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92990B - 一种考虑前置和后置缓冲区的地面锁站智能动态布置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考虑前置和后置缓冲区的地面锁站智能动态布置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92990B
CN113792990B CN202110976082.3A CN202110976082A CN113792990B CN 113792990 B CN113792990 B CN 113792990B CN 202110976082 A CN202110976082 A CN 202110976082A CN 113792990 B CN113792990 B CN 1137929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
lock
stations
locking
front buf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7608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92990A (zh
Inventor
褚斌
杨荣
高延辉
张凯
陈培
彭云辉
刘喜望
柴浩
李秋
澎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Port No2 Container Termin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Port No2 Container Termin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Port No2 Container Termin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Port No2 Container Termin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7608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929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929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929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929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929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30Flood prevention; Flood or storm water management, e.g. using flood barrier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Ship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考虑前置和后置缓冲区的地面锁站智能动态布置方法,包括:根据船型尺寸及锁站布置要求对地面模块化的可移动锁站数量及其位置进行确定,根据实际岸桥作业量动态调整锁站数量;对各个锁站的前置缓冲区及后置缓冲区布置,根据运输车辆与锁站距离、锁站作业车辆数据及预计到达岸桥时间进行前置缓冲区分配;根据实际作业情况对内集卡进入锁站和前置缓冲区进行调度,当某个锁站前置缓冲区得到释放时,对所有已分配前置缓冲区未到达的车辆自动计算,判断车辆进入当前释放的前置缓冲区是否更快及效率更高,若是则自动调整该车目标位置。本发明比固定式锁站布置方式更加灵活,注重高效工作的同时,提高自动化码头装卸及运输设备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考虑前置和后置缓冲区的地面锁站智能动态布置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港口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考虑前置和后置缓冲区的地面锁站智能动态布置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港口行业尤其是涉及箱运输的港口行业,机械设备的智能化和柔性化程度不断提高。集装箱码头的高效率运营,并不能简单的依赖于固定的设备布置方式,港口设备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布置。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港口的整体生产效率和生产力水平。目前,岸边集装箱的装卸船一系列工作过程中,在地面锁站的布置方式上,目前还没有能完全脱离固定布置方式,进行锁站智能布置及缓冲区动态调整。
在传统的岸边集装箱装卸船流程中,每台岸桥下配备固定数量的锁站,负责对集卡上等待装船的集装箱安装连接锁,或者对刚完成卸船的集装箱进行连接锁拆卸作业。在实际工作中,不同船舶尺寸要求不同锁站工作量,随着装卸量的增加,传统固定布置方案损耗的时间成本也相应增加,降低了生产效率。
