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24725A - 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系统及发动机进气冷却方法与车辆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系统及发动机进气冷却方法与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24725A
CN115324725A CN202211056816.7A CN202211056816A CN115324725A CN 115324725 A CN115324725 A CN 115324725A CN 202211056816 A CN202211056816 A CN 202211056816A CN 115324725 A CN115324725 A CN 1153247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let
temperature
engine intake
air inlet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5681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24725B (zh
Inventor
李学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5681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24725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211056816.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53247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3247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247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247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247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29/00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provision for charging or scavenging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2B25/00, F02B27/00 or F02B33/00 - F02B39/00; Details thereof
    • F02B29/04Cooling of air intake supply
    • F02B29/0481Intake air cooling by means others than heat exchangers, e.g. by rotating drum regenerators, cooling by expansion or by electrical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31/00Modifying induction systems for imparting a rotation to the charge in the cylinder
    • F02B31/04Modifying induction systems for imparting a rotation to the charge in the cylinder by means within the induction channel, e.g. defle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25/00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small quantities of secondary fuel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25/00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small quantities of secondary fuel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 F02M25/022Adding fuel and water emulsion, water or steam
    • F02M25/0221Details of the water supply system, e.g. pumps or arrangement of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25/00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small quantities of secondary fuel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 F02M25/022Adding fuel and water emulsion, water or steam
    • F02M25/0221Details of the water supply system, e.g. pumps or arrangement of valves
    • F02M25/0225Water atomisers or mixers, e.g. using ultrasonic wa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25/00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small quantities of secondary fuel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 F02M25/022Adding fuel and water emulsion, water or steam
    • F02M25/0227Control aspects; Arrangement of sensors; Diagnostics; Actu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25/00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small quantities of secondary fuel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 F02M25/022Adding fuel and water emulsion, water or steam
