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75248A - 一种内河临港物流园区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河临港物流园区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75248A
CN115375248A CN202211298504.7A CN202211298504A CN115375248A CN 115375248 A CN115375248 A CN 115375248A CN 202211298504 A CN202211298504 A CN 202211298504A CN 115375248 A CN115375248 A CN 1153752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go
ship
control module
central control
comm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9850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75248B (zh
Inventor
王喜富
沈孟如
张广宇
李明富
闵维
荣强
赵进
路英杰
高玉羊
白书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ing Port&channel Inland River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ing Port&channel Inland River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ing Port&channel Inland River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ing Port&channel Inland River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9850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752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53752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752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752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752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3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38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with central registration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内河临港物流园区管理系统,涉及物流运输技术领域,包括:内河管理模块,用于对河水高度进行监测,在河水高度小于预设标准时,统计停泊货船数量,在停泊货船数量小于预设标准时,安排货船进港,在停泊货船数量大于预设标准时,构建船只装载量过少信号;货物传输模块,用于卸载停泊货船的装载货物;中控模块,用于安排待进港货船入港、调整船只装载量。本发明通过对河水高度进行监测,对当前港口的停泊货船的总载物量进行判定,在总载物量大于预设标准时,加快货物运转速度,在总载物量小于预设标准时,调配货船进港进行货物卸载,根据实际货物传输能力设置内河港口的工作状态,从而提高内河港口的具体运输物流链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内河临港物流园区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河临港物流园区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物流运输的范围日益扩大,从局部区域内的陆路运输,到跨越大洋板块的航空运输和海运运输,多种物流运输方式综合使用,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物流运输。但随之而来的物流管理问题,成为限制物流园区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于货物吞吐量巨大且面临货物传输问题的内河临港物流园区,物流管理问题亟待解决。
内河临港物流管理园区的任务有二,一是将来港货船的货物在港口停泊并卸载货物,二是将卸载的货物传输至分装地点进行货物的分装以进行后续的物流运输。传统的内河临港物流管理是在内河港口处有货船停泊时即对货船进行卸载,但当货船数量较多时,有造成停泊货船数量过多的风险,带来管理混乱的问题。中国专利CN113793106B公开了一种外贸物流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该发明的外贸物流处理系统包括运单创建模块、仓储管理模块、路线规划模块以及协同管理模块,其中,运单创建模块用于发货方录入物流需求,发货方与承运企业达成一致后创建物流订单并生成货物ID,路线规划模块用于从物流监控中心获取物流订单数据、各个港口仓储站数据和历史运输路线方案数据,为物流订单规划最优的运输路线方案,协同管理模块对对应物流的预计到达时间进行协同分析,对应物流预计到达时间的实时更新,方便关联方在物流货物未到达时提前进行运输或收货上的安排,缩短各个环节的衔接时间及运作时间。然而该发明虽然实现了水路运输物流链整体效率的提升,但只从运输规划角度对各个港口的运转进行调整,未能提高港口的具体运输物流链效率。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内河临港物流园区管理系统,根据内河港口的实际容纳能力和实际传输能力调整内河港口的货物传输工作参数,实现了能提高港口的具体运输物流链效率的有益效果,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未能提高港口的具体运输物流链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内河临港物流园区管理系统,包括:
内河管理模块,用于对内河港口的船只容纳度进行监测,所述内河管理模块包括河水监测单元、闸门控制单元和登记单元,其中,所述河水监测单元用于对河水高度进行监测,在河水高度大于预设标准时,构建关闭闸门信号,在河水高度小于预设标准时,构建统计船只数量信号,所述闸门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关闭闸门信号将闸门关闭,所述登记单元用于对船只进行进出港登记,根据统计船只数量信号统计停泊货船数量,在停泊货船数量小于预设标准时,构建有停泊船位信号,在停泊货船数量大于预设标准时,构建船只装载量过少信号;
货物传输模块,用于对停泊货船上的装载货物进行卸载,所述货物传输模块包括货物传送单元和货物接收单元,其中,所述货物传送单元用于将货物从货船传输至所述货物接收单元,同时根据加快传输命令调整传送轮功率、传送轮数量,货物接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加快传输命令调整传输口开启数量;
