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92835A -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现代物流管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现代物流管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92835A
CN115392835A CN202211042338.4A CN202211042338A CN115392835A CN 115392835 A CN115392835 A CN 115392835A CN 202211042338 A CN202211042338 A CN 202211042338A CN 115392835 A CN115392835 A CN 1153928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product
information
logistics
trans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4233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文湲
胡定成
倪守华
蔡金晶
李茂勇
陈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hengyi Logis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Zhengyi Logis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Zhengyi Logis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Zhengyi Logis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4233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9283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3928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928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1Scheduling, planning or task assignment for a person or group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10/00Economic sectors
    • G16Y10/40Transport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现代物流管理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获取物流中心的多个有效物流订单并确定每个有效物流订单的运输产品信息和运输目的地信息,基于每个有效物流订单的运输产品信息和运输目的地信息通过互联网数据库对每个运输产品进行装配车辆分配,根据分配结果生成每个装配车辆的装配任务,通过每个装配车辆的装配任务对每个运输产品进行统计和信息管理。通过对每个运输产品进行装配车辆分配可以根据分配结果直接预先登记好每个运输产品的物流信息然后在后续装配的过程中通过重点对运输产品的装配监控来实现快速的物流信息登记过程,无需进行人工的RFID标签扫描,提高了装配效率和物流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现代物流管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现代物流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上购物平台取代了线下实体平台成为了人们的主力购物平台,网上购物平台通过互联网技术获取用户的订单,然后联系快递公司进行发货从而实现买家与卖家的跨区域交易,提高了便捷性,但是,对于某些大物件产品,一般的快递公司无法实现运输,于是这些大物件产品订单需要通过物流中心进行消化,现有的物流中心在对物流产品进行装配运输前需要对每个物流产品进行系统入库记录从而方便后续进行物流记录调取,一般的方式是通过在物流产品上设置RFID标签通过对其进行人工扫描来进行信息登记,但随着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现在对物流转运的效率以及准确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技术不仅极大地浪费了人力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所显示出来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现代物流管理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通过在物流产品上设置RFID标签通过对其进行人工扫描来进行信息登记不仅极大地浪费了人力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现代物流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物流中心的多个有效物流订单并确定每个有效物流订单的运输产品信息和运输目的地信息;
基于每个有效物流订单的运输产品信息和运输目的地信息通过互联网数据库对每个运输产品进行装配车辆分配;
根据分配结果生成每个装配车辆的装配任务;
通过每个装配车辆的装配任务对每个运输产品进行统计和信息管理。
优选的,所述获取物流中心的多个有效物流订单并确定每个有效物流订单的运输产品信息和运输目的地信息,包括:
获取每个有效物流订单对应的电子订单;
通过所述每个电子订单获取每个有效物流订单的状态信息,根据所述状态信息确定每个有效物流订单的产品归置状态;
基于所述产品归置状态筛选出可进行实时物流的目标有效物流订单;
根据所述目标有效物流订单对应的目标电子订单确定该目标有效物流订单的运输产品信息和运输目的地信息。
