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250C - 彩色阴极射线管的屏盘 - Google Patents

彩色阴极射线管的屏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250C
CN1153250C CNB981064485A CN98106448A CN1153250C CN 1153250 C CN1153250 C CN 1153250C CN B981064485 A CNB981064485 A CN B981064485A CN 98106448 A CN98106448 A CN 98106448A CN 1153250 C CN1153250 C CN 115325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y tube
cathode ray
screen
color cathode
screen di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9810644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94450A (zh
Inventor
井之上章
岩崎安男
北条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944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44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25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25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9/00Details of cathode-ray tubes or of electron-beam tubes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 H01J31/00
    • H01J29/02Electrodes; Screens; Mounting, supporting, spacing or insula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9/00Details of cathode-ray tubes or of electron-beam tubes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 H01J31/00
    • H01J29/86Vessels; Containers; Vacuum locks
    • H01J29/861Vessels or contain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r the structure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29/00Details of cathode ray tubes or electron beam tubes
    • H01J2229/86Vessels and containers
    • H01J2229/8613Faceplates
    • H01J2229/8616Faceplate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H01J2229/862Parameterised shape, e.g. expression, relationship or equation

Landscapes

  • Vessels, Lead-In Wires, Accessory Apparatuses For Cathode-Ray Tubes (AREA)

Abstract

获得能够在整个画面上亮度均匀良好地再现视觉上具有平面感图象的彩色阴极射线管。按面板的外表面为平面、内表面为具有预定曲率的曲面来构成屏盘11,通过使面板内表面的水平轴方向曲率半径Rx按如下构成,可获得视觉上具有平面感的图象,Rx≤[(Wh/2)2+Δth 2]/(2*Δth)其中Δth=t*[1-COS2θ2h/(n1-1/n1*SIN2θ2h)]θ2h=ARCTAN[Wh/(2*L)]而且,Rx:屏盘内表面水平轴方向曲率半径,Wh:有效画面水平宽度,L:最佳视距,n1:玻璃折射率,t:画面中央玻璃板厚度。

Description

彩色阴极射线管的屏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彩色阴极射线管的屏盘。
背景技术
图8是表示现有彩色阴极射线管的剖视图(上半部分为垂直轴剖面,下半部分为水平轴剖面),图中,1是彩色阴极射线管的屏盘,2是与屏盘1一起构成彩色阴极射线管外壳的锥体,3是在屏盘1的面板内表面将红、绿、蓝荧光体顺序地良好地排列形成的荧光面,4是电子枪,5是从电子枪中发射的电子束,6是电磁偏转电子束5的偏转系统,7是如图9所示的具有选色电极作用的平展型荫罩。
再有,在图10所示的现有彩色阴极射线管中,对于画面的垂直轴方向、水平轴方向及对角线方向,采用由曲面构成的图11所示的冲压型荫罩77。
这样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在由屏盘1和锥体2构成的外壳的内部保持高真空,从电子枪4发射的电子束5轰击在屏盘1的面板内表面形成的外加高电压的荧光面3,从而使荧光面发光。同时,电子束5被偏转线圈6产生的偏转磁场上下左右地偏转,形成荧光面3上被称为光栅的图象显示区域。从屏盘1的外表面观测该图象显示区域中按照电子束5入射量的荧光面3的红、绿、蓝各色的发光强度的分布来识别图象。
