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30399A - 一种硫掺杂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硫掺杂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30399A
CN115430399A CN202211061005.6A CN202211061005A CN115430399A CN 115430399 A CN115430399 A CN 115430399A CN 202211061005 A CN202211061005 A CN 202211061005A CN 115430399 A CN115430399 A CN 1154303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lfur
carbon material
doped carbon
preparation
potass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6100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30399B (zh
Inventor
崔红敏
石劲松
徐建国
晏南富
柳跃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Jiangxi Academy of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Jiangxi Academy of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Jiangxi Academy of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Jiangxi Academy of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21106100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303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303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303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303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303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0/00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 B01J20/02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comprising inorganic material
    • B01J20/20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comprising inorganic material comprising free carbon; comprising carbon obtained by carbonising pro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0/00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 B01J20/02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comprising inorganic material
    • B01J20/0203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comprising inorganic material comprising compounds of metals not provided for in B01J20/04
    • B01J20/0262Compounds of O, S, Se, Te
    • B01J20/0266Compounds of 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2/00Carb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2/05Pr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of carbon not covered by groups C01B32/15, C01B32/20, C01B32/25, C01B32/30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吸附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硫掺杂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硫掺杂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生物质碳和丙磺原酸钾盐混合,进行热处理,得到所述硫掺杂碳材料。本发明以丙磺原酸钾盐作为活化剂和硫掺杂试剂,制备得到硫掺杂碳材料,安全无毒性且在制备过程中对设备没有腐蚀性性,适合工业化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硫掺杂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吸附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硫掺杂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杂原子掺杂碳材料,由于具有不同的功能特性,在不同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的掺杂元素包括氮、硫、硼或磷。其中,硫掺杂碳材料在气体吸附、能源转化与存储等不同方向都展现了优异的性能。
经研究发现硫掺杂碳材料应用于CO2吸附时,以氧化态形式存在的掺杂硫元素与CO2分子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能有效改善多孔碳材料的CO2吸附性能。
硫掺杂碳材料一般通过以下两种方法制备:一是使用含硫有机物作为原材料直接进行碳化或者活化处理实现硫掺杂;二是使用SO2、H2S等含硫化合物在高温下对碳材料进行处理实现硫掺杂。
对于含硫有机物来说,主要采用人工合成的含硫聚合物为原料,但是这类含硫聚合物的合成过程复杂。而含硫化合物虽然不涉及复杂的合成过程,但是其本身具有高毒性以及在高温下对设备具有严重的腐蚀性,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进而限制了硫掺杂碳材料的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硫掺杂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安全无毒性且对于设备没有腐蚀性,适合工业化生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硫掺杂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生物质碳和丙磺原酸钾盐混合,进行热处理,得到所述硫掺杂碳材料。