因此,为了持续提高装卸船生产效率及设备利用率,开发一种考虑前置和后置缓冲区的地面锁站智能动态布置技术,具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综合岸边集装箱起重装卸船的生产流程,考虑前置与后置缓冲区的设置,提出一种考地面锁站智能动态布置方法,此方案能够根据船型尺寸对模块化可移动的锁站数量及其位置进行确定,并根据实际各设备作业情况对内集卡进入锁站和缓冲区进行调度。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考虑前置和后置缓冲区的地面锁站智能动态布置方法,根据船型尺寸以及锁站布置要求对地面模块化的可移动的锁站数量及其位置进行确定,根据实际岸桥作业量动态调整锁站数量;对各个锁站的前置缓冲区及后置缓冲区进行布置,根据运输车辆与锁站距离、锁站作业车辆数据及预计到达岸桥时间进行前置缓冲区分配;根据实际作业情况对内集卡进入锁站和前置缓冲区进行调度,当某个锁站前置缓冲区得到释放时,对所有已分配前前缓冲区未到达的车辆自动计算,判断车辆进入当前释放的前前缓冲区是否更快及效率更高,若是则自动调整该车目标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锁站在船舶作业前根据船舶停靠位置布置在船舶作业对应区域,码头地面施划锁站定位标线,每5米一个刻度,用于解锁站定位;两座锁站之间间隔不小于54米、中心线距不小于72米。
进一步地,所述地面锁站数量及其位置的确定方法如下:
地面锁站位于舱盖区下方,两座解锁站之间间隔a为55m,锁站长度b为20m,船头及船尾与首尾锁站间隔c为35m;根据船型尺寸对锁站数量计算,锁站数量为(d-c-b)/(b+a),结果向下取整;同时,锁站布置数量满足岸桥作业需求为最高优先级,岸桥与锁站数量配置比例大约为1.5:1。
优选的,所述缓冲区分为进锁站前的前置缓冲区和出锁站后的后置缓冲区, 每个锁站正下方有6条车道,4米/条,包括4个缓冲区车道和2条超车道。
其中,4个缓冲区PB车道由车队管理系统调度、分配为QPB或HPB。各缓冲区对应锁站,进入锁站的车辆位于前置缓冲区等待,完成解锁的车辆进入前置缓冲区完成出站准备。
进一步地,所述前置缓冲区用于在进锁站之前调整装船时序或等待空闲锁站,此时未进行解挂锁,等待进入锁站作业;当前解锁站的前置缓冲区位于船头方向的上一个锁站缓冲区下方;所述后置缓冲区用于在锁站后调整装船次序,此时已完成解挂锁,等待进入岸桥下作业等待位;当前解锁站的后置缓冲区位于船头方向的后两个锁站缓冲区下方。
优选的,通过锁站、缓冲区分配策略则对装卸船作业内集卡进入前置缓冲区和锁站进行调度。所述锁站分配策略包括装船集卡的锁站选择和卸船集卡的锁站选择。所述卸船集卡的锁站选择没有作业顺序约束,可以考虑针对目标场区的繁忙程度进行对应调度;所述装船集卡的锁站选择,具体步骤包括实时计算与数据预处理。
进一步地,车辆在堆场装箱完成后,对前置缓冲区进行预选和二次选择,当某个锁站前置缓冲区得到释放时,对所有已分配前置缓冲区未到达的车辆自动计算,判断车辆进入当前释放的前置缓冲区是否更快及效率更高,若是则自动调整该车目标位置。
本发明的考虑前置和后置缓冲区的地面锁站智能动态布置方法,能够根据船型尺寸对锁站数量及其位置进行确定,并根据实际各设备作业情况对内集卡进入锁站和缓冲区进行调度,在满足岸桥作业顺序的前提下,尽可能最大化锁站的使用效率,减少缓冲区等待时间,提高装卸船总体的作业效率;注重高效工作的同时,兼顾自动化码头内资产设备的利用率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考虑前置和后置缓冲区的地面锁站智能动态布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考虑前置和后置缓冲区的地面锁站智能动态布置方法中运用的锁站组成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考虑前置和后置缓冲区的地面锁站智能动态布置方法的前置缓冲区以及后置缓冲区的布置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考虑前置和后置缓冲区的地面锁站智能动态布置方法的前置缓冲区的分配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考虑前置和后置缓冲区的地面锁站智能动态布置方法的前置缓冲区的调整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考虑前置和后置缓冲区的地面锁站智能动态布置方法,包括:根据船型尺寸以及锁站布置要求对地面锁站数量及其位置进行确定,根据实际岸桥作业量动态调整锁站数量;对各个锁站的前置缓冲区及后置缓冲区进行布置,根据运输车辆与锁站距离、锁站作业车辆数据及预计到达岸桥时间进行前置缓冲区分配;根据实际作业情况对内集卡进入锁站和前置缓冲区进行调度,当某个锁站前置缓冲区得到释放时,对所有已分配前前缓冲区未到达的车辆自动计算,判断车辆进入当前释放的前前缓冲区是否更快及效率更高,若是则自动调整该车目标位置。
本发明中,所述的考虑前置和后置缓冲区的地面锁站智能动态布置方法,根据船型尺寸对锁站数量及其位置进行确定,保证了锁站布置数量满足岸桥作业需求为最高优先级。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2所示,所述地面模块化的可移动的锁站由4个可移动安全岛及活动护栏组成,可以停放一辆ART(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 ofTransportation,即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进行解挂锁作业。所述锁站以模块化存在,易移动与布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3所示,所述锁站在船舶作业前根据船舶停靠位置布置在船舶作业对应区域,码头地面施划锁站定位标线,每5米一个刻度,用于锁站定位。两座锁站之间间隔不小于54米(中心线距不小于72米)。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3所示,所述地面锁站数量及其位置的确定,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地面锁站位于舱盖区下方,两座解锁站之间规定间隔(a)为55m,锁站长度(b)为20m,船头及船尾与首尾锁站间隔(c)35m,根据船型尺寸(d)对锁站数量进行计算,锁站数量为:(d-c-b)/(b+a),结果向下取整。
