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07043A - 一种无接触式供油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接触式供油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307043A CN115307043A CN202211016228.0A CN202211016228A CN115307043A CN 115307043 A CN115307043 A CN 115307043A CN 202211016228 A CN202211016228 A CN 202211016228A CN 115307043 A CN115307043 A CN 11530704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nd cover
- cylinder
- groove
- air
- cylinder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N—LUBRICATING
- F16N7/00—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oil or unspecified lubricant from a stationary reservoir or the equivalent in or on the machine or member to be lubricated
- F16N7/38—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oil or unspecified lubricant from a stationary reservoir or the equivalent in or on the machine or member to be lubricated with a separate pump; Central lubrication systems
- F16N7/40—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oil or unspecified lubricant from a stationary reservoir or the equivalent in or on the machine or member to be lubricated with a separate pump; Central lubrication systems in a closed circulation system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N—LUBRICATING
- F16N23/00—Special adaptations of check valv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N—LUBRICATING
- F16N39/00—Arrangements for conditioning of lubricants in the lubricating system
- F16N39/06—Arrangements for conditioning of lubricants in the lubricating system by filt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f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无接触式供油装置,涉及供油装置技术领域,其包括缸体、活塞、用于推动活塞移动的进气机构及用于供油的供油机构,缸体上开设有供活塞放置并滑移的滑移槽,进气机构与供油机构分别位于沿缸体长度方向的两侧,活塞靠近进气机构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球体,第一球体上设置有用于密封的第一密封环,第一密封环与滑移槽的槽壁抵接。本申请具有提高活塞的使用寿命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供油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接触式供油装置。
背景技术
在各种类型汽车、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一般都需要加入润滑油,从而减少摩擦且对机械及加工件进行保护,并起到润滑、辅助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
相关技术中,供油装置用于将润滑油从油箱内吸出,再将润滑油输送至各润滑点。在对润滑油进行输送的过程中,由于润滑点在一定时间内的需求量保持一定,为了保证单次供油量为一定值,故供油装置一般采用柱塞泵进行输送。柱塞泵依靠柱塞在缸体中进行往复运动,使密封工作容腔的容积发生变化来实现吸油、压油。