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98014A - 铜合金线材 - Google Patents

铜合金线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98014A
CN115398014A CN202280003424.6A CN202280003424A CN115398014A CN 115398014 A CN115398014 A CN 115398014A CN 202280003424 A CN202280003424 A CN 202280003424A CN 115398014 A CN115398014 A CN 1153980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ak intensity
copper alloy
mass
alloy wire
wir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0342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松尾亮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3980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980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9/00Alloys based on copp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F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AND NON-FERROUS ALLOYS
    • C22F1/00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 C22F1/08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of copper or alloys based there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onductive Materials (AREA)
  • Non-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提供强度、电导率及拉丝性的均衡性优异的铜合金线材。铜合金线材具有含有1.0质量%以上6.0质量%以下的Ag、余量为Cu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的合金组成,针对表面的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得到的111衍射的峰强度I(111)及220衍射的峰强度I(220),前述峰强度I(111)相对前述峰强度I(220)的峰强度比(前述峰强度I(111)/前述峰强度I(220))为0.50以上1.50以下。

Description

铜合金线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铜合金线材。
背景技术
对于机器连接缆线而言,由于产品的小型化、电线的省空间化、信号线的增加等,电线直径有比过去进一步细线化的倾向。例如,逐渐使用Cu-Sn系、Cu-Cr系、Cu-Ag系等铜合金的线材代替强度不足的纯铜线。在铜合金之中,Cu-Ag系合金的高强度及高电导率的均衡性优异。
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铜合金的制造方法,其中,对铜合金组成为含有1~10重量%的Ag、余量为Cu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的铸块进行冷加工,在该冷加工的中途于真空气氛中或非活性气体气氛中于570~680℃的温度实施0.5~5小时热处理,进一步进行冷加工,在该冷加工的中途于真空气氛中或非活性气体气氛中于400~550℃的温度实施0.5~40小时热处理。
另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Ag含有率为1~10wt%、余量为Cu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的Cu-Ag合金细线,其中,由Cu的固溶体形成的组织的整体由再结晶的织构(texture)形成。
在上述专利文献1~2中,Cu及Ag的共晶(eutectic)相被拉伸成长丝状,实现了强度及导电性的提高。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在Cu-Ag合金细线的制造方法中,通过使再结晶的织构发展的热处理及热处理后的高加工来实现强度的提高。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特别是有助于拉丝后的强度的共晶相的析出分布的控制不适当,因此强度特性不充分。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在热处理前未设定适当的拉丝条件,因此热处理中的材料脆化进行,难以进行细线化。因此,由于生产率不良而不能成为具有成本竞争力的产品。