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02007B - 液体吸收体以及印刷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体吸收体以及印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02007B
CN115402007B CN202210578418.5A CN202210578418A CN115402007B CN 115402007 B CN115402007 B CN 115402007B CN 202210578418 A CN202210578418 A CN 202210578418A CN 115402007 B CN115402007 B CN 1154020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liquid
flame retardant
liquid absorber
m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7841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02007A (zh
Inventor
高野秀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4020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020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020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020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1/00Inking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 B41F31/24Absorbent pa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1/00Fireproofing materials
    • C09K21/06Organic materials
    • C09K21/10Organic materials containing nitroge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21Collecting waste ink; Collector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1/00Inking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 B41F31/20Ink-removing or collecting devic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阻燃性优异、并且能够使液体的吸收性能跨越较长期间而稳定地优异的液体吸收体,此外,提供一种具备所述液体吸收体的印刷装置。本发明的液体吸收体对含有水的液体进行吸收,并具备:第一基材;第二基材;吸收层,其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材与所述第二基材之间,所述吸收层包含阻燃性物质,所述阻燃性物质含有具有互变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且该化合物含有具有羟基的互变异构体。优选为,所述阻燃性物质为氰尿酸三聚氰胺。

Description

液体吸收体以及印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吸收体以及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在喷墨打印机中,通常在进行为了防止由油墨的堵塞引起的印刷品质的下降而实施的头清洁动作、和墨盒更换后的油墨填充动作时,会产生废油墨。因此,为了不发生这样的废油墨对于打印机内部的机构等的非本意的附着,从而在喷墨打印机中具备对废油墨进行吸收的液体吸收体。
对于实施油墨的废液回收的液体吸收体来说,为了作为打印机的安全而需要确保其阻燃性。因此,在液体吸收体中添加有阻燃剂。
一直以来,作为液体吸收体而例如使用了如下的液体吸收体,即,将天然纤维素纤维及/或合成纤维、热熔性物质以及阻燃性物质在空气中进行混合解纤而使之垫子化,并在进一步将该垫子加热至热熔性物质的熔点以上之后,通过利用加压辊而对之进行压缩从而将阻燃性物质固定在料片中而形成的液体吸收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液体吸收体中所添加的阻燃剂通常由难以与作为应当吸收的液体的油墨发生反应、并难以产生凝集物的成分而构成。
然而,由于长期滞留在油墨罐内的油墨会由于空气氧化等而发生变质,因此存在如下课题,即,有时会致使阻燃剂和变质了的油墨发生反应而引起凝集,以致长期地维持油墨的吸收性能较为困难。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31175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完成的发明,且能够作为以下的应用例而实现。
本发明的应用例所涉及的液体吸收体对含有水的液体进行吸收,并具备:第一基材;第二基材;吸收层,其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材与所述第二基材之间,所述吸收层包含阻燃性物质,所述阻燃性物质含有具有互变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且该化合物含有具有羟基的互变异构体。
此外,本发明的应用例所涉及的印刷装置具备本发明的应用例所涉及的液体吸收体。
附图说明
图1为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液体吸收体的优选的实施方式的纵剖视图。
图2为示意性地表示在本发明的液体吸收体的制造中使用的装置的优选的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3为表示作为印刷装置的喷墨打印机的一个示例的整体结构的外观立体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喷墨打印机所具备的墨盒的整体立体图。
图5为图4所示的墨盒的分解立体图。
图6为图4所示的墨盒的纵剖视图。
图7为图4所示的墨盒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8为对图6所示的开闭阀的开闭动作进行说明的剖视图,其中,图8(a)为表示开闭阀被关闭着的状态的剖视图,图8(b)为表示通过由废油墨的导入引起的贮留空间内的压力上升而开闭阀打开了的状态的剖视图,图8(c)为表示废油墨的导入结束而开闭阀再次关闭了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9为表示作为印刷装置的喷墨打印机的整体结构的概要分解立体图。
图10为图9所示的喷墨打印机所具备的废油墨罐的分解立体图。
图11为被设置在图10所示的废油墨罐上的开闭阀的放大剖视图,其中,图11(a)为表示在废油墨的非导入时开闭阀处于关闭的状态的图,图11(b)为表示在废油墨的导入时开闭阀处于打开的状态的图。
图12为表示开闭阀的其他结构例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1]液体吸收体
首先,对本发明的液体吸收体进行说明。
图1为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液体吸收体的优选的实施方式的纵剖视图。另外,本说明书中所参照的附图对结构的一部分进行了夸张表示,并未准确地反映出实际的尺寸等。
液体吸收体A100对含有水的液体进行吸收,其具备第一基材A1、第二基材A2、和被设置在第一基材A1与第二基材A2之间的吸收层A3。换而言之,液体吸收体A100具有由第一基材A1、吸收层A3和第二基材A2按照此顺序被层叠而成的结构。
而且,吸收层A3包含阻燃性物质,所述阻燃性物质含有具有互变异构现象的化合物,该化合物为含有具有羟基的互变异构体的化合物。
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提供如下的液体吸收体A100,该液体吸收体A100阻燃性优异,并且即使例如在液体吸收体A100与酸性的液体接触的情况下、更加具体而言在与液体吸收体A100接触的液体由于空气氧化等而呈酸性等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防止凝集物的产生,从而能够使液体的吸收性能长期稳定地优异。此外,能够有效地防止如下问题的发生,即,在使用频率较少的情况下,即使整体上的液体吸收量较少,也会在开始进行液体的吸收之后经过预定期间时液体的吸收性能显著下降等。
