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12989B - 电池连接片及其装配方法、电池、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池连接片及其装配方法、电池、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12989B
CN115312989B CN202211102828.9A CN202211102828A CN115312989B CN 115312989 B CN115312989 B CN 115312989B CN 202211102828 A CN202211102828 A CN 202211102828A CN 115312989 B CN115312989 B CN 1153129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tab
bending
connecting part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0282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12989A (zh
Inventor
梁金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0282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1298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3129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129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129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129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33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leads or tab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22Cells or battery with cylindrical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36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ixing the leads to the electrodes, e.g. by weld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连接片、电池、电池包及用电设备,涉及电池技术领域。该电池连接片包括:连接本体,具有极柱连接部和极耳连接部;弯折部,与连接本体连接,且能够弯折至连接本体的厚度方向的第一侧,弯折部弯折后在连接本体上的正投影与极耳连接部存在重合区域。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在弯折部弯折至连接本体的一侧后,能够配合极耳连接部夹持极耳,从而避免在焊接极耳连接部与极耳时出现极耳撕裂的情况,以提高极耳连接部与极耳的焊接效率。由于弯折部连接在连接本体上,如此可避免单独抓取、固定弯折部的操作,进而避免因操作失误造成焊接效果差的情况,另外由于避免单独对弯折部的操作,在保证焊接效果的同时提高了焊接效率。

Description

电池连接片及其装配方法、电池、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连接片及其装配方法、电池、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蓬勃发展,在使用的过程中对电池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电池通常包括卷芯、端盖组件和壳体,卷芯的极耳通过电池连接片与端盖组件包括的电极柱连接。
其中,电池连接片与极耳之间的焊接效果决定电池的装配良率,因此,如何优化电池连接片与极耳的连接,以提高电池的装配良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电池连接片与极耳焊接效果的电池连接片及其装配方法、电池、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为实现上述申请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连接片,包括:
连接本体,具有极柱连接部和极耳连接部,所述极柱连接部用于与电极柱连接,所述极耳连接部用于与极耳焊接;
弯折部,与所述连接本体连接,且能够弯折至所述连接本体的厚度方向的第一侧,所述弯折部弯折后在所述连接本体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极耳连接部存在重合区域,且所述弯折部弯折后用于配合所述极耳连接部夹持所述极耳。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通过在连接本体上设置弯折部,且在弯折部弯折至连接本体的一侧后,能够配合极耳连接部夹持极耳,从而避免在焊接极耳连接部与极耳时出现极耳撕裂的情况,同时提高极耳连接部与极耳的焊接效率,且由于弯折部、极耳、极耳连接部三者的一起焊接,提高了焊接强度。由于弯折部连接在连接本体上,如此在进行焊接作业时,避免单独抓取、固定弯折部的操作,进而避免因操作失误造成焊接效果差的情况,另外由于避免单独对弯折部的操作,在保证焊接效果的同时提高了焊接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极耳连接部包括第一子连接部和第二子连接部,所述第一子连接部、所述第二子连接部在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极柱连接部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厚度方向垂直。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对应两层叠片卷芯电池,可保证该电池的电极柱位于层叠方向上的中部,以保证两个卷芯的电流路径长度基本上相同。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弯折部包括第一子弯折部和第二子弯折部,所述第一子弯折部与所述第一子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子弯折部与所述第二子连接部连接。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对于第一子连接部与对应极耳的焊接,以及第二子连接部与对应极耳的焊接,均能够通过第一子弯折部与第一子连接部的配合夹紧对应的极耳,以及通过第二子弯折部与第二子连接部的配合夹紧对应的极耳。