    • F02M25/025Adding water
    • F02M25/028Adding water into the charge intak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系统及发动机进气冷却方法与车辆,本发明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包括具有进气腔的结构本体,进气腔内设有分隔件,分隔件将进气腔分隔为内腔,以及围绕内腔设置的外腔,结构本体上设有与内腔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以及与外腔连通的本体进液口,分隔件上设有位于内腔中的第一雾化部,第一雾化部具有能够启闭的第一进液口,以及与第一进液口连通的第一雾化孔,第一进液口与外腔连通。本发明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可在进入进气腔内的气体温度较高时,开启第一进液口,以使第一雾化部工作,能够对进气腔内的气体进行降温,从而可防止发动机因进气温度较高而出现爆震故障。

Description

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系统及发动机进气冷却方法与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进气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同时,本发明还涉及具有该进气冷却结构的冷却系统,以及基于该冷却系统的发动机进气冷却方法,还涉及具有该冷却系统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越来越重视生活品质,自驾游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休闲方式,而发动机的性能对驾驶乐趣具有重要影响。由于发动机进气系统存在设计缺陷,当消费者自驾到高温地区时,高温环境导致发动机进气温度升高,容易造成发动机“爆震”,导致发动机限功率,限扭矩输出,且长时间“爆震”会影响发动机使用寿命。同时,高温环境下空气密度下降,导致进气发动机内的氧气浓度降低,容易造成输出扭矩不足,而降低驾驶乐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其能够降低发动机的进气温度,可有效防止发动机出现爆震故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包括具有进气腔的结构本体,所述进气腔内设有分隔件,所述分隔件将所述进气腔分隔为内腔,以及围绕所述内腔设置的外腔;
所述结构本体上设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以及与所述外腔连通的本体进液口,所述分隔件上设有位于所述内腔中的第一雾化部,所述第一雾化部具有能够启闭的第一进液口,以及与所述第一进液口连通的第一雾化孔,且所述第一进液口与所述外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分隔件上设有沿所述分隔件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组安装单元,各组安装单元包括沿所述分隔件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安装孔,各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均设有所述第一雾化部。
进一步的,在所述内腔的侧壁上连接有扰流板,所述扰流板上设有与所述外腔连通的通道,所述扰流板上设有第二雾化部,所述第二雾化部具有能够启闭的第二进液口,以及与所述第二进液口连通的第二雾化孔,所述第二进液口与所述通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扰流板包括相交设置的多个板体,至少其一所述板体上设有所述通道和所述第二雾化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雾化部包括设于所述进气腔中的第一壳体,所述第一雾化孔和所述第一进液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
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用于封堵所述第一进液口的第一堵板,所述第一堵板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设有用于顶推所述第一堵板的第一弹性件;和/或,
所述第二雾化部包括设于所述扰流板上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雾化孔和所述第二进液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
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用于封堵所述第二进液口的第二堵板,所述第二堵板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设有用于顶推所述第二堵板的第二弹性件。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通过在进气腔内设置第一雾化部,可在进入进气腔内的气体温度较高时,开启第一进液口,以使第一雾化部工作,能够对进气腔内的气体进行降温,从而可防止发动机因进气温度较高而出现爆震故障。
另外,通过在内腔内设置第二雾化部,可根据进入进气腔内的气体温度,而使第一雾化部或第二雾化部工作,以在满足风温要求时不浪费液体。同时,也可使第一雾化部和第二雾化部同时工作,从而能够对进入进气腔内的气体进行快速降温。
其次,通过在内腔内设置扰流板,并将第二雾化部设置在扰流板上,可将进气腔内的高温空气由层流变为湍流,能够将高温空气的各层空气充分混合,有利于雾化后的液滴与高温空气充分融合,提高散热效率,有利于快速汽化吸热。
此外,扰流板包括相交设置的多个板体,能够提高扰流效果。通过在第一壳体内设置用于顶推第一堵板的第一弹性件,来实现第一进液口能够启闭,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实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储液部,以及用于将所述储液部内的液体泵送到所述本体进液口的增压泵;还包括温度检测部和控制部,所述温度检测部用于检测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的温度,所述控制部用于根据所述温度检测部的检测信号,控制所述增压泵运行。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部包括输入模块、存储模块、计算模块、处理模块和输出模块;
所述输入模块用于输入所述温度检测部的检测信号,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增压泵的输入压力值,所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温度检测部的检测信号,获得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的温度差值,所述处理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温度差值匹配的所述输入压力值,所述输出模块用于将所述输入压力值输出值所述增压泵。