能获得这样的优异效果被认为是基于以下这样的理由。即,现有的阻燃剂在一般情况下具有难溶性,但是会微溶解于水等液体中。如果将使用了这种阻燃剂的液体吸收体例如在使吸收了油墨的状态下长期放置,则溶解了的阻燃剂和油墨会发生反应,并生成凝集物,致使液体吸收体的吸收性能受损。此外,长期滞留在废液罐内的油墨会由于空气氧化、温度等而发生变质,从而导致pH和油墨中所含有的功能材料发生变化,以致开始呈现与本来的油墨不同的化学性的性质。由此,会易于进一步进行与阻燃剂的反应,使得上述这样的问题更加显著地发生。与此相对,在本发明所涉及的液体吸收体A100中,由于阻燃性物质含有具有互变异构现象的化合物、并且该化合物为含有具有羟基的互变异构体的化合物,因此所述化合物易于形成氢键,从而即使被浸渍在液体中也可以有效地防止阻燃性物质在该液体中溶解。此外,即使在阻燃性物质中产生了氢离子的情况下,该氢离子也会由于氢键而停留在阻燃性物质的分子间,以使得与油墨的反应性降低。根据以上这样的方式,能够跨越较长期间而有效地防止由油墨这样的液体而引起的凝集物的产生。此外,通过使包含上述这样的阻燃性物质的吸收层A3设置在第一基材A1以及第二基材A2之间,从而可防止所述阻燃性物质意外地发生脱落的情况。通过这样的方式,认为能够获得上述那样的优异的效果。
[1-1]第一基材
第一基材A1与第二基材A2一起对吸收层A3进行夹持。
第一基材A1在通常情况下呈薄片状。
第一基材A1只需具有通液性即可,但是在通常情况下包含纤维。
作为第一基材A1,例如可以使用废纸等纸张、无纺布、纺布、纸浆薄片等。
作为纤维,例如可以列举出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类纤维、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等合成树脂纤维、纤维素纤维、角蛋白纤维、丝素纤维等天然树脂纤维等。此外,也可以在这些纤维中导入磷杂菲环等赋予阻燃性的化学结构。
纤维的平均长度并未被特别限定,但是优选为0.1mm以上,更优选为1.0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0mm以上。另外,纤维的平均长度的上限并未被特别限定,例如,在第一基材A1为纺粘无纺布等长纤维无纺布的情况下,纤维的平均长度会极长。
纤维的平均宽度并未被特别限定,但是优选为0.5μm以上且200.0μm以下,更优选为1.0μm以上且100.0μm以下。
第一基材A1也可以包含纤维以外的成分。作为这样的成分,例如可以列举出对纤维间进行粘结的粘结剂等。
作为粘结剂,例如可以使用之后在[1-3-3]中所说明的热熔性树脂。
其中,第一基材A1中的纤维以外的成分的含有量优选为质量百分比10.0%以下,更优选为质量百分比7.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质量百分比5.0%以下。
第一基材A1的单位面积重量并未被特别限定,但是优选为5.0g/m2以上且80.0g/m2以下,更优选为7.0g/m2以上且70.0g/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g/m2以上且60.0g/m2以下。
由此,能够使第一基材A1的通液性更加优异,并且更有效地防止阻燃性物质等吸收层A3的构成材料从液体吸收体A100中意外地脱落的情况。
第一基材A1的厚度优选为0.01mm以上且3mm以下,更优选为0.05mm以上且1mm以下。
由此,能够使第一基材A1的通液性更加优异,并且更有效地防止阻燃性物质等吸收层A3的构成材料从液体吸收体A100中意外地脱落的情况。此外,能够在抑制液体吸收体A100的制造成本的上升的同时,使液体吸收体A100的每单位体积的可吸收的液体量增多。
[1-2]第二基材
第二基材A2与第一基材A1一起对吸收层A3进行夹持。
第二基材A2在通常情况下呈薄片状。
第二基材A2只需具有通液性即可,但是在通常情况下包含纤维。
优选为,第二基材A2满足与在上述[1-1]中所说明的条件同样的条件,但是第一基材A1和第二基材A2既可以满足相同的条件,也可以满足不同的条件。
[1-3]吸收层
吸收层A3被设置在第一基材A1与第二基材A2之间,并包含阻燃性物质。
[1-3-1]阻燃性物质
吸收层A3中所包含的阻燃性物质含有具有互变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且该化合物含有具有羟基的互变异构体。
作为所述互变异构现象,例如可以列举出酮-烯醇互变异构现象、酰胺-酰亚胺互变异构现象、内酰胺-内酰亚胺互变异构现象、亚硝基-肟基互变异构现象、硝基-酸硝基互变异构现象、核内互变异构现象、原子价互变异构现象、环链互变异构现象等,但是在此之中,优选为酰胺-酰亚胺互变异构现象。
由此,可以更加显著地发挥出前文所述的效果。
作为所述具有互变异构现象的化合物的具体例,可以列举出氰尿酸、三嗪类似物、具有磷-氧键的有机磷化合物、具体而言为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10-(2,5-二羟基苯基)-10-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等。
优选为,所述具有互变异构现象的化合物在分子内含有氮原子。
由于氮元素为能够直接有助于氢键的形成的元素,并且为对阻燃性的提升也有利的元素,因此可以更加显著地发挥出前文所述的效果。
吸收层A3中所包含的阻燃性物质只需至少含有所述具有互变异构现象的化合物即可,而也可以在含有所述具有互变异构现象的化合物的同时还含有其他的化合物。
作为构成阻燃性物质的所述具有互变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以外的化合物,例如可以列举出氢氧化铝、碳酸铝、氢氧化镁、碳酸镁、碳酸钙镁石、水菱镁石、氢氧化钙、碳酸钙、硫酸锌、二水石膏、铝酸钙、碳钠铝石、高岭石粘土等水合金属盐化合物;聚磷酸铵、磷酸胍、聚磷酸三聚氰胺、磷酸脒基脲等含有氨基及/或铵基的磷酸化合物;在该磷酸化合物中添加了含有氨基及/或铵基的化合物而成的氮磷系阻燃剂;三聚氰胺;磷腈衍生物;Na2B4O7·10H2O等硼酸化合物;聚丙烯酸钠交联体等高吸水性树脂等,可以对选自上述化合物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进行组合来使用。作为聚丙烯酸钠交联体等高吸水性树脂的市售品,例如可以列举出日本触媒化学公司制的AQUALIC、三菱化学公司制的DIAWET、东亚合成公司制的ARONZAP、日本合成公司制的Aqua Reserve GP、住友化学公司制的SUMIKAGEL、三洋化成公司制的SANWET、荒川化学公司制的ARASORB、Dow Chemical公司制的Drytech、Stock Hausen公司制的Favor、钟纺公司制的BELL OASIS、Camelot公司制的Fibersorb等。
其中,构成吸收层A3的阻燃性物质中所占据的具有互变异构现象的化合物的比例优选为质量百分比20.0%以上,更优选为质量百分比30.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质量百分比40.0%以上且质量百分比99.0%以下。
优选为,吸收层A3作为阻燃性物质而含有氰尿酸三聚氰胺。氰尿酸三聚氰胺为,含有作为具有互变异构现象的化合物的氰尿酸、并且含有作为不具有互变异构现象的化合物的三聚氰胺的混合物。氰尿酸具有含有三个羟基的结构,但是作为该羟基由于互变异构现象而被替换为羰基的化合物的异氰尿酸会与混合物中的三聚氰胺形成多重氢键。根据所述结构,由于氰尿酸三聚氰胺即使对于发生了变质的油墨也极其难以与之反应,因此认为可更加显著地发挥出前文所述的那样的效果。
吸收层A3中的阻燃性物质的含有量优选为质量百分比1.0%以上且质量百分比20.0%以下,更优选为质量百分比2.0%以上且质量百分比15.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质量百分比2.5%以上且质量百分比10.0%以下。
由此,能够使液体吸收体A100的阻燃性以及长期稳定的液体的吸收性能更加优异。此外,在液体吸收体A100的制造成本的降低这一点上也是有利的。
吸收层A3中所包含的阻燃性物质可以具有任意的形态,但是优选为粉末状。在阻燃性物质呈粉末状的情况下,该阻燃性物质的平均粒径优选为0.1μm以上且20.0μm以下,更优选为1.0μm以上且10.0μm以下。
由此,可以更加显著地发挥出前文所述的效果。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平均粒径是指体积基准的平均粒径。平均粒径例如能够通过使用堀场制作所公司制的LA910等、将激光衍射/散射法作为测量原理的粒度分布测量装置、即激光衍射式粒度分布测量装置而进行的测量来求取。
[1-3-2]纤维
吸收层A3包含阻燃性物质,但是也可以进一步包含纤维。
由此,能够根据毛细现象来更加效率良好地对液体进行吸收,从而能够将该液体更适当地保持在吸收层A3中。此外,能够将前文所述的阻燃性物质适当地保持在吸收层A3中。特别是,能够更适当地使粉末状的阻燃性物质在吸收层A3中分散,从而能够更适当地防止各部位处的非本意的特性的差异的发生。
作为构成吸收层A3的纤维,例如可以列举出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类纤维、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等合成树脂纤维、纤维素纤维、角蛋白纤维、丝素纤维等天然树脂纤维等。此外,也可以在这些纤维中导入磷杂菲环等赋予阻燃性的化学结构,但是在此之中优选为纤维素纤维。
