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98364A - 数控装置及数控系统 - Google Patents

数控装置及数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98364A
CN115398364A CN202080099123.9A CN202080099123A CN115398364A CN 115398364 A CN115398364 A CN 115398364A CN 202080099123 A CN202080099123 A CN 202080099123A CN 115398364 A CN115398364 A CN 1153983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processing
numerical control
image
information
image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9912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98364B (zh
Inventor
井藤达也
滨田雅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3983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983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983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983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18Numerical control [NC], i.e. automatically operating machines, in particular machine tools, e.g. in a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so as to execute positioning, movement or co-ordinated operations by means of programme data in numerical form
    • G05B19/414Structure of the control system, e.g. common controller or multiprocessor systems, interface to servo, programmable interface controller
    • G05B19/4148Structure of the control system, e.g. common controller or multiprocessor systems, interface to servo, programmable interface controller characterised by using several processors for different functions, distributed (real-time)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Numerical Control (AREA)

Abstract

数控装置(10A)具有:控制基板(20),其具有图像处理引擎(24),该图像处理引擎(24)具有电动机(2)的控制功能、创建第1图像数据的功能及第1数据通信功能;以及功能扩展基板(30A),其具有图像处理引擎(31),该图像处理引擎(31)具有根据由照相机(12)拍摄到的图像而创建第2图像数据的功能及第2数据通信功能,并且功能扩展基板(30A)在控制基板(20)上能够拆装,第1图像处理功能使用控制基板上的数据而创建第1图像数据,第1及第2数据通信功能是在功能扩展基板(30A)和控制基板(20)之间执行通信的功能,如果功能扩展基板(30A)安装于控制基板(20),则图像处理引擎(24)从图像处理引擎(31)取得第2图像数据,使用第1图像数据及第2图像数据而创建显示画面,使显示器(11)进行显示。

Description

数控装置及数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图像处理功能的数控装置及数控系统。
背景技术
存在通过能够后接的硬件使功能提高的数控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数控装置在使显示功能及操作功能提高的情况下,将具有显示功能及操作功能的如个人计算机功能卡这样的能够后接的硬件安装于主体,以使得无需对控制基板的整体进行更换。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数控装置通过对能够后接的硬件进行更换,从而使显示功能及操作功能提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3181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能够后接的硬件所包含的处理器及图形控制电路生成影像数据,只不过是在一个方向向主体侧发送。因此,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存在下述问题,即,无法有效使用显示所需的主体侧的信息。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得到在对从能够后接的硬件取得的图像进行显示的情况下,有效使用主体侧的信息的数控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并达到目的,本发明的数控装置具有控制基板,其具有第1图像处理部,该第1图像处理部具有对第1被控制设备进行控制的控制功能、创建在第1显示器的显示画面的显示中使用的第1图像数据的第1图像处理功能及第1数据通信功能。另外,本发明的数控装置具有扩展基板,其具有第2图像处理部,该第2图像处理部具有根据由拍摄装置拍摄到的图像而创建在显示中使用的第2图像数据的第2图像处理功能及第2数据通信功能,并且该扩展基板在控制基板上能够拆装。第1图像处理功能使用控制基板上的数据而创建第1图像数据。第1数据通信功能是在与扩展基板之间执行通信的功能,第2数据通信功能是在与控制基板之间执行通信的功能。如果扩展基板安装于控制基板,则第1图像处理部从第2图像处理部取得第2图像数据,使用第1图像数据及第2图像数据而创建显示画面,使第1显示器进行显示。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所涉及的数控装置具有下述效果,即,在对从能够后接的硬件取得的图像进行显示的情况下,能够有效使用主体侧的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有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数控装置的数控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通过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数控装置进行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具有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数控装置的数控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通过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数控装置进行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具有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数控装置的数控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6是用于对在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数控装置设置的电动机信息储存区域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数控装置及数控系统详细地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具有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数控装置的数控系统的结构的图。数控系统1A具有数控装置10A、放大器3和电动机2。数控装置10A具有控制基板20、显示器11、功能扩展基板30A和照相机12。