本发明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通过采用如上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能够有效降低发动机的进气温度,从而有利于避免发动机在高温环境下出现爆震故障。
此外,本实施例还涉及上述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的冷却方法,所述冷却方法基于如上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并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处的温度;
根据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处的温度,获取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的温度差值,并根据所述温度差值控制所述增压泵按预设的输入压力运行。
本发明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系统的冷却方法,通过获取进气口和出气口处的温度,并根据两者的差值,通过控制增压泵的输入压力,来开启第一雾化部的第一进液口,以实现对进气腔内高温空气的降温,方法简单,便于设计实施。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车辆,所述车辆上设有如上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
本发明所述的车辆与上述发动进气冷却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向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B向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结构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C-C向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扰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扰流板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一雾化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一雾化部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一雾化部的剖视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控制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方法的步骤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结构本体;
101、进气腔;1011、内腔;1012、外腔;101a、进气口;101b、出气口;101c、本体进液口;102、分隔件;1021、第一安装孔;1022、过孔;103、连接管;
2、扰流板;
201、板体;2011、通道;202、第二安装孔;
3、第一雾化部;
301、第一壳体;302、第一进液口;303、第一弹性件;304、第一堵板;
4、第二雾化部;
5、控制部;
501、输入模块;502、计算模块;503、处理模块;504、存储模块;505、输出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背”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另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其包括具有进气腔101的结构本体1,在进气腔101内设有分隔件102,该分隔件102将进气腔101分隔为内腔1011,以及围绕内腔1011设置的外腔1012。并且,在结构本体1上设有与内腔1011连通的进气口101a和出气口101b,以及与外腔1012连通的本体进液口101c。
另外,在分隔件102上设有位于内腔1011中的第一雾化部3,第一雾化部3具有能够启闭的第一进液口302,以及与第一进液口302连通的第一雾化孔,且第一进液口302与外腔1012连通。
本实施例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通过在进气腔101内设置第一雾化部3,可在进入进气腔101的气体温度较高时,开启第一进液口302,以使第一雾化部3工作,能够对进气腔101内的气体进行降温,从而可防止发动机因进气温度较高而出现爆震故障。
基于如上整体介绍,本实施例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至图6中所示,为提高使用效果,在内腔1011的内壁上连接有扰流板2,该扰流板2内设有与外腔1012连通的通道2011。并且,在扰流板2上设有第二雾化部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第二雾化部4位于内腔1011的中部,而第一雾化部3设于内腔1011的侧壁上,这样设计,可在第一雾化部3和第二雾化部4的结合作用下,能够提高内腔1011内各部位气体温度的一致性。
其中,在图3中仅示意出了两个第一雾化部3和两个第二雾化部4,同时在图3中以实线箭头示意出了气体流动方向,并以点划线箭头示意出了高压液体的流动方向。在此,需要说明的时,第二雾化部4除了位于内腔1011的中部,也可以靠近内腔1011的侧壁设置。
本实施例的第二雾化部4具有能够启闭的第二进液口,以及与第二进液口连通的第二雾化孔,且第二进液口与通道2011连通。具体实施时,为具有较好的雾化效果,第一雾化孔1021和第二雾化孔优选设为圆孔,且孔径设在0-1mm之间,例如,可将第一雾化孔1021和第二雾化孔的孔径设为0.2mm、0.5mm、0.7mm、0.9mm,或者设为其他数值。其中,第一雾化孔1021和第二雾化孔的孔径可以设为相同数值,也可以设为不同数值。
为了具有更好的使用效果,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进液口与第一进液口302的开启压力不同。如此设置,可根据进入进气腔101内的气体温度,通过控制开启压力较小,而使第一雾化部3或第二雾化部4工作,以在满足风温要求时不浪费液体。同时,也可控制开启压力较大,而使第一雾化部3和第二雾化部4同时工作,从而能够对进入进气腔101内的气体进行快速降温。
具体来讲,本实施例的结构本体整体呈圆柱形,两端分别设有缩径部分,以便于与增压器和发动机连接。当然,结构本体1除了设置成圆柱形,也可设置成矩形等其他形状。其中,结合图6和图7中所示,并基于图7状态下所示,上述进气口101a位于结构本体1的左端,而出气口101b位于右端,上述本体进液口101c设于结构本体1的顶端,并优选设置在结构本体1长度方向的中部,以能够提高外部高压液体在外腔1012内的均匀性。另外,为便于与下述增压泵连接,在本体进液口101c处设有连接管103。
