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89233B - 一种真空管道超高速磁浮交通动模试验平台及试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真空管道超高速磁浮交通动模试验平台及试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89233B
CN115389233B CN202211334288.7A CN202211334288A CN115389233B CN 115389233 B CN115389233 B CN 115389233B CN 202211334288 A CN202211334288 A CN 202211334288A CN 115389233 B CN115389233 B CN 1153892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cuum
pipeline
test
vacuum pipeline
transition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3428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89233A (zh
Inventor
张卫华
邓自刚
毕海权
周文祥
郭俊
徐志根
李印川
梁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133428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8923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3892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892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892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89233B/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06748 priority patent/WO2024087735A1/zh
Priority to US18/483,481 priority patent/US11971326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8Railway vehic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 Of Vehicles With Linear Motors And Vehicles That Are Magnetically Levitate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真空管道超高速磁浮交通动模试验平台及试验方法,涉及高速运行试验技术领域,包括真空管道及超导悬浮相关设备。通过超导块材与永磁轨道的超导钉扎效应,实现无源自稳定悬浮和导向功能,降低模型车悬浮和导向的复杂程度,提高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可满足不同尺寸比例模型车试验条件,也可在不同气压下行驶,实现多种气压下的试验,完成不同气压下的运行环境和不同运行速度的轨道交通系统综合试验研究与验证,实现对多态耦合条件下轨道交通轮轨(磁轨)动力学、空气动力学、悬浮与导向、牵引与控制、大功率轨道电磁推射以及管道‑轨道‑列车‑气流‑热耦合作用等多学科综合交叉的基础科学问题与共性关键技术进行研究。

Description

一种真空管道超高速磁浮交通动模试验平台及试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速运行试验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真空管道超高速磁浮交通动模试验平台及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高温超导钉扎磁浮技术在载重能力提升、动态悬浮稳定性、应用样机研制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目前并没有适用于对多态耦合条件下磁浮交通空气动力学、悬浮与导向、牵引与控制、大功率轨道电磁推射以及管道-轨道-列车-气流-热耦合作用等多学科综合交叉的基础科学问题与共性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的试验平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管道超高速磁浮交通动模试验平台及试验方法,以改善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真空管道超高速磁浮交通动模试验平台,包括:真空管道、真空维持系统、电机支承平台和模型车;所述真空管道一端部设有第一真空隔离舱门,所述真空管道另一端部封闭,所述真空管道内设有第二真空隔离舱门,所述第二真空隔离舱门将所述真空管道分为过渡段和真空段;所述真空维持系统与分别与过渡段和真空段连通;所述电机支撑平台设置于所述真空管道内,并延伸出所述过渡段至外界,所述电机支撑平台上设有定子绕组和永磁轨道;所述模型车的底部设有动子和低温杜瓦,所述低温杜瓦内设有超导块材,所述定子绕组通电后与所述动子产生驱动力,推动所述模型车前进,所述超导块材与所述永磁轨道配合产生悬浮力。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支承平台包括电机支承平台和两个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承平台与所述真空管道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电机支架分别设置于所述电机支承平台的两侧,两个所述电机支架之间具有夹缝,所述定子绕组的数量为二组,两组所述定子绕组分别设置于一个电机支架的侧壁上,两个所述定子绕组均位于所述夹缝中,所述动子位于两组所述定子绕组之间,所述动子与两组定子绕组之间具有缝隙。