控制基板20是在数控装置10A的主体配置的基板。控制基板20具有对第1被控制设备即电动机2进行控制的控制功能。控制基板20具有电动机控制通信IF(InterFace,接口)21、CPU(也称为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装置、处理装置、运算装置、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22、影像输出IF 23、图像处理引擎24、VRAM(Video Random Access Memory,视频存储器)25、引擎间通信总线26、存储器27和功能扩展槽40。用于扩展功能的扩展基板即功能扩展基板30A具有图像处理引擎31、VRAM 32、影像输入IF 33和引擎间通信总线38。
电动机控制通信IF 21与放大器3连接,放大器3与电动机2连接。电动机控制通信IF 21在与放大器3之间执行通信。
影像输出IF 23与显示器11连接。功能扩展基板30A在功能扩展槽40上能够拆装。在图1中,示出了在功能扩展槽40安装有功能扩展基板30A的状态。
CPU 22对数控装置10A的整体进行控制。另外,CPU 22例如对电动机2进行控制。CPU 22经由电动机控制通信IF 21,向放大器3发送电动机控制用的指令信号即控制信号。放大器3按照从CPU 22接收到的指令信号对电动机2进行驱动。
另外,CPU 22经由放大器3及电动机控制通信IF 21,对来自电动机2的反馈信号进行接收,执行电动机2的反馈控制。此外,在图1仅分别图示出1个放大器3及电动机2,但也可以在数控装置10A连接有多个放大器3及多个电动机2。在该情况下,CPU 22对多台电动机2进行控制。
另外,控制基板20也可以取代CPU 22而是具有系统LSI(Large ScaleIntegration)。存储器27的例子为RAM、ROM(Read Only Memory)。存储器27用作由CPU 22执行各种处理时的暂时存储器。
数控装置10A具有显示器11,该显示器11用于对用户显示数控装置10A的信息。显示器11为第1显示器。数控装置10A的信息是数控装置10A对电动机2的控制状态、向电动机2的设定内容等。通过观察该显示器11的显示内容,从而用户能够掌握数控装置10A的状态。
另外,省略图示,但在显示器11的附近配置有键开关。在数控装置10A中,由用户将键开关或者在显示器11显示的软件键按下,由此执行对数控装置10A的设定、加工程序的创建等。
图像处理引擎24是用于高速地执行图像处理的硬件电路,具有作为图像处理部的功能。第1图像处理部即图像处理引擎24具有创建使电动机2的状态在显示器11进行显示的图像的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功能及数据通信功能。图像处理引擎24所具有的数据通信功能是在与功能扩展基板30A之间执行数据通信的功能。图像处理引擎24的图像处理功能为第1图像处理功能,图像处理引擎24的数据通信功能为第1数据通信功能。图像处理引擎24所具有的第1图像处理功能是下述功能,即,创建通过显示器11进行的显示画面的显示所使用的数据,并且使用该数据而创建显示所使用的第1图像数据。
图像处理引擎24使用控制基板20上的数据而创建显示器11所显示的图像的图像数据。控制基板20上的数据例如是由CPU 22创建出的数据、CPU 22内的数据、VRAM 25内的数据或者存储器27内的数据。显示器11所显示的图像是使用了由图像处理引擎31创建出的图像即第2图像数据和由图像处理引擎24创建出的第1图像数据中的至少一者的图像。图像处理引擎24为了减轻CPU 22的处理负荷,成为独立于CPU 22的其他电路。此外,显示器11所显示的图像的图像数据也可以由CPU 22创建。
图像处理引擎24由大规模集成电路(LSI)、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等半导体芯片而实现。图像处理引擎24将创建出的图像数据经由影像输出IF 23而输出至显示器11。
VRAM 25与图像处理引擎24连接。VRAM 25是对在显示器11显示的图像数据暂时地进行保存的存储器。引擎间通信总线26将图像处理引擎24和功能扩展槽40进行连接。引擎间通信总线26是能够进行双向通信的总线。引擎间通信总线26将从图像处理引擎24发送来的信息发送至图像处理引擎31,将从图像处理引擎31发送来的信息发送至图像处理引擎24。
功能扩展槽40通过后接而能够安装于功能扩展基板30A。即,用户通过将功能扩展基板30A插入至功能扩展槽40,从而能够在控制基板20追加功能扩展基板30A所具有的功能。在实施方式1中,对搭载有影像输入IF 33和图像处理引擎31的功能扩展基板30A插入至功能扩展槽40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像处理引擎31是用于高速地执行图像处理的硬件电路,具有作为图像处理部的功能。第2图像处理部即图像处理引擎31具有根据由照相机12拍摄到的图像而创建在显示器11的显示中使用的图像的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功能及数据通信功能。图像处理引擎31所具有的数据通信功能是在与控制基板20之间执行数据通信的功能。图像处理引擎31的图像处理功能是第2图像处理功能,图像处理引擎31的数据通信功能是第2数据通信功能。
图像处理引擎31与图像处理引擎24同样地,由大规模集成电路、FPGA等半导体芯片实现。图像处理引擎31创建由显示器11进行显示的图像的图像数据。图像处理引擎31按照来自图像处理引擎24的指示而创建图像数据。图像处理引擎31将创建出的图像数据发送至图像处理引擎24。
VRAM 32与图像处理引擎31连接。VRAM 32是对由图像处理引擎31创建出的图像数据暂时地保存的存储器。引擎间通信总线38将图像处理引擎31和功能扩展槽40进行连接。引擎间通信总线38是能够进行双向通信的总线。引擎间通信总线38将从图像处理引擎24发送来的信息发送至图像处理引擎31,将从图像处理引擎31发送来的信息发送至图像处理引擎24。
影像输入IF 33与如照相机12这样的拍摄装置及图像处理引擎31连接。影像输入IF 33接受由照相机12拍摄到的图像的图像数据而发送至图像处理引擎31。此外,照相机12也可以对影像进行拍摄。在该情况下,影像输入IF 33接受由照相机12拍摄到的影像的影像数据而发送至图像处理引擎31。
控制基板20是由CPU 22将在存储器27中存储的用于执行控制基板20的动作的控制程序读出并执行而实现的。控制程序是可由用于执行控制基板20的动作的计算机执行的程序。控制程序可以说是使计算机执行控制基板20的顺序或者方法。
由控制基板20执行的控制程序成为包含执行控制处理的控制部在内的模块结构,控制部下载至主存储装置上,控制部生成于主存储装置上。
控制程序可以通过可安装的形式或者可执行的形式的文件储存于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而作为计算机程序产品被提供。另外,控制程序也可以经由互联网等网络而提供给数控装置10A。此外,关于控制基板20的功能,可以将一部分通过专用电路等专用的硬件实现,将一部分通过软件或者固件实现。
如果功能扩展基板30A插入至功能扩展槽40,则功能扩展基板30A上的图像处理引擎31和控制基板20上的图像处理引擎24经由引擎间通信总线26、38连接。由此,在图像处理引擎24、31间,能够在双向转发数据和访问彼此的寄存器等。另外,图像处理引擎24、31能够相互地进行对处理的种类进行指定的参数的设定、处理所需的参数的设定及处理开始定时的控制。
引擎间通信总线26、38可以是串行总线,也可以是并行总线。在数控装置10A中,2个图像处理引擎24、31通过引擎间通信总线26、38连接,因此,数控装置10A能够一边在时间上取得同步、一边在图像处理引擎24、31间执行协调动作。
在使2个图像处理引擎各自具有设定寄存器的情况下,需要针对两者进行寄存器的设定,因此设定花费时间,另外,存在不易取得两者的同步这样的问题。与此相对,在实施方式1中,仅图像处理引擎24、31的任一者进行寄存器设定,通过引擎间通信总线26、38使图像处理引擎24、31间同步,因此对图像处理引擎24、31这两者设定寄存器。由此,数控装置10A能够削减寄存器设定的时间,也能够削减与设定切换相伴的额外开销。
另外,数控装置10A将图像处理引擎24、31通过引擎间通信总线26、38连接,因此能够减小从将图像输入至图像处理引擎31至实际上在显示器11显示为止的延迟时间、从如操作者这样的用户执行操作输入起的反应时间。
另外,在2个图像处理引擎24、31各自搭载的图像处理功能包含共通的功能,但也可以包含不同的图像处理功能,也能够以各自相互补充的方式进行动作。
此外,显示器11及照相机12的至少一者可以是在数控装置10A的外部配置的数控装置10A的外部设备。
接下来,对数控装置10A的动作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通过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数控装置进行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在显示器11的哪个区域如何进行显示,是基于数控装置10A的状态及来自操作者的指令而由控制基板20上的CPU 22决定的。CPU 22创建表示决定的内容的图像设定信息(步骤S10)。图像设定信息是表示在哪个区域如何进行显示的信息。CPU 22将图像设定信息发送至控制基板20上的图像处理引擎24(步骤S20)。
图像处理引擎24创建与图像设定信息相对应的显示画面(步骤S30)。另外,图像处理引擎24判定在图像设定信息中是否包含有针对从影像输入IF 33导入的图像的图像处理内容(步骤S40)。即,图像处理引擎24判定在图像设定信息中是否包含有由图像处理引擎31处理的图像处理内容。
