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87392A - 一种地下室后浇带施工结构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下室后浇带施工结构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87392A
CN115387392A CN202211011553.8A CN202211011553A CN115387392A CN 115387392 A CN115387392 A CN 115387392A CN 202211011553 A CN202211011553 A CN 202211011553A CN 115387392 A CN115387392 A CN 1153873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t
cast strip
primary structure
temporary
si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1155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87392B (zh
Inventor
曹丘
吕哲
李维
王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CC5 Group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CC5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CC5 Group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CC5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1155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873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3873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873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873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873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16Arrangement or construction of joints in foundation structur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1/0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 E02D31/02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against ground humidity or ground wat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80/00Architectural or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improving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
    • Y02B80/32Roof garden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主体结构施工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由于后浇带待封闭期长,产生的成本高,影响地下室顶板等作业;由于回顶立杆钢管间距小,影响后续土建、机电安装作业的问题,提供一种地下室后浇带施工结构及方法;施工结构包括设置在后浇带两侧的临时柱,临时柱位于顶部一次结构与底部一次结构之间,临时柱与底部一次结构、顶部一次结构之间均设有垫片,位于后浇带两侧的临时柱之间连接有型钢,型钢顶部铺设有垫块,垫块的顶部铺设有后浇带模板;顶部一次结构上设有挡水坎,挡水坎位于后浇带的两侧,两侧的挡水坎之间设有多个预制板,部分预制板上开设有孔,开孔处连接有混凝土浇筑管道,混凝土浇筑管道与后浇带的浇筑空间相连通。

Description

一种地下室后浇带施工结构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主体结构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地下室后浇带施工结构及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时代,建筑行业蓬勃发展,建筑业的发展与业主对建筑空间的需求增多,建筑物带低层裙房和多层地下室的建筑形式越来越常见,建造过程中,为减少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的影响,设计单位会对建筑结构设置后浇带,消除沉降对建筑物的不良影响,同时设计规范要求,后浇带保留需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封顶后45天左右,才能封闭后浇带,这就会导致后浇带封闭时间有漫长的等待期。但是沉降后浇带处的结构混凝土未连接,此时,后浇带两侧结构处于一种类似悬挑结构,即按设计要求,需要对该处结构进行回顶加固处理。