把大量的孔顺序地良好地排布在荫罩7上,使电子束5穿过该孔,轰击在几何学荧光面3上的红、绿、蓝荧光体的预定位置,正确地进行选色。为了使这种荫罩型彩色阴极射线管的选色几何学地进行,屏盘1、电子枪4和荫罩7必须正确地保持预定的位置关系。
在按上述那样构成的现有技术的彩色阴极射线管中,为了使屏盘1可耐来自外部的大气压并使彩色阴极射线管的内部高真空,在形成图象显示区域的屏盘1的面板外表面和内表面形成为凸向外侧的曲面。因此,存在显示图象本身似乎成凸面,或者从斜方向看有图象变形,或者不能看清周边部分的图象等问题。
因此,也在研究把屏盘1的形成图象显示区域部分的外表面和内表面构成为平面的彩色阴极射线管。但是,为了正确地保持用于选色的屏盘1与荫罩7的预定位置关系,荫罩7也必须平面化,存在荫罩7的形成变得非常困难等的问题。此外,因大气与屏盘1玻璃的折射率不同,存在图象周边部分的图象好象凸出,相反地,显示图象好象是凹入的问题。
为了消除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能够显示视觉上平面的图象的同时,还能够获得在图象中央部分和周边部分上亮度差较小的均匀亮度、且能够再现图象对比度劣化较小的彩色阴极射线管的屏盘。
本发明的彩色阴极射线管的屏盘有外表面为平面、内表面为至少由沿水平轴方向具有预定曲率的曲面构成的面板,面板内表面的水平轴方向的曲率半径Rx按下式表示。
    Rx≤[(Wh/2)2+Δth 2]/(2*Δth)
其中
    Δth=t*[1-COS2θ2h/(n1-1/n1*SIN2θ2h)]
    θ2h=ARCTAN[Wh/(2*L)]
而且,Wh:有效画面宽度,
    L:最佳视距,n1:玻璃折射率,
    t:画面中央玻璃板厚度。
此外,在大致用平面构成屏盘外表面、用曲面构成屏盘内表面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屏盘中,屏盘内表面水平轴方向的曲率半径Rx大致为
    Rx≤[(Wh/2)2+Δth 2]/(2*Δth)
其中
    Δth=t*[1-COS2θ2h/(n1-1/n1*SIN2θ2h)]
    θ2h=ARCTAN[Wh/(2*L)]
而且,Wh:有效画面水平宽度,
    L:最佳视距,n1:玻璃折射率,
    t:画面中央玻璃板厚度,
屏盘内表面垂直轴方向的曲率半径Ry
    Ry≤[(Wv/2)2+Δtv 2]/(2*Δtv)
其中
    Δtv=t*[1-COS2θ2v/(n1-1/n1*SIN2θ2v]
    θ2v=ARCTAN[Wv/(2*L)]
而且,Wv:有效画面垂直宽度,
    L:最佳视距,n1:玻璃折射率,
    t:画面中央玻璃板厚度
屏盘内表面对角线方向的曲率半径Rd
    Rd≤[(Wd/2)2+Δtd 2]/(2*Δtv)
其中
    Δtd=t*[1-COS2θ2d/(n1-1/n1*SIN2θ2d)]
    θ2d=ARCTAN[Wd/(2*L)]
而且,Wd:有效画面对角线宽度,
    L:最佳视距,n1:玻璃折射率,
    t:画面中央玻璃板厚度
那样的曲率构成。
此外,在面板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上形成压应力层。
再有,当压应力层的应力值为σc时,有6.8947×106Pa≤σc≤13.7894×106Pa的应力值。
此外,在屏盘玻璃原来的透过率按如下所示的范围构成:
    [(1-R)2*ekt1*100]/[(1-R)2*ekt0*100≥0.85]
其中,R:玻璃反射系数,k:吸收系数,t0:画面中央玻璃板厚度,
t1:画面周边玻璃板厚度。
此外,在采用透过率60%以上的玻璃质地的屏盘中,实施50%至90%透过率特性的表面处理,使屏盘的总透过率达到30%至60%。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屏盘的彩色阴极射线管的剖视图(a)和透视图(b)。
图2是说明彩色阴极射线管的画面凸出的图。
图3是说明屏盘表面的画面凸出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屏盘的水平轴剖面的图。
图5是表示屏盘玻璃质地的透过率特性。
图6是表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4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屏盘的彩色阴极射线管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5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屏盘的彩色阴极射线管的剖视图(a)和透视图(b)。
图8是表示现有技术的彩色阴极射线管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平展型荫罩的透视图。
图10是表示采用现有技术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屏盘的冲压型荫罩方式的彩色阴极射线管的剖视图(a)和透视图(b)。
