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67737A - 光盘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67737A
CN1667737A CNA2005100526658A CN200510052665A CN1667737A CN 1667737 A CN1667737 A CN 1667737A CN A2005100526658 A CNA2005100526658 A CN A2005100526658A CN 200510052665 A CN200510052665 A CN 200510052665A CN 1667737 A CN1667737 A CN 16677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situation
track
phas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5266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08046C (zh
Inventor
真下著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k K K
Tea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ak K 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k K K filed Critical Tak K K
Publication of CN16677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677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0804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08046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4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sensing features on the record carrier other than the transducing track ; sensing signals or marks recorded by another method than the main record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11B20/1803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11B20/1833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by adding special lists or symbols to the coded inform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2Editing, e.g. varying the order of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record carriers
    • G11B27/031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 G11B27/034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on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5Reproducing
    • G11B7/0053Reproducing non-user data, e.g. wobbled address, prepits, BCA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79HD-DVDs [high definition DVDs]; AODs [advanced optical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11B7/00718Groove and land recording, i.e. user data recorded both in the grooves and on the lan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旨在于HD-DVD提高地址数据的可靠性。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盘装置,在HD-DVD的光盘10对沟槽及平台双方记录数据。在沟槽轨道形成沟槽专用的G轨道地址系,在平台轨道形成平台专用的L轨道地址系。地址数据的一个位由4个多余的摇摆波构成,在只检测到3个或2个摇摆波的情况判定错误,在沟槽轨道跟踪时使用L轨道地址系的位数据校正错误。

Description

光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光盘装置,尤其有关于使用沟槽(Groove)及平台(Land)记录/播放数据的高密度的光盘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下一代DVD上提议HD(高分辨率:High Definition)-DVD。在HD-DVD,沿袭现行的DVD的光盘结构,在确保和DVD的互换性下,实现DVD以上的更高密度化。
HD-DVD的一种特征在于采用在沟槽及平台都记录数据的平台/沟槽记录方式。令平台轨道及沟槽轨道摇摆(wobble)(蛇行),在本摇摆埋入地址数据。具体而言,使用相位调制,以4个相位0度的波表示位“0”,以4个相位180度的波表示位“1”,表达地址数据。将同相位的波设置4个和多个要利用多余性提高地址数据的检测精度。在此,灰码为将相邻的二进位数据间的码间距离,即反相位数设为1的码。因而,地址“0”以灰码“00000000”,地址“1”以灰码“00000001”,地址“2”以灰码“00000011”,地址“3”以灰码“00000010”,地址“4”以灰码“00000110”等表达。
在图7在模式上表示HD-DVD的摇摆。某沟槽轨道自内圈侧摇摆和外圈侧摇摆都是0度的“0”及内圈侧摇摆和外圈侧摇摆都是180度的“1”埋入“0001”和地址数据,下一沟槽轨道一样自内圈侧摇摆和外圈侧摇摆都是0度的“0”及内圈侧摇摆和外圈侧摇摆都是180度的“1”埋入“0011”和地址数据。而,其间的L轨道在连续的沟槽轨道的反相位位置内圈侧摇摆和外圈侧摇摆变成反相(图7中位置100),未特定摇摆信号。
因此,在HD-DVD,设置埋入平台、沟槽各自的轨道地址的专用区域,令沿着轨道方向偏移的形成。因而,在读出平台轨道的地址数据的情况,使得跳过沟槽专用区域,读出位于下一平台专用区域的平台地址。