优选的,所述生物质碳和丙磺原酸钾盐的质量比为1:1~5。
优选的,所述热处理的温度600~900℃,保温时间为1~2h;
所述热处理在保护气氛中进行。
优选的,所述生物质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生物质原料进行碳化处理,得到所述生物质碳。
优选的,所述生物质原料包括壳聚糖、纤维素、琼脂、木质素、淀粉、明胶、蔗糖和葡萄糖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碳化处理包括水热碳化处理或固相碳化处理。
优选的,所述水热碳化处理的温度为160~220℃,保温时间为1~6h。
优选的,所述固相碳化处理的温度为400~600℃,保温时间为1~2h。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硫掺杂碳材料,所述硫掺杂碳材料中硫的掺杂百分含量为4~14wt%。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硫掺杂碳材料作为气体吸附剂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硫掺杂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生物质碳和丙磺原酸钾盐混合,进行热处理,得到所述硫掺杂碳材料。本发明以丙磺原酸钾盐作为活化剂和硫掺杂试剂,丙磺原酸钾盐在热处理过程中分解形成碳酸钾、硫酸钾等无机钾盐,得到的无机钾盐与生物质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形成活化作用,从而制备得到硫掺杂多孔碳材料;本发明采用的原料安全无毒性且在制备过程中对设备没有腐蚀性性,适合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得到的硫掺杂碳材料的SEM图;
图2为实施例1得到的硫掺杂碳材料的TEM图;
图3为实施例1得到的硫掺杂碳材料的XPS图;
图4为实施例2得到的硫掺杂碳材料的XPS图;
图5为实施例3得到的硫掺杂碳材料的XPS图;
图6为实施例2和3得到的硫掺杂碳材料的氮气洗脱附曲线图;
图7为实施例1~3得到的硫掺杂碳材料在25℃时的二氧化碳吸附测试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硫掺杂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生物质碳和丙磺原酸钾盐混合后,进行热处理,得到所述硫掺杂碳材料。
在本发明中,若无特殊说明,所有原料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市售产品。
在本发明中,所述生物质碳的制备方法优选包括以下步骤:
将生物质原料进行碳化处理,得到所述生物质碳。
在本发明中,所述生物质原料优选包括壳聚糖、纤维素、琼脂、木质素、淀粉、明胶、蔗糖和葡萄糖中的一种或几种;当所述生物质原料优选为上述选择中的两种以上时,本发明对具体物质的比例没有特殊的限定,按照任意比例混合均可。
在本发明中,所述碳化处理优选包括水热碳化处理或固相碳化处理。
在本发明中,所述水热碳化处理的温度优选为160~220℃,进一步优选为170~210℃,更优选为180~200℃;保温时间优选为1~6h,进一步优选为2~5h,更优选为3~4h。在本发明中,所述水热碳化处理优选在水热反应釜中进行。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水热碳化处理的过程优选为:
将所述生物质原料和水混合,将得到混合物置于水热反应釜中进行水热碳化处理。
在本发明中,所述水和生物质原料的质量比优选为100:5~20,进一步优选为100:10~15,更优选为100:12~13。
本发明对所述混合的过程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过程进行即可。
所述水热碳化处理完成后,本发明还优选包括对得到的碳化料液进行后处理;所述后处理优选包括依次进行过滤、水洗和干燥。本发明对所述过滤的过程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过程进行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水洗的次数优选为2~3次。在本发明中,所述干燥的温度优选为100~120℃,进一步优选为100~110℃;时间优选为4~6h,进一步优选为5h。在本发明中,通过干燥能够去除水洗后产物中的水分。
在本发明中,所述固相碳化处理的温度优选为400~600℃,进一步优选为420~580℃,更优选为450~550℃;升温至所述固相碳化处理温度的升温速率优选为5~15℃/min,进一步优选为8~10℃/min;保温时间优选为1~2h。在本发明中,所述固相碳化处理优选在保护气氛中进行;所述保护气氛优选为氮气或氩气。在本发明中,所述固相碳化处理优选在管式炉中进行。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固相碳化处理的过程优选为:
将所述生物质原料放入管式炉中,在保护气氛中加热,进行固相碳化处理。
在本发明中,所述保护气氛在管式炉中的流速优选为60mL/min。
所述固相碳化处理完成后,本发明还优选包括对得到的产物进行冷却。在本发明中,所述冷却的方式优选为在氮气气氛中自然冷却至室温。
在本发明中,所述生物质碳和丙磺原酸钾盐的质量比优选为1:1~5,进一步优选为1:2~4,更优选为1:3。
在本发明中,所述丙磺原酸钾盐优选以丙磺原酸钾盐水溶液的形式进行混合。
在本发明中,所述丙磺原酸钾盐水溶液的制备方法优选包括以下步骤:
将丙磺原酸钾盐和水混合,得到所述丙磺原酸钾盐水溶液。
在本发明中,所述丙磺原酸钾盐和水的质量比优选为1:5~15,进一步优选为1:7~12,更优选为1:9~10。在本发明中,所述混合的温度优选为20~30℃,进一步优选为25~28℃。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混合具体为在室温下进行混合。本发明对所述混合的过程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即可。
在本发明中,所述生物质碳和丙磺原酸钾盐的混合优选在搅拌的条件下进行。本发明对所述搅拌的条件参数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即可。
所述混合完成后,本发明还优选包括对得到的产物进行干燥。在本发明中,所述干燥的温度优选为100~120℃,时间优选为4~5h。
在本发明中,所述热处理的温度优选为600~900℃,进一步优选为650~850℃,更优选为700~800℃;升温至所述热处理温度的升温速率优选为1~15℃/min,进一步优选为5~10℃/min,更优选为6~8℃/min;保温时间优选为1~2h。在本发明中,所述热处理优选在保护气氛中进行;所述保护气氛优选为氮气或氩气。在本发明中,所述热处理优选在管式炉中进行。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热处理的过程优选为:
将所述生物质碳和丙磺原酸钾盐的混合料放入管式炉中,在保护气氛中加热,进行热处理。
在本发明中,所述保护气氛在管式炉中的流速优选为60mL/min。
所述热处理完成后,本发明还优选包括将得到的物料进行后处理;所述后处理优选包括依次进行冷却、洗涤和干燥。
在本发明中,所述冷却的方式优选为自然冷却至室温。在本发明中,所述洗涤优选包括依次进行酸洗和水洗。本发明对所述酸洗和水洗的过程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过程进行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酸洗采用的酸性试剂优选为盐酸溶液。在本发明中,所述盐酸溶液的质量浓度优选为5~20wt%,进一步优选为8~10wt%。本发明对所述水洗的次数没有特殊的限定,只要将所述水洗物料的pH值洗至中性即可。
