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77576B - 盖板组件、制备方法、电池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盖板组件、制备方法、电池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77576B
CN115377576B CN202210803483.3A CN202210803483A CN115377576B CN 115377576 B CN115377576 B CN 115377576B CN 202210803483 A CN202210803483 A CN 202210803483A CN 115377576 B CN115377576 B CN 1153775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
conductive
cover plate
insulating
plat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0348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77576A (zh
Inventor
徐江涛
李正冬
陈志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Weidian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Weidian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Weidian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Weidian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0348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775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3775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775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775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775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47Lids or covers
    • H01M50/148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153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for button or coin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84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 H01M50/59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tection means
    • H01M50/593Spacers; Insulating plat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盖板组件、制备方法、电池及电子设备。该盖板组件包括盖板本体、导电连接件、第一盖帽及第二盖帽,盖板本体开设有通孔部,通孔部的内壁覆盖有绝缘层;盖板本体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底面及第二底面;导电连接件设置于通孔部;第一盖帽包括第一绝缘部及第一导电部;第一绝缘部与第一底面抵接,且第一导电部与导电连接件连接;第一导电部与盖板本体之间绝缘设置;第二盖帽包括第二绝缘部及第二导电部,第二绝缘部与第二底面抵接,且第二导电部与导电连接件连接;第二导电部与盖板本体之间绝缘设置。

Description

盖板组件、制备方法、电池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储能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盖板组件、制备方法、电池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类电子产品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电池作为电子产品的动力源,其性能是衡量电子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现有技术中,在纽扣电池的结构中,一般多采用端部设有开口的壳体,该壳体通过盖板进行密封;并且盖板上开有通孔,利用盖帽和绝缘件对该通孔进行封口。然而,这种纽扣电池的绝缘结构及密封结构尚存在需要改进之处。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盖板组件、制备方法、电池及电子设备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包括:
盖板本体,所述盖板本体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底面及第二底面,所述盖板本体开设有贯通所述第一底面与所述第二底面的通孔部,所述通孔部的内壁覆盖有绝缘层;
导电连接件,所述导电连接件设置于所述通孔部;