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子弯折部、所述第二子弯折部在第二方向上凸出所述极柱连接部,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厚度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均垂直。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第一子弯折部、第二子弯折部能够设置较大的宽度(沿第一方向的尺寸),以增大对对应极耳的夹紧面积,进而增大焊接区域的面积,以提高焊接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子弯折部与所述第一子连接部连接的端部具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第一子弯折部上靠近所述连接本体第一侧的表面。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通过凹槽的设置,便于确定第一子弯折部的弯折位置,同时凹槽的槽内空间提供了变形空间,便于第一子弯折部在凹槽处的弯折。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凹槽的深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子弯折部的厚度的0.1倍。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凹槽的最大深度,以避免第一子弯折部在凹槽处发生断裂的风险。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子弯折部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子连接部的尺寸的0.8倍,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子连接部的尺寸的1.1倍。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子弯折部弯折后,保证第一子弯折部的非连接端的端部边缘不超过第一子连接部的非连接端的端部边缘,以在第一子弯折部上进行超声波穿透焊时,避免在第一子弯折部的端部处出现虚焊,进而影响焊接效果的情况。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子弯折部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子连接部的尺寸。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保证弯折后的第一子弯折部在连接板体上的投影完全落在第一子连接部内,以在第一子弯折部上进行超声波穿透焊时,避免在第一子弯折部的端部处出现虚焊,进而影响焊接效果的情况。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子弯折部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子连接部的尺寸的一半。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第一子弯折部的最小宽度,以在第一子弯折部上预留足够的焊接空间,进而保证第一子弯折部、极耳、极耳连接部三者之间的焊接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极柱连接部包括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位于所述第一子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子弯折部之间,且所述凸出部与所述第一子弯折部、所述第二子弯折部之间均存在间隙。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对于极柱连接部包括的凸起部,由于凸起部与第一子弯折部、第二子弯折部之间均存在间隙,从而在增大极柱连接部的区域面积的同时避免凸起部影响第一子弯折部、第二子弯折部的弯折。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重合区域满足如下公式:
S≥Q/(J×I)
其中,所述S是指所述重合区域的面积,所述Q是指电池的容量,所述J是指所述电池连接片的过流能力,所述I是指所述极耳连接部与所述极耳的焊接系数,取常数0.5。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通过限定弯折部弯折后与极耳连接部的重合区域的面积,从而增大极耳与极耳连接部的焊接面积,以避免因焊接面积小而造成极耳连接部过流的情况,进而保证连接本体使用的安全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弯折部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极耳连接部的厚度的0.2倍,且小于或等于所述极耳连接部的厚度的0.25倍。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通过限定弯折部的最大厚度,进而减小超声波穿透焊时焊接设备的功率,同时保证超声波穿透焊的焊接效果;另外,便于弯折部弯折至连接本体的第一侧。通过限定弯折部的最小厚度,避免弯折部过薄而发生焊透、虚焊等现象,降低焊接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弯折部与所述连接本体在所述厚度方向的第一侧的表面平齐。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限定弯折部与连接本体在厚度方向的第一侧的表面平齐,以保证弯折部弯折时的弧形过渡区最小,从而减少弯折部的用料。
根据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连接片的装配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上述一方面所述的电池连接片,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连接本体的第一侧朝向卷芯的极耳,且将所述极耳连接部与所述极耳贴合;
将所述弯折部弯折至所述连接本体的第一侧,以夹紧所述极耳;
在所述弯折部或所述极耳连接部上进行超声波焊接,以固定连接所述极耳与所述极耳连接部。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在弯折部弯折至连接本体的一侧后,能够配合极耳连接部夹持极耳,从而避免在焊接极耳连接部与极耳时出现极耳撕裂的情况,同时提高极耳连接部与极耳的焊接效率,且由于弯折部、极耳、极耳连接部三者的一起焊接,提高了焊接强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连接本体的一侧朝向电极柱,且将所述极柱连接部与所述电极柱贴合;