优选的,所述基于每个有效物流订单的运输产品信息和运输目的地信息通过互联网数据库对每个运输产品进行装配车辆分配,包括:
基于每个有效物流订单的运输产品信息通过所述互联网数据库获取该有效物流订单对应运输产品的宏观产品类型;
根据每个有效物流订单的运输产品的宏观产品类型对所有运输产品进行统一装配规划,获取第一规划结果;
根据每个有效物流订单的运输目的地信息对所述第一规划结果进行适应性调整,获取第二规划结果;
确定所述第二规划结果中每个装配规划的待装配空间信息,根据所述待装配空间信息和每个装配车辆的内置空间信息对每个运输产品进行装配车辆分配。
优选的,所述根据分配结果生成每个装配车辆的装配任务,包括:
根据每个装配车辆的装配场景构建场景模型,根据装配机器人的操作参数构建其操作模型;
将所述场景模型与装配机器人的操作模型进行匹配处理,获取装配任务模型;
根据所述分配结果确定每个装配车辆的装配任务参数;
将所述装配任务参数输入到所述装配任务模型中获得每个装配车辆的实时装配任务。
优选的,所述通过每个装配车辆的装配任务对每个运输产品进行统计和信息管理,包括:
采集每个运输产品的外观信息,根据所述外观信息确定每个运输产品的第一产品规格;
基于每个运输产品的虚拟碰撞测试信息确定其包装等级;
根据每个运输产品的包装等级确定包装规格,根据所述包装规格和第一产品规格计算出每个运输产品包装后的第二产品规格;
根据每个运输产品包装后的第二产品规格对每个运输产品进行装配统计和信息管理。
优选的,所述根据每个运输产品包装后的第二产品规格对每个运输产品进行装配统计和信息管理,包括:
根据每个运输产品包装后的第二产品规格确定该运输产品的空间占用信息;
根据每个装配车辆的内部空间构建该装配车辆的装配空间模型;
利用每个装配车辆的装配空间模型基于该装配车辆的每个分配运输产品的空间占用信息进行装配模拟,获取多个模拟结果。
根据每个装配车辆的多个模拟结果对每个运输产品进行装配统计和信息管理。
优选的,所述根据每个装配车辆的多个模拟结果对每个运输产品进行装配统计和信息管理,包括:
根据每个装配车辆的多个模拟结果确定该装配车辆在装配后的剩余空间范围;
为每个装配车辆的每个分配运输产品构建数据标识;
检测每个装配车辆在装配完毕后的目标剩余空间,确认所述目标剩余空间是否在所述剩余空间范围内,若是,确认该装配车辆装配完毕,否则,计算所述目标剩余空间与剩余空间范围最小剩余空间的差值;
选择空间占用信息与所述差值相近的多个第一目标运输产品,基于每个第一目标运输产品的目标数据标识向工作人员的移动终端发出检查指令;
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未装配的第二目标运输产品;
生成第二目标运输产品未装配的提醒指令到预设管理服务器;
当所有装配车辆均按照装配任务装配完毕后,通过每个分配运输产品的数据标识生成该运输产品的物流信息并将其存储到所述预设管理服务器中。
优选的,在基于每个运输产品的虚拟碰撞测试信息确定其包装等级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每个运输产品的结构参数并根据其构建该运输产品的空间层次模型;
根据所述空间层次模型确定每个运输产品的待测碰撞方向;
基于每个待测碰撞方向上的外表层次结构估计每个运输产品在该待测碰撞方向上的碰撞接触范围;
根据每个运输产品在每个待测碰撞方向上的碰撞接触范围确定在该运输产品在每个待测碰撞方向上的形变区域;
获取每个运输产品在每个待测碰撞方向上的形变区域内的外表材质参数,根据所述外表材质参数生成每个运输产品的外表刚度模型;
生成不同力度的撞击测试信号并分别将其输入到每个运输产品的外表刚度模型中以确定每个运输产品在不同力度的撞击测试信号下的刚度理论变化值和形变度理论变化值;
将每个运输产品在不同力度的撞击测试信号下的刚度理论变化值和形变度理论变化值进行整合以获得该运输产品的虚拟碰撞测试信息。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每个装配车辆的运行轨迹,基于所述运行轨迹确定每个装配车辆的物流运行进度;
根据所述物流运行进度对每个运输产品的物流信息进行实时更新;
采集每个装配车辆的实时行驶速度,根据所述实时行驶速度和该装配车辆的装配完毕后的目标剩余空间计算出该装配车辆所装配的运输产品的偏移概率;
确认所述偏移概率是否大于等于预设概率,若是,向装配车辆的司机发出智能语音减速提醒,若否,无需进行后续操作。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现代物流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物流中心的多个有效物流订单并确定每个有效物流订单的运输产品信息和运输目的地信息;
分配模块,用于基于每个有效物流订单的运输产品信息和运输目的地信息通过互联网数据库对每个运输产品进行装配车辆分配;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分配结果生成每个装配车辆的装配任务;
统计管理模块,用于通过每个装配车辆的装配任务对每个运输产品进行统计和信息管理。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现代物流管理方法的工作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现代物流管理方法的另一工作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现代物流管理方法的又一工作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现代物流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上购物平台取代了线下实体平台成为了人们的主力购物平台,网上购物平台通过互联网技术获取用户的订单,然后联系快递公司进行发货从而实现买家与卖家的跨区域交易,提高了便捷性,但是,对于某些大物件产品,一般的快递公司无法实现运输,于是这些大物件产品订单需要通过物流中心进行消化,现有的物流中心在对物流产品进行装配运输前需要对每个物流产品进行系统入库记录从而方便后续进行物流记录调取,一般的方式是通过在物流产品上设置RFID标签通过对其进行人工扫描来进行信息登记,但随着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现在对物流转运的效率以及准确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技术不仅极大地浪费了人力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工作效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现代物流管理方法。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现代物流管理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获取物流中心的多个有效物流订单并确定每个有效物流订单的运输产品信息和运输目的地信息;