像这样,在专利文献1~2中,难以在提高强度及电导率的基础上,同时实现作为制造性的拉丝性的提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3325639号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5051647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强度、电导率及拉丝性的均衡性优异的铜合金线材。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铜合金线材,其具有含有1.0质量%以上6.0质量%以下的Ag、余量为Cu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的合金组成,针对表面的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得到的111衍射的峰强度I(111)及220衍射的峰强度I(220),前述峰强度I(111)相对前述峰强度I(220)的峰强度比(前述峰强度I(111)/前述峰强度I(220))为0.50以上1.50以下。
[2]上述[1]中记载的铜合金线材,其中,针对前述表面的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得到的111衍射的峰强度I(111)、200衍射的峰强度I(200)、220衍射的峰强度I(220)及311衍射的峰强度I(311),前述峰强度I(111)、前述峰强度I(200)与前述峰强度I(311)的合计强度相对前述峰强度I(220)的峰强度比((前述峰强度I(111)+前述峰强度I(200)+前述峰强度I(311))/前述峰强度I(220))为1.20以上3.00以下。
[3]上述[1]或[2]中记载的铜合金线材,其中,前述合金组成还含有合计为0.05质量%以上0.30质量%以下的选自由Sn、Mg、Zn、In、Ni、Co、Zr及Cr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元素。
[4]上述[1]~[3]中任一项中记载的铜合金线材,其拉伸强度满足1000MPa以上、电导率满足60%IACS以上,并且Ag的含量X(质量%)、拉伸强度Y(MPa)及电导率Z(%IACS)满足下述式(1)、式(2)、及式(3)。
Y≥110X+880…式(1)
Z≥-4.6X+82…式(2)
Y≥-0.040Z+117…式(3)
[5]上述[1]~[4]中任一项中记载的铜合金线材,其横截面为具有0.02mm以上0.08mm以下的直径的圆形状。
[6]上述[1]~[4]中任一项中记载的铜合金线材,其横截面为具有0.060mm以上0.500mm以下的长边及0.005mm以上0.040mm以下的短边的带状。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强度、电导率及拉丝性的均衡性优异的铜合金线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本申请的发明人进行反复深入研究的结果,着眼于铜合金线材的表面的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得到的规定面的峰强度,发现通过将规定面的峰强度之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能够使强度、电导率及拉丝性的均衡性优异,并基于该见解完成了本发明。
实施方式的铜合金线材具有含有1.0质量%以上6.0质量%以下的Ag、余量为Cu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的合金组成,针对表面的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得到的111衍射的峰强度I(111)及220衍射的峰强度I(220),前述峰强度I(111)相对前述峰强度I(220)的峰强度比(前述峰强度I(111)/前述峰强度I(220))为0.50以上1.50以下。
首先,针对铜合金线材的合金组成进行说明。
上述实施方式的铜合金线材具有下述合金组成,该合金组成含有1.0质量%以上6.0质量%以下的Ag、余量为Cu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Ag:1.0质量%以上6.0质量%以下>
Ag(银)为用于提高铜合金线材的强度所需的元素,含有1.0质量%以上6.0质量%以下的Ag。当Ag的含量为1.0质量%以上时,通过Ag的固溶、析出,能够增加铜合金线材的强度。另外,当Ag的含量为6.0质量%以下时,能够抑制铜合金线材的电导率的降低,维持铜合金线材的高导电性。而且,当Ag的含量为大于6.0质量%时,由于不能实现与Ag的使用量增加导致的材料费的成本上升相应的高强度化,因此难以为顾客的产品附加价值做出贡献。为了实现铜合金线材的强度提高及导电性提高的均衡,Ag的含量为1.0质量%以上、优选1.5质量%以上,另一方面,Ag的含量为6.0质量%以下、优选4.0质量%以下。
<铜合金线材的副成分:0.05质量%以上0.30质量%以下>
