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99701A - 清洁设备、清洁基站及清洁系统 - Google Patents

清洁设备、清洁基站及清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99701A
CN115399701A CN202211128997.XA CN202211128997A CN115399701A CN 115399701 A CN115399701 A CN 115399701A CN 202211128997 A CN202211128997 A CN 202211128997A CN 115399701 A CN115399701 A CN 1153997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eaning
docking portion
pressing
base station
butt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2899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明丛
曾令宝
王学斌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covacs Robotics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covacs Robot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covacs Robotic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Ecovacs Robot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2899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9970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3997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997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40Parts or details of machin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7L11/02 - A47L11/38, or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se groups, e.g. handles, arrangements of switches, skirts, buffers, levers
    • A47L11/4091Storing or parking devices, arrangements therefor; Means allowing transport of the machine when it is not being us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40Parts or details of machin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7L11/02 - A47L11/38, or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se groups, e.g. handles, arrangements of switches, skirts, buffers, lev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0009Storing devices ; Supports, stands or holders
    • A47L9/0063External storing devices; Stands, casings or the like for the storage of suction clean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28Installation of the electric equipment, e.g. adaptation or attachment to the suction cleaner; Controlling suction cleaners by electric means
    • A47L9/2868Arrangements for power supply of vacuum cleaners or the accessories thereof
    • A47L9/2873Docking units or charging st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2201/00Robotic cleaning machines, i.e.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the travelling movement or the cleaning operation
    • A47L2201/02Docking stations; Docking operations
    • A47L2201/022Recharging of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obotics (AREA)