步骤S102、基于每个有效物流订单的运输产品信息和运输目的地信息通过互联网数据库对每个运输产品进行装配车辆分配;
步骤S103、根据分配结果生成每个装配车辆的装配任务;
步骤S104、通过每个装配车辆的装配任务对每个运输产品进行统计和信息管理。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获取物流中心的多个有效物流订单并确定每个有效物流订单的运输产品信息和运输目的地信息,基于每个有效物流订单的运输产品信息和运输目的地信息通过互联网数据库对每个运输产品进行装配车辆分配,根据分配结果生成每个装配车辆的装配任务,通过每个装配车辆的装配任务对每个运输产品进行统计和信息管理。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对每个运输产品进行装配车辆分配可以根据分配结果直接预先登记好每个运输产品的物流信息然后在后续装配的过程中通过重点对运输产品的装配监控来实现快速的物流信息登记过程,无需进行人工的RFID标签扫描,提高了装配效率和物流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过在物流产品上设置RFID标签通过对其进行人工扫描来进行信息登记不仅极大地浪费了人力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在生成每个装配车辆的装配任务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每个装配车辆的装配任务确定该装配车辆的多个涉及装配项和装配总工作量;
获取每个涉及装配项的装配参数,根据所述装配参数确定该涉及装配项的作用系数和最大装配工作量;可调因子装配工序周期。预设装配时长;;
根据上述参数计算出每个装配车辆的装配任务的多个涉及装配项在该装配任务的预设装配时长下的完成进度:
Figure BDA0003821017780000081
其中,Fi表示为第i个装配车辆的装配任务的多个涉及装配项在该装配任务的预设装配时长下的完成进度,ln表示为自然对数,Si表示为第i个装配车辆的装配任务对应的装配态势指数,取值为[0.5,1],Mi表示为第i个装配车辆的装配任务的涉及装配项的数量,j表示为第j个涉及装配项,Qj表示为第j个涉及装配项的最大装配工作量,Q′i表示为第i个装配车辆的装配任务对应的装配总工作量,Dj表示为第j个涉及装配项的作用系数,Aj表示为第j个涉及装配项的可调因子,tj表示为第j个涉及装配项的装配工序周期,t′i表示为第i个装配车辆的装配任务对应的预设装配时长;
根据每个装配车辆的装配任务的多个涉及装配项在该装配任务的预设装配时长下的完成进度确定该装配车辆的装配任务是否需要人工辅助;
若是,根据每个装配车辆的装配任务的多个涉及装配项在该装配任务的预设装配时长下的完成进度计算出该装配车辆的装配任务所需要的人力成本:
Figure BDA0003821017780000082
其中,Bk表示为第k个装配车辆的装配任务所需要的人力成本,R表示为单位小时内标准工作量参考值,e表示为自然常数,取值为2.72,ak表示为第k个装配车辆的装配任务的复杂度,bk表示为第k个装配车辆的装配任务在人为参与时的风险指数,ck表示为第k个装配车辆的装配任务的预设装配安全度指标值;
将每个装配车辆的装配任务所需要的人力成本与该装配车辆的装配任务相关联并将其传输到管理服务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计算每个装配车辆的装配任务的多个涉及装配项在该装配任务的预设装配时长下的完成进度可以快速准确地评估出每个装配任务在限定时间内是否可以完成,为后续进行人力装配辅助的决策奠定了条件,进一步地,通过计算每个装配车辆的装配任务所需要的人力成本既可以考虑到安全因素同时还考虑到装配稳定性来合理地确定最佳的人力成本,提高了实用性的同时也提高了装配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获取物流中心的多个有效物流订单并确定每个有效物流订单的运输产品信息和运输目的地信息,包括:
步骤S201、获取每个有效物流订单对应的电子订单;
步骤S202、通过所述每个电子订单获取每个有效物流订单的状态信息,根据所述状态信息确定每个有效物流订单的产品归置状态;
步骤S203、基于所述产品归置状态筛选出可进行实时物流的目标有效物流订单;
步骤S204、根据所述目标有效物流订单对应的目标电子订单确定该目标有效物流订单的运输产品信息和运输目的地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有效物流订单的状态信息表示为有效物流订单是否通过审核状态;
产品归置状态表示为物流产品的当前存放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筛选出目标有效物流订单可以快速地确定即刻可以进行物流工作的物流订单,进一步地提高了物流效率,同时也避免了人工筛选订单,进一步地节省了人力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基于每个有效物流订单的运输产品信息和运输目的地信息通过互联网数据库对每个运输产品进行装配车辆分配,包括:
步骤S301、基于每个有效物流订单的运输产品信息通过所述互联网数据库获取该有效物流订单对应运输产品的宏观产品类型;
步骤S302、根据每个有效物流订单的运输产品的宏观产品类型对所有运输产品进行统一装配规划,获取第一规划结果;
步骤S303、根据每个有效物流订单的运输目的地信息对所述第一规划结果进行适应性调整,获取第二规划结果;
步骤S304、确定所述第二规划结果中每个装配规划的待装配空间信息,根据所述待装配空间信息和每个装配车辆的内置空间信息对每个运输产品进行装配车辆分配。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规划结果为将同一宏观产品类型的运输产品归结为一类;