铜合金线材的合金组成还能够含有合计为0.05质量%以上0.30质量%以下的选自由Sn、Mg、Zn、In、Ni、Co、Zr及Cr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元素。即,铜合金线材中除了作为必需的基本成分的Ag之外,能够还含有合计为0.05质量%以上0.30质量%以下的选自由Sn、Mg、Zn、In、Ni、Co、Zr及Cr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成分作为任意成分的副成分。当副成分的含量为0.05质量%以上时,铜合金线材的强度特性提高,在几种元素中能够带来缓和铜合金线材的脆性的效果。另外,当副成分的含量为0.30质量%以下时,不会严重损害铜合金线材的导电性。因此,副成分的含量优选0.05质量%以上、更优选0.08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0.10质量%以上,另一方面,优选0.30质量%以下、更优选0.2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0.20质量%以下。
<Sn:0.05质量%以上0.20质量%以下>
当Sn(锡)的含量为0.05质量%以上时,有助于铜合金线材的强度提高,当Sn的含量为0.20质量%以下时,不会严重损害铜合金线材的导电性。因此,Sn的含量优选0.05质量%以上、更优选0.07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0.08质量%以上、特别优选0.10质量%以上,另一方面,优选0.20质量%以下、更优选0.18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0.15质量%以下、特别优选0.12质量%以下。
<Mg:0.05质量%以上0.20质量%以下>
当Mg(镁)的含量为0.05质量%以上时,有助于铜合金线材的强度提高,有缓和铜合金线材的脆性的效果。当Mg的含量为0.20质量%以下时,不会严重损害铜合金线材的导电性、铸造时的制造性。因此,Mg的含量优选0.05质量%以上、更优选0.07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0.08质量%以上、特别优选0.10质量%以上,另一方面,优选0.20质量%以下、更优选0.18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0.15质量%以下、特别优选0.12质量%以下。
<Zn:0.05质量%以上0.30质量%以下>
当Zn(锌)的含量为0.05质量%以上时,有助于铜合金线材的强度提高,有缓和铜合金线材的脆性的效果。当Zn的含量为0.30质量%以下时,不会严重损害铜合金线材的导电性。因此,Zn的含量优选0.05质量%以上、更优选0.07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0.08质量%以上、特别优选0.10质量%以上,另一方面,优选0.30质量%以下、更优选0.2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0.20质量%以下、特别优选0.15质量%以下。
<In:0.05质量%以上0.20质量%以下>
当In(铟)的含量为0.05质量%以上时,有助于铜合金线材的强度提高,当In的含量为0.20质量%以下时,不会严重损害铜合金线材的导电性。因此,In的含量优选0.05质量%以上、更优选0.07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0.08质量%以上、特别优选0.10质量%以上,另一方面,优选0.20质量%以下、更优选0.18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0.15质量%以下、特别优选0.12质量%以下。
<Ni:0.05质量%以上0.30质量%以下>
当Ni(镍)的含量为0.05质量%以上时,具有有助于铜合金线材的强度提高的效果。当Ni的含量为0.30质量%以下时,不会严重损害铜合金线材的导电性。因此,Ni的含量优选0.05质量%以上、更优选0.07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0.08质量%以上、特别优选0.10质量%以上,另一方面,优选0.30质量%以下、更优选0.2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0.20质量%以下、特别优选0.15质量%以下。
<Co:0.05质量%以上0.20质量%以下>
当Co(钴)的含量为0.05质量%以上时,有助于铜合金线材的强度提高,当Co的含量为0.20质量%以下时,不会严重损害铜合金线材的导电性。因此,Co的含量优选0.05质量%以上、更优选0.07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0.08质量%以上、特别优选0.10质量%以上,另一方面,优选0.20质量%以下、更优选0.18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0.15质量%以下、特别优选0.12质量%以下。
<Zr:0.05质量%以上0.20质量%以下>
当Zr(锆)的含量为0.05质量%以上时,有助于铜合金线材的强度提高,有缓和铜合金线材的脆性的效果。当Zr的含量为0.20质量%以下时,不会严重损害铜合金线材的导电性、铸造时的制造性。因此,Zr的含量优选0.05质量%以上、更优选0.07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0.08质量%以上、特别优选0.10质量%以上,另一方面,优选0.20质量%以下、更优选0.18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0.15质量%以下、特别优选0.12质量%以下。