在图8在模式上表示HD-DVD的地址结构。在图8,沟槽专用区域以“G轨道地址系(address type)”表示,平台专用区域以“L轨道地址系”表示。沟槽轨道及平台轨道各自在轨道方向多割成多个信息段。将信息段地址规定成光盘每一转就重设,即,在沟槽N的信息段1的旁边配置平台N的信息段1,再在其旁边配置沟槽N+1的信息段1。
在沟槽N的G轨道地址系以同相摇摆埋入地址“N”,在相邻的平台N的L轨道地址系以同相摇摆埋入地址“N”。因此,在跟踪沟槽轨道N(沟槽N)的情况播放信息段及G轨道地址系的摇摆信号,而在跟踪平台轨道N(平台N)的情况,在信息段的下一个跳过G轨道地址系,播放L轨道地址系的摇摆信号,得到地址数据。
“专利文献1”:“日经ELECTRONICS10月13日号”日经BP公司,2003年10月13日号发行,p126-134。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于是,使用相位调制,以4个相位0度的波表示位“0”,以4个相位180度的波表示位“1”,表达地址数据,基本上依据多数决原理可确定“0”或“1”。即,在检测到相位0度的波有3个、相位180度的波只有1个的情况,可确定这为 “0”。可是,相位0度的波为3个,也无法保证是否真正是“0”,若可更提高检测精度较好。此外,在相位0度的波有2个、相位180度的波有2个的检测到各自占一半的情况,无法判定数据为为“0”或是“1”。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盘装置,对于使用相位调制以4个同相位的波表达数据“0”、“1”的埋入地址数据的光盘,令提高地址数据的检测(或解调)精度。
解决课题的方式
本发明为一种光盘装置,借着令沟槽及平台摇摆而埋入地址数据,将该地址数据转换为连续的2个地址值的编码距离为1的灰码后,对所埋入的光盘的沟槽及平台记录或播放数据,其特征为:
该摇摆信号用N个同相位的波构成一个位数据;
在播放该摇摆信号而检测的摇摆信号的同相位的波为N/2+1个以上的情况,确定相应于其相位的位数据,在为N/2个的情况,判定读取错误,执行既定的差错处理。
又,本发明为一种光盘装置,借着令沟槽及平台摇摆而埋入地址数据,将该地址数据转换为连续的2个地址值的编码距离为1的灰码后,对所埋入的光盘的沟槽及平台记录或播放数据,其特征为:
该摇摆信号用N个同相位的波构成一个位数据;
具有地址决定装置,在播放该摇摆信号而检测的摇摆信号的同相位的波为N个的情况,确定相应于其相位的位数据,在为N-1个以下的情况,判定读取错误,执行既定的差错处理。
在本发明,N可设为例如4。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在该地址数据包含奇偶校验位的情况,既定的差错处理为校正错误位而使得和该奇偶校验位的奇偶校验一致。在HD-DVD,如图8所示,分割成多个信息段,但是在信息段信息部附加奇偶校验位。因此,在判定错误的情况检查奇偶校验,在奇偶校验不一致的情况(即发生了1个错误的情况)借着将被判定错误的位校正为奇偶校验变成一致,得到正确的地址数据。
又,在本发明的别的实施方式,在沟槽轨道跟踪时,使用自播放该平台轨道地址系所得到的摇摆信号得到的地址数据校正,在平台轨道跟踪时,使用自播放该沟槽轨道地址系所得到的摇摆信号得到的地址数据校正。在HD-DVD,如图8所示,在沟槽轨道形成G轨道地址系和L轨道地址系,因L轨道地址系包含反相摇摆,一个位位置为不定,但是除此以外的位和在同一轨道的G轨道地址系的地址数据一致。这是由于G轨道地址系及L轨道地址系都被转换为灰码后埋入。因此,借着利用本一致关系,可校正在G轨道地址系的地址数据发生的读取错误。具体而言,在G轨道地址系的地址数据发生读取错误的情况,借着用L轨道地址系的地址数据之中和错误位位置对应的位位置的位数据置换可校正。此外,在沟槽轨道跟踪时或平台轨道跟踪时,将G轨道地址系和L轨道地址系之中的错误少的一方的位确定为该地址的位也可。
发明的效果
若依据本发明,利用多余的形成的摇摆信号,可提高地址数据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的地址解码电路的结构图。
图3(a)-(d)为摇摆信号的时序图。
图4为实施例的整体处理的流程图。
图5为实施例的差错处理的流程图。
图6为差错处理的说明图。
图7为光盘(HD-DVD)的摇摆说明图。
图8为光盘(HD-DVD)的轨道地址说明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光盘(HD-DVD)
12主轴马达SPM
14驱动器
16光拾取头
18螺杆马达
20驱动器
22驱动器
24APC
26RF电路
28地址解码电路
30伺服处理器
32系统控制器
34二值化电路
36编码/解码电路
38缓冲存储器
40接口I/F
42写策略电路、主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依照附加的图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在图1表示本实施例的光盘装置的整体结构图。利用主轴马达(SPM)12驱动光盘10转动。用驱动器14驱动主轴马达SPM12,驱动器14利用伺服处理器30进行伺服控制,使得变成所要的转速。在本实施例,驱动器14将光盘10在自内圈至外圈之间分割成多个区,驱动成在各区角速度变成定值(ZCAV)。
光拾取头16包含用以向光盘10照射激光的激光二极体(LD)或接受来自光盘10的反射光后转换为电气信号的光检测器(PD),和光盘10相向的配置。利用螺杆马达18在光盘10的径向驱动光拾取头16,用驱动器20驱动螺杆马达18。驱动器20和驱动器14一样利用伺服处理器30进行伺服控制。又,利用驱动器22驱动光拾取头16的LD,利用自动功率控制电路(APC)24控制驱动器22,使得驱动电流变成所要的值。APC24控制驱动器22的驱动电流,使得变成利用在光盘10的测试区域(PCA)所行的OPC(Optimum Power Control)所选择的最佳记录功率。OPC在光盘10的PCA令记录功率多段的变化的记录测试数据后,播放该测试数据,评估其信号品质后,选择可得到所要的信号品质的记录功率的处理。信号品质采用β值或γ值、调制度、跳动(jitter)等。
在播放在光盘10所记录的数据时,自光拾取头16的LD照射播放功率的激光,用PD将其反射光转换为电气信号后输出。供给RF电路26来自光拾取头16的播放信号。RF电路26自播放信号产生焦点误差信号或跟踪误差信号后,供给伺服处理器30。伺服处理器30依照这些误差信号对光拾取头16进行伺服控制,将光拾取头16保持在对焦状态或对轨状态。
光拾取头16对光盘10的沟槽及平台记录/播放。在光盘10形成螺旋状的沟槽,例如沟槽1→平台1→沟槽2→平台2→沟槽3→平台3→...等在沟槽和平台间交互的记录/播放数据。或者,在各区域只对沟槽记录/播放后对平台记录/播放等,在各区对区内的沟槽全部记录/播放后对同一区内的平台记录/播放也可。又,RF电路26供给地址解码电路28地址信号。地址解码电路28自地址信号将光盘10的地址数据解调后,供给伺服处理器30或系统控制器32。以摇摆信号将地址数据埋入光盘10的沟槽及平台。光盘10在地址数据上包含信息段地址及轨道地址。地址数据经相位调制后,用4个相位0度的波表示位值“0”,用4个相位180度的波表示位值“1”,作为灰码,在光盘10形成。这些4个同相位的波构成多余系。