以10万吨级集装箱船为例,船舶总长为346m,锁站数量为:(346-35-20) /(20+55)≈3(向下取整)。同时,保证锁站布置数量满足岸桥作业需求为最高优先级,岸桥与锁站数量配置比例大约为:1.5:1,即配置4台岸桥进行装卸船作业,单岸桥每小时可对20辆内集卡进行装卸作业,即每小时可起吊40箱20 英尺集装箱,其中70%集装箱需要进行解挂锁作业,即每小时有:20×4×0.7=56 台集卡需要进行解挂锁作业,单集卡一次解锁时间为180s,解锁系统每小时可对(3600/180)×3=60辆集卡进行解挂锁作业,大于岸桥系统每小时作业量,满足岸桥系统作业需求。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3所示,所述缓冲区(PB),分为进锁站前的前缓冲区和出锁站后的后缓冲区,每个锁站正下方有6条车道(4米/条),其中4个缓冲区车道和2条超车道。4个PB车道由车队管理系统调度、分配为前缓冲区或后缓冲区。各缓冲区对应锁站,进入锁站的车辆位于前缓冲区等待,完成解锁的车辆进入后缓冲区完成出站准备。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3所示,所述的前缓冲区用于在进锁站之前调整装船时序或等待空闲锁站,此时还未进行解挂锁,等待进入锁站作业。当前解锁站的前缓冲区位于船头方向(进锁站反方向)的上一个锁站缓冲区下方,船头方向第一个锁站的前缓冲区位于掉头前的位置;后缓冲区用于在锁站后调整装船次序,此时已经完成解挂锁,等待进入岸桥下作业等待位。当前解锁站的后缓冲区位于船尾方向(进锁站反方向)的后两个锁站缓冲区下方,船尾方向第一个锁站的后缓冲区位于垂直岸线的舱盖摆放区平心位置,在去岸桥的道路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4所示,通过锁站、缓冲区动态分配策略,对装卸船作业内集卡进入缓冲区和锁站进行调度。其中,所述锁站分配调度,包括装船集卡的锁站选择和卸船集卡的锁站选择。所述卸船集卡的锁站选择没有作业顺序约束,可以考虑针对目标场区的繁忙程度进行对应调度;所述装船集卡的锁站选择,具体步骤包括实时计算与数据预处理。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5所示,所述前缓冲区分配、动态调节,包括车辆在堆场装箱完成后,系统对前缓冲区进行预选和二次选择。所述选择前缓冲区分配原则考虑车辆与锁站距离、锁站作业车辆数据及预计到达岸桥时间;所述缓冲区调整原则为当某个锁站前缓冲区得到释放时,系统会对所有已分配前缓冲区未到达的车辆自动计算,车辆进入当前释放的前缓冲区是否更快,效率更高,若是则系统自动调整该车目标位置。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对本发明的举例和说明,而非意在将本发明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发明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考虑前置和后置缓冲区的地面锁站智能动态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船型尺寸以及锁站布置要求对地面模块化的可移动的锁站数量及其位置进行确定,根据实际岸桥作业量动态调整锁站数量;对各个锁站的前置缓冲区及后置缓冲区进行布置,根据运输车辆与锁站距离、锁站作业车辆数据及预计到达岸桥时间进行前置缓冲区分配;根据实际作业情况对内集卡进入锁站和前置缓冲区进行调度,当某个锁站前置缓冲区得到释放时,对所有已分配前置缓冲区未到达的车辆自动计算,判断车辆进入当前释放的前置缓冲区是否更快及效率更高,若是则自动调整该车目标位置;两座解锁站之间间隔为a,锁站长度为b,船头及船尾与首尾锁站间隔为c ,根据船型尺寸d对锁站数量计算,锁站数量为(d-c-b)/(b+a),结果向下取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考虑前置和后置缓冲区的地面锁站智能动态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站在船舶作业前根据船舶停靠位置布置在船舶作业对应区域,码头地面施划锁站定位标线,每5米一个刻度,用于解锁站定位;两座锁站之间间隔不小于54米、中心线距不小于72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考虑前置和后置缓冲区的地面锁站智能动态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地面锁站位于舱盖区下方,两座解锁站之间间隔a为55m,锁站长度b为20m,船头及船尾与首尾锁站间隔c 为35m;同时,锁站布置数量满足岸桥作业需求为最高优先级,岸桥与锁站数量配置比例为1.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考虑前置和后置缓冲区的地面锁站智能动态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区分为进锁站前的前置缓冲区和出锁站后的后置缓冲区,每个锁站正下方有6条车道,4米/条,包括4个缓冲区车道和2条超车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考虑前置和后置缓冲区的地面锁站智能动态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缓冲区用于在进锁站之前调整装船时序或等待空闲锁站,此时未进行解挂锁,等待进入锁站作业;当前解锁站的前置缓冲区位于船头方向的上一个锁站缓冲区下方;所述后置缓冲区用于在锁站后调整装船次序,此时已完成解挂锁,等待进入岸桥下作业等待位;当前解锁站的后置缓冲区位于船头方向的后两个锁站缓冲区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考虑前置和后置缓冲区的地面锁站智能动态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内集卡进入锁站和前置缓冲区进行调度包括装船集卡的锁站选择和卸船集卡的锁站选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考虑前置和后置缓冲区的地面锁站智能动态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车辆在堆场装箱完成后,对前置缓冲区进行预选和二次选择,当某个锁站前置缓冲区得到释放时,对所有已分配前置缓冲区未到达的车辆自动计算,判断车辆进入当前释放的前置缓冲区是否更快及效率更高,若是则自动调整该车目标位置。