  •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清洁设备、清洁基站及清洁系统,其中,清洁系统包括清洁基站、清洁设备以及压紧机构,清洁基站上设置有第一对接部;清洁设备上具有第二对接部;清洁设备被配置为置于清洁基站时,第二对接部能够与第一对接部配合在一起;压紧机构设置在清洁基站上或者清洁设备上,且被构造为在外力的作用下,将第一对接部压紧在第二对接部上,或者将第二对接部压紧在第一对接部上。本公开的清洁系统中,第一对接部和第二对接部通过压紧机构压紧后,清洁设备和清洁基站能够稳定地对接配合,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清洁设备、清洁基站及清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清洁机械领域,更准确地说,本公开涉及一种清洁设备;本公开还涉及一种清洁基站和清洁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清洁设备的需求日益增加,智能清洁设备越来越普遍,例如在商场、写字楼等商业环境中进行清洁的商用机器人等。
由于自身电池容量有限,清洁机器人需定期运动至基站进行对接充电。由于机器人具有一定的运动惯性,在对接时会与基站发生碰撞,造成部件的损坏。尤其对于商用机器人而言,其体积较大,运动惯性大,更容易造成因碰撞所导致的部件损坏。为了尽量避免机器人与基站本体发生硬碰撞,目前现有的基站的对接平台多设置成可伸缩缓冲结构,并预留一些缓冲行程。在缓冲结构的弹性较小的情况下,仍有可能发生硬碰撞。而在缓冲结构的弹性较大的情况下,当机器人冲击力较大时,在机器人停止运动后,缓冲结构的回弹力会大于机器人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会将机器人反推出去。
在机器人被反推后,会造成机器人与基站二者之间充电极片的接触面积减小。而对接时二者的极片的接触面积减小后,会导致极片处发热严重等问题出现,严重时还会造成机器人和基站烧毁,后果不堪设想。
发明内容
本公开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清洁设备、清洁基站及清洁系统。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清洁系统,包括:
清洁基站,所述清洁基站上设置有第一对接部;
清洁设备,所述清洁设备上设置有第二对接部;所述清洁设备被配置为置于所述清洁基站时,所述第二对接部能够与所述第一对接部配合在一起;
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设置在所述清洁基站上或者清洁设备上,且被构造为在外力的作用下,将第一对接部压紧在所述第二对接部上,或者将所述第二对接部压紧在第一对接部上。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紧机构设置在所述清洁设备上,且被构造为在外力的作用下推动第二对接部往第一对接部的方向发生位移,以将所述第二对接部压紧在所述第一对接部上。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紧机构包括:
压紧部,所述压紧部位于第二对接部远离所述第一对接部的一侧,且被构造为导向配合在所述清洁设备上;
传动部,所述传动部被构造为在外力的作用下带动所述压紧部往第一对接部的方向运动,以将第二对接部压紧在所述第一对接部上。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清洁基站上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清洁设备置于所述清洁基站时,所述驱动机构被配置为驱动所述传动部运动,以带动所述压紧部将所述第二对接部压紧在第一对接部上。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紧机构对所述第一对接部或第二对接部的压力小于所述清洁设备在所述清洁基站上的制动力。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部包括动滑轮组,所述动滑轮组包括:
动滑轮,所述动滑轮导向配合在所述清洁设备上;
定滑轮,所述定滑轮转动连接在所述清洁设备上;
柔索,所述柔索绕在动滑轮和定滑轮上,所述柔索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压紧部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清洁设备上;
所述驱动机构被构造为带动所述动滑轮在所述清洁设备上发生位移,以使柔索拉动所述压紧部往第一对接部的方向运动。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被构造为推动所述动滑轮往远离所述第一对接部的方向运动,以使柔索拉动所述压紧部往第一对接部的方向运动。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对接部与所述压紧机构之间还设置有复位装置,所述压紧机构被配置为外力撤销之后在复位装置的弹性恢复力下复位。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紧部包括导向配合在所述清洁设备上的压板,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压板上的压紧块;所述压紧块设置在压板上正对所述第二对接部的位置。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对接部设置在所述清洁设备的外壳上,所述复位装置为设置在所述外壳与所述压板之间的螺旋弹簧。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紧块被配置为挤压所述外壳变形,以将所述第二对接部压紧在所述第一对接部上;或者是,所述第二对接部在所述外壳上具有预定的活动量,所述压紧块被配置为挤压所述第二对接部发生位移,以所述第二对接部压紧在所述第一对接部上。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紧机构设置在所述清洁基站上,且被构造为在外力的作用下推动第一对接部往第二对接部的方向发生位移,以将所述第一对接部压紧在所述第二对接部上。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对接部、第二对接部为充电触点,所述清洁设备被配置为在充电触点对接之后进行充电。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清洁设备,包括:
第二对接部,所述清洁设备被配置为置于清洁基站时,所述第二对接部能够与清洁基站上的第一对接部配合在一起;
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设置在所述清洁基站上,且被构造为在外力的作用下,将所述第二对接部压紧在第一对接部上。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清洁基站,所述清洁基站被配置为用于容纳上述实施例中的清洁设备,包括:
第一对接部,所述第一对接部被配置为用于与所述清洁设备上第二对接部配合;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被配置为用于驱动压紧机构,以使所述压紧机构将所述第二对接部压紧在第一对接部上。
在本公开的清洁系统的充电过程中,清洁设备置于所述清洁基站时,清洁基站上的第一对接部能和清洁设备上的第二对接部配合在一起。而清洁系统中的压紧机构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将第一对接部压紧在第二对接部上,或者将第二对接部压紧在第一对接部上,这样,就可以保证清洁设备与清洁基站二者之间能够紧密对接,避免充电触点处接触不良而出现发热严重等问题,提高了清洁系统的安全性。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清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清洁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压紧机构、驱动机构和复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对接部压紧第二对接部时的示意图。
图1至图4中各组件名称和附图标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1、清洁基站;11、第一对接部;2、清洁设备;21、第二对接部;22、外壳;3、压紧机构;31、压紧部;311、压板;312、压紧块;32、传动部;321、动滑轮;322、定滑轮;323、柔索;324、导向部;4、驱动机构;5、复位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在本文中,“上”、“下”、“前”、“后”、“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关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非限定这些相关部分的绝对位置。
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重要程度及顺序、以及互为存在的前提等。
在本文中,“相等”、“相同”等并非严格的数学和/或几何学意义上的限制,还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且制造或使用等允许的误差。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清洁系统,包括清洁基站和清洁设备,清洁设备可以是自移动清洁机器人,清洁基站通常放置在固定的地点,清洁设备完成清洁工作后可以回到清洁基站中。清洁基站上可以集成对清洁设备进行充电、补水、清洗、烘干、集尘等功能。
清洁基站上设置有第一对接部,清洁设备上设置有第二对接部。清洁设备被配置为置于清洁基站时,第二对接部能够与第一对接部配合在一起。清洁系统还包括压紧机构,压紧机构设置在清洁基站上或者清洁设备上,且被构造为在外力的作用下,将第一对接部压紧在第二对接部上,或者将第二对接部压紧在第一对接部上。
清洁设备返回清洁基站时,对清洁基站产生撞击,清洁基站受到撞击后会对清洁设备产生反推力,导致清洁设备被推离清洁基站,或者第一对接部和第二对接部不能完全对接配合等问题。
清洁基站、清洁设备可以通过第一对接部与第二对接部实现充电对接。例如,第一对接部与第二对接部为充电触点,配合在一起后,清洁基站能够向清洁设备充电。压紧机构将第一对接部和第二对接部压紧,以实现完全接触对接,从而在充电过程中,避免出现充电接触面积减小而导致发热严重的问题,防止清洁基站或清洁设备烧机,减少了清洁系统的安全隐患。
清洁基站、清洁设备可以通过第一对接部与第二对接部实现其它对接,例如,第一对接部与第二对接部为管道接头,配合在一起后,清洁基站能够通过对接的管道向清洁设备补充清水,压紧机构将第一对接部和第二对接部压紧,能够避免两个管道接头的连接处漏水。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参照图1至图4,结合实施例详细地说明本公开的具体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如图1、图2所示,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清洁系统,包括清洁基站1、清洁设备2和压紧机构3。清洁基站1上设置有第一对接部11,清洁设备2上设置有第二对接部21。清洁设备2上设置有用于行走的滚轮等行走组件,清洁基站1上设置有承载清洁设备2的底板,清洁设备2能够行驶至清洁设备2的底板上。当清洁设备2返回至清洁基站1对清洁基站1产生撞击,清洁基站1上可以设置缓冲机构,缓冲机构能够通过弹性作用缓冲清洁设备2的撞击,并且会对清洁设备2产生反推力。