进一步地,所述定子绕组包括定子铁芯和线圈,所述定子铁芯与所述电机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线圈固定连接与所述定子铁芯连接,所述线圈位于所述夹缝处。
进一步地,还包括:位置检测装置,所述位置检测装置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电机支架上,所述位置检测装置位于所述夹缝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动子为永磁体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真空管道的过渡段由透明材料构成而成,所述真空管道的真空段由金属材料制备而成。
进一步地,还包括三个支座,每个所述支座均与地面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支座远离地面的一端均设有管道支撑鞍座,其中两个管道支撑鞍座分别与所述第一真空隔离舱门和所述第二真空隔离舱门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管道支撑鞍座与所述真空管道的封闭处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永磁轨道为Halbach排列方式。
另一方面,本申请中还提供了种真空管道超高速磁浮交通动模试验平台的试验方法,包括:
进行人工检查硬件设备并对真空管道进行真空抽取作业;
启动牵引与制动系统的储能装置,进行储能作业,直至储能完成;
向低温杜瓦充装液氮,并在充装完成后将模型车与动子连接,然后将模型车及动子推送入过渡段,关闭第一真空隔离舱门;
开启过渡段与真空维持系统连接阀门,对过渡段进行真空抽取作业,直至过渡段压力达到第二目标值;
开启第二真空隔离舱门,开启真空段与真空维持系统联通的阀门,对真空管道内气压进行调整,直至整个管道压力达到设定目标值并维持稳定;
开启测试与通信系统,进行时间同步;
启动测试与通信系统,开始试验数据采集;
启动牵引与制动系统,控制模型车加速、匀速然后减速制动;
保存试验数据,并依次关闭牵引与制动系统和测试与通信系统;
控制多功能检测车将模型车回送至过渡段;
关闭第二真空隔离舱门,对过渡段破空,当过渡段内压力恢复至大气压力后开启第一真空隔离舱门,将模型车从过渡段移出至准备段;
试验结束后,若近期不再进行试验,分别关闭过渡段与真空维持系统的阀门以及真空段与真空维持系统的阀门,最后关闭真空产生与维持系统,等待真空管道内气压自然升压;
当真空管道内温度恢复至环境温度后,关闭整个系统。
进一步地,进行人工检查硬件设备并对真空管道进行真空抽取作业,包括:
试验前48h,进行人工检查硬件设备;
验前24小时,关闭第一真空隔离舱门,设定真空管道压力为目标值,启动真空维持系统,对真空管道进行真空抽取作业,真空管道内压力达到第二目标值后进行压力维持;
试验前2小时,基于综合监控系统,设定相关试验参数,检查相关设备数据,根据试验需求设定系统联锁和互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通过超导块材与所述永磁轨道产生超导钉扎效应,实现模型车的无源自稳定悬浮和导向功能的;与传统的“8”字形超导线圈相比,能够大大降低模型车悬浮和导向的复杂程度,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在本申请中通过真空维持系统向真空管道内进行空气抽取,通过第一真空隔离舱门与第二真空隔离舱门的配合改变真空管道内的气压,可实现不同气压下的模型车行驶,可有效降低空气阻力,改善气动噪声,实现多种气压下的试验,完成不同气压下的运行环境和不同运行速度的轨道交通系统综合试验研究与验证,实现对多态耦合条件下轨道交通轮轨(磁轨)动力学、空气动力学、悬浮与导向、牵引与控制、大功率轨道电磁推射、以及管道-轨道-列车-气流-热耦合作用等多学科综合交叉的基础科学问题与共性关键技术进行研究。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的局部结构示意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剖面结构示意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所述过渡段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模型车;2、动子;3、连接机构;4、低温杜瓦;5、电机支架;6、真空管道;7、位置检测装置;8、电机支承平台;9、永磁轨道;10、定子铁芯;11、线圈;12、定子支承架;13、第一真空隔离舱门;14、过渡段;15、管道支撑鞍座;16、支座;17、准备段;18、真空维持系统;19、第二真空隔离舱门;20、真空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真空管道超高速磁浮交通动模试验平台。图中示出了本实施例包括:真空管道6、真空维持系统18、电机支承平台8和模型车1。其中,真空管道6一端部设有第一真空隔离舱门13,真空管道6另一端部封闭,具体而言,真空管道6的尾端采用容器封头与管道段节通过法兰连接并进行密封,真空管道6内设有第二真空隔离舱门19,第二真空隔离舱门19将真空管道6分为过渡段14和真空段20;真空维持系统18与分别与过渡段14和真空段20连通;电机支承平台8设置于真空管道6内,并延伸出过渡段14至外界,电机支承平台8上设有定子绕组和永磁轨道9,具体而言,永磁轨道9为Halbach排列方式;模型车1的底部通过设有动子2和低温杜瓦4,具体而言,在本申请中模型车1的底部设有连接结构,上述动子2和低温杜瓦4均设置于连接结构上,而,在本申请中连接结构可以为现有技术在中的转向架,低温杜瓦4内设有超导块材,定子绕组通电后与动子2产生驱动力,推动模型车1前进,超导块材与永磁轨道9配合产生斥力。