目前,对于沉降后浇带加固的方式常规做法是在后浇带两侧在浇筑拆模后,用待标记的支模架体系,按照受力计算要求,按间距900mm的立杆加固方式对后浇带回顶支撑。
此时遇到的问题有:
1、由于后浇带未通长设置,若地下室体量稍大,即需要利用较多的脚手架钢管回顶,且回顶周期可能达到几个月以上,租赁材料的成本加人工成本较高。
2、由于后浇带两侧均搭设较为密集钢管,并且周期长,严重影响土建抹灰、地面装饰、机电安装、景观专业等多专业协同施工,若机电提前插入,会导致后浇带的管件对接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地下室后浇带施工结构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后浇带待封闭期长,导致产生的材料费和人工费较高,同时影响地下室顶板、裙房屋面施工作业;由于回顶立杆钢管间距小,影响土建后续作业、机电安装作业的问题。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下室后浇带施工结构,包括设置在后浇带两侧的临时柱,所述临时柱位于顶部一次结构与底部一次结构之间,所述临时柱与所述底部一次结构、所述顶部一次结构之间均设有垫片,位于所述后浇带两侧的所述临时柱之间连接有型钢,所述型钢顶部铺设有垫块,所述垫块的顶部铺设有后浇带模板;
所述顶部一次结构上设有挡水坎,所述挡水坎位于所述后浇带的两侧,两侧的所述挡水坎之间设有多个预制板,部分所述预制板上开设有孔,开孔处连接有混凝土浇筑管道,所述混凝土浇筑管道与所述后浇带的浇筑空间相连通。
本发明解决了一次结构后浇带后期加固成本高、以及不利于多专业穿插作业的问题。本发明通过设置临时柱、在临时柱之间设置型钢形成了稳固的支撑结构,结构简单,便于实施,成本低,可以大大减少后浇带加固支模架的租赁费用,可提前插入多专业同步作业,减少工期,提高工效,提前打造地下室整体施工效果。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垫块为木方或矩管。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垫片为泡沫垫。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型钢为H型钢。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挡水坎位于所述临时柱的外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预制板与所述挡水坎之间灌有油膏或防水涂料。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混凝土浇筑管道与所述预制板连接处设止水环,所述止水环位于所述混凝土浇筑管道外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顶部一次结构、所述挡水坎、以及所述预制板的顶部设有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上方设有种植土。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临时柱上预埋有套丝滚筒,所述型钢的两端连接有钢板,所述钢板与所述套丝滚筒相连。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顶部一次结构与所述底部一次结构之间设有中间一次结构,所述中间一次结构与所述顶部一次结构、所述底部一次结构之间均设有所述临时柱,所述顶部一次结构和所述中间一次结构包括均顶板和梁,所述顶板内设有暗梁,所述暗梁用于将位于所述后浇带同一侧的所述临时柱连接在一起。
所述暗梁使得所述支撑结构更加稳固。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位于所述中间一次结构与所述底部一次结构之间的所述临时柱之间也连接有所述型钢,所述型钢顶部也铺设有垫块,所述垫块的顶部也铺设有后浇带模板,所述后浇带模板上方安装有木方,所述木方上铺设有通行模板。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通行模板上可刷安全色,便于后期通行。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梁模板底部也设有所述型钢,所述梁模板的两侧设有L形的梁模板加固件,两侧的所述梁模板加固件之间通过拉杆相连,所述梁模板加固件与所述梁模板之间设有梁模板加固背楞。
其中,梁模板是指所述顶部一次结构或所述中间一次结构中梁的模板。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地下室后浇带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后浇带的两侧布置多根临时柱:将所述临时柱布置于顶部一次结构与底部一次结构之间,并在所述临时柱与底部一次结构之间预置垫片、在所述临时柱上定位预埋套丝滚筒,浇筑所述临时柱;