在所述极柱连接部上进行激光焊接,以固定连接所述极柱连接部与所述电极柱。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结合上述所述,通过极耳连接部与极耳的超声波焊接,通过极柱连接部与电极柱的激光焊接,实现极耳与电极柱之间的导通。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电池连接片包括第一子弯折部和第二子弯折部,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第一子连接部与第一极耳贴合,并将所述第一子弯折部弯折至所述连接本体的第一侧,以夹紧所述第一极耳;
将所述第二子连接部与第二极耳贴合,并将所述第二子弯折部弯折至所述连接本体的第一侧,以夹紧所述第二极耳;
在所述第一子弯折部或所述第一子连接部上,以及所述第二子弯折部或所述第二子连接部上均进行超声波焊接,以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第一子连接部,以及所述第二极耳与所述第二子连接部。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对于第一子连接部与第一极耳的焊接,以及第二子连接部与第二极耳的焊接,均能够通过第一子弯折部与第一子连接部的配合夹紧第一极耳,以及通过第二子弯折部与第二子连接部的配合夹紧第二极耳;且由于电池连接片能够连接两个卷芯,从而提高包括有该电池连接片的电池的容量。
根据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所述电池包括:
壳体,具有开口;
卷芯,所述卷芯位于所述壳体内;
端盖组件,密封所述开口;
以及上述一方面所述的电池连接片;
其中,所述弯折部弯折至所述连接本体的厚度方向的第一侧,所述卷芯的极耳夹持在所述弯折部与所述极耳连接部之间且固定连接,所述盖板组件与所述极柱连接部固定连接。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由于卷芯端部的极耳能够夹紧在弯折部与极耳连接部之间,且弯折部、极耳、极耳连接部焊接,从而提高了极耳与极耳连接部的焊接效果和焊接效率,即提高了电池的装配效果和装配效率,同时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包括上述又一方面所述的电池。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由于电池包括的电池连接片与极耳能够具有更好的焊接效果,从而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了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申请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所述用电设备包括上述有一方面所述的电池,或上述另一方面所述的电池包。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由于电池包括的电池连接片与极耳能够具有更好的焊接效果,从而延长了电池包的使用寿命,进而便于降低用电设备的成本。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池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池连接片与卷芯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池连接片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另一种电池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池连接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池连接片的装配方向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电池;
10、壳体;20、卷芯;30、端盖组件;
1、电池连接片;
11、连接本体;12、弯折部;
111、极柱连接部;112、极耳连接部;
1111、凹坑;1112、凸出部;
1121、第一子连接部;1122、第二子连接部;
121、第一子弯折部;122、第二子弯折部;123、凹槽;
21、极耳;
31、盖板;32、电极柱。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申请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相关技术中,电池连接片包括极柱连接部和极耳连接部,极柱连接部用于电极柱连接,极耳连接部用于与极耳焊接。而在进行极耳连接部与极耳的焊接时,由于极耳较薄导致极耳极易出现撕裂的情况,从而影响焊接效果。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池连接片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该电池连接片1包括:连接本体11和弯折部12,连接本体11具有极柱连接部111和极耳连接部112,极柱连接部111用于与电极柱4(图中未示出)连接,极耳连接部112用于与极耳21焊接;弯折部12与连接本体11连接,且能够弯折至连接本体11的厚度方向的第一侧,弯折部12弯折后在连接本体11上的正投影与极耳连接部112存在重合区域,且弯折部12弯折后用于配合极耳连接部112夹持极耳21。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通过在连接本体11上设置弯折部12,且在弯折部12弯折至连接本体11的一侧后,能够配合极耳连接部112夹持极耳21,从而避免在焊接极耳连接部112与极耳21时出现极耳21撕裂的情况,同时提高极耳连接部112与极耳21的焊接效率,且由于弯折部12、极耳21、极耳连接部112三者的一起焊接,提高了焊接强度。由于弯折部12连接在连接本体11上,如此在进行焊接作业时,避免单独抓取、固定弯折部12的操作,进而避免因操作失误造成焊接效果差的情况,另外由于避免单独对弯折部12的操作,在保证焊接效果的同时提高了焊接效率。
其中,连接本体11的厚度方向的第一侧用于朝向卷芯20的极耳21,以便于弯折部12弯折后能够与极耳连接部112夹紧极耳21。重合区域满足如下公式:S≥Q/(J×I)。S是指重合区域的面积,Q是指电池的容量,J是指电池连接片的过流能力,I是指极耳连接部与极耳的焊接系数,取常数0.5。如此,通过限定弯折部弯折后与极耳连接部的重合区域的面积,从而增大极耳与极耳连接部的焊接面积,以避免因焊接面积小而造成极耳连接部过流的情况,进而保证连接本体使用的安全性。
