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978A - 用于光盘驱动器的记录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光盘驱动器的记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978A
CN1153978A CN96121106A CN96121106A CN1153978A CN 1153978 A CN1153978 A CN 1153978A CN 96121106 A CN96121106 A CN 96121106A CN 96121106 A CN96121106 A CN 96121106A CN 1153978 A CN1153978 A CN 11539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record
data
record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61211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31145C (zh
Inventor
美细津忠之
冢谷茂树
猪口达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39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9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3114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3114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45Record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2Editing, e.g. varying the order of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record carriers
    • G11B27/031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 G11B27/034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on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2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separate auxiliary tracks of the same or an auxiliary record carrier
    • G11B27/327Table of contents
    • G11B27/329Table of contents on a disc [VTOC]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36Monitoring, i.e. supervising the progress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25Optical beam sources therefor, e.g. laser control circuitry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tical storage devices; Modulators, e.g.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ize or intensity of optical spots or optical traces
    • G11B7/126Circuits, 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laser control or stabilis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1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of read-only, rewritable, or recordable type
    • G11B2220/215Recordable discs
    • G11B2220/218Write-once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45CD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Indexing, Searching, Synchronizing, And The Amount Of Synchronization Travel Of Record Carri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一种记录格式的信息记录方法及一次写入光盘记录方法,该格式中当信息通过记录装置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时,至少与信息记录介质或记录信息有关的附加信息与记录信息一起重复记录多次,其包括步骤:当附加信息的记录失败时搜索记录附加信息的区中的记录失败位置,将记录装置从记录开始位置移到记录失败位置及通过记录装置按记录格式从记录失败位置记录附加信息。使得信息能记录在记录失败位置后的区中并可用其它驱动装置读出。

Description

用于光盘驱动器的记录方法
本发明涉及修复记录在一次写入光盘(CD-R)上的重复数据的信息记录方法以及用于一次写入光盘的记录方法。
迄今为止,已有一种能通过由光束的辐射在盘形记录介质上相继形成凹坑来记录信息的光盘装置。一个这样的光盘装置被称为符合所谓高密度盘(CD)标准的CD-R(可记录CD)。
这种CD-R驱动器所使用的光盘是所谓一次写入光盘(下文称为“CD-R”),其中用高强度光束的辐射改变在预设槽内的记录层的光学特性而能将信息一次写入,该预设槽是预先形成的导向槽。
现在将描述CD-R的数据结构,指示光量调节区的PCA(功率校准区)形成在靠近光盘中心的最内周缘部分。PCA区包括用于调节记录时使用光束的光量的测试区和记录该测试区的可用状态的计数区。
指示节目区的PMA(节目存储区)形成在从光盘中心向外周方向与PCA区相邻的区域上。在PMA区中,重复记录有光盘的可用状态,具体地说,就是有记录在光道单元上的数据的开始地址信息和结束地址信息。
在从光盘的中心向其外周缘的方向与PMA区相邻形成有多个信息段(Session),每个信息段在从光盘的中心到外周缘方向上包括引入区、节目区和引出区。在引入区有记录在节目区的信号的目录表信息的反复记录数据作为TOC(目录表)。
音频数据或类似数据记录在节目区,用对应于被记录数据的号码的光道号表示节目区,光道包括指示光道内数据结构的TD(光道描述符)和作为比光道小的数据单元的信息包,相同的信息反复记录在TD上。
作为在一次CD-R的节目区记录数据的方法之一,已知一种用于在光道单元记录数据的光道记录方法,光道意味着指示一只乐曲或一个文件或多于一只乐曲或文件的数据的集合。
当光道被记录时,通过从PMA区读取数据来检测出数据未记录在光盘的节目区中的区域,即非记录区,并将数据记录在光道单元的非记录区上。
更进一步,数据被记录在作为比光道单元小的数据单元的信息包单元。信息包单元的数据记录操作称为“道内记录”。这时,指示光道的开始地址和结束地址的信息最初记录在光道的PMA区内,使得该光道上预先形成任意数目的信息包。在道内记录操作中,数据被顺序并连续地从光道内的第一信息包记录。在这种数据记录操作中断之后,从最后记录数据的地址的下一个地址再次进行数据记录。
如上所述,在CD-R信息记录格式中,相同信息的PMA,TOC和TD数据在预定记录单元应该被连续记录多次。更进一步,在下一个记录操作中,数据应该连续记录在位于CD-R最外缘的被记录的记录单元的结尾部分。
然而,在CD-R的传统信息记录方法中,当诸如PMA,TOC或TD数据这样的数据的记录操作失败并且记录操作终止在记录操作的中间时,该信息记录方法并不采取对策来修复数据。这样,因为未根据该格式完成记录单元区中的记录,就存在数据不能记录在记录失败区之后的区域的缺陷。
考虑到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修复应重复记录的记录失败信息的信息记录方法以及一次性写入光盘记录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提供一种以一种记录格式为基础的信息记录方法,在该记录格式中当用记录装置将信息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上时,至少与信息记录介质或记录信息有关的附加信息与该记录信息一起被重复记录多次。这种信息记录方法包括步骤:当附加信息的记录失败时搜索要记录附加信息的区域中的记录失败位置;将记录装置从记录开始位置移向该记录失败位置;以及根据该记录格式用记录装置从记录失败位置记录附加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案,提供一种以一种记录格式为基础的一次性写入光盘记录方法,在该记录格式中当用记录装置将信息记录在一次性写入光盘时,至少与一次性写入光盘或记录信息有关的附加信息与记录信息一起被重复记录多次。这种一次性写入光盘记录方法包括步骤:当附加信息的记录失败时搜索要记录附加信息的区域中的记录失败位置,将记录装置从记录开始位置移向记录失败位置并根据该记录格式用记录装置从记录失败位置记录附加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方法,可达到下面的效果。