图11是表示冲压型荫罩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是表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屏盘的阴极射线管的剖视图(上半部分为垂直轴剖面,下半部分为水平轴剖面)。图1中,11是彩色阴极射线管的屏盘,面板外表面是平面,内表面由垂直轴剖面大致为平面、水平轴剖面具有预定曲率的曲面构成。2是与屏盘11共同构成彩色阴极射线管外壳的锥体,3是在屏盘11的面板内表面将红、绿、蓝荧光体顺序地良好地排布形成的荧光面,4是电子枪,5是由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束,6是电磁偏转电子束5的偏转系统,17是起选色电极作用的平展型荫罩。
下面,说明动作。由屏盘11和锥体2构成的外壳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内部保持高真空,从电子枪4发射的电子束5轰击在屏盘1面板内表面形成的外加高电压的荧光面3从而使荧光面发光。同时,电子束5被偏转线圈6产生的偏转磁场上下左右地偏转,形成在荧光面3上被称为光栅的图象显示区域。从屏盘1的外表面观测在该图象显示区域中按照电子束5的入射量的荧光面3的红、绿、蓝各色的发光强度分布来识别图象。
把众多的孔顺序地良好地排列在平展型荫罩17上,使电子束5穿过该孔,轰击在几何学荧光面3上的红、绿、蓝荧光体的预定位置,从而正确地进行选色。为了使这种荫罩型彩色阴极射线管的选色几何学地进行,屏盘1、电子枪4和荫罩7必须正确地保持预定的位置关系。
下面,说明面板外表面为平面、内表面有预定曲率的屏盘11的作用。光在同样的介质中直线传播,但在与不同的介质交接面上一部分光反射,其它的光经折射在该不同的介质中传输。这种现象与在观测彩色阴极射线管的显示图象的情况同样,因大气与玻璃的折射率不同,可观测到在画面周边部分一般有显示图象凸出现象。
在图2、图3中,说明配有面板的外表面和内表面都由平面构成的屏盘31和平面状荫罩37的彩色阴极射线管的实际使用状态中的现象。图2中,从在荧光面3上形成的图象中发射的光直线传播,在屏盘31的玻璃中(折射率n1),经在与大气的交界面(折射率n2)上折射,再直接传播在大气中,到达观测者的眼睛32被作为图象来识别。此时,由于图象光在大气与玻璃的交界面的入射角随观测者的眼睛与彩色阴极射线管的显示面部分而不同(具体地说,是中央部分与周边部分的差),且折射角在各个部分也不同,结果,在画面周边部分可观测到显示画面凸出。
图3中,n1是屏盘31的玻璃折射率,n2是大气的折射率,θ1是从荧光屏3穿过屏盘31在进入大气的光交界面上的点的入射角,θ2表示折射角(实施例1中θ2用θ2h表示,在后面说明的实施例5中θ2用θ2h、θ2v和θ2d表示)。此外,t是屏盘31的厚度,Δt是在荧光屏的端部上的凸出量(在实施例1中Δt用Δth表示,在后面说明的实施例5中Δt用Δth、Δtv和Δtd表示),d表示由观测者观察的图象进深。
在图2和图3中,可得到以下关系式。
    d*tanθ2=x1
d * Δ θ 2 * 1 cos 2 θ 2 = Δx 1
d = Δx 1 Δ θ 2 cos 2 θ 2 = - 1 Δθ 2 cos 2 θ 2 x 1 cos θ 1 sin θ 1 Δθ 1
另一方面,有
    n1sinθ1=n2sinθ2
    n2=1
因此
d = 1 n 1 1 + cos 2 θ 2 sin 2 θ 2 x 1 = t n 1 cos 2 θ 2 1 - ( 1 n 1 * sin θ 2 ) 2
所以,可得到以下的关系式
Δt = t - d = t * ( 1 - 1 n 1 cos 2 θ 2 1 - ( 1 n 1 * sin θ 2 ) 2 ) = t * ( 1 - cos 2 θ 2 n 1 - 1 n 1 * sin 2 θ 2 )
若采用该关系,能够计算图1(a)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屏盘11的荧光屏各位置上的凸出量Δth(例如,水平轴上的各个位置)。形成面板的内表面,以具有依据荧光屏各个位置上凸出量Δth计算的水平方向的曲率半径Rx。换句话说,面板内表面水平方向的曲率半径Rx根据荧光屏各位置上的凸出量Δth来决定。在水平轴H方向上凹状地形成面板内表面,以使形成的图象没有凹状,在视觉上被认为是平的(为此,屏盘11的内表面与外表面之间的距离离端部越近就越增加)。
此外,利用人眼在水平方向上是并排排列的,进深的识别主要依据水平方向的信息来处理,由于不易处理来自纵方向信息中的进深信息,所以对于纵方向的凸出量在图象的平面感上没有多少影响。因此,在带有纵方向上展平形成的展平型荫罩17的彩色阴极射线管中,不会有所谓的因屏盘11内表面纵方向的平面性引起的凸出量不易识别的问题。通过这些作用,如图1所示,通过仅在水平方向上保持曲面,能够把显示的图象在视觉上作为平面来识别。
如图2所示,在有效画面的水平宽度为Wh的彩色阴极射线管的实际使用状态中按视距L观察时,彩色阴极射线管的荧光屏端部上的凸出量变化如下。
θ 2 h = tan - 1 ( W h 2 * L )
Δt h = t * [ 1 - cos 2 θ 2 h n 1 - 1 n 1 * sin 2 θ 2 h ]
因此,通过如下设定图1中屏盘11的内表面水平方向曲率半径Rx,如果补偿实施例1中的凸出量Δth(随着靠近画面周边,使屏盘11内表面比屏盘11外表面远),即使在用平面构成屏盘11的面板外表面的情况下,也可得到能够看不到凹面、视觉上平面的图象。
为了使显示图象变为平面图象,面板内表面的水平轴方向的曲率半径Rx可用下面的近似公式表示。
R X = ( W h 2 ) 2 + Δ t h 2 2 * Δt h
但是,由于以往的阴极射线管凹状地弯曲,所以最好有凹状弯曲的图象。因此,期望满足以下条件式。
Rx ≤ ( W h 2 ) 2 + Δ t h 2 2 * Δt h
Δt h = t * [ 1 - cos 2 θ 2 h n 1 - 1 n 1 * sin 2 θ 2 h ]
θ 2 h = tan - 1 ( W h 2 * L )