当清洁设备2返回至清洁基站1后,第二对接部21能够与第一对接部11配合在一起。压紧机构3可以设置在清洁基站1上或者清洁设备2上,在外力作用下能够第一对接部11和第二对接部21压紧在一起,以使第一对接部11和第二对接部21稳定配合。压紧机构3可以通过推动或拉动等方式使第一对接部11、第二对接部21压紧。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2所示,压紧机构3设置在清洁设备2上,在外力作用下推动第二对接部21往第一对接部11的方向位移,以将第二对接部21压紧在第一对接部11上。或者是,压紧机构3设置在清洁基站1上,在外力作用下推动第一对接部11往第二对接部21位移,以将第一对接部11压紧在第二对接部21上。
在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压紧机构3设置在清洁设备2上,通过磁力或其它作用力拉动第一对接部11往第二对接部21位移,以将第一对接部11压紧在第二对接部21上。或者是,压紧机构3设置在清洁基站1上,在外力作用下拉动第二对接部21往第一对接部11位移,以将第二对接部21压紧在第一对接部11上。
详细地,第一对接部11设置在清洁基站1的侧壁上,第二对接部21设置在清洁设备2的侧壁上。清洁设备2向清洁基站1移动的过程中,第二对接部21能够在清洁设备2的移动方向上与第一对接部11配合。并且,压紧机构3可以在清洁设备2的移动方向上压紧第一对接部11和第二对接部21。
清洁设备2与清洁基站1对接时,为了避免清洁设备2受到清洁基站1的反推力过大而被推开,清洁设备2具有能够克服反推力的制动力。清洁设备2可以通过自身制动装置、与清洁基站1的摩擦作用等产生制动力。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压紧机构3对所述第一对接部11或第二对接部21的压力小于清洁设备2在清洁基站1上的制动力,避免压紧机构3将清洁设备2推离清洁基站1。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图4所示,压紧机构3包括压紧部31和传动部32,压紧部31位于第二对接部21远离第一对接部11的一侧,且被构造为导向配合在清洁设备2上。传动部32被构造为在外力的作用下带动压紧部31往第一对接部11的方向运动,以将第二对接部21压紧在第一对接部11上。
压紧机构3设置在清洁设备2上,压紧部31能够相对于清洁设备2向靠近或远离移动,传动部32与压紧部31传动连接,能够带动压紧部31以直线运动、摆动、旋转或其它方式移动。传动部32包括但不限于采用杠杆、滑轮组、连杆机构,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悉知的其他传动结构。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图4所示,传动部32受到的外力作用由驱动机构4提供,清洁设备2置于清洁基站1时,驱动机构4能够驱动传动部32运动,以带动压紧部31将第二对接部21压紧在第一对接部11上。详细地,驱动机构4可以设置在清洁基站1上,也可以设置在清洁基站1上。驱动机构4包括但不限于采用驱动电机、电动推杆、气缸、液压缸等驱动器。
如图3、图4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为减少清洁设备2的部件,可以将驱动机构4设置在清洁基站1上。当清洁设备2置于清洁基站1时,驱动机构4的输出端朝向清洁设备2的方向伸出,并推动压紧机构3的传动部32运动,以带动压紧部31挤压第二对接部21。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图4所示,压紧机构3的传动部32包括动滑轮组,动滑轮组包括动滑轮321、定滑轮322和柔索323。其中,动滑轮321导向配合在清洁设备2上,定滑轮322转动连接在清洁设备2上,柔索323绕在动滑轮321和定滑轮322上。并且,柔索323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在压紧部31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清洁设备2上。驱动机构4能够带动动滑轮321在清洁设备2上发生位移,以使柔索323拉动压紧部31往第一对接部的方向运动。
基于动滑轮的工作原理,在只有一个动滑轮的情况下,柔索上任意一点的运动行程是动滑轮运动行程的两倍,因此,压紧部31的运动行程是动滑轮321运动行程的两倍。传动部32将驱动机构4的输出行程放大了两倍,从而使压紧机构3节省了一半的空间,降低了压紧机构3对清洁设备的影响。通过定滑轮322与动滑轮321配合,能够改变柔索323两端的方向,以使柔索323两端向相反方向连接压紧部31、清洁设备2,并且改变驱动力的方向。
动滑轮组包括至少一个动滑轮3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动滑轮组可以设置两个或更多数量的动滑轮321,驱动机构4可以同时推动动滑轮321在清洁设备2上发生位移,能够使压紧机构3节省更多的空间。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基于现有技术对动滑轮组的结构进行相应的设置,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详细地,如图3、图4所示,清洁设备2上设置有导向部324,动滑轮321通过导向部324配合在清洁设备2,驱动机构4能够推动动滑轮321沿着导向部324移动。驱动机构4可以直接推动动滑轮321移动。考虑到动滑轮321为转动部件,驱动机构4也可以通过间接推动动滑轮321移动,以减少对动滑轮321的摩擦力。例如,动滑轮321可以通过固定座设置在导向部324上,驱动机构4推动固定座以带动动滑轮321移动。