在信息记录时,通过监视来自伺服电路的跟踪误差信号和聚焦误差信号,来确定是否正确地完成了应被写入多次的附加信息的数据记录单元。例如,当跟踪误差信号和聚焦误差信号超出预定的误差范围并扰动时,就确定为未正确完成数据记录单元。
如果确定正确完成了在前的记录,然后在接下来的区继续进行此时的记录。反之,如果未正确结束在前的记录,就修复信号以便可以正确地结束记录的信号。
如果未正确结束应写入多次的附加信息的数据记录单元,根据跟踪误差信号和聚焦误差信号检测记录失败位置。然后,移动光学模块并按不同的定时从存储器读出存储在存储器中的作为记录失败数据的附加信息的数据。这时,通过信号调制器来如此切换驱动激光驱动器的定时和驱动功率大小,以把输入到光学模块的激光发光二极管的激光功率大小从记录开始位置到记录失败位置设置为相对低的功率量级,以及把输入到光学模块的激光发光二极管的激光功率大小从记录失败位置到记录结束位置设置为相对高的写入功率量级。
这样,当记录信息时,搜索CD-R上的一次性写入记录区域并切换激光器功率大小,因此将光学模块移动到作为一次写入记录区的开始部分的记录失败光道的开始部分,从而实现一次性写入记录。
根据本发明的一次写入光盘记录方法能获得下面的效用。
当开始写入附加信息时,光学模块的位置设置到写功率的光发射位置(写入开始位置)。然后,产生写入附加信息的数据。控制信号以这样的方式输入伺服电路,即:光学模块的位置移向写入准备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是写功率光发射位置(写入开始位置),因此光学模块离开初始位置并沿CD-R的半径方向移动。
然后,确定光学模块的位置是否从写入准备位置移到写功率发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是写入开始位置。重复这种判断直到光学模块的位置已经移到写功率发射位置。如果光学模块的位置已移到写功率发射位置,光学模块的激光发光二极管就被激励来发射写入激光功率。
然后,确定附加信息是否成功地写入预定的记录单元。根据来自伺服电路的跟踪误差信号和聚焦误差信号的状态可确定写入是否成功。这样,写入对应于要记录在CD-R上的信息光道的量的记录单元并结束操作。
如果写入不成功,通过将光学模块的位置移到写入失败位置来搜索写入失败位置。此时,从写入开始位置到写入失败位置写入数据成为写入成功数据,而且从写入失败位置到写入结束位置成为写入失败数据。然后,重复上面的处理和上面的判断。如果写入为成功的,就结束操作。
尤其是,光学模块的位置从写入准备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即写功率发射位置(写入开始位置)移向搜索到的写入失败位置,从而光学模块离开初始位置并沿CD-R的半径方向移动。此时,尽管定时是写入定时,光学模块的激光发光二极管的激光功率设置为读出激光功率。因此,光学模块仅从写入开始位置到写入失败位置跟踪CD-R,并且此时提供的一次写入数据成为要用读出功率跟踪的数据。
确定光学模块的位置是否从写入准备位置移向写功率发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即写入失败位置。重复这种判断,直到光学模块的位置已移到写功率发射位置。如果光学模块的位置已移到写功率发射位置,就激励光学模块的激光发光二极管来发射写入激光功率。
再次确定附加信息是否成功地写到预定的记录单元。特别是,根据来自伺服电路的跟踪误差信号和聚焦误差信号的状态确定附加数据的写入是否成功。如果附加信息成功地写入预定的记录单元,就结束操作。此时,一次写入数据成为从写入失败位置到写入结束位置的写功率的一次写入数据。
图1A至1D是表示光盘上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立即跟踪(track-at-once)系统信息包的光道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可变长度信息包系统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固定长度信息包系统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链接块(Link block)的数据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次写入光盘记录装置的方框图;
图7是搜索非记录区的程序的流程图;
图8是在光道跳越期间使用RF信号的搜索程序的流程图;和
图9是使用二分法搜索(binary search)的搜索程序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次写入光盘记录装置中的PMA写入序列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次写入光盘记录装置的TD写入序列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次写入光盘记录装置的TOC写入序列的流程图;
图13A到13C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次写入光盘记录装置的一次写入操作的示意图;
图1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次写入光盘记录装置的PMA记录格式的图;和
图15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次写入光盘记录装置的TOC记录格式的图。
参考附图现在将描述本发明。
首先,将描述CD-R的记录格式,本申请的受让人SONY公司和Phillips公司在共同开发中将该记录格式标准化。该标准写在所谓橙皮书ISO/IEC(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中。
现在描述采用本发明的CD-R的数据结构。图1A至1D是表示CD-R的数据结构的图。
如图1A所示,表示PCA101(功率校准区)设置在靠近磁盘中心100的最内周缘的光量调节区。PCA101包括用于调节记录信息的激光束的量的测试区和记录测试区的可用状态的计数区。
PMA(节目存储区)102表示设置从沿盘中心100沿外周缘方向与PCA101相邻的节目区。在PMA102中,存在重复记录的CD-R的节目区的可用状态,即,记录在光道单元的数据的开始地址信息和结束地址信息。
PMA102的具体内容如下。
PMA102包括三种信息。第一内容为记录信息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的光道号。在这种数据中,以表的形式记录与部分记录有关的内容。PMA102内提供的全部光道的光道号能连续地和逐步地增加。全部光道包括附加的光道。第二内容是CD-R的识别信息。为识别每张盘,能记录多个六位数字。第三内容是跳越信息和非跳越信息。跳越信息指示在重放期间跳过全部的每个光道或记录光道的一部分。非跳越信息意味着取消跳越命令。
以下将描述PMA记录序列。数据必须以10帧为单元来写入PMA102。也就是,以10子码帧的倍数连续执行PMA102中的数据写入。在10帧单元内,相同的信息被分配到其中连续的帧为子码Q信道的“ZERO”字节的“0”(第一帧)到“9”(最后一帧)。在记录PMA的部分中,在“ZERO”字节不断重复从“0”至“9”的循环计数。
信息调用项设置在子码帧内,在连续的5个子码帧内每项重复5次。由于一项包括10个子码帧,一项的连续5个项目用“0”至“4”或“5”至“9”来标出。当应记录多个项中非偶数计数的项时,这些项中的最后一项重复不是5次而是10次,因为记录以10个子码的倍数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当该项重复10次时,相同的信息分配到子码的“ZERO”字节的“0”至“9”。当开始PMA时记录第一项。具体讲,在10帧期间在PMA中,相同信息被重复记录10次或者两个信息被重复记录5次。
在从盘中心100向外缘方向与PMA区相邻设置多个信息段103、104、105。信息段103、104、105包括从盘中心100沿外周缘的方向设置的引入区106、109、112,节目区107、110、113和引出区108、111、114。在引入区106、109、112具有重复记录多次的记录在节目区107、110、113的信号的目录表的数据作为TOC(目录表)。
TOC115、116、117的具体内容如下。当完成光盘时,TOC115、116、117被写入引入区106、109、112。在完成光盘之后,不能将信息记录在光盘上。TOC始于引入区106、109、112的起始点。在TOC115、116、117内,每项重复3次。在引入区106、109、112内,不断重复所完成的TOC115、116、117。
音频数据等,记录在节目区107、110、113。图1B表示信息段103的数据结构。如图1B所示,根据记录的数据号设置光道号TNO。在这个实施例中,一个信息段内设置三个数据光道118、119、120。光道118、119、120的每一个都包括通过索引能鉴别的两个区。图1C表示光道118的数据结构。如图1C所示,光道118包括指示光道结构信息的TD(光道描述符)121和作为小于光道118的数据单元的信息包123。与TOC115、116、117类似,在TD121中,相同的信息重复记录多次。
TD的具体内容如下,TD包括与用户数据122的光道的属性有关的信息,该信息包括与前面的光道的属性有关的信息。TD包括两部分,第一内容为TD表,TD表位于每个用户数据122的开始位置,并且长度为8字节。第二内容为多个TD单元。每个单元由16字节构成。TD单元描述每个光道的数据属性。数据属性为光道号,立即跟踪系统的三光道记录系统,固定长度信息包系统和可变长度信息包系统以及信息包大小,等等。第一TD单元直接定位在TD表后面,当在TD记录信息时,相同的信息在该区域重复2秒或更长。
图1D表示信息包123的数据结构。链接数据块区124位于信息包123的开始部分,链接数据块区124与运入区(run-in area)125一起构成到前面的信息包的一个链接部分。该实施例表示其中信息包长度为固定的定长信息包系统。用户数据区127位于运入区125和运出区(run-out area)126之间。在运入区125和运出区126不能记录数据,运入区125和运出区126是保护区。