光盘10的地址格式如上述所示,由2种地址系构成。在一种地址系总是检测沟槽轨道地址(G轨道地址系),在另一种地址系总是检测平台轨道地址(L轨道地址系)。在沟槽轨道沿着轨道方向形成G轨道地址系和L轨道地址系。因调整成在沟槽轨道的G轨道地址系及在平台轨道的L轨道地址系摇摆信号总是变成同相摇摆信号,自播放信号所含的摇摆信号可检测地址。
RF电路26供给二值化电路34播放用RF信号。二值化电路34将播放信号二值化后,供给编码/解码电路36所得到的信号。在编码/解码电路36,将二值化信号解调及校正错误后得到播放数据,经由接口I/F40向个人计算机等主装置输出该播放数据。此外,在向主装置输出播放数据时,编码/解码电路36将播放数据暂存于缓冲存储器38后输出。
在光盘10记录数据时,经由接口I/F40供给编码/解码电路36来自主装置的应记录的数据。编码/解码电路36将应记录的数据储存于缓冲存储器38后,将该应记录的数据编码后,作为调制数据(ETM调制(Eight to TwelveModulation))供给写策略电路42。写策略电路42按照既定的记录策略将调制数据转换为多脉冲(脉冲串)后,作为记录数据供给驱动器22。记录策略例如由在多脉冲的前头脉冲的脉宽或后续脉冲的脉宽、脉冲占空比(pulse duty)构成。因记录策略影响记录品质,一般固定为最佳策略。在OPC时一并设定记录策略也可。自光拾取头16的LD照射依据记录数据进行功率调制后的激光,在光盘10记录数据。记录数据后,光拾取头16照射播放功率的激光,播放该记录数据,供给RF电路26。RF电路26供给二值化电路34播放信号,供给编码/解码电路36二值化后的数据。编码/解码电路36将调制数据解码后,和在缓冲存储器38所储存的记录数据对比。供给系统控制器32查证结果。系统控制器32按照查证结果决定继续记录数据或执行交替处理。
在这种结构,在沟槽记录/播放数据,跟踪沟槽轨道,用地址解码电路28检测地址后供给系统控制器32的情况,在正常的读取时可检测到4个同相位的波,此时按照该相位可确定位值为“0”或“1”。可是,在只检测到3个同相位的波时,或只检测到2个同相位的波时,可能发生地址数据的读取错误。在前者的情况(同相位的波为3个),也可依据多数决的原理按照该相位确定位值,但是其可靠性相对的降低。至于后者的情况(同相位的波为2个),无法依据多数决的原理确定位值。
因此,在本实施例只在同相位的波为4个的情况判定为正常的读取,在除此以外的情况借着执行既定的差错处理确保地址数据的可靠性。
在图2表示在地址解码电路28的计数同相位的波的个数的计数电路。又,在图3表示在图2的各部的时序图。计数电路在结构上具有将自RF信号所抽出的摇摆信号二值化的二值化器28a、互斥性逻辑和异门(EOR)28b以及计数器28c。
二值化器28a将所输入的摇摆信号二值化后输出。在图3(a)表示输入的摇摆信号,在图3(b)表示二值化后的摇摆信号。供给异门28b二值化后的摇摆信号。而,也供给异门28b来自图上未示的PLL电路的基准时钟信号。在图3(c)表示基准时钟信号。
异门28b计算二值化摇摆信号和基准时钟信号的互斥性逻辑和后向计数器28c输出。在图3(d)表示当二值化摇摆信号和基准时钟信号都是H或L时输出信号变成L,当二值化摇摆信号和基准时钟信号的一方为H而另一方为L时输出信号变成H。因此,在图3的期间Ta(地址数据的1位数据长度)正常的读取摇摆信号时,因在二值化摇摆信号存在4个H的脉冲,基准时钟信号总是变成同一值,输出信号总是变成L,在计数器28c检测到脉冲数为0个,即0度的同相位的波的个数为4个。又,在图3的期间Tb也正常的读取摇摆信号时,因在二值化摇摆信号存在4个L的脉冲,基准时钟信号总是变成同一值,输出信号总是变成H,在计数器28c检测到脉冲数为0个,即180度的同相位的波的个数为4个。可是,在图3的期间Tc在摇摆信号读取发生错误时,在4个波的中无法检测第2个的波110的情况,因变成在二值化摇摆信号只含3个H的脉冲,在基准时钟信号和本部分值相异,在输出信号变成包含1个脉冲200。因此,在计数器28c检测到脉冲数为1个,即0度的同相位的波的个数为3个。如上述所示,计数同相位的波的个数后,供给系统控制器32。
以下,说明检测到同相位的波的个数为3个或2个时在系统控制器32的差错处理。
在图4表示本实施例的地址数据解码处理的流程图。首先,用计数器28c计数相位0度的波的个数C(S101)。接着,系统控制器32判定是否是C=4,即波的个数为4个(S102)。在波的个数为4个的情况,决定其位值为“0”(S103)。
而,在不是C=4的情况,接着,判定是否是C=0,即波的个数为0个(即180度的波的个数为4个)(S104)。在波的个数为0个的情况,决定其位值为“1”(S105)。
而,在不是C=0的情况,接着,判定是否是C=1或C=3(S106)。在C=1或C=3的情况,若依据多数决可各自决定为“1”、“0”,但是在可靠性有问题。因此,计数地址数据的中变成C=1或C=3的位数K后,判定本位数K是否达到阈值Kth(S107)。例如,在以12位的灰码表达地址数据的情况,将Kth设为3。而,在K尚未达到Kth的情况,认为确保该地址数据的可靠性,决定位值“1”或“0”(S108)。即,在C=1的情况设为位值“1”,在C=3的情况设为位值“0”。而,在K达到阈值Kth的情况,例如设阈值Kth=3,在12位的中的3位变成C=1或C=3的情况,认为该地址数据的可靠性低,判定错误(S110)。可任意的设定阈值Kth,例如在设Kth=1的情况,在不是波的个数为4个的位只要有一个的情况就判定错误。又,在S106为NO,即C=2的情况也因依据多数决无法决定,判定错误(S110)。在判定错误的情况,系统控制器32移至如下所示的差错处理,即地址数据的校正处理(S203)。
在图5表示在系统控制器32的差错处理的流程图。首先,判定现在跟踪的区域是否是信息段信息部(S201)。本判定为由于因在信息段信息部附加奇偶校验位,在错误校正可利用奇偶校验位。在为信息段信息部的情况,进行使用奇偶校验位所读出的地址数据的奇偶校验核对(S202)。然后,在奇偶校验位不一致而判定NG的情况,认为在该处理被判定错误的位有错误后校正,使得奇偶校验位变成一致。
即,对于因C=2而被判定错误的地址数据,奇偶校验位不一致,认为在被判定为C=2的位有错误,将本位校正为“0”或“1”,使得奇偶校验位变成一致。又,被判定为C=1或C=3而其位数超过了阈值Kth的地址数据,也将奇偶校验位不一致认为是在这些位有错误,将这些位校正为“0”或“1”,使得奇偶校验位变成一致。但,在此情况,设阈值Kth=1,在有1位的错误的情况,校正为奇偶校验位变成一致。将Kth限定为1是由于,例如设阈值Kth=2,变成存在偶数个位错误,但是依据奇偶校验无法检测偶数个错误。依据以上的处理,关于信息段信息部,对同相位的波的个数不是4个的位校正错误后,得到信息段信息。也可限定C=2的情况执行依据奇偶校验的校正。此外,依据奇偶校验检测错误,在特定了多个错误位的情况,判定所特定的位的中错误的程度最差的位(在本实施例为C=2的判定位)有相位错误,使得只校正该位也可。
而,在现在跟踪的区域不是信息段信息部的情况,因未附加奇偶校验位,无法进行依据奇偶校验的校正。因此,如以下所示校正错误。