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低温杜瓦4中用于盛放冷却超导块材的液氮,而超导块材在低温的环境下进入超导状态,其与永磁轨道9产生超导钉扎效应,实现模型车1的无源自稳定悬浮和导向功能的。与传统的“8”字形超导线圈11相比,本申请中采用的高温超导块材与永磁轨道9配合提供悬浮和导向,能够大大降低模型车1悬浮和导向的复杂程度,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本申请中通过真空维持系统18向真空管道6内进行空气抽取,通过第一真空隔离舱门13与第二真空隔离舱门19的配合改变真空管道6内的气压,可实现不同气压下的模型车1行驶,可有效降低空气阻力,改善气动噪声。基于本项发明,可实现多种气压下的试验,完成不同气压下的运行环境和不同运行速度的轨道交通系统综合试验研究与验证,实现对多态耦合条件下轨道交通轮轨(磁轨)动力学、空气动力学、悬浮与导向、牵引与控制、大功率轨道电磁推射、以及管道-轨道-列车-气流-热耦合作用等多学科综合交叉的基础科学问题与共性关键技术进行研究。
具体而言,参见图2,在本申请中电机支承平台8包括电机支承平台8和两个电机支架5,电机支承平台8与真空管道6固定连接,电机支架5分别设置于电机支承平台8的两侧,电机支架5之间具有夹缝,所述定子绕组的数量为二组,两组所述定子绕组分别设置于一个电机支架5的侧壁上,两个所述定子绕组均位于所述夹缝中,所述动子2位于两组所述定子绕组之间,所述动子2与两组定子绕组之间具有缝隙。通过上述方式构成了双边驱动的直线电机为模型车1提供行驶的驱动力。并且采用双边驱动的方式,加强对动子2的驱动力,使其在短距离之下达到较高速度。在本申请中,真空管道6优选为长不超过1.62 km、直径不小于3.0 m。其中,电机支承平台8延伸出过渡段14至外界长度为17 m并记为准备段17,过渡段14的长度为20 m,真空段20的长度为1600 m,其中,真空段20采用多段管道段节直接焊接而成,管道分段长度为20m,共计81段。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定子绕组与电机支架5连接处中间设有定子支承架12,定子支承架12由铝材制备而成。定子绕组包括定子铁芯10和线圈11,定子铁芯10与电机支架5固定连接,线圈11固定连接与定子铁芯10连接,线圈11位于夹缝处,而同时动子2为永磁体制成。在本申请中通过根据模型车1的位置,按照预设的规律间歇向定子绕组的线圈11通电产生磁场并于动子2的永磁体相斥从而推动模型车1运行,在双边磁场作用下,本申请的可使质量为200 kg的高温超导磁悬浮模型车1达到最高速度1500 km/h。
进一步地,为了在本实施例中获取在每个时刻时,模型车1所处的位置,在本申请中还包括有位置检测装置7,位置检测装置7设置于其中一个电机支架5上,位置检测装置7位于夹缝之间。在本申请中通过位置检测装置7检测动子2所在位置,然后换算为模型的车所处位置,达到模型车1位置检测的目的。具体而言,在本申请中位置检测装置7可以为激光测距仪,然后进一步地,在动子2上设有按照预设规律排布的凸起,排除高速带来的影响。比如,在申请中采用间距均不相同的方式排列第一组凸起,用间距均相同的方式排列第二组凸起,用间距均不相同的方式排列第三组凸起,其中第一组所采用的间距均小于第三组所采用的间距。通过上述的实施过程中,在检测距离信号中,会首先出现第一组突起带来的周期不相同距离变化,第二组较为稳定周期的距离变化,最后出现周期不相同距离变化,且最后出现的距离变化周期大于第一次,依次排除高速运行中设备的设备误差,间接定位在整个试验过程中的模型车1运动情况。
同时,在本申请中为了加强真空管道6的结构,并且能够实时观察准备阶段的模型车1和其他相关设备的状态,在本申请中真空管道6的过渡段14由透明材料构成而成,真空管道6的真空段20由金属材料制备而成。具体而言,在本申请中金属材料为钢材,而透明材料为透明的钢化硼硅玻璃,钢化硼硅玻璃厚20mm,每2m的钢化硼硅玻璃采用T形加劲肋,在钢化硼硅玻璃与加劲肋之间设置密封圈进行密封。本申请中通过过渡段14的设置能有效保持管道长期低气压状态,使得模型车1在常压和低气压过渡,模拟以后车站过渡舱功能。
同时,在本申请中为了便于架设真空维持系统18,本申请中还包括三个支座16,每个支座16均与地面固定连接,每个支座16远离地面的一端均设有管道支撑鞍座15,其中两个管道支撑鞍座15分别与第一真空隔离舱门13和第二真空隔离舱门19固定连接,另一个管道支撑鞍座15与真空管道6的封闭处固定连接。
同时,参见图3,在本申请中为了使得真空管道6内的可实现0.005-1.0 atm范围内连续可调且稳定的压力值,本申请采用的真空维持系统18,为真空泵组三级干式系统,管道压力0.005~1.0 atm,从1.0 atm抽真空至0.005 atm时间≤24h;控制系统(配置独立电控柜,PLC+HMI控制,一键启动;抽速优化,达到目标压力后,降低抽速或者逐步停泵确保真空维持,达到节能效果),管道压力在0.005~1.0atm范围内连续可调。每台真空泵需配置变频器,允许真空泵一同(在大气压下)启动。每台真空泵进气口或者排气口应配置对应电磁气动开关阀,可快速打开和关闭。系统需配置压力调控套件,对真空泵调频或者启停/电磁气动阀开关/排气侧压力进行调控,采用金属密封,可以耐受大量的粉尘,确保在含有杂质的气体环境下也可以提供可靠地密封。电控系统PLC应采用世界一流品牌设备。真空系统电控通讯方式采用Profinet,与控制系统Profinet端口连接。机组PLC与泵组变频器通讯连接,接受上位机指令和控制泵的起停和调压,采集泵的温度/电流/频率/故障/报警等信号,同时传输给上位机。机组PLC采集真空规信号和控制阀门开关以及阀门位置反馈信号。机组控制应该人机界面,远程和本地控制兼备,可显示泵和阀门运行状态、真空规压力值、泵的运行频率和每台泵的运行时间。