以下将描述记录系统,图2表示根据立即跟踪系统的信息包的数据结构。其中目录表为“00”的区为TD160。在TD160中,记录有指示按照立即跟踪系统记录信息包162的事实的信息。其中目录表为“01”的区为用户数据161的记录区。根据立即跟踪系统,准信号(例如,全为“0”的数据)被记录直到运出区。链接数据块163、164为缓冲区。
图3表示可变长度系统的信息包的数据结构。如图3所示,其中目录表为“00”的区是TD170。在TD170中,记录有指示按照可变长度记录系统记录信息包172的事实的信息。其中目录表为“01”的区是用户数据171的记录区。每个信息包172由大于8块(用户数据为1块)的任意数目的数据块构成。链接数据块173、174为缓冲区。
图4表示固定长度系统的信息包的结构。如图4所示,其中目录表为“00”的区是TD180。在TD180中,记录有指示按照可变长度系统记录信息包182的事实的信息和信息包长度的块数。在这个实施例中,记录有其块数相等的信息包长度。其中目录表为“01”的区是用户数据181的记录区。用户数据181由记录在TD180上的信息包长度的各块构成。链接块183、184为缓冲区。
图5表示链接数据块的数据结构。如图5所示,链接块由链接块区191的一个数据块,运入区192的4个数据块和运出区193的2个数据块,即全部7个数据块构成。在链接块的数据结构中,当前信息包的链接数据块是链接数据块区191和运入区192,而当前信息包的在前信息包的链接数据块为输出区193。
作为光道记录系统,对于每个光道能选择如图2所示的立即跟踪系统、如图3所示的可变长度信息包系统和如图4所示的固定长度信息包系统中的一个系统。在TD中描述选择的系统,引入区和引出区作为一个光道来对待。这些区的记录系统仅限于立即跟踪系统。
通过TD中描述的记录系统确定光道中的最小记录单元,即最小信息包。在该实施例中,在图2所示的立即跟踪系统的情况下,最小信息包成为光道,即一个信息包。在图3所示的可变长度信息包的情况下最小信息包成为其中用户数据由一数据块组成的一个信息包。在图4所示的固定长度信息包的情况下最小信息包成为TD中描述的预定长度的信息包。
因为要记录在CD-R上的信号的数据散布于过去和将来,记录在CD-R上的这样的信号使用CIRC(交叉交织里德索洛蒙编码)修正误差,所以如果记录在不是预定位置的位置中断,就丢失部分数据而且重放数据成为不可能,因此,在一信息包内必须不中断地记录信号。
当写入数据时,如果在预定的记录单元未完成用于识别所用的PMA、TD和CD-R的TOC的写入并且失败,就不能根据格式完成记录单元区的记录。因此,在随后的区不可能记录数据并且必须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完成记录,即可以在预定的记录单元完成PMA、TD和TOC的写入。
作为在CD-R的节目区记录数据的方法之一,即一次记录数据,具有其中在光道单元记录数据的数据记录操作。光道是一个或更多乐曲或文件的数据的集合。
当进行光道记录操作时,通过读取PMA区的数据检测在光盘的节目区未记录数据的区,即非记录区,并且将数据一次记录在光道单元的非记录区。
经常可见数据记录是按信息包单元进行的,信息包单元是小于光道单元的数据单元。按信息包单元进行的数据记录称为道内记录操作。此时,为了使光道由任意数目的信息包构成,光道的开始地址和结束地址信息预先记录在PMA区。在道内记录中,在光道中从第一信息包开始顺序并连续地记录数据。然后,在这种数据记录中断之后,从最后记录数据的地址的下一个地址再次记录数据。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一种方案,图6是表示一次写入光盘记录装置的方框图,以下描述这种一次写入光盘记录装置的结构。如图6所示,一次写入光盘记录装置包括其信息记录层由有机颜料构成的CD-R1;用于以预定的恒定线速度(CLV)转动CD-R1的主轴电机2;起跟踪伺服、聚焦伺服及螺线(thread)伺服作用的伺服电路3;具有光学系统、激光发光二极管、光电二极管、跟踪致动器和聚焦致动器的光学模块5;以及用来沿CD-R1的半径方向传送光学模块5的拖动电机4。
更进一步,这种一次写入光盘记录装置包括用于产生输入到激光驱动器(未示出)的激光驱动信号的信号调制器6;用于从光学模块5的光电二极管所检测的信号来产生各种信号的信号处理器7;用于以EFM(8至14调制)形式调制记录信号并且对记录信号纠错或以EFM形式解码重放信号并且对重放信号纠错的编码器/解码器8;用于控制一次写入光盘记录装置的各个电路和部分的CPU(中央处理单元)模块10;其中存储应写入多次的PMA、TOC、TD数据的存储器11;用于暂时存储记录信号或重放信号的缓冲存储器9;用于将这种一次写入光盘记录装置连接到外部例如主机的外部接口电路12和与外部,例如主计算机相连的端口13。
下面将描述各个电路及部件的连接关系,CD-R1通过转动机构连接到主轴电机2,伺服电路3连接到主轴电机2,伺服电路3还连接到位于光学模块5和拖动电机4中的跟踪致动器和聚焦致动器。更进一步,伺服电路3连接到CPU模块10。
光学模块5的光电二极管连接到伺服电路3和信息处理器7,信号处理器7连接到编码器/解码器8和CPU模块10,编码器/解码器8连接到缓冲存储器9和信号调制器6,信号调制器6连接到光学模块5的激光发光二极管,缓冲存储器9连接到外部接口电路12,外部接口电路12连接到端口13。CPU模块10连接到信号调制器6、编码器/解码器8、缓冲存储器9,外部接口电路12和存储器11。
下面将描述一次写入光盘记录装置的操作。最初,在伺服电路3的伺服控制下,驱动主轴电机2以预定的恒定线速度(CLV)转动CD-R1。拖动电机4将光学模块5移到沿半径方向预定位置。
通过光电二极管(例如,四象限光探测器)接收由辐射激光束引起的来自CD-R1上反射光。光学模块5将光电二极管的输出信号输入到信号处理器7和伺服电路3。伺服电路3通过增加和减少光电二极管输出的信号产生跟踪误差信号和聚焦误差信号。伺服电路3通过使用这样产生的跟踪误差信号和聚焦误差信号产生螺线控制信号、跟踪控制信号和聚焦控制信号,并将跟踪控制信号和聚焦控制信号输入到拖动电机4和配置在光学模块5中的跟踪致动器以及聚焦致动器。伺服电路3还将跟踪误差信号、聚焦误差信号或对应于跟踪误差信号和聚焦误差信号的误差信号输入CPU模块10。
这样,完成跟踪控制和聚焦控制,因此通过光学模块5的激光发光二极管在CD-R1的预定光道位置能可靠地形成凹坑,重放时,可以高可靠性地重放数据。更进一步,在CD-R1中,通过摆动(Wobbling)在CD-R1的记录表面上形成对应于形成凹坑的位置的槽沟,并可根据这些槽沟产生跟踪误差信号。通过调频(FM)实现摆动,信号处理器7通过解调调频摆动来检测位置信息(绝对时间信息)。
位置信息输入CPU模块10,并且CPU模块10根据这种位置信息控制光学模块的存取,这样,一次写入光盘记录装置能在CD-R1的预定区连续记录数据。
当在CD-R1的预定区记录数据时,通过CPU模块10根据从伺服电路3输入的跟踪误差信号和聚焦误差信号可以确定是否正确完成应多次写入的PMA、TOC和TD的数据记录单元。当跟踪误差信号和聚焦误差信号超出预定的误差范围并且扰动时,CPU模块10确定未正确结束记录单元。这时,CPU模块10监视作为来自信号处理器7的记录信号的重放RF信号和编码器/解码器8解码的数据,并响应上面的误差信号的检测立即停止记录操作。或者是,CPU模块10可以根据跟踪误差信号和聚焦误差信号与重放RF信号和解码数据一起确定是否正确地完成上面的记录单元。
如果通过CPU模块10确定正确地结束预先的记录,就连续地进行用于修复的记录。如果通过CPU模块10确定未能正确地结束预先的记录,则以正确结束记录信号的方式来修复信号。通过一次写入光盘记录装置或经通过端口13从外部主计算机输出的命令完成信号的修复。
如果通过CPU模块10确定未正确地结束应多次写入的PMA、TOC、TD数据的数据记录单元,CPU模块10就根据位置信息、跟踪误差信号和聚焦误差信号检测记录失败位置。然后,CPU模块10控制拖动电机4以便移动光学模块5并且还读出在不同的定时存储在存储器11的作为记录失败数据的PMA、TOC、TD数据。这时,CPU模块10切换驱动激光驱动器(未示出)的定时和通过信号调制器6驱动激光驱动器的驱动功率大小,以使输入光学模块5的激光发光二极管的激光功率大小从记录开始位置到记录失败位置设置为相对低的读出功率量级,以及输入光学模块5的激光发光二极管的激光功率大小从记录失败位置到记录结束位置设置为相对高的写入功率量级。
因此,在记录数据时,CPU模块10搜索其中数据被一次写入CD-R1上的区。并且,CPU模块10将光学模块5移动到记录失败光道的开始部分,即通过切换激光功率大小将数据一次写入的区的开始部分。
重放时,光学模块5和信号处理器7产生重放RF信号来检测后面将描述的重放RF信号的信号大小。信号大小检测结果作为数字信号输入CPU模块10,重放RF信号输入编码器/解码器8,在这里以EFM形式解码并进行纠错。这样以EFM形式解码并纠错的数据输入并暂存在缓冲存储器9。这样暂存在缓中存储器9的数据在预定的定时通过外部接口电路12和端口13输入外部主计算机。
从外部主计算机产生的数据经端口13和外部接口电路12输入缓冲存储器9,并在此暂存。暂存在缓冲存储器9的数据在预定的定时输入编码器/解码器8,这样输入编码器/解码器8的数据以诸如EFM和纠错的预定方式进行信号处理。由EFM-调制和纠错过的信号输入信号调制器6。信号调制器6根据从CPU模块10输出的激光束通/断控制信号与EFM调制和纠错过的信号同步地产生激光驱动信号,激光驱动信号输入激光驱动器(未示出)。激光驱动器辐射激光束到CD-R1上以形成预定的凹坑,这样数据被一次记录在CD-R1上。缓冲存储器9用于消除该装置中的数据速率和在该装置和主计算机之间传送的数据的数据速率之间的差值。
通过光学模块5从CD-R1重放的信号经信号处理器7和编码器/解码器8存储在缓冲存储器9,存储在缓冲存储器9的数据经外部接口12和端口13在预定的定时传送到主计算机。另外,在开始记录之前,在伺服电路3的控制下,通过使用根据光学模块5的激光发光二极管的激光束的每个光量的预定测试数据来调节光量。
参考图7至9,下面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在数据记录在一次写入光盘上时搜索记录区和非记录区之间的边界的方法。