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有如下缺陷:现有的柱塞泵采用的活塞一般为圆柱体,在活塞的移动过程中需要活塞与缸体中的侧壁进行抵接,从而容易使活塞产生磨损,导致活塞的使用寿命降低,还有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活塞的使用寿命,本申请提供一种无接触式供油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无接触式供油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无接触式供油装置,包括缸体、活塞、用于推动所述活塞移动的进气机构及用于供油的供油机构,所述缸体上开设有供所述活塞放置并滑移的滑移槽,所述进气机构与所述供油机构分别位于沿所述缸体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活塞靠近所述进气机构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球体,所述第一球体上设置有用于密封的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与所述滑移槽的槽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活塞上设置第一球体,通过第一球体上的第一密封环进行密封,使第一密封环与滑移槽的槽壁抵接,从而使活塞在万向无侧向力的运行过程中不容易与滑移槽的槽壁进行抵接,只通过第一密封环与滑移槽的槽壁进行抵接并自如的上下运行,无半点卡滞现象,提高运行的效率,且使活塞不容易产生磨损,提高活塞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所述活塞包括第一柱体及第二柱体,所述第一柱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柱体的直径,所述第二柱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柱体远离所述进气机构的一侧,所述第一球体位于所述第一柱体靠近所述进气机构的一侧,所述第二柱体靠近所述供油机构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球体,所述缸体靠近所述供油机构的一侧设置有供所述第二柱体及所述第二球体穿设并滑移的滑移套,所述第二球体上设置有用于密封的第二密封环,所述第二密封环与所述滑移套的内侧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球体位于第一柱体上,第二球体位于第二柱体上,通过第二球体上的第二密封环进行密封,使第二密封环与滑移套的内侧壁抵接,从而使第二柱体的移动过程中不容易与滑移套的内侧壁进行抵接,进而使第二柱体不容易产生磨损,提高第二柱体的使用寿命;且通过第一柱体在滑移槽内滑移,第二柱体在滑移套内滑移,从而在使用过程中使气体容纳于滑移槽内,润滑油容纳于滑移套内,使润滑油与空气之间不容易发生互相干扰,且通过第一柱体的直径大于第二柱体的直径,从而方便推动润滑油进行进油或者排油。
可选的,所述滑移套上套设有用于驱使所述第二球体向靠近所述进气机构方向移动的复位弹簧,所述滑移套靠近所述供油机构的一侧设置有供所述复位弹簧抵接的抵接环,所述抵接环上开设有供所述复位弹簧插入并放置的放簧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滑移套上套设复位弹簧,通过复位弹簧驱使第二球体向靠近进气机构的方向移动,从而在润滑油进行进油时,减少对第一柱体及第一柱体推动的力,方便对润滑油进行进油。
可选的,所述第一球体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密封环放置的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二球体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二密封环放置的第二密封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球体上开设第一密封槽,通过将第一密封环放置于第一密封槽内,从而减少第一密封环与第一球体所占的总体体积;在第二球体上开设第二密封槽,将第二密封环放置的第二密封槽,从而减少第二密封环与第二球体所占的总体体积。
可选的,所述第二柱体靠近所述第一柱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缓冲的缓冲环,所述第二柱体上开设有供所述缓冲环放置并固定的放环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柱体上设置缓冲环,当第一柱体向靠近滑移套的方向进行移动,通过缓冲环使第一柱体不直接与滑移套进行抵接,且进行缓冲,从而减少第一柱体与滑移套之间的磨损,延长第一柱体与滑移套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所述进气机构包括用于盖设所述滑移槽的上端盖、用于通气的进气座、用于提供气体的气泵及隔板,所述上端盖设置于所述缸体上,所述上端盖上套设有用于密封的第三密封环,所述上端盖及所述缸体上均开设有供所述第三密封环放置并固定的第三密封槽,所述进气座螺纹连接于所述上端盖远离所述缸体的一侧,所述气泵设置于所述进气座远离所述上端盖的一侧,所述上端盖上开设有供所述进气座螺纹连接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滑移槽互相连通,所述隔板位于所述进气座与所述上端盖之间,所述隔板上开设有供所述进气座穿设的穿设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端盖对滑移槽进行盖设,从而使第一柱体不容易从滑移槽内移出;在上端盖上套设第三密封环,通过将第三密封环放置并固定于第三密封槽内,从而使空气不容易从缸体与上端盖之间的缝隙中漏出,且减少上端盖、缸体上及第三密封环所占的总体体积;在进气座与上端盖之间设置隔板,通过隔板使进气座与上端盖不直接接触,从而在将进气座螺纹安装与上端盖时,减少进气座与上端盖产生的磨损,延长进气座与上端盖之间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所述缸体靠近所述供油机构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通气的出气座,所述出气座远离所述缸体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缸体上设置出气座,通过出气座使第一球体靠近供油机构的一侧内的空气与外界互相连通,从而当第一球体向靠近供油机构的一侧方向进行移动时,第一球体向靠近供油机构的一侧内的空气能够排出,从而方便控制第一球体进行移动;在出气座上安装连接管,通过连接管增加出气座远离缸体的一侧的长度,从而当缸体放置于润滑油内时,通过将连接管伸出润滑油的油面,从而方便外界空气与第一球体靠近供油机构的一侧内的空气能够互相流通。