在由CPU 22创建出的图像设定信息中不包含针对从影像输入IF 33导入的图像的图像处理内容的情况下(步骤S40,No),图像处理引擎24使创建出的显示画面在显示器11进行显示(步骤S90)。
另一方面,在由CPU 22创建出的图像设定信息中包含有针对从影像输入IF 33导入的图像的图像处理内容的情况下(步骤S40,Yes)、图像处理引擎24将表示图像处理内容的图像处理信息通知给图像处理引擎31(步骤S50)。此时,图像处理引擎24经由引擎间通信总线26、38将图像处理信息通知给图像处理引擎31。
具体地说,控制基板20的图像处理功能创建表示图像数据的请求的请求信息即图像处理信息,控制基板20的数据通信功能将图像处理信息发送至功能扩展基板30A。由此,功能扩展基板30A的数据通信功能对图像处理信息进行接收。
此外,也可以是图像处理引擎24将图像设定信息发送至图像处理引擎31,图像处理引擎31判定在图像设定信息中是否包含有针对从影像输入IF 33导入的图像的图像处理内容。在该情况下,图像处理引擎31从图像设定信息取得图像处理信息。此外,在图像处理信息中也可以包含有图像尺寸的信息。
在图像处理信息中,例如包含有图像处理的种类(放大、缩小、旋转、剪切、图像的校正、多个图像的合成显示)、图像处理的开启及关闭的定时、放大率、缩小率、旋转角度、剪切的图像的坐标等。在图像的校正中包含有颜色的校正、亮度的校正、畸变的校正等。
图像处理引擎31如果接收到图像处理信息,则针对经由影像输入IF 33从照相机12导入的图像,进行基于图像处理信息的图像处理(步骤S60)。具体地说,功能扩展基板30A的图像处理功能基于从照相机12导入的图像,创建图像数据(第2图像数据)。作为由图像处理引擎31执行的图像处理的例子,为图像数据的放大、缩小、旋转、剪切、图像的校正、多个图像的合成显示等。
如上所述,图像处理引擎31按照指定出的图像处理信息而进行图像处理。图像处理引擎31将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发送至图像处理引擎24(步骤S70)。即,在功能扩展基板30A上进行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从图像处理引擎31经由引擎间通信总线26、38而转发至图像处理引擎24。具体地说,功能扩展基板30A的数据通信功能将图像数据发送至控制基板20,控制基板20的数据通信功能对图像数据进行接收。
图像处理引擎24将从图像处理引擎31接收到的第2图像数据、和与图像设定信息相对应的显示画面即第1图像数据进行合成(步骤S80)。即,图像处理引擎24将从图像处理引擎31接收到的第2图像数据粘贴于使用控制基板20上的数据即图像设定信息而创建出的显示画面即第1图像数据的特定的位置,由此创建显示画面。
使用控制基板20上的数据而由图像处理引擎24创建出的显示画面为第1图像数据。另外,由图像处理引擎31创建出的图像数据为第2图像数据。图像处理引擎24通过合成而创建出的显示画面为第3图像数据。
此外,图像处理引擎24也可以在第3图像数据中包含VRAM 25内的数据、存储器27内的数据、CPU 22的状态等。在该情况下,控制基板20能够与由图像处理引擎31创建出的数据相匹配地使显示器11对VRAM 25内的数据、存储器27内的数据、CPU 22的状态等进行显示。
由图像处理引擎24创建出的显示画面经由影像输出IF 23而输出至显示器11。由此,图像处理引擎24使创建出的显示画面在显示器11进行显示(步骤S90)。
在这里,图像处理引擎24、31通过引擎间通信总线26、38而连接,能够对彼此的设定寄存器进行读写。因此,图像处理引擎24按照由CPU 22创建出的图像设定信息所包含的功能扩展基板30A上的图像处理内容,针对图像处理引擎31能够进行图像处理的详细设定。即,图像处理引擎24通过在图像处理引擎31的设定寄存器中写入图像处理的详细设定,从而能够详细地设定由图像处理引擎31实施的图像处理。此外,从影像输入IF 33导入的图像并不限于照相机12的图像数据,也可以是由个人计算机等创建出的图像图片。
另外,图像处理引擎31可以对导入的图像数据实施滤波处理。并且,在图像处理引擎31的内置存储器或者VRAM 32中,例如可以预先储存有用于对人的姿态、工作机械的操作者的面部、加工物所附带的伤等进行检测的训练好的模型,图像处理引擎31针对导入的图像数据的输入,实施使用了前述训练好的模型进行的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推断处理,由此对图像数据中的特定的对象物进行检测。在该情况下,图像处理引擎31例如能够对人的姿态、工作机械的操作者的面部、加工物所附带的伤等进行检测。在这里,训练好的模型例如是按照通常的神经网络模型,通过所谓有教师学习,以对人的姿态、工作机械的操作者的面部、加工物所附带的伤等进行检测的方式生成的模型,在与数控装置10A分体的装置或者云服务器上生成。
图像处理引擎31例如在具有来自图像处理引擎24的请求的情况下,对图像数据中的特定的对象物进行检测。在该情况下,图像处理引擎24在检测到特定的物体的情况下,以将检测结果的图像数据(面部部分的图像数据、伤部分的图像数据等)和表示该图像数据的内容的内容信息发送至图像处理引擎24的方式,对图像处理引擎31发出指示。
例如,图像处理引擎31在检测到操作者的面部的情况下,内容信息为操作者的名称等。另外,图像处理引擎31在检测到加工物所附带的伤的情况下,内容信息为表示伤的位置的坐标等。另外,内容信息也可以为表示检测到特定的对象物的信息。
图像处理引擎31将图像数据和内容信息相关联而发送至图像处理引擎24。图像处理引擎24使内容信息在显示器11的画面进行显示。具体地说,图像处理引擎24创建在将图像数据合成后的显示画面中合成内容信息而得到的显示画面。由图像处理引擎24通过合成而创建出的包含内容信息的显示画面为第4图像数据。在内容信息是表示检测到特定的对象物的信息的情况下,图像处理引擎24可以将表示检测到特定的对象物的信息作为文字数据而在显示器11的画面进行显示。另外,图像处理引擎24也可以将检测出的对象物的图像数据及内容信息保存于存储器27。
例如,在操作者处于显示器11侧,照相机12的位置对于操作者而言处于死角的位置的情况下,图像处理引擎31根据照相机12的图像数据对人的姿态进行检测,作为图像数据将人的图像发送至图像处理引擎24。图像处理引擎24使人的图像由显示器11进行显示,由此能够将处于无法从操作者直接确认的死角的人通知给操作者,因此能够提示操作者注意危险的操作等。
另外,作为其他例,在由照相机12对操作者进行拍摄的情况下,图像处理引擎31对操作者的面部进行检测。图像处理引擎31作为图像数据而将操作者的面部的图像发送至图像处理引擎24,从图像处理引擎24将图像数据发送至CPU 22。CPU 22将在同一人的作业时间长的情况下发出警报的指示发送至图像处理引擎24。图像处理引擎24能够指示显示器11输出提示操作者休息的画面。
另外,作为其他例,在由照相机12对加工物进行拍摄的情况下,图像处理引擎31对加工物的伤进行检测。图像处理引擎31对图像处理引擎24作为图像数据而发送加工物的伤的图像。内容信息是表示加工物的伤的位置的坐标位置信息。图像处理引擎24使加工物的伤的图像数据和坐标位置信息在显示器11进行显示。由此,能够使操作者知晓难以通过肉眼确认的加工物的伤,因此能够提示操作者进行应对。
控制基板20上的图像处理引擎24按照标准而搭载于全部数控装置10A,因此希望尽可能低价,希望是所需最小限度的硬件。在该情况下,在仅通过图像处理引擎24所具有的标准功能而不充分、且希望显示对从外部输入的图像实施适当的图像处理后的图像的情况下,只要对功能扩展基板30A进行安装即可。
由此,能够减少标准所需要的硬件的成本。另外,能够后接的硬件所包含的具有图像处理功能的图像处理引擎31、和主体所包含的具有图像处理功能的图像处理引擎24,能够在双向且高度上协同。
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1中,如果将功能扩展基板30A安装于控制基板20,则图像处理引擎24、31执行协调动作,从而图像处理引擎24从图像处理引擎31取得照相机12的图像数据。另外,图像处理引擎24创建将与图像设定信息相对应的显示画面及照相机12的图像数据进行合成的显示画面,在显示器11进行显示。
如上所述,数控装置10A使用控制基板20上的数据即由CPU 22创建出的图像设定信息,使由功能扩展基板30A创建出的图像数据在显示器11进行显示,因此能够有效使用控制基板20侧的图像设定信息。另外,数控装置10A使由CPU 22创建出的图像设定信息之中的与由功能扩展基板30A创建出的图像数据相关的图像数据由图像处理引擎31创建,关于其他图像数据而由图像处理引擎24创建,因此与仅由任一图像处理引擎创建图像数据相比,能够加快处理速度。
另外,功能扩展基板30A成为能够后接的结构,因此在不需要功能扩展基板30A的功能的情况下,无需安装功能扩展基板30A。因此,在数控装置10A中仅需要标准功能的情况下,能够减少数控装置10A的制作成本。
另外,通过将能够后接的硬件即功能扩展基板30A在与其他数控装置之间通用化,从而也能够对其他数控装置应用功能扩展基板30A,因此能够削减功能扩展基板30A的管理成本。
另外,在一旦由控制基板20上的CPU 22启动图像处理引擎24后,具有图像处理功能及数据通信功能的图像处理引擎24、31彼此相互地执行数据转发,因此CPU 22不承受负荷,不会对数控装置10A所涉及的加工的性能造成不良影响。
实施方式2.