S2:在所述临时柱上方设置顶部一次结构及挡水坎:所述顶部一次结构包括顶板和梁,将所述挡水坎布置于所述顶板的上方、所述临时柱的外侧,在所述临时柱的顶部预置垫片,将所述挡水坎与所述顶部一次结构一同浇筑;
S3:在两侧的所述临时柱之间连接型钢:拆除临时柱模板、顶部一次结构模板以及挡水坎模板,清除所述临时柱上浮浆后,在所述后浇带两侧的临时柱之间安装型钢,所述型钢与所述套丝滚筒配合连接;
S4:布置后浇带模板:在所述型钢上铺设木方或矩管,再在所述木方或矩管上铺设后浇带模板。
当地下室只有一层时,即仅包括底部一次结构和顶部一次结构,直接在底部一次结构上布置临时柱,所述临时柱位于所述后浇带的两侧,本发明通过设置临时柱、在临时柱之间设置型钢形成了稳固的支撑结构,结构简单,便于实施,成本低,可以大大减少后浇带加固支模架的租赁费用,可提前插入多专业同步作业,减少工期,提高工效,提前打造地下室整体施工效果。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S1具体包括:首先设计确定临时柱的位置,底部一次结构钢筋绑扎时预留有连接钢筋,所述连接钢筋用于与临时柱钢筋相连,在临时柱与底部一次结构之间放置垫片,绑扎所述临时柱钢筋以及顶部一次结构钢筋,在所述临时柱钢筋上定位安装套丝滚筒,封闭临时柱模板以及顶部一次结构模板,顶部一次结构包括顶板和梁,在后浇带两侧绑扎暗梁钢筋,所述暗梁钢筋将位于所述后浇带一侧的所有所述临时柱钢筋连接在一起,然后浇筑临时柱混凝土;在所述顶部一次结构的顶板钢筋上绑扎挡水坎钢筋,并布设挡水坎模板。
上述内容对如何布置临时柱进行了详细说明,首先需要确定临时柱的位置,然后是绑扎钢筋,将临时柱钢筋绑扎到底部一次结构上预留的连接钢筋上,然后放置垫片,起到分隔的作用,便于后续拆除临时柱,绑扎好临时柱钢筋后,在临时柱钢筋上安装套丝滚筒,将套丝滚筒预埋在临时柱上,为后续安装型钢提供安装接口。接着绑扎暗梁钢筋、顶部一次结构钢筋以及挡水坎钢筋,布置临时柱模板、顶部一次结构模板以及挡水坎模板。
浇筑完临时柱混凝土后在临时柱的顶部放置垫片,然后浇筑顶部一次结构混凝土及挡水坎混凝土。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S5:在所述挡水坎内铺设预制板,部分所述预制板上开设有孔,开孔处连接有混凝土浇筑管道,用于后期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在混凝土浇筑管道与所述预制板连接处设置止水环,在所述预制板两侧的灌油膏或防水涂料,在所述预制板、所述挡水坎以及所述顶部一次结构的顶面做防水,然后回填景观种植土。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S5中:连接有所述混凝土浇筑管道的所述预制板间隔4米布置一个。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S6:待主体结构施工完后可封闭后浇带时,通过所述混凝土浇筑管道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浇筑至种植土下500mm处(可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调整高度),停止浇筑;拆除所述临时柱、所述型钢以及所述梁模板加固件,清除所述临时柱上下垫片,将所述型钢以及所述梁模板加固件回收,切除所述混凝土浇筑管道,并用留置好的卷材封闭,确保防水节点完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S2还包括:
在所述顶部一次结构中梁的位置,在梁底设置两个型钢,在梁模板的两侧分别设置L形的梁模板加固件,在两侧的所述梁模板加固件之间设置拉杆,在所述梁模板加固件与所述梁模板之间设置梁模板加固背楞。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当地下室不止一层时,所述顶部一次结构与所述底部一次结构之间设有中间一次结构;
所述施工方法为:
首先在所述底部一次结构上布置临时柱,使其分布于后浇带的两侧;然后在所述临时柱上设置中间一次结构,在两侧的所述临时柱之间连接型钢,在所述型钢上铺设垫块,再在所述垫块上铺设后浇带模板;在所述后浇带模板上方的两侧安放木方,并在所述木方上铺设通行模板;
然后在所述中间一次结构上布置临时柱,使其分布于后浇带的两侧;在所述临时柱的上方设置顶部一次结构及挡水坎,在两侧的所述临时柱之间连接型钢,在所述型钢上铺设垫块,再在所述垫块上铺设后浇带模板;在所述挡水坎之间铺设预制板,部分所述预制板上连接有混凝土浇筑管道,用于后期浇筑后浇带混凝土;最后在所述预制板、所述挡水坎以及所述顶部一次结构的顶面做防水,然后回填景观种植土。
当地下室不止一层时,则需要设置中间一次结构,那么同样的需要先在底部一次结构布置临时柱,然后在临时柱上设置中间一次结构,对于中间一次结构,在所述后浇带模板上方的两侧安放木方,并在所述木方上铺设通行模板,用于临时通行,后续需要浇筑中间层的后浇带时,拆除通行模板在当前层直接浇筑即可;中间一次结构不限于一层,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按照上述方式进行布置即可。中间一次结构设置好后,在其上再设置临时柱,然后在此处临时柱上设置顶部一次结构,顶部一次结构上还设有挡水坎,挡水坎位于顶部一次结构的顶板上,且通常布置在顶板后浇带的两侧,两侧的挡水坎之间布置多个预制板,在预制板、挡水坎以及顶部一次结构的顶面做好防水之后回填景观种植土,后续通过预制板上的混凝土浇筑管道浇筑后浇带混凝土。