其中,t表示荧光屏中心的玻璃厚度。
一般来说,彩色阴极射线管使用标准的视距L即使作为最大的显示监视器也就为500mm左右,屏盘11的面板内表面的水平方向曲率半径Rx按下面那样设定就行。
    Rx≤[(Wh/2)2+Δth 2]/(2*Δth)
其中
    Δth=t*[1-COS2θ2h/(n1-1/n1*SIN2θ2h)]
    θ2h=ARCTAN(Wh/(2*500))
此外,由于一般电视中使用的彩色阴极射线管的视距以画面高度(有效画面的垂直宽度为h的5*h左右最适合,如果达到
Rx≤[(Wh/2)2+Δth 2]/(2*Δth)
其中
Δth=t*[1-COS2θ2h/(n1-1/n1*SIN2θ2h)]
θ2h=ARCTAN[Wh/(2*5*h)]
那么视觉上的图象可看成平面。
这样,不仅屏盘11的面板外表面在形状上用平面构成,而且由于按预定曲率的曲面构成包含大气与屏盘玻璃折射率差的屏盘11的面板内表面,使显示图象可看成平面,所以能够显示视觉上可完全看成平面的图象。
实施例2
在实施例2中,在屏盘11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上形成压应力层,图4表示具有实施例2特征的屏盘11的水平轴剖切的图。如图4中虚线所示,在屏盘11的面板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上分别形成压应力层20和21。该压应力层20、21的厚度设定为屏盘11的面板中央部分的厚度t的t/10以上。
这种压应力层20、21,在冲压成形熔融玻璃形成屏盘11后,可通过将其在退火炉内进行退火,经过物理强化来形成。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应力大小由屏盘11表面的退火温度至下降到变形点所需要的时间来确定,如果冷却越快,那么与内部的收缩差就变大,冷却结束后在表面上产生较大的压应力。由于这样的压应力层20、21的存在,可提高屏盘11表面的机械强度。根据实际的防暴试验结果等,如果应力不足6.8947×106Pa(1000psi),就没有物理强化效果,而应力如果超过13.7894×106Pa(2000psi),那么在受到机械冲击的情况下,由于在屏盘11的表层上会产生玻璃小片的剥落,所以期望压应力层20、21的应力值σc为6.8947×106Pa≤σc≤13.7894×106Pa。
由于阴极射线管所用的玻壳是作为真空容器使用的,所以大气压与外表面作用产生应力。玻壳有与球形壳不同的非对称结构,在由此引起压应力的同时,还使张应力区域在比较宽的范围内存在。为此,如果施加任何机械冲击,产生局部裂纹和破损,那么很清楚,作为释放积蓄的应力能量,会瞬间使该裂纹发展,导致爆裂。如果使屏盘11面板的外表面呈平面,会使抗机械冲击变弱,而利用本实施例那样的物理强化,通过设置压应力层20、21,即使玻璃屏盘11的面板外表面为平面,也能够确保机械强度。
                             表1
                     样品1   样品2        样品3       样品4
CRT尺寸(cm)          41      50           41          50
外表面曲率半径(mm)   无限大  50000        无限大      50000
内表面曲率半径(mm)   2300    2500         2300        2500
中央部分壁厚(mm)     12      14           12          14
中央部分压应力(Pa)   -       -         7.5842×106 8.6184×106
防暴试验不合格率     6/20    12/20        0/20        2/20
表1是通过物理强化的有无防暴试验不合格率的数据,按照美国UL安全标准的规定,在彩色阴极射线管的面板上,使用钢球以7J能量产生冲击,根据此时飞散的玻璃量和其大小等判定安全性的合格与否。
样品1是在使用未形成压应力层20、21的屏盘的41cm彩色阴极射线管玻壳的情况下,以面板外表面为平面、内表面用水平轴方向曲率半径Rx为2300mm的圆柱曲面构成屏盘形状的情况。
样品2是在使用未形成压应力层20、21的屏盘的50cm彩色阴极射线管玻壳的情况下,以面板外表面为平面、内表面用水平轴方向曲率半径Rx为2500mm的圆柱曲面构成屏盘形状的情况。
样品3是在采用形成压应力层20、21的屏盘的41cm彩色阴极射线管玻壳的情况下,以面板外表面为平面、内表面用水平轴方向曲率半径Rx为2300mm的圆柱曲面构成屏盘形状的情况。压应力层20、21的应力值为7.5842×106Pa,在有效显示面内大致均匀地分布。此外,压应力层20、21的厚度约为2mm,是屏盘中央部分厚度的1/10以上。该样品3通过形成压应力层20、21,使抗冲击强度提高,与使用同一形状屏盘的样品1相比,提高了防暴试验效果。
样品4是在采用形成压应力层20、21的屏盘的50cm彩色阴极射线管玻壳的情况下,以面板外表面大致为平面、内表面用水平轴方向曲率半径Rx为2500mm的圆柱曲面构成屏盘形状的情况。压应力层20、21的应力值为8.6184×106Pa,在有效显示面内大致均匀地分布。此外,压应力层20、21的厚度约为2mm,是屏盘中央部分厚度的1/10以上。该样品3通过形成压应力层20、21,使抗冲击强度提高,与使用同一形状屏盘的样品1相比,提高了防暴试验效果。
实施例3
如实施例1和实施例2所示,如果使屏盘11的面板外表面为平面,用曲面构成内表面,那么会使面板中央部分与周边部分的屏盘玻璃壁厚的差变大,产生光透过率的差。其结果,也会使在荧光面上形成的显示图象的光透过率在中央部分和周边部分产生差,导致画面整体上的亮度差。具体地说,中央部分与周边部分的亮度差对图象的进深感影响较大,对图象的平面感也产生影响。