现在,设想跟踪沟槽的情况。在沟槽轨道存在G轨道地址系和L轨道地址系(参照图8),自G轨道地址系将地址数据解调,但是因包含反相摇摆信号,本来不安定的L轨道地址系也将地址数据解调。虽然自L轨道地址系所读出的地址数据系不定,因地址数据用1的灰码将码间距离编码,变成相邻的轨道地址的其中一个的值。即,自L轨道地址系所得到地址数据和自G轨道地址系所得到地址数据只相差1位,其他的位取相等的值。这意指,比较将G轨道地址系解调后所得到地址数据和将L轨道地址数据解调后所得到地址数据后,可用自L轨道地址系所得到地址数据的对应位置换自G轨道地址系所得到地址数据的中的错误位。例如,在G轨道地址系的地址数据的中的第2位变成C=2的情况,借着用L轨道地址系的地址数据的中的第2位值置换,可确定“0”或“1”。当然,G轨道地址系的地址数据的中变成错误的位位置因在L轨道地址系变成反相摇摆信号,在和变成不定的位位置对应的情况无法置换。即,在两位置相异的情况系有效的校正。在跟踪平台轨道的情况也一样。
依照以上的原理,在系统控制器32判定现在跟踪的区域不是信息段信息部的情况(在S201 NO),接着依据跟踪伺服的极性等判定是否跟踪沟槽(S204)。而,在系跟踪沟槽的情况,接着读出L轨道地址系的地址数据后,和G轨道地址系一样的计数波的个数(S205)。然后,在G轨道地址系在变成错误的位位置,在L轨道地址系的波的个数为C=0或C=4的情况,用在L轨道地址系的位值置换该错误位(S206)。例如,在G轨道地址系的第2位变成C=2,在L轨道地址系的第2位为C=4的情况,借着将G轨道地址系的第2位置换为“0”,校正错误。又,在G轨道地址系的第2位变成C=2,在L轨道地址系的第2位为C=0的情况,借着将G轨道地址系的第2位置换为“1”,校正错误。又,在G轨道地址系的第2位及第3位变成C=1,在L轨道地址系的第2位及第3位为C=4的情况,借着将G轨道地址系的第2位及第3位置换为“0”,校正错误(Kth=2的情况)。
又,在G轨道地址系的第2位变成C=2,在L轨道地址系的第2位也为C=2的情况,因无法置换G轨道地址系的第2位,不校正错误。在G轨道地址系的第2位变成C=2,在L轨道地址系的第2位为C=3的情况,借着将G轨道地址系的第2位置换为“0”,校正错误。当然,在此情况可靠性性,不校正错误也可。
以下,更具体说明。
在图6表示自内圈侧向外圈侧形成沟槽1、平台1、沟槽2、平台2、...的情况的G轨道地址系和L轨道地址系的地址。此外,为了便于说明,用8位的灰码表达地址。在平台1的L轨道地址系以摇摆信号埋入“00000001”,在沟槽2的G轨道地址系以摇摆信号埋入“00000011”,在平台2的L轨道地址系以摇摆信号埋入“00000011”。现在,设想跟踪沟槽2,读取G轨道地址系的地址数据的情况。地址数据的各自的位由4个同相位的波构成,若可正常的读取G轨道地址系,应读到“00000011”。可是中,在第7位的读取检测到C=2,即只检测到2个0度的相位的波的情况,判定读取错误。在图6,以符号300表示的“X”表示在沟槽2的地址数据发生的错误位。
而,在沟槽2,接着G轨道地址系形成L轨道地址为400,这为在平台1的L轨道地址系和平台2的L轨道地址系所形成的地址。因平台1的L轨道地址系系“00000001”,平台2的L轨道地址为“00000011”,读取本L轨道地址为400时,读取“000000X1”。因第2位的“X”变成反相摇摆信号,意指无法播放。于是,L轨道地址为400虽然包含不定位,除此以外的位变成和沟槽2的G轨道地址系相同的位值。因此,借着用L轨道地址为400的对应的第7位位置的位数据“0”置换在G轨道地址系在第7位发生的错误位“X”,就得到系正确的地址数据的“00000011”。
平台轨道跟踪时也一样,读出G轨道地址系的地址数据后,和L轨道地址系一样的计数波的个数(S207)。然后,在L轨道地址系变成错误的位位置,在G轨道地址系的波的个数为C=0或C=4的情况,用在G轨道地址系的位值置换该错误位(S208)。例如,在L轨道地址系的第2位变成C=2,G轨道地址系的第2位为C=4的情况,借着将L轨道地址系的第2位置换为“0”,校正错误。又,在L轨道地址系的第2位变成C=2,G轨道地址系的第2位为C=0的情况,借着将L轨道地址系的第2位置换为“1”,校正错误。又,在L轨道地址系的第2位及第3位变成C=1,G轨道地址系的第2位及第3位为C=4的情况,借着将L轨道地址系的第2位及第3位置换为“0”,校正错误。在L轨道地址系的第2位变成C=2,G轨道地址系的第2位也为C=2的情况,因无法置换L轨道地址系的第2位,不校正错误。
于是,在沟槽跟踪时将自G轨道地址系所读出的地址数据的中变成C=2的位或变成C=1、3的位置换为自在同一轨道所形成的L轨道地址系所读出的地址数据的对应位,在平台跟踪时将自L轨道地址系所读出的地址数据的中变成C=2的位或变成C=1、3的位置换为自在同一轨道所形成的G轨道地址系所读出的地址数据的对应位,可校正错误位。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未限定如此,可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在本实施例,在同相位的波的个数C=1、3的情况,该个数变成阈值Kth以上时判定错误,但是也可只在C=0、4的情况判定正常,在C=1、2、3的情况一律判定读取错误,移至图5的差错处理。
又,在本实施例,也可将阈值Kth设为充分大,实际上在C=1、3的情况判定正常,只在C=2的情况判定错误,移至图5的差错处理。在此情况,依据多数决决定位值,只在无法依据多数决决定的情况判定错误,进行差错处理。
此外,在本实施例,计数来自在图2的异门28b的输出信号(参照图3(d))所含的脉冲数,但是在依据多数决决定的情况,也可在输出信号的Ta、Tb、Tc各自的期间测量L电平和H电平的时间,将时间比较长的决定为该区间的相位,即位值。例如,在Ta区间因H电平的时间为零,相位为0度,可决定位值为“0”,在Tb区间因L电平的时间为零,相位为180度,可决定位值为“1”,在Tc区间因L电平的时间>H电平的时间为零,可决定位值为“0”。在L电平的时间和H电平的时间大致相等的情况,实际上相当于C=2,判定错误。也可按照L电平的时间和H电平的时间的差判定实质上为C=1、2、3的哪一个。此外,在本实施例,举例说明以4个相位波构成一个位数据的地址数据,但是未限定如此,也可应用于具有由依据多数决原理无法确定位值的相位波数构成的地址数据的光盘及光盘装置。此时,当然需要按照构成位数据的相位波数改变基于相位波一致数C的判定条件。
又,在本实施例,在跟踪沟槽轨道时,在G轨道地址系的地址数据发生读取错误的情况,用L轨道地址系的地址数据的中的和错误位位置对应的位位置的位数据置换,但是也可比较G轨道地址系和L轨道地址系各自的位的波的数C后采用错误比较少的位(同相位的波的个数比较多的位)。
具体而言,在图5的处理,在S205自L轨道地址系读出地址数据后,在S206置换时,计数在L轨道地址系的波的数C后,比较G轨道地址系的波的数C。然后,采用波的数为0或4或者比较接近该值的位。例如,若G轨道地址系的波的数C为2,L轨道地址系的波的数为C=0或C=1,采用L轨道地址系的位值,设为数据“0”。又,若G轨道地址系的波的数C为2,L轨道地址系的波的数为C=3或C=4,采用L轨道地址系的位值,设为数据“1”。
又,若G轨道地址系的波的数C为1或3,也可依据一样的比较选择。即,在G轨道地址系的波的数C为1,L轨道地址系的对应位位置的波的数C为0的情况,采用L轨道地址系的位,设为数据“0”。又,在G轨道地址系的波的数系3,L轨道地址系的对应位位置的波的数C为4的情况,采用L轨道地址系的位,设为数据“1”。