图7是为描述非记录区的程序所参考的流程图。
参考图7,在操作开始之后,在步骤S101,搜索光道的开始地址(位置信息)和结束地址(位置信息)的值存储在存储器11作为搜索区的开始地址和结束地址的值。然后,控制转向下一个判定步骤S102,在这里确定搜索区的大小是否小于3000个物理光道。如果搜索区的大小小于3000物理光道,如判定步骤S102用“是”表示的,那么,控制进入步骤S104,在这里通过二分法搜索方法检测记录区和非记录区之间的边界。反之,如果搜索区的大小小于3000个物理光道,如判定步骤S102用“否”表示的,那么,控制进入步骤103,在这里实现使用光道跳越期间重放的RF信号的搜索。在已经检测到记录区和非记录区之间的大致的边界之后,在步骤S104通过使用二分法搜索方法进行搜索来检测记录区和非记录区之间的确切边界的位置,然后,结束控制。
图8是为解释使用光道跳越期间重放的RF信号的搜索程序所作参考的流程图。
参考图8,在操作开始之后,在步骤S111,CPU模块10使光学模块5寻找CD-R1上的搜索区的开始位置。然后,控制进入步骤S112,在这里光学模块5沿搜索区的结束地址方向,即结束方向开始光道跳越。在这种光道跳越操作中,重放激光束从光学模块5的激光发光二极管辐射到CD-R1上。通过光电二极管接收该激光束的反射光,接收的光量输入信号处理器7,并且信号处理器7产生跟踪误差信号和聚焦误差信号。跟踪误差信号和聚焦误差信号被输入到并被伺服电路3用于控制跟踪致动器和聚焦致动器的移动。
来自信号处理器7的重放信号的信息分量被输出作为RF信号。信号处理器7确定RF信号是否包含数据分量,判断结果输入CPU模块10。
在判定步骤S113,通过CPU模块10确定光学模块5是否到达在搜索区的非记录区或搜索区的结束。如果光学模块5未到达非记录区或搜索区的结束,如在判定步骤S113用“否”表示的,则进行光道跳越操作并重复步骤S113的判断操作。反之,如果光学模块5到达搜索区的非记录区或搜索区的结束,如在判定步骤S113用“是”表示的,则控制进入步骤S114,在这里,CPU模块10接通跟踪伺服和拖动电机伺服来控制伺服电路3以便光学模块5前进并停在检测到的位置稍向前一点的位置。
然后,控制进入下一个判定步骤S115,在这里用CPU模块10确定光学模块5的当前位置是否处于搜索区的结束处之内。如果当前位置处于搜索区结束处之内,如在判定步骤S115用“是”表示的,则控制转向步骤S116,在这里当前位置的地址值设为搜索区结束的地址值。这样,搜索区变窄了。反之,如果当前位置未处于搜索区的结束处之内,如在判定步骤S115用“否”表示的,则确定光学模块5通过搜索区。然后,控制进入步骤S117,在这里光模块5移向搜索区结束的位置。
在下一步骤S118,CPU模块10使光学模块5沿搜索区的开始方向进行光道跳越。在下一判定步骤S119,用CPU模块10确定光学模块5是否到达搜索区中的非记录区或搜索区的开始部分。如果光学模块5未到达搜索区中的非记录区或搜索区中的开始部分,如在判定步骤S119用“否”表示的,则光学模块5沿搜索区的开始方向进行光道跳越,并重复判定步骤S119的判断操作。反之,如果光学模块5到达搜索区内的非记录区或搜索区的开始部分,如在判定步骤S119用“是”表示的,则控制进入步骤S120,在这里,CPU模块10接通跟踪伺服和拖动电机伺服来控制伺服电路3,以便光学模块5前进并停在检测到的位置向前一点的位置。
然后,控制进入下一判定步骤S121,在这里用CPU模块10确定光学模块5的当前位置是否处于搜索区的开始部分之外。如果当前位置处于搜索区的开始部分之外,如在判定步骤S121用“是”表示的,然后,控制进入下一步步骤S122,在这里,当前地址值设为搜索区的开始地址值,并控制进至结束。这样,搜索区变窄。反之,如果当前位置未处于搜索区的开始部分之外,这样搜索区的开始地址值不变,而控制进至结束。
如上所述,光学模块5进行光道跳越并根据重放信号的RF信号确定数据是否被记录。因此,能够高速搜索记录区和非记录区之间的大致边界。
图9是使用二分法搜索方法的搜索程序的流程图。
参考图9,在操作开始之后,控制进入下一判定步骤S131,在这里,CPU模块10确定通过使用在前的光道跳越中的重放信号的RF信号所进行的搜索而设置的搜索区的大小是否小于4个物理光道。如果上述的搜索区的大小不小于4个物理光道,如在判定步骤S131用“否”表示的,则控制进入步骤S132,在这里,光学模块5寻找搜索区的中心,即结束方向。
在寻找操作期间,信号处理器7检测的RF信号转换为二进制信号,并输入PLL(锁相环)电路(未示出)。PLL电路(未示出)根据二进制信号重放时钟信号,并且结果时钟信号输入编码器/解码器8。编码器/解码器8使用时钟信号解码该二进制信号,由此重放数据信号和子码。从端口13输出重放的数据信号,并且把重放的子码输入CPU模块10,CPU模块10通过使用输入其中的子码控制数据。
通过PLL电路(未示出)重放的时钟信号输入伺服电路作为RF信号的读取时钟,其中将其与主轴伺服参考信号进行比较。比较结果输入主轴电机驱动器作为用于重放数据的转动误差信号,主轴电机驱动器通过使用转动误差信号控制主轴电机2。
然后,控制进入下一判定步骤S133,在这里用CPU模块10确定是否已记录光学模块5的当前位置。如果已记录光学模块5的当前位置,如在判定步骤S133用“是”表示的,则控制进入步骤S134,在这里当前位置的地址值存储在存储器11作为搜索区的开始地址值。反之,如果仍未记录光学模块5的当前位置,如在判定步骤S133用“否”表示的,则控制进入步骤S135,在这里,当前位置的地址值存储在存储器11作为搜索区的结束的地址值。如果完成步骤S134或S135所示的操作,则控制回到步骤S131,在这里CPU模块10确定搜索区的大小是否小于4个物理光道。如上所述,重复上述操作直到搜索区的大小成为小于4个物理光道为止。
如果搜索区的大小小于4个物理光道,在判定步骤S131用“是”表示,然后控制进入步骤S136,在这里光学模块5沿搜索区的开始方向进行光道跳越。然后,控制进入下一判定步骤S137,在这里CPU模块10确定是否已记录光学模块5的当前位置。如果仍未记录光学模块5的当前位置,如在判定步骤S137用“否”表示的,则确定当前位置是记录区和非记录区之间的边界。控制进入步骤S139,在这里当前位置的地址值被存储在存储器11中,并终止使用二分法搜索方法的搜索。
反之,如果已经记录光学模块5的当前位置,如在判定步骤S137用“是”表示的,则控制进入下一判定步骤S138,在这里CPU模块10确定光学模块5是否到达搜索区的结尾处。如果光学模块5到达搜索区的结尾,如在判定步骤S138用“是”表示的,则控制进入步骤S139,在这里将该位置的地址值存储在存储器11。然后,结束使用二分法搜索方法的搜索。如果非记录区未存在于搜索区中,那么如上所述,检测搜索区的结尾的位置。
反之,如果光学模块5未到达搜索区的结尾,如在判定步骤S138用“否”表示的,则光学模块5进一步寻找搜索区的开始方向,并且重复进行确定是否已记录光学模块5的当前位置的判定步骤S137。
在开始搜索之前判断的搜索区的大小和使用二分法搜索方法第一次判断的搜索区的大小可以设置为任意大小。
以下描述具体的修复操作,图10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次写入光盘记录装置的PMA写入序列的流程图。图11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的一次写入光盘记录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参考图10,在PMA写入开始之后,控制进入步骤S1,在这里CPU模块10产生一控制信号,使光学模块5的位置(X)被设置为写入功率发射位置(写入开始位置A)的控制信号。然后,控制进入步骤S2,在这里,CPU模块10将控制信号输入编码器/解码器8以便编码器/解码器8产生后面将参考图14描述的PMA写入数据。然后,控制进入步骤S3,在这里CPU模块10将控制信号以这样的方式输入伺服电路3,即用螺线电机4将光学模块5的位置(X)移到写入准备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即写入功率发射位置(写入开始位置A)。这样,光学模块5离开初始位置并沿CD-R1的半径方向移动。
在下一判定步骤S4,CPU模块10确定光学模块5的位置(X)是否从写入准备位置移到写入功率发射位置(Y),在这种情况下即写入开始位置(A)。CPU模块10重复判定步骤S4直到光学模块5的位置(X)已移到写入功率发射位置(Y)为止。如果光学模块5的位置(X)已移到写入功率发射位置(Y)如在判定步骤S4用“是”表示的,则控制进入步骤S5,在这里CPU模块10将控制信号以激励光学模块5的激光发光二极管来发射写入激光功率的方式提供给信号调制器6和激光驱动器(未示出)。
然后,控制进入一下判定步骤S6,在这里CPU模块10确定PMA是否写入预定的记录单元。具体讲,CPU模块10根据来自伺服电路3的跟踪误差信号和聚焦误差信号确定写入是否成功。当PMA写入预定的记录单元时,相同数据写入多于10帧或者相同数据写入多于5帧。因此,通过对应于要记录在CD-R1上的信息光道的数量来记录该记录单元并完成写入。
如果写入失败,如在判定步骤S6用“否”表示的,则控制进入步骤S7,其中CPU模块10通过将控制信号以由拖动电机4将光学模块5的位置(X)移到写入失败位置(B)的方式输入到伺服电路3来搜索写入失败位置(B)。这时,如图13所示,写入数据被写入从写入开始位置(A)到写入失败位置(B)的范围内的区域作为写入成功数据50,而且写入数据不写入从写入失败位置(B)到写入结束位置(C)的范围内的区域。因此,写入数据成为写入失败数据51。根据上述的二分法搜索方法搜索到写入失败位置(B),重复步骤S3至S6的处理和判断。如果写入成功,如在判定步骤S6用“是”表示的,则结束控制。
具体讲,在步骤S3,CPU模块10将控制信号输入伺服电路3以用螺线电机4将光学模块5的位置(X)从写入功率发射位置(写入开始位置A)移到步骤S7搜索的写入失败位置(B)。因此,光学模块5离开初始位置并沿CD-R1的半径位置移动。这时,CPU模块10将控制信号以这样的方式提供给信号调制器6和激光驱动器(未示出),即使得尽管定时为写入定时,光学模块5的激光发光二极管的激光器功率成为读激光功率。因此,光学模块5仅从写入开始位置(A)到写入失败位置(B)跟踪CD-R1,这样,此时的一次写入数据成为由读出功率跟踪的数据52。