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底部一次结构与所述中间一次结构之间的临时柱、以及所述中间一次结构与所述顶部一次结构与之间的临时柱上均预埋有套丝滚筒,便于后续安装型钢。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临时柱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垫片,便于后续拆除所述临时柱。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解决了一次结构后浇带后期加固成本高、以及不利于多专业穿插作业的施工问题。由于后浇带宽度常规为800mm,因此,后浇带临时柱的位置可以设置在后浇带两侧距边100mm,本发明中的H型钢可按常规加工长度为1m,临时柱中预埋构件(套丝滚筒)也可采用高分子材料加工,便于推广到工厂批量生产加工,降低成本。本发明具有现场实施安装简单、快捷,便于工人实施,并且可以大大减少后浇带加固支模架的租赁费用,提前插入多专业同步作业,减少工期,提高工效,并有利于展示工程形象进度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地下室后浇带施工结构的局部平面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面图。
图3为图1中B-B方向的剖面图。
图4为图1中C-C方向的剖面图。
图5为图2中I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的梁模板加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的套丝滚筒的剖面图。
图8为本发明所述的套丝滚筒的俯视图。
图标:1-临时柱,2-底部一次结构,3-泡沫垫,4-顶部一次结构,41-顶板,42-梁,5-H型钢,6-暗梁,7-梁模板加固件,71-直段,72-伸缩段,73-弯折段,74-拉杆,75-梁底檩条,76-托板,8-梁模板加固背楞,9-后浇带模板,10-板模板加固背楞,11-预制板,12-防水卷材,13-种植土,14-挡水坎,15-油膏,16-混凝土浇筑管道,17-通行模板,18-套丝滚筒,19-螺栓,20-镀锌钢板,21-木方,22-中间一次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地下室后浇带施工结构,包括设置在后浇带两侧的临时柱1,所述后浇带两侧均间隔布置有多根所述临时柱1。所述临时柱1的底部与底部一次结构2之间设有泡沫垫3,便于后续拆除所述临时柱1。位于后浇带两侧的所述临时柱1之间连接有H型钢5,所述临时柱1上预埋有套丝滚筒18,所述H型钢5的两端焊接有镀锌钢板20,所述镀锌钢板20与所述套丝滚筒18相连,所述H型钢5通过预埋套丝滚筒18固定在所述临时柱1上。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套丝滚筒18的尾部带扩大头。所述临时柱1的顶部连接中间一次结构22,所述中间一次结构22内设有暗梁6,暗梁钢筋与位于所述后浇带同一侧的临时柱钢筋相连,所述暗梁6将位于所述后浇带同一侧的所有所述临时柱1连接在一起,加强临时结构体系。
所述临时柱1的顶部与所述中间一次结构22之间也设有泡沫垫3,便于后续拆除所述临时柱1。所述型钢顶部铺设有木方21或矩管,所述木方21或矩管的顶部铺设有后浇带模板9,所述后浇带模板9上方安装有木方21,所述木方21上铺设有通行模板17,所述通行模板17上可刷安全色,便于后期通行。
所述中间一次结构22上也设有临时柱1,所述临时柱1与所述中间一次结构22下方的临时柱1相对齐。所述临时柱1与所述中间一次结构22之间设有泡沫垫3,此处的所述临时柱1的顶部连接顶部一次结构4。所述顶部一次结构4包括顶板41和梁42,所述顶板41内设有暗梁6,暗梁钢筋与位于所述后浇带同一侧的临时柱钢筋相连。所述顶部一次结构4上设有挡水坎14,具体的,所述挡水坎14位于所述顶部一次结构4顶板41的顶面,所述挡水坎14位于所述后浇带的两侧,且对称布置于所述临时柱1的外侧。两侧的所述挡水坎14之间设有多个预制板11,所述预制板11与所述挡水坎14之间灌有油膏15或防水涂料。部分所述预制板11上开设有孔,开孔处连接有混凝土浇筑管道16,所述混凝土浇筑管道16与后浇带浇筑空间相连通。连接有所述混凝土浇筑管道16的预制板11间隔布置,优选间隔4米布置一个。所述混凝土浇筑管道16与所述预制板11连接处设止水环,所述止水环位于所述混凝土浇筑管道16外部。所述顶部一次结构4、所述挡水坎14、以及所述预制板11的顶部设有防水卷材12,所述防水卷材12上方设有种植土13,可以种植景观植物。
所述顶部一次结构4的顶板模板的侧面设有板模板加固背楞10。所述顶部一次结构4的梁模板底部设有H型钢5,所述梁模板的两侧设有L形的梁模板加固件7,两侧的所述梁模板加固件7之间通过拉杆74相连,所述梁模板加固件7与所述梁模板之间设有梁模板加固背楞8;所述梁模板加固件7为伸缩结构,其高度可调,所述梁模板加固件7包括位于上方的直段71、位于中间的伸缩段72以及位于下方的弯折段73,所述直段71和所述弯折段73套设于所述伸缩段72的外部,且可以相对于所述伸缩段72上下滑动,通过改变滑动的距离从而改变所述梁模板加固件7的高度。其中,所述拉杆74为对拉螺杆,所述直段71的内侧设有托板76。所述梁模板的底部设有梁底檩条75。
其中,图2中H代表楼层高。
上述结构能够减少后浇带支模架费用、便于地下室多专业同步施工。本发明满足结构回顶加固的要求,可以实现后浇带快速支模,同时提高地下室作业空间,有利于多专业协同施工,提高施工工效。