目前,作为在彩色阴极射线管屏盘上使用的玻璃质地是如图5的A、B、C、D、E、F所示的质地,在大多数屏盘上使用的质地E的透过率在玻璃板厚度12mm时变为52%左右。例如,使用该质地,如果在用曲面构成内表面的周边部分的板厚增加4mm,那么在周边部分的透过率就变为43%左右,由于中央∶周边的比变为100∶82,所以使画面整体的亮度均匀性受到损害。
对于因这样的玻璃板厚度差导致的亮度均匀性的劣化,通过提高屏盘玻璃质地的透过率,可有效地减小中央部分与周边部分的亮度差。目前,市场上要求的画面中央部分与周边部分的亮度比为85%以上,即使在屏盘玻璃的板厚度相对中央部分可增加周边部分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画面中央部分与周边部分的亮度比为85%以上透过率的玻璃质地。
一般来说,如下定义玻璃的透过率T。
    T=(1-R)2*ekt*100                 (%)
其中,R:玻璃反射率,k:吸收系数,t:玻璃板厚度
因此,设t0为画面中央玻璃板厚度,t1为画面周边玻璃板厚度
    [(1-R)2*ekt1*100]/[(1-R)2*ekt0*100]≥0.85那样的玻璃质地。例如,如果使用R=0.045,k=0.0578特性的玻璃质地,那么即使在中央玻璃板厚度为12mm、周边玻璃板厚度为16mm的情况下,也能够满足上述条件。
因此,通过在屏盘玻璃质地上采用满足上式的高透过率的质地,减小厚度差的影响,因面板的外表面为平面、内表面为曲面的屏盘形状的玻璃厚度差引起的中央与周边透过率差,在整个画面上基本消失了。
实施例4
如果采用屏盘玻璃质地中透过率高的质地,那么为了使荧光面上的外光反射增加,会降低作为用于显示器的彩色阴极射线管的重要的对比度性能。在实施例3所示那样构成的彩色阴极射线管中,如果使中央与周边的亮度差在容许界限内,那么屏盘透过率为60%以上是必要的,因而降低了对比度性能。
在实施例1所示那样构成的彩色阴极射线管中,考虑到画面尺寸和视距,一般来说,作为屏盘透过率有必要在60%以上。另一方面,为了维持对比度特性,作为屏盘透过率,期望在30%至60%的范围内。因此,如图6所示,使用透过率为60%以上的玻璃质地,通过在屏盘11表面上进行透过率为50%至90%左右的透过率特性的表面处理8,作为总透过率,就能够在30%至60%的范围内,能够改善对比度性能的降低。
作为屏盘11的表面处理8,是在作为本体的薄膜上预先形成光吸收膜、防带电膜、防反射膜等,可采用在阴极射线管的屏盘11上粘接薄膜的贴接方式;在有机或无机的基体涂料中,混合有机或无机的颜料和染料,通过旋转涂敷法和喷射法在阴极射线管的屏盘11的表面上成膜,形成光吸收膜等湿式涂敷方式;把涂敷材料用真空镀敷等在阴极射线管的屏盘11的表面上直接成膜,形成光吸收膜等干式涂敷方式等。
通过实施表面处理8,把总透过率设定为最佳值,能够改善如上所述的因使用高透过率的屏盘质地造成的对比度的降低。利用这些作用,能够得到可再现没有视觉上平面亮度差的高画质图象的彩色阴极射线管。
实施例5
在上述实施例1中,论述了具有在画面的垂直轴方向作为用大致平坦的水平轴方向和对角线方向上的曲面构成的平展型荫罩的彩色阴极射线管,但即使在画面的垂直轴方向和水平轴方向及对角线方向上使用曲面构成的图11所示的冲压型荫罩的彩色阴极射线管中(图10),也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
也就是说,如图7所示,使屏盘71的外表面为平面,内表面与前述实施例2的水平轴方向同样,在画面的垂直轴方向、对角线方向上,为了也成为补偿求出显示图象凸出量的各自凸出量的内表面,通过使屏盘内表面水平轴方向的大致曲率半径Rx为
    Rx≤[(Wh/2)2+Δth 2]/(2*Δth)
其中
    Δth=t*[1-COS2θ2h/(n1-1/n1*SIN2θ2h)]
    θ2h=ARCTAN[Wh/(2*L)]
而且,Rx:屏盘内表面水平轴方向曲率半径,Wh:有效画面水平宽度,
    L:最佳视距,n1:玻璃折射率,
    t:画面中央玻璃板厚度
垂直方向的示意曲率半径Ry
    Ry≤[(Wv/2)2+Δtv2]/(2*Δtv)
其中
    Δtv=t*[1-COS2θ2v/(n1-1/n1*SIN2θ2v)]
    θ2v=ARCTAN[Wv/(2*L)]
而且,Ry:屏盘内表面垂直轴方向曲率半径,Wv:有效画面垂直宽度,
    L:最佳视距,n1:玻璃折射率,
    t:画面中央玻璃板厚度
对角线方向的示意曲率半径Rd
    Rd≤[(Wd/2)2+Δtd 2]/(2*Δtd)
其中
    Δtd=t*[1-COS2θ2d/(n1-1/n1*SIN2θ2d]
    θ2d=ARCTAN[Wd/(2*L)]
而且,Rd:屏盘内表面对角线方向曲率半径,Wd:有效画面对角线宽度,
    L:最佳视距,n1:玻璃折射率,
    t:画面中央玻璃板厚度
那样的曲率构成,能够把整个画面上的显示图象看为平面。
而且,如实施例1所述,作为人眼的特性,由于对于垂直方向上进深感较难感觉,所以对于垂直轴方向的曲率半径来说,即使考虑到冲压型荫罩的成形性而优先确定曲率半径,也不会使效果受到较大地损害。
在如上所述的根据本发明的彩色阴极射线管中,通过使屏盘的外表面为平面,用具有提供视觉上平面感的曲率的曲面构成内表面,能够获得视觉上平面的显示图象。
此外,在采用冲压型荫罩的彩色阴极射线管中,即使为使用特别的荫罩结构,也能够获得视觉上平面的显示图象。
再有,通过在面板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上形成压应力层,即使面板外表面为平面,对于机械冲击而言,也能够确保充分的强度。
再有,由于玻璃质地为具有高透过率的材质,所以没有因玻璃厚度差引起的画面中央与周边的亮度差。