<Cr:0.05质量%以上0.20质量%以下>
当Cr(铬)的含量为0.05质量%以上时,有助于铜合金线材的强度提高,当Cr的含量为0.20质量%以下时,不会严重损害铜合金线材的导电性。因此,Cr的含量优选0.05质量%以上、更优选0.07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0.08质量%以上、特别优选0.10质量%以上,另一方面,优选0.20质量%以下、更优选0.18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0.15质量%以下、特别优选0.12质量%以下。
<余量:Cu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上述成分以外的余量为Cu(铜)及不可避免的杂质。不可避免的杂质是在制造工序中不可避免地混入的物质,根据含量的不同,可成为使铜合金线材的强度、电导率及拉丝性的任意一者以上的特性降低的因素,并且对环境造成影响,或成为材料脆化的原因。因此,不可避免的杂质的含量越少越优选。作为不可避免的杂质,可举出例如S、Pb、Sb、Bi等元素。上述不可避免的杂质的含量的上限优选上述元素每种小于0.0001质量%,优选上述元素的合计为小于0.0005质量%。
接着,针对铜合金线材的表面的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得到的峰强度比进行说明。
在将铜合金线材的表面的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得到的111、220衍射的各峰强度设为I(111)、I(220)的情况下,峰强度I(111)相对峰强度I(220)的峰强度比(峰强度I(111)/峰强度I(220))(以下也称为第1峰强度比、)为0.50以上1.50以下。
当第1峰强度比为0.50以上时,能够增加铜合金线材的强度及拉丝性。具体而言,当第1峰强度比为小于0.50时,虽然拉丝性优异,但是不能得到足够的强度。另外,当第1峰强度比为1.50以下时,能够增加强度及拉丝性。具体而言,当第1峰强度比为大于1.50时,虽然强度优异,但不能得到足够的拉丝性。因此,变得难以进行将铜合金线材细线化至希望的线直径的拉丝加工,或者铜合金线材的制造成品率大幅降低。为了兼顾铜合金线材的强度提高及拉丝性提高以及与电导率的均衡性,第1峰强度比的下限优选0.60以上、更优选0.70以上,另一方面,上限优选1.20以下、更优选1.00以下。
另外,在将铜合金线材的表面的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得到的111、200、220、311衍射的峰强度分别设为I(111)、I(200)、I(220)、I(311)的情况下,峰强度I(111)、峰强度I(200)与峰强度I(311)的合计强度相对峰强度I(220)的峰强度比((峰强度I(111)+峰强度I(200)+峰强度I(311))/峰强度I(220))(以下也称为第2峰强度比)优选为1.20以上3.00以下。
当第2峰强度比为1.20以上时,能够进一步提高铜合金线材的拉丝性。另外,当第2峰强度比为3.00以下时,能够进一步提高铜合金线材的强度。从兼顾铜合金线材的强度提高及拉丝性提高以及与电导率的均衡性的提高的观点考虑,第2峰强度比的下限优选1.30以上、更优选1.50以上,另一方面,上限优选2.80以下、更优选2.50以下。
铜合金线材的表面的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得到的111衍射的峰强度I(111)是在2θ=43±1°的范围内的峰高度的最大值(最高强度)。针对相关的{111}面,其有助于铜合金线材的强度提高,而另一方面,有降低铜合金线材的拉丝性的倾向。但是,在后述铜合金线材的制造工序中不进行热处理的情况下,即使是峰强度I(111)高的状态,铜合金线材有时也表现出拉丝性降低而强度并不增加。
铜合金线材的表面的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得到的200衍射的峰强度I(200)是在2θ=50±1°的范围内的峰高度的最大值(最高强度)。针对相关的{100}面,其有助于铜合金线材的拉丝性提高,而另一方面,有对强度提高的贡献比较低的倾向。
铜合金线材的表面的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得到的220衍射的峰强度I(220)是在2θ=74±1°的范围内的峰高度的最大值(最高强度)。针对相关的{110}面,当其总量多时,相对而言,{111}面以及{100}面的比例减少、相对而言效果减小,因此需要为适合的值以下,另外,虽然贡献度较低,但是有助于铜合金线材的强度提高及拉丝性提高。
铜合金线材的表面的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得到的311衍射的峰强度I(311)是在2θ=90±1°的范围内的峰高度的最大值(最高强度)。针对相关的{311}面,当其总量多时,相对而言,{111}面以及{100}面的比例减少、相对而言效果减小,因此需要为适合的值以下,另外,虽然贡献度较低,但是有助于铜合金线材的强度提高及拉丝性提高。
铜合金线材的表面的X射线衍射分析按照下述方法测定。使用X射线衍射装置,并使用θ-2θ法,将作为铜合金线材的表面的侧面设为测定对象,测定40°~100°间的X射线衍射强度,从已确认的峰强度减去作为噪声的背景值,得到各面的峰强度。在X射线衍射分析中,在试样固定器(holder)上,使多个铜合金线材接触并在同一方向上并列设置。