由于动滑轮组能够改变力的方向,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能够将驱动机构4设置为推动动滑轮321沿着其它方向移动。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图4所示,在第二对接部21与压紧机构3之间还设置有复位装置5,压紧机构3被配置为外力撤销之后在复位装置5的弹性恢复力下复位。详细地,压紧机构3在驱动机构4的作用下,能够克服复位装置5的弹性作用向第一对接部11的方向移动。复位装置5可以是螺旋弹簧、弹片或其它常规的弹性元件。
在公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3、图4所示,压紧机构3的压紧部31包括压板311,压板311导向配合在清洁设备2上,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压板311上的压紧块312。压紧块312设置在压板311上正对第二对接部21的位置。第二对接部21设置在与第一对接部11、压紧块312正对的位置,压紧部31往第一对接部11的方向运动时,通过压紧块312挤压第二对接部21,以将第二对接部21压紧在第一对接部11上。
在公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3、图4所示,清洁设备2具有外壳22,第二对接部21可以设置在外壳22上,复位装置5可以设置在外壳22与压板311之间。详细地,第二对接部21设置在外壳22靠近清洁基站1一侧的侧壁上,压紧机构3的压紧部31和传动部32设置在外壳22内部。驱动机构4能够伸入外壳22驱动传动部32的动滑轮321。
复位装置5为螺旋弹簧,螺旋弹簧位于压板311的靠近第二对接部21的一侧,并且一端与外壳22的内侧配合,另一端与压板311配合。当压板311在驱动力的作用下往第一对接部11的方向运动时,压缩螺旋弹簧,驱动力撤销后螺旋弹簧通过弹力作用推动压板311回到原位。
或者,螺旋弹簧也可以设置在压板311远离第二对接部21的一侧,其一端与外壳22的内侧配合,另一端与压板311配合。当压板311在驱动力的作用下往第一对接部11的方向运动时,拉长螺旋弹簧,驱动力撤销后螺旋弹簧通过弹力作用拉动压板311回到原位。
更为详细地,如图3、图4所示,螺旋弹簧的两端可以分别通过安装座可拆卸的与压板311、外壳22连接,螺旋弹簧的内部还可以套设导向柱,导向柱用于对螺旋弹簧的伸缩方向进行限定。传动部32设置在压紧块312的下方,螺旋弹簧设置在传动部32与压紧块312之间的位置。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压紧块312被配置为挤压外壳22变形,以将第二对接部21压紧在第一对接部11上。具体地,外壳22采用具有一定弹性的塑料或金属材料制造,受到压紧块312挤压后向外凸出变形,以使第二对接部21压紧第一对接部11。当压紧块312在复位装置5的作用下复位后,外壳22能够通过弹性作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在本公开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对接部21在外壳22上具有预定的活动量,压紧块312被配置为挤压第二对接部21发生位移,以第二对接部21压紧在第一对接部11上。具体地,外壳22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二对接部21的安装孔,第二对接部21能够在安装孔内活动,并且通过限位结构将第二对接部21限制在安装孔中,限制第二对接部21的活动量。第二对接部21朝向压紧块312的内侧面和朝向第一对接部11的外侧面均从安装孔露出。压紧块312在驱动力的作用下,能够挤压第二对接部21的内侧面,第二对接部21在安装孔内向外移动,并通过外侧面压紧第一对接部11。
在公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对接部11、第二对接部21为充电触点,清洁设备2被配置为在两个充电触点对接之后进行充电。详细地,第一对接部11和第二对接部21通过面接触的方式配合并导通,若两者的接触面积减小,会导致接触面处的电阻增加,通过的电流过大,过度发热,影响充电效率,并且存在安全隐患。
清洁设备2上的压紧机构3在外力作用下将第二对接部21压紧在第一对接部11上,能够使第二对接部21与第一对接部11完全贴合,避免出现接触面积减小而导致过热的问题,有利于维持充电效率,并且降低了安全隐患。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清洁设备,能够与清洁基站1对接配合。该清洁设备包括第二对接部21和压紧机构3。该清洁设备被配置为置于清洁基站1时,第二对接部21能够与清洁基站1上的第一对接部11配合在一起。压紧机构3设置在清洁基站1上,且被构造为在外力的作用下,将第二对接部21压紧在第一对接部11上。该清洁设备的具体结构和原理与上述实施例中清洁系统的清洁设备一致,因此本公开在此不再赘述。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清洁基站,能够与上述的清洁设备2对接配合。该清洁基站包括第一对接部11和驱动机构4。第一对接部11被配置为用于与清洁设备2上第二对接部21配合。驱动机构4被配置为用于驱动压紧机构3,以使压紧机构3将第二对接部21压紧在第一对接部11上。该清洁基站的具体结构和原理与上述实施例中清洁系统的清洁基站一致,因此本公开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对本公开采用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以帮助理解。下面应用场景中,以清洁设备为清洁机器人为例。
