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28344B - Rfid通信单元、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Rfid通信单元、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28344B
CN115428344B CN202180027791.5A CN202180027791A CN115428344B CN 115428344 B CN115428344 B CN 115428344B CN 202180027791 A CN202180027791 A CN 202180027791A CN 115428344 B CN115428344 B CN 1154283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tags
antennas
undetected
wirel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2779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28344A (zh
Inventor
中野善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Corp filed Critical Om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4283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283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283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283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59Responders; Transpon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4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ear-field transmission
    • H04B5/48Transcei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Toxic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通信单元、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RFID通信单元(1)包括:推测部(21),针对每个天线(2)来推测未检测标签数,所述未检测标签数表示期待通过多个天线(2)来分别检测的无线标签(3)中的、尚未检测出的无线标签(3)的数量;以及天线选择部(22),基于未检测标签数,从多个天线(2)中选择要驱动的天线(2)。

Description

RFID通信单元、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通信单元、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读取装置,其包括:多个天线,收发用于与无线标签通讯的信号;控制器,切换天线的组合动作;以及读取器,基于利用多个天线而接收的信号来读取无线标签的识别信息。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读取装置中,能够降低附于物品的无线标签的读取错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9-5202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读取装置中,是与无线标签的检测状况无关地,以固定间隔来切换多个天线的输出而进行通讯。因此,存在下述问题:即便某天线的通讯区域内的无线标签的检测已完成,也不会立即进行天线的切换,而存在天线持续进行无用的输出的期间,从而导致无线标签的检测效率变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高多个天线对多个无线标签的检测效率。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公开的一例的RFID通信单元经由多个天线来检测多个无线标签,所述RFID通信单元包括:推测部,针对每个所述天线来推测未检测标签数,所述未检测标签数表示期待通过所述多个天线来分别检测的所述无线标签中的、尚未检测出的所述无线标签的数量;以及选择部,基于由所述推测部所推测出的所述未检测标签数,从所述多个天线中选择要驱动的天线。
本公开的一例的控制方法是经由多个天线来检测多个无线标签的RFID通信单元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推测步骤,针对每个所述天线来推测未检测标签数,所述未检测标签数表示期待通过所述多个天线来分别检测的所述无线标签中的、尚未检测出的所述无线标签的数量;以及选择步骤,基于通过所述推测步骤而推测出的所述未检测标签数,从所述多个天线中选择要驱动的天线。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能够提高多个天线对多个无线标签的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RFID通信单元的主要部分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物流管理系统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3是表示与图1所示的RFID通信单元所包括的四个天线相关的运转实绩数据的一例的图。
图4是表示与图1所示的RFID通信单元所包括的各天线的N个通过期间量的无线标签相关的合计检测数的平均值以及最频值、和与四个天线相关的推测结果的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RFID通信单元所包括的存储部中所存储的查找表的一例的图。
图6是表示图1所示的RFID通信单元1所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图1所示的RFID通信单元所包括的天线选择部所执行的顺序决定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图1所示的RFID通信单元所包括的天线选择部所执行的切换判断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图1所示的RFID通信单元所执行的切换判断处理的情况的示意图。