结合图6和图7中所示,分隔件102与结构本体1随形设置,且该分隔件102靠近进气腔101的内壁设置。为提高雾化效果,分隔件102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组安装单元,各组安装单元包括沿分隔件102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安装孔1021,各第一安装孔1021内均设有第一雾化部3。其中,第一安装孔1021的数量和大小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即可,并且在图3中仅示意出了部分第一雾化部3。
另外,为提高使用效果,扰流板2的两端均与内腔1011的侧壁相连,以提高扰流板2的设置稳定性。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扰流板2,能够将高温空气平流态优化为扰流态,从而实现进气腔101中部区域与环形区域的空气流动交互,能够在第一雾化部3和第二雾化部4的协同作用下,对进气腔101内的空气快速降温,进而可有效防止发动机进气温度较高而出现爆震故障。
本实施例中,为获得更好的扰流效果,如图8和图9中所示,扰流板2包括相交设置的多个板体201,至少其一板体201上设有通道2011和第二雾化部4,其中,板体201的数量及相交的角度根据设计需求确定即可。
具体实施时,如图7中所示,在分隔件102上设有用于供板体201穿过的过孔1022,这样设计,可使下述板体201的两端分别伸入外腔1012中,从而可使外部高压液体依次进入外腔1012和通道2011,再经由第二进液口进入第二雾化部4的腔体中,然后从第二雾化孔中喷出液滴。当然,具体实施时,也可将分隔件102与扰流板2一体成型。
其中,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参照图8和图9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扰流板2包括相交设置的两个板体201。该两个板体201正交布置,并且,为具有较好的扰流效果,如图9中所示,板体201具体呈波浪形,这样设计可使板体201具有圆滑表面,从而能够降低气体阻力。当然,除了将板体201设置成波浪形,也可设置成螺旋状等其他形状。
继续参照图8和图9中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两个板体201上均设有通道2011和第二雾化部4,两个板体201上的通道2011相互连通。并且,第二雾化部4的数量和布置位置不限于图1中所示,根据设计需求确定即可。另外,为提高雾化效果,上述通道2011沿板体20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以能够布置较多的第二雾化部4,并且通道2011沿板体201的宽度方向贯穿设置。
为便于安装第二雾化部4,如图8和图9中所示,在板体201上设有与通道2011连通的安装筒,安装筒上设有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二安装孔202,在各第二安装孔202中均设有上述第二雾化部4,其中图8仅示意出了第二安装孔202,并未示意出第二雾化部4。此外,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9中所示,安装筒沿板体201的法线方向设置,如此设置,相较于安装筒与板体201的法线具有锐角的布置方式,有利于第二雾化部4雾化的液滴与气体充分接触,能够有效降低气体温度。
结合图10至图12中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雾化部3包括设于进气腔101中的第一壳体301,上述第一雾化孔和第一进液口302设置在第一壳体301上。同时,在第一壳体301内设有用于封堵第一进液口302的第一堵板304,并在第一堵板304和第一壳体301之间设有用于顶推第一堵板304的第一弹性件303。其中,该第一弹性件303采用弹簧即可。增压泵的输入压力决定了外部高压液体的压力,而外部高压液体的压力即构成上述开启压力。并且,增压泵的输入压力越大,外部高压液体的压力越大,且只有当外部高压液体的压力大于第一弹性件303的顶推力时,才能够打开第一堵板304,而使外部高压液体经由第一雾化孔雾化成液滴。
本实施例中,为降低加工成本,第二雾化部4与第一雾化部3的整体结构相同,并包括设于扰流板2上的第二壳体,第二雾化孔和第二进液口设置在该第二壳体上。并且,在第二壳体内设有用于封堵第二进液口的第二堵板,并在第二堵板与第二壳体之间设有用于顶推第二堵板的第二弹性件。其中,该第二弹性件采用弹簧即可。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雾化部3的第一进液口302的开启压力小于第二雾化部4的第二进液口的开启压力,也即第一雾化部3内第一弹性件303对第一堵板304的顶推力,小于第二雾化部4内第二弹性件对第二堵板的顶推力。由此,随着外部液体压力的增大,能够先开启第一雾化部3的第一进液口302,然后再开启第二雾化部4的第二进液口。因此,可通过控制外部高压液体的压力,而选择仅使第一雾化部3工作,以节约液体,也可以使第一雾化部3和第二雾化部4同时工作,而实现对进气腔101内气体的快速降温。
而需要说明的是,除了将第一进液口302的开启压力设为小于第二进液口的开启压力,也可以将第一进液口302的开启压力设为大于第二进液口的开启压力,或者将第一进液口和第二进液口的开启压力设为相同。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其包括实施例一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储液部,以及用于将储液部内的液体泵送到本体进液口101c的增压泵。另外,本实施例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还包括温度检测部和控制部5,该温度检测部用于检测进气口101a和出气口101b的温度,控制部5用于根据温度检测部的检测信号,控制增压泵运行。
其中,增压泵的进口与储液部连通,其出口与连接管103连接,这样可使增压泵抽取储液部内的液体,并对液体加压后泵送到外腔1012和通道2011内,然后可从第一雾化部3和第二雾化部4中喷出液滴。温度检测部具体采用设于进气口101a和出气口101b处的温度传感器即可。另外,为防止外部高压液体汽化后损伤发动机,本实施例的液体优选采用酒精。此外,当液体需求量较少时,液体采用水也是可以的。
如图13中所示,本实施例的控制部5包括输入模块501、存储模块504、计算模块502、处理模块503和输出模块505。其中,输入模块501用于输入温度检测部的检测信号,存储模块504用于存储增压泵的输入压力值,计算模块502用于根据温度检测部的检测信号,获得进气口101a和出气口101b的温度差值。处理模块503用于确定与温度差值匹配的输入压力值,输出模块505则用于将输入压力值输出到增压泵。具体实施时,该控制部5可采用整车ECU。
本实施例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能够有效降低发动机的进气温度,从而有利于避免发动机在高温环境下出现爆震故障。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系统的冷却方法,该冷却方法基于实施例二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并如图13中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进气口101a和出气口101b处的温度;