实施例2:
同时,在本申请中提供一种使用实施例1的方法。具体如下:
对真空段20进行抽气处理,并维持真空段20内气压于试验预设的气压值;
在准备段17对模型车1进行调试检查;
通过定子绕组与动子2配合,在检查结束后打开第一真空隔离舱门13驱动模型车1驶入过渡段14;
关闭第一真空隔离舱门13,并通过真空维持系统18对过渡段14进行抽取空气处理,并维持于第一气压值,其中第一气压值高于试验预设的气压值;
开启第二真空隔离舱门19,通过定子绕组与动子2配合驱动模型车1驶入真空段20,并在对真空段20进行抽气处理,并维持真空段20内气压于试验预设的气压值;
按照预设的行驶速度进行试验数据采集。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上述将模型车1行驶入真空段20进行测试的方式能较好地考虑到过渡段14的结构强度,通过第一气压值的中间过渡,减低过渡段14所受的气体压力,同时满足过渡段14观察,缩短模型车1从外界行驶入真空段20所需时间的同时减少了将真空段20维持到指定数值的时间。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实施例1的试验方法,包括:
S1、进行人工检查硬件设备并对真空管道6进行真空抽取作业;
其中包括步骤:S11、试验前48h,进行人工检查硬件设备。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人工检查硬件设备的内容有:1、系统设备状况检查,排除异常情况,例如确保第一真空隔离舱门13及其指针压力表正常,电缆电线是否水淹,地基明显沉降等灾害情况;2、确认第二真空隔离舱门19打开、第一真空隔离舱门13关闭、真空维持系统18的管路阀门状态正常、模型车1及模型车1上的车载测试设备是否完好、牵引与制动系统线路开关(包括电力电子开关)正常、储能系统的润滑冷却状态正常、测试与通信系统通电复位、环境控制系统和综合监控系统启动;将多功能检测车运行至终点停车位,管道内试验条件达到要求;清理试验区域闲杂人员。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文本中所提及的牵引与制动系统线路开关代指动子2和定子绕组等电气开关,以及低温杜瓦的整备系统开关。储能系统、测试与通信系统、环境控制系统和综合监控系统分别为模型车1相关保障系统。
S12、试验前24小时,关闭第一真空隔离舱门13,设定真空管道6压力为目标值,启动真空维持系统18,对真空管道6进行真空抽取作业,真空管道6内压力达到第二目标值后进行压力维持,确保压力波动小于5%;
S13、试验前2小时,基于综合监控系统,设定相关试验参数,检查相关设备数据,根据试验需求设定系统联锁和互锁;
S2、启动牵引与制动系统储能装置,进行储能作业,直至储能完成;
S3、向低温杜瓦4充装液氮,并在充装完成后将模型车与动子连接,然后将模型车及动子推送入过渡段14,关闭第一真空隔离舱门13;
S5、开启过渡段14与真空维持系统18连接阀门,对过渡段14进行真空抽取作业,直至过渡段14压力达到第二目标值;
S6、开启第二真空隔离舱门19,开启真空段20与真空维持系统18联通的阀门,对真空管道6内气压进行调整,直至整个管道压力达到第二目标值并维持稳定;
S7、开启测试与通信系统,进行时间同步。
S8、启动测试与通信系统,开始试验数据采集;
S9、启动牵引与制动系统,控制模型车1加速、匀速然后减速制动;
S10、保存试验数据,并依次关闭牵引与制动系统和测试与通信系统;
S11、控制多功能检测车将模型车1回送至过渡段14;
S12、关闭第二真空隔离舱门19,对过渡段14破空,当过渡段14内压力恢复至大气压力后开启第一真空隔离舱门13,将模型车1从过渡段14移出至准备段17;
S13、试验结束后,若近期不再进行试验,分别关闭过渡段14与真空维持系统18的阀门以及真空段20与真空维持系统18的阀门,最后关闭真空产生与维持系统,等待真空管道6内气压自然升压;
S14、当真空管道6内温度恢复至环境温度后,关闭整个系统。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真空管道超高速磁浮交通动模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真空管道(6),所述真空管道(6)一端部设有第一真空隔离舱门(13),所述真空管道(6)另一端部封闭,所述真空管道(6)内设有第二真空隔离舱门(19),所述第二真空隔离舱门(19)将所述真空管道(6)分为过渡段(14)和真空段(20);
真空维持系统(18),所述真空维持系统(18)与分别与所述过渡段(14)和所述真空段(20)连通;
电机支承平台(8),所述电机支承平台(8)设置于所述真空管道(6)内,并延伸出所述过渡段(14)至外界,所述电机支承平台(8)上设有定子绕组和永磁轨道(9);
模型车(1),所述模型车(1)的底部设有动子(2)和低温杜瓦(4),所述低温杜瓦(4)内设有超导块材,所述定子绕组通电后与所述动子(2)产生驱动力,推动所述模型车(1)前进,所述超导块材与所述永磁轨道(9)配合产生悬浮力;
其中,试验方法如下:
进行人工检查硬件设备并对真空管道(6)进行真空抽取作业;
启动牵引与制动系统的储能装置,进行储能作业,直至储能完成;
向低温杜瓦(4)充装液氮,并在充装完成后将模型车与动子连接,然后将模型车及动子推送入过渡段(14),关闭第一真空隔离舱门(13);
开启过渡段(14)与真空维持系统(18)连接阀门,对过渡段(14)进行真空抽取作业,直至过渡段(14)压力达到第二目标值;
开启第二真空隔离舱门(19),开启真空段(20)与真空维持系统(18)联通的阀门,对真空管道(6)内气压进行调整,直至整个管道压力达到设定目标值并维持稳定;
开启测试与通信系统,进行时间同步;
启动测试与通信系统,开始试验数据采集;
启动牵引与制动系统,控制模型车(1)加速、匀速然后减速制动;
保存试验数据,并依次关闭牵引与制动系统和测试与通信系统;
控制多功能检测车将模型车(1)回送至过渡段(14);