对于所述底部一次结构2与所述中间一次结构22之间的临时柱的施工方法包括:
①根据设计蓝图,确定所述临时柱1的位置,以及设计辅助核算;
②浇筑本层结构底板(所述底部一次结构2的楼板)前,预留连接钢筋,所述连接钢筋用于与临时柱钢筋相连;
③本层临时柱钢筋绑扎前,在柱底放置10mm泡沫垫3;
④绑扎本层临时柱钢筋以及中间一次结构钢筋,安装套丝滚筒18至所述临时柱钢筋,封闭临时柱模板以及中间一次结构模板,按设计要求,在后浇带两侧绑扎暗梁钢筋;
⑤先浇筑临时柱1混凝土至中间一次结构22梁板底,在临时柱1顶部放置10mm泡沫垫3,再浇筑中间一次结构22,进行结构养护;
⑥拆除本层临时柱、中间一次结构模板,清除临时柱1上浮浆,安装H型钢5,并且用对应所述套丝滚筒18的螺栓19固定H型钢5,在H型钢5上铺设木方21或矩管,再铺设后浇带模板9,后浇带模板9上方可在两侧安放木方21,并铺设通行模板17,用于临时通行;
⑦待主体结构施工完后,封闭后浇带,拆除临时柱1以及H型钢5,清除临时柱1上下泡沫垫3,将H型钢5回收。
说明:
步骤①:“临时柱1”为200mm×200mm方柱(可根据具体项目变化柱子结构形式),柱子配筋按构造柱要求配置(常规配筋为4D12,D6@200),临时柱1间距≤2m(可根据项目计算书调整)。
步骤④:将套丝滚筒18固定安装到临时柱钢筋上,并且确保水泥浆不能流入套丝滚筒18中。暗梁钢筋需要受力软件复核,最好有设计验算计算书。
步骤⑤:此步骤施工完后,后浇带中结构主筋应该安装绑扎完成,后浇带上方的通行模板17可刷安全色,便于后期通行。
对于所述中间一次结构22与所述顶部一次结构4之间的临时柱的施工方法包括:
①根据设计蓝图,确定临时柱1的位置,以及设计辅助核算;
②浇筑本层结构底板(中间一次结构22的楼板)前,预留连接钢筋,所述连接钢筋用于与临时柱钢筋相连;
③本层临时柱钢筋绑扎前,在柱底放置10mm泡沫垫3;
④绑扎本层临时柱钢筋以及顶部一次结构钢筋,安装套丝滚筒18至所述临时柱钢筋,封闭临时柱模板以及顶部一次结构模板,按设计要求,在后浇带两侧绑扎暗梁钢筋,并在顶部一次结构4的顶板41上、临时柱1的外侧绑扎挡水坎钢筋(挡水坎14随顶部一次结构4一次浇筑);
⑤先浇筑临时柱1混凝土至顶部一次结构4梁板底,在临时柱1顶部放置10mm泡沫垫3,再浇筑顶部一次结构4及挡水坎14,进行结构养护;
⑥拆除本层临时柱以及顶部一次结构模板,清除临时柱1上浮浆,安装H型钢5,并且用对应所述套丝滚筒18的螺栓19固定H型钢5,在H型钢5上铺设木方21或矩管,再铺设后浇带模板9;
⑦安装100mm预制板11到挡水坎14内,带混凝土浇筑管道16的预制板11间距4m设置,安装预制板11后,在预制板11的两侧灌油膏15(或者防水涂料),之后即可按设计文件施工铺设防水作业(铺设防水卷材),可提前回填景观种植土13;
⑧待主体结构施工完后,可封闭后浇带时,通过混凝土浇筑管道16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浇筑至种植土13下500mm处,可停止浇筑;
⑨拆除临时柱1以及H型钢5,清除临时柱1上下泡沫垫3,将H型钢5回收,混凝土浇筑管道16可切除,并用留置好的卷材封闭,确保防水节点完整。
说明:
步骤①:“临时柱1”为200mm×200mm方柱(可根据具体项目变化柱子结构形式),柱子配筋按构造柱要求配置(常规配筋为4D12,D6@200),临时柱1间距≤2m(可根据项目计算书调整)。
步骤④:将套丝滚筒18固定安装到临时柱1钢筋上,并且确保水泥浆不能流入套丝滚筒18中。暗梁钢筋需要受力软件复核,最好有设计验算计算书,混凝土浇筑管道16为钢管或PVC管道,但必须带止水环,并且在后浇带浇筑前,将混凝土浇筑管道16上口封闭,防止有杂物掉入未浇筑的后浇带中。
步骤⑧:顶板41或屋面后浇带混凝土建议与设计单位沟通,需放大混凝土塌落度(或使用自密实混凝土),确保浇筑密实,在浇筑混凝土时,需安排人工在后浇带下方模板上震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当地下室只有一层时,可取消所述中间一次结构22,直接在底部一次结构2上布置临时柱1等,然后设置顶部一次结构以及挡水坎等结构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地下室后浇带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设置在后浇带两侧的临时柱,所述临时柱位于顶部一次结构与底部一次结构之间,所述临时柱与所述底部一次结构、所述顶部一次结构之间均设有垫片,位于所述后浇带两侧的所述临时柱之间连接有型钢,所述型钢顶部铺设有垫块,所述垫块的顶部铺设有后浇带模板;
所述顶部一次结构上设有挡水坎,所述挡水坎位于所述后浇带的两侧,两侧的所述挡水坎之间设有多个预制板,部分所述预制板上开设有孔,开孔处连接有混凝土浇筑管道,所述混凝土浇筑管道与所述后浇带的浇筑空间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后浇带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部一次结构、所述挡水坎、以及所述预制板的顶部设有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上方设有种植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后浇带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