S2、根据进气口101a与出气口101b处的温度,获取进气口101a与出气口101b的温度差值,并根据温度差值控制增压泵按预设的输入压力值运行。
其中,输入压力值随着温度差值的减小而增大。具体使用时,首先通过温度检测部获取进气口101a和出气口101b处的温度,然后计算模块502获得进气口101a和出气口101b的温度差值。当该温度差值较小时,说明出气口101b处温度较高,此时可控制增压泵以较高的输入压力值运行,此时第一雾化部3的第一进液口302和第二雾化部4的第二进液口均开启,能够对进气腔101内的气体快速降温。
而当温度差值较大时,说明出气口101b的温度较低,此时可控制增压泵以较小的输入压力值运行,此时仅第一雾化部3的第一进液口302开启,不仅可满足温度要求,同时也可有效节约液体。当温度差值更大时,可进一步控制增压泵停止运行。
例如,将第一雾化部3的第一进液口302的开启压力设为50kpa,而将第二雾化部4的第二进液口的开启压力设为80kpa。如此,当进气口101a温度为70℃,出气口101b温度为60℃时,进气口101a和出气口101b处的温度差值为10℃,此时,可控制增压泵以100kpa的输入压力运行,以同时开启第一进液口302和第二进液口。
而当进气口101a温度为70℃,出气口101b温度为50℃时,进气口101a和出气口101b处的温度差值为20℃,此时,可控制增压泵以50kpa的输入压力运行,以仅开启第一雾化部3的第一进液口302。其中,第一雾化部3和第二雾化部4的第一进液口302的开启压力,以及温度差值与输入压力值的匹配关系根据设计需求确定即可。
本实施例的发动机进气系统的冷却方法,通过获取进气口101a和出气口101b处的温度,并根据两者的差值,通过控制增压泵的输入压力值,来可控地开启第一进液口302和第二进液口,以实现对进气腔101内高温空气的降温,方法简单,便于实施,而有着很好的实用性。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在该车辆上设有实施例二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
本实施例所述的车辆,通过设置实施例二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能够降低发动机的进气温度,从而可防止发动机出现爆震故障,有利于提高乘客的乘坐舒适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具有进气腔(101)的结构本体(1),所述进气腔(101)内设有分隔件(102),所述分隔件(102)将所述进气腔(101)分隔为内腔(1011),以及围绕所述内腔(1011)设置的外腔(1012);
所述结构本体(1)上设有与所述内腔(1011)连通的进气口(101a)和出气口(101b),以及与所述外腔(1012)连通的本体进液口(101c);
所述分隔件(102)上设有位于所述内腔(1011)中的第一雾化部(3),所述第一雾化部(3)具有能够启闭的第一进液口(302),以及与所述第一进液口(302)连通的第一雾化孔,且所述第一进液口(302)与所述外腔(101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件(102)上设有沿所述分隔件(102)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组安装单元;
各组安装单元包括沿所述分隔件(102)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安装孔(1021),各所述第一安装孔(1021)内均设有所述第一雾化部(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内腔(1011)的侧壁上连接设有扰流板(2),所述扰流板(2)内设有与所述外腔(1012)连通的通道(2011);
所述扰流板(2)上设有第二雾化部(4),所述第二雾化部(4)具有能够启闭的第二进液口,以及与所述第二进液口连通的第二雾化孔,所述第二进液口与所述通道(201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扰流板(2)包括相交设置的多个板体(201),至少其一所述板体(201)上设有所述通道(2011)和所述第二雾化部(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雾化部(3)包括设于所述进气腔(101)中的第一壳体(301),所述第一雾化孔和所述第一进液口(302)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301)上;
所述第一壳体(301)内设有用于封堵所述第一进液口(302)的第一堵板(304),所述第一堵板(304)与所述第一壳体(301)之间设有用于顶推所述第一堵板(304)的第一弹性件(303);和/或,
所述第二雾化部(4)包括设于所述扰流板(2)上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雾化孔和所述第二进液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
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用于封堵所述第二进液口的第二堵板,所述第二堵板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设有用于顶推所述第二堵板的第二弹性件。
6.一种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储液部,以及用于将所述储液部内的液体泵送到所述本体进液口(101c)的增压泵;
还包括温度检测部和控制部(5),所述温度检测部用于检测所述进气口(101a)和所述出气口(101b)的温度,所述控制部(5)用于根据所述温度检测部的检测信号,控制所述增压泵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5)包括输入模块(501)、存储模块(504)、计算模块(502)、处理模块(503)和输出模块(505);
所述输入模块(501)用于输入所述温度检测部的检测信号,所述存储模块(504)用于存储所述增压泵的输入压力值,所述计算模块(502)用于根据温度检测部的检测信号,获得所述进气口(101a)和所述出气口(101b)的温度差值;
所述处理模块(503)用于确定与所述温度差值匹配的所述输入压力值,所述输出模块(505)用于将所述输入压力值输出值所述增压泵。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为酒精。
9.一种发动机进气系统的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方法基于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并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进气口(101a)和所述出气口(101b)处的温度;