CN202110976082.3A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考虑前置和后置缓冲区的地面锁站智能动态布置方法 Active CN1137929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76082.3A CN113792990B (zh)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考虑前置和后置缓冲区的地面锁站智能动态布置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76082.3A CN113792990B (zh)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考虑前置和后置缓冲区的地面锁站智能动态布置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92990A CN113792990A (zh) 2021-12-14
CN113792990B true CN113792990B (zh) 2024-03-29

Family

ID=79181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76082.3A Active CN113792990B (zh)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考虑前置和后置缓冲区的地面锁站智能动态布置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929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94872B (zh) * 2021-12-20 2022-08-19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基于双缓冲模型的自动化码头岸桥作业方法
CN114254962B (zh) * 2022-03-01 2022-06-28 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一种顺岸式边装卸自动化码头动态同步泊位计划方法
CN114358665B (zh) * 2022-03-21 2022-07-01 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考虑art前置和后置缓冲区的地面锁站动态调度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0061293A (ko) * 2001-01-15 2002-07-24 한국해양수산개발원 컨테이너 터미널의 최적화된 배차 방법
JP2006264909A (ja) * 2005-03-24 2006-10-05 Mitsui Eng & Shipbuild Co Ltd コンテナターミナル及びコンテナターミナルシステム
CN108275476A (zh) * 2018-01-02 2018-07-13 清华大学 集装箱码头水平运输车辆调度系统
CN108596519A (zh) * 2018-05-14 2018-09-28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自动化码头alv优化调度方法
CN109335713A (zh) * 2018-09-17 2019-02-15 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化码头agv送箱路径优化方法和系统
CN109615306A (zh) * 2018-11-07 2019-04-12 上海图森未来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货物运输控制系统及相关系统和装置
CN109816242A (zh) * 2019-01-23 2019-05-28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用于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集成调度方法
KR102163024B1 (ko) * 2020-05-25 2020-10-07 성유제 컨테이너 선적시스템
CN111815158A (zh) * 2020-07-07 2020-10-23 中船重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面向集装箱码头的水平运输调度系统
CN112052991A (zh) * 2020-08-24 2020-12-08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带有岸桥缓冲区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agv重进重出路径规划方法
CN112686439A (zh) * 2020-12-25 2021-04-20 广州智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节能综合调度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90511B2 (en) * 2007-03-09 2014-04-08 John J. Lanigan, Sr. Inline terminal, hub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CN109711787B (zh) * 2018-11-07 2024-04-19 北京图森智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港口智能控制系统及相关系统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0061293A (ko) * 2001-01-15 2002-07-24 한국해양수산개발원 컨테이너 터미널의 최적화된 배차 방법