接下来,使用图3及图4对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2中,功能扩展基板的图像处理引擎使与功能扩展基板连接的显示器对显示画面进行显示。在实施方式2中,也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仅在需要通过功能扩展基板实施的处理的情况下,将功能扩展基板安装于功能扩展槽40。
图3是表示具有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数控装置的数控系统的结构的图。对图3的各结构要素之中的具有与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数控系统1A同一功能的结构要素标注同一标号,省略重复的说明。
数控系统1B具有数控装置10B、放大器3和电动机2。数控装置10B具有控制基板20、显示器11、功能扩展基板30B、照相机12和显示器13。显示器13为第2显示器。
功能扩展基板30B具有图像处理引擎31、VRAM 32、影像输入IF 33和影像输出IF34。
影像输出IF 34与显示器13及图像处理引擎31连接。显示器13是与显示器11相同的显示装置。功能扩展基板30B在功能扩展槽40上能够拆装。在图3中,示出了在功能扩展槽40安装有功能扩展基板30B的状态。
如上所述,实施方式2的数控装置10B在控制基板20配置有影像输出IF 23,在功能扩展基板30B配置有影像输出IF 34。根据该结构,数控装置10B能够同时使2个显示器11、13对图像进行显示。此外,显示器13也可以是在数控装置10B的外部配置的数控装置10B的外部设备。
接下来,对数控装置10B的动作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通过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数控装置进行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处理顺序的流程图。此外,关于与在图2中说明的处理相同的处理,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2个显示器11、13的哪个区域如何进行显示,是基于数控装置10B的状态及来自操作者的指令而由控制基板20上的CPU 22决定的。CPU 22创建与决定的内容相对应的图像设定信息(步骤S10)。CPU 22将图像设定信息发送至控制基板20上的图像处理引擎24(步骤S20)。在该图像设定信息中,包含有用于对是向图像处理引擎24的图像设定信息,还是向图像处理引擎31的图像设定信息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该图像设定信息是控制基板20上的数据。
图像处理引擎24基于图像设定信息所包含的识别信息,从图像设定信息对向图像处理引擎24的图像设定信息进行提取。图像处理引擎24使用向图像处理引擎24的图像设定信息而创建显示画面(步骤S110)。
另外,图像处理引擎24基于图像设定信息所包含的识别信息,判定在图像设定信息中是否包含有图像处理引擎31的图像设定信息(步骤S120)。
在由CPU 22创建出的图像设定信息中不包含向图像处理引擎31的图像设定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120,No),图像处理引擎24不将图像设定信息发送至图像处理引擎31。在该情况下,图像处理引擎24使显示器11对显示画面进行显示(步骤S160)。
另一方面,在由CPU 22创建出的图像设定信息中包含有对图像处理引擎31的图像设定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120,Yes),图像处理引擎24将对图像处理引擎31的图像设定信息发送至图像处理引擎31(步骤S130)。
图像处理引擎31使用对图像处理引擎31的图像设定信息,创建显示画面(步骤S140)。由图像处理引擎31创建的显示画面的数据为第5图像数据。
此外,也可以是图像处理引擎24将图像设定信息发送至图像处理引擎31,图像处理引擎31判定在图像设定信息中是否包含有对图像处理引擎31的图像设定信息。在该情况下,图像处理引擎31基于识别信息,从图像设定信息取得图像处理信息。
如上所述,图像处理引擎24、31基于由CPU 22创建出的图像设定信息而创建显示画面。而且,图像处理引擎31使创建出的显示画面在显示器13进行显示(步骤S150),图像处理引擎24使创建出的显示画面在显示器11进行显示(步骤S160)。此外,在由图像处理引擎24、31创建的显示画面中,可以包含由照相机12拍摄到的图像,也可以不包含由照相机12拍摄到的图像。
此外,由图像处理引擎24创建显示画面的定时和由图像处理引擎31创建显示画面的定时可以任意者在前。另外,图像处理引擎24使显示器11对显示画面进行显示的定时和图像处理引擎31使显示器13对显示画面进行显示的定时可以任意者在前。即,图像处理引擎24只要处于步骤S20后且步骤S160前,则可以在任意的定时执行步骤S110的处理。另外,图像处理引擎24只要处于步骤S110后,则可以在任意的定时执行步骤S160的处理。
显示器11、13所显示的显示画面有时相同,有时不同。例如,有时数控装置10B对大型的工作机械进行控制。在该情况下,2个显示器11、13分离配置,显示器11、13对相同的图像进行显示,从而操作者能够从工作机械的周围的大范围对显示器11、13所显示的信息进行视觉识别。
另外,在2个显示器11、13排列而配置的情况下,显示器11、13对不同的图像进行显示,由此操作者能够同时获取大量的信息。此外,即使在2个显示器11、13分离配置的情况下,有时根据场所的不同而操作者所需要的信息不同。另外,功能扩展基板30B侧的影像输出IF 34将即使远离也容易视觉识别那样的大画面的显示画面输出至显示器13,有时在显示器11、13希望以不同的画面解析度进行显示。这些情况下,数控装置10B也能够在显示器11、13对不同的显示画面进行显示。
另外,经由在功能扩展基板30B设置的影像输入IF 33而导入的图像由图像处理引擎31实施适当的图像处理。该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基于由CPU 22创建出的图像设定信息,由显示器11、13之中的任一者或者两者进行显示。在由显示器11对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进行显示的情况下,图像处理引擎31将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经由引擎间通信总线38、26发送至图像处理引擎24。由此,图像处理引擎24在显示器11的特定区域使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进行显示。另外,图像处理引擎31在显示器13的特定区域使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进行显示。
在实施方式2中,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控制基板20上的图像处理引擎24按照标准而搭载于全部数控装置10B,因此希望尽可能低价,希望是所需最小限度的硬件。
在实施方式2中,在希望对2个显示器11、13同时输出显示画面的情况下,只要对功能扩展基板30B进行安装即可,因此能够减少标准所需要的硬件的成本。另外,即使在希望对2个显示器11、13同时输出显示画面的情况下,图像处理引擎24、31都使用控制基板20上的图像设定信息,因此能够有效使用主体侧的信息。
有时成为选项的功能扩展基板30B侧的图像处理引擎31与图像处理引擎24相比为高性能,且与显示器11相比显示器13为高像素或者大画面。在该情况下,不向2个画面同时输出,但在希望在高像素或者大画面的显示器13进行显示的情况下,功能扩展基板30B可以装载于功能扩展槽40。
另外,功能扩展基板30B包含有功能扩展基板30A所具有的全部结构要素,因此可以使功能扩展基板30B执行与功能扩展基板30A相同的处理。该情况下的图像处理引擎24具有使图像处理引擎31执行的处理的切换功能。图像处理引擎24在对图像处理引擎31通知是执行哪个处理后,将图像处理信息或者图像设定信息发送至图像处理引擎31。
即,图像处理引擎24在对图像处理引擎31请求图像数据的情况下,将请求图像数据通知给图像处理引擎31,然后,将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图像处理信息发送至图像处理引擎31。
另外,图像处理引擎24在希望使图像处理引擎31对图像数据进行显示的情况下,将使图像数据进行显示通知给图像处理引擎31,然后,将在实施方式2中说明的图像设定信息发送至图像处理引擎31。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2,控制基板20具有影像输出IF 23,能够后接的功能扩展基板30B具有影像输出IF 34。因此,数控装置10B能够使显示器11、13对图像进行显示。
实施方式3.