中控模块,与所述内河管理模块和所述货物传输模块通信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关闭闸门信号构建加快传输命令、根据所述有停泊船位信号构建调度货船进港命令以对安排待进港货船入港、根据所述船只装载量过少信号构建增加船只装载量命令以增加货船的船只装载量,构建降低船只装载量命令以降低货船的船只装载量,其中,所述中控模块构建增加船只装载量命令以增加货船的船只装载量时,货船根据增加船只装载量命令调整货物装载量时,当前无卸载货物需求的货船以调整后的船只装载量装载货物,当前有卸载货物需求的货船以调整后的船只装载量作为标准参考值,与其他有卸载货物需求的货船进行货物装载量的分担和调整,中控模块构建降低船只装载量命令以降低货船的船只装载量时,货船根据降低船只装载量命令调整船只装载量时,当前无卸载货物需求的货船以调整后的船只装载量作为标准参考值装载货物,当前有卸载货物需求的货船以调整后的船只装载量作为标准参考值,与其他有卸载货物需求的货船进行货物装载量的分担和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河水监测单元对河水高度H进行监测时,河水监测单元内部设置标准河水高度区间[H1,H2],其中,H1为最低河水限,H2为最高河水限;
当H小于H1时,河水监测单元构建所述统计船只数量信号,所述登记单元接收统计船只数量信号对停泊货船数量进行统计,并判断停泊货船数量是否符合预设标准;
当H∈[H1,H2]时,河水监测单元判定当前河水高度符合预设标准;
当H大于H2时,河水监测单元构建所述关闭闸门信号,所述闸门控制单元根据关闭闸门信号将港口闸门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登记单元对停泊货船数量进行统计并判断停泊货船数量是否符合预设标准时,登记单元将完成入港登记且未完成出港登记的货船的数量设为停泊货船数量N,登记单元内设置标准货船数量N0,
当N小于N0时,登记单元判定当前港口有停泊船位,登记单元构建所述有停泊船位信号,所述中控模块接收有停泊船位信号并根据所述有停泊船位信号构建进港命令;
当N等于N0时,登记单元判定当前港口无停泊船位;
当N大于N0时,登记单元判定停泊货船数量超过预设标准且货船装载量过少,登记单元构建所述船只装载量过少信号,中控模块接收船只装载量过少信号并根据船只装载量过少信号构建增加船只装载量命令。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构建所述进港命令时,中控模块根据货船数量N和标准货船数量N0的差值构建进港命令并设置优先级,
当N0-N小于N1时,中控模块不构建进港命令;
当N1小于等于N0-N小于N2时,中控模块构建一级进港命令,并根据所述优先级将所述一级进港命令传输至停泊在港口的I型货船;
当N2小于等于N0-N小于N3时,中控模块构建二级进港命令,并根据所述优先级将所述二级进港命令传输至停泊在港口的I型货船和II型货船;
当N3小于等于N0-N时,中控模块构建三级进港命令,并根据所述优先级将所述三级进港命令传输至停泊在港口的I型货船、II型货船和III型货船;
其中,I型货船的规格<II型货船的规格<III型货船的规格,N1为第一差值限,N2为第二差值限,N3为第三差值限。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根据所述优先级发送进港命令时,中控模块根据货船的型号和货船到闸门的距离设置货船的接收命令优先级,
当中控模块将所述一级进港命令传输至停泊在港口的I型货船时,中控模块根据在港口区域内的I型货船到闸门的距离由近及远设置I型货船的接收命令优先级,中控模块首先将一级进港命令传输至到闸门的距离最近的I型货船,若I型货船接收一级进港命令后向中控模块反馈无进港需求信号,则中控模块将一级进港命令传输至到闸门的距离次近的I型货船,以此类推,直至I型货船接收一级进港命令后向中控模块反馈确认进港信号或在港口区域内的各I型货船均反馈无进港需求信号;
当中控模块将所述二级进港命令传输至停泊在港口的I型货船和II型货船时,中控模块根据在港口区域内的II型货船到闸门的距离由近及远设置II型货船的接收命令优先级,中控模块首先将二级进港命令传输至到闸门的距离最近的II型货船,若II型货船接收二级进港命令后向中控模块反馈无进港需求信号,则中控模块将二级进港命令传输至到闸门的距离次近的II型货船,以此类推,直至II型货船接收二级进港命令后向中控模块反馈确认进港信号或在港口区域内的各II型货船均反馈无进港需求信号,当各II型货船均反馈无进港需求信号时,中控模块根据在港口区域内的I型货船到闸门的距离由近及远设置I型货船的接收命令优先级,中控模块首先将二级进港命令传输至到闸门的距离最近的I型货船,若I型货船接收二级进港命令后向中控模块反馈无进港需求信号,则中控模块将二级进港命令传输至到闸门的距离次近的I型货船,以此类推,直至I型货船接收二级进港命令后向中控模块反馈确认进港信号或在港口区域内的各I型货船均反馈无进港需求信号;
当中控模块将所述三级进港命令传输至停泊在港口的I型货船、II型货船和III型货船时,中控模块根据在港口区域内的III型货船到闸门的距离由近及远设置III型货船的接收命令优先级,中控模块首先将三级进港命令传输至到闸门的距离最近的III型货船,若III型货船接收三级进港命令后向中控模块反馈无进港需求信号,则中控模块将三级进港命令传输至到闸门的距离次近的III型货船,以此类推,直至III型货船接收三级进港命令后向中控模块反馈确认进港信号或在港口区域内的各III型货船均反馈无进港需求信号,当各III型货船均反馈无进港需求信号时,中控模块根据在港口区域内的II型货船到闸门的距离由近及远设置II型货船的接收命令优先级,中控模块首先将三级进港命令传输至到闸门的距离最近的II型货船,若II型货船接收三级进港命令后向中控模块反馈无进港需求信号,则中控模块将三级进港命令传输至到闸门的距离次近的II型货船,以此类推,直至II型货船接收三级进港命令后向中控模块反馈确认进港信号或在港口区域内的各II型货船均反馈无进港需求信号,当各II型货船均反馈无进港需求信号时,中控模块根据在港口区域内的I型货船到闸门的距离由近及远设置I型货船的接收命令优先级,中控模块首先将三级进港命令传输至到闸门的距离最近的I型货船,若I型货船接收三级进港命令后向中控模块反馈无进港需求信号,则中控模块将三级进港命令传输至到闸门的距离次近的I型货船,以此类推,直至I型货船接收三级进港命令后向中控模块反馈确认进港信号或在港口区域内的各I型货船均反馈无进港需求信号,当各I型货船均反馈无进港需求信号时;
若各货船向中控模块传输紧急卸载信号时,中控模块根据所述货船的型号判断当前停泊位是否与所述货船适配,当所述货船与当前停泊位适配时,中控模块将进港命令发送至所述货船,当所述货船与当前停泊位不适配时,中控模块构建紧急停泊命令,港口启用紧急停泊船位供所述货船停泊。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构建所述增加船只装载量命令时,中控模块内设置第一调整参数k1,用于将船只装载量Q调整为Q’,设定Q’=Q×(1+k1),其中,k1=(N-N0)/N0,货船根据增加船只装载量命令将货物装载量调整为Q’时,当前无卸载货物需求的货船以船只装载量Q’装载货物,当前有卸载货物需求的货船以船只装载量Q’作为标准参考值,与其他有卸载货物需求的货船进行货物装载量的分担和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构建所述加快传输命令时,中控模块内设置第二调整参数k2,用于将货物传送单元的转轮工作功率P调整为P’,设定P’=P×(1+k2),其中,k2=(H-H2)/H2,中控模块内还设置最大工作功率Pm,
当P’小于等于Pm,中控模块构建一级加快传输命令,货物传送单元根据所述一级加快传输命令将转轮工作功率调整为P’;
当P’大于Pm,中控模块构建所述一级加快传输命令,货物传送单元根据一级加快传输命令将转轮工作功率调整为Pm,同时中控模块构建二级加快传输命令对货物传送单元的转轮数量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构建所述二级加快传输命令对货物传送单元的转轮数量进行调整时,中控模块内设置第三调整参数k3,用于将转轮数量M调整为M’,设定M’=M+([1+k3]),其中,k3=(P’-Pm)/Pm,[1+k3]表示取1+k3的整数部分,中控模块内还设置最大转轮数量Mm,
当M’小于等于Mm时,中控模块构建二级加快传输命令,所述货物传送单元根据所述二级加快传输命令将转轮数量调整为M’;
当M’大于Mm时,中控模块构建二级加快传输命令,货物传送单元根据二级加快传输命令将转轮数量调整为Mm,同时中控模块构建三级加快传输命令对所述货物接收单元的传输口数量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构建所述三级加快传输命令对所述货物接收单元的传输口数量进行调整时,中控模块内设置第四调整系数k4,用于将传输口数量A调整为A’,设定A’=A+([1+k4]),其中,k4=(M’-Mm)/Mm,中控模块内还设置最大传输口数量Am,