可选的,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出气座的一侧与所述气泵远离所述进气座的一侧连接,所述气泵驱使所述进气座中的空气移动方向与所述出气座中的空气移动方向相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管与气泵远离所述进气座的一侧连接,当气泵向进气座进行进气时气泵向出气座中抽气,当气泵向进气座进行抽气时气泵向出气座中进气,从而方便控制第一球体进行移动。
可选的,所述供油机构包括用于盖设所述滑移槽的下端盖、控制阀及泄压阀,所述下端盖设置于所述缸体上,所述下端盖靠近所述缸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缸体螺纹连接的螺纹环,所述下端盖靠近所述缸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密封的第四密封环,所述滑移套上开设有供所述第四密封环放置并固定的第四密封槽;
所述下端盖上开设有用于吸油的吸油口及用于排油的排油口,所述控制阀设置于所述下端盖靠近所述缸体的一侧,所述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吸油口与所述滑移槽之间的启闭,所述排油口与所述控制阀远离所述吸油口的一侧连通,所述泄压阀设置于所述下端盖上,所述泄压阀用于控制所述排油口的启闭,所述泄压阀上套设有用于密封的第五密封环,所述泄压阀及所述下端盖上均开设有供所述第五密封环放置并固定的第五密封槽;
当进油时,所述控制阀开启,所述泄压阀闭合;当进油时,所述控制阀闭合,所述泄压阀开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下端盖对滑移槽进行盖设,从而使第二柱体不容易从滑移槽内移出;在下端盖上设置螺纹环,通过螺纹环与缸体螺纹连接,从而方便操作者对下端盖进行安装;通过将第四密封环放置并固定于第四密封槽内,从而使空气与润滑油不容易从滑移套与下端盖之间的缝隙之间漏出,且减少第四密封环、滑移套及下端盖所占的总体体积;通过控制阀对吸油口与滑移槽之间的启闭进行控制,从而在吸油时润滑油能够通过控制阀从吸油口进入滑移套内,当排油时控制阀关闭润滑油不能够从吸油口排出,从而方便对需要润滑的地点进行供油;通过泄压阀对排油口处的启闭进行控制,从而控制排油口是否进行排油;通过在泄压阀上套设第五密封环,并将第五密封环放置并固定于第五密封槽内,从而使润滑油不容易从泄压阀与下端盖之间的缝隙之间漏出,且减少第五密封环、泄压阀及下端盖所占的总体体积。
可选的,所述下端盖上设置有用于过滤的过滤板,所述下端盖上开设有供所述过滤板放置的放板槽,所述放板槽与所述吸油口互相连通,所述下端盖上设置有用于限位所述过滤板的限位环,所述下端盖上开设有供所述限位环放置并固定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放板槽互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下端盖上设置过滤板,通过过滤板对润滑油进行过滤,从而使杂质不容易进入吸油口内,从而降低使控制阀或吸油口发生堵塞的几率;通过在下端盖上设置限位环,通过将限位环放置并固定于限位槽内,从而对过滤板进行限位,且减少限位环与下端盖所占的总体体积。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第一球体上的第一密封环进行密封,使第一密封环与滑移槽的槽壁抵接,从而使活塞在万向无侧向力的运行过程中不容易与滑移槽的槽壁进行抵接,只通过第一密封环与滑移槽的槽壁进行抵接并自如的上下运行,无半点卡滞现象,提高运行的效率,且使活塞不容易产生磨损,提高活塞的使用寿命;
2.通过第一球体位于第一柱体上,第二球体位于第二柱体上,通过第二球体上的第二密封环进行密封,使第二密封环与滑移套的内侧壁抵接,从而使第二柱体的移动过程中不容易与滑移套的内侧壁进行抵接,进而使第二柱体不容易产生磨损,提高第二柱体的使用寿命,且第一柱体的直径大于第二柱体的直径,从而方便推动润滑油进行进油或者排油;
3.通过连接管与气泵远离所述进气座的一侧连接,当气泵向进气座进行进气时气泵向出气座中抽气,当气泵向进气座进行抽气时气泵向出气座中进气,从而方便控制第一球体进行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无接触式供油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下端盖与泄压阀的剖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二中的万向无接触式供油装置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缸体;2、活塞;3、滑移槽;4、进气机构;5、供油机构;6、第一球体;7、第一密封环;8、第一柱体;9、第二柱体;10、第二球体;11、滑移套;12、第二密封环;13、复位弹簧;14、抵接环;15、放簧槽;16、第一密封槽;17、第二密封槽;18、缓冲环;19、放环槽;20、上端盖;21、进气座;22、气泵;23、隔板;24、第三密封环;25、第三密封槽;26、螺纹孔;27、穿设孔;28、出气座;29、连接管;30、下端盖;31、控制阀;32、泄压阀;33、螺纹环;34、第四密封环;35、第四密封槽;36、吸油口;37、排油口;38、第五密封环;39、第五密封槽;40、过滤板;41、放板槽;42、限位环;43、限位槽;44、螺纹部;45、抵接部;46、第一阀体;47、第一阀芯;48、第一通孔;49、第二阀体;50、第二阀芯;51、第二通孔;52、放置槽;53、安装环;54、安装槽;55、第三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与图2,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无接触式供油装置,其包括缸体1、活塞2、进气机构4及供油机构5。