[符号的说明]
1:RFID通信单元
2:天线
3:无线标签
4:闸口
5:货盘
10:控制部
11:存储部
21:推测部
22:天线选择部
23:通讯控制部
41:运转实绩数据
42:推测结果
43:查找表
44:通讯结果
100:物流管理系统
421:统计数据
422、423:推测数据
S101~S111、S201~S206、S301~S306: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一方面的实施方式(以下也称作“本实施方式”)。
§1.适用例
首先,使用图2来说明适用本发明的场景的一例。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物流管理系统100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如图2所示,物流管理系统100包括RFID通信单元1、多个天线2、多个无线标签3、闸口4以及货盘5。在物流管理系统100中,搬送零件或制品等的多个物品,并且使用无线标签3来管理各物品。
RFID通信单元1例如为读写器,经由多个天线2来检测多个无线标签3。而且,RFID通信单元1基于通讯控制部23的控制,经由多个天线2而与无线标签3之间通过无线通信来进行数据的读出以及数据的写入。RFID通信单元1经由多个天线2而从无线标签3接收响应数据。
多个天线2分别被设在闸口4,并且连接于一个RFID通信单元1。多个天线2检测无线标签3。无线标签3例如是在生产现场中为了提高溯源性而安装在作为管理对象的物品上。安装有无线标签3的多个物品被装载在货盘5中。装载有多个物品的货盘5由叉车以通过闸口4的方式予以搬送。由此,多个无线标签3通过闸口4。
在闸口4的周边,形成多个天线2可检测无线标签3的可检测区域。被安装在装载于货盘5的物品上的一群无线标签3通过所述可检测区域内。
另外,与天线成为一体的读写器也可在闸口4设有多个。此时,多个读写器经由集线器可相互通信地连接。多个读写器中的一台是将其他读写器作为从机的主读写器,所述主读写器相当于本公开的RFID通信单元1。
在RFID通信单元1为此种主读写器的情况下,主读写器也可包括至少一个天线2,其他读写器也可也包括至少一个天线2。在主读写器的内部有天线选择部22,当选择了自身的天线2或其他从机读写器的天线2时,主读写器指示给其他各读写器的通讯控制部。
§2.结构例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RFID通信单元1的主要部分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RFID通信单元1的结构>
RFID通信单元1包括控制部10以及存储部11。控制部10控制RFID通信单元1。控制部10具有推测部21、天线选择部22以及通讯控制部23。存储部11存储用于RFID通信单元1的控制的数据以及程序。存储部11存储运转实绩数据41、推测结果42、查找表43以及通讯结果44。
推测部21针对每个天线2来推测未检测标签数,所述未检测标签数表示期待通过多个天线2来分别检测的无线标签3中的、尚未检测出的无线标签3的数量。推测部21将所推测出的未检测标签数作为推测结果42而存储至存储部11中。天线选择部22基于由推测部21所推测出的未检测标签数,从多个天线2中选择要驱动的天线2。
通讯控制部23进行跟经由天线2的、与无线标签3的通讯相关的控制。通讯控制部23一边控制各天线2来实施防冲突(anti-collision)处理,一边经由各天线2来与无线标签3进行通讯。防冲突处理是利用时隙来降低多个无线标签3所输出的信号的冲突,使RFID通信单元1可读取多个无线标签的信号的处理。所述时隙是对进行信号的读出处理的时机进行时间分割的多个分区。无线标签3随机选择任意时隙的时机来对天线2进行通讯。
图3是表示与图1所示的RFID通信单元1所包括的四个天线2相关的运转实绩数据41的一例的图。如图3所示,运转实绩数据41是一群无线标签3通过闸口4的N个通过期间内的数据。运转实绩数据41由通讯控制部23在每次通讯时随时更新。
运转实绩数据41中包含:每个天线2在一个通过期间内的对无线标签3的合计检测数、与一个通过期间内所有天线2对无线标签3的合计检测数的总和。另外,一个通过期间是一群无线标签3通过闸口4一次的期间。运转实绩数据41例如也可包含环形缓冲区(ringbuffer)。而且,运转实绩数据41也可以不会被覆盖的方式而与日期及时间中的至少一者一同永久存储在存储部11中。
通讯控制部23也可从物流管理系统100的上位装置接收无线标签3的合计检测数的正确数值,并仅将所收到的合计检测数存储至运转实绩数据41中,以使得仅将有效的合计检测数存储至运转实绩数据41中。即,通讯控制部23仅将与从物流管理系统100的上位装置收到的合计检测数一致的、包含在通讯结果44中的已检测标签数记录到运转实绩数据41中。
通讯控制部23也可在运转实绩数据41中,按照过去的合计检测数中的新的合计检测数的顺序进行加权。而且,通讯控制部23也可在运转实绩数据41中,将过去的合计检测数按照合计检测数的总和进行分组。例如,通讯控制部23也可在合计检测数的总和为三十二枚的情况与合计检测数的总和为六十四枚的情况下进行分组,将合计检测数按组予以存储,并按组来设置优先级而选择合计检测值。
图4是表示与各天线2的N个通过期间量的无线标签3相关的合计检测数的平均值以及最频值、和与四个天线2相关的推测结果42的一例的图。通讯控制部23从运转实绩数据41中参照与各天线2的N个通过期间量的无线标签3相关的合计检测数,将所述合计检测数的平均值以及最频值作为统计数据421而存储至存储部11中。而且,推测结果42是由推测部21所推测出的后述的预测合计标签数以及推测剩余标签数。推测结果42由推测部21在每次通讯时随时更新。
图5是表示查找表43的一例的图。在查找表43中,对应于Q值以及时隙数而存储有冲突发生数区间(bin)、推测剩余标签数区间以及推测剩余标签数的代表值。所谓区间,是指用于按照值来对对象进行分组而进行一般化以及比较的数值范围。
冲突发生数区间是表示冲突发生数的数值范围。推测剩余标签数区间是表示所推测的推测剩余标签数的数值范围。推测剩余标签数的代表值是表示推测剩余标签数区间中所含的数值中的代表值。推测剩余标签数的代表值例如是推测剩余标签数区间的中央值。推测部21基于冲突发生数区间、推测剩余标签数区间与推测剩余标签数的代表值来推测推测剩余标签数。
<无线标签3>
无线标签3具有标签天线部与标签无线通信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所述标签天线部接收来自天线2的电波以作为使所述标签无线通信IC等运行的电力源。标签天线部将从天线2接收的电波转换为无线信号而发送至标签无线通信IC,并且将来自标签无线通信IC的无线信号转换为电波而发送至天线2。标签天线部在对天线2的响应时,将无线标签3的识别信息发送至天线2。