当A’小于等于Am时,中控模块构建三级加快传输命令,货物接收单元根据三级加快传输命令将传输口数量调整为A’;
当A’大于Am时,中控模块构建三级加快传输命令,货物接收单元根据三级加快传输命令将传输口数量调整为Am,同时中控模块构建降低船只装载量命令对船只装载量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构建降低船只装载量命令对船只装载量进行调整时,中控模块内设置第五调整参数k5,用于将船只装载量Q调整为Q”,设定Q”=Q×(1-k5),其中,k5=(A’-Am)/Am,货船根据降低船只装载量命令将船只装载量Q调整为Q”时,当前无卸载货物需求的货船以船只装载量Q”作为标准参考值装载货物,当前有卸载货物需求的货船以船只装载量Q”作为标准参考值,与其他有卸载货物需求的货船进行货物装载量的分担和调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由内河管理模块对河水高度进行监测,对当前港口的停泊货船的总载物量进行判定,在总载物量大于预设标准时,令货物传输模块加快货物运转速度,在总载物量小于预设标准时,令中控模块调配货船进港进行货物卸载,实现根据实际需进行传输的货物的卸载量设置内河港口的工作状态,从而提高内河港口的具体运输物流链效率。
尤其,通过由河水监测单元对内河港口的河水水位高度进行监测,以内河港口的河水水位高度作为判断当前内河港口的传输货物量是否符合预设标准,在河水水位高度小于预设标准时,认为当前内河港口的传输货物量小于实际内河港口的可传输货物量,并由登记单元统计当前内河港口的货船数量是否符合预设标准,在河水水位高度大于预设标准时,认为当前内河港口的传输货物量大于实际内河港口的可传输货物量,由闸门控制单元将闸门关闭,禁止货船进入港口,同时令货物传输模块加快货物传输速度,以减轻当前当前的港口的货物传输压力,从而提高内河港口的具体运输物流链效率。
尤其,通过在当前河水高度小于预设标准时,由登记单元对港口内的货船数量进行统计,并判断实际的货船数量是否满足预设标准,在实际的货船数量小于预设标准,调配待卸货的货船进港,在实际的货船数量大于预设标准,调整货船的装载量,进而使港口的传输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提高内河港口的具体运输物流链效率。
尤其,通过由中控模块根据货船数量和标准货船数量的差值构建不同的进港命令,调配不同型号的货船进港进行货物卸载,当货船数量和标准货船数量的差值很小,不能容纳最小型号的货船进入内河港口时,中控模块不构建进港命令,不调配货船进港进行货物卸载,当货船数量和标准货船数量的差值较小,仅能容纳最小型号的货船进入内河港口时,中控模块构建一级进港命令,调配规格最小的I型货船进港进行货物卸载,当货船数量和标准货船数量的差值较大,能容纳最小型号的货船和中型货船进入内河港口时,中控模块构建二级进港命令,调配规格最小的I型货船和规格中等的II型货船进港进行货物卸载,当货船数量和标准货船数量的差值很大时,能容纳最小型号的货船、中型货船和最大型号的货船进入内河港口时,中控模块构建三级进港命令,调配规格最小的I型货船、规格中等的II型货船和规格最大的III型货船进港进行货物卸载,使内河港口的货物传输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提高内河港口的具体运输物流链效率。
尤其,通过由中控模块根据货船型号和货船到闸门的距离远近设置优先级并根据优先级发送进港命令,优先对当前港口所能容纳的最大规格的货船根据其到闸门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发送进港命令,在货船反馈确认进港信号后将货船调配入港,在货船反馈无进港需求信号时对下一货船发送进港命令,直至有货船反馈确认进港信号后将货船调配入港或该规格的货船均反馈无进港需求信号,中控模块向当前港口所能容纳的次大规格的货船依据上述方法发送进港命令,直到有货船反馈确认进港信号后将货船调配入港或所有的货船均反馈无进港需求信号,且为有紧急卸载货物需求的货船安排紧急卸载方案,保证货物在合理时间内入港卸货,同时使内河港口的传输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提高内河港口的具体运输物流链效率。
尤其,通过由中控单元在判定当前船只装载量过少时,构建增加船只装载量命令增加货船的船只装载量,一方面加快了货物的物流传输速度,一方面实现对内河港口的传输资源的充分利用,从而提高内河港口的具体运输物流链效率。
尤其,通过在货物传输模块的货物传输效率不符合当前的内河港口的货物传输标准时,由中控模块构建一级加快传输命令,首先对货物传送单元的转轮工作功率进行调整,从而加快货物传送单元的货物传送效率,缓解当前内河港口的货物容纳压力,同时实现了对内河港口的传输资源的充分利用,从而提高内河港口的具体运输物流链效率。
尤其,通过在货物传送单元的转轮工作功率调整至最大值,仍不符合当前的内河港口的货物传输标准时,由中控模块构建二级加快传输命令,对货物传送单元的转轮数量进行调整,从而加快货物传送单元的货物传送效率,缓解当前内河港口的货物容纳压力,同时实现了对内河港口的传输资源的充分利用,从而提高内河港口的具体运输物流链效率。
尤其,通过在货物传送单元的转轮工作功率调整至最大值且转轮数量调整至最大值,不符合当前的内河港口的货物传输标准时,由中控模块构建三级加快传输命令,对货物接收单元的传输口数量进行调整,从而加快货物传送单元的货物传送效率,缓解当前内河港口的货物容纳压力,同时实现了对内河港口的传输资源的充分利用,从而提高内河港口的具体运输物流链效率。
尤其,通过在货物传输模块的货物传输效率达到最大值,即货物传送单元的转轮工作功率调整至最大值,转轮数量调整至最大值且货物接收单元的传输口数量调整至最大值,仍不符合当前的内河港口的货物传输标准时,由中控模块构建降低船只装载量命令,使货船的船只装载量降低,使船只装载量的设置与内河港口的实际传输能力相适应,避免因船只装载量设置过大造成内河港口发生货物堆积、货物传输模块超负荷运转,实现了对内河港口的传输资源的合理利用,延长内河港口的传输资源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内河港口的具体运输物流链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河临港物流园区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河临港物流园区管理系统的货物传输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河临港物流园区管理系统,包括:
内河管理模块1,用于对内河港口的船只容纳度进行监测,所述内河管理模块包括河水监测单元11、闸门控制单元12和登记单元13,其中,所述河水监测单元用于对河水高度进行监测,在河水高度大于预设标准时,构建关闭闸门信号,在河水高度小于预设标准时,构建统计船只数量信号,所述闸门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关闭闸门信号将闸门关闭,所述登记单元用于对船只进行进出港登记,根据统计船只数量信号统计停泊货船数量,在停泊货船数量小于预设标准时,构建有停泊船位信号,在停泊货船数量大于预设标准时,构建船只装载量过少信号;
货物传输模块2,用于对停泊货船上的装载货物进行卸载,所述货物传输模块包括货物传送单元21和货物接收单元22,其中,所述货物传送单元用于将货物从货船传输至所述货物接收单元,同时根据加快传输命令调整传送轮功率、传送轮数量,货物接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加快传输命令调整传输口开启数量;