关闭第二真空隔离舱门(19),对过渡段(14)破空,当过渡段(14)内压力恢复至大气压力后开启第一真空隔离舱门(13),将模型车(1)从过渡段(14)移出至准备段(17);
试验结束后,若近期不再进行试验,分别关闭过渡段(14)与真空维持系统(18)的阀门以及真空段(20)与真空维持系统(18)的阀门,最后关闭真空产生与维持系统,等待真空管道(6)内气压自然升压;
当真空管道(6)内温度恢复至环境温度后,关闭整个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管道超高速磁浮交通动模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支承平台(8)包括电机支承平台(8)和两个电机支架(5),所述电机支承平台(8)与所述真空管道(6)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电机支架(5)分别设置于所述电机支承平台(8)的两侧,两个所述电机支架(5)之间具有夹缝,所述定子绕组的数量为二组,两组所述定子绕组分别设置于一个电机支架(5)的侧壁上,两个所述定子绕组均位于所述夹缝中,所述动子(2)位于两组所述定子绕组之间,所述动子(2)与两组定子绕组之间具有缝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管道超高速磁浮交通动模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绕组包括定子铁芯(10)和线圈(11),所述定子铁芯(10)与所述电机支架(5)固定连接,所述线圈(11)固定连接与所述定子铁芯(10)连接,所述线圈(11)位于所述夹缝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管道超高速磁浮交通动模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置检测装置(7),所述位置检测装置(7)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电机支架(5)上,所述位置检测装置(7)位于所述夹缝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管道超高速磁浮交通动模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子(2)为永磁体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管道超高速磁浮交通动模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管道(6)的过渡段(14)由透明材料构成而成,所述真空管道(6)的真空段(20)由金属材料制备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管道超高速磁浮交通动模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个支座(16),每个所述支座(16)均与地面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支座(16)远离地面的一端均设有管道支撑鞍座(15),其中两个管道支撑鞍座(15)分别与所述第一真空隔离舱门(13)和所述第二真空隔离舱门(19)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管道支撑鞍座(15)与所述真空管道(6)的封闭处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管道超高速磁浮交通动模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轨道(9)为Halbach排列方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管道超高速磁浮交通动模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进行人工检查硬件设备并对真空管道(6)进行真空抽取作业,包括:
试验前48h,进行人工检查硬件设备;
试验前24小时,关闭第一真空隔离舱门(13),设定真空管道(6)压力为目标值,启动真空维持系统(18),对真空管道(6)进行真空抽取作业,真空管道(6)内压力达到第二目标值后进行压力维持;
试验前2小时,基于综合监控系统,设定相关试验参数,检查相关设备数据,根据试验需求设定系统联锁和互锁。
CN202211334288.7A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真空管道超高速磁浮交通动模试验平台及试验方法 Active CN1153892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34288.7A CN115389233B (zh)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真空管道超高速磁浮交通动模试验平台及试验方法
PCT/CN2023/106748 WO2024087735A1 (zh) 2022-10-28 2023-07-11 一种真空管道超高速磁浮交通动模试验平台及试验方法
US18/483,481 US11971326B2 (en) 2022-10-28 2023-10-09 Dynamic simulation test platform and method for ultra-high-speed evacuated tube magnetic levitation (maglev) transportat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34288.7A CN115389233B (zh)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真空管道超高速磁浮交通动模试验平台及试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89233A CN115389233A (zh) 2022-11-25