在本发明中,所述干燥的温度优选为100~120℃,进一步优选为110~115℃;时间优选为4~5h。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硫掺杂碳材料。在本发明中,所述硫掺杂碳材料中硫的掺杂百分含量优选为4~14wt%,进一步优选为5~12wt%,更优选为6~10wt%。
在本发明中,所述硫掺杂碳材料的比表面积优选为1300~2200m2/g,进一步优选为1400~2100m2/g,更优选为1500~2000m2/g。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硫掺杂碳材料作为气体吸附剂的应用。本发明对所述应用的具体实施方式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式进行即可。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硫掺杂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将木质素置于管式炉中,以60mL/min的流速向管式炉中通入氮气,在氮气气氛中、以10℃/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500℃进行碳化,保温2h,在氮气气氛中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生物质碳;
将1.0g丙磺原酸钾盐溶解于15mL去离子水得到丙磺原酸钾盐水溶液,加入1.0g上述得到的生物质碳,室温条件下搅拌2h,得到的混合物在100℃干燥5h;
将干燥后的混合物置于管式炉中,以60mL/min的流速向管式炉中通入氮气,在氮气气氛中、以10℃/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600℃进行热处理,保温2h;
所述热处理完成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得到的产物采用质量浓度为10wt%的盐酸溶液进行酸洗,然后水洗至产物的pH值为中性;水洗后的产物在100℃下干燥4h,得到所述硫掺杂碳材料。
实施例2
将5.0g蔗糖溶解于50mL水,将得到的混合液置于水热反应釜中,在200℃下进行水热碳化处理,保温6h;将得到的碳化料液进行过滤,然后将过滤得到的沉淀采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在100℃干燥4h,得到生物质碳;
将1.0g丙磺原酸钾盐溶解于15mL去离子水得到丙磺原酸钾盐水溶液,加入1.0g上述得到的生物质碳,室温条件下搅拌2h,得到的混合物在100℃干燥5h;
将干燥后得到的混合物置于管式炉中,以60mL/min的流速向管式炉中通入氮气,在氮气气氛中、以10℃/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700℃进行热处理,保温2h;
所述热处理完成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得到的产物采用质量浓度为10wt%的盐酸溶液进行酸洗,然后水洗至产物的pH值为中性;水洗后的产物在100℃下干燥4h,得到所述硫掺杂碳材料。
实施例3
将5.0g蔗糖溶解于50mL水,将得到的混合液置于水热反应釜中,在200℃下进行水热碳化处理,保温6h;将得到的碳化料液进行过滤,然后将过滤得到的沉淀采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在100℃干燥4h,得到生物质碳;
将3.0g丙磺原酸钾盐溶解于15mL去离子水得到丙磺原酸钾盐水溶液,加入1.0g上述得到的生物质碳,室温条件下搅拌2h,得到的混合物在100℃干燥5h;
将干燥后得到的混合物置于管式炉中,以60mL/min的流速向管式炉中通入氮气,在氮气气氛中、以10℃/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800℃进行热处理,保温2h;
所述热处理完成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得到的产物采用质量浓度为10wt%的盐酸溶液进行酸洗,然后水洗至产物的pH值为中性;水洗后的产物在100℃下干燥4h,得到所述硫掺杂碳材料。
性能测试
测试例1
对实施例1得到的硫掺杂碳材料进行扫描电镜检测,得到的SEM图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本实施例得到的硫掺杂碳材料呈现出碎片状不规则形貌。
测试例2
对实施例1得到的硫掺杂碳材料进行透射电镜检测,得到的TEM图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本实施例得到的硫掺杂碳材料中含有丰富的微孔结构,表面丙磺原酸钾盐在高温下起到了显著的活化作用,从而在碳材料中形成发达的多孔结构。
测试例3
对实施例1~3得到的硫掺杂碳材料进行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得到的XPS图如图3~5所示,其中图3为实施例1,图4为实施例2,图5为实施例3,从图3~5可以看出经过丙磺原酸钾盐活化处理后,在碳材料中实现了硫掺杂;
实施例1~3得到的硫掺杂碳材料中硫的掺杂含量分别为6.7wt%、4.3wt%和13.5wt%。
测试例4
对实施例2和3得到的硫掺杂碳材料进行氮气吸脱附测试,测试方法为静态体积法吸附测试,测试结果如图6所示;从图6可以看出,经过丙磺原酸钾盐活化处理后,得到的碳材料中具有丰富的微孔结构;
实施例2和3得到的硫掺杂碳材料的比表面积分别为1399m2/g和2147m2/g,表明本发明得到的硫掺杂碳材料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
测试例5
对实施例1~3得到的硫掺杂碳材料进行二氧化碳吸附特性测试;
测试方法为:
(1)取100mg待测碳材料加入测试样品室,加热至250℃进行真空脱气处理3h;
(2)设定测试样品室所处环境温度为25℃,二氧化碳的压力由真空状态逐步升高,测定每个平衡压力下的吸附量,直至平衡压力达到1.0bar,从而获得完整的二氧化碳吸附等温线;
(3)二氧化碳吸附测试完成后,样品室加热至100℃真空处理,完成二氧化碳脱附。
得到的二氧化碳吸附测试结果如图7所示。从图7可以看出,当吸附温度为25℃时,在1bar压力条件下,实施例1~3得到的硫掺杂碳材料的二氧化碳吸附量分别为1.87mmol/g、3.35mmol/g和1.86mmol/g;以上测试结果表明使用丙磺原酸钾盐作为活化剂,所得到碳材料对于CO2具有很好的吸附能力。
尽管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做出了详尽的描述,但它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还可以根据本实施例在不经创造性前提下获得其他实施例,这些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硫掺杂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生物质碳和丙磺原酸钾盐混合后,进行热处理,得到所述硫掺杂碳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碳和丙磺原酸钾盐的质量比为1: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的温度600~900℃,保温时间为1~2h;