第一盖帽,所述第一盖帽包括第一绝缘部及第一导电部;所述第一绝缘部与所述第一底面抵接,且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导电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盖板本体之间绝缘设置;
第二盖帽,所述第二盖帽包括第二绝缘部及第二导电部,所述第二绝缘部与所述第二底面抵接,且所述第二导电部与所述导电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导电部与所述盖板本体之间绝缘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盖帽由第一电路板构造而成;所述第一电路板包括第一金属层及涂覆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层表面的第一油墨层,所述第一油墨层的一部分通过腐蚀暴露出所述第一金属层构成所述第一导电部,所述第一油墨层的另一部分构成所述第一绝缘部。
可选地,所述第二盖帽由第二电路板构造而成;所述第二电路板包括第二金属层及涂覆设置于所述第二金属层表面的第二油墨层,所述第二油墨层的一部分通过腐蚀暴露出所述第二金属层构成所述第二导电部,所述第二油墨层的另一部分构成所述第二绝缘部。
可选地,沿所述通孔部的轴向方向,所述导电连接件包括第一结构部、第二结构部及第三结构部;所述第二结构部位于所述通孔部内,所述第一结构部暴露于所述通孔部外并与所述第一导电部连接,所述第三结构部暴露于所述通孔部外并与所述第二导电部连接。
可选地,所述盖板组件还包括第一绝缘件及第二绝缘件;
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盖板本体之间具有第一空隙部,所述第一绝缘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空隙部;
所述第二导电部与所述盖板本体之间具有第二空隙部,所述第二绝缘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空隙部。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盖板组件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盖板本体,所述盖板本体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底面及第二底面;
在所述盖板本体上开设通孔部,并在所述通孔部的内壁涂覆形成绝缘层;
将导电连接件设置于所述通孔部;
安装第一盖帽,使所述第一盖帽的第一绝缘部与所述第一底面抵接,并使所述第一盖帽的第一导电部与所述导电连接件连接;
安装第二盖帽,使所述第二盖帽的第二绝缘部与所述第二底面抵接,并使所述第二盖帽的第二导电部与所述导电连接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提供第一绝缘件和第二绝缘件;
在所述第一盖帽的第一导电部与所述盖板本体之间设置所述第一绝缘件;
在所述第二盖帽的第二导电部与所述盖板本体之间设置所述第二绝缘件。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安装所述第一盖帽之后对所述第一盖帽进行压合操作;
在安装所述第二盖帽之后对所述第二盖帽进行压合操作。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所述电池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盖板组件,所述电池具有第一极和第二极,所述电池还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封闭端及开口端;
所述盖板组件盖设于所述开口端,且所述盖板本体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盖板组件与所述壳体围合形成容纳空间;
所述第一导电部暴露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二导电部暴露在所述容纳空间的外部;
所述壳体和/或所述盖板本体被构造为所述电池的第一极,所述第一盖帽及所述第二盖帽被构造为所述电池的第二极。
可选地,所述盖板组件还包括电芯、第一极耳及第二极耳,所述电芯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一极耳的一部分与所述电芯连接,所述第一极耳的另一部分与所述壳体连接;
所述第二极耳的一部分与所述电芯连接,所述第二极耳另一部分与所述第一盖帽的第一导电部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第三方面所述的电池。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组件中,可以省略设置一部分绝缘部件,由此便简化了该盖板组件的结构,并且绝缘部件的省略有利于减小盖板组件的整体厚度。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盖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盖板组件;100、绝缘层;11、盖板本体;111、第一底面;112、第二底面;12、导电连接件;13、第一盖帽;131、第一绝缘部;132、第一导电部;14、第二盖帽;141、第二绝缘部;142、第二导电部;15、第一绝缘件;16、第二绝缘件;2、壳体;3、电芯;4、第一极耳;5、第二极耳。