临时柱上预埋有套丝滚筒,所述型钢的两端连接有钢板,所述钢板与所述套丝滚筒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后浇带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部一次结构与所述底部一次结构之间设有中间一次结构,所述中间一次结构与所述顶部一次结构、所述底部一次结构之间均设有所述临时柱,所述顶部一次结构和所述中间一次结构包括均顶板和梁,所述顶板内设有暗梁,所述暗梁用于将位于所述后浇带同一侧的所述临时柱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室后浇带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
位于所述中间一次结构与所述底部一次结构之间的所述临时柱之间也连接有所述型钢,所述型钢顶部也铺设有垫块,所述垫块的顶部也铺设有后浇带模板,所述后浇带模板上方安装有木方,所述木方上铺设有通行模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室后浇带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
梁模板底部也设有所述型钢,所述梁模板的两侧设有L形的梁模板加固件,两侧的所述梁模板加固件之间通过拉杆相连,所述梁模板加固件与所述梁模板之间设有梁模板加固背楞。
7.一种地下室后浇带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后浇带的两侧布置多根临时柱:将所述临时柱布置于顶部一次结构与底部一次结构之间,并在所述临时柱与底部一次结构之间预置垫片、在所述临时柱上定位预埋套丝滚筒,浇筑所述临时柱;
S2:在所述临时柱上方设置顶部一次结构及挡水坎:所述顶部一次结构包括顶板和梁,将所述挡水坎布置于所述顶板的上方、所述临时柱的外侧,在所述临时柱的顶部预置垫片,将所述挡水坎与所述顶部一次结构一同浇筑;
S3:在两侧的所述临时柱之间连接型钢:拆除临时柱模板、顶部一次结构模板以及挡水坎模板,清除所述临时柱上浮浆后,在所述后浇带两侧的临时柱之间安装型钢,所述型钢与所述套丝滚筒配合连接;
S4:布置后浇带模板:在所述型钢上铺设木方或矩管,再在所述木方或矩管上铺设后浇带模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下室后浇带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S5:在所述挡水坎内铺设预制板,部分所述预制板上开设有孔,开孔处连接有混凝土浇筑管道,用于后期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在混凝土浇筑管道与所述预制板连接处设置止水环,在所述预制板两侧的灌油膏或防水涂料,在所述预制板、所述挡水坎以及所述顶部一次结构的顶面做防水,然后回填景观种植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下室后浇带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S2还包括:
在所述顶部一次结构中梁的位置,在梁底设置两个型钢,在梁模板的两侧分别设置L形的梁模板加固件,在两侧的所述梁模板加固件之间设置拉杆,在所述梁模板加固件与所述梁模板之间设置梁模板加固背楞。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下室后浇带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地下室不止一层时,所述顶部一次结构与所述底部一次结构之间设有中间一次结构;
所述施工方法为:
首先在所述底部一次结构上布置临时柱,使其分布于后浇带的两侧;然后在所述临时柱上设置中间一次结构,在两侧的所述临时柱之间连接型钢,在所述型钢上铺设垫块,再在所述垫块上铺设后浇带模板;在所述后浇带模板上方的两侧安放木方,并在所述木方上铺设通行模板;
然后在所述中间一次结构上布置临时柱,使其分布于后浇带的两侧;在所述临时柱的上方设置顶部一次结构及挡水坎,在两侧的所述临时柱之间连接型钢,在所述型钢上铺设垫块,再在所述垫块上铺设后浇带模板;在所述挡水坎之间铺设预制板,部分所述预制板上连接有混凝土浇筑管道,用于后期浇筑后浇带混凝土;最后在所述预制板、所述挡水坎以及所述顶部一次结构的顶面做防水,然后回填景观种植土。
CN202211011553.8A 2022-08-23 2022-08-23 一种地下室后浇带施工结构及方法 Active CN1153873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11553.8A CN115387392B (zh) 2022-08-23 2022-08-23 一种地下室后浇带施工结构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11553.8A CN115387392B (zh) 2022-08-23 2022-08-23 一种地下室后浇带施工结构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87392A true CN115387392A (zh) 2022-11-25
CN115387392B CN115387392B (zh) 2023-12-15

Family