应用场景一
清洁机器人工作一段时间后,返回至清洁基站1进行充电。清洁机器移动至与清洁基站1对接时,对清洁基站1产生撞击,清洁基站1受到撞击后对清洁设备2产生一定的反推力。
清洁机器人的第二对接部21与清洁基站1的第一对接部11接触并导通,清洁基站1开始向清洁机器人充电。压紧机构3设置在清洁机器人上,清洁基站1上的驱动机构4伸出,推动清洁机器人上的压紧机构3,压紧机构3的动滑轮321在驱动机构4的推动下移动,通过柔索拉动压紧机构3的压板311,克服复位装置5的弹性作用,向靠近第一对接部11的方向移动,设置在压板311上的压紧块312挤压第二对接部21,第二对接部21设置在清洁机器人的外壳22上,外壳22在压紧块312的作用下向外凸出变形,以使第二对接部21压紧在第一对接部11上。
将第二对接部21压紧在第一对接部11上,以保证两个用于充电的对接部完全接触对接,避免出现接触面积减小而导致发热严重的问题,从而减少安全隐患。
清洁机器人充电完成后离开清洁基站1,第二对接部21与第一对接部11分离,压紧机构3离开驱动机构4,压板311和压紧块312在复位装置5的弹性作用下回到原位。
应用场景二
清洁机器人工作一段时间后,返回至清洁基站1进行充电。清洁机器移动至与清洁基站1对接时,对清洁基站1产生撞击,清洁基站1受到撞击后对清洁设备2产生一定的反推力。
清洁机器人的第二对接部21与清洁基站1的第一对接部11接触并导通,清洁基站1开始向清洁机器人充电。压紧机构3设置在清洁基站1上,清洁机器人上的驱动机构4伸出,推动清洁基站1上的压紧机构3,压紧机构3在驱动作用下推动第一对接部11往第二对接部21的方向发生位移,以将第一对接部11压紧在第二对接部21上,保证两个用于充电的对接部完全接触对接,避免出现接触面积减小而导致发热严重的问题,从而减少安全隐患。
清洁机器人充电完成后离开清洁基站1,第二对接部21与第一对接部11分离,压紧机构3离开驱动机构4,压紧机构3在复位装置5的弹性作用下回到原位。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5)

1.一种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清洁基站(1),所述清洁基站(1)上设置有第一对接部(11);
清洁设备(2),所述清洁设备(2)上设置有第二对接部(21);所述清洁设备(2)被配置为置于所述清洁基站(1)时,所述第二对接部(21)能够与所述第一对接部(11)配合在一起;
压紧机构(3),所述压紧机构(3)设置在所述清洁基站(1)上或者清洁设备(2)上,且被构造为在外力的作用下,将第一对接部(11)压紧在所述第二对接部(21)上,或者将所述第二对接部(21)压紧在第一对接部(1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3)设置在所述清洁设备(2)上,且被构造为在外力的作用下推动第二对接部(21)往第一对接部(11)的方向发生位移,以将所述第二对接部(21)压紧在所述第一对接部(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3)包括:
压紧部(31),所述压紧部(31)位于第二对接部(21)远离所述第一对接部(11)的一侧,且被构造为导向配合在所述清洁设备(2)上;
传动部(32),所述传动部(32)被构造为在外力的作用下带动所述压紧部(31)往第一对接部(11)的方向运动,以将第二对接部(21)压紧在所述第一对接部(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清洁基站(1)上设置有驱动机构(4);所述清洁设备(2)置于所述清洁基站(1)时,所述驱动机构(4)被配置为驱动所述传动部(32)运动,以带动所述压紧部(31)将所述第二对接部(21)压紧在第一对接部(1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3)对所述第一对接部(11)或第二对接部(21)的压力小于所述清洁设备(2)在所述清洁基站(1)上的制动力。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32)包括动滑轮(321)组,所述动滑轮(321)组包括:
动滑轮(321),所述动滑轮(321)导向配合在所述清洁设备(2)上;
定滑轮(322),所述定滑轮(322)转动连接在所述清洁设备(2)上;
柔索(323),所述柔索(323)绕在动滑轮(321)和定滑轮(322)上,所述柔索(32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压紧部(31)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清洁设备(2)上;
所述驱动机构(4)被构造为带动所述动滑轮(321)在所述清洁设备(2)上发生位移,以使柔索(323)拉动所述压紧部(31)往第一对接部(11)的方向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被构造为推动所述动滑轮(321)往远离所述第一对接部(11)的方向运动,以使柔索(323)拉动所述压紧部(31)往第一对接部(11)的方向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对接部(21)与所述压紧机构(3)之间还设置有复位装置(5),所述压紧机构(3)被配置为外力撤销之后在复位装置(5)的弹性恢复力下复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部(31)包括导向配合在所述清洁设备(2)上的压板(311),