在多个无线标签3通过同一个时隙来与天线2进行通讯的情况下,会发生冲突而无法正常地进行通讯。未发生冲突而已与天线2通讯的无线标签3设立已盘标记(InventoriedFlag),直至电力源被切断为止,不再与天线2进行通讯。
§3.动作例
图6是表示RFID通信单元1所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具体而言,图6所示的一连串处理是RFID通信单元1用于经由多个天线2来与多个无线标签3进行通讯的多路存取(multi access)处理。多路存取处理例如是在一群无线标签3通过闸口4一次的期间的每一个通过期间,由RFID通信单元1所执行。
<RFID通信单元1所执行的处理>
首先,推测部21从存储于存储部11的运转实绩数据41中,参照在一个通过期间中一个天线2所检测出的无线标签3的合计检测数。如后述的S202以及S203那样,推测部21基于所述合计检测数,针对每个天线2来推测预测合计标签数以作为未检测标签数。推测部21将所推测出的预测合计标签数作为推测结果42而存储至存储部11中。预测合计标签数是表示预测在一个通过期间中会被一个天线2检测到的无线标签3的数量的数值范围或数值。
在推测部21推测出预测合计标签数后,在S101中,天线选择部22从多个天线2中选择为了通讯而要驱动的天线2。作为一例,天线选择部22也可按照预先固定的顺序来选择要驱动的天线2。另一示例中,天线选择部22也可在多路存取处理开始时执行顺序决定处理,所述顺序决定处理用于决定以何种顺序来驱动设于闸口4的多个天线2。
在顺序决定处理中,天线选择部22从推测结果42读出各天线2的预测合计标签数来作为各天线2的未检测标签数。天线选择部22例如按照未检测标签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来决定天线2的驱动顺序。关于顺序决定处理,将在后文一边参照图7一边进行详述。S102中,通讯控制部23使由天线选择部22所选择的天线2进行驱动。
在通讯控制部23使天线2驱动后,在S103中,通讯控制部23根据所驱动的天线2的未检测标签数来算出对所驱动的天线2设定的Q值。例如,通讯控制部23根据将天线2的未检测标签数的各数值范围或各数值与Q值相关联的关联数据来算出Q值。
所述关联数据被存储在存储部11中,是相对于位于可检测区域内的无线标签3的数量而抑制冲突发生,并且通过模拟来算出通讯时间为短的最佳的Q值的数据。
Q值是用于在进行防冲突处理时,指定多个无线标签3各自可选择的时隙数的数值。所述时隙数是用于分割进行由天线选择部22所选择的天线2与无线标签3的通讯的数值。通讯控制部23算出Q值,并且对于由天线选择部22所选择的天线2,将时隙数决定为2Q
例如,通讯控制部23也可以基于Q值而驱动的天线2中所采用的时隙数为所述天线2的未检测标签数以上的方式来算出Q值。此处,由通讯控制部23所参照的天线2的未检测标签数是在多路存取处理中S104的通讯一次都没有实施的时间点,针对每个所述天线2而推测出的预测合计标签数。在通讯已实施了一次以上的时间点,针对每个所述天线2而在S106中推测出的推测剩余标签数作为未检测标签数而被参照。
S104中,通讯控制部23经由经驱动的天线2来与可检测区域内的无线标签3进行通讯。具体而言,通讯控制部23在按照S103中所算出的Q值而设定的每个时隙,与各无线标签3进行通信,获取无线标签3所保持的信息,或者向无线标签3中写入信息。
S105中,通讯控制部23生成通讯结果44并存储至存储部11。具体而言,通讯控制部23遍及所有时隙,将冲突发生数以及已检测标签数作为通讯结果44而存储至存储部11中。冲突发生数是表示时隙数中的在通讯中发生了冲突的次数的数值,已检测标签数是表示已通过通讯而检测出的无线标签3的数量的数值。通讯结果44中包含通过通讯而决定的时隙数、冲突发生数与已检测标签数。通讯结果44是由通讯控制部23在每次通讯时随时更新。
而且,通讯控制部23将一个通过期间量的通讯结果44中的已检测标签数作为运转实绩数据41而存储至存储部11中。另外,在通讯控制部23使用此次的通讯的天线2的情况下,通讯控制部23也可基于所述天线2的前次通讯的通讯结果44,来动态地算出此次的通讯中对所述天线2采用的最佳的Q值。
S106中,推测部21基于通讯结果44来推测推测剩余标签数。推测剩余标签数是表示基于多个无线标签3通过可检测区域内的通过期间中的、多个天线2中的一个天线与无线标签3的一次以上的通讯的结果,而在通过期间中可由一个天线2来检测的剩余的无线标签3的数量的数值。
推测部21例如基于预测合计标签数与一个通过期间量的通讯结果44中的已检测标签数来设定临时的标签数。具体而言,推测部21将从预测合计标签数减去所述已检测标签数所得的数值设定为临时的标签数。推测部21参照查找表43,来推测与S104中执行的通讯时所采用的Q值和冲突发生数对应的推测剩余标签数区间。
若所述临时的标签数包含在所推测出的推测剩余标签数区间的数值范围内,则推测部21判断为所述临时的标签数准确而将所述临时的标签数设置为推测剩余标签数。若所述临时的标签数不包含在所推测出的推测剩余标签数区间的数值范围内,则推测部21参照查找表43,将与Q值和冲突发生数对应的推测剩余标签数的代表值设置为推测剩余标签数。
S107中,推测部21将正在驱动的天线2的未检测标签数更新为在S106中推测出的推测剩余标签数。即,推测部21将推测剩余标签数设置为未检测标签数。推测部21将推测剩余标签数作为推测结果42而存储至存储部11中。
S108中,控制部10判断停止多路存取处理的停止条件是否已成立。停止条件例如也可通过由RFID通信单元1收到从物流管理系统100的上位装置发送的多路存取处理的结束指示而成立。
或者,停止条件也可通过由对RFID通信单元1预先设定的计时器发生了超时而成立。控制部10在判断为停止条件已成立时(S108中为是),结束一连串的多路存取处理。控制部10在判断为停止条件未成立时(S108中为否),前进至S109。
S109中,天线选择部22执行切换判断处理,所述切换判断处理判断切换所驱动的天线2的切换条件是否成立。作为一例,在切换判断处理中,天线选择部22也可在其他天线的未检测标签数比在S107中经更新的当前驱动中的天线2的最新的未检测标签数多规定数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切换条件成立。关于切换判断处理,将在后文一边参照图8一边进行详述。
即,天线选择部22基于驱动中的天线2的推测剩余标签数与所述驱动中的天线2以外的其他天线的未检测标签数,来判断是否将要驱动的天线2由驱动中的天线2切换为其他天线2。
根据所述结构,基于由天线2进行的通讯的结果来推测推测剩余标签数。而且,基于推测剩余标签数与驱动中的天线2以外的其他天线2的未检测标签数,来判断是否切换要驱动的天线2。由此,能够根据天线2所进行的通讯的结果来将要驱动的天线2切换为被推测为最佳的天线2。因而,能够有效率地降低无线标签3的漏检。