CN115389233B true CN115389233B (zh) 2023-03-24

Family

ID=841150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34288.7A Active CN115389233B (zh)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真空管道超高速磁浮交通动模试验平台及试验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89233B (zh)
WO (1) WO202408773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71326B2 (en) 2022-10-28 2024-04-30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Dynamic simulation test platform and method for ultra-high-speed evacuated tube magnetic levitation (maglev) transportation
CN115389233B (zh) * 2022-10-28 2023-03-24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真空管道超高速磁浮交通动模试验平台及试验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51051A (zh) * 2015-09-28 2015-12-16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通行磁浮车系统的低气压管道
CN206248342U (zh) * 2016-12-16 2017-06-13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小型直线形的带有热压循环通道的真空管道交通系统热动力学研究平台
CN211207766U (zh) * 2019-12-05 2020-08-07 成都睿逸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可驱动控制的交互式磁悬浮列车模型
CN211809579U (zh) * 2018-04-12 2020-10-30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分段式真空管道运输系统
CN115056804A (zh) * 2022-07-12 2022-09-16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磁浮管道及真空维持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91759B (zh) * 2006-11-20 2012-05-2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地面高速超导磁悬浮橇体试验装置
CN101962019A (zh) * 2010-10-12 2011-02-02 西京学院 真空管道汽车
JP5917384B2 (ja) * 2012-12-17 2016-05-11 公益財団法人鉄道総合技術研究所 超電導磁気浮上式鉄道用地上コイルの動的耐久性試験方法
CN105172803B (zh) * 2015-09-28 2017-08-04 西南交通大学 真空管道高温超导磁浮车环形试验线
CN107694851A (zh) * 2017-11-13 2018-02-16 苏州新智机电工业有限公司 在线高效节能真空作业系统
CN108053738A (zh) * 2017-12-15 2018-05-18 深圳技术大学(筹) 在现行高铁轨道上加装反u型励磁罩的亚真空磁悬浮超音速列车模型实验平台
CN108313073B (zh) * 2018-04-12 2023-10-20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分段式真空管道运输系统及运输方法
CN208164974U (zh) * 2018-04-24 2018-11-30 西南交通大学 磁浮交通真空管道过渡舱
CN108501963A (zh) * 2018-04-24 2018-09-07 西南交通大学 磁浮交通真空管道过渡舱
KR102398658B1 (ko) * 2018-10-31 2022-05-16 한국철도기술연구원 아진공튜브 운송 시스템
CN209553184U (zh) * 2019-03-18 2019-10-29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适用于真空管道交通工程的真空环境恢复系统
CN110901410B (zh) * 2019-10-29 2021-11-26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一种高温超导高速磁悬浮列车的磁悬浮牵引装置
CN112240834B (zh) * 2020-09-30 2023-04-14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采用差动悬浮导向与双边直线电机的超高速磁浮试验系统
CN112849167B (zh) * 2021-03-08 2022-06-07 中北大学 磁悬浮轨道与稀薄空气管道串联高速飞车系统及运输方法
CN113335314A (zh) * 2021-07-19 2021-09-03 福建师范大学 一种真空管道混合磁悬浮运载系统