参照图1与图2,缸体1上开设有供活塞2放置并滑移的滑移槽3,滑移槽3的长度方向与缸体1的长度方向一致。进气机构4用于推动活塞2移动,进气机构4包括上端盖20、进气座21、气泵22及隔板23。上端盖20螺纹连接于缸体1的一侧,上端盖20用于盖设滑移槽3,上端盖20包括用于与缸体1进行螺纹连接的螺纹部44及用于与缸体1抵接的抵接部45,螺纹部44的直径等于滑移槽3的直径,抵接部45的直径大于缸体1的直径,抵接部45一体设置于螺纹部44远离缸体1的一侧,抵接部45靠近离缸体1的一侧与缸体1紧密抵接。螺纹部44靠近抵接部45的一侧套设有用于密封的第三密封环24,螺纹部44及缸体1上均开设有供第三密封环24放置并固定的第三密封槽25,螺纹部44上第三密封槽25的深度与缸体1上第三密封槽25的深度之和小于第三密封环24的厚度。通过将第三密封环24放置并固定于第三密封槽25内,从而减少第三密封环24、螺纹部44及缸体1所占的总体体积,且使空气不容易从上端盖20与缸体1之间的缝隙之中漏出。
参照图1与图2,气泵22用于提供气体,进气座21用于将气泵22提供的气体输入至滑移槽3内或从滑移槽3内排出。进气座21螺纹连接于上端盖20远离缸体1的一侧,气泵22安装于进气座21远离上端盖20的一侧,上端盖20上开设有供进气座21螺纹连接的螺纹孔26,螺纹孔26与滑移槽3互相连通,隔板23安装于进气座21与上端盖20之间,隔板23上开设有供进气座21穿设的穿设孔27。通过进气座21与上端盖20之间螺纹固定,从而将隔板23固定于进气座21与上端盖20之间。
参照图1与图2,活塞2包括第一柱体8及第二柱体9,第二柱体9位于第一柱体8远离上端盖20的一侧,第一柱体8的直径大于第二柱体9的直径,第一柱体8的长度小于第二柱体9的长度,第一柱体8靠近进气机构4的一侧一体设置有第一球体6,第一柱体8的直径小于滑移槽3的直径,第一球体6的直径大于第一柱体8的直径,且第一球体6的直径等于滑移槽3的直径,从而使第一柱体8在移动时,第一球体6与滑移槽3的槽壁抵触,由于第一球体6与滑移槽3的槽壁进行抵触时接触面为弧形,从而减少第一球体6与滑移槽3的槽壁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少第一球体6与滑移槽3的槽壁之间产生的磨损,延长第一球体6与滑移槽3的槽壁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1与图2,第一球体6上套设并固定有用于密封的第一密封环7,第一密封环7与滑移槽3的槽壁抵接,第一球体6上开设有供第一密封环7放置的第一密封槽16,第一密封槽16的深度小于第一密封环7的厚度,从而使第一密封环7放置于第一密封槽16内时,第一密封环7凸出于第一球体6,从而使第一密封环7始终与滑移槽3的槽壁抵接,并使第一柱体8与滑移槽3的槽壁始终不抵接,减少第一球体6与滑移槽3的槽壁之间产生的磨损,延长第一球体6与滑移槽3的槽壁的使用寿命。第一密封环7采用聚氨酯材质制成,从而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耐化学性、回弹性、力学性能及压缩变形性,进而减少对第一密封环7进行更换的次数。
参照图1与图2,第二柱体9远离第一柱体8的一侧一体设置有第二球体10,杆体缸体1上设置有用于套设第二球体10的滑移套11,第二球体10穿设并滑移的滑移套11内,滑移套11的长度小于第二柱体9的长度。第二柱体9的直径小于滑移套11的内径,第二球体10的直径大于第二柱体9的直径,且第二球体10的直径等于滑移套11的内径,从而使第二柱体9在移动时,第二球体10与滑移套11的内侧壁抵触,由于第二球体10与滑移套11的内侧壁进行抵触时接触面为弧形,从而减少第二球体10与滑移套11的内侧壁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少第二球体10与滑移套11的内侧壁之间产生的磨损,延长第二球体10与滑移套11的内侧壁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1与图2,第二球体10上套设并固定有用于密封的第二密封环12,第二密封环12与滑移套11的内侧壁抵接,第二球体10上开设有供第二密封环12放置的第二密封槽17,第二密封槽17的深度小于第二密封环12的厚度,从而使第二密封环12放置于第二密封槽17内时,第二密封环12凸出于第二球体10,从而使第二密封环12始终与滑移套11的内侧壁抵接,并使第二柱体9与滑移套11的内侧壁始终不抵接,减少第二球体10与滑移套11的内侧壁之间产生的磨损,延长第二球体10与滑移套11的内侧壁的使用寿命。第二密封环12采用聚氨酯材质制成,从而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耐化学性、回弹性、力学性能及压缩变形性,进而减少对第二密封环12进行更换的次数。
参照图1与图2,滑移套11上套设有用于驱使第二球体10向靠近上端盖20方向移动的复位弹簧13,复位弹簧13的一侧与第二球体10抵接,滑移套11靠近供油机构5的一侧一体设置有供复位弹簧13远离第二球体10的一侧抵接的抵接环14,抵接环14的直径等于滑移槽3的直径。抵接环14上开设有供复位弹簧13插入并放置的放簧槽15,通过将复位弹簧13插入并放置于放簧槽15内,从而对复位弹簧13进行固定,使复位弹簧13不容易从抵接环14进行脱落,且使复位弹簧13不容易沿垂直于复位弹簧13长度的方向发生移动。
参照图1与图2,抵接环14靠近供油机构5的一侧一体设置有用于限位并固定的安装环53,缸体1上开设有供安装环53放置的安装槽54,安装槽54的深度等于安装环53的厚度,通过将安装环53放置于安装槽54内,从而减少安装环53与缸体1所占的总体体积。