在跟踪平台轨道地址的情况也一样,比较L轨道地址系的波的数和G轨道地址系的波的数后采用读取错误比较少的位。例如,在L轨道地址系的波的数C为1,G轨道地址系的波的数C为0的情况,采用G轨道地址系的位,设为数据“0”。总之,在沟槽轨道跟踪时或该平台轨道跟踪时,同时播放G轨道地址系和L轨道地址系,对各位比较同相位的波的数C后,将同相位的波的数C比较多的确定为地址的位数据即可。
因此,在想读出某轨道地址的情况,地址数据由12位构成时,变成最下阶位为G轨道地址系的位,第2位为L轨道地址系的位,第3位为G轨道地址系的位等G轨道地址系和L轨道地址系的位混合存在。
此外,在G轨道地址系和L轨道地址系的对应的位位置错误为同程度的情况,按照既定的规则选择其中之一即可。例如,例如在沟槽轨道跟踪时对G轨道地址系赋与优先权,在G轨道地址系的波的数C为1,L轨道地址系的波的数C系3的情况,采用G轨道地址系的波的数,设为数据“0”等。
又,在本实施例的图5的S206或S208置换时,在置换源的位为相当于反相摇摆信号的位的情况,不置换而直接当作读取差错处理也可。
即,如上述所示,因自L轨道地址系所得到地址数据和自G轨道地址系所得到地址数据只相差1位,其他的位取相等的值,比较将G轨道地址系解调后所得到地址数据和将L轨道地址数据解调后所得到地址数据后,可用自L轨道地址系所得到地址数据的对应位置换自G轨道地址系所得到地址数据的中的错误位,但是在G轨道地址系的地址数据的中变成错误的位位置和因在L轨道地址系变成反相摇摆信号而变成不定的位位置对应的情况无法置换。可是,在变成反相摇摆信号的位置也有依据条件可读取数据“0”或“1”的情况,在此情况就用反相摇摆信号的位置换。因此,在此情况直接当作读取差错处理。
具体而言,在S206用L轨道地址系的位置换G轨道地址系的中被判定错误的位后,自置换后的轨道地址决定在L轨道地址系的反相摇摆位置后,判定置换后的位是否是该反相摇摆位置。在沟槽轨道的地址确定的情况,在该沟槽轨道的L轨道地址系可容是的决定哪一位位置为反相摇摆。例如,如图6所示,在确定沟槽轨道地址为“00000011”的情况,在该沟槽轨道的L轨道地址系的反相摇摆位置为第2位。其理由为,G轨道地址系和L轨道地址系都用灰码编码,在G轨道地址为“00000011”的情况,相邻的平台轨道的L轨道地址系应各自为“00000001”及“00000011”,第2位变成反相。在图6,所置换的位为第7位,因反相摇摆位置为第2位,直接采用所置换的地址,但是若所置换的位为第2位的情况,因变成用反相摇摆的位置换G轨道地址,在此情况不采用置换后所得到的地址,而当作读取错误。一般,在用L轨道地址系的错误位置换G轨道地址系的错误位后所得到的沟槽轨道的地址为m的情况,可自本m和前一个m-1决定反相摇摆位置。但,也可能用L轨道地址系置换G轨道地址系的错误位后所得到的沟槽轨道的地址变成m-1(本来应是m,因置换而变成m-1),在此情况因本来应依据m和m-1决定反相摇摆位置,依据置换所得到的地址n(=m-1)和加上1的n+1决定反相摇摆位置。结果,将置换后的地址设为n后,可依据n和n±1决定反相摇摆位置。具体而言,在置换所得到的沟槽轨道地址为“00000011”的情况,因前一个地址为“00000001”,第2位变成反相摇摆位置,因其后一个地址系“00000010”,最下阶位变成反相摇摆位置,结果就将最下阶位和第2位决定为反相摇摆位置。在置换最下阶位和第2位的其中之一的情况,不采用置换后所得到的地址,而当作读取错误。
在S208的情况也一样,用G轨道地址系的位置换L轨道地址系的中被判定错误的位后,自置换后的轨道地址决定在G轨道地址系的反相摇摆位置后,判定置换后的位是否是该反相摇摆位置。一般,在用G轨道地址系的位置换L轨道地址系的错误位后所得到的平台轨道的地址系m的情况,可自本m和后一个m+1决定反相摇摆位置。但,也可能用G轨道地址系置换L轨道地址系的错误位后所得到的平台轨道的地址变成m+1(本来应是m,因置换而变成m+1),在此情况因本来应依据m和m+1决定反相摇摆位置,依据置换所得到的地址n(=m+1)和减去1的n-1(=m)决定反相摇摆位置。结果,将置换后的地址设为n后,可依据n和n±1决定反相摇摆位置。判定结果,在用反相摇摆置换的情况,不采用置换后所得到的地址,而当作读取错误。此外,为置换多个位位置的情况,在其中一个位和反相摇摆位置对应的情况,也因和用反相摇摆置换一样,不采用置换后所得到的地址,而当作读取错误较好。
而,不是像这样自置换后的地址决定反相摇摆位置,而预先在置换前推测反相摇摆位置后,判定该推测位置和应置换的错误位位置是否一致也可。即,依据连续性等的验证确定前一轨道地址后自前一轨道地址可求的目标地址确定的情况,自本目标地址和上述的方法一样的可推测反相摇摆位置。例如,在沟槽轨道跟踪时,目标地址确定为“00000011”的情况,因在该轨道的L轨道地址系的反相摇摆位置变成第2位,实际上读取G轨道地址系的地址后判定第2位错误时,因变成用反相摇摆置换第2位,不置换,而当作读取错误。对于平台轨道跟踪时也一样。如图8所示,因一个轨道由多个信息段构成,在依据同一轨道地址的前信息段确定轨道地址的情况,就依据下一信息段确定目标地址。
此外,在沟槽轨道跟踪时,自G轨道地址系决定L轨道地址系的反相摇摆位置,但是一般化后,在G轨道地址为n(二位数据)的情况,自本n和小1的n-1决定反相摇摆位置;在平台轨道跟踪时,在L轨道地址为N的情况,就自本n和大1的n+1决定反相摇摆位置(参照图6)。在确定轨道地址为n的情况,可自该地址n和n±1决定反相摇摆位置。
在上述的说明,表示借着令沟槽及平台摇摆而埋入地址数据后对沟槽及平台记录或播放数据的光盘装置,但是在令沟槽摇摆而埋入地址数据后只对沟槽记录或播放数据的光盘装置当然也可一样的应用。以下,说明只对沟槽记录或播放数据的光盘装置。
在只对沟槽记录或播放数据的光盘装置,也令该光盘的沟槽摇摆而在该摇摆埋入地址数据。在此情况,因不必对平台赋与地址数据,不必将地址数据转换为灰码后埋入。使用相位调制,以4个相位0度的波表示位“0”,以4个相位180度的波表示位“1”,表达地址数据。此外,和对沟槽及平台记录数据的光盘的情况一样的用4个同相位的波表达1位是为了使得用一台光盘装置可驱动两种光盘。设只对沟槽记录数据的光盘为“HD-DVD R”(记录一次),设对沟槽及平台记录数据的光盘为“HD-DVD RW”(可重复记录)时,为了使得都可驱动R或RW。
地址解码电路28检测地址后供给系统控制器32,但是在沟槽跟踪时可检测到连续4个同相位的波的情况判定正常的读取,在除此以外的情况判定错误后,执行既定的差错处理。地址解码电路28的计数电路(参照图2)在沟槽跟踪时计数同相位的波的个数C后供给系统控制器32。系统控制器32在为C=4的情况决定其位值系“0”。而,在为C=0的情况,因意指相位相差180度的波为4个,判定其位值是“1”。在任一种情况都判定读取为正常。
而,在为C=1或C=3的情况,系统控制器32也可依据多数决原理各自将位值决定为“1”、“0”,但是可靠性降低。因此,借着计数地址数据的中变成C=1或C=3的位数M后判定该位数M是否达到阈值Mth,判定是否是读取错误。阈值Mth可设为和对沟槽及平台记录数据的情况的阈值Kth同一值,在用12位的灰码表达地址数据的情况,可将Mth设为3。当然,将Mth设为和Kth相异的值也可。而,在M未达到Mth的情况,确保该测试数据的可靠性的决定位值“1”或“0”。即,在C=1的情况,设位值“1”,而在C=1的情况,设位值“0”。在M达到Mth的情况,判定该地址数据的可靠性低,判定读取错误。当然,在为C=1或C=3的情况,也可依据多数决原理马上各自决定位值。
而,在C=2的情况,因依据多数决原理也无法决定位值,系统控制器32判定读取错误。