由于纤维素纤维为具有亲水性的材料,因此在液体吸收体A100中被给予了液体的情况下,会与该液体发生亲和,从而能够更适当地对液体进行保持。此外,纤维素纤维由含有在分子内具有多个羟基的纤维素的材料而构成,从而在与构成前文所述的阻燃性物质的具有互变异构现象的化合物的亲和性方面较为优异。因此,能够更适当地将阻燃性物质保持在吸收层A3中。并且,由于纤维素纤维是可再生的天然素材,且即使在各种纤维中也很容易低价得到,因此从生产成本的降低、稳定的生产、环境负荷的降低等观点出发也是较为有利的。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纤维素纤维只需以作为化合物的纤维素为主要成分且形成纤维状即可,除了纤维素之外,例如也可以含有半纤维素、木质素。
作为纤维素纤维,例如可以使用由针叶树及/或阔叶树木材调制而成的化学纸浆或机械纸浆等造纸用木材纸浆、废纸纸浆、棉籽绒、此外由麻、棉、洋麻等调制而成的非木材植物纤维。
构成吸收层A3的纤维的平均长度并未被特别限定,但是优选为0.1mm以上且50mm以下,更优选为0.5mm以上且30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mm以上且5.0mm以下。
构成吸收层A3的纤维的平均宽度并未被特别限定,但是优选为0.5μm以上且200.0μm以下,更优选为1.0μm以上且100.0μm以下。
吸收层A3中的纤维的含有量优选为质量百分比50.0%以上且质量百分比97.0%以下,更优选为质量百分比60.0%以上且质量百分比94.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质量百分比70.0%以上且质量百分比90.0%以下。
由此,能够使液体吸收体A100的阻燃性以及跨越较长期间而稳定的液体的吸收性能更加优异。此外,在液体吸收体A100的制造成本的降低这一点上也较为有利。
[1-3-3]热熔性树脂
吸收层A3也可以进一步含有热熔性树脂。
由此,能够适当地对吸收层A3的构成材料进行粘合,从而例如能够更适当地防止吸收层A3的构成材料从液体吸收体A100上意外地脱落等情况,进而能够使液体吸收体A100的形状的稳定性更加优异。
作为热熔性树脂,例如可以列举出聚乙烯、聚丙烯、聚乙酸乙烯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乙烯醇等聚烯烃类树脂;聚酰胺;聚酯;聚氨酯等。
此外,热熔性树脂例如也可以具有由不同的材料所构成的多个区域。更加具体而言,例如也可以具有如下结构,即,由熔点为160℃左右的像聚丙烯这样的高熔点材料所构成的基部被由熔点为130℃左右的像聚乙烯这样的低熔点材料所构成的被覆层所覆盖而成的结构。通过设为这种结构,例如能够在液体吸收体A100的制造时,通过以外侧的被覆层会发生熔融或软化、而基部不会发生熔融或软化的温度来实施加热处理,从而仅使被覆层发生熔融或软化,进而能够使液体吸收体A100的生产率特别优异,并且能够使液体吸收体A100的形状的稳定性特别优异。
吸收层A3中的热熔性树脂的含有量优选为质量百分比1.5%以上且质量百分比30.0%以下,更优选为质量百分比3.0%以上且质量百分比25.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质量百分比4.0%以上且质量百分比20.0%以下。
由此,能够充分地发挥含有热熔性树脂所带来的效果,并且使阻燃性物质以及纤维的含有量足够多,从而能够使液体吸收体A100的阻燃性以及跨越较长期间而稳定的液体的吸收性能更加优异。此外,在液体吸收体A100的制造成本的降低这一点上也较为有利。
特别地,优选为,吸收层A3除了含有阻燃性物质之外,还含有纤维素纤维和热熔性树脂。
由此,可以更加显著地发挥出前文所述的效果。
[1-3-4]其他的成分
吸收层A3也可以含有上述以外的成分。以下,也将这样的成分称为“其他的成分”。作为其他的成分,例如可以列举出着色剂、凝集抑制剂、界面活性剂、消泡剂、保湿剂、防腐剂、pH调节剂、防静电剂等。此外,吸收层A3中,作为其他的成分而例如也可以含有光硬化性树脂、吸水性树脂、离子交换树脂等除热熔性树脂以外的树脂材料。
吸收层A3中的其他的成分的含有量优选为质量百分比10.0%以下,更优选为质量百分比7.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质量百分比5.0%以下。
[1-3-5]其他的条件
吸收层A3的厚度优选为2mm以上且50mm以下,更优选为5mm以上且20mm以下。
由此,能够使液体吸收体A100的处理的容易程度足够优异,并且使液体吸收体A100的可吸收的液体量更多。
[1-4]其他
在液体吸收体A100含有纤维素纤维的情况下,液体吸收体A100中作为纤维素纤维而也可以含有源自废纸的材料。由此,能够有助于节约资源、节能,并且从环保的观点出发也较为优选。
虽然液体吸收体A100只需对含有水的液体进行吸收即可,但是液体吸收体A100所吸收的液体中的水的含有量优选为质量百分比5%以上且质量百分比97%以下,更优选为质量百分比10%以上且质量百分比9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质量百分比20%以上且质量百分比93%以下,最优选为质量百分比30%以上且质量百分比90%以下。
由此,可以更加显著地发挥出前文所述的由本发明带来的效果。
虽然液体吸收体A100只需对含有水的液体进行吸收即可,但是液体吸收体A100所吸收的液体中的固态成分的含有量优选为质量百分比2%以上且质量百分比50%以下,更优选为质量百分比3%以上且质量百分比4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质量百分比5%以上且质量百分比40%以下。
由此,可以更加显著地发挥出前文所述的由本发明带来的效果。
液体吸收体A100只需具有上文所述的那样的第一基材A1、第二基材A2以及吸收层A3即可,也可以进一步具有其他结构。例如,也可以在第一基材A1与吸收层A3之间、以及第二基材A2与吸收层A3之间,设置有对它们进行接合的接合层。在这样的情况下,所述接合层例如可以设为由粘合剂构成。此外,例如,本发明的液体吸收体也可以除了上述那样的两个基材、即第一基材以及第二基材、和被设置在它们之间的至少一层吸收层之外,还进一步具有其他基材以及其他吸收层。换而言之,本发明的液体吸收体例如也可以具有如下结构,即,具有三个以上的基材和两个以上的吸收层、并且这些基材以及吸收层被交替地配置。
液体吸收体A100的形状并未被特别限定,但是优选为呈薄片状。
本发明的液体吸收体既可以单一地使用,也可以同时地使用多个。更加具体而言,例如,既可以在预定的容器内收纳单一的液体吸收体A100而使用,也可以在预定的容器内收纳多个液体吸收体A100而使用。
在同时地使用多个液体吸收体A100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将多个薄片状的液体吸收体A100以使之成为预定的位置关系的方式来叠加使用。此外,也可以将多个碎片状的液体吸收体A100填充至预定的容器内来使用。
液体吸收体A100只要被使用于液体的吸收,则可以为任意的用途,但是优选为被使用于油墨的吸收。
即使在可适用于液体吸收体的各种液体中,对于油墨而言,长期维持液体吸收体的吸收性能也特别困难。与此相对,在本发明中,即使液体吸收体被使用于油墨的吸收中也能够有效地防止上述这样的问题的发生。即,在液体吸收体被使用于油墨的吸收中的情况下,可以更加显著地发挥出由本发明带来的效果。
作为油墨,例如可以列举出含有颜料的颜料油墨、含有染料的染料油墨、不含有颜料以及染料的透明油墨等,但是优选为,液体吸收体A100被使用于颜料油墨的吸收中。
在被适用于在各种油墨中分散有颜料粒子的颜料油墨的液体吸收体中,由于pH的变化而颜料的凝集块将会易于埋入液体吸收体的间隙中,从而致使跨越长期地维持油墨的吸收性能较为困难。与此相对,在本发明中,即使液体吸收体被使用于颜料油墨的吸收中也能够有效地防止上述那样的问题的发生。
[2]液体吸收体的制造方法
接下来,对液体吸收体A100的优选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图2为示意性地表示在本发明的液体吸收体的制造中使用的装置的优选的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在以下的说明中,作为所述装置而列举出对与液体吸收体的吸收层相对应的薄片进行制造的薄片制造装置的示例来进行说明。
薄片制造装置P100对与应当成为吸收层A3的部位相对应的薄片进行制造。
如图2所示,薄片制造装置P100具备:供给纤维源的纤维供给单元P1、对被供给的纤维源进行解纤的解纤单元P2、供给含有热熔性树脂以及阻燃性物质的混合物的热熔性树脂及阻燃性物质供给单元P3、使含有所述纤维、热熔性树脂以及阻燃性物质的混合物成形为预定形状的成形单元P4、和将由成形单元P4所制造出的成形体切断的切断单元P5。
纤维供给单元P1具备将纤维源定量地供给至解纤单元P2的定量供料器。作为纤维源,例如可以适当地使用含有纤维素纤维的废纸。
解纤单元P2具有将纤维源解纤为预定的大小的功能。
热熔性树脂及阻燃性物质供给单元P3具备对含有热熔性树脂以及阻燃性物质的混合物定量地供给的定量供料器。由此,能够适当地对热熔性树脂及阻燃性物质相对于纤维的混合比率进行调整。
成形单元P4具备:通过搅拌从而使所述纤维、热熔性树脂以及阻燃性物质均匀地混合在一起的混合部P41、使之成形为薄片状的成形部P42、通过加压及加热来使热熔性树脂中的至少一部分熔融或软化并对各成分进行固定的固定化部P43。
在混合部P41中,导入搅拌用气体并实施各成分的混合。由此,能够效率良好地实施更加均匀的混合。
在成形部P42中,通过经由输送单元P6而对被供给至具有透气性的输送单元P6上的混合物进行抽吸,从而使所述混合物紧贴在输送单元P6上并且成形为薄片状。