再有,通过实施把透过率限制在预定值内的表面处理,能够改善因整体的光透过率的提高造成的对比度的下降。

Claims (6)

1.一种彩色阴极射线管的屏盘,其特征在于,具有外表面为平面、内表面至少由沿水平轴方向具有预定曲率的曲面构成的面板,所述面板内表面的水平轴方向的曲率半径Rx如下所示那样构成,
    Rx≤[(Wh/2)2+Δth 2]/(2*Δth)
其中
    Δth=t*[1-COS2θ2h/(n1-1/n1*SIN2θ2h]
    θ2h=ARCTAN[Wh/2*L)]
 而且,Wh:有效画面水平宽度,
  L:最佳视距,n1:玻璃折射率,
  t:画面中央玻璃板厚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彩色阴极射线管的屏盘,其特征在于,屏盘内表面垂直轴方向的曲率半径Ry
    Ry≤[(Wv/2)2+Δtv2]/(2*Δtv)
其中
    Δtv=t*[1-COS2θ2v/(n1-1/n1*SIN2θ2v]
    θ2v=ARCTAN[Wv/2*L)]
而且,Wv:有效画面垂直宽度,
    L:最佳视距,n1:玻璃折射率,
    t:画面中央玻璃板厚度
屏盘内表面对角线方向的曲率半径Rd
    Rd≤[(Wd/2)2+Δtd 2]/(2*Δtd)
其中
    Δtd=t*[1-COS2θ2d/(n1-1/n1*SIN2θ2d]
    θ2d=ARCTAN[Wd/(2*L)]
而且,Wd:有效画面对角线宽度,
    L:最佳视距,n1:玻璃折射率,
    t:画面中央玻璃板厚度
那样的曲面构成内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彩色阴极射线管的屏盘,其特征在于,在面板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上形成压应力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彩色阴极射线管的屏盘,其特征在于,在压应力层的应力值为σc时,有6.8947×106Pa≤σc≤13.7894×106Pa。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彩色阴极射线管的屏盘,其特征在于,按下述范围构成屏盘的玻璃质地透过率,
    [(1-R)2*ekt1*100]/[(1-R)2*ekt0*100≥0.85
其中,R:玻璃反射系数,k:吸收系数,t0:画面中央玻璃板厚度,
    t1:画面周边玻璃板厚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彩色阴极射线管的屏盘,其特征在于,在采用透过率为60%以上的玻璃质地时,实施具有50%至90%的透过率特性的表面处理,使屏盘的总透过率达到30%至60%。
CNB981064485A 1997-02-24 1998-02-24 彩色阴极射线管的屏盘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325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902097 1997-02-24
JP39020/1997 1997-02-24
JP39020/97 1997-02-24
JP234586/1997 1997-08-29
JP23458697 1997-08-29
JP234586/97 1997-08-29
JP305914/97 1997-11-07
JP30591497A JP3271565B2 (ja) 1997-02-24 1997-11-07 カラー陰極線管パネル
JP305914/1997 1997-11-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4450A CN1194450A (zh) 1998-09-30
CN1153250C true CN1153250C (zh) 2004-06-09

Family

ID=27290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810644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3250C (zh) 1997-02-24 1998-02-24 彩色阴极射线管的屏盘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6133686A (zh)
EP (1) EP0860852B1 (zh)
JP (1) JP3271565B2 (zh)
KR (1) KR100260579B1 (zh)
CN (1) CN1153250C (zh)
DE (1) DE69816683T2 (zh)
TW (1) TW3963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29054B (en) 1997-04-12 2003-04-21 Samsung Display Devices Co Ltd Cathode-ray tube
TW393661B (en) * 1997-09-02 2000-06-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Color picture tube device with stretched shadow grille