接下来,使用图5及图6对实施方式3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3中,对多个数控装置进行连接,各功能扩展基板一边取得时间上的同步、一边在数控装置间共享各电动机的信息。在实施方式3中,也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仅在需要通过功能扩展基板进行的处理的情况下,将功能扩展基板安装于功能扩展槽40。
图5是表示具有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数控装置的数控系统的结构的图。对图5的各结构要素之中的与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2的数控系统1B具有同一功能的结构要素标注同一标号,省略重复的说明。
数控系统1C具有多个数控装置、多个放大器和多个电动机。在实施方式3中,对数控系统1C具有3个数控装置10X、10Y、10Z、3个放大器3X、3Y、3Z和3个电动机2X、2Y、2Z的情况进行说明。
数控装置10X~10Z都具有相同的结构。另外,电动机2X~2Z具有与电动机2相同的结构,放大器3X~3Z具有与放大器3相同的结构。
在数控系统1C中,数控装置10X与数控装置10Y、10Z连接,数控装置10Y与数控装置10Z连接。数控装置10X与放大器3X连接,放大器3X与电动机2X连接。同样地,数控装置10Y与放大器3Y连接,放大器3Y与电动机2Y连接。同样地,数控装置10Z与放大器3Z连接,放大器3Z与电动机2Z连接。
数控装置10X~10Z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在这里对数控装置10X的结构进行说明。数控装置10X具有控制基板20、显示器11、功能扩展基板30C、照相机12和显示器13。功能扩展基板30C具有图像处理引擎31、数据通信部即数据通信引擎35、VRAM 32、影像输入IF33、影像输出IF 34和装置间通信IF 36、37。
此外,功能扩展基板30C的图像处理引擎31也可以不具有图像处理功能。在该情况下,功能扩展基板30C也可以不具有VRAM 32、影像输入IF 33及影像输出IF 34。另外,控制基板20的图像处理引擎24也可以不具有图像处理功能。在该情况下,控制基板20也可以不具有影像输出IF 23及VRAM 25。
在图像处理引擎31不具有图像处理功能的情况下,图像处理引擎31在与控制基板20之间执行通信,成为内部通信引擎。另外,在图像处理引擎24不具有图像处理功能的情况下,图像处理引擎24在与功能扩展基板30C之间执行通信,成为内部通信引擎。
在实施方式3中,图像处理引擎24为第1处理部即第1处理引擎,图像处理引擎31及数据通信引擎35为第2处理部即第2处理引擎。
数控装置10X在内置功能扩展基板30C的图像处理引擎31的半导体芯片,还内置有数据通信引擎35。如果半导体芯片的电路容量足够,则能够容易地实现在半导体芯片内追加数据通信引擎35。
数据通信引擎35具有用于在数控装置10X~10Z间进行高速通信的数据通信功能及数据处理功能。即,数据通信引擎35执行与外部设备的通信。数据通信功能的例子为DMA(Direct Memory Access)功能、数据缓冲功能、SerDes(串行器、解串器)功能等。数据通信引擎35的数据通信功能为第3数据通信功能。
另外,数据处理的例子为8B10B变换处理、位错误检测处理、位错误修正处理等。在数控装置10X和数控装置10Y之间,经由数控装置10X所具有的装置间通信IF 37和数控装置10Y所具有的装置间通信IF 36而进行数据转发。同样地,在数控装置10Y和数控装置10Z之间,经由数控装置10Y所具有的装置间通信IF 37和数控装置10Z所具有的装置间通信IF 36而进行数据转发。同样地,在数控装置10Z和数控装置10X之间,经由数控装置10Z所具有的装置间通信IF 37和数控装置10X所具有的装置间通信IF 36而进行数据转发。
装置间通信IF 36、37与半导体芯片连接,该半导体芯片内置图像处理引擎31和数据通信引擎35。
在图5中,由3个数控装置10X~10Z构成的网络的网络拓扑成为环型及全连接型,但网络拓扑也可以是线型或者网格型。此外,数控系统1C所具有的数控装置可以为2个,也可以为大于或等于4个。
另外,数控装置所具有的CPU的主要功能的1个为电动机控制功能。也能够通过1个数控装置的CPU对多个电动机进行控制,但依赖于所搭载的CPU的性能,决定能够由1个数控装置控制的电动机的个数的上限。
另外,通过增加电动机的控制周期,从而也能够增加能够由1个数控装置控制的电动机的个数,但能够由1个数控装置控制的电动机的个数有限。
因此,在需要对比能够由1个数控装置控制的个数更多的电动机进行控制的情况下,需要增加能够使用多个数控装置进行控制的电动机的个数。在该情况下,不可以单纯地准备多个数控装置,需要在电动机间确保时间上的同步。如果是由相同的数控装置进行控制的电动机,则由相同的CPU进行控制,因此确保时间上的同步。此外,为了在由不同的数控装置控制的电动机间确保时间上的同步,需要在各个数控装置的CPU间确保时间上的同步。另外,根据由数控装置控制的工作机械,需要在一定时间以后通过其他数控装置的CPU对由某数控装置的CPU曾控制的电动机进行控制,需要在多个数控装置的CPU间共享各电动机的信息。如上所述,在数控装置间一边确保时间上的同步,一边共享各数控装置所取得的电动机的信息即电动机信息,因此需要在数控装置间高速地进行通信。
因此,在实施方式3中,各数控装置10X使用数据通信引擎35,在与数控装置10Y、10Z之间高速地进行通信,从而使电动机2X~2Z同步,并且在数控装置10X~10Z间共享各电动机信息。
在这里,对在多个数控装置10X~10Z间确保时间上的同步的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数控装置10X使用搭载于控制基板20或者功能扩展基板30C的计时器(未图示)而生成一定周期的基准定时信号。
此外,生成基准定时信号的数控装置可以为数控装置10Y或者数控装置10Z。在数控系统1C中,数控装置10X~10Z的任1个成为主控的数控装置,主控的数控装置生成基准定时信号。主控的数控装置预先由用户指定。
控制基板20或者功能扩展基板30C以始终相同的数对从计时器输出的脉冲的数进行计数,在计数后的时刻将信号进行输出,从而生成一定周期的基准定时信号。控制基板20或者功能扩展基板30C在以特定数对脉冲进行计数后将计数器重置为0。
数控装置10X的图像处理引擎31及数据通信引擎35与基准定时信号同步,对数控装置10Y的图像处理引擎31及数据通信引擎35输出同步信号。数控装置10Y的图像处理引擎31及数据通信引擎35也与数控装置10X同样地,对搭载于内部的计时器的脉冲进行计数在接收到从数控装置10X输出的同步信号的定时,将计数器重置为0。在数控装置10X、10Y中,按照同步信号,图像处理引擎31及数据通信引擎35进行动作。因此,数控装置10X的数据通信引擎35基于同步信号,在与数控装置10Y之间对电动机信息进行收发。
在数控装置10X和数控装置10Z之间,也能够通过与数控装置10X和数控装置10Y之间相同的处理进行同步。由此,能够在多个数控装置10X~10Z间确保时间上的同步。
接下来,对在多个数控装置10X~10Z间共享各电动机信息的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此外,以下进行说明的电动机信息的共享方法为一个例子,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而共享电动机信息。
在全部数控装置10X~10Z中,在控制基板20上的共享存储器设置有各电动机信息的储存区域。共享存储器可以是对图像处理引擎24进行储存的芯片内的RAM,也可以是其他存储器。在下面的说明中,将各电动机信息的储存区域称为电动机信息储存区域。
图6是用于对在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数控装置设置的电动机信息储存区域进行说明的图。数控装置10X~10Z各自在共享存储器内具有电动机信息储存区域101。在电动机信息储存区域101储存有电动机信息。在数控装置10X~10Z中,规定了哪个数控装置的电动机信息储存于电动机信息储存区域101内的哪个区域。电动机信息的储存区域由共享存储器内的地址进行规定。
即,在电动机信息储存区域101中,包含有对从电动机2X取得的电动机信息(下面,称为第1电动机信息)进行储存的区域、对从电动机2Y取得的电动机信息进行储存的区域(下面,称为第2电动机信息)及对从电动机2Z取得的电动机信息(下面,称为第3电动机信息)进行储存的区域。此外,在无需对第1至第3电动机信息进行区分的情况下,有时将第1至第3电动机信息称为电动机信息。
第1至第3电动机信息之中的1个电动机信息为第1设备信息,第1至第3电动机信息之中的另1个电动机信息为第2设备信息。
在数控装置10X~10Z中,对第1电动机信息进行储存的区域和第1电动机信息的识别信息相关联。同样地,在数控装置10X~10Z中,对第2电动机信息进行储存的区域和第2电动机信息的识别信息相关联,对第3电动机信息进行储存的区域和第3电动机信息的识别信息相关联。数控装置10X~10Z按照这些识别信息,将第1至第3电动机信息储存于电动机信息储存区域101。