中控模块3,与所述内河管理模块和所述货物传输模块通信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关闭闸门信号构建加快传输命令、根据所述有停泊船位信号构建调度货船进港命令以对安排待进港货船入港、根据所述船只装载量过少信号构建增加船只装载量命令以增加货船的船只装载量,构建降低船只装载量命令以降低货船的船只装载量,其中,中控模块构建增加船只装载量命令以增加货船的船只装载量时,货船根据增加船只装载量命令将货物装载量调整为Q’时,当前无卸载货物需求的货船以船只装载量Q’装载货物,当前有卸载货物需求的货船以船只装载量Q’作为标准参考值,与其他有卸载货物需求的货船进行货物装载量的分担和调整,中控模块构建降低船只装载量命令以降低货船的船只装载量时,货船根据降低船只装载量命令将船只装载量Q调整为Q”时,当前无卸载货物需求的货船以船只装载量Q”作为标准参考值装载货物,当前有卸载货物需求的货船以船只装载量Q”作为标准参考值,与其他有卸载货物需求的货船进行货物装载量的分担和调整。
由于内河的长时水位的高低随着汛期或者气候原因发生改变,且内河港口的河水水位高低也会随着港口内的停泊货船的数量发生变化,当内河港口有货船停泊时,内河港口的河水水位将会升高,且停泊货船的总载物量越多时,内河港口的河水水位越高,因此在根据当前的内河的长时水位设置标准水位,即可根据内河港口的当前河水水位高度判断当前港口的停泊货船的总载物量,即当前需进行传输的货物总量,根据货物总量对货物传输模块的传输效率进行调整或由中控模块对货船进行进港调配。
通过由内河管理模块对河水高度进行监测,对当前港口的停泊货船的总载物量进行判定,在总载物量大于预设标准时,令货物传输模块加快货物运转速度,在总载物量小于预设标准时,令中控模块调配货船进港进行货物卸载,实现根据实际需进行传输的货物的卸载量设置内河港口的工作状态,从而提高内河港口的具体运输物流链效率。
具体而言,所述河水监测单元对河水高度H进行监测时,河水监测单元内部设置标准河水高度区间[H1,H2],其中,H1为最低河水限,H2为最高河水限,
当H小于H1时,河水监测单元构建所述统计船只数量信号,登记单元接收统计船只数量信号对停泊货船数量进行统计,并判断停泊货船数量是否符合预设标准;
当H∈[H1,H2]时,河水监测单元判定当前河水高度符合预设标准;
当H大于H2时,河水监测单元构建所述关闭闸门信号,闸门控制单元根据关闭闸门信号将港口闸门关闭。
由于内河的长时水位的高低随着汛期或者气候原因发生改变,如预先设定港口可供停泊的停泊位数量,会有造成在汛季港口利用率较低或者因在旱季港口实际港口可容纳的货船数量减少导致的风险,而以河水水位的高度对货物的传输量是否符合实际内河港口的可传输货物量进行判断,而根据实际内河港口的可传输货物量对当前的港口的货物传输状态进行调整。
通过由河水监测单元对内河港口的河水水位高度进行监测,以内河港口的河水水位高度作为判断当前内河港口的传输货物量是否符合预设标准,在河水水位高度小于预设标准时,认为当前内河港口的传输货物量小于实际内河港口的可传输货物量,并由登记单元统计当前内河港口的货船数量是否符合预设标准,在河水水位高度大于预设标准时,认为当前内河港口的传输货物量大于实际内河港口的可传输货物量,由闸门控制单元将闸门关闭,禁止货船进入港口,同时令货物传输模块加快货物传输速度,以减轻当前当前的港口的货物传输压力,从而提高内河港口的具体运输物流链效率。
具体而言,所述登记单元对停泊货船数量进行统计并判断停泊货船数量是否符合预设标准时,登记单元将完成入港登记且未完成出港登记的货船的数量设为停泊货船数量N,登记单元内设置标准货船数量N0,
当N小于N0时,登记单元判定当前港口有停泊船位,登记单元构建所述有停泊船位信号,中控模块接收有停泊船位信号并根据所述有停泊船位信号构建进港命令;
当N等于N0时,登记单元判定当前港口无停泊船位;
当N大于N0时,登记单元判定停泊货船数量超过预设标准且货船装载量过少,登记单元构建所述船只装载量过少信号,中控模块接收船只装载量过少信号并根据船只装载量过少信号构建增加船只装载量命令。
由于河水监测单元是以河水水位的高度对货物的传输量是否符合实际内河港口的可传输货物量进行判断的,而货物的传输量的大小与货船数量的多少之间并无必然联系,因此在当前河水高度小于预设标准,即货物的传输量小于实际内河港口的可传输货物量时,由登记单元判断货船数量是否符合预设标准,若此时货船数量小于预设标准,说明港口的容纳能力存在冗余问题,需要将有进港卸载的货船调度入港,若此时货船数量大于预设标准但货物的传输量小于实际内河港口的可传输货物量,认为货船的总装载货物量小于实际内河港口的可传输货物量,造成港口的传输能力冗余,需要将货船的装载货物量增加。
通过在当前河水高度小于预设标准时,由登记单元对港口内的货船数量进行统计,并判断实际的货船数量是否满足预设标准,在实际的货船数量小于预设标准,调配待卸货的货船进港,在实际的货船数量大于预设标准,调整货船的装载量,进而使港口的传输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提高内河港口的具体运输物流链效率。
具体而言,所述中控模块构建所述进港命令时,中控模块根据货船数量N和标准货船数量N0的差值构建进港命令并设置优先级,
当N0-N小于N1时,中控模块不构建进港命令;
当N1小于等于N0-N小于N2时,中控模块构建一级进港命令,并根据所述优先级将所述一级进港命令传输至停泊在港口的I型货船;
当N2小于等于N0-N小于N3时,中控模块构建二级进港命令,并根据所述优先级将所述二级进港命令传输至停泊在港口的I型货船和II型货船;
当N3小于等于N0-N时,中控模块构建三级进港命令,并根据所述优先级将所述三级进港命令传输至停泊在港口的I型货船、II型货船和III型货船;
其中,I型货船的规格<II型货船的规格<III型货船的规格,N1为第一差值限,N2为第二差值限,N3为第三差值限。
当货船数量小于标准货船数量时,内河管理模块判定当前港口有容纳更多货船的可能性,此时中控模块根据货船数量和标准货船数量的差值大小判定当前港口可以容纳的货船型号,据此构建一级进港命令或二级进港命令或三级进港命令或不构建进港命令,调度相应的型号的货船进港。在实施例1中,N1设置为1,N2设置为2,N2设置为3,N3设置为4,即当N0-N<1时,中控模块不构建进港命令,当然实施例1的现实条件下该情况不可能出现;当1小于等于N0-N<2时,中控模块构建一级进港命令,并将所述一级进港命令传输至停泊在港口的I型货船;当2小于等于N0-N<3时,中控模块构建二级进港命令,并将所述二级进港命令传输至停泊在港口的I型货船和II型货船;当3小于等于N0-N时,中控模块构建三级进港命令,并将所述三级进港命令传输至停泊在港口的I型货船、II型货船和III型货船。
通过由中控模块根据货船数量和标准货船数量的差值构建不同的进港命令,调配不同型号的货船进港进行货物卸载,当货船数量和标准货船数量的差值很小,不能容纳最小型号的货船进入内河港口时,中控模块不构建进港命令,不调配货船进港进行货物卸载,当货船数量和标准货船数量的差值较小,仅能容纳最小型号的货船进入内河港口时,中控模块构建一级进港命令,调配规格最小的I型货船进港进行货物卸载,当货船数量和标准货船数量的差值较大,能容纳最小型号的货船和中型货船进入内河港口时,中控模块构建二级进港命令,调配规格最小的I型货船和规格中等的II型货船进港进行货物卸载,当货船数量和标准货船数量的差值很大时,能容纳最小型号的货船、中型货船和最大型号的货船进入内河港口时,中控模块构建三级进港命令,调配规格最小的I型货船、规格中等的II型货船和规格最大的III型货船进港进行货物卸载,使内河港口的货物传输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提高内河港口的具体运输物流链效率。
具体而言,所述中控模块根据所述优先级发送进港命令时,中控模块根据货船的型号和货船到闸门的距离设置货船的接收命令优先级,
当中控模块将所述一级进港命令传输至停泊在港口的I型货船时,中控模块根据在港口区域内的I型货船到闸门的距离由近及远设置I型货船的接收命令优先级,中控模块首先将一级进港命令传输至到闸门的距离最近的I型货船,若I型货船接收一级进港命令后向中控模块反馈无进港需求信号,则中控模块将一级进港命令传输至到闸门的距离次近的I型货船,以此类推,直至I型货船接收一级进港命令后向中控模块反馈确认进港信号或在港口区域内的各I型货船均反馈无进港需求信号;