其中,用于与极柱连接部111焊接的电极柱包括正极柱、负极柱,用于与极耳连接部112焊接的极耳包括正极耳、负极耳。当电池连接片1的极柱连接部111、极耳连接部112分别与正极柱、正极耳对应焊接时,电池连接片1可以为铝制连接片,此时电池连接片1的过流能力为5安培/平方毫米;当电池连接片1的极柱连接部111、极耳连接部112分别与负极柱、负极耳对应焊接时,电池连接片1可以为铜制连接片,此时电池连接片1的过流能力为8安培/平方毫米。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连接本体11可为整片式结构,即连接本体11所具有的极柱连接部111和极耳连接部112位于同一平面。弯折部12与连接本体11可为一体式结构,也可为分体式结构。当弯折部12与连接本体11为分体式结构时,在连接本体11的极耳连接部112与极耳21焊接之前,可预先将弯折部12与连接本体11固定连接(比如焊接、烧结等)。
其中,弯折部12可连接在极耳连接部112的边缘,当然也可连接在极柱连接部111的边缘,只要弯折部12弯折后能够避开极柱连接部111上的待焊接区域,且与极耳连接部112存在交叠区域即可,本申请实施方式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在对电池连接片1与电极柱4、极耳21进行焊接时,极柱连接部111位于连接本体11的第二侧的表面用于抵接电极柱4,以在极柱连接部111位于连接本体11的第一侧进行超声波穿透焊;极耳连接部112位于连接本体11的第一侧的表面抵接极耳21,以在弯折部12弯折至连接本体11的第一侧后,将极耳21夹紧在弯折部12与极耳连接部112之间,进而在弯折后的弯折部12背离极耳21的表面进行超声波穿透焊,或者在极耳连接部112位于连接本体11的第二侧的表面进行超声波穿透焊。
可选地,如图1所示,连接本体11的第一侧的表面具有位于极柱连接部111的凹坑1111,如此可以增大极柱连接部111上待焊接面的粗糙度,进而降低反光率,避免因反光造成的虚焊或焊接不良,提高焊接优率。
其中,当在弯折后的弯折部12背离极耳21的表面进行超声波穿透焊时,为了提高焊接效果,避免出现虚焊等的情况,弯折后的弯折部12在连接本体11上的正投影位于极耳连接部112所在的区域内;当然弯折后的弯折部12在连接本体11上的正投影也可以与极耳连接部112所在的区域重合,或者略微伸出极耳连接部112所在的区域,只要能够保证极耳连接部112与极耳21之间的连接效果即可。
可选地,弯折后的弯折部12背离极耳21的表面具有凹坑1111,如此可以增大弯折部12上待焊接面粗糙度,进而降低反光率,避免因反光造成的虚焊或焊接不良,提高焊接优率。
当在极耳连接部112位于连接本体11的第二侧的表面进行超声波穿透焊时,为了提高焊接效果,避免出现虚焊等的情况,弯折后的弯折部12在连接本体11上的正投影至少与极耳连接部112所在的区域重合,即弯折后的弯折部12在连接本体11上的正投影与极耳连接部112所在的区域重合,或者弯折后的弯折部12在连接本体11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伸出极耳连接部112所在的区域;当然极耳连接部112所在的区域也可以略微伸出弯折后的弯折部12在连接本体11上的正投影,本申请实施方式对此不做限定,只要能够保证极耳连接部112与极耳21之间的连接效果即可。
可选地,极耳连接部112位于连接本体11的第二侧的表面具有凹坑,如此可以增大极耳连接部112上待焊接面粗糙度,进而降低反光率,避免因反光造成的虚焊或焊接不良,提高焊接优率。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焊接后的极柱连接部111和电极柱4,可在极柱连接部111位于连接本体11第一侧的表面形成第一焊痕,对于焊接后的弯折部12、极耳21和极耳连接部112,可在弯折后的弯折部12背离极耳21的表面或极耳连接部112位于连接本体11第二侧的表面形成第二焊痕。此时,可在第一焊痕、第二焊痕上粘接绝缘胶纸,以通过绝缘胶纸固定焊接过程中产生的金属屑,同时还能够通过绝缘胶纸起到绝缘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结合图4所示,弯折部12的厚度c小于或等于极耳连接部112的厚度C的0.25倍。如此,通过减小弯折部12的厚度,进而减小超声波穿透焊时焊接设备的功率,同时保证超声波穿透焊的焊接效果。另外,通过减小弯折部12的厚度,便于弯折部12弯折至连接本体11的第一侧。
可选地,弯折部12的厚度c大于或等于极耳连接部112的厚度C的0.2倍。如此,通过限定弯折部12的最小厚度,避免弯折部12过薄而发生焊透、虚焊等现象,降低焊接效果。
可选地,在弯折部12的厚度与极耳连接部112的厚度不等的情况,如图4所示,弯折部12与连接本体11在厚度方向的第一侧的表面平齐。如此,弯折部12弯折时的弧形过渡区最小,从而减少弯折部12的用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弯折部12与连接本体11连接的端部具有凹槽123,凹槽123位于弯折部12靠近连接本体11第一侧的表面。如此,通过凹槽123的设置,便于确定弯折部12的弯折位置,同时凹槽123的槽内空间提供了变形空间,便于弯折部12在凹槽123处的弯折。
其中,凹槽123可以为方向凹槽123、圆形凹槽123或椭圆形凹槽123等。弯折部12的端部设置有多个凹槽123,且多个凹槽123呈阵列分布,或任意分布,只要能够确认弯折部12的弯折位置,以及便于弯折部12的弯折即可。示例地,结合图5所示,多个凹槽123分为两列,且每列包括的多个凹槽123沿弯折部12的宽度方向S间隔分布,两列凹槽123沿弯折部12的长度方向L间隔分布。
其中,凹槽123的深度小于或等于弯折部12的厚度的0.1倍。如此,避免弯折部12在凹槽123处发生断裂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弯折部12弯折至连接本体11的第一侧后,弯折部12与极耳连接部112之间的距离为D,此时为了保证极耳21、弯折部12、极耳连接部112的焊接效果,极耳21的厚度d大于或等于0.8D,且小于或等于D。也即是极耳21的厚度为d,弯折后的弯折部12与极耳连接部112之间的距离D大于或等于d,且小于或等于1.25d。如此,以保证极耳21能够夹紧在弯折部12与极耳连接部112之间,同时预留足够的焊接空间,从而保证极耳21、弯折部12、极耳连接部112三者的焊接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本体11上具有扣槽,弯折部12远离连接本体11的端部具有卡扣,弯折部12弯折至连接本体11的第一侧时,卡扣能够扣合在扣槽内。如此,通过扣槽和卡扣的设置,便于在弯折部12弯折后对弯折部12的固定,以限定弯折部12与极耳连接部112之间的间隙,进而保证极耳21能够夹紧在弯折部12与极耳连接部112之间。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电池连接片1可用于单卷芯20电池100,也可用于多卷芯20电池100。当该电池连接片1用于单卷芯20电池100时,电池连接片1只需要与一个卷芯20的极耳21焊接即可,此时连接本体11具有一个极耳连接部112;当该电池连接片1用于多卷芯20电池100时,电池连接片1需要与多个卷芯20的极耳21焊接,此时连接本体11的极耳连接部112包括多个子连接部。
以两层叠片卷芯20电池100为例,如图1或图5所示,极耳连接部112包括第一子连接部1121和第二子连接部1122,第一子连接部1121、第二子连接部1122在第一方向上位于极柱连接部111相对的两侧,第一方向与厚度方向垂直。
如此,对应两层叠片卷芯20电池100,可保证该电池100的电极柱4位于层叠方向上的中部,以保证两个卷芯20的电流路径长度基本上相同。