适应性调整为根据每个有效物流订单的运输目的地信息将同一区域的运输产品进行调整。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对装配车辆进行运输产品的智能规划既可以将同一运输区域的运输产品归类到一起同时还最大化地保证同类型的产品归类,提高了实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分配结果生成每个装配车辆的装配任务,包括:
根据每个装配车辆的装配场景构建场景模型,根据装配机器人的操作参数构建其操作模型;
将所述场景模型与装配机器人的操作模型进行匹配处理,获取装配任务模型;
根据所述分配结果确定每个装配车辆的装配任务参数;
将所述装配任务参数输入到所述装配任务模型中获得每个装配车辆的实时装配任务。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构建装配任务模型可以根据装配场景和装配机器人的装配效率来快速地制定出每个装配车辆装配产品的客观任务,进一步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实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过每个装配车辆的装配任务对每个运输产品进行统计和信息管理,包括:
采集每个运输产品的外观信息,根据所述外观信息确定每个运输产品的第一产品规格;
基于每个运输产品的虚拟碰撞测试信息确定其包装等级;
根据每个运输产品的包装等级确定包装规格,根据所述包装规格和第一产品规格计算出每个运输产品包装后的第二产品规格;
根据每个运输产品包装后的第二产品规格对每个运输产品进行装配统计和信息管理。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确定每个运输产品包装后的产品规格可以更加准确地根据实际情况来对每个运输产品进行装配统计,提高了实用性和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每个运输产品包装后的第二产品规格对每个运输产品进行装配统计和信息管理,包括:
根据每个运输产品包装后的第二产品规格确定该运输产品的空间占用信息;
根据每个装配车辆的内部空间构建该装配车辆的装配空间模型;
利用每个装配车辆的装配空间模型基于该装配车辆的每个分配运输产品的空间占用信息进行装配模拟,获取多个模拟结果。
根据每个装配车辆的多个模拟结果对每个运输产品进行装配统计和信息管理。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进行模型模拟可以模拟出每个装配车辆的所有分配运输产品堆积情况进而可以全方位地对每个装配车辆内每个运输产品进行装配统计,进一步地提高了实用性和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每个装配车辆的多个模拟结果对每个运输产品进行装配统计和信息管理,包括:
根据每个装配车辆的多个模拟结果确定该装配车辆在装配后的剩余空间范围;
为每个装配车辆的每个分配运输产品构建数据标识;
检测每个装配车辆在装配完毕后的目标剩余空间,确认所述目标剩余空间是否在所述剩余空间范围内,若是,确认该装配车辆装配完毕,否则,计算所述目标剩余空间与剩余空间范围最小剩余空间的差值;
选择空间占用信息与所述差值相近的多个第一目标运输产品,基于每个第一目标运输产品的目标数据标识向工作人员的移动终端发出检查指令;
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未装配的第二目标运输产品;
生成第二目标运输产品未装配的提醒指令到预设管理服务器;
当所有装配车辆均按照装配任务装配完毕后,通过每个分配运输产品的数据标识生成该运输产品的物流信息并将其存储到所述预设管理服务器中。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构建每个运输产品的数据标识可以在装配过程中快速地确定运输产品是否被装配,进一步地提高了实用性和装配效率,同时也为后续获取每个运输产品的物流信息奠定了基础,进一步地,通过根据空间参数来评估出每个装配车辆内未被装配的分配运输产品可以根据产品尺寸和空间信息来快速地推导出未被装配的分配运输产品,无需进行人工排查,进一步地提高了实用性的同时也进一步地节省了人力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基于每个运输产品的虚拟碰撞测试信息确定其包装等级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每个运输产品的结构信息和材质信息;
根据所述结构信息和材质信息确定每个运输产品的虚拟碰撞测试信息;
其中,根据所述结构信息和材质信息确定每个运输产品的虚拟碰撞测试信息,具体为:
根据所述结构信息获取每个运输产品的结构参数并根据其构建该运输产品的空间层次模型;
根据所述空间层次模型确定每个运输产品的待测碰撞方向;
基于每个待测碰撞方向上的外表层次结构估计每个运输产品在该待测碰撞方向上的碰撞接触范围;
根据每个运输产品在每个待测碰撞方向上的碰撞接触范围确定在该运输产品在每个待测碰撞方向上的形变区域;
根据所述材质信息获取每个运输产品在每个待测碰撞方向上的形变区域内的外表材质参数,根据所述外表材质参数生成每个运输产品的外表刚度模型;
生成不同力度的撞击测试信号并分别将其输入到每个运输产品的外表刚度模型中以确定每个运输产品在不同力度的撞击测试信号下的刚度理论变化值和形变度理论变化值;
将每个运输产品在不同力度的撞击测试信号下的刚度理论变化值和形变度理论变化值进行整合以获得该运输产品的虚拟碰撞测试信息。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可以准确地根据每个运输产品材质参数来测试出其虚拟碰撞情况从而为后续选择每个运输产品的包装等级奠定了参考基础,同时也使得碰撞测试信息更加符合实际和客观,提高了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每个装配车辆的运行轨迹,基于所述运行轨迹确定每个装配车辆的物流运行进度;
根据所述物流运行进度对每个运输产品的物流信息进行实时更新;
采集每个装配车辆的实时行驶速度,根据所述实时行驶速度和该装配车辆的装配完毕后的目标剩余空间计算出该装配车辆所装配的运输产品的偏移概率;