当中控模块将所述二级进港命令传输至停泊在港口的I型货船和II型货船时,中控模块根据在港口区域内的II型货船到闸门的距离由近及远设置II型货船的接收命令优先级,中控模块首先将二级进港命令传输至到闸门的距离最近的II型货船,若II型货船接收二级进港命令后向中控模块反馈无进港需求信号,则中控模块将二级进港命令传输至到闸门的距离次近的II型货船,以此类推,直至II型货船接收二级进港命令后向中控模块反馈确认进港信号或在港口区域内的各II型货船均反馈无进港需求信号,当各II型货船均反馈无进港需求信号时,中控模块根据在港口区域内的I型货船到闸门的距离由近及远设置I型货船的接收命令优先级,中控模块首先将二级进港命令传输至到闸门的距离最近的I型货船,若I型货船接收二级进港命令后向中控模块反馈无进港需求信号,则中控模块将二级进港命令传输至到闸门的距离次近的I型货船,以此类推,直至I型货船接收二级进港命令后向中控模块反馈确认进港信号或在港口区域内的各I型货船均反馈无进港需求信号;
当中控模块将所述三级进港命令传输至停泊在港口的I型货船、II型货船和III型货船时,中控模块根据在港口区域内的III型货船到闸门的距离由近及远设置III型货船的接收命令优先级,中控模块首先将三级进港命令传输至到闸门的距离最近的III型货船,若III型货船接收三级进港命令后向中控模块反馈无进港需求信号,则中控模块将三级进港命令传输至到闸门的距离次近的III型货船,以此类推,直至III型货船接收三级进港命令后向中控模块反馈确认进港信号或在港口区域内的各III型货船均反馈无进港需求信号,当各III型货船均反馈无进港需求信号时,中控模块根据在港口区域内的II型货船到闸门的距离由近及远设置II型货船的接收命令优先级,中控模块首先将三级进港命令传输至到闸门的距离最近的II型货船,若II型货船接收三级进港命令后向中控模块反馈无进港需求信号,则中控模块将三级进港命令传输至到闸门的距离次近的II型货船,以此类推,直至II型货船接收三级进港命令后向中控模块反馈确认进港信号或在港口区域内的各II型货船均反馈无进港需求信号,当各II型货船均反馈无进港需求信号时,中控模块根据在港口区域内的I型货船到闸门的距离由近及远设置I型货船的接收命令优先级,中控模块首先将三级进港命令传输至到闸门的距离最近的I型货船,若I型货船接收三级进港命令后向中控模块反馈无进港需求信号,则中控模块将三级进港命令传输至到闸门的距离次近的I型货船,以此类推,直至I型货船接收三级进港命令后向中控模块反馈确认进港信号或在港口区域内的各I型货船均反馈无进港需求信号,当各I型货船均反馈无进港需求信号时;
若各货船向中控模块传输紧急卸载信号时,中控模块根据所述货船的型号判断当前停泊位是否与所述货船适配,当所述货船与当前停泊位适配时,中控模块将进港命令发送至所述货船,当所述货船与当前停泊位不适配时,中控模块构建紧急停泊命令,港口启用紧急停泊船位供所述货船停泊。
通过由中控模块根据货船型号和货船到闸门的距离远近设置优先级并根据优先级发送进港命令,优先对当前港口所能容纳的最大规格的货船根据其到闸门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发送进港命令,在货船反馈确认进港信号后将货船调配入港,在货船反馈无进港需求信号时对下一货船发送进港命令,直至有货船反馈确认进港信号后将货船调配入港或该规格的货船均反馈无进港需求信号,中控模块向当前港口所能容纳的次大规格的货船依据上述方法发送进港命令,直到有货船反馈确认进港信号后将货船调配入港或所有的货船均反馈无进港需求信号,且为有紧急卸载货物需求的货船安排紧急卸载方案,保证货物在合理时间内入港卸货,同时使内河港口的传输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提高内河港口的具体运输物流链效率。
具体而言,所述中控模块构建所述增加船只装载量命令时,中控模块内设置第一调整参数k1,用于将船只装载量Q调整为Q’,Q’=Q×(1+k1),其中,k1=(N-N0)/N0,货船根据增加船只装载量命令将货物装载量调整为Q’时,当前无卸载货物需求的货船以船只装载量Q’装载货物,当前有卸载货物需求的货船以船只装载量Q’作为标准参考值,与其他有卸载货物需求的货船进行货物装载量的分担和调整。
中控模块通过构建增加船只装载量命令对货船的货物装载量进行调整的具体方式有两种:一是对目的地为此内河港口且当前无卸载货物需求的货船发送船只装载量调整为Q’的增加船只装载量命令,使其在装载货物时以船只装载量Q’作为标准参考值;二是对目的地为此内河港口且当前有卸载货物需求的货船发送船只装载量调整为Q’的增加船只装载量命令,使其等待入港时以船只装载量Q’作为标准参考值,与其他有卸载货物需求的货船进行货物装载量的分担和调整。
通过由中控单元在判定当前船只装载量过少时,构建增加船只装载量命令增加货船的船只装载量,一方面加快了货物的物流传输速度,一方面实现对内河港口的传输资源的充分利用,从而提高内河港口的具体运输物流链效率。
具体而言,所述中控模块构建所述加快传输命令时,中控模块内设置第二调整参数k2,用于将货物传送单元的转轮工作功率P调整为P’,P’=P×(1+k2),其中,k2=(H-H2)/H2,中控模块内还设置最大工作功率Pm,
当P’小于等于Pm,中控模块构建一级加快传输命令,货物传送单元根据所述一级加快传输命令将转轮工作功率调整为P’;
当P’大于Pm,中控模块构建一级加快传输命令,货物传送单元根据所述一级加快传输命令将转轮工作功率调整为Pm,同时中控模块构建二级加快传输命令对货物传送单元的转轮数量进行调整。
通过在货物传输模块的货物传输效率不符合当前的内河港口的货物传输标准时,由中控模块构建一级加快传输命令,首先对货物传送单元的转轮工作功率进行调整,从而加快货物传送单元的货物传送效率,缓解当前内河港口的货物容纳压力,同时实现了对内河港口的传输资源的充分利用,从而提高内河港口的具体运输物流链效率。
具体而言,所述中控模块构建二级加快传输命令对货物传送单元的转轮数量进行调整时,中控模块内设置第三调整参数k3,用于将转轮数量M调整为M’,M’=M+([1+k3]),其中,k3=(P’-Pm)/Pm,[1+k3]表示取1+k3的整数部分,中控模块内还设置最大转轮数量Mm,
当M’小于等于Mm时,中控模块构建二级加快传输命令,所述货物传送单元根据所述二级加快传输命令将转轮数量调整为M’;
当M’大于Mm时,中控模块构建二级加快传输命令,货物传送单元根据二级加快传输命令将转轮数量调整为Mm,同时中控模块构建三级加快传输命令对所述货物接收单元的传输口数量进行调整。
请参阅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1中,货物传输模块的货物传送单元21为传送带结构,用于对货物4进行传送,由于使用环境场地限制,内置一定数量的转轮211,但在货物传送单元的工作过程中,并非全部转轮均进行工作,而是一部分转轮启动,提供动力,另一部分转轮不启动,提供阻力,当此工作状态下货物传送单元的货物传送效率不符合预设标准时,则根据二级加快传输命令,通过启动未启动的转轮调整转轮数量,增加动力,减少阻力,以实现对货物传送单元的传送速度的调整。
通过在货物传送单元的转轮工作功率调整至最大值,仍不符合当前的内河港口的货物传输标准时,由中控模块构建二级加快传输命令,对货物传送单元的转轮数量进行调整,从而加快货物传送单元的货物传送效率,缓解当前内河港口的货物容纳压力,同时实现了对内河港口的传输资源的充分利用,从而提高内河港口的具体运输物流链效率。
具体而言,所述中控模块构建三级加快传输命令对所述货物接收单元的传输口数量进行调整时,中控模块内设置第四调整系数k4,用于将传输口数量A调整为A’,A’=A+([1+k4]),其中,k4=(M’-Mm)/Mm,中控模块内还设置最大传输口数量Am,
当A’小于等于Am时,中控模块构建三级加快传输命令,货物接收单元根据三级加快传输命令将传输口数量调整为A’;
当A’大于Am时,中控模块构建三级加快传输命令,货物接收单元根据三级加快传输命令将传输口数量调整为Am,同时中控模块构建降低船只装载量命令对船只装载量进行调整。
请继续参阅图2,货物传输模块的货物接收单元22包括一定数量的传输口221,其中,各传输口设置在传送带侧方,用于将传送带上的货物传输,在货物接收单元工作过程中,并非所有传输口均参与传输,货物接收单元通过设置传输口的开启和关闭来对参与传输的传输口数量进行调整,其中,传输闸门关闭的传输口222不参与传输,传输闸门开启的传输口223参与传输。
通过在货物传送单元的转轮工作功率调整至最大值且转轮数量调整至最大值,不符合当前的内河港口的货物传输标准时,由中控模块构建三级加快传输命令,对货物接收单元的传输口数量进行调整,从而加快货物传送单元的货物传送效率,缓解当前内河港口的货物容纳压力,同时实现了对内河港口的传输资源的充分利用,从而提高内河港口的具体运输物流链效率。