在固定化部P43中,通过以预定条件来进行加热及加压,从而使热熔性树脂中的至少一部分熔融或软化并对各成分进行固定。由此,能够获得形状的稳定性较为优异的成形体。
优选为,固定化部P43中的加压处理在100℃以上且250℃以下的温度下、并且压力为1000Pa以上且8000Pa以下、并且时间为30秒钟以上且120秒钟以下的条件下实施。
由此,能够使与液体吸收体A100有关的液体的吸收性以及阻燃性特别优异。
虽然如上文所述的那样,固定化部P43中的加压处理时的处理温度优选为100℃以上且250℃以下,但是更优选为190℃以上且24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0℃以上且230℃以下。
由此,能够更加显著地发挥上文所述的那样的效果。
此外,虽然如上文所述的那样,固定化部P43中的加压压力优选为1000Pa以上且8000Pa以下,但是更优选为3000Pa以上且6000Pa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000Pa以上且5000Pa以下。
由此,能够更加显著地发挥上文所述的那样的效果。
此外,虽然如上文所述的那样,固定化部P43中的加压处理的处理时间优选为30秒钟以上且120秒钟以下,但是更优选为40秒钟以上且110秒钟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秒钟以上且100秒钟以下。
由此,能够更加显著地发挥上文所述的那样的效果。
在成形单元P4的下游侧处,配置有将作为由成形单元P4所制造出的成形体的薄片S切断的切断单元P5。
通过由切断单元P5实施的切断,可以获得所需的大小的薄片S。
此后,利用另外准备好的第一基材A1以及第二基材A2而将所得到的薄片S夹入其中,并通过将它们接合在一起,从而获得液体吸收体A100。
另外,也可以采用如下形式,即,在将第一基材A1置于输送单元P6上、并使所述混合物堆积于其上、并进一步使第二基材A2堆积于其上之后,实施固定化部P43中的加热及加压。
[3]印刷装置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印刷装置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印刷装置具备前文所述的那样的本发明的液体吸收体。
由此,能够提供具备阻燃性较为优异并且能够使液体的吸收性能跨越较长期间而稳定地优异的液体吸收体的印刷装置。
以下,在参照附图的同时,对本发明的印刷装置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3为表示作为印刷装置的喷墨打印机的一个示例的整体结构的外观立体图。图4为图3所示的喷墨打印机所具备的墨盒的整体立体图。图5为图4所示的墨盒的分解立体图。图6为图4所示的墨盒的纵剖视图。图7为图4所示的墨盒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图8为对图6所示的开闭阀的开闭动作进行说明的剖视图,其中,图8(a)为表示开闭阀处于关闭着的状态的剖视图,图8(b)为表示通过由废油墨的导入引起的贮留空间内的压力上升而开闭阀打开了的状态的剖视图,图8(c)为表示废油墨的导入结束而开闭阀再次关闭了的状态的剖视图。
喷墨打印机1使用多种油墨而在卷筒纸上进行彩色印刷,如图3所示,在对打印机主体进行覆盖的打印机外壳2的前表面上,以开闭自如的方式配备有卷筒纸罩5以及墨盒罩7。并且,在打印机外壳2的前表面上,还配置有电源开关3以及供料开关和指示器等。
如图3所示,当将卷筒纸罩5打开时,对作为印刷纸张的卷筒纸6进行了收纳的纸张收纳部8成为开放状态,从而能够进行纸张的更换。此外,当将墨盒罩7打开时,盒安装部9成为开放状态,从而能够进行墨盒10相对于该盒安装部9的拆装。
在喷墨打印机1中成为如下结构,即,以与将墨盒罩7打开的动作联动的方式而使墨盒10向盒安装部9的前方仅被拉出预定距离。
如图4~图6所示,墨盒10被安装在喷墨打印机1的盒安装部9中,且在对三个油墨包11、12、13进行收纳的盒外壳15中,配备有对在进行打印机的油墨填充动作和头清洁动作时所产生的废油墨进行贮留的废油墨贮留结构17。
三个油墨包11、12、13中填充了用于彩色印刷而各自不同的彩色油墨。各个油墨包11、12、13为同样的结构,并且其具备对油墨进行收纳的挠性的袋体21、和被接合在该袋体21的前端部上的油墨取出口23。
袋体21通过使两片铝层压薄膜重叠、并利用热熔等方法对它们的周围进行接合从而被形成。采用了铝层压薄膜的理由是为了提升阻气性。作为铝层压薄膜,例如可以采用利用尼龙薄膜而将铝箔的外侧夹入、并利用聚乙烯薄膜而将铝箔的内侧夹入了的结构的制品。
如图6所示,油墨取出口23为具备筒状体23a、阀体23b和密封薄膜23c的结构,所述筒状体23a的基端侧的外径与顶端侧的外径相比而被设定得较大、且基端侧被固定在袋体21内,所述阀体23b被安装在该筒状体23a内、并对该筒状体23a的流道进行开闭,所述密封薄膜23c被粘贴在筒状体23a的顶端处、并对筒状体23a的开口进行密封。油墨取出口23的筒状体23a例如由硬质塑料等而被形成。而且,密封薄膜23c由聚乙烯薄膜而被形成。
而且,油墨取出口23通过利用热熔等方式将筒状体23a的基端部固定在袋体21的铝层压薄膜上,从而与筒状体23a被一体化。如图5以及图6所示,盒外壳15具备上外壳31、与该上外壳31的下方相连结的下外壳33、和将由上外壳31和下外壳33所划分形成的空间上下分隔的中间容器壁35。
上外壳31和下外壳33为由塑料材料构成的成形品,中间容器壁35由作为挠性薄片部件的塑料薄膜而被形成。
上外壳31为将下方开放了的箱形,前表面容器壁31a与两侧面以及后表面的容器壁相比而高度被设定得较短。而且,在该前表面容器壁31a的下端上,形成有对油墨包11、12、13的油墨取出口23的上半部分进行定位的半圆筒状的油墨包定位部31b。半圆筒状的油墨包定位部31b与要收纳的三个油墨包11、12、13匹配地总计形成有三处。
此外,在作为上外壳31的两侧面的容器壁的侧壁31c的下端、且靠后端的位置上,设置有通过与下外壳33侧的卡合部33a进行卡合从而将上下外壳彼此进行连结的卡止突起31d。
下外壳33为将上部开放的薄盘状的箱形。前表面容器壁33b与两侧面以及后表面的容器壁相比而高度被设定得较高,且在该前表面容器壁33b的上端上,形成有对油墨包11、12、13的油墨取出口23的下半部分进行定位的半圆筒状的油墨包定位部33c。
如图6所示,通过由半圆筒状的油墨包定位部33c与上外壳31的油墨包定位部31b对油墨取出口23从上下用力挤压,从而对油墨包11、12、13的油墨取出口23进行定位并固定。该半圆筒状的油墨包定位部33c也与上文所述的油墨包定位部31b同样地,与要收纳的三个油墨包11、12、13匹配地总计形成有三处。
此外,在前表面容器壁33b的上端处,形成有从所述油墨包定位部33c的前端延伸出并对所述油墨取出口23的前方进行覆盖的罩部33d。在该罩部33d上,像图6所示的那样,贯穿形成有使被配备在喷墨打印机1的盒安装部9中的油墨供给针41插穿的开口33e。
开口33e以与三个半圆筒状的油墨包定位部33c中的每一个而使中心相一致的方式被形成有三个。
因此,当将墨盒10安装到喷墨打印机1的盒安装部9中时,盒安装部9上所配备的油墨供给针41会气密式地贯穿油墨取出口23,从而使得袋体21内的油墨能够经由油墨供给针41向打印机侧供给。在油墨供给针41上,连接有用于向打印机的印字头供给油墨的供给软管42。
此外,在前表面容器壁33b的靠下部的位置上,形成有构成废油墨贮留结构17中的废油墨导入部37的导入口44。
如图5以及图6所示,废油墨导入部37具备朝向前端而内径扩大的锥形管状的橡胶制口部件37a、被贴附在该橡胶制口部件37a的前端上的密封薄膜37b、通过与橡胶制口部件37a的后端抵接来对橡胶制口部件37a的开口进行封堵的阀体37c、和对阀体37c向与橡胶制口部件37a抵接的方向施力的压缩螺旋弹簧37d。
在导入口44中,且在最前端的开口边缘处配备有与橡胶制口部件37a的前端卡止从而防止其脱落的突起。压缩螺旋弹簧37d以使阀体37c与橡胶制口部件37a的后端抵接的同时对橡胶制口部件37a向前方按压施力,从而使橡胶制口部件37a的前端紧贴在导入口44的最前端的突起上的状态进行保持。
当将墨盒10安装到喷墨打印机1的盒安装部9中时,被配备在盒安装部9上的废油墨导入针47会气密式地与橡胶制口部件37a嵌合的同时将阀体37c压入,从而使得能够经由废油墨导入针47而向贮留空间51内导入废油墨。
在废油墨导入针47上,连接有将喷墨打印机1进行油墨填充动作和头清洁动作时所产生的废油墨向废油墨导入针47进行引导的废油墨引导软管49。
如图4以及图5所示,在下外壳33的侧面容器壁33f上,配备有能够对所收纳的各油墨包11、12、13的种类、以及油墨的剩余量、其他的诸多数据进行记录的IC模块53。
当将墨盒10安装到喷墨打印机1的盒安装部9中时,该IC模块53会与盒安装部9上所配备的连接端子电连接。而且,能够从打印机侧的控制电路、或连接了打印机的计算机读取写入诸多信息。
由作为挠性薄片部件的聚乙烯薄膜等塑料薄膜所形成的容器壁即中间容器壁35通过使其周缘部与下外壳33的侧面容器壁33f以及前后容器壁33g、33h的上端面重叠,并利用热熔等方法来对所重叠了的部分进行接合,从而以略微绷紧的状态被固定在下外壳33上。
通过使该中间容器壁35以对下外壳33的上端开口进行覆盖的方式被固定在下外壳33上,从而像图6所示的那样,在下外壳33的底壁33i与中间容器壁35之间,划分形成有构成废油墨贮留结构17的贮留空间51。此外,在上外壳31的顶壁31e与中间容器壁35之间,划分形成有将三个油墨包11、12、13以像图5所示的那样立起来的状态进行收纳的油墨包收纳空间55。