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参照图1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包括盖板本体11、导电连接件12、第一盖帽13及第二盖帽14,所述盖板本体11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底面111及第二底面112,所述盖板本体11开设有贯通所述第一底面111与所述第二底面112的通孔部,所述通孔部的内壁覆盖有绝缘层100;所述导电连接件12设置于所述通孔部;所述第一盖帽13包括第一绝缘部131及第一导电部132;所述第一绝缘部131与所述第一底面111抵接,且所述第一导电部132与所述导电连接件12连接;所述第一导电部132与所述盖板本体11之间绝缘设置;所述第二盖帽14包括第二绝缘部141及第二导电部142,所述第二绝缘部141与所述第二底面112抵接,且所述第二导电部142与所述导电连接件12连接;所述第二导电部142与所述盖板本体11之间绝缘设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组件中,在第一盖帽13及第二盖帽14的结构中,均自身具有绝缘结构;即第一盖帽13自身具有第一绝缘部131,第二盖帽14自身具有第二绝缘部141。这样当第一盖帽13及第二盖帽14与盖板本体11进行连接时,至少第一绝缘部131与盖板本体11之间无需再额外设置绝缘部件,且第二绝缘部141与盖板本体11之间也无需再额外设置绝缘部件;由此便简化了该盖板组件的结构,并且绝缘部件的省略有利于减小盖板组件的整体厚度。
可选地,开设在盖板本体11的通孔部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例如为四个。第一盖帽13的第一导电部132可以用于与电池的极耳进行连接,第二盖帽14的第二导电部142用于与外部电子设备进行连接。第一导电部132与第二导电部142之间通过设置于通孔部的导电连接件12连接导通,从而可以实现将电流通过电池的极耳传导至外部电子设备。通孔部的内壁覆盖设置的环形的绝缘层100可以防止导电连接件12与盖板本体11连接导通,进而防止第一导电部132及第二导电部142与盖板本体11连接导通,从而避免发生短路现象。
参照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帽13由第一电路板构造而成;所述第一电路板包括第一金属层及涂覆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层表面的第一油墨层,所述第一油墨层的一部分通过腐蚀暴露出所述第一金属层构成所述第一导电部132,所述第一油墨层的另一部分构成所述第一绝缘部131。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第一盖帽13由第一电路板构造而成,第一电路板本身为绝缘属性,而位于第一电路板内层的金属为导电属性。因此,选用第一电路板作为第一盖帽13可以较为容易地实现第一盖帽13所具有的第一绝缘部131及第一导电部132这样的结构。具体地,将第一电路板上需要进行电路导通的部位所对应的绝缘油墨层采用表面腐蚀的方法进行腐蚀处理,使内层的金属暴露出来,即形成第一导电部132,而未被腐蚀的绝缘油墨层的部位即构成第一绝缘部131。由此,第一盖帽13的形成方式简单、容易操作,且可靠性较高。可选地,第一电路板为FPC电路板。
参照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盖帽14由第二电路板构造而成;所述第二电路板包括第二金属层及涂覆设置于所述第二金属层表面的第二油墨层,所述第二油墨层的一部分通过腐蚀暴露出所述第二金属层构成所述第二导电部142,所述第二油墨层的另一部分构成所述第二绝缘部141。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第二盖帽14由第二电路板构造而成,第二电路板本身为绝缘属性,而位于第二电路板内层的金属为导电属性。因此,选用第二电路板作为第二盖帽14可以较为容易地实现第二盖帽14所具有的第二绝缘部141及第二导电部142这样的结构。具体地,将第二电路板上需要进行电路导通的部位所对应的绝缘油墨层采用表面腐蚀的方法进行腐蚀处理,使内层的金属暴露出来,即形成第二导电部142,而未被腐蚀的绝缘油墨层的部位即构成第二绝缘部141。由此,第二盖帽14的形成方式简单、容易操作,且可靠性较高。可选地,第二电路板为FPC电路板。
参照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通孔部的轴向方向,所述导电连接件12包括第一结构部、第二结构部及第三结构部;所述第二结构部位于所述通孔部内,所述第一结构部暴露于所述通孔部外并与所述第一导电部132连接,所述第三结构部暴露于所述通孔部外并与所述第二导电部142连接。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由于第一盖帽13及第二盖帽14沿通孔部的轴向方向相对间隔设置;因此,将导电连接件12的两端暴露于通孔部外,这样可以方便导电连接件12与第一盖帽13的第一导电部132连接,以及方便导电连接件12与第二盖帽14的第二导电部142连接。
参照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组件还包括第一绝缘件15及第二绝缘件16;所述第一导电部132与所述盖板本体11之间具有第一空隙部,所述第一绝缘件15设置于所述第一空隙部;所述第二导电部142与所述盖板本体11之间具有第二空隙部,所述第二绝缘件16设置于所述第二空隙部。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设置于第一空隙部的第一绝缘件15可以确保第一导电部132与盖板本体11之间的相互绝缘关系;设置于第二空隙部的第二绝缘件16可以确保第二导电部142与盖板本体11之间的相互绝缘关系;从而避免第一盖帽13及第二盖帽14与盖板本体11连接导通。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盖板组件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盖板本体11,所述盖板本体11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底面111及第二底面112;