具体而言,所述中控模块构建降低船只装载量命令对船只装载量进行调整时,中控模块内设置第五调整参数k5,用于将船只装载量Q调整为Q”,Q”=Q×(1-k5),其中,k5=(A’-Am)/Am,货船根据降低船只装载量命令将船只装载量Q调整为Q”时,当前无卸载货物需求的货船以船只装载量Q”作为标准参考值装载货物,当前有卸载货物需求的货船以船只装载量Q”作为标准参考值,与其他有卸载货物需求的货船进行货物装载量的分担和调整。
中控模块通过构建降低船只装载量命令对货船的货物装载量进行调整的具体方式有两种:一是对目的地为此内河港口且当前无卸载货物需求的货船发送船只装载量调整为Q”的降低船只装载量命令,使其在装载货物时以船只装载量Q”作为标准参考值;二是对目的地为此内河港口且当前有卸载货物需求的货船发送船只装载量调整为Q”的降低船只装载量命令,使其等待入港时以船只装载量Q”作为标准参考值,与其他有卸载货物需求的货船进行货物装载量的分担和调整。
通过在货物传输模块的货物传输效率达到最大值,即货物传送单元的转轮工作功率调整至最大值,转轮数量调整至最大值且货物接收单元的传输口数量调整至最大值,仍不符合当前的内河港口的货物传输标准时,由中控模块构建降低船只装载量命令,使货船的船只装载量降低,使船只装载量的设置与内河港口的实际传输能力相适应,避免因船只装载量设置过大造成内河港口发生货物堆积、货物传输模块超负荷运转,实现了对内河港口的传输资源的合理利用,延长内河港口的传输资源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内河港口的具体运输物流链效率。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内河临港物流园区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河管理模块,用于对内河港口的船只容纳度进行监测,所述内河管理模块包括河水监测单元、闸门控制单元和登记单元,其中,所述河水监测单元用于对河水高度进行监测,在河水高度大于预设标准时,构建关闭闸门信号,在河水高度小于预设标准时,构建统计船只数量信号,所述闸门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关闭闸门信号将闸门关闭,所述登记单元用于对船只进行进出港登记,根据统计船只数量信号统计停泊货船数量,在停泊货船数量小于预设标准时,构建有停泊船位信号,在停泊货船数量大于预设标准时,构建船只装载量过少信号;
货物传输模块,用于对停泊货船上的装载货物进行卸载,所述货物传输模块包括货物传送单元和货物接收单元,其中,所述货物传送单元用于将货物从货船传输至所述货物接收单元,同时根据加快传输命令调整传送轮功率、传送轮数量,货物接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加快传输命令调整传输口开启数量;
中控模块,与所述内河管理模块和所述货物传输模块通信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关闭闸门信号构建加快传输命令、根据所述有停泊船位信号构建调度货船进港命令以对安排待进港货船入港、根据所述船只装载量过少信号构建增加船只装载量命令以增加货船的船只装载量,构建降低船只装载量命令以降低货船的船只装载量,其中,所述中控模块构建增加船只装载量命令以增加货船的船只装载量时,货船根据增加船只装载量命令调整货物装载量时,当前无卸载货物需求的货船以调整后的船只装载量装载货物,当前有卸载货物需求的货船以调整后的船只装载量作为标准参考值,与其他有卸载货物需求的货船进行货物装载量的分担和调整,中控模块构建降低船只装载量命令以降低货船的船只装载量时,货船根据降低船只装载量命令调整船只装载量时,当前无卸载货物需求的货船以调整后的船只装载量作为标准参考值装载货物,当前有卸载货物需求的货船以调整后的船只装载量作为标准参考值,与其他有卸载货物需求的货船进行货物装载量的分担和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河临港物流园区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河水监测单元对河水高度H进行监测时,河水监测单元内部设置标准河水高度区间[H1,H2],其中,H1为最低河水限,H2为最高河水限;
当H小于H1时,河水监测单元构建所述统计船只数量信号,所述登记单元接收统计船只数量信号对停泊货船数量进行统计,并判断停泊货船数量是否符合预设标准;
当H∈[H1,H2]时,河水监测单元判定当前河水高度符合预设标准;
当H大于H2时,河水监测单元构建所述关闭闸门信号,所述闸门控制单元根据关闭闸门信号将港口闸门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河临港物流园区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登记单元对停泊货船数量进行统计并判断停泊货船数量是否符合预设标准时,登记单元将完成入港登记且未完成出港登记的货船的数量设为停泊货船数量N,登记单元内设置标准货船数量N0,
当N小于N0时,登记单元判定当前港口有停泊船位,登记单元构建所述有停泊船位信号,所述中控模块接收有停泊船位信号并根据所述有停泊船位信号构建进港命令;
当N等于N0时,登记单元判定当前港口无停泊船位;
当N大于N0时,登记单元判定停泊货船数量超过预设标准且货船装载量过少,登记单元构建所述船只装载量过少信号,中控模块接收船只装载量过少信号并根据船只装载量过少信号构建增加船只装载量命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河临港物流园区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构建所述进港命令时,中控模块根据货船数量N和标准货船数量N0的差值构建进港命令并设置优先级,
当N0-N小于N1时,中控模块不构建进港命令;
当N1小于等于N0-N小于N2时,中控模块构建一级进港命令,并根据所述优先级将所述一级进港命令传输至停泊在港口的I型货船;
当N2小于等于N0-N小于N3时,中控模块构建二级进港命令,并根据所述优先级将所述二级进港命令传输至停泊在港口的I型货船和II型货船;
当N3小于等于N0-N时,中控模块构建三级进港命令,并根据所述优先级将所述三级进港命令传输至停泊在港口的I型货船、II型货船和III型货船;
其中,I型货船的规格<II型货船的规格<III型货船的规格,N1为第一差值限,N2为第二差值限,N3为第三差值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河临港物流园区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根据所述优先级发送进港命令时,中控模块根据货船的型号和货船到闸门的距离设置货船的接收命令优先级,
当中控模块将所述一级进港命令传输至停泊在港口的I型货船时,中控模块根据在港口区域内的I型货船到闸门的距离由近及远设置I型货船的接收命令优先级,中控模块首先将一级进港命令传输至到闸门的距离最近的I型货船,若I型货船接收一级进港命令后向中控模块反馈无进港需求信号,则中控模块将一级进港命令传输至到闸门的距离次近的I型货船,以此类推,直至I型货船接收一级进港命令后向中控模块反馈确认进港信号或在港口区域内的各I型货船均反馈无进港需求信号;
当中控模块将所述二级进港命令传输至停泊在港口的I型货船和II型货船时,中控模块根据在港口区域内的II型货船到闸门的距离由近及远设置II型货船的接收命令优先级,中控模块首先将二级进港命令传输至到闸门的距离最近的II型货船,若II型货船接收二级进港命令后向中控模块反馈无进港需求信号,则中控模块将二级进港命令传输至到闸门的距离次近的II型货船,以此类推,直至II型货船接收二级进港命令后向中控模块反馈确认进港信号或在港口区域内的各II型货船均反馈无进港需求信号,当各II型货船均反馈无进港需求信号时,中控模块根据在港口区域内的I型货船到闸门的距离由近及远设置I型货船的接收命令优先级,中控模块首先将二级进港命令传输至到闸门的距离最近的I型货船,若I型货船接收二级进港命令后向中控模块反馈无进港需求信号,则中控模块将二级进港命令传输至到闸门的距离次近的I型货船,以此类推,直至I型货船接收二级进港命令后向中控模块反馈确认进港信号或在港口区域内的各I型货船均反馈无进港需求信号;