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压板(311)上的压紧块(312);所述压紧块(312)设置在压板(311)上正对所述第二对接部(21)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接部(21)设置在所述清洁设备(2)的外壳(22)上,所述复位装置(5)为设置在所述外壳(22)与所述压板(311)之间的螺旋弹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块(312)被配置为挤压所述外壳(22)变形,以将所述第二对接部(21)压紧在所述第一对接部(11)上;或者是,所述第二对接部(21)在所述外壳(22)上具有预定的活动量,所述压紧块(312)被配置为挤压所述第二对接部(21)发生位移,以所述第二对接部(21)压紧在所述第一对接部(11)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3)设置在所述清洁基站(1)上,且被构造为在外力的作用下推动第一对接部(11)往第二对接部(21)的方向发生位移,以将所述第一对接部(11)压紧在所述第二对接部(21)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部(11)、第二对接部(21)为充电触点,所述清洁设备(2)被配置为在充电触点对接之后进行充电。
14.一种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对接部(21),所述清洁设备(2)被配置为置于清洁基站(1)时,所述第二对接部(21)能够与清洁基站(1)上的第一对接部(11)配合在一起;
压紧机构(3),所述压紧机构(3)设置在所述清洁基站(1)上,且被构造为在外力的作用下,将所述第二对接部(21)压紧在第一对接部(11)上。
15.一种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基站(1)被配置为用于容纳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清洁设备(2),包括:
第一对接部(11),所述第一对接部(11)被配置为用于与所述清洁设备(2)上第二对接部(21)配合;
驱动机构(4),所述驱动机构(4)被配置为用于驱动压紧机构(3),以使所述压紧机构(3)将所述第二对接部(21)压紧在第一对接部(11)上。
CN202211128997.XA 2022-09-16 2022-09-16 清洁设备、清洁基站及清洁系统 Pending CN1153997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28997.XA CN115399701A (zh) 2022-09-16 2022-09-16 清洁设备、清洁基站及清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28997.XA CN115399701A (zh) 2022-09-16 2022-09-16 清洁设备、清洁基站及清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99701A true CN115399701A (zh) 2022-11-29

Family

ID=841654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28997.XA Pending CN115399701A (zh) 2022-09-16 2022-09-16 清洁设备、清洁基站及清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9970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23553B (zh) 蚯蚓仿生机器人系统
CN101714676A (zh) 充电装置
CN218792115U (zh) 清洁设备、清洁基站及清洁系统
CN115399701A (zh) 清洁设备、清洁基站及清洁系统
CN218738794U (zh) 一种清洁基站、清洁设备、清洁系统及对接装置
EP3715054B1 (en) Nailing apparatus
CN218792113U (zh) 一种清洁基站、清洁设备、清洁系统及充电装置
CN215272479U (zh) 一种开关及包括其的清洁设备和基站
CN115553674A (zh) 一种清洁基站、清洁设备、清洁系统及充电装置
JP3721516B2 (ja) 充電システム
CN115462719A (zh) 一种清洁基站、清洁设备、清洁系统及对接装置
CN211238704U (zh) 一种机器人充电桩对接装置
CN218832690U (zh) 清洁基站、清洁系统、清洁设备及对接机构
CN109965772B (zh) 吸尘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18529238U (zh) 按摩仪及眼部按摩器
CN115517594A (zh) 清洁基站、清洁系统、清洁设备及对接机构
CN114212058B (zh) 一种车用弹簧储能装置
CN216698001U (zh) 一种长行程大推力螺管式电磁执行机构
CN216907812U (zh) 前撞组件及清洁机器人
CN211343725U (zh) 阻尼止位滑块、阻尼止位装置以及滑轨组件
CN210898555U (zh) 一种高效率传输的折叠式无线充电板
CN217270692U (zh) 一种防护效果好的空气压缩机
CN208680803U (zh) 一种机器人防撞器
CN205407632U (zh) 管状电机刹车装置的改进结构
CN216981540U (zh) 一种充电对接装置以及移动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