如图7所示,油墨包11、12、13以其下端与中间容器壁35抵接的方式被进行收纳,从而油墨包11、12、13的重量会像图中箭头标记(A)所示的那样对中间容器壁35向下方按压施力。
因此,油墨包11、12、13对中间容器壁35向下方按压施力的力也能够作为将后文所述的废油墨贮留结构17的开闭阀65维持为关闭的状态的施力来发挥功能。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在不施加张力的条件下将中间容器壁35固定在下外壳33上。
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废油墨贮留结构17具备贮留空间51、废油墨导入部37、通气孔61、两片作为液体吸收体的油墨吸收材料63和开闭阀65,所述贮留空间51由下外壳33和中间容器壁35划分形成并对废油墨进行贮留,所述废油墨导入部37用于向该贮留空间51内导入废油墨,所述通气孔61使贮留空间51与外部连通,所述油墨吸收材料63被装填在贮留空间51内并对从废油墨导入部37被导入至贮留空间51内的废油墨进行浸透吸收,所述开闭阀65对通气孔61进行开闭。
如图5以及图6所示,向贮留空间51内导入废油墨的废油墨导入部37被设置在作为划分形成了贮留空间51的容器壁的一部分的前表面容器壁33b上所形成的导入口44中。
如图6所示,导入口44的后端、即图6中的左端与贮留空间51连通,从被插入至废油墨导入部37中的废油墨导入针47所导入的废油墨从导入口44的后端流入至贮留空间51内。
被形成于中间容器壁35上的通气孔61为使贮留空间51大气开放的圆形的开口,优选为,形成该通气孔61的位置是在贮留空间51内废油墨最后到达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在不与油墨包11、12、13的下端发生干涉、并且远离了废油墨导入部37的靠后端的位置上设置通气孔61。
油墨吸收材料63应用了上文所述的本发明的液体吸收体,其对被导入了的废油墨进行浸透吸收,以免经由废油墨导入部37以及导入口44而被导入至贮留空间51内的废油墨向废油墨导入部37侧倒流以致漏出至外部。
被设置在通气孔61处的开闭阀65仅在废油墨的导入时将通气孔61打开从而将贮留空间51内的空气向外部放掉,以便不妨碍来自废油墨导入部37的废油墨的导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对于具备通气孔61的中间容器壁35所使用的塑料薄膜而言,选定了具有能够通过来自废油墨导入部37的废油墨的导入压力而向上方膨胀的程度的挠性的塑料薄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开闭阀65如图8所示的那样,具有具备通气孔61的中间容器壁35、和阀用结构部件67,所述阀用结构部件67以顶端部与通气孔61的周缘抵接并对该通气孔61进行封堵的方式被设置在贮留空间51内。
作为大致圆柱状的支柱的阀用结构部件67具有被突出设置在顶端部上并贯穿通气孔61的定位用突起67a、和从该定位用突起67a的末端部起被扩大直径并与通气孔61的开口周缘抵接的高低差面67b,并且该阀用结构部件67同与通气孔61对置的下外壳33的底壁33i被一体形成。因此,在被装填到贮留空间51中的两片油墨吸收材料63中,贯穿形成有使阀用结构部件67插穿的孔63a。
如图8(a)所示,在开闭阀65中,阀用结构部件67的高低差面67b与通气孔61的周缘抵接并对该通气孔61进行封堵,并且除了从废油墨导入部37的废油墨的导入时以外均保持为关闭了的状态。
如图8(b)所示,当伴随着废油墨的导入而使得贮留空间51内的压力上升时,该开闭阀65的中间容器壁35会发生变形而向上方进行膨胀动作。如此,由于通气孔61的周缘从阀用结构部件67的高低差面67b分离,因此开闭阀65经由通气孔61而使贮留空间51大气开放。
然后,如图8(c)所示的那样,当废油墨的导入结束而使得贮留空间51内的压力下降时,由于开闭阀65中通过中间容器壁35自身的张力以及对中间容器壁35向下方按压施力的油墨包11、12、13,而使通气孔61的周缘向与阀用结构部件67的高低差面67b抵接的方向被施力,因此该通气孔61被封堵。
根据以上所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废油墨贮留结构17,使贮留空间51大气开放的通气孔61除了从废油墨导入部37的废油墨的导入时以外,均被保持于通过开闭阀65而被关闭了的状态。
因此,能够抑制被导入至贮留空间51内的废油墨中的水分从通气孔61向外部蒸发的情况,以防止贮留空间51内的废油墨的固化,从而能够防止油墨吸收材料63的因废油墨的固化而引起的浸透吸收性能的下降。此外,如上文所述,本发明的液体吸收体其自身具有较为优异的液体的吸收性能,并能够跨越较长期间而稳定地维持该吸收性能。因此,相辅相成地相互作用出上述那样的效果,从而在具备如下废油墨贮留结构17的喷墨打印机1中,能够跨越特别长期间地保持稳定的浸透吸收性能,其中,所述废油墨贮留结构17具有应用了本发明的液体吸收体的油墨吸收材料63。此外,由于有效地防止了因固化了的废油墨而导致的堵塞,因此在与废油墨导入部37相连接的废油墨供给侧的废油墨引导软管49等处切实地防止异常升压,也能够切实地防止由于废油墨引导软管49的脱离等而引起的漏墨等不良情况的发生。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废油墨贮留结构17中,例如在对已使用完的墨盒10进行处理等时,通过在将上外壳31和下外壳33分离之后、将塑料薄膜制的中间容器壁35从下外壳33上剥下,从而设为使贮留空间51的一面大幅开放的状态,因此,能够简单地将浸透了废油墨的油墨吸收材料63从贮留空间51内取出。因此,使得为了部件以及材料的回收和再利用而对已使用完的墨盒10进行分解、并按照每种材料来进行分类的作业等较为容易。此外,如上文所述,本发明的液体吸收体其自身具有较为优异的液体的吸收性能,并能够跨越较长期间而稳定地维持该吸收性能。因此,在具备应用了本发明的液体吸收体的油墨吸收材料63的喷墨打印机1中,切实地防止了在从贮留空间51内将浸透了废油墨的油墨吸收材料63取出时油墨的成分从油墨吸收材料63上脱落的情况。
此外,仅通过在与被贯穿形成于塑料薄膜制的中间容器壁35上的通气孔61对置的位置的底壁33i上,一体形成顶端部与通气孔61的周缘抵接并对该通气孔61进行封堵的阀用结构部件67,就能够获得对通气孔61进行开闭的开闭阀65。因此,使得无需追加用于配备开闭阀的部件,从而不会产生因结构零件数量的增加或部件装配工序的增加而引起的成本上涨。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墨盒10中,由设置了通气孔61的中间容器壁35划分形成了对油墨包11、12、13进行收纳的油墨包收纳空间55、和贮留空间51。
因此,由于通气孔61在并未直接露出于墨盒10的外部的条件下经由对油墨包11、12、13进行收纳的油墨包收纳空间55而被大气开放,因此不会存在使用者不慎触碰到设置于通气孔61处的开闭阀65而致使给阀功能带来故障的可能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的阀用结构部件67的顶端部处,突出设置有贯穿通气孔61的定位用突起67a。
因此,使得装配时的阀用结构部件67的顶端部与中间容器壁35的通气孔61的对准较为容易,从而可以提升装配性。
另外,具备废油墨贮留结构的墨盒的具体的结构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墨盒10。上述这样的废油墨贮留结构还能够应用于油墨包的支承结构、或所收纳的油墨包的数量等有所不同的各种墨盒中。
此外,阀用结构部件的具体结构也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阀用结构部件67的结构。例如,也能够设为阀用结构部件的上端面对通气孔61进行封堵的厚板状的肋结构。
图9为表示作为印刷装置的喷墨打印机的整体结构的概要分解立体图,图10为图9所示的喷墨打印机所具备的废油墨罐的分解立体图,图11为被设置在图10所示的废油墨罐上的开闭阀的放大剖视图,图12为表示开闭阀的其他结构例的纵剖视图。
如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101具备作为底部框体的打印机壳体111、相对于在该打印机壳体111的内底部划分而成的罐收纳部111s而以拆装自如的方式所配备的俯视观察时为矩形形状的废油墨罐120、被设置在打印机壳体111以及废油墨罐120的上侧的打印机机构部115、和作为上部框体的外装罩112。此外,在对废油墨罐120进行收纳的罐收纳部111s的后侧处,配备有电源单元116。
废油墨罐120具备平箱形的罐主体121和盖体124,所述罐主体121对浸透吸收被导入至贮留空间151内的废油墨的多个油墨吸收材料122以可更换的方式进行了收纳,所述盖体124经由橡胶衬垫等密封件123而对该罐主体121的上表面开口进行密闭。特别是,在图10所示的结构中,具备四个油墨吸收材料122A、122B、122C、122D。此外,在盖体124的背面处配备有软管125,该软管125将废油墨从罐周缘部的油墨接收口部127向罐中央部进行引导并使之在油墨吸收材料122的中央上部滴下。另外,构成废油墨罐120的塑料部件的颜色优选设为深色、例如黑色。
该废油墨罐120通过嵌入至打印机壳体111上的罐收纳部111s中并被螺纹固定,并在此基础上将抽吸泵的喷出口和软管125的基端入口125a连接,从而能够将其安置于打印机壳体111上。此外,在要将该废油墨罐120卸下的情况下,通过实施相反的操作,从而能够将其从打印机壳体111上独立地卸下。