当中控模块将所述三级进港命令传输至停泊在港口的I型货船、II型货船和III型货船时,中控模块根据在港口区域内的III型货船到闸门的距离由近及远设置III型货船的接收命令优先级,中控模块首先将三级进港命令传输至到闸门的距离最近的III型货船,若III型货船接收三级进港命令后向中控模块反馈无进港需求信号,则中控模块将三级进港命令传输至到闸门的距离次近的III型货船,以此类推,直至III型货船接收三级进港命令后向中控模块反馈确认进港信号或在港口区域内的各III型货船均反馈无进港需求信号,当各III型货船均反馈无进港需求信号时,中控模块根据在港口区域内的II型货船到闸门的距离由近及远设置II型货船的接收命令优先级,中控模块首先将三级进港命令传输至到闸门的距离最近的II型货船,若II型货船接收三级进港命令后向中控模块反馈无进港需求信号,则中控模块将三级进港命令传输至到闸门的距离次近的II型货船,以此类推,直至II型货船接收三级进港命令后向中控模块反馈确认进港信号或在港口区域内的各II型货船均反馈无进港需求信号,当各II型货船均反馈无进港需求信号时,中控模块根据在港口区域内的I型货船到闸门的距离由近及远设置I型货船的接收命令优先级,中控模块首先将三级进港命令传输至到闸门的距离最近的I型货船,若I型货船接收三级进港命令后向中控模块反馈无进港需求信号,则中控模块将三级进港命令传输至到闸门的距离次近的I型货船,以此类推,直至I型货船接收三级进港命令后向中控模块反馈确认进港信号或在港口区域内的各I型货船均反馈无进港需求信号,当各I型货船均反馈无进港需求信号时;
若各货船向中控模块传输紧急卸载信号时,中控模块根据所述货船的型号判断当前停泊位是否与所述货船适配,当所述货船与当前停泊位适配时,中控模块将进港命令发送至所述货船,当所述货船与当前停泊位不适配时,中控模块构建紧急停泊命令,港口启用紧急停泊船位供所述货船停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河临港物流园区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构建所述增加船只装载量命令时,中控模块内设置第一调整参数k1,用于将船只装载量Q调整为Q’,设定Q’=Q×(1+k1),其中,k1=(N-N0)/N0,货船根据增加船只装载量命令将货物装载量调整为Q’时,当前无卸载货物需求的货船以船只装载量Q’装载货物,当前有卸载货物需求的货船以船只装载量Q’作为标准参考值,与其他有卸载货物需求的货船进行货物装载量的分担和调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河临港物流园区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构建所述加快传输命令时,中控模块内设置第二调整参数k2,用于将货物传送单元的转轮工作功率P调整为P’,设定P’=P×(1+k2),其中,k2=(H-H2)/H2,中控模块内还设置最大工作功率Pm,
当P’小于等于Pm,中控模块构建一级加快传输命令,货物传送单元根据所述一级加快传输命令将转轮工作功率调整为P’;
当P’大于Pm,中控模块构建所述一级加快传输命令,货物传送单元根据一级加快传输命令将转轮工作功率调整为Pm,同时中控模块构建二级加快传输命令对货物传送单元的转轮数量进行调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河临港物流园区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构建所述二级加快传输命令对货物传送单元的转轮数量进行调整时,中控模块内设置第三调整参数k3,用于将转轮数量M调整为M’,设定M’=M+([1+k3]),其中,k3=(P’-Pm)/Pm,[1+k3]表示取1+k3的整数部分,中控模块内还设置最大转轮数量Mm,
当M’小于等于Mm时,中控模块构建二级加快传输命令,所述货物传送单元根据所述二级加快传输命令将转轮数量调整为M’;
当M’大于Mm时,中控模块构建二级加快传输命令,货物传送单元根据二级加快传输命令将转轮数量调整为Mm,同时中控模块构建三级加快传输命令对所述货物接收单元的传输口数量进行调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河临港物流园区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构建所述三级加快传输命令对所述货物接收单元的传输口数量进行调整时,中控模块内设置第四调整系数k4,用于将传输口数量A调整为A’,设定A’=A+([1+k4]),其中,k4=(M’-Mm)/Mm,中控模块内还设置最大传输口数量Am,
当A’小于等于Am时,中控模块构建三级加快传输命令,货物接收单元根据三级加快传输命令将传输口数量调整为A’;
当A’大于Am时,中控模块构建三级加快传输命令,货物接收单元根据三级加快传输命令将传输口数量调整为Am,同时中控模块构建降低船只装载量命令对船只装载量进行调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河临港物流园区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构建降低船只装载量命令对船只装载量进行调整时,中控模块内设置第五调整参数k5,用于将船只装载量Q调整为Q”,设定Q”=Q×(1-k5),其中,k5=(A’-Am)/Am,货船根据降低船只装载量命令将船只装载量Q调整为Q”时,当前无卸载货物需求的货船以船只装载量Q”作为标准参考值装载货物,当前有卸载货物需求的货船以船只装载量Q”作为标准参考值,与其他有卸载货物需求的货船进行货物装载量的分担和调整。
CN202211298504.7A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内河临港物流园区管理系统 Active CN1153752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98504.7A CN115375248B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内河临港物流园区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98504.7A CN115375248B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内河临港物流园区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75248A true CN115375248A (zh) 2022-11-22
CN115375248B CN115375248B (zh) 2023-01-24

Family

ID=84073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98504.7A Active CN115375248B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内河临港物流园区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75248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11721A1 (en) * 2004-07-14 2006-01-19 United Parcel Service Of America,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utomating inventory and dispatch procedures at a staging area
US20070096899A1 (en) * 2000-06-16 2007-05-03 Johnson Daniel T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cking ships and ship cargo
CN1980844A (zh) * 2004-07-06 2007-06-13 佩尔佩图码公司 用于转运货物的方法和系统
CN202795455U (zh) * 2012-08-31 2013-03-13 浙江中是科技有限公司 港口码头智能服务终端