另外,针对铜合金线材,优选的是,当拉伸强度满足1000MPa以上、电导率满足60%IACS以上,并且将Ag的含量设为X(质量%)、铜合金线材的拉伸强度设为Y(MPa)及铜合金线材的电导率设为Z(%IACS)时,Ag的含量X、拉伸强度Y及电导率Z满足下述式(1)、式(2)、及式(3)。满足这样的构成的铜合金线材的强度及电导率的均衡性变得进一步良好。
Y≥110X+880…式(1)
Z≥-4.6X+82…式(2)
Y≥-0.040Z+117…式(3)
铜合金线材的拉伸强度通过依照JISZ2241:2011进行拉伸试验来测定。
铜合金线材的电导率依照JISH0505:1975测定。
另外,铜合金线材的横截面优选为具有0.02mm以上0.08mm以下的直径的圆形状。即使是横截面为具有上述范围内的直径的圆形状的铜合金线材、即铜合金线材为圆柱状的极细线,高强度及高电导率的均衡性也优异。
另外,铜合金线材的横截面也可以为具有0.060mm以上0.500mm以下的长边及0.005mm以上0.040mm以下的短边的带状。即使是横截面为具有上述范围内的长边及短边的带状的极细线,铜合金线材的高强度及高电导率的均衡性也优异。
带状的铜合金线材的强度及电导率与成形为带状前的圆柱状的铜合金线材(例如,圆柱状的极细线)的强度及电导率变化不大。即,若成形为带状前的圆柱状的铜合金线材的强度及电导率为希望值以上,则带状的铜合金线材的强度及电导率为希望值以上。
像这样,铜合金线材具有高拉丝性,因此即使将铜合金线材细线化至极细线,也能够得到以往所未曾有过的高强度及高电导率的均衡性优异的极细线。由此,能够以到目前为止尚未实现的水平使电器产品的小型化、电路的省空间化、电路数的增大等成为可能,从而有助于产品的高附加价值化。
接着,针对实施方式的铜合金线材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在实施方式的铜合金线材的制造方法中,在将具有上述合金组成的铸块拉丝至铜合金线材的最终线直径的期间,至少进行1次热处理。该热处理是以Ag的析出及再结晶为目的的时效处理。热处理温度优选400℃以上500℃以下。另外,为了得到Ag的足够的析出量,热处理时间优选10小时以上100小时以内。
另外,针对上述热处理前后的试样进行冷拉丝加工。这里,将热处理前的冷拉丝加工称为第1拉丝加工、热处理后的冷拉丝加工称为第2拉丝加工。通过对在热处理后冷却的试样进行第2拉丝加工,能够制造铜合金线材。
第1拉丝加工的加工度相对第2拉丝加工的加工度之比(第1拉丝加工的加工度/第2拉丝加工的加工度)(以下也简称为加工度比)为5.0以上12.0以下。当上述加工度比为小于5.0时,针对在第2拉丝加工后得到的铜合金线材,最终的拉丝率大幅降低,因此不能得到希望的强度。当上述加工度比为5.0以上时,能够从上述热处理时的升温开始在加热保持温度区域较早地再结晶,从而消除积累应变,并且能够抑制在后续工序即第2拉丝加工中成为拉丝不良的原因的脆化。当上述加工度比为大于12.0时,将使热处理前的第1拉丝加工的拉丝率下降,因此成为对低加工度的试样进行热处理。其结果,由于热处理时的应变解除变慢,导致脆化进行,后续工序的细线化变得困难。
另外,各拉丝加工中的1道次断面收缩率在比0.9mm粗的线直径的情况下为15%以上35%以下,在0.9mm以下的线直径的情况下为10%以上25%以下。其他拉丝条件可适用作业中使用的极一般的条件下的拉丝速度、模具尺寸、绞盘直径。
这里,各拉丝加工的加工度能够用下式计算。
加工度:η=2×ln(拉丝前的线直径/拉丝后的线直径)
ln:自然对数
另外,热处理时的再结晶取向及拉丝加工度大有助于铜合金线材的上述峰强度。
例如,在不进行热处理的情况下,由于最终加工度变高、不形成再结晶组织,导致峰强度I(200)变得过低、峰强度I(111)变得过高,从而铜合金线材的拉丝性降低。而且,通常,虽然当峰强度I(111)增加时,容易带来铜合金线材的高强度化,但是当不进行热处理时,有时铜合金线材的强度的上升度变低。
另外,在上述加工度比为小于5.0的情况下,峰强度I(200)变得过高、峰强度I(111)变得过低,从而影响第1峰强度比及第2峰强度比。在上述加工度比为大于12.0的情况下,峰强度I(200)变得过低、峰强度I(111)变得过高,从而影响第1峰强度比及第2峰强度比。
另外,针对峰强度I(220)及峰强度I(311)虽然不会主动地进行控制,但当这些比率变高时,有时会有峰强度I(200)及峰强度I(111)带来的效果相对降低的不良影响。通过满足上述制造条件,使控制在希望的范围成为可能。
像这样,通过进行热处理、第1拉丝加工及第2拉丝加工,并使加工度比在上述范围内,由此能够控制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得到的峰强度。
另外,针对上述热处理,当使升温速度为1℃/min以上时,能够高效地抑制升温过程中的脆化的进行。另外,热处理时的升温速度越快,脆化进行的抑制越有效,但是从进行热处理的装置的简便化考虑,优选升温速度的上限值为15℃/min以下。
另外,当热处理前的第1拉丝加工的加工度为0.69以上2.31以下时,能够抑制脆化的进行,使在作为后续加工的第2拉丝加工中的细线化变得容易。
另外,在上述热处理之前,也可以进行用于在上述热处理中促进Ag的析出的固溶热处理。针对固溶热处理,热处理温度优选700℃以上900℃以下,热处理时间优选10分钟以上5小时以内。固溶热处理用于使Ag固溶,因此对多析出更均质的Ag的析出物有效。
另外,如上所述,成形为带状之前的圆柱状的铜合金线材的强度及电导率与带状的铜合金线材的强度及电导率变化不大。因此,通过对利用第2拉丝加工得到的铜合金线材进行轧制加工,能够制造带状的铜合金线材。