在天线选择部22判断为切换条件不成立时(S109中为否),返回S103,对于相同的天线重复S103以后的处理。考虑在S109中判断为否,即,由天线选择部22判断为不切换为其他天线2的情况。此时,通讯控制部23在S103中,根据驱动中的天线2的推测剩余标签数,来变更所述驱动中的天线2与无线标签3的下次通讯中采用的时隙数。
此处,考虑下述情况,即,驱动中的天线2的推测剩余标签数、与作为由所述驱动中的天线2最近实施的通讯的结果的通讯结果44中的已检测标签数之差小于固定数。此时,天线选择部22判断为切换条件不成立,通讯控制部23使所述驱动中的天线2与无线标签3的下次通讯中采用的时隙数增加。
根据所述结构,通过变更时隙数,即便在无线标签3的数量多的情况下,也能够在通讯中不易引起冲突,从而能够有效率地检测多个无线标签3。当天线选择部22判断为切换条件成立时(S109中为是),前进至S110。
S110中,通讯控制部23根据天线选择部22的判断来停止当前驱动中的天线2。在通讯控制部23停止了天线2后,在S111中,天线选择部22从多个天线2中选择下次通讯中要驱动的天线2。
例如,天线选择部22在所述切换条件成立时,也可选择具有未检测标签数的天线2中的、具有最多的未检测标签数的天线2。随后,返回S102,通讯控制部23根据S111中的天线选择部22的选择,使由天线选择部22所选择的天线2驱动,重复S102以后的处理。
根据以上所述,RFID通信单元1基于针对每个天线2而推测出的未检测标签数来选择要驱动的天线2。由此,能够使要驱动的天线2的选择最佳化,从而能够提高无线标签3的检测效率。而且,在通过闸口4的无线标签3的移动速度快的情况或者无线标签3的个数多的情况下,能够降低在时间内无法检测而发生漏检的现象。
<天线选择部22所执行的顺序决定处理>
图7是表示天线选择部22所执行的顺序决定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图7所示的一连串处理是如下所述的处理,即,在一群无线标签3通过闸口4一次的期间的一个通过期间的开始时,在S101中,天线选择部22决定多个天线2的驱动顺序。
S201中,天线选择部22针对每个天线2,从运转实绩数据41中获取在过去的N个通过期间中,各通过期间内的无线标签3的合计检测数。此处,存储部11针对每个天线2而存储有在通过期间中,多个天线2中的一个天线2通过与无线标签3的一次以上的通讯而检测出的无线标签3的合计检测数,以作为运转实绩数据41。
S202中,天线选择部22针对每个天线2,对N个通过期间量的无线标签3的合计检测数进行统计处理,由此来获取统计值。作为所述统计值,有每个天线2的与N个通过期间量的无线标签3相关的合计检测数的平均值、中央值以及最频值。例如,平均值以及最频值为图4所示的统计数据421。
S203中,天线选择部22基于各天线2的统计值来获取各天线2的预测合计标签数。天线选择部22也可获取统计数据421中的各天线2对无线标签3的检测的平均值来作为预测合计标签数,还可获取统计数据421中的各天线2对无线标签3的检测的最频值来作为预测合计标签数。
图4中,推测数据422是将各天线2对无线标签3的检测的平均值作为预测合计标签数时的数据,推测数据423是将各天线2对无线标签3的检测的最频值作为预测合计标签数时的数据。另外,天线选择部22也可获取各天线2对无线标签3的检测的中央值来作为预测合计标签数。而且,天线选择部22也可将各天线2对无线标签3的检测的平均值、最频值以及中央值中的至少两个加以组合而算出预测合计标签数,由此来获取预测合计标签数。
S204中,天线选择部22按照预测合计标签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来决定天线2的驱动顺序。例如,在图4的推测数据422的情况下,天线选择部22将天线#2、天线#3、天线#4以及天线#1的顺序决定为驱动顺序。另一方面,在图4的推测数据423的情况下,天线选择部22将天线#2、天线#1、天线#3以及天线#4的顺序决定为驱动顺序。
即,天线选择部22从多个天线2中,优先选择由推测部21所推测出的未检测标签数比其他天线2多的天线2。因而,通过优先选择未检测标签数多的天线2,从而能够有效率地降低无线标签3的漏检。
S205中,天线选择部22将各天线2的预测合计标签数设置为各天线2的未检测标签数。S206中,天线选择部22选择驱动顺序为第一的天线2。
这样,天线选择部22在多个天线2中按照预测合计标签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来选择要驱动的天线2。即,关于基于存储在存储部11中的无线标签3的合计检测数而推测出的预测合计标签数,在多个天线2中按照预测合计标签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来选择要驱动的天线2。因此,能够基于存储在存储部11中的无线标签3的合计检测数来有效率地降低无线标签3的漏检。
<天线选择部22所执行的切换判断处理>
图8是表示天线选择部22所执行的切换判断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图8所示的一连串处理是如下所述的处理,即,在一群无线标签3通过闸口4一次的期间的每一个通过期间,在S109中,天线选择部22判断切换要驱动的天线2的切换条件是否成立。
S301中,天线选择部22关于当前驱动中的天线2,获取最新的未检测标签数。即,获取在S106中推测部21所推测出的推测剩余标签数来作为未检测标签数。S302中,天线选择部22对于当前驱动中的天线2以外的其他天线2,获取最新的未检测标签数。
即,在对于其他天线2而在多路存取处理中S104的通讯一次都没有实施的情况下,天线选择部22对于其他天线2,获取预测合计标签数来作为未检测标签数。另一方面,在对于其他天线2而在多路存取处理中实施了一次以上的通讯的情况下,天线选择部22对于其他天线2,获取推测剩余标签数来作为未检测标签数。
S303中,天线选择部22对当前驱动中的天线2的未检测标签数与当前驱动中的天线2以外的其他天线2的未检测标签数进行比较。除此以外,天线选择部22判断是否存在推测出超过当前驱动中的天线2的最新的未检测标签数的未检测标签数的其他天线2。
天线选择部22在判断为并无被设定有超过当前驱动中的天线2的最新的未检测标签数的未检测标签数的其他天线2的情况下(S303中为否),前进至S304。S304中,天线选择部22判断为切换条件不成立。
天线选择部22在判断为存在被设定有超过当前驱动中的天线2的最新的未检测标签数的未检测标签数的其他天线2的情况下(S303中为是),前进至S305。S305中,天线选择部22判断当前驱动中的天线2的最新的未检测标签数与其他天线2的未检测标签数之差是否为预先规定的规定数以上。
若天线选择部22判断为当前驱动中的天线2的最新的未检测标签数与其他天线2的未检测标签数之差小于规定数(S305中为否),则前进至S304。当前驱动中的天线2的最新的未检测标签数为所述的推测剩余标签数,其他天线2的未检测标签数为预测合计标签数或推测剩余标签数。