CN103810512A (zh) * 2012-11-14 2014-05-21 无锡津天阳激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远洋港口物联网方法与装置
CN104268732A (zh) * 2014-09-30 2015-01-07 合肥三立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基于数字航道的多作业区船舶智能调度方法
CN104361411A (zh) * 2014-11-12 2015-02-18 武汉理工大学 基于双向匹配的船岸间锚地申请与分配系统及方法
CN107846577A (zh) * 2017-10-16 2018-03-27 江苏舾普泰克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货船上货物信息监视系统及方法
CN109814504A (zh) * 2019-01-24 2019-05-28 南京联迪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船闸联动实现船舶智能管控的可视化调度系统及方法
CN112129236A (zh) * 2020-08-11 2020-12-25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一种内河船舶安检系统及安检方法
CN112712288A (zh) * 2021-01-18 2021-04-27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内河码头干散货作业集成调度方法
CN114037375A (zh) * 2021-11-04 2022-02-11 广州港发石油化工码头有限公司 码头船舶吃水深度监测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96899A1 (en) * 2000-06-16 2007-05-03 Johnson Daniel T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cking ships and ship cargo
CN1980844A (zh) * 2004-07-06 2007-06-13 佩尔佩图码公司 用于转运货物的方法和系统
US20060011721A1 (en) * 2004-07-14 2006-01-19 United Parcel Service Of America,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utomating inventory and dispatch procedures at a staging area
CN202795455U (zh) * 2012-08-31 2013-03-13 浙江中是科技有限公司 港口码头智能服务终端
CN103810512A (zh) * 2012-11-14 2014-05-21 无锡津天阳激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远洋港口物联网方法与装置
CN104268732A (zh) * 2014-09-30 2015-01-07 合肥三立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基于数字航道的多作业区船舶智能调度方法
CN104361411A (zh) * 2014-11-12 2015-02-18 武汉理工大学 基于双向匹配的船岸间锚地申请与分配系统及方法
CN107846577A (zh) * 2017-10-16 2018-03-27 江苏舾普泰克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货船上货物信息监视系统及方法
CN109814504A (zh) * 2019-01-24 2019-05-28 南京联迪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船闸联动实现船舶智能管控的可视化调度系统及方法
CN112129236A (zh) * 2020-08-11 2020-12-25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一种内河船舶安检系统及安检方法
CN112712288A (zh) * 2021-01-18 2021-04-27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内河码头干散货作业集成调度方法
CN114037375A (zh) * 2021-11-04 2022-02-11 广州港发石油化工码头有限公司 码头船舶吃水深度监测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75248B (zh) 2023-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61804B (zh) 缓冲堆场作业与码头间集卡运输协同调度系统及其方法
CN106541880B (zh) 一种智能运输装置
Kia et al. Investigation of port capacity under a new approach by computer simulation
Froyland et al. Optimizing the landside operation of a container terminal
CN106570666A (zh) 一种应用于快递运输装置的智能控制系统
CN106570667A (zh) 一种基于车‑快递柜‑无人机的快递配送方法
CN113240234B (zh) 煤炭港口装船设备分配与船舶交通组织协调优化方法
CN103723532A (zh) 多层框架式集装箱自动化码头堆场装卸系统及其装卸方法
CN111861205A (zh) 一种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出口箱空间分配方法
CN107644310A (zh) 一种城市管式物流运输方法
CN113792990B (zh) 一种考虑前置和后置缓冲区的地面锁站智能动态布置方法
CN110503252A (zh) 基于运力需求分布的航运调度系统和方法
CN107491926A (zh) 一种基于管网的城市物流系统
CN113627643A (zh) 一种多式联运的船舶与堆场间无人集卡调度优化方法
CN114626754A (zh) 一种不确定环境下的多码头潮汐港泊位岸桥联合调度方法
CN107480932A (zh) 一种城际智能物流系统
Won et al. Workload-based yard-planning system in container terminals
CN112749864A (zh) 地铁货运调度方法、存储介质、计算设备和系统
CN114792159A (zh) 一种顺岸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无人集卡调度方法及系统
Yang et al. An intelligent storage determining method for inbound containers in container terminals
US20240059507A1 (en) Underground container logistics loading and unloading system based on deep underground passage
CN115375248B (zh) 一种内河临港物流园区管理系统
CN111191986A (zh) 一种港口货物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Mengjue et al. Storage allocation in automated container terminals: the upper level
CN203172863U (zh) 一种自卸货散货运输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