CPU模块10在判定步骤S4确定光学模块5的位置(X)是否从写入准备位置移到写入功率发射位置(Y),在这种情况下即写入失败位置(B)。CPU模块10重复判定步骤S4直到光学模块5的位置(X)已经移到写入功率发射位置(Y)。如果光学模块5的位置(X)已移到写入功率发射位置(Y),如在判定步骤S4用“是”表示的,则控制进入步骤S5,在这里CPU模块10将控制信号以使光学模块5的激光发光二极管发射写入激光功率的方式提供给信号调制器6和激光驱动器。然后,根据PMA记录格式从写入失败位置(B)连续地和重复地记录PMA数据。
在下一判定步骤S6,CPU模块10再次确定在该预定的记录单元是否成功地完成PMA数据的写入。换句话说,根据从伺服电路3输出的跟踪误差信号和聚焦误差信号用CPU模块10来确定写入是否成功。如果PMA数据被成功地写入预定单元,如在判定步骤S6用“是”表示的,则结束控制。这时,一次写入数据成为如图13所示的从写入失败位置(B)到写入结束位置(C)的写入功率的一次写入数据53。
图11表示根据本实施例的一次写入光盘记录装置的TD写入序列的流程图。
参考图11,在写入TD开始之后,控制进入步骤S11,在这里CPU模块10以将光学模块5的位置(X)设置为写入功率发射位置(写入开始位置A)的方式产生一控制信号。然后,控制进入步骤S12,在这里CPU模块10以使编码器/解码器8产生TD写入数据的方式将一控制信号输入编码器/解码器8。在下一步骤S13,CPU模块10将一控制信号以这样的方式输入伺服电路3,使得通过拖动电机4将光学模块5的位置(X)移到写入准备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即写入功率发射位置(写入开始位置A)。因此,光学模块5离开初始位置并沿CD-R1的半径方向移动。
在下一判定步骤S14,CPU模块10确定光学模块5的位置(X)是否从写入准备位置移到写入功率发射位置(Y),在这种情况下即写入开始位置(A)。CPU模块10重复上面的判定步骤S14直到光学模块5的位置(X)已移到写入功率发射位置(Y)。如果光模块5的位置(X)已移到写入功率发射位置(Y),如在判定步骤S14用“是”表示的,则控制进入步骤S15,在这里CPU模块10以使光学模块5的激光发光二极管发射写入激光功率的方式将控制信号提供给信号调制器6和激光驱动器(未示出)。
然后,控制进入下一判定步骤S16,在这里CPU模块10确定TD数据是否成功地写入预定的记录单元。换句话说,根据跟踪误差信号和聚焦误差信号,用CPU模块10确定TD数据是否成功地写入。当TD数据写入预定的记录单元时,相同数据写入两秒,即超过150帧或更长。因此,记录该记录单元的数据,即5帧的运入数据,重复记录大约150帧的相同的TD数据,并在CD-R1记录3帧的运出数据并且完成写入。
如果TD数据的写入不成功,如在判定步骤S16用“否”表示的,则控制进入步骤S17,在这里CPU模块10通过将控制信号输入伺服电路3来搜索写入失败位置(B),以便通过拖动电机4将光学模块5的位置(X)移到写入失败位置(B)。这时,写入数据写入从写入开始位置(A)到写入失败位置(B)的区域范围作为图13所示的写入成功数据50。写入数据不记录在从写入失败位置(B)到写入结束位置(C)的区范围并成为图13所示的写入失败数据51。类似于PMA数据的情况,根据上述的二分法搜索方法搜索写入失败位置(B)。重复步骤S13到S16的处理和判断,然后,如果写入成功,如在判定步骤S16用“是”表示的,然后结束控制。
尤其是,在步骤S13、CPU模块10将控制信号输入伺服电路3以便通过拖动电机4将光学模块5的位置(X)从写入准备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即写入功率发射位置(写入开始位置A)移到步骤S17搜索的写入失败位置,从而光学模块5离开初始位置并沿CD-R1的半径位置移动。这时,CPU模块10将控制信号输入信号调制器6和激光驱动器(未示出),使得尽管定时为写定时,光学模块5的激光发光二极管的激光功率成为读出激光功率。因此,光学模块5仅从写入开始位置(A)到写入失败位置(B)跟踪CD-R1,因此这时的一次写入数据成为图13A至13C所示的使用读出功率跟踪的数据。
CPU模块10在判定步骤S14确定光学模块5的位置(X)是否从写入准备位置移到写入功率发射位置(Y),在这种情况下即写入失败位置(B)。CPU模块10重复判定步骤S14直到光学模块5的位置(X)已移到写入功率发射位置(Y)。如果光学模块5的位置已移到写入功率发射位置(Y),如在判定步骤S14用“是”表示的,则控制进入步骤S15,在这里CPU模块10将控制信号输入信号调制器6和激光驱动器,以便光学模块5的激光发光二极管发射写入激光功率。然后,根据TD数据记录格式从写入失败位置(B)连续地并且重复地记录TD数据。
在下一判定步骤S16,通过CPU模块10确定TD数据是否成功地写入预定的记录单元。换句话说,根据跟踪误差信号和聚焦误差信号,CPU模块10在判定步骤S16确定TD数据是否成功地写入。如果TD数据成功地写入,如在判定步骤S16用“是”表示的,则结束控制。这时,一次写入数据成为图13C所示的从写入失败位置(B)到写入结束位置(C)的区范围中的写功率一次写入数据53。
图12是表示根据本实施例的一次写入光盘记录装置的TOC数据写入序列。
参考图12,在写入TOC数据之后,控制进入步骤S21,在这里CPU模块10产生控制信号以便将光学模块5的位置(X)设置为写入功率发射位置(写入开始位置A)。在下一步骤S22,CPU模块10将控制信号输入编码器/解码器8以便编码器/解码器8产生后面将参考图15描述的TOC写入数据。在下一步骤S23,CPU模块10将控制信号以这样的方式输入伺服电路3,即通过拖动电机4将光学模块5的位置(X)移到参考准备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即写入功率发射位置(写入开始位置A),从而光学模块5离开初始位置并沿CD-R1的半径方向移动。
CPU模块10在下一判定步骤S24确定光学模块5的位置(X)是否从写入准备位置移到写入功率发射位置(Y),在这种情况下即写入开始位置(A)。CPU模块10重复该判定步骤S24直到光学模块5的位置(X)已被移到写入功率发射位置(Y)。如果光学模块5的位置(X)已移到写入功率发射位置(Y),如在判定步骤S24用“是”表示的,则控制进入步骤S25,在这里CPU模块10将控制信号以使光学模块5的激光发光二极管发射写入激光功率的方式输入信号调制器6和激光驱动器(未示出)。然后,根据TOC数据记录格式从写入失败位置(B)连续地和重复地记录TOC数据。
CPU模块10在下一判定步骤S16确定TOC数据是否成功地写入预定的记录单元。换句话说,CPU模块10根据跟踪误差信号和聚焦误差信号的状态来确定TOC数据是否成功写入。当TOC数据写入预定的记录单元时,诸如格式信息或每个光道的开始地址这样的相同数据被写入三次。因此,TOC数据记录在该记录单元,即三个相同的TOC数据重复写入CD-R1并且随后结束写入。
如果TOC数据未成功地写入,如在判定步骤S26用“否”表示的,则控制进入步骤S27,在这里CPU模块10通过将控制信号输入伺服电路3搜索写入失败位置(B)以便通过拖动电机4将光学模块5的位置(X)移到写入失败位置(B)。这时,写入数据记录在从写入开始位置(A)到写入失败位置(B)的范围的区内作为写入成功数据50。并且,写入数据不记录在从写入失败位置(B)到写入结束位置(C)范围内的区内并且成为图13B所示的写入失败数据51。类似于PMA和TD数据的情况,通过上述的二分法搜索方法搜索写入失败位置(B),重复步骤S23至S26的处理和判断。然后,如果TOC数据成功写入,在判定步骤S26用“是”表示,然后结束控制。
具体讲,在步骤S23,CPU模块10将控制信号输入伺服电路3以便通过拖动电机4将光学模块5的位置(X)从写入准备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即写入功率发射位置(写入开始位置A)到步骤S27搜索的写入失败位置(B),从而光学模块5离开初始位置和沿CD-R1的半径方向移动。这时,CPU模块10将控制信号以这样的方式输入信号调制器6和激光驱动器(未示出),即尽管定时为写入定时,但光学模块5的激光发光二极管的激光功率成为读出激光功率。因此,光学模块5仅从写入开始位置(A)到写入失败位置(B)跟踪CD-R1,使得一次写入数据成为图13C所示的用读出功率跟踪的数据52。
CPU模块10在判定步骤S24确定光学模块5的位置(X)是否从写入准备位置移到写入功率发射位置(Y),在这种情况下,即写入失败位置(B)。CPU模块10重复判定步骤S24直到光学模块5的位置(X)已移到写入功率发射位置(Y)。如果光学模块5的位置(X)已移到写入功率发射位置(Y),如在判定步骤S24用“是”表示的,则控制进入下一步骤S25,在这里CPU模块10将控制信号以使光学模块5的激光发光二极管发射写入激光功率的方式提供给信号调制器8和激光驱动器。
在判定步骤S26,CPU模块10再次确定TOC数据是否成功写入预定的记录单元。具体讲,CPU模块10根据从伺服电路3输出的跟踪误差信号和聚焦误差信号的状态确定TOC数据是否成功写入预定的记录单元。如果TOC数据成功写入,如在判定步骤S26用“是”表示的,则结束控制。这时,一次写入数据成为图13A至13C所示的从写入失败位置(B)到写入结束位置(C)的范围的区内的写入功率的一次写入数据。
当写入PMA、TD、TOC重复数据中的任意一个时,CPU模块10存储在存储器11中的记录期间指示成功记录光道帧的数据,并控制记录以便从连续数据的结尾执行修复。
当固定长度信息包的记录在记录的某处失败时,数据能通过类似的方法修复。具体讲,根据运入区能检测固定长度信息包的写入区,并且根据光道的写入开始位置和信息包长度能检测运出区的位置或类似的信息。这时,链接块的帧等于光道+(信息包长度+7)×n-5的开始地址,这里n是表示信息包的号码的整数,而(信息包长度+7)表示一个信息包的写入长度。