数控装置10X所使用的地址与数控装置10Y、10Z所使用的地址相同。即,对由数控装置10X从电动机2X取得的电动机信息进行储存的地址在数控装置10X~10Z中是共通的。同样地,对由数控装置10Y从电动机2Y取得的电动机信息进行储存的地址在数控装置10X~10Z中是共通的,对由数控装置10Z从电动机2Z取得的电动机信息进行储存的地址在数控装置10X~10Z中是共通的。
数控装置10X~10Z所具有的电动机信息储存区域101各自成为相同的内容。数控装置10X将从电动机2X取得的第1电动机信息储存于数控装置10X的电动机信息储存区域101。在该情况下,数控装置10X在与第1电动机信息相关联的区域即与第1电动机信息相关联的地址对第1电动机信息进行储存。
同样地,数控装置10Y将从电动机2Y取得的第2电动机信息储存于数控装置10Y的电动机信息储存区域101。在该情况下,数控装置10Y在与第2电动机信息相关联的区域即与第2电动机信息相关联的地址对第2电动机信息进行储存。
同样地,数控装置10Z将从电动机2Z取得的第3电动机信息储存于数控装置10Z的电动机信息储存区域101。在该情况下,数控装置10Z在与第3电动机信息相关联的区域即与第3电动机信息相关联的地址对第3电动机信息进行储存。
另外,数控装置10X将从数控装置10Y、10Z取得的第2及第3电动机信息储存于数控装置10X的电动机信息储存区域101。同样地,数控装置10Y将从数控装置10X、10Z取得的第1及第3电动机信息储存于数控装置10Y的电动机信息储存区域101。同样地,数控装置10Z将从数控装置10X、10Y取得的第1及第2电动机信息储存于数控装置10Z的电动机信息储存区域101。由此,数控装置10X~10Z所具有的电动机信息储存区域101各自成为相同的内容。
接下来,对由数控装置10X~10Z对电动机信息进行更新的处理进行说明。数控装置10X的CPU 22针对每个控制周期对自身所控制的电动机2X的第1电动机信息进行更新。同样地,数控装置10Y的CPU 22针对每个控制周期对自身所控制的电动机2Y的第2电动机信息进行更新,数控装置10Z的CPU 22针对每个控制周期对自身所控制的电动机2Z的第3电动机信息进行更新。
另外,数控装置10X的图像处理引擎24将由CPU 22更新后的第1电动机信息的识别信息(下面,称为第1电动机识别信息)通知给数控装置10X的图像处理引擎31及数据通信引擎35。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有时将图像处理引擎31及数据通信引擎35称为引擎部。
数控装置10Y的图像处理引擎24将由CPU 22更新后的第2电动机信息的识别信息(下面,称为第2电动机识别信息)通知给数控装置10Y的引擎部。同样地,数控装置10Z的图像处理引擎24将由CPU 22更新后的第3电动机信息的识别信息(下面,称为第3电动机识别信息)通知给数控装置10Z的引擎部。此外,在无需对第1至第3电动机识别信息进行区分的情况下,有时将第1至第3电动机识别信息称为电动机识别信息。
数控装置10X的引擎部从由控制基板20的共享存储器储存的电动机信息储存区域101读取与被通知的第1电动机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第1电动机信息。数据通信引擎35将使读取的第1电动机信息和第1电动机识别信息相关联的电动机对应信息发送至数控装置10Y、10Z的引擎部。
数控装置10Y的引擎部也与数控装置10X的引擎部同样地,将使第2电动机信息和第2电动机识别信息相关联的电动机对应信息发送至数控装置10X、10Z的引擎部。
数控装置10Z的引擎部也与数控装置10X的引擎部同样地,将使第3电动机信息和第3电动机识别信息相关联的电动机对应信息发送至数控装置10X、10Y的引擎部。
数控装置10X的引擎部基于接收到的第2电动机识别信息,将接收到的第2电动机信息在电动机信息储存区域101之中的储存有第2电动机信息的区域进行覆盖。
另外,数控装置10X的引擎部基于接收到的第3电动机识别信息,将接收到的第3电动机信息在电动机信息储存区域101之中的储存有第3电动机信息的区域进行覆盖。
在数控装置10Y中,也与数控装置10X同样地,基于接收到的第1电动机识别信息,将接收到的第1电动机信息在储存有第1电动机信息的区域进行覆盖。另外,数控装置10Y基于接收到的第3电动机识别信息,将接收到的第3电动机信息在储存有第3电动机信息的区域进行覆盖。
在数控装置10Z中,也与数控装置10X同样地,基于接收到的第1电动机识别信息,将接收到的第1电动机信息在储存有第1电动机信息的区域进行覆盖。另外,数控装置10Z基于接收到的第2电动机识别信息,将接收到的第2电动机信息在储存有第2电动机信息的区域进行覆盖。
数控系统1C针对每个控制周期而重复进行电动机信息的取得处理、将电动机识别信息和电动机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通知给其他数控装置的处理、电动机信息的更新处理和电动机信息的覆盖处理。由此,数控装置10X~10Z能够在一定控制周期以后,继承地对由其他数控装置的CPU 22曾控制的电动机进行控制。
数控装置10X~10Z基于在电动机信息储存区域101中储存的第1至第3电动机信息,对电动机2X~2Z进行控制。在该情况下,数控装置10X~10Z使用数据通信引擎35,向其他数控装置发送电动机控制用的指令信号。其他数控装置如果接收到电动机控制用的指令信号,则将该电动机控制用的指令信号发送至放大器。
例如,在由数控装置10X对电动机2Y进行控制的情况下,数控装置10X的CPU 22生成用于对电动机2Y进行控制的指令信号。该指令信号经由数控装置10X内的图像处理引擎24及引擎间通信总线26、38而发送至数据通信引擎35。而且,该数据通信引擎35从装置间通信IF 37将用于对电动机2Y进行控制的指令信号发送至数控装置10Y的装置间通信IF 36。
在数控装置10Y中,数据通信引擎35从装置间通信IF 36接收用于对电动机2Y进行控制的指令信号。数据通信引擎35将用于对电动机2Y进行控制的指令信号经由引擎间通信总线38、26及图像处理引擎24而发送至CPU 22。CPU 22将用于对该电动机2Y进行控制的指令信号从电动机控制通信IF 21发送至放大器3Y,放大器3Y按照用于对电动机2Y进行控制的指令信号对电动机2Y进行驱动。
如上所述,数控装置10X~10Z间的指令信号的收发是使用数据通信引擎35执行的。
此外,控制基板上的CPU或者图像处理引擎也能够确保多个数控装置间通信的时间上的同步及共享电动机信息,但为了实现这些,控制基板成为高价。控制基板上的CPU及图像处理引擎按照标准而搭载于全部数控装置,因此希望尽可能低价,希望是所需最小限度的硬件。
在数控系统1C中,在需要进行多个数控装置10X~10Z的连接的情况下,只要安装功能扩展基板30C即可,因此能够减少标准所需要的硬件的成本。
功能扩展基板30C包含有功能扩展基板30A、30B所具有的全部结构要素,因此可以使功能扩展基板30C执行与功能扩展基板30A、30B相同的处理。该情况下的图像处理引擎24具有使引擎部执行的处理的切换功能。图像处理引擎24在对引擎部通知是执行哪个处理后,将图像处理信息、图像设定信息或者电动机对应信息发送至引擎部。
即,图像处理引擎24在对引擎部请求图像数据的情况下,对引擎部通知请求图像数据,然后,将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图像处理信息发送至引擎部。
另外,图像处理引擎24在希望使引擎部对图像数据进行显示的情况下,对引擎部通知使图像数据进行显示,然后,将在实施方式2中说明的图像设定信息发送至引擎部。
另外,图像处理引擎24在希望使电动机对应信息外部发送至引擎部的情况下,通知引擎部使电动机对应信息进行外部发送,然后将在实施方式3中说明的电动机识别信息发送至引擎部。由此,引擎部基于电动机识别信息从控制基板20读出电动机信息,将电动机对应信息发送至数控装置10Y、10Z。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3,能够后接的功能扩展基板30C具有数据通信引擎35。由此,数控装置10X~10Z能够彼此执行数据通信,因此各功能扩展基板30C确保时间上的同步,并且在数控装置10X~10Z间共享电动机2X~2Z的电动机信息。因此,数控装置10X~10Z对电动机2X~2Z任意者都能够进行控制。
以上的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表示一个例子,也能够与其他公知技术组合,也能够将实施方式彼此组合,在不脱离主旨的范围也能够将结构的一部分省略、变更。
标号的说明
1A~1C数控系统,2、2X~2Z电动机,3、3X~3Z放大器,10A、10B、10X~10Z数控装置,11、13显示器,12照相机,20控制基板,21电动机控制通信IF,22CPU,23、34影像输出IF,24、31图像处理引擎,25、32VRAM,26、38引擎间通信总线,27存储器,30A~30C功能扩展基板,33影像输入IF,35数据通信引擎,36、37装置间通信IF,40功能扩展槽,101电动机信息储存区域。

Claims (11)

1.一种数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控制基板,其具有第1图像处理部,该第1图像处理部具有对第1被控制设备进行控制的控制功能、创建在第1显示器的显示画面的显示中使用的第1图像数据的第1图像处理功能、及第1数据通信功能;以及
扩展基板,其具有第2图像处理部,该第2图像处理部具有根据由拍摄装置拍摄到的图像而创建在所述显示中使用的第2图像数据的第2图像处理功能、及第2数据通信功能,并且该扩展基板在所述控制基板上能够拆装,