ID=84120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11553.8A Active CN115387392B (zh) 2022-08-23 2022-08-23 一种地下室后浇带施工结构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87392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87659A (zh) * 2012-03-12 2012-07-18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以混凝土柱支顶后浇带两侧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04805870A (zh) * 2015-04-16 2015-07-29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处先填土后浇注施工方法
CN105649197A (zh) * 2016-01-31 2016-06-08 江苏扬建集团有限公司 绿化景观在先行条件下的后浇带施工方法
CN106760496A (zh) * 2016-12-21 2017-05-31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楼层梁板后浇带模板支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06352393U (zh) * 2016-11-16 2017-07-25 大连三川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梁侧模板的加固工具
WO2019056716A1 (zh) * 2017-09-21 2019-03-28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全装配式预应力砼框架抗震耗能构件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10306788A (zh) * 2019-06-29 2019-10-08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楼顶板后浇带底部支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0857279U (zh) * 2019-10-23 2020-06-26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后浇带混凝土临时支撑柱
CN211973582U (zh) * 2020-01-06 2020-11-20 湖州东吴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室模板系统
CN112459126A (zh) * 2020-11-10 2021-03-09 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车库沉降后浇带提前封闭的方法
CN113374263A (zh) * 2021-07-19 2021-09-10 云南建投第六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沉降后浇带提前封闭施工方法
WO2022036806A1 (zh) * 2020-08-21 2022-02-24 广东美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渗漏结构
CN114412169A (zh) * 2021-12-28 2022-04-29 浙江省三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后浇带施工方法
CN114482529A (zh) * 2022-03-21 2022-05-13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后浇带镀锌钢管支撑架回顶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87659A (zh) * 2012-03-12 2012-07-18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以混凝土柱支顶后浇带两侧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04805870A (zh) * 2015-04-16 2015-07-29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处先填土后浇注施工方法
CN105649197A (zh) * 2016-01-31 2016-06-08 江苏扬建集团有限公司 绿化景观在先行条件下的后浇带施工方法
CN206352393U (zh) * 2016-11-16 2017-07-25 大连三川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梁侧模板的加固工具