油墨吸收材料122被构成为,将应用了本发明的液体吸收体的薄板状的成形体从最下层至最上层为止层叠了多层而成的层叠体。特别是,在图示的结构中,油墨吸收材料122被构成为,将油墨吸收材料122A、122B、122C、122D分四层层叠而成的层叠体。此外,在除最下层的油墨吸收材料122A以外的上三层油墨吸收材料122B、122C、122D的平面中央处,设置有上下贯穿的中央孔1221,在最上层的油墨吸收材料122D上,形成有从周缘部起至中央孔1221为止的软管收纳槽1222。
而且,软管125被收纳于在最上层的油墨吸收材料122D上所形成的软管收纳槽1222中,软管125的基端入口125a被定位至被设置于盖体124的周缘部上的油墨接收口部127处,并且软管125的顶端出口125b被定位至最上层的油墨吸收材料122D的中央孔1221内。
即,本实施方式的废油墨罐120具备如下废油墨贮留结构,所述废油墨贮留结构中,在作为划分形成对进行打印机的油墨填充动作和头清洁动作时产生的废油墨进行贮留的贮留空间151的容器壁的盖体124上,设置有作为用于将废油墨导入至贮留空间151内的废油墨导入部的油墨接收口部127、和使贮留空间151大气开放的通气孔173。
并且,如图11所示,在被形成于盖体124上的通气孔173上,设置有仅在废油墨的导入时打开的开闭阀171。该开闭阀171的对被形成于盖体124上的通气孔173进行封堵的阀体174由具有通过来自油墨接收口部127的废油墨的导入压力而向打开的方向发生弹性变形的开闭部174c的弹性部件而被一体成形。
在阀体174中,通过橡胶材料而一体形成有与通气孔173的周缘部被紧贴接合的凸边部174a、从该凸边部174a的内周部起贯穿了通气孔173的圆筒部174b、和在以对该圆筒部174b的顶端进行封堵的方式被连续设置于圆筒部174b的顶端上的圆锥状部上设有轴方向的切口174d而所形成的多个开闭部174c。
开闭阀171的开闭部174c在废油墨的非导入时像图11(a)所示的那样处于关闭,但在废油墨的导入时会像图11(b)所示的那样,通过来自油墨接收口部127的废油墨的导入压力而向打开的方向发生弹性变形,且切口174d打开从而使得贮留空间151内的空气向外部被放掉。
因此,虽然需要构成开闭阀171的专用的阀体174,但是代替该专用的阀体174,通过对阀体174的开闭部174c处的弹性特性进行适当设定,从而能够提升由开闭阀171带来的通气孔173的密封性能,进而提升防止从通气孔173的水分的蒸发的性能。
此外,由于并未限定设置通气孔173的盖体124的材质,因此提升了具备废油墨贮留结构的废油墨罐120的设计自由度。
根据上文所述的本实施方式的废油墨罐120,能够抑制被导入至贮留空间151内的废油墨中的水分从通气孔173向外部蒸发的情况,以防止贮留空间151内的废油墨的固化。此外,如上文所述,本发明的液体吸收体其自身具有较为优异的液体的吸收性能,并能够长期稳定地维持该吸收性能。因此,相辅相成地相互作用出上述那样的效果,从而在具备如下废油墨罐120的喷墨打印机101中,能够跨越特别长期间地保持稳定的浸透吸收性能,其中,所述废油墨罐120具有应用了本发明的液体吸收体的油墨吸收材料122。
此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101能够仅将废油墨罐120从打印机壳体111上独立地卸下,因此能够仅对被油墨弄脏了的废油墨罐120进行单独管理,对并未被弄脏的打印机壳体111就此运用于回收和再利用。此外,由于废油墨罐120拆装自如,因此也能够在不会由于任何情况弄脏作业人员的手等的条件下仅将废油墨罐120更换为新品。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废油墨罐120在已使用完而要进行处理等时,通过在将盖体124打开、并将浸透了废油墨的油墨吸收材料122从罐主体121中取出之后,将阀体174和软管125等从盖体124上卸下,从而能够简单地对该废油墨罐120进行分解。因此,使得为了部件以及材料的回收和再利用而对已使用完的废油墨罐120进行分解、并按照每种材料来进行分类的作业等较为容易。
另外,具有通过来自废油墨导入部的废油墨的导入压力而打开的开闭部的阀体被一体成形的开闭阀的结构并不限定于上述开闭阀171的结构,当然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
图12所示的开闭阀175具备例如被螺纹安装固定于未图示的容器壁的通气孔内的大致圆筒状的阀座177、和落座于该阀座177上的阀体178。
阀座177将被形成于圆筒内周面上的高低差面177a设为阀体178的落座面。阀体178中,外周部落座于高低差面177a上的圆盘状的阀主体178a、和对该阀主体178a的中心部进行支承的支承部178b通过弹性部件而被一体成形。
而且,如在图中由双点划线所示的那样,在废油墨的导入时伴随着贮留空间侧的压力上升而阀主体178a的外周部会向与阀座177分离的方向发生弹性变形,从而能够像在图中由箭头标记所示的那样,将贮留空间侧的空气从此时所形成的空隙向外部放掉。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构成在液体吸收体的制造中使用的薄片制造装置的各部分能够替换为可以发挥同样的功能的任意的结构。此外,也可以附加有任意的结构物。
此外,虽然在前文所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制造装置具备供给含有热熔性树脂以及阻燃性物质的混合物的热熔性树脂及阻燃性物质供给单元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相互独立地供给热熔性树脂和阻燃性物质、即独立地具备热熔性树脂供给单元和阻燃性物质供给单元。由此,例如能够根据应用了液体吸收体的印刷装置的种类等而适当地对热熔性树脂和阻燃性物质的调配比率进行变更,从而能够适当地制造多种液体吸收体。此外,在形成不含有热熔性树脂的吸收层的情况下,可以不供给热熔性树脂。
此外,虽然在前文所述的实施方式中,代表性地对如下情况进行了说明,即,在切断了与应当成为吸收层的部位相对应的薄片之后、由第一基材以及第二基材将该薄片夹入其中,并对它们进行接合,但是也可以在将所述薄片切断之前、使其与第一基材以及第二基材进行接合。
此外,虽然在前文所述的实施方式中,代表性地对如下情况进行了说明,即,在制造出与应当成为吸收层的部位相对应的薄片之后、将第一基材、第二基材进行接合,但是例如也可以使与应当成为吸收层的部位相对应的薄片直接形成在第一基材、第二基材的表面上。
此外,本发明的液体吸收体并不限定于使用上文所述的装置来制造,而也可以使用任意的装置来制造。
此外,本发明的印刷装置只要具备本发明的液体吸收体即可,可以为任意装置,并不限定于具有上文所述的那样的结构的装置。
此外,构成本发明的印刷装置的各部分能够替换为可以发挥同样的功能的任意的结构。此外,也可以附加有任意的结构物。
实施例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4]液体吸收体的制造
采用以下的方式,来制造出液体吸收体。
实施例1
首先,准备如图2所示的那样的薄片制造装置。
通过作为解纤单元的解纤装置,来对从该薄片制造装置的纤维供给单元被供给的作为纤维素纤维源的废纸进行解纤。
接下来,在被解纤单元解纤了的废纸的输送路径中,从热熔性树脂及阻燃性物质供给单元供给热熔性树脂和阻燃性物质的混合物,从而得到了纤维素纤维、热熔性树脂和阻燃性物质的混合物。作为热熔性树脂,而使用了聚酯与聚乙烯的重量比为50:50的高分子混合物,作为阻燃性物质,而使用了平均粒径为14μm的氰尿酸三聚氰胺的粉体。
接下来,将上述混合物导入至成形单元的混合部中,并通过搅拌用气体而对它们进行进一步混合。
接下来,通过将该混合物供给至在由具有通气性的无纺布而被构成的输送单元上所载置的第一基材上、并经由输送单元进行抽吸,从而使所述第一基材以及混合物紧贴在输送单元上并且进行了层叠。
此后,利用另外准备的第二基材而将所得到的混合物以及第一基材的层叠体夹入,并在使它们重叠了的状态下,通过在处理温度为220℃、压力为4500Pa、处理时间为90秒钟的条件下实施加热以及加压处理,来对它们进行接合,从而得到液体吸收体。
作为第一基材以及第二基材,均使用了通过纺粘法而获得的聚酯长纤维无纺布(东洋纺公司制、商品名ecule、单位面积重量30g/m2、厚度0.2mm)。
此后,通过作为切断单元的超声波剪切器而将它们切断,从而得到液体吸收体的碎片。
所得到的液体吸收体的碎片形成纵向15cm、横向5cm、厚度10mm的长方体状,且纤维素纤维的含有量为质量百分比75%、阻燃性物质的含有量为质量百分比10%、热熔性树脂的含有量为质量百分比15%。
实施例2
除了作为阻燃性物质而使用了10-(2,5-二羟基苯基)-10-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来代替氰尿酸三聚氰胺以外,采用与所述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来制造了液体吸收体。
实施例3
除了作为阻燃性物质而使用了氰尿酸三聚氰胺和氢氧化铝的混合物以外,采用与所述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来制造了液体吸收体。氰尿酸三聚氰胺与氢氧化铝的比率为,质量比7:3。
实施例4
除了使吸收层中的纤维素纤维、热熔性树脂和阻燃性物质的比率成为质量比78:15:7以外,采用与所述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来制造了液体吸收体。
实施例5