参照图1与图2,第二柱体9靠近第一柱体8的一侧套设有用于缓冲的缓冲环18,第二柱体9上开设有供缓冲环18放置并固定的放环槽19,缓冲环18的外径大于滑移套11的外径,缓冲环18的内径小于第二柱体9的直径,且放环槽19的深度小于缓冲环18的厚度,从而使缓冲环18放置并固定于放环槽19内时,缓冲环18不仅凸出于第二柱体9,且凸出于滑移套11,当第二柱体9进行移动时,通过缓冲环18对滑移套11与第一柱体8之间进行缓冲,且使滑移套11与第一柱体8之间不直接接触,从而使滑移套11与第一柱体8之间不容易受到的损伤,延长滑移套11与第一柱体8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1与图2,缸体1的周向侧壁上安装有用于通气的出气座28,出气座28位于缸体1上安装有滑移套11的一侧。通过出气座28使滑移套11外侧的空气与外界互相流通,从而方便第一柱体8发生移动。出气座28远离缸体1的一侧安装有连接管29,通过连接管29使缸体1浸没于润滑油下时,外界的空气仍能通过连接管29与滑移套11外侧的空气互相流通。
参照图1与图2,供油机构5用于进行供油,供油机构5包括用于盖设滑移槽3的下端盖30、控制阀31及泄压阀32。下端盖30位于缸体1远离上端盖20的一侧,下端盖30靠近缸体1的一侧一体设置有用于与缸体1螺纹连接的螺纹环33,通过螺纹环33方便操作者将下端盖30安装于缸体1上。下端盖30上开设有用于吸油的吸油口36及用于排油的排油口37,吸油口36的长度方向与缸体1的长度方向垂直。
参照图1与图2,控制阀31安装于下端盖30靠近缸体1的一侧,控制阀31的长度方向与缸体1的长度方向一致,控制阀31用于控制吸油口36与滑移槽3之间的启闭。控制阀31包括第一阀体46及第一阀芯47,下端盖30上开设有供润滑油流过的第一通孔48,第一通孔48与吸油口36互相连通,第一通孔48的长度方向与缸体1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一通孔48的长度方向与吸油口36的长度方向互相垂直。第一通孔48靠近缸体1一侧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48远离缸体1一侧的直径,第一阀芯47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48远离缸体1一侧的直径,第一阀芯47的直径小于第一通孔48靠近缸体1一侧的直径,第一阀体46及第一阀芯47位于第一通孔48靠近缸体1一侧的内部,第一阀芯47位于第一阀体46远离缸体1的一侧,第一阀体46用于限位第一阀芯47,第一阀体46上开设多个有供润滑油流过的第三通孔55,其中位于第一阀体46中间位置的第三通孔55的直径小于第一阀芯47的直径,其余的第三通孔55等距离等角度位于第一阀体46的周向侧壁上。
参照图1与图2,下端盖30上安装有用于过滤的过滤板40,过滤板40的直径大于吸油口36的直径,下端盖30上开设有供过滤板40放置的放板槽41,放板槽41与吸油口36互相连通。通过过滤板40对润滑油进行过滤,从而使润滑油内的杂质不容易进入滑移槽3内,从而不容易产生对滑移槽3内侧壁的磨损,延长滑移槽3内侧壁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1与图2,下端盖30上安装有用于限位过滤板40的限位环42,限位环42的直径大于过滤板40的直径。下端盖30上开设有供限位环42放置并固定的限位槽43,限位槽43与放板槽41互相连通。通过将限位环42放置并固定于限位槽43内,从而对过滤板40进行限位,使过滤板40不容易从下端盖30上发送脱落。
参照图1与图2,排油口37的长度方向与缸体1的长度方向垂直,且排油口37的长度方向与吸油口36的长度方向垂直。排油口37与第一通孔48靠近缸体1的一侧互相连通,泄压阀32设置于下端盖30上,泄压阀32用于对排油口37的启闭进行控制。下端盖30上开设有供泄压阀32放置的放置槽52,放置槽52分别与排油口37、第一通孔48靠近缸体1一侧及外界互相连通,泄压阀32包括第二阀体49及第二阀芯50,第二阀体49上开设有供润滑油流过的第二通孔51,第二通孔51同时与放置槽52及外界互相连通,第二阀芯50位于第二阀体49远离外界的一侧,第二阀芯50的直径大于第二通孔51的直径,第二阀芯50的长度大于排油口37的直径,第二阀芯50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48靠近缸体1一侧的直径。
参照图1与图2,第二阀体49上套设有用于密封的第五密封环38,第二阀体49及下端盖30上均开设有供第五密封环38放置并固定的第五密封槽39,第二阀体49上第五密封槽39的深度与下端盖30上第五密封槽39的深度之和小于第五密封环38的厚度。通过将第五密封环38放置并固定于第五密封槽39内,从而使润滑油不容易从第二阀体49与下端盖30之间的缝隙中漏出。
参照图1与图2,下端盖30靠近缸体1的一侧安装有用于密封的第四密封环34,安装环53上开设有供第四密封环34放置并固定的第四密封槽35,第四密封槽35的深度小于第四密封环34的厚度,从而使第四密封环34放置并固定于第四密封槽35内时,第四密封环34凸出于安装环53,从而使润滑液不容易从安装环53与下端盖30之间的缝隙之中漏出。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无接触式供油装置的实施原理为:
1.当气泵22开始抽出空气时,进气座21开始抽气,从而推动第一柱体8向靠近进气座21的方向移动,第一柱体8带动第二柱体9进行移动,此时第一密封环7与滑移槽3的槽壁紧密抵接,第二密封环12与滑移套11的内侧壁紧密抵接,且滑移套11外侧空间增大,从而通过出气座28从连接管29从外界空气中吸气,滑移套11内部的润滑油受到第二柱体9及第二球体10的推动向远离下端盖30进行移动,此时第一阀体46受到真空的吸力从而打开第一通孔48与吸油口36之间的通道,控制阀31开启,从而使润滑油从吸油口36流入。此时第二阀芯50受到真空的吸力后打开第二通孔51,并堵住放置槽52与第一通孔48之间的通道,泄压阀32关闭,从而使排油口37处的润滑油从第二通孔51中流出并泄压,从而使多余的润滑油流出,进而使后续进行供油时每一次输送润滑油的量均为一定值。