所述第1图像处理功能使用所述控制基板上的数据而创建所述第1图像数据,
所述第1数据通信功能是在与所述扩展基板之间执行通信的功能,
所述第2数据通信功能是在与所述控制基板之间执行通信的功能,
如果所述扩展基板安装于所述控制基板,则所述第1图像处理部从所述第2图像处理部取得所述第2图像数据,使用所述第1图像数据及所述第2图像数据而创建所述显示画面,使所述第1显示器进行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图像数据为影像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图像处理部创建所述第1图像数据,并且创建表示所述第2图像数据的请求的请求信息而发送至所述第2图像处理部,所述第2图像处理部如果接收到所述请求信息,则创建所述第2图像数据而发送至所述第1图像处理部,所述第1图像处理部如果接收到所述第2图像数据,则创建将所述第1图像数据及所述第2图像数据合成后的第3图像数据,使与所述第3图像数据相对应的所述显示画面在所述第1显示器进行显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请求信息中包含有针对由所述拍摄装置拍摄到的图像的图像处理的内容,
所述第2图像处理部根据由所述拍摄装置拍摄到的图像,按照所述请求信息而创建所述第2图像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数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图像处理部根据所述第2图像数据对特定的对象物进行检测,将表示所述对象物的内容的内容信息和所述第2图像数据相关联而发送至所述第1图像处理部,
所述第1图像处理部创建将所述第1或者第3图像数据和所述内容信息合成后的第4图像数据,使与所述第4图像数据相对应的所述显示画面在所述第1显示器进行显示。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图像处理部按照来自所述第1图像处理部的指示,创建使第2显示器进行显示的图像的第5图像数据,使与所述第5图像数据相对应的画面在所述第2显示器进行显示。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展基板还具有数据通信部,该数据通信部具有在与对第2被控制设备进行控制的其他数控装置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第3数据通信功能,
所述数据通信部将所述第1被控制设备的信息即第1设备信息发送至所述其他数控装置,并且从所述其他数控装置对所述第2被控制设备的信息即第2设备信息进行接收,
所述第1图像处理部使所述第2被控制设备和所述第1被控制设备同步,并且基于所述第2设备信息而创建向所述第2被控制设备的控制信号,
所述数据通信部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其他数控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通信部对从所述其他数控装置发送来的针对每个特定的控制周期而更新后的所述第2设备信息进行接收,
所述第1图像处理部基于更新后的所述第2设备信息而创建向所述第2被控制设备的控制信号。
9.一种数控系统,其连接有多个数控装置,
该数控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数控装置各自具有:
控制基板,其具有第1处理部,该第1处理部具有对第1被控制设备进行控制的控制功能及第1数据通信功能;以及
扩展基板,其具有第2处理部,该第2处理部具有第2数据通信功能及在与其他数控装置之间执行数据通信的第3数据通信功能,并且该扩展基板在所述控制基板上能够拆装,
所述第1数据通信功能是在与所述扩展基板之间执行通信的功能,
所述第2数据通信功能是在与所述控制基板之间执行通信的功能,
如果所述扩展基板安装于所述控制基板,则所述第2处理部将所述第1被控制设备的信息即第1设备信息发送至所述其他数控装置,并且从所述其他数控装置对由所述其他数控装置进行控制的第2被控制设备的信息即第2设备信息进行接收,
所述控制基板及所述其他数控装置对所述第1设备信息及所述第2设备信息进行存储,
所述第1处理部使由所述其他数控装置进行控制的第2被控制设备和所述第1被控制设备同步,并且基于所述第2设备信息而创建向所述第2被控制设备的控制信号,
所述第2处理部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其他数控装置,
所述第2被控制设备按照所述控制信号被驱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数控装置各自按照从所述多个数控装置的任意者输出的基准定时信号,使所述第2被控制设备和所述第1被控制设备同步。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数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基板还具有共享存储器,
所述第1处理部在所述共享存储器内的第1地址对所述第1设备信息进行储存,并且在所述共享存储器内的第2地址对所述第2设备信息进行储存,所述第1地址与由所述其他数控装置对所述第1设备信息进行储存的地址相同,所述第2地址与由所述其他数控装置对所述第2设备信息进行储存的地址相同。
CN202080099123.9A 2020-07-30 2020-07-30 数控装置及数控系统 Active CN1153983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0/029319 WO2022024319A1 (ja) 2020-07-30 2020-07-30 数値制御装置および数値制御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98364A true CN115398364A (zh) 2022-11-25
CN115398364B CN115398364B (zh) 2024-03-15

Family

ID=74661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99123.9A Active CN115398364B (zh) 2020-07-30 2020-07-30 数控装置及数控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833145B1 (zh)
CN (1) CN115398364B (zh)
DE (1) DE112020006666T5 (zh)
WO (1) WO202202431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97241B (zh) * 2022-08-02 2024-02-13 白犀牛智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采集系统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18110A (ja) * 1993-05-07 1994-11-15 Fanuc Ltd Mmcユニット
JP2001078174A (ja) * 1999-09-03 2001-03-23 Olympus Optical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
CN1834838A (zh) * 2005-03-18 2006-09-20 洛克威尔自动控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通用安全性i/0模块
CN1900865A (zh) * 2005-07-19 2007-01-24 发那科株式会社 数字控制器
CN102778858A (zh) * 2011-05-06 2012-11-14 德克尔马霍普夫龙滕有限公司 操作一种用于操作、装配或加工工件的自动化机床的设备
CN103909525A (zh) * 2012-12-28 2014-07-09 发那科株式会社 机器人系统显示装置
CN105308519A (zh) * 2014-05-26 2016-02-0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显示器、显示方法、显示程序
CN106154975A (zh) * 2015-05-15 2016-11-23 发那科株式会社 确认使用于加工的刀具的安装状态的数值控制装置
CN106625657A (zh) * 2015-10-28 2017-05-10 发那科株式会社 经由通信网络连接cnc和机器人控制装置而得的机器人系统
JP2017084247A (ja) * 2015-10-30 2017-05-18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グラフィック機能を有する外部機器と接続可能な数値制御装置
JP2017097475A (ja) * 2015-11-19 2017-06-01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グラフィックス機能を有する外部機器と接続可能な数値制御装置