此外,关于在判定读取错误的情况的差错处理为任意,重试、中止记录或播放,或者校正错误等。但,在对沟槽及平台记录的情况,因在沟槽存在G轨道地址系及L轨道地址系,在G轨道地址系发生读取错误的情况可使用L轨道地址系的信息校正错误,但是只对沟槽记录时因在沟槽只有G轨道地址系存在,无法使用本方法。在G轨道地址系附加奇偶校验位等既定的错误校正位的情况使用该位校正错误即可。

Claims (21)

1.一种光盘装置,借着令沟槽及平台摇摆而埋入地址数据,将该地址数据转换为连续的2个地址值的编码距离为1的灰码后,对所埋入的光盘的沟槽及平台记录或播放数据,其特征为:
该摇摆信号用N个同相位的波构成一个位数据;
在播放该摇摆信号而检测的摇摆信号的同相位的波为N/2+1个以上的情况,确定相应于其相位的位数据,在为N/2个的情况,判定读取错误,执行既定的差错处理。
2.一种光盘装置,借着令沟槽及平台摇摆而埋入地址数据,将该地址数据转换为连续的2个地址值的编码距离为1的灰码后,对所埋入的光盘的沟槽及平台记录或播放数据,其特征为:
该摇摆信号用N个同相位的波构成一个位数据;
具有地址决定装置,在播放该摇摆信号而检测的摇摆信号的同相位的波为N个的情况,确定相应于其相位的位数据,在为N-1个以下的情况,判定读取错误,执行既定的差错处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盘装置,其中,在播放该摇摆信号而检测的摇摆信号的同相位的波为N-1个的情况的该差错处理为:判定在地址数据的至少成为该N-1个位数据的个数是否达到既定的阈值以上,在为阈值以上的情况判定读取错误,而在比阈值小的情况确定相应于其相位的位数据。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盘装置,其中:
该地址数据包含奇偶校验位;
该差错处理系校正错误位而使得和该奇偶校验位的奇偶校验一致的处理。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盘装置,其中:
该沟槽的地址数据包含下列2种地址系:沟槽轨道地址系,用形成该沟槽的内圈侧摇摆和外圈侧摇摆的相位系相同的同相摇摆加以规定;及平台轨道地址系,用含有形成该沟槽的内圈侧摇摆和外圈侧摇摆的相位反相的反相摇摆加以规定;且
该平台的地址数据包含下列2种地址系:平台轨道地址系,用形成该平台的内圈侧摇摆和外圈侧摇摆的相位系相同的同相摇摆加以规定;及沟槽轨道地址系,用含有形成该平台的内圈侧摇摆和外圈侧摇摆的相位反相的反相摇摆加以规定;
该差错处理为:在该沟槽轨道跟踪时,使用自播放该平台轨道地址系所得到的摇摆信号获得的地址数据校正;而在该平台轨道跟踪时,使用自播放该沟槽轨道地址系所得到的摇摆信号获得的地址数据校正的处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盘装置,其中,该差错处理为:于该沟槽轨道跟踪时,在判定在播放该沟槽轨道地址系所得到的地址数据发生读取错误的情况,借着将该错误位数据置换为自该平台轨道地址系所得到的地址数据的对应的位数据而校正;而于该平台轨道跟踪时,在判定在播放该平台轨道地址系所得到的地址数据发生读取错误的情况,借着将该错误位数据置换为自该沟槽轨道地址系所得到的地址数据的对应的位数据而校正的处理。
7.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光盘装置,其中,该N为4。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盘装置,其中,该地址决定装置在该沟槽轨道跟踪时,于判定在播放该沟槽轨道地址系所得到的地址数据发生读取错误的情况,在该错误位位置相当于在该平台轨道地址系的该反相摇摆位置的情况,不执行该校正的处理,而当作读取错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盘装置,其中,该地址决定装置具有:
一装置,在该沟槽轨道跟踪时,于判定在播放该沟槽轨道地址系所得到的地址数据发生读取错误的情况,自将该错误位位置换为由该平台轨道地址系所得到的地址数据的对应的位数据后所得到的地址,来决定该反相摇摆位置;及
一装置,在所决定的该反相摇摆位置和该错误位数据一致的情况,将该置换后所得到的地址当作读取错误。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盘装置,其中,该地址决定装置具有:
一装置,在该沟槽轨道跟踪时自目标地址决定该反相摇摆位置;及
一装置,在该沟槽轨道跟踪时,于判定在播放和该目标地址对应的该沟槽轨道地址系所得到的地址数据发生读取错误的情况下,在该错误位位置和该反相摇摆位置一致的情况,不进行该置换,而当作读取错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盘装置,其中,于将该目标地址的值设为n的情况,决定该反相摇摆位置的装置自该n和n-1决定该反相摇摆位置。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盘装置,其中,该地址决定装置在该平台轨道跟踪时,于判定在播放该平台轨道地址系所得到的地址数据发生读取错误的情况下,在该错误位位置和在该沟槽轨道地址系的该反相摇摆位置相当的情形,不执行该校正的处理,而当作读取错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盘装置,其中,该地址决定装置具有:
一装置,在该平台轨道跟踪时,于判定在播放该平台轨道地址系所得到的地址数据发生读取错误的情况,自将该错误位位置换为由该沟槽轨道地址系所得到的地址数据的对应的位数据后所获得的地址,决定该反相摇摆位置;及
一装置,在所决定的该反相摇摆位置和该错误位数据一致的情况,将该置换后所得到的地址当作读取错误。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盘装置,其中,该地址决定装置具有:
一装置,在该平台轨道跟踪时自目标地址决定该反相摇摆位置;及
一装置,在该平台轨道跟踪时,于判定在播放和该目标地址对应的该平台轨道地址系所得到的地址数据发生读取错误的情况下,在该错误位位置和该反相摇摆位置一致的情况,不进行该置换,而当作读取错误。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盘装置,其中,在将该目标地址的值设为n的情况下,决定该反相摇摆位置的装置由该n和n+1决定该反相摇摆位置。
16.一种光盘装置,借着令沟槽及平台摇摆而埋入地址数据,将该地址数据转换为连续的2个地址值的编码距离为1的灰码后,对所埋入的光盘的沟槽及平台记录或播放数据,其特征为:
该摇摆信号用N个同相位的波构成一个位数据;
该沟槽的地址数据包含下列2种地址系:沟槽轨道地址系,用形成该沟槽的内圈侧摇摆和外圈侧摇摆的相位系相同的同相摇摆加以规定;及平台轨道地址系,用含有形成该沟槽的内圈侧摇摆和外圈侧摇摆的相位反相的反相摇摆加以规定;且
该平台的地址数据包含如下2种地址系:平台轨道地址系,用形成该平台的内圈侧摇摆和外圈侧摇摆的相位系相同的同相摇摆加以规定;及沟槽轨道地址系,用含有形成该平台的内圈侧摇摆和外圈侧摇摆的相位反相的反相摇摆加以规定;
具有地址决定装置,在该沟槽轨道跟踪时或平台轨道跟踪时,对各位比较播放该沟槽轨道地址系和该L轨道地址系后所检测的摇摆信号的同相位的波的数后,将该摇摆信号的同相位的波的数比较多的确定为地址的位数据。