确认所述偏移概率是否大于等于预设概率,若是,向装配车辆的司机发出智能语音减速提醒,若否,无需进行后续操作。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对每个运输产品的物流信息进行实时更新可以使得物流工作人员和产品接收人员可以实时地了解到每个运输产品的物流进度,进一步地提高了实用性和用户的体验感,进一步地,通过计算每个装配车辆所装配的运输产品的偏移概率进而选择性地发出提醒可以避免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翻倒情况的发生,保证了每个运输产品的质量以及运输过程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现代物流管理系统,如图4所示,该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物流中心的多个有效物流订单并确定每个有效物流订单的运输产品信息和运输目的地信息;
分配模块402,用于基于每个有效物流订单的运输产品信息和运输目的地信息通过互联网数据库对每个运输产品进行装配车辆分配;
生成模块403,用于根据分配结果生成每个装配车辆的装配任务;
统计管理模块404,用于通过每个装配车辆的装配任务对每个运输产品进行统计和信息管理。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在方法权利要求中已经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用户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现代物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物流中心的多个有效物流订单并确定每个有效物流订单的运输产品信息和运输目的地信息;
基于每个有效物流订单的运输产品信息和运输目的地信息通过互联网数据库对每个运输产品进行装配车辆分配;
根据分配结果生成每个装配车辆的装配任务;
通过每个装配车辆的装配任务对每个运输产品进行统计和信息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现代物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物流中心的多个有效物流订单并确定每个有效物流订单的运输产品信息和运输目的地信息,包括:
获取每个有效物流订单对应的电子订单;
通过所述每个电子订单获取每个有效物流订单的状态信息,根据所述状态信息确定每个有效物流订单的产品归置状态;
基于所述产品归置状态筛选出可进行实时物流的目标有效物流订单;
根据所述目标有效物流订单对应的目标电子订单确定该目标有效物流订单的运输产品信息和运输目的地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现代物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每个有效物流订单的运输产品信息和运输目的地信息通过互联网数据库对每个运输产品进行装配车辆分配,包括:
基于每个有效物流订单的运输产品信息通过所述互联网数据库获取该有效物流订单对应运输产品的宏观产品类型;
根据每个有效物流订单的运输产品的宏观产品类型对所有运输产品进行统一装配规划,获取第一规划结果;
根据每个有效物流订单的运输目的地信息对所述第一规划结果进行适应性调整,获取第二规划结果;
确定第二规划结果中每个装配规划的待装配空间信息,根据所述待装配空间信息和每个装配车辆的内置空间信息对每个运输产品进行装配车辆分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现代物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分配结果生成每个装配车辆的装配任务,包括:
根据每个装配车辆的装配场景构建场景模型,根据装配机器人的操作参数构建其操作模型;
将所述场景模型与装配机器人的操作模型进行匹配处理,获取装配任务模型;
根据所述分配结果确定每个装配车辆的装配任务参数;
将所述装配任务参数输入到所述装配任务模型中获得每个装配车辆的实时装配任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现代物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每个装配车辆的装配任务对每个运输产品进行统计和信息管理,包括:
采集每个运输产品的外观信息,根据所述外观信息确定每个运输产品的第一产品规格;
基于每个运输产品的虚拟碰撞测试信息确定其包装等级;
根据每个运输产品的包装等级确定包装规格,根据所述包装规格和第一产品规格计算出每个运输产品包装后的第二产品规格;
根据每个运输产品包装后的第二产品规格对每个运输产品进行装配统计和信息管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现代物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运输产品包装后的第二产品规格对每个运输产品进行装配统计和信息管理,包括:
根据每个运输产品包装后的第二产品规格确定该运输产品的空间占用信息;
根据每个装配车辆的内部空间构建该装配车辆的装配空间模型;
利用每个装配车辆的装配空间模型基于该装配车辆的每个分配运输产品的空间占用信息进行装配模拟,获取多个模拟结果。
根据每个装配车辆的多个模拟结果对每个运输产品进行装配统计和信息管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现代物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装配车辆的多个模拟结果对每个运输产品进行装配统计和信息管理,包括:
根据每个装配车辆的多个模拟结果确定该装配车辆在装配后的剩余空间范围;
为每个装配车辆的每个分配运输产品构建数据标识;
检测每个装配车辆在装配完毕后的目标剩余空间,确认所述目标剩余空间是否在所述剩余空间范围内,获取确认结果;
根据所述确认结果和每个分配运输产品构建数据标识对所有运输产品进行装配统计和信息管理。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现代物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每个运输产品的虚拟碰撞测试信息确定其包装等级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每个运输产品的结构信息和材质信息;