在所述盖板本体11上开设通孔部,并在所述通孔部的内壁涂覆形成绝缘层100;
将导电连接件12设置于所述通孔部;
安装第一盖帽13,使所述第一盖帽13的第一绝缘部131与所述第一底面111抵接,并使所述第一盖帽13的第一导电部132与所述导电连接件12连接;
安装第二盖帽14,使所述第二盖帽14的第二绝缘部141与所述第二底面112抵接,并使所述第二盖帽14的第二导电部142与所述导电连接件12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的制备方法步骤简单、操作容易;制作所得的盖板组件集成度高,所需绝缘部件较少,有利于减小盖板组件的整体厚度。
可选地,第一盖帽13的制备方法为:提供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包括第一金属层及涂覆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层表面的第一油墨层;采用腐蚀法将所述第一油墨层的一部分进行腐蚀处理并暴露出所述第一金属层构成所述第一导电部132;所述第一油墨层的另一部分即构成所述第一绝缘部131。
可选地,第二盖帽14的制备方法为:提供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包括第二金属层及涂覆设置于所述第二金属层表面的第二油墨层;采用腐蚀法将所述第二油墨层的一部分进行腐蚀处理并暴露出所述第二金属层构成所述第二导电部142;所述第二油墨层的另一部分即构成所述第二绝缘部141。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提供第一绝缘件15和第二绝缘件16;
在所述第一盖帽13的第一导电部132与所述盖板本体11之间设置所述第一绝缘件15;
在所述第二盖帽14的第二导电部142与所述盖板本体11之间设置所述第二绝缘件16。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所述第一导电部132与所述盖板本体11之间具有第一空隙部,所述第一绝缘件15设置于所述第一空隙部;所述第二导电部142与所述盖板本体11之间具有第二空隙部,所述第二绝缘件16设置于所述第二空隙部。第一绝缘件15及第二绝缘件16的设置可以避免第一盖帽13及第二盖帽14与盖板本体11连接导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安装所述第一盖帽13之后对所述第一盖帽13进行压合操作;
在安装所述第二盖帽14之后对所述第二盖帽14进行压合操作。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在安装所述第一盖帽13之后对所述第一盖帽13进行压合操作可以提高第一盖帽13与盖板本体11连接的可靠性;在安装所述第二盖帽14之后对所述第二盖帽14进行压合操作第二盖帽14与盖板本体11连接的可靠性。
根据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参照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电池,所述电池包括如上所述的盖板组件,所述电池具有第一极和第二极,所述电池还包括:
壳体2,所述壳体2具有相对设置的封闭端及开口端;
所述盖板组件1盖设于所述开口端,且所述盖板本体11与所述壳体2连接,所述盖板组件1与所述壳体2围合形成容纳空间;
所述第一导电部132暴露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二导电部142暴露在所述容纳空间的外部;
所述壳体2和/或所述盖板本体11被构造为所述电池的第一极,所述第一盖帽13及所述第二盖帽14被构造为所述电池的第二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由于采用了上述盖板组件1,电池中所需绝缘部件较少,有利于减小电池的整体厚度。
参照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组件还包括电芯3、第一极耳4及第二极耳5,所述电芯3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一极耳4的一部分与所述电芯3连接,所述第一极耳4的另一部分与所述壳体2连接;所述第二极耳5的一部分与所述电芯3连接,所述第二极耳5另一部分与所述第一盖帽13的第一导电部132连接。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例如,所述第一极为正极,所述第二极为负极。由于壳体2与盖板本体11通过焊接连接,这样,壳体2及盖板本体11则作为电池的正极;而第一盖帽13与第二盖帽14通过导电连接件12导通,因此第一盖帽13及第二盖帽14作为电池的负极。可以理解的是,电芯3的正极与正极极耳(第一极耳4)的一部分连接,正极极耳(第一极耳4)的另一部分与壳体2连接;电芯3的负极与负极极耳(第二极耳5)的一部分连接,负极极耳(第二极耳5)的另一部分与第一盖帽13的第一导电部132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再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池。
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申请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9)

1.一种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包括:
盖板本体(11),所述盖板本体(11)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底面(111)及第二底面(112),所述盖板本体(11)开设有贯通所述第一底面(111)与所述第二底面(112)的通孔部,所述通孔部的内壁覆盖有绝缘层(100);