17.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盘装置,其中,决定该反相摇摆位置的装置在将该地址的值设为n的情况,自该n和n±1决定该反相摇摆位置。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盘装置,其中,决定该反相摇摆位置的装置在将该地址的值设为n的情况,自该n和n±1决定该反相摇摆位置。
19.一种光盘装置,用以对于借着令沟槽摇摆而埋入地址数据的光盘的沟槽记录或播放数据,其特征为:
该摇摆信号用N个同相位的波构成一个位数据;
在播放该摇摆信号而检测的摇摆信号的同相位的波为N/2+1个以上的情况,确定相应于该相位的位数据,在该相位的波为N/2个的情况,判定读取错误,而执行既定的差错处理。
20.一种光盘装置,用以对于借着令沟槽摇摆而埋入地址数据的光盘的沟槽记录或播放数据,其特征为:
该摇摆信号用N个同相位的波构成一个位数据;
具有地址决定装置,在播放该摇摆信号而检测的摇摆信号的同相位的波为N个的情况,确定相应于其相位的位数据,在其为N-1个以下的情况,判定读取错误,执行既定的差错处理。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光盘装置,其中,在播放该摇摆信号而检测的摇摆信号的同相位的波为N-1个的情况的该差错处理为:判定在地址数据的至少该N-1个位数据的个数是否达到既定的阈值以上,若为阈值以上则判定读取错误,若为比阈值小则确定相应于该一相位的位数据。
CNB2005100526658A 2004-03-09 2005-03-03 光盘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804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65377/04 2004-03-09
JP2004065377 2004-03-09
JP065377/2004 2004-03-09
JP2004114209 2004-04-08
JP114209/2004 2004-04-08
JP114209/04 2004-04-08
JP127543/04 2004-04-23
JP2004127543 2004-04-23
JP127543/2004 2004-04-23
JP198600/2004 2004-07-05
JP198600/04 2004-07-05
JP2004198600A JP2005332549A (ja) 2004-03-09 2004-07-05 光ディスク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67737A true CN1667737A (zh) 2005-09-14
CN100508046C CN100508046C (zh) 2009-07-01

Family

ID=34831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52665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8046C (zh) 2004-03-09 2005-03-03 光盘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483353B2 (zh)
EP (1) EP1575036A3 (zh)
JP (1) JP2005332549A (zh)
KR (1) KR100647832B1 (zh)
CN (1) CN100508046C (zh)
TW (1) TWI2820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129349A1 (ja) * 2005-05-31 2006-12-07 Fujitsu Limited データ受信装置
JP4816399B2 (ja) * 2006-10-13 2011-11-16 ティアック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4992817B2 (ja) 2008-05-08 2012-08-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誤判定訂正回路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US8072854B1 (en) 2009-03-04 2011-12-06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wobble defects in optical recording system
JP2013251032A (ja) * 2012-06-04 2013-12-12 Sony Corp 光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再生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90877A (ja) 1990-04-09 1991-12-20 Fujitsu Ltd 記憶装置の媒体エラー自動修復方法
JP3555664B2 (ja) 1993-09-29 2004-08-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ータ再生方法及びデータ再生装置
EP0671738B1 (en) * 1993-09-29 2001-07-11 Son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producing data
US5745502A (en) * 1996-09-27 1998-04-28 Ericsson, Inc. Error detection scheme for ARQ systems
US6069870A (en) * 1996-10-22 2000-05-30 Hitachi, Lt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which indicates information according to the wobbling of a track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JP4232056B2 (ja) * 1997-05-19 2009-03-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の製造方法及び光ディスク
KR100349029B1 (ko) * 1997-08-16 2002-12-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기록매체
JP4078696B2 (ja) * 1997-11-28 2008-04-23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記録許可判定装置及び情報記録装置