根据所述结构信息和材质信息确定每个运输产品的虚拟碰撞测试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现代物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每个装配车辆的运行轨迹,基于所述运行轨迹确定每个装配车辆的物流运行进度;
根据所述物流运行进度对每个运输产品的物流信息进行实时更新;
采集每个装配车辆的实时行驶速度,根据所述实时行驶速度和该装配车辆的装配完毕后的目标剩余空间计算出该装配车辆所装配的运输产品的偏移概率;
确认所述偏移概率是否大于等于预设概率,若是,向装配车辆的司机发出智能语音减速提醒,若否,无需进行后续操作。
10.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现代物流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物流中心的多个有效物流订单并确定每个有效物流订单的运输产品信息和运输目的地信息;
分配模块,用于基于每个有效物流订单的运输产品信息和运输目的地信息通过互联网数据库对每个运输产品进行装配车辆分配;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分配结果生成每个装配车辆的装配任务;
统计管理模块,用于通过每个装配车辆的装配任务对每个运输产品进行统计和信息管理。
CN202211042338.4A 2022-08-29 2022-08-29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现代物流管理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53928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42338.4A CN115392835A (zh) 2022-08-29 2022-08-29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现代物流管理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42338.4A CN115392835A (zh) 2022-08-29 2022-08-29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现代物流管理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92835A true CN115392835A (zh) 2022-11-25

Family

ID=84123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42338.4A Pending CN115392835A (zh) 2022-08-29 2022-08-29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现代物流管理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92835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59208A1 (en) * 2011-12-19 2013-06-20 Byung Jun Song Shipper-oriented logistics base optimization system
CN107767091A (zh) * 2016-08-22 2018-03-06 沈阳开普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流运输信息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8780529A (zh) * 2016-01-19 2018-11-09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包装和配送优化的系统和方法
CN109670756A (zh) * 2018-12-25 2019-04-23 苏州工业园区报关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物流装置及配载方法
CN110310066A (zh) * 2019-07-05 2019-10-08 上海中通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货物码放位置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967632A (zh) * 2020-04-07 2020-11-20 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物流对象的包装等级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3706085A (zh) * 2021-10-29 2021-11-26 南京我乐家居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智能制造工厂产品仓库物流信息化管理方法及云管理系统
CN113979158A (zh) * 2021-09-14 2022-01-28 南京付联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大型车货物装载运输方法及系统
CN114202118A (zh) * 2021-12-10 2022-03-18 合肥新鸟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货物出入库管理方法和管理系统
CN114926118A (zh) * 2022-05-18 2022-08-19 上海东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车货装载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59208A1 (en) * 2011-12-19 2013-06-20 Byung Jun Song Shipper-oriented logistics base optimization system