CN114154230B (zh) * 2021-10-27 2024-02-27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磁浮线路运行状态模拟装置及其模拟方法
CN115389233B (zh) * 2022-10-28 2023-03-24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真空管道超高速磁浮交通动模试验平台及试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51051A (zh) * 2015-09-28 2015-12-16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通行磁浮车系统的低气压管道
CN206248342U (zh) * 2016-12-16 2017-06-13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小型直线形的带有热压循环通道的真空管道交通系统热动力学研究平台
CN211809579U (zh) * 2018-04-12 2020-10-30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分段式真空管道运输系统
CN211207766U (zh) * 2019-12-05 2020-08-07 成都睿逸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可驱动控制的交互式磁悬浮列车模型
CN115056804A (zh) * 2022-07-12 2022-09-16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磁浮管道及真空维持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高温超导磁悬浮在轨道交通中的研究和应用;叶新羽;《电工材料》;20180820(第04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87735A1 (zh) 2024-05-02
CN115389233A (zh) 2022-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389233B (zh) 一种真空管道超高速磁浮交通动模试验平台及试验方法
CN110281985A (zh) 一种超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和方法
Nøland Prospects and challenges of the hyperloop transportation system: A systematic technology review
CN109094378A (zh) 一种无人驾驶地铁列车的受电弓远程控制电路
CN110422051B (zh) 一种永磁磁悬浮管轨运输系统
CN107275543B (zh) 应急牵引蓄电池箱总成
US11904729B2 (en) Superconducting eddy-current brake for high- speed train
CN115389232A (zh) 一种真空管道高温超导磁悬浮高速试验平台及其试验方法
CN103129843B (zh) 一种高温超导磁悬浮系统的无磁低温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Murray-Smith A Review of Developments in Electrical Battery, Fuel Cell and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for Railway Applications: a Report for the Scottish Association for Public Transport
CN210083205U (zh) 一种亚真空管道交通运输系统
CN209051420U (zh) 用于分段式真空管道运输系统的分隔门系统
CN106274989A (zh) 机车出入库自动判断方法
CN110015311A (zh) 亚真空管道交通运输系统
CN202632576U (zh) 气瓶充装操作实际考核模拟系统
CN113829888A (zh) 高架半管智能五轨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系统
US20240035930A1 (en) Dynamic simulation test platform and method for ultra-high-speed evacuated tube magnetic levitation (maglev) transportation
CN202863407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箱更换系统
CN109532850B (zh) 一种用于真空管道磁悬浮车辆的旅客上下车通道
Kyotani Recent progress by JNR on Maglev
CN1562661A (zh) 站区充电式无轨电车的充电控制系统
CN205864032U (zh) 一种应用在铁路轨边的发电设备
Liu et al. Overview of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of maglev and hyperloop systems
CN203255522U (zh) 一种用于高速运行高温超导磁悬浮系统的无磁低温容器
CN216697999U (zh) 一种磁浮超导磁体装置、车厢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