KR100595161B1 (ko) * 1999-07-09 2006-07-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광 기록재생기의 비기록 영역 검출 방법
US7012861B1 (en) * 1999-07-16 2006-03-14 Lg Electronics Inc. Track jump method for a recording medium
JP4159187B2 (ja) * 1999-07-30 2008-10-01 富士通株式会社 Psk信号のキャリア同期型復調装置
EP1098301A2 (en) * 1999-11-03 2001-05-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hysical identification data addressing method using wobble signal, wobble address encoding circuit, method and circuit for detecting wobble address,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193350C (zh) * 1999-11-03 2005-03-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标识数据寻址方法、摆动地址编码电路及检测方法和电路
US6856586B2 (en) * 2000-10-27 2005-02-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Recording clock generating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JP3899861B2 (ja) 2001-07-13 2007-03-2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光ディスク、情報再生方法及び記録方法
CN1229782C (zh) * 2001-11-21 2005-11-3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再现方法和装置
KR100484131B1 (ko) * 2001-12-04 2005-04-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어드레스 정보 검출방법 및 그 장치
KR100844847B1 (ko) * 2001-12-06 2008-07-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광디스크의 워블신호 기록방법 및 그에 따른 광디스크
JP3561256B2 (ja) * 2001-12-28 2004-09-02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記憶媒体、情報記録装置、情報再生装置、情報記録方法、及び情報再生方法
JP2002251838A (ja) 2002-01-15 2002-09-06 Sony Corp 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および方法
US7099244B2 (en) * 2002-10-10 2006-08-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Wobble demodulator and wobble demodulation method
JP3848266B2 (ja) * 2003-01-23 2006-11-22 株式会社東芝 ウォブルトラックを持つ光ディスクおよびこの光ディスクを用いる装置と方法
JP4285025B2 (ja) 2003-02-27 2009-06-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JP3753139B2 (ja) * 2003-06-27 2006-03-08 ティアック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4040563B2 (ja) 2003-10-06 2008-01-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31032A (en) 2005-09-16
US7483353B2 (en) 2009-01-27
TWI282089B (en) 2007-06-01
EP1575036A2 (en) 2005-09-14
EP1575036A3 (en) 2009-04-08
KR100647832B1 (ko) 2006-11-23
US20050201231A1 (en) 2005-09-15
CN100508046C (zh) 2009-07-01
KR20060043547A (ko) 2006-05-15
JP2005332549A (ja) 2005-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51912C (zh) 信息记录/再现方法
CN1320545C (zh) 光记录装置、光再现装置、记录介质记录方法及记录介质再现方法
CN1339799A (zh) 记录和/或再现方法和设备
CN1667737A (zh) 光盘装置
CN100343908C (zh) 光盘装置
CN1331119C (zh) 光盘装置及光盘
CN100354939C (zh) 光盘装置
CN1734626A (zh) 错误修正装置及光盘装置
CN1271499C (zh) 光盘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831997A (zh) 同步信号检测器和同步信号检测方法
CN1551135A (zh) 光盘记录设备
CN1450533A (zh) 用于检测和校正光存储介质上的相关地址的装置和方法
CN1835109A (zh) 信息再现方法
KR100697772B1 (ko) 광디스크 장치
JP2005259188A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
JP2005259305A (ja) 情報記録方法、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情報記録媒体
JP2005108349A (ja) ディスク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5259189A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9289381A (ja) 情報記録方法、情報記録装置、情報再生方法及び情報再生装置、並びに光ディス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01

Termination date: 201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