导电连接件(12),所述导电连接件(12)设置于所述通孔部;
第一盖帽(13),所述第一盖帽(13)包括第一绝缘部(131)及第一导电部(132);所述第一绝缘部(131)与所述第一底面(111)抵接,且所述第一导电部(132)与所述导电连接件(12)连接;所述第一导电部(132)与所述盖板本体(11)之间绝缘设置;
第二盖帽(14),所述第二盖帽(14)包括第二绝缘部(141)及第二导电部(142),所述第二绝缘部(141)与所述第二底面(112)抵接,且所述第二导电部(142)与所述导电连接件(12)连接;所述第二导电部(142)与所述盖板本体(11)之间绝缘设置;
所述第一盖帽(13)由第一电路板构造而成;所述第一电路板包括第一金属层及涂覆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层表面的第一油墨层,所述第一油墨层的一部分通过腐蚀暴露出所述第一金属层构成所述第一导电部(132),所述第一油墨层的另一部分构成所述第一绝缘部(131);所述第二盖帽(14)由第二电路板构造而成;所述第二电路板包括第二金属层及涂覆设置于所述第二金属层表面的第二油墨层,所述第二油墨层的一部分通过腐蚀暴露出所述第二金属层构成所述第二导电部(142),所述第二油墨层的另一部分构成所述第二绝缘部(1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通孔部的轴向方向,所述导电连接件(12)包括第一结构部、第二结构部及第三结构部;所述第二结构部位于所述通孔部内,所述第一结构部暴露于所述通孔部外并与所述第一导电部(132)连接,所述第三结构部暴露于所述通孔部外并与所述第二导电部(14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还包括第一绝缘件(15)及第二绝缘件(16);
所述第一导电部(132)与所述盖板本体(11)之间具有第一空隙部,所述第一绝缘件(15)设置于所述第一空隙部;
所述第二导电部(142)与所述盖板本体(11)之间具有第二空隙部,所述第二绝缘件(16)设置于所述第二空隙部。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盖板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盖板本体(11),所述盖板本体(11)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底面(111)及第二底面(112);
在所述盖板本体(11)上开设通孔部,并在所述通孔部的内壁涂覆形成绝缘层(100);
将导电连接件(12)设置于所述通孔部;
安装第一盖帽(13),使所述第一盖帽(13)的第一绝缘部(131)与所述第一底面(111)抵接,并使所述第一盖帽(13)的第一导电部(132)与所述导电连接件(12)连接;
安装第二盖帽(14),使所述第二盖帽(14)的第二绝缘部(141)与所述第二底面(112)抵接,并使所述第二盖帽(14)的第二导电部(142)与所述导电连接件(12)连接;
所述第一盖帽(13)的制备方法为:提供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包括第一金属层及涂覆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层表面的第一油墨层;采用腐蚀法将所述第一油墨层的一部分进行腐蚀处理并暴露出所述第一金属层构成所述第一导电部(132);所述第一油墨层的另一部分即构成所述第一绝缘部(131);
所述第二盖帽(14)的制备方法为:提供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包括第二金属层及涂覆设置于所述第二金属层表面的第二油墨层;采用腐蚀法将所述第二油墨层的一部分进行腐蚀处理并暴露出所述第二金属层构成所述第二导电部(142);所述第二油墨层的另一部分即构成所述第二绝缘部(14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提供第一绝缘件(15)和第二绝缘件(16);
在所述第一盖帽(13)的第一导电部(132)与所述盖板本体(11)之间设置所述第一绝缘件(15);
在所述第二盖帽(14)的第二导电部(142)与所述盖板本体(11)之间设置所述第二绝缘件(1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安装所述第一盖帽(13)之后对所述第一盖帽(13)进行压合操作;
在安装所述第二盖帽(14)之后对所述第二盖帽(14)进行压合操作。
7.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盖板组件,所述电池具有第一极和第二极,所述电池还包括:
壳体(2),所述壳体(2)具有相对设置的封闭端及开口端;
所述盖板组件(1)盖设于所述开口端,且所述盖板本体(11)与所述壳体(2)连接,所述盖板组件(1)与所述壳体(2)围合形成容纳空间;
所述第一导电部(132)暴露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二导电部(142)暴露在所述容纳空间的外部;
所述壳体(2)和/或所述盖板本体(11)被构造为所述电池的第一极,所述第一盖帽(13)及所述第二盖帽(14)被构造为所述电池的第二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还包括电芯(3)、第一极耳(4)及第二极耳(5),所述电芯(3)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一极耳(4)的一部分与所述电芯(3)连接,所述第一极耳(4)的另一部分与所述壳体(2)连接;