CN106760496A (zh) * 2016-12-21 2017-05-31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楼层梁板后浇带模板支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WO2019056716A1 (zh) * 2017-09-21 2019-03-28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全装配式预应力砼框架抗震耗能构件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10306788A (zh) * 2019-06-29 2019-10-08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楼顶板后浇带底部支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0857279U (zh) * 2019-10-23 2020-06-26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后浇带混凝土临时支撑柱
CN211973582U (zh) * 2020-01-06 2020-11-20 湖州东吴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室模板系统
WO2022036806A1 (zh) * 2020-08-21 2022-02-24 广东美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渗漏结构
CN112459126A (zh) * 2020-11-10 2021-03-09 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车库沉降后浇带提前封闭的方法
CN113374263A (zh) * 2021-07-19 2021-09-10 云南建投第六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沉降后浇带提前封闭施工方法
CN114412169A (zh) * 2021-12-28 2022-04-29 浙江省三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后浇带施工方法
CN114482529A (zh) * 2022-03-21 2022-05-13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后浇带镀锌钢管支撑架回顶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87392B (zh) 2023-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35499B (zh) 一种明挖地下建筑结构装配式施工方法
US4075852A (en) Steel reinforced underground wall
CN111734126B (zh) 一种单曲面清水混凝土木纹屋面模板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10905523A (zh) 一种地铁竖井施工方法
US4055927A (en) Concrete walls and reinforcement cage therefor
CN105780992B (zh) 一种正交正放钢筋混凝土空腹夹层板楼盖施工工法
CN103410173A (zh) 一种地下结构外墙竖向后浇带封堵的施工方法
CN111794254A (zh) 一种铁路边坡预制拼装后浇式骨架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5839677A (zh) 一种地下室侧壁后浇带超前防水施工工艺
CN112681332A (zh) 一种复杂环境利用钢板桩进行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
CN106894538A (zh) 填充墙与主体结构混凝土整体成型方法
CN210263131U (zh) 装配式自止水地下管廊构造
CN108589959A (zh) 一种建筑非承重墙现浇方法
CN107905609A (zh) 地下人防施工方法
CN116910854A (zh) 一种基于数字建造的大跨度拱形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法
CN205296197U (zh) 抗腐蚀工业厂房混凝土杯口式预制承台
CN109680722B (zh) 地下室外墙体上直接留设外接建筑接入口的施工方法
CN112064894A (zh) 一种大直径圆形柱的施工方法
CN111576878A (zh) 铝合金模板快拆体系施工工艺
CN208717952U (zh) 一种地下室后浇带预留通道施工装置
CN115030556B (zh) 一种清水砖外墙老建筑修缮加固方法
CN115387392A (zh) 一种地下室后浇带施工结构及方法
CN115613769A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大坡度多v面异形斜屋面施工方法及结构
CN116180991A (zh) 一种提高坡屋面混凝土密实度的施工方法
CN113738157B (zh) 建筑物后浇带两侧临时支撑及用该支撑施工构造柱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