上述铜合金线材可合适地用于要求强度、电导率及拉丝性的优异均衡性的微型扬声器导线等机器连接缆线。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着眼于表面的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得到的规定面的峰强度,通过将规定面的峰强度之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能够得到强度、电导率及拉丝性的均衡性优异的铜合金线材。
以上,针对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而是包括本发明的概念及权利要求中所含的任何方式,能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化。
实施例
接着,针对实施例及比较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34及比较例1~12、14)
针对具有表1中示出的合金组成且铸造成外径6mm以上39mm以下的铸块,按照表2中示出的条件进行作为冷拉丝加工的第1拉丝加工至4mm以上9mm以下的线直径,以10℃/min的升温速度进行热处理,在冷却后进行作为冷拉丝加工的第2拉丝加工至最终线直径,从而制造圆柱状的铜合金线材。各拉丝加工的加工度通过加工度η=2×ln(拉丝前的线直径/拉丝后的线直径)(ln为自然对数)来计算。另外,加工度比用将第1拉丝加工的加工度除以第2拉丝加工的加工度来计算。
(实施例35)
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圆柱状的铜合金线材。然后,对圆柱状的铜合金线材进行轧制加工,从而制造横截面具有0.080mm的长边及0.007mm的短边的带状的铜合金线材。
(实施例36~37)
除了在进行第1拉丝加工前对铸块进行800℃、2h的固溶热处理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铜合金线材。
(比较例13)
制造具有表1中示出的合金组成、并且通过铸造而具有表2中示出的最终线直径的圆柱状的铜合金线材。即,在比较例13中,未进行实施例1中的热处理、第1拉丝加工及第2拉丝加工。
需要说明的是,在表1中示出的铜合金线材中含有S、Pb、Sb、Bi作为不可避免的杂质,不可避免的杂质的含量为每种元素小于0.0001质量%,元素的合计小于0.0005质量%。
[表1]
Figure BDA0003878704940000141
[表2]
Figure BDA0003878704940000151
[测定及评价]
针对在上述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得到的铜合金线材,进行下述测定及评价。结果在表3中示出。
[1]X射线衍射分析
针对在上述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得到的铜合金线材,使用X射线衍射装置(SpectrisCo.,Ltd.制,X’PertPROMRD),并使用θ-2θ法,将铜合金线材的表面设为测定对象,由于线直径细,因此在以填充的方式横向排列以确保最低20mm×40mm的面积的状态下,测定40°~100°间的X射线衍射强度,从确认到的峰强度减去作为噪声的背景值,得到各面的峰强度。在X射线衍射分析中,在试样固定器上,使多个铜合金线材接触并在同一方向上并列设置。
[2]拉伸强度
使用2个在上述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得到的铜合金线材(n=2),基于JISZ2241:2011进行拉伸试验,通过将2个测定值进行平均来计算拉伸强度。
[3]电导率
使用2个在上述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得到的铜合金线材(n=2),基于JISH0505:1975进行测定,通过将2个测定值进行平均来计算电导率。
[4]式(1)(Y≥110X+880)
将Ag的含量设为X(质量%)、铜合金线材的拉伸强度设为Y(MPa),计算式(1)并进行以下的分级。
满足式(1):有
不满足式(1):无
[5]式(2)(Z≥-4.6X+82)
将Ag的含量设为X(质量%)、铜合金线材的电导率设为Z(%IACS),计算式(2)并进行以下的分级。
满足式(2):有
不满足式(2):无
[6]式(3)(Y≥-0.040Z+117)
将铜合金线材的拉伸强度设为Y(MPa)、铜合金线材的电导率设为Z(%IACS),计算式(3)并进行以下的分级。
满足式(3):有
不满足式(3):无
[7]拉丝性
针对在上述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得到的铜合金线材,对拉丝至线直径0.02mm后的全长和在整个拉丝工序中发生的断线次数进行测定,并进行以下的分级。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例35中,针对轧制加工成带状前的圆柱状的铜合金线材(线直径0.02mm)进行了测定。当相对拉丝长度而言的断线次数为1次/100km以下时,拉丝性良好。
相对拉丝长度而言的断线次数为1次/100km以下:〇
相对拉丝长度而言的断线次数为大于1次/100km:×
[表3]
Figure BDA0003878704940000181