CN108780529A (zh) * 2016-01-19 2018-11-09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包装和配送优化的系统和方法
CN107767091A (zh) * 2016-08-22 2018-03-06 沈阳开普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流运输信息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9670756A (zh) * 2018-12-25 2019-04-23 苏州工业园区报关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物流装置及配载方法
CN110310066A (zh) * 2019-07-05 2019-10-08 上海中通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货物码放位置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967632A (zh) * 2020-04-07 2020-11-20 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物流对象的包装等级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3979158A (zh) * 2021-09-14 2022-01-28 南京付联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大型车货物装载运输方法及系统
CN113706085A (zh) * 2021-10-29 2021-11-26 南京我乐家居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智能制造工厂产品仓库物流信息化管理方法及云管理系统
CN114202118A (zh) * 2021-12-10 2022-03-18 合肥新鸟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货物出入库管理方法和管理系统
CN114926118A (zh) * 2022-05-18 2022-08-19 上海东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车货装载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05289B (zh) 一种工业物联网平台
US10013666B2 (en) Product lifecycle sustainability score tracking and indicia
US5450317A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timized logistics planning
CN108927988A (zh) 使用现场增材制造的运输结构的机器人装配
CN109146374A (zh) 一种智能仓库集成实施方法
CN111210108B (zh) 一种电力物资供应链的绩效管控模型
Esfandyari et al. Application of value stream mapping using simulation to decrease production lead time: a Malaysian manufacturing case
CN101297294A (zh) 图形重新检验用户设置界面
CN106022929A (zh) 基于专家系统的碰撞事故定损方法及系统
CN110222937A (zh) 一种应用于钢铁制造的新型产销融合系统
CN114707919A (zh) 基于rfid的物资检储配全链条可视化系统
CN114297837A (zh) 一种卫星总装生产线智能管理系统设计方法
CN106447157A (zh) 产品测试监管方法及其监管系统
Merdin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applicability of Industry 4.0 processes in businesses and supply chain applications
CN113807651A (zh) 基于大数据的构件全过程管理系统、终端设备及管理方法
Pursglove The influence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and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 on the development of quality costing
KR102189638B1 (ko) 정비원 단말기를 이용한 전동차 유지보수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5392835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现代物流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5619309B (zh)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物流中心信息平台系统
CN111832990A (zh) 一种货物运输车辆调配系统
CN107924423A (zh) 模型确定设备和模型确定方法
CN111222941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线上采购信息分类系统及手持操作终端
CN113723919A (zh)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管理系统
CN112269357A (zh) 一种工厂智能化管理系统
KR20210061755A (ko) 전동차 스마트 유지보수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