CN107024911A (zh) * 2017-05-03 2017-08-08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核电厂数字控制系统逻辑处理单元
CN107491042A (zh) * 2017-10-25 2017-12-19 卢俊 一种6轴嵌入式数控系统
CN107533323A (zh) * 2015-04-21 2018-01-0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以及信息处理程序
CN207742561U (zh) * 2017-12-29 2018-08-17 沈阳高精数控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重构数控装置的远程控制装置
CN110069040A (zh) * 2018-01-22 2019-07-30 发那科株式会社 数控装置以及数控系统
CN110376961A (zh) * 2018-04-13 2019-10-25 发那科株式会社 数值控制系统
CN110394780A (zh) * 2018-04-25 2019-11-01 发那科株式会社 机器人的仿真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18110A (ja) * 1993-05-07 1994-11-15 Fanuc Ltd Mmcユニット
JP2001078174A (ja) * 1999-09-03 2001-03-23 Olympus Optical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
CN1834838A (zh) * 2005-03-18 2006-09-20 洛克威尔自动控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通用安全性i/0模块
CN1900865A (zh) * 2005-07-19 2007-01-24 发那科株式会社 数字控制器
CN102778858A (zh) * 2011-05-06 2012-11-14 德克尔马霍普夫龙滕有限公司 操作一种用于操作、装配或加工工件的自动化机床的设备
CN103909525A (zh) * 2012-12-28 2014-07-09 发那科株式会社 机器人系统显示装置
CN105308519A (zh) * 2014-05-26 2016-02-0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显示器、显示方法、显示程序
CN107533323A (zh) * 2015-04-21 2018-01-0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以及信息处理程序
CN106154975A (zh) * 2015-05-15 2016-11-23 发那科株式会社 确认使用于加工的刀具的安装状态的数值控制装置
CN106625657A (zh) * 2015-10-28 2017-05-10 发那科株式会社 经由通信网络连接cnc和机器人控制装置而得的机器人系统
JP2017084247A (ja) * 2015-10-30 2017-05-18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グラフィック機能を有する外部機器と接続可能な数値制御装置
JP2017097475A (ja) * 2015-11-19 2017-06-01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グラフィックス機能を有する外部機器と接続可能な数値制御装置
CN107024911A (zh) * 2017-05-03 2017-08-08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核电厂数字控制系统逻辑处理单元
CN107491042A (zh) * 2017-10-25 2017-12-19 卢俊 一种6轴嵌入式数控系统
CN207742561U (zh) * 2017-12-29 2018-08-17 沈阳高精数控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重构数控装置的远程控制装置
CN110069040A (zh) * 2018-01-22 2019-07-30 发那科株式会社 数控装置以及数控系统
CN110376961A (zh) * 2018-04-13 2019-10-25 发那科株式会社 数值控制系统
CN110394780A (zh) * 2018-04-25 2019-11-01 发那科株式会社 机器人的仿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20006666T5 (de) 2023-04-13
CN115398364B (zh) 2024-03-15
JP6833145B1 (ja) 2021-02-24
WO2022024319A1 (ja) 2022-02-03
JPWO2022024319A1 (zh) 2022-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398364B (zh) 数控装置及数控系统
TW200830218A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method
US10303160B2 (en) Numerical control system and numerical controller having display switching function
EP2012535B1 (en) Direct interface of camera module to general purpose i/o port of digital baseband processor
JP2004326180A (ja) 集積回路、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入出力装置及び画像入出力方法
JP6615032B2 (ja) 切替装置
WO2023116777A1 (zh) 一种视频图像截取方法、装置、芯片、手术机器人与系统
JP2003032539A (ja) カメラ搭載装置
KR20190079511A (ko) 차량 탑재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20180324475A1 (en) Transmission device, transmission method, reception device, reception method, and transmission/reception system
JP2011024044A (ja) 撮影画像表示装置及び撮影画像表示方法
JP6805858B2 (ja) 送信制御プログラム、送信制御方法および送信制御装置
US6798922B1 (en) Imag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image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realizing the same
EP1396997A2 (en) Image Display System and Display Device
JP6539550B2 (ja) 多重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画像伝送方法
JP7281651B1 (ja) 通信装置及び制御装置
KR101479789B1 (ko) 마이크로컴퓨터, 그것을 포함한 시스템 및 데이터 전송 장치
JPS60156178A (ja) 画像処理装置
US20230046226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JP2017220180A (ja)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2007293386A (ja) 配線図設計システム
TWI402679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串列傳輸介面及其資料傳輸方法
JP2000047995A (ja) 並列処理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外観検査装置
JP2024048014A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US20180114295A1 (en)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and transmission control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