图14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次写入光盘记录装置的PMA数据的记录格式。如图14所示,根据帧号(Frame Number)“1”到“50”,分别写有“01”到““50”的控制和地址号(CONTROL&ADR),光道号(TNO,POINT),光道结束地址时间(MIN,SEC,FRM),“00”到“09”的ZERO和光道开始地址时间(PMIN,PSEC,PFRM)。如图14所示,在帧号码“11”到“20”的10帧中,具有重复记录5次的帧号码“11”到“15”的数据及帧号码“16”到“20”的数据的两组数据。从帧号码“11”到“20”的10帧的重复数据60记录在一个序列中。
图15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次写入光盘记录装置的TOC数据的记录格式。如图15所示,根据帧号码“n”到“n+54”,分别记录有从“01”到“05”的记录控制和地址号(CONTROL&ADR),光道号(TNO,POINT),光道结束地址时间(MIN,SEC,FRM),  ZERO和光道开始地址时间(PMIN,PSEC,PFRM)。如图15所示,在从帧号码“n”到“n+2”的三帧中,将相同的数据重复记录3次。从帧号码“n”到“n+2”的三帧的重复数据70记录在一个序列中。
由本申请的同一受让人提出的U.S.专利文件第08/460,320号中公开一种搜索上述的写入失败位置(B)的方法。
按照一次写入光盘记录方法,当信息记录在通过光学模块5的激光发光二极管作为一次写入光盘的CD-R1时,按照记录格式记录信息,该记录格式中至少有作为与CD-R1或记录信息有关的附加信息的PMA、TD、TOC数据在记录信息之前与记录信息一起被重复记录多次。根据以上述记录格式为基础的这种一次写入光盘记录方法,当PMA、TD和TOC数据记录失败时,搜索记录失败位置(B),光学模块5从记录开始位置(A)移到记录失败位置(B),并且通过光学模块5的激光发光二极管从记录失败位置(B)记录PMA、TD和TOC数据。因此,不损坏记录格式,就能很容易地修复PMA、TD和TOC数据,从而完成记录单元区内的记录。这样,信息可被记录在随后的区中。此外,通过其他驱动装置而不用进行该CD-R1上的记录的驱动装置也能从同-CD-R1读出信息。
在按照本发明的一次写入光盘记录方法中,在光学模块5从记录开始位置(A)移到记录失败位置(B)的期间,驱动光学模块5、信号调制器6和激光驱动器(未示出)的驱动信号的大小降低。在用光学模块5的激光发光二极管从记录失败位置(B)记录CD-R1的识别信息期间,驱动光学模块5、信号调制器6和激光驱动器的驱动信号的大小上升。这样,如果重复相同信息信号的处理并且在记录失败位置(B)前和后切换驱动信号的大小,就能很容易地修复PMA、TD和TOC数据。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次写入光盘记录方法中,因为通过光学模块5的激光发光二极管以来自伺服电路3的误差信号为基础识别PMA、TD和TOC数据记录失败的事实,所以不必立即重放和校验记录信息。因此,在记录信息时,能识别记录失败并且易于修复PMA、TD和TOC数据。
因为根据本发明的一次写入光盘记录方法是这样一种方法,PMA数据包含至少记录信息的地址信息,该地址信息可以不损坏记录格式地修复。这样,信息能被记录在以地址信息为基础的后面的区。
当PMA、TD和TOC数据的记录失败时,按上述切换光学模块5的激光发光二极管的写入激光功率的光发射定时。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并且下面的变型也是可能的。即,通过光学模块5的激光发光二极管的写入激光功率从记录失败位置(B)可以只产生和记录修复数据区中的PMA、TD、TOC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方法是以一种记录格式为基础的信息记录方法,其中在用记录装置将信息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上时,至少与信息记录介质或记录信息有关的附加信息在记录信息之前与记录信息一起重复记录多次。根据该信息记录方法,当附加信息的记录失败时,搜索记录失败位置,记录装置从记录开始位置移到记录失败位置,并且通过记录装置从记录失败位置记录附加信息。因此,不损坏记录格式,可以很容易地修复附加信息,这样完成记录单元区中的记录。因此,信息能记录在下面的区中并且通过其他驱动装置而不用进行该记录介质的记录的驱动装置从相同的记录介质也能读出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方法是这样的一种方法,即在记录开始位置移到记录失败位置期间,驱动记录装置的驱动信号的大小减小并且在通过记录装置从记录失败位置记录信息记录介质的识别信息期间,驱动记录装置的驱动信号的大小增加。因此,如果重复相同信息信号的处理并且在记录失败位置的前和后切换驱动信号的大小,就能易于修复附加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方法是这样的一种方法,即通过记录装置根据来自伺服电路的误差信号能识别用于识别信息记录介质的识别信息的记录为失败的事实。因此,不必立即重放和检验记录信息,当正记录信息时能识别记录失败,并且能很容易地修复附加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方法是这样的一种方法,即附加信息包含至少记录信息的地址信息。因此,如果不损坏记录格式地修复该地址信息,就有可能根据地址信息将信息记录在后面的区中。
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方法是这样的一种方法,即附加信息是记录信息的目录表信息。因此,如果不损坏记录格式地修复目录表信息,就有可能根据目录表信息将信息记录在后面的区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次写入光盘记录方法是根据所述记录格式的一次写入光盘记录方法,该记录格式中当用记录装置将信息记录在一次写入光盘上时,至少与一次写入光盘或记录信息有关的附加信息在信息记录之前与记录信息一起重复记录多次。当附加信息的记录失败时,搜索记录失败位置,记录装置从记录开始位置移到记录失败位置,并且通过记录装置从记录失败位置记录附加信息。因此能够不损坏记录格式地容易地修复附加信息并由此完成记录单元区中的记录。因而,信息能记录在后面的区中并且通过使用其他驱动装置而不是进行该一次写入光盘上的记录的驱动装置从相同的一次写入光盘读出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次写入光盘记录方法是这样的一次写入光盘记录方法,其中在记录装置从记录开始位置移到记录失败位置期间,驱动记录装置的驱动信号的大小减小,而在通过记录装置从记录失败位置记录一次写入光盘的识别信号期间,驱动记录装置的驱动信号的大小增加。因此,如果重复相同信息信号的处理并且在记录失败位置前和后切换驱动信号的大小,就能够容易地修复附加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次写入光盘记录方法是这样的一次写入光盘记录方法,其中通过记录装置根据伺服电路提供的误差信号识别附加信息的记录为失败的事实。因此,不必立即重放和校验记录信息。这样,在记录信息时能识别记录的失败并且能够容易地修复附加信息。
更进一步,根据本发明的一次写入光盘记录方法是这样的一次写入光盘记录方法,其中附加信息包含至少记录信息的地址信息。因此,如果不损坏记录格式地修复地址信息,就有可能将信息记录在根据地址信息的后面的区中。
更进一步,根据本发明的一次写入光盘记录方法是这样的一次写入光盘记录方法,其中附加信息是记录信息的目录表信息。因此,如果能够不损坏记录格式地修复目录表信息,就有可能将信息记录在根据目录表信息的后面的区中。
以上参考附图已经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发明并不局限于特定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离开本发明附属权利要求所定义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能够作出各种变化和修改。

Claims (13)

1、一种基于一种记录格式的信息记录方法,在该记录格式中当通过记录装置将信息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时,至少与所述信息记录介质或记录信息有关的附加信息与所述的记录信息一起被重复记录多次,该方法包括步骤:
当所述的附加信息的记录失败时搜索要记录所述附加信息的区中的记录失败位置;
将所述记录装置从记录开始位置移动到所述的记录失败位置;以及
通过所述的记录装置根据所述的记录格式从所述的记录失败位置记录所述的附加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其中所述的移动步骤还包括将驱动所述记录装置的驱动信号的大小设置为低于在记录所述的附加信息时所使用的驱动信号大小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其中所述的附加信息包括重复记录预定次数的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识别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还包括根据从用于控制所述的记录装置的伺服电路经所述的记录装置输出的误差信号来识别所述的附加信息的记录失败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其中所述的附加信息包含至少所述记录信息的地址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其中所述的附加信息是所述的记录信息的目录表信息。
7、一种基于一种记录格式的一次写入光盘记录方法,在该记录格式中通过记录装置将信息记录在一次写入光盘时,至少与所述的一次写入光盘或所述的记录信息有关的附加信息与所述的记录信息一起被重复记录多次,该方法包括步骤:
当所述的附加信息的记录失败时搜索要记录所述的附加信息的区中的记录失败位置;
将所述的记录装置从记录开始位置移动到所述的记录失败位置;以及