2.当气泵22开始输出空气时,进气座21开始进气,从而推动第一柱体8向远离进气座21的方向移动,第一柱体8带动第二柱体9进行移动,此时第一密封环7与滑移槽3的槽壁紧密抵接,第二密封环12与滑移套11的内侧壁紧密抵接,滑移套11外侧的空间缩小,从而使滑移套11外侧的空气受到第一柱体8及第一球体6的推动通过出气座28从连接管29排出,滑移套11内部的润滑油受到第二柱体9及第二球体10的推动向靠近下端盖30进行移动,此时第一阀体46受到润滑油的推动后堵住第一通孔48与吸油口36之间的通道,控制阀31关闭,第二阀芯50受到润滑油的推动后堵住第二通孔51,泄压阀32开启,从而使润滑油从排油口37流出。
实施例二:
参照图2与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连接管29远离出气座28的一侧与气泵22远离进气座21的一侧连接,气泵22驱使进气座21中的空气移动方向与出气座28中的空气移动方向相反。从而当进气座21通过气泵22开始进气时,出气孔通过气泵22开始抽气,从而方便第一柱体8向远离进气座21的方向移动。当进气座21通过气泵22开始抽气时,出气孔通过气泵22开始进气,从而方便第一柱体8向靠近进气座21的方向移动。气泵22也可以设置两个,两个气泵22分别与连接管29远离出气座28的一侧及进气座21连接,且两个气泵22的转动方向相反。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一个气泵22,且该气泵22的一端能够进行抽气,另一端能够进行排气。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无接触式供油装置的实施原理为:
1.当气泵22开始抽出空气时,进气座21开始抽气,且出气座28开始进气,从而推动第一柱体8向靠近进气座21的方向移动,第一柱体8带动第二柱体9进行移动,此时第一密封环7与滑移槽3的槽壁紧密抵接,第二密封环12与滑移套11的内侧壁紧密抵接,滑移套11内部的润滑油受到第二柱体9及第二球体10的推动向远离下端盖30进行移动,此时第一阀体46受到真空的吸力从而打开第一通孔48与吸油口36之间的通道,控制阀31开启,从而使润滑油从吸油口36流入。此时第二阀芯50受到真空的吸力后打开第二通孔51,并堵住放置槽52与第一通孔48之间的通道,泄压阀32关闭,从而使排油口37处的润滑油从第二通孔51中流出并泄压,从而使多余的润滑油流出,进而使后续进行供油时每一次输送润滑油的量均为一定值。
2.当气泵22开始输出空气时,进气座21开始进气,且出气座28开始抽气,从而推动第一柱体8向远离进气座21的方向移动,第一柱体8带动第二柱体9进行移动,此时第一密封环7与滑移槽3的槽壁紧密抵接,第二密封环12与滑移套11的内侧壁紧密抵接,滑移套11内部的润滑油受到第二柱体9及第二球体10的推动向靠近下端盖30进行移动,此时第一阀体46受到润滑油的推动后堵住第一通孔48与吸油口36之间的通道,控制阀31关闭,第二阀芯50受到润滑油的推动后堵住第二通孔51,泄压阀32开启,从而使润滑油从排油口37流出。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无接触式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1)、活塞(2)、用于推动所述活塞(2)移动的进气机构(4)及用于供油的供油机构(5),所述缸体(1)上开设有供所述活塞(2)放置并滑移的滑移槽(3),所述进气机构(4)与所述供油机构(5)分别位于沿所述缸体(1)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活塞(2)靠近所述进气机构(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球体(6),所述第一球体(6)上设置有用于密封的第一密封环(7),所述第一密封环(7)与所述滑移槽(3)的槽壁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接触式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2)包括第一柱体(8)及第二柱体(9),所述第一柱体(8)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柱体(9)的直径,所述第二柱体(9)设置于所述第一柱体(8)远离所述进气机构(4)的一侧,所述第一球体(6)位于所述第一柱体(8)靠近所述进气机构(4)的一侧,所述第二柱体(9)靠近所述供油机构(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球体(10),所述缸体(1)靠近所述供油机构(5)的一侧设置有供所述第二柱体(9)及所述第二球体(10)穿设并滑移的滑移套(11),所述第二球体(10)上设置有用于密封的第二密封环(12),所述第二密封环(12)与所述滑移套(11)的内侧壁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接触式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套(11)上套设有用于驱使所述第二球体(10)向靠近所述进气机构(4)方向移动的复位弹簧(13),所述滑移套(11)靠近所述供油机构(5)的一侧设置有供所述复位弹簧(13)抵接的抵接环(14),所述抵接环(14)上开设有供所述复位弹簧(13)插入并放置的放簧槽(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接触式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球体(6)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密封环(7)放置的第一密封槽(16),所述第二球体(10)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二密封环(12)放置的第二密封槽(17)。