除了作为阻燃性物质而使用了氰尿酸三聚氰胺和聚磷酸三聚氰胺的混合物以外,采用与所述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来制造了液体吸收体。氰尿酸三聚氰胺和聚磷酸三聚氰胺的比率为,质量比7:3。
实施例6
除了使吸收层中的纤维素纤维、热熔性树脂和阻燃性物质的比率成为质量比80:15:5以外,采用与所述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来制造了液体吸收体。
比较例1
除了作为阻燃性物质而使用了平均粒径为10μm的聚磷酸铵来代替氰尿酸三聚氰胺以外,采用与所述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来制造了液体吸收体。
比较例2
除了作为阻燃性物质而使用了平均粒径为4μm的聚磷酸三聚氰胺来代替氰尿酸三聚氰胺以外,采用与所述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来制造了液体吸收体。
在表1中对所述各实施例以及各比较例的液体吸收体的结构等汇总地进行表示。
表1
[5]评价
关于采用以上的方式所得到的液体吸收体,实施了以下那样的评价。
[5-1]油墨的浸透性
首先,采用以下的方式来调制出评价用的混合颜料油墨。
即,将分别调制出如下的黑色油墨、黄色油墨、品红色油墨和蓝绿色油墨,并对它们进行等质量混合,以被放入至容器内的状态将其盖严,在25℃的条件下静置14天而得到的材料作为评价用的混合颜料油墨,其中,所述黑色油墨为,由质量百分比5%(体积平均粒径为150nm)的自分散型的炭黑(Orient化学CW-1)、质量百分比3%的树脂乳液(苯乙烯-丙烯酸)、质量百分比0.5%的乙炔类表面活性剂(Olfine E1010)、质量百分比5%的甘油、质量百分比2%的2-吡咯烷酮、质量百分比2%的1,2-己二醇、且剩余部分为水所组成的黑色油墨,所述黄色油墨为,由质量百分比3%的利用树脂覆盖颜料黄74所得的颜色材料、质量百分比3%的树脂乳液(苯乙烯-丙烯酸)、质量百分比0.3%的乙炔类表面活性剂(OlfineE1010)、质量百分比3%的甘油、质量百分比2%的2-吡咯烷酮、质量百分比2%的1,2-己二醇、且剩余部分为水所组成的黄色油墨,所述品红色油墨为,由质量百分比3%的利用树脂覆盖颜料红122所得的颜色材料、质量百分比3%的树脂乳液(苯乙烯-丙烯酸)、质量百分比0.3%的乙炔类表面活性剂(Olfine E1010)、质量百分比3%的甘油、质量百分比2%的2-吡咯烷酮、质量百分比2%的1,2-己二醇、且剩余部分为水所组成的品红色油墨,所述蓝绿色油墨为,由质量百分比3%的利用树脂覆盖颜料蓝15:3所得的颜色材料、质量百分比3%的树脂乳液(苯乙烯-丙烯酸)、质量百分比0.3%的乙炔类表面活性剂(Olfine E1010)、质量百分比3%的甘油、质量百分比2%的2-吡咯烷酮、质量百分比2%的1,2-己二醇、且剩余部分为水所组成的蓝绿色油墨。
另外,作为对颜料黄74进行覆盖的树脂、对颜料红122进行覆盖的树脂、以及对颜料蓝15:3进行覆盖的树脂,使用了采用以下的方式所合成的非水溶性聚合物。即,将20质量份的作为有机溶剂的甲基乙基酮、0.03质量份的作为聚合链转移剂的2-巯基乙醇、1.2质量份的作为聚合引发剂的2,2'-偶氮双(2,4-二甲基戊腈)、20质量份的甲基丙烯酸、45质量份的苯乙烯单体、5质量份的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PO=9)、10质量份的聚乙二醇/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EO=5、PO=7)、以及20质量份的苯乙烯大分子单体(东亚合成公司制、商品名:AS-6S、数均分子量:6000、聚合性官能团:亚甲二氧基)放入反应容器内,并在用氮气对该反应容器内进行充分置换之后,在75℃搅拌下使之发生聚合,并且在此后,通过相对于100质量份的聚合性成分而加入溶解于40质量份的甲基乙基酮中的0.9质量份的2,2'-偶氮双(2,4-二甲基戊腈),并在80℃条件下使之成熟1小时,从而得到非水溶性聚合物溶液,并通过对此溶液进行减压干燥,从而得到非水溶性聚合物。其中,在上述的记载中,PO表示环氧丙烷,EO表示环氧乙烷。
此外,由相对于成为母材的颜料粒子、即颜料黄74、颜料红122以及颜料蓝15:3的所述非水溶性聚合物而实现的覆盖采用以下的方式来实施。即,通过将5质量份的上述非水溶性聚合物溶于15质量份的甲基乙基酮中,并使用氢氧化钠水溶液来中和聚合物,并且,加入15质量份的成为母材的颜料,在加水的同时利用分散机进行混炼。此后,在向所得到的混炼物中加入100质量份的离子交换水并进行搅拌之后,在减压下,在60℃条件下将甲基乙基酮去除,并进一步将一部分的水去除,从而得到由非水溶性聚合物所覆盖的颜色材料的水分散液(固态成分浓度:质量百分比20%)。
此外,树脂乳液(苯乙烯-丙烯酸)采用以下的方式来得到。即,向具备搅拌器、回流冷凝器、滴下装置以及温度计的反应容器中放进800g的离子交换水以及1g的月桂基硫酸钠,并在于搅拌下进行氮气置换的同时升温至75℃为止。使内部温度保持75℃,作为聚合引发剂而添加6g过硫酸钾,在进行溶解后,将预先向450g的离子交换水、2g的月桂基硫酸钠中在搅拌下加入20g的丙烯酰胺、600g的甲基丙烯酸甲酯、215g的丙烯酸丁酯、30g的甲基丙烯酸、5g的三甘醇二丙烯酸酯所制作而成的乳化物,在反应溶液内连续地花费5小时进行滴下,并在滴下结束后实施3小时的成熟。将所得到的水性乳液冷却至常温之后,通过添加离子交换水和氢氧化钠水溶液以调整成质量百分比30%、pH8的固态成分,从而得到树脂乳液(苯乙烯-丙烯酸)。
使用以上述的方式所得到的混合颜料油墨,而针对所述各实施例以及各比较例中所制造出的液体吸收体,以如下的方式实施了油墨的浸透性的评价。
首先,将在所述各实施例以及各比较例中所制造出的液体吸收体以使200mm的边成为铅直方向的方式,将其下端部放入填充有混合颜料油墨的容器内,并静置。此时,使得容器内的混合颜料油墨的液面成为距液体吸收体的下端而15mm的位置。
在静置了2小时之时,对从液体吸收体的下端起被颜料油墨所浸透的高度进行测量,并根据以下的基准来作出评价。可以说,浸透高度越大,则油墨的浸透性越优异。
A:浸透高度为120mm以上。
B:浸透高度为100mm以上且小于120mm。
C:浸透高度小于100mm。
[5-2]阻燃性
针对在所述各实施例以及各比较例中所制造出的液体吸收体,通过依据JISK6400-6的方法来求取了燃烧速度。即,针对在所述各实施例以及各比较例中所制造出的液体吸收体的碎片,以使15cm的边成为水平方向的方式,对其一端进行把持,并用38mm的火焰接触其另一端60秒钟,以求取标线间距为100mm的燃烧速度,并根据以下的基准来作出评价。可以说,燃烧速度越小,则阻燃性越优异。
A:燃烧速度小于5mm/分钟。
B:燃烧速度为5mm/分钟以上。
[5-3]油墨的凝集性
针对在所述各实施例以及各比较例中所制造出的液体吸收体,采用以下的方式来对油墨的凝集性作出评价。即,向可密闭的带盖容器中放入10g的混合颜料油墨中,将1g的液体吸收体浸渍于其中并盖严,在60℃条件下加温72小时。此后,打开盖子并进行由目视实现的观察,从而根据以下的基准来对液体吸收体中的油墨的凝集的发生状况作出评价。
A:并未确认到凝集。
B:在液体吸收体的表面确认到了凝集。
C:油墨整体发生凝胶化。
在表2中对它们的结果进行表示。
表2
油墨的浸透性 阻燃性 油墨的凝集性
实施例1 A A A
实施例2 A A A
实施例3 A A A
实施例4 A B A
实施例5 B A B
实施例6 A B A
比较例1 C B C
比较例2 B B C
由表2明确可知,在本发明中,能够提供油墨的浸透性较为优异、并且阻燃性较为优异的液体吸收体。此外,在本发明中,可以确认到有效地防止了油墨的凝集的情况。根据该结果,可以说,使液体的吸收性能长期稳定地优异。与此相对,在比较例中,未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符号说明
A100…液体吸收体;A1…第一基材;A2…第二基材;A3…吸收层;P100…薄片制造装置;P1…纤维供给单元;P2…解纤单元;P3…热熔性树脂及阻燃性物质供给单元;P4…成形单元;P41…混合部;P42…成形部;P43…固定化部;P5…切断单元;P6…输送单元;1…喷墨打印机;2…打印机外壳;3…电源开关;5…卷筒纸罩;6…卷筒纸;7…墨盒罩;8…纸张收纳部;9…盒安装部;10…墨盒;11、12、13…油墨包;15…盒外壳;17…废油墨贮留结构;21…袋体;23…油墨取出口;23a…筒状体;23b…阀体;23c…密封薄膜;31…上外壳;31a…前表面容器壁;31b…油墨包定位部;31c…侧壁;31d…卡止突起;31e…顶壁;33…下外壳;33a…卡合部;33b…前表面容器壁;33c…油墨包定位部;33d…罩部;33e…开口;33f…侧面容器壁;33g、33h…前后容器壁;33i…底壁;35…中间容器壁;37…废油墨导入部;37a…橡胶制口部件;37b…密封薄膜;37c…阀体;37d…压缩螺旋弹簧;41…油墨供给针;42…供给软管;44…导入口;47…废油墨导入针;49…废油墨引导软管;51…贮留空间;53…IC模块;55…收纳空间;61…通气孔;63…油墨吸收材料;63a…孔;65…开闭阀;67…阀用结构部件;67a…定位用突起;67b…高低差面;101…喷墨打印机;111…打印机壳体;111s…罐收纳部;112…外装罩;115…打印机机构部;116…电源单元;120…废油墨罐;121…罐主体;122、122A、122B、122C、122D…油墨吸收材料;1221…中央孔;1222…软管收纳槽;123…密封件;124…盖体;125…软管;125a…基端入口;125b…顶端出口;127…油墨接收口部;151…贮留空间;171…开闭阀;173…通气孔;174…阀体;174a…凸边部;174b…圆筒部;174c…开闭部;174d…切口;175…开闭阀;177…阀座;177a…高低差面;178…阀体;178a…阀主体;178b…支承部;S…薄片。

Claims (7)

1.一种液体吸收体,其对含有水的液体进行吸收,并具备:
第一基材;
第二基材;
吸收层,其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材与所述第二基材之间,
所述吸收层含有阻燃性物质,
所述阻燃性物质含有具有互变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且该化合物为含有具有羟基的互变异构体的化合物,
所述吸收层中的所述阻燃性物质的含有量为质量百分比1.0%以上且质量百分比10.0%以下,
所述阻燃性物质为粉末状,并且所述阻燃性物质的平均粒径为0.1μm以上且20.0μm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吸收体,其中,
所述具有互变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为在分子内含有氮原子的化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吸收体,其中,
所述阻燃性物质含有氰尿酸三聚氰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吸收体,其中,
所述吸收层除了含有所述阻燃性物质之外,还含有纤维素纤维和热熔性树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吸收体,其中,
所述液体吸收体为在油墨的吸收中被使用的物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吸收体,其中,
所述液体吸收体为在含有颜料的颜料油墨的吸收中被使用的物体。
7.一种印刷装置,其中,
具备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吸收体。
CN202210578418.5A 2021-05-27 2022-05-25 液体吸收体以及印刷装置 Active CN1154020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89070 2021-05-27
JP2021089070A JP2022181875A (ja) 2021-05-27 2021-05-27 液体吸収体および印刷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02007A CN115402007A (zh) 2022-11-29
CN115402007B true CN115402007B (zh) 2023-12-29

Family

ID=841582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78418.5A Active CN115402007B (zh) 2021-05-27 2022-05-25 液体吸收体以及印刷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79597A1 (zh)
JP (1) JP2022181875A (zh)
CN (1) CN11540200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4633A (zh) * 2000-06-02 2003-09-24 汎塑料株式会社 阻燃树脂组合物
CN101151320A (zh) * 2005-03-31 2008-03-26 钟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阻燃性聚酯树脂组合物
CN103625118A (zh) * 2012-08-22 2014-03-1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吸收体和打印机
CN111452509A (zh) * 2019-01-18 2020-07-2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吸收体、油墨吸收器以及液滴喷出装置
CN111688355A (zh) * 2019-03-15 2020-09-2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吸收体、液体吸收器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CN112297638A (zh) * 2019-07-31 2021-02-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吸收器和液体喷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4633A (zh) * 2000-06-02 2003-09-24 汎塑料株式会社 阻燃树脂组合物
CN101151320A (zh) * 2005-03-31 2008-03-26 钟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阻燃性聚酯树脂组合物
CN103625118A (zh) * 2012-08-22 2014-03-1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吸收体和打印机
CN111452509A (zh) * 2019-01-18 2020-07-2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吸收体、油墨吸收器以及液滴喷出装置
CN111688355A (zh) * 2019-03-15 2020-09-2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吸收体、液体吸收器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CN112297638A (zh) * 2019-07-31 2021-02-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吸收器和液体喷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379597A1 (en) 2022-12-01
CN115402007A (zh) 2022-11-29
JP2022181875A (ja) 2022-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272810C (en) Ink-contacting member, ink-absorbing member, ink tank and ink-jet cartridge
CN111332023B (zh) 液体喷射装置
CN115402007B (zh) 液体吸收体以及印刷装置
WO2019187656A1 (ja) 液体吸収用構造体および液滴吐出装置
JP2000135797A (ja) インク吸収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064436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
CN111971181A (zh) 油墨吸收材料、油墨吸收器以及液滴喷出装置
US10953654B2 (en) Ink absorber, ink absorbing member accommodation container, and ink absorbing structure
US11975542B2 (en) Liquid absorber and printing apparatus
CN111483224B (zh) 液体吸收器以及液体喷出装置
CN103625118B (zh) 液体吸收体和打印机
CN111452509B (zh) 液体吸收体、油墨吸收器以及液滴喷出装置
US8282198B2 (en)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KR101059683B1 (ko) 잉크 제트 기록 장치
JP2014124896A (ja) 液体吸収体、廃インク吸収体、廃インクタンク、液滴吐出装置
US20210031525A1 (en) Liquid absorber and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CN112721454A (zh) 液体吸收器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22074822A (ja) インク吸収器および印刷装置
JP2021091143A (ja) 液体収容体
CN112078249A (zh) 液体吸收体、液体吸收器以及液体处理装置
CN114940021A (zh) 液体喷出装置
JP2021030449A (ja) 液体吸収器および液体吐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