JP2006264909A (ja) * 2005-03-24 2006-10-05 Mitsui Eng & Shipbuild Co Ltd コンテナターミナル及びコンテナターミナルシステム
CN108275476A (zh) * 2018-01-02 2018-07-13 清华大学 集装箱码头水平运输车辆调度系统
CN108596519A (zh) * 2018-05-14 2018-09-28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自动化码头alv优化调度方法
CN109335713A (zh) * 2018-09-17 2019-02-15 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化码头agv送箱路径优化方法和系统
CN109615306A (zh) * 2018-11-07 2019-04-12 上海图森未来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货物运输控制系统及相关系统和装置
CN109816242A (zh) * 2019-01-23 2019-05-28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用于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集成调度方法
KR102163024B1 (ko) * 2020-05-25 2020-10-07 성유제 컨테이너 선적시스템
CN111815158A (zh) * 2020-07-07 2020-10-23 中船重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面向集装箱码头的水平运输调度系统
CN112052991A (zh) * 2020-08-24 2020-12-08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带有岸桥缓冲区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agv重进重出路径规划方法
CN112686439A (zh) * 2020-12-25 2021-04-20 广州智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节能综合调度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lessandri, A ; Sacone, S ; Siri, S .Management of intermodal container terminals using feedback control.《IEEE》.2004,882-887. *
自动化码头双小车岸桥与AGV配置及联合调度研究;岳丽君;《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 (月刊)》(第1期);C034-137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92990A (zh) 2021-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92990B (zh) 一种考虑前置和后置缓冲区的地面锁站智能动态布置方法
CN108298329B (zh) 一种新型江海联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系统
CN103218700B (zh) 一种货物与运力的线上智能配对方法
CN111898859A (zh) 一种多目标单向航道码头连续型泊位分配调度方法
CN111612234A (zh) 一种集装箱码头水平运输可视化系统
CN103902778A (zh) 码头堆存容量与靠泊能力匹配的微观仿真方法
CN113602825A (zh) 顺岸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系统及其装卸工艺
CN114118639B (zh) 一种顺岸式边装卸自动化码头art动态调度方法
CN112070296B (zh) 一种基于模糊推理的集卡调度方法
CN114254962B (zh) 一种顺岸式边装卸自动化码头动态同步泊位计划方法
CN110942203A (zh) 一种自动化集装箱码头agv路径优化方法
US20240059507A1 (en) Underground container logistics loading and unloading system based on deep underground passage
CN110467008A (zh) 一种平面布置的中小型码头及其装卸方法
CN112926873A (zh) 集装箱码头船舶配载深度学习混合训练系统
Kim Models and methods for operations in port container terminals
CN113743739B (zh) 一种基于混合整数规划、组合优化算法的agv调度方法
CN116090668A (zh) 一种基于二维装箱问题的港口泊位分配方法
CN112668778B (zh) 一种智能船舶调度系统、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580925A (zh) 一种基于策略算法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翻箱方法
CN114662740A (zh) 一种智能排船算法
CN114781761A (zh) 一种采用仿真预演的装卸船作业计划实时调整方法
CN114408613A (zh) 一种适配装船模式的智能化码头art动态调序方法
CN114030906A (zh) 一种自动化码头集装箱装卸系统及装卸方法
CN107220737A (zh) 一种Hub‑spoke模式下港口集装箱班轮支线网络优化方法
CN114329318B (zh) 考虑车辆运动学特征的智能化集装箱码头停车调度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