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接触式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柱体(9)靠近所述第一柱体(8)的一侧设置有用于缓冲的缓冲环(18),所述第二柱体(9)上开设有供所述缓冲环(18)放置并固定的放环槽(1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接触式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机构(4)包括用于盖设所述滑移槽(3)的上端盖(20)、用于通气的进气座(21)、用于提供气体的气泵(22)及隔板(23),所述上端盖(20)设置于所述缸体(1)上,所述上端盖(20)上套设有用于密封的第三密封环(24),所述上端盖(20)及所述缸体(1)上均开设有供所述第三密封环(24)放置并固定的第三密封槽(25),所述进气座(21)螺纹连接于所述上端盖(20)远离所述缸体(1)的一侧,所述气泵(22)设置于所述进气座(21)远离所述上端盖(20)的一侧,所述上端盖(20)上开设有供所述进气座(21)螺纹连接的螺纹孔(26),所述螺纹孔(26)与所述滑移槽(3)互相连通,所述隔板(23)位于所述进气座(21)与所述上端盖(20)之间,所述隔板(23)上开设有供所述进气座(21)穿设的穿设孔(2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无接触式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靠近所述供油机构(5)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通气的出气座(28),所述出气座(28)远离所述缸体(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管(2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无接触式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29)远离所述出气座(28)的一侧与所述气泵(22)远离所述进气座(21)的一侧连接,所述气泵(22)驱使所述进气座(21)中的空气移动方向与所述出气座(28)中的空气移动方向相反。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接触式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机构(5)包括用于盖设所述滑移槽(3)的下端盖(30)、控制阀(31)及泄压阀(32),所述下端盖(30)设置于所述缸体(1)上,所述下端盖(30)靠近所述缸体(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缸体(1)螺纹连接的螺纹环(33),所述下端盖(30)靠近所述缸体(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密封的第四密封环(34),所述滑移套(11)上开设有供所述第四密封环(34)放置并固定的第四密封槽(35);
所述下端盖(30)上开设有用于吸油的吸油口(36)及用于排油的排油口(37),所述控制阀(31)设置于所述下端盖(30)靠近所述缸体(1)的一侧,所述控制阀(31)用于控制所述吸油口(36)与所述滑移槽(3)之间的启闭,所述排油口(37)与所述控制阀(31)远离所述吸油口(36)的一侧连通,所述泄压阀(32)设置于所述下端盖(30)上,所述泄压阀(32)用于控制所述排油口(37)的启闭,所述泄压阀(32)上套设有用于密封的第五密封环(38),所述泄压阀(32)及所述下端盖(30)上均开设有供所述第五密封环(38)放置并固定的第五密封槽(39);
当进油时,所述控制阀(31)开启,所述泄压阀(32)闭合;当进油时,所述控制阀(31)闭合,所述泄压阀(32)开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无接触式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盖(30)上设置有用于过滤的过滤板(40),所述下端盖(30)上开设有供所述过滤板(40)放置的放板槽(41),所述放板槽(41)与所述吸油口(36)互相连通,所述下端盖(30)上设置有用于限位所述过滤板(40)的限位环(42),所述下端盖(30)上开设有供所述限位环(42)放置并固定的限位槽(43),所述限位槽(43)与所述放板槽(41)互相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016228.0A CN115307043A (zh) | 2022-08-24 | 2022-08-24 | 一种无接触式供油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016228.0A CN115307043A (zh) | 2022-08-24 | 2022-08-24 | 一种无接触式供油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307043A true CN115307043A (zh) | 2022-11-08 |
Family