如表1~3所示,在实施例1~37中,Ag的含量及第1峰强度比分别被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因此拉伸强度、电导率及拉丝性均良好。另一方面,在比较例1~14中,Ag的含量及第1峰强度比中的至少一者未被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因此拉伸强度、电导率及拉丝性中的至少1者以上不良。

Claims (6)

1.铜合金线材,其具有含有1.0质量%以上6.0质量%以下的Ag、余量为Cu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的合金组成,
针对表面的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得到的111衍射的峰强度I(111)及220衍射的峰强度I(220),所述峰强度I(111)相对所述峰强度I(220)的峰强度比(所述峰强度I(111)/所述峰强度I(220))为0.50以上1.50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合金线材,其中,针对所述表面的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得到的111衍射的峰强度I(111)、200衍射的峰强度I(200)、220衍射的峰强度I(220)及311衍射的峰强度I(311),所述峰强度I(111)、所述峰强度I(200)与所述峰强度I(311)的合计强度相对所述峰强度I(220)的峰强度比((所述峰强度I(111)+所述峰强度I(200)+所述峰强度I(311))/所述峰强度I(220))为1.20以上3.00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铜合金线材,其中,所述合金组成还含有合计为0.05质量%以上0.30质量%以下的选自由Sn、Mg、Zn、In、Ni、Co、Zr及Cr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元素。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铜合金线材,其拉伸强度满足1000MPa以上、电导率满足60%IACS以上,并且Ag的含量X(质量%)、拉伸强度Y(MPa)及电导率Z(%IACS)满足下述式(1)、式(2)、及式(3),
Y≥110X+880…式(1)
Z≥-4.6X+82…式(2)
Y≥-0.040Z+117…式(3)。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铜合金线材,其横截面为具有0.02mm以上0.08mm以下的直径的圆形状。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铜合金线材,其横截面为具有0.060mm以上0.500mm以下的长边及0.005mm以上0.040mm以下的短边的带状。
CN202280003424.6A 2021-03-23 2022-03-23 铜合金线材 Pending CN11539801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48043 2021-03-23
JP2021048043 2021-03-23
PCT/JP2022/013375 WO2022202870A1 (ja) 2021-03-23 2022-03-23 銅合金線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98014A true CN115398014A (zh) 2022-11-25

Family

ID=83397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03424.6A Pending CN115398014A (zh) 2021-03-23 2022-03-23 铜合金线材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4317492A1 (zh)
JP (1) JPWO2022202870A1 (zh)
KR (1) KR20230024243A (zh)
CN (1) CN115398014A (zh)
WO (1) WO2022202870A1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32892A (zh) * 2018-03-20 2020-04-17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铜合金线材和铜合金线材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25639B2 (ja) 1993-03-31 2002-09-17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高強度高導電率銅合金の製造方法
JP2000199042A (ja) * 1998-11-04 2000-07-18 Showa Electric Wire & Cable Co Ltd Cu―Ag合金線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Cu―Ag合金線材
JP4311277B2 (ja) * 2004-05-24 2009-08-12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極細銅合金線の製造方法