其中,结合图6所示,第一子连接部1121、第二子连接部1122可以在第二方向O2上凸出极柱连接部111,以在极柱连接部111的一侧形成U形缺口。如此,在第一子连接部1121、第二子连接部1122分别与对应的极耳21焊接时,既能够增大焊接面积,以保证焊接的稳固性,同时达到节省材料的效果。结合图6所示,第二方向O2为与连接本体11的厚度方向W、上述所述的第一方向O1均垂直的方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或图5所示,弯折部12包括第一子弯折部121和第二子弯折部122,第一子弯折部121与第一子连接部1121连接,第二子弯折部122与第二子连接部1122连接。
如此,对于第一子连接部1121与对应极耳21的焊接,以及第二子连接部1122与对应极耳21的焊接,均能够通过第一子弯折部121与第一子连接部1121的配合夹紧对应的极耳21,以及通过第二子弯折部122与第二子连接部1122的配合夹紧对应的极耳21。
其中,结合图6所示,第一子弯折部121、第二子弯折部122在第二方向O2上凸出极柱连接部111;或者第一子弯折部121连接在第一子连接部1121靠近第二子连接部1122的一侧,第二子弯折部122连接在第二子连接部1122靠近第一子连接部1121的一侧。
而当第一子弯折部121、第二子弯折部122在第二方向上凸出极柱连接部111时,第一子弯折部121、第二子弯折部122能够设置较大的宽度(沿第一方向的尺寸),以增大对对应极耳21的夹紧面积,进而增大焊接区域的面积,以提高焊接效果。
接下来对第一子弯折部121、第二子弯折部122在第二方向上凸出极柱连接部111的情况进行详细解释。而对于第一子弯折部121、第二子弯折部122在第二方向上凸出极柱连接部111时,第一子弯折部121的结构与第二子弯折部122的结构相同或相似,因此此处仅以第一子弯折部121为例进行详细解释,对于第二子弯折部122的结构可参考第一子弯折部121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结合上述所述的弯折部12具有凹槽123的情况,如图6所示,第一子弯折部121与第一子连接部1121连接的端部具有凹槽123,凹槽123位于第一子弯折部121靠近连接本体11第一侧的表面。如此,通过凹槽123的设置,便于确定第一子弯折部121的弯折位置,同时凹槽123的槽内空间提供了变形空间,便于第一子弯折部121在凹槽123处的弯折。
其中,凹槽123的深度小于或等于第一子弯折部121的厚度的0.1倍。如此,避免第一子弯折部121在凹槽123处发生断裂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结合图6所示,在第二方向O2上,第一子弯折部121的尺寸A大于或等于第一子连接部1121的尺寸a的0.8倍,且小于或等于第一子连接部1121的尺寸a的1.1倍。
如此,在第一子弯折部121弯折后,保证第一子弯折部121的非连接端的端部边缘不超过第一子连接部1121的非连接端的端部边缘,以在第一子弯折部121上进行超声波穿透焊时,避免在第一子弯折部121的端部处出现虚焊,进而影响焊接效果的情况。
其中,弯折后的第一子弯折部121的非连接端的端部边缘,可以与位于第一子弯折部121与第一子连接部1121之间的极耳21平齐,当然也可以略微伸出第一子弯折部121与第一子连接部1121之间的极耳21,或者略微短于第一子弯折部121与第一子连接部1121之间的极耳21,只要能够保证第一子弯折部121、极耳21、极耳连接部112三者之间的焊接效果即可,本申请实施方式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结合图6所示,在第一方向O1上,第一子弯折部121的尺寸小于或等于第一子连接部1121的尺寸。
如此,保证弯折后的第一子弯折部121在连接本体1111上的投影完全落在第一子连接部1121内,以在第一子弯折部121上进行超声波穿透焊时,避免在第一子弯折部121的端部处出现虚焊,进而影响焊接效果的情况。
可选地,为了保证在第一子弯折部121上能够进行焊接,也即是给激光焊头预留足够的焊接空间,在第一方向上,第一子弯折部121的尺寸大于或等于第一子连接部1121的尺寸的一半。如此,在第一子弯折部121上进行超声波穿透焊时,能够保证第一子弯折部121、极耳21、极耳连接部112三者之间的焊接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极柱连接部111包括凸出部1112,凸出部1112位于第一子弯折部121和第二子弯折部122之间,且凸出部1112与第一子弯折部121、第二子弯折部122之间均存在间隙。如此,对于极柱连接部111包括的凸起部1112,由于凸起部1112与第一子弯折部121、第二子弯折部122之间均存在间隙,从而在增大极柱连接部111的区域面积的同时避免凸起部1112影响第一子弯折部121、第二子弯折部122的弯折。另外,由于第一子弯折部121、第二子弯折部122的弯折位置不受凸起部1112的限制,从而保证了第一子弯折部121、第二子弯折部122的可弯折长度,进而在保证弯折后的第一子弯折部121与第一子连接部1121具有足够大的重合区域的情况下,减少了第一子弯折部121的用料;同时在保证弯折后的第二子弯折部122与第二子连接部1122具有足够大的重合区域的情况下,减少了第二子弯折部122的用料。
图7示例了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池连接片的装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电池连接片,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710~步骤S730。
步骤S710、将连接本体的第一侧朝向卷芯的极耳,且将极耳连接部与极耳贴合。
步骤S720、将弯折部弯折至连接本体的第一侧,以夹紧极耳。
步骤S730、在弯折部或极耳连接部上进行超声波焊接,以固定连接极耳与极耳连接部。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在弯折部弯折至连接本体的一侧后,能够配合极耳连接部夹持极耳,从而避免在焊接极耳连接部与极耳时出现极耳撕裂的情况,同时提高极耳连接部与极耳的焊接效率,且由于弯折部、极耳、极耳连接部三者的一起焊接,提高了焊接强度。
其中,结合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弯折部包括第一子弯折部、第二子弯折部的情况,此时极耳连接部包括第一子连接部和第二子连接部,此时上述步骤S710-S730的具体实现过程包括:将第一子连接部与第一极耳(第一卷芯的极耳)贴合,并将第一子弯折部弯折至连接本体的第一侧,以夹紧第一极耳;将第二子连接部与第二极耳(第二卷芯的极耳)贴合,并将第二子弯折部弯折至连接本体的第一侧,以夹紧第二极耳;在第一子弯折部或第一子连接部上,以及第二子弯折部或第二子连接部上均进行超声波焊接,以分别固定连接第一极耳与第一子连接部,以及第二极耳与第二子连接部。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对于第一子连接部与第一极耳的焊接,以及第二子连接部与第二极耳的焊接,均能够通过第一子弯折部与第一子连接部的配合夹紧第一极耳,以及通过第二子弯折部与第二子连接部的配合夹紧第二极耳;且由于电池连接片能够连接两个卷芯,从而提高包括有该电池连接片的电池的容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电池连接片的装配过程中,该方法还包括:将连接本体的一侧朝向电极柱,且将极柱连接部与电极柱贴合;在极柱连接部上进行激光焊接,以固定连接极柱连接部与电极柱。如此,结合上述,通过极耳连接部与极耳的超声波焊接,通过极柱连接部与电极柱的激光焊接,实现极耳与电极柱之间的导通。