US6639346B2 (en) 1997-12-17 2003-10-28 Samsung Display Devices Co., Ltd. CRT panel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MY124086A (en) * 1998-08-31 2006-06-30 Toshiba Kk Cathode-ray tube
JP2000133173A (ja) 1998-10-27 2000-05-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画像表示装置
DE19959694A1 (de) * 1998-12-07 2000-06-08 Samsung Corning Co Glasschirm für eine Kathodenstrahlröhre
KR20010108121A (ko) * 1999-01-25 2001-12-07 세야 히로미치 Crt용 패널유리와 그 제조방법 및 crt
KR100308043B1 (ko) * 1999-04-16 2001-09-26 구자홍 칼라 브라운관용 패널의 내면곡률 산출방법
US6465945B1 (en) * 1999-06-16 2002-10-1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Color cathode-ray tube
EP1079412A3 (de) * 1999-08-21 2002-11-27 Schott Glas Fernsehröhre
JP2001101984A (ja) * 1999-09-30 2001-04-13 Hitachi Ltd カラー陰極線管
US6337535B1 (en) * 1999-10-26 2002-01-08 Lg Electronics Inc. Panel in cathode ray tube
KR100347225B1 (ko) * 1999-11-06 2002-08-03 엘지전자주식회사 음극선관용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346547B1 (ko) * 1999-11-26 2002-07-2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화상 표시장치
KR100357169B1 (ko) * 2000-01-06 2002-10-19 엘지전자주식회사 칼라 음극선관
JP2001256897A (ja) * 2000-03-13 2001-09-21 Hitachi Ltd カラー陰極線管
KR100331820B1 (ko) * 2000-04-12 2002-04-09 구자홍 평면 음극선관
KR100600892B1 (ko) * 2001-07-23 2006-07-14 엘지.필립스 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음극선관
KR100864637B1 (ko) * 2002-08-07 2008-10-23 삼성코닝정밀유리 주식회사 음극선관용 평면패널
FR2988333B1 (fr) 2012-03-26 2015-07-10 Valeo Vision Procede et dispositif d'aide a la conduite nocturne des vehicules automobiles
FR3011090B1 (fr) 2013-09-26 2016-12-23 Valeo Vision Lunettes a affichage de donnees munies d'un ecran anti-eblouissement
FR3010938B1 (fr) 2013-09-26 2015-10-30 Valeo Vision Dispositif et procede d'aide a la conduite
FR3011091A1 (fr) 2013-09-26 2015-03-27 Valeo Vision Lunettes a affichage de donnees munies d'un ecran anti-eblouissement
FR3011095B1 (fr) 2013-09-26 2016-12-23 Valeo Vision Filtre optique adaptatif pour verre de lunettes
FR3011096B1 (fr) 2013-09-26 2015-10-16 Valeo Vision Lunettes anti-eblouissement et de vision a trois dimens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26495A (en) * 1964-03-24 Cathode ray tube with a concave viewing screen
US4537322B1 (en) * 1982-12-13 1998-03-10 Tokyo Shibaura Electric Co Glass envelope for a cathode-ray tube
FR2634945B1 (fr) * 1988-07-27 1996-04-26 Videocolor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 tube de television en couleurs a haute definition et tube de television trichrome a haute definition
JP2845908B2 (ja) * 1988-11-30 1999-01-1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シャドウマスク型カラー陰極線管