JP5051647B2 (ja) 2005-10-17 2012-10-17 独立行政法人物質・材料研究機構 高強度・高導電率Cu−Ag合金細線とその製造方法
JP5195019B2 (ja) * 2008-05-21 2013-05-08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Cu−Ag合金線、巻線、及びコイル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32892A (zh) * 2018-03-20 2020-04-17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铜合金线材和铜合金线材的制造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贺佳: ""纤维相强化Cu-Ag合金的织构分布及作用"",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Ⅰ辑》, 15 August 2007 (2007-08-15), pages 022 - 21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02870A1 (ja) 2022-09-29
KR20230024243A (ko) 2023-02-20
EP4317492A1 (en) 2024-02-07
JPWO2022202870A1 (zh) 2022-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42972B1 (en) Copper alloy wire
US10030287B2 (en) Soft-dilute-copper-alloy material, soft-dilute-copper-alloy wire, soft-dilute-copper-alloy sheet, soft-dilute-copper-alloy stranded wire, and cable, coaxial cable and composite cable using same
EP3128019B1 (en) Copper alloy wire materia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020108685A1 (en) Copper-base alloys having improved punching properties on press and a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m
JPWO2002053790A1 (ja) 曲げ加工性に優れた高強度銅合金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端子・コネクタ
US9805836B2 (en) Dilute copper alloy materia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ilute copper alloy member excellent in characteristics of resistance to hydrogen embrittlement
JP2012193408A (ja) 曲げ加工性に優れたCu−Ni−Si系合金
JP5261691B2 (ja) プレス打ち抜き性に優れた銅基合金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5398014A (zh) 铜合金线材
CN115427595A (zh) 铜合金线材
US10358697B2 (en) Cu—Co—Ni—Si alloy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s
JP7430502B2 (ja) 銅合金線材及び電子機器部品
JP4349631B2 (ja) 電機、電子機器部品用コルソン合金細線の製造方法
WO2023085305A1 (ja) Cu-Ag系合金線
KR102345805B1 (ko) 강도와 압연 평행 방향 및 압연 직각 방향의 굽힘 가공성이 우수한 Cu-Ni-Si계 합금 스트립
WO2023085306A1 (ja) Cu-Ag系合金線
JP6762453B1 (ja) 銅合金板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154131B2 (ja) フォーク型コンタクト用の高強度りん青銅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355569B2 (ja) 銅合金、伸銅品及び電子機器部品
JP4447300B2 (ja) 曲げ性に優れるりん青銅条
JP6522677B2 (ja) 電子部品用Cu−Ni−Co−Si合金
JP2018016821A (ja) 銅合金線棒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6287846A (zh) 一种高强高导铜银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JP5637435B2 (ja) 同軸ケーブ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