ID=83865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016228.0A Pending CN115307043A (zh) | 2022-08-24 | 2022-08-24 | 一种无接触式供油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307043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602212A (zh) * | 2024-08-09 | 2024-09-06 | 济宁鲁科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纯氢管道快速抢修装置及抢修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018212A (ja) * | 1998-07-02 | 2000-01-18 | Kogure Seisakusho:Kk | 流体圧装置 |
US20100285706A1 (en) * | 2009-05-08 | 2010-11-11 | Yamaha Motor Hydraulic System Kabushiki Kaisha | Hydraulic cylinder device and boat propell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
JP2013253699A (ja) * | 2013-07-22 | 2013-12-19 | Max Co Ltd | 高圧対応のロッキングピストン |
CN209638751U (zh) * | 2019-02-28 | 2019-11-15 | 嘉兴贝胜机电有限公司 | 一种增压气动润滑泵 |
-
2022
- 2022-08-24 CN CN202211016228.0A patent/CN11530704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018212A (ja) * | 1998-07-02 | 2000-01-18 | Kogure Seisakusho:Kk | 流体圧装置 |
US20100285706A1 (en) * | 2009-05-08 | 2010-11-11 | Yamaha Motor Hydraulic System Kabushiki Kaisha | Hydraulic cylinder device and boat propell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
JP2013253699A (ja) * | 2013-07-22 | 2013-12-19 | Max Co Ltd | 高圧対応のロッキングピストン |
CN209638751U (zh) * | 2019-02-28 | 2019-11-15 | 嘉兴贝胜机电有限公司 | 一种增压气动润滑泵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602212A (zh) * | 2024-08-09 | 2024-09-06 | 济宁鲁科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纯氢管道快速抢修装置及抢修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5307043A (zh) | 一种无接触式供油装置 | |
US20100322543A1 (en) | Bearing arrangement and metering valve and suction device therefor | |
CZ291498B6 (cs) | Čisticí zařízení k odstraňování plynu a vody z kapaliny hydraulického nebo mazacího systému | |
US3041905A (en) | Cooling, lubricating, and chip removing system for nibbling machines | |
CN113685710B (zh) | 一种具有转轴连接处自动润滑结构的汽车电机 | |
CN221054762U (zh) | 一种气动式供润滑油装置 | |
CN102927280B (zh) | 一种柱塞泵循环平衡密封函总成 | |
CN110844970B (zh) | 一种混合废乳化液的处理回收装置 | |
CN214119641U (zh) | 润滑泵 | |
CN109140218B (zh) | 一种建筑机械润滑脂加注器材 | |
CN212716804U (zh) | 发动机及其止回阀 | |
CN112894501A (zh) | 一种轴承外表面打磨系统及操作方法 | |
CN213743706U (zh) | 气缸体缸盖的润滑系统 | |
CN208519476U (zh) | 一种刀辊自动润滑装置 | |
CN214063810U (zh) | 一种阀门及应用该阀门的回油结构 | |
CN220347983U (zh) | 一种气缸筒的倒角装置 | |
CN101555892A (zh) | 一种链锯的锯链润滑供油泵 | |
CN213954964U (zh) | 一种润滑泵 | |
CN221851184U (zh) | 一种可减少维护成本的3d打印机自动润滑装置 | |
CN204755210U (zh) | 一种压裂泵和压裂车 | |
CN218762618U (zh) | 一种油脂泵系统 | |
JP6511802B2 (ja) | 工作機械 | |
CN214064548U (zh) | 一种油位指示装置及具有该油位指示装置的润滑泵 | |
CN217875251U (zh) | 一种柱塞式泵头的预润滑观察装置 | |
CN204891392U (zh) | 一种油水分离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