根据所述进气口(101a)与所述出气口(101b)处的温度,获取所述进气口(101a)与所述出气口(101b)的温度差值,并根据所述温度差值控制所述增压泵按预设的输入压力值运行。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上设有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
CN202211056816.7A 2022-08-30 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系统及发动机进气冷却方法与车辆 Active CN1153247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56816.7A CN115324725B (zh) 2022-08-30 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系统及发动机进气冷却方法与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56816.7A CN115324725B (zh) 2022-08-30 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系统及发动机进气冷却方法与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24725A true CN115324725A (zh) 2022-11-11
CN115324725B CN115324725B (zh) 2024-06-28

Family

ID=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9081A (zh) * 2011-08-16 2011-12-07 天津大学 发动机进气管喷水系统
CN105736125A (zh) * 2016-03-17 2016-07-06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进气温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6246336A (zh) * 2015-12-14 2016-12-21 上海擎掣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发动机及其进气系统
CN106321226A (zh) * 2016-08-31 2017-01-11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冷却进气温度调节系统、起重机及进气温度调节方法
KR20180058264A (ko) * 2016-11-23 2018-06-01 한국기술교육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터보차저의 압축흡기 냉각시스템
CN209083400U (zh) * 2018-08-22 2019-07-09 贵州吉利发动机有限公司 中冷器、发动机组件及汽车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9081A (zh) * 2011-08-16 2011-12-07 天津大学 发动机进气管喷水系统
CN106246336A (zh) * 2015-12-14 2016-12-21 上海擎掣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发动机及其进气系统
CN105736125A (zh) * 2016-03-17 2016-07-06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进气温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6321226A (zh) * 2016-08-31 2017-01-11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冷却进气温度调节系统、起重机及进气温度调节方法
KR20180058264A (ko) * 2016-11-23 2018-06-01 한국기술교육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터보차저의 압축흡기 냉각시스템
CN209083400U (zh) * 2018-08-22 2019-07-09 贵州吉利发动机有限公司 中冷器、发动机组件及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31013B2 (en) Three-pass heat exchanger for an EGR system
CN109768307A (zh) 燃料电池尾排氢气浓度检测及混合稀释装置及新能源汽车
US7086355B2 (en) Cylinder head structure of engine
US10024587B2 (en) Evaporator heat exchanger unit
EP2199709A2 (fr) Dispositif combiné comprenant un échangeur de chaleur interne et un accumulateur
US7278408B1 (en) Returnless fuel system module
CN115324725A (zh) 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系统及发动机进气冷却方法与车辆
CN115324725B (zh) 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系统及发动机进气冷却方法与车辆
CN209418672U (zh) 燃料电池尾排氢气浓度检测及混合稀释装置及新能源汽车
CN218266100U (zh) 扰流结构、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系统及车辆
US20240034126A1 (en) Integrated cooling module
JP2004505197A5 (zh)
CN114645877A (zh) 一种燃料电池尾气引射器
CN217926072U (zh) 发动机进气冷却结构、冷却系统及车辆
CN210265074U (zh) 快换型双层活塞立体冷却气缸
CN218717154U (zh) 发动机缸盖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CN111022169B (zh) 一种侧挂风扇的封闭式冷却风道的结构装置
CN219139308U (zh) 一体化正负压气路机构及多缸空压机
CN111255598A (zh) 用于egr系统的冷却器及具有egr系统的发动机总成
CN219893081U (zh) 一种双电机的组合水套
CN213270094U (zh) 一种高度集成的发动机进气管结构
CN218021124U (zh) 阀组集成模块、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CN117345482A (zh) 混合器、发动机进气系统和车辆
CN217681970U (zh) 一种中冷器总成及发动机
CN215292700U (zh) 发动机冷却结构及发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