图8示例了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池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电池100包括壳体10、卷芯20和端盖组件30,以及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电池连接片1,壳体10具有开口,卷芯20位于壳体10内,且与壳体10的底部固定连接,端盖组件30密封壳体10的开口。
其中,弯折部12弯折至连接本体11的厚度方向的第一侧,卷芯20的极耳21夹持在弯折部12与极耳连接部112之间且固定连接(超声波焊接),盖板组件30与极柱连接部11固定连接。
如图8所示,端盖组件30包括盖板31和电极柱32,盖板31与壳体10固定连接,且密封壳体10的开口,电极柱32的一端穿过盖板31与极柱连接部111固定连接(激光焊接),且另一端裸露的盖板31的外侧。
其中,端盖组件30包括的电极柱32包括正极柱和负极柱,卷芯20的端部具有正极耳和负极耳,此时正极柱与正极耳之间,负极柱与负极耳之间均通过上述所述的电池连接片1连接。
结合上述所述的电池连接片1,由于卷芯20端部的极耳21能够夹紧在弯折部12与极耳连接部112之间,且弯折部12、极耳21、极耳连接部112焊接,从而提高了极耳21与极耳连接部112的焊接效果和焊接效率,即提高了电池100的装配效果和装配效率,同时提高了电池100的使用寿命。
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该电池包包括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电池100。如此,结合上述所述,本申请的电池包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电池包括的电池连接片1与极耳21能够具有更好的焊接效果,从而提高电池100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了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该用电设备可以是储能设备、车辆等。该用电设备包括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电池100,或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电池包。如此,结合上述所述,本申请的用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电池包括的电池连接片1与极耳21能够具有更好的焊接效果,从而延长了电池包的使用寿命,进而便于降低用电设备的成本。
在申请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申请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申请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申请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申请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申请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连接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本体,具有极柱连接部和极耳连接部,所述极柱连接部用于与电极柱连接,所述极耳连接部用于与极耳焊接;
其中,所述连接本体的第一侧的表面具有位于所述极柱连接部的凹坑,所述极耳连接部包括第一子连接部和第二子连接部,所述第一子连接部、所述第二子连接部在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极柱连接部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连接本体的厚度方向垂直;
弯折部,包括第一子弯折部和第二子弯折部,所述第一子弯折部与所述第一子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子弯折部与所述第二子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子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子弯折部均能够弯折至所述连接本体的厚度方向的第一侧,且弯折后所述第一子弯折部在所述连接本体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子连接部,以及所述第二子弯折部在所述连接本体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子连接部均存在重合区域,所述第一子弯折部、所述第二子弯折部弯折后用于分别配合所述第一子连接部、所述第二子连接部夹持极耳;
其中,所述第一子弯折部、所述第二子弯折部在第二方向上凸出所述极柱连接部,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厚度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均垂直,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子弯折部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子连接部的尺寸的0.8倍,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子连接部的尺寸的1.1倍,所述第一子弯折部与所述第一子连接部连接的端部具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第一子弯折部上靠近所述连接本体的第一侧的表面,所述凹槽的深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子弯折部的厚度的0.1倍,所述第一子弯折部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子连接部的厚度的0.2倍,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子连接部的厚度的0.25倍;
其中,所述重合区域满足如下公式:
S≥Q/(J×I)
所述S是指所述重合区域的面积,所述Q是指电池的容量,所述J是指所述电池连接片的过流能力,所述I是指所述第一子连接部或所述第二子连接部与极耳的焊接系数,取常数0.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连接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子弯折部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子连接部的尺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连接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子弯折部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子连接部的尺寸的一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连接部包括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位于所述第一子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子弯折部之间,且所述凸出部与所述第一子弯折部、所述第二子弯折部之间均存在间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与所述连接本体在所述厚度方向的第一侧的表面平齐。
6.一种电池连接片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上述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电池连接片,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连接本体的第一侧朝向卷芯的极耳;
将所述第一子连接部与第一极耳贴合,并将所述第一子弯折部弯折至所述连接本体的第一侧,以夹紧所述第一极耳;
将所述第二子连接部与第二极耳贴合,并将所述第二子弯折部弯折至所述连接本体的第一侧,以夹紧所述第二极耳;
在所述第一子弯折部或所述第一子连接部上,以及所述第二子弯折部或所述第二子连接部上均进行超声波焊接,以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第一子连接部,以及所述第二极耳与所述第二子连接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连接本体的一侧朝向电极柱,且将所述极柱连接部与所述电极柱贴合;
在所述极柱连接部上进行激光焊接,以固定连接所述极柱连接部与所述电极柱。
8.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
壳体,具有开口;
卷芯,所述卷芯位于所述壳体内;
端盖组件,密封所述开口;
以及上述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电池连接片;
其中,所述弯折部弯折至所述连接本体的厚度方向的第一侧,所述卷芯的极耳夹持在所述弯折部与所述极耳连接部之间且固定连接,所述端盖组件与所述极柱连接部固定连接。
9.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包括上述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
10.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设备包括上述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包。
CN202211102828.9A 2022-09-09 2022-09-09 电池连接片及其装配方法、电池、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Active CN1153129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02828.9A CN115312989B (zh) 2022-09-09 2022-09-09 电池连接片及其装配方法、电池、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02828.9A CN115312989B (zh) 2022-09-09 2022-09-09 电池连接片及其装配方法、电池、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12989A CN115312989A (zh) 2022-11-08
CN115312989B true CN115312989B (zh) 2023-09-08

Family

ID=83866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02828.9A Active CN115312989B (zh) 2022-09-09 2022-09-09 电池连接片及其装配方法、电池、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129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78540A (zh) * 2024-03-12 2024-04-12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片及电芯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53681A (ja) * 2006-03-27 2008-03-06 Kyocera Corp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3377303U (zh) * 2013-07-08 2014-01-01 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 锂电池极耳与极柱的连接件及使用该连接件的锂电池
JP2015170575A (ja) * 2014-03-10 2015-09-28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基板ユニット、電気化学セルユニットおよび電気化学セルユニット製造方法
CN109659481A (zh) * 2018-12-24 2019-04-19 湖北金泉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芯连接片、电池及组装方法
CN208923266U (zh) * 2018-12-14 2019-05-31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连接片、电池以及车辆
CN110176571A (zh) * 2019-06-20 2019-08-27 湖北金泉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连接片、包含其的电池及电池的组装方法
