-09-26 宫腔内窥镜及系统 Pending CN1154443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74760.5A CN115444352A (zh) 2022-09-26 2022-09-26 宫腔内窥镜及系统
PCT/CN2023/070835 WO2024066130A1 (zh) 2022-09-26 2023-01-06 宫腔内窥镜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74760.5A CN115444352A (zh) 2022-09-26 2022-09-26 宫腔内窥镜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44352A true CN115444352A (zh) 2022-12-09

Family

ID=84306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74760.5A Pending CN115444352A (zh) 2022-09-26 2022-09-26 宫腔内窥镜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44352A (zh)
WO (1) WO202406613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58826A (zh) * 2023-04-27 2023-07-21 新光维医疗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插入组件及内窥镜
WO2024066130A1 (zh) * 2022-09-26 2024-04-04 新光维医疗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宫腔内窥镜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2726B (zh) * 2013-12-06 2018-04-20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内窥镜
JP6461442B2 (ja) * 2016-11-09 2019-01-30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
CN106725252A (zh) * 2016-12-23 2017-05-31 上海长海医院 具有被动弯曲连接的末端可弯曲的内窥镜
CN109288486B (zh) * 2018-10-22 2021-03-26 上海安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内窥镜的多段式弯曲管装置与内窥镜
CN109998453B (zh) * 2019-05-10 2024-03-26 上海安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内窥镜插入管的可弯曲装置与内窥镜
CN115444352A (zh) * 2022-09-26 2022-12-09 新光维医疗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宫腔内窥镜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6130A1 (zh) * 2022-09-26 2024-04-04 新光维医疗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宫腔内窥镜及系统
CN116458826A (zh) * 2023-04-27 2023-07-21 新光维医疗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插入组件及内窥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66130A1 (zh) 2024-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444352A (zh) 宫腔内窥镜及系统
US7241263B2 (en) Selectively rotatable shaft coupler
US20080208001A1 (en) Conforming endoscope
JP4477519B2 (ja) 内視鏡
US20170135561A1 (en) Medical device introduction system and associated imaging system and method
US20110092766A1 (en) Tapered lumens for multi-lumen sleeves used in endoscopic procedures
US7063664B2 (en) Disposable cover to a vaginal speculum
US20090312645A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ccessing Anatomic Structures
KR20170129056A (ko) 편향가능한 팁을 가진 삽입 튜브
JPH01313038A (ja) 使い捨てシースと共に用いる内視鏡
CN115515468A (zh) 内窥镜弯曲区段
JP2007054400A (ja) 内視鏡
WO1998019732A1 (en) Steerable instrument for use in medical procedures
US20100016660A1 (en) Bending neck for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tee) probe
CN115969295A (zh) 一种内窥镜复合插入部的刚度调节机构及内窥镜
CN115736800A (zh) 组合式输尿管镜
CN212214357U (zh) 一种多功能导管
CN219070199U (zh) 三段式内窥镜
JP3347358B2 (ja) 内視鏡用高周波切開具
WO2024022021A1 (zh) 可视导管
JPH0511878Y2 (zh)
JP4343323B2 (ja) 内視鏡
JP4847175B2 (ja) 内視鏡システム、及び内視鏡挿入補助具
CN217612405U (zh) 医用导管
CN217696765U (zh) 一种医学用胚胎移植装置的外管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Chen Dong

Inventor after: Wang Xiang

Inventor after: Cao Rui

Inventor before: Chen Dong

Inventor before: Wang Xia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