所述第二极耳(5)的一部分与所述电芯(3)连接,所述第二极耳(5)另一部分与所述第一盖帽(13)的第一导电部(132)连接。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池。
CN202210803483.3A 2022-07-07 2022-07-07 盖板组件、制备方法、电池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53775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03483.3A CN115377576B (zh) 2022-07-07 2022-07-07 盖板组件、制备方法、电池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03483.3A CN115377576B (zh) 2022-07-07 2022-07-07 盖板组件、制备方法、电池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77576A CN115377576A (zh) 2022-11-22
CN115377576B true CN115377576B (zh) 2023-12-15

Family

ID=84062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03483.3A Active CN115377576B (zh) 2022-07-07 2022-07-07 盖板组件、制备方法、电池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77576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9919A (zh) * 2007-10-24 2009-04-29 欧姆龙株式会社 半导体芯片安装法、半导体安装布线板制作方法及半导体安装布线板
CN101567431A (zh) * 2008-04-24 2009-10-28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电池组
CN215578674U (zh) * 2021-05-21 2022-01-18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正极柱和正极集流盘的组装结构、电池
CN114006091A (zh) * 2020-07-28 2022-02-01 曙鹏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纽扣电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9919A (zh) * 2007-10-24 2009-04-29 欧姆龙株式会社 半导体芯片安装法、半导体安装布线板制作方法及半导体安装布线板
CN101567431A (zh) * 2008-04-24 2009-10-28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电池组
CN114006091A (zh) * 2020-07-28 2022-02-01 曙鹏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纽扣电池
CN215578674U (zh) * 2021-05-21 2022-01-18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正极柱和正极集流盘的组装结构、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77576A (zh) 2022-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81443B2 (ja) 2次電池
JP2004146362A (ja) キャップ組立体、これを具備した2次電池及び、キャップ組立体の製造方法
JP5987320B2 (ja) 蓄電素子
CN106159179A (zh) 金属锂电池
US20230052047A1 (en) Battery, battery module, battery pack, and electric vehicle
CN111933831A (zh) 一种扣式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83415B (zh) 电池及电子装置
CN115377576B (zh) 盖板组件、制备方法、电池及电子设备
WO2023160407A1 (zh) 一种高压连接器
CN206878883U (zh) 一种移动终端壳体及移动终端
KR100827707B1 (ko) 사각형 리튬 이차 전지용 코어 구조체
US20170018754A1 (en) Battery housing and power storage device
KR101201815B1 (ko) 이차 전지
CN208111494U (zh) 用于电池的帽盖组件以及电池
CN215911538U (zh) 电池以及电子设备
WO2022134218A1 (zh) 扣式电池壳及扣式电池
CN218299884U (zh) 一种电芯
JP5279468B2 (ja) 燃料電池
CN218299998U (zh) 一种盖板组件、纽扣电池及电子设备
CN217086724U (zh) 纽扣电池壳体、纽扣电池及电子设备
CN217239690U (zh) 纽扣电池及电子设备
CN205723814U (zh) 二次电池
CN218300166U (zh) 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
CN218919228U (zh) 正负极同端的电池
CN219658944U (zh) 一种电池顶盖组件、动力电池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