通过所述的记录装置根据所述的记录格式从所述的记录失败位置记录所述的附加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的一次写入光盘记录方法,其中所述的移动步骤还包括将驱动所述的记录装置的驱动信号的大小设置为低于记录所述的附加信息时使用的驱动信号大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次写入光盘记录方法,其中所述的附加信息包括重复记录预定次数的所述的一次写入光盘的识别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次写入光盘记录方法,还包括根据从用于控制所述的记录装置的伺服电路经所述记录装置输出的误差信号来识别所述附加信息的记录的失败的步骤。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次写入光盘记录方法,其中所述的附加信息至少包括所述记录信息的地址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次写入光盘记录方法,其中所述的附加信息是所述的记录信息的目录表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次写入光盘记录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的附加信息以一种在记录失败之后不损坏所述记录格式地连续记录所述附加信息的方式来预先存储在存储器装置中的步骤。
CNB961211067A 1995-09-18 1996-09-18 用于光盘驱动器的记录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3114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38758/95 1995-09-18
JP7238758A JPH0982039A (ja) 1995-09-18 1995-09-18 情報記録方法および追記型光ディスク記録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978A true CN1153978A (zh) 1997-07-09
CN1331145C CN1331145C (zh) 2007-08-08

Family

ID=17034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612110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31145C (zh) 1995-09-18 1996-09-18 用于光盘驱动器的记录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5896351A (zh)
JP (1) JPH0982039A (zh)
CN (1) CN1331145C (zh)
DE (1) DE19638161B4 (zh)
NL (1) NL1004043C2 (zh)
SG (1) SG47176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922C (zh) * 1998-02-03 2003-07-16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信息记录装置及信息记录方法
CN100423121C (zh) * 2002-01-31 2008-10-0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信息记录媒体,记录设备,再生设备,记录方法,再生方法和缺陷管理方法
CN100561583C (zh) * 2002-01-31 2009-11-18 索尼株式会社 记录媒体、记录方法和记录装置
CN1862669B (zh) * 2005-04-26 2011-04-13 日立-Lg数据存储韩国公司 光盘设备的记录方法
CN1577588B (zh) * 2003-07-16 2011-04-1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强健差错处理能力的数据记录/再现方法及其设备
CN102314910A (zh) * 2010-06-17 2012-01-11 索尼公司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12650A (ja) * 1997-05-14 1998-11-24 Ricoh Co Ltd 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
JPH11167729A (ja) * 1997-12-03 1999-06-22 Yamaha Corp 光ディスクのシーク動作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US6430652B1 (en) * 1997-12-30 2002-08-06 Lsi Logi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reaming data in a data processing system
JP4324993B2 (ja) * 1998-02-17 2009-09-02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ータ転送方法および装置
JP4016169B2 (ja) * 1999-03-30 2007-12-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ドライブ装置
US6397288B1 (en) * 1999-09-03 2002-05-28 Xid Wireless Technology Inc Rf PC interface
JP3292181B2 (ja) * 1999-09-20 2002-06-17 ヤマハ株式会社 Cd−rwディスクの消去方法およびcd−rw記録装置
JP2001243638A (ja) * 2000-02-24 2001-09-07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情報再生装置及びその情報再生方法
US6987717B2 (en) * 2000-08-10 2006-01-17 Ricoh Company, Ltd. Optical disk device recording data on a recordable or rewritable optical disk by setting a recording velocity and a recording power for each of zones on an optical disk
JP2002245625A (ja) * 2001-02-19 2002-08-30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記録媒体、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情報記録方法、情報記録媒体並びに記録プログラム
US7023775B2 (en) * 2001-03-22 2006-04-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reprodu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ording data to or reproducing data from a write once type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write once type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KR100925230B1 (ko) * 2002-08-22 2009-11-06 주식회사 히타치엘지 데이터 스토리지 코리아 세션 클로우즈를 이용한 광디스크 데이터 기록방법
US7120849B2 (en) * 2002-11-05 2006-10-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ata storage medium having link zone an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ording/reproducing data on/from the data storage medium
US7251201B2 (en) * 2003-08-14 2007-07-31 Media Tek Inc. Method of searching new writable address for optical recordable medium
TWI253642B (en) * 2004-04-20 2006-04-21 Mediatek Inc Re-connection method of writing optical disk for automatic optical drive carrier
US7706356B1 (en) * 2005-12-28 2010-04-27 Verizon Data Services Llc Mapping of IP phones for E911
JP2007265514A (ja) * 2006-03-28 2007-10-11 Hitachi Maxell Ltd 光ディスクマガジンシステム及び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システム
US7551525B1 (en) * 2008-03-31 2009-06-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reventing excessive skipping on audio disks