所述热处理在保护气氛中进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生物质原料进行碳化处理,得到所述生物质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原料包括壳聚糖、纤维素、琼脂、木质素、淀粉、明胶、蔗糖和葡萄糖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处理包括水热碳化处理或固相碳化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热碳化处理的温度为160~220℃,保温时间为1~6h。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相碳化处理的温度为400~600℃,保温时间为1~2h。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硫掺杂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硫掺杂碳材料中硫的掺杂百分含量为4~14wt%。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硫掺杂碳材料作为气体吸附剂的应用。
CN202211061005.6A 2022-09-01 2022-09-01 一种硫掺杂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154303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61005.6A CN115430399B (zh) 2022-09-01 2022-09-01 一种硫掺杂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61005.6A CN115430399B (zh) 2022-09-01 2022-09-01 一种硫掺杂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30399A true CN115430399A (zh) 2022-12-06
CN115430399B CN115430399B (zh) 2024-04-02

Family

ID=84244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61005.6A Active CN115430399B (zh) 2022-09-01 2022-09-01 一种硫掺杂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3039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23302A (zh) * 2023-12-01 2024-03-01 浙江大学 一种杂原子掺杂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86980A (zh) * 2021-04-16 2021-07-09 江西省科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以丙烯酸3-磺丙酯钾盐制备高比表面积硫掺杂碳材料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86980A (zh) * 2021-04-16 2021-07-09 江西省科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以丙烯酸3-磺丙酯钾盐制备高比表面积硫掺杂碳材料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23302A (zh) * 2023-12-01 2024-03-01 浙江大学 一种杂原子掺杂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30399B (zh) 2024-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51189B (zh) 高比表面积的铝基mof多孔碳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CN106744803B (zh) 一种制备多孔碳的方法与多孔碳
CN107159132B (zh) Co2/co选择性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07510B (zh) Zif基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43488B (zh) 一种基于聚四氟乙烯包裹MOFs材料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10130B (zh) 一种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943199A (zh) 一种以对苯二酚硫酸钾为活化剂制备硫氮共掺杂多孔碳材料的方法
CN115430399B (zh) 一种硫掺杂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559824A (zh) 处理染料废水用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吸附剂及其制法与应用
CN107651687A (zh) 一种富含吡啶氮元素的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KR101631181B1 (ko) 이산화탄소 흡착용 활성 카본에어로겔의 제조방법
CN106669672B (zh) 一种用于二氧化硫回收的活性炭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US20190091653A1 (en) Magnetic adsorbent for organic pollutant removal
CN116216715A (zh) 一种具有高氮掺杂的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56078A (zh) 一种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840334A (zh) 一种极微孔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42048A (zh) 一种氧化镍/金属镍复合竹活性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5490232A (zh) 一种氮硫共掺杂或硫掺杂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999819B (zh) 一种制备多孔钙钛矿LaFeO3的原位碳模板法及其应用
CN108793120B (zh) 憎水性双mof基多孔碳材料的制备
CN109248689B (zh) 一种大孔氧化物催化剂
CN109133195B (zh) 一种双金属氧化物掺杂生物质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染料吸附方面的应用
CN106564871B (zh) 一种晶须状薄膜生物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518618B (zh) 一种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796002B (zh) 金属改性磺酸基介孔碳材料合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