JPH0614454B2 (ja) * 1990-03-22 1994-02-23 松下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シャドウマスク型カラー受像管
IT1239510B (it) * 1990-03-30 1993-11-03 Videocolor Spa Tubo a raggi catodici avente una lastra frontale perfezionata, con rapporto larghezza/altezza di 16/9"
US5386174A (en) * 1992-05-21 1995-01-31 Ishii; Eiji Panel for color cathode-ray tube
JPH0636710A (ja) * 1992-07-21 1994-02-10 Hitachi Ltd 表示制御回路及び装置
JP2636706B2 (ja) * 1993-11-16 1997-07-30 旭硝子株式会社 陰極線管用ガラスバルブ
US5536995A (en) * 1993-11-16 1996-07-16 Asahi Glass Company Ltd. Glass bulb for a cathode ray and a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JP3424358B2 (ja) * 1994-12-06 2003-07-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平板型画像表示装置
TW263591B (en) * 1994-10-11 1995-11-21 Philips Electronics Nv CRT display device for use in high ambient light
JPH09245686A (ja) * 1996-03-04 1997-09-19 Hitachi Ltd カラー陰極線管
JP2993437B2 (ja) * 1996-08-23 1999-12-20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カラー受像管用ガラスバルブ及びカラー受像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0860852B1 (en) 2003-07-30
US6133686A (en) 2000-10-17
TW396361B (en) 2000-07-01
KR100260579B1 (ko) 2000-07-01
DE69816683T2 (de) 2004-04-15
EP0860852A3 (en) 1998-12-16
CN1194450A (zh) 1998-09-30
KR19980071319A (ko) 1998-10-26
DE69816683D1 (de) 2003-09-04
JP3271565B2 (ja) 2002-04-02
JPH11135038A (ja) 1999-05-21
EP0860852A2 (en) 1998-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3250C (zh) 彩色阴极射线管的屏盘
CN1124636C (zh) 阴极射线管
CN1263068C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078010C (zh) 电子源和电子束设备
CN1196166C (zh) 具有平坦面板面的彩色阴极射线管
CN101036083A (zh) 彩色液晶显示装置
CN1460275A (zh) 电子发射元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采用其的图象显示装置
CN1649074A (zh) 平板显示器用外壳和使用该外壳的平板显示器
CN1420520A (zh) 等离子显示板
CN1294426C (zh) 透镜基板及其制造方法、透射屏和背面投影仪
CN1155986C (zh) 阴极射线管
CN1052561C (zh) 自会聚宽屏幕彩色显像管系统
CN1124582C (zh) 驱动装置和驱动方法以及成象装置
CN1210754C (zh) 彩色阴极射线管
CN1156880C (zh) 彩色阴极射线管
CN1149621C (zh) 具有压力型荫罩格栅的彩色显像管装置
CN1195878A (zh) 具有场防漏涂层的彩色阴极射线管
CN1171274C (zh) 彩色阴极射线管
CN101075401A (zh) 图像显示装置和图像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CN1841623A (zh) 电极端子部分连接结构和具有该结构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685032A (zh) 显示装置用荧光体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荧光体的彩色显示装置
CN1228808C (zh) 阴极射线管的玻璃结构
CN1286139C (zh) 彩色阴极射线管的面板
CN1172350C (zh) 彩色阴极射线管
JP2003331755A (ja) 陰極線管のファンネル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609

Termination date: 201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