WO2014091569A1 (ja) * 2012-12-12 2014-06-19 日立コンシューマ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光情報記録再生システムおよびピックアップ状態管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7528B2 (ja) * 1988-01-25 1995-01-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式情報記録装置
DE68923568T2 (de) * 1988-08-31 1996-01-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Informationsspeichermedium und Aufzeichnungs-/Wiedergabegerät damit.
JPH02187979A (ja) * 1989-01-13 1990-07-24 Sharp Corp 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US5124966A (en) * 1989-03-29 1992-06-23 U.S. Philips Corporation Method for recording data signals on an inscribable record carrier and reading device for the record carrier
US5278838A (en) * 1991-06-18 1994-01-11 Ibm Corp. Recovery from errors in a redundant array of disk drives
US5471441A (en) * 1992-01-24 1995-11-28 Pioneer Electronic Corporation CD player capable of playing back partially recorded CD
JP3508259B2 (ja) * 1993-12-28 2004-03-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US5559778A (en) * 1993-12-28 1996-09-24 Sony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pleting an incomplete recording on an optical disc
JP2920065B2 (ja) * 1994-03-16 1999-07-19 株式会社東芝 データ記録方法、記録装置、再生装置及び再生方法
JPH0935133A (ja) * 1995-07-14 1997-02-07 Safety- Net:Kk 非常通報機能を有した自動販売機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通信警備システム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922C (zh) * 1998-02-03 2003-07-16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信息记录装置及信息记录方法
CN100423121C (zh) * 2002-01-31 2008-10-0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信息记录媒体,记录设备,再生设备,记录方法,再生方法和缺陷管理方法
CN100561583C (zh) * 2002-01-31 2009-11-18 索尼株式会社 记录媒体、记录方法和记录装置
USRE41640E1 (en) 2002-01-31 2010-09-07 Panasonic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apparatus, reproduction apparatus, recording method, reproduction method and defect management method
CN101369445B (zh) * 2002-01-31 2011-04-2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媒体的再生方法
CN101369443B (zh) * 2002-01-31 2011-06-2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缺陷管理区域的位置确定方法
USRE42585E1 (en) 2002-01-31 2011-08-02 Panasonic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apparatus, reproduction apparatus, recording method, reproduction method and defect management method
US8000218B2 (en) 2002-01-31 2011-08-16 Sony Corporation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1369444B (zh) * 2002-01-31 2011-10-0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缺陷管理区域的定位方法
CN1577588B (zh) * 2003-07-16 2011-04-1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强健差错处理能力的数据记录/再现方法及其设备
CN1862669B (zh) * 2005-04-26 2011-04-13 日立-Lg数据存储韩国公司 光盘设备的记录方法
CN102314910A (zh) * 2010-06-17 2012-01-11 索尼公司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SG47176A1 (en) 1998-03-20
CN1331145C (zh) 2007-08-08
NL1004043C2 (nl) 1999-11-02
JPH0982039A (ja) 1997-03-28
NL1004043A1 (nl) 1997-03-20
DE19638161B4 (de) 2012-06-21
US5896351A (en) 1999-04-20
DE19638161A1 (de) 1997-03-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3978A (zh) 用于光盘驱动器的记录方法
CN1146901C (zh) 光盘缺陷的管理方法、光盘装置及光盘
CN1428783A (zh) 用于获得数据管理信息的数据管理信息获得方法
CN1297977C (zh) 光盘驱动器和记录/回放的方法
CN1200408C (zh) 光盘装置
CN1178224C (zh) 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再现设备
CN1393018A (zh) 数据记录方法以及数据记录设备
CN1547209A (zh) 用于记录介质的记录和/或再现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352793A (zh) 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载体和信息记录装置
CN101040331A (zh) 对多层盘执行无误差访问操作
CN1276082A (zh) 多光束光盘读出方法和装置
US7719945B2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allowing improved access to a recording start position of user data in a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apparatus performing the same
CN1667737A (zh) 光盘装置
CN1271499C (zh) 光盘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276416C (zh) 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和光盘记录/再现方法
CN1342978A (zh) 记录设备,记录介质,读取设备,和记录介质判定方法
CN101044560A (zh) 再现方法、光盘装置、程序和计算机可读信息记录介质
CN1629965A (zh) 信息处理装置
CN1100320C (zh) 检查音频压缩数据记录差错的方法和设备
CN101044559A (zh) 信息存储介质和使用该存储介质的记录/再现设备和方法
CN1667711A (zh) 光盘装置及光盘
US7023774B2 (en) Optical disc device capable of recording or reading with high efficiency
CN101064123A (zh) 记录装置、记录方法、和记录程序
CN1725311A (zh) 光盘装置
CN1314012C (zh) 光记录/再现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808

Termination date: 2015091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