CN112259784A (zh) * 2020-11-20 2021-01-22 苏州凌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及电池制备方法
CN113346200A (zh) * 2021-06-28 2021-09-03 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连接片、单体电池及电池包
CN216213802U (zh) * 2021-09-07 2022-04-05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16529111U (zh) * 2021-11-13 2022-05-13 深圳猛犸出行科技有限公司 软包电池模组及电动车
CN114665101A (zh) * 2022-03-02 2022-06-24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电化学装置以及电子装置
CN114833446A (zh) * 2022-04-29 2022-08-02 三一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电池全激光焊接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882049U (zh) * 2016-05-11 2017-01-11 深圳市瑞德丰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铝制电连接片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53681A (ja) * 2006-03-27 2008-03-06 Kyocera Corp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3377303U (zh) * 2013-07-08 2014-01-01 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 锂电池极耳与极柱的连接件及使用该连接件的锂电池
JP2015170575A (ja) * 2014-03-10 2015-09-28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基板ユニット、電気化学セルユニットおよび電気化学セルユニット製造方法
CN208923266U (zh) * 2018-12-14 2019-05-31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连接片、电池以及车辆
CN109659481A (zh) * 2018-12-24 2019-04-19 湖北金泉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芯连接片、电池及组装方法
CN110176571A (zh) * 2019-06-20 2019-08-27 湖北金泉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连接片、包含其的电池及电池的组装方法
CN112259784A (zh) * 2020-11-20 2021-01-22 苏州凌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及电池制备方法
CN113346200A (zh) * 2021-06-28 2021-09-03 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连接片、单体电池及电池包
CN216213802U (zh) * 2021-09-07 2022-04-05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16529111U (zh) * 2021-11-13 2022-05-13 深圳猛犸出行科技有限公司 软包电池模组及电动车
CN114665101A (zh) * 2022-03-02 2022-06-24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电化学装置以及电子装置
CN114833446A (zh) * 2022-04-29 2022-08-02 三一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电池全激光焊接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12989A (zh) 2022-1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03789B (zh) 电极组件及电池
CN111755657B (zh) 电极组件
WO2019114780A1 (zh) 电池和具有其的电池包、电动汽车
EP3703148B1 (en) Secondary battery
JP2003168417A (ja) 電池部とこれを採用した2次電池
CN115312989B (zh) 电池连接片及其装配方法、电池、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WO2023088434A1 (zh) 极片和电池
EP4030537B1 (en) Secondary batter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battery module, and apparatus
EP3654433A1 (en) Electrode assembly and battery having the same
JP5779859B2 (ja) 電池
CN213243054U (zh) 一种汇流排、汇流排组件、软包电池模组以及软包电池
EP3926752A1 (en) Battery and portable electrical device
CN210744059U (zh) 极耳与汇流排连接结构及电池模组
WO2020177599A1 (zh) 二次电池
CN112260020A (zh) 一种汇流排、汇流排组件、软包电池模组以及软包电池
CN220106825U (zh) 电池
CN216958435U (zh) 一种正极耳结构及软包电池
CN220341467U (zh) 单体电池、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4625186U (zh) 一种用于电池上的贯穿式盖板
CN219350574U (zh) 单体电池及电池组
CN219959345U (zh) 极片及包含其的电池
CN217983595U (zh) 集流构件、端盖组件、电池、电池模组与用电设备
CN220774529U (zh) 电池
CN216288515U (zh) 极片和电池
CN220021168U (zh) 一种极片、电芯以及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