另一方面,若天线选择部22判断为当前驱动中的天线2的最新的未检测标签数与其他天线2的未检测标签数之差为规定数以上(S305中为是),则前进至S306。S306中,天线选择部22判断为切换条件成立。
根据以上所述,天线选择部22在其他天线2的未检测标签数比驱动中的天线2的推测剩余标签数多的情况下,判断为将要驱动的天线2由驱动中的天线2切换为其他天线2。因而,由驱动中的天线2切换为未检测标签数多的其他天线2,因此能够有效率地降低无线标签3的漏检。
而且,天线选择部22在其他天线2的未检测标签数比驱动中的天线2的推测剩余标签数多规定数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将要驱动的天线2由驱动中的天线2切换为其他天线2。
根据所述结构,并非在其他天线2的未检测标签数变得比驱动中的天线2的推测剩余标签数多的时间点立即判断为切换到其他天线2,而是维持驱动中的天线2的驱动,直至此差达到一定以上为止。由此,能够顺滑地进行多个无线标签3的检测。
在由于产生伴随天线切换处理的开销(overhead),而驱动中的天线2的推测剩余标签数与其他天线2的未检测标签数之差小的情况下,有时不进行天线切换处理更为有效。因此,优选进行S305的处理。
<切换判断处理的具体例>
图9是表示切换判断处理的情况的示意图。S101中,如图9的521所示,考虑下述情况:在四个天线2的未检测标签数中的、天线#3的未检测标签数为最多时,天线选择部22首先选择了天线#3。此时,假设在S104中,通讯控制部23经由天线#3来与无线标签3进行通讯的结果,通讯结果44为图9的522所示的结果。
如图9的522所示,例如在N个时隙中的第0个、第2个、第N-1个时隙中发生冲突,在N个时隙中的第一个、第N个中无来自无线标签3的响应,在N个时隙中的第N-2个中有来自无线标签3的响应。此时,在S106中,推测部21根据当前的Q值以及冲突发生数,将推测剩余标签数设置为未检测标签数。假设推测部21得出的推测结果42为图9的523所示的结果。图9的523中的天线#3的未检测标签数比起图9的521中的天线#3的未检测标签数有所减少。
并且,天线#2的未检测标签数变得大于天线#3的未检测标签数。此时,当天线#2的未检测标签数与天线#3的未检测标签数之差为规定数以上时,天线选择部22在下次通讯中选择天线#2。通讯控制部23经由天线#2来与无线标签3进行通讯的结果,通讯结果44为图9的524所示的结果。
图9的524所示的结果中,在N个时隙中的第0个、第2个时隙中发生冲突,在N个时隙中的第1个、第N个中无来自无线标签3的响应,在N个时隙中的第N-1个、第N-2个中有来自无线标签3的响应。因而,在通讯控制部23经由天线#3来与无线标签3进行通讯时,可抑制冲突的发生。天线选择部22所进行的切换判断处理反复至S108的停止条件成立为止。
§4.变形例
考虑下述情况:在S101中,天线选择部22在多个天线2中按照预测合计标签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来选择要驱动的天线2,并且在S109中,天线选择部22不进行天线2的切换,直至所有的天线2轮完一遍为止。此时,通讯控制部23逐次地使用所有的天线2来分别与无线标签3进行通讯。
当所有的天线2轮完一遍时,在S101中,天线选择部22也可动态地选择最新的推测剩余标签数为最多的天线2。由此,RFID通信单元1能够实时地掌握通过期间中的物品的搬送状况。此方法在物品于货盘5上的装载方式每次发生变化的生产现场尤为有效。
即便在物品于货盘5上的装载方式每次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推测部21也能够准确地推测通过期间中的每个天线2的推测剩余标签数。因而,天线选择部22能够准确地快速进行向最佳的天线2的切换。
〔借助软件的实现例〕
RFID通信单元1的控制块(尤其是推测部21、天线选择部22以及通讯控制部23)既可通过形成于集成电路(IC芯片)等上的逻辑电路(硬件)来实现,也可通过软件来实现。
在后者的情况下,RFID通信单元1包括执行实现各功能的软件即程序的命令的计算机。所述计算机例如包括一个以上的处理器(processor),并且包括存储有所述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并且,在所述计算机中,通过所述处理器从所述记录介质读取并执行所述程序,从而达成本发明的目的。作为所述处理器,例如可使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作为所述记录介质,可使用“并非临时的有形介质”,例如除了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等以外,还可使用带(tape)、盘(disk)、卡(card)、半导体存储器、可编程的逻辑电路等。而且,还可更包括展开所述程序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等。而且,所述程序也可经由可传输此程序的任意传输介质(通信网络或广播波等)而提供给所述计算机。另外,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也能以通过电子传输来将所述程序具现化的、被嵌入载波中的数据信号的形态来实现。
〔总结〕
本公开的一例的RFID通信单元经由多个天线来检测多个无线标签,所述RFID通信单元包括:推测部,针对每个所述天线来推测未检测标签数,所述未检测标签数表示期待通过所述多个天线来分别检测的所述无线标签中的、尚未检测出的所述无线标签的数量;以及选择部,基于由所述推测部所推测出的所述未检测标签数,从所述多个天线中选择要驱动的天线。
根据所述结构,基于针对每个天线而推测出的未检测标签数,来选择要驱动的天线。由此,能够使要驱动的天线的选择最佳化,从而能够提高无线标签的检测效率。
所述选择部也可从所述多个天线中,优先选择由所述推测部所推测的所述未检测标签数比其他天线多的天线。根据所述结构,通过优先选择未检测标签数多的天线,从而能够有效率地降低无线标签的漏检。
所述RFID通信单元也可包括:存储部,针对每个所述天线而存储合计检测数,所述合计检测数是在所述多个无线标签通过所述多个天线能够检测所述无线标签的可检测区域内的通过期间中,所述多个天线中的一个天线通过与所述无线标签的一次以上的通讯而检测出的所述无线标签的合计检测数,所述推测部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的、在所述通过期间中所述一个天线所检测出的所述合计检测数,针对每个所述天线来推测预测合计标签数以作为所述未检测标签数,所述预测合计标签数表示预测在所述通过期间中会被所述一个天线检测到的所述无线标签的数量,所述选择部在所述多个天线中,按照所述预测合计标签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来选择要驱动的天线。
根据所述结构,关于基于存储在存储部中的无线标签的合计检测数而推测出的预测合计标签数,在多个天线中按照预测合计标签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来选择要驱动的天线。因此,能够基于存储在存储部中的无线标签的合计检测数来有效率地降低无线标签的漏检。
所述推测部也可基于所述多个无线标签通过所述多个天线能够检测所述无线标签的可检测区域内的通过期间中的、由所述多个天线中的一个天线所进行的与所述无线标签的一次以上的通讯的结果,针对每个所述天线来推测推测剩余标签数以作为所述未检测标签数,所述推测剩余标签数表示在所述通过期间中能够被所述一个天线检测的剩余的所述无线标签的数量,所述选择部基于驱动中的所述天线的所述推测剩余标签数与所述驱动中的天线以外的其他天线的所述未检测标签数,来判断是否将要驱动的天线由所述驱动中的天线切换为所述其他天线。
根据所述结构,基于借助天线的通讯的结果来推测推测剩余标签数。而且,基于推测剩余标签数与驱动中的天线以外的其他天线的未检测标签数来判断是否切换要驱动的天线。由此,能够根据借助天线的通讯的结果,来将要驱动的天线切换为被推测为最佳的天线。因而,能够有效率地降低无线标签的漏检。
所述选择部也可在所述其他天线的所述未检测标签数比所述驱动中的天线的所述推测剩余标签数多的情况下,判断为将要驱动的天线由所述驱动中的天线切换为所述其他天线。
根据所述结构,在其他天线的未检测标签数比驱动中的天线的推测剩余标签数多的情况下,将要驱动的天线切换为其他天线。因而,由于切换为未检测标签数多的其他天线,由此能够有效率地降低无线标签的漏检。
所述选择部也可在所述其他天线的所述未检测标签数比所述驱动中的天线的所述推测剩余标签数多规定数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将要驱动的天线由所述驱动中的天线切换为所述其他天线。
根据所述结构,并非在其他天线的未检测标签数变得比驱动中的天线的推测剩余标签数多的时间点立即判断为切换到其他天线,而是维持驱动中的天线的驱动,直至此差达到一定以上为止。由此,能够顺滑地进行多个无线标签的检测。
所述RFID通信单元也可包括:通讯控制部,针对由所述选择部所选择的所述天线,决定用于分割进行所述天线与所述无线标签的通讯的时隙数,所述通讯的结果包含:通过所述通讯而决定的所述时隙数、所述时隙数中的在所述通讯中发生了冲突的冲突发生数、以及表示通过所述通讯而检测出的所述无线标签的数量的已检测标签数,所述通讯控制部在由所述选择部判断为不切换为所述其他天线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驱动中的天线的所述推测剩余标签数,来变更在所述驱动中的天线与所述无线标签的下次通讯中所采用的所述时隙数。
根据所述结构,通过变更时隙数,从而即便在无线标签的数量多的情况下,也能够在通讯中不易引起冲突,从而能够有效率地检测多个无线标签。
本公开的一例的控制方法是经由多个天线来检测多个无线标签的RFID通信单元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推测步骤,针对每个所述天线来推测未检测标签数,所述未检测标签数表示期待通过所述多个天线来分别检测的所述无线标签中的、尚未检测出的所述无线标签的数量;以及选择步骤,基于通过所述推测步骤而推测出的所述未检测标签数,从所述多个天线中选择要驱动的天线。
本公开的各一例的RFID通信单元也可通过计算机来实现,此时,通过使计算机作为所述RFID通信单元所包括的各部(软件要素)来运行而利用计算机来实现所述RFID通信单元的RFID通信程序、以及记录有此RFID通信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也属于本公开的范畴。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的实施方式,可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将实施方式中分别公开的技术部件适当组合而获得的结构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射频识别通信单元,经由多个天线来检测多个无线标签,所述射频识别通信单元包括:
推测部,针对每个所述天线来推测未检测标签数,所述未检测标签数表示期待通过所述多个天线来分别检测的所述无线标签中的、尚未检测出的所述无线标签的数量;以及
选择部,基于由所述推测部所推测出的所述未检测标签数,从所述多个天线中选择要驱动的天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识别通信单元,其中所述选择部从所述多个天线中,优先选择由所述推测部所推测的所述未检测标签数比其他天线多的天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射频识别通信单元,其包括:
存储部,针对每个所述天线而存储合计检测数,所述合计检测数是在所述多个无线标签通过所述多个天线能够检测所述无线标签的可检测区域内的通过期间中,所述多个天线中的一个天线通过与所述无线标签的一次以上的通讯而检测出的所述无线标签的合计检测数,
所述推测部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的、在所述通过期间中所述一个天线所检测出的所述合计检测数,针对每个所述天线来推测预测合计标签数以作为所述未检测标签数,所述预测合计标签数表示预测在所述通过期间中会被所述一个天线检测到的所述无线标签的数量,
所述选择部在所述多个天线中,按照所述预测合计标签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来选择要驱动的天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射频识别通信单元,其中
所述推测部基于所述多个无线标签通过所述多个天线能够检测所述无线标签的可检测区域内的通过期间中的、由所述多个天线中的一个天线所进行的与所述无线标签的一次以上的通讯的结果,针对每个所述天线来推测推测剩余标签数以作为所述未检测标签数,所述推测剩余标签数表示在所述通过期间中能够被所述一个天线检测的剩余的所述无线标签的数量,
所述选择部基于驱动中的所述天线的所述推测剩余标签数与所述驱动中的天线以外的其他天线的所述未检测标签数,来判断是否将要驱动的天线由所述驱动中的天线切换为所述其他天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射频识别通信单元,其中所述选择部在所述其他天线的所述未检测标签数比所述驱动中的天线的所述推测剩余标签数多的情况下,判断为将要驱动的天线由所述驱动中的天线切换为所述其他天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射频识别通信单元,其中所述选择部在所述其他天线的所述未检测标签数比所述驱动中的天线的所述推测剩余标签数多规定数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将要驱动的天线由所述驱动中的天线切换为所述其他天线。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射频识别通信单元,其包括:
通讯控制部,针对由所述选择部所选择的所述天线,决定用于分割进行所述天线与所述无线标签的通讯的时隙数,
所述通讯的结果包含:通过所述通讯而决定的所述时隙数、所述时隙数中的在所述通讯中发生了冲突的冲突发生数、以及表示通过所述通讯而检测出的所述无线标签的数量的已检测标签数,
所述通讯控制部在由所述选择部判断为不切换为所述其他天线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驱动中的天线的所述推测剩余标签数,来变更在所述驱动中的天线与所述无线标签的下次通讯中所采用的所述时隙数。
8.一种控制方法,是经由多个天线来检测多个无线标签的射频识别通信单元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推测步骤,针对每个所述天线来推测未检测标签数,所述未检测标签数表示期待通过所述多个天线来分别检测的所述无线标签中的、尚未检测出的所述无线标签的数量;以及
选择步骤,基于通过所述推测步骤而推测出的所述未检测标签数,从所述多个天线中选择要驱动的天线。
9.一种存储有射频识别通信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射频识别通信程序用于使计算机作为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识别通信单元发挥功能,其中,所述射频识别通信程序用于使计算机作为所述推测部以及所述选择部发挥功能。
CN202180027791.5A 2020-05-27 2021-03-01 Rfid通信单元、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54283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92502A JP7392574B2 (ja) 2020-05-27 2020-05-27 Rfid通信ユニット、制御方法及びrfid通信プログラム
JP2020-092502 2020-05-27
PCT/JP2021/007680 WO2021240933A1 (ja) 2020-05-27 2021-03-01 Rfid通信ユニット、制御方法及びrfid通信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28344A CN115428344A (zh) 2022-12-02
CN115428344B true CN115428344B (zh) 2024-03-19

Family

ID=78723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27791.5A Active CN115428344B (zh) 2020-05-27 2021-03-01 Rfid通信单元、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392574B2 (zh)
CN (1) CN115428344B (zh)
WO (1) WO2021240933A1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54136A (ja) * 2006-12-20 2008-07-03 Omron Corp 通信処理装置、通信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257378B1 (ja) * 2007-10-02 2009-04-22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Rfidタグの検知方法,rfidタグ検知システム
JP2010087738A (ja) * 2008-09-30 2010-04-15 Panasonic Corp リーダライタ、rfidタグおよびrfidシステム
JP2010193214A (ja) * 2009-02-18 2010-09-02 Brother Ind Ltd 無線タグ通信装置
JP2011198187A (ja) * 2010-03-23 2011-10-06 Denso Wave Inc 無線タグリーダ
CN102523757A (zh) * 2010-09-15 2012-06-27 欧姆龙株式会社 Rfid标签及rfid系统
CN103295040A (zh) * 2013-06-27 2013-09-11 江苏先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Rfid信息采集方法、装置及工作台
CN103384889A (zh) * 2010-12-22 2013-11-06 讯宝科技公司 具有自调整操作参数的基于rfid的库存监视系统和方法
CN104025464A (zh) * 2012-03-06 2014-09-0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CN109871719A (zh) * 2019-03-11 2019-06-11 深圳鑫洲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多标签读取速率的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18378B2 (ja) 2007-09-28 2012-09-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タグ通信装置及び無線タグ通信システム
JP5195457B2 (ja) 2009-01-26 2013-05-08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動作プログラム、アンテナ制御装置及び無線タグ読取ゲート
JP6616210B2 (ja) * 2016-02-29 2019-12-04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タグ読取装置の制御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886419B2 (ja) 2018-03-19 2021-06-16 富士通フロ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読取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読取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54136A (ja) * 2006-12-20 2008-07-03 Omron Corp 通信処理装置、通信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257378B1 (ja) * 2007-10-02 2009-04-22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Rfidタグの検知方法,rfidタグ検知システム
JP2010087738A (ja) * 2008-09-30 2010-04-15 Panasonic Corp リーダライタ、rfidタグおよびrfidシステム
JP2010193214A (ja) * 2009-02-18 2010-09-02 Brother Ind Ltd 無線タグ通信装置
JP2011198187A (ja) * 2010-03-23 2011-10-06 Denso Wave Inc 無線タグリーダ
CN102523757A (zh) * 2010-09-15 2012-06-27 欧姆龙株式会社 Rfid标签及rfid系统
CN103384889A (zh) * 2010-12-22 2013-11-06 讯宝科技公司 具有自调整操作参数的基于rfid的库存监视系统和方法
CN104025464A (zh) * 2012-03-06 2014-09-0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CN103295040A (zh) * 2013-06-27 2013-09-11 江苏先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Rfid信息采集方法、装置及工作台
CN109871719A (zh) * 2019-03-11 2019-06-11 深圳鑫洲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多标签读取速率的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240933A1 (ja) 2021-12-02
CN115428344A (zh) 2022-12-02
JP7392574B2 (ja) 2023-12-06
JP2021190769A (ja) 2021-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54143B2 (en)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eader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adjusting a query command slot-counter parameter Q
US8228173B2 (en) Interrogating radio frequency tags
US20090179738A1 (en) Tag reading device
KR100567963B1 (ko) 전자식별(rfid) 시스템에서 분할 응답 프레임 알로하방식을 이용하여 고속으로 태그를 인식하는 방법
KR101007084B1 (ko) 쓰루풋 역전 현상을 방지하기 위한 알에프아이디 태그 인식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알에프아이디 리더
US9007180B2 (en) Anti-collis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the collision of data transmitted by RFID tags
US20130154799A1 (en) Selectively addressing transponders
CN115428344B (zh) Rfid通信单元、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8115603B2 (en) Method for identifying multiple moving tags with multiple readers
US879854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ti-collision tag in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system
KR100783682B1 (ko) 전파 식별 장치의 고속 태그 인식 방법
CN109325558B (zh) 调配金属建材模板出入库的方法和系统
JP4744627B2 (ja) Rfidタグのid送信方法およびrfidタグ
US20090066484A1 (en) RF tag R/W (reader/writer)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apparatus
KR100805034B1 (ko) 그룹핑을 이용한 알에프아이디 태그 식별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3412487B (zh) 通信系统及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
KR100829794B1 (ko) Rfid 시스템에서의 무선태그 인식방법
KR100956738B1 (ko) Rfid 시스템에서 태그의 충돌 방지 장치 및 그 방법
JP4291350B2 (ja) 無線通信装置
KR102008265B1 (ko) Rfid 시스템의 판독기, 리더 태그, 멤버 태그 및 그 동작 방법
KR100754940B1 (ko) 인식이력정보를 이용한 rfid 태그인식방법
KR100998984B1 (ko) Rfid 태그 충돌 방지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rfid 리더
JP4256889B2 (ja) 無線通信装置
Kim et al. An enhanced slotted binary tree algorithm with